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名溯源(连载十五)(论文文献综述)
周康[1](2020)在《论苏轼元佑时期的书法成就》文中研究说明元佑近十年时间,不仅是苏轼政治生涯的“得志之秋”,更是其书法生涯的变法和集大成时期。在此期间,他的书写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从元佑之前“华丽工妙(姿媚)”的主要作字面貌,开始变得“老劲雄放(掣笔极有力)”。这种劲健的笔力,加上黄州末期以来逐渐形成的丰腴之态,最终导致苏轼“肌骨相称”(纯绵裹铁)典型书风的成熟。苏轼在书法上的名声,也从元佑之前的于时未称而大兴于时,成为了元佑书坛的主盟人。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亦被推崇到和颜真卿、杨凝式这样的一朝书法之宗并驾齐驱的高度。这一时期,也是苏轼书法的创作高峰。在苏轼传世近五百五十件的书迹中(不详作年的约五十余件),元佑近两百件作品几乎就占到了五分之二。最能体现苏轼书法风格和成就的行书,在这一时期更是佳作倍出。其中既有《书王定国所藏王晋卿画烟江叠嶂图诗帖》《马券帖》《颍州祷雨帖》《兴龙节诗帖》《次辩才韵诗帖》这类备受书家推崇的巨迹名书,也有常被学者拿来跟《寒食帖》相提并论的《武昌西山诗帖》和《李太白仙诗卷》。苏轼书法在元佑中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第一,元佑中安师文等颜帖收藏大家集聚京师,大量杨凝式(及李建中)的题壁书见存于洛寺,为苏轼元佑中力学颜、杨而笔力大进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第二,元佑中黄庭坚、米芾、钱勰、秦观、王巩等为数众多的工书善鉴之人围绕在苏轼周围,在与这些人的书法交游中,苏轼的书写能力和创作水平都曾大受影响。第三,元佑时期,得益于高太后在政治上的护持,使他不论在京还是外任大都能够情闲意淡,而保持着一种心手双畅的书写状态。过去学界在苏轼书法的分期研究上,大都集中在黄州时期,并认为该时期乃苏轼的变法或者集大成时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偏差,主要是由两方面因素所致:一是受了苏轼黄州时期文学成就的影响,二是过于武断地将苏轼书写成就极高的《寒食帖》系在了黄州时期。其实文学和书法虽皆有表情功用,然文学多在“发愤”,书法多在“遣兴”,二者存在很大差别,不能一概而论。而对于抄写性质的《寒食帖》,单就《寒食雨二首》的作年,无法进行进一步系年。该帖所表现出的书风特征及卷后黄庭坚的跋语等,都指向此作当出元佑(如明代顾复、清代裴景福所判断的那样),而非黄州时期书作(更不宜断在黄州加以研究)。
王定毅[2](2017)在《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原则,是被实践证明的成功经验总结。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勇于担当的精神,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题,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全面从严治党到底是以何种逻辑展开的?为什么能取得这种成效?领袖的个人作用在治党实践中发挥着何种作用?其采取的举措所蕴含的基本原则能否被坚持下去?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论文共分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引言部分,在阐述选题缘由、研究现状之外,介绍了论文采取历史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计量史学法等研究方法;研究材料主要来自于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文献图书以及国家权威主流媒体公布的数据资料;研究的时间区间为中共十八大至十八届六中全会期间,着力点是习近平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论文的思路以研究主体解决问题为中心,在整体布局和每个章节中均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框架,来梳理相关的思想和实践。正文部分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中共以时代潮流和人民期待为观察角度,根据面临的问题作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抉择。“从严治党”具有特定时代内涵,内含执政党、长期执政、一党执政、商品经济背景等背景因素。文章以十八届六中全会重点解决的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的角度来分析党内存在的问题,以“全面”为关键词梳理了十八大后“全面从严治党”提出的历史脉络,得出这一重大思想是在实践与理论互动中产生的。第二章是“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信仰缺失。坚定理想信念,最主要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章归纳了坚定理想信念的有效途径和推进思想建设常态化的措施。第三章是“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在文件梳理中对比党对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态度变化。习近平不仅确立了好干部的标准,而且树立了学习榜样,重点抓好顶层中央政治局和县委书记的建设。选人用人根本在于建立科学机制,这一机制核心在于如何减少干部选拔中因违背初衷出现的新问题,以科学使用干部和严格管理干部。第四章是“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对作风问题抓的很紧,但结果却日益加重,主要原因是缺乏常抓、严抓以及相应的制度。作风建设以制定八项规定为切入口,通过落实落小狠抓各项措施的执行。教育实践活动之所以取得显着成效,主要原因是把握了五个重点,并在活动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巩固措施。继之而来的“三严三实”则从正面和内在确立了共产党人的作风标杆。第五章是“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文章分析了反腐败斗争形势从“严峻”到“严峻复杂”的转变,总结开展强势反腐在查处干部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对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内涵进行阐述。“巡视”方式的创新利用,探索了中共立足自身资源而非第三方监督自我的成功经验,防治腐败最终需要依靠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第六章是“为党的长治久安提供坚强制度保障”。制度治党不同于制度建设,它不仅着眼于建设制度,而且要使这些制度成为具有逻辑的制度体系,更重要的是要强调制度执行力建设,即不仅强调“制度”,更强调“治”,即党内纪律建设。由于制度治党的实施者依然生活于现实社会,因此,还需要通过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来为制度治党创造适宜的环境。第七章是结束语。论文认为“问题导向”贯穿全面从严治党始终,梳理了坚持问题导向的原因,如何发现分析问题,特别是将习近平解决问题的论述分为五个步骤,在此基础上,总结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和本质,指出制度治党是其精髓所在。十八大以来治党实践取得成效的原因有四:一是牢记对人民的责任。二是特别重视思想在现实中的执行情况和督查落实。三是主导者在事权上的高度统一为治党实践开展提供了体制保障。四是研究主体的经历、修养和语言魅力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了从科学理论到党内法规再到全党实践的两次成功转换,探索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政党依靠在野党或反对党等第三方力量、而是创新利用自身资源监督自我的党内监督道路,这条依靠自我管住自我的治党道路,开辟了党建的新境界,符合国情党情,决定了其必将长期坚持下去。本文各部分均以历史发展为主线,来梳理相关思想的发展脉络。同时文章以问题为中心,将思想与问题结合起来,将思想与实践结合起来,不仅增强其思想的针对性,也验证思想的有效性,力图形成“问题——思想——制度——实践”的闭合循环。
荀朋星[3](2016)在《鬼厄与宗教解厄 ——《太平广记》鬼类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鬼文化一直是中国整体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鬼观念在传统中国的道德、伦理、宗教、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中不断以各种面目出现,其所发生的影响十分重大。即使在科学昌明的今天,鬼观念依旧在民众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作为潜藏在民众生活中的一股暗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底色,已经渗入了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思维世界。因而,对鬼文化进行研究,不仅能够促进人们对人间世界与超自然世界关系的进一步理解,而且对了解中国民众的信仰心理、思维逻辑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太平广记》是北宋初年成书的第一部大型官方类书,广泛收集了自汉代至宋初包括神仙、鬼、女仙、道术、方士、报应、精怪等共九十二类主题七千多则故事,是中国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有“小说家之渊海”之美誉。不仅如此,《太平广记》在“以尽万物之情”的关怀下亦保留了基层民众极为丰富的生活资料,对研究中古时期的民俗、宗教、制度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太平广记》鬼类叙事共有四十卷四百六十七则,在整部书中占有极大的比重,为我们研究中古时期的鬼文化和民众的鬼观念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本文即以《太平广记》鬼类叙事为考察对象,研究了中古时期民众的鬼观念及中古时期鬼与巫、道、佛三者之间的不同关系,以期从宗教解厄的视角对中古时期民众的疾疫观、死亡观以及巫、道、佛三者在民众宗教市场上的互动关系有所认识。本文之正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章:鬼之观念的演变与发展。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先秦两汉直至魏晋隋唐时期的典籍文献和出土文献来梳理古代民众鬼观念的变化及发展。第二章:《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概观。这一部分旨在对《太平广记》鬼类叙事作品构成及叙事特点进行分析,以使我们对《太平广记》鬼类叙事的叙事基调有一总体之把握。第三章:《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见之鬼厄。《太平广记》鬼类叙事中保存了大量民众遭遇鬼厄的故事,依《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我们所见之鬼厄主要有:死亡、瘟疫、疾病、魅人、复仇、偷食、恶作剧及其他。通过对这些鬼厄叙事的分析,我们可以窥知汉唐时期民众的鬼厄观念,并可以藉以分析鬼厄叙事背后所反映的民众的文化心态。第四章:《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见之宗教解厄。其中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见宗教解厄之巫者。巫者在解除鬼厄时所采用的禳除手段主要有见鬼、占卜、降神、祭祀等,这一部分即从巫者解厄手段入手来考察巫者在处理人鬼纠葛时所持的态度。第二部分《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见宗教解厄之道教。道士在帮助民众解除困厄时所采用的手段主要为见鬼、考鬼召神、符术咒术、上章等,这一部分即从道教禳除鬼厄手段入手分析道教与鬼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见宗教解厄之佛教。佛教僧人在为民众解除困厄时所采用的手段不同于巫者与道士,佛教的驱除方式主要有诵经念咒、水陆道场、奉佛持戒等,并以此来彰显佛徒、佛法对鬼厄的无穷震慑力。这一部分即从佛教解厄手段入手分析佛教的解厄特点及其与巫道的不同之处。通过《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呈现的鬼厄以及巫者、道士、僧人三者不同的解厄态度与手段,我们可以窥见汉唐时期民众对待死亡、疾病、瘟疫等困厄的态度,以及巫者、道士、僧人三者在民众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及三者在宗教市场上相互竞争、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
许慜慧[4](2014)在《古文字资料中的战国职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 (《汉书·百官公卿表》)战国时期各国相争,当时难以出现《周礼》、“汉宫六种”之类专着。虽然《汉书·百官公卿表》中保留部份秦职官,但其他四系的职官在传世文献中颇为零散。直到明代,董说撰《七国考》,从传世文献中摘取与职官相关之例。其後又有不少学者在《七国考》基础上,利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字材料对此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近几十年来,出土或公布的战国秦系和楚系的资料颇多,故战国五系的职官研究集中於秦系和楚系。本文利用丰富的古文字资料,综合学界已有说法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以求获得对战国五系职官比较全面的认识。本文参考学界已有的战国文字区系划分成果,将战国各国分为秦、齐、楚、燕、晋五系。第一章为秦系职官,第二章为齐系职官,第三章为楚系职官,第四章为燕系职官,第五章为晋系职官。第一章至第五章中,按照行政官、军事官、司法官、工官、宫廷事务官、史官、厩苑官、田官、宗庙礼仪官和神职、乐官等类别,分别归纳目前所能见到的战国文字中与职官有关的材料。在此基础之上,综合学界已有说法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结语按五系归纳各类别的职官,整理并比较战国五系的职官。在第十一节“其他”中还讨论了地方行政单位“都”和摄官。在第十二节“待考”中讨论了齐、楚、燕系中的“敀”和左徒。
杨向真[5](2013)在《建国前辽宁中医医籍考》文中研究表明辽宁自古地属东北边陲,人烟稀少,交通闭塞,医学发展逊于中原。然明清以来,人口增长,关内关外往来频繁,经济文化日益繁荣,医学亦随之发展,医家时现,医籍渐出。至民国时期,医学又较前代有所进步,医籍逐增,其中不乏名流佳作。但迄今为止,尚无对于建国前辽宁医籍总体情况的考察研究。本研究旨在全面、系统考察建国前辽宁地区医家中医着述的数量、种类、存佚、版本、馆藏等情况,对所得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对辽宁医籍的学术特色做初步研究。论文首次全面、系统地考察了建国前辽宁中医医籍的综合信息,有助于深入了解辽宁地区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总体情况。其不仅可以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补充《中国分省医籍考》与《中国医籍通考》对于建国前辽宁医籍着录的不足,添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对于现存辽宁医籍收载的遗漏,还可以丰富辽宁医学史料,为地方中医文献发展史研究提供素材,具有创新意义。本文系地方中医文献的考察研究,属中医文献目录学研究范畴。论文研究范围为:建国前辽宁地区医家所着述的中医医籍的总体情况。建国前指公元1949年以前;辽宁地区指现今辽宁省版图范围内;辽宁医家指凡属今辽宁省版图范围内历代史书、方志中记载的医家,以及历代自署籍贯在今辽宁省版图范围内的医家。中医医籍包括中医学各科着作及中法医学着作。“伪满时期”日本学者在辽宁地区的的中医着述,不在本文研究之列。本文首先利用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等网络平台搜索相关期刊学术论文,再通过《辽宁医学人物志》、《辽宁省卫生志》、《中国分省医籍考》、《中国医籍通考》、《中医人名辞典》、《中医人物词典》、《中医文献辞典》、《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等工具书搜集辽宁医家、医籍相关资料。之后到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等处查阅相关古籍文献,了解现存辽宁医籍的馆藏情况。并访问辽宁当地知情学者、专家,获取相关讯息,走访辽宁地区私人藏书家,了解民间辽宁医籍的收藏情况。继而利用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方志”资源,查阅辽宁历代方志,从中辑取辽宁医家、医籍相关资料,再从相关目录书、史书等文史资料中,搜寻辽宁医籍的着录信息与相关医家的历史记载,将其辑录出来,依次编排,形成“辽宁分类医籍考”,在此基础上编制“辽宁医籍信息汇总表”,再根据所得数据制成各种统计图表,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最后列举辽宁医籍的学术特色,并考证、辨别辽宁医籍存在的疑误问题。本文正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辽宁史地概况与医籍纵览。简要介绍辽宁的历史、地理概况,与建国前辽宁医籍发展的总体情况。第二部分为辽宁分类医籍考。将从史书、方志及相关目录书中辑录出来的辽宁医家历史记载与医籍着录信息汇总,按照书名、着者、史传、着录、提要、序跋、版本与馆藏、补遗、评议、说明、考辨等项依次编排,形成“辽宁分类医籍考。第三部分为辽宁医籍分类解题。根据重要程度及存佚情况,分类别为每一种辽宁医籍撰写详略适当的解题,包括作者、成书、内容、学术特色、版本、馆藏等情况。第四部分为辽宁医籍分析研究。首先依据“辽宁分类医籍考”编制“辽宁医籍信息汇总表”,再根据所得数据绘制各种“辽宁医籍分析图表”,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之后列出《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未收现存辽宁医籍名录。最后列举出辽宁医籍的学术特色,并对辽宁医籍存在的疑误问题进行考证、辨别。第五部分为论文结论。本文所得结论有以下三点:一、辽宁医籍的数量、类别、存佚等情况本文共考得辽宁医籍总计15类108种,分别为:医经类3种、医理藏象类6种、伤寒类8种、温病瘟疫类13种、诊法类6种、针灸经脉类2种、本草类6种、方书类13种、临证各科类23种、养生食疗类2种、医案医话医论类7种、法医类2种、综合类7种、丛书类5种、其他类5种。其中现存医籍57种,未见医籍33种、亡佚医籍18种。考得辽宁医籍总数108种,较之《中国分省医籍考》着录辽宁医籍46种多62种;较之《中国医籍通考》着录辽宁医籍27种多81种。现存57种辽宁医籍之中,清以前医籍3种、清代医籍22种、民国时期医籍32种,数量呈递增趋势。二、《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未收现存辽宁医籍的数量与种类本文考得现存辽宁医籍共计57种,除2种法医类着作为《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所不收外,较之《总目》收录辽宁医籍38种多17种,分别为:伤寒类1种、温病瘟疫4种、诊法类2种、本草类1种、方书类1种、临证各科类2种、医案类1种、综合类3种、丛书类1种、其他类1种。三、辽宁医籍学术特色概要辽宁医籍虽然产生年代较晚,总体数量不多,但门类齐全,分布均匀,其中不乏颇具特色、学术价值较高者,主要体现在伤寒、瘟病、本草、方书、内科专病等方面。如:清代奉天庆恕所着《伤寒十六证类方》以“六纲”证分类《伤寒》方;民国海城阎德润所着《伤寒论评释》以西医学说诠释《伤寒论》;清末盖平高愈明所着《毒疫问答》以发病症状配属脏腑经络辨治鼠疫:民国辽阳任作田所着《针灸医学纲要》提倡“八法”与“十术”;清代奉天孙冯翼与阳湖孙星衍同辑《神农本草经》援引诸子着作考证《本经》药物;清代奉天庆恕所着《本草类要》以六门二十七类分别药品;民国海城陈善华所辑《本草十三家注》汇集古代十三家《本草》注释精华;民国奉天汉药同业公会所编《汉药成方汇编》集辽沈医方之大成;民国奉天牟世珍所着《救劳辨误》中西汇通系统论治痨病。
张冬冬[6](2012)在《20世纪以来出土简牍(含帛书)年代学暨简牍书署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本选题是以研究战国、秦以降典籍所载古代史书书署制度文献为经,尝试以20世纪以来考古发掘简牍书迹实物的整体作为主体考察材料,主要从①简、牍的源流及简牍书署制度的概念,②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出土战国楚系竹简册、秦简、秦牍、的类型学分类及简牍学特征,③两汉简牍年代学及其简牍学特征,④三国·孙吴及魏晋时期简牍所载的署书及署书书体的渊源与流变,⑤20世纪以来,西域地区新疆楼兰遗址等出土汉晋简牍及纸文书的发现、整理与研究,⑥简牍署书文字的字体及书写特征,⑦简牍制度的起源及先秦简牍实物的抄手,⑧先秦简牍实物的抄手与其书署形制的特点,⑨周代外史(大学)“掌达书名于四方”的“谕书名”教育,同秦汉之际,以书课吏制度的书署专门之学之间的关系,⑩书署课吏制度中“兼会杂体”与“正文字”对书法史五体并存的影响。等10个方面来探讨和论述:简牍书署制度的存在状况以及对早期中国字体的演变与书法史以及魏晋以降书法“名家流派时代”的决定性意义为主要目的。
赵海霞[7](2011)在《1872-1919年近代报刊剧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搜集和阅读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1872-1919年间刊载于报刊上的戏剧理论批评首次进行完整、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论文首先从整体上考察近代报刊戏剧理论批评的发生过程、刊载数量和基本的发展脉络,并对资料进行梳理和归类,进一步分析近代报刊戏剧理论批评在形式、内容和作者等方面的特点。近代的报刊戏剧理论批评不仅是戏剧理论批评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也是近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论文最后从报刊戏剧理论批评与近代大众文化的关系这一点切入,力图揭示两者的印证机制和互动规律,并归纳报刊戏剧理论批评在具有严肃理论性的同时,所反映的市民大众审美倾向。导言综述了近代报刊戏剧理论批评的研究背景,介绍了论文的选题意义、思路及研究方法。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指出报刊剧评指刊载于报刊的戏剧理论批评,以“剧评”为主要的文体样式。近代报业的产生和发展是报刊剧评产生的前提,大量的文艺消闲报刊、小报和大报副刊的出现是报刊剧评兴盛的园地。中国传统戏剧理论批评,为近代报刊剧评提供了理论源泉。传统社会结构的解体促进了剧评队伍的形成,报刊发行量的扩大和戏剧观众队伍的膨胀,使报刊剧评有了相对稳定、广泛的受众群体。从1872到1919年,报刊剧评可分为发轫(1872-1901)、发展(1902-1911)、蓬勃(1912-1919)三个时期。近代报刊剧评数量庞大、文体多样、内容丰富。第二章综合考察近代报刊剧评在形式上的特点。按刊载媒介来分,报刊剧评可分为期刊剧评和报纸剧评。按照文体类型来分,报刊剧评大致可分为“话体式”、“剧评式”、“随笔式”、“评传式”、“诗体式”和“论文式”六种,其中“剧评式”是其主要形式。近代报刊剧评的语言形式包括传统的文言、松动的文言、传统的白话、北京白话和口语白话。第三章论述近代报刊剧评的内容:报刊剧评中的演剧批评发展和完善了传统的戏剧理论;戏剧改良理论是与时代契合的批评观念;在中西戏剧比较中以世界的眼光看中国戏剧;新剧批评体现了话剧之初的褒贬和质疑;“剧史”书写和“伶人小传”开创了史学性戏剧理论的道路;戏剧组织批评对戏剧的一种综合性艺术的考察;剧界琐评则是大众批评的趣味喧嚣。第四章研究近代报刊剧评的作者。晚清商业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使知识分子阶层开始分解,由传统的“士”向近现代知识分子转变。近代报刊剧评作者群体包括报人、通讯记者、职业撰稿人、大学教师、学生、演员、政客、遗老和普通的戏剧观众。论文重点介绍了冯叔鸾、张厚载、郑正秋、周剑云、黄远生、徐凌霄、辻武雄、穆辰公八位报刊剧评人。第五章论述近代报刊剧评和近代大众文化的关系。近代大众文化兴起,报刊剧评维系的报刊、剧场、观众三维文化空间与商业文化、娱乐文化、流行文化互动互生,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近代报刊剧评在探寻严肃理论命题的同时,也体现着近代大众文化的审美趋向。而近代戏剧演员的“明星化”,更是报刊参与下,剧场商业利益和观众娱乐需求结合产生的大众流行文化产品。报刊剧评不仅对戏剧演员“明星化”现象作出了反映和思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其推动者和运作者。
谢如璧[8](2001)在《车名溯源(连载三十二)》文中研究指明 之八十五、“全顺”,轻客新贵 具有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全顺Transit车,以精湛的技艺、流畅的外型、豪迈的气派、舒适的驾乘感受成为我国轻型客车的新贵。 全顺的生产者为江铃汽车公司,前身为江西汽车制造厂,八十年代末曾引进日本先进的汽车技术,与日本五十铃公司合作。1997年又与福特共同开发“全顺”系列轻型客货车。1997年12月2日,中国江铃汽车公司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共同在南昌举行了隆重的下线庆典。双方联合开发的新车——全顺(Transit)开始批量生产。
谢如璧[9](2001)在《车名溯源(连载二十七)》文中研究表明 之七十五、“金杯”,希冀的结晶 早在1958年大跃进的年代,“金杯”公司的前身——沈阳轿车厂就研制出一种大众化“沈阳牌”旅行车。该车连续生产了二十多年,它以乘坐舒适、价格低廉,适
谢如璧[10](2000)在《车名溯源(连载二十二)》文中认为 之六十五、“女神”,力挽狂飚 江都汽车制造总厂创建于1970年,原是个汽车修理厂,兼营汽车改装。1986年以前,尽管作为江苏首批16家重点汽车改装企业保留下来,但处境十分艰难。 1986年,江都汽车总厂为摆脱困境到处寻求合作伙伴,终于得到天津汽车工业公司的支持,与天津汽车厂建立了松散联营关系,生产“雁牌”双排座客货两用车。江都厂在“雁牌”汽车好销的时候并没忘记尽快开发生产自己的汽车品牌。经过走南闯北收集信息和市场调研,他们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二、车名溯源(连载十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车名溯源(连载十五)(论文提纲范文)
(1)论苏轼元佑时期的书法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原则 |
第一章 苏轼元佑时期书迹考略 |
第一节 尺牍诗简 |
第二节 碑版铭刻 |
第三节 日常创作 |
第四节 其他书迹 |
第二章 苏轼元佑中的书艺成就 |
第一节 书艺大进 |
第二节 书名大兴 |
第三节 方驾颜杨 |
第四节 佳作频出 |
第三章 苏轼元佑书法成就探因 |
第一节 颜杨为主的大力取法 |
第二节 如虎添翼的书法交游 |
第三节 得心应手的书写状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寒食帖》书写时间刍议 |
附录二 苏轼元佑时期书法年表 |
附录三 苏轼元佑时期书迹选录 |
致谢 |
读研期间科研及获奖 |
(2)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一) 相关的硕博学位论文 |
(二) 出版的专着 |
(三) 发表的期刊论文 |
三、研究方法与材料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材料 |
四、研究思路 |
(一) 几个需要界定的概念 |
(二) 研究思路 |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 |
(一) 研究难点与不足 |
(二) 研究创新 |
第一章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 |
一、时代潮流: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 |
(一) 国际格局出现前所未有的深刻调整 |
(二) 2010年后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
二、人民期待:美好生活的内涵升级 |
(一) “中国梦”的提出 |
(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 |
(三) 目前国家和社会存在的困难问题 |
三、党的抉择: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一) 新形势下中共内部存在的突出问题 |
(二)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提出的历史脉络 |
第二章 “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 |
一、信仰缺失是党的思想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一) “纵”、“横”角度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二) 坚定“四个自信” |
(三) 批驳各种错误思想言论 |
三、坚定理想信念的有效途径 |
(一) 坚持科学理论是根本 |
(二) 加强党性教育是核心 |
(三) 重视道德建设是基础 |
四、推进思想建设常态化 |
(一) 落实中央领导集体学习制度 |
(二) 依托党校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培训工作 |
(三)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
第三章 “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
一、干部选任工作中存在大量不正之风现象 |
二、新时期好干部的新标准 |
(一) 好干部标准的内涵 |
(二) 树立好干部的榜样 |
(三) 高级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 |
(四) 重视县委书记队伍建设 |
三、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 |
(一) 好干部成长的路径 |
(二) 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
(三) 科学使用干部 |
四、严格管理干部 |
(一) 严格管理干部是党的重要规矩 |
(二) 加强干部问责工作 |
(三) 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 |
(四) 严格党员管理是干部队伍建设的源头工程 |
第四章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
一、党的作风问题是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
二、制定实施“八项规定” |
(一) 出台“八项规定” |
(二) “八项规定”的监督执行 |
(三) 以身作则践行“八项规定” |
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一) 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任务 |
(二) 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及巩固措施 |
四、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
(一) “三严三实”的提出与专题教育的推进 |
(二) 注重家风建设 |
第五章 “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
一、新时期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 |
(一) 反腐败斗争形势由“严峻”到“严峻复杂” |
(二) 中共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 |
二、中共十八大后的强势反腐 |
(一) 坚决查处大案要案 |
(二) 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
三、反腐败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 |
(一) 狠抓党委的主体责任 |
(二) 强化纪委的监督责任 |
(三) 创新开展巡视工作 |
四、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
(一) 有效防治腐败机制的目标要求 |
(二) 防治腐败的制度建设 |
(三) 监督管理“一把手”是防治腐败的首要重点 |
第六章 “为党的长治久安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
一、党的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
二、建立健全党内制度体系 |
(一) 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 |
(二) 党员干部首先要遵守宪法和法律 |
(三) 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
(四) 注重党内规矩建设 |
三、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 |
(一) 纪律建设的重要性 |
(二) 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居于首位 |
(三) 严格组织纪律 |
四、构建新时期优良的党内政治生态 |
(一) 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
(二) 严肃党内生活是净化党内生态的重要基础 |
(三) 民主集中制是构建党内政治生态的根本保障 |
第七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3)鬼厄与宗教解厄 ——《太平广记》鬼类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资料运用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鬼之观念的演变与发展 |
一、先秦两汉鬼观念的演变 |
二、魏晋隋唐鬼观念的发展 |
第二章 《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概观 |
一、《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构成 |
二、《太平广记》鬼类叙事特点 |
第三章 《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见之鬼厄 |
一、鬼致死亡 |
二、鬼致瘟疫 |
三、鬼致疾病 |
四、鬼物魅人 |
五、鬼物复仇 |
六、鬼物偷食、恶作剧及其他 |
第四章 《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见之宗教解厄 |
一、《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见宗教解厄之巫者 |
二、《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见宗教解厄之道教 |
三、《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见宗教解厄之佛教 |
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构成 |
附录二:《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见鬼厄与宗教解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古文字资料中的战国职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范围和方法 |
第一章 秦系职官 |
第一节 行政官 |
第二节 军事官 |
第三节 司法官 |
第四节 工官 |
第五节 史官 |
第六节 宫廷事务官 |
第七节 厩苑官 |
第八节 田官 |
第九节 宗庙礼仪官和神职 |
第十节 乐官 |
第十一节 其他 |
第二章 齐系职官 |
第一节 行政官 |
第二节 军事官 |
第三节 工官 |
第四节 宫廷事务官 |
第五节 田官 |
第六节 其他 |
第三章 楚系职官 |
第一节 行政官 |
第二节 军事官 |
第三节 司法官 |
第四节 工官 |
第五节 宫廷事务官 |
第六节 史官 |
第七节 厩苑官 |
第八节 田官 |
第九节 宗庙礼仪官和神职 |
第十节 乐官 |
第十一节 其他 |
第四章 燕系职官 |
第一节 行政官 |
第二节 军事官 |
第三节 司法官 |
第四节 工官 |
第五节 宫廷事务官 |
第六节 其他 |
第五章 晋系职官 |
第一节 行政官 |
第二节 军事官 |
第三节 司法官 |
第四节 工官 |
第五节 厩苑官 |
第六节 宗庙礼仪官和神职 |
第七节 其他 |
结语 |
第一节 行政官 |
第二节 军事官 |
第三节 司法官 |
第四节 工官 |
第五节 宫廷事务官 |
第六节 史官 |
第七节 厩苑官 |
第八节 田官 |
第九节 宗庙礼仪官和神职 |
第十节 乐官 |
第十一节 其他 |
一、地方行政单位“都” |
二、摄官 |
第十二节 待考 |
一、齐、楚、燕系中的“敀” |
二、左徒 |
参考书目 |
引用书目筒称 |
(5)建国前辽宁中医医籍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医家医籍综合介绍 |
2.单位医家着述介绍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研宄背景 |
2.研究目的与意义(创新点) |
3.研宄范围 |
4.研究方法 |
5.论文正文体例 |
6.本文涉及图书馆及代码 |
1 辽宁史地概况与医籍纵览 |
1.1 辽宁史地概况 |
1.2 辽宁医籍纵览 |
2 辽宁分类医籍考 |
凡例 |
2.1 医经类医籍考 |
2.2 医理藏象类医籍考 |
2.3 伤寒类医籍考 |
2.4 温病瘟疫类医籍考 |
2.5 诊法类医籍考 |
2.6 针灸经脉类医籍考 |
2.7 本草类医籍考 |
2.8 方书类医籍考 |
2.9 临证各科类医籍考 |
2.10 养生食疗类医籍考 |
2.11 医案医话医论类医籍考 |
2.12 法医类医籍考 |
2.13 综合类医籍考 |
2.14 丛书类医籍考 |
2.15 其他类医籍考 |
3 辽宁医籍分类解题 |
3.1 医经类医籍解题 |
3.2 医理藏象类医籍解题 |
3.3 伤寒类医籍解题 |
3.4 温病瘟疫类医籍解题 |
3.5 诊法类医籍解题 |
3.6 针灸经脉类医籍解题 |
3.7 本草类医籍解题 |
3.8 方书类医籍解题 |
3.9 临证各科类医籍解题 |
3.10 养生食疗类医籍解题 |
3.11 医案医话医论类医籍解题 |
3.12 法医类医籍解题 |
3.13 综合类医籍解题 |
3.14 丛书类医籍解题 |
3.15 其他类医籍解题 |
4 辽宁医籍分析研究 |
4.1 辽宁医籍信息汇总表 |
4.2 辽宁医籍分析图表 |
4.3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未收现存辽宁医籍名录 |
4.4 辽宁医籍学术特色 |
4.5 辽宁医籍疑误考辨 |
5 结论 |
5.1 辽宁医籍的数量、类别、存佚等情况 |
5.2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未收现存辽宁医籍的数量与种类 |
5.3 辽宁医籍学术特色概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简历 |
附录 |
附录一:辽宁医籍书影 |
附录二:查新报告 |
(6)20世纪以来出土简牍(含帛书)年代学暨简牍书署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English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状况概述 |
1.2 本研究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 |
1.3 本研究课题的主要目的 |
第二章 用简用牍及简牍书署制度研究综述 |
2.1 简、牍的源流及简牍书署制度的概念 |
2.2 简牍年代学研究的成果、内容及现状 |
2.3 简牍书署制度研究的成果、内容及现状 |
2.4 用简、用牍制度的起源 |
2.5 20 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出土战国楚系竹简册的类型学分类及简牍学特征 |
2.5.1 楚地出土简册年代学综论 |
2.5.2 出土战国简册类型学分类的第一期——战国早期、中期前段至中期 |
2.5.3 出土战国楚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二期——战国中期后段至中期偏晚 |
2.5.4 出土战国楚简册类型学分类的第二期——战国中期晚段竹书的代表 |
2.5.5 出土战国楚简册类型学分类的第三期——战国晚期早段至晚期 |
2.5.6 系年未能确定或信息不全面的部分战国楚地出土简册 |
2.6 简牍署书文字的字体及书写特征 |
2.6.1 战国楚系简牍文字概念的界定 |
2.6.2 战国简牍楚系文字字体的书写特征 |
第三章 简牍制度的起源及先秦简牍实物的抄手 |
3.1 先秦佚籍文献、卜筮祭祷与司法文书等三类写手间的联系及其书署形制特点 |
3.2 简牍书署制度中的先秦两汉古佚籍抄件特点 |
3.3 文献中书署制度的主体与先秦简牍实物中的签署人 |
3.4 周代小学六艺教育中的“书名”传习及书写实物的对应考察 |
3.5 包山 M2 楚墓所出土文书类及卜筮祭祷类简文,所见署名分类及战国简牍书署制度的探讨 |
3.5.1 包山 M2 楚墓出土文书简简文后署名的分类与书写风格的划分 |
3.5.2 包山二号楚墓出土筮祷祠简简文中的署名之分类及书写风格的划分 |
第四章 秦及两汉时期——简牍书署制度的完成 |
4.1 “掌官书以赞治”的周代史官与秦汉衙署府史、胥吏的“史书而仕宦”的传承关系 |
4.2 秦汉之际以书课吏制度的书署专门之学 |
4.3 20 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出土秦简、秦牍的类型学分类及其简牍学特征 |
4.3.1 出土秦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一期——战国秦至始皇前期 |
4.3.2 出土秦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二期——秦始皇嬴政至二世时期 |
4.3.3 出土秦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三期——秦与西汉之相交叠时期 |
4.4 秦系简牍署书文字实物的时代下限 |
4.4.1 秦系简牍文字的专称——“署书”概念的界定与近年来考古所见实物的关系 |
4.4.2 秦系简牍署书的书写特点 |
4.5 秦汉宦学教本——早期习书的“法帖” |
4.5.1 《为吏之道》作为秦代学吏制度习字教本的文献依据 |
4.5.2 《为吏之道》在书写风格及字形结体上同其它秦汉简牍抄件的联系 |
第五章 两汉简牍年代学及其简牍学特征 |
5.1 20 世纪下半叶以来长江流域汉代墓葬简牍的类型学分类及其简牍学特征 |
5.1.1 汉代墓葬出土简牍(含帛书)类型学分类的第一期——西汉早期至武帝期 |
5.1.2 汉代墓葬出土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二期——西汉中期至西汉晚期 |
5.1.3 汉代墓葬出土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三期——东汉早期至东汉晚期 |
5.1.4 两汉简牍部分详细系年待公布或无法确定者 |
5.2 20 世纪初以来,西北地区汉代边塞遗址简牍(含纸文书)的发现及其简牍学特征 |
5.2.1 敦煌汉简部分 |
5.2.1.1 1949 年以前,有关敦煌及部分楼兰遗址出土汉简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
5.2.1.2 20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关于敦煌汉简的进一步整理与研究成果 |
5.2.1.3 1949 年以来,新发现敦煌汉简的发掘与整理 |
5.2.2 罗布淖尔汉简部分 |
5.2.3 居延汉简部分 |
5.2.3.1 1949 年以前,国内有关旧居延汉简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
5.2.3.2 1949 年以来,国内有关旧居延汉简图版与释文的整理与研究成果 |
5.2.3.3 1949 年以来,台湾对旧居延汉简图版及释文的最新研究成果 |
5.2.3.4 新居延汉简的发现与整理工作的进展 |
5.2.4 1949 年以来,甘肃省东部——武威地区汉简的发现与整理 |
5.2.5 1949 年以后,西域地区于阗、尼雅等地区出土汉简牍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
第六章 简牍制度在两汉的形成 |
6.1 古代简牍制度文献的比勘、研究与分析 |
6.2 从简牍出土实物与文献的比勘,看简牍制度的形成 |
6.3 汉代简牍署书体——“八分”的起始年代问题 |
6.4 20 世纪以来出土简牍中所载秦汉字书兼法帖:《仓颉篇》书体之研究 |
第七章 简牍书署制度对名家流派书法时代的决定性影响 |
7.1 简牍书署制度对秦汉书法风格的决定性影响 |
7.2 简牍缀联与后世书法作品的行款 |
7.2.1 简牍缀联与书写顺序 |
7.3 史“掌官书以赞治”的化石性标志——简牍书迹行款中装饰性笔画:掠磔饰笔 |
7.3.1 问题的提出 |
7.3.2 掠磔笔画在两汉简牍书迹中出现的规律 |
7.3.3 装饰性掠磔笔划在两汉简牍书迹章法中的作用新探 |
7.3.4 “掠磔笔划”的渊源及其与隶变的关系 |
7.3.5 书简书牍制度对秦汉其它写件的影响 |
7.4 秦汉简牍文书习语与汉代早期草书形成的关系 |
7.4.1 西汉早期简牍草书体系年的考察 |
7.4.2 简牍文书中习语与简署书体书写草化之间的关系 |
第八章 三国、两晋及六朝——简牍与纸张的交替时代 |
8.1 三国、孙吴及魏晋时期简牍所载的署书及署书书体的渊源与流变 |
8.1.1 20 世纪初以来出土三国吴至十六国时期简牍的类型学分类及其简牍学特征 |
8.1.2 20 世纪初以来出土晋六朝简牍的简牍学特征及类型学分类 |
8.1.3 20 世纪初以来出土三国、两晋时期无法系年的简牍 |
8.2 20 世纪以来,西域地区新疆楼兰遗址等出土汉晋简牍及纸文书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
8.2.1 1949 年以前,有关新疆楼兰遗址内汉文魏晋木简牍及纸文书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
8.2.2 1949 年以来,有关新疆楼兰遗址内汉文魏晋木简牍及纸文书的整理与研究 |
8.2.3 1949 年以后,新疆楼兰地区出土简牍的发现与整理工作 |
8.3 书署字体在简牍制度探讨上的重要地位 |
8.3.1 简牍书署制度的研究对探讨书法艺术基本美学的重要意义 |
馀论 |
论文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以来发表的学术专着、论文目录 |
(7)1872-1919年近代报刊剧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近代报刊剧评的概况、成因及发展脉络 |
第一节 近代报刊剧评的概况综述 |
第二节 近代报刊剧评的产生背景及原因 |
一、近代报业的发展和文艺消闲报刊的产生 |
二、中国传统戏剧理论的传承和中心转移 |
三、报刊剧评创作队伍和受众群体的形成 |
第三节 近代报刊剧评的概况综述 |
一、发轫期(1872-1901) |
二、发展期(1902-1911) |
三、蓬勃期(1912-1919) |
第二章 近代报刊剧评之形式研究 |
第一节 载体类型 |
一、期刊剧评 |
二、报载剧评 |
第二节 文体类型 |
一、话体式 |
二、剧评式 |
三、随笔式 |
四、评传式 |
五、诗体式 |
六、论说式 |
第三节 语言形式 |
一、传统文言与松动文言 |
二、白话 |
第三章 近代报刊剧评之内容研究 |
第一节 演剧批评——传统戏剧理论的发展 |
一、演唱批评 |
二、表演批评 |
第二节 戏剧改良——与时代契合的批评观念 |
一、戏剧功能理论的倡导 |
二、戏剧改良方法的探讨 |
第三节 中西比较——以世界的眼光看中国戏剧 |
一、西剧的传入 |
二、比照与反思 |
第四节 新剧批评——话剧之初的褒贬与质疑 |
一、“新剧”涵义 |
二、新剧批评 |
第五节 “剧史”书写、伶工小传——史学性戏剧理论的开创 |
第六节 戏剧组织批评——一种综合性艺术的考察 |
第七节 剧界琐评——大众批评的趣味喧嚣 |
一、剧界琐闻 |
二、捧角与党争 |
三、武戏与旦角 |
第四章 近代报刊剧评执笔人研究 |
第一节 报刊评剧人概观 |
第二节 冯叔鸾、张厚载 |
一、冯叔鸾 |
二、张厚载 |
第三节 郑正秋、周剑云 |
一、郑正秋 |
二、周剑云 |
第四节 黄远生、徐凌霄 |
一、黄远生 |
二、徐凌霄 |
第五节 辻武雄、穆辰公 |
一、辻武雄 |
二、穆辰公 |
第五章 近代报刊剧评与大众文化 |
第一节 近代大众文化的兴起 |
第二节 报刊剧评的三维文化空间 |
一、报刊建立的公共舆论空间 |
二、以剧场为主体的娱乐空间 |
三、观众引领的流行文化空间 |
第三节 报刊剧评与大众文化的互动 |
一、报刊剧评中的大众审美倾向 |
二、报刊剧评与戏剧演员明星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后记 |
四、车名溯源(连载十五)(论文参考文献)
- [1]论苏轼元佑时期的书法成就[D]. 周康. 西南大学, 2020(01)
- [2]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研究[D]. 王定毅.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3]鬼厄与宗教解厄 ——《太平广记》鬼类叙事研究[D]. 荀朋星. 山东大学, 2016(02)
- [4]古文字资料中的战国职官研究[D]. 许慜慧. 复旦大学, 2014(12)
- [5]建国前辽宁中医医籍考[D]. 杨向真.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11)
- [6]20世纪以来出土简牍(含帛书)年代学暨简牍书署制度研究[D]. 张冬冬. 吉林大学, 2012(04)
- [7]1872-1919年近代报刊剧评研究[D]. 赵海霞. 复旦大学, 2011(08)
- [8]车名溯源(连载三十二)[J]. 谢如璧. 世界汽车, 2001(07)
- [9]车名溯源(连载二十七)[J]. 谢如璧. 世界汽车, 2001(01)
- [10]车名溯源(连载二十二)[J]. 谢如璧. 世界汽车, 2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