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OFDM技术的收发信机方案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窦中兆[1](2020)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自组织及反向散射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移动通信已逐步进入5G时代,2G/3G/4G/5G/Wi Fi等多种接入技术以及异构网络(宏蜂窝、微蜂窝、飞蜂窝、5G小小区)的共存,使网络复杂度大幅增加,现有蜂窝移动网络在部署、运维和优化难度方面骤增。因此,加强网络运维自动化、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是运营商的迫切需求。自组织网络(Self-Organizing Network,SON)技术借助于先进的优化算法,能够简化网络部署和降低人工干预,从而提升运维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本文以SON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及工程应用现状和需求展开讨论,跟踪和总结了国际重要项目机构或标准化组织关于SON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SON工程的应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在移动通信网上有效运用SON技术开展研究。5G上行覆盖严重受限,使得5G网络部署面临巨大成本压力。针对动态频谱共享这一新技术,开展4G/5G频谱的动态共享试验研究,对于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节约5G网络投资意义重大。借助“一带一路”国际重大项目,为了应对5G组网部署面临的挑战,利用5G新技术引入的试验契机,我们组建了4G/5G试验网环境,对4G/5G网络共存状态下的动态频谱共享方法进行研究与实验验证,相关研究对于当前5G的组网部署具有重大意义和工程价值。在进行无线传感网络自组织技术的研究过程中发现,能效和电源供给问题始终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有待解决的一个基础瓶颈问题,对当前学术界兴起的在低功耗甚至零功耗的状态下进行通信的反向散射技术方向进行了追踪研究。作为低能量通信系统的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技术,环境反向散射技术兼备无线的便捷性和绿色通信的低能耗特点,是一项很具有商业价值和潜力的无线技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目前LTE蜂窝移动网络在网络部署、运维和优化所面临的挑战,系统调研了包括SON技术在内的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技术的相关进展及工程应用,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主要的算法。(2)对SON算法中的动态频谱共享算法(Dynamic Spectrum Sharing,DSS)进行了重点研究,利用组建的4G/5G试验网环境,研究4G/5G补充上行及动态频谱共享方法。设计了4G/5G频谱资源共用的PRB分配原则(4G/5G动态频谱共享的资源分配原则),评估开启4G/5G动态频率共享后,获得的网络上行速率增益以及对4G现有网络关键性能指标和4G网络上行干扰电平的影响程度。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开启动态频率共享,可获得平均2.43倍的上行速率增益,并且对4G网络的干扰影响比较小,并未对4G网络现有用户的感知及4G网络性能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验证了所提分配原则的有效性。(3)将反向散射技术引入到高铁场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提出一种反向散射辅助无线传输方案(Backscatter Aided Wireless Transmission,BAWT),以减少信号穿透损耗并提高信道估计性能;并针对BAWT和传统无线直传方案(Direct Wireless Transmission,DWT)进行了收发信机设计,包括信道估计以及信号检测。在信道估计方面,通过比较BAWT、DWT传输方案,BAWT方案信道估计的准确性优于DWT方案。在信号检测方面,BAWT方案整体优于中继技术和DWT方案。与高铁无线通信的现有直传和中继技术相比,利用环境反向散射技术可以改善高铁场景下的现有无线通信系统性能。针对广域环境下的环境反向散射通信,提出了一种高铁场景下环境反向散射的链路预算方法,从链路预算角度论证了BAWT方案在广域环境下实现的可行性。(4)推导了环境反向散射辅助无线传输方案(BAWT)的信道容量的下限和上限。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在相同SNR情况下,BAWT信道容量高于DWT信道容量,BAWT方案可获得明显的信道容量提升。此外,BAWT方案在增加信道方差时,相对传统DWT方案可以获得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包宇鹏[2](2020)在《基于OFDM系统的自适应子载波调制技术研究与验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对多媒体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无线通信的传输效率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在频谱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凭借其频谱利用率高、抗多径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获得了非常多的关注。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与自适应调制技术结合后,OFDM系统能够根据频率选择性信道的衰落情况,自适应地为子载波分配需要传输的比特,极大地改善了系统性能。因此基于OFDM系统来研究自适应调制技术对于提升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对于自适应调制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算法层面上,针对基于FPGA实现的成果相对较少。然而随着信号带宽的增大,OFDM系统中子载波的数量同样随之增加,自适应调制算法的运算量也越发复杂,所以除了考虑可靠性、有效性等系统性能外,系统复杂度高也是在实际应用中必须攻克的一大问题。首先针对现有的自适应调制算法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本文研究如何将基于子带的自适应调制技术应用在OFDM系统中,并对相应的基带处理模块进行功能设计与FPGA实现。在具体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中,各个子带使用与自身信道质量相匹配的调制方式。其中针对比特分配的准确性问题,重点对调制与解调模块展开设计,明确每个子带内使用的调制方式及承载的数据量,保证数据处理过程的可靠性。此外针对调制方式反馈的准确性与实时性问题,设计出了子带信号质量估计方法与调制方式反馈机制。最后在Xilinx Vivado集成环境下使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完成FPGA实现以及自环仿真的功能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案可以在维持系统灵敏度的情况下提升系统容量。然后,为了进一步提升系统的频谱利用率,而且综合考虑实现复杂度的问题,本文根据子带内子载波间信号质量的差异设计了一种分组调制的方案,完成了自适应子带分组调制的基带处理单元,成功实现了在子带内可同时存在两种调制方式的模式。该方案要比基于子带的自适应调制系统拥有更大的吞吐量性能提升,而且在实际的FPGA设计过程中,子带分组调制无需更多的乘法器,不会影响系统的复杂度。最后通过仿真及应用测试取得了预期的结果。最后,考虑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在不同带宽系统上进行算法移植的难度较大,为了便于自适应调制技术的应用,避免繁杂的移植工作,本文利用不同带宽系统间参数的关系,并结合射频单元架构,设计了一种自适应调制参数化实现方案,可以通过改变有限个初始化参数,实现自适应调制技术在带宽可变系统下的应用。仿真结果表明参数化设计方案能够正确进行数据处理。
张飞飞[3](2020)在《基于OFDM的5GHz雷达通信一体化实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雷达通信一体化平台因其高度的功能融合特性迎合了小型化、集成化的发展需求,在军用和民用无线电领域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其中却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首先,如何生成融合雷达探测和通讯信息的波形信号?通信信号对非线性失真要比雷达信号更加敏感,如何保证融合信号较低的峰均比?另外,为了保证较高的距离分辨力,雷达系统需要很大的射频带宽,而通信系统为了避免信道衰落问题,往往采用窄带。如何满足两种系统的设计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OFDM的融合波形方案,实现了较低的信号峰均比,并对小带宽情况下高精度测距算法进行了研究。并且结合硬件平台进行了相应的实测验证。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OFDM体制下硬件平台的设计要求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基于零中频架构的高灵敏度收发硬件实现方案。针对收发硬件存在的正交幅相平衡,载波泄露抑制,低噪放稳定性等问题,本文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实测结果。本文提出了新型发射端载波泄露抑制的校准方法,有效提升了硬件平台可靠性。第二,提出了对信源进行直接序列扩频处理的技术方案,解决了融合通信信息的OFDM雷达信号高峰均比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在获得较优通信性能的条件下,有效降低融合信号峰均比,并且得到了图钉形模糊图。本文提出了基于FPGA的IFFT/FFT和RRC算法实现方法,较好解决了系统数据计算量大实时性差等问题。第三,结合一体化软硬件平台,进行了线缆回环、天线OTA等多种场景的系统性能验证,结果证实了一体化设计方法和硬件平台实现方案的有效性。
张若峤[4](2019)在《面向5G移动通信的混合波束赋形相控阵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第五代(5th-Generation,5G)通信技术已成为全球性研究热点。相比于前几代的移动通信网络,5G通信系统主要有三大方面的性能提升,包括极高的速率、极大的容量(达到10Gbps峰值速率)以及极低的时延。在5G通信系统中,具有超大规模天线阵列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通信系统引起了学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提高信噪比和获得更好的信号覆盖,采用波束赋形预编码技术的大规模MIMO天线阵列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5G技术方向之一。为了大幅降低通信系统的总功耗和总成本,基于高精度相控阵列的混合波束赋形通信系统为大规模MIMO天线阵列的实际商用提供了可能性。在混合波束赋形架构下,基于相控阵列的大规模MIMO收发系统硬件实现面临许多挑战亟待解决。本文的研究面向混合波束赋形大规模MIMO收发系统的设计,解决了多个相关的技术难题,研制了多个用于5G混合波束赋形的宽带高性能MIMO收发系统以及高精度相控阵列。经过测试表明,研制的收发系统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如下所述:(1)针对应用于5G移动通信的高性能波束赋形相控阵列,提出了一种用于多用户通信的共口径高精度收发阵列。设计的8天线共口径相控阵列具有两个8单元移相网络,工作频段为3.5GHz,工作带宽为500MHz。移相网络具有1?的移相分辨率,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幅度误差和相位误差分别为0.23dB和0.84?。阵列中的射频前端和天线被两个移相网络共享,进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和功耗,并且优化了阵列集成度。设计并应用了一种改进型领结天线,具有更宽的带宽和更小的天线互耦,适合于大规模组阵的应用。射频和波束测量结果表明,该共口径天线阵列可以在100?范围内进行波束赋形,增益波动小于2dB,波束分辨率为0.32?。最终使用双流信号对该阵列进行了多用户通信测试,验证了该共口径阵列在多流多用户的通信场景下具有稳定的通信能力以及良好的系统性能,并能较好的抑制多用户干扰。(2)针对5G移动通信中对模拟波束赋形阵列多种极化以及阵列小型化的应用需求,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基于高精度低幅度波动移相器的极化可重构天线阵。该极化可重构天线通过在馈电网络中的两路移相器调整双馈端口间的相位差,实现了线极化、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之间的极化可重构。同时,该可重构天线的移相馈电网络可以与相控阵列中的移相单元相结合,减少整体阵列中移相器的使用数量,而且使得极化可重构天线具有波束赋形的功能。该高精度移相器可以在360?范围内实现了0.5?移相精度,仅具有0.36dB的RMS幅度误差和0.16?的RMS相位误差。经测试可知,该可重构天线阵具有1.2GHz的阻抗带宽以及800MHz的圆极化轴比带宽,在±32?范围内具有高分辨率的波束扫描效果。最终的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天线阵列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满足5G通信系统的应用需求,具有很高集成度和工程应用价值。(3)针对5G毫米波移动通信系统中对高性能频率源的需求,基于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技术,设计了一款基于SIW滤波功分器的单频点高性能振荡器及一款基于SIW可调滤波器的机械可调振荡器。其中,利用SIW滤波功分器将功率分配器嵌入到SIW滤波器中,获得更低的插入损耗和更紧凑的电路尺寸。设计完成的X波段振荡器通过在谐振腔中引入传输零点,增加滤波功分器的群时延峰值,从而获得更好的相位噪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基于SIW滤波功分器的振荡器工作在11GHz,输出功率-1.8dBm,且振荡器的相位噪声在1MHz偏移频率下可达-143.3 dBc/Hz,对应的振荡器品质因数(Figure of Merit,FOM)值为211.5dBc/Hz。为了实现振荡器输出连续可调频率,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层SIW滤波器的连续可调振荡器。通过改变SIW腔中心与移动金属螺丝间的距离,实现了对双层滤波器的谐振中心频率的同时调谐,从而改变振荡器的输出频率,同时减小了一半的滤波器电路面积。基于该可调滤波器设计的振荡器工作在中心频率为7.3GHz,频率调谐范围为3.5%。设计完成的单点频率振荡器和可调频率振荡器均具有令人满意的性能。(4)针对毫米波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提出并研发了一种毫米波多通道混合波束赋形架构收发系统。所开发的毫米波收发系统共有32射频通道,工作在28GHz频段,信号带宽为500MHz,采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工作方式。为了实现高波束赋形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中频高精度移相网络的毫米波相控阵,可以在模拟域实现混合波束赋形的模拟预编码矩阵。该高精度毫米波相控阵使用了中频移相架构以及高精度低成本矢量合成移相单元,可以实现360?范围内8-bit移相精度,幅度波动仅为0.13dB。最终测量结果表明,本系统在28GHz的波束覆盖范围大于90?,波束分辨率为0.6?。通过仔细设计毫米波前端电路,所提出的收发机系统的所有32个射频通道均实现了良好的毫米波射频性能,在500MHz带宽内的通道平坦度仅为1.3dB。此外,在两个数据流的空口MIMO通信测试中,两个用户设备各自收到的信号解调得到的误差矢量幅度(Error Vector Magnitude,EVM)分别为2.58%和2.34%。通过双流系统空口通信性能测试,验证了该混合波束赋形收发机系统具有的高质量数据传输能力。
詹秀娟[5](2019)在《隧道环境下基于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算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越来越多的地铁在实际生活中的运营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在其中进行无线通信时,难以接收或发送正确的通信信号,影响了隧道环境中的信息交流。而通信业务的迅速发展,从第二代移动通信的语音业务,逐渐发展到数据、视频、影像等具有大量信息的高质量多媒体业务,使得人们对各种通信业务的速率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因此,在隧道环境中保证无线通信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无线通信速率已成为最受关注的问题。OFDM技术是信道估计中运用最多的传输技术之一,具有抵抗多径干扰、便于实现、支持高效自适应调度等特点。凭其独特的技术优势,OFDM成为研究隧道环境中无线通信的选择之一。其中,LMMSE算法能提高隧道环境下的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性能,但此算法具有非常大的计算量和运算复杂度。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OFDM系统的隧道环境下的信道估计算法,能有效降低运算量和提高系统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安排如下:(1)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分析了自由空间中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并将其扩展到无线电波在隧道中的传播特性;然后,分析了隧道环境下传统的确定性及统计型信道模型;最后对这两种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确定了本文要研究的模型——改进型隧道信道模型。(2)对OFDM系统进行了相关介绍,建立了基于OFDM系统的隧道信道模型。根据不同的隧道情况——直通隧道和弯曲隧道,在MATLAB仿真平台,对传统的信道估计算法在两种不同的隧道环境下,利用本文建立的改进型和统计型隧道信道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与比较。(3)研究了基于LMMSE的信道估计算法,对此算法中的自相关矩阵,进行时域的相关改进。结果表明:改进的LMMSE算法在本文构建的改进型隧道模型与传统的统计型隧道模型中相比,本算法在两种隧道信道模型中均能有效的降低信道的均方误差和误码率性能,而且本文构建的改进型隧道信道模型要优于传统的统计型隧道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改进的LMMSE算法能够有效的提高系统的工作速率和地铁中无线通信接收机的系统性能,且在本文的改进型隧道信道模型中能获得较高的系统性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图[34]表[3]参[73]
李鹏飞[6](2019)在《水声通信中MQAM同步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水声通信技术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从模拟到数字,从非相干到相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于高阶正交振幅调制(Multiple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MQAM)相干通信,同步技术是实现目标的重要环节,因此本文对数字化水声通信中MQAM同步技术及其在ARM硬件平台上的实现展开研究。尤其是在数字锁相环路的残余频差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针对性地提出了基于相位旋转的逐符号相差补偿载波同步算法和变步长采样抑制频偏方法。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参照面向判决估计算法的思想,提出了基于相位旋转的载波同步算法并进行仿真验证。在接收导频信号时进行载波的捕获跟踪,在接收信息码元时根据码元判决结果对鉴相器输出以相位旋转的方式做出补偿,保持载波信号的持续跟踪。其次,以相位旋转算法为核心,引入16QAM调制、差分编码、网格编码调制和借助Bellhop建模的水声信道等构建水声通信系统仿真模型,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了系统仿真。然后,以ARM开发板为硬件实验平台,配合超声波模块搭建声载波通信收发信机。将经过仿真验证的水声通信算法移植到硬件实验平台上,针对硬件情况做出修改和调整,完整地实现了声载波通信实验系统。最后,与相位旋转算法并行地提出了变步长采样抑制频偏的方法。将随机噪声加入到采样步长中,以采样间隔的微扰实现对残余频差的抑制,将这一方法在Matlab中进行仿真,并在ARM平台上进行实验。通过Matlab仿真和ARM硬件平台上的实验,表明该文所提出的相位旋转算法可以克服残余频差的影响,减小载波同步的稳态偏差,实现窄带信号在残余频差下的载波同步;另外,实验结果表明变步长采样同样可以有效减小残余频差。
王加栋[7](2019)在《非理想信道条件下基于网络编码的物理层安全性能分析与验证》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迅猛,凭借诸多优点取得了广泛应用。然而无线信道固有的开放性、广播性以及移动性使得数据传输面临着被窃听的安全风险。物理层安全技术利用无线信道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建立安全机制从而实现数据的安全传输。在物理层安全传输中,发送者事先掌握理想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是保证安全传输的重要前提。但现实通信环境中存在的反馈时延与估计误差等非理想因素,发送者很难事先得到理想CSI,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基于理想CSI的物理层安全研究的实际参考价值。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本文对非理想CSI条件下的物理层安全传输展开研究,研究成果如下:1)结合网络编码技术与中继协作技术,对非理想CSI条件下的物理层安全展开了研究。针对基于二时隙模拟网络编码与三时隙网络编码的中继安全传输模型,分析了瑞利衰落信道下模型中各节点信号发射与接收的具体过程,并推导了在非理想条件下合法用户的安全容量与系统的保密中断概率。2)针对基于三时隙网络编码的中继安全传输模型,设计搭建了硬件验证平台。根据该模型的特性,从终端硬件方案设计、OFDM收发系统设计与网络编码模块设计三大部分进行硬件平台设计实现,最后利用该验证平台进行安全数据通信性能验证。3)针对平台设计实现过程中节点间通信过程时延、设备精度以及设备之间的时钟差异造成节点时隙同步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本平台的三节点自同步传输方案。所提方案能够有效利用中继节点的广播时隙,在不额外增加硬件实现复杂度的前提下,解决了节点间的时隙同步问题。4)针对基带信号中数据处理时延造成的通信效率降低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抗处理时延的高效数据传输方案。所提方案从时隙分配的角度出发,通过压缩时隙碎片提高系统整体通信效率,弥补了基带信号处理时延所带来的影响。
薛伦生[8](2019)在《对流层散射通信多载波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流层散射通信具有越障能力强、单跳通信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是未来战场信息化作战的主要通信手段。如何在复杂电磁环境条件下提升对流层散射通信传输容量,以满足武器系统中指挥信息和制导数据的大容量高速可靠传输,是军事通信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对散射通信系统体系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散射信道特性及抗多径衰落的方法进行研究,将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IMO)和基于交错正交幅度调制的正交频分复用(OQAM/OFDM)技术应用于对流层散射通信中,通过多天线和多载波技术降低散射信道的时变多径特性对通信性能的影响,提升散射通信的传输容量。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分析了以通信基础网为基础,由预警探测网、指挥控制网、跟踪制导网和火力拦截网组成的通信组网框架,在分析通信网的功能组成和拓扑结构的基础上,研究对流层散射通信组网技术。结合散射通信系统的功能要求,对散射设备的原理、工作体制和设备的管理进行了研究。2.分析对流层散射信道的传输损耗、衰落特性等传输特性,建立了散射信道的抽头延迟线模型,并且进行相关的信道测试试验,测试了信号随频率、天线俯仰角、方位角变化的情况以及24小时中信号的变化情况。对散射信道的多径时延进行分析,研究了抗多径衰落的措施和多载波抗多径干扰技术,重点分析了分集合并技术在散射通信中的抗衰落能力,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分集合并技术可以有效减小信道衰落的影响。3.研究了基于OQAM/OFDM技术的散射通信系统,给出了系统的快速实现方法,通过仿真分析表明将其应用于散射通信系统中可以有效提高系统性能。针对离散导频信道估计,利用迭代的方法提出一种辅助导频的信道估计方法,在不增加导频功率和导频消耗的情况下能够得到较好的估计性能。在离散导频信道估计中采用压缩感知方法,有效避免了传统信道估计方法中插值带来的误差并且降低了系统的导频开销。在导频序列信道估计方面,提出了一种迭代LMMSE估计方法,在信道协方差矩阵信息未知的情况下也有较好的估计性能。4.通过引入MIMO技术,从空间复用和空间分集技术两个方面研究了基于MIMO-OQAM/OFDM系统的散射通信系统。针对传统的Alamouti码无法直接应用于OQAM/OFDM系统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编码的方法,克服了虚部干扰对Alamouti编码的正交性的影响,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性能。在MIMO-OQAM/OFDM系统信道估计方面,研究了基于成对导频和干扰近似方法(IAM)的信道估计方法。针对传统的基于IAM的频域信道估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块状导频的时域信道估计方法,可以避免频域信道估计方法中由于信道时延扩展较大引起的误差平层效应。并且该方法所采用的导频数量比较少,能够较好的提高系统频谱利用率。
庄忠梅[9](2019)在《基于三带的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高频谱效率和抗色散能力,光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可以极大地提高光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特别地,自适应调制光正交频分复用(Adaptively Modulated O-OFDMAMOOFDM)可以调节每个子载波上的信号调制格式。为了升级现有的基于多模光纤(Multimode-Fiber,MMF)的网络,AMOOFDM已经成为一种有前途的解决方案。为了实现高性价比的MMF网络,可以使用子载波调制(Subcarrier Modulation,SCM)来放宽对数模转换器(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DAC)和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的采样率的要求。在本文中,重点是提出并研究基于三带的AMOOFDM系统,在采用6 GS/s DAC和ADC并且系统误码率门限为0.001下,基于采用自适应调制技术在三个子带上传输仍然可以获得较大的信号传输速率。先是通过MATLAB编程构建基于三带的自适应调制-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其中一个是基带,另外两个是将信号上变频到两个频带上,共同进行光纤通信传输,同时基于自适应调制和子载波调制技术,三个子带可以根据各自信号频谱上对应的多模光纤信道状况,采用最佳的信号调制方式。然后,因为模数转换器(ADCs)的分辨率是限制其达到最大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误码率门限为0.001的条件下,对限幅和量化效应做了仿真模拟。首先是在AWGN信道中,对于不同的信号调制格式,通过改变限幅比和量化比特数,使得误码率达到要求所需要的最小信噪比,确定了最佳的限幅比和量化比特数。然后,在基于最差情况下的多模光纤信道传输的三带系统,仿真验证了不同传输距离下,通过改变量化比特数对最大信号传输速率的影响,为基于三带的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得到的最大信号传输速率做参数支撑。所使用的多模光纤信道是基于最坏情况的光纤链路,即在此信道下依然可以达到较大的信号传输速率,那么在实际使用的光纤链路下会取得更好的结果。结果表明,在400 m时可实现46.5 Gb/s的信号速率,即使传输距离增加到1200米,仍然可以实现30.225 Gb/s的传输速率。
蒋静[10](2019)在《基于AD9361的宽带OFDM收发信机开发》文中研究指明无线宽带化、小型密集化是无线通信的发展趋势,LTE Picocell、Femotcell等类似便携设备的需求快速增长。尤其是应急通信场景,更是要求便携,最好是手持,对体积和重量更是提出了严苛的要求。传统的RRU体积大、价格贵,不适合室内密集覆盖场景。当然也有皮站级别的小型收发信机,也就是Pico-RRU,代表性产品有华为公司的Lampsite pRRU和中兴公司的QCell pRRU,但二者的体积和重量都仍然难以满足手持式设备的要求。该项目研制的OFDM宽带收发信机,紧扣小体积、轻重量、低成本的特点,同时按照3GPP要求的技术性能,直击市场需求,填补市场空白点。本项目采用高集成度的AD9361芯片来实现OFDM宽带收发信功能,配合时钟同步电路、低噪声放大电路和控制接口电路一起构建低成本的掌上型LTE收发信机。本项目在如下四个关键技术上进行了研究和开发。1)基于AD9516的时钟同步技术,在AD9516提供初始时钟的基础上,采用FPGA恢复出来自基带板的时钟,并把该恢复时钟送给AD9516,由AD9516切换锁定到该恢复时钟,达到和基带板同步的目的;2)低相位噪声设计技术,首先是低相噪的时钟源选择,其次是干净的电源,关键部位尽量采用LDO供电来压制噪声,最后还有接地和屏蔽设计等考虑;3)高灵敏度接收机设计技术,首先是噪声系数低的LNA选择,其次是合理的前端放大链路规划,最后还有数字模拟地合理分割等优化设计;4)AD9361配置技术,正确的仿真是配置的前提,尽量采用高速SPI来快速配置AD9361。最后,成功地开发完成了原型样机,实现了掌上型、高性能、低成本的设计目标。整个收发信机尺寸约为18cm*10cm*2cm,重量约500克,成本控制在千元以内。关键的体积和重量指标都优于市场同类产品。针对收发信机最关键的技术指标,下行发射机EVM和上行接收机灵敏度,搭建测试环境,得到实测结果:该收发信机单元下行EVM小于3%,优于3GPP要求的8%;10MHz带宽时上行接收机灵敏度优于3GPP要求的-93.5dBm。后续还可以进一步在低噪声电源设计,射频屏蔽设计技术,射频、模拟和数字混合PCB布局布线技术,新型器件优化等方面优化和改进。
二、基于OFDM技术的收发信机方案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OFDM技术的收发信机方案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自组织及反向散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1.2 移动通信系统中自组织技术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3 环境反向散射技术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的主要贡献和结构安排 |
1.2.1 主要贡献 |
1.2.2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基本理论和目前研究现状 |
2.1 引言 |
2.2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自组织技术研究现状及工程进展 |
2.2.1 SON技术的功能、用例及标准化研究进展 |
2.2.2 SON主要研究算法 |
2.2.3 有关SON的主要研究成果 |
2.2.4 SON工程应用现状 |
2.2.5 SON未来的挑战和研究方向 |
2.3 动态频谱共享的研究现状及工程进展 |
2.3.1 频谱分配的主要方式及存在问题分析 |
2.3.2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动态频谱分配的研究现状 |
2.3.3 动态频谱共享的标准化、工程应用及开放问题 |
2.4 反向散射技术基本理论及研究现状 |
2.4.1 反向散射技术的通信原理 |
2.4.2 反向散射技术的信道编码、调制及信号检测 |
2.4.3 环境反向散射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开放问题 |
2.4.4 智能反射面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4G/5G网络动态频谱共享方法研究与实验验证 |
3.1 5G组网部署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法研究 |
3.2 试验网环境及网络参数描述 |
3.2.1 测试场景及参数配置 |
3.2.2 试验网测试内容 |
3.3 4G/5G频谱共享方法(资源的调度及PRB分配原则) |
3.4 SUL和DSS技术的近点与远点场强分割点设计 |
3.5 SUL和DSS的实际应用效果 |
3.6 开启SUL和DSS对现有4G网络的影响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铁场景下基于环境反向散射辅助的无线传输方案设计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 |
4.2.1 直接无线传输(DWT)方案 |
4.2.2 反向散射辅助无线传输(BAWT)方案 |
4.2.3 传输目标 |
4.3 BAWT链路预算分析 |
4.4 DWT方案的收发信机设计 |
4.4.1 信道估计及信号检测 |
4.5 BAWT方案的收发信机设计 |
4.5.1 时变信道f_0和f |
4.5.2 信道估计及信号检测 |
4.6 仿真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铁场景下环境反向散射辅助的无线传输容量分析 |
5.1 引言 |
5.2 DWT方案容量分析 |
5.3 BAWT方案容量分析 |
5.4 BAWT方案容量上下限 |
5.5 仿真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论文所做的工作 |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OFDM系统的自适应子载波调制技术研究与验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OFDM技术研究现状 |
1.2.2 自适应调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
2 自适应调制系统原理及研究方案 |
2.1 基于子载波的自适应调制原理及算法分析 |
2.1.1 基于子载波的自适应调制概述 |
2.1.2 典型的自适应调制算法分析 |
2.2 基于子带的自适应调制原理及算法设计 |
2.2.1 基于子带的自适应调制概述 |
2.2.2 基于子带的自适应调制算法设计方案 |
2.3 自适应子带分组调制原理及研究方案 |
2.3.1 自适应子带分组调制概述 |
2.3.2 自适应子带分组调制研究方案 |
2.4 系统的硬件架构及FPGA开发流程 |
2.4.1 硬件平台介绍 |
2.4.2 FPGA开发环境与流程介绍 |
2.5 本章小节 |
3 基于子带的自适应调制系统基带处理设计与实现 |
3.1 基于子带的自适应调制系统基带处理模型 |
3.1.1 物理层符号及帧结构设计方案 |
3.1.2 物理层基带信号处理流程 |
3.2 基带处理关键技术设计与实现 |
3.2.1 信道编码模块 |
3.2.2 自适应调制模块 |
3.2.3 自适应解调模块 |
3.3 信号质量估计及反馈机制设计 |
3.3.1 信号质量估计 |
3.3.2 反馈机制设计 |
3.4 基于子带的自适应调制系统仿真与测试 |
3.4.1 基带性能仿真 |
3.4.2 功能仿真 |
3.4.3 板级实测 |
3.5 本章小节 |
4 自适应子带分组调制系统基带处理设计与实现 |
4.1 自适应子带分组调制系统基带处理模型 |
4.1.1 物理层基带信号处理流程 |
4.1.2 子带分组调制反馈机制设计 |
4.2 基带处理关键技术设计与实现 |
4.2.1 信号质量估计及反馈机制设计 |
4.2.2 自适应子带分组调制的基带处理设计 |
4.3 自适应子带分组调制系统仿真与测试 |
4.3.1 基带性能仿真 |
4.3.2 功能仿真 |
4.3.3 板级实测 |
4.4 本章小节 |
5 面向带宽可变系统的自适应调制参数化设计与实现 |
5.1 OFDM系统的物理层结构介绍 |
5.2 带宽可变系统的自适应调制参数化设计 |
5.2.1 系统参数分析 |
5.2.2 参数化设计 |
5.3 自适应调制参数化设计仿真与测试验证 |
5.3.1 基带性能仿真 |
5.3.2 功能仿真 |
5.4 本章小节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OFDM的5GHz雷达通信一体化实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零中频雷达通信收发硬件实现 |
2.1 引言 |
2.2 零中频收发硬件架构方案 |
2.3 零中频收发硬件性能优化 |
2.3.1 零中频正交幅相校准方法研究 |
2.3.2 零中频发射载波泄露校准方法研究 |
2.3.3 低噪放稳定性改善方法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OFDM原理与雷达通信一体化方案设计 |
3.1 引言 |
3.2 OFDM基本原理 |
3.3 OFDM信号测距原理 |
3.4 雷达通信一体化方案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信信息处理与雷达探测算法设计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通信信息处理算法设计与分析 |
4.3 雷达探测算法设计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OFDM基带算法FPGA设计实现 |
5.1 引言 |
5.2 FPGA设计方案分析 |
5.3 FPGA设计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5GHz雷达通信一体化实现方案测试与分析 |
6.1 引言 |
6.2 测试方案设计 |
6.3 仿真与测试结果分析 |
6.3.1 一体化方案仿真结果 |
6.3.2 通信功能测试 |
6.3.3 雷达功能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4)面向5G移动通信的混合波束赋形相控阵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现状 |
1.2.1 高性能波束赋形相控阵列研究现状 |
1.2.2 5G毫米波混合波束赋形收发系统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组织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2章 5G混合波束赋形相控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2.1 MIMO技术与OFDM技术 |
2.2 5G毫米波波束赋形系统架构 |
2.2.1 模拟多波束系统架构 |
2.2.2 全数字波束赋形系统架构 |
2.2.3 混合数字模拟波束赋形系统架构 |
2.3 相控阵列移相网络架构分析 |
2.3.1 射频移相架构 |
2.3.2 本振移相架构 |
2.3.3 中频移相架构 |
2.4 移相精度分析,移相误差、幅度误差分析 |
2.4.1 移相误差与幅度误差 |
2.4.2 移相精度分析 |
2.5 系统指标分析 |
2.5.1 I/Q信号不平衡 |
2.5.2 载波泄露 |
2.5.3 宽带信号带内波动 |
2.5.4 本振相位噪声 |
2.5.5 总体EVM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应用于5G多用户通信的高精度共口径天线收发阵 |
3.1 研究背景 |
3.2 基于多用户通信的共口径收发阵列理论和构架 |
3.2.1 多用户通信的理论 |
3.2.2 共口径收发阵列构架 |
3.3 阵列关键模块设计 |
3.3.1 移相模块设计 |
3.3.2 前端电路设计 |
3.3.3 天线单元设计 |
3.3.4 控制模块设计 |
3.3.5 近场OTA波束校准方案 |
3.4 阵列测试方案及测试结果 |
3.4.1 阵列射频性能测试 |
3.4.2 阵列波束性能测试 |
3.4.3 空口通信性能测试 |
3.5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高精度极化可重构相控阵设计 |
4.1 研究背景 |
4.2 极化可重构天线阵研究现状 |
4.3 极化可重构天线原理分析 |
4.4 极化可重构天线设计目的 |
4.5 一种基于电调移相器的极化可重构天线 |
4.5.1 移相馈电网络的分析与设计 |
4.5.2 可重构天线单元的分析与设计 |
4.5.3 可重构天线测试结果 |
4.6 一种高精度极化可重构相控阵设计 |
4.6.1 移相馈电网络的仿真与设计 |
4.6.2 射频前端及控制电路设计 |
4.6.3 可重构天线单元的设计 |
4.6.4 可重构天线测试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的滤波器和振荡器设计 |
5.1 研究背景 |
5.2 基于SIW滤波功分的振荡器设计 |
5.2.1 振荡器基本原理 |
5.2.2 振荡器发展现状和本设计目的 |
5.2.3 高性能SIW滤波功分器设计 |
5.2.4 有源电路及高性能振荡器设计 |
5.2.5 测试结果 |
5.3 基于可调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的振荡器设计 |
5.3.1 可调振荡器发展现状和本设计目的 |
5.3.2 机械可调SIW滤波器设计 |
5.3.3 机械可调SIW振荡器设计与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面向5G的混合波束赋形通信系统 |
6.1 研究背景 |
6.2 毫米波混合波束赋形MIMO收发系统构架设计 |
6.2.1 混合收发系统指标要求 |
6.2.2 混合收发系统架构分析 |
6.2.3 中频移相架构的优势与限制 |
6.3 毫米波收发系统电路模块设计 |
6.3.1 毫米波相控阵设计 |
6.3.2 中频基带子系统设计 |
6.3.3 本振子系统设计 |
6.4 毫米波混合波束赋形MIMO收发系统测试结果 |
6.4.1 射频性能测试 |
6.4.2 阵列波束性能测试 |
6.4.3 系统空口通信性能测试 |
6.5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5)隧道环境下基于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存在问题 |
1.3 OFDM系统信道估计算法的研究概况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2 OFDM系统及其技术的介绍 |
2.1 OFDM系统的发展概况 |
2.2 OFDM技术的特点 |
2.3 OFDM系统的基本实现技术 |
2.3.1 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 |
2.3.2 调制解调技术 |
2.3.3 串并变换 |
2.3.4 循环前缀和保护间隔 |
2.4 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 |
2.4.1 信道估计技术 |
2.4.2 同步技术 |
2.4.3 信道编码技术 |
2.4.4 加窗技术 |
2.4.5 交织技术 |
2.5 隧道环境下OFDM系统参数的选取 |
2.6 本章小结 |
3 隧道环境中无线信道模型的建立 |
3.1 无线信号的传播特性 |
3.1.1 电磁波的传播方式 |
3.1.2 电磁波的衰落方式 |
3.2 隧道环境中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
3.3 隧道环境中无线通信的多径效应 |
3.4 隧道环境中无线信道模型的建立 |
3.4.1 隧道环境中确定性模型 |
3.4.2 隧道环境中统计型模型 |
3.5 本文隧道环境中的信道模型建立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OFDM系统的隧道环境下辅助导频的信道估计 |
4.1 OFDM系统的信道模型建立 |
4.2 信道估计中导频图案的选择 |
4.3 基于OFDM系统的经典信道估计算法 |
4.3.1 LS信道估计算法 |
4.3.2 LMMSE信道估计算法 |
4.3.3 LRMMSE信道估计算法 |
4.4 仿真分析 |
4.4.1 仿真参数设置 |
4.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隧道环境下改进的LMMSE算法 |
5.1 基于LMMSE改进的信道算法 |
5.1.1 基于LMMSE时域分析的信道估计算法 |
5.1.2 基于LMMSE简化的信道估计算法 |
5.1.3 基于窗函数法改进的LMMSE算法 |
5.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水声通信中MQAM同步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声通信研究现状 |
1.2.2 MQAM载波同步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载波同步原理 |
2.1 锁相环路的基本原理 |
2.1.1 鉴相器 |
2.1.2 环路滤波器 |
2.1.3 本地振荡器 |
2.1.4 锁相环路的传递函数 |
2.2 面向判决估计算法 |
2.2.1 传统的DD算法 |
2.2.2 带加权的DD算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相位旋转的MQAM载波同步方法 |
3.1 载波同步算法的改进 |
3.2 相位旋转算法的原理 |
3.3 相位旋转算法的仿真 |
3.4 算法性能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收发信机的Matlab仿真 |
4.1 Maltab仿真关键模块 |
4.1.1 Bellhop水声信道建模 |
4.1.2 Matlab辅助设计定点滤波器 |
4.1.3 环路滤波器参数设计 |
4.2 Maltab仿真结果 |
4.2.1 收发信机通信仿真的系统设计及参数 |
4.2.2 收发信机通信仿真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收发信机的ARM实现 |
5.1 整体设计和硬件选择 |
5.2 发射机的外设配置和程序设计 |
5.2.1 USART接收不定长数据帧 |
5.2.2 TIM控制DAC输出模拟信号 |
5.3 接收机的外设配置和程序设计 |
5.3.1 OPAMP的小信号放大 |
5.3.2 HRTIM控制ADC采样 |
5.4 收发信机的联合调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随机共振理论下变步长采样实现频偏抑制 |
6.1 随机共振理论 |
6.1.1 随机共振的基本结构 |
6.1.2 随机共振的数学模型 |
6.2 基于随机共振理论的变步长采样方法 |
6.3 变步长采样的Matlab仿真 |
6.4 变步长采样的ARM实验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非理想信道条件下基于网络编码的物理层安全性能分析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理想条件下的物理层安全技术 |
1.2.2 非理想条件下的物理层安全技术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成果 |
1.3.1 本文的创新成果 |
1.3.2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无线物理层安全技术研究基础 |
2.1 物理层安全基本原理 |
2.2 中继协作技术 |
2.3 网络编码技术 |
2.4 OFDM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网络编码的中继安全传输模型及性能分析 |
3.1 基于网络编码的中继安全传输模型 |
3.1.1 基于二时隙模拟网络编码的中继安全传输模型 |
3.1.2 基于三时隙网络编码的中继安全传输模型 |
3.2 非理想条件下基于二时隙模拟网络编码的安全传输性能分析 |
3.2.1 合法用户的安全容量分析 |
3.2.2 保密中断概率分析 |
3.2.3 仿真对比 |
3.3 非理想条件下基于三时隙网络编码的安全传输性能分析 |
3.3.1 合法用户的安全容量分析 |
3.3.2 保密中断概率分析 |
3.3.3 仿真对比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基于三时隙网络编码的中继安全传输模型验证平台 |
4.1 基于三时隙网络编码的物理层安全传输验证平台及传输方案设计 |
4.1.1 平台设计目标 |
4.1.2 本文设计的三节点自同步传输方案 |
4.2 验证平台的硬件设计 |
4.3 验证平台的基带信号处理设计 |
4.3.1 OFDM收发系统 |
4.3.2 网络编码及解码模块 |
4.3.3 抗处理时延的高效数据传输方案设计 |
4.4 平台验证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对流层散射通信多载波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组网作战的研究现状 |
1.2.2 通信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3 对流层散射通信的研究现状 |
1.2.4 OQAM/OFDM研究现状 |
1.2.5 MIMO-OQAM/OFDM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对流层散射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 |
2.1 引言 |
2.2 体系组网分析 |
2.2.1 体系组网的基本框架 |
2.2.2 通信网的需求分析 |
2.2.3 通信网的网络结构 |
2.3 散射通信系统设计 |
2.3.1 通信系统组成 |
2.3.2 通信系统功能要求 |
2.4 散射通信设备设计 |
2.4.1 设备的原理 |
2.4.2 设备的工作体制 |
2.4.3 设备管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对流层散射信道特性及抗多径干扰分析 |
3.1 引言 |
3.2 对流层散射信道特性 |
3.2.1 对流层散射传播机制 |
3.2.2 对流层散射传输损耗特性 |
3.2.3 对流层散射传输衰落特性 |
3.2.4 对流层散射信道试验 |
3.3 对流层散射信道模型 |
3.3.1 散射信道数学模型 |
3.3.2 对流层散射信道带宽特性 |
3.4 抗多径衰落的措施 |
3.4.1 调制方式选择 |
3.4.2 自适应均衡 |
3.4.3 分集合并 |
3.5 多载波抗多径干扰技术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OQAM/OFDM系统及信道估计 |
4.1 引言 |
4.2 OQAM/OFDM系统 |
4.2.1 系统模型 |
4.2.2 基函数的正交性 |
4.2.3 OQAM/OFDM系统的实现 |
4.2.4 OQAM/OFDM系统在散射信道下的应用 |
4.3 OQAM/OFDM系统信道估计 |
4.3.1 基于辅助导频的离散信道估计方法 |
4.3.2 基于压缩感知的离散导频信道估计方法 |
4.3.3 基于LMMSE的导频序列信道估计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IMO-OQAM/OFDM系统及信道估计 |
5.1 引言 |
5.2 MIMO技术 |
5.2.1 MIMO模型 |
5.2.2 MIMO信道容量 |
5.3 MIMO-OQAM/OFDM系统 |
5.3.1 空间复用技术 |
5.3.2 空间分集技术 |
5.4 MIMO-OQAM/OFDM系统信道估计 |
5.4.1 基于成对导频的信道估计方法 |
5.4.2 基于IAM的信道估计方法 |
5.4.3 基于导频的时域信道估计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英文缩略语 |
附录 B 符号说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9)基于三带的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OFDM技术的发展史与研究现状 |
1.2.1 OFDM发展历史 |
1.2.2 OFDM技术现状 |
1.3 O-OFDM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1 O-OFDM发展历史 |
1.3.2 O-OFDM技术现状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及技术 |
2.1 引言 |
2.2 OFDM的基本原理 |
2.2.1 OFDM调制与解调 |
2.2.2 快速傅里叶变换及反变换(IFFT/FFT) |
2.3 循环前缀 |
2.4 OFDM系统的优缺点 |
2.5 O-OFDM系统原理 |
2.5.1 O-OFDM技术简介 |
2.5.2 IMDD OOFDM系统原理 |
2.6 小结 |
第3章 多模光纤信道数值模型与仿真 |
3.1 引言 |
3.2 光纤概述 |
3.3 光纤传输特性 |
3.3.1 衰减特性 |
3.3.2 色散特性 |
3.4 基于MMF的光纤信道建模 |
3.4.1 多模光纤 |
3.4.2 多模光纤仿真 |
3.5 小结 |
第4章 基于三带的AMOOFDM系统 |
4.1 引言 |
4.2 AMOOFDM技术 |
4.2.1 自适应调制(AM) |
4.2.2 AMOOFDM调制解调器及传输链路 |
4.2.3 AMOOFDM-SCM技术 |
4.3 三带系统 |
4.4 系统仿真结果及分析 |
4.4.1 仿真参数 |
4.4.2 仿真结果 |
4.4.3 实验对比 |
4.5 小结 |
第5章 模数/数模转换 |
5.1 引言 |
5.2 基本原理 |
5.3 限幅和量化效应 |
5.3.1 在AWGN信道中的DAC/ADC限幅和量化的影响 |
5.3.2 在MMF链路中DAC/ADC量化对信号传输速率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论文中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基于AD9361的宽带OFDM收发信机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移动通信五个发展阶段 |
1.2 通信系统及接收发展趋势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重点内容 |
1.4 文章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OFDM基本原理 |
2.1 OFDM发展历程 |
2.2 OFDM原理 |
2.3 OFDM在 LTE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OFDM收发信机系统方案 |
3.1 OFDM收发信机系统方案框架 |
3.2 OFDM收发信机系统测试框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方案的相应关键技术研究和开发 |
4.1 时钟同步设计技术 |
4.2 低相位噪声设计技术 |
4.3 高灵敏度接收机设计技术 |
4.4 AD9361 配置技术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试验结果及结论 |
5.1 接收机性能测试 |
5.2 发射机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AD9516 寄存器配置表 |
附录2 LTE TDD20MHz Bandwidth场景下的配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基于OFDM技术的收发信机方案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自组织及反向散射技术研究[D]. 窦中兆.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2]基于OFDM系统的自适应子载波调制技术研究与验证分析[D]. 包宇鹏.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基于OFDM的5GHz雷达通信一体化实现技术研究[D]. 张飞飞.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面向5G移动通信的混合波束赋形相控阵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D]. 张若峤. 东南大学, 2019(01)
- [5]隧道环境下基于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算法的研究[D]. 詹秀娟.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6]水声通信中MQAM同步技术研究与实现[D]. 李鹏飞. 燕山大学, 2019(03)
- [7]非理想信道条件下基于网络编码的物理层安全性能分析与验证[D]. 王加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8]对流层散射通信多载波技术研究[D]. 薛伦生. 西北工业大学, 2019(04)
- [9]基于三带的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研究[D]. 庄忠梅.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10]基于AD9361的宽带OFDM收发信机开发[D]. 蒋静.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