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简报黄土高原地区城市化过程中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延安市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冯岐[1](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陕北生态治理研究 ——以延安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郭子豪[2](2021)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水系平衡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黄土丘陵沟壑区大规模“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以及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高质量耕地短缺与城市用地紧张导致的粮食安全与人居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当地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为开发当地土地潜力,黄土丘陵沟壑区开展了大规模沟道土地整治工程。针对沟道土地整治过程中出现的控制工程管涌、新造土地不均匀沉降及盐渍化等水系失衡灾害,本研究选取不同典型沟道土地整治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域自响应理论”,结合野外调查、室内物理与数学模型模拟的方法,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流域水系平衡对典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的响应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应成果,对整治流域所出现的一系列水系失衡灾害进行安全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流域自响应理论”的完善。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工程是流域水系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自响应理论”认为:流域系统内各要素是相互联系与运动的,运动的目标是追求系统的平衡。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当系统受到外来因素影响,系统平衡受到破坏,流域系统会自动朝着建立新平衡的方向发展。本研究表明:流域水系多年平均也是平衡的,当水系要素受到干扰,如土地整治切削边坡、填埋沟道等人为活动,水系平衡被打破,流域水系将自动进行调整,以适应平衡。在新的调整过程中,如得不到合理的调控,将会出现一系列水系失衡引发的灾害,如切削高陡边坡截断流路出现的水流出露点高悬、沟道因填埋“造地”形成的控制工程管涌及盐渍化等。本研究通过构建室内物理与数学模拟模型,对水系平衡运动过程中的水动力要素进行模拟和调控,并在实践中进行运用,完善了“流域自响应理论”中水系变化与沟道土地整治的互馈机制。(2)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基于“流域自响应理论”所构建的室内实体模型得出,在室内模拟沟道上层工程黄土填埋0.1m,下层填埋粗砂0.9m,地下水埋深0.6m,总降雨量为120mm的条件下,相对于裸坡未整治沟道,裸坡梯田沟道、植被梯田沟道、秸秆覆盖梯田沟道与60%裸坡沟道土地整治可以分别平均减少地表径流25.78%、45.51%、62.40%和42.1%,表明随着沟道整治措施比例的增大,沟道水系中地表径流转化减少,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转化比例增多;在相同模拟沟道与降雨量下,随着降雨强度从45mm/h以15mm/h等梯度增加到120mm/h,裸坡未整治沟道、裸坡梯田沟道、植被梯田沟道和秸秆覆盖梯田沟道,其地下水转化了分别减少27.2%-53.3%、3.9%-13.7%、27.9%-33.3%、3.2%-10.8%,而60%裸坡沟道土地整治沟道地下水补给量则变化不大,表明沟道土地整治可以显着拦截暴雨径流,并将其转化为沟道地下水。(3)室内试验难以实现的条件下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流域水系平衡影响。本研究基于室内实体模型模拟结果,构建、率定并验证了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水系平衡影响的HYDRUS-3D及Visual MODFLOW模型,模拟了室内试验难以进行的更大雨强和黄土填埋厚度下的沟道水系转化过程。结果表明,在下层填埋粗砂0.9m,地下水埋深0.6m,总降雨量为120mm的条件下,当降雨强度从30mm/h增加到150mm/h,沟道土地整治措施下的平均地下水位降低了6.24%;工程黄土填埋厚度从0.1m增加到0.4m,地下水位平均降低了13.62%。表明工程黄土填埋厚度的增加对地下水转化的削弱作用要强于降雨强度的增加对地下水转化的削弱作用。因此,在土地整治沟道黄土填埋深厚区域,需要进行水系调控,增加地下水转化,避免地表径流长时间蓄积所带来的灾害。(4)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本研究利用水文比拟、卫星监测影像以及构建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下水影响的Visual MODFLOW模型等方法,研究了延安新区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降雨量40-60mm条件下,延安新区所在桥儿沟流域出口最大洪峰流量为6.16-9.24m3/s,次降雨之后的平均地表径流总量是未整治前的3.04倍,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土地整治实施所带来的地表径流过多的风险。与此同时,由于持续的水土保持治理以及城市绿化、人为灌溉、沟道填埋等原因,延安新区表层土壤体积含水率由0.102增加到0.163。数值模型模拟表明,整治区域挖方区地下水较少,而填方区地下水分布则较为集中;整治流域周围存在100m高度左右的高陡边坡集中区域,此处地下水活动较为频繁,有较大几率发生水系失衡灾害;在高陡边坡集中区域布设地下水排泄盲沟可令地下水位最大降低26m左右,减小了地下水活动频繁带来的负面影响。(5)沟道土地整治流域水系失衡灾害调控与防治。针对流域水系失衡引起沟道侵蚀测量困难的问题,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利用卫星影像测算侵蚀沟道特征参数的方法,其对切沟的测算精度可达97.4%,对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工程溃坝土方量测算精度可达91.1%,满足沟道土地整治工程灾害的调查需求;室内试验及模拟结果表明,相同降雨强度下,60%比例的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可以提高沟道整治坝体设计洪水标准65.6%;优化地下水排泄盲沟防盐碱化和控制工程管涌设计,应用结果表明其减少土壤水分46.81%,降低最大土壤电导率15.41μs/cm,防盐渍化与管涌潜蚀效果良好;布设沟道整治防侵蚀固堤保坎工程的流域,在日降雨量为120mm暴雨条件下,土地整治工程完好率提高了80%以上,表明本研究成果可以有效对沟道土地整治流域水系失衡灾害进行调控与防治。
袁和第[3](2020)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黄土高原因其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加上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其严重的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国十分重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经过几十年的水土流失治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恢复,社会经济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今我国已将建设生态文明放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有必要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现状和形成机制进行系统总结,指导黄土高原新时代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本研究在对国内外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实践和理论研究等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结的基础上,以我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黄土高原中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其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从而为未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1)阐述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其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内涵,利用径流调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论理论等理论,解释了小流域、及其综合治理和模式的相关概念和内涵,认为小流域综合治理不仅是解决一个独立单元的生态问题,更是由生态问题、社会经济和发展现状、资源利用等多层次、多要素组成的大复合系统。(2)选择土地利用现状、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作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体系构成的调查对象。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显着影响了区域的土地利用,6个典型小流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草地和农地,分别占调查流域总面积的46.7%、25.9%、17.7%,植被建设是黄土高原最常见的水土流失治理手段之一;常见工程措施包括梯田、鱼鳞坑、水平阶和水平沟和淤地坝等,其中梯田是最为常见的工程措施,6个流域梯田面积占总流域面积的20.7%。根据不同的自然状况和经济条件,水土保持措施有各不相同的布设和配套方式。(3)以土壤有机碳为指标评价,以人工干预恢复措施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六个流域内总共设置了40个样地研究生态恢复措施的土壤改良效益。结果表明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带来了显着的碳汇效益,草地(39.42±22.21 t·hm-2),撂荒梯田(34.11±7.66 t·hm-2),梯田(32.48±11.27 t·hm-2),灌木(32.16±23.33 t·hm-2)和经济林(31.39±20.93 t·hm-2)土壤有机碳储量显着高于坡耕地(18.08±5.44 t·hm-2)(P<0.05)。人为管理会显着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结构,能够将土壤有机碳的表聚性削弱13.6%(P<0.05),同时土壤的固碳能力受到气候和土壤的深刻影响,工程措施与植被措施的结合,通过人为的促进和自然的恢复,可以表现出更好的碳汇效益。(4)利用不同小流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和主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分布及搭配情况,结合小流域的经济发展政策,提出了6条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通过实地调查和理论基础,阐述了其形成机理和影响要素。立体对比各个流域,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异质性与广泛性,即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应科学借鉴,注重细节与差别进行因地制宜的精准改良。在新时代背景下新模式的构建应当积极践行新理念,注重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与政策、产业和环境的结合,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更是创造“金山银山”的可行之道。
吴雪娇[4](2020)在《西北黄土高原农业要素时空演变特征分析》文中提出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加剧了该区的贫穷与落后,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而1999年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实施以来,改善了该区的生态环境,影响了该区农业的发展。因此,水土流失治理等大规模生态建设背景下,黄土高原农业产值特征及关键影响因素与空间分异规律尚未被充分理解。本文采用全局自相关、局部自相关模型对该区农业(即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影响农业的因素,构建了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业各因子的时空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以6个类型区为例具体进行剖析。结果如下:(1)1995年、2000年、2008年、2013年、2017年5个时期,农业的产值不断地增加,农业结构变化不显着,基本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次之,林业比偏小。从空间分布来看,种植业的产值中部低四周高,且从东向西递减;林业的产值由西北向东南递增;畜牧业的产值由西北向东南递减。3个产业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性。(2)1995年、2000年、2008年、2013年、2017年5个时期,机械、劳动力等投入因子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发展最大的促进因素,因此在现有的资源环境条件下,加大机械、劳动力等的投入力度可促进农业的发展。而随着退耕还林的推进,原来陡坡耕地转变为林地,因此地形因子客观上推动了林业的发展。(3)6个类型区3个产业最主要的促进因素存在差异,对于种植业而言,安塞区为农村人口,安定区、吉县为农业机械总动力,长武县为人口密度,原州区为林草地占比,准格尔旗为年平均降水;对于林业而言,安塞区为年平均气温,安定区、长武县、吉县为人口密度,原州区为农业机械总动力,准格尔旗为林草地占比;对于畜牧业而言,安塞区为畜牧业规模,安定区、吉县为林草地占比,原州区为年平均气温,长武县、准格尔旗为人口密度。因此可根据不同类型区最主要的促进因素,增加该要素的投入,因地制宜的发展当地的农业。
张璐[5](2020)在《延安老城区风貌更新研究》文中认为文化自信的城市发展背景下,城市风貌特色的形象输出成为了存量规划发展与研究的新方向。相较于新兴发展的城镇片区,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背景下衍生形成的老城片区正面临众多现实发展矛盾。一方面,空间环境活力衰退的现实情况下,老城现代化建设的瓶颈冲击着城市传统空间格局;另一方面,城市人文精神逐渐弱化,城市形象的独特性消失,显现出风貌趋同现象和城市特色危机。故老城区风貌更新在城市复兴的研究中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选取延安老城区作为研究对象,其作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和红色革命圣地,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同时,延安坐落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山环水绕的自然生境赋予了其多样变化的物质环境和空间特色。故研究首先从自然、人文、空间三个层面总结区域特征,并以古代、近代、当代的纵向时间跨度和山水格局、街巷体系、节点标志的横向空间类别梳理老城区的风貌特色要素。进而结合现状揭示出延安老城区城市风貌表达呈现出山水生态安全格局受损、城市空间格局特色逐渐消失、文化空间风貌特征未能显现三大方面的问题。研究提出风貌保护和传承发扬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基于资源特征和城市发展方向,凝练出以山水格局为核心的生态风貌和以红色圣地为核心的文态风貌的更新定位。一方面,以落实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延安老城区的生态风貌更新以“保护生境——完善网络——彰显形象”为目标,对其展开自然生境的保护、绿色格局的搭建以及视觉景观秩序构建的更新策略,凸显生态风貌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另一方面,融合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延安老城区的文态风貌要以“保护文化——凸显标志——细化节点”为目标,对其展开文态风貌保护结构的构建、地标景观意象的营建、文态空间整治的更新策略。采用可视性分析的方法建立老城区景观视廊系统,采用GIS平台天际线分析的方法进行高度控制,以保证景观视廊的通视。通过这种更新目标和策略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文化资源,展示文态风貌标志。最后,以风貌特色功能区为控制单元,建立以生态风貌和文态风貌为核心的风貌控制体系,以实现对老城区风貌的有效管控。以保护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立足于风貌定位,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延安老城区的城市风貌更新展开研究,试图探索存量规划下新的研究技术方法和思路,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老城复兴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参考价值。
刘晓涵[6](2020)在《陕西省延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陕西省延安市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7年四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获取区域四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被信息。利用土地利用数量变化模型、土地利用变化程度模型、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移矩阵等模型,揭示延安市2000-2017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特征;同时以延安市2000-2017年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延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因子进行分析,主要结论:(1)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林地和耕地为主,草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7%,分布最为广泛;其次是林地和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25%、26%,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的面积占总面积2%。(2)从研究区域2000-2017年间各时段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相互转化分析,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面积主要转出方向为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2420.44km2;林地和草地面积逐渐增加,主要由耕地流入,面积分别增加871.74km2、1366.87km2,说明研究区域退耕还林、土地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政策的实施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水域面积增加,流入大于转出,主要由草地、耕地和林地流入,增加了9.7km2;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增加,主要转入为耕地、林地和草地,分别增加了147.39km2、28.67km2。(3)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来看,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指数等模型对土地利用的速度和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000-2017年间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且变化速度明显;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增加,其中变化速度明显程度依次为未利用地、建设用地、林地、草地和水域。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在2005-2010年间土地利用程度最大。土地利用综合指数逐步降低,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和变化率均为负值,针对上述情况分析,说明研究区域内的土地利用尚处于调整期。(4)对2000-2017年间土地利用/覆被驱动力进行定性描述和相关分析,自然因素对土地利用/覆被影响较小,通过SPSS软件主成分分析法,定性分析区域内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人为因素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在逐渐加强,影响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主导因子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农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
姜凯斯[7](2020)在《生态治理背景下黄土丘陵沟壑区村域系统发展模式研究 ——以碾庄流域为例》文中认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多年生态保育工程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优化了区域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增强了区域环境承载力和服务功能,使区域整体发展趋于生态化、集约化和合理化,深深影响着当地村域系统的演变进程。已往研究中对村域聚落的生态学以及生态乡村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但从土地利用角度聚焦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复杂脆弱生态区村域系统的微观研究相对不足。本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山上退耕还林、山下治沟造地”典型代表区—碾庄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勘察和调研走访的社会经济数据,利用ENVI、Arc GIS等软件技术,从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土地利用动态转移特征以及建设用地演化特征等方面综合分析了该流域村域土地利用结构演变过程及生态治理与村域系统发展的关系,阐明了生态治理对村域系统发展的影响机理,揭示了基于生态治理的乡村地域发展演变的特征与趋势,最后结合碾庄流域村域发展现存问题,关注乡村空间结构优化和拓展乡村空间功能,提出区域生态治理背景下的村域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为丘陵沟壑区生态型乡村建设提供参考。深入开展乡村地域土地利用变化和聚落发展规律的研究,探索乡村经济形态和地域空间重构的乡村转型发展之路,转变乡村地域单纯用于农业生产、向城市提供初级农产品和基础原料的角色,对优化黄土丘陵沟壑区村域系统、推进城乡融合与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Landsat影像获取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建设用地重心变化来对村域格局演变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主要取得以下进展:(1)分析了碾庄流域2009—2018年10年间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情况。主要发现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流域高程高、坡度大的坡耕地逐渐被林草地所替代,耕地开始向高程低、坡度缓的区域聚集,沟道坝地明显增多;与此同时大量的坡耕地及稀疏生态用地转化为林地,林地面积占比由2009年的由32.34%增加至2018年的50.88%,建设用地面积10 a间增加了近75%。另一方面,流域不同地形下的植被类型间转换存在差异,高程高、坡度陡的区域多发生林灌地与草地间的转换,而高程低和坡度缓的区域多发生建设用地和耕地间的转换,其中,流域沟谷川道及邻近水源的土地多转换为建设用地。(2)分析了碾庄流域村域系统时空演化情况。碾庄流域村域系统发展除了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制约更多的受到人为主导的作用,在政策、人口以及区域产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村域聚落选址具有向土质优越地区趋近性、向沟性、向路性。聚落扩散与迁移呈现向流域东南和西南方向拓展的趋势。聚落建筑形式主要有旧址翻新、乡村“能人”资建以及政府出资盖楼,村民出地享购房优惠三种。(3)探讨了生态治理背景下碾庄流域村域系统发展模式。生态整治与生态治理战略对碾庄村域发展产生了诸多积极影响:耕种地更加集聚,为集约化经营提供了可能;植被覆被提高,生态景观趋好;聚落规模扩展,为商服区发展提供了条件。根据当前村域发展的障碍因素和实际诉求,结合碾庄流域实际发展现状,提出有助于村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三点建议。建议一:充分利用新造耕地,实现农业产业集约化;建议二:加强设施建设,实现基础设施生态化;建议三:推进区域“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党群[8](2020)在《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时空特征、原因与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然灾害是人地负向关系的集中体现。全球气候变暖时期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更高、强度更大、损失更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均构成威胁。对自然灾害时空特征,发生原因,及社会影响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掌握灾害规律,以防灾、减灾,维系生态环境和社会的正常运转。陕北地区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且在生态、社会、能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明清时期“小冰期”气候条件恶劣,整体趋冷干。本文对明代这一典型气候恶化时期,发生在生态脆弱的陕北地区的自然灾害特点、原因及影响展开研究,可丰富过去气候变化时期自然灾害研究案例,获得对灾害发生下自然-生态-社会反馈机制的认识,对从过去自然灾害中进行“灾害学习”,及现今全球变化背景下灾害防治、环境治理、人地关系调整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通过对明代发生在陕北地区的自然灾害史料收集、整理,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数理统计、小波分析、M-K检验、ArcGIS空间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各类自然灾害的时空特征及灾害总体特点、灾害间关联及多灾种耦合、灾害原因及社会影响开展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在明代的277年中,陕北地区自然灾害共发生404次。旱灾为最主要的灾害类型,共发生98年次,涉及1885县次。等级上“中度”占优势,大旱、特大旱对社会影响巨大。时间分布规律明显:1)10a频次和县次均呈显着波动上升趋势,呈4阶段:少发-广发且增加-减少-快速增加,多发和广发的峰值出现在1630-1644年期间。2)季节性明显,夏季高发、广发,秋季和春季多发,冬季最少,多发连季节旱。3)具有6a、12a、25a和66a的周期性。4)1400-1409年呈现频次急剧增加的突变特征,并在1430-1439年增态更加明显。空间分异表现为:南部高、北部较低,且旱灾高频区域呈连片分布特征,分布在洛川-黄陵-黄龙,和米脂-绥德-子洲-清涧2个区域。连年持续干旱在明中后期多有发生,对区域干旱气候事件具有指示作用。(2)洪涝灾害共发生54年次,涉及313县次,等级以“中度”为主,多发于明中后期,“重度”灾害集中于明中期。在时间上的分布规律表现为:1)10a频次和县次均呈明显波动上升趋势,呈4个阶段:无灾-较频发广发-频发但范围减少-快速增加。2)季节性特征明显,夏季、秋季多发,秋季最广发,月份上七、八月(农历)最多发、广发。3)具有6a、32a的周期性。4)1380-1389年呈现频次由少变多的突变态势,并在1430-1439年增态更加明显。灾害空间分异表现为:高频中心呈点状分布,位于榆林、富县、绥德、清涧。(3)因旱、寒冻低温、洪涝、虫、风、雹、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导致的饥荒,共发生90年次。因旱灾导致的最多(69年次)、涉及范围最广(976县次)。时间分布规律表现在:1)10a频次和县次均呈显着波动上升趋势,呈4个阶段:少发-多发广发-多发较广发-频发广发,明中、后期频发、广发,峰值出现在1630-1644年期间。2)具有4a,9a,22a,40a的周期性。3)1410-1419年呈现频次急剧增加的突变特征。空间分异表现为:存在洛川-黄陵-黄龙-富县,米脂-绥德-子洲-清涧2个高频区域。(4)地质灾害共发生31年次,以“轻度”、“中度”为主,但“重度”灾害影响更大。时间上的分布规律明显:10a频次呈显着上升趋势,综合考虑灾害发生县次划分出:无灾-增多-频发广发3个阶段。空间分异明显:高频区域多成片出现,位于洛川-黄陵-黄龙、米脂-绥德-子洲-清涧、榆林、延安-延长。寒冻低温灾害共发生28年次,以“中度”、“重度”为主,明晚期最频发、强度最大。灾害发生10a频次呈较显着上升趋势,结合灾害发生县次划分出:少发-增多-无灾-快速增加4个阶段。季节性特征明显:秋季最多发,夏、冬季次之,春季较少。空间上差异较明显,北部、中部地区较多发。雹灾共发生32年次,集中于明中后期,10a频次呈波动上升趋势,有减少-增多-平稳3个阶段,年内集中于夏、秋、冬3季,夏季最多。空间上,北部、东部较多发。虫灾共发生32年次,以“轻度”、“中度”为主,重度、特大虫灾集中于明中、后期。灾害10a频次呈上升趋势,划分为少发-增多-无灾-波动增加4个阶段。季节性显着,多发于夏秋两季。空间上,黄陵、清涧最为多发。(5)自然灾害总体呈现越到明代后期,越频发、灾情越严重:明代前期灾害较轻,中期发生频度、广度偏高,后期最频发、广发。年内季节性显着,四季均有发生,夏秋两季更集中、频繁(占总数的75.50%)。空间差异较显着,榆林,洛川-黄陵-黄龙,米脂-绥德-子洲-清涧是相对高频区域。(6)自然灾害间具有关联,多灾种耦合特征明显。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间形成普遍联系的灾害网络,饥荒位于网络中心位置。气象灾害的旱、洪涝、雹、寒冻低温、风灾间存在关联,并有耦合发生的情况。气象灾害与饥荒、疫灾、虫灾存在关联。多灾种耦合还表现为时间的群发、空间的群聚。灾害群发频度显示了8个群发期,不同群发期灾害构成类型存在差异,明末的第8群发期最为严重,灾害构成指示了当时冷干的气候特征。灾害多度识别了灾害的群聚,环境相对较好的东中部绥德-米脂-子洲-清涧区域、南部洛川-黄龙-黄陵区域的灾害群聚,表明灾害群聚与孕灾环境、承灾体均存在关系。(7)陕北地区灾害发生的原因包括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因素。气候的冷暖干湿与自然灾害总频次、县次间,呈负相关关系:气候偏冷干时段灾害相对多发、广发。旱灾频次、饥荒县次、寒冻低温灾害县次与温度关联度更高,洪涝灾害频次、虫灾频次、地质灾害县次、风灾县次与湿度关联度更高。地质地貌因素则对洪灾、地质灾害起重要作用。社会因素表现为人口数量、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与社会脆弱程度。自然灾害发生频次与人口增加呈同方向变化:人口增加速度越快,灾害发生越频繁。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表现为:北部屯垦的发展与灾害分布重心的南-北移动相呼应。救灾措施失效等表现出的社会脆弱性程度增加,是明中后期特别是后期灾害更加频繁的重要原因。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森林草原植被减少和水土流失加剧。明中后期自然灾害的频发、群发,与此时期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恶化存在联系。陕北地区明代灾害与自然、生态、社会因素存在互动关系,反映出自然-生态-社会系统形成负反馈链条,是气候恶化背景下,生态环境脆弱区域人-地负向关系的集中体现。(8)各类灾害的频繁发生,对区域人口、经济发展、社会秩序、文化诸方面造成严重影响。导致人口死亡、流移,农业和城镇经济受损,冲击社会秩序,塑造信仰、民俗及城镇建设。
熊玉晴[9](2020)在《延安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模拟预测》文中研究说明近20多年来,在全球生态环境彼此间相互作用的大背景下,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UCC)研究仍是当前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模拟预测是LUCC研究中的重要部分。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从空间变化和时间过程中进行分析,体现不同土地类别的不同功能和各土地类型之间的结构复杂性。土地利用模型在模拟时空动态变化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从土地利用的趋势变化、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上进行研究,能够有效地反映土地类别的变化,使用土地利用模型进行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模拟研究具有实用性和合理性。本文选择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延安市全域为研究对象,整理了研究区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并定量分析自2010年以来延安各县(市、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方向及变化速率,建立土地利用模型预测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第一步,依据延安市2010~2018土地变更数据库及2019年最新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延安市土地利用结构情况:延安市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所占比重较大,林地和草地之和达80%以上。第二步,进行土地利用动态度(单一、综合)分析,掌握土地利用变化速率,土地利用动态度绝对值越大,土地利用变化越剧烈。林地、交通运输用地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正向变化较大,园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负向变化较大,2016~2019年期间的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高于十年间的平均值。延安市近10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4.23%,其中较高的有延川县8.33%,延长县7.84%。第三步,使用相关软件的合并、融合、相交等功能整理出延安市2010~2013年,2013~2016年,2016~2019年三期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通过转移矩阵可定量的看出土地利用的转移方向和面积,其中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内部变化大。第四步采用CA-Markov模型分析,得到土地利用转换概率及自然发展状态下的各县(市、区)2022年的土地利用预测结果,并进行精度检验。最后,综合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和2022年预测结果,针对延安市土地利用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土地利用对策和实现途径。
杨东[10](2020)在《延安市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全球化推动着区域一体化和文化的大交融,平衡、协同和趋同成为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词。与此同时,城市因受到外来文化和外来新生元素的冲击,固有的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城市间的差异性逐渐缩小,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保护和发展城市特色成为城市发展的焦点问题。延安作为中国的革命圣地与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加之独有的陕北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和地域文化内涵形成了独有的城市风貌。“宝塔山延河水”、窑洞、剪纸、秧歌……构成了鲜明的城市特色体系。但受河谷地形限制,导致城市建设用地严重紧缺,开发强度和建设密集日益加大,固有的城市风貌正日渐消逝。保护、修复、体现、发展城市特色成为实现城市发展目标的核心任务。笔者基于攻读硕士阶段实践项目——“延安市七里铺片区城市设计”对七里铺片区的风貌特色发展进行规划设计。在理论层面,以文献综述法和归纳比较法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在了解现状阶段,通过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咨询法对现状风貌特色进行认知;在规划设计阶段,首先以AHP层次分析法对现状风貌进行评价,总结风貌现状问题,然后以问题为导向,对七里铺片区的城市风貌特色规划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侧重于四个方面:其一是对城市风貌、城市特色及城市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其二是对延安市风貌构成要素的特征研究;其三是对七里铺片区的风貌特色评价体系与现状特征研究;其四是对七里铺片区的风貌特色规划实证研究。本次研究旨在有效的推动七里铺片区的风貌特色构建,同时为延安市其他片区或其他城市的风貌特色规划提供参考。
二、研究简报黄土高原地区城市化过程中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延安市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研究简报黄土高原地区城市化过程中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延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2)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水系平衡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得到以下项目的资助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地整治的内涵与国内外发展趋势 |
1.2.2 国内外沟道流域水土保持技术发展与现状 |
1.2.3 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现状 |
1.2.4 土地整治措施对沟道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 |
1.2.5 土地整治对沟道水系影响研究与评价方法 |
1.3 存在问题与不足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1.3 技术路线 |
2.2 研究方法 |
2.2.1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室内试验模拟系统 |
2.2.2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室内模拟试验设计与试验材料 |
2.2.3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室内模拟试验试验监测项目与监测方法 |
2.2.4 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研究区域 |
2.2.5 沟道土地整治水系平衡数值模拟平台 |
第3章 沟道土地整治条件下“流域自响应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
3.1 “流域自响应理论”简述 |
3.2 沟道土地整治水系平衡研究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
3.3 沟道土地整治下的“流域自响应理论”完善 |
3.4 基于“流域自响应理论”的沟道整治条件下水系平衡新理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 |
4.1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地表产汇流的影响 |
4.1.1 不同整治沟道下垫面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分析 |
4.1.2 降雨强度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分析 |
4.2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土壤水变化的影响 |
4.2.1 不同整治沟道下垫面对土壤水的影响分析 |
4.2.2 降雨强度对土壤水的影响分析 |
4.3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 |
4.3.1 不同整治沟道下垫面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分析 |
4.3.2 降雨强度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分析 |
4.4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沟道降水分配各水系要素的影响 |
4.4.1 不同整治沟道措施对沟道水系要素分配的影响分析 |
4.4.2 降雨强度对沟道水系要素分配的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数值模型不同线性沟道土地整治条件下水系平衡模拟 |
5.1 基于HYDRUS-3D不同条件下线性沟道土地整治水量转化模拟分析 |
5.1.1 HYDRUS-3D模型的建立 |
5.1.2 不同模拟沟道下垫面模型参数的率定与验证 |
5.1.3 基于室内模拟条件下不同沟道土地整治条件对水系要素转化影响 |
5.2 基于Visual MODFLOW不同线性沟道整治下垫面对地下水位影响模拟 |
5.2.1 Visual MODFLOW模型的建立 |
5.2.2 不同模拟沟道下垫面模型参数的率定与验证 |
5.2.3 基于室内模拟不同沟道整治下垫面对地下水动态变化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水系的影响 |
6.1 基于实地调查和水文模型的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
6.1.1 基于水文比拟法和SCS模型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
6.1.2 基于水土保持监测资料的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
6.2 基于ESA CCI土壤含水量数据的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6.3 基于Visual MODFLOW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 |
6.3.1 水文地质条件概化与建模 |
6.3.2 边界条件与初始水文地质参数设定 |
6.3.3 模型率定及模拟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沟道土地整治流域水系失衡灾害调控与防治技术 |
7.1 基于Google Earth的沟道土地整治坝体冲毁量的测算技术 |
7.1.1 Google Earth对地观测原理 |
7.1.2 系统与随机误差及纠偏 |
7.1.3 侵蚀量计算过程 |
7.1.4 侵蚀量计算结果与精度分析 |
7.1.5 沟道土地整治坝体冲毁侵蚀量测算验证 |
7.2 沟道土地整治对沟道控制工程设计标准的影响 |
7.2.1 对沟道控制骨干坝体设计标准的影响 |
7.2.2 对坝地田坎防护的影响 |
7.3 沟道整治流域水系失衡灾害防治及地下水排泄调控措施设计 |
7.3.1 高边坡水流出露点处工程及植被修复技术 |
7.3.2 整治沟道控制性工程的管涌防治技术 |
7.3.3 整治沟道新造农田地下水排泄调控技术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小流域治理模式的内涵述评 |
1.3.1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内涵 |
1.3.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内涵 |
1.4 小流域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述评 |
1.4.1 径流调控理论 |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3 系统科学理论 |
1.4.4 水土保持学原理 |
1.4.5 生态经济学原理 |
1.4.6 恢复生态学原理 |
1.4.7 景观生态学原理 |
1.5 国外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述评 |
1.6 国内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述评 |
1.7 国内水土流失治理阶段划分 |
1.7.1 起步与探索阶段 |
1.7.2 全面规划、重点治理阶段 |
1.7.3 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阶段 |
1.7.4 注重效益、依法防治阶段 |
1.7.5 以生态修复为主,集中规模治理阶段 |
1.7.6 以生态修复和工程措施结合的大规模布局阶段 |
1.7.7 统筹生命共同体的保护与调控阶段 |
1.8 新时代生态建设理念 |
1.8.1 “两山”理论 |
1.8.2 山水林田湖草统筹理论 |
1.8.3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战略 |
1.8.4 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1.8.5 水土保持信息化 |
2.研究区选取与概况 |
2.1 研究区的选取 |
2.2 研究区域概况 |
2.2.1 陕西市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 |
2.2.2 陕西省延安市羊圈沟小流域 |
2.2.3 陕西省延安市纸坊沟小流域 |
2.2.4 甘肃省西峰市南小河沟小流域 |
2.2.5 甘肃省天水市罗玉沟小流域 |
2.2.6 甘肃省定西市龙滩沟小流域 |
3.材料和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2.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理论和经验总结 |
3.2.2 典型流域治理措施体系分析 |
3.2.3 典型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研究 |
3.2.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改良效益 |
3.3 研究方法 |
3.3.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3.3.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改良效益 |
3.4 数据收集说明 |
3.4.1 DEM数字高程数据 |
3.4.2 水土流失及治理效果图片、治理措施图片 |
3.5 技术路线 |
3.6 研究特色与创新性 |
4.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体系 |
4.1 小流域流域土地利用格局 |
4.2 小流域主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类型 |
4.2.1 主导植物措施体系 |
4.2.2 主导工程措施体系 |
4.2.3 主导耕作措施及其配置模式 |
4.3 本章小结 |
5 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
5.1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模式 |
5.2 风蚀水蚀交错区防蚀固沙模式 |
5.3 生态经济友好型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
5.4 黄土高塬“三大体系”治理模式 |
5.5 丘三区梯田特色果业开发模式 |
5.6 半干旱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模式 |
5.7 本章小结 |
6 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 |
6.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异质性与广泛性 |
6.1.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相似性 |
6.1.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差异性 |
6.2 自然地理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影响 |
6.2.1 气象水文的影响 |
6.2.2 地形地貌的影响 |
6.3 社会经济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影响 |
6.3.1 水土流失治理受到治理效益的需求影响 |
6.3.2 .水土流失治理受社会经济条件限制 |
6.3.3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以区域政策为指导 |
6.4 本章小结 |
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有机碳效益 |
7.1 样地概况 |
7.2 相同生态恢复措施在不同流域间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 |
7.3 同一流域内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 |
7.4 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 |
7.5 生态恢复的土壤碳汇效益 |
7.6 气候和土壤对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 |
7.7 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录A 各流域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有机碳储量(t·hm~(-2)) |
(4)西北黄土高原农业要素时空演变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与基础数据 |
2.1.1 研究区域 |
2.1.2 基础数据 |
2.2 研究方法 |
2.2.1 空间自相关分析 |
2.2.2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2.2.3 冗余分析 |
3 农业产值时空特征分析 |
3.1 农业产值时空分异特征 |
3.1.1 农业产值时空分异特征 |
3.1.2 农业产值结构时空分异特征 |
3.2 农业产值空间相关性分析 |
3.2.1 种植业产值空间相关分析 |
3.2.2 林业产值空间相关分析 |
3.2.3 畜牧业产值空间相关分析 |
3.3 小结 |
4 农业要素对农业影响的时空特征分析 |
4.1 农业要素 |
4.2 模型构建及检验 |
4.3 影响因子时空分异特征 |
4.3.1 种植业影响因子时空分异特征 |
4.3.2 林业影响因子时空分异特征 |
4.3.3 畜牧业影响因子时空分异特征 |
4.4 小结 |
5 不同类型区农业产值分析 |
5.1 延安市安塞区 |
5.2 定西市安定区 |
5.3 固原市原州区 |
5.4 咸阳市长武县 |
5.5 临汾市吉县 |
5.6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 |
5.7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延安老城区风貌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术热点 |
1.1.3 现实需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城市风貌更新研究历程 |
1.3.2 国内城市风貌更新研究历程 |
1.3.3 国内外城市风貌更新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延安老城区的环境特征 |
2.1 延安老城区概况 |
2.2 自然环境特征 |
2.2.1 地形地势 |
2.2.2 山川水脉 |
2.2.3 气候条件 |
2.2.4 植被资源 |
2.3 人文环境特征 |
2.3.1 黄土风情特色的民居建筑 |
2.3.2 表征革命圣地的红色遗迹 |
2.3.3 延续历史文化的府城格局 |
2.3.4 多样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2.4 空间环境特征 |
2.4.1 山—水—城的空间格局 |
2.4.2 空间功能 |
2.5 本章小结 |
3.延安老城区风貌特色的时空构成及问题 |
3.1 行政建制的历史沿革 |
3.2 延安老城区风貌历时结构要素 |
3.2.1 古代老城区风貌的生成 |
3.2.2 近代老城区风貌的发展 |
3.2.3 当代老城区风貌发展的停滞 |
3.3 延安老城区风貌空间结构要素 |
3.3.1 山水格局 |
3.3.2 街巷体系 |
3.3.3 节点标志 |
3.4 延安老城区风貌特色存在的问题 |
3.4.1 山水生态安全面临破损危机 |
3.4.2 城市空间格局特色逐渐消失 |
3.4.3 文化空间风貌特征未能突出 |
3.5 本章小结 |
4.延安老城区风貌更新的思路框架 |
4.1 延安老城区的保护要求 |
4.1.1 基于风貌保护的上位规划解读 |
4.1.2 延安老城区风貌保护内容 |
4.2 延安老城区的风貌更新定位 |
4.2.1 市域内延安老城区的功能定位 |
4.2.2 延安老城区的风貌定位 |
4.3 延安老城区风貌更新路径探讨 |
4.3.1 生态风貌更新思路 |
4.3.2 文态风貌更新思路 |
4.4 本章小结 |
5.顺应山水格局的老城区生态风貌提升 |
5.1 保护生境:生态基底的保护 |
5.1.1 保护“三山”山体完整 |
5.1.2 山林修复 |
5.1.3 水体治理 |
5.2 完善网络:绿网格局的搭建 |
5.2.1 构建山水廊道 |
5.2.2 增加绿地斑块 |
5.3 彰显形象:山—水—城景观秩序的构建 |
5.3.1 景观秩序的图景分析 |
5.3.2 山—水—城景观秩序风貌控制 |
5.4 本章小结 |
6.承继历史文脉的老城区文态风貌整治 |
6.1 保护文化:文态风貌的保护结构 |
6.1.1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内容 |
6.1.2 风貌特色功能区的划分 |
6.1.3 文态网络的构建 |
6.1.4 文态风貌保护结构的组织 |
6.2 凸显标志:地标景观意象的可视表达 |
6.2.1 以宝塔为核心营建地标景观意象 |
6.2.2 基于GIS的地标景观可视性分析 |
6.2.3 基于GIS的文态网络与地标景观之间的可视性分析 |
6.2.4 建立延安老城区景观视廊系统 |
6.3 细化节点:文态空间的整治 |
6.3.1 满足地标可视表达的文态空间环境提升 |
6.3.2 满足地标可视表达的建筑高度控制 |
6.4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延安老城区风貌存在问题及更新策略 |
7.1.2 延安老城区风貌控制体系与内容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图表目录 |
致谢 |
(6)陕西省延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地理位置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象水文 |
2.1.3 土壤植被 |
2.3 社会经济状况 |
3 数据获取及处理 |
3.1 数据来源 |
3.2 遥感数据预处理 |
3.3 遥感图像解译 |
4 研究方法 |
4.1 土地分类方法 |
4.1.1 土地分类系统 |
4.2 主成分分析法 |
5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分析 |
5.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总体特征分析 |
5.1.1 耕地变化情况 |
5.1.2 林地变化情况 |
5.1.3 草地变化情况 |
5.1.4 水域变化情况 |
5.1.5 建设用地变化情况 |
5.1.6 未利用地变化情况 |
5.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动态特征分析 |
5.2.1 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分析 |
5.2.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
5.2.3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分析 |
6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
6.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定性分析 |
6.1.1 自然因素 |
6.1.2 社会经济因素 |
6.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定量分析 |
6.2.1 驱动指标选取 |
6.2.2 计算与结果分析 |
6.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
6.3.1 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分析 |
6.3.2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7)生态治理背景下黄土丘陵沟壑区村域系统发展模式研究 ——以碾庄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治理研究进展 |
1.2.2 村域系统研究进展 |
1.2.3 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与村域发展关系研究进展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技术路线 |
1.3.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 |
2.1 研究区域 |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
2.1.2 自然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生态治理背景下碾庄流域村域土地利用结构演化特征 |
3.1 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及精度验证 |
3.2 村域土地利用演化的总体特征 |
3.3 村域土地利用演化的动态转移特征 |
3.3.1 土地利用转移数量特征 |
3.3.2 土地利用转移维度特征 |
3.4 村域建设用地演化特征 |
3.5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村域系统演变的可行性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生态治理背景下碾庄流域村域系统演化的时空特征 |
4.1 村域聚落空间演变历程 |
4.2 村域聚落空间演变特征 |
4.2.1 村域聚落选址特征 |
4.2.2 村域聚落扩散与迁移特征 |
4.2.3 村域聚落建筑形式特征 |
4.3 影响村域聚落空间演变的因素 |
4.3.1 政策因素 |
4.3.2 人口因素 |
4.3.3 区域产业发展因素 |
4.4 村域聚落空间演变趋势 |
4.5 小结 |
第五章 生态治理背景下碾庄流域村域系统发展模式 |
5.1 生态治理与村域系统发展的关系 |
5.1.1 生态治理与村域生产生活的关系 |
5.1.2 生态治理与村域聚落建设的关系 |
5.1.3 生态治理与村域人口规模的关系 |
5.2 生态治理对村域系统发展的影响及现存问题 |
5.2.1 生态治理对村域系统发展的影响 |
5.2.2 村域系统发展存在问题 |
5.3 生态治理背景下村域系统可持续发展建议 |
5.3.1 可持续发展定义及内涵 |
5.3.2 充分利用新造耕地,实现农业产业集约化 |
5.3.3 加强设施建设,实现基础设施生态化 |
5.3.4 推进区域“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8)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时空特征、原因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灾害的研究 |
1.2.2 陕北地区自然灾害的研究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收集、处理 |
1.4.1 研究区概况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收集:数据来源与数据整理 |
1.4.4 数据处理 |
第二章 陕北地区明代不同种类自然灾害时空特征 |
2.1 旱灾 |
2.1.1 年份分布 |
2.1.2 年份分布的连续性特点 |
2.1.3 季节和月份分布 |
2.1.4 周期特征 |
2.1.5 M-K检验与突变分析 |
2.1.6 空间分布 |
2.2 洪涝灾害 |
2.2.1 年份分布 |
2.2.2 季节和月份分布 |
2.2.3 周期特征 |
2.2.4 M-K检验与突变分析 |
2.2.5 空间分析 |
2.3 地质灾害 |
2.3.1 年份、季节分布 |
2.3.2 空间分布 |
2.4 寒冻低温灾害 |
2.4.1 年份、季节分布 |
2.4.2 空间分布 |
2.5 雹灾 |
2.5.1 年份、季节分布 |
2.5.2 空间分布 |
2.6 虫灾 |
2.6.1 年份、季节分布 |
2.6.2 空间分布 |
2.7 风灾、疫灾及其他灾异 |
2.7.1 风灾 |
2.7.2 疫灾 |
2.7.3 其他灾异 |
2.8 饥荒 |
2.8.1 导致饥荒的自然灾害种类分析 |
2.8.2 饥荒的年际分布 |
2.8.3 周期特征 |
2.8.4 M-K检验与突变分析 |
2.8.5 空间分布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总体时空特征及特点 |
3.1 自然灾害总体时空特征 |
3.1.1 自然灾害的时间分布 |
3.1.2 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 |
3.2 自然灾害特点 |
3.2.1 自然灾害种类多,旱灾为首要灾害类型 |
3.2.2 发生频率高,受灾面积广 |
3.2.3 灾害发生时间不均衡 |
3.2.4 灾害发生空间不均衡 |
3.2.5 多灾并发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关联及多灾种耦合特征 |
4.1 自然灾害关联特征 |
4.1.1 自然灾害关联特征分析 |
4.1.2 气象灾害关联性及多灾种耦合时间特征 |
4.1.3 气象灾害与饥荒、疫灾与虫灾的关联性 |
4.2 自然灾害多灾种耦合的时空特征 |
4.2.1 自然灾害多灾种耦合的时间特征——灾害群发 |
4.2.2 自然灾害多灾种耦合的空间特征——灾害群聚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原因分析 |
5.1 自然要素 |
5.1.1 气候因素 |
5.1.2 地貌因素 |
5.2 人类社会 |
5.2.1 人口数量变化 |
5.2.2 土地开发利用 |
5.2.3 社会脆弱程度 |
5.3 生态环境 |
5.3.1 历史时期陕北地区生态环境概况 |
5.3.2 陕北地区明代生态环境恶化 |
5.4 对自然灾害与自然要素、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关系的梳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的社会影响 |
6.1 对人口的影响 |
6.1.1 人口数量减少 |
6.1.2 人口迁移与流民 |
6.1.3 灾民生活质量、健康状况低下 |
6.2 对经济的影响 |
6.2.1 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
6.2.2 对商业经济的影响 |
6.3 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
6.3.1 冲击社会伦理 |
6.3.2 破坏社会秩序,造成社会动荡 |
6.4 对文化的影响 |
6.4.1 灾害相关的信仰 |
6.4.2 灾害相关的民俗行为 |
6.4.3 灾害对建筑、城市建设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可能的启示 |
7.3 创新之处 |
7.4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延安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模拟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土地利用模型进展 |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 |
1.3.1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 |
1.3.2 CA-Markov模型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区位概况 |
2.1.2 自然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1.4 旅游发展概况 |
2.2 数据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预处理 |
第三章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化分析 |
3.1 土地利用数量和结构 |
3.1.1 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 |
3.1.2 2013年土地利用状况 |
3.1.3 2016年土地利用状况 |
3.1.4 2019年土地利用状况 |
3.2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分析 |
3.3 土地利用特点和问题分析 |
3.3.1 延安市的土地利用特点 |
3.3.2 延安市的土地利用问题 |
第四章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分析 |
4.1 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 |
4.2 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 |
第五章 土地利用转移情况分析 |
5.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5.2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
5.2.1 2010~2013年土地利用转移情况分析 |
5.2.2 2013~2016年土地利用转移情况分析 |
5.2.3 2016~2019年土地利用转移情况分析 |
5.3 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分析 |
5.3.1 经济因素 |
5.3.2 政策因素 |
5.3.3 社会因素 |
第六章 基于CA-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
6.1 研究区域的CA-Markov模型 |
6.1.1 CA-Markov模型 |
6.1.2 IDRIS软件 |
6.1.3 研究区的CA组成 |
6.1.4 Markov模型 |
6.1.5 Kappa系数 |
6.2 模拟过程 |
6.2.1 前期数据准备 |
6.2.2 进行CA-Markov操作 |
6.2.3 进行CA-Markov的精度评价 |
6.3 模拟结果与精度检验 |
第七章 结论和不足 |
7.1 结论 |
7.2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2010~2013年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附录2 2013~2016年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附录3 2016~2019年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附录4 2010~2019年延安各县土地利用转移概率矩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延安市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全球化带来延安风貌特色消逝 |
1.1.2 圣地延安更需要特色的城市风貌 |
1.1.3 延安市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问题突出、急需研究优化 |
1.2 相关概念与界定 |
1.2.1 城市风貌 |
1.2.2 城市特色 |
1.2.3 城市风貌特色 |
1.3 城市风貌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城市风貌研究 |
1.3.2 国内城市风貌研究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范围 |
1.7 研究框架图 |
第二章 城市风貌特色基础理论研究 |
2.1 城市风貌基础理论 |
2.1.1 城市风貌与相关学科的关联 |
2.1.2 城市风貌的基本特征 |
2.1.3 城市风貌系统的构成要素 |
2.2 城市特色基础理论 |
2.2.1 城市特色的来源 |
2.2.2 城市特色的基本特征 |
2.2.3 城市特色的价值 |
2.3 城市风貌特色评价理论 |
2.3.1 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区评价体系 |
2.3.2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 |
2.3.3 城市风貌现状特色评价因子的选择原则 |
2.3.4 城市风貌现状特色评价因子的选择方法 |
2.4 城市风貌特色理论实践运用的思索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延安市风貌特色构成要素与特征研究 |
3.1 延安市风貌特色构成要素 |
3.1.1 城市形态演进 |
3.1.2 自然环境要素 |
3.1.3 历史文脉要素 |
3.1.4 城市文化要素 |
3.1.5 定位目标要素 |
3.2 延安市风貌特色意象调研 |
3.2.1 调研范围与分区 |
3.2.2 意象调研 |
3.2.3 访谈调研 |
3.3 延安市风貌特色要素总体特征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七里铺片区现状风貌特征与风貌特色评价研究 |
4.1 七里铺片区风貌现状概况 |
4.1.1 位置与范围 |
4.1.2 现状风貌构成要素 |
4.1.3 上位规划定位 |
4.2 七里铺片区现状风貌特色评价模型构建 |
4.2.1 评价因子的确定 |
4.2.2 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评价因子权重计算 |
4.2.3 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评分研究 |
4.2.4 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因子现状问题小结 |
4.3 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评价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规划实践 |
5.1 定位分区 |
5.1.1 特色定位 |
5.1.2 分区结构 |
5.2 整体控制 |
5.2.1 凸显自然山水格局——保基质 |
5.2.2 优化人工空间格局——构秩序 |
5.2.3 加载城市文化信息——赋内涵 |
5.3 意象强化 |
5.3.1 强化路径秩序 |
5.3.2 拓展开放节点 |
5.3.3 统一城市色彩 |
5.4 有效修补 |
5.4.1 改造建筑立面体现地域特色 |
5.4.2 优化广场节点传承人文特色 |
5.4.3 整治广告牌匾赋予文化特色 |
5.5 重点表达 |
5.5.1 核心空间特色体现 |
5.5.2 七里铺街景整治 |
5.6 本章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延安市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延安市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调查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研究简报黄土高原地区城市化过程中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延安市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陕北生态治理研究 ——以延安地区为例[D]. 冯岐. 石河子大学, 2021
- [2]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水系平衡影响研究[D]. 郭子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1
- [3]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D]. 袁和第.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西北黄土高原农业要素时空演变特征分析[D]. 吴雪娇.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5]延安老城区风貌更新研究[D]. 张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陕西省延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力研究[D]. 刘晓涵.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生态治理背景下黄土丘陵沟壑区村域系统发展模式研究 ——以碾庄流域为例[D]. 姜凯斯.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时空特征、原因与影响研究[D]. 党群. 陕西师范大学, 2020(02)
- [9]延安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模拟预测[D]. 熊玉晴. 长安大学, 2020(06)
- [10]延安市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规划研究[D]. 杨东. 长安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