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效市场理论对新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曹文婷[1](2021)在《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期,为了深化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在政策驱动下风险投资业获得较大的鼓舞,资本市场建设也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风险投资金额为7630.94亿元,风险投资案例数为8234起。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风险投资市场。在资本市场建设方面,我国不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提升新三板、设立科创板、完善创业板。其中,提升新三板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推进“双创战略”实施有更为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因为,新三板是专门服务于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孵化平台。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是真正的中小微企业,它们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达不到上市条件,但自身又具有融资需求和发展愿望。这部分企业的数量较大,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数量最多的时候为2017年末达到11630家。本文认为风险投资和新三板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它们都属于“双创战略”框架中的重要支撑内容。它们具备共同的政策目标,即促进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的发展。然而,学界对“风险投资和新三板”主题并未积累较多的研究成果。前期学者较多地关注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而对风险投资与场外市场企业的探讨较少。前期学者较多的关注风险投资对微观企业的影响结果,而忽略风险投资的影响机制和宏观溢出效果。针对以上现实背景和研究不足,本文以场外市场新三板为研究对象,从微观层面探讨风险投资对被投企业价值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考虑到风险投资的作用不只局限于受资企业,它可能对整个产业或区域都产生外部效应。因此,从宏观层面探讨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和溢出机制。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获得政策启示,为充分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机制和充分释放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提供有益的借鉴。随着国际经济环境持续恶化,全球疫情尚未得到缓解,我国经济进入中低速增长的常态化时期。中国要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创业能否在更大范围普及和更高层次推进。而创新创业的主体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资本,还需要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平台作为纽带将资本与中小企业的发展连接起来。毋庸置疑,新三板便是这个重要的连接纽带。因此,以中小企业为切入点,探讨风险投资对新三板的影响及溢出效应问题,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探讨了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问题。综合运用实证研究法、数理模型法、理论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系统全面地探讨了该主题。全文的逻辑思路为“提出问题→研究综述→理论基础+现实基础→理论分析+机制分析→实证检验→结论”。就具体章节而言,本文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共分4个章。其中,第1章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与研究设计;第2章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3章对本研究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梳理相关理论;第4章描述了中国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市场的历史现状及关系问题。第二部分“分析问题”是本文的核心,包括3个章。其中,第5章为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及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与机制探析;第6章从微观视角实证分析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第7章从宏观视角验证了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的溢出机制和溢出效应。根据前两部分研究,第三部分重在“解决问题”。第8章总结研究结论,并引申出相应的政策启示和提出研究展望。通过研究获得以下几点结论:(1)机制分析表明(1)风险投资通过治理作用机制、认证作用机制、支持作用机制对被投新三板企业发挥积极作用。风险投资作用机制有效运作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具体为创业企业有信任风险投资的企业文化,风险投资人的声誉资本昂贵且失难复得,风险投资和创业企业能建立建设性的互动关系。(2)风险资本投于新三板企业通过资源配置机制、竞争合作机制、协作链接机制发挥溢出效应。其中,竞争合作机制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协作链接机制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当前阶段,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的投入金额较小。因此,风险投资通过协作链接机制发挥溢出效应的效果可能会被削弱。风险投资溢出机制有效运作也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具体为政府有适当的引导政策,市场环境存在适度的竞争,中小微企业具备吸收能力,资本市场体系健全完善。(2)微观层面实证结果表明(1)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提升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且这种正向作用并非风险投资自选择效应的结果。(2)风险投资通过改善新三板企业的公司治理状况、股票流动性、外部融资能力实现公司价值增值,即在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增值的过程中存在治理作用、认证作用和支持作用的中介效应。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三个中介效应中,股票流动性(认证作用)表现出完全中介效应,说明信息效率的改善在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增值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功能。(3)进一步,还发现风险资本投资于不同特征的企业对价值增值的影响存在差异。新三板挂牌企业在收入增长能力、无形资产占比、治理规范性、股票流动性、股权融资方面的异质性对风险投资的增值作用有正向影响。而企业规模、债权融资方面的异质性对风险投资的增值作用有负向影响。(3)宏观层面实证结果表明(1)风险投资通过微观企业主体将影响放大到宏观层面而产生溢出效应。即风险投资→新三板企业价值→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路径是存在的(竞争合作机制存在)。风险投资→新三板企业价值→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路径也是存在的(协作链接机制存在)。(2)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溢出效应显着,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溢出效应不显着。(3)考虑空间因素也获得相同的结论。新三板市场的风险资本对产业结构高度化有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溢出效应超过了直接效应。风险投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着。(4)以上结论说明风险投资对新三板市场的支持,确实促进了创新型、创业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创新主导产业的演变,有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溢出效应。但对产业整合方面的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来。这是因为风险投资对新三板市场的投入金额较小。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不足,价格发现功能受限,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企业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的实现。因此,风险投资较难引导产业进行整合、关联、聚集,即现阶段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的支持较难发挥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溢出效应。鉴于此,应进一步培育和规范风险投资事业及新三板市场,形成规模的同时要具备质量,使风险投资支持新三板企业的同时,不仅更好地发挥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溢出效应,还能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溢出效应释放出来。使风险投资更好地帮助中小企业成长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基于以上结论获得如下政策启示:(1)积极发展风险投资,促进其对新三板企业的支持,以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的价值增值作用和产业结构优化溢出效应。(2)风险投资机构要提升专业运作水平,积极参与被投新三板企业的监督与管理。新三板企业要摒弃只想获得资金支持,不愿接受风险投资人管理的家族企业文化观念。(3)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拓宽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改革,优化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4)提高企业吸收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新三板企业要注重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及长期竞争力的培养。(5)改善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提升企业价值及促进资源整合,进一步促进风险投资产业结构合理化溢出效应的发挥。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1)拓展了风险投资领域的研究边界。首先,以往学者大多以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本文以场外市场新三板挂牌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其次,现有研究成果大多关注风险资本的异质性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本文则探讨了新三板挂牌企业异质性对风险投资作用效果的影响。此外,风险投资的影响可能不局限于接受投资的公司,基于风险资本对新三板企业的投资,进一步探讨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问题,并尝试性地分析空间溢出效应。补充和拓展风险投资领域的研究成果。(2)丰富了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目前尚未有学者从中介效应模型角度探讨风险投资影响企业价值的内在机制和作用路径,本文把治理作用、认证作用、支持作用同时纳入一个分析框架中,从定量角度解释风险投资对企业价值影响的作用机制。同时基于新三板市场的独特情景,分析了风险投资作用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更客观地评价风险投资的作用,丰富了相关研究成果。(3)揭示了风险投资溢出机制的工作原理。溢出机制好似一个“黑箱”,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驱动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力量或规则。现有研究成果对风险投资溢出机制的探讨较少。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组成产业的细胞。从企业角度切入,探讨风险投资产业结构优化溢出效应的溢出机制。并借鉴经典生物数学Lotka-Volterra模型对风险投资的溢出机制进行刻画。这种尝试性的探索丰富了溢出效应的研究成果。
刘婧云[2](2021)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缓解研究 ——以特变电工为例》文中认为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在建立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济格局下,“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契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2013年至2019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直接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超过5000亿美元。“一带一路”倡议在深化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为国内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然而这也使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企业面临国际经营的资金风险和压力。融资约束一直是制约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过程中,国家层面和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出台各类政策,这会对企业的融资约束起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以信息不对称、代理理论和权衡理论为理论基础,界定了融资约束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民营企业融资与融资约束的特征,介绍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和缓解融资约束的方式。这些进一步为研究案例公司打下基础。本文以特变电工为例,介绍了“一带一路”倡议背景和该公司的融资历程和股权结构等信息,分析了公司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动因,主要包括行业产能过剩,海外互通合作和履行社会责任三个因素;阐述了公司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从周边国家到南亚各国,再到沿线其他国家,特变电工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本文主体部分主要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下特变电工融资约束缓解的路径及其效果。首先,本文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前特变电工融资状况进行分析,其主要呈现融资需求大、融资渠道单一和债务结构不合理的特点。其次通过对“一带一路”倡议下融资约束缓解要素的识别,分别从政府、资金支持者和企业三个角度分析影响机制,并通过对融资约束缓解效果的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倡议下,政府的政策性金融支持、税收优惠政策、资金支持者示范效应和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特变电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经营成本,从而缓解其融资约束。最后本文提炼出“一带一路”倡议下特变电工缓解融资约束可以供其他企业参考的经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民营企业可以利用政策支持,积极抓住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和承包工程的机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在政策推动下,民营企业可以抓住政策性银行的优惠信贷和多元化金融服务,税收优惠政策的推行和市场化的金融机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推行的优惠金融服务的机会。同时,金融机构也应关注债务可持续问题,在为走出去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同时应合理评估企业信用与债务风险。政府应继续做好政策引导和协调银企的相关工作,促进企业加大“走出去”的步伐。
张赫曦[3](2021)在《上市公司差异化表决权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提出差异化表决权结构作为突破传统“一股一票”表决权架构的特殊股权安排,自诞生起便备受争议。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型公司对这一特殊股权结构的青睐,差异化表决权结构引起了学界和公众的诸多关注,并在争议声中,逐渐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差异化表决权结构的主要争议点在于,这种股权架构导致了享有高权重表决权的内部股东(即创始人及其团队)与其他股东之间的利益失衡。由于差异化表决权结构使原本共同附着于股票权益之上的现金流权与公司控制权分离,即造成了出资层面的少数派却成为了控制权层面上的佼佼者,由此凭借高权重表决权获取公司实际控制力的股东可能会做出有损资本层面上大股东的决定,例如当选董事的高权重表决权股东通过高昂的职务消费或者为自己批准高额报酬的方式,不当转移公司资产。因此差异化表决权结构很可能导致公司治理结构的无效运转。由差异化表决权结构引发的“同股不同权”,使得传统公司内部存在的股东与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股东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愈发复杂。如何平衡这些利益冲突,尤其是如何平衡特别表决权持有人与其他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防止特别表决权持有人滥用超额表决权,成为约束差异化表决权结构的焦点。差异化表决权结构作为差异化表决权制度构建和完善的内核,应当对其进行剖析,在明辨差异化表决权结构利弊的基础之上,构建适合我国本土化的制度规范。本文就差异化表决权结构是否破坏了上市公司有效治理结构、差异化表决权结构的正当性基础为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差异化表决权结构应当如何与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规范相协调做出了构想,以期我国能够建立以投资者保护为中心的差异化表决权制度,尽可能实现差异化表决权结构上市公司中股东之间的利益均衡。差异化表决权结构的价值在于消解了公司融资过程中企业家及其团队股权被稀释的现实与渴求维持公司控制权之间的矛盾,具有以下积极意义:首先,差异化表决权结构能够消除控制权流动的威胁,使管理层能够更加专注于公司的长远发展,而不必受制于公司短期市值波动的困扰,从而有助于公司的持续性发展。其次,差异化表决权结构降低了公司的融资成本。当公司遇到新的发展机遇时,公司创始人及其团队无需担心控制权被稀释而放弃股权融资,或者转向成本较高的债务融资。再次,创始人及其团队享有稳固的控制权,有助于促使他们安心向公司投入专属性的人力资本。通过稳固的控制权,创始人及其团队还能有效的收回对公司前期投入的沉没成本,防止控制权变更后新的控制者搭便车的行为,从而激励公司的创始人及其团队勇于进行公司的前期投入。这些特点尤其契合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需求。最后,差异化表决权结构有助于实现表决权的最优配置。因为并非所有股东都同样珍惜其享有的表决权,差异化表决权结构能够将表决权集中到珍惜它的创始人及其团队手中。另一方面,缺乏投票动力的股东也可以降低因行使表决权而带来的成本。差异化表决权结构所具有的价值难以被其他制度所取代。通过考察域外差异化表决权制度的发展状况,及其相关法律规范和各个交易所的上市规则可以发现,较为发达活跃的资本市场对差异化表决权结构的接受程度也比较高,并针对差异化表决权结构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约束机制和投资者保护措施。完善的差异化表决权法律制度的建立,增加了特别表决权股东滥用其控制力的成本,并能够对特别表决权股东在运营公司过程中实施的侵占行为形成威慑。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随着资本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差异化表决权制度呈现出趋同的倾向,通过梳理其他国家或地区相关制度的发展演变,能够为我国差异化表决权制度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目前我国的差异化表决权制度构建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公司法理论与最新的公司治理实践并不能有效契合。在充分利用差异化表决权结构独有价值的同时,还应当警惕该股权架构的内生缺陷,即差异化表决权结构打破了股东的参与性权利与经济性权利之间一种相对均衡的态势,由此造成了作为控制股东的特别表决权股东和其他非控制股东之间的紧张关系。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成熟度和投资者的理性程度,相较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在构建差异化表决权制度时,应当形成以投资者为中心的监管体系,通过严格的强制性信息披露条款去规范差异化表决权上市公司的行为,加强特别表决权股东的受信义务,并通过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指引差异化表决权上市公司在其招股说明书和章程之中设置有效的投资者退出机制,以及建立多样化的事后纠纷解决机制,从而实现差异化表决权结构适用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最终形成法律规范、证券监管部门的规章以及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之间相互配合的多层次监管体系。这样既能保障差异化表决权结构自身运用的灵活性,又能防范差异化表决权结构内生缺陷导致的非控制股东利益受损的情形,从而现实特别表决权股东与其他股东之间的利益均衡。
许鹏[4](2021)在《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体系研究 ——国际经验借鉴》文中研究表明债券信用评级是对某一发行人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总体程度或某一特定债券按期还本付息的可靠程度进行评估,并按一定标准分类标示高低等级的经济活动。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随着地方债券发行应运而生,为市场相关方评估地方政府债务偿付能力和信用风险状况提供信息服务,并成为推动地方债券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目前,国内学者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券的研究多集中于债券运行机制或发行定价等方面,少有基于国际经验,从信用评级层面展开讨论,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尚较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本文的研究价值。本文认为,首先,信用评级是地方债券发行的必备要件,是对地方政府信用风险和总体信誉度的综合评估,贯穿于债券注册、发行及存续期间的各个环节,对债券定价、市场交易、风险管理等方面起到制度保障作用。其次,当前中国地方债务存在管理不规范、过度举债以及隐性负债风险聚集等问题。信用评级可以详细、全面地揭示地方财政收支和债务管理状况,对发挥市场化约束机制,规范地方举债行为,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均有重要推动作用。第三,国外成熟市场的地方债券信用评级发展时间较长,在评级方法、配套制度和监管环境等方面上积累了大量先进做法,中国可以取长避短,充分借鉴有益的国际经验,推动自身地方债券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第四,未来随着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治理能力的不断分化,地方债券信用利差势必进一步走阔,从而放大市场投资人面临的信用风险。信用评级是对地方政府信用风险最直观、专业的综合评价,可以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性影响,减少信息获取成本,为投资人提供决策依据。第五,加强中国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关系到本土评级机构发展和评级行业质量整体提升,有助于增强中国在评级领域的权威性和话语权,抵制国际评级霸权主义,维护中国政府和企业的信用安全和经济利益。本文指出,地方政府债券已经成为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上发展最快的品种之一,其既是一种创新型财政政策工具,又是规范地方债务管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重要抓手。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过程中存在信用评级失效,市场定价失真,信息披露不足,地方政府行政干预等问题。本文从发挥债券信用评级作用、改进债券监管制度、建立债券保险制度和设立地方债务数据库和风险预警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在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初登历史舞台之时,国外市场发展已相对成熟,如美国三大评级公司开展市政债券评级业务已近百年历史,评级体系完备,评级框架、方法和理念成为国际公认标准,评级质量在充分的历史数据中得到验证;日本本土评级机构在行业政策扶持下发展迅速,在与国际评级公司的市场竞争不落下风,占据国内地方债券评级业务的半壁江山;澳大利亚州政府债券信用评级的国际化和市场化水平高,为本国债券市场吸引到大量外国资本;印度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代表,在市政债券评级领域也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尝试。本文通过国际比较分析,充分论述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信用评级在运行机制、制度设计、监管政策和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各自特点和发展经验,对其中优缺点加以深入分析,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四方面借鉴之处,一是充分认识地方债券和信用评级的重要作用;二是优化国内信用评级制度环境;三是培育本土评级机构,抵制国际评级机构的垄断行为;四是推动信用评级国际化进程。在实践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方法方面,本文阐述了国际评级机构关于市政债券信用评级的模式、流程和应用,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在评级指标选取和结构设计方面做出针对性安排,构建了多层次的地方债券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并以2015至2018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券相关样本数据为基础,运用熵值法测算出各层级评级指标的权重,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可以说,本文开展的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的独立性更强,评级结果的区分度和准确度更高,评级信息更加公开与透明。最后,对改进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体系提出政策建议,包括打破市场对中央财政隐性担保的预期;着力解决隐性债务问题;改进地方政府债券信息披露制度;建立“政府+市场”的双信用评级制度;削弱监管制度对信用评级的过度依赖;建立跨市场的评级监管协调机制;增强市场评级机构独立性;扩大评级市场对外开放,增强中国信用评级话语权等方面。总体上,本文从历史脉络出发,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运行和信用评级的演化历程和发展趋势,方法应用和制度安排进行全面总结梳理,论述了其内在逻辑和外在表现。从国际视角出发,对国内外地方债券特征和信用评级机制加以多方位对比分析,总结其中的优缺点,并汲取有益经验,提出对中国的借鉴之处;从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出发,创新性地设计并运用更贴近中国国情且更具有效性的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方法。可以说,本文对进一步完善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体系,发挥信用评级在规范地方债务管理,提升债券市场化水平,增强市场各方信息获取能力等方面均有积极意义。
胡兆文[5](2021)在《人福医药归核化战略的动因及实施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美国兴起一股反多元化的风潮,许多学者开始对多元化战略进行反思,认为过度的多元化会损害企业的价值,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许多学者用不同的名词来反映企业应对多元化过度的现象,其中马凯兹提出的“Refocusing”一词最为形象,我国学者康荣平将其翻译为“归核化”。类似美国从多元化转向归核化的企业,我国很多多元化企业也面临着多元化过度的问题,企业在多元化战略和归核化战略之间的选择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国企要聚焦主责主业,释放出的信号是鼓励多元化过度的企业通过归核化回归企业发展的正轨。人福医药曾经是医药上市公司中的佼佼者,因为过度多元化导致企业收益能力下降,市场表现也不好,近些年开始转向归核化战略。基于此,本文详细阐述了人福医药的归核化历程,从其归核化的动因、路径、实施效果以及实施效果的作用机制出发,对其归核化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在文献概述和理论介绍部分,本文首先介绍的是国内外学者对归核化战略做出的研究,对学者们的研究结果进行简要概述,接着开始介绍归核化战略的基本内涵,深入分析了归核化战略的动因、实施效果以及实施效果的作用机制,并对归核化战略相关的理论进行了概述。在案例分析部分,本文从人福医药的归核化历程这一个例出发对归核化战略的实践进行分析,从历史沿革、发展战略、前景展望三个方面介绍了人福医药的基本情况,从细分市场经营状况介绍了人福医药的经营现状,再详细介绍了人福医药实施归核化战略的路径。本文从人福医药实施归核化战略的动因、实施效果以及实施效果的作用机制进入到案例分析的部分,着重分析了人福医药的子公司情况,从财务业绩的角度确定人福医药的核心业务应当是麻醉药业务。出于企业战略不一定完全反映在财务指标上,在进行案例分析时,本文结合相关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对人福医药归核化战略进行分析,运用到的非财务指标主要是人福医药麻醉药业务的市场份额。最后,本文通过对人福医药归核化战略的分析,对其实施归核化战略进行了总结,并从个例的角度出发为其他想要实施归核化战略的企业提出启示。本文运用到的研究方法是案例分析法,人福医药实施归核化战略这一个例在医药行业具有显着的代表性。人福医药本身是过度多元化的企业,其实施归核化战略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减少过度多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其在实施归核化战略时却频频遇阻,这正是可以对企业如何实施归核化战略进行思考的方面。本文通过对人福医药归核化案例的分析,发现其归核化战略的实施有显着的效果,长期来看归核化的趋势是利好的,但也存在归核化进度不及预期、中途扩张非核心业务的情况。最后,本文希望通过对人福医药这一个例的研究为其他企业实施归核化战略提供一个案例参考,提示其他企业实施归核化战略要注意归核化扩张造成的商誉风险,要注意避免偏移战略导致归核化进度不及预期。
郭凯璇[6](2021)在《瑞幸事件原因及其引发的中概股信任危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1月底,一家名为“浑水”的做空机构在其官网发布了一份做空中概股瑞幸咖啡的报告,该报告不仅直言瑞幸商业模式存在重大缺陷,还指控其财务造假,虽然瑞幸对此予以否认,但事实胜于雄辩,4月2日,瑞幸承认在财报中虚报了22亿人民币的收入,此消息一出,直接造成其当日股价暴跌75.57%,并引发新一轮中概股连锁信任危机。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选取瑞幸事件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事件原因和由此引发的新一轮中概股信任危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在梳理瑞幸事件经过基础上,运用舞弊三角理论分析事件原因,结果发现瑞幸财务造假的压力要素源自以补贴为核心的商业模式缺陷和虚构的“咖啡蓝海”故事,而浑水做空和安永质疑推动了瑞幸的自我揭发;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不足,中介机构的失职,公司内控缺陷为瑞幸事件发生提供了契机;大股东、高管等核心人员的道德风险和黑历史形成了瑞幸造假的借口要素。与此同时,本文还运用财报信息中的疑点对瑞幸的骗局进行拆解,为做空报告提供了佐证。其次,在分析瑞幸事件引发第二轮中概股信任危机的机制和具体表现基础上,从个体、系统和分行业视角出发,运用以市场模型和GARCH模型为基础的事件研究法对瑞幸事件中两个关键时点的股价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月31日做空报告发布对瑞幸股价造成了显着负面影响,但对中概股整体的影响非常短暂且有限;4月2日瑞幸自曝造假对自身股价造成了极大的负面效应,其他中概股也受到了明显的负向外部效应;此外,不同行业中概股在此次风波中被波及程度也有所不同,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可选消费、信息技术和材料行业。最后,本文从中概股企业自身、中介机构、投资者和金融监管层角度出发分别提出了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加强境外制度学习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中介机构强化行业自律和专业胜任能力;投资者建立与自身风险偏好相匹配的投资理念,提高辨别能力;金融监管层探索跨境监管合作和信息共享,加大证券市场违法违规惩戒力度,强化中概股诚信约束等具有建设性的启示建议。
郜怡璇[7](2021)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可靠性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为了缓解上市公司与市场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信息披露的可靠性,业绩预告制度因此设立。而业绩预告制度能否充分发挥以上作用,则依赖于业绩预告信息披露质量。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和中小板市场最大的不同在于其较为宽松的上市要求,这一特点为众多创业型公司提供了融资渠道。然而,创业板上市公司大多业绩波动较大,经营风险较高,市场投资者对其披露的业绩信息的要求日益增高。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可靠性对维护投资者利益以及社会稳定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通过梳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披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业绩预告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对提高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可靠性,促进业绩预告制度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借助Cite Space 5.4R2对国内外业绩预告可靠性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合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制度背景,分析了业绩预告在执行程度、精确性和准确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以及有效市场假说为理论基础,分别从内部控制质量、分析师跟踪人数和公司绩效对业绩预告可靠性的影响以及业绩预告消息类型的调节效应四个方面提出了研究假设。为了检验研究假设,本文选取2015-2019年披露年度业绩预告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520个样本数据,借助Stata11.0进行实证检验,以业绩预告准确性和精确性为被解释变量,内部控制质量、分析师跟踪人数和公司绩效为解释变量,消息类型为调节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相关因素对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可靠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业绩预告可靠性与内部控制质量、分析师跟踪人数和公司绩效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将消息类型作为调节变量后发现,相比“坏消息”,消息类型为“好消息”时内部控制质量和公司绩效与业绩预告准确性之间的的正向关系更加显着;相比“坏消息”,消息类型为“好消息”时内部控制质量和分析师跟踪人数与业绩预告可精确性之间的正向关系更加显着。基于以上相关结论,为提高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可靠性以及促进业绩预告制度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羊婕[8](2021)在《基于舞弊风险因子的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以獐子岛为例》文中指出目前我国A股拥有4000多只股票加上新三板的8000多只,相比美国三大证券交易所拥有的8000多只股票来说,就数量而言我国已然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国家。但是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繁荣发展,财务舞弊问题也越发突出,舞弊手段更加隐蔽且花样百出,舞弊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一大毒瘤。企业舞弊行为会影响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损害信息使用者权益,还会对证券市场的正式运行造成干扰。想要从根本上遏制财务舞弊现象,我们必须结合财务舞弊理论,查清企业舞弊的根本原因以及其常用舞弊手段,从根本上提出利于企业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对策。虽然2020年新颁布的《证券法》大幅度增加了证券违法的成本,表明政府对财务舞弊行为的打击态度十分坚决。但目前我国对于财务舞弊案件惩罚力度还不够高,企业舞弊的成本远低于舞弊带来的利益,在防治舞弊方面还应作出更大努力。我国目前虽有将刑事处罚用于舞弊案件的案例,但目前真正受到刑事处罚的舞弊企业较少,而行政处罚力度较低无法起到震慑作用。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完善处罚机制,加强对财务舞弊案例的刑事责任追究。而完善的基础是发现问题所在,因此通过对最新舞弊案例的研究分析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对于防治舞弊以及完善相关法律是十分必要的。2020年6月15日证监会发出对獐子岛实施行政处罚的公告,该公告证实其存在舞弊行为,獐子岛利用其海产养殖的特殊性多次导演扇贝出逃事件,因其存货难以审计,证监会不得不动用北斗卫星系统进行监察。证监会在公布的2020年20起典型舞弊案例中称其“系一起上市公司‘寅吃卯粮’、调节利润的恶性舞弊案件”,獐子岛舞弊行为对信息披露制度的严肃性和市场诚信基础进行了挑战、损害了相关利益者利益,目前证监会已决定将其移送公安部门等待接受刑事处罚。因此选择獐子岛作为案例对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已有的文献基础上,利用舞弊风险因子理论对獐子岛造假背后的动机进行进一步研究,最后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对舞弊现状和舞弊理论的概述为提出问题部分;对案例公司基本情况和舞弊前因后果的介绍梳理以及动因分析属于分析问题部分;最后根据动因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对策为解决问题部分。
王天童[9](2020)在《信息透明度对公司并购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的控制权市场虽处于起步阶段,但近年来呈强劲崛起之势,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微观角度看,并购是公司最重大的投资经营决策和最直接的外源成长方式之一。从宏观角度看,每一次并购浪潮都有力地影响和转变着经济的格局和发展方向。公司并购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够在中国经济进入改革纵深发展、产业动能新旧转换、区域性经济重大调整的新时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公开透明不仅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原则,更是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基础。由于信息是市场的基础要素,是经济主体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所以信息透明度对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可谓是全方面的,特别是学术界对信息透明度如何影响资本市场的研究不仅内容丰富,并且很多议题取得了相当一致的结论。然而,信息透明度对控制权市场的影响作用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是通过资本市场建设促进实体经济繁荣活跃。资本市场为控制权市场发展提供了平台与基础。而控制权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延伸,又成为后者优化存量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二者相辅相成。所以,关于信息透明度影响作用的研究不能仅局限于资本市场,而应该将其对资本市场和控制权市场的影响统一起来分析。现有文献仍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1)分析框架有待完善。现有研究大多只考察了并购交易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对并购活动的影响,却忽视了并购公司与资本市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影响。然而由于作用不同,这两类信息不对称不能替代,也不能单独考虑,分析框架不完整,就很容易依据现有知识得到先入为主的结论。(2)研究视角相对单一。现有研究大多从会计信息质量的单一层面考查信息对并购活动的影响。然而现实中会计信息质量并不能全部决定一家公司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平均信息成本。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强度与质量、信息中介对公司特质信息的加工生产、信息媒介的传播效果以及社会曝光的程度都会影响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所以,现有研究只分析了并购信息作用机制的一个层面,缺少综合视角的分析。(3)研究方法有待精进。现有基于市值和行业标准配对的并购目标选择研究,在计量方法上存在极大似然估计系数偏误、配对组样本可能不标准以及数据信息量降低导致的实证研究结果失真问题。(4)由点及面的系统性研究有待完成。从本文掌握的文献来看,以信息透明度为作用内核,从交易动因到交易行为再到交易效果的系统性研究暂且处于空白。这使得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控制权市场中信息作用机制的了解是相对片面和不完整的。鉴于上述背景,本文以公司并购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为基础,从资本市场综合信息成本角度出发,将并购公司与资本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补充纳入现有分析框架,使用2009-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被并购及未被并购的随机配对研究样本,基于Logistic、OLS计量模型和事件研究法,按照“动因—行为—效果”的研究思路,对并购目标选择、并购定价以及并购市场反应的信息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进行系统地研究。主要发现和结论如下:(1)并购目标选择的信息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实证发现,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对其成为并购目标的可能性存在负向影响,高声誉财务顾问地域重叠加强该影响,航空枢纽距离减弱该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权市场存在低信息透明度公司治理机制,信息透明度通过资本市场资产定价、经营管理水平信号以及私有信息含量作用于并购目标选择。并购金融中介存在地域重叠的信息溢出效应,临近航空枢纽降低了投标公司的并购前搜寻成本及并购后监督成本,地理区位因素通过加强信息流动、降低信息成本缓解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水平。(2)并购定价的信息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实证发现,目标公司信息透明度对并购溢价存在负向影响,分析师预测精度平均提高10%,并购溢价降低约2%,交易所信息质量评级提高一个等级,并购溢价降低约2.5%,以研究样本2018年为例可分别为投标公司共节约32亿或40亿元人民币交易成本。并购浪潮期间并购溢价对目标公司信息透明度的敏感度升高,而投资者保护政策发布施行后并购溢价对目标公司信息透明度的敏感度降低。结果表明,信息透明度低是并购高溢价定价的重要影响因素,投标公司与资本市场投资者对于信息成本折价函数的差异决定了并购定价的信息作用机制,并购浪潮和投资者保护政策的外生冲击通过改变相对折价水平影响作用机制的边际贡献。(3)并购市场反应的信息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实证发现,目标公司信息透明度对并购市场反应存在正向影响,投资者有限注意和大股东侵占威胁均加强了上述影响,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则无明显作用。结果表明,信息透明度通过边际信息传递能力、投资者信息风险以及委托代理顾虑作用于并购市场反应,是决定目标公司股东并购宣告财富收益水平的重要因素。信息不透明导致投资者对“好消息反应不足”,市场价格发现效率受限。低信息透明度的目标公司没有因为宣告并购以及获得高溢价而被投资者重新认识,资产的信息折价效应依然存在。投资者关注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具有价值效应。大股东的侵占威胁使外部投资者产生投资顾虑,抑制市场对好消息的反应。本文的主要创新和贡献有:首先,相对完善了公司并购信息不对称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将并购公司与资本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补充纳入现有分析框架,同时分析了并购中客观存在的两种信息不对称对交易活动的影响,进一步提升了并购研究中信息不对称分析结构的完整性。其次,拓展了基于信息作用的并购研究视角。本文通过分析师跟踪预测数据、股票交易的高频日内数据以及交易所公布的信息披露质量等级数据刻画市场感受到的上市公司平均信息成本,超越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单一层面,从资本市场综合信息成本角度分析了信息透明度对公司并购的影响。再次,初步构建了基于信息透明度的公司并购研究理论基础。本文以信息透明度为作用内核,按照“动因—行为—效果”的研究思路,完成了对并购目标选择、并购定价以及并购市场反应信息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的系统性研究。第四,初步检验了并购金融中介地域重叠的信息溢出效应。大量研究分析认为地域重叠为投资主体带来显着的信息优势,并购中投标公司与目标公司地域重叠的信息溢出效应得到了检验。然而具有信息效能优势的财务顾问地域重叠,可能为并购公司克服信息障碍发挥的作用却未被考察。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初步检验了并购金融中介地域重叠的信息溢出效应,为现有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证据。第五,通过对样本设计的优化,相对提升了实证结果的可靠性。本文通过使用构建与并购组样本容量接近的完全随机配对控制组的方法,相对克服了中国现有并购目标选择研究中存在的极大似然估计系数偏误和实证研究结果失真的问题,得到相对更为可靠的实证结果。最后,通过对变量设计的突破,增加了研究内容的丰富性。本文运用球面几何学的大圆距离公式通过精确计算获取上市公司航空枢纽距离变量,突破现有同地效果的研究约束,初步在中国并购实证研究中分析了地理距离对交易活动的影响,丰富了现有的并购信息不对称相关研究。此外,本文的研究发现还具有一定的现实启示意义:首先,加深各方对并购活动的理解;其次,对监管层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建议;再次,对交易双方分别提供相应的并购策略建议;最后,对投资者提供相应的投资建议。
张胜楠[10](2020)在《特变电工分拆上市的价值创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的是以兼并和收购为主的扩张型资产重组模式,随着多元化企业的不断发展,这种资产重组模式带来的资源分配不均以及新兴业务发展受到阻碍等负面效果凸显,分拆上市作为缓解这种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通过将企业的其他业务分离进入资本市场为企业带来价值创造,而受到市场的追捧。近些年,分拆上市虽然在国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异,解决扩张型资产重组带来的压力是刻不容缓的,所以分拆上市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内外学者对分拆上市价值创造的相关研究主要从短期的市场反应和长期的经营绩效变动两方面出发。在短期的市场反应方面采用的方法比较稳定和统一,但对于长期经营绩效的研究相关研究多关注相关财务指标数据的变化,或采用的研究方法多涉及主观因素。因此,本文在通过这两个方面来研究分拆上市价值创造的基础上,在经营绩效的研究方法上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价值创造分析。为了得到特变电工分拆上市是否带来了价值创造,为了对其进一步提升价值创造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及为了对后继有分拆上市发展规划的企业和监管机构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本文以2015年12月成功进行分拆的特变电工为研究对象,从短期的市场反应和长期的经营绩效两个方面对特变电工分拆上市的价值创造表现进行研究,发现特变电工在分拆后资本市场反应较好,尤其是在通过各项分拆议案时市场表现更为积极。在经营绩效方面,企业在分拆后较分拆前会一定程度的提升,但缺乏持续性的良好发展趋势。因此,为了发现问题运用相关研究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投融资战略理论,采用事件研究法对特变电工分拆上市在短期内的价值创造情况进行研究,依据分拆上市事件对资本市场的刺激作用可能会引起公司股价的波动变化,检验是否存在超常收益,进一步计算累计超额收益率,分析分拆上市在短期内的价值创造状况;根据归核化战略理论和激励一致理论,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检验特变电工在长期内的经营绩效变化,首先,确定经营绩效的评价指标,选取特变电工在2013-2018年的指标数据,采用熵值法对评价经营绩效的各指标进行客观赋权。其次,选取与特变电工主营业务相同且行业地位较好的其他5家对比企业,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2013-2018年每年各指标的参考序列,计算样本序列与参考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并依据关联度进行排序,检验分拆上市在长期内经营绩效方面的反应,揭示特变电工分拆上市前后经营绩效及其四项能力的影响变化,并针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分拆上市在长期内的价值创造情况。分析结果表明:特变电工分拆上市实现了价值创造,分拆上市事件在资本市场上产生了积极的反应,其中第一个事件窗口反应更为积极,特变电工虽然在总体上实现了经营绩效的改善,但是存在流动资产闲置程度较高、资本结构不合理、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和营业收入增长状况差的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从问题出发提出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完善资本结构、健全信用保证制度和增强产品综合竞争力的针对性建议,以期提高企业的价值创造,并据此对有分拆上市规划的企业和监管机构提出启示,最后得出结论。
二、有效市场理论对新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效市场理论对新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风险投资对企业的影响 |
2.1.1 风险投资与企业价值 |
2.1.2 风险投资与公司治理 |
2.1.3 风险投资与信息认证 |
2.1.4 风险投资与网络支持 |
2.2 风险投资对产业的影响 |
2.2.1 风险投资影响战略新兴产业 |
2.2.2 风险投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 |
2.2.3 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 |
2.2.4 产业结构升级与融资制度 |
2.3 风险投资与溢出 |
2.3.1 关于溢出效应的综述 |
2.3.2 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 |
2.3.3 风险投资的溢出机制 |
2.3.4 风险投资对初创企业的溢出效应 |
2.4 风险投资与新三板 |
2.4.1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 |
2.4.2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治理水平的影响 |
2.4.3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信息认证作用的影响 |
2.4.4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网络支持作用的影响 |
2.5 简要评述 |
3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风险投资 |
3.1.2 新三板 |
3.1.3 企业价值 |
3.1.4 机制 |
3.1.5 溢出效应 |
3.2 相关基础理论 |
3.2.1 风险投资理论 |
3.2.2 中小企业存在理论 |
3.2.3 企业创新成长理论 |
3.2.4 溢出效应理论 |
3.2.5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国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市场的历史现状及关系问题 |
4.1 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进程 |
4.1.1 萌芽期(1986-1997):政策鼓励下风险投资起步且发展缓慢 |
4.1.2 探索期(1998-2008):外部环境不确定下风险投资曲折前行 |
4.1.3 成长期(2009-2014):金融危机之后风险投资复苏与成长 |
4.1.4 发展期(2015 至今):第四次创业浪潮给风险投资新的机会 |
4.2 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 |
4.2.1 募资层面:强监管下募资缩减,早期风投基金募集堪忧 |
4.2.2 投资层面:风险投资避险情绪强烈,偏向后期成熟市场 |
4.2.3 退出层面:退出案例增加且IPO为主,境外上市减少 |
4.3 新三板市场的演变进程 |
4.3.1 “两网系统”盛衰更迭,整顿之后被取缔(1992-2000) |
4.3.2 三板市场应时而生,维护资本市场稳定(2001-2005) |
4.3.3 新三板试点开启,市场逐渐扩大(2006-2012) |
4.3.4 股转系统成立,市场活力显现(2013-今) |
4.4 新三板市场的发展现状 |
4.4.1 新三板发展趋势放缓,市场强调质量且回归理性 |
4.4.2 分层制度改善市场结构,公司治理与监管逐渐提升 |
4.4.3 新三板市场交易低迷,多重因素导致流动性不足 |
4.4.4 挂牌企业定位“双创一成长”,市场沟通能力有待提升 |
4.5 中国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市场的互动关系 |
4.5.1 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契合之处 |
4.5.2 新三板为风险资本筛选优质项目提供平台与便利 |
4.5.3 新三板增加了风险投资实现资本退出的渠道 |
4.5.4 风险投资作为机构投资者利于新三板市场成熟发展 |
4.6 风险投资在新三板市场存在的问题 |
4.6.1 风险投资在新三板市场的投资规模较小 |
4.6.2 风险投资以新三板为退出渠道的案例数量较少 |
4.7 本章小结 |
5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及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与机制探析 |
5.1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的理论分析 |
5.1.1 基于监督治理理论视角的分析 |
5.1.2 基于信息认证理论视角的分析 |
5.1.3 基于增值服务理论视角的分析 |
5.2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
5.2.1 基于风险投资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
5.2.2 基于中小企业存在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
5.2.3 基于企业创新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
5.2.4 基于企业成长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
5.3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的作用机制分析 |
5.3.1 治理作用机制 |
5.3.2 认证作用机制 |
5.3.3 支持作用机制 |
5.3.4 作用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 |
5.4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的溢出机制分析 |
5.4.1 资源配置机制 |
5.4.2 竞争合作机制 |
5.4.3 协作链接机制 |
5.4.4 溢出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 |
5.4.5 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溢出机制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及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说明及基本统计分析 |
6.1.1 变量构造与数据说明 |
6.1.2 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
6.2 研究假设与计量模型设定 |
6.2.1 研究假设回顾 |
6.2.2 计量模型设定 |
6.3 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6.3.1 治理作用中介效应检验 |
6.3.2 认证作用中介效应检验 |
6.3.3 支持作用中介效应检验 |
6.4 内生性分析 |
6.4.1 倾向得分匹配法(PSM) |
6.4.2 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 |
6.5 稳健性检验 |
6.5.1 稳健性检验Ⅰ:每股净资产(BPS) |
6.5.2 稳健性检验Ⅱ:总市值(Mvalue) |
6.5.3 稳健性检验Ⅲ:每股价值(p_value) |
6.5.4 稳健性检验Ⅳ:东部地区 |
6.6 进一步探讨:考虑异质性因素 |
6.7 本章小结 |
7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7.1 变量与研究假设 |
7.1.1 变量构造与数据说明 |
7.1.2 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
7.1.3 研究假设回顾 |
7.2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溢出机制的验证 |
7.2.1 计量模型设定 |
7.2.2 实证分析与结果 |
7.2.3 稳健性检验 |
7.3 基于面板模型: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7.3.1 计量模型的设定 |
7.3.2 实证分析与结果 |
7.3.3 稳健性检验 |
7.3.4 内生性分析 |
7.4 考虑空间因素: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7.4.1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造 |
7.4.2 空间自相关检验 |
7.4.3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与效应的测算 |
7.4.4 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7.4.5 稳健性检验 |
7.4.6 内生性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2.1 积极发展风险投资,促进其对新三板企业的支持 |
8.2.2 风险投资方提升自身实力,新三板企业接纳风险投资介入 |
8.2.3 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促进风险投资发展 |
8.2.4 提高企业吸收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
8.2.5 改善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提升企业价值及促进资源整合 |
8.3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一带一路”倡议下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缓解研究 ——以特变电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效果的研究 |
1.2.2 关于融资约束影响因素研究 |
1.2.3 关于融资约束经济后果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框架 |
2 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概述及相关理论 |
2.1 融资的方式与特征 |
2.1.1 融资的定义与方式 |
2.1.2 融资的特征 |
2.2 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定义与特征 |
2.2.1 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定义 |
2.2.2 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特征 |
2.3 缓解融资约束的方式 |
2.3.1 响应政府政策 |
2.3.2 规范信息披露 |
2.3.3 创新融资方式 |
2.4 融资约束理论基础 |
2.4.1 信息不对称 |
2.4.2 代理理论 |
2.4.3 权衡理论 |
3 “一带一路”倡议缓解特变电工融资约束案例概述 |
3.1 “一带一路”倡议制度背景 |
3.2 特变电工企业概况 |
3.2.1 特变电工企业简介 |
3.2.2 融资历程 |
3.2.3 股权结构及主要控股公司 |
3.3 特变电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动因 |
3.3.1 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寻求海外投资机会 |
3.3.2 抓住能源变革趋势,深化海外他国互通合作 |
3.3.3 积极践行政府倡议,履行社会责任 |
3.4 特变电工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 |
3.4.1 “一带一路”倡议前实施周边国家电力能源民生工程 |
3.4.2 “一带一路”初期投资南亚地区,享税收优惠政策 |
3.4.3 “一带一路”新阶段拓展国际项目,获境外工程金融服务 |
4 “一带一路”倡议缓解特变电工融资约束分析 |
4.1 “一带一路”倡议前特变电工面临的融资状况 |
4.1.1 融资渠道单一,过度依赖银行借款 |
4.1.2 债务结构不合理,流动负债占比过高 |
4.1.3 业务转型,资金需求增大 |
4.2 “一带一路”倡议下特变电工融资约束缓解机制分析 |
4.2.1 “一带一路”项目获政策性金融支持 |
4.2.2 “一带一路”企业享税收优惠政策 |
4.2.3 政府示范效应下资金支持者提供融资支持 |
4.2.4 开拓海外市场,提升经营业绩 |
4.2.5 履行社会责任,降低信息不对称 |
4.3 “一带一路”倡议下特变电工融资约束缓解的效果分析 |
4.3.1 “一带一路”倡议对特变电工融资渠道的影响 |
4.3.2 “一带一路”倡议对特变电工融资成本的影响 |
4.3.3 融资约束相关指标分析 |
5 研究结论和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1.1 “一带一路”倡议使特变电工拓宽融资渠道 |
5.1.2 “一带一路”倡议使特变电工降低经营成本 |
5.1.3 融资约束缓解促进特变电工践行“一带一路”倡议 |
5.2 启示 |
5.2.1 民营企业积极把握“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融资机会 |
5.2.2 民营企业充分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投资机会 |
5.2.3 金融机构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同时重视债务可持续问题 |
5.2.4 政府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扮演好政策引导和协调银企的角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上市公司差异化表决权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差异化表决权结构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差异化表决权结构的概念厘定 |
一、差异化表决权结构界定及其法律属性 |
(一)差异化表决权结构界定 |
(二)差异化表决权结构的法律属性 |
二、差异化表决权结构辨析 |
(一)差异化表决权结构与优先股的区别 |
(二)差异化表决权结构与黄金股的区别 |
三、差异化表决权结构的例证 |
(一)差异化表决权结构的典型架构 |
(二)差异化表决权结构的非典型架构 |
(三)非差异化表决权结构的“湖畔合伙人”制度 |
第二节 差异化表决权结构的现实需求 |
一、“一股一票”表决权结构的法理基础及其局限性 |
(一)“一股一票”表决权结构的法理基础 |
(二)“一股一票”表决权结构的局限性 |
二、差异化表决权结构产生的动因:商业需求与交易所竞争 |
(一)差异化表决权结构诞生于商业实践 |
(二)对差异化表决权结构的接受是交易所竞争的结果 |
三、差异化表决权结构与股东异质性需求 |
(一)股东异质性的演进及其表现 |
(二)差异化表决权结构满足了股东异质性需求 |
四、差异化表决权结构与适应性效率理论 |
(一)适应性效率理论的内涵 |
(二)差异化表决权结构的适应性效率体现 |
第三节 差异化表决权结构的价值分析 |
一、消解企业家融资与其控制权维持之间的矛盾 |
二、有助于达成公司最优决策 |
三、切合人力资本的特性 |
四、降低公司的运作成本 |
第二章 全球视域下差异化表决权制度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美国双层股权制度的历史演进 |
一、美国双层股权结构的制度变迁 |
二、美国双层股权结构制度监管 |
三、启示 |
第二节 中国香港地区加权投票权制度的历史演进 |
一、中国香港地区加权投票权制度变迁 |
二、中国香港地区加权投票权制度监管 |
三、启示 |
第三节 新加坡多重投票权股份制度的历史演进 |
一、新加坡多重投票权股份制度变迁 |
二、新加坡多重投票权股份制度监管 |
三、启示 |
第四节 日本单元股制度的历史演进 |
一、日本单元股制度变迁 |
二、日本单元股制度监管 |
三、启示 |
第五节 欧洲地区差异化表决权制度的历史演进 |
一、英国 |
二、欧盟 |
三、启示 |
第三章 差异化表决权结构的内生缺陷及回应 |
第一节 差异化表决权结构加剧了代理成本 |
一、代理成本的内涵 |
二、特别表决权持有人的特殊性加剧道德风险 |
三、特别表决权持有人与其他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 |
四、特别表决权持有人与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 |
五、争议回应 |
第二节 差异化表决权结构打破了股东平等原则 |
一、股东平等原则内涵 |
二、特别表决权持有人未对其多数表决权支付对价 |
三、争议回应 |
第三节 差异化表决权结构阻碍了公司控制权市场流动性 |
一、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内涵 |
二、降低了公司外部监督的有效性 |
三、争议回应 |
第四节 降低了积极型机构投资者的参与热情 |
一、积极机型构投资者的内涵 |
二、积极型机构投资者对差异化表决权结构的敌意态度 |
三、争议回应 |
第四章 我国差异化表决权规制现状及其不足 |
第一节 我国证券交易所对差异化表决权结构适用的限制 |
一、差异化表决权结构创设方式的限制 |
二、差异化表决权结构适用主体的限制 |
三、对特别表决权持有人的限制 |
四、差异化表决权结构中特别表决权的排除适用 |
五、其他差异化表决权结构的监督措施 |
第二节 我国差异化表决权结构约束体系的不足 |
一、差异化表决权结构监管体系尚不完善 |
(一)公司法律层面的制度确立与监管 |
(二)证监会与证券交易所监管 |
二、差异化表决权结构公司内部监督不足 |
三、差异化表决权制度缺乏事后救济机制 |
第五章 差异化表决权制度完善 |
第一节 差异化表决权制度优化目标:实现利益均衡 |
一、差异化表决权制度利益均衡机理 |
二、差异化表决权制度利益均衡的基本原则 |
(一)对中小投资者利益倾斜保护 |
(二)防止特别表决权持有人滥用表决权 |
第二节 我国差异化表决权制度有效治理路径 |
一、强化特别表决权持有人的受信义务 |
(一)特别表决权股东受信义务的指向对象 |
(二)特别表决权股东受信义务的内容 |
二、强化差异化表决权结构的信息披露 |
(一)强制性信息披露与持续性信息披露 |
(二)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
三、完善差异化表决权结构的退出机制 |
(一)日落条款 |
(二)打破规则 |
(三)燕尾条款 |
四、完善差异化表决权制度的事后救济 |
(一)证券纠纷诉讼制度 |
(二)替代性处理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4)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体系研究 ——国际经验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评析 |
1.2.1 地方政府债券融资 |
1.2.2 地方政府偿债能力 |
1.2.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1.2.4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 |
1.2.5 信用评级模型构建 |
1.2.6 国际信用评级的垄断与霸权 |
1.2.7 对相关研究的评析 |
1.3 研究方法、框架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地方政府债券涵义与相关理论 |
2.1 涵义界定与辨析 |
2.1.1 地方政府债务 |
2.1.2 地方政府债券 |
2.1.3 地方政府信用评级 |
2.1.4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 |
2.2 相关理论及评述 |
2.2.1 财政分权理论 |
2.2.2 发行债券风险理论 |
2.2.3 政府债务风险理论 |
2.2.4 信用风险理论 |
2.2.5 信用评级理论 |
2.2.6 相关理论评述 |
第3章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历程分析 |
3.1 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和成因 |
3.1.1 地方债务现状 |
3.1.2 地方债务演化进程和成因分析 |
3.2 地方政府债券发展历程及发行情况 |
3.2.1 地方政府债券发展历程 |
3.2.2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 |
3.3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总结 |
3.3.1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3.3.2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4章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发展演进过程 |
4.1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模式 |
4.1.1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基本原则 |
4.1.2 两种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模式对比分析 |
4.1.3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的必要性 |
4.2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流程与现状 |
4.2.1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流程 |
4.2.2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发展历程 |
4.2.3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现状 |
4.3 当前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的市场吻合度分析 |
4.3.1 地方债务的软预算约束导致评级结果同质化 |
4.3.2 评级信息披露不充分使评级缺乏可信度 |
4.3.3 债券市场发展滞后制约了评级业务发展 |
4.3.4 评级行业监管机制尚未健全 |
第5章 地方政府债券运行及信用评级的国际经验 |
5.1 美国市政债券运行经验 |
5.1.1 市政债券特征 |
5.1.2 市政债券监管制度 |
5.1.3 市政债券信用评级 |
5.1.4 信用评级优缺点分析 |
5.2 日本地方政府债券运行经验 |
5.2.1 债券特征 |
5.2.2 债券监管制度 |
5.2.3 债券信用评级 |
5.2.4 信用评级优缺点分析 |
5.3 澳大利亚州政府债券运行经验 |
5.3.1 债券特征 |
5.3.2 债券监管制度 |
5.3.3 债券信用评级 |
5.3.4 信用评级优缺点分析 |
5.4 印度市政债券运行经验 |
5.4.1 市政债券特征 |
5.4.2 信用评级优缺点分析 |
5.5 国际评级机构的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方法分析 |
5.5.1 标准普尔公司评级方法 |
5.5.2 穆迪公司评级方法 |
5.6 国际经验总结和借鉴 |
5.6.1 充分认识地方债券和信用评级的重要作用 |
5.6.2 优化国内信用评级制度环境 |
5.6.3 培育本土评级机构,抵制国际评级机构的垄断行为 |
5.6.4 推动信用评级国际化进程 |
第6章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方法设计与应用 |
6.1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构建 |
6.1.1 基本原则和评估步骤 |
6.1.2 评级指标选取与样本描述 |
6.1.3 评级指标权重确认 |
6.2 评级指标得分和评级结果测算 |
6.2.1 评级指标得分处理过程 |
6.2.2 评级结果分布状况 |
6.3 信用评级结果的区域性分析 |
6.4 本章信用评级方法评价 |
6.4.1 本章信用评级方法对国际经验的借鉴与创新 |
6.4.2 本章信用评级方法有效性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打破市场对中央财政隐性担保的预期 |
7.2.2 着力解决隐性债务问题 |
7.2.3 改进地方政府债券信息披露制度 |
7.2.4 建立“政府+市场”的双信用评级制度 |
7.2.5 削弱监管制度对信用评级的过度依赖 |
7.2.6 建立跨市场的评级监管协调机制 |
7.2.7 增强市场评级机构独立性 |
7.2.8 扩大评级市场对外开放,增强中国信用评级话语权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人福医药归核化战略的动因及实施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归核化战略动因的研究 |
1.2.2 关于归核化战略路径的研究 |
1.2.3 关于归核化战略实施效果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基本框架 |
2 归核化战略动因及实施效果的理论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归核化战略 |
2.1.2 归核化路径 |
2.1.3 归核化与专业化的区别 |
2.2 归核化战略的动因 |
2.2.1 多元化过度致使企业经营偏离预期 |
2.2.2 市场竞争导致战略全局思维的转变 |
2.2.3 对成本和效率的考虑促使业务聚焦 |
2.2.4 产业周期的变化促进核心业务形成 |
2.3 归核化战略的实施效果 |
2.3.1 归核化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2.3.2 归核化战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
2.3.3 归核化战略对企业结构的影响 |
2.4 归核化战略实施效果的作用机制 |
2.4.1 协同机制对产品线的提升作用 |
2.4.2 试错机制对核心业务的发掘作用 |
2.4.3 资本运营机制对业务的重组作用 |
2.5 归核化战略的理论基础 |
2.5.1 最优多元化水平理论 |
2.5.2 核心能力理论 |
2.5.3 资源基础理论 |
3 人福医药归核化战略案例概况 |
3.1 人福医药简介 |
3.1.1 历史前沿 |
3.1.2 发展战略 |
3.1.3 前景展望 |
3.2 人福医药细分市场经营现状介绍 |
3.2.1 麻醉药市场的领导者地位稳固 |
3.2.2 两性健康业务全球份额第二 |
3.2.3 生育调节药业绩稳居行业前列 |
3.2.4 维吾尔民族药发展逐步壮大 |
3.3 人福医药归核化战略实施过程 |
3.3.1 剥离劣势业务,聚焦医药主业 |
3.3.2 着眼细分市场,强化核心能力 |
3.3.3 投资金融行业,偏离战略重心 |
4 人福医药归核化战略的动因及实施效果分析 |
4.1 人福医药实施归核化战略的动因 |
4.1.1 非核心业务业绩表现差 |
4.1.2 医药工业与医药商业协同效应弱 |
4.1.3 医药市场竞争促使战略全局思维转变 |
4.1.4 医药板块产品结构的失衡 |
4.2 人福医药实施归核化战略的实施效果 |
4.2.1 研发投入逐年增长 |
4.2.2 细分市场领导者地位稳固 |
4.2.3 投资者获得超额收益 |
4.2.4 子公司加速获得国际资质 |
4.3 人福医药归核化战略实施效果的作用机制 |
4.3.1 强化细分市场制造商角色,加速提升产品线协同效应 |
4.3.2 推进建立试错机制,培育发展核心业务 |
4.3.3 合理进行资本运营,强化核心业务优势 |
5 人福医药实施归核化战略的结论与启示 |
5.1 结论 |
5.1.1 归核化效果显着,长期趋势利好 |
5.1.2 归核化进展不及预期,中途扩张非核心业务 |
5.2 启示 |
5.2.1 谨防归核化扩张带来的商誉风险 |
5.2.2 避免战略偏移减损归核化经济效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瑞幸事件原因及其引发的中概股信任危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回顾 |
2.1.1 做空机制及其效应 |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3 舞弊三角理论 |
2.1.4 传染效应理论 |
2.1.5 有效市场理论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中概股被做空现象及其信任危机研究 |
2.2.2 中概股应对做空策略研究 |
2.2.3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股价波动研究 |
2.2.4 瑞幸事件相关研究 |
2.2.5 文献评述 |
第3章 瑞幸事件介绍及其原因分析 |
3.1 瑞幸咖啡背景 |
3.2 瑞幸事件经过 |
3.2.1 浑水发布做空报告 |
3.2.2 瑞幸及各机构方回应 |
3.2.3 瑞幸自曝财务造假 |
3.2.4 瑞幸暴雷的后续发展 |
3.3 瑞幸咖啡造假手法分析及其识别 |
3.3.1 瑞幸财务造假手法分析 |
3.3.2 财务信息角度的造假识别和预警 |
3.4 瑞幸事件原因分析 |
3.4.1 压力要素分析 |
3.4.2 机会要素分析 |
3.4.3 借口要素分析 |
第4章 瑞幸事件引发中概股信任危机研究 |
4.1 瑞幸事件引发中概股信任危机的形成机制 |
4.1.1 主观角度 |
4.1.2 客观角度 |
4.2 瑞幸事件引发中概股信任危机的具体表现 |
4.2.1 中概股连遭做空和暴雷 |
4.2.2 中概股遭言论做空 |
4.2.3 中概股赴美上市政策收紧 |
4.2.4 开启中概股回归潮 |
4.3 基于股价波动的瑞幸事件引发中概股信任危机实证研究 |
4.3.1 研究假说 |
4.3.2 定义事件及其窗口期 |
4.3.3 样本选取和数据处理 |
4.3.4 股票正常和异常收益率的度量 |
4.3.5 异常收益率显着性的检验 |
4.3.6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5章 研究启示 |
5.1 中概股企业角度 |
5.1.1 秉持诚信经营理念,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
5.1.2 加强对海外法律法规、市场机制和信息披露准则的学习 |
5.1.3 回归核心业务,专注产品和服务 |
5.2 中介机构角度 |
5.3 投资者角度 |
5.4 金融监管层角度 |
5.4.1 推行注册制的同时完善市场配套机制 |
5.4.2 法制上完善财务造假的集体诉讼和处罚赔偿制度 |
5.4.3 建立完善跨境监管与执法合作实施细则 |
5.4.4 强化中概股的诚信管理体系建设 |
第6章 研究结论和后续研究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瑞幸造假手法及其识别方面 |
6.1.2 瑞幸事件原因方面 |
6.1.3 瑞幸事件引发中概股信任危机方面 |
6.1.4 瑞幸事件启示方面 |
6.2 后续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可靠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检索规则与可视化研究方法 |
2.2 中英文献描述性统计和关键频次分析 |
2.3 中文文献关键词重要性识别 |
2.4 英文文献分析 |
2.5 中英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披露现状分析 |
3.1 业绩预告执行程度 |
3.2 业绩预告精确性 |
3.3 业绩预告准确性 |
第四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
4.1 理论分析 |
4.2 研究设计 |
第五章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 |
5.2 相关性检验 |
5.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及建议 |
6.3 研究不足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样本公司代码及简称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舞弊风险因子的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以獐子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舞弊风险因子理论的研究 |
1.2.2 关于财务舞弊动因的研究 |
1.2.3 关于财务舞弊手段的研究 |
1.2.4 关于财务舞弊治理的研究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财务舞弊的概述 |
2.1 财务舞弊的概念 |
2.1.1 财务舞弊的定义 |
2.1.2 财务舞弊的特点 |
2.1.3 财务舞弊的类型 |
2.2 财务舞弊风险因子理论 |
2.2.1 舞弊动机 |
2.2.2 道德品质 |
2.2.3 舞弊机会 |
2.2.4 暴露的可能性 |
2.2.5 受惩罚的性质和程度 |
2.3 财务舞弊的一般手段 |
2.3.1 会计信息违规披露 |
2.3.2 利用关联方交易舞弊 |
2.3.3 虚构公司的业务活动 |
2.3.4 虚增收入,虚减成本 |
2.4 财务舞弊的危害 |
2.4.1 影响公司可持续发展 |
2.4.2 损害公司利益相关方的利益 |
2.4.3 干扰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 |
3 獐子岛财务舞弊案例介绍 |
3.1 獐子岛基本情况介绍 |
3.1.1 獐子岛简介 |
3.1.2 獐子岛治理结构及股权结构 |
3.2 獐子岛财务舞弊事件回顾 |
3.2.1 獐子岛舞弊过程 |
3.2.2 事件涉及主要机构及人员 |
3.2.3 证监会对獐子岛的处罚结果 |
3.3 獐子岛舞弊手段分析 |
3.3.1 虚造营业成本和营业外支出 |
3.3.2 虚假记录存货盘点 |
3.3.3 推迟披露重大事项 |
3.4 獐子岛财务舞弊的危害 |
3.4.1 破坏信息披露制度严肃性 |
3.4.2 破坏市场诚信基础 |
3.4.3 损害有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
4 獐子岛舞弊的风险因子分析 |
4.1 獐子岛舞弊的动机 |
4.1.1 保壳防止退市 |
4.1.2 融资动机 |
4.1.3 降薪公告后管理层期望恢复薪资水平 |
4.2 道德品质因素分析 |
4.2.1 管理层不诚信 |
4.2.2 企业管理者法律意识淡薄 |
4.3 舞弊的机会分析 |
4.3.1 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
4.3.2 对实际控制人权力制衡的缺乏 |
4.4 舞弊暴露的可能性分析 |
4.4.1 养殖业存货难以审计 |
4.4.2 外部审计水产养殖的专业知识缺乏 |
4.4.3 政府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
4.5 财务舞弊受惩罚程度分析 |
4.5.1 受罚程度远小于收获利益 |
4.5.2 投资者维权之路艰难 |
5 獐子岛事件对防范上市公司舞弊的启示 |
5.1 消除舞弊动机 |
5.1.1 完善ST退市机制 |
5.1.2 拓宽融资渠道 |
5.2 提高企业人员道德品质 |
5.2.1 塑造可持续发展的利益观 |
5.2.2 加强企业诚信道德建设 |
5.2.3 提高会计人员从业职业道德 |
5.3 减少上市公司舞弊机会 |
5.3.1 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 |
5.3.2 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避免一股独大 |
5.4 完善发现上市公司舞弊机制 |
5.4.1 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审计手段 |
5.4.2 聘请专家协助审计 |
5.4.3 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监督 |
5.4.4 监督机构的警惕性应提高 |
5.5 加强惩罚力度 |
5.5.1 完善惩处机制 |
5.5.2 完善相关民事诉讼制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信息透明度对公司并购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信息透明度 |
1.3.2 公司并购 |
1.3.3 并购目标选择 |
1.3.4 并购溢价 |
1.3.5 并购市场反应 |
1.3.6 其他重要概念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创新点 |
1.6.1 理论创新 |
1.6.2 方法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信息透明度的相关文献 |
2.1.1 信息透明度的内涵 |
2.1.2 信息透明度的测度 |
2.1.3 信息透明度的影响因素及作用 |
2.2 并购目标选择的相关文献 |
2.2.1 并购目标选择研究的发展脉络 |
2.2.2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并购目标选择研究 |
2.3 并购溢价的相关文献 |
2.3.1 并购溢价研究的发展脉络 |
2.3.2 信息透明度对并购溢价的影响 |
2.4 并购市场反应的相关文献 |
2.4.1 并购市场反应研究的发展脉络 |
2.4.2 信息透明度对并购市场反应的影响 |
2.5 并购地理区位的相关文献 |
2.5.1 并购地域重叠的信息溢出效应 |
2.5.2 并购地理距离的信息成本效应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息透明度与公司并购的相关理论基础 |
3.1 公司并购理论 |
3.1.1 公司并购理论的主要内容与观点 |
3.1.2 公司并购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
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2.1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主要内容与观点 |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
3.3 委托代理理论 |
3.3.1 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与观点 |
3.3.2 委托代理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
3.4 行为金融理论 |
3.4.1 行为金融理论的主要内容与观点 |
3.4.2 行为金融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透明度对并购目标选择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2.1 信息透明度与并购目标选择 |
4.2.2 地理区位的调节作用 |
4.3 研究设计 |
4.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4.3.2 变量选取与操作性定义 |
4.3.3 实证模型的构建 |
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相关性检验 |
4.4.3 回归分析 |
4.5 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 |
4.5.1 内生性检验 |
4.5.2 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息透明度对并购溢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2.1 信息透明度与并购溢价 |
5.2.2 外生事件的调节作用 |
5.3 研究设计 |
5.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5.3.2 变量选取与操作性定义 |
5.3.3 实证模型的构建 |
5.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2 相关性检验 |
5.4.3 回归分析 |
5.5 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 |
5.5.1 内生性检验 |
5.5.2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信息透明度对并购市场反应影响的实证研究 |
6.1 引言 |
6.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6.2.1 信息透明度与并购市场反应 |
6.2.2 行为和代理因素的调节作用 |
6.3 研究设计 |
6.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6.3.2 变量选取与操作性定义 |
6.3.3 实证模型的构建 |
6.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2 相关性检验 |
6.4.3 回归分析 |
6.5 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 |
6.5.1 内生性检验 |
6.5.2 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特变电工分拆上市的价值创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1.4 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述和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述 |
2.1.1 分拆上市的界定 |
2.1.2 分拆上市的模式 |
2.1.3 企业价值与价值创造 |
2.2 相关理论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投融资战略理论 |
2.2.3 归核化战略理论 |
2.2.4 激励一致理论 |
3 特变电工分拆上市的介绍及价值创造表现 |
3.1 特变电工分拆上市的介绍 |
3.1.1 公司简介 |
3.1.2 分拆上市的过程 |
3.1.3 分拆上市的合规性分析 |
3.1.4 分拆上市的模式选择分析 |
3.2 特变电工分拆上市的价值创造表现 |
3.2.1 市场反应 |
3.2.2 经营绩效 |
4 特变电工分拆上市的价值创造分析 |
4.1 基于市场反应层面的价值创造分析 |
4.1.1 研究方法及模型选择 |
4.1.2 数据来源 |
4.1.3 事件研究法分析过程 |
4.1.4 结果分析 |
4.2 基于经营绩效层面的价值创造分析 |
4.2.1 研究方法的确定 |
4.2.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3 指标选取 |
4.2.4 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 |
4.2.5 灰色关联分析过程 |
4.2.6 结果分析 |
5 对策建议与启示 |
5.1 对策建议 |
5.1.1 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
5.1.2 优化资本结构 |
5.1.3 健全信用保证制度 |
5.1.4 增强产品综合竞争力 |
5.2 启示 |
5.2.1 重视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 |
5.2.2 注重自身经营实力的提高 |
5.2.3 完善分拆制度建设维护市场秩序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有效市场理论对新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D]. 曹文婷. 四川大学, 2021(12)
- [2]“一带一路”倡议下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缓解研究 ——以特变电工为例[D]. 刘婧云.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上市公司差异化表决权法律制度研究[D]. 张赫曦. 吉林大学, 2021(01)
- [4]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体系研究 ——国际经验借鉴[D]. 许鹏. 吉林大学, 2021(01)
- [5]人福医药归核化战略的动因及实施效果分析[D]. 胡兆文.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6]瑞幸事件原因及其引发的中概股信任危机研究[D]. 郭凯璇.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可靠性问题研究[D]. 郜怡璇.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8]基于舞弊风险因子的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以獐子岛为例[D]. 羊婕.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9]信息透明度对公司并购影响的研究[D]. 王天童. 吉林大学, 2020(08)
- [10]特变电工分拆上市的价值创造研究[D]. 张胜楠.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标签:特变电工论文; 有效市场论文;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论文; 融资公司论文; 风险投资基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