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河的重大问题及其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薛卫洋[1](2018)在《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尤其在高等教育领域,近些年来被誉为与公办高教、民办高教并列的国内高教“三驾马车”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者必须有中方教育机构,在高等教育领域即为我国的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通过数据查询发现,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相较于公办高校,相对不足。民办高校是否需要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缘何不足?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如何适应民办高校的分类管理?这些问题构成了本研究的缘起。概括而言,本研究主要集中于六方面研究。其一,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背景和意义。研究发现,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背景在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需要,“一带一路”建设与我国教育新时期对外开放要求,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发展与中外合作办学特殊价值定位以及跨境高等教育具有的复杂性、风险性与中外合作办学的规范性使然;民办高校发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意义则在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助推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和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适应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新需求,提高民办高校办学国际化水平,规避民办高校涉外办学风险。其二,对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进行剖析。梳理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整体数量、年份变化、举办期、在办学机构和项目数,从办学层次、省份分布、学科专业、师资与课程等方面分析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结构,对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中外方高校进行相关分析,统计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招生方式与规模、在学生和毕业生规模,学历学位颁发情况和预期培养人数。现状研究发现,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呈现出整体规模较小、办学层次较低、校均设立或举办机构和项目数偏少;基本形成东中西部地区递次发展局面,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匹配度不高。其三,对影响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基于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中外合作办学基本规律及其原则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指导,从观念意识、管理体制机制、办学资源等方面对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进行内外部相关因素分析,发现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其四,分析讨论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未来面临的挑战和新机遇。研究得出,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未来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修改、公办高校的竞争、国内对于国际教育高端化的需求以及我国教育市场开放的冲击。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未来面临的新机遇则在于跨境教育大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催生的合作办学新需求,和国家与地方支持民办高校和中外合作办学进一步发展。其五,对国外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并反思——以马来西亚为例。在对马来西亚社会、其高等教育和私立高等教育体系介绍的基础上,梳理马来西亚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背景、历史脉络,总结其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的主要形式。研究发现,马来西亚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呈现出:政府注重规划引导与服务、法律政策制度保障充分、注重质量保障和私立高校举办意愿强烈等特征。基于此,得出政府的支持态度与否,是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发展的前提;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体系的完善,是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发展的基础;完善的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发展的必要保障;能否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则是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发展的根本。其六,对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作出趋势预判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认为,未来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但在不同办学形式和层次上仍将有所差距,在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背景下,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未来的主体将是非营利性的。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和现实因素的考虑下,对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提出坚持党的领导、维护教育主权、坚守公益性、特色差异化发展和保护学生权益等原则。建议我国政府未来从落实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同等办学地位、推进民办高校自身治理体系完善、适时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分类发展、倡导民办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办学等方面加强相关顶层设计。在推进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具体举措上,建议:民办高校加强办学质量建设、提高社会声誉;提升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科学认识、明确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界限;拓宽办学主体、加强与国内外企业联合办学;地方政府可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和设立专项支持项目。
黄家周[2](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乔花芳[3](2015)在《湖北省旅游业的时空分异及空间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旅游业是人地关系的表现形式之—,地理环境为旅游企业的供给活动、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主管部门的管理活动提供了活动的空间和载体,上述行为又反过来不断丰富地理空间要素,并改变地理景观状态。在社会转型期,旅游资源的跨地域分布和旅游者的跨区域流动在客观上要求政府空间管理的尺度跨越行政区划的限制,旅游业时空分异的加剧强化了区域旅游业的空间失衡状态,影响旅游要素在空间配置中的公平与正义,亟需优化旅游业的空间管理。本文以地理学的空间治理理论为指导,遵循“时间演变→空间分异→时空透视→空间治理→空间重构”的逻辑思路,通过探讨湖北省旅游业在时间演变和空间分异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寻求以空间治理理论为指导重构区域旅游业,实现区域旅游要素的合理配置,从而推动区域旅游业协调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旅游业的时间演变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较大。根据1980年至2013年期间湖北省外汇旅游收入,可以将湖北省旅游业划分为1980年至1988年、1989年至1998年、1999年至2008年、2009年至今等四个时间序列。从以上时序演进可见,湖北省旅游业的每一次巨大波动都与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高度吻合。湖北省旅游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应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并进行适时调整。湖北省各行政区域间旅游业的空间失衡明显。体现湖北省各行政区域旅游业绝对差异的标准差和首位度等指标较高,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VOC从2005年的55.1411上升至2013年的393.3605,增长了6.13倍;首位度从2005年的4.1100上涨到2013年的6.4971,九年间湖北省旅游业的平均首位度高达5.8548,远远高于同时期的其他省份。以上两组指标反映出湖北省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集中度非常高,各行政区域之间的空间差异极为显着,省内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旅游业表现为十分明显的空间失衡状态。旅游业专业化率较高的市州拥有更丰富的旅游资源赋存。2005年至2013年,湖北省旅游业的区位商不断增加,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持续提升,其中,神农架林区、恩施州、武汉市、十堰市和宜昌市等市州处于相对高位,其平均区位商分别为10.0181、1.6568、1.4259、1.2803和0.9170,是湖北省旅游专业化率最高的五个市州;区位商最低的三个市州分别是仙桃(0.2329)、潜江(0.1427)和天门(0.1302)。专业化率和旅游资源赋存状态之间高度吻合,旅游资源越丰富的市州,旅游业的专业化率越高;反之,则专业化率越低。从下文的分析同样可见,湖北省各行政区域旅游资源的数量与各市州年均旅游人数和年均旅游收入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554和0.560,属于中度的正相关关系;旅游资源的品类与年均旅游人数和年均旅游收入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783和0.8ll,属于中度和高度正相关关系。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直接增强旅游吸引力,提升旅游专业化率。区域旅游业的时空分异与旅游管理制度、旅游资源禀赋、交通可达性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对湖北省旅游业时空分异的剖析发现,旅游业的时空分异与旅游管理制度、旅游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交通可达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具有中度或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因此,缩小区域旅游业的时空分异,应从旅游资源开发、完善交通设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健全旅游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展开。空间治理应遵循差异化空间战略。基于湖北省的旅游资源赋存、交通可达性等现实基础,旅游业的空间治理应逐步实施近期节点极化、中期轴线联动化和远期圈层网络化的循序开发路线,即近期优先发展武汉市、襄阳市、宜昌市、十堰市和恩施州等作为湖北省旅游业的核心节点;中期通过连接武汉市、宜昌市和恩施州的长江生态休闲旅游轴,连接武汉市、襄阳市和十堰市的汉江历史文化旅游轴,连接恩施州和十堰市的山水人文旅游轴,实现三条旅游发展轴线对重点旅游区域的带动效应;远期以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依托,构建“点线共存,线圈互动”的区域旅游网络体系。具体到湖北省两个圈域,其空间重构路线也有所差异。武汉城市圈将从目前单一核心的中心-外围结构演变为多中心结构,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目前处于低水平多中心结构状态,未来应凭借现有网络化基础和多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实现区域旅游业的整体发展。空间治理的研究宜从多学科的视角展开。空间治理源自社会科学领域,其落脚点是“治理”隶属管理学的范畴,但是“空间”则是该理论的核心和灵魂,尤其对于中国而言,空间规划手段才决定了其现实生命力,“空间治理”是治理理论中国化的有效途径。关于“空间治理”的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空间治理表现为对区域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可达到科学有效的空间利用;另一方面,空间治理还表现为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多元协商、沟通和互动。因此,空间治理是空间规划手段和多元治理的统一,本身即具有多学科研究的潜质。综上,对空间治理的研究应从多学科、多元化的视角展开。首先,从地理学意义上,空间治理代表一种改造空间的技术手段,通过空间重构修复各区域、各主体在空间资源分配中的不平衡和不对等,实现空间正义;从公共管理学视角上,空间治理需要政府间的相互协调;从旅游学角度看,空间治理仍然需要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协商和合作。
宋茹吉[4](2011)在《我国政府在跨界环境污染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来,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然而,由于流域水污染、大气污染、酸雨污染、海洋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等环境问题不受行政辖区限制的特点,跨界环境污染问题却屡屡发生,已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之一,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拟从政府职能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国际上一些跨界污染的典型案例分析,总结我国政府在跨界环境污染事件处置中的经验教训,通过对我国跨界环境污染管理现状及潜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建立和完善跨界环境污染管理制度是政府的重要职能的观点,研究探讨政府在履行跨界环境污染管理职能时所运用的法律、行政、经济手段。本文除引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外,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我国跨界环境污染管理的现状、特点分析入手,并结合我国各级政府在跨界环境污染管理中的实践和探索情况,简单剖析目前我国跨界环境污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制度、经济运用手段、协调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从而,提出建立和完善跨界环境污染管理制度作为我国政府的重要职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部分,介绍江苏盛泽与浙江王江泾边界水污染事件处置案例和黄姑塘跨省界环境污染事件处置案例基本情况,并对这两起经典跨界环境污染事件典型案例进行事件分析,总结我国政府在处理这两起案件中的经验教训。第三部分,通过上面几部分的现状研究和实例分析,对跨界环境污染管理协调机构和机制进行探讨。同时,研究跨界环境污染管理中实现政府职能的三种主要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对在跨界环境污染管理中已经应用的以及建议应用的部分法律、行政、经济手段进行阐述,如:跨界环境污染纠纷处置程序、区域流域限批制度、跨界污染损害赔偿机制、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政绩考核体系、边界企业环境绩效共同评估制度等。第四部分,对我国政府跨界环境污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方向和有待深入剖析的方面。
王红育[5](2009)在《安澜裕国 造福中华 彪炳史册》文中研究指明十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的时候,在海拔4675米的青海黄河源头,一座由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碑名的黄河源碑,高高耸起在蓝天之下、大地之巅。在她的脚下,一条潺潺溪流渐渐汇聚成泱泱大河,孕育出古老的华夏文明。千万年来,她游走在风云兴衰的历史长廊,目睹着?
田信桥,申家杰[6](2008)在《突发性重大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突发性重大水污染事件频繁发生,给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系统都带来了严重危害。因此,建立完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势在必行。本文从突发性重大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的现状分析入手,对突发性重大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存在主要问题研究总结,提出建立完善突发性重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建议。
牛红洲[7](2006)在《世纪交替的黄河,世人关注的黄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996年人民治黄50周年至2006年人民治黄60周年,已整整十年。十年间,岁月更迭,世纪交替,黄河从我们身边缓缓流过,也从20世纪流进了21世纪,见证了祖国50华诞、港澳回归等中华民族的重要时刻。十年间,世纪的黄河更赢得了世人关注的目光。
李云玲[8](2005)在《基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黑河下游生态恢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采用野外踏勘调查与室内分析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以GIS技术为关键数据处理、分析与模拟平台,通过采用现代景观分析技术特别是景观占补平衡分析,分析了黑河下游的生态演化态势;通过对生态演化驱动机制的分析,表明黑河流域下游生态恶化的症结是原本干旱的气候条件与非理性的人类活动过多地占用水资源综合作用的结果。 本论文深刻剖析了黑河流域下游水分—生态作用机制。以黑河下游平原区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系统为依托,在GIS的支持下,将地下水埋深分布图层与植被分布图层相叠加,从空间分异的角度来剖析地下水埋深对植被群落演化的驱动,建立了草地、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植被群落盖度与地下水埋深之间的LOGSTIC拟合方程;以绿洲“圈层构造”理论为指导,深刻揭示了水源距离对景观分布及动态影响。 在生态演化与水分—生态相互作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GIS的空间决策,本论文进一步确立了在一定保障措施下的黑河流域下游生态保护与恢复目标。在生态恢复目标的基础上,从水资源学的角度界定了生态需水的概念,在黑河下游这样生态退化的地区,生态恢复的需水量不但要考虑恢复一定目标的天然植被生态系统、河湖水域生态系统的需水,还要考虑恢复生态地下水位的需水量,本论文从这三个方面对黑河下游配水影响区的不同生态恢复目标的生态需水进行了量化。 论文提出基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黑河下游生态恢复模拟模型的基本思路,建立了生态恢复模型,实现了与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的耦合嵌套和信息交互。论文最后应用基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黑河下游生态恢复模拟模型系统,模拟预测了不同水平年系列配水方案下的天然绿洲的恢复状况。
柯昶[9](2005)在《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灾害及其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位于渤海西南岸套尔河至支脉沟的黄河三角洲是1855年黄河自北徙渤海入海后,以每年新生陆地面积20~25km2速率向海推进形成的年轻土地(面积5400km2)。由于黄河独有特性,使其尾闾经常迁徙,造成了黄河三角洲大冲大淤的规律:行水河口岸线淤进,弃河三角洲海岸蚀退。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黄河三角洲仍以淤积为主,90年代后半期黄河三角洲面积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2.6km2,三角洲进入全面蚀退状态。日趋严重的海岸侵蚀,已严重地恶化了黄河三角洲的发育功能和三角洲经济开发环境,对胜利油田、国家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造成了巨大损失。 本文以多个研究课题为依托,较系统地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的影响因素,发现黄河三角洲的沉积动力学特征、河流改道、黄河水沙变化和相对海平面上升是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的主要原因。对上述因素的综合分析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黄河三角洲海岸呈现总体侵蚀的趋势难以逆转。在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的防治方面,首先需要合理分配与利用黄河水沙资源,同时海岸侵蚀具有区域性和不平衡性,需要根据黄河三角洲的区域侵蚀特点确定不同的防治措施和对策。在北部的老黄河入海口附近必须实施高标准的海岸防护工程,未建防潮堤且油井集中区域应该建设防潮堤,已建防潮堤应该进行高标准加固和防护;在南部的新黄河入海口附近地区的海岸防护措施应以促淤保滩为主;而在上述两个区域之间的海岸防护应以防潮堤的加固和防护为主。
李国英[10](2002)在《实施规划 谋求黄河长治久安》文中研究指明国务院批复的《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明确提出了2001~2010年10年的治理开发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各项措施,为实现黄河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的目标,谋求黄河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黄河的重大问题及其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河的重大问题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民办高校及其相关概念 |
二、中外合作办学及其相关概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对民办高校发展的研究 |
二、对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研究 |
三、对民办高校国际化发展的研究 |
四、对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研究 |
五、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二章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
第一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背景 |
一、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 |
二、“一带一路”建设与我国教育新时期对外开放 |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发展与中外合作办学价值定位 |
四、跨境高等教育的复杂性、风险性与中外合作办学的规范性 |
第二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意义 |
一、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助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
二、借鉴国际先进教育教学经验,推动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 |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适应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新需求 |
四、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推进民办高校职能国际化发展 |
五、规范跨境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规避涉外办学风险 |
第三章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现状剖析 |
第一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基本数量及相关情况 |
一、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整体数量 |
二、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年份变化 |
三、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举办期和在办机构、项目数 |
第二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结构 |
一、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层次分布 |
二、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各层次机构和项目的省份分布 |
三、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科专业结构 |
四、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师资结构与课程结构 |
第三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中外方高校 |
一、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中方高校分析 |
二、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外方高校分析 |
第四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招生、在学与毕业 |
一、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招生方式 |
二、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招生规模 |
三、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在学生规模 |
四、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毕业生规模 |
五、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学历学位证书颁发情况 |
六、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预期培养总人数 |
第五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特征分析 |
一、整体规模较小、层次较低、校均设立或举办机构和项目数偏少 |
二、基本形成东中西部地区递次发展局面,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匹配度不高 |
第四章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
二、中外合作办学基本规律及其原则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二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
一、办学理念与实践及认识 |
二、内部管理体制机制 |
三、办学资源支撑 |
第三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一、社会认识 |
二、行政管理 |
三、办学资源获取 |
第五章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未来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第一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未来面临的挑战 |
一、《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改带来的影响 |
二、公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竞争 |
三、整体办学实力、水平与高端化国际教育需求间的差距 |
四、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下教育市场开放的冲击 |
第二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迎来的新机遇 |
一、跨境教育大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催生合作办学新需求 |
二、国家与地方支持民办高校持和中外合作办学进一步发展 |
第六章 国外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的概述与特征分析——以马来西亚为例 |
第一节 马来西亚社会及其高等教育体系概述 |
一、马来西亚的社会 |
二、马来西亚的高等教育体系 |
三、马来西亚的私立高等教育 |
第二节 马来西亚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情况 |
一、马来西亚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的背景与历史脉络 |
二、马来西亚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的主要形式 |
第三节 马来西亚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的发展特点 |
一、政府注重规划引导与服务 |
二、法律政策制度保障充分 |
三、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完善 |
四、私立高校举办意愿强烈 |
第四节 对马来西亚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的经验反思 |
一、政府的支持态度与否,是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发展的前提 |
二、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体系是私立高校跨国合作办学发展的基础 |
三、健全的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
四、不断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
第七章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趋势研判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趋势走向 |
一、办学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
二、不同办学形式和办学层次的发展仍将有所差异 |
三、非营利性是未来发展的主体 |
第二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
一、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
二、维护教育主权原则 |
三、坚守公益性原则 |
四、秉持合理定位原则 |
五、特色差异化发展原则 |
六、保护学生权益原则 |
第三节 推进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顶层设计 |
一、落实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同等办学地位 |
二、推进民办高校自身治理体系完善 |
三、适时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分类管理 |
四、倡导民办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办学 |
第四节 促进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具体举措 |
一、加强办学质量建设,提高社会声誉 |
二、提升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科学认识,明确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界限 |
三、鼓励出台相关支持政策,设立专项支持项目 |
四、拓宽办学主体,加强与国内外企业联和办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2)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
2.1 有关概念阐释 |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
5.3.1 物质保障 |
5.3.2 组织保障 |
5.3.3 人力保障 |
5.3.4 制度保障 |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
5.4.1 多样化态势 |
5.4.2 综合化态势 |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6.1.1 主要问题 |
6.1.2 制约因素 |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
(3)湖北省旅游业的时空分异及空间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理论背景:经济地理学的制度转向 |
1.1.2 现实需求:旅游业空间管理模式的转变 |
1.1.3 政策保障:国家战略下的政策支撑 |
1.2 研究价值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总体设计 |
1.3.1 研究区域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方法 |
1.3.5 基础数据 |
1.3.6 技术路线 2 相关研究进展 |
2.1 空间治理研究 |
2.1.1 国外研究 |
2.1.2 国内研究 |
2.1.3 研究述评 |
2.2 旅游治理研究 |
2.2.1 国外研究 |
2.2.2 国内研究 |
2.2.3 研究述评 |
2.3 旅游业时空分异研究 |
2.3.1 国外研究 |
2.3.2 国内研究 |
2.3.3 研究述评 |
2.4 小结 3 理论简析 |
3.1 概念辨析:空间治理 |
3.1.1 “治理”研究缘起 |
3.1.2 “治理”与“管制” |
3.1.3 “空间治理”释义 |
3.2 理论基础:现代系统论视角下的制度经济地理学 |
3.2.1 科学支撑:现代系统论 |
3.2.2 学科基础:经济地理学的制度转向 |
3.2.3 多元视角:管理学 |
3.3 小结 4 湖北省旅游业的时间演变 |
4.1 阶段性的年际变化 |
4.1.1 起步阶段(1980-1988年) |
4.1.2 波动阶段(1989-1998年) |
4.1.3 调整阶段(1999-2008年) |
4.1.4 深化阶段(2009年至今) |
4.2 特征性的年内变化 |
4.3 小结 5 湖北省旅游业的空间分异 |
5.1 行政区域分析 |
5.1.1 标准差急剧增加 |
5.1.2 基尼系数小幅波动 |
5.1.3 首位度维持高位 |
5.1.4 赫芬达尔系数稳中有增 |
5.1.5 区位商缓慢上升 |
5.2 圈域分析 |
5.2.1 旅游经济规模的绝对差异存在不同 |
5.2.2 旅游经济规模的相对差异保持稳定 |
5.3 小结 6 湖北省旅游业的时空透视 |
6.1 时空分异中的问题解析 |
6.1.1 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较大 |
6.1.2 旅游要素区域性失衡 |
6.1.3 旅游业空间差异显着 |
6.2 时空分异的成因分析 |
6.2.1 旅游相关管理制度 |
6.2.2 旅游行业管理职能 |
6.2.3 旅游资源禀赋 |
6.2.4 交通可达性 |
6.2.5 区域间极化效应 |
6.2.6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
6.3 小结 7 湖北省旅游业的空间治理方略 |
7.1 基本要求:空间治理理论的应有之义 |
7.1.1 明确多元参与主体 |
7.1.2 构建有限政府 |
7.1.3 强化公共事业属性 |
7.1.4 实现多重效益目标 |
7.2 主要原则:中国国情下的必然选择 |
7.2.1 新角色:从政府主导到政府促进 |
7.2.2 新目标:从经济效益到综合效益 |
7.3 改革思路:实现旅游要素的空间公平 |
7.3.1 彰显空间规划公平 |
7.3.2 提高空间管理能力 |
7.3.3 打破行政区间界限 |
7.3.4 培育市场参与主体 |
7.4 时序配置:点—轴—圈循序开发战略 |
7.4.1 近期节点极化 |
7.4.2 中期轴线联动化 |
7.4.3 远期圈层网络化 |
7.4 空间重构:圈域差异化空间组织 |
7.4.1 武汉城市圈:从中心-外围结构到多中心结构 |
7.4.2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从低水平到高水平 |
7.5 小结 8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旅游业的时序演进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较大 |
8.1.2 湖北省各行政区域间旅游业的空间失衡明显 |
8.1.3 旅游业专业化率较高的市州拥有更丰富的旅游资源赋存 |
8.1.4 区域旅游业的时空分异与旅游资源禀赋、交通可达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
8.1.5 政府空间管理水平影响了区域旅游业的时空分异 |
8.1.6 区域旅游业的空间治理应遵循差异化空间战略 |
8.2 论文创新之处 |
8.3 后续研究展望 |
8.3.1 研究不足 |
8.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湖北省旅游业主要指标 附录2 湖北省各市州旅游业主要指标 附录3 湖北省黄金周期间旅游业主要指标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
(4)我国政府在跨界环境污染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
1.3 跨界环境污染可理解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定义 |
1.3.1 狭义的跨界环境污染 |
1.3.2 广义的跨界环境污染 |
1.4 研究的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的内容 |
1.4.3 研究的方法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外跨界环境污染管理相关研究综述 |
2.2 国内跨界环境污染管理相关研究综述 |
3 我国跨界环境污染管理的现状、特点及政府的探索实践 |
3.1 我国跨界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基本特点 |
3.2 我国政府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主要职能 |
3.3 我国政府在跨界环境污染管理中的实践和探索 |
3.3.1 国家层面的实践和探索 |
3.3.2 地方层面的实践和探索 |
4 跨界环境污染事件典型案例分析研究 |
4.1 事件基本情况 |
4.2 事件分析 |
4.2.1 事件过程中显现我国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 |
4.2.2 事件过程中各级政府主要经验总结 |
5 跨界环境污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和对策建议 |
5.1 我国跨界环境污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5.1.1 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其原因 |
5.1.2 法律法规制度的问题及其原因 |
5.1.3 经济制度运用的问题及其原因 |
5.1.4 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及规划缺失的问题及其原因 |
5.2 对策和建议 |
5.2.1 建立更高规格的跨界环境污染管理机构 |
5.2.2 健全跨界环境污染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
5.2.3 制定跨界环境污染纠纷处置程序 |
5.2.4 完善跨界环境污染相关的经济制度 |
5.2.5 创新跨界环境管理制度和方法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8)基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黑河下游生态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1.2.1 面向生态的干旱区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 |
1.2.2 水分与生态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 |
1.2.3 干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研究 |
1.2.4 流域生态学的研究 |
1.3 干早区生态问题的研究发展趋势 |
1.4 研究区概况及主要的生态与水资源问题 |
1.4.1 黑河下游环境背景 |
1.4.2 黑河下游水资源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概况 |
1.4.3 流域下游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 |
1.5 本论文研究的总体目标和研究内容 |
1.6 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资源合理配置与生态恢复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 |
2.1 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 |
2.1.1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概念 |
2.1.2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 |
2.1.3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内容 |
2.1.4 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 |
2.2 基于现代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
2.2.1 景观类型的转移与空间变化分析 |
2.2.2 景观指数 |
2.2.3 流域绿洲化过程与荒漠化过程的占补平衡 |
2.3 水分对生态的驱动作用机制 |
2.3.1 干早区的水文循环过程 |
2.3.2 水分——生态驱动机制分析方法 |
2.4 基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干旱区生态需水研究 |
2.4.1 生态目标的确定 |
2.4.2 生态需水计算模型的确定 |
2.5 基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生态恢复模拟预测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2.6.1 本章主要研究内容 |
2.6.2 本章主要创新点 第三章 黑河下游绿洲景观生态格局演化与驱动力剖析 |
3.1 景观数据源、类型划分 |
3.1.1 景观数据源 |
3.1.2 景观类型划分 |
3.2 黑河下游绿洲区植被演替特征 |
3.2.1 植被调查区域及植被分类 |
3.2.2 植被构成变化特征 |
3.2.3 植被演替特征 |
3.2.4 植被空间格局变化 |
3.3 黑河下游绿洲化与荒漠化过程的动态演进 |
3.3.1 下游绿洲化过程与荒漠化过程的占补平衡 |
3.3.2 绿洲变化的空间特征 |
3.4 黑河下游生态演化的驱动力分析 |
3.4.1 社会经济发展对流域生态系统需求的变化 |
3.4.2 人类活动对流域生态状况的直接改造 |
3.4.3 拦蓄水工程对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
3.5 小结 |
3.5.1 本章主要研究内容 |
3.5.2 本章创新点 第四章 黑河下游水分对生态演化的驱动作用研究 |
4.1 黑河下游地下水动态模拟 |
4.1.1 地下水数学模型介绍 |
4.1.2 模型剖分及解法 |
4.1.3 模型的计算及结果输出 |
4.2 地下水埋深变化与群落动态机理 |
4.2.1 地下水埋深对植被群落演化的驱动 |
4.2.2 地下水埋深对植被群落盖度的影响 |
4.3 水分条件对景观动态的作用机制 |
4.3.1 研究方法 |
4.3.2 水源距离对景观分布的影响 |
4.3.3 水源距离对景观动态变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4.4.1 本章主要研究内容 |
4.4.2 本章创新点 第五章 黑河下游生态恢复原则、目标与生态需水计算 |
5.1 生态恢复的主要原则 |
5.2 生态恢复目标的确定 |
5.3 黑河下游生态需水计算 |
5.3.1 生态需水界定 |
5.3.2 生态需水计算单元的划分 |
5.3.3 生态需水计算方法及参数率定 |
5.3.4 生态需水预测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5.4.1 本章主要研究内容 |
5.4.2 本章创新点 第六章 基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黑河下游生态恢复模拟模型 |
6.1 建立生态恢复模拟模型的基本思路和总体框架 |
6.1.1 生态恢复模拟研究的基本思路 |
6.1.2 生态恢复模拟研究的总体框架 |
6.2 面向全属性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 |
6.2.1 黑河流域水资源系统概化 |
6.2.2 水资源合理配置数学模型的建立 |
6.2.3 模型模块组成与运算流程 |
6.2.4 模型间的信息交互 |
6.2.5 模型运行策略 |
6.3 生态恢复模拟模型 |
6.3.1 水分驱动下天然植被分布区类型划分 |
6.3.2 绿洲规模恢复模拟方法 |
6.3.3 绿洲天然植被群落盖度模拟预测 |
6.4 本章小结 |
6.4.1 本章主要研究内容 |
6.4.2 本章创新点 第七章 黑河下游不同配水方案下的生态恢复模拟预测 |
7.1 黑河流域配水方案 |
7.1.1 影响配置方案设置的因素 |
7.1.2 配置方案的设置 |
7.1.3 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有关参数和约束条件值的确定 |
7.2 黑河下游水量下泄过程模拟预测 |
7.2.1 黑河流域不同水平年需水计算 |
7.2.2 黑河流域不同水平年供水量分析 |
7.3 黑河下游各计算单元地表水配水计算 |
7.3.1 黑河下游各河段渗漏规律分析 |
7.3.2 黑河下游各计算单元的配水结果 |
7.4 地下水模拟计算 |
7.4.1 考虑国务院分水指标配水条件下的地下水模拟 |
7.4.2 不考虑国务院分水指标配水条件下的地下水模拟 |
7.5 生态恢复模拟预测 |
7.5.1 模拟区范围 |
7.5.2 模拟结果 |
7.6 本章小结 |
7.6.1 本章主要研究内容 |
7.6.2 本章创新点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成果总结 |
8.1.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8.2 展望 |
8.3 对黑河下游生态恢复实施的具体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9)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灾害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0.绪论 |
0.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 本研究的意义 |
1.黄河及黄河三角洲概况 |
1.1 黄河流域概貌 |
1.2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概况 |
1.3 黄河三角洲概况 |
2.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与海岸侵蚀灾害 |
2.1 黄河三角洲国土建造呈减少趋势 |
2.2 黄河三角洲侵蚀现状 |
2.2.1 钓口流路岸段 |
2.2.2 神仙沟流路岸段 |
2.2.3 五号桩以南至淄脉沟岸段 |
2.3 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灾害 |
2.3.1 对胜利油田的影响 |
2.3.2 对三角洲自然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
3.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原因分析 |
3.1 现代黄河三角洲的沉积动力学特征 |
3.1.1 黄河三角洲的动力因素 |
3.1.2 黄河三角洲分流的侵蚀基准面 |
3.2 河流改道 |
3.3 黄河水沙变化 |
3.4 相对海平面上升 |
4.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防治对策 |
4.1 对现状的认识 |
4.1.1 海岸总体侵蚀趋势难以逆转 |
4.1.2 海岸侵蚀具有区域性和不平衡性 |
4.2 海岸侵蚀防治措施与对策 |
4.2.1 海岸防护现状 |
4.2.2 防护工程措施形式与结构 |
4.2.3 防治措施与对策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10)实施规划 谋求黄河长治久安(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要的地位,显着的成就 |
二、《规划》的编制过程 |
三、解决三大问题,造福中华民族 |
1. 用10年左右时间初步建成防洪减淤体系 |
2. 把解决黄河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防治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体制,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
3. 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基本控制人为因素产生新的水土流失,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力争10年内水土保持见成效 |
4. 加快“三条黄河”工程建设,加强有关前期工作,把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全面推向现代化 |
四、黄河的重大问题及其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研究[D]. 薛卫洋. 厦门大学, 2018(06)
- [2]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3]湖北省旅游业的时空分异及空间治理研究[D]. 乔花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4]我国政府在跨界环境污染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 宋茹吉. 浙江大学, 2011(10)
- [5]安澜裕国 造福中华 彪炳史册[N]. 王红育. 中国水利报, 2009
- [6]突发性重大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研究[A]. 田信桥,申家杰.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 2008
- [7]世纪交替的黄河,世人关注的黄河[N]. 牛红洲. 黄河报, 2006
- [8]基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黑河下游生态恢复研究[D]. 李云玲. 河海大学, 2005(04)
- [9]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灾害及其对策研究[D]. 柯昶. 中国海洋大学, 2005(02)
- [10]实施规划 谋求黄河长治久安[J]. 李国英. 中国水利, 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