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定混合肥料中有效磷含量浸提方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覃当麟,黄芳,秦小猛,何京明,阎旭华,刘守廷,黄仁贵[1](2022)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复合肥料中的有效磷和钾》文中研究指明以乙二胺四乙酸的氨水溶液为浸提剂,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提取和测定复合肥料中有效磷和钾。对样品分析谱线选择、浸提剂选择和样品定容体积影响等进行了研究。该方法有效磷检出限为0.67 mg/L,7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25%;钾检出限为0.22 mg/L,7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71%;与GB/T 15063—2020中仲裁法比较具有试剂消耗少、耗时少、能进行大批量分析等优点;与GB/T 8573—2017和NY/T 2540—2014中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分别提取、分别测定比较,该法可以同时提取、同时测定,既减少提取和检测工序,又节省试剂。该方法简单准确,特别适用于大批量复合肥料中有效磷和钾含量的同时测定。
赵丽芳[2](2021)在《氮、磷肥中锌的添加方式对肥料养分有效性的影响》文中指出锌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土壤是植物吸收锌元素最主要的来源,而我国缺锌土壤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一半左右,生产中通常通过土壤施用和叶面喷施的方式来补充土壤与作物中的锌。土壤施用锌肥常存在施用不均的问题,且锌肥施用后易被土壤固定,降低其有效性。目前,有关锌在肥料中的添加比例、结合工艺及肥料中锌的添加方式对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尚缺乏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将锌肥(Zn SO4·7H2O)按0.5%和5%的质量比分别添加到尿素、磷肥中,制备含锌尿素和含锌磷肥,利用土柱栽培试验和土壤培养试验研究含锌尿素和含锌磷肥对玉米生长、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以及锌、氮、磷养分有效性的影响,明确了氮、磷肥中锌肥的最佳添加方式,为锌与氮磷化肥高效结合及含锌肥料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锌与尿素物理混合和熔融混合后均能够延缓尿素水解,在培养后期提高土壤NO3--N、NH4+-N以及矿质态氮含量,并可减少土壤对锌的固定,提高土壤有效锌含量,且以熔融工艺效果最好。与物理混合相比,锌分别以0.5%和5%添加量与尿素熔融混合施用可使土壤有效锌含量分别提高10.91%和12.66%。(2)与普通尿素相比,锌与尿素熔融混合可显着促进玉米生长,提高产量,促进玉米养分吸收,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分别提高7.86%和6.35%。锌与尿素熔融结合还可提高肥料利用率,肥料氮利用率较普通尿素增加2.81个百分点,损失率降低5.19个百分点,提高了0-30 cm土壤氮残留量和有效锌含量,有利于后茬作物吸收利用。含锌尿素较普通尿素促进了锌在玉米籽粒中的积累,以熔融结合效果较佳,且0.5%锌添加量优于5%添加量。与5%添加量相比,锌以0.5%添加量与尿素熔融混合玉米籽粒锌累积量提高46.82%。(3)锌与磷肥物理混合和反应混合后施用均可减少土壤对锌的固定,提高土壤有效锌含量,反应混合效果优于物理混合。与物理混合相比,锌分别以0.5%和5%添加量与磷肥反应混合施用土壤有效锌含量分别提高21.13%和7.37%;锌与磷肥反应混合能够减少磷和锌在土壤中的固定,提高土壤速效磷和有效锌含量,与5%添加量相比,锌以0.5%添加量与磷肥反应混合可使磷在土壤中的固定率平均降低3.03个百分点。(4)与普通磷肥相比,锌与磷肥结合施用可显着促进玉米生长,提高产量,玉米地上部干物质量和籽粒产量分别提高15.18%和7.70%;锌与磷肥反应混合可增加玉米对磷素的吸收,以0.5%的锌与磷肥反应混合增加效果最明显,使籽粒磷吸收量提高16.67%,磷肥表观利用率、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较其他处理分别增加2.78~7.33个百分点、14.57%~41.91%和3.58%~11.64%。与物理混合相比,锌与磷肥反应混合显着提高了玉米地上部锌累积量和锌肥利用率,分别提高26.04%和7.94个百分点;显着提高了0-30 cm土层的土壤有效锌含量,平均高出50.09%。与5%添加量相比,锌以0.5%添加量与磷肥反应混合显着提高了玉米籽粒产量、穗粒数、籽粒磷吸收量和磷肥表观利用率。
陈晨[3](2021)在《三种秸秆类修复材料对农田轻中度Cd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轻中度Cd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与秸秆废弃物的离田处理利用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秸秆资源化利用与农田土壤轻中度Cd污染生态修复的有机结合正成为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研究选取常见蔬菜作为供试作物,基于盆栽试验和大棚田间试验,以水稻秸秆为原料,研究探讨了秸秆沼渣有机肥、秸秆生物炭、粉碎秸秆三种修复材料对弱酸性和弱碱性Cd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效果及影响因素。结合材料电镜表征、吸附性试验,分析了三种水稻秸秆类修复材料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机理,并探讨了轻中度Cd污染农田土壤的生态修复可行性路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弱酸性中度Cd污染土壤修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秸秆类材料与石灰联用后,叶菜类农产品中Cd含量未超标。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 H值显着提高(P<0.05),15 t·ha-1施加量的秸秆沼渣有机肥和20t·ha-1施加量的秸秆生物炭显着降低(P<0.05)了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与叶菜类农产品Cd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与土壤有机质含量、p H值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从经济和农产品安全角度分析,7.5 t·ha-1施用量的粉碎秸秆与石灰联用为弱酸性中度Cd污染土壤适宜修复方式。(2)弱酸性轻度Cd污染土壤修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三种秸秆类修复材料可提高农作物生物量,显着降低(P<0.05)农作物富集系数和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当土壤的Cd含量为<0.5 mg·kg-1时,粉碎秸秆为成本最低的适宜修复材料;当土壤Cd含量为0.5-0.7mg·kg-1时,秸秆沼渣有机肥可作为种植叶菜类蔬菜适宜修复材料,粉碎秸秆可作为种植茄果类蔬菜适宜修复材料。(3)弱碱性轻度Cd污染土壤大棚试验修复研究表明,三种秸秆类修复材料可显着(P<0.05)增加叶菜类农产品的生物量、土壤肥力,但对土壤有效态Cd含量和叶菜类农产品中Cd富集影响不显着。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容重与叶菜类农产品生物量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在弱碱性Cd污染土壤中,秸秆类材料对Cd总量和有效态Cd影响不明显,但因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土壤肥力和有机质而提升农产品产量。从农产品食用安全角度分析,秸秆沼渣有机肥为弱碱性Cd污染土的适宜修复材料,适宜施加量为7.5 t·ha-1。(4)结合三种秸秆材料的电镜扫描、Cd吸附试验,结果表明三种秸秆类修复材料均有大量孔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三种秸秆类修复材料对Cd吸附能力为:秸秆生物炭>秸秆沼渣有机肥>粉碎秸秆。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有效态Cd和p H值是农作物吸收富集Cd和影响农产品食用安全的主导因素。对于农田轻中度Cd污染土壤,应优先通过调节p H手段,将土壤有效态Cd含量控制在0.3 mg·kg-1以下,然后采用绿色修复剂进一步稳定钝化土壤Cd,并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土壤肥力,达到轻中度Cd污染土壤的安全利用效果。
吉冰洁[4](2021)在《不同品种磷肥在塿土中磷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文中研究表明研究不同品种磷肥在塿土中磷形态转化及有效性差异,有助于选择合适的磷肥品种从而减少土壤磷素累积和提高磷素有效性,为该区磷肥-作物-土壤匹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用盆栽试验及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研究:1)不同品种磷肥在塿土中磷形态转化及有效性差异;2)长期施用两种不同品种磷肥土壤无机磷形态转化及其累积。盆栽试验设置8个处理:不施磷肥(Control)、过磷酸钙(SSP)、钙镁磷肥(Ca Mg P)、磷酸一铵(MAP)、磷酸二铵(DAP)、聚磷酸铵(Poly P)、磷酸脲(Urea P)、过磷酸钙加硫酸铵(SSP+ASA)。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包括长期施过磷酸钙和磷酸二铵两个试验,本研究分别选用其中2个处理:不施肥(CK)和氮磷化肥配施(NP)。用蒋柏藩-顾益初无机磷分级法测定土壤无机磷组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品种磷肥均可显着影响土壤有效磷含量,但随时间变化其动态特点有所不同。在玉米种植期间,不同品种磷肥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大小为:DAP>Urea P≥Poly P>MAP>SSP+ASA>SSP>Ca Mg P>Control。(2)不同品种磷肥均可显着提高玉米植株干物质量、吸磷量及肥料利用率,较Control处理分别提高了64.8%—221.3%、114.1%—593.0%、2.1%—11.0%,其中DAP和Poly P处理相似且增幅最大。土壤有效磷含量与玉米植株吸磷量和干物质量均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3)不同施磷处理均可显着增加土壤Ca2-P、Ca8-P、Al-P和Fe-P含量,增幅分别为36.9%—610.0%、21.7%—85.5%、57.2%—83.0%、28.5%—77.8%,O-P和Ca10-P增加不明显。其中,MAP、DAP、Poly P和Urea P可显着提高石灰性土壤中Ca2-P和Ca8-P的含量;Al-P和Fe-P增加较大的是SSP+ASA和SSP处理;Ca Mg P显着提高了O-P和Ca10-P含量。Poly P处理土壤Ca2-P含量显着高于MAP和Urea P,仅次于DAP处理,但土壤Ca8-P含量显着低于DAP、MAP和Urea P。与SSP相比,SSP+ASA显着增加了Ca2-P和Al-P含量,分别增加了24.9%和11.9%,有效磷含量提高了11.4%。土壤无机磷组分中Ca2-P、Ca8-P和Al-P与土壤有效磷和植株吸磷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4)长期施过磷酸钙磷肥土壤有效磷、全磷含量和磷活化系数均较试验开始时(Initial)显着提高,分别增加了22.25 mg·kg-1、490.30 mg·kg-1和1.65%;长期施磷酸二铵磷肥土壤全磷含量较Initial显着提高了272.70 mg·kg-1,但有效磷和磷活化系数分别降低了3.16 mg·kg-1和0.87%。(5)长期施过磷酸钙磷肥土壤总无机磷含量较Initial显着增加了84.95%,其中Ca2-P、Ca8-P、Al-P、Fe-P、O-P和Ca10-P的增幅分别为228.76%、467.45%、253.35%、249.30%、45.01%和17.02%;长期施磷酸二铵磷肥土壤总无机磷含量较Initial显着增加了22.01%,其中Ca8-P、Al-P、Fe-P和O-P含量较Initial分别增加了181.50%、60.66%、72.55%和31.14%,而Ca2-P和Ca10-P含量处于耗竭状态,较Initial显着降低了34.33%和15.71%。(6)两种不同品种磷肥长期施用相比,单位过磷酸钙磷肥平均每年在土壤中转化为各无机磷组分的量高于施磷酸二铵磷肥,但长期施磷酸二铵磷肥向固定态磷Ca10-P的转化较少。综上所述,在关中平原塿土区冬小麦—夏玉米体系下,推荐施用磷酸二铵磷肥。既可以保证作物对磷的需求,又提高了土壤中有效态和缓效态磷,减弱固定态磷的累积,从而提高磷肥利用率。
黄倩倩[5](2021)在《果园生草土壤磷形态变化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壤磷元素是植物进行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土壤磷的有效性是评价土壤质量和肥力的重要指标,对于提高磷素的生物可利用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但是目前对于生草覆盖管理措施下土壤磷有效性的研究较为薄弱。本研究对不同生草种类和生草年限管理措施下土壤磷形态进行分析,旨在了解不同生草草种和不同生草年限下土壤不同磷形态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土壤磷组分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进而为果园生草管理下土壤质量的改善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长期生草覆盖下土壤磷形态的含量和组成发生显着变化,显着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长期生草覆盖显着提高了表层土壤的有机质、总氮、铵态氮含量,长期生草各处理表现为:白三叶>鸡脚草>清耕,且养分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长期生草覆盖显着提高了表层土壤全磷、微生物生物量磷、有机磷和无机磷(Al-P、Ca2-P、Ca8-P和Fe-P)含量,但对于Ca10-P和O-P的影响较小。各处理土壤速效磷的含量也表现为:白三叶>鸡脚草>清耕。(2)RDA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不同磷形态含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有机质、铵态氮和p H,不同处理磷形态含量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有机质的输入不同。覆盖作物增加了链霉菌(Streptomyces)、鞘单胞菌(Sphingomonas)、类诺卡氏菌(Nocardioides)和粘孢囊菌(Haliangium)等解磷微生物的丰度,提高了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总体分析可知,长期生草主要通过不同生草草种有机质输入的差异从而引起土壤生物和非生物因子产生变化,进而使得土壤不同磷形态含量发生变化。(3)土壤不同磷形态的含量和组分变化随着生草年限的增加呈现出缓慢、快速到缓慢的动态演变特征。白三叶不同生草年限处理下,土壤的有机质、总氮、铵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呈现出不断积累的特征,各处理表现为:十四年生白三叶(14-WC)>九年生白三叶(9-WC)>五年生白三叶(5-WC)>清耕(CT),且其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白三叶覆盖显着提高了0-60 cm土壤的速效磷含量,也表现为:14-WC>9-WC>5-WC>CT。速效磷含量在白三叶种植前5年含量提高速度较为缓慢,而在5-9年含量迅速增加,9-14年含量增加的速度放缓,表现为白三叶第九年生时磷元素的活化能力最强。表层土壤的Ca8-P、Al-P、和Fe-P含量在九年生白三叶处理下达到最高,9-14年含量降低。(4)RDA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不同磷形态含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有机质和p H,白三叶覆盖显着增加了解磷微生物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和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的丰度。总体分析可表明,果园不同生草年限白三叶的种植对于表层土壤中磷含量和组分的变化具有重要作用,白三叶种植年限较短时(0-5年)对于土壤理化性质以及不同磷形态含量的影响较小;随种植年限增加,对于土壤养分的流转和难溶性磷形态的活化效果较好;种植年限再增加时(9-14年),对于土壤养分的积累效果变弱。该研究中白三叶选择连续种植九年以上效果最好。
张舒琦[6](2021)在《磷和丛枝菌根真菌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约20%农田土受到重金属污染,并以镉铅等重金属污染为主,带来严重健康风险。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中,常规的物理和化学技术表现出修复效率高的优势,但对耕地土壤结构、土壤肥力、微生物群落的破坏不容忽视。植物修复以其原位修复、环境友好、保护菌群生态系统结构等优势得到更多关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植物修复往往存在修复效率低、修复时间长等缺点,因此需要借助其他强化措施提高植物修复效率。磷酸盐具有重金属固定效率高、固定效果稳定的优势。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真菌)作为一类植物共生性真菌,可增强宿主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的耐受性,提高重金属的积累及植物修复效率。然而磷酸盐与AM真菌联合辅助植物修复的研究还比较少。通过土壤盆栽试验,人工模拟镉污染及镉铅复合污染土壤,施加50 mg/kg及100mg/kg的微米级羟基磷灰石(micro-sizaed hydroxyapatite,MHAP)、纳米级羟基磷灰石(nanoscale hydroxyapatite,NHAP)、磷酸二铵(ammonium phosphate,MAP)、低聚合聚磷酸铵(low polymerized ammonium polyphosphate,LAPP)和高聚合聚磷酸铵(high polymerized ammonium polyphosphate,HAPP)共5种磷酸盐,并种植甜高粱(及油葵),从土壤修复指标、植物生理生化指标、植物修复指标、AM指标等方面探讨不同形态磷酸盐与AM真菌辅助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效应和机制。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在单一镉污染土壤中,AM真菌显着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提高甜高粱中Cd含量及Cd吸收量,表明AM真菌降低土壤Cd有效性,同时提高甜高粱在Cd污染土壤中的修复能力。AM真菌提高甜高粱Zn、P、Mg、Ca、K、Mn含量,促进甜高粱营养物质的吸收。MAP及100 mg/kg LAPP显着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提高Cd固定效果。LAPP、HAPP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POD酶活,增强甜高粱在Cd污染土壤中的抗氧化胁迫能力。MAP、LAPP、HAPP提高甜高粱P吸收量并伴随一定浓度效应,改善甜高粱P营养。AM真菌与磷酸盐种类及浓度交互作用显着。首先,AM真菌提高五种磷酸盐对甜高粱生长促进作用。其次,AM真菌与低浓度MHAP进一步固定土壤中的Cd。最后,AM真菌与MHAP、NHAP协同促进甜高粱提取Cd,特别是NHAP与AM真菌复合处理使Cd的植物提取提高了66.7%,且进一步增强甜高粱对Cd的耐受性,改善甜高粱矿质营养。(2)在镉铅复合污染土壤中,AM真菌增加甜高粱及油葵地下部分Pb和Cd含量及吸收量,同时转运系数降低,这说明AM真菌将重金属固定于根系,减少重金属对地上部分的损害。同时碳水化合物、谷胱甘肽及植物激素的合成代谢通路显着富集,表明AM真菌提高甜高粱抗氧化性胁迫能力。不同浓度磷酸盐对不同重金属钝化作用不同,如低浓度NHAP降低土壤Cd生物有效性,而高浓度MAP降低土壤Pb生物有效性。5种磷酸盐均提高两种植物中不同抗氧化酶活性并且调节甜高粱植物激素代谢物的相对丰度(如水杨酸的上调),两种植物抗氧化胁迫能力提高,甜高粱的防御系统被激活。MAP、LAPP、HAPP显着提高甜高梁整体及油葵地上P含量。AM真菌与磷酸盐的种类和浓度有显着的交互作用,AM真菌和磷酸盐进一步提高甜高粱SOD酶活性。与其他三种磷酸盐相比,AM真菌与MHAP、NHAP进一步增加油葵对Pb和Cd的植物提取。综上所述,AM真菌可以将重金属固定在土壤或植物根系中,降低植物地上部分重金属含量,对重金属起到钝化作用。MAP、LAPP和HAPP提高植物的P营养,增强甜高粱抗氧化胁迫能力。AM真菌与MHAP、NHAP协同促进了单一镉污染中甜高粱及镉铅复合污染中甜高粱和油葵的植物提取,是促进植物修复的潜力组合。
金欣[7](2021)在《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对塿土磷形态分布及有效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施用磷肥是提高土壤磷水平、维持作物高产的重要手段。由于磷矿资源有限且不可再生,磷高效利用一直是科学研究热点之一。磷肥施入土壤后易被吸附固定,有效性降低,长期不同施肥显着影响土壤磷含量、形态及有效性。另外,土壤管理方式的改变,如农田撂荒或裸地休闲等也影响土壤磷形态及有效性。因此,理解施肥或土壤管理方式对土壤磷形态变化及有效性的影响是提高磷肥利用效率,延长磷资源使用寿命的基础。本研究基于陕西关中平原1990年开始的长期定位试验(冬小麦/夏休闲体系、冬小麦/夏玉米体系以及不同土壤管理方式)结合室内培养实验,利用蒋柏藩和顾益初磷素分级法(蒋柏藩-顾益初法)和Tiessen-Moir磷素分级法,研究:1)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方式下土壤磷素演变特征;2)长期施肥对土壤磷形态变化及其有效性的影响;3)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方式对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4)施磷量和pH变化对不同肥力土壤无机磷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长期肥料试验冬小麦/夏休闲体系包括7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钾化肥配施(NK)、磷钾化肥配施(PK)、氮磷化肥配施(NP)、氮磷钾化肥配施(NPK)和氮磷钾化肥配施有机肥(MNPK)。长期肥料试验冬小麦/夏玉米体系包括9个处理,分别为CK、N、NK、PK、NP、NPK、秸秆配合NPK(SNPK)、低量有机肥配合NPK(M1NPK)、高量有机肥配合NPK(M2NPK)。长期土壤管理方式包括3个处理,分别为冬小麦/夏玉米体系长期不施肥(CK)、裸地休闲(Fallow)和农田撂荒(Setaside)。室内培养实验选取冬小麦/夏玉米CK、NPK和M2NPK三个处理代表低、中、高肥力土壤,每个土壤酸化为5个pH梯度(6.4-8.4),每个pH梯度下5个水平施磷量(0-480 mg kg-1)。获得的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长期施磷显着增加了土壤全磷和无机磷含量,且随施磷年限的延长而显着增加,全磷和无机磷年均增幅分别为15.5-48.0 mg kg-1y-1和8.7-29.0 mg kg-1y-1;土壤有机磷含量随着试验年限延长有增加的趋势,但仅M1NPK和M2NPK处理显着增加,年均增幅分别为7.5 mg kg-1y-1和19.0 mg kg-1y-1。长期农田撂荒和裸地休闲处理的土壤全磷、无机磷和有机磷含量随试验年限的延长无明显变化,但有机磷占全磷的比例显着增加。(2)长期氮、磷肥配合施用(NP、NPK和MNPK)均较对照显着提高了冬小麦/夏休闲体系小麦产量,年平均增产在205-265 kg hm-2之间。长期施用磷肥提高了土壤磷素盈余,并显着提高了耕层树脂磷(Resin-P)、碳酸氢钠提取无机磷(Na HCO3-Pi)以及稀盐酸提取磷(D.HCl-Pi)的含量。与试验开始前相比,长期施用化学磷肥和有机肥主要增加了土壤Resin-P和Na HCO3-Pi的比例,降低了有机磷和浓盐酸提取无机磷(C.HCl-Pi)的比例。另外,土壤Resin-P、Na HCO3-Pi和C.HCl-Pi对小麦磷吸收起主要的贡献。(3)冬小麦/夏玉米体系下,与蒋柏藩-顾益初方法相比,Tiessen-Moir法能够提取更多的有效磷,但低估了铁铝结合态磷和总有机磷的含量。蒋柏藩-顾益初法的磷酸二钙(Ca2-P)和磷酸八钙(Ca8-P)对作物磷吸收量以及土壤Olsen P含量有直接贡献,其它磷形态表现为间接作用,其中磷酸十钙(Ca10-P)的间接作用最小。Tiessen-Moir法的Na HCO3-Pi和D.HCl-Pi对作物磷吸收量以及土壤Olsen P含量有直接贡献,其它磷形态间接影响磷吸收量和土壤Olsen P含量,其中Resin-P间接作用最大。两种磷素分级方法均显示了无机磷形态对作物磷吸收的重要贡献,但蒋柏藩-顾益初法可以更好地表征无机磷形态及其有效性。(4)长期施用化学磷肥、化肥有机肥配施显着增加了土壤团聚体及粉粘粒组分的无机磷含量,以化肥有机肥配施增幅最大。长期施用化学磷肥仅增加了大团聚体(>2mm和2-0.25 mm)以及粉粘粒组分(<0.053 mm)氢氧化钠提取有机磷(Na OH-Po)的含量。而化肥有机肥配施不仅增加了2-0.25 mm和0.25-0.053 mm团聚体碳酸氢钠提取有机磷(Na HCO3-Po)的含量,而且增加了>2 mm和0.25-0.053 mm团聚体Na OH-Po的含量。施化学磷肥和化肥有机肥配施均提高了Na OH-Po和浓盐酸提取有机磷(C.HCl-Po)在大团聚体中的分配比例,降低了其它团聚体及粉粘粒组分中各形态磷的比例,化肥有机肥配施更明显。Resin-P、Na HCO3-Pi、Na HCO3-Po、氢氧化钠提取无机磷(Na OH-Pi)、D.HCl-Pi、C.HCl-Pi、残余态磷(Residual-P)和土壤有机碳之间均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因此,长期施肥显着影响团聚体磷形态及有效性与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分布变化有关。(5)与长期种植作物不施肥处理相比,农田撂荒增加了微团聚体(0.25-0.053 mm)Resin-P、大团聚体(>2 mm)Na OH-Po和各团聚体Na HCO3-Pi&-Po、Na OH-Pi含量;提高了不同磷形态在微团聚体的分配比例,降低了Resin-P、Na OH-Po和D.HCl-Pi在较大团聚体(2-0.25 mm)的分配比例。长期裸地休闲仅提高了大团聚体Na HCO3-Pi和粉粘粒组分Na OH-Pi的含量,降低了大团聚体C.HCl-Pi和D.HCl-Pi的含量;提高了不同磷形态在2-0.25 mm和<0.053 mm组分的分配比例,降低了在>2 mm团聚体的分配比例。Resin-P、Na HCO3-Pi、Na OH-Pi、Residual-P、Na HCO3-Po、Na OH-Pi和有机碳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D.HCl-Pi和有机碳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因此,长期不同土壤管理方式也影响了土壤有机碳,改变团聚体磷素形态及其有效性。(6)不同肥力水平和pH条件下,土壤Olsen P含量随着施磷量的提高显着上升,低肥力土壤增幅最大。另外,不同肥力水平和pH值条件下,无机磷组分中Ca2-P和Ca8-P含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呈显着上升趋势,Ca2-P含量在低肥力土壤上增幅最高,Ca8-P含量在高肥力土壤上增幅最高。铝磷酸盐(Al-P)和铁磷酸盐(Fe-P)仅在低肥力土壤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显着升高,在中肥力和高肥力土壤上变化不明显。闭蓄态磷(O-P)和Ca10-P不受施磷量影响。随着施磷量的增加,低肥力土壤主要增加了Ca2-P和Ca8-P占全磷比例,减少了Ca10-P的比例,中肥力土壤主要增加了Ca2-P占全磷比例,而高肥力土壤基本没有改变磷形态的比例。pH值的下降仅明显增加了低肥力土壤不施磷条件下Fe-P含量,降低了施磷条件下Fe-P的比例。其它肥力水平和施磷水平下,pH值变化没有显着影响无机磷的含量和比例。综上所述,长期施磷显着提高了土壤全磷和无机磷含量,化肥有机肥配施还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机磷含量,且随施磷年限的延长均显着增加。冬小麦/夏休闲体系长期施用磷肥显着提高了耕层Resin-P、Na HCO3-Pi和D.HCl-Pi的含量,其中Resin-P和Na HCO3-Pi对小麦磷吸收起主要的贡献。冬小麦/夏玉米体系Ca2-P和Ca8-P或Na HCO3-Pi和D.HCl-Pi对磷吸收及土壤Olsen P起主要的贡献。长期施肥显着影响团聚体磷形态及有效性与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分布变化有关。此外,施用磷肥的情况下,降低pH没有明显提高土壤磷有效性。长期农田撂荒和裸地休闲较不施肥种植作物没有明显影响土壤全磷、无机磷和有机磷含量。但是农田撂荒增加了团聚体磷有效性。长期裸地休闲对团聚体的磷形态影响较小。
杨贵婷[8](2021)在《磷酸脲基复合肥制备工艺优化及其在滨海盐渍土中的磷素增效机制》文中研究说明钙质盐渍土壤由于p H较高和含有游离碳酸钙所引起的对磷素的较强固定作用,导致磷肥利用率低下一直是作物产量的限制因素。磷酸脲是一种强酸性肥料,能显着改善钙质盐渍土中磷肥利用率低的问题。本研究以提高盐渍土磷肥利用率为出发点,从磷酸脲基肥料合成工艺优化、磷酸脲基复合肥产品研发和盐渍土磷素增效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首先,针对磷酸脲基肥料合成工艺优化模型缺乏,利用响应曲面法(RSM)确定磷酸脲基肥料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磷酸脲基肥料进行表征,为磷酸脲基肥的合成提供了技术支撑与理论依据。其次,针对磷酸脲基肥料成本高,易吸湿,营养不均衡,不利于机械化施肥的现状,以蒙脱石、磷酸脲、尿素和氯化钾为原料,采用团聚造粒的方法制备了新型的高强度、球形颗粒磷酸脲基纳米复合肥。再者,通过一年两季的小麦、玉米盆栽试验以及两年的玉米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磷酸脲基复合肥料对小麦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磷素利用率、土壤养分状况和土壤p H等的影响,为盐渍土中磷素的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尿素、磷酸和氯化钾为原料制备磷酸脲基(UPK)肥料,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曲面设计(RSM-BBD)对反应温度、氯化钾摩尔数、反应时间和磷酸浓度等合成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用TGA、XRD和SEM分别测定了磷酸脲基肥料的热稳定性、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K2O含量和磷酸脲基肥料收率最高的工艺参数为:反应时间60min,氯化钾摩尔数0.32mol,反应温度78℃,磷酸浓度70%。在此条件下,K2O含量的软件预测值为3.51%,磷酸脲基肥料收率预测值为69.8%。与试验值K2O含量为3.42±0.35%,磷酸脲基肥料收率为67.58±1.25%相近。氯化钾的加入改变了磷酸脲的晶形,减小了晶体的长宽比,增加了晶体的流化性,有利于磷酸脲基肥料的工业化生产。(2)以磷酸脲、尿素、氯化钾和蒙脱石为原料,采用团聚造粒的方法制备了新型的高强度、球形颗粒磷酸脲基纳米复合肥。利用原位聚合的原理制备了多聚磷酸盐/蒙脱土纳米复合肥料,磷酸脲和尿素加热聚合而成的多聚磷酸盐提高了肥料的颗粒强度,氯化钾的加入防止了蒙脱石层间过度膨胀,保持了肥料颗粒的球形。采用SEM、TEM、FTIR、XRD、XMT等技术对所制备的纳米复合肥进行了表征。FTIR分析表明,肥料中存在多聚磷酸盐,且聚磷酸盐与蒙脱石之间存在氢键;XRD分析表明蒙脱石的层间距增大,证实了多聚磷酸盐/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成。采用响应曲面优化法(RSM-CCD)研究了原料质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磷酸脲基纳米复合肥料颗粒强度和流化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103℃,反应时间237min,物料的质量比1∶1∶0.93∶1(磷酸脲∶尿素∶氯化钾∶蒙脱土)。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肥料颗粒硬度为64.75±0.48N,休止角为30.84±0.95°。采用砂柱淋溶试验和盆栽试验评价了该肥料的养分释放和施用效果。结果表明,与传统肥料相比,该磷酸脲基纳米复合肥可以显着降低养分的释放速率,促进玉米的生长,增产24.27%。高强度、球形颗粒的磷酸脲基纳米复合肥的制备为磷酸脲基肥料在现代农业中的机械化施肥及其大规模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3)对团聚造粒法制备的磷酸脲基复合肥进行了小麦玉米轮作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磷肥处理相比,施用磷酸脲基复合肥处理的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显着增加9.39%~9.89%和18.14%~19.23%;土壤有效磷含量在小麦拔节期和灌浆期分别显着提高6.26%~35.41%和19.44%~28.39%,在玉米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分别显着提高了45.95%~57.77%和29.79%~49.64%;小麦和玉米的磷素利用率分别显着提高4.73~6.22和7.95~9.11个百分点,磷肥偏生产力分别显着提高9.37%~9.88%和18.14%~25.90%。施用磷酸脲基复合肥较普通磷肥可以显着降低磷素在土壤中的固定,促进小麦、玉米对磷素的吸收利用。(4)将磷酸脲基复合肥在滨海盐渍土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玉米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施用磷酸脲基复合肥对土壤p H、土壤容重、供磷强度、磷酸酶活性、磷肥利用率、玉米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磷肥相较,全量磷酸脲基复合肥处理的平均玉米产量和磷素利用率分别显着增加13.55%~18.89%和7.09~7.21个百分点;磷酸脲基复合肥减磷50%处理与全量普通磷肥处理产量无显着差异。与全量普通磷肥处理相比,全量磷酸脲基复合肥处理的土壤p H下降0.15~0.28,土壤有效磷含量显着增加21.25%~58.90%,土壤磷酸酶活性显着提高8.21%~10.46%,玉米的总根长密度显着增加26.19%~28.97%;磷酸脲基复合肥减磷50%处理与全量普通磷肥处理的玉米根长密度无显着差异。通过PCA主成分和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得出,磷酸脲基复合肥的施用主要是对土壤p H、土壤ACP/ALP、玉米根长密度有显着影响。玉米产量与土壤p H呈显着负相关,与玉米根长密度、土壤有效磷含量、土壤磷酸酶活性呈显着正相关。滨海盐渍土区施用磷酸脲基复合肥是改善土壤质量、提高作物生产力、实现减肥增效、和稳产高产的有效途径。
朱婧,白玉超,王宗抗,张新明[9](2020)在《稻壳炭和沸石对赤红壤和潮土磷有效性的影响》文中提出本文通过研究肥料中稻壳炭和沸石添加对赤红壤与潮土中磷素有效性的影响,旨在利用稻壳炭和沸石提高磷肥在土壤中的有效性,进而减缓磷肥在土壤中的固定,提高磷肥利用率。采取室内培养试验与土壤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混合肥料中稻壳炭(R)和沸石(Z)添加量、混合比例对混合肥料在两种土壤中磷素有效性的影响,以及对番茄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壳炭和沸石总添加量和混合比例对赤红壤中有效磷含量影响显着,且其交互作用对赤红壤有效磷含量影响显着,添加量是影响赤红壤有效磷含量有关参数的主要决定因子。稻壳炭和沸石混合比例对潮土中有效磷含量影响显着,是影响潮土中有效磷含量有关参数的主要决定因子。混合肥料中添加5%~10%的沸石和稻壳炭后,番茄的磷肥利用率提高了31.05%~76.46%。与稻壳炭、沸石单独使用相比,在稻壳炭和沸石混合处理下,番茄的磷肥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混合肥料中添加稻壳炭和沸石可以提高混合肥料在土壤中的磷素生物有效性,这对减少磷肥施用量和提高磷肥当季利用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张煜[10](2020)在《微生物菌肥对烟草品质及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为加快实现秸秆和畜禽粪便循环再生利用,提高东北地区烟草产量和品质,本文通过富集培养分离筛选出制备微生物菌肥的优良菌株,提出牛粪微生物菌肥优化制备工艺,并研究了制备菌肥对土壤理化性质、肥力、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烟草农艺性状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从林间、烟地及牛粪中分离得到120株菌株中筛选出生长速率快、高效降解纤维素最佳菌株为嗜热球形脲芽胞杆菌(Ureibacillus thermosphaericus)。嗜热球形脲芽胞杆菌扩繁培养基配方:蛋白胨50 g+滤纸50 g+氯化钠50 g+碳酸钙20 g+酵母提取物10 g+蒸馏水10 L。最佳扩繁培养条件:接种量20%,温度30~35℃,pH值为7.0,转速400 r/min,通气量100 ln/h。微生物菌肥制备优化工艺为:1000 kg牛粪+25 kg秸秆+7.5 kg菌液+2.5 kg水比例混合搅拌用塑料布覆盖,堆肥底径为145 cm,高为95 cm。混料初始含水率控制在60±1%,堆肥1~6周在升温和高温阶段每3 d翻堆1次,6~12周降温阶段每7 d翻堆1次。堆肥过程中含水量保持在60±5%。堆肥过程pH范围7.3~7.8之间,总氮含量先降后升,铵态氮含量下降,硝态氮含量上升,水解氮含量亦呈现总体上升趋势。堆体表面向下40 cm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分别为17.60 g/kg和15.60g/kg。制备菌肥可显着提高烟草种子“龙江911”发芽率(p<0.05)。堆肥过程中,肥堆优势细菌门从厚壁菌门(Firmicutes)向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及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演替,形成新微生物菌肥群落结构。嗜热球形脲芽胞杆菌在不同堆肥时期相对丰度均处于前50,但堆肥前期、中期、后期丰度呈现先降后增显着变化。说明了添加菌株对肥堆微生物群落演替的重要作用。而后通过构建生态网络图确定了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及绿弯菌门在微生物群落发展中的重要性。微生物菌肥382.5 kg/hm2+烟草专用肥375 kg/hm2混合施用能够显着改善土壤pH值至烟草生长最适范围,提高土壤水解氮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碳含量、有机质含量与蔗糖酶活性,同时对烟草的株高、茎围、叶面积、产量、氮和钾含量具有最佳促进效果。施用微生物菌肥可显着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烟草代谢产物积累。单施微生物菌肥1080 kg/hm2处理对土壤总孔隙度(51.2±2.1%)、有效磷含量(25.26 mg/kg)、过氧化氢酶活性、脲酶活性提升效果均为各试验组中最佳。同时单施微生物菌肥1080 kg/hm2处理组烟草总糖、还原糖和蛋白质含量最高,烟草总氮/烟碱比值最优,烟草品吸质量得分最高。单施烟草专用肥会导致土壤细菌多样性降低,而施用微生物菌肥或混合施用微生物菌肥和烟草专用肥有助于改善土壤中的细菌多样性。但单施烟草专用肥与单施微生物菌肥处理组群落组成差异较大。土壤细菌多样性与理化性质的冗余分析表明:有效磷、有机碳、pH、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是土壤细菌群落差异的重要驱动力。本研究优化了牛粪-秸秆堆肥技术,配制出了高效微生物菌肥,提出了能够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细菌多样性、提高东北地区烟草品质量和产量的微生物菌肥堆肥及施肥技术。
二、测定混合肥料中有效磷含量浸提方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测定混合肥料中有效磷含量浸提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复合肥料中的有效磷和钾(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实验部分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仪器工作条件 |
1.4 样品前处理 |
1.5 磷和钾系列标准溶液配制 |
1.6 样品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分析谱线选择 |
2.2 浸提剂选择 |
2.3 样品定容体积(稀释比例)影响 |
2.4 工作曲线及检出限 |
2.5 方法准确性 |
2.6 方法精密度 |
3 结论 |
(2)氮、磷肥中锌的添加方式对肥料养分有效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锌与氮肥协同增效作用的研究 |
1.2.2 锌与磷肥协同增效作用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尿素中锌的添加方式对锌有效性及尿素转化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土壤 |
2.2.2 供试肥料 |
2.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
2.2.4 指标测定方法 |
2.2.5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锌与尿素结合XPS能谱分析 |
2.3.2 锌与尿素结合对15N核磁的影响 |
2.3.3 尿素中锌的添加方式对土壤有效锌含量的影响 |
2.3.4 尿素中锌的添加方式对尿素在土壤中转化的影响 |
2.3.5 尿素中锌的添加方式对土壤p H值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尿素中锌的添加方式对锌有效性及尿素转化的影响 |
2.4.2 尿素中锌的添加方式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2.4.3 尿素中锌的添加方式对土壤p H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磷肥中锌的添加方式对锌、磷有效性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土壤 |
3.2.2 供试肥料 |
3.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
3.2.4 指标测定方法 |
3.2.5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锌与磷肥结合对Zn表面键能的影响 |
3.3.2 锌与磷肥结合对P核磁的影响 |
3.3.3 磷肥中锌的添加方式对土壤有效锌含量的影响 |
3.3.4 磷肥中锌的添加方式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3.3.5 磷肥中锌的添加方式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3.3.6 磷肥中锌的添加方式对土壤p H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磷肥中锌的添加方式对锌有效性的影响 |
3.4.2 磷肥中锌的添加方式对磷有效性的影响 |
3.4.3 磷肥中锌的添加方式对土壤p H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尿素中锌的添加方式对玉米产量及肥料氮、锌利用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材料 |
4.2.2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
4.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尿素中锌的添加方式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4.3.2 尿素中锌的添加方式对肥料氮去向的影响 |
4.3.3 尿素中锌的添加方式对锌有效性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尿素中锌的添加方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4.4.2 尿素中锌的添加方式对氮素去向的影响 |
4.4.3 尿素中锌的添加方式对锌有效性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磷肥中锌的添加方式对玉米产量及磷、锌利用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材料 |
5.2.2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
5.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磷肥中锌的添加方式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5.3.2 磷肥中锌的添加方式对磷有效性的影响 |
5.3.3 磷肥中锌的添加方式对锌肥利用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磷肥中锌的添加方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5.4.2 磷肥中锌的添加方式对磷有效性的影响 |
5.4.3 磷肥中锌的添加方式对锌有效性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三种秸秆类修复材料对农田轻中度Cd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
1.2.1 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 |
1.2.2 重金属Cd的危害 |
1.2.3 国内外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现状 |
1.3 农田秸秆利用的发展现状 |
1.3.1 国外秸秆类废弃物利用现状 |
1.3.2 国内秸秆类废弃物利用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材料的制备 |
2.1.2 试验材料基本理化性质 |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2.1 弱酸性中度Cd污染农田土壤修复试验设计 |
2.2.2 弱酸性轻度Cd污染农田土壤修复试验设计 |
2.2.3 弱碱性轻度Cd污染农田土壤修复试验设计 |
2.2.4 材料吸附性能试验设计 |
2.3 试验管理与种植 |
2.4 样品采集、处理与保存 |
2.4.1 农作物的采集处理与保存 |
2.4.2 土壤采集处理与保存 |
2.5 样品分析测定方法 |
2.5.1 农产品中Cd的测定方法 |
2.5.2 土壤样品测定方法 |
2.5.3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2.6 试验器材 |
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三种秸秆类材料对弱酸性中度Cd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研究 |
3.1 引言 |
3.2 三种秸秆类修复材料对农产品生物量和Cd富集特征的影响 |
3.3 三种秸秆类修复材料对Cd污染土壤有关理化指标的影响 |
3.3.1 pH值 |
3.3.2 土壤有效态Cd含量 |
3.3.3 土壤有机质含量 |
3.4 修复效果与土壤pH和有机质的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三种秸秆类修复材料对弱酸性轻度Cd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研究 |
4.1 引言 |
4.2 农产品生物量变化及重金属富集特征 |
4.2.1 农产品生物量 |
4.2.2 农产品中Cd的富集特征 |
4.2.3 农产品中的Cd含量变化 |
4.3 土壤有效态Cd含量的变化 |
4.4 三种修复材料对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4.4.1 土壤pH值 |
4.4.2 土壤有机质含量 |
4.5 本章小结 |
5 三种秸秆类修复材料对弱碱性轻度 Cd 污染土壤修复与培肥效果研究 |
5.1 引言 |
5.2 鸡毛菜生物量及Cd的富集特征 |
5.2.1 鸡毛菜生物量 |
5.2.2 鸡毛菜的Cd含量及富集特征 |
5.3 土壤有效态Cd含量变化 |
5.4 土壤有关理化指标的变化 |
5.4.1 土壤容重及孔隙度 |
5.4.2 土壤pH |
5.4.3 土壤有机质含量 |
5.4.4 阳离子交换量(CEC) |
5.5 土壤肥力指标的变化 |
5.5.1 土壤总氮 |
5.5.2 土壤速效钾 |
5.5.3 土壤有效磷 |
5.6 土壤酶活性指标变化 |
5.6.1 过氧化氢酶活性 |
5.6.2 土壤脲酶活性 |
5.7 弱碱性土壤修复与培肥相关性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6.秸秆类材料对Cd污染土壤修复机理及可行性修复路径探讨 |
6.1 引言 |
6.2 三种秸秆类修复材料的SEM表征及吸附特性 |
6.2.1 三种秸秆类修复材料的SEM表征 |
6.2.2 三种秸秆类修复材料的吸附特性 |
6.3 Cd污染土壤修复机理的探讨 |
6.4 Cd污染农田土壤生态修复可行性路径探讨 |
6.5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不同品种磷肥在塿土中磷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不同磷肥品种特性及其施用效果 |
1.2.2 蒋-顾无机磷分级体系下的磷素形态及其有效性 |
1.2.3 不同磷肥施用对无机磷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的影响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不同品种磷肥对塿土磷形态及其有效性的影响(盆栽试验) |
2.2.2 两种品种磷肥长期施用土壤无机磷形态转化差异(大田试验) |
2.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3.1 盆栽试验 |
2.3.2 大田试验 |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5 数据计算与分析方法 |
2.5.1 数据计算 |
2.5.2 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不同品种磷肥在塿土中磷形态差异及其有效性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不同磷肥品种土壤有效磷动态 |
3.1.2 不同磷肥品种玉米植株干物质量及吸磷量 |
3.1.3 不同磷肥品种土壤无机磷形态 |
3.1.4 不同磷肥品种土壤磷组分与土壤有效磷及植株吸磷量的相关关系 |
3.2 讨论 |
3.2.1 不同品种磷肥对土壤有效磷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
3.2.2 不同品种磷肥对土壤无机磷组分的影响 |
3.2.3 土壤无机磷组分的供磷能力及其生物有效性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两种品种磷肥长期施用土壤无机磷形态转化差异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土壤有效磷、全磷和磷活化系数的变化 |
4.1.2 土壤无机磷组分含量及总量 |
4.1.3 土壤无机磷组分的相对含量 |
4.1.4 土壤无机磷组分的累积及转化 |
4.2 讨论 |
4.2.1 不同品种磷肥对土壤有效磷及其磷活化系数的影响 |
4.2.2 不同品种磷肥对土壤无机磷组分的影响 |
4.2.3 不同品种磷肥对土壤磷组分转化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果园生草土壤磷形态变化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磷素形态 |
1.2.2 果园生草研究进展 |
1.2.3 土壤无机磷分级的研究进展 |
1.2.4 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1.2.5 土壤磷素有效性的研究进展 |
1.3 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和试验设计 |
2.2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2.3 研究内容 |
2.3.1 长期生草对土壤主要磷素含量及无机磷组分的影响 |
2.3.2 白三叶不同生草年限对土壤主要磷素含量及无机磷组分的影响 |
2.4 技术路线 |
2.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1 理化性质的测定 |
2.4.2 土壤不同磷形态的测定 |
2.4.3 碱性磷酸酶的测定 |
2.4.4 解磷微生物的测定 |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长期生草覆盖对土壤磷素变化的影响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
3.1.2 土壤全磷、速效磷、微生物生物量磷和有机磷含量 |
3.1.3 土壤无机磷组分特征 |
3.1.4 磷形态与环境因子及溶磷细菌的冗余分析 |
3.1.5 长期生草对磷循环相关细菌丰度的影响 |
3.2 讨论 |
3.2.1 长期覆盖作物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3.2.2 长期覆盖作物对土壤不同形态磷含量的影响 |
3.2.3 长期覆盖作物土壤不同形态磷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
3.2.4 长期覆盖作物对土壤解磷微生物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白三叶不同生草年限对土壤磷素变化的影响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
4.1.2 土壤全磷、速效磷、微生物生物量磷和有机磷含量 |
4.1.3 土壤无机磷组分特征 |
4.1.4 磷形态与环境因子及溶磷细菌的冗余分析 |
4.1.5 不同年限白三叶对磷循环相关细菌丰度的影响 |
4.2 讨论 |
4.2.1 白三叶不同生草年限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4.2.2 白三叶不同生草年限对土壤不同形态磷含量的影响 |
4.2.3 白三叶不同生草年限下土壤磷形态变化的影响因素 |
4.2.4 白三叶不同生草年限对土壤解磷微生物和磷酸酶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磷和丛枝菌根真菌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 |
1.2 植物修复 |
1.2.1 植物挥发 |
1.2.2 植物稳定 |
1.2.3 植物提取 |
1.2.4 植物修复的强化措施 |
1.3 磷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
1.3.1 磷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机制 |
1.3.2 磷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作用 |
1.3.3 磷酸盐 |
1.4 AM真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
1.4.1 AM真菌 |
1.4.2 AM真菌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作用 |
1.5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主要技术路线 |
2 不同形态磷酸盐与AM真菌对甜高粱修复镉污染土壤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土壤 |
2.1.2 供试磷酸盐 |
2.1.2.1 羟基磷灰石 |
2.1.2.2 聚磷酸铵 |
2.1.2.3 磷酸氢二铵 |
2.1.3 供试菌剂 |
2.1.4 试验设计 |
2.1.4.1 磷的施加及菌剂接种 |
2.1.4.2 种子处理 |
2.1.4.3 甜高粱的种植 |
2.1.5 植物指标测定 |
2.1.5.1 甜高粱酶活性 |
2.1.5.2 甜高粱叶绿素含量 |
2.1.5.3 甜高粱生物量 |
2.1.5.4 甜高粱重金属含量 |
2.1.5.5 甜高粱根系菌根侵染率 |
2.1.6 土壤指标测定 |
2.1.6.1 土壤pH |
2.1.6.2 土壤有效磷含量 |
2.1.6.3 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 |
2.1.7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菌根侵染率 |
2.2.2 生物量 |
2.2.3 甜高粱POD、SOD酶及可溶性蛋白含量 |
2.2.4 甜高粱叶绿素含量 |
2.2.5 甜高粱Cd含量 |
2.2.6 甜高粱营养元素含量 |
2.2.7 甜高粱Cd吸收量及Cd转移系数 |
2.2.8 甜高粱P吸收量 |
2.2.9 土壤pH |
2.2.10 土壤有效磷 |
2.2.11 土壤DTPA态 Cd |
2.2.12 三因素分析及相关性分析 |
2.3 讨论 |
2.3.1 磷酸盐对植物生长及土壤修复的影响 |
2.3.2 AM真菌对植物生长及重金属修复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不同形态磷酸盐与AM真菌对甜高粱与油葵联合修复镉铅污染土壤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土壤 |
3.1.2 供试磷酸盐 |
3.1.3 供试菌剂 |
3.1.4 试验设计 |
3.1.4.1 磷的施加及菌剂的接种 |
3.1.4.2 种子处理 |
3.1.4.3 甜高粱及油葵的种植 |
3.1.5 植物指标测定 |
3.1.5.1 甜高粱及油葵酶活性 |
3.1.5.2 叶绿素含量测定 |
3.1.5.3 生物量测定 |
3.1.5.4 重金属含量 |
3.1.5.5 根系菌根侵染率 |
3.1.5.6 代谢组学分析 |
3.1.6 土壤指标测定 |
3.1.6.1 土壤pH |
3.1.6.2 土壤有效磷含量 |
3.1.6.3 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 |
3.1.6.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2.1 甜高粱及油葵菌根侵染率 |
3.2.2 甜高粱及油葵生物量 |
3.2.3 甜高粱及油葵SOD酶活性 |
3.2.4 甜高粱及油葵CAT酶活性 |
3.2.5 甜高粱及油葵可溶性蛋白 |
3.2.6 甜高粱及油葵重金属镉铅含量 |
3.2.7 甜高粱及油葵营养元素含量 |
3.2.8 甜高粱及油葵重金属吸收量 |
3.2.9 甜高粱及油葵重金属转移系数 |
3.2.10 土壤pH |
3.2.11 土壤DTPA态 Cd含量 |
3.2.12 土壤DTPA态 Pb含量 |
3.2.13 土壤有效磷含量 |
3.2.14 三因素分析及相关性分析 |
3.3 植物代谢组学 |
3.3.1 PCA主成分分析与PLS-DA分析 |
3.3.2 KEGG功能通路富集 |
3.3.3 代谢过程差异代谢物分析 |
3.3.3.1 精氨酸生物合成 |
3.3.3.2 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成 |
3.3.3.3 苯丙氨酸的代谢 |
3.3.3.4 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相关差异代谢物 |
3.3.3.5 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相关差异代谢物 |
3.3.3.6 植物激素信号传导 |
3.3.3.7 谷胱甘肽代谢 |
3.4 讨论 |
3.4.1 不接菌条件下不同磷酸盐对土壤重金属修复的影响 |
3.4.2 AM真菌及甜高粱油葵混种对磷酸盐土壤修复的影响 |
3.4.3 磷酸盐对甜高粱油葵混种植物修复的影响 |
3.4.4 接菌条件下磷酸盐对甜高粱油葵混种植物修复的影响 |
3.4.5 差异代谢物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对塿土磷形态分布及有效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不同管理措施下土壤磷库的演化 |
1.2.2 不同管理措施下土壤磷素的形态及有效性 |
1.2.3 不同管理措施对团聚作用及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 |
1.2.4 不同管理措施下土壤pH变化对磷形态转化的影响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4.1 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下土壤磷素演变特征 |
1.4.2 长期施肥对土壤磷形态的影响及其对作物磷吸收的贡献 |
1.4.3 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对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 |
1.4.4 施磷量和pH变化对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塿土耕层磷素演变特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2.2.4 数据计算及分析方法 |
2.3 结果和分析 |
2.3.1 长期施肥塿土耕层土壤全磷、无机磷、有机磷动态 |
2.3.2 长期施肥塿土耕层土壤无机磷和有机磷比例 |
2.3.3 不同土壤管理塿土耕(表)层土壤全磷、无机磷、有机磷动态 |
2.3.4 不同土壤管理塿土耕(表)层土壤无机磷和有机磷比例 |
2.4 讨论 |
2.4.1 长期施肥塿土磷素演变 |
2.4.2 长期不同土壤管理塿土磷素演变 |
2.5 小结 |
第三章 小麦/休闲体系长期施肥对小麦磷吸收和土壤磷形态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
3.2.4 数据计算及分析方法 |
3.3 结果和分析 |
3.3.1 长期施肥对小麦磷吸收的贡献 |
3.3.2 长期施肥对耕层土壤磷形态的影响 |
3.3.3 磷形态有效性及其与磷表观平衡的关系 |
3.4 讨论 |
3.4.1 长期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3.4.2 长期施肥对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
3.4.3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磷形态的影响 |
3.4.4 长期施肥对土壤磷转化的影响 |
3.4.5 土壤磷形态对作物吸磷量的贡献 |
3.5 小结 |
第四章 小麦/玉米体系长期施肥对塿土磷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
4.2.4 数据计算及分析方法 |
4.3 结果和分析 |
4.3.1 冬小麦/夏玉米体系蒋柏藩-顾益初法和Tiessen-Moir法测定磷形态对比 |
4.3.2 冬小麦/夏玉米体系小麦磷吸收与土壤磷形态的关系 |
4.3.3 冬小麦/夏玉米体系土壤磷形态与磷表观平衡的关系 |
4.4 讨论 |
4.4.1 不同磷素分级方法的比较 |
4.4.2 蒋柏藩-顾益初法和Tiessen-Moir法磷形态的有效性 |
4.4.3 不同轮作方式塿土磷形态影响的比较 |
4.5 小结 |
第五章 长期施肥对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概况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5.2.4 数据计算及分析 |
5.3 结果和分析 |
5.3.1 长期施肥塿土耕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 |
5.3.2 耕层土壤无机磷形态和有机磷形态 |
5.3.3 耕层土壤团聚体无机磷形态和有机磷形态 |
5.3.4 长期施肥塿土耕层土壤团聚体磷固存 |
5.3.5 耕层土壤团聚体中固存磷形态和有机碳的关系 |
5.3.6 耕层土壤团聚体磷形态与土壤磷形态的关系 |
5.4 讨论 |
5.4.1 长期施肥对塿土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 |
5.4.2 长期施肥对磷在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土壤管理措施对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地概况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6.2.4 数据计算及分析 |
6.3 结果和分析 |
6.3.1 长期不同土壤管理塿土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 |
6.3.2 耕层土壤无机磷和有机磷 |
6.3.3 团聚体及粉粘粒组分中无机磷和有机磷形态 |
6.3.4 长期土壤管理磷形态在水稳性团聚体中的分配 |
6.3.5 团聚体中磷含量与有机碳的关系 |
6.3.6 团聚体磷形态与土壤磷形态的关系 |
6.4 讨论 |
6.4.1 长期施肥对塿土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 |
6.4.2 长期施肥对磷在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
6.4.3 长期土壤管理对团聚体中磷形态的影响 |
6.4.4 不同土壤管理对磷在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七章 施磷对不同肥力和PH值塿土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地概况 |
7.2.2 实验设计 |
7.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7.2.4 数据计算及分析 |
7.3 结果和分析 |
7.3.1 施磷对不同pH值和肥力塿土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7.3.2 施磷对低肥力土壤不同pH值条件下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
7.3.3 施磷对中肥力土壤不同pH值条件下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
7.3.4 施磷对高肥力土壤不同pH值条件下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
7.4 讨论 |
7.4.1 不同肥力土壤和pH值条件下肥料磷的有效性 |
7.4.2 施磷对不同肥力和pH值条件下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
7.4.3 肥力磷在不同肥力和pH值条件下的转化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研究的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8.4 今后的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磷酸脲基复合肥制备工艺优化及其在滨海盐渍土中的磷素增效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磷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现状 |
1.2 盐化和碱化土壤中磷素的高效利用 |
1.3 磷酸脲基肥料的合成工艺研究 |
1.4 磷酸脲基肥料的应用研究现状 |
1.5 磷酸脲基纳米复合肥料的造粒工艺研究 |
1.5.1 磷酸脲基肥料造粒的优点及其工艺 |
1.5.2 纳米复合材料在肥料中的应用 |
1.6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磷酸脲基肥料的合成工艺优化 |
2.1.1 供试材料和仪器 |
2.1.2 试验设计 |
2.1.3 磷酸脲基肥料在盆栽玉米上的应用 |
2.1.4 检测指标与方法 |
2.2 磷酸脲基纳米复合肥料的制备与肥效评价 |
2.2.1 供试材料和仪器 |
2.2.2 试验设计 |
2.2.3 磷酸脲基纳米复合肥料的养分释放评价 |
2.2.4 磷酸脲基纳米复合肥料的农艺效益评价 |
2.2.5 检测指标与方法 |
2.3 磷酸脲基复合肥料的盆栽小麦-玉米肥效研究 |
2.3.1 供试材料与地点 |
2.3.2 试验设计 |
2.3.3 检测指标与方法 |
2.4 磷酸脲基复合肥料的玉米大田肥效研究 |
2.4.1 试验材料与地点 |
2.4.2 试验设计 |
2.4.3 检测指标与方法 |
2.5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磷酸脲基肥料的合成工艺优化 |
3.1.1 磷酸脲基肥料合成工艺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3.1.2 磷酸脲基肥料合成工艺响应曲面优化分析 |
3.1.3 磷酸脲基肥料的表征 |
3.1.4 磷酸脲基肥料的休止角测定 |
3.1.5 磷酸脲基肥料对盆栽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和磷素利用率的影响 |
3.1.6 磷酸脲基肥料对盆栽玉米土壤有效磷、p H和根际酸性磷酸酶的影响 |
3.2 磷酸脲基纳米复合肥料的造粒工艺与肥效评价 |
3.2.1 磷酸脲基纳米复合肥料的强度测定 |
3.2.2 磷酸脲基纳米复肥料的红外图谱分析 |
3.2.3 磷酸脲基纳米复肥料的XRD图谱 |
3.2.4 磷酸脲基纳米复肥料制备工艺的响应曲面优化分析 |
3.2.5 磷酸脲基纳米复肥料的微观结构分析 |
3.2.6 磷酸脲基纳米复合肥料养分释放评价 |
3.2.7 磷酸脲基纳米复合肥料颗粒XMT分析 |
3.2.8 磷酸脲基纳米复合肥料对盆栽玉米生长的影响 |
3.3 磷酸脲基复合肥料在盆栽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的应用效果 |
3.3.1 磷酸脲基复合肥对盆栽小麦和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2 磷酸脲基复合肥对盆栽小麦和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
3.3.3 磷酸脲基复合肥对盆栽小麦、玉米土壤p H、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
3.3.4 磷酸脲基复合肥对盆栽小麦、玉米磷素利用率的影响 |
3.4 磷酸脲基复合肥料在大田玉米中的应用效果 |
3.4.1 磷酸脲基复合肥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2 磷酸脲基复合肥对玉米季经济效益的影响 |
3.4.3 磷酸脲基复合肥对玉米株高、茎粗和SPAD的影响 |
3.4.4 磷酸脲基复合肥对土壤p H的影响 |
3.4.5 磷酸脲基复合肥对土壤有效磷、硝铵态氮的影响 |
3.4.6 磷酸脲基复合肥对土壤全磷和容重的影响 |
3.4.7 磷酸脲基复合肥对玉米植株根长密度的影响 |
3.4.8 磷酸脲基复合肥对土壤酸碱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3.4.9 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
4 讨论 |
4.1 磷酸脲基肥料的合成及应用 |
4.2 磷酸脲基纳米复合肥料的造粒工艺 |
4.3 磷酸脲基复合肥料在滨海盐渍土中的增效机制 |
5 结论 |
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稻壳炭和沸石对赤红壤和潮土磷有效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供试土壤 |
1.1.2 稻壳炭和沸石 |
1.1.3 供试肥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培养皿培养试验 |
1.2.2 土壤盆栽试验 |
1.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壳炭和沸石混合比例对磷酸一铵在土壤中有效性的影响 |
2.2 稻壳炭和沸石混合比例对番茄生长和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2.2.1 番茄株高 |
2.2.2 番茄叶片SPAD值 |
2.2.3 番茄鲜物质产量和干物质产量 |
2.2.4 番茄磷肥利用率 |
3 结论 |
4 讨论 |
(10)微生物菌肥对烟草品质及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肥料研究国内外概述 |
1.1.1 无机肥料 |
1.1.2 有机肥料 |
1.1.3 微生物菌肥 |
1.1.4 微生物菌株筛选 |
1.1.5 微生物菌肥作用机理 |
1.2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2.1 种植区土壤研究概述 |
1.2.2 高通量测序在土壤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
1.2.3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 |
1.2.4 土壤酶活性对土壤的影响 |
1.3 烟草研究概述 |
1.3.1 烟草的种类与分布 |
1.3.2 烟草的生理生态学特性 |
1.3.3 烟草的经济价值 |
1.4 微生物菌肥在植物栽培中的应用 |
1.4.1 微生物菌肥在农业中的应用 |
1.4.2 微生物菌肥在林业中的应用 |
1.4.3 微生物菌肥在烟草种植中的应用 |
1.4.4 微生物菌肥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2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筛选与扩繁 |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培养基 |
2.2 研究方法 |
2.2.1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分离 |
2.2.2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筛选 |
2.2.3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鉴定 |
2.2.4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扩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种类 |
2.3.2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制备 |
2.3.3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扩繁工艺优化 |
2.4 本章小结 |
3 微生物菌肥的制备及营养成分分析 |
3.1 实验试剂和材料 |
3.1.1 实验试剂 |
3.1.2 试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微生物菌肥的制备 |
3.2.2 温度、pH和含水量的测定 |
3.2.3 有机碳的测定 |
3.2.4 氮的测定 |
3.2.5 有效磷的测定 |
3.2.6 速效钾的测定 |
3.2.7 微生物菌肥品质检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微生物菌肥的堆积条件 |
3.3.2 微生物菌肥养分分析 |
3.3.3 微生物菌肥品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微生物菌肥堆积过程中细菌多样性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1.3 样品采集及处理方法 |
4.2 研究方法 |
4.2.1 试验流程 |
4.2.2 微生物基因组总DNA提取 |
4.2.3 基因扩增序列及高通量测序 |
4.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微生物菌肥制肥过程中群落的OTU差异 |
4.3.2 物种分类分析 |
4.3.3 Beta多样性分析及组间差异的统计学分析 |
4.3.4 微生物菌肥的群落网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微生物菌肥对烟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设备 |
5.1.1 实验材料 |
5.1.2 主要仪器设备 |
5.1.3 主要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烟草农艺性状的测定 |
5.2.2 烟草品质的测定 |
5.2.3 烟草品吸质量的评价标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微生物菌肥对烟草农艺性状的影响 |
5.3.2 微生物菌肥对烟草品质的影响 |
5.3.3 烟草品吸质量的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肥力及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6.1 材料与试剂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试剂 |
6.1.3 实验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2.1 微生物菌肥处理后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 |
6.2.2 微生物菌肥处理后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 |
6.2.3 微生物菌肥处理后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6.2.4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细菌群落的高通量测序 |
6.2.5 结果与分析 |
6.2.6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6.2.7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6.2.8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6.2.9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四、测定混合肥料中有效磷含量浸提方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复合肥料中的有效磷和钾[J]. 覃当麟,黄芳,秦小猛,何京明,阎旭华,刘守廷,黄仁贵. 磷肥与复肥, 2022(01)
- [2]氮、磷肥中锌的添加方式对肥料养分有效性的影响[D]. 赵丽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3]三种秸秆类修复材料对农田轻中度Cd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研究[D]. 陈晨. 东华大学, 2021(01)
- [4]不同品种磷肥在塿土中磷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D]. 吉冰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5]果园生草土壤磷形态变化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的研究[D]. 黄倩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6]磷和丛枝菌根真菌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作用[D]. 张舒琦.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7]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对塿土磷形态分布及有效性的影响[D]. 金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8]磷酸脲基复合肥制备工艺优化及其在滨海盐渍土中的磷素增效机制[D]. 杨贵婷.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9]稻壳炭和沸石对赤红壤和潮土磷有效性的影响[J]. 朱婧,白玉超,王宗抗,张新明. 中国农学通报, 2020(29)
- [10]微生物菌肥对烟草品质及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的研究[D]. 张煜.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