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TUDY ON CO-ELECTRODEPOSITION OF Bi-Fe ALLOY FILMS IN ORGANIC BATH(论文文献综述)
施学金,昝林寒,张战胜,汪云华[1](2021)在《镀铋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近年国内外针对电化学镀铋及铋合金、化学镀铋及铋合金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对各种镀铋及铋合金的工艺及其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展望了铋或铋合金镀层的发展前景及方向。
杨爽[2](2020)在《改性钯电极的制备及其对4-氯苯酚脱氯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氯代有机污染物结构稳定,毒性强,并且难生物降解,对人体具有“三致”影响,水体环境中氯酚类化合物(Chlorophenols Compounds,CPs)对生态环境污染严重,严重威胁水体动、植物以及人类的安全。在众多脱氯研究当中,电催化加氢脱氯(ECH)作为一种绿色清洁技术,可以在条件温和且不产生二次污染的情况下对氯代污染物进行脱氯降解。在氯酚类污染物的降解去除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其中,高脱氯性能电极的制备是该研究领域的重点与热点。本文制备了钯/聚吡咯-还原氧化石墨烯/泡沫镍(Pd/PPy-rGO/NF)、钯/磷化铁钴合金/泡沫镍(Pd/CoFeP/NF)两种复合材料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表征方法分别对复合材料电极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探索了Pd/PPy-rGO/NF和Pd/CoFeP/NF电极的制备条件,并以4-氯苯酚(4-CP)为模拟目标污染物,对电催化加氢脱氯条件进行了优化。详细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恒电流法共沉积制备了PPy-rGO/NF复合材料,采用脉冲沉积法制备了Pd/PPy-rGO/NF电极。通过SEM、XRD和XPS等表征结果可知,PPy-rGO中间层为网状纳米线结构,扩大了电极基底的比表面积,促进了Pd的沉积以及避免了金属团聚,为脱氯提供了更多活性位点。通过脱氯实验优化了电极的制备条件,以及脱氯的运行条件,同时考察了电极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电解质浓度为0.05 M,初始pH为3.0,脱氯电流为0.625 mA/cm2的运行条件下,脱氯降解120 min,降解效率为最优,达到95.8%。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Pd/PPy-rGO/NF电极循环使用4次之后,脱氯效率仍能到达93.9%,证明电极具有优异的稳定性。(2)采用水热法和脉冲沉积法制备了Pd/CoFeP/NF电极。经过SEM、EDS、XRD等表征显示CoFeP中间层呈现凹凸不平的片层状结构,为Pd颗粒的负载提供了更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分散性。论文考察了脱氯条件对电极脱氯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电极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当溶液电解质浓度为0.05 M,初始pH为3.0,脱氯电流密度为0.75 mA/cm2条件下,脱氯降解120 min,脱氯效率最优,达到91.8%。Pd/CoFeP/NF电极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循环使用四次之后电极降解效果有一定的降低,但脱氯效率仍能保持在87%。可能是因为电极表面形貌有所改变,导致部分活性位点的丧失,从而影响了电催化效率。实验证明电极具有优异的稳定性,4-CP降解的主要产物为苯酚。综上所述,本论文制备了两种复合材料电极,以4-CP作为目标污染物对电极材料的制备以及电催化加氢脱氯条件进行了一系列优化考察。综合来看,电化学加氢脱氯技术在降解水中氯酚类有机污染物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为处理氯酚类废水的污染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孙欣[3](2020)在《铝基合金的电沉积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铝合金质量轻,具有优异的延展性、装饰性、耐蚀性等特性,并且储量资源丰富,是理想的构建防护材料,在航空航天、海洋运输、汽车轻量化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铝镁合金的理论储氢量较高,在储氢材料中被广泛关注。目前,制备出晶粒尺寸更加细小的高纯铝合金,不但能够使铝合金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也是未来研究的趋势。电沉积制备方法是制备超细纯净合金的有效方法之一,并且易于控制。在电沉积铝基合金的实验中,通过控制电沉积工艺参数,来获得微观形貌良好、有效成分较高的合金镀层。AlCl3-LiAlH4有机溶剂体系是铝电解的常用体系之一,可以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具有节约能耗、操作简单、对基体无不良影响等特点。本文在国内外电沉积铝及铝镁合金的研究基础上,在AlCl3-LiAlH4-苯-THF有机溶剂中,采用直流电沉积的方式,成功制备出了铝镧及铝镁镧合金。利用三电极体系进行电化学实验,并用极化曲线法研究了铝镧及铝镁镧合金镀层的耐蚀性。使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显微分析系统(EDS)、X射线衍射仪(XRD)三种检测方法,检测和分析铝镧和铝镁镧合金的镀层形貌和合金镀层中镧、镁的质量分数。采用直流电沉积的方法成功制备出了铝镧和铝镁镧合金镀层,研究了电流密度、沉积时间和氯化镧的加入量以及实验环境和条件等对铝镧和铝镁镧合金的组成、形貌、晶体结构以及镀层中的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氯化铝与氯化镧的摩尔配比为10:1,电流密度为10mA/cm2,沉积时间为180分钟时,沉积出的铝镧镀层形貌呈粒状结晶,合金晶粒较小,镀层细密平整,与基体结合良好,镀层没有开裂现象,制备出的铝镧合金中的镧的质量分数较高,为7.33wt%。当氯化铝、氯化镁和氯化镧的摩尔配比为10:1:1,电流密度为20mA/cm2,沉积时间为60分钟时,沉积出的铝镁镧合金晶粒最细小,平均晶粒尺寸为2-3μm,最小晶粒尺寸可达500nm,有望制备出晶粒尺寸约100nm或以下的铝镁镧合金;镀层致密平整,与基体结合良好;镀层中的镁的质量分数最高,为2.76wt%;镀层中镧的质量分数同样相对较高,为1.19wt%。对比铝镧和铝镁镧合金镀层形貌发现,铝镁镧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比铝镧合金要小。通过极化曲线图和计算极化电阻值,发现铝镧合金镀层中镧的质量分数较高时,极化电阻值就较大,铝镧合金镀层的抗腐蚀性能较好。对于铝镁镧合金镀层,晶粒越细小致密,极化电阻值越大,铝镁镧合金镀层的抗腐蚀性能越好。对比铝镧合金和铝镁镧合金的极化电阻值发现,铝镁镧合金的极化电阻值相对较高,铝镁镧合金的抗腐蚀性能较好,这是由于铝镁镧合金晶粒相对细小致密,更易形成钝化锈膜,对铝镁镧合金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张兴国[4](2017)在《电沉积制备纳米晶钕铁硼薄膜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稀土合金磁性薄膜材料因具有优良的磁记录、磁存储、高磁能的特征,成为了新材料的研究热点。研制兼具优良磁性能和耐蚀性能的稀土合金薄膜,并开发制备条件温和且低能耗的制备技术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稀土合金磁性薄膜的制备方法有很多,如真空蒸镀法、电沉积法等。在本工作中,重点讨论了电沉积制备NdFeB磁性薄膜主要工艺参数(包括镀液成分、施镀条件等)对合金组成、结构和性能(磁性能和抗蚀性能等)的影响规律。取得如下研究结果:采用水溶液电沉积法制备NdFeB薄膜。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NdFeB薄膜沉积工艺条件,包括pH、电流密度、镀液温度、电沉积时间等。其最佳工艺条件为:电流密度1 A/dm2,pH为3.30,温度50℃,电沉积时间为20 min。其次,通过做正交试验确定NdFeB薄膜的镀液成分。得出镀液组分的最佳组成为:氯化亚铁22 g/L,氯化钕8 g/L,氯化铵25 g/L,硼酸20 g/L,柠檬酸与甘氨酸均为15 g/L。采用SEM、Tafel、VSM等技术对镀层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配方制备的NdFeB薄膜具有纳米晶结构,与传统烧结法制备的NdFeB材料相比,自腐蚀电位更正,腐蚀电流更小,耐蚀性更好。VSM结果显示,薄膜的饱和磁化强度(Ms)和矫顽力(Hc)分别为52.67 emu/g和18.22 Oe,可作为优良性能的软磁薄膜。采用超声波氛围下电沉积法制备NdFeB薄膜。分别研究了溶液pH值、电沉积时间、电流密度、超声频率等因素对NdFeB薄膜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所得最优镀层的条件为:pH为2.4,电流密度2 A/dm2,电镀时间为10 min,超声频率为45 kHz。采用SEM、EDS、XRD等技术对镀层材料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法制备的薄膜具有纳米晶结构,结晶度较非超声氛围下制备的样品有较大提高,稀土Nd的含量明显增长。薄膜的矫顽力减小到8.05 Oe,饱和磁化强度提升至68.67 emu/g,软磁性能显着增强。将NdFeB薄膜放在3.0%的中性NaCl溶液中进行Tafel及EIS测试,结果表明在超声氛围下制备的材料自腐蚀电位正移43 mV,自腐蚀电流降低三个数量级。此外,EIS复平面图呈现两个时间常数的特征,界面电阻Rc和电荷转移电阻Rt均有较大程度的增加,说明薄膜的耐蚀性进一步提升。
刘艳华[5](2016)在《基于电沉积SiO2薄膜中间层的主动防护涂装体系》文中研究指明表面涂覆层(涂层)是金属材料最常用的防护手段之一。现代涂层涂装体系由金属表面的化学转化层(预处理层)和其上涂覆的防护涂层组成。其中,预处理层不仅起到暂时性防护作用,还为涂层与基体提供良好的结合性能,在整个防护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预处理层磷酸盐转化或铬酸盐钝化处理因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而日益受到限制,而一些新型绿色预处理层技术虽然可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但因其工艺时间较长(如稀土盐转化处理)、所得膜层较薄(如传统sol-gel技术)等因素限制它们的实际应用。相比之下,电沉积sol-gel薄膜预处理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主动防护涂装体系由于含有活性组分,具备被动防护涂层所没有的良好防护性能,即在涂层遭受破坏后,仍然可以对金属基体起到保护作用。主动防护性能主要是通过在涂装体系(预处理层、底漆层或表面涂层)中引入缓蚀剂来实现。目前,缓蚀剂引入主要侧重于利用微/纳存储器作载体,负载缓蚀剂后再掺入涂层中;而对预处理层作缓蚀剂存储器的报道则较少。本论文中,研究了电沉积二氧化硅(e-SiO2)薄膜预处理层的防护机制;提出了以e-SiO2预处理层作为缓蚀剂存储器构建主动防护涂装体系用于金属防护;提出了以不同有机硅烷复合修饰的e-SiO2薄膜为预处理层构建主动防护涂装体系。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研究了电沉积二氧化硅薄膜预处理层的防护机制。采用EIS、SVET测试不同沉积时间下e-SiO2薄膜的短期防护性能,提出了膜厚对短期防护性能的影响。指出当电沉积e-SiO2薄膜保持完整时,其短期防护性能与薄膜厚度呈正相关关系;而当薄膜遭受破坏时,其短期防护性能则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强后下降的趋势。SVET测试结果显示适当的沉积条件制备的e-SiO2薄膜具有一定的自修复性能。此外,利用其具有分层次的高粗糙且多孔的表面结构,用于缓蚀剂负载。湿热试验表明缓蚀剂的负载,提升了纯e-SiO2薄膜的短期防护性能。(2) 以电沉积SiO2中间层为缓蚀剂的存储器构建具有主动防护性能的涂装体系。利用e-SiO2中间层分别负载了吸附膜型(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沉淀膜型缓蚀剂(葡萄糖酸锌,ZnG),结合环氧树脂构建了新型具有主动防护性能的涂装体系并用于低碳钢的腐蚀防护。SEM表明缓蚀剂的负载并没有改变e-SiO2薄膜粗糙多孔的形貌,EDX面能谱表明缓蚀剂在e-SiO2中间层中分布均一,TG及元素分析测试表明了e-SiO2中间层存储器负载缓释剂的能力与纳米存储器基本相当,拉伸实验表明了新型主动防护涂装体系具有良好的结合性能。缺陷涂层样品的加速腐蚀测试以及完整涂层样品的原位电化学测试均表明了新型主动防护涂装体系的腐蚀防护性能显着提高。相比于最近报道的基于涂层中掺杂纳米存储器的主动防护涂装体系,我们提出的新型主动防护涂装体系表现出了更好的耐蚀性能。(3)复合有机硅烷修饰的电沉积e-SiO2薄膜中间层为预处理层构建主动防护涂装体系。利用电沉积e-SiO2薄膜中间层为预处理层,以复合有机硅烷进行修饰,结合环氧树脂有机涂层,构建了新型防护涂装体系并用于低碳钢的腐蚀与防护。拉伸实验表明复合硅烷体系中GPTMS起到硅烷偶联剂的作用,提供了与后续涂层良好的结合性能;缺陷涂层的加速腐蚀测试表明了有机双硅烷BTSE则为涂装体系提供了更好的防护性能,从而提高涂装体系的整体耐蚀性能。完整涂层EIS、铁离子溶出、缺陷涂层EIS、中性盐雾实验以及原位微区SVET测试,均表明GPTMS、BTSE以体积比2:1的复合涂装体系具有更好的腐蚀防护性能,微区测试结果表明了该体系还具有一定的自修复性能。
杨兰兰[6](2015)在《导电聚吡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碳纳米管在1991年发现以来,管状和纤维状的导电聚合物由于其独特的性质与应用在科研领域备受关注。聚吡咯(PPy)的高能量储存能力、良好的导电性、低消耗、空气中的稳定能力及其在很多领域中的潜在应用,使其在导电聚合物中脱颖而出。管状PPy已广泛应用在传感器、电子器件以及超级电容器等领域,其管状结构不仅为电子流通提供了一定的通道,使电子流动阻力大大减少,比传统颗粒状PPy更适合于电子的转移,而且较大的比表面积使其更有利于其在他领域的应用。近年来,PPy的微/纳米管已用软-硬模板法成功制备。硬模板法通常被用在聚合物基质中支持和控制聚合物的形状和尺寸,但是硬模板的移除条件严苛,不仅移除过程复杂而且会对聚合物基质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从安全和环境友好的角度出发,软模板法更适合用来制备导电聚合物微/纳米管。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用(甲基橙)MO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双软模板,通过一步氧化聚合反应制备出一种空心荆棘状PPy微型管状结构(HTPMT),其中MO和SDBS既是表面活性剂,又是掺杂剂。在MO和SDBS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形成的HTPMT与分别在MO或者SDBS中形成的PPy管(PMT)和PPy纳米粒子(PNP)有所不同。从HTPMT的SEM和TEM照片中可以看出有刺状结构长在PMT表面。MO和SDBS溶液的TEM照片可以证明PPy在末端封闭的MO管表面及囊泡状SDBS胶束的内部进行聚合。聚合过程中,带负电荷的SDBS胶束与带正电荷的吡咯(Py)自由基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促使HTPMT的形成。与PMT及PNP相比,HTPMT在电性能和热稳定性方面均有所提高,这说明导电聚合物的形态结构会影响电极材料的电性能。以MO-(三氯化铁)FeC13为活性可降解模板通过化学氧化法成功制备出本征态PPy弹性膜,其中FeC13对单体的摩尔比是0.5:1。通过TEM和SEM照片得知,制备的PPy膜由PPy的纳米管组成,这些纳米管直径约50-60 nm,长度在5-6 pm。在KC1溶液中完成PPy膜CV,GCD,EIS等电性能测试。由PPy膜制成的电极在电流密度为0.2A/g时比电容高达576 F/g,且电流密度为3 A/g时循环1000次后仍能保持82%,优异的电性能使其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以MO为模板,过APS和FeC13为引发剂,利用化学氧化法制备聚吡咯/聚苯胺(PPy/PANI)共聚物。实验通过改变引发剂种类和引发剂与单体的比例来制备不同形貌的PPy/PANI共聚物,并且两种单体的配比不同,产物的形貌和尺寸也不同。其中,APS为引发剂时产物多为中空球状,FeC13为引发剂时产物多为带褶皱的片层。通过电性能测试发现APS为引发剂时电性能优于FeCl3为引发剂时的电性能。以MO为软模板,通过一步化学氧化聚合法成功地制备出一种新奇的PPy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PPy/MWCNT)复合材料。由SEM和TEM照片可以看出PPy缠绕着MWCNT,而且PPy/MWCN T复合材料是在水-乙醇混合溶液中形成的。由于复合材料的协同效应和比电容受Py与MWCNTs的重量比影响大,因此所得到的复合材料与PPy和MWCNT相比,电性能优异。根据恒电流充放电分析可知,1 M KCl溶液中电流密度为0.2A/g时, PPy/MWCNT复合材料的比电容为352 F/g,比PPy (178 F/g)和MWCNT (46 F/g)要高的多,表明其在超级电容器方面有潜在应用。
孙怡[7](2013)在《(Al,Mg)-Li-Er(Tm)合金共电沉积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铝锂合金和镁锂合金是重要的轻质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以及汽车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传统铝锂合金和镁锂合金的制备多采用混熔法,本文在LiC1-KCl熔盐中,采用多元共电沉积的方法制备铝锂合金和镁锂合金,利用循环伏安法、计时电位法和开路计时电位法等电化学方法研究Al(Ⅲ)、Mg(Ⅱ)、Li(Ⅰ)、Er(Ⅲ)和Tm(Ⅲ)离子在熔盐中的电化学行为及合金共沉积机理,制备了不同相组成的Al-Li、Al-Er、Al-Li-Er、Al-Li-Er-Tm 和 Mg-Li-Al-Er 合金,并利用 ICP-AES、XRD、SEM 和 EDS 等技术对合金样品进行了分析表征。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1.在LiCl-KCl-AlF3熔盐体系中,研究了 Al(Ⅲ)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Al(Ⅲ)离子在-1.25V(vs.Ag/AgCl)还原成金属Al,当扫描速率低于300mVs-1时,还原过程由扩散控制并呈现可逆性,计算了 Al(Ⅲ)离子的扩散系数和扩散活化能。Li(Ⅰ)离子在预先沉积金属铝的电极上发生欠电位沉积,在-2.25V(vs.Ag/AgCl)时析出并形成Al-Li合金。当阴极电流密度大于0.188 Acm-2或阴极电位负于-2.30 V(vs.Ag/AgCl)时,可以实现A1和Li的共沉积。采用恒电流电解的方法制备了相组成为AlLi、Al2Li3和Al4Li9的Al-Li二元合金。2.在LiCl-KCl-ErCl3熔盐体系中,研究了 Er(Ⅲ)离子的电化学行为,采用阴极合金化的方法制备了铝铒合金。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稀土离子Er(Ⅲ)在钨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过程,Er(Ⅲ)在-1.93V(vs.Ag/AgCl)发生一步电子转移还原成金属Er,当扫描速率低于200 mV s-1时,还原过程是可逆的并且受扩散控制,计算了 Er(Ⅲ)在793 K下的扩散系数。循环伏安法和开路计时电位法表明,Er(Ⅲ)离子在铝电极上发生欠电位沉积使得析出电位正移,分别在-1.48 V、-1.61 V和-1.71 V(vs.Ag/AgCl)形成三种稳定的Al-Er金属间化合物。采用阴极合金化的方法恒电位电解制备含Al3Er、Al2Er、Al2Er3和AlLi相的Al-Er和Al-Li-Er合金。利用能斯特方程求得Al3Er、Al2Er和Al2Er3的生成吉布斯自由能。通过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计算Al3Er合金化反应热效应,解释了欠电位沉积的机理,为在793 K下制备了熔点为1343 K的金属间化合物Al3Er提供了理论依据。3.在 LiCl-KCl-Er203-AlCl3 熔盐体系中,研究了 Al(Ⅲ)、Li(Ⅰ)和 Er(Ⅲ)离子的电化学行为,共沉积制备了铝锂铒合金。研究表明,Al(Ⅲ)离子和Er(Ⅲ)离子的还原峰电位分别是-1.02 V和-1.91 V(vs.Ag/AgCl),Er(Ⅲ)离子在预先沉积了金属铝的电极上发生欠电位沉积,分别出现在-1.39V和-1.49V(vs.Ag/AgCl)的两个还原峰,对应两种铝铒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当阴极电位负于-2.30 V(vs.Ag/AgCl)或阴极电流密度大于0.32 A cm2时,可以实现Al(Ⅲ)、Li(Ⅰ)、Er(Ⅲ)的共沉积,制备Al-Li-Er三元合金。循环伏安法和对熔盐的XRD分析表明,AlC13对Er203有氯化作用,生成ErCl3。共沉积制备了相组成为Al2Er、Al2Er3和Al4Li9相的Al-Li-Er三元合金。对合金样品的SEM和EDS分析表明,稀土元素Er主要分布在晶界处。4.在LiCl-KCl-AlF3-ErCl3-TmCl3熔盐体系中,研究了Al(Ⅲ)、Li(Ⅰ)、Er(Ⅲ)和Tm(Ⅲ)离子的电化学行为,恒电流电解多元共沉积制备铝锂铒铥四元合金。结果表明:Tm(Ⅲ)离子分别在-1.56 V和-2.12V(vs.Ag/AgCl)发生两步电子转移还原为金属铥。稀土离子Er(Ⅲ)和Tm(Ⅲ)在预先沉积了金属铝的电极上发生欠电位沉积,使得析出电位正移。当阴极电位负于-2.32 V(vs.Ag/AgCl)或阴极电流密度大于0.469Acm-2时,可以实现Al、Li、Er和Tm的共沉积。当熔盐中AlF3的添加量在8.00 wt.%和11.54 wt.%之间时,恒电流电解共沉积制备含有强化相Al3Er和Al3Tm的Al-Li-Er-Tm四元合金。SEM和EDS分析表明,稀土元素Er和Tm则主要存在于合金的晶界中,细化了晶粒。5.在 LiCl-KCl-MgCl2-AlCl3-ErCl3 熔盐体系中,研究了 Mg(Ⅱ)、Li(Ⅰ)、Al(Ⅲ)Er(Ⅲ)离子的电化学行为,多元共沉积制备了镁锂铝铒四元合金。结果表明,金属离子Al(Ⅲ)、Mg(Ⅱ)、Er(Ⅲ)和 Li(Ⅰ)依次在-1.03 V、-1.86 V、-1.99 V 和-2.25 V(vs.Ag/AgCl)发生还原。Er(Ⅲ)离子在预先沉积了金属铝的电极上发生欠电位沉积,分别出现在-1.42 V和-1.50 V生成两种Al-Er金属间化合物。当阴极电流密度大于0.89 A cm-2时或阴极电位负于-2.30 V(vs.Ag/AgCl)时,可以实现Mg、Li、Al和Er的共沉积。XRD、SEM和EDS分析表明,稀土元素Er主要与铝结合形成金属间化合物,以Al2Er和Al2Er3形式存在,金属镁与铝结合形成Mg17Al12相。Mg元素在合金中均匀分布,而Al和Er元素则主要分布在晶界中。
刘亚伟[8](2010)在《离子液体中钛铝合金的电沉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钛和钛铝合金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工业上制备钛及钛铝合金的方法能耗大,污染环境等,需要研究出能耗低、排放少的新型绿色生产方法。本文系统的介绍了国内外用离子液体电沉积金属钛和钛铝合金方面的研究新进展,分析了离子液体在电沉积钛和钛铝合金的应用潜力,其主要工作如下:1)合成了各离子液体,并对他们的结构进行红外表征。2)测定各离子液体及加入TiCl4后的电导率,结果加入TiCl4后的电导率增大,并且其1nκ与1/丁符合Arrhenius方程κ=Ae-Ea/RT,计算得出活化能Ea降低,有利于金属的电沉积。3)由循环伏安扫描,得出[bmim]BF4+TiCl4和[bmim]PF6+TiCl4体系中,出现两对儿氧化还原峰,可能电沉积出金属钛;而氯化胆碱+尿素离子液体体系中,由于窗口较窄,只出现一对儿氧化还原峰,无法电沉积出钛。4)酸性[bmim]Cl-AlCl3+TiCl4的循环伏安曲线,出现三对儿氧化还原峰,推测此体系中可实现钛铝的共沉积,并且合金共沉积峰的ipc和v1/2呈线性关系,ipc随v1/2的增大而增大,此阴极电极过程为主要受扩散控制的准可逆过程。5)通过钛阳极的溶解价态的研究以及相应的循环伏安曲线分析,推测金属钛阳极首先氧化为低价钛,进而氧化成四价钛。6)通过离子液体中电沉积钛的实验得出:在[bmim]BF4和[bmim]PF6离子液体体系中,电极表面有褐色附着层,为TiCl3,但无法电沉积出金属钛,可能是钛离子价态的复杂性以及电沉积过程中产生的低价钛氯离子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极低等,所以需要继续寻找新的钛源及合适的离子液体。7)在酸性[bmim]Cl-AlCl3中研究钛铝合金的电沉积,设定单因子电解条件,研究基体材料、温度、电流密度等对沉积层的形貌以及电流效率等的影响,并通过SEM.XRD.EDS以及X-Ray荧光等检测手段对沉积层的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得出:电压、温度、电流密度较低时(1.5V、50℃、1.0mA·cm-2)的合金沉积层颗粒细小、独立,但生产效率较低,相反的,电压、温度或电流密度较高时(1.8-2.0V、70~80℃、5.0mA·cm-2),颗粒尺寸较大,电沉积层表面形貌比较均匀平整,附着力好,效果最佳;过高时(2.5V、90℃),晶粒易结成大块,且结合力差。
郑一雄[9](2007)在《镍基非晶态合金纳米颗粒材料的制备、结构与电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基于增强Ni-B非晶态合金纳米颗粒的抗氧化性、热稳定性,抑制晶化和团聚,及拓展Ni-B非晶态合金纳米颗粒的应用新领域。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在水溶液体系中以化学还原法制得平均粒径约10nm的Ni-B和Ni-Mo-B非晶态合金团聚态纳米颗粒。Ni-Mo-B非晶态合金的晶化温度及热稳定性明显高于Ni-B非晶态合金。XPS分析结果表明Ni-Mo-B非晶态合金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2.应用循环伏安法首次研究了碱性介质中Ni-B非晶态合金纳米粉末微电极上甲醇、乙醇及正丙醇的电催化氧化。结果表明,Ni-B非晶态合金纳米粉末微电极对甲醇、乙醇及正丙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显着优于镍纳米线电极、高择优取向(220)镍电极。在含伯醇的1 mol·L-1KOH溶液中,Ni-B非晶态合金纳米粉末微电极上Ni(Ⅱ)氧化起始电位较高择优取向(220)镍电极负移了0.04V,其氧化峰电位也明显负移,氧化电流密度高出高择优取向(220)镍电极约2个数量级。通过测定稳态极化曲线计算出Ni-B非晶态合金纳米粉末微电极上甲醇、乙醇及正丙醇的电氧化动力学参数。与高择优取向(220)镍电极比较,Ni(Ⅲ)与甲醇、乙醇及正丙醇反应的速率常数、Ni(Ⅱ)氧化为Ni(Ⅲ)及其逆反应的速率常数依次约大2个、3个和2-3个数量级。Ni-B非晶态合金纳米粉末微电极上Ni(Ⅱ)氧化起始电位和氧化峰电位明显低于Ni-B纳米晶粉末微电极和化学镀Ni-B非晶态合金微盘电极,表明Ni-B非晶态合金纳米粉末微电极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与其特有的非晶特性和纳米特性有关。3.将反相微乳液法引人非晶态合金的制备中,获得了基本呈单分散、尺度在10-15nm且分布较均匀的Ni-B和Ni-La-B非晶态合金团簇,这是迄今为止单分散尺寸最小的非负载型非晶态合金团簇。Ni-B和Ni-La-B非晶态合金的晶化均存在2个相变过程:Ni-La-B非晶态合金晶化成Ni-La-B晶态合金和Ni-La-B晶态合金转化成纳米晶Ni-La和单质B,通过测定相转变活化能表明后1个步骤的反应速率比前1个快。4.Ni-B非晶态合金纳米粉末微电极的吸氢能力、析氢活性及对环已酮的电催化加氢活性显着高于高比表面镍微电极,电催化加氢反应在弱吸附氢和环已酮之间进行,而不可还原的β-Ni(OH)2的生成会抑制Ni-B非晶态合金纳米微电极的电催化加氢活性。
二、STUDY ON CO-ELECTRODEPOSITION OF Bi-Fe ALLOY FILMS IN ORGANIC BATH(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UDY ON CO-ELECTRODEPOSITION OF Bi-Fe ALLOY FILMS IN ORGANIC BATH(论文提纲范文)
(1)镀铋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电镀铋及铋合金 |
1.1 电镀铋 |
1.2 电镀合金 |
1.2.1 锡铋合金 |
1.2.2 铋锑合金 |
1.2.3 铋碲合金 |
1.2.4 铋铟和铋铒合金 |
1.2.5 铋系合金 |
2 化学镀铋及铋合金 |
2.1 化学镀铋 |
2.2 化学镀铋锡合金 |
3 展望 |
(2)改性钯电极的制备及其对4-氯苯酚脱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氯酚类污染物介绍 |
1.2.1 来源 |
1.2.2 危害 |
1.3 氯酚类污染物的传统处理技术 |
1.3.1 生物处理法 |
1.3.2 物化处理法 |
1.3.3 化学处理法 |
1.4 电催化加氢脱氯技术 |
1.4.1 电催化加氢脱氯技术的机理 |
1.4.1.1 直接电还原 |
1.4.1.2 间接电还原 |
1.4.2 电极表面催化剂的研究 |
1.4.3 中间层的研究进展 |
1.5 电催化还原脱氯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
1.6 课题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电极基底的预处理 |
2.2.2 离子交换膜的预处理 |
2.2.3 石墨烯的制备及还原处理 |
2.2.4 吡咯减压蒸馏 |
2.2.5 沉积液的配制 |
2.2.6 脱氯实验 |
2.3 分析方法 |
2.3.1 电极的表征 |
2.3.1.1 电极表面形态结构 |
2.3.1.2 电极表面晶体结构 |
2.3.1.3 电极表面晶体结构 |
2.3.2 脱氯产物分析 |
2.3.3 制备标准曲线 |
2.3.3.1 4-CP标准曲线 |
2.3.3.2 苯酚标准曲线 |
2.4 计算方法 |
2.4.1 降解效率 |
2.4.2 电流效率 |
第三章 Pd/PPy-rGO/NF电极的制备及其降解性能研究 |
3.1 Pd/PPy-rGO/NF电极的制备、表征及优化 |
3.1.1 Pd/PPy-rGO/NF电极的制备 |
3.1.1.1 PPy-rGO/NF电极的制备 |
3.1.1.2 Pd/PPy-rGO/NF电极的制备 |
3.1.2 Pd/PPy-rGO/NF电极制备条件的优化 |
3.1.2.1 氯化钯溶液浓度 |
3.1.2.2 脉冲循环次数 |
3.1.3 电极的表征 |
3.1.3.1 SEM表征 |
3.1.3.2 XRD表征 |
3.1.3.3 XPS表征 |
3.1.3.4 电化学表征 |
3.2 Pd/PPy-rGO/NF电极的降解性能考察 |
3.2.1 初始电解质浓度 |
3.2.2 初始pH |
3.2.3 电流密度与电流效率 |
3.3 降解过程分析 |
3.4 稳定性考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d/CoFeP/NF电极的制备及其降解性能研究 |
4.1 Pd/CoFeP/NF电极的制备、表征及优化 |
4.1.1 Pd/CoFeP/NF电极的制备 |
4.1.1.1 CoFeP中间层的制备 |
4.1.1.2 Pd/CoFeP/NF电极的制备 |
4.1.2 Pd/CoFeP/NF电极制备条件的优化 |
4.1.2.1 磷化剂用量 |
4.1.2.2 氯化钯溶液浓度 |
4.1.3 电极的表征 |
4.1.3.1 SEM表征 |
4.1.3.2 XRD表征 |
4.2 Pd/CoFeP/NF电极的降解性能考察 |
4.2.1 初始电解质浓度 |
4.2.2 初始pH |
4.2.3 电流密度与电流效率 |
4.3 降解过程分析 |
4.4 稳定性考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3)铝基合金的电沉积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铝基合金及其合金镀层的应用 |
1.3 电沉积铝合金体系及其研究进展 |
1.3.1 离子液体体系 |
1.3.2 无机熔盐体系 |
1.3.3 有机溶剂体系 |
1.3.4 工艺参数对电沉积镀层的影响 |
1.4 稀土元素在铝合金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
1.5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原理与方法 |
2.1 沉积原理 |
2.2 实验药品及实验仪器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电解液的制备 |
2.3.2 电极的预处理 |
2.4 实验过程 |
2.4.1 电沉积实验 |
2.4.2 电化学实验 |
2.5 镀层的表征方式 |
2.5.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5.2 X射线显微分析系统 |
2.5.3 X射线衍射分析仪 |
第3章 铝镧合金镀层的研究 |
3.1 铝镧合金镀层形貌的表征及组成 |
3.2 电流密度对铝镧合金镀层形貌以及镀层中镧含量的影响 |
3.3 电沉积时间对铝镧合金镀层形貌以及镀层中镧含量的影响 |
3.4 镧的摩尔配比对铝镧合金镀层形貌及镀层中镧含量的影响 |
第4章 铝镁镧合金镀层的研究 |
4.1 铝镁镧合金镀层形貌的表征及组成 |
4.2 电流密度对铝镁镧合金镀层形貌的影响以及镀层中镁、镧含量的影响 |
4.3 电沉积时间对铝镁镧合金镀层形貌以及镀层中镁、镧含量的影响 |
4.4 镧的摩尔配比对铝镁镧合金镀层形貌及镀层中镁、镧含量的影响 |
4.5 实验环境及操作对铝镁镧合金镀层形貌的影响 |
4.6 铝镧合金和铝镁镧合金形貌的对比 |
第5章 铝镧合金及铝镁镧合金镀层性能的研究 |
5.1 耐蚀性能的研究 |
5.1.1 耐蚀性的研究方法 |
5.1.2 铝镧合金镀层的耐蚀性的研究 |
5.1.3 铝镁镧合金镀层的耐蚀性的研究 |
5.2 储氢性能的探索与展望 |
5.3 铝镧合金镀层和铝镁镧合金性能的对比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电沉积制备纳米晶钕铁硼薄膜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磁性材料的发展史 |
1.2 稀土合金磁性薄膜的研究进展 |
1.2.1 磁控溅射 |
1.2.2 真空蒸镀 |
1.2.3 离子镀 |
1.2.4 化学气相沉积 |
1.2.5 电沉积 |
1.3 电镀技术 |
1.3.1 电镀的定义 |
1.3.2 金属电沉积的条件 |
1.3.3 合金共沉积 |
1.4 超声化学 |
1.5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5.1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 |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药品、仪器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3.2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及X-射线能量散射谱(EDS)分析 |
2.3.3 电化学分析 |
2.3.4 磁性(VSM)分析 |
2.3.5 基体结合力分析 |
第三章 水溶液电沉积制备NdFeB薄膜 |
3.1 引言 |
3.2 NdFeB 薄膜制备流程 |
3.2.1 电沉积流程 |
3.2.2 NdFeB薄膜制备流程 |
3.2.3 NdFeB薄膜镀液组成设计 |
3.2.4 电镀后处理 |
3.3 电沉积制备NdFeB薄膜的实验设计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NdFeB镀液循环伏安分析 |
3.4.2 NdFeB薄膜形貌及成分分析 |
3.4.3 NdFeB薄膜磁性能分析 |
3.4.4 NdFeB薄膜Tafel分析 |
3.4.5 NdFeB薄膜电化学阻抗分析 |
3.4.6 NdFeB薄膜镀层结合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声氛围下水溶液电沉积NdFeB薄膜 |
4.1 引言 |
4.2 NdFeB薄膜制备流程 |
4.2.1 电沉积流程 |
4.2.2 NdFeB 薄膜制备流程 |
4.2.3 NdFeB薄膜镀液组成设计 |
4.2.4 电镀后处理 |
4.3 超声氛围下NdFeB薄膜性能分析 |
4.3.1 NH4Cl的浓度对超声氛围下制备NdFeB薄膜影响 |
4.3.2 pH值对超声氛围下制备NdFeB薄膜性能的影响 |
4.3.3 电沉积时间对超声氛围下制备NdFeB薄膜性能的影响 |
4.3.4 电流密度对超声氛围下制备NdFeB薄膜性能的影响 |
4.3.5 超声频率对超声氛围下制备NdFeB薄膜性能的影响 |
4.4 NdFeB薄膜其他性能分析 |
4.4.1 超声氛围下制得的NdFeB薄膜基体结合力分析 |
4.4.2 超声氛围下制得的NdFeB薄膜EIS分析 |
4.4.3 超声氛围下制得的NdFeB薄膜VSM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基于电沉积SiO2薄膜中间层的主动防护涂装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涂层与涂装体系 |
1.1.1 新型预处理层技术 |
1.1.1.1 稀土转化膜 |
1.1.1.2 sol-gel薄膜 |
1.1.2 涂装体系的研究方法 |
1.1.2.1 电化学研究方法 |
1.1.2.2 非电化学研究方法 |
1.2 具有主动防护功能的涂装体系 |
1.2.1 直接掺杂 |
1.2.2 微/纳米存储器的应用 |
1.2.2.1 聚合物 |
1.2.2.2 无机粘土 |
1.2.2.3 介孔二氧化硅 |
1.2.2.4 聚电解质多层膜 |
1.2.2.5 其他纳米存储器 |
1.2.3 预处理层作为缓蚀剂的存储器 |
1.3 电沉积sol-gel薄膜及其应用 |
1.3.1 方法与原理 |
1.3.2 电沉积有机硅烷薄膜 |
1.3.3 电沉积SiO_2薄膜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试剂与基体材料 |
2.1.1 主要实验试剂 |
2.1.2 有机涂料 |
2.1.3 实验用基体及表面前处理 |
2.2 实验仪器与表征方法 |
2.2.1 实验仪器 |
2.2.2 表征方法 |
2.2.2.1 物理表征 |
2.2.2.2 耐腐蚀性能评价 |
第三章 电沉积SiO_2薄膜短期防护机制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2.1 实验溶液的配制 |
3.2.2 电沉积SiO_2薄膜及缓蚀剂负载 |
3.2.3 物理化学表征测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e-SiO_2薄膜的物理化学表征 |
3.3.2 e-SiO_2薄膜的短期防护性能研究 |
3.3.3 负载缓蚀剂的e-SiO_2薄膜的短期防护性能研究 |
3.4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以电沉积SiO_2中间层为缓蚀剂的存储器构建具有主动防护性能的涂装体系 |
4.1 实验方法与步骤 |
4.1.1 实验溶液的配制 |
4.1.2 电沉积SiO_2薄膜及缓蚀剂负载 |
4.1.3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合成及缓蚀剂负载 |
4.1.4 有机涂层制备 |
4.1.5 物理化学表征及腐蚀性能测试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负载吸附膜型缓蚀剂的e-SiO_2中间层为预处理层构建主动防护体系 |
4.2.1.1 实验结果 |
4.2.1.2 讨论 |
4.2.2 负载沉淀膜型缓蚀剂的e-SiO_2中间层为预处理层构建主动防护体系 |
4.2.2.1 e-SiO_2中间层存储器表面形貌及缓蚀剂负载量 |
4.2.2.2 金属/涂装体系的结合力 |
4.2.2.3 涂装体系的耐腐蚀性能 |
4.3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复合有机硅烷修饰的电沉积SiO_2中间层为预处理层构建主动防护涂装体系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5.2.1 实验溶液的配制 |
5.2.2 电沉积SiO_2薄膜及有机硅烷修饰 |
5.2.3 有机涂层制备 |
5.2.4 物理化学表征测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导电聚吡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导电聚合物 |
1.1.1 导电聚合物概述 |
1.1.2 纳米CP的制备 |
1.1.3 导电聚合物的应用 |
1.2 聚吡咯纳米材料 |
1.2.1 纳米管和纳米线 |
1.2.2 中空球和实心球 |
1.3 聚毗咯复合材料 |
1.3.1 与无机金属粒子复合 |
1.3.2 与无机金属氧化物的复合 |
1.3.3 与碳材料复合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荆棘状聚吡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1.2 实验方法 |
2.2 表征方法 |
2.3 电化学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TEM分析 |
2.4.2 SEM分析 |
2.4.3 机理探讨 |
2.4.4 化学结构与热性能分析 |
2.4.5 XPS分析 |
2.4.6 电性能分析 |
2.5 结论 |
第3章 聚吡咯膜及中空球的制备及其电性能研究 |
3.1 聚吡咯膜的制备 |
3.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1.2 实验方法 |
3.1.3 表征方法 |
3.1.4 电化学测试 |
3.1.5 结果与讨论 |
3.1.6 结论 |
3.2 聚吡咯中空球的制备 |
3.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2.3 表征方法 |
3.2.4 电化学测试 |
3.2.5 结果与讨论 |
3.2.6 结论 |
第4章 聚吡咯/聚苯胺共聚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3 表征方法 |
4.4 电化学测试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TEM分析 |
4.5.2 SEM分析 |
4.5.3 光谱分析 |
4.5.4 电性能分析 |
4.6 结论 |
第5章 聚吡咯/多壁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性能研究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5.2.2 实验方法 |
5.3 表征方法 |
5.4 电化学测试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TEM分析 |
5.5.2 SEM分析 |
5.5.3 光谱分析 |
5.5.4 电性能分析 |
5.6 结论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其它科研成果 |
(7)(Al,Mg)-Li-Er(Tm)合金共电沉积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熔盐电解制备合金 |
1.2.1 共沉积法 |
1.2.2 阴极合金化法 |
1.2.3 液态阴极法 |
1.3 共沉积制备合金 |
1.3.1 共沉积机理 |
1.3.2 熔盐电解共沉积发展现状 |
1.4 阴极合金化制备合金 |
1.4.1 阴极合金化机理 |
1.4.2 阴极合金化法在熔盐电解中的应用 |
1.5 铝锂稀土合金和镁锂稀土合金 |
1.5.1 轻质合金概述 |
1.5.2 铝锂稀土合金 |
1.5.3 镁锂稀土合金 |
1.6 铒在铝、镁合金中的作用机理 |
1.6.1 稀土铒 |
1.6.2 Al-Er、Mg-Er合金的制备 |
1.7 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1.7.1 研究意义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2 实验装置 |
2.2.1 电解池 |
2.2.2 三电极体系 |
2.2.3 电解质 |
2.3 电化学测试方法 |
2.3.1 循环伏安法 |
2.3.2 方波伏安法 |
2.3.3 计时电位法 |
2.3.4 计时电流法 |
2.3.5 开路计时电位法 |
2.4 合金样品分析和表征 |
2.4.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 |
2.4.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5 实验流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共电沉积制备Al-Li合金及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共电沉积制备Al-Li合金电化学行为 |
3.2.1 循环伏安法 |
3.2.2 Al(Ⅲ)离子在LiCl-KCl-AlF_3熔盐体系中扩散系数和活化能的计算 |
3.2.3 计时电位法 |
3.2.4 计时电流法 |
3.3 恒电流电解制备Al-Li合金和合金的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Al-Er、Al-Li-Er合金制备及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Er(Ⅲ)离子在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4.2.1 循环伏安法 |
4.2.2 阴极过程可逆性的判断 |
4.2.3 转移电子数的计算 |
4.2.4 计时电位法 |
4.2.5 计时电流法 |
4.3 Er(Ⅲ)离子在铝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4.3.1 循环伏安法 |
4.3.2 开路计时电位法 |
4.4 恒电位电解制备Al-Er合金及表征 |
4.4.1 Al-Er合金金属间化合物制备 |
4.4.2 Al-Er金属间化合物热力学函数的计算 |
4.4.3 Al_3Er合金化反应的自由能变化与微区热效应 |
4.5 共电沉积制备Al-Li-Er合金电化学机理 |
4.5.1 循环伏安法和AlCl_3氯化作用 |
4.5.2 方波伏安法 |
4.5.3 计时电位法 |
4.5.4 计时电流法 |
4.5.5 开路计时电位法 |
4.6 恒电流电解制备Al-Li-Er合金及表征 |
4.6.1 合金相组成分析 |
4.6.2 合金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 |
4.6.3 合金成分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元共电沉积制备Al-Li-Er-Tm合金及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共电沉积制备Al-Li-Er-Tm合金电化学机理 |
5.2.1 循环伏安法 |
5.2.2 方波伏安法 |
5.2.3 计时电位法 |
5.2.4 开路计时电位法 |
5.3 共电沉积制备Al-Li-Er-Tm合金及表征 |
5.3.1 合金相组成分析 |
5.3.2 合金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 |
5.3.3 合金成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元共电沉积制备Mg-Li-Al-Er合金及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共电沉积制备Mg-Li-Al-Er合金的电化学机理 |
6.2.1 循环伏安法 |
6.2.2 方波伏安法 |
6.2.3 计时电位法 |
6.2.4 计时电流法 |
6.2.5 开路计时电位法 |
6.3 恒电流电解制备Mg-Li-Al-Er合金及表征 |
6.3.1 合金成分分析 |
6.3.2 合金相组成分析 |
6.3.3 合金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离子液体中钛铝合金的电沉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世界钛资源现状 |
1.2 钛和钛铝合金的简介 |
1.2.1 钛的发展 |
1.2.2 钛铝合金的发展 |
1.2.3 钛和钛铝合金的性质 |
1.3 钛及钛铝合金的应用 |
1.3.1 在军事工业上的应用 |
1.3.2 在化工、冶金、热能等工业中的应用 |
1.3.3 在日常生活上的应用 |
1.3.4 特种功能材料的应用 |
1.4 钛和钛铝合金的提取和生产 |
1.4.1 钛的提取和生产 |
1.4.2 钛铝合金的制备 |
1.5 离子液体 |
1.5.1 离子液体的定义 |
1.5.2 离子液体的历史 |
1.5.3 室温离子液体的分类 |
1.5.4 离子液体的性质 |
1.5.5 离子液体的应用 |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以及设计方案 |
1.7.1 研究内容 |
1.7.2 实验设计方案 |
第二章 离子液体的合成及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离子液体的合成 |
2.2.1 [bmim]Cl的合成 |
2.2.2 [bmim]BF_4离子液体的合成 |
2.2.3 [bmim]PF_6离子液体的合成 |
2.2.4 氯化胆碱C_5H_(14)ClNO尿素CO(NH_2)_2离子液体的合成 |
2.2.5 [bmim]Cl-AlCl_3离子液体的合成 |
2.3 离子液体的结构表征 |
2.3.1 中间体[bmim]Cl的红外谱图 |
2.3.2 [bmim]BF_4的红外谱图 |
2.3.3 [bmim]PF_6的红外谱图 |
2.3.4 [bmim]Cl-AlCl_3红外谱图 |
第三章 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 |
3.1 离子液体电导率 |
3.1.1 温度对离子液体电导率的影响 |
3.1.2 加入TiCl_4后对电导率的影响 |
3.1.3 电解液的组成对电导率的影响 |
3.2 离子液体的电化学分析 |
3.2.1 [bmim]BF_4及[bmim]BF_4+TiCl_4的循环伏安曲线 |
3.2.2 [bmim]PF_6及[bmim]PF_6+TiCl_4的循环伏安曲线 |
3.2.3 氯化胆碱+尿素及氯化胆碱+尿素+TiCl_4的循环伏安曲线 |
3.2.4 [bmim]Cl-AlCl_3及[bmim]Cl-AlCl_3+TiCl_4的电化学分析 |
3.3 钛阳极的溶解价态的研究 |
3.4 电极反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离子液体中电沉积钛的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电极的处理 |
4.1.2 电解液的配制以及实验装置的准备 |
4.1.3 离子液体中电沉积金属钛的条件 |
4.2 实验现象、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离子液体中电沉积钛铝合金的研究 |
5.1 电沉积层的分析 |
5.1.1 电沉积层的EDS分析 |
5.1.2 电沉积层的XRD分析 |
5.1.3 电沉积物的面扫、线扫及厚度分析 |
5.2 基体的影响 |
5.2.1 不同基体的电积条件 |
5.2.2 电沉积过程的时间-电压曲线 |
5.2.3 基体对电流效率及合金相对含量的影响 |
5.2.4 基体对电沉积层的形貌的影响 |
5.3 槽电压的影响 |
5.3.1 槽电压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
5.3.2 槽电压对钛铝相对含量的影响 |
5.3.3 槽电压对沉积层形貌的影响 |
5.4 电流密度的影响 |
5.4.1 电流密度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
5.4.2 电流密度对钛铝相对含量的影响 |
5.4.3 电流密度对电积合金层形貌的影响 |
5.5 TiCl_4含量的影响 |
5.5.1 TiCl_4含量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
5.5.2 TiCl_4含量对钛铝相对含量的影响 |
5.5.3 TiCl_4含量对电沉积层的形貌影响 |
5.6 温度的影响 |
5.6.1 温度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
5.6.2 温度对钛铝相对含量的影响 |
5.6.3 温度对电沉积层形貌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镍基非晶态合金纳米颗粒材料的制备、结构与电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非晶态合金的特性和形成规律 |
1.1.1 非晶态合金的特性 |
1.1.2 非晶态合金的形成规律 |
1.2 金属纳米颗粒催化材料的特性和纳米镍粉的制备进展 |
1.2.1 金属纳米颗粒催化材料的特性 |
1.2.2 镍及镍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
1.2.3 展望 |
1.3 Ni-B非晶态合金纳米颗粒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3.1 Ni-B非晶态合金纳米颗粒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反应机理 |
1.3.2 Ni-B非晶态合金纳米颗粒的热稳定性及晶化 |
1.3.3 Ni-B非晶态合金纳米颗粒的抗氧化性 |
1.3.4 Ni-B非晶态合金纳米颗粒催化剂的应用 |
1.3.5 展望 |
1.4 醇类小分子的电催化氧化研究 |
1.5 有机物的电催化加氢研究 |
1.6 本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仪器 |
2.1 试剂 |
2.2 纳米材料的结构和热稳定性测定 |
2.2.1 热处理实验 |
2.2.2 X射线衍射(XRD) |
2.2.3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2.3 纳米材料的尺寸及表面形貌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3.3 X射线衍射线宽法 |
2.4 材料的元素组成及价态分析 |
2.4.1 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 |
2.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5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6 电化学实验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水溶液体系中Ni-B和Ni-Mo-B非晶态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
3.1 Ni-B和Ni-Mo-B非晶态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
3.2 组成分析 |
3.3 非晶态结构的确定 |
3.4 样品的尺寸形貌 |
3.5 Ni-B和Ni-Mo-B非晶态合金纳米颗粒的晶化行为 |
3.5.1 晶化过程热分析 |
3.5.2 晶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及晶化机理 |
3.6 Ni-B和Ni-Mo-B非晶态合金纳米颗粒的表面电子结构与抗氧化性能 |
3.6.1 Mo 3d窄谱分析 |
3.6.2 Bls窄谱分析 |
3.6.3 Ols窄谱分析 |
3.6.4 Ni2p窄谱分析 |
3.7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Ni—B非晶态合金纳米粉末微电极上伯醇的电催化氧化 |
4.1 微电极的制备 |
4.1.1 Ni-B非晶态和晶态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 |
4.1.2 Ni-B非晶态合金化学镀层的制备 |
4.1.3 Ni-B非晶态和晶态合金纳米粉末微电极的制备 |
4.1.4 化学镀Ni-B非晶态合金微盘电极的制备 |
4.1.5 电化学实验条件 |
4.2 KOH溶液中Ni-B非晶态合金纳米粉末微电极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行为 |
4.3 Ni-B非晶态合金纳米粉末微电极上甲醇的电催化氧化 |
4.3.1 Ni-B非晶态合金纳米粉末微电极上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 |
4.3.2 伯醇电催化氧化动力学方程的推导 |
4.3.3 甲醇电催化氧化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4.4 Ni-B非晶态合金纳米粉末微电极上乙醇的电催化氧化 |
4.4.1 Ni-B非晶态合金纳米粉末微电极上乙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 |
4.4.2 Ni-B晶态合金纳米粉末微电极上乙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 |
4.4.3 化学镀Ni-B非晶态合金微盘电极上乙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 |
4.4.4 乙醇电催化氧化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4.5 Ni-B非晶态合金纳米粉末微电极上正丙醇的电催化氧化 |
4.5.1 Ni-B非晶态合金纳米粉末微电极上正丙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 |
4.5.2 Ni-B晶态合金纳米粉末微电极上正丙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 |
4.5.3 正丙醇电催化氧化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4.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单分散Ni-B和Ni-La-B非晶态合金纳米团簇的制备及表征 |
5.1 单分散Ni-B非晶态合金纳米团簇的制备与表征 |
5.1.1 Ni-B非晶态合金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 |
5.1.2 非晶结构的形成 |
5.1.3 样品的形貌尺寸及单分散性 |
5.1.4 FT-IR表征 |
5.1.5 热稳定性及晶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 |
5.1.6 表面电子结构及深度剖析 |
5.2 单分散Ni-La-B非晶态合金纳米团簇的制备与表征 |
5.2.1 Ni-La-B非晶态合金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 |
5.2.2 非晶态结构的确定 |
5.2.3 样品的形貌尺寸及单分散性 |
5.2.4 FT-IR表征 |
5.2.5 XPS表征 |
5.2.6 晶化过程热分析及晶化动力学 |
5.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Ni-B非晶态合金纳米粉末微电极对环已酮的电催化加氢 |
6.1 实验方法 |
6.1.1 Ni-B非晶态合金纳米粉末微电极的制备 |
6.1.2 恒电位电沉积法制备高比表面镍微电极 |
6.1.3 小幅度恒电位阶跃法测定微电极真实表面积 |
6.1.4 循环伏安测试 |
6.2 空白溶液中Ni-B非晶态合金纳米粉末微电极的循环伏安行为 |
6.3 Ni-B非晶态合金纳米粉末微电极对环已酮的电催化加氢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STUDY ON CO-ELECTRODEPOSITION OF Bi-Fe ALLOY FILMS IN ORGANIC BATH(论文参考文献)
- [1]镀铋的研究进展[J]. 施学金,昝林寒,张战胜,汪云华. 蓄电池, 2021(01)
- [2]改性钯电极的制备及其对4-氯苯酚脱氯性能研究[D]. 杨爽.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2)
- [3]铝基合金的电沉积制备及性能研究[D]. 孙欣. 沈阳大学, 2020(08)
- [4]电沉积制备纳米晶钕铁硼薄膜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关系的研究[D]. 张兴国. 长春理工大学, 2017(03)
- [5]基于电沉积SiO2薄膜中间层的主动防护涂装体系[D]. 刘艳华. 浙江大学, 2016(04)
- [6]导电聚吡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性能研究[D]. 杨兰兰. 齐鲁工业大学, 2015(02)
- [7](Al,Mg)-Li-Er(Tm)合金共电沉积及机理研究[D]. 孙怡.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12)
- [8]离子液体中钛铝合金的电沉积研究[D]. 刘亚伟.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3)
- [9]镍基非晶态合金纳米颗粒材料的制备、结构与电催化性能研究[D]. 郑一雄. 厦门大学, 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