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中地区规划供水工程配置方案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张妍妍[2](2021)在《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水量分配方法和仿真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引汉济渭工程有效地缓解了关中地区的用水压力,但也打破了关中地区原有的用水格局,使得关中地区的供水管理面临新挑战:引汉济渭工程将水量调入关中地区后,打破了受水区原有的供水格局,受水区多类水源应该如何联合分配。本文在查阅了大量前沿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后,发现作为水量分配重要依据的水资源配置,存在配置模型不精细、难以实现动态配置和配置方案应用不充分等问题。因此,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的水资源配置和水量分配方式研究。构建了基于“水源-水厂-用水户”供水网络、考虑用水对象供水优先级的多目标精细化水资源配置模型;搭建了水量分配仿真系统,并基于该系统实现了水资源动态配置和水量分配动态决策。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研究区域概况与资料分析。根据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的社会经济指标和水资源利用现状,对受水区的需水进行预测、对可供水量进行统计分析和供水配套工程设施建设整理收集,为水资源配置提供基础数据支撑。(2)供水网络分析与概化。分析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对象与水源、水厂的供给关系,基于拓扑学理论采用图元化形式概化了“水源-水厂-用水户”供水网络,并应用关系矩阵存储供水网络的拓扑关系。(3)构建精细化水资源配置模型。以供水网络为基础,构建了考虑用水对象供水优先级、水厂供水约束能力的多目标水资源精细化配置模型。采用NSGA-Ⅱ的改进算法gamultiobj函数求解出该配置模型的非劣解集,为水量分配决策提供依据。水资源配置结果表明受水对象的供水保证率均达到90%,重点城市的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满足重点城市优先供水的配置原则。(4)构建水量分配仿真系统。以综合集成平台为依托,采用业务组件化和可视化表达技术,构建了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水量分配仿真系统。该系统解决了传统的水资源配置难以实现动态化和指导水量分配工作时配置方案应用不完全的问题。在该系统上,可以根据社会经济指标、可供水量以及水资源配置目标等条件的变动使水资源配置结果随着改变,决策者可以根据目标偏好从水资源配置方案中选择出合适的水量分配方案。
惠强[3](2021)在《引汉济渭工程数字水网及水量调配研究与系统实现》文中认为跨流域引调水工程是解决区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最为有效且应用最广的工程手段,在世界各地均有广泛的应用,随着技术手段逐渐成熟,其研究重心也逐渐转移到了工程的调配运行方面,研究人员希望得到较好的运行调控方法指导工程运行从而获得更好的工程效益。在此大背景下,本文对目前的相关研究以及引汉济渭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剖析,得到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从问题导向出发,以过程化管理为手段,以综合集成平台为技术基础,采用信息化、过程化的思想,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工程调配运行各相关业务进行梳理,找到其中的联系纽带,构建联合运行方法,并在国家标准综合集成平台上进行了数字水网的构建并搭载了联合调配运行业务,得到了相关结论。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从问题导向出发,对目前跨流域调水工程特别是引汉济渭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得到了 目前的相关研究理论配套不齐指导效果不强、调配业务分离缺乏整体考量、研究偏向优化务实驱动较弱等不足之处,为后续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调控方法的设计提供了依据。(2)理清完善了基于综合集成平台的数字水网构建方法。针对以往关于数字水网构建与应用交织进行导致对构建过程认知较为模糊的情况,在此次研究中,理清了数字水网较为通用的构建流程,数字水网构建结束后用具体实例对此构建过程加以说明,使其更加清晰明了。(3)设计补充了工程调配运行方法。对于工程的整体运行方法及短尺度运行方法的缺乏情况,用基础的水量调度与水量分配规则加工程关键控制节点反馈的方法构建了短尺度运行方法;用长短时间尺度约束嵌套的方法实现了已有年、月尺度调配方法与本次构建的日尺度方法的耦合,二者配合实现了联合运行调控方法的构建。(4)构建了工程水量调配系统。考虑到联合调控涉及的多对象及多时间的复杂过程,采用单纯的模型方法已经不足以支撑其应用,故在此处基于综合集成平台对实体工程对象进行拓扑概化,对调控方法进行了模型组件实现,二者耦合对引汉济渭工程的调配业务进行了系统实现。
孔波[4](2021)在《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泵站-水库-电站群多目标优化调配研究》文中认为引汉济渭工程的修建是为了缓解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陕西关中地区面临的严重的缺水问题,工程将汉江水跨流域调至渭河关中平原,届时将形成外调水、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多水源联合调配的格局。其中,跨流域多水源的径流规律分析、水资源优化调配是该工程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本论研究了引汉济渭跨流域调水的径流规律、水资源优化调度与合理配置模型,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阐明了汉江和渭河主要水库、水文站的多年平均径流量的周期性、趋势性、变异性特征,揭示了研究区的径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两个流域的径流都存在周期性变化,都呈现减小趋势,都存在变异;(2)采用Copula联合分布函数,揭示了汉江、渭河流域径流的丰枯遭遇规律,结果表明:两个流域丰枯同步的概率皆大于丰枯异步的概率,不利于调水,经过一致性修正,发现变异后两个流域丰枯同步的概率减小,丰枯异步的概率增大,径流变异对调水有利;基于层次交集、最小平方逼近和权重平均等综合方法,选取了跨流域典型年,选取的丰水年、偏丰水年、平水年、偏枯水年、枯水年分别为:1983年、1992年、2008年、1997 年、1971 年;(3)建立了泵站-水库-电站群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采用自迭代法和改进布谷鸟算法求解模型,获得了调水量、发电量、耗电量多目标的最优解集曲线和非劣解集,揭示了调水、发电与泵站耗能之间博弈关系,结果表明:总调水量满足多年平均调水量15亿m3的要求,电站的多年平均发电量大于泵站的多年平均耗电量;(4)考虑多水源、多用户建立并求解了引汉济渭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破解了跨流域调水过程中多水源、多用户的配置难题,结果表明:调水工程建成后,受水区的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基本满足,但二产、三产缺水程度相对较大,尤其是三产,中水回用可以有效的满足生态用水。
冯欣[5](2021)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农业生产的必须要素。面对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和农业用水浪费严重的现状,农业水价改革势在必行。但农业用水提价与农民承载力间的矛盾,制约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开展。因此,进行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出发,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对于推动改革开展、优化水资源配置和破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用加权Topsis法、Micthell评分法、模糊数学模型等研究方法,在分析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特征和问题的基础上,评价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识别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分析了其利益诉求和影响水价的机理,确定了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及其分担水价,提出了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划分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阶段,阐明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划分为初始、深入试点、全面推进和分类施策四个阶段,归纳了各阶段特性。分析了改革中制度变迁和机制形成的过程,任务分配和改革进展的空间特征,以及机制落实和节水增效的改革成效。总结了改革创新、多样化的做法和明显的分类特征。(2)构建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根据改革特征和文献研究,确定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文献分析法和加权Topsis法,分别从指导政府决策和客观定量评价两个角度出发,对31省(区)改革进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各省改革进展评价得分在43.332-99.97分之间,呈现南方>北方,东部>西部>中部的区域特征。粮食主产区受改革任务重、难度大、承载力低等因素影响,改革进展普遍偏慢,需要建立改革激励和农业水价分担机制。(3)明确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判定和评价方法,丰富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理论。对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进行定义、识别和分类,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在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诉求和影响农业水价的机理。利用专家咨询法进行利益相关者评价,得分在1.55-7.243,呈现农业用水供给方>农业用水使用方>支援保障方,政府>农户>社会。从利益评价和利益诉求出发,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分担方式,明确了政府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政府、农户在农业水价分担中的主体地位。(4)提出了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评估方法,明确了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的评估方法包含定性评估、定量评估、综合分析及修正4个部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定性的利益评价;利用C-D生产函数、单位效益和模糊数学模型等方法,从粮食安全、灌溉效益和生态价值3个角度出发,对主要利益相关者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进行定量评估;对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从激励地方改革和扶持粮食主产区农户的目标出发进行修正,最终确定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结果显示,中央、地方政府和农户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分别在0.302-0.399,0.292-0.472和0.21-0.395;中央、地方和农户承担的农业水价分别在0.011-0.204元/m3,0.010-0.236元/m3,0.009-0.217元/m3;根据2018年粮食播种和灌溉情况,确定当年粮食灌溉共产生水费496.82亿元,其中中央政府172.1亿元,地方政府165.19亿元,农户159.54亿元。(5)建立了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提供了破解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困境的途径。在改革进展、利益相关者和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核心,四个服务”的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对于破解改革困境、推动改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创新点:(1)提出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进行了评价;(2)提出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判定和评价方法,丰富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的理论;(3)提出了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确定方法,确定了各省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张欣莹[6](2020)在《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分析及模拟调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水系是城市空间的重要构成基础,承担了防洪排涝、供水水源、水体自净、生境营造、文化承载、旅游景观、水产养殖等多种功能,主导了城市的规划布局,推动和促进着城市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生态环境恶化、水面率下降、水景观特色丧失等问题日益突出,城市与水系的关系愈加紧张。因此,如何协调城水关系,使得两者之间能够和谐共进,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以西安城市水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发展进程中的自然、人工水系演化历程进行系统梳理,构建了不同时期的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并依此进行时空变化特征分析。通过对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识别与定量分析,明确了城市发展为主导因素。基于VAR-Km模型探索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效应,并得到了两者的适宜性评估结果。在此基础上,采用SD模型对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进行模拟预测,筛选出了城水协同发展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策略。本研究能够为城市水系的规划和治理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古代及现代的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并分析了其演变的时空特征。在系统梳理古今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历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时期城市水系特点,结合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开展了城市水系演变的时空特征分析。在时间上,选取适宜的权重计算方法,得到各时期城市水系功能指标值的变化趋势;在空间上,运用重心测度法,将指标值与空间坐标结合,得到对应的重心转移路径及速率。(2)识别了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并进行了驱动力计算及变化趋势分析,筛选出城市发展是城市水系演变的主导因素。将驱动因素分为气候水文、城市发展及突发灾害3个类型,与城市水系相结合,进行相关关系、变化趋势与周期性分析。运用Correl函数得出各因素与城市水系功能指标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并进行驱动力值计算,得到驱动力的大小排序。再通过各因素在不同时期的驱动力变化特征分析,得到了城市发展是当前及未来城市水系演变的主导因素。(3)分析了现代城市水系与主导驱动因素之间的互动效应,并评估了两者之间的适宜性等级。将VAR模型与K-means法相结合,通过Grange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得到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动态关系。将算得数值进行聚类等级划分与判别,得到了城水之间的适宜性评估结果。(4)构建了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SD模型,比选出适宜的城水发展方案,并提出调控策略。依据城水发展适宜性评估结论,分析了相关指标间的因果关系,并建立了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SD模型。针对不同侧重点,设定常规发展、水系维护、实力优先及城水协同4个情景方案,通过仿真和合理性比选,确定了城水协同方案为优选方案。依据城水协同方案的仿真结果,结合西安城水发展现状及相关规划要求,提出了西安城水发展的调控策略及各子系统的调控方案。
李瑛[7](2020)在《基于引嘉济汉—引汉济渭的复杂跨流域调水工程协同调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区域水资源短缺,维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规模急剧扩大。特别是存在多个水源,并且水源之间存在多重嵌套关系时,其运行调度极为复杂。因此,研究多水源嵌套的复杂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运行调度问题,对于进一步挖掘工程潜力和效益,拓展复杂水资源系统调度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针对引嘉济汉-引汉济渭跨流域调水工程初期和正常运行期的调度问题,在分析嘉陵江与汉江径流丰枯遭遇规律的基础上,考虑有/没有引嘉济汉新水源两种情况,建立并求解引汉济渭工程初期和正常运行期的泵站-水库-电站协同运行调度模型,制定初期和正常运行期黄金峡、三河口水库联合供水优化调度方案与规则,研究了初期和正常运行期三河口多年调节水库年末消落水位规律,研究成果可为最大限度发挥跨流域调水工程的综合效益,以及指导工程实际运行管理提供参考。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不均匀系数法、极值比法、累积距平法、MK趋势检验法、重标极差法及Copula函数法,揭示了嘉陵江与汉江径流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丰枯遭遇规律。(2)不考虑引嘉济汉调水,建立了跨流域调水工程初期运行的泵站-水库-电站协同调度模拟模型,并采用自迭代模拟算法求解该模型,模拟了 4个调度方案。结果表明:在长委的调水过程严格约束下,改变年内的调水约束,方案1-3难以满足多年平均15亿m3调水量的工程设计要求;调水潜力最大方案4的调水量为20.54亿m3,满足了多年平均调水15亿m3的要求。但这是一种理想工况,对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影响较大,同时也说明引汉济渭跨流域调水工程具有较大的调水潜力。(3)考虑引嘉济汉调水,分别以时段平均缺水率最小和调水量最大为目标,构建泵站-水库-电站协同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改进布谷鸟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比较分析两个模型,推荐调水量最大模型结果,即引嘉济汉在调水40m3/s以上即可满足对引汉济渭的补水要求;在严格按长委调水过程约束下,可保证多年平均调水15亿m3、供水量保证率96%、最小供水度73%,满足工程运行设计要求。(4)基于水库长系列优化调度策略,绘制黄金峡与三河口水库联合运行调度图;建立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训练了神经网络结构,提取了水库优化调度规则,揭示了水库优化调度规律,可直接调用该网络结构模型进行水库调度。(5)采用逐步回归方法,筛选了影响多年调节水库年末消落水位的主要因子,建立了初期和正常运行期三河口水库年末消落水位控制方程,阐明了三河口水库的年末水位消落规律。结果表明,三河口水库当年入库水量和供水量的回归系数都远大于其它因子,是控制三河口水库年末消落水位的主导因子。(6)提出了跨流域调水工程泵站-水库-电站协同优化调度的不确定性分析思路、框架和方法,采用拉丁超立方采样、Pearson-Ⅲ型分布和模拟退火算法,生成了 10000年径流序列,揭示径流不确定性对水库优化调度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工程在未来运行中受到径流来水不确定性的影响较大,导致工程的各项指标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通过多水源协同优化调度之后可以显着地降低径流不确定性对工程运行的影响。
张建[8](2019)在《秦岭北麓水系现状调查研究 ——以辋川河水生态治理为例》文中提出秦岭北麓是陕西省关中地区重要的绿色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在新时期治水思路指导下,各地陆续开展的水系治理工作,治理思路及办法存在差异,治理效果岑差不齐;秦岭北麓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要全盘考虑,系统谋划,开展秦岭北麓水生态治理工作。本文对秦岭北麓水系治理开展研究,主要采用现场查勘,搜集整理相关现有资料统计分析,根据相关规范与经验制定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与地方主管部门座谈,听取专家意见,开展综合评价及案例研究的方法。以现有水资源综合规划、防洪规划、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等成果为基础,对秦岭北麓地区水系现状进行详细调查,进行分析评价,综合考虑秦岭北麓水资源禀赋及承载能力,研究秦岭北麓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秦岭北麓水系系统治理策略;结合秦岭北麓辋川河水生态修复治理典型案例,研究水生态空间管控体系建设,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水环境治理措施等。研究成果为以下几方面内容:1.调查清楚了秦岭北麓水资源基础资料,河流水库现状情况。2.现状调查评价通过对结论设定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标准,同时对无法定量的内容,采用定性说明和阐述。并总结共性,突出个性,综合评价成就和存在问题。分析评价了秦岭北麓水资源现状,算清了水帐;建立水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从生态水量、河道物理形态方面分析评价;通过划分的水功能区及入河排污口分析评价水环境保护现状;对水土保持现状及防洪体系也进行了分析评价。3.找出了秦岭北麓水系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治理办法。4.根据秦岭北麓水系治理分析评价办法开展辋川河水系治理研究,首先找出辋川河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辋川河水生态修复治理方案,最后对治理实施效益做以评价。通过典型案例研究,系统的解决了秦岭北麓水系治理存在的问题,以能落地实施的对策措施为后面实施水系治理地区提供借鉴参考。
谷耀鹏[9](2019)在《基于期权视角的水权交易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水资源存在时空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少,属于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在我国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条件下,行业间、部门间的用水冲突势必会加剧。水期权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水权交易模式,在国外已获得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它是缓解行业间、部门间用水紧张的有效途径。现阶段,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水期权交易模式,利用水期权交易来推动我国中短期水权交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水期权的交易模式进行系统研究。首先,阐述了我国水市场及水权交易的发展状况,梳理并分析了我国现有的水权交易模式及其特点,从而引入水期权交易;其次,阐述了水期权交易的应用基础及意义,具体分析了包括水期权的内涵、交易主体、交易流程及其定价方法在内的水期权交易模式,构建了水期权交易的成本收益模型,并以“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工业部门水期权交易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为我国顺利开展水期权交易提出政策建议。实证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的用水需求将会持续增长,并超过受水区水资源供给量,各部门用水价格势必会增加,对于受水价影响较大的工业生产部门而言,借助水期权交易,有利于降低水资源供需风险及水价变动风险、降低工业生产部门未来的用水成本;由水期权交易的成本收益分析可知,考虑到时间成本,随着水期权有效期的增加,水期权的交易成本和收益也会增加,但净收益与成本的比却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所以相对于长期水期权交易来说,中短期交易优势更为明显,因此本文鼓励用水部门进行中短期水期权交易,在降低用水成本、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陈晨[10](2018)在《基于数字水网的引汉济渭受水区水资源调配业务化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20世纪末期以来,“信息化”成为中文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热词,信息化发展水平也成为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借助“信息化”,把现代信息技术与水利行业对接的“业务化”进行研究及应用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在“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实践中,围绕陕西引汉济渭调水工程的关中受水区的区域水资源配置,本文对供需平衡和调配决策这两个水资源管理“核心业务”开展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化”研究,该选题在理论与实际应用上具有一定的探索价值。构建数字水网,基于数字水网进行业务化应用研究与“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实践方向一致。如何构建拓扑数字水网?依托拓扑水网如何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动态配置?基于数字水网的区域水资源配置的业务化应用怎样落地?等问题是本论文要探讨和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从实用性出发,进行拓扑数字水网标准化、配置管理业务化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区别于空间数据化数字水网,提出并系统实现了拓扑数字水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拓扑理论,从拓扑元素概化、拓扑关系建立两个方面进行拓扑水网的描述;采用拓扑关联矩阵,存储拓扑数字水网的拓扑关系,将拓扑水网里的拓扑图形的数据存储结构划分为概述类、属性类、图元类三类,与拓扑水网协同存储;拓扑数字水网的数据交互统一用数据流模型进行管理。基于综合集成平台,把拓扑水网标准化、可视化,实现拓扑数字水网的灵活构建。以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受水区为例,构建了无引汉济渭工程供水和有引汉济渭工程供水情境下不同水平年的受水区拓扑数字水网。(2)提出了基于拓扑数字水网的传统水利业务与信息技术对接的业务化方法。以组件技术为核心,从组件开发、组件复用、组件组合对数据处理角度出发,将复杂计算粒度化;在拓扑数字水网上与业务组件耦合,通过映射关系表达建立拓扑数字水网与业务流程间的关系,将区域水资源系统中水量流动转化过程与拓扑可视化水资源业务流程进行有机结合。通过拓扑数字水网和业务流程间的交互,实现了复杂水资源配置业务的过程化管理。整合了技术与业务,通过快速修改拓扑水网、更新业务组件、以及水网与组件间的映射关系,来适应业务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能够快速响应水资源配置业务的动态需求。(3)基于拓扑数字水网,实现了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业务化应用。围绕引汉济渭调水工程的受水区水资源配水规则及供需平衡业务,依托构建的拓扑数字水网开展了供需平衡分析的业务化。在相关业务组件开发,基础资料收集的基础上,搭建了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受水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拓扑化、业务化应用系统。具体开展了2010年、2025年、2030年的需水预测;分析了不同水平年水源、用水户增减情况,供需关系改变的情况,系统响应的这些动态变化后进行供需平衡分析。在拓扑数字水网的业务化系统中可以细化、深入开展复杂业务。实现了无引汉济渭工程供水情景下,2010年、2025年、2030年的受水区23个受水对象(考虑宝鸡、眉县)的供需平衡分析。2010年总需水量14.19亿m3,当地水源供水工程可供水量约8.64亿m3,缺水量5.55亿m3,缺水率39.13%,2025年总需水25.58亿m3;在挖掘当地水和充分利用中水的情景下,可供水量增加到12.55亿m3;缺水量将增加到13.03亿m3,缺水率为50.94%,2030年总需水量29.21亿m3,供需平衡计算后,总缺水量为16.29亿m3,缺水程度仍高达55.77%。(4)基于拓扑数字水网,实现了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及方案优选的业务化应用。继承传统的优化配置方式,围绕建模与求解,开展了相关的基础研究。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个配置目标,建立了多目标区域水资源配置模型,提出了基于决策偏好的多目标优化算法(MOIA-PS),运用了NNIA算法和MOIA-PS求解得到多目标配置方案,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灰色关联度理想解评价方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等多个方法进行方案集组合优选;结合配置方案多人参与决策的特点,用群决策特征法进行评价指标赋权,让组合优选更合理。在拓扑数字水网环境下,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及方案优选的业务化应用,强化配置决策过程,得出了2025年、2030年的最优配置方案。在引汉济渭工程供水后,2025年21个受水对象缺水率由47.76%下降到0.7%;2030年21个受水对象的缺水率从53.8%下降到3.58%,缓解了关中城市群发展的缺水压力。
二、关中地区规划供水工程配置方案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中地区规划供水工程配置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水量分配方法和仿真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分析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与资料分析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引汉济渭工程概况 |
2.1.2 引汉济渭工程供水对象 |
2.1.3 受水区工程概况 |
2.2 区域需水预测 |
2.2.1 需水预测内容 |
2.2.2 需水预测方法 |
2.2.3 需水预测 |
2.3 可供水量分析 |
2.3.1 本地水源 |
2.3.2 引汉济渭水源 |
2.3.3 可供水总量 |
2.4 本章小结 |
3 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供水网络分析与概化 |
3.1 供水网络概化方法 |
3.1.1 概化原则 |
3.1.2 概化方法 |
3.1.3 数学描述 |
3.2 受水对象与水源关系分析 |
3.2.1 渭河南干线 |
3.2.2 渭河北干线 |
3.3 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供水网络概化 |
3.3.1 绘制方法及步骤 |
3.3.2 供水网络概化 |
3.3.3 供水网络数学描述 |
3.4 本章小结 |
4 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水资源配置模型研究 |
4.1 水资源配置原则 |
4.2 精细化水资源配置模型建立 |
4.2.1 目标函数 |
4.2.2 约束条件 |
4.3 水资源配置模型求解 |
4.3.1 配置规则的处理 |
4.3.2 NSGA-Ⅱ求解算法 |
4.4 水资源配置与结果分析 |
4.4.1 参数设置 |
4.4.2 配置结果 |
4.4.3 方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水量分配仿真系统研究与应用 |
5.1 仿真系统构建必要性 |
5.2 系统设计与实现技术 |
5.2.1 系统总体框架 |
5.2.2 系统功能框架 |
5.2.3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
5.3 引汉济渭受水区水量分配系统应用 |
5.3.1 业务应用 |
5.3.2 动态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引汉济渭工程数字水网及水量调配研究与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引汉济渭工程研究现状 |
1.2.4 相关研究问题剖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案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引汉济渭工程概况 |
2.1 工程基本资料 |
2.2 工程所在流域概况 |
2.2.1 汉江流域 |
2.2.2 渭河流域 |
2.3 工程整体布置 |
2.4 工程水源区概况 |
2.5 受水区区域概况 |
2.6 本章小结 |
3.基于综合集成平台平台的一体化数字水网研究与构建 |
3.1 数字水网的基础 |
3.1.1 数字水网的构成 |
3.1.2 数字水网的理论基础 |
3.1.3 支撑数字水网构建的综合集成平台 |
3.2 拓扑关系水网的构建 |
3.2.1 水网元素概化 |
3.2.2 水网供需关系分析 |
3.2.3 拓扑关系水网可视化构建 |
3.3 基于数字水网的水资源业务实现 |
3.3.1 水利业务主题划分 |
3.3.2 业务主题理论实现 |
3.3.3 水网-业务网关系分析 |
3.3.4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主题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4.基于数字水网的水量调配方法研究与业务化实现 |
4.1 基于调度规则的工程水量调度 |
4.1.1 水源区调度规则细化提取 |
4.1.2 水源区规则水量调度 |
4.1.3 受水区水源运用规则 |
4.1.4 引调水与当地水联合运用方式 |
4.1.5 工程水量调度业务化实现 |
4.2 秦岭隧洞段流量演进 |
4.2.1 秦岭输水隧洞系统划分 |
4.2.2 隧洞段流量演进 |
4.2.3 秦岭隧洞段流量演进业务化实现 |
4.3 受水区水量分配 |
4.3.1 受水区水量分配原则 |
4.3.2 受水区需水量预测 |
4.3.3 受水区水量分配模型 |
4.3.4 工程水量分配业务化实现 |
4.4 工程水源区—受水区联合运行方式 |
4.4.1 工程关键单元与节点分析 |
4.4.2 联合运行模式选择 |
4.4.3 基于控制节点反馈的工程联合运行方式 |
4.4.4 工程水量调配业务化实现 |
4.5 短尺度与中长尺度关系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基于数字水网的水量调配系统研究与实现 |
5.1 系统组成及总体架构 |
5.2 工程联合运行系统实现 |
5.2.1 工程联合运行主题划分 |
5.2.2 工程联合运行业务实现 |
5.3 工程水量调度相关业务实现 |
5.4 工程隧洞段水量输送相关业务实现 |
5.5 受水区水量分配相关业务实现 |
5.6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泵站-水库-电站群多目标优化调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库优化调度研究进展 |
1.2.2 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
1.2.3 跨流域水资源调配研究面临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汉江流域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河流水系 |
2.1.3 水资源量 |
2.1.4 降水蒸发 |
2.2 渭河流域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河流水系 |
2.2.3 水资源量 |
2.2.4 降水蒸发 |
2.3 调水工程基本资料 |
3 跨流域径流演变特征及丰枯遭遇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径流特征分析方法法 |
3.1.2 丰枯遭遇分析方法 |
3.2 径流演变特征分析 |
3.2.1 汉江径流的演变特征分析 |
3.2.2 渭河径流的演变特征分析 |
3.3 径流丰枯遭遇分析 |
3.3.1 汉江流域径流丰枯遭遇分析 |
3.3.2 渭河流域径流丰枯遭遇分析 |
3.3.3 渭河与汉江流域径流丰枯遭遇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跨流域典型年选择研究 |
4.1 典型年选择方法 |
4.1.1 层次交集法 |
4.1.2 最小平方逼近法 |
4.1.3 基于熵权的权重平均法 |
4.2 层次交集法选择典型年 |
4.3 最小平方逼近法选择典型年 |
4.4 基于熵权的权重平均法选择典型年 |
4.5 推荐典型年 |
4.6 本章小结 |
5 泵站-水库-电站群多目标优化调度研究 |
5.1 研究思路 |
5.2 模拟调度 |
5.2.1 调度节点图 |
5.2.2 模拟调度模型 |
5.2.3 模型求解方法 |
5.2.4 调度结果分析 |
5.2.5 典型年的调水结果分析 |
5.3 泵站-水库-电站群联合调度 |
5.3.1 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 |
5.3.2 模型求解方法 |
5.3.3 调度结果分析 |
5.3.4 典型年的调水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受水区水资源的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 |
6.1 供需水预测 |
6.1.1 需水预测 |
6.1.2 供水预测 |
6.1.3 供需平衡分析 |
6.2 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 |
6.2.1 模型构建思路 |
6.2.2 单水源配置模型 |
6.2.3 单水源配置模型求解 |
6.2.4 多水源配置模型 |
6.2.5 多水源配置模型求解 |
6.3 水资源合理配置成果分析 |
6.3.1 配置成果 |
6.3.2 配置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多目标优化调配方案评价研究 |
7.1 评价方法 |
7.1.1 单层次模糊优选模型 |
7.1.2 多层次模糊优选模型 |
7.1.3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7.2 调度方案评价 |
7.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2.2 调度方案评价 |
7.3 配置方案评价 |
7.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3.2 水量配置方案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 研究进展 |
1.2.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
1.2.2 农业水价分担 |
1.2.3 农业水价补贴(补偿) |
1.2.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 |
1.2.5 农业水价和灌溉价值计算 |
1.2.6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名词解释 |
2.1.1 农业水价 |
2.1.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
2.1.3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 |
2.1.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 |
2.1.5 农业水价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关系辨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准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3 社会分工理论 |
2.2.4 效用价值论 |
第三章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程研究 |
3.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历程和制度变迁 |
3.1.1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历程 |
3.1.2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制度变迁 |
3.2 改革任务和进度分析 |
3.2.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 |
3.2.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进度 |
3.2.3 与2019 年相比2020 年改革进程变化趋势 |
3.3 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
3.3.1 农业执行水价对运营维护成本弥补情况 |
3.3.2 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资金落实情况 |
3.3.3 供水计量、定额管理和管护机制配套情况 |
3.4 改革成效 |
3.4.1 节水成效显着 |
3.4.2 灌溉和生产效率提升 |
3.5 改革特点及存在问题 |
3.5.1 改革特征 |
3.5.2 存在问题 |
3.6 小结 |
第四章 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研究 |
4.1 指标识别 |
4.1.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特点 |
4.1.2 指标选择原则 |
4.1.3 指标确定依据和初步识别 |
4.2 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指标体系 |
4.2.2 权重确定 |
4.3 以指导政府决策为目标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 |
4.3.1 指标评价标准 |
4.3.2 模型构建 |
4.3.3 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政策性评价结果 |
4.3.4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政策性评价区域差异 |
4.4 基于加权Topsis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定量评价 |
4.4.1 模型介绍 |
4.4.2 基于加权Topsis的改革进展评价结果 |
4.4.3 基于加权Topsis的改革进展评价区域性差异 |
4.5 两种评价方式下结果的差异及综合结果 |
4.5.1 两种评价结果差异 |
4.5.2 综合考虑两种方法的综合评价结果 |
4.5.3 综合评价结果的区域性差异 |
4.6 小结 |
第五章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 |
5.1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定义与识别 |
5.1.1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识别 |
5.1.2 Mitchell评分法 |
5.1.3 基于Mitchell评分法的利益相关者确定 |
5.1.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分类 |
5.2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和利益诉求分析 |
5.2.1 利益关系 |
5.2.2 利益诉求 |
5.2.3 利益相关者影响农业水价的机理 |
5.3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专家评价 |
5.3.1 指标体系 |
5.3.2 专家评分结果处理方法 |
5.3.3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专家评价结果 |
5.3.4 科研学者与实践工作者评价结果的差异 |
5.4 利益相关者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的合理分担 |
5.4.1 分担主体识别 |
5.4.2 利益相关者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分担责任 |
5.4.3 政府部门的分担方式 |
5.4.4 用水农户及相关组织的分担方式 |
5.4.5 社会机构的分担方式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定量方法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
6.1 基于灌溉效益的农户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
6.1.1 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农业灌溉水资源价值 |
6.1.2 粮食作物单位水产出与农业单位水产出的关系 |
6.1.3 基于C-D生产函数的灌溉效益分摊系数 |
6.1.4 基于灌溉效益的农户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
6.2 政府内部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
6.2.1 评价体系构建 |
6.2.2 基于粮食安全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评估 |
6.2.3 基于水资源灌溉效益的政府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
6.2.4 基于生态价值的政府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
6.2.5 地方及中央政府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
6.3 基于定量方法的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研究 |
6.3.1 基于定量评价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
6.3.2 基于运行维护成本各方分担的农业水价 |
6.3.3 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及局限性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份额确定和机制建设研究 |
7.1 基于“定性+定量”综合评估的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研究 |
7.1.1 “定性+定量”综合评估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
7.1.2 基于运行维护成本各方承担的农业水价 |
7.1.3 农户分担的水价与当前执行水价之间的关系 |
7.1.4 基于“定量+定性”综合评估的各方水费承担额度 |
7.1.5 综合评价结果的区域性特征 |
7.2 基于激励和扶持机制的农业水价合理分担份额修正 |
7.2.1 标准确定 |
7.2.2 修正后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
7.2.3 修正后各方承担的农业水价 |
7.2.4 修正后粮食灌溉水费分担情况 |
7.2.5 修正后分担结果的区域性特征 |
7.3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 |
7.3.1 合理定价机制 |
7.3.2 政策倾斜机制 |
7.3.3 农户参与机制 |
7.3.4 社会参与机制 |
7.3.5 保障机制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分析及模拟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城市水系领域文献分析 |
1.2.2 城市水系演化特征及发展规律研究现状 |
1.2.3 城市水系发展驱动机制及城水关系研究现状 |
1.2.4 城水系统论与模拟调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范围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2 西安城市水系概况及演变历程 |
2.1 研究区域及城市水系概况 |
2.1.1 研究区域概况 |
2.1.2 水资源量与水质 |
2.1.3 水系主体工程 |
2.1.4 水系附属工程 |
2.2 城市水系演变的环境基底 |
2.2.1 水系发育的地形地貌 |
2.2.2 水系发育的水资源禀赋 |
2.2.3 历史进程中的城水关系变化 |
2.3 古代城市水系演变历程 |
2.3.1 自然河系变迁 |
2.3.2 人工渠系建设 |
2.3.3 湖泊池沼演变 |
2.4 现代城市水系变化历程 |
2.4.1 建国后的城市水系发展 |
2.4.2 近30 年城市水系发展 |
2.4.3 城市水系规划设计进展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安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及时空演化特征 |
3.1 城市水系功能指标体系 |
3.1.1 古代城市水系功能体系 |
3.1.2 现代城市水系功能体系 |
3.2 城市水系演变的时间特征 |
3.2.1 研究方法引入 |
3.2.2 古代城市水系时间变化特征 |
3.2.3 现代城市水系时间变化特征 |
3.3 城市水系演变的空间特征 |
3.3.1 研究方法引入 |
3.3.2 古代城市水系空间变化特征 |
3.3.3 现代城市水系空间变化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西安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分析 |
4.1 驱动机制分析与因素识别 |
4.1.1 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机制 |
4.1.2 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识别 |
4.2 驱动因素相关性分析 |
4.2.1 气候水文 |
4.2.2 城市发展 |
4.2.3 突发灾害 |
4.3 驱动力定量分析 |
4.3.1 驱动力计算 |
4.3.2 各时期驱动力变化 |
4.3.3 各因素驱动力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5 西安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关联效应及适宜性评估 |
5.1 VAR-Km模型介绍与指标选取 |
5.2 关联模型建立与计算 |
5.2.1 模型建立与检验 |
5.2.2 Granger因果检验 |
5.2.3 脉冲响应计算 |
5.2.4 方差分解计算 |
5.3 城水发展适宜性评估 |
5.3.1 等级计算 |
5.3.2 等级判别 |
5.3.3 结论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SD模型的西安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模拟预测 |
6.1 模型设计框架 |
6.1.1 SD建模方法 |
6.1.2 模型设计思路 |
6.2 仿真模型设计与检验 |
6.2.1 模型参数设定 |
6.2.2 模型流图与方程 |
6.2.3 模型检验 |
6.2.4 模型运行 |
6.3 调控方案优选 |
6.3.1 调控方案设计 |
6.3.2 方案模拟结果 |
6.3.3 方案比选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西安城市水系与城市协同发展调控策略 |
7.1 调控策略设计思路 |
7.2 城市社会经济与发展规模调控 |
7.2.1 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
7.2.2 加强城水发展的空间耦合度 |
7.2.3 实现水经济市场全域覆盖 |
7.3 水源供给调控 |
7.3.1 强化秦岭生态腹地水源涵养 |
7.3.2 建立峪口水源工程 |
7.3.3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
7.4 生态环境调控 |
7.4.1 构建水系统循环自净模式 |
7.4.2 推广城区水污染实时治理模式 |
7.4.3 建立适宜的自然-人工空间尺度 |
7.5 景观格局调控 |
7.5.1 营造适宜的水域景观 |
7.5.2 适度恢复河系历史规模 |
7.5.3 强化湖池历史文化展示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附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基于引嘉济汉—引汉济渭的复杂跨流域调水工程协同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传统水库优化调度 |
1.2.2 水库群优化调度智能算法 |
1.2.3 跨流域调水工程运行调度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 流域概况及基本资料 |
2.1 流域概况 |
2.1.1 汉江流域 |
2.1.2 嘉陵江流域 |
2.1.3 渭河流域 |
2.2 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概况 |
2.2.1 调水区工程资料 |
2.2.2 调水区水库调度原则 |
2.3 引嘉济汉调水工程概况 |
2.3.1 引嘉济汉工程 |
2.3.2 引嘉济汉新水源条件下的水库联调必要性 |
2.3.3 引嘉济汉新水源条件下的水库群调度原则 |
2.4 径流资料 |
2.5 本章小结 |
3 多水源径流特征及丰枯遭遇规律分析 |
3.1 径流基本特征分析 |
3.1.1 年内分配 |
3.1.2 年际变化 |
3.1.3 代际变化 |
3.1.4 趋势特征 |
3.2 基于Coupla函数的三水源丰枯遭遇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跨流域调水工程“泵站-水库-电站”协同运行模拟调度研究 |
4.1 抽-调-蓄-输协同运行模式分析 |
4.2 协同运行节点图构建及调度方案集设置 |
4.3 模拟调度模型的建立 |
4.4 模型求解方法 |
4.5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4.5.1 过程控制调水方案 |
4.5.2 年内动态调水方案 |
4.5.3 年内均匀调水方案 |
4.5.4 调水潜力最大方案 |
4.6 本章小结 |
5 跨流域调水工程“泵站-水库-电站”协同优化调度研究 |
5.1 嘉陵江可调水量分析及调水方案设置 |
5.1.1 嘉陵江可调水量分析 |
5.1.2 引嘉济汉调水方案设置 |
5.2 基于嘉陵江调水的水库群正常运行期优化调度模型建立 |
5.2.1 新水源条件下引汉济渭调水区节点图 |
5.2.2 优化调度模型构建 |
5.2.3 求解方法 |
5.3 优化调度模型求解结果分析 |
5.3.1 缺水率最小模型 |
5.3.2 调水量最大模型 |
5.3.3 缺水率最小模型与调水量最大模型结果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跨流域调水工程“泵站-水库-电站”协同调度规则研究 |
6.1 运行调度图编制 |
6.1.1 运行条件及调度原则 |
6.1.2 初期联合运行调度图 |
6.1.3 正常运行期联合运行调度图 |
6.2 初期和正常运行期水库优化调度函数研究 |
6.2.1 水库调度函数研究 |
6.2.2 初期联合运行调度函数 |
6.2.3 正常运行期联合调度函数 |
6.3 三河口水库年末消落水位控制方程研究 |
6.3.1 多年调节水库年末消落水位研究方法 |
6.3.2 初期三河口多年调节水库年末消落水位控制方程 |
6.3.3 正常运行期三河口多年调节水库年末消落水位规律 |
6.4 本章小结 |
7 跨流域调水工程“泵站-水库-电站”协同调度不确定性分析 |
7.1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再组织时间径流序列 |
7.2 月尺度径流分割算法 |
7.3 初期黄金峡、三河口水库优化调度不确定性分析 |
7.4 正常运行期黄金峡、三河口水库优化调度不确定性分析 |
7.5 径流丰枯遭遇对工程供水保证率的影响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的主要科研课题 |
(8)秦岭北麓水系现状调查研究 ——以辋川河水生态治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水系治理概况及经验 |
1.3.2 国内水系治理研究现状及经验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秦岭北麓水系概况及历史演变 |
2.1 区域概况 |
2.1.1 秦岭北麓区域范围 |
2.1.2 自然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1.4 水系基本情况 |
2.2 水系历史演变情况 |
2.2.1 水系历史 |
2.2.2 水系治理成就 |
3 秦岭北麓水系现状调查 |
3.1 调查范围及区域特点 |
3.1.1 调查范围 |
3.1.2 区域特点 |
3.2 调查方法 |
3.3 调查的主要内容 |
3.3.1 水资源开发利用 |
3.3.2 防洪减灾 |
3.3.3 水土保持 |
3.3.4 水资源保护 |
3.3.5 水生态与环境保护 |
3.4 收集资料统计 |
3.4.1 秦岭北麓主要河流、峪道调查统计 |
3.4.2 秦岭北麓已建成水库统计 |
3.4.3 峪口以下河流物理形态调查统计 |
4 秦岭北麓水系现状分析 |
4.1 水资源概况分析 |
4.1.1 水库情况 |
4.1.2 供水量分析 |
4.1.3 用水量分析 |
4.1.4 用水水平分析 |
4.2 水生态现状分析 |
4.2.1 峪道保护状况 |
4.2.2 河湖物理形态状况 |
4.2.3 河流生态需水满足状况 |
4.2.4 重要湿地保护状况 |
4.3 水环境现状分析 |
4.3.1 面源污染分析 |
4.3.2 内源污染调查分析 |
4.3.3 重点水源地水质分析 |
4.3.4 地下水水质调查分析 |
4.4 水土保持现状分析 |
4.4.1 水土流失现状分析 |
4.4.2 水土保持治理现状分析 |
4.5 防洪体系现状分析 |
4.5.1 宝鸡市片区防洪体系现状分析 |
4.5.2 西安市片区防洪体系现状分析 |
4.5.3 渭南市片区防洪体系现状分析 |
5 秦岭北麓水系现状评价 |
5.1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 |
5.1.1 总体评价 |
5.1.2 主要河流开发利用程度评价 |
5.2 水生态现状评价 |
5.2.1 评价指标与方法 |
5.2.2 生态水量评价 |
5.2.3 河湖物理形态评价 |
5.3 水环境评价 |
5.3.1 水功能区现状水质评价 |
5.3.2 入河排污口现状评价 |
5.4 水土保持现状评价 |
5.5 现状防洪体系评价 |
6 秦岭北麓水系现状问题及治理策略 |
6.1 现状调查存在的问题 |
6.1.1 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衡 |
6.1.2 空间布局不尽均衡 |
6.1.3 水治理体系的整体性、协同性还没有形成 |
6.1.4 水生态空间不足,河道自然功能弱化 |
6.1.5 防洪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
6.2 秦岭北麓水系治理策略 |
6.2.1 水资源管理策略 |
6.2.2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
6.2.3 水环境治理 |
6.2.4 水土保持建设 |
6.2.5 防洪体系建设与洪水资源利用 |
7 案例分析-以辋川河水生态治理为例 |
7.1 流域概况 |
7.1.1 流域自然概况 |
7.1.2 社会经济概况 |
7.2 现状及存在问题 |
7.2.1 治理现状 |
7.2.2 存在主要问题 |
7.3 辋川河水生态修复治理规划方案 |
7.3.1 水生态空间管控体系建设 |
7.3.2 生态用水保障方案 |
7.3.3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 |
7.3.4 水环境治理方案 |
7.4 实施效益评价 |
7.4.1 社会效益评价 |
7.4.2 生态效益评价 |
7.4.3 经济效益评价 |
7.4.4 综合效益评价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成果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期权视角的水权交易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水期权与水权交易的关系 |
1.2.2 水期权交易相关研究 |
1.2.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1.5 本章小节 |
2 我国水市场和水权交易发展状况分析 |
2.1 我国水市场的发展状况分析 |
2.1.1 我国水市场发展状况 |
2.1.2 我国水市场的特点 |
2.2 我国水权交易的发展状况分析 |
2.3 我国现有水权交易模式及其特点分析 |
2.4 本章小节 |
3 基于期权视角的水权交易模式分析 |
3.1 水期权交易的应用基础 |
3.1.1 水期权应用的基本前提 |
3.1.2 水期权的应用意义 |
3.2 水期权交易的基本内容分析 |
3.2.1 水期权的内涵 |
3.2.2 水期权交易的主体 |
3.2.3 水期权交易流程 |
3.2.4 水期权定价方法 |
3.3 水期权交易的成本收益模型 |
3.3.1 水期权交易的成本 |
3.3.2 水期权交易的收益 |
3.4 本章小节 |
4 以“引汉济渭”工程为例的实证分析 |
4.1 “引汉济渭”工程概况 |
4.2 “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水资源现状 |
4.2.1 “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水资源供给现状 |
4.2.2 “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4.2.3 “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水资源存在问题 |
4.3 “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水资源预测 |
4.3.1 灰色预测原理 |
4.3.2 “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水资源需求预测 |
4.3.3 “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水资源供给预测 |
4.3.4 “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水资源缺口预测 |
4.4 水期权交易的成本收益分析 |
4.4.1 实证分析对象 |
4.4.2 成本收益分析 |
4.5 本章小节 |
5 基于期权视角的水权交易的政策建议 |
5.1 建立和完善水权确权登记制度 |
5.2 完善节水政策 |
5.3 适时开展中短期水期权交易 |
5.4 明确水期权交易的基本原则 |
5.5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
5.6 本章小节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基于数字水网的引汉济渭受水区水资源调配业务化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字水网 |
1.2.2 组件复用 |
1.2.3 水资源优化配置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引汉济渭工程关中受水区概况 |
2.1 引汉济渭工程概况 |
2.2 受水区概况 |
2.3 受水区水资源概况 |
2.4 受水区供用水情况分析 |
2.4.1 供水情况分析 |
2.4.2 用水情况分析 |
2.4.3 用水水平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数字水网的描述与构建 |
3.1 拓扑数字水网的描述 |
3.1.1 数字水网的拓扑元素 |
3.1.2 数字水网的拓扑元素概化 |
3.1.3 数字水网的拓扑关系描述 |
3.2 数字水网的图形及拓扑关系存储 |
3.2.1 数字水网的图形数据存储 |
3.2.2 数字水网的拓扑关系存储 |
3.3 数字水网的数据流模型 |
3.4 拓扑数字水网的可视化构建 |
3.4.1 拓扑数字水网的可视化构建基础 |
3.4.2 拓扑数字水网拓扑可视化实现 |
3.5 引汉济渭工程关中受水区数字水网构建实例 |
3.5.1 受水对象与水源关系分析 |
3.5.2 数字水网元素概化 |
3.5.3 数字水网构建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化实现 |
4.1 面向主题的业务组织方式 |
4.2 基于组件的业务化实现 |
4.2.1 业务知识可视化描述 |
4.2.2 业务组件划分、开发、封装与发布 |
4.2.3 业务组件网构建 |
4.3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化实现 |
4.3.1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化实现的思路 |
4.3.2 数字水网与业务化的耦合应用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数字水网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业务化实现 |
5.1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业务主题划分 |
5.2 基于数字水网的需水预测业务化实现 |
5.2.1 需水预测业务化实现 |
5.2.2 数字水网与需水预测业务化耦合 |
5.2.3 基于数字水网的受水区需水预测业务化应用 |
5.3 基于数字水网的可供水量计算及供需平衡业务化实现 |
5.3.1 可供水量计算及供需平衡分析业务化实现 |
5.3.2 数字水网与可供水量计算及供需平衡业务化耦合 |
5.3.3 基于数字水网的可供水量计算及供需平衡业务化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数字水网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及方案优选业务化实现 |
6.1 水资源优化配置及方案优选业务主题划分 |
6.2 基于数字水网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业务化实现 |
6.2.1 水资源配置多目标优化模型建立 |
6.2.2 水资源配置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 |
6.2.3 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业务化实现 |
6.2.4 数字水网与多目标优化配置业务化耦合 |
6.2.5 基于数字水网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业务化应用 |
6.3 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优选业务化实现 |
6.3.1 多属性群决策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优选 |
6.3.2 多属性群决策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优选业务化实现 |
6.3.3 多属性群决策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优选业务化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与论文相关的成果 |
四、关中地区规划供水工程配置方案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水量分配方法和仿真系统研究[D]. 张妍妍.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引汉济渭工程数字水网及水量调配研究与系统实现[D]. 惠强.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4]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泵站-水库-电站群多目标优化调配研究[D]. 孔波.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5]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D]. 冯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6]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分析及模拟调控[D]. 张欣莹.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7]基于引嘉济汉—引汉济渭的复杂跨流域调水工程协同调度研究[D]. 李瑛. 西安理工大学, 2020(12)
- [8]秦岭北麓水系现状调查研究 ——以辋川河水生态治理为例[D]. 张建.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1)
- [9]基于期权视角的水权交易模式研究[D]. 谷耀鹏.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4)
- [10]基于数字水网的引汉济渭受水区水资源调配业务化研究与应用[D]. 陈晨. 西安理工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