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进中的天津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论文文献综述)
吕鹏[1](2019)在《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土石坝渗流性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渗流是影响土石坝工程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科学地进行土石坝渗流性态研究为保障土石坝安全稳定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目前常用的确定性分析方法难以考虑土石坝渗流性态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随机性、模糊性、灰色性和未确知性等不确定性特征。在现有渗流性态研究理论基础上采用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对于提高渗流性态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土石坝渗流性态研究理论与方法,综合运用概率统计理论、随机场理论、模糊数学理论与可靠性理论,分别针对土石坝坝体渗透系数预测、渗透系数反演、渗流性态数值模拟和渗流安全综合评价等方面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针对目前渗透系数预测研究中缺乏考虑坝体填筑碾压参数的影响,且未能对预测结果进行可靠性分析的问题,提出考虑碾压实时监控参数影响的土石坝坝体耦合渗透系数及其可靠度的二元分析方法。依据碾压质量实时监控系统获得试验点的碾压参数数据以及料源参数数据,建立基于精英选择策略遗传算法改进神经网络的坝体渗透系数预测模型;基于可靠性理论定量分析预测模型中随机性的影响,提出坝体耦合渗透系数及其可靠度的二元分析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考虑碾压参数影响的渗透预测模型预测结果变异性降低了17.2%,相比BP神经网络,精英选择策略遗传算法改进的神经网络将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相对分析误差)提高了79.47%,该方法提高了坝体渗透系数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针对渗透系数反演方法未能综合考虑灰色、未确知、随机等不确定性对反演参数影响的问题,提出基于熵-盲数理论和DREAM算法的渗透系数反演分析方法。通过极大熵准则改进盲数理论处理和分析渗透系数的随机性、灰色性和未确知性等不确性特征;采用自适应差分演化Metropolis(DREAM)算法对渗透系数的后验分布进行推导,利用响应面模型替代数值模拟正演模型,提高渗透系数反演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分析结果表明,将渗透系数反演值代入数值模型后,渗流量和扬压力的模拟误差分别由11.39%和12.25%降为3.08%和3.98%。(3)针对缺乏深入考虑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的渗流性态数值模拟以及混合不确定条件下渗透破坏概率分析的研究的问题,提出基于约束随机场的渗流性态数值模拟方法及模糊随机混合条件下的渗透破坏概率分析方法。建立反映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的约束随机场,并基于有限体积法和VOF法建立水气两相流渗流数值模型;提出随机模糊混合条件下渗透破坏概率分析方法,定量考虑土石坝渗流场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某一土坝算例进行约束随机场的渗流性态数值模拟以及渗透破坏概率计算,分析渗透系数的空间结构对土石坝渗流场分布特征的影响规律。(4)针对缺乏考虑连续性、动态性和模糊性的土石坝渗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研究的问题,提出基于函数型数据分析理论的土石坝渗流安全模糊可评价方法。建立包含基础指标、衍生指标、数值模拟指标在内的土石坝渗流安全综合指标体系;通过函数型数据分析理论分析评价指标数据的连续性和时变性,提出适用于函数型数据的模糊可拓评价模型,并基于层次分析法与多尺度模糊熵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与模糊评价法、集对分析法结果基本一致,并且在评价过程中可以考虑指标的变化趋势和评价得分的连续性。(5)结合我国西南某土石坝工程,开展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土石坝渗流性态研究工程应用。实践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土石坝渗流性态研究理论与方法科学、有效、可靠,能够为土石坝工程的渗流性态分析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
张智敏[2](2019)在《水电站蜗壳传力机制与厂房流激振动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水电站装机容量、发电水头的不断增大,水电站厂房的安全稳定运行面临着新的挑战。对于充水保压蜗壳,钢蜗壳与外围混凝土之间存在初始保压间隙,这种间隙伴随着运行期水头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直接影响蜗壳内水压力的外传机制,从而对蜗壳结构的承载特性和结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在水电站运行期间,由于发电水头、流量及导叶开度的变化,水轮机不可避免地会偏离最优工况,导致流道内出现脱流、空化以及涡带等现象,进而产生压力脉动,引起水电站厂房结构和机组的振动。而在当前国际能源结构调整的背景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与核电并网运行,水电作为调节性电源需要承担更多的调峰调频任务,水电站的运行条件也越来越复杂,振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关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对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1)为研究充水保压蜗壳间隙演变机理,采用了一种新的充水保压蜗壳全过程仿真模拟方法,通过某充水保压蜗壳模型试验成果从间隙值和接触状态、钢蜗壳与钢筋应力、机墩座环位移、混凝土开裂损伤等方面对该模拟方法进行了全面的验证,并在此基础上从保压间隙的时空分布规律、保压间隙对外围混凝土的影响、座环水平面不平衡力等方面对充水保压蜗壳的接触传力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充水保压蜗壳全过程模拟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规律一致,数值基本吻合,体现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并避免了以往人为修正混凝土内边界可能会出现的混凝土内表面穿透钢蜗壳表面的现象;卸压后形成的保压间隙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钢蜗壳腰部和顶部,内水压力未达到保压水头时,钢蜗壳进口断面外侧区域、鼻端上部区域率先闭合,达到保压水头时蜗壳进口拐弯区域内侧和蜗壳末端外侧尚未闭合;蜗壳进口边界形式为伸缩节时,设置止推环有利于延缓保压间隙在进口外侧、45°方向外侧和蜗壳鼻端内侧区域的闭合时间,能明显改善保压间隙的闭合特性,钢蜗壳进口与钢管直连的边界形式也能起到与止推环类似的效果。(2)为研究水电站厂房水力振源特性,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采用RNG k-?模型对混流式水轮机蜗壳、导叶、转轮、尾水管全流道内水体在不同水头工况下的流动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基于水轮机三维非定常湍流计算结果,对转轮部件上的脉动压力进行了积分计算,给出了解析计算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轴向水推力脉动特性计算方法。结果表明,蜗壳区域水流比较顺畅,该区域的脉动压力通常是无叶区、转轮区甚至尾水管区域产生的脉动压力向上游传播产生的;水轮机流动系统中转动部件与静止部件之间的动静干涉会导致脉动压力中出现叶片频率或其倍频;整个流道内压力脉动程度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尾水管直锥段以及弯肘段,频率主要为0.83Hz和1.02Hz,即1/5倍和1/4倍转频,受尾水管低频涡带向上游传播影响,无叶区和蜗壳区也出现了低频脉动压力;轴向水推力是机组垂直动荷载的重要部分,具有明显的脉动特性,转轮上冠与顶盖、转轮下环与基础环之间的空腔压力是形成轴向水推力的主要作用。(3)过去,水轮机转轮及流道设计与厂房结构土建设计一般都是分开进行的,没有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为了将水轮机流场计算和厂房结构计算相结合,以期实现基于流固耦合的水电站厂房结构流激振动特性分析,探讨并推导了C2紧支径向基函数插值耦合矩阵,并基于此建立了水电站厂房全流道-结构流固耦合分析模型,以此来分析或预测水电站厂房水力振动。结果表明,C2紧支径向基函数无论是在流体向结构传递数据,还是在结构向流体传递数据过程中均体现出了明显的精度优势;以C2紧支径向基函数插值法为基础建立的流固耦合界面数据传递模型从理念上和实际效果上均适用于大规模复杂流固耦合的计算,其对网格依赖度低的特点可以充分结合现有的水轮机流场计算和厂房结构计算从而实现流体与结构的耦合;最小水头工况下由于导叶开度相对较大,水流进入转轮区域时的相对速度与转轮叶片骨线形成一定的冲角,脉动压力相比于最大水头工况和设计水头工况要大,厂房结构振动响应也相对较大。(4)为研究水电站厂房水力振动传导机制,对振动传递路径进行了分析,并沿着蜗壳/尾水管-厂房、转轮-轴系-机架基础-厂房这两条振动传递路径对厂房振动进行了计算分析,最后分析了钢蜗壳在水力振动作用下的金属疲劳。结果表明,轴向水推力主要引起铅直向的振动,特别是机墩处的振动,蜗壳/尾水管-厂房这条振动传递路径主要引起厂房结构的整体振动,其产生的振动响应是最直接也是最明显的,是厂房振动的主要诱因;从预测的疲劳寿命数量级看,钢蜗壳在静水压力循环荷载和脉动压力循环荷载作用下发生疲劳破坏的可能性较低。
刘清越[3](2019)在《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受到政治、经济、技术、思想、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设计行业的从业者开始了由传统工匠向近代建筑师的转变。本文以首都门户、北方经济贸易中心的近代天津为切入点,选取近代时期在天津开展职业实践的中外建筑师为研究主体,通过对历史档案等一手资料的发掘和整理,借助分类比较、信息数字化、实地调研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螺旋式职业化发展进程,总结了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职业化特征和发展规律,以及建筑师职业化对天津近代建筑设计行业带来的冲击和产生的影响,为我国近代社会转型和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当代建筑师职业发展提供参考。论文第2章分中西方两条主线,对中国古代传统工匠体系的传承发展和西方近代职业建筑师的演进历程分别进行了梳理,是对中西方建筑师不同的职业起源和形成的概述。第3章从建筑思想、建筑技术、建筑教育和建设管理模式这四个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影响最大,与其联系最为紧密的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讨论。理清各自的发展阶段、转变内容和产生的社会影响,为下文进一步的分析、论述做好背景铺垫。第4章首先根据群体的来源和供职机构的不同,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进行分类。然后选取了其中八个最为典型的中外建筑设计开发机构,通过整理、归纳每个机构的运营模式、组织架构、业务类型、实践作品以及机构中所涉及的中外建筑师的生平经历,清晰地描绘出天津近代建筑师在职业实践中显现出的群体轮廓和个体形象。第5章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中表现出来的四个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包括职业注册制度确立表现出的法制化特征,建筑师职责范围明确表现出的责任化特征,建筑师执业规范增强表现出的规范化特征,以及建筑师行业组织创立表现出的团体化特征。第6章总结了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的发展规律,以及对天津近代建筑设计行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黄恩泽[4](2018)在《南京建筑1950s-1990s ——一个中国现当代建筑的切面》文中指出本文是从功能类型角度对1950s-1990s南京建筑设计特点及观念演变的研究,试图通过对代表性案例分类,以及建设时间、设计师、建设地点、规模等基础信息整理与分析,呈现出南京现当代建筑发展的状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南京作为非特色城市,其建筑创作的演变特征以及对中国现当代建筑发展的贡献。从民国首都转变为江苏省会是南京1950s之后建筑发展的重要背景,因而本文对1950s-1990s南京城市定位、基本建设、规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1950s-1960s、1970s中期-1980s以及1990s的城市分期,并梳理了各时期代表性建筑类型的演变。在此基础上,对居住、文教、纪念性建筑三种类型进行深入探讨,挖掘物质形态背后的影响因素、理念以及与城市的关系。居住建筑经历了从单一类型、以睡眠功能为主、均一化设计向类型多样、室内功能丰富、差别性的设计转变,同时逐步表现出对居住区环境的重视。文教建筑设计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以及室内空间的灵活使用。理论研究也对居住和文教建筑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纪念性建筑则从重视单体塑造转变为关注环境、氛围和单体的结合、符号化的创作。基于城市变迁与上述三种类型的发展特征,本文提出了南京建筑1950s-1960s,1970s中期-1980s中期,1980s末-1990s的历史分期,同时揭示了南京建筑更新式的创作方式,1950s-1990s的南京建筑整体表现出关注环境、注重实用,外观不突出,观念先进而实践滞后等特征。
张勇[5](2017)在《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历史上,开封曾经是七朝古都,且自元、明、清、中华民国以至新中国建立初期都是河南的政治中心。但自清始,其省会地位曾发生过动摇。清初,迫于明末黄河决口造成的破坏,开封各级衙署被迫迁出。晚清时期,由于黄河水患,道光皇帝曾提出迁移河南省会之议。抗战时期,迫于日寇的威胁,河南省会被迫迁出开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在全国大规模行政区划调整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历史背景下,由于郑州市具有位于河南省适中位置、处于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矿产资源丰富等发展经济的优势,而开封则面临诸多发展瓶颈,比如资源匮乏、处于黄泛区中心位置、面临黄河水患威胁等。两市的发展前景反差巨大,为了发展河南地方经济、实现工业化,方便对全省工作的领导尤其是城市工作的领导,河南省地方领导向中央提出省会由开封迁郑州请求,并获得批准。河南省政府在1950年就开始将郑州市作为未来省会进行规划,但由于当时计划经济还未开始,国家没有大的建设任务,河南省以及郑州市只能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小规模建设。1952年9月19日郑州市被中央批准为河南省会,自1953年开始,省政府聘请苏联专家对郑州市进行了更科学合理的规划,在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下,郑州市开始了机关、工厂、学校、医院等方面的全面建设,为省会迁移做准备。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郑州。省会的迁移给开封市的经济以及群众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开封市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才克服了困难。郑州市为迎接省会迁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市政建设、整顿交通秩序、加强物资供应等,保证了河南省直机关顺利迁郑州。河南省委为省直机关的迁移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对因省会迁移而产生的人事与组织关系变更,省委组织部也进行了适当地调整。省会迁走后,为了解决开封市的城市定位问题以及尽量减轻省会迁离对开封市经济的影响,河南省委决定将郑州地委专署由荥阳迁往开封市;在开封市的帮助下,郑州地委专署顺利入驻开封市,并改名为开封专区。河南省会迁移后留下的房产以及场地由开封市负责接收,开封市接收后作了相应处置,并在接收过程中积极维护本市利益。省会迁移郑州促进了该市的快速发展。其经济蒸蒸日上、技术工人队伍迅速成长壮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文化事业日趋繁荣,医疗卫生事业日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幸福感增强,从而使该市迅速成长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新省会郑州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一五计划时期中央与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以及随省会迁来的大批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力量的充实。开封市失去了省会地位,其经济发展缓慢,教育事业萎缩,文化事业衰落,卫生事业发展落后,人口数量增长迟缓、结构也趋向不合理。导致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大批省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随省会迁离开封,极大地削弱了开封市城市发展的能力。一五期间,开封市属于非重点建设城市,其建设得不到国家资金支持。同时开封市还必须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的发展。河南省会变迁对河南省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方面,省会变迁改变了河南省的城市布局,形成了以郑州市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历史基础;同时省会变迁也导致了开封市经济发展滞缓。在文化方面,省会变迁使河南传统的文化中心发生转移,从而产生双面性作用,对河南省的文化传播产生影响。在教育方面,省会变迁也是导致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名校缺失的原因之一。总之,省会作为一个区域重要的政治中心城市,它的变迁必将对该区域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我国是单一制中央集权型国家,故全国政治中心享有支配资源的绝对优势,然后依次是省级区域政治中心、地区级区域政治中心、县级区域政治中心等。每级行政中心在本辖区内享有支配资源的相对优势。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意味着城市发展资源集聚中心的转移。因此,成为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往往各方面发展较快,而失去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则发展缓慢,或者从此衰落。同时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会对该区域整体城市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唐湘雨[6](2017)在《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探索落后地区工业化是当今学术界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出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关注与探索,笔者选择了民国时期中国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广西为个案,来探讨民国时期,特别是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是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与外部助力是什么,及其对广西工业化的影响是什么?广西工业化取得了哪些进步或成就,存在哪些不足?以此来探索落后地区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在正文第一部分主要是探讨20世纪30年代以前广西的社会概况。从“混乱的政局”、“衰败的经济”和“落后的习俗”三个方面探讨了新桂系主政前广西社会的基本形状,旨在说明广西工业化是在社会动荡、经济落后与民俗保守的状态下展开的,这些都不利于广西的工业化;但是,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既是广西民众普遍的心愿,也是地方实力派新桂系治理广西的需要,这是广西工业化有利的条件。新桂系主政初期,曾发动“广西经济发展出路问题”的讨论活动,虽然这一活动最后没有达成出题者所愿,但是在启迪心智,动员广西人参与经济建设方面是起了一定作用的。而在此之后出现的历史上第二次全国范围内的“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之论争中,像第一次“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之争一样,虽然也未能达成共识,但是这次论争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西对于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广西工业化是在内部动力的推动与外部助力的促进下开展的。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来自商人的投资、手工业的转型与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文章分析了这一时期广西境内的本土商人与外来商人在广西工业化中所处的地位与所发挥的作用。由于广西本土商人力量过于弱小,外来的粤港商人在广西工业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考察了以广西最出名的土布业与瓷器业,探讨这一时期广西手工业走上工业化可能性。结果发现,在自然状态下,广西的土布业并未踏上工业化之路,而陶瓷业在广西省政府的扶持下,融资扩建,购买新式生产设备,采用新技术,建立近代工厂管理制度,完成了它的华丽转型,踏上了工业化的道路,说明传统手工业具有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内在动力。以军人为核心的新桂系领袖们不自觉地充当广西工业化的核心力量,尽管在工业化问题上,他们曾忧虑、徘徊,甚至还曾有一些工作失误,但是他们在40年代后坚定地选择工业化道路,并为广西工业化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这三种力量中,广西地方政府是广西工业化的主要动力。落后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外部的助力,20世纪30-40年代广西的工业化得到北平社会调查所、中华工业总联合会和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大力帮助。在开展大规模工业建设期间,广西地方当局非常注意向省外专家讨教,“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便有利于广西地方建设事业。同时因“新广西”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引起境外人士的关注,他们也纷纷要求到广西参观。除了若干个人访问外,相关团体前来考察的也不少,如北平社会研究所广西经济调查组、中华工业总联合会两广实业考察团、中国工程师学会广西考察团等。广西省政府利用专家学者来桂考察的机会,虚心听取并接受来访者的意见与建议。这些外来人员与团体不仅陈述了在考察中获得的对广西工业建设的观感,而且对广西工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对广西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20世纪30-40年代广西之所以出现工业化的发展势头,这是因为此时遇到了十分有利的“历史契机”,其中这一时期广西交通运输事业的近代化转型为工业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文章主要探讨广西的水运、陆运、空运以及铁路运输如何实现近代化转型,以及这四大运输如何支持广西工业化。在这四种交通方式中,铁路的作用最为明显,它的出现不仅仅是推动了广西工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广西工业中心城市的形成。另外,在空运与铁路运输的兴办过程中,明显地可以看到,广西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间存在着某种博弈关系。而战时工厂内迁更为广西工业化带来了新的活力。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各地工厂大量内迁广西,这一时期内迁工厂带来大量资金、技术人才和新动力设备,使广西工业化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不仅出现了规模客观的大工业,而且改变了广西的工业布局,以桂林、柳州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城市由此兴起。文章对于民国以来广西历年的财税状况进行追溯,并对20世纪30年代新桂系政府为筹措资金而进行的财税改革情形进行深入地分析。通过前后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的财税体系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保证,有力地支撑着广西工业化。在正文第五个部分主要是对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发展的历程做一个简短的概述。抗战以前工业化的起步,首先从矿业的近代转型开始,近代化的矿业为广西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抗战前广西的军用、民用工业发展也初现端倪。抗战时期则是广西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外省工厂的迁入,给经济技术落后、工业不发达的广西注入了新血液与活力,也极大地刺激了各类工厂的兴办。1938年后省内外工商业者纷纷在桂林、柳州、梧州等地和一些交通方便、特产丰盈的城镇投资建厂,出现广西省前所未有的工业建设热潮。当时的桂林,市区四周工厂烟囱林立,机声隆隆,战时工业盛极一时。桂林、柳州一带成为大后方工业产品供给的“基地”。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高峰则是广西企业公司的建立,文章以广西企业公司为例,分析并探讨了广西工业化的高峰时期,广西企业公司发展的概况,广西企业公司与广西工业化的关系,以及广西企业公司存在的价值。广西工业化在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在日军入侵广西时破坏殆尽,到抗日战争结束时,广西工业化水平几乎回到了民国初建时期的水平。广西地方政府在战后重建过程中,对广西工业化进行了反思,广西地方政府在战后曾有一个较为庞大的工业复员计划,由于缺钱少粮,这一计划几乎没能实现。1947年出版的《广西工业建设之路》,对广西未来的工业化之路进行设置与规划,其中含有某些合理的因素,成为广西工业化最后的绝唱。在正文的最后一个部分,通过对广西与周边省份湖南、四川、广东、云南、贵州西南六省的人口因素、自然禀赋、财政收入等因素的对比分析,发现广西不是天然的“地瘠民贫”,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到“夹匙失万”中的钥匙。通过对湖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西南六省在不同历史时期工业化水平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广西工业化的历程是中国工业史上的奇迹,它比许多同类型的省区都做得好,并取得辉煌成绩,尽管其成果最后被日本侵略者的炮火所摧毁。诚然,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过程中,广西地方政府领导对工业化认识与行为两个方面均存在不足,虽然其某些失误属于“有情可原”,但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工作,“有情可原”的失误要认真总结,“无情可原”的不足更需要认真总结。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程及其工业化过程的诸问题来看,落后地区工业化的路径应该是:坚强有力的地方政府是实现工业化的基本条件;筹措资金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因素;善于借助外部力量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条件;抓住有利时机,发展自己是实现工业化的又一重要条件;激发内在动力是实现工业化的根本条件。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程是艰难而曲折的,其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都值得我们认真地总结与反思。只有认真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才可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陈发科[7](2014)在《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再创广西水电设计院新辉煌——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恢复建院30周年回顾与展望》文中指出回顾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恢复建院30周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加快改革、加强科技创新、注重优秀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对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王长松[8](2011)在《近代海河河道治理与天津港口空间转移的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河的淤塞和旱涝灾害是影响天津城市规划建设、国内外贸易、内河航运和海运最重要的自然环境因素,尤其是泥沙淤积对天津港口由内河向河口空间转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金元建都北京直到明清时期,南、北运河成为都城的生命线,朝廷治河方针为“保漕济运”,对运道的治理主要是开源节流,培修运河堤坝,置浅铺挖淤,开挖减河宣泄洪水等等措施。在这个历史阶段因北运河日益淤浅,天津港口呈现自河西务渐渐向三岔河口转移的趋势。元代河西务为主港区,大直沽为海运码头;明代河西务为港口的管理中心,三岔河口为码头、仓储中心;清代河西务的管理职能也移至天津城,形成了单中心港口,另外随着漕粮海运和奉天海运,核心码头区由天津城北门外转移至东门外。1860年天津开埠通商,先后建立了九国租界,各租界纷纷沿河建造码头,形成紫竹林港区,民国时期,天津成为北方经济中心,是华北、西北等广大经济腹地的贸易港口,进出口贸易额巨增。这个时期,永定河对海河的影响最为严重,原永定河下游三角淀淤高已不能起到“散水匀沙”的作用,汛期大量泥沙注入海河,使海河含沙量骤增,造成海河航道的淤塞。与此同时,天津港口吞吐量大增,轮船吨位也迅速变大,吃水深度增加,较大船只不能上溯至租界码头,经常在塘沽转卸,塘沽渐成为天津外港。而且海河每年有3个月的冬季封港期,海河已无法满足航运的要求,所以近代时期中外开展了一系列的治理活动。海河工程局成立,主要对海河干流进行治理,首先在减河口建水闸,枯水期可以减少海河流量的损失;建迎水坝和护岸,保持航道的稳定;1901年至1923年先后主持了五次裁弯取直工程,海河河道大大缩短;1902年购置了挖泥船,开始对海河河道和大沽沙坝航道进行挖淤疏浚工作;冬季撞凌工作,延长了天津港的开港时间,基本上保持全年通航。顺直水利委员会成立后,先后主持了防汛和治理海河航道工程,主要有三岔口裁弯取直工程、北运河挽归故道工程。其他还有新开河建闸疏浚工程、马厂减河水闸和新河工程、青龙湾河整理工程、河道堤坝工程,以及编制了海河水系上游各河流的治理规划。1932年之后,由整理海河委员会、整理海河善后工程处和华北水利委员会先后办理的海河放淤工程大大减少了海河的含沙量,海河淤塞问题得到缓解,维持了近代天津港口的繁荣。虽然各机构的治理工程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海河的自然条件仍不能胜任港口的长远发展要求,天津市内港区渐渐衰落,河口的塘沽新港兴起。
高绪艳[9](2008)在《大庆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的大庆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是一个小型科技企业,一方面它正处于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水利事业的支撑和保障,而规划设计工作又是水利事业的基石;另一方面作为事业单位,它正面对着中国勘测设计行业改革迈出坚实步伐的现状,如何通过改革使事业单位顺利转制,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对设计院的发展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因此,研究大庆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首先对大庆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所处的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进行具体分析。同时,通过对其资源和能力状况进行分析,探讨现阶段大庆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弱点”。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WOT矩阵拟定出大庆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发展战略。最后,通过定量战略计划矩阵,选择了适合大庆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展的最佳战略。作者提出了符合大庆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实际的长期发展目标,确定了企业应采用的发展战略规划,并提出了具体的战略实施措施。经过一年的实践,大庆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在加强型战略的指引下,在战略实施措施的保障下,顺利完成年度发展目标,这体现了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本文研究成果除对大庆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外,还对水利规划设计行业中的其他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战略发展思路,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蔡绍宽,刘毅,张宗亮[10](2008)在《昆明院“十五”科技创新成果与“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昆明院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推动了科技进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回顾了"十五"期间勘察设计科研工作。总结了承担原国家电力公司科学技术项目、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云南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项目、工程技术研究项目所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提出了昆明院"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重点研究课题。
二、前进中的天津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前进中的天津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土石坝渗流性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渗透系数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
1.2.2 渗透系数反演模型研究现状 |
1.2.3 渗流性态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4 渗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考虑碾压实时监控参数影响的土石坝坝体耦合渗透系数与可靠度的二元分析方法 |
2.1 引言 |
2.2 研究框架 |
2.3 基于土石坝碾压质量实时监控系统的碾压参数获取 |
2.4 基于精英选择策略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渗透系数预测模型 |
2.4.1 精英选择策略遗传算法改进神经网络模型 |
2.4.2 基于精英选择策略遗传算法改进神经网络的渗透系数预测模型 |
2.5 渗透系数影响因子的敏感性分析 |
2.6 耦合渗透系数和可靠度的坝体渗透系数二元分析方法 |
2.6.1 耦合渗透系数和可靠度的二元分析数学模型 |
2.6.2 渗透系数变异性分析 |
2.6.3 耦合渗透系数和可靠度的坝体渗透系数二元分析流程 |
2.7 算例研究 |
2.7.1 耦合渗透系数和可靠度的坝体渗透系数二元分析 |
2.7.2 对比分析与讨论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熵-盲数理论与DREAM算法的渗透系数反演分析方法 |
3.1 引言 |
3.2 研究框架 |
3.3 基于多项式响应面模型的渗流量计算方法 |
3.3.1 渗流量响应面模型试验设计方法 |
3.3.2 渗流量响应面模型的求解 |
3.4 基于DREAM算法的贝叶斯渗透系数反演模型 |
3.4.1 贝叶斯参数反演方法 |
3.4.2 DREAM算法 |
3.4.3 基于DREAM算法的贝叶斯渗透系数反演方法 |
3.5 基于熵-盲数理论的渗透系数不确定性分析 |
3.5.1 盲数基本理论 |
3.5.2 基于极大熵准则确定渗透系数可信度 |
3.6 基于熵-盲数理论和DREAM算法的贝叶斯参数反演分析流程 |
3.7 算例研究 |
3.7.1 算例分析 |
3.7.2 工程应用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约束随机场的渗流性态数值模拟与渗透破坏概率分析方法 |
4.1 引言 |
4.2 研究框架 |
4.3 基于有限体积法和VOF法的水气两相流渗流数值模型 |
4.3.1 基本控制方程 |
4.3.2 动量源项 |
4.3.3 计算条件 |
4.3.4 有限体积法 |
4.3.5 基于VOF法的渗流自由面求解 |
4.4 基于约束随机场的渗透系数空间赋值方法 |
4.4.1 随机场理论 |
4.4.2 基于地质统计学理论的随机场模拟 |
4.4.3 基于Kriging法的渗透系数约束随机场空间赋值 |
4.5 随机模糊混合条件下渗透破坏概率分析方法 |
4.5.1 土石坝渗透破坏破坏形式 |
4.5.2 基于可靠性理论的渗透破坏概率分析 |
4.5.3 临界水力梯度的模糊变量随机化 |
4.5.4 随机模糊混合条件下渗透破坏概率分析步骤 |
4.6 算例研究 |
4.6.1 模型及参数 |
4.6.2 渗流数值计算过程及确定性分析 |
4.6.3 约束随机场模拟 |
4.6.4 渗透破坏概率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函数型数据分析的渗流安全模糊可拓评价方法 |
5.1 引言 |
5.2 研究框架 |
5.3 土石坝渗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5.4 基于函数型数据分析的土石坝渗流安全模糊可拓评价模型 |
5.4.1 土石坝渗流安全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
5.4.2 函数型数据可拓物元模型 |
5.4.3 函数型数据关联函数 |
5.5 土石坝渗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5.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权重确定 |
5.5.2 基于多尺度模糊熵的客观权重确定 |
5.5.3 组合权重的确定 |
5.6 算例研究 |
5.6.1 算例概况 |
5.6.2 指标数据的选取 |
5.6.3 指标数据的处理 |
5.6.4 指标权重计算 |
5.6.5 评价结果分析与讨论 |
5.6.6 对比分析与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土石坝渗流性态研究工程应用 |
6.1 工程概况 |
6.2 坝体和坝基渗透系数分析 |
6.2.1 坝体心墙区渗透系数预测 |
6.2.2 坝基及坝体其他区域渗透系数反演 |
6.3 基于约束随机场的渗流性态数值模拟 |
6.3.1 参数的选取 |
6.3.2 坝基空间变异性分析及约束随机场模拟 |
6.3.3 模型计算及成果分析 |
6.4 基于函数型数据分析的渗流安全模糊可拓评价 |
6.4.1 参数选取及数据处理 |
6.4.2 指标权重计算 |
6.4.3 评价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主要术语符号说明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水电站蜗壳传力机制与厂房流激振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主要科学问题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电站厂房蜗壳接触传力 |
1.2.2 水电站厂房水力振源 |
1.2.3 水电站厂房流固耦合 |
1.2.4 水电站厂房蜗壳金属疲劳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充水保压蜗壳间隙演变机理研究 |
2.1 充水保压蜗壳全过程模拟方法 |
2.1.1 全过程模拟方法 |
2.1.2 算例验证 |
2.2 充水保压蜗壳模拟方法模型试验验证 |
2.2.1 模型试验 |
2.2.2 有限元数值模拟 |
2.3 有限元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2.3.1 间隙值和接触状态 |
2.3.2 钢蜗壳与钢筋应力 |
2.3.3 机墩座环位移 |
2.3.4 混凝土开裂损伤 |
2.4 蜗壳进口边界形式对间隙的影响机制 |
2.4.1 保压间隙的时空分布规律 |
2.4.2 保压间隙对外围混凝土的影响 |
2.4.3 座环在水平面上的不平衡力 |
2.5 小结 |
第三章 水电站厂房水力振源特性研究 |
3.1 基于CFD的全流道非定常湍流计算 |
3.1.1 控制方程和湍流模型 |
3.1.2 动静干涉 |
3.2 水力振源分布特性及规律 |
3.2.1 叶片频率 |
3.2.2 卡门涡与叶道涡 |
3.2.3 尾水管涡带 |
3.3 不同工况下水力振源流场特性 |
3.3.1 水轮机全流道模型及边界条件 |
3.3.2 蜗壳及导水机构流场分布特性 |
3.3.3 转轮流场分布特性 |
3.3.4 尾水管流场分布特性 |
3.4 不同工况下水力振源压力脉动特性 |
3.4.1 水轮机压力脉动监测点布置 |
3.4.2 蜗壳区压力脉动特性 |
3.4.3 无叶区压力脉动特性 |
3.4.4 尾水管压力脉动特性 |
3.5 轴向水推力的脉动特性探讨 |
3.5.1 计算方法 |
3.5.2 轴向水推力脉动特性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水电站厂房结构流激振动分析 |
4.1 流固耦合数据传递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
4.1.1 耦合数据传递基本原则 |
4.1.2 流固耦合数据传递方法 |
4.2 水电站厂房全流道-结构流固耦合模型 |
4.2.1 C2紧支径向基函数(C2RBF) |
4.2.2 计算条件 |
4.2.3 数据传递精度和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4 C2紧支径向基函数紧支半径选取研究 |
4.2.5 水电站厂房全流道-结构流固耦合模型 |
4.3 水电站厂房流激振动计算条件 |
4.3.1 流场计算模型 |
4.3.2 结构场计算模型 |
4.3.3 计算方案 |
4.4 流场特性分析 |
4.4.1 转轮特性比较 |
4.4.2 脉动压力特性 |
4.5 结构场特性分析 |
4.5.1 不同转轮方案下的结构振动 |
4.5.2 X型转轮不同水头工况下结构振动 |
4.6 小结 |
第五章 水电站厂房水力振动传导机制与蜗壳金属疲劳 |
5.1 基于不同传递路径下的厂房结构振动 |
5.1.1 计算条件 |
5.1.2 不同路径下的厂房结构振动 |
5.2 水力作用下的蜗壳金属疲劳特性 |
5.2.1 计算方法 |
5.2.2 模型与实现 |
5.2.3 静水压力循环荷载下的低周疲劳 |
5.2.4 脉动压力循环荷载下的高周疲劳 |
5.3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1.主要发表论文 |
2.专利 |
3.软件着作权登记 |
4.主要参与的基金项目 |
5.主要参与的研究项目 |
致谢 |
(3)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范围 |
1.5 概念界定 |
1.6 既有研究综述 |
1.6.1 天津近代建筑史研究 |
1.6.2 我国近代建筑师、建筑设计机构研究 |
1.6.3 我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 |
1.6.4 既有研究不足 |
1.7 研究方法 |
1.8 创新点 |
1.9 研究框架 |
第2章 中西建筑师的职业起源和形成 |
2.1 中国清朝以降工匠体系的传承 |
2.1.1 皇家工官制度 |
2.1.2 民间匠籍制度 |
2.2 西方近现代职业建筑师的发展 |
2.2.1 建筑师职业角色的演进 |
2.2.2 建筑师培养方式的转变 |
2.2.3 行业组织和职业注册制度的建立——以英国为例 |
2.3 小结 |
第3章 中国近代建筑师职业引入的社会背景 |
3.1 观念转变——近代建筑思想的更新 |
3.1.1 从消极避让到主动学习 |
3.1.2 从机械模仿到辩证思考 |
3.1.3 传统样式与现代风格的碰撞 |
3.2 技术支撑——近代建筑技术的升级 |
3.2.1 西方建筑技术的早期引入 |
3.2.2 西方建筑技术的全面接受 |
3.2.3 中西建筑技术的本土融合 |
3.3 人才培养——近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创建 |
3.3.1 西方教育制度的引入 |
3.3.2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制度的形成 |
3.3.3 天津近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
3.4 制度确立——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形成 |
3.4.1 租界对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引入(1860-1902) |
3.4.2 华界对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探索(1902-1928) |
3.4.3 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确立(1928-1937) |
3.4.4 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发展(1937-1949) |
3.5 小结 |
第4章 天津近代建筑师群体的构成和职业实践 |
4.1 天津近代建筑师群体的构成 |
4.1.1 近代建筑师群体来源 |
4.1.2 近代建筑师群体供职机构 |
4.2 外国开发建设机构与建筑师在津的早期开拓 |
4.2.1 先农公司(工程部) |
4.2.2 义品公司(设计部)和沙德利工程司 |
4.3 中外建筑师在津的职业实践 |
4.3.1 “合伙经营型”建筑设计机构 |
4.3.2 “独立经营型”建筑设计机构 |
4.4 小结 |
第5章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的特征表现 |
5.1 法制化——建筑师的职业制度 |
5.1.1 民国时期的初步确立 |
5.1.2 日伪时期的短暂停滞 |
5.1.3 民国末期的快速发展 |
5.1.4 解放初期的过渡转换 |
5.2 责任化——建筑师的职责范围 |
5.2.1 项目协调 |
5.2.2 许可申请 |
5.2.3 施工监督 |
5.2.4 安全鉴定 |
5.3 规范化——建筑师的执业规范 |
5.3.1 收费标准 |
5.3.2 工作流程 |
5.3.3 工程文件 |
5.4 团体化——建筑师的行业组织 |
5.4.1 学术团体 |
5.4.2 同业公会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的规律 |
6.1.1 阶段性的发展 |
6.1.2 多方面的转变 |
6.1.3 进程中的不足 |
6.2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对天津建筑设计行业的影响 |
6.2.1 促进了设计思想的多元发展 |
6.2.2 推动了建筑技术的长足进步 |
6.2.3 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储备人才 |
6.2.4 提供了有借鉴性的管理制度 |
6.3 研究未尽事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南京建筑1950s-1990s ——一个中国现当代建筑的切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南京现当代建筑初探及研究意义 |
1.2 已有的研究评述 |
1.3 研究对象及选择依据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南京城市变迁与建筑类型演变1950s-1990s |
2.1 南京城市定位与转型 |
2.1.1 城市定位 |
2.1.2 基本建设投资与实际建设 |
2.1.3 城市规模与布局 |
2.2 南京现当代建筑主要类型及其演变 |
2.2.1 1950s代表性建筑类型——文教、工业、居住、医疗建筑 |
2.2.2 1960s-1970s代表性建筑类型——居住、工业、交通建筑 |
2.2.3 1970s中期-1980s代表性建筑类型——多样化 |
2.2.4 1990s代表性建筑类型——均衡发展 |
第三章 居住建筑1950s-1990s |
3.1 厂矿职工住宅1950s-1960s——依厂而居 |
3.1.1 工人新村 |
3.1.2 厂矿生活区 |
3.2 联建住宅与新区开发1970s中期-1980s中期——依城而居 |
3.2.1 联建住宅 |
3.2.2 回迁房及新区开发 |
3.3 住宅类型多样化1980s中期-1990s——城中建城与城外造园 |
3.3.1 复建房 |
3.3.2 跃复式住宅与商住楼 |
3.3.3 商品房——景观营造 |
3.4 小结 |
第四章 文教建筑1950s-1980s中期 |
4.1 高校教学楼1950s——因地制宜的多种探索 |
4.1.1 “体宜”的和谐 |
4.1.2 场地与空间的协调 |
4.1.3 模数制的探索 |
4.2 图书馆建筑1970s中期-1980s中期——从藏书馆到资料情报中心 |
4.2.1 单元式的延续与发展 |
4.2.2 毗邻式与垂直式中的灵活性探索 |
4.3 小结 |
第五章 纪念性建筑1960s-1980s |
5.1 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时代的纪念碑 |
5.2 雨花台烈士陵园——山地轴线上的“传统” |
5.3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遗址上的历史呈现 |
5.4 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历史史料陈列馆——历史街区中的“民居式”设计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图片来源及参考文献 |
附录:1950s-1990s南京现当代建筑代表性案例汇总 |
后记 |
作者简介 |
论文发表 |
参与课题 |
(5)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研究回顾与分析 |
(一) 有关中国城市史的研究 |
(二) 国内有关中国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研究 |
(三) 海外及港台相关研究 |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点 |
四、研究对象与概念说明 |
(一) 研究对象 |
(二) 概念说明 |
第一章 河南省会变迁动因 |
第一节 开封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清、民国开封省会地位的动摇 |
一、清初驻开封各级衙署的被迫迁出 |
二、晚清时期的迁省会之议 |
三、民国时期河南省会的迁移 |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动因 |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的国内经济背景 |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行政区划调整及省级行政中心变迁 |
三、郑州成为河南省新省会的优势 |
四、开封发展的瓶颈 |
五、河南省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契合 |
小结 |
第二章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与初步建设 |
第一节 郑州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 |
一、郑州市新省会的初步规划 |
二、苏联专家与新省会城市规划 |
第三节 新省会郑州市的初步建设 |
一、新省府工程 |
二、郑州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相关建设机构的变化 |
三、郑州市的全面建设任务 |
四、迅速壮大的基本建设队伍 |
五、坚持勤俭节约的建设原则 |
第四节 城市扩建中的征地 |
一、郑州市留用土地以及建设征地概况 |
二、郑州市土地征用相关政策及调整 |
三、郑州市征地使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省内外积极支援新省会建设 |
一、郑州市各界的大力支援 |
二、郑州市群众积极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 |
三、来自省内外的支援 |
小结 |
第三章 河南省会迁移过程及相关问题解决 |
第一节 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及政府应对 |
一、省会迁郑的部署 |
二、省会迁郑前开封市政府的调查工作 |
三、开封市受影响群众对省会迁移的反映 |
四、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 |
五、开封市政府应对民生经济困难的对策 |
第二节 郑州市迎接河南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
一、省会迁郑筹备机构的成立 |
二、郑州市迎接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
三、欢迎迁郑委员会对筹备工作的检查与督促 |
四、郑州市民众对筹备工作的积极响应 |
五、省会迁郑筹备工作的基本完成 |
第三节 省会迁移中的组织工作与组织关系调整 |
一、河南省委的动员与组织工作 |
二、留汴与迁郑:省委及政府的人事组织调整 |
第四节 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 |
一、郑州专区由荥阳迁开封 |
二、开封专区的成立以及专市关系 |
三、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的影响 |
第五节 开封市政府接收迁郑单位移交房产场地及其处置 |
一、开封市政府对迁郑单位房产的接收 |
二、开封市对房产的处置与分配 |
三、房产及场地移交中的问题及解决 |
小结 |
第四章 新省会郑州市的崛起 |
第一节 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与技术工人成长 |
一、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 |
二、商业服务业的发展 |
三、工人技术力量的成长 |
第二节 突飞猛进的城市建设 |
一、郑州市城市建设概况 |
二、郑州市快速发展的市政建设 |
三、郑州市政建设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与日俱进的教育事业 |
一、中等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的快速发展 |
二、从无到有的高等教育 |
三、职工业余文化教育及体育事业的发展 |
四、稳中有进的基础教育 |
五、郑州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
第四节 日趋繁荣的文化事业 |
一、省级文化科研机构迁郑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繁荣 |
二、文化娱乐基础设施的兴建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发展 |
第五节 日益改善的医疗卫生事业 |
一、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概况 |
二、郑州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
三、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原因分析 |
第六节 郑州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原因分析 |
一、职工收入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 |
二、职工住房条件的改善 |
三、人民幸福感增强 |
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开封省会地位丧失与发展的滞缓 |
第一节 发展滞缓的经济 |
一、开封市与郑州市工业经济发展比较 |
二、开封市与郑州市投资额对比 |
三、作为非重点建设城市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 |
四、发展缺乏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投资 |
第二节 总体萎缩的教育事业 |
一、发展迟缓的基础教育 |
二、停滞的职业教育 |
三、萎缩的高等教育 |
四、开封市教育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文化发展走向衰落 |
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随省会迁郑州 |
二、文化娱乐设施发展的停滞 |
三、文艺表演团体的缩减 |
四、开封市文化发展衰落原因分析 |
第四节 卫生事业发展缓慢 |
一、发展滞缓的卫生事业 |
二、缩减的卫生事业经费 |
三、开封市卫生事业发展滞缓原因分析 |
第五节 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 |
一、开封市人口增减变化 |
二、开封市人口结构变化 |
三、开封市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六章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以郑州市为中心的老工业城市的发展 |
二、郑州市周围发展较快的中小城市 |
三、郑州市周边因资源而兴起的新兴省辖市 |
四、河南省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基地 |
五、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二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
一、文化中心的转移及其双面性作用 |
二、高等教育发展滞缓、名校缺失的缘由之一 |
三、省会变迁对河南省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分析 |
小结 |
结语 |
一、国内外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历史考察 |
二、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关系 |
附录 |
附表一: 清代黄河决口次数与河南河患纪要表 |
附表二: 民国开封黄河水患情况 |
附表三: 省直机关迁郑影响情况综合调查表 1954年7月5日 |
附表四: 郑州市城市人口调查表 |
附表五: 郑州市幼儿教育以及基础教育基本情况(含3个表格) |
附录一: 省府迁郑后对救济工作的安排 |
附录二: 关于欢迎省会迁郑各项筹备工作的报告 |
附录三: 郑州市欢迎迁郑委员会的三次筹备工作检查情况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研究回顾 |
三、“工业”、“工业化”、“工业建设”三个概念的界定 |
四、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史前提 |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以前广西社会概况 |
一、混乱的政局 |
二、衰败的经济 |
三、落后的习俗 |
第二节 关于“广西经济出路”的两次论争 |
一、“广西经济出路”大讨论 |
二、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之论争 |
三、两次论争的回顾与思考 |
小结 |
第二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 |
第一节 商人的参与 |
一、广西商业、商人与商会 |
二、粤港客商与广西的商业 |
三、两广商人与广西工业化 |
第二节 广西的手工业与广西工业化 |
一、20世纪30年代广西手工业发展概况 |
二、传统的手工业与近代工业的关系 |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主导 |
一、工业化目标从徘徊到确定 |
二、广西工业建设的管理机构 |
三、工业政策、工业法规的变迁 |
四、具体的工业决策行为及其评价 |
小结 |
第三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外部助力 |
第一节 北平社会调查所与广西工业化 |
一、北平社会调查所在广西的经济调查 |
二、北平社会调查所与广西工业化 |
第二节 中华工业总联合会对广西实业的考察及其影响 |
一、两广实业考察团组团的由来 |
二、两广实业考察团与广西地方政府在广西工业化问题上的互动 |
第三节 中国工程师学会与广西工业化 |
一、广西考察团与南宁年会 |
二、桂林年会与桂林展览会 |
三、两次年会对广西工业化的贡献 |
小结 |
第四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史契机 |
第一节 交通近代化转型为工业化创造良好环境 |
一、水路运输的近代化转型 |
二、公路运输快速发展 |
三、航空运输后来居上 |
四、铁路运输大器晚成 |
第二节 战时工厂内迁为工业化带来新活力 |
一、抗战时期工厂内迁到广西的基本情况 |
二、工厂内迁与广西的工业化 |
第三节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保证 |
一、近代以来广西财税体系的变迁 |
二、20世纪30-40年代广西财税体系的改革 |
三、广西新财税体系对工矿事业发展的支持 |
小结 |
第五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发展概况 |
第一节 抗战以前广西工业化的起步 |
一、矿冶业的近代转型与初步发展 |
二、广西近代工业的崛起 |
第二节 抗战时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
一、外省工业的迁入 |
二、广西工业快速发展 |
三、抗战时期民营工业的迅速发展 |
第三节 广西工业化的高峰——广西企业公司 |
一、广西企业公司概况 |
二、广西企业公司与广西工业化 |
三、广西企业公司的价值 |
第四节 日军入侵广西对广西工业的破坏 |
一、日军对广西一般工业的破坏情形 |
二、日军对广西水电事业的破坏情形 |
三、日军对广西矿业破坏的情形 |
第五节 战后重建与广西地方政府对工业化的反思 |
一、战后广西工业重建计划概况 |
二、广西地方政府对工业化的反思 |
小结 |
第六章 比较视野下的广西工业化所取得的成绩与不足 |
第一节 比较视野下的广西工业化所取得的成绩 |
一、广西与周边五省工业化的基础条件比较 |
二、广西与周边五省工业化的程度比较 |
第二节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不足方面 |
一、对工业化问题认识的不足 |
二、对工业化实施的行为不足 |
小结 |
结语 |
一、对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历程的认识 |
二、对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诸问题的反思 |
三、从广西的经验教训看落后地区工业化的路径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桂系时期有关广西工业建设的重要文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再创广西水电设计院新辉煌——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恢复建院30周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回顾 |
1.1 水利前期规划设计 |
1.2 重点工程勘测设计 |
1.3 民生水利工程设计咨询 |
1.4 内部管理 |
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2.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2.2.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 水利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
2.2.2 水利勘测设计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水利勘测设计工作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
3 展望 |
3.1 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
3.2 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
3.3 切实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策略 |
3.4 加强科技创新 |
3.5 注重优秀人才队伍的培养 |
3.6 切实加强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 |
3.7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4 结语 |
(8)近代海河河道治理与天津港口空间转移的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选题意义 |
1.2 学术史回顾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元明清(前期)运河治理与天津港口的空间转移 |
2.1 元代运河的治理与天津双中心港的形成 |
2.1.1 元代以前运河的开凿和天津港口的出现 |
2.1.2 元代运河的治理与河西务的兴起 |
2.1.3 元代漕粮海运与海港的选址 |
2.1.4 元代天津双中心港口的形成 |
2.2 明代运河治理与天津双中心港口的嬗变 |
2.2.1 明代漕运与天津河港的完善 |
2.2.2 运河河道的治理 |
2.2.3 明代天津双中心港口的嬗变 |
2.3 清代前期运河治理与天津单中心港的形成 |
2.3.1 清代前期漕运与天津河港的发展 |
2.3.2 运河的治理 |
2.3.3 清代前期天津单中心港的形成 |
第3章 近代天津港口的繁荣与海河淤积和冬季封港 |
3.1 近代天津港口的繁荣 |
3.1.1 清代后期漕粮海运与码头空间转移 |
3.1.2 近代天津双中心港口的形成 |
3.1.3 天津港口的繁荣 |
3.2 海河淤积 |
3.2.1 海河淤积日益严重 |
3.2.2 海河淤积的因素 |
3.3 冬季封港 |
3.3.1 航道冬季封冻现象 |
3.3.2 极端冰冻事件 |
第4章 海河的治理(上) |
4.1 海河工程局对海河干流的治理 |
4.1.1 海河工程局的成立 |
4.1.2 闭塞支渠、建迎水坝和护岸工程 |
4.1.3 裁弯取直工程 |
4.1.4 海河与大沽口航道的疏浚工程 |
4.1.5 冬季撞凌及其他工程 |
4.2 顺直水利委员会对海河的治理 |
4.2.1 顺直水利委员会的成立 |
4.2.2 治标工程 |
4.2.3 治本计划 |
第5章 海河的治理(下) |
5.1 海河放淤工程 |
5.1.1 整理海河委员会与整理海河善后工程处 |
5.1.2 海河放淤工程的缘起 |
5.1.3 海河放淤工程开展过程 |
5.2 华北水利委员会对海河的治理与规划 |
5.2.1 华北水利委员会 |
5.2.2 河道地形测绘、水文气象观测和流域调查 |
5.2.3 流域治理规划和水利工程设计 |
5.2.4 水利工程的实施 |
5.2.5 1949 年之后海河的治理概况 |
5.3 海河冲淤变化研究 |
5.3.1 海河深度与含沙量、流量和潮差对比分析 |
5.3.2 永定河决口对海河含沙量的影响 |
5.3.3 大沽沙坝演变研究 |
第6章 近代塘沽新港的兴起与发展 |
6.1 近代天津海港的选址的抉择过程 |
6.1.1 秦皇岛的开埠与港口的发展 |
6.1.2 天津港的冬季码头 |
6.1.3 秦皇岛港不能替代天津港 |
6.1.4 孙中山提出北方大港计划 |
6.2 塘沽新港的建设 |
6.2.1 筹建塘沽新港的争议 |
6.2.2 塘沽新港建设过程 |
第7章 结语 |
7.1 天津港城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 |
7.2 海河水系治理特点的变化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大庆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水利规划设计行业发展概述 |
1.1.2 大庆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2 大庆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的必要性 |
1.2.1 大庆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展面临的形势 |
1.2.2 大庆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发展战略研究的必要性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
第二章 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
2.1 战略的涵义 |
2.2 企业战略的涵义 |
2.2.1 广义的定义 |
2.2.2 狭义的定义 |
2.2.3 整合的观点 |
2.3 企业战略的特征 |
2.4 企业战略的层次体系 |
2.5 企业战略管理的涵义 |
2.6 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内容 |
2.6.1 研究内容 |
2.6.2 战略分析的作用 |
第三章 大庆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要素研究 |
3.1 外部环境分析 |
3.1.1 外部分析的性质 |
3.1.2 外部环境分析 |
3.2 外部因素分析及评价 |
3.2.1 EFE 矩阵原理 |
3.2.2 大庆市水利规划设计院的EFE 矩阵 |
3.3 内部因素分析及评价 |
3.3.1 关键内部因素 |
3.3.2 IFE 矩阵原理 |
3.3.3 大庆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的IFE 矩阵 |
第四章 大庆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 |
4.1 大庆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发展目标 |
4.1.1 设计院愿景 |
4.1.2 设计院总体目标 |
4.1.3 设计院2007 年度发展目标 |
4.2 战略备选方案及评价 |
4.2.1 SWOT 分析 |
4.2.2 构建大庆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的 SWOT 矩阵 |
4.3 战略决策 |
4.3.1 制订定量战略计划矩阵 |
4.3.2 大庆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的QSPM 矩阵 |
4.4 战略规划措施 |
4.4.1 市场渗透战略 |
4.4.2 市场开发战略 |
4.4.3 产品开发战略 |
第五章 大庆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的实施 |
5.1 完善规章制度 |
5.2 优化资源配置 |
5.3 人力资源激励对策 |
5.3.1 设计院改革总体原则 |
5.3.2 强化绩效管理 |
5.3.3 加强人员培训 |
5.4 培育企业文化 |
第六章 大庆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实施发展战略的效果分析 |
6.1 设计院2007 年度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
6.2 效果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前进中的天津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土石坝渗流性态研究[D]. 吕鹏. 天津大学, 2019(01)
- [2]水电站蜗壳传力机制与厂房流激振动特性研究[D]. 张智敏. 武汉大学, 2019(06)
- [3]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D]. 刘清越. 天津大学, 2019(06)
- [4]南京建筑1950s-1990s ——一个中国现当代建筑的切面[D]. 黄恩泽. 东南大学, 2018(05)
- [5]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D]. 张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8)
- [6]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D]. 唐湘雨.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7]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再创广西水电设计院新辉煌——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恢复建院30周年回顾与展望[J]. 陈发科. 广西水利水电, 2014(05)
- [8]近代海河河道治理与天津港口空间转移的过程研究[D]. 王长松. 北京大学, 2011(09)
- [9]大庆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D]. 高绪艳. 天津大学, 2008(08)
- [10]昆明院“十五”科技创新成果与“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A]. 蔡绍宽,刘毅,张宗亮. 2008中国水力发电论文集,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