一、“颠鸾倒凤”之谜(论文文献综述)
黄金明[1](2020)在《分手的故事》文中研究指明陆的故事孙周在其着作《囚徒或爱之遁逃》中宣称:"在李文着作《外遇的精神分析》记载的四十九个口述实录当中,第三十八个堪称另类。这个外遇纯洁得像初恋,跟柏拉图式的恋爱很接近,只有精神上的依恋,而完全摒弃了肉欲。这样说也不够准确,应当说是当事人确无事实上的肉体接触,但文字、话语或语言式的性爱与肉欲泛滥成灾,这就突破了常规意义上的精神恋。
王静[2](2020)在《现代汉语隔嵌四字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隔嵌四字格是汉语中一种通过特殊方法——将双音词拆开,间隔嵌入两个音节——构成的四音节词语,如“惹是生非”“披荆斩棘”“不明不白”“伶牙俐齿”等。汉语学界对隔嵌四字格相关现象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在现象范围确定、类型体系建构、语法性质描写等方面仍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给出了隔嵌四字格的明确定义,并将其分为异素隔嵌四字格、同素隔嵌四字格、相互隔嵌四字格三大类,从内部构成、句法功能、语义以及语用四个角度逐类考察,并对三类隔嵌四字格进行对比分析。全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讨论隔嵌四字格的判定标准及其类型。判定过程分为三步:第一步,分析四音节词语的构成,判断间隔位置的两个音节是否成词;第二步,分析语义,判断成词语素/语素组是否可以与另两个音节组合,进行隔嵌组合分析;第三步,判断构成方式,可以隔嵌组合的四字格,是否最适合分析为隔嵌组合。依据判定标准筛选出808个隔嵌四字格,并按照构成方式分为异素隔嵌四字格、同素隔嵌四字格、相互隔嵌四字格三类。第二部分是分别考察三类隔嵌四字格的内部构成、句法功能、语义以及语用。异素隔嵌四字格,占目前所搜集总量的65%,数量最多,现象最复杂。构成成分包括被嵌词与异素嵌入字,结构类型中,偏正结构占半数以上,述宾结构占三分之一之多。句法分析上,以谓词性异素隔嵌四字格为主,名词性与形容词性异素隔嵌四字格较少。语义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嵌入字表虚义,整体义主要由被嵌词承担;另一种是嵌入字表实义,嵌入字与被嵌词表意地位相当,整体义为二者之和。语用分析上,表达效果颇具趣味性,语体方面,既有典雅体又有通俗体。同素隔嵌四字格,占目前所搜集总量的24%。构成成分包括被嵌词与同素嵌入字。与异素隔嵌四字格相比,被嵌词大体情况相似,但嵌入字的情况迥然不同。结构类型只有偏正结构和述宾结构两种。句法功能以谓词性为主。语义类型分析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去掉嵌入字的一个语素后依旧符合语法规则;另一种是去掉嵌入字的一个语素后不符合语法规则,后者主要受韵律限制。语用上,具有加深语义程度的表达效果,语体方面,既有典雅体又有通俗体。相互隔嵌四字格,占目前所搜集总量11%。构成成分是两个被嵌词,结构类型以述宾结构和偏正结构为主,另有少量主谓结构。句法功能以谓词性为主。语义类型有两种:一种是还原被嵌词后直接组合解读;另一种是还原被嵌词后借助结构助词“的/地”组合解读。语用分析上,具有典雅、增强语势的表达效果,语体方面,只有典雅体。第三部分是对比分析三类隔嵌四字格。三者的被嵌词及句法功能两方面相似度较高。而构成、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则迥然不同。且部分三类隔嵌四字格在特定情况下能够实现相互转化。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汉语构词法、汉语构式语法、韵律语法、语体语法研究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凡[3](2020)在《香港邵氏电影中的明清小说改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清小说的电影改编是我国名着电影改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创作不仅在内地电影的发展中结出了累累硕果,也于香港电影的演变进程中产生了诸多佳作。作为在二十世纪后半叶的香港影坛占据重要地位的制片公司,邵氏兄弟有限公司曾投资拍摄了多部依据明清小说改编的影片。本论文以邵氏电影中的明清小说改编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文本细读、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理论阐释。学界对于明清小说电影改编的研究多关注于内地及香港二十世纪80年代后的此类创作现象,而对以邵氏此类影片为代表的二十世纪80年代前的明清小说香港电影改编的研究则关注较少,本论题的探究可较好地弥补这一研究空白。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香港邵氏电影中的明清小说改编这一论题的选题意义,并从明清小说的香港电影改编和邵氏电影两个层面对这一选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同时也对邵氏电影的整体概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一章主要论述了邵氏电影对于小说《三国演义》的改编。影片《貂蝉》将书中王允以计诛董卓的情节搬上银幕,在部分重构片中主人公的貂蝉命运轨迹时,彰显了她“公义为先”的形象,投射出主创者的女性意识与家国情怀。而影片《神通术与小霸王》在展现《三国演义》中孙策斩于吉的情节时,凸显了浓郁的武侠影像风格,并反映出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表征。两部影片虽类型、风格完全不同,但都折射出导演强烈的个人化印记,并在这一创作主体意识的影响下,彰显出对原着人物富于新意的改易与重塑。第二章主要探究了邵氏电影对于小说《水浒传》的改编。影片《阎惜姣》《潘金莲》运用戏曲化手段正面重塑了书中阎婆惜、潘金莲这类反面女性人物。而影片《武松》则在前二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彰显了潘金莲的人性化色调,并突出了武松形象的传统人伦意味。与之相比,张彻导演的“水浒”电影在武侠影像书写中彰显了梁山人物的英雄侠义形象,淡化了他们形象的阴暗面。邵氏“水浒”题材影片浓墨重彩地描摹了原着人物,折射出影片主创者对于这些经典形象的特殊诠释。第三章主要探析了邵氏电影对于小说《红楼梦》的改编。影片《红楼梦》《金玉良缘红楼梦》都以“浓缩”与“节选”相融合的改编方式重点呈现了宝黛爱情悲剧,并突出了林黛玉的形象。而影片《红楼春梦》则对《红楼梦》原着的若干情节片段进行了情色化影像诠释。邵氏“红楼”影片对于原着小说的改编既体现了香港电影改编《红楼梦》的诸多特征,又反映了邵氏电影明清小说改编所受到的商业性规制。第四章主要论析了邵氏电影对于小说《聊斋志异》的改编。影片《倩女幽魂》强化了原着女性的艺术才情,彰显了原着男性的“家国情怀”。而影片《狐鬼嬉春》则在喜剧片的建构中对《聊斋志异》“才艺生情”模式进行了影像戏仿,并将传统劝诫意识灌注其中。邵氏“聊斋”题材影片不仅反映了影片主创者侧重对原着“才艺生情”模式的影像呈现及传统文化意识对于改编者的思想浸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聊斋》喜剧诠释的文化语境。第五章主要论述了邵氏电影对于《三侠五义》的改编。影片《七侠五义》《冲霄楼》较为生动地呈现了原着中白玉堂、展昭等侠士的形象,将与他们关涉的情节段落作为节选改编的主要对象,并有意强化了原着的悬念效果。张彻更是在《冲霄楼》中融入了他独有的武侠影像风格及对武侠精神的反思。此外,同为武侠片导演的刘家良在将《三侠五义》改编为影片《御猫三戏锦毛鼠》时,既尝试对其进行喜剧武侠片的改编,又表现出过犹不及的改编失当问题。三部影片都对原着进行了节选式改编,并注重对书中侠士形象的影像呈现,同时也在客观上以明清小说为载体,反映出邵氏武侠片的阶段性特征与演变进程。第六章主要论述了邵氏电影对于小说《西游记》《金瓶梅》《醒世恒言》的改编。邵氏《西游记》电影不仅强化了原着女性的负面色彩,还以影像画面含蓄展现了她们形象的官能性意趣。《金瓶双艳》《风流韵事》在呈现《金瓶梅》的过程中,突出了原着的道德劝诫意识,展现了原着女性的命运悲剧,艺术化呈现了原着的性内容,彰显了原着的世情色调。影片《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在将《醒世恒言》同名小说搬上银幕时,重构了原着的情节开端,强化了原着情节的戏剧性,并大量运用戏曲唱段来叙事表意,提升了影片的观赏性。第七章主要探析了邵氏电影对于明清小说人物、情节的改编方式以及电影商业性对于此艺术实践的多重影响。邵氏电影对于明清小说情节的改编主要采取了节选式、浓缩式及杂糅式这三种方式,明清小说人物在这类影片中呈现出武侠化、喜剧化、戏曲化等特征,同时也在一些人物尤其是女性形象的塑造上体现出描摹复杂人性的创作趋向。这与原着小说自身的审美特点、电影商业性、影片主创者的主体意识等因素密不可分。电影的商业属性促使邵氏导演强化明清小说题材电影的情节戏剧性,突出暴力、情色元素,并将影片加以类型化整合,但同时又令片中人物更显扁平化。这些表现既是香港电影历来注重商业价值的某种映射,也是古典名着在现代传播历程中受到商业性浸染的鲜明注脚。第八章主要探讨了张彻与李翰祥这两位邵氏着名导演的明清小说改编创作。张彻在将《水浒传》《三国演义》拍摄成武侠片的过程中,将“阳刚电影美学”融注其中,突出了原着人物除暴安良、舍生取义的精神。李翰祥则将劝时警世的意识与对原着女性的现代理性审视灌注于明清小说的改编中。二人的创作主体意识与鲜明影像风格深刻影响了他们的明清小说改编创作,明清小说题材影片亦鲜明地映射出他们的电影“作者”意识。第九章以李翰祥与高罗佩为例论述了明清小说的电影再诠释与文学再诠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二者既在复杂人性的描摹、传统文化的呈现及文化思辨意识的投射等方面体现出共通性,又在再诠释的具体对象、再诠释的媒介、再诠释中的“缩减”与“扩展”及文化增殖效应方面差异显着。艺术形象的固有差异、现代商业性及再诠释者自身因素都是产生差异的原因。对明清小说再诠释的各类方式、理念的探究有利于进一步厘清影响明清小说现代传播的各种因素,也有助于把握明清小说现代传播的内在基本规律。第十章主要从邵氏明清小说题材影片与内地同类题材影片的比较、与此后香港同类题材影片的比较及邵氏电影明清小说改编的历史地位、意义阐述了邵氏电影中的明清小说改编创作对其后此类艺术实践的影响。邵氏电影中的明清小说改编与其后香港电影的此类创作既在情节改编幅度、思想主题诠释、类型片整合等方面颇为相似,又在创作主体意识的突出与淡化、严肃主题与浮夸风格的对比中折射出差异性。这与创作理念的革新、商业意识的强化、不同的改编取向密切相关。邵氏电影中的明清小说改编与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的此类创作在原着某些主题的彰显、情节戏剧性的强化、视觉奇观的营造也同样十分相似,在原着情节改编、原着思想的诠释、类型片整合等方面则差异显着,这与电影创作语境、主创者的主体意识有着内在的关联。邵氏电影中的明清小说改编对其后的此类创作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并在明清小说电影改编史上占据着特殊的地位。结语对香港邵氏电影中的明清小说改编进行整体归纳。邵氏电影中有关明清小说的改编实践在商业电影模式与古典名着改编的融合、改编拍摄技法的探索、改编创作中文化思辨的自觉等方面都为此后的明清小说电影改编乃至所有名着的电影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富艺术经验。更为重要的是,邵氏电影的明清小说改编在同时期的内地、台湾此类创作相对荒疏之际,填补了当时华语电影此类创作的空白。可以说,明清小说的邵氏电影改编是明清小说影视改编史上的重要进程,也是明清小说现代传播的重要阶段。
陈崇正[4](2020)在《美人城手记》文中研究说明在人工智能得到充分发展之际,一座城堡被寄托了人类"永生"的梦想:将人脑切割下来保存在安乐桶中,并匹配智能肉体,改造为后人类。其时人类在权力争斗中制造了一个机器脑"石敢当",它学习人类的情感模式并得到完全升级,从而爆发了以消灭人类为目的的机器人战争……这是一部糅合了志怪、悬疑、科幻等多种类型文学手法的小说,在强劲的想象中书写人类需共同面对的生死问题,展示了现在和未来几代人的精神图景。
孙晓东[5](2019)在《京剧“隋唐”故事戏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京剧“隋唐”故事戏为研究对象,从一纵一横两个方向展开论述。纵向研究对“隋唐”故事的跨文体演变进行梳理,将京剧之前的“隋唐”故事在不同文体中的发展作深入的考述,作为京剧“隋唐”故事戏研究的参照背景。横向研究解决研究综述中提出的目前京剧“隋唐”故事戏演剧中存在问题,力求将京剧“隋唐”故事戏的具体研究推向深入。第1章绪论部分,对目前京剧“隋唐”故事戏的研究状况予以综述,从剧目、表演、剧本三个方面综述学界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即在剧目研究中对剧目来源与嬗变的研究比较薄弱,在表演研究中应加强对京剧“隋唐”故事戏的整体研究以及对代表剧目的艺术价值评价,在剧本研究中对京剧“隋唐”故事戏剧本改编、演变及文学价值的研究还不够充分。第2章则纵向梳理“隋唐”故事的跨文体演变,将京剧之前的“隋唐”故事在不同文体中的发展作深入的考述,在为京剧“隋唐”故事戏研究的参照背景的同时,亦与京剧“隋唐”故事戏一同构成“隋唐”故事发展的整体脉络,从而便于余论中探讨京剧“隋唐”故事戏的整体内涵与价值。第3章为剧目研究。首先将京剧“隋唐”故事戏现存剧目作梳理和分类,按照题材、行当和主角身份分别分类,从而得出京剧“隋唐”故事戏中生角的军事战争戏最多,并形成了薛家将、秦家将等系列家将戏,这与“隋唐”故事以隋唐易代的军事斗争及唐初对外战争为主要内容是相一致的。其次是京剧“隋唐”故事戏剧目来源研究,分别从源于其他剧种的剧目、京剧演员自创剧目、改编传统戏剧目来探讨。其中以源于其他剧种的剧目为重点考辨对象,分别从徽剧、汉剧、昆曲和秦腔四个剧种对京剧“隋唐”故事戏剧目的影响作具体的考辨。再次为剧目嬗变研究,分别从剧目地位的变迁、剧目内容与表演的变化和剧目的散佚三个方面探讨京剧“隋唐”故事戏的嬗变情况。第4章为表演研究。京剧“隋唐”故事戏中很多剧目经众多京剧表演艺术家的精彩演绎,成为京剧表演艺术流派的代表剧目,并且在京剧行当的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因此,本章首先探讨京剧表演艺术流派代表作中“隋唐”故事戏表演艺术,分别以谭派老生代表剧目《当锏卖马》《南阳关》、俞派武生代表剧目《晋阳宫》《四平山》和黄派武生代表作《独木关》《凤凰山》等为例探讨京剧艺术流派代表作中“隋唐”故事戏表演成就。其次从京剧表演行当的角度探讨京剧“隋唐”故事戏的贡献,分别从唱工小生与《叫关》《小显》、旦角艺术的发展:《樊江关》与《棋盘山》和铜锤花脸与《白良关》等“隋唐”故事净角戏等三个方面呈现不同行当京剧表演艺术家演绎京剧“隋唐”故事戏剧目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京剧表演行当发展的贡献。再次,清宫演出作为京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隋唐”故事戏的演出亦占有很大比重,对民间京剧“隋唐”故事戏也有重要影响。第5章为剧本研究。京剧“隋唐”故事戏存世剧本八十余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首先,以这些剧本为基础,结合民国以来对京剧剧本改编的讨论,探讨京剧剧本改编的策略与效果。这部分以程砚秋的《柳迎春》和马连良的《临潼山》为例,探讨旧戏改编的策略和效果,可以看到对剧本和在崇古与创新上的辩证选择的前者成功、后者失败的主要因素。其次,由于京剧是演员表演为中心的剧种,再加上京剧演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所以京剧剧本大多唱词粗鄙不文、缺少华彩,剧本结构简单粗疏,显得文学性不强。因此,如何评价京剧剧本的文学价值,就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总结前人对京剧文学价值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以京剧“隋唐”故事戏为整体,探讨京剧“隋唐”故事戏的文学价值。最后在余论部分揭橥京剧“隋唐”故事戏的整体内涵与价值。
赵诚[6](2019)在《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异质空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约翰·厄普代克(1932-2009)是当代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包括30部长篇小说,10部诗集,14部评论集,18部短篇小说集和诗集,囊括了美国国内授予文学创作的所有重要奖项。厄普代克的“兔子四部曲”代表了作家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在厄普代克整个文学创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在当代美国文学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其中第三部《兔子富了》荣获普利策小说奖、美国图书奖和全国图书评论家奖,第四部《兔子歇了》再次荣膺普利策小说奖、全国图书批评奖以及以十九世纪末美国作家豪威尔斯命名的豪威尔斯奖。作为“传统美国文学中一个最让人困惑的文学人物之一”,“兔子四部曲”中的主人公兔子哈利成功跻身当代美国文学作品中创造的经典人物之列。厄普代克在“兔子四部曲”中成功描述了20世纪5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近半个世纪美国社会和文化的变迁,涉及当代美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背景,包括越南战争,登陆月球,能源危机和冷战结束等。厄普代克坚守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紧扣时代脉搏,将历史事件与日常生活细节描写紧密结合,使“兔子四部曲”成为反映当代美国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画卷。兔子哈利对个人自由和自我身份认证以及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无尽追求,以及在此过程中遭遇到的屡次挫折和失败,成为贯穿“兔子四部曲”的创作主线。厄普代克通过在“兔子四部曲”系列小说中塑造的林林总总、形态各异的文学空间,揭示了当代美国社会的“文化矛盾”,表现了美国社会传统价值观念的嬗变,展现了普通美国人在当今美国风云变幻的社会状况下充满矛盾的两难境遇。在“兔子四部曲”系列小说中,厄普代克赋予文学空间以多重空间维度和深刻思想内涵,为空间批评理论在文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研究文本,开启了新的思路。本文以“兔子四部曲”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研究基础,借鉴福柯的异质空间理论,以文学空间的异质性为切入点和研究主线,以跨学科角度,从社会学理论出发,梳理厄普代克小说中构建的形形色色文学空间异质性表征,挖掘异质性演变形成的渊源。在考查具体文学空间时,分别援引波伏娃的女性主义批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和拉康的镜像理论、阿德勒的心理补偿机制理论、康奈尔的男性气质危机理论、德里达的异延理论等优秀研究成果,从性别空间、心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四个维度探讨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真实还原厄普代克在系列小说中描绘的多通道、抽象的空间图谱,包括客观存在的诸多社会现象,如妇女解放运动和反文化运动的风起云涌、男女性别机制的社会桎梏、国内政治、经济与文化的风云变幻;整体探微厄普代克在“兔子四部曲”小说中对性别空间、心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的深入思考。本文分为六个部分。导论部分阐明了研究缘起,回顾了厄普代克小说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梳理了当代空间批评理论研究历史发展,引入了本文的理论框架福柯的异质空间理论,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主体部分包括四章,借鉴列斐伏尔空间的“实在”(lived)、空间的“构想”(conceived)和空间的“认知”(perceived)等“空间生产”论三元辩证原则,甄别、遴选、界定本课题研究主要对象:性别、心理、社会和文化四大异质空间以及各自的理据阐释。在福柯的异质空间理论(heterotopias theory)观照下,重点发掘异质空间的疏离(或称为偏离)特征在“兔子四部曲”中性别、心理、社会和文化四大文学空间中的具体表征。在第一章“对抗与妥协:‘兔子四部曲’中的性别异质空间”,本文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社会里,不同性别的人物在社会交流中形成了各自的性别空间。本文通过探微《兔子归来》中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性解放”运动中大受鼓舞的詹妮斯等女性空间的拓展和膨胀,对比《兔子,跑吧》和《兔子歇了》中秉承男权中心主义衣钵的兔子对男性空间的固守和式微,同时剖析兔子的男性气质危机成因及表征展现“兔子四部曲”中互为他者的男女性别空间的叠加、并置和冲突。第二章“欲望与冲动:‘兔子四部曲’中的心理异质空间”,作者指出心理空间是指小说人物因个体生活环境的迥异,由于不同的心理需求和欲望导致的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多重矛盾的复杂性。本章借鉴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弗洛伊德的固着退化心理机制理论、拉康的镜像理论,以及阿德勒的心理补偿机制理论,在《兔子归来》和《兔子富了》两部作品中,研究由于空间位移导致的詹妮斯等女性自我意识的萌芽,因为空间并置造成的兔子等男性自我意识的压抑与破碎。聚焦于剖析自我与本我、自我与他者、自我与社会等多重心理冲突内容,揭示由于社会身份的转变造成的心理空间碰撞和挤压,研究路径转向小说人物的“内部空间”即心理空间。第三章“矛盾与冲突:‘兔子四部曲’中的社会异质空间”,本章中的社会空间包括具体而微的家庭空间,凝固与流动的工作空间和大而化之的美国社会空间。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本章首先聚焦于兔子家庭空间的破碎与重组。家庭出身、教育背景、能力和性格的诸多差异,导致了兔子和詹妮斯由于婚姻关系构建起来的家庭空间异质性,成为兔子对现实生活强烈不满并屡屡逃离家庭的重要诱因。兔子这样一个美国社会下层家庭出身历经失望、恐惧、磨难和不幸的主人公,成为了整个美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在“兔子四部曲”中特别是在《兔子归来》中,兔子的家庭和后来的临时“新家庭”构成了具体而微的社会异质空间,宏观意义上的社会异质空间则是20世纪5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兔子和同时代人经历了美国社会50年代的保守,60年代的动荡不安,70年代的平庸守成,80年代的价值消亡,对近半个世纪美国社会经历的经济大萧条、越南战争、黑人民权运动、性解放运动、反文化运动、能源危机、毒品泛滥等当代美国社会的喧嚣与骚动有着切身体会。通过对“兔子四部曲”的剖析,研究路线从兔子破碎重组的家庭空间,到兔子凝固与流动的工作空间,最终直指喧嚣与骚动的美国社会空间,指出美国是一个各种力量互相博弈、激烈冲突与常情、常理、常态南辕北辙的暴力空间,空间问题的研究意义由此升华到“社会”层面的揭示。第四章“虚空与幻灭:‘兔子四部曲’中的文化异质空间”,本章中的文化指的是社会组织原则、神话、哲学、文学等人类社会的社会行为和规范。本章通过对“兔子四部曲”中宗教情怀的信仰与缺失、“反文化”运动的焦虑与失落、“美国梦”的追寻与迷惘的观照,研究对象直接指向作为文化异质空间的“反文化”运动(包括性解放运动、黑人民权运动以及种族冲突等)和“美国梦”,揭示了由于价值观嬗变引发的当代美国社会的“文化矛盾”,指出这些文化异质空间由于各自与生俱来的内在矛盾性,最终难以逃脱走向破灭的必然性。由于美国社会享乐主义大行其道,深深地影响了新兴的中产阶级,使他们游走在宗教信仰和欲望冲动之间不能自拔。曾经作为美国人精神支柱的清教传统如今风雨飘摇,岌岌可危,美国文化中信仰危机和追求自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当代条件下如火如荼,愈演愈烈。结论部分,宏观层面上本文围绕厄普代克“他为什么要写空间”、“他写了什么空间”、“他如何写空间”等三大主要问题,聚焦厄普代克在“兔子四部曲”中构建的文学空间的空间内涵。在“兔子四部曲”系列小说中,“空间”既是美国现代社会历史变迁的场所,也是表现这个社会变迁的重要再现体,更是现代美国社会中可见的社会结果,是导致现在美国社会空间变化的重要生产性力量;微观层面上,本文厘清了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系列小说中的文学空间类型,将之界定为性别空间、心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这些文学空间不仅是地理景观等物理空间的生产,也是小说人物空间的心理印象以及男女不同性别空间感的生产,更是美国社会和文化空间的再生产。厄普代克在“兔子四部曲”中以小见大,以兔子个人和家庭的不幸,映射象征了整个美国社会,以不同时代历史大事作为叙事背景,通过性别空间、心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等文学空间异质性的书写,惟妙惟肖地剖析了后工业时代美国社会宗教信仰的缺失,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日益式微衰落,消费文化、性解放运动等新文化、新运动、新价值观念的风起云涌和各自与生俱来的内在矛盾性,以及性别、心理、社会和文化四大文学空间的异质性表征以及互为他者的各方权力冲突博弈。
赖俊夫[7](2019)在《私密的物质文化 ——论清代春宫画中的「性文化」》文中指出春宫图是一种特殊的绘画存在,它属于文化遗产却又不同于传统的文人绘画;它既在历史之内又在「历史」(研究)之外,往往在艺术史讨论中都是幽灵般的存而不论、视而不见;在文化史层面,又往往被众多文献(小说、宫廷档案等等)带来的丰硕研究原材料盖过它的光芒。我们暂且将研究春宫图定为「私密的物质文化」研究(私密作为一种不可公开讨论/观看,却实际存在的文化;而且画面本身是自成一套系统,有自己的独特性)并与传统中国绘画史的研究-「阳光下的艺术史」做一个对比的概念。阳光下的艺术史是文人雅士精英文化的社交模式、一条正规的历史描述模式,我们可以轻易的在所有中国美术史的课本找到它的发展脉络;相反,私密的物质文化没有一条明显的线索,每一个证据都是零散在黑暗的角度,即使续一被我们发觉,我们还是无力将之拼凑成一个整全的图片。因为它的本质就是碎片化的,碎片化在于在当时历史描述中,私密文化就是禁令的具体表现,就如冰山的一角,我们是看不清冰山的全部。私密的物质文化在历史描述纵然是不整全的,却在另一方面圆满了空缺。欲望(Desire)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之中常常是缺席或视而不见的虚位(相对于题跋的显而易见的位置),抽象的情欲如何具体化成为可见的可触摸的图像,而这些图像又如何在文人礼教、地痞莽夫的正统渠道之下传递,将春宫图视为物质文化研究的一种,实在有助我们更深入了解整个社会结构。让我们在某个层面上再次发现中国图像的魅力。
张武[8](2019)在《美国少数族裔小说中的死亡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研究在国内外学界均已发展成一门显学,总体呈现如下特征:各族裔分支文学研究日益兴盛,整体性研究明显不足。死亡叙事是二十一世纪中国文艺批评界涌现出来的学术新词,包含故事死亡和话语死亡两个意义层次。死亡叙事不仅在美国少数族裔书写中发挥着独特作用,而且为美国少数族裔文学整体性研究提供了崭新视角。本文着重关注美国少数族裔小说中的死亡叙事,依次剖析非裔作家托尼·莫里森、华裔作家伍慧明、犹太裔作家菲利普·罗斯、印第安裔作家谢尔曼·阿莱克西以及拉美裔作家朱诺·迪亚斯小说作品中的死亡文本,旨在揭示死亡在少数族裔小说情节建构和主题表达中的叙事功用。莫里森小说中的死亡叙事对凸显爱之主题发挥着重要作用。爱是莫里森小说创作重点关切的文本主题之一。爱之主题在莫里森小说中同死亡叙事关系密切。《所罗门之歌》以罗伯特·史密斯的自杀事件为引,展开了一场关涉爱的政治协商,即在处置黑白种族积怨与冲突时,黑人族群究竟应当坚守民族主义“小”爱,还是应当超越族裔疆界推崇人类主义“大”爱?《宠儿》则探讨了蓄奴制语境下母爱的扭曲和变异,其中爱之主题表达主要借助贯穿全书的弑婴情节和鬼魂书写得以完成。死亡叙事在伍慧明小说中同文化记忆交织在一起,映射出新一代美国华裔急切脱离自我族裔文化属性、主动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身份欲望”。《骨》紧紧围绕安娜跳楼自杀事件展开故事叙述,《向我来》则在小说文本中穿插了多个主要人物的死亡细节。透过充斥小说文本的死亡文化符码,伍慧明对故国传统文化的犀利批判和对美利坚民族身份的强烈认同赫然入目。罗斯的小说创作在1986年之后更多关切和思索老年问题。与之相对应,生的眷恋和死的焦虑成为罗斯这一时期小说作品的核心主题。罗斯的作品往往能够超越表面的族裔经验书写,传递出关乎整个人类的普遍性哲学思考。《人性的污秽》和《凡人》明显削弱了主人公的族裔身份属性,集中表达了后工业时代人类个体到达人生尽头时产生的生命焦虑。前者重重死亡谜团的背后隐含着令人窒息的老年危机,而后者透过极富画面感的死亡场景烘托出人类何以与死亡和解的心路历程。阿莱克西作为一名美国印第安裔作家对于本族群生存现状的关切和前途命运的抒写通过一系列设计巧妙的死亡隐喻展开。《蓝调》和《杀手》分别聚焦保留地和大都会中印第安青年的生存状态,但无论是《蓝调》里的斯波坎保留地,还是《杀手》中的西雅图大都会,统统在阿莱克西的笔下幻化成为印第安人的死亡空间。《飞逸》和《日记》中,阿莱克西明显表露出超越族裔囿限、实现个体救赎的后现代派族裔思想,积极探讨了印第安人最终摆脱生存(死亡)困境的可能性途径。迪亚斯小说中的情爱故事堪称“死亡”之恋,因为主人公的爱情之花尚未充分绽放,就已经注定枯萎。《沉溺》和《失去》常常被学界视为“包装”成短篇小说集的长篇小说序列,作品中的每个“单一”故事几乎都涉及男女关系,但在多米尼加传统文化特有的男性气质影响下,三位男性人物(叙述者尤尼尔、哥哥拉法、父亲拉蒙)始终不曾拥有真正的爱情。患病后不治身亡的关键角色拉法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了迪亚斯对于多米尼加男性气质的否定性批判。长篇小说《一生》以多米尼加裔青年奥斯卡的情爱史为主线,把遭遇主流社会边缘化的小人物的命运浮沉置于多米尼加民族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加以审视。奥斯卡短暂的一生始终没有摆脱笼罩卡布莱尔家族的魔咒,最终命丧黄泉。卡布莱尔家族的诅咒源自欧洲殖民入侵,形成于特鲁希略独裁时代,俨然是整个多米尼加民族不堪回首的命运缩影。小说中,正是由于这永生摆脱不掉的民族魔咒,号称非典型“多米尼加仔”的主人公奥斯卡自幼渴望的爱情之花从来没有真正盛开过。从某种意义上讲,奥斯卡的死亡除了引领着小说的叙事主线,还昭示了多米尼加裔美国人的身份困境和生存苦难。总体而言,美国少数族裔作家作为一个整体均通过死亡叙事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对自我族群生命经验的关注,此乃美国少数族裔小说作品中死亡叙事的普遍共性。不过,每位少数族裔作家作为独立创作个体也都同时拥有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就死亡叙事而言,一千名少数族裔作家就会有一千种死亡叙事策略,一千个少数族裔小说人物就会有一千种死亡方式。简言之,故事死亡层面,死亡个个不同;话语死亡层面,构思各具特色。死亡叙事策略的差异恰恰反衬出创作者各自的族群差异、个性差异、性别差异和叙述差异。这也是每一位美国少数族裔作家都具有独特艺术魅力,每一部美国少数族裔小说都充满文本悬念的奥妙所在。
叶辛[9](2018)在《上海·恋》文中认为一金力永远忘不了于玲芬第一眼瞅他时的眼神。女人的眼神。于玲芬是妈乔琳朗的姐妹,妈带着金力去见于玲芬之前,叮嘱他见了面要叫"于阿姨"或"玲芬阿姨"。可真见了面,于玲芬的时髦和年轻让金力心中暗自愕然。他叫不出口,两片嘴唇机械地动了动,他叫了一声"阿姨"。
裴争[10](2018)在《痴狂叙事与现代中国小说》文中研究指明痴狂叙事与现代中国小说这一论题的研究目标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定义何为痴狂叙事;二是理清痴狂叙事对于现代中国小说的意义。就第一点来说,笔者对痴狂叙事暂作如下定义:小说文本通过讲述痴狂者的故事、或以话语模拟痴狂者的状态、或设置一个狂欢化的世界等方式来展现一种非理性、非常态、超常规的人生或世界状态。痴狂叙事是对以理性见长的常规叙事方式的冲击和颠覆,其深层的叙事预期是以叙事方式的变革达到反传统、反道统、反理性的目的。从叙事的时间和空间标准来划分,痴狂叙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叙述痴狂者、痴狂者叙事和狂欢化叙事。就第二点来说,痴狂叙事对于现代小说的意义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痴狂叙事是现代中国小说成熟的重要标志。现代中国小说和痴狂叙事是相伴相随的,现代中国小说既伴随着痴狂叙事源起而发展,又伴随着痴狂叙事最终成熟,因此,痴狂叙事是中国小说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作为一种非理性叙事,痴狂叙事包含着现代中国小说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的变革,既是中国小说艺术成熟的表征,也是现代中国文人面对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现实和世界文学的发展状况,期望以艺术创新实现自身价值的主动选择,折射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渴望独立又缺乏自信的复杂心态。论文全文分绪论、结论和另外七章共九大部分来具体展开论述。绪论是全文的总论,提出痴狂叙事这一概念并从整体上论述痴狂叙事对现代中国小说的意义。绪论共分五小节,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议题:首先介绍叙事学理论的整体发展状况和小说作为叙事文本的独特性,其次归纳出痴狂叙事的定义并以时间和空间为标准划分出三种不同类型的痴狂叙事,从人性本质和时代特色来论述痴狂叙事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并归纳出痴狂叙事的三个精神特征,分别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统一、个人化与社会化的统一,最后一节是对相关论题的文献综述和论文的整体思路结构的介绍。另外七章分别论述不同作家作品和文学流派的痴狂叙事创作实践和价值意义。第一章论述鲁迅小说对痴狂叙事的贡献,鲁迅的小说几乎践行了痴狂叙事的三种不同类型。《狂人日记》既是现代文学的痴狂叙事开篇之作,又是痴狂叙事代表性的文本,其主体部分是痴狂者叙事的典型,而其文言部分则是一个小型的叙述痴狂者的文本,因此,《狂人日记》是一个复调叙事的小说。除了《狂人日记》,鲁迅还用《长明灯》和《白光》两篇小说来叙述两个不同的疯狂者的遭遇,一个是被禁闭的狂人,一个是自我禁闭的疯子,对这两个疯狂者讲述的目的是对造成他们疯狂的外在文化制度的批判。鲁迅对痴狂叙事最为独到的贡献是利用《故事新编》开创了狂欢化叙事的小说文本,实现了对历史小说和痴狂叙事模式的创新。第二章以《沉沦》为例来论证郁达夫小说中时空错乱的叙事模式,小说《沉沦》中表现出叙事与抒情、小说与诗词、中文与外文的混搭,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郁达夫由诗人变为小说家,由传统文人转化为现代文人,这一身份的变迁并非郁达夫的主动追求,它一方面来源于历代文人的家国意识,另一方面也是基于社会转型期普通人的生存需要。但正是《沉沦》这种散文和诗词、中文和西文的杂糅造就了一篇“不伦不类”的现代小说,从而开创了现代中国小说浪漫抒情的一支。第三章首先关注的是新感觉派小说产生的城市空间背景,上海独特的殖民文化为新感觉派小说的产生提供了契机,也为刘呐鸥等人的城市书写提供了素材。但不论新感觉派小说家眼里的上海是地狱还是天堂,他们笔下的城市空间都是疯狂变形的,旋转的舞厅、扭曲的人际关系、变异的亲情伦理、色情狂般的摩登女性等,都是他们笔下最常见的都市风景。新感觉派小说中取得成就最高的是施蛰存,他擅长书写城市威压下心灵空间的变迁,他笔下的心灵空间从宁静到疯狂,越接近上海越变得失衡而失控,终致入了魔道的疯狂。第四章从痴狂叙事的视角对新时期文学进行重新梳理,关注的重点是新时期文学中三个取得较大艺术成就的小说流派,分别是寻根小说、新潮小说和新历史主义小说,主要集中于这几个小说流派的叙事变革。第五章具体论述寻根小说的代表作《棋王》和《爸爸爸》中两类不同的痴呆,王一生尽管思维敏捷、棋艺出神入化却被称为“棋呆子”;丙崽生来就痴傻弱智却能避开历次灾难生存下来,这二者都具有某种文化象征意义。把这两篇小说放在一起讨论既是一种对比也是对老庄文化和楚文化某一侧面的展示。第六章从家族的视角来论述新历史主义小说中的痴狂叙事,新历史主义小说热衷书写家族史,但新历史主义小说中的家族却充满了疯狂和混乱。以苏童笔下的“枫杨树”家族为例,尽管小说中写了不止一个家庭,但几乎每个家庭中都有失去理性的疯癫者,家人之间的亲情和关爱荡然无存,有的只是淫乱、妒忌、暴力、杀戮等仇恨和罪恶。小说中的叙述者跟家族的关系呈现一种渐行渐远的状态,家族史完全成为一种虚构的历史。第七章重点介绍了三个当代作家不同的痴狂叙事创作,分别是残雪、王小波和莫言。这其中,残雪的梦魇叙事是最为神秘也最令人费解的。残雪不仅叙述可怕而怪诞的噩梦,更以一种梦魇状态来叙事,这就使她的小说不仅内容变得晦涩难懂,而且使她的写作状态变得扑朔迷离。王小波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中的叙述人,这是一个游走于真实与虚构、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叙述人,也是一个自由穿梭于文本内外的叙述人。他小说中戏谑化的叙述语言使他成为继鲁迅之后另一个尝试狂欢化叙事的作家。莫言是痴狂叙事的集大成者,在他的小说不仅拥有众多的疯癫痴狂者,而且也汇集了多种样式的痴狂叙事文本,既有对疯癫者故事的讲述,也有疯癫者讲述的故事,同时他也继承并发展了鲁迅开创的狂欢化叙事,他的《檀香刑》、《丰乳肥臀》等小说模拟搭建狂欢节舞台,以此来诠释巴赫金的狂欢化文学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得益于他小说中的痴狂叙事成分。论文的结论总结了论文创新性、应用价值和存在问题,简单地说,痴狂叙事这一概念的提出是论文的一大创新。把痴狂叙事应用到对现代中国小说的重新诠释和解读是论文最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还应看到,论文并没有充分涵盖所有形态的痴狂叙事的现代中国小说,这一论题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论证,不少作家的创作具有痴狂叙事的不同形态,但限于篇幅并没有去涉及,诸如此类的问题表明这一论题尚有充足空间可做进一步的探讨和挖掘。
二、“颠鸾倒凤”之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颠鸾倒凤”之谜(论文提纲范文)
(2)现代汉语隔嵌四字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与目标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语料来源 |
第一章 隔嵌四字格的判定与类型 |
第一节 隔嵌四字格的判定 |
一、第一步:间隔位置音节成词性分析 |
二、第二步:语义分析 |
三、第三步:四字格构成方式分析 |
第二节 隔嵌四字格的类型 |
一、异素隔嵌四字格 |
二、同素隔嵌四字格 |
三、相互隔嵌四字格 |
第二章 异素隔嵌四字格研究 |
第一节 异素隔嵌四字格的内部构成分析 |
一、异素隔嵌四字格的被嵌词 |
二、异素隔嵌四字格的嵌入字 |
三、被嵌词和嵌入字的结构关系 |
第二节 异素隔嵌四字格的句法功能分析 |
一、名词性异素隔嵌四字格的句法功能 |
二、动词性异素隔嵌四字格的句法功能 |
三、形容词性异素隔嵌四字格的句法功能 |
第三节 异素隔嵌四字格的语义分析 |
一、嵌入字表虚指情况的语义分析 |
二、嵌入字表实指情况的语义分析 |
第四节 异素隔嵌四字格的语用分析 |
一、表达效果 |
二、语体分析 |
第三章 同素隔嵌四字格研究 |
第一节 同素隔嵌四字格的内部构成分析 |
一、同素隔嵌四字格的被嵌词 |
二、同素隔嵌四字格的嵌入字 |
三、被嵌词和嵌入字的结构关系 |
第二节 同素隔嵌四字格的句法功能分析 |
一、名词性同素隔嵌四字格的句法功能 |
二、动词性同素隔嵌四字格的句法功能 |
三、形容词性同素隔嵌四字格的句法功能 |
第三节 同素隔嵌四字格的语义分析 |
一、省去一个同素嵌入字后语义成立的情况分析 |
二、省去一个同素嵌入字后语义不成立的情况分析 |
第四节 同素隔嵌四字格的语用分析 |
一、表达效果 |
二、语体分析 |
第四章 相互隔嵌四字格研究 |
第一节 相互隔嵌四字格的内部构成分析 |
一、被嵌词的构成 |
二、被嵌词的句法功能类 |
三、被嵌词的使用频率 |
四、被嵌词之间的结构关系 |
第二节 相互隔嵌四字格的句法功能分析 |
一、名词性相互隔嵌四字格的句法功能 |
二、动词性相互隔嵌四字格的句法功能 |
第三节 相互隔嵌四字格的语义分析 |
一、直接还原被嵌词的语义分析方式 |
二、还原被嵌词后借助结构助词的语义分析方式 |
第四节 相互隔嵌四字格的语用分析 |
一、表达效果 |
二、语体分析 |
第五章 三类隔嵌四字格的对比分析 |
第一节 内部构成对比分析 |
一、被嵌词 |
二、嵌入字 |
三、被嵌词和嵌入字的结构关系 |
第二节 句法功能对比分析 |
第三节 语义对比分析 |
第四节 语用对比分析 |
第六章 总结 |
第一节 内容总结 |
第二节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异素隔嵌四字格 |
附录二 同素隔嵌四字格 |
附录三 相互隔嵌四字格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香港邵氏电影中的明清小说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该论题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意义 |
四、邵氏电影及其文学改编创作述略 |
第一章 邵氏电影中的《三国演义》改编 |
第一节 影片《貂蝉》对《三国演义》的影像改编 |
一、貂蝉“公义为先”形象的影像彰显 |
二、貂蝉命运轨迹的影像重绘 |
第二节 影片《神通术与小霸王》对《三国演义》的后现代武侠重写 |
一、道、侠互融理念下的人物重塑 |
二、法术描写的渲染与夸张 |
三、“三国”影像的后现代书写 |
第二章 邵氏电影中的《水浒传》改编 |
第一节 影片《阎惜姣》《潘金莲》对《水浒传》女性的重塑 |
一、原着反面女性的正面重塑 |
二、人物塑造中的戏曲手段运用 |
第二节 《水浒传》《荡寇志》等影片对水浒英雄的彰显 |
一、男性重塑中的侠义精神彰显 |
二、梁山人物阴暗面的影像淡化 |
三、原着反面人物负面色彩的强化 |
第三节 影片《武松》对《水浒传》的影像改编 |
一、传统人伦视野下的武松形象重塑 |
二、潘金莲形象的人性化塑造 |
三、影像手法的匠心运用 |
第三章 邵氏电影中的《红楼梦》改编 |
第一节 影片《红楼梦》与《金玉良缘红楼梦》的影像改编实践 |
一、情节改编的创新性尝试 |
二、宝黛爱情与林黛玉形象的着意彰显 |
三、黄梅调唱段审美功效的发挥 |
第二节 影片《红楼春梦》对《红楼梦》的异色化改编 |
一、情色强化中的原着精神旁置 |
二、人物形象由复杂到扁平的易变 |
三、“红楼”影像化的后现代文化表征 |
四、电影商业性主导下的异色改编 |
第四章 邵氏电影中的《聊斋志异》改编 |
第一节 影片《倩女幽魂》对《聊斋志异》的影像改编 |
一、女性才情的融注与强化 |
二、男性“家国情怀”的影像呈现 |
第二节 影片《狐鬼嬉春》对《聊斋志异》的喜剧影像诠释 |
一、原着中“才艺生情”模式的诙谐性戏仿 |
二、诙谐讽刺中的劝诫功用 |
三、《聊斋》喜剧影像诠释的文化语境 |
第五章 邵氏电影中的《三侠五义》改编 |
第一节 影片《七侠五义》的影像改编实践 |
一、原着情节的“逐层微缩” |
二、情节悬念的影像强化 |
三、原着人物呈现的不足 |
第二节 影片《冲霄楼》对《三侠五义》的改编 |
一、悬念手法的巧妙运用 |
二、原着诙谐色彩的影像呈现 |
三、导演创作意识的鲜明折射 |
第三节 影片《御猫三戏锦毛鼠》的喜剧改编实践 |
一、原着情节的非常规改编 |
二、喜剧诠释中的改编失当 |
第六章 邵氏电影中的《西游记》《金瓶梅》等小说的改编 |
第一节 邵氏《西游记》电影对原着女性的影像呈现 |
一、原着女性反面色彩的影像强化 |
二、女性形象官能意味的含蓄性投射 |
第二节 影片《金瓶双艳》《风流韵事》对《金瓶梅》的改编 |
一、原着女性形象的影像塑造 |
二、原着劝诫意识的影像彰显 |
三、原着性爱情节的艺术化呈现 |
四、原着世情色调的影像渲染 |
第三节 影片《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对原着的情节改编 |
一、原着情节的生发与改易 |
二、原着情节戏剧性的影像强化 |
三、黄梅调唱段叙事功能的发挥 |
第七章 邵氏电影明清小说改编的总体特征与商业性对其的影响 |
第一节 邵氏电影对明清小说的情节改编 |
一、原着情节改编的类型区辨 |
二、改编方式择取的内在因由 |
第二节 邵氏电影对明清小说人物的艺术重塑 |
一、类型片整合中的原着人物塑造 |
二、原着女性形象的独特观照 |
三、原着人物重塑的多重原因 |
第三节 电影商业性对邵氏电影改编明清小说的影响 |
一、电影商业性对原着情节改编的影响 |
二、原着改编的类型电影整合 |
三、商业运作中的原着人物扁平化 |
第八章 邵氏着名导演的明清小说改编观念 |
第一节 张彻对明清小说的武侠影像书写 |
一、明清小说的武侠式呈现 |
二、原着情节易变中的人物重塑 |
三、改编创作中的电影“作者”书写 |
第二节 李翰祥的明清小说改编观念 |
一、改编创作中思想性与商业性的平衡 |
二、原着女性形象的彰显与审视 |
三、改编创作中的影像语言运用 |
第九章 明清小说电影与文学再诠释之比较——以李翰祥与高罗佩的创作为例 |
第一节 李翰祥与高罗佩对明清小说再诠释的相似性 |
一、女性形象的塑造与彰显 |
二、真实复杂人性的细腻描摹 |
三、传统文化的丰富呈现 |
四、文化思辨意识的投射 |
第二节 李翰祥与高罗佩对明清小说再诠释的差异性 |
一、再诠释具体对象的差异 |
二、再诠释媒介、手段的差异 |
三、再诠释创作中“缩减”与“扩展”的差异 |
四、文化增殖方面的差异 |
五、再诠释差异产生的多重原因 |
第十章 邵氏电影明清小说改编的影响 |
第一节 邵氏电影明清小说改编与其后香港电影此类创作的比较 |
一、影像改编的相似之处 |
二、影像诠释的不同之处 |
三、改编差异性产生的原因 |
第二节 邵氏电影明清小说改编与内地电影此类创作的比较 |
一、影像改编的相似之处 |
二、影像诠释的内在差异 |
三、改编差异性产生的原因 |
第三节 邵氏电影明清小说改编的历史地位与意义 |
一、商业电影模式与明清小说改编的融合 |
二、改编拍摄技法的积极探索 |
三、改编创作中的文化思辨意识 |
四、邵氏明清小说题材电影的历史地位 |
结语 |
附录 香港邵氏明清小说题材电影一览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美人城手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1.陈星光:我有点兴味索然 |
2.关立夏:他们复活了鲁迅 |
3.陈星光:有一些悲伤是无形的 |
4.关立夏:缝隙里突然长出花来 |
第二章 |
1.关立夏:像一条受伤的鱼 |
2.陈星光:真实与虚幻的分界点 |
3.关立夏:我想抱着她哭一会儿 |
4.陈星光:那就是上帝洗牌了 |
5.关立夏:脚下的路在重复和延伸 |
第三章 |
1.钟小界:头也不回地走掉了 |
2.陈星光:第101号游戏档案 |
3.关立夏:第101号游戏档案 |
4.钟小界:美人城是唯一的主角 |
5.陈星光:第2364号游戏档案 |
6.关立夏:第2364号游戏档案 |
7.钟小界:穷人如何自救 |
第四章 |
1.陈星空:我不是一个孩子 |
2.陈达瓦:我不是个好孩子 |
3.钟小界:真正的灾难是丢了钥匙 |
4.陈星空:确保记忆不要走形 |
5.钟小界:这是历史的倒退 |
6.陈达瓦:外面就要战争了 |
7.陈星光:第33021号游戏档案 |
8.关立夏:第33021号游戏档案 |
9.陈星空:人类文明的布道者 |
第五章 |
1.钟小界:美人城会变成臭虫城 |
2.关立秋:不用再为结巴而羞愧 |
3.陈星光:第6303695号游戏档案 |
4.关立夏:第6303695号游戏档案 |
5.陈达瓦:我们无法战胜厌倦 |
6.关立秋:我从来都很快 |
7.陈星空:像种子一样在某处发芽 |
(5)京剧“隋唐”故事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范围的界定及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剧目研究 |
1.2.2 表演艺术研究 |
1.2.3 剧本、曲谱整理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跨文体流动:“隋唐”故事的演变 |
2.1 史传与笔记 |
2.1.1 史传中的“隋唐”故事 |
2.1.2 唐宋笔记中的“隋唐”故事 |
2.2 说唱文学 |
2.2.1 话本 |
2.2.2 词话 |
2.2.3 鼓词与评书(评话) |
2.3 戏曲与小说 |
2.3.1 元明杂剧与明清传奇 |
2.3.2 清宫昆弋腔戏 |
2.3.3 “隋唐”演义系列小说 |
小结 |
第3章 剧目研究:来源与嬗变 |
3.1 剧目概述 |
3.1.1 以题材分 |
3.1.2 以行当分 |
3.1.3 以主角身份分 |
3.2 剧目来源 |
3.2.1 源于其他剧种的剧目 |
3.2.2 京剧演员自创剧目 |
3.2.3 改编传统戏剧目 |
3.3 剧目嬗变 |
3.3.1 剧目地位的变迁 |
3.3.2 剧目内容与表演的变化 |
3.3.3 剧目的散佚 |
小结 |
第4章 表演研究:流派与行当 |
4.1 流派表演艺术 |
4.1.1 谭派:《当锏卖马》与《南阳关》 |
4.1.2 俞派:《晋阳宫》与《四平山》 |
4.1.3 黄派:《独木关》等“隋唐”故事戏 |
4.2 行当表演艺术 |
4.2.1 唱工小生与《叫关》《小显》 |
4.2.2 旦角艺术的发展:《樊江关》与《棋盘山》 |
4.2.3 铜锤花脸与《白良关》等“隋唐”故事净角戏 |
4.3 清宫皮黄“隋唐”故事戏演出 |
4.3.1 咸丰末年 |
4.3.2 同治年间至光绪九年 |
4.3.3 光绪九年以后 |
小结 |
第5章 剧本研究:整理改编与文学价值 |
5.1 整理与改编 |
5.1.1 民国时期关于京剧剧本改良的讨论 |
5.1.2 传统剧目剧本改编策略与效果——以《柳迎春》与《临潼山》为例 |
5.2 文学价值 |
5.2.1 前人关于京剧文学的观点 |
5.2.2 京剧“隋唐”故事戏的文学价值 |
小结 |
余论:京剧“隋唐”故事戏的整体性特征与价值 |
附录一 :京剧“隋唐”故事戏研究资料汇编 |
附录二:民国期刊报纸载京剧“隋唐”故事戏资料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异质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厄普代克:文学人生与创作主题 |
第二节 “兔子四部曲”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异质空间理论概念及应用 |
第四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意义 |
第一章 对抗与妥协:“兔子四部曲”中的性别异质空间 |
第一节 女性空间的拓展与膨胀 |
第二节 男性空间的固守与式微 |
第三节 兔子的男性气质危机 |
第二章 欲望与冲动:“兔子四部曲”中的心理异质空间 |
第一节 女性自我意识的苏醒与萌芽 |
第二节 男性自我意识的压抑与破碎 |
第三节 心理空间的碰撞和挤压 |
第三章 矛盾与冲突:“兔子四部曲”中的社会异质空间 |
第一节 兔子家庭空间的破碎与重组 |
第二节 兔子工作空间的凝固与流动 |
第三节 美国社会空间的喧嚣与骚动 |
第四章 虚空与幻灭:“兔子四部曲”中的文化异质空间 |
第一节 宗教情怀:信仰与缺失 |
第二节 反文化运动:焦虑与失落 |
第三节 美国梦:追寻与迷惘 |
结论 |
Appendix |
Awards |
References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教学成果 |
致谢 |
(7)私密的物质文化 ——论清代春宫画中的「性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不寻常的导论-本研究项目所遇到的问题的提出 |
1 研究的局限及本研究的目的与结构 |
2 学术研究综述-有关春宫图以及性文化的研究现况 |
3 宫廷「雅化的」私密表现-从清宫藏《燕寝怡情》图出发到对「性」的禁令 |
4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大众的春宫图 |
4.1 民间的欲望世界-女性的欲望空间 |
4.2 民间的欲望世界-同性恋 |
4.3 民间的欲望世界-文字的欲望空间 |
5 情色图像的丰富存在-绘画以外的世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 |
(8)美国少数族裔小说中的死亡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美国少数族裔文学 |
第二节 研究视角:死亡叙事 |
第三节 研究框架:美国少数族裔小说中的死亡叙事 |
第二章 莫里森小说中的爱与死亡 |
第一节 《所罗门之歌》中的死亡叙事与爱的政治协商 |
第二节 《宠儿》中的死亡叙事与爱的历史再现 |
第三章 伍慧明小说中的死亡记忆 |
第一节 安娜之死:《骨》对故国传统文化的犀利批判 |
第二节 死亡和弦:《向我来》中美利坚民族身份的强烈认同 |
第四章 罗斯小说中的死亡焦虑 |
第一节 老年危机:《人性的污秽》中的死亡秘密 |
第二节 克服恐惧:《凡人》中的死亡练习 |
第五章 阿莱克西小说中的死亡隐喻 |
第一节 死亡困境:阿莱克西早期小说中的出走主题 |
第二节 摆脱死亡:阿莱克西少年小说中的超族裔书写与个体救赎主题 |
第六章 迪亚斯小说中的死亡之恋 |
第一节 拉法之死:《沉溺》与《失去》中多米尼加男性气质的否定性批判 |
第二节 奥斯卡之死:《一生》中家族诅咒引发的历史沉思结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成果 |
(9)上海·恋(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10)痴狂叙事与现代中国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小说作为叙事文类之一种 |
一 叙事学理论在西方及中国的发展 |
二 小说作为叙事文学的独特性 |
第二节 痴狂叙事的定义及其三种类型 |
一 何谓痴狂叙事 |
二 痴狂叙事的三种类型 |
第三节 痴狂叙事产生的原因及背景 |
一 理性时代的痴狂叙事 |
二 痴狂时代的疯癫讲述者 |
三 西方非理性哲学的影响 |
第四节 痴狂叙事的精神特征 |
一 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 |
二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统一 |
三 个人化叙事与社会化叙事的统一 |
第五节 文献综述及思路方法 |
一、相关文献综述 |
二 思路方法与大体结构 |
第一章 从疯癫到狂欢:开启痴狂叙事的鲁迅小说 |
第一节 《狂人日记》与痴狂叙事的源起 |
一 叩开现代中国小说“大门”的狂人 |
二 《狂人日记》的复调叙事模式 |
三 《狂人日记》的复调叙事产生的根源 |
第二节 被禁闭与自我禁闭的疯癫者 |
一 被禁闭的狂人:《长明灯》 |
二 自我禁闭的精神病患者:《白光》 |
第二节 狂欢化叙事:《故事新编》的叙事模式创新 |
一 狂欢化叙事模式的体现 |
二 狂欢节平台的搭建 |
三 狂欢化叙事的根源 |
第二章 时空错乱的痴狂叙事:《沉沦》再解读 |
第一节 生存于两个时空里的叙事主人公 |
一 传统与现代夹缝中的叙述人 |
二 错乱的叙述时空 |
第二节 《沉沦》诗词叙事的文化心理变迁 |
一 文体混杂中的身份转变 |
二 人格与艺术的双重完成 |
第三章 新感觉派小说中的疯狂城市空间 |
第一节 现代小说的异类——新感觉派小说 |
一 “混血”的小说流派 |
二 “飞地”上海的独特背景 |
第二节 疯狂变形的城市空间 |
一 旋转的舞厅 |
二 扭曲的男女关系 |
三 变异的亲情伦理 |
四 女性叙事的悖论 |
第三节 从宁静到疯狂:施蛰存的心灵空间叙事 |
一 从诗化叙事起步 |
二 窥视古人隐秘的性爱心理 |
三 从平静到焦灼的心灵空间变迁 |
第四章 痴狂叙事与新时期文学的转型 |
第一节 “启蒙文学”与“文学启蒙” |
一 又一个“启蒙文学”的到来 |
二 意识流小说开启的“技术革新” |
第二节 寻根小说的叙事策略 |
一 寻根小说的不同文化选择 |
二 马原与扎西达瓦的叙事差异 |
第三节 新潮小说的“革命” |
一 新潮小说产生的现代主义背景 |
二 新潮小说的叙述“革命” |
第四节 新历史主义小说的虚构与真实 |
一 虚构的历史 |
二 真实的人性 |
第五章 《棋王》与《爸爸爸》的叙事悖论 |
第一节 《棋王》的文化叙事悖论 |
一 尴尬的叙述人 |
二 王一生的两极状态 |
三 “棋呆子”的成长之路 |
第二节 《爸爸爸》的痴呆叙事悖论 |
一 众声喧哗中的丙崽 |
二 三个隐含作者的矛盾对立 |
三 仁宝的带来的不可靠叙事 |
第六章 新历史主义小说的疯癫家族叙事 |
第一节 疯癫的家族叙事与叙述者 |
一 历代小说中的家族叙事 |
二 身份不明的家族故事讲述者 |
三 新历史主义小说血亲关系的混乱与瓦解 |
第二节 癫狂的“枫杨树”家族 |
一 渐行渐远的家族故事叙事者 |
二 “枫杨树”家族内的“七宗罪” |
三 “枫杨树”家族的疯癫者 |
第三节 《尘埃落定》的痴傻叙事 |
一 “我”:傻瓜?抑或智者? |
二 《尘埃落定》中的三个不同的故事 |
三 痴傻叙事下的三种不同情感 |
第七章 多元化痴狂叙事创作实践 |
第一节 残雪的梦魇叙事 |
一 以梦的状态写作 |
二 噩梦般的叙事 |
三 残雪噩梦叙事的来源 |
第二节 王小波小说的狂欢化叙事 |
一 徜徉于文本内外的两个王二 |
二 穿梭于不同时空的叙述人 |
三 戏谑化的叙述话语 |
四 独特叙事风格的成因 |
第三节 莫言小说的痴狂叙事 |
一 各类不同的痴狂叙述者 |
二 搭建狂欢的平台 |
三 杂语化的叙述语言 |
结论 |
一 痴狂叙事的创新性意义 |
二 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 |
三 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研究空间 |
参考文献 |
一 专着类 |
二 论文类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颠鸾倒凤”之谜(论文参考文献)
- [1]分手的故事[J]. 黄金明. 太湖, 2020(06)
- [2]现代汉语隔嵌四字格研究[D]. 王静. 沈阳师范大学, 2020
- [3]香港邵氏电影中的明清小说改编研究[D]. 王凡.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美人城手记[J]. 陈崇正. 江南, 2020(02)
- [5]京剧“隋唐”故事戏研究[D]. 孙晓东. 辽宁大学, 2019(12)
- [6]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异质空间研究[D]. 赵诚. 苏州大学, 2019(06)
- [7]私密的物质文化 ——论清代春宫画中的「性文化」[D]. 赖俊夫. 中央美术学院, 2019(07)
- [8]美国少数族裔小说中的死亡叙事研究[D]. 张武. 厦门大学, 2019(08)
- [9]上海·恋[J]. 叶辛. 红岩, 2018(05)
- [10]痴狂叙事与现代中国小说[D]. 裴争. 吉林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