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景这边更好——大学校园八大景观(论文文献综述)
刘思雨[1](2021)在《基于文化基因研究的“李小白”银壶产品设计》文中认为大理鹤庆沿着“小锤敲过一千年”的历史痕迹,孕育了名满海内外的“银器匠人”。随着现代匠人们在秉承祖辈手工技艺以及经营思路的同时,还不断吸收了周边各少数民族文化和加工技艺,将之融入银器、铜器及各种工艺品的制作中,并大胆创新,形成了如今独具特色的银器文化产业。但中国丰富的传统地域文化资源由于缺乏对自身体系的认知而深陷“同质化”危机,如何使得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基因得以保存并找到合适的传承路径是社会各界学者研究的课题。本文首先阐述了李小白品牌的发展缘起与品牌现状,在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于品牌手工艺产品的市场价值与消费者需求模式下的二者结合促进的银壶市场生成奠定了实践基础。其次基于对文化基因的理论研究,与同类型品牌案例对比得出文化基因在“李小白”品牌中的继承体现在“人”“物”与“技艺”三者上。并将李小白品牌中的形式与文化特征分析后提出品牌未来的发展策略是基于品牌主线产品优化下的延伸产品开发。最后将大理白族银器与李小白品牌中的物质文化基因与非物质文化基因进行分类构建文化基因谱系图,梳理其中共有的主体基因、附着基因、混合基因三种类型,并发现“人”作为李小白品牌的文化核心基因,探讨“人”在李小白品牌中的体现与根源。设计实践中将本土地域文化元素提取的自然环境符号与李小白品牌核心基因相融合。通过前面的分析提出设计思路,并利用设计师与匠人协同合作的模式,使得基于品牌未来发展策略下的设计与制作一体化。希望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一条可行性路径。
李治兵[2](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我国已完成了全国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由全面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战略,也将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因此,乡村振兴已成为下一步农村从基层党建到经济产业发展,再到文化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多项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总体方略,对民族地区下一步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统领指导意义。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地位突出,但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多重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复合问题。在羌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业,对于在资源与环境硬约束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和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决议、规划、政策为指导,运用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按照“背景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咨询交流—重点突破”的思路,采用“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程序,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聚焦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的核心命题,明确研究的内容、思路,以此作为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梳理相关指导思想及理论,对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性以及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全面勾画出其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综合运用既有研究成果、政府政策及田野调查资料,从产业、生态、文化、基层治理、收入五个方面构建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以老人村、桃坪村、坪头村等三个典型案例村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剖析其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村寨旅游发展在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成效,生成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村寨旅游发展经验。以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辨析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挑战,洞悉其在人力、土地、资金、管理、基层组织、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把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村民组织化、基层治理等纳入村寨旅游发展分析框架,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以及所有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大时代背景和统领方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村寨旅游应当并也能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村治方面的要求。第二,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阶段,尽管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村寨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升级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区域宏观贡献与案例村寨的微观贡献的研究表明,村寨旅游是推进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之一。第三,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发展应树立新的资源利用与产业获益理念。第四,产业融合是促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良性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第五,构建劳动、经营、资本的多元化参与格局,其中落实与活用中央有关土地确权与“三权分置”重要政策,探索多样化土地流转,确保村民资本化参与旅游业及收益权利是一项重要新课题,也是巩固全面小康和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振兴的政策保证。第六,加强村级基层党建,探索村寨旅游业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并保证村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快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村民自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发展旅游产业是构建良好村寨旅游秩序的重要途径。
李静[3](2020)在《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 ——以广府庙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节庆是地方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是蕴含丰富意义的符号。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吸引物,节庆能够在保护地方文化的同时带动旅游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近些年来,节庆在数量、多样性和受欢迎程度方面均有所增加,已成为旅游业中的重要吸引物,获得全球范围内广泛的认同和重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举办的节庆活动近万个,然而能成功吸引游客关注和参与的节庆活动并不多见,说明多数节庆活动仍缺乏足够吸引力,因此,如何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探索节庆吸引力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好的满足现代游客的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节庆是文化的庆典,在社会中一直占有特殊的地位,其因具有仪式和节日的社会文化意义备受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关注。然而,在节庆旅游的研究中,节庆常被视为旅游发展、经济增长和地方营销的工具,多数研究主要关注节庆的经济影响,节庆现象的文化研究始终缺乏一种理论的深度,而符号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好为节庆旅游的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伴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学者们也逐步深入旅游符号学和节庆旅游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旅游符号学涉及到节庆旅游的研究以及节庆旅游的社会文化研究成果较少,仍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从研究内容来看,当前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仍十分有限,大多数研究停留在景观型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忽视对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的关注;旅游现象的文化研究理论深度不够,节庆的社会文化研究有待完善。从研究方法来看,旅游符号学的研究多以探索性研究为主,揭示现象内在规律的解释性研究仍需进一步补充和深入。旅游吸引物兼具客观和符号(社会)的双重属性,相应地,国内外有关旅游吸引物的研究多集中于客观属性和符号属性的研究。而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独特之处在于以节庆场景为中心,客观和符号属性的可塑性和变动性更强。组织者可通过对节庆场景的操纵,为游客设定特定体验,游客通过节庆体验解读组织者意图传递的意义,组织者和游客共同参与符号建构过程。但组织者如何塑造节庆场景?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生产机制如何?游客在节庆场景的体验如何?游客如何解读符号意义?学术界对旅游吸引物的现有研究成果不能很好的回答上述问题。因此,本研究基于符号学理论,将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界定为节庆组织者和游客共同赋予其吸引力意义的过程,主要目标在于探讨节庆组织者如何通过打造富有吸引力的节庆场景进行符号生产,游客如何参与到组织者塑造的节庆场景中通过节庆体验进行符号互动,最终游客如何在符号消费过程中对符号承载的意义进行解读。符号生产、符号互动和符号消费共同构成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的整个过程。广府庙会是本研究的案例地,2011年广州市越秀区政府以城隍庙重修为契机,举办首届广府庙会,随后在规模上不断扩大,内容上不断调整、丰富和创新,已成为一年一度的广府民俗文化盛会。作为现代节庆,广府庙会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较强的活动影响力,为我们对节庆旅游吸引物的思考提供了典型的案例地。研究结合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收集资料,使用的资料来源于第九届广府庙会筹备、举办到结束全过程以及第十届广府庙会筹备过程的调查。获得的资料包括历届广府庙会总体方案、宣传稿以及主要负责人的访谈资料,组委会筹备期间的会议现场记录、实地踩点记录等;广府庙会举办期间在活动现场收集的游客访谈资料,以及田野观察记录(拍摄的照片、视频、调研日志),为研究带来更全面的理解,网络资料包括广府庙会官方微信、微博和游客的游记资料等。此外,还收集在节庆现场和网络平台的问卷调查数据。共获得文字资料近65万字,照片1045张,问卷761份。在资料分析过程中,采用内容分析法、扎根理论、符号学方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NVivo、SPSS、AMOS等软件进行资料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符号生产阶段,节庆组织者秉承吸引力理念,经由组织策划,塑造体验式场景。广府庙会经历了初创与探索的起步阶段、承接与调整的规范阶段、成熟与创新的稳固阶段。广府庙会组织者在不断摸索既能弘扬地方文化又能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组织管理模式,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的转变:节庆理念由适应需求向创造需求的转变,节庆主体由政府包揽向政府主导的转变,节庆内容由观赏性向参与性主导的转变,这种转变让节庆旅游吸引物所呈现的符号在不断变化。总结组织者的符号生产过程,发现节庆吸引力、节庆组织管理、节庆策划理念和节庆场景分别是符号建构的基础、路径、思路和内容。具体来说,节庆组织者基于对节庆吸引力的理解,通过调动多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建立清晰的组织结构,组织和管理符号生产所需的各种资源,秉承弘扬传统文化、注重文化创新、紧跟国家战略、顺应时代潮流等多思路的策划理念,塑造了包含安全保障、节目表演、创意互动、美食小吃、商贸展销、人员服务、辅助设施和节庆氛围所构成的节庆场景,该场景浓缩了节庆文化内涵,其灵活多样、可塑性强,组织者可不断调整以形成节庆文化的独特性,从而增强游客的体验感。第二,符号互动阶段,游客在充斥着符号的节庆场景中,开展文化、新奇、情感和社交的体验活动。游客的参与是节庆成为旅游吸引物的必要条件,当游客进入一种暂时性超越日常时空间的阈限体验,进行人与人,人与物的互动,此时组织者塑造的节庆场景才发挥着其承载吸引力意义的作用。为探究游客符号互动下的节庆体验,本研究利用符号学方法对游客拍摄的照片进行分析发现,游客不仅被动地接收组织者塑造的节庆场景要素,而且主动创造出新的要素,他们还关注参与人群和建筑设施,说明在场景中游客不仅仅是简单的参与,还与其他参与者一起成为场景中的构成部分,在自觉与不自觉间点缀了节庆场景,游客也会透过节庆举办区域周围的特色建筑,了解地方文化特色。游客这种积极主动创造的过程让游客产生文化、新奇、情感和社交的节庆体验,遵循量表开发的程序,进一步验证节庆体验四维度的合理性。这些体验为游客的意义解读做好铺垫。第三,符号消费阶段,游客遵循“节庆吸引力-节庆依恋-节庆忠诚度”的符号解读过程。当游客开始探索节庆场景蕴含的内涵和意义,便预示着进入符号解读阶段,研究基于“直接解释项-动力解释项-最终解释项”的解释项三分理论,对游客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发现游客通过对节庆场景的解读,形成节庆吸引力感知,他们认为节庆吸引力由浓厚的节庆氛围、和谐的人际互动、鲜明的文化符号和丰富的节庆活动所构成,这种感知会促使游客培育功能上、文化认同上和情感上的节庆依恋,“人-节”依恋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节庆吸引游客的行为产生,表现为积极的口碑宣传和重游意愿。由此构建“节庆吸引力-节庆依恋-节庆忠诚度”的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解读理论模型,为验证该模型,结合相关文献提出假设,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证实节庆吸引力感知对节庆依恋有积极的贡献,节庆依恋同样对游客的节庆忠诚度发挥了至关重要的驱动作用。以上符号生产、符号互动和符号消费三阶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系统,该系统会伴随着节庆活动周期性的举办,得以继续发展。本研究通过皮尔斯符号学理论为节庆旅游吸引物的形成过程进行解释,将符号学理论扩展至节庆活动中节庆吸引力的意义传递视角,提出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的理论模型,扩展了符号学研究的边界,深化了节庆旅游的文化研究。该理论模型跳出原有旅游领域的符号学框架,为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在旅游领域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方式,同时深化以往旅游符号解读止步于符号感知的研究,指出游客的符号解读是一个层层深入的动态过程,构建和验证的游客符号解读模型,建立了节庆吸引力影响节庆依恋形成进而影响节庆忠诚度的递进机制,证实了游客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节庆活动的主动创造者。
刘涵[4](2020)在《以“与自然共生”单元课程提高中学生关键能力的研究》文中指出贝聿铭曾说,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要放进阳光和新鲜的空气,但对中国人来说,窗户是一个画框,花园永远在它外头。“与自然共生”是从古至今人们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境地,更全面地展现着道家文化思想的核心——崇尚自然,顺应自然,追求人与自然从最初的一体到独立发展至和谐共存。《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目标中提出:“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思想情感,改善环境与生活。”这就传递了美术教育以改善环境与生活为目标,也是崇尚自然,致力于生活与自然相结合理念的体现。关键能力是一个人成长、发展健全人格,适应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知识型社会必备能力。每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关键能力的定义基本框架是类似的,具体内容却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个人、团队、工作和基本技能,针对学习者终身学习和发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展开给出的定义。本研究以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的四大关键能力概念展开美术教学实践,美术课程以中国古典园林为课题进行创作来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要求,笔者设计了“与自然共生”为主题的,注重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大观念”视觉艺术单元课程。单元课程以美国教育家艾斯纳的美术教育理论为教学参照,本研究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以三条路线“游园”建设情境,学生根据小组任务在游园过程中观察、积累进行手绘记录,唤醒自身感知自然、体验自然美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记录美的能力。在创作过程中,学生体会中国传统艺术与自然结合的意境和魅力,传承文人的审美情趣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学生在发展关键能力的同时,借助多种媒材来设计园林的窗,应用到校园内、房间或教室里,达到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境界。通过把创作的艺术品引入到生活中实现“与自然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郭再杨[5](2020)在《金华市国际留学生龙舟运动参与体验的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提高文化自信、文化互通意识,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进一步开放,吸引愈来愈多的国际留学生来华学习深造,面对如此庞大的留学生群体,这给高校传播中华文化、提高文化认同感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进行来华留学生体育教学建设中需要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注重本国国情和本国体育教育发展的特点,使留学生体育教育既有国际化的先进性,又具有本国特色的本土性。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认识传统体育文化势在必行。金华龙舟邀请赛自2017年举办至今,值得注意的是金华市国际留学生均参与其中,人民网、金华日报、浙江体育局等相继做出了报道。为了解金华市国际留学生龙舟运动参与体验,分析参与龙舟运动对于国际留学生起到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影响留学生参与的因素,本研究采取质性研究范式,通过深度访谈、文本分析和田野调查等多种资料收集的方式,严格按照开放式编码、关联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的三级编码程序,对21名国际留学生参与体验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得出四个方面的体验:训练体验、竞赛体验、互动体验、参与促进阻碍因素。(1)训练体验包括:龙文化体验、经济体验、谐天体验、集体归属感、身心体验、同舟共济。(2)竞赛体验包括:尊重本国文化、自强不息、合作共赢。(3)互动体验:人际互动、体育互动。(4)参与促进阻碍因素:训练环境、城市政策、社会因素、个人因素。结论:(1)国际留学生训练体验中,首先,龙舟运动不仅是一个展示金华经济的一个平台,还对城市发展中崇尚的“谐天”哲学理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其次,不仅加深了留学生对龙文化的认识,还对我国集体主义精神的呈现形式同舟共济有了一定的了解。最后在参与中获得集体归属感,并且挑战自我,重新认识自我,对自我成长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2)在竞赛体验中,展现了中国人民强大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通过老年人感受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认识到中国人顽强不屈的民族性格,留学生在龙舟运动中以体验的方式扩大了对中国社会的了解,加深了对中国社会的认知。在竞赛过程中切身体会到了合作共赢,感受到了集体主义的优越性。(3)在互动体验中,首先,不仅在互动中感受到了集体的和谐温馨,而且充分体验到中国老师做事耐心与责任心和中国人的古道热肠乐于助人的文化特点,加深了对中国人的认识,这是建立国与国之间信任与沟通的一个微观通道。其次,促进了国际体育与中国传统体育之间的交流,主要表现为取长补短,同时也促进龙舟运动在国外的传播。(4)参与促进阻碍因素中,金华市绝佳的训练环境、体育政策以及社会支持对留学生的参与产生了积极地影响。其中同伴、家庭、本国的中文教师与本校的任课老师均一致鼓励留学生参加龙舟活动,而组织方面可谓是喜忧参半,龙舟运动组织虽然艰难,但是对于留学生的积极参与可谓是竭尽全力,无奈由于人力物力缺乏,在组织中相对混乱,并且训练内容不够丰富,降低了留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校组织出于安全考虑,此外花费很大,而且也没有实质性的运动成绩,极力反对。另外,个人参与动机包括认识朋友、提升汉语水平、丰富阅历、锻炼身体,其与高自我效能感也是促进参与的一个重要因素。
高恩召[6](2020)在《生态治理的本土经验 ——扎琼巴让的生态治理实践研究》文中认为青藏高原作为生态屏障对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青藏高原草原退化现象严重,生态治理刻不容缓。在生态治理实践中,现在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多年来占主导地位的科学知识或普同知识在国家生态治理中的作用,另一种是近年逐渐引起人们关注的地方性知识在生态治理中的作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若尔盖草原沙漠化趋势严重,当地牧人扎琼巴让运用本土经验号召当地牧民成功治理恢复沙化草原、湿地三万余亩。“本土经验”、“当地牧民”、“文化”是扎琼巴让在分享生态治理经验过程中一直强调的内容。基于此,本研究以地处青藏高原的若尔盖湿地为研究视点,以扎琼巴让具体的生态实践为研究内容,通过个人史的方式呈现,对扎琼巴让利用本土经验进行生态实践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对其生态治理过程的梳理旨在揭示本土经验是如何发挥作用运用于当地的生态治理中。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其生态治理过程中一系列唤醒牧民文化自觉意识举措来理清本土文化和牧民参与生态治理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在若尔盖草原的生态治理中,扎琼巴让唤醒牧民文化自觉意识、动员牧民参与、借助牧民力量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方式。在扎琼巴让的生态治理实践过程中,本土经验作为核心内容,是地方性知识和科学知识的结合。动员牧民将本土经验应用于生态治理实践中取得显着效果,并从单纯的技术层面延伸到唤醒文化自觉意识层面。传播牧民智慧,增强文化自信在生态治理实践深入的过程中贯穿始终。扎琼巴让作为地方性精英,通过一系列传播牧民智慧、唤醒文化自觉措施来保护当地传统文化、保护牧民尊严、增强牧民自信。包括建立合作社促进生态治理深入,建立扎琼仓生态文化交流中心并发展文化旅游传播交流牧民智慧,建立生态展览馆保护传统游牧生态文化,拍摄纪录片保护牧民尊严、提高牧民自信,举办“回家”活动唤醒牧民文化自觉意识。保护牧民尊严、增强牧民自信极大调动了当地牧民参与生态治理的积极性和信心,促进了生态治理实践的可持续。本研究的价值在于:一方面对于其他地区参与当地生态治理有借鉴意义。另一方面有助于厘清地方性知识和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生态治理中的地方性知识发挥着协调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的作用,科学知识担负着更加高效率的推进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技能。地方性知识和科学知识借助地方性精英、本土环保团队实现二元有机统一是生态治理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张蓉[7](2020)在《纪录片解说词的口语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势头迅猛,《舌尖上的中国》《我们诞生在中国》《大国工匠》《人间世》等一部又一部高水准高质量的优秀纪录片呈现在荧屏之上,不仅对纪录片的长足发展提供了范本,且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弘扬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着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在学术界,纪录片也早已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对象。但除了画面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这些优秀纪录片的解说词表达也是深入人心,比如《舌尖上的中国Ⅰ》热播后,“舌尖体”在网络上颇为火热,这主要归功于该片的解说词,且李立宏老师浑厚而具磁性的解说也颇有智者的韵味,令人印象深刻。但学术界对于纪录片解说词的部分相关研究或滞后于当下的纪录片作品,或研究得较为片面和浅显,由此也显示出了该篇文章所研究问题的意义所在。本文致力于研究纪录片解说词中的口语美,首先要明确意识到解说词在纪录片中的意义所在。解说词的创作与表达对于纪录片来说至关重要,好的解说词能够提高节目的整体质量,同时也是吸引观众的重要法宝。其次解说词在纪录片中以有声语言的形式进行表达,所以不论是从内部研究,即解说词自身的口语美意蕴,还是从外部研究,即运用口语表达技巧去展现解说词的口语美,都十分有必要。根据纪录片的题材及内容创作出恰到好处的解说词,并运用口语美的相关表达技巧进行解说,同时与画面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才能达到纪录片的最佳效果。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解说词的口语美这个角度切入,以口语美的相关研究理论及汉语口语美学作为理论支撑,把若干部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且具代表性的纪录片的解说词视作研究对象,将其解说词从汉语口语美学的理论视角下进行详细的探究,挖掘出其中的口语美特质,进行系统地分类和归纳;其次从解说词备稿、选择解说风格、确定基调、如何用声用气等多方面详细分析了如何运用口语表达技巧去展现解说词中的口语美。
熊浚[8](2020)在《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文中提出社节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节日文化。在中国的典籍,如《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等,都有许多有关社日的记载。“社祭”作为一种官方和民间共同的礼俗,在中国延续了至少两千多年之久。“社”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与节日礼俗,在中国影响如此之大,以致人们至今仍然沿用“社”的名称,命名“社会”“社团”“社区”等当代社会组织,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今日之中国,传统的社节早已随着现代化进程而全面萎缩,只有极少数地区保存着这种古老文化的遗留。湖北省恩施州土家族的春社,就是社节以活态形式在民间生活中存续的一个节日。传统社节是一种怎样的节日文化?其运作方式和文化表征是怎样的?她要实现什么样的社会功能?为什么恩施土家族人在现代生活中仍能保存甚至激活这种古老的节俗?他们的春社习俗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今天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土家族社节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众广泛参与的传统节俗呢?这些问题,就是笔者作为一个从小在“春社”节俗中长大的土家族人,同时又是正在学习民俗学的博士生,以局内和局外两种眼光、感性和理性两种情感,通过亲身参与和田野调研后,所要作出的答卷。本论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六个章节。第一部分是绪论,阐明论文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重难点、创新点。论文对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从社神社主、社祭形式、社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进行了学术史的追溯和研判,决定将研究重点放在厘清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习俗的主要形态,并以此为基础发掘春社习俗中的民族文化内涵之上。提示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是通过对三个村落中春社节俗的调查,重构“社祭”节俗的演变形态,再现古老社节的当代形态,对社节的仪式过程、象征符号、社会功能、核心价值和女性文化等作出深描与阐释。第二部分为主体部分,包括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二章从地理环境、民族历史、民俗传统三个方面阐述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源流。首先对武陵山区的地理环境和土家族传统文化作了简要分析。其次对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来源展开辨析。从“社”的中原汉民族文化的来源,考察移民迁徙过程的影响,理解春社习俗是以简化的汉族社祭为外在表现形式,以汉文化与土家文化相交融产生的独特习俗为内容,由此可以确认汉文化的“社祭”是春社的源头,土家族的春社习俗是支流。第三章在源流研究基础上,运用田野民俗志的方式,分别以恩施地区的金龙坝、楸木园、双堰塘这三个古村落作为研究个案,通过村落传说对春社习俗的差异性展开具体的描述与分析。金龙坝保留了较原始的以山神、土地龙神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楸木园有保存完好的社神象征,形成了以社主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双堰塘村地处城乡结合处,形成了以娱人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春社习俗的防疫与巫术心理揭示出土家族生态健康智慧与亲情伦理智慧。第四章主要从春社习俗的具体形态来讨论恩施地区土家族的文化内涵问题。主要体现在承载原始生命观、包含多神信仰、崇尚女性价值等三方面。拦社习俗体现出恩施地区土家族丧葬礼俗的豁达乐观、圆融新生的原始生命观。多神信仰是土家族群原有信仰在儒、道、释三种宗教影响下而产生的独特民族信仰。社饭习俗是一场充分体现恩施地区土家族女性价值与地位的展演,拦社习俗也展现出女性在土家族群中所拥有的崇高地位,是女性氏族社会的历史遗风。第五章讨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功能。春社习俗作为体现土家族人独特文化内涵的一项民俗事项,具有补偿与治癒功能、认同与整合功能,以及传承与教化功能。这些文化功能在现代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对此做出了自己的思考与辨析。第三部分是第六章及结语,总结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源流、习俗、个案、特征和功能问题,延伸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来思考春社习俗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春社习俗不仅是一项单纯的民俗事项,它更是土家族丧葬文化、性别文化的实际载体,它在具体施行过程中成功演绎了亡者由人变神的具体过程,同时揭示了土家女性主体在性别文化和婚姻关系之间所处的地位与意义。本文通过全面解读当代恩施土家族春社习俗的文化特质,认识到当代春社习俗所蕴含的土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本真与自我的日渐沦丧。思考如何在政府主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制度,把握春社习俗的现代传承规律,使春社这一古老的文化传统更好地传承,为新时代的民族文化建设提供富有现实价值的生活智慧。
李继开[9](2020)在《本土化艺术的当代性探索 ——尚扬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中国着名油画家尚扬先生的艺术风格特点以及艺术演变脉络为研究课题,以尚扬每一个艺术发展代表性阶段的作品以及特点为主线,结合当时的时代文化与社会背景,将尚扬艺术风格的特点及其转化演变的原因放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去进行阐述并定位,对于尚扬艺术探索和建构本土化的当代性方面的艺术实践,从图示研究的角度做学术性梳理与回顾。在写作过程中避免将思路固定在对尚扬艺术的图式化解读上。本文通过尚扬先生的艺术履历,系统研究和梳理了尚扬自从艺以来的艺术发展脉络,根据重要的时间节点将尚扬的艺术风格分为了四个时期:一、从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之前的尚扬个人经历,到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之后以作品《黄河船夫》和上个世纪80年代以表现“黄土高原”系列作品风格为主的,强调绘画“形式主义”美感的“寻根文化”时期。二、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尚扬利用现成品的方式及对物质材料属性进行试验的以《状态》系列作品为代表的“综合材料”时期。三、进入1990年以后尚扬以《大风景》系列为其绘画风格成熟的起点,并延伸至尚扬多个创作系列的“观念主义”时期。四、2000年之后到现在,尚扬的《董其昌计划》系列和《坏山水》、《白内障》等系列所体现的综合艺术风格,表明尚扬已经将“观念”与个人气质中的“中国性”更加有机结合,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进入了绘画自由境界的阶段。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变化与推进,是尚扬艺术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系统阐述尚扬艺术发展脉络的同时,探讨了中国社会文化变革对于艺术家尚扬的影响与作用。尚扬先生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艺术生涯发展至今,一直有着活跃的艺术表现和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尚扬的艺术发展一直处在兼收并蓄,不断吸收新的艺术营养,不断进行自我蜕变和推陈出新的过程中。在尚扬漫长的艺术探索中,他一直走在一条偏离于传统法则,同时又重视自我艺术建构的道路上。尚扬多年不断自我蜕变的艺术探索,显然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潮流有着复杂的内在关联性。无论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85美术新潮时期”还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及之后的艺术潮流中,尚扬都不是站在前列的弄潮者。尚扬是既受到当代艺术思潮的影响,又对自我气质与当代艺术思潮的关系进行了理性反思,这是尚扬的艺术探索能够在他自身艺术天赋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的一个根源。尚扬在他的创作实践里将当代艺术思潮与传统文化的气质相连接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的艺术发展脉络,在新的历史时期里探寻了具有中国油画艺术独特发展路径,展现了有价值的创作个案。尚扬作品通过艺术家心理活动与身体感应的意态表达,显示出了对于本土文化的现实关切。尚扬艺术的本土化试验性探索在为中国油画艺术在文化观念上和表达方式上的创新提供了经验,他从社会现实出发,以试验性和批判性的艺术方式去进行创作,表现社会现实对于人性的内在影响。尚扬的作品中受到中国传统绘画“写意”气质的影响。对于尚扬40余年艺术历程的梳理具有现实意义,尚扬的艺术创作对于中国绘画在当下文化语境中去建构当代价值新的可能性提供了一个值得研究的样本。
张帆[10](2019)在《小街子藏族村落的音乐情感地图研究》文中提出音乐地理学是文化地理学的组成部分,倡导用地理学的思想、理论和方法,研究音乐的结构、风格和特色,探讨不同地域的音乐所表现出独特的地域特征和人文内涵。本文立足于音乐地理学视角,以情感地理学为理论依据,围绕地方音乐情感的产生与地方认同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法配合地图制图法对小街子村的音乐情感地图进行研究,收集了香格里拉小街子村民对相关音乐的情感阐释,并提取相关音乐的创作地和描述地,以及音乐中蕴含的情感特征,对整个群体的地方感进行研究和梳理,试图揭示藏区音乐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从而理解藏族同胞由音乐塑造的精神世界,为音乐情感地图更好地在实践中应用提供了指导。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小街子村的村活动室和篮球场是村民们日常生活中的交点,同时也是村民音乐生活中的中心景元。中心景元是小街子村民正性情感最集中的地方,正性情感的产生是通过人与集体活动中的各种音乐之间的互动产生,因此对中心景元进行升级改造,可以强化中心景元的音乐属性和活动属性,以增强村民们正性情感的产生,从而提升地方感。(2)通过对小街子村民音乐情感地图中声景资料的分析,可以得到村民对音乐中的哪些思想和情感表现为认同,从而体现出其所认同的地方景象,再现的地方感就是这种地方情结的体现。通过对于藏区传统歌舞音乐和藏区流行音乐的情感评价分析可得,分值最高的是的35-50岁群体,其次是60岁以上群体、而10-25岁群体对地方认同感较低。这体现出35-50岁群体对地方的概念有更多元化的认识,他们更懂得藏区所共有的精神文化内核,并以此定位自己的地方认同。(3)听众受到不同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差异的影响,对音乐有不同的偏好、需求以及感知程度。研究运用田野调查法调查了小街子村民30人,其中重点调查人员12人,用音乐情感地图对比小街子村不同年龄群体可得出,情感地图的范围与小街子村民的年龄成反比,年纪越轻,音乐情感地图的范围越大,音乐的来源地越多;而年纪越大音乐情感地图的范围逐渐缩小,音乐的来源地也越少。在音乐情感地图中关注其中的传统歌舞音乐和宗教音乐的情感,可以看出,60岁以上群体对于传统歌舞音乐和宗教音乐的熟悉度以及情感评价最高,其次是35-50岁群体,而10-25岁群体对传统歌舞音乐和宗教音乐的熟悉度以及情感评价最低。应重视青少年在民族文化保护中的作用。
二、风景这边更好——大学校园八大景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风景这边更好——大学校园八大景观(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化基因研究的“李小白”银壶产品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1、白族银器 |
2.文化基因 |
3.传统手工艺品牌化 |
4.银壶产品设计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结构 |
1.研究思路 |
2.论文结构 |
一、“李小白”品牌发展缘起概述 |
(一)“李小白”品牌背景 |
1.银壶的历史变迁 |
2.银壶的传承现状 |
(二)“李小白”品牌发展 |
1.“李小白”品牌起源 |
2. “李小白”品牌优势 |
(三) “李小白”品牌现状 |
1.手工产品的市场价值 |
2.消费者需求的多种模式 |
3.二者结合促进品牌市场生成 |
二、文化基因视角下的“李小白”品牌发展现状 |
(一)大理白族银器文化基因概述 |
1.文化基因概述 |
2.大理白族银器文化基因谱系梳理 |
3.大理白族银器文化基因与品牌的关系 |
(二)同类型品牌中的文化基因表现 |
1.云南鹤庆——“寸发标” |
2.云南个旧——“斑锡龙” |
3.浙江——“卢艺” |
4.日本——“银川堂” |
(三)文化基因在“李小白”品牌中的继承体现 |
1.本土品牌的代表 |
2.传统文化的新生 |
3.可持续性的表现 |
4.小结 |
三、 “李小白”文化基因分析及其发展策略 |
(一)“李小白”形式特征 |
1.产品造型 |
2.装饰纹样 |
3.肌理表现 |
4.手工技艺 |
(二)“李小白”文化特征 |
1.与时俱进的时代意识 |
2.极具特色的生产模式 |
(三)“李小白”品牌未来发展策略 |
1.凸显本土品牌产品独特性 |
2.增加品牌产品文化附加值 |
3.建立品牌产品形式基因库 |
四、“李小白”文化基因继承下的设计开发 |
(一)基因库的提取 |
1.“李小白”核心文化基因提取路径 |
2. “李小白”特色文化基因价值符号提取 |
3.地域文化元素融合的产品创新 |
(二)设计实践 |
1.白族银器基因下“形”的新探索 |
2.文化结合品牌融入——实验性新产品类别 |
(三)设计总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包括论文和成果清单) |
(2)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乡村的研究 |
(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 |
(三)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 |
(四)关于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 |
(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
(六)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三)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1章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
1.1 指导思想 |
1.1.1 乡村振兴战略 |
1.1.2 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
1.2 理论基础 |
1.2.1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 |
1.2.2 乡村旅游理论 |
1.2.3 产业融合理论 |
1.2.4 乡村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理论 |
1.2.5 中国当代产权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基本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 |
2.1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概况 |
2.1.1 羌族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 |
2.1.2 自然地理概况 |
2.1.3 历史文化概况 |
2.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基本情况 |
2.2.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数量和所属行政区划 |
2.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风貌、地理分布 |
2.2.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经济概况 |
2.2.4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社会概况 |
2.3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 |
2.3.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其发展 |
2.3.2 灾后旅游业振兴及其问题 |
2.3.3 单一区域性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其问题 |
2.3.4 部分羌族村寨面临的现实问题 |
2.3.5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分析 |
2.4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实施 |
2.4.1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
2.4.2 乡村振兴规划制定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 |
2.4.3 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2.4.4 合村并乡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
2.4.5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2.4.6 全域旅游推进与村寨旅游发展 |
2.4.7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的成绩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3.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与条件 |
3.1.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分类 |
3.1.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 |
3.1.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条件 |
3.2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历程 |
3.2.1 起步阶段(90年代初至中后期) |
3.2.2 初步发展阶段(1998 年—2008 年) |
3.2.3 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
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
3.3.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数量 |
3.3.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供给能力及旅游收入 |
3.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
4.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系统性原则 |
4.1.3 可比性原则 |
4.1.4 可行性原则 |
4.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个案研究 |
5.1 老人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1.1 老人村概况 |
5.1.2 老人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1.3 老人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1.4 老人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2 桃坪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2.1 桃坪村概况 |
5.2.2 桃坪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2.3 桃坪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2.4 桃坪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3 坪头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3.1 坪头村概况 |
5.3.2 坪头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5.3.3 坪头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3.4 坪头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4 三村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5.4.1 整体评价 |
5.4.2 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
6.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 |
6.1.1 同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寨旅游发展 |
6.1.2 差异化的村寨旅游发展策略 |
6.1.3 村寨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综合贡献效应 |
6.1.4 不同类型的村寨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存在差异 |
6.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问题探析 |
6.2.1 旅游业发展后劲乏力 |
6.2.2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 |
6.2.3 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 |
6.2.4 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 |
6.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
6.3.1 人力资本欠缺 |
6.3.2 土地资源制约 |
6.3.3 资金制约 |
6.3.4 自然灾害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
6.3.5 产权制度不完善 |
6.3.6 村寨原子化 |
6.4 乡村振兴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
6.4.1 村寨旅游发展思维转向 |
6.4.2 探讨村寨旅游赋权及村民受益方案 |
6.4.3 激发村寨旅游内生发展活力——多元化参与 |
6.4.4 村民再组织与村寨旅游秩序的重塑 |
6.4.5 加强旅游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
6.4.6 争取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二: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村民访谈提纲 |
附录三: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
附录五:访谈纪要 |
附录六: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
致谢 |
(3)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 ——以广府庙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资料收集方法 |
1.5.2 分析方法 |
1.6 研究案例和资料收集 |
1.6.1 研究案例 |
1.6.2 资料收集情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
2.1 符号学思想历史演进 |
2.2 文献综述之一:旅游符号学研究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2.2.3 总结和评述 |
2.3 文献综述之二:节庆旅游研究 |
2.3.1 国外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研究进展 |
2.3.3 总结和评述 |
2.4 文献综述之三:有关庙会的旅游研究 |
2.4.1 庙会的旅游研究 |
2.4.2 广府庙会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节庆吸引物符号建构的理论框架 |
3.1 相关概念体系 |
3.2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特点 |
3.3 皮尔斯符号学概述 |
3.3.1 符号三个核心要素之定义 |
3.3.2 符号三个核心要素之关系 |
3.4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学分析框架 |
第四章 生产视角:节庆吸引物的符号意义建构 |
4.1 广府庙会作为旅游吸引物的发展阶段 |
4.1.1 研究思路 |
4.1.2 样本数据获取 |
4.1.3 研究分析与发现 |
4.2 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生产的研究过程 |
4.2.1 研究思路 |
4.2.2 资料收集和处理 |
4.2.3 研究的编码过程 |
4.3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生产理论模型 |
4.3.1 符号生产的基础:节庆吸引力 |
4.3.2 符号生产的路径:节庆的组织管理 |
4.3.3 符号生产的思路:节庆的策划理念 |
4.3.4 符号生产的内容:节庆场景 |
4.3.5 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生产的运作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动视角:符号学视角下的节庆旅游体验 |
5.1 符号学视角下的节庆体验 |
5.1.1 研究思路 |
5.1.2 研究步骤 |
5.1.3 图像明示符号的内容分析 |
5.1.4 图像隐含符号的体验要素 |
5.1.5 节庆体验维度模型 |
5.2 节庆旅游体验维度模型的验证 |
5.2.1 研究思路 |
5.2.2 研究步骤 |
5.2.3 节庆体验量表开发过程及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消费视角:节庆吸引物的符号意义解读 |
6.1 节庆吸引物符号系统的意义解读 |
6.1.1 研究思路 |
6.1.2 资料收集和处理 |
6.1.3 研究的编码过程 |
6.2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意义解读模型 |
6.2.1 直接解释项:节庆吸引力感知 |
6.2.2 动力解释项:节庆依恋 |
6.2.3 最终解释项:节庆忠诚度 |
6.2.4 符号意义解读:感知-依恋-忠诚度模型 |
6.3 节庆吸引力感知、节庆依恋与忠诚度的关系 |
6.3.1 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 |
6.3.2 量表设计 |
6.3.3 数据收集与基本描述 |
6.3.4 节庆吸引力感知的因子分析 |
6.3.5 节庆依恋的因子分析 |
6.3.6 结构方程检验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贡献 |
7.3 管理启示 |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以“与自然共生”单元课程提高中学生关键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国家需要适应时代快速发展的21世纪新型人才 |
二、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追求 |
三、国内外已经有相关课程但尚未有明确的发展体系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
一、研究范围 |
二、研究对象 |
第四节 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一、关键能力 |
二、自然 |
三、与自然共生 |
四、单元课程 |
第二章 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以“与自然共生”单元课程提高中学生关键能力的理论研究 |
一、国际关键能力研究 |
二、视觉艺术与自然 |
三、多元智能与本研究 |
第二节 以“与自然共生”单元课程提高中学生关键能力的文献综述 |
一、关于“与自然共生”的艺术研究文献综述 |
二、关于提高“关键能力”的研究文献综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与自然共生”主题美术课程发展与问题 |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美术教材中融入“与自然共生”理念的内容分析 |
一、关于中小学美术教材中融入“与自然共生”理念的内容分析 |
二、中小学基于关键能力培养的课程中融入“与自然共生”创新教育的现状 |
第二节 国内外中小学自然类美术课例比较与分析 |
一、国内外中小学自然类美术课例 |
二、国内外中小学自然类美术课例分析 |
三、结论与启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与自然共生”理念在教学中运用的策略与现状 |
第一节 “与自然共生”理念的研究 |
一、“与自然共生”理念在教学中运用概况 |
二、“与自然共生”理念在教学中运用现状与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与自然共生”单元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 |
第一节 引入与自然共生理念的教学设计 |
一、教学内容及教材处理分析 |
二、学习者分析 |
三、引入“与自然共生”理念的课程教学思路 |
四、教学目标 |
五、大观念单元课程计划 |
六、教学任务设计概述 |
第二节 基于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与自然共生”主题单元课程教学过程 |
一、教学准备 |
二、教学流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提高中学生关键能力的“与自然共生”单元课程教学成效与展望 |
第一节 本研究的成效与创新 |
一、本研究的成效与创新 |
二、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 |
一、中国数字艺术产业高峰论坛启示 |
二、“与自然共生”单元课程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教学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金华市国际留学生龙舟运动参与体验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高校传播中国文化是新时代的要求 |
2.留学生参与中国传统体育项目龙舟的研究严重不足 |
3.金华市国际留学生参与龙舟兴趣浓厚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龙舟运动参与体验 |
2.国际留学生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1.文化互通与留学生体育教学相关性研究 |
2.留学生教育发展史的研究 |
3.留学生教育策略的研究 |
4.研究小结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对象 |
(五)研究程序 |
(六)研究工具 |
(七)研究质量检验 |
(八)研究伦理问题 |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训练体验 |
1.龙文化体验 |
2.经济体验 |
3.谐天体验 |
4.集体归属感 |
5.身心体验 |
6.同舟共济 |
(二)竞赛体验 |
1.尊重本国文化 |
2.自强不息 |
3.合作共赢 |
(三)互动体验 |
1.人际互动 |
2.体育互动 |
(四)参与促进阻碍因素 |
1.训练环境 |
2.城市政策 |
3.社会因素 |
4.个人因素 |
五、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金华市国际留学生训练照片 |
附录B 比赛图片 |
附录C 国际留学生龙舟运动参与体验访谈提纲 |
附录D 知情同意书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生态治理的本土经验 ——扎琼巴让的生态治理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理论准备 |
一、地方性知识在国内生态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
二、藏族生态观与地方性知识研究 |
三、藏区草地管理研究现状 |
四、理论准备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田野点与田野对象 |
一、田野点概况 |
二、田野对象 |
第二章 归乡:生态实践的开端 |
第一节 危机感:目睹草场沙化 |
一、求学经历 |
二、目睹草场沙化 |
三、家乡生态恶化造成的心结 |
第二节 沟通协调:温洛克、当地政府、牧民 |
一、引进温洛克生态项目 |
二、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 |
三、动员牧民参与 |
第三节 治沙行动:本土智慧在生态恢复中的尝试 |
一、“绿草变沙”的追因 |
二、“沙地种草”的失败 |
三、“牦牛踩踏”的启示 |
四、“绿色草场”的恢复 |
第四节 建立合作社:生态治理的促进途径 |
一、生态治理作业资料的保障 |
二、经济发展对生态治理的促进 |
第三章 扎琼仓:生态治理实践的里程碑 |
第一节 筹办 |
一、扎琼仓的选址 |
二、资金筹集 |
三、扎琼仓的落成 |
第二节 运营模式与治理理念的形成 |
一、组织机构 |
二、探索公益机构的运营模式 |
三、地方性知识与科学知识结合的治理理念 |
四、试运营 |
第三节 开业典礼 |
一、环保人士、僧人、牧民到场祝贺 |
二、互献哈达与煨桑仪式 |
三、扎琼巴让分享初步成效 |
四、环保主题饮食 |
第四章 拓展:生态实践的深入 |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调查 |
一、植物种类调查与标本制作 |
二、 若尔盖草原鸟类种类统计 |
第二节 牧民“回家”活动 |
一、牧二代的回归与交流 |
二、骑马看草原 |
三、唤醒保护草原意识 |
第三节 纪录片拍摄 |
一、若尔盖生态变迁:《若尔盖湿地调查》 |
二、牧民生态恢复实践:《母亲的草种》 |
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受伤的黑颈鹤和小牧人》 |
四、年轻牧民的生态意识:《卓嘎扎西》 |
第五章 交流:生态实践理念的传播 |
第一节 扎琼仓生态治理分享活动 |
一、为政府治沙建言献策 |
二、培训藏区牧民治沙方法 |
三、通过会议与讲座分享草原生态治理过程 |
第二节 成立生态文化中心展览馆 |
一、保存功能 |
二、教育功能 |
三、传播功能 |
第三节 文化旅游路线 |
一、与国内外文化旅行团建立联系 |
二、草原生态治理过程的分享与讨论 |
三、扎琼仓生态理念的第二传播 |
第四节 媒体平台互动 |
一、电视媒体报导 |
二、微信公众号推送 |
三、视频、广播服务平台播放 |
第六章 经验与反思:对扎琼巴让生态治理实践的思考 |
第一节 唤醒牧民在藏区生态恢复中的角色意识 |
一、牧民的“草原主人”角色 |
二、牧民在藏区生态恢复中的主人翁身份唤醒 |
第二节 扎琼仓作为一个本土环保团队的运营模式 |
一、适合本土文化的运营理念 |
二、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 |
三、多渠道实现运营资源的可持续供给 |
第三节 生态实践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
一、扎琼仓作为本土环保团队其性质定义模糊 |
二、扎琼仓家族式管理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局限 |
三、魅力型领导对生态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
四、治沙规模扩大化挑战 |
结语文化自觉与生态治理实践 |
一、文化自觉:牧人扎琼巴让的草原情怀 |
二、文化自信:人格魅力带动的生态治理成效 |
三、地方精英在生态恢复中的作用 |
四、生态治理优化之路:地方性知识与科学知识的结合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论文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四、网络资源类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纪录片解说词的口语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纪录片解说词概况 |
第一节 解说词在纪录片中的作用 |
一、解释说明 |
二、引导观众 |
三、连接画面 |
四、抒情造境 |
五、升华主题 |
第二节 我国纪录片解说词的发展历程及口语表达特点 |
一、政治化纪录片时期 |
二、人文化纪录片时期 |
三、平民化纪录片时期 |
四、社会化纪录片时期 |
第二章 口语美概况 |
第一节 口语美的研究范畴 |
一、口语表达中的语言现象 |
二、口语审美活动本身 |
三、口语美的表达技巧 |
第二节 口语美的研究意义 |
一、有助于把握语言发展趋势 |
二、有助于规范口头语言 |
三、有助于重塑汉民族文化 |
第三章 纪录片解说词口语美的四个维度 |
第一节 解说词中微观静态的语音美:韵 |
一、四字词的使用,凝练传神 |
二、连绵词的使用,诗韵回绕 |
三、叠字叠词回环往复,细致刻画形象 |
四、押韵口语跌宕起伏,产生和谐乐音 |
五、拟声词汇绘声绘影,带来美感效应 |
第二节 解说词中宏观动态的动感美:势 |
一、注重平仄,把握语音的节律美 |
二、语流音变,表现语音的流动美 |
三、调配语调,突出语音的起伏美 |
第三节 解说词中的韵外之致:味 |
一、解说词口语中丰富的情感功能 |
二、解说词口语中习用语的含蕴美 |
第四节 解说词的反常合道:趣 |
一、解说词中的异趣 |
二、解说词中的情趣 |
三、解说词中的谐趣 |
第四章 纪录片解说词口语美的表达技巧 |
第一节 解说工作的前期准备 |
一、解说词的备稿流程 |
二、纪录片解说的语言样式 |
三、解说者的选择 |
第二节 解说词口语美表达的技巧运用 |
一、把握基调,契合影片立意 |
二、合理用声,找准音区定位 |
三、灵活用气,细化情感表达 |
第三节 实例分析 |
一、《话说长江》第一回《源远流长》片段(1983 年) |
二、《自然传奇——狂野动物》片段(2000 年) |
三、《人生一串Ⅰ》片段(2018 年) |
总结 |
作品或视频下载地址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1:学位作品《风味临清》导演阐述 |
附录2:学位作品《风味临清》解说词 |
附录3:本文参考纪录片资料一览表 |
致谢 |
(8)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学方法 |
(二) 人类学方法 |
(三) 性别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五、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恩施土家族春社的文化语境 |
第一节 地理环境 |
一、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 |
二、多样化的自然资源 |
三、文化影响 |
第二节 历史源流 |
一、史前时代 |
二、商周至两汉时期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
三、唐宋时期 |
四、元明清时期 |
第三节 民俗传统 |
一、物质民俗 |
二、社会民俗 |
三、精神民俗 |
第二章 恩施地区社文化的源流 |
第一节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来源辨析 |
一、社的来源及演变 |
二、社神与神主 |
第二节 汉文化影响以前的土地信仰 |
第三节 汉文化影响下的“社”信仰 |
一、过渡——唐代的官社与私社 |
二、承继——汉文化对社祭的影响 |
第三章 土家族春社习俗的文化机制 |
第一节 土家族春社习俗 |
一、春社起源传说 |
二、“社饭”:春社的饮食习俗 |
三、“拦社”:春社的祭祀习俗 |
第二节 三个村落的春社民俗志 |
一、金龙坝春社:以土地龙神为中心 |
二、南河春社:以社主为中心 |
三、双堰塘春社:以娱人为中心 |
第三节 土家族春社的形成机制 |
一、防疫机制:社饭隐喻的土家族生态健康智慧 |
二、巫术心理机制:拦社隐喻的亲情伦理智慧 |
第四章 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融入丧葬礼俗的生命观 |
一、豁达的生命观 |
二、圆融的生命观 |
三、新生的生命观 |
小结 |
第二节 佛道并重的多神信仰 |
一、道(巫)教信仰 |
二、儒家信仰 |
三、佛教信仰 |
小结 |
第三节 崇尚女性价值 |
一、血亲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
二、姻亲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
三、妯娌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
小结 |
第五章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功能 |
第一节 补偿与治疗功能 |
一、拦社——心理治疗 |
二、社饭—生理治疗 |
第二节 认同与整合功能 |
一、家族的凝聚力 |
二、姻族的互助关系 |
第三节 传承与教化功能 |
一、礼俗制度的传承功能 |
二、民族价值观的教化功能 |
第六章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保护与传承 |
第一节 传承现状 |
一、传承内容 |
二、传承方式 |
第二节 保护策略 |
一、生活型保护 |
二、制度型保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楸木园陈家院子布局图 |
附录二 访谈对象名单及亲属关系个案 |
一、村落代表性访谈人员名单 |
二、亲属关系图 |
附录三 村落采访记录节选 |
一、白果坝乡金龙坝采访记录选编 |
二、芭蕉乡楸木园采访记录选编 |
三、龙凤坝镇双堰塘采访记录选编 |
四、其他乡镇采访记录选编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本土化艺术的当代性探索 ——尚扬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以及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论述框架 |
第一章 《黄河船夫》之前 |
第一节 初入艺术之门 |
第二节 学生时期作品 |
第三节 学生时期作品中的传统素养 |
第四节 学生时期的艺术尝试与探索 |
第五节 尚扬“空白的十四年” |
第六节 尚扬的西北之行 |
第七节 关于到西北采风写生的传统 |
第二章 上个世纪80年代的艺术探索 |
第一节 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新艺术思潮背景概述 |
第二节 尚扬的成名作:《黄河船夫》 |
一、《黄河船夫》的创作过程 |
二、《黄河船夫》绘画语言的特点 |
第三节 《黄河船夫》与同时代艺术家的代表性绘画作品的比较 |
一、尚扬《黄河船夫》与罗中立《父亲》的比较 |
二、尚扬《黄河船夫》与陈丹青《西藏组画》的比较 |
第四节 《黄河船夫》中的艺术语言运用与特点 |
第五节 “尚扬黄”风格时期 |
一、“尚扬黄”风格时期概述 |
二、再进黄土高原:“尚扬黄”风格的形成 |
三、“赵无极讲习班”对尚扬艺术的影响 |
四、尚扬对于绘画“形式”的思考与拓展 |
五、“尚扬黄”风格转变的动因 |
六、对于“尚扬黄”风格时期的总结 |
第六节 从《往事一则》到《状态》系列 |
一、转型期的创作:尚扬综合材料实验时期的探索 |
二、《状态》系列的绘画语言尝试 |
三、《状态》系列对于尚扬创作演进的意义 |
第三章 “观念主义”时期:《大风景》系列的前后阶段 |
第一节 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代背景概述 |
第二节 上个世纪90年代背景下的尚扬创作概述 |
第三节 从《致利奥塔》到《大肖像》艺术的转化 |
一、“波普艺术”对于湖北地区艺术家的影响 |
二、《致利奥塔》中“后现代”思想对于尚扬的影响 |
三、“社会肖像”:《大肖像-新娘》和《大肖像-蒙娜·梦露》 |
四、“符号与象征时期”的成熟阶段——《大肖像》 |
第四节 《黄土高原素描》到《大风景》 |
一、重新回归“黄土高原风景”——艺术转化逻辑 |
二、《大风景》系列中艺术转化动因 |
三、《大风景》时期艺术转化特征:“碎片化”的风景结构 |
四、《大风景》系列的个人精神体验 |
第五节 视觉形式的拓展..从《诊断》到《深呼吸》 |
一、《诊断》系列里个人体验的艺术语言转化 |
二、《深呼吸》系列的绘画语言 |
第六节 《E地风景》系列的精神探索与文化属性 |
一、《E地风景》系列的绘画语言拓展 |
二、《高秋图》里的现成品应用 |
三、《风化》等系列作品 |
第七节 《大风景》时期总结:当代观念与“内美”的熔铸 |
第四章 《董其昌计划》:新世纪的艺术探索 |
第一节 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语境概述 |
第二节 《董其昌计划》 |
一、《董其昌计划》系列出现的前后逻辑 |
二、观念主义时期的创作:《董其昌计划no:2》 |
三、“母本已坏”的自然:《董其昌计划》系列的现实关注 |
四、对《董其昌计划》系列作品艺术语言的论析 |
五、机器复制时代的“风景”——对《董其昌计划》系列作品的进一步论析 |
六、《董其昌计划》系列艺术语言特点的总结 |
七、《册页》系列 |
第三节 《剩山图》与《剩水图》里的新面貌 |
一、《剩水图》:关于现代性情境下的乡愁 |
二、《剩山图》中绘画语言的拓展 |
三、同时期的小幅作品:《日志》等系列 |
第五章 从《吴门楚语》到《坏山水》 |
第一节 《吴门楚语》 |
一、两种文明的纠葛 |
二、《浴竹图-2》作品解析 |
三、物的聚集,物的言说 |
第二节 《白内障》、《坏书》与《坏山水》 |
一、《坏山水》系列 |
二、《白内障》系列 |
三、《坏书》系列 |
第六章 尚扬艺术的特点 |
第一节 尚扬艺术中的“当代性” |
第二节 当代精神中的“古典气息”和东方气质 |
第三节 尚扬艺术中的“民族性”分析 |
第四节 尚扬艺术中的时代影响与现实针对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版目录 |
附录:尚扬艺术展览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小街子藏族村落的音乐情感地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1.3.1 音乐地理 |
1.3.2 音乐情感的唤醒 |
1.3.3 情感地理 |
1.4 文献综述 |
1.4.1 有关音乐情感的研究综述 |
1.4.2 有关情感地理的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小街子村基本环境概述 |
2.1 小街子村自然地理环境 |
2.1.1 建塘镇自然地理环境 |
2.1.2 小街子村自然地理环境 |
2.2 小街子村经济结构 |
2.2.1 小街子村农牧业 |
2.2.2 小街子村旅游业 |
2.3 小街子村文化传统 |
2.3.1 小街子村社会历史概括 |
2.3.2 小街子村传统祈福文化 |
2.3.3 小街子村传统民居文化 |
2.3.4 小街子村饮食文化 |
2.4 小结 |
第3章 小街子村民音乐情感形成过程 |
3.1 音乐情感分类 |
3.2 小街子村民群体分类 |
3.3 小街子村民日常生活及音乐生活 |
3.3.1 小街子各群体代表日常生活及音乐生活 |
3.3.2 小街子村民的音乐活动方式汇总 |
3.3.3 小街子村民的音乐生活景元分析 |
3.4 小街子村民的音乐情感分析 |
3.4.1 小街子村民音乐情感的产生 |
3.4.2 小街子村民音乐情感的特征 |
3.5 小结 |
第4章 小街子村民音乐情感地图分析与解释 |
4.1 小街子村民的音乐情感成因分析 |
4.1.1 小街子村民宗教音乐情感成因 |
4.1.2 小街子村民传统歌舞音乐情感成因 |
4.1.3 小街子村民藏区流行音乐情感成因 |
4.1.4 小街子村民流行音乐情感成因 |
4.2 小街子村民音乐情感地图分析与解释 |
4.2.1 宏观尺度下的音乐情感地图分析 |
4.2.2 中观尺度下的音乐情感地图分析 |
4.2.3 微观尺度下的音乐情感地图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音乐情感地图在实践中的应用 |
5.1 音乐情感地图在景元重建中的应用 |
5.2 音乐情感地图在地方认同中的应用 |
5.3 音乐情感地图在民族文化保护中的应用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风景这边更好——大学校园八大景观(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化基因研究的“李小白”银壶产品设计[D]. 刘思雨. 云南艺术学院, 2021(11)
- [2]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D]. 李治兵.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3]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 ——以广府庙会为例[D]. 李静.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4]以“与自然共生”单元课程提高中学生关键能力的研究[D]. 刘涵.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5]金华市国际留学生龙舟运动参与体验的质性研究[D]. 郭再杨.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6]生态治理的本土经验 ——扎琼巴让的生态治理实践研究[D]. 高恩召. 兰州大学, 2020(01)
- [7]纪录片解说词的口语美研究[D]. 张蓉.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8]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D]. 熊浚.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9]本土化艺术的当代性探索 ——尚扬艺术研究[D]. 李继开.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10]小街子藏族村落的音乐情感地图研究[D]. 张帆.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