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恩道场宝顶山——读经札记(论文文献综述)
张倩[1](2017)在《白云禅系研究》文中认为佛教自东汉明帝从印度传入以来,和各类文化冲击的调适中,历经两千余年而不衰,和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碰撞融合直至扎根发芽,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桐柏山的主峰太白顶雄踞在随州和桐柏之间,跨越湖北和河南两个省份,为古今高僧隐士坐禅修炼之地。早在周朝时《尚书·禹贡》在叙述全国名山时说:"道熊耳、外方、桐柏至于负尾(陪尾)"已把桐柏山列为全国的名山之一,道书《云笈七签》把桐柏山列为仙人所居七十二福地之第四十四福地。佛教传入桐柏山大约开始于唐代,清朝乾隆四十九年,四川宁远府德昌县宗林寺开山和尚端德来桐柏山开山收徒,端德由自己名号起始,嗣演名、号派各32字。名派:端圆常寂、了极融通、直传海印、妙演心空、性观普照、道显祖风、真智本觉、达法明宗;号派:华慧海云、德法普浩、真如性体、清净妙道、心含宝月、朗然洁皎、灵山一脉、古今光耀。并且嘱咐弟子圆明在太白顶建云台禅寺,弟子圆真在桃花洞建普化禅寺。自此,端德派系在桐柏山迅速发展,并渐成独据之势,发展为以太白顶为主体的白云禅系。桐柏山深处中原腹地,在孕育和催发中国佛教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时代性转换上,白云禅系的早期出家人,以普通老百姓为主,部分僧人深山修持,农禅并举,承继百丈家风,在不自觉中也延续中国式山林佛教的发展。白云禅系虽然起源于地理位置封闭的桐柏山区,但是始终保持着开放性的视野,十分重视佛教的教育事业与对佛教学术研究的追求,这种现象在近当代白云禅系僧人中尤其明显。在僧信关系上,任何一个时代一个地区的佛教兴盛,都和当地的信徒和群众保持了恰当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出家人的良好素质能带动更多人的走近佛教,接触佛教,学佛环境的烘托和群众信仰基础的建造,更能凸显佛教的影响力。白云禅系是一个地域性特色相对明显的宗派,出家人和信徒都多来自桐柏山周围地区,僧人们的严持戒律和苦行,为信众树立了自己的模范形象,尤其是桐柏山地区盛产草药,在出家人的团队中,多有懂得医术的禅师,他们自己种药、采药、制药,免费给当地的老百姓提供医疗救助,他们高超的医术和慈悲心肠,得到了诸多人士的赞许,白云禅系这种有群众基础的弘法事业,显示出其经久不息的力量和无限的生命力。在血脉和法脉的互动上,在佛教创立之初,佛陀的眷属因受佛陀的影响出家或者皈依的例子就很多。在白云禅系的发展历史上,家族出家的案例屈指可数。但是在当代,血脉和法脉良性互动,共同践行解脱道的家庭传承了佛陀在世时的优良家风,这说明桐柏山浓郁的佛教信仰气氛,丰厚的佛学资源,对周围的影响力和辐射面都是很大的。出家修行,践行菩萨道,有上求下化的目标,成就菩萨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度化众生,而家族眷属便是芸芸众生的一部分,本该在度化的范围,何况血脉的亲情。在思想架构上,在白云禅系的禅门内部,他们自称是:"闷葫芦禅",一方面说明禅门内部对实修的重视,对言语文字的抛弃,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禅宗的意境高远以及其不可说性,使得不同宗派在入道方法的探寻上呈现出了不同的形式。白云禅系是一个有祖庭,有实体,有法徒子孙,有剃度师承关系的宗派。剃度的法脉是跟人生的因缘、出家的因缘、学佛的因缘,甚至将来修行成就的因缘都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因为剃度和最初的信仰连在一起,在汉传佛教中这种小的支脉的禅宗中,白云禅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白云禅系历代祖师们的无碍智慧和强大的与时俱进的能力,凸显了佛教的生命力,能在不太寻常的时代中归山隐修,力求自保,又在昌明的时代中随顺时代因缘而复出,承上启下,使命运多舛的近现代的佛教没有断线,凸显了禅法的力量。本文尝试对从理论到实践,从农禅并举到文化自觉,整体全面展现白云禅系两百余年的曲折发展,这可能也是近现代中国佛教风云变幻,跌宕起伏的一个缩影。白云禅系发展的二百三十余年也是中华大地脱胎换骨的二百多年,白云禅系的发展反应出特殊历史时期中原佛教的观念转换,以圆融无碍的发展智慧,体现出近代中国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写照。
高秀军[2](2016)在《敦煌莫高窟第55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曹氏归义军是五代、宋敦煌的地方性政权。曹氏历任节度使大都崇奉佛教,对敦煌的佛教发展及石窟营建影响深远,这在其开凿的家窟中多有体现。莫高窟第55窟营建于公元962-964年间,窟主为曹氏归义军第四任节度使曹元忠。窟内除供养人图像后期进行遮盖重绘外,其他造像及壁画均为原貌。无论是造像与经变画的选取与组合,还是石窟所体现出的宗教与世俗意义,该窟在敦煌石窟中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上,运用考古学、文献学、宗教学、图像学等研究方法,以分析图像构成为基础,深入解读其中的佛教思想与世俗意义,进而探求该窟的总体营建思想。第55窟中心佛坛上塑像与窟顶西披的弥勒变构成绘塑结合的弥勒三会,共同决定着该窟的弥勒信仰;窟顶四披的四铺经变共同反映了十方诸佛共集一会的思想,且以弥勒净土为核心,涵盖其他经变所代表的诸佛国净土;佛坛背屏前后的图像结合有着极为强烈的政治象征意味;主室东壁的七佛、《金光明经变》与《密严经变》的组合,体现出持戒、忏悔的石窟营造动机,同时与窟顶西披《弥勒经变》中所强调的持戒观念相呼应;主室南北壁是《弥勒经变》与《天请问经变》、《观无量寿经变》与《药师变》、《思益梵天所问经变》与《报恩经变》、《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与《观音经变》四组图像,其中《观无量寿经变》与《东方药师净土变》居于主导地位,在以弥勒思想为中心的洞窟思想表达中,给信众以不同方位、不同层次的礼忏往生次序。第55窟融世俗理念于宗教造像之中。在世俗功利方面,忏悔、度亡、得生弥勒净土是该窟主要的营造动机,在表达这一动机时,图像的配置体现出石窟营建者缜密的设计理念;宗教理想方面,该窟沿袭敦煌石窟的造像传统,佛坛与窟顶图像的配置重视弥勒语境的营造,并注重与诸壁图像的联系和呼应,体现广度众生的弥勒精神和对多种净土的融摄。反映了窟主作为地方最高统治者,在以弥勒信仰为中心的石窟营建中,祈愿众生皆能实现往生净土之愿望。第55窟的营建,在彰显曹氏家族声望与势力的同时,也表现出曹元忠独特的融宗教于政治治域理念。该窟的营建不仅表现出曹元忠对佛教的崇信与皈依,更是曹氏家族在敦煌历史上作出重要功绩的见证。
柳旭[3](2016)在《晚明佛教与汤显祖“情至”文学创作的关联研究》文中指出明代文学家汤显祖一生主“情”,其“情至”文学理论与“至情”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的艺术瑰宝。汤显祖也是晚明着名的佛教居士,是狂禅的践行者,与佛教因缘深厚。本文以晚明佛教的圆融,居士佛教的极盛,阳明心学及狂禅风潮的席卷为思想背景,以因思潮影响而产生的文坛“性情”风潮为依托,立足汤显祖具体文献资料,旨在探究晚明佛教与汤显祖“情至”文学创作的关联性。论文考证晚明佛学、心学思想对汤显祖“情至”文学理念产生的深层诱因,解读佛禅诗歌流淌出的佛门禅情与“即境即心”的汩汩禅意,梳理汤显祖戏剧作品中“情痴”“情至”“情尽”“情了”的言情路线,和“情了为佛”、销情归禅的最后皈依。目前,学界对汤显祖尺牍和诗歌文本的研究比较有限,对其“情至”理念深层的佛禅动因和他佛禅诗歌的阐述亦成果寥寥,本文试图综观汤显祖尺牍、文书、诗歌、戏剧等文献着作,力求多维度探究晚明佛教对汤显祖“情至”文学创作的影响。绪论部分说明了研究本选题的缘起,并通过对晚明佛教与文学,汤显祖研究综述等资料的整理,论证选题的可行性和价值性。对撰写论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和行文的具体思路进行了介绍。第一章概述晚明时期佛教与文学发展的新动向。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一直致力于本体化发展:汉代初传以道教释佛教;魏晋南北朝以玄入佛;隋唐时期诞生佛教中国化的结晶——禅宗,且诸宗创立,佛门鼎盛;至宋以降,佛门三教合流,臻于烂熟而逐渐走向衰微。明末佛教出现了短暂复兴,佛门呈现三教混融、诸宗融合的空前包容之态。文人无不谈禅,禅门亦喜与文人结纳,居士佛教达到极盛。阳明心学是有明一代显学,其对“心”的观照实为佛教禅宗的心性本体论,故人们称其为“阳明禅”。心学左翼与禅宗进一步融合,流变为任心而动、任性以行的狂禅风潮,席卷着整个晚明思想界,于是文坛也随之出现了以求真、贵适、厚情、纵欲为特征的“性情”文学。第二章解读汤显祖尺牍文书中的“情至”思想,剖析其“情至”思想与佛学的内在关联。在汤显祖的尺牍文书中,管窥他禅净双修的居士生涯,以及在现世人生与出世超越之间的艰难游走。泰州学派是阳明心学的分支,亦是狂禅的主阵地。汤显祖为泰州学人罗汝芳的再传弟子,且其思想受狂禅核心人物李贽的影响亦甚深,故汤显祖可称是泰州传人,列为狂禅一派。狂禅对于“心”和生命的关注已达极致,汤显祖以心之真,践行生命,施行美政,并最终形成了“情至”的文学理念。汤显祖所言之“情”为无心的天然之情,以此“情”智所发,直心为文,便可意趣神色皆备,达到神情合至的审美境界。汤显祖又进一步论述“情”可“作境”,甚至可以“造立世界”,汤显祖的“情”论已完全出离了感性生命之情,成为与佛家“本来面目”相类的恒在本体。第三章论述汤显祖佛禅诗歌。汤显祖倡导“情生诗歌”,与佛教关情的诗歌,有他为官期间对百姓体察的慈悲之情,有与高僧达观和禅友帅机、屠隆的挚友之情,有记述梦中生死谶语的舐犊之情。汤显祖还创作了大量的佛寺诗,记录了他与佛结缘、精研佛理、洞明世情、澄净本心的习佛历程。汤显祖山水诗则展现了他“日日好日子”,逍遥无挂碍,“水月两相忘”的禅门体验。在创作技巧上,这些诗歌也思维灵动,妙得禅趣,文字清隽,余韵无穷,大得禅家之旨。第四章探讨汤显祖戏剧中的梦、觉、情、佛。佛教常以梦喻世间、喻世法,占卜梦之灵喻。汤显祖一生“四梦”,《紫钗记》中,梦只是灵喻作用的点染而已;《牡丹亭》中,梦的比重虽少,却具有决定剧情发展的乾坤之能;到《南柯记》《邯郸记》通篇大梦,梦觉时已一切皆空。“四梦”中人,小玉情痴,生死以之;丽娘“情至”,生可死,死可生;淳于、卢生“情了”,二人梦觉时先有妄早之醒,情执难脱,经高人点醒,终于“情尽”涅盘,化归情禅空境。结论部分总结晚明佛教、心学、狂禅对文坛的作用及与汤显祖思想的渊源;概括汤显祖“情至”文论与佛学的内在关联和他佛禅诗歌中的禅意诗情;明辨汤显祖戏剧中“情”的路线及最终依归。综上,透视晚明佛教对汤显祖“情至”文学创作的影响。
张媛媛[4](2014)在《四川地区佛教摩崖造像发现与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对近百年来四川地区佛教摩崖造像发现与研究的历史作简要的介绍,根据研究内容与特征的不同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从调查范围、刊布方式、分期断代、题材研究、碑刻题记、文物保护、综合研究等方面考察每一阶段的发现与研究情况,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调查、研究、保护三方面的展望。
李小强[5](2014)在《大藏信仰与大足宝顶山石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足宝顶山石窟,系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间(1174—1252年),由大足出生的一代高僧赵智凤精心营建的大型密宗道场,在布局上外围有结界像,内有大佛湾和小佛湾造像,造像万余尊,刻经目、经文、偈颂等文字数以万计,清代张澍有"凡释典所载无不备列"之赞誉[1]!对于宝顶山石窟的研究,可谓是大足石刻研究中极其重要的课题,相关说法甚多,目前学界基本上认为其在设计上是有总体构思,营建者有目的性选择佛教造像题材加以雕凿,造像具有浓郁的时代和世俗文化气息等诸多特色。下面,笔者以宝顶山所刻的经文、偈语
林飞飞[6](2013)在《刘宋帝王与宗教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宗教与政治密不可分,而宗教又关乎人生,在中国古代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下,帝王是政治上之最高代表,而在王朝更迭、皇权交替频繁的政治背景下,帝王又是命运无常与人生多舛的最深切体会者,由此,中国古代之帝王可作为我们探究宗教与政治、宗教与人生关系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刘宋王朝作为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乃中国古代历史上宗教开始勃兴之季,又是门阀政治结束、皇权政治重新确立之时,故而对刘宋帝王与宗教关系之研究便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纵观刘宋诸帝,自武帝以来大都采取了扶持并利用佛教的政策,主要表现为迎请礼遇着名僧尼、建寺造像、设立法会、延僧讲经、敕令皇室子弟师友于僧尼、与崇佛邦国往来交流等方面。其中,对佛教之利用主要表现为借其神化皇权、护佑政治、尤其是王朝建立者及以非正常方式获得皇位者,多借助佛教方面之预言、祥瑞及谶言来为其政权作神圣性及合法性之论证,以此扬己之德,稳固政治。佛教因素对传统礼制之渗透又为这一时期佛教与政治结合之重要特点。然而,刘宋帝王对佛教之扶持并不代表一味纵容,而是以佛教不侵犯政治统治为原则,适时施行了一些相应的管制措施,主要表现为限制佛寺塔像之兴造、沙汰无行僧尼、把持度僧权、设立僧官及防范僧尼干预军政事务等,正是这一系列措施使佛教之发展得到了较为有效之引导与管理,从而避免了其在北方因过度伪滥而遭遇法难的命运。可以说,刘宋诸帝基本保持了佛教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了佛教的良性健康发展。其自身信仰方面,则难免受到佛教广泛宣扬之因果报应、业报轮回等思想的影响,表现为建寺造像、设斋灌佛等,大做佛事,欲修功德以求福报,具有浓厚的功利特点。刘宋皇族为世奉天师道之家族,深受天师道信仰传统之浸染,此亦成为刘宋皇族做姻党上之结合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刘宋建立之初,其天师道信仰多次表现出对政治之服从,这贯穿于武帝刘裕镇压同奉天师道之孙恩、卢循及桓玄的军事活动中。天师道经此沉重打击,不得不重整旗鼓,积极进行自我调整,以改变昔日反叛朝廷之形象,求得新政权之庇护,主要表现为迎合政治、向新政权表忠诚等。随着天师道及道教其他诸派之整顿改革,刘宋帝王开始适时采取了对道教人士进行礼遇、笼络之举措。到明帝时更是对道教人士多方迎请,并为其修筑道馆,任命道馆馆主,亲自师事之,这一政策导向亦为其后诸帝所延续。值得注意的是,刘宋诸帝中还颇有关注上清、灵宝等道派经典的搜集整理者,这对诸道派之发展及统一的道教的形成,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刘宋诸帝所征召礼接之道教人士多有高洁之品行,且学识渊广,博通儒玄释道,对其之礼遇笼络不但有利于促进冲淡、纯朴之社会风气的形成,从而益于敦风化俗,还利于促进道教内部之交流、道教教理之弘扬乃至道佛间的论释辩难,从而促进学术之争鸣与繁荣。可以说,刘宋帝王之道教政策是与当时道教之发展密切相关的。对于道教方面借道术图谋不轨、干预政治之行为,刘宋诸帝都是坚决打击并严加防范的,甚至还把以道术谋不轨作为其清除异己的有力借口。个人信仰方面,则表现为以道教之道术、仪轨等为自身生命及生活谋取利益,而道教房中术、黄白术、驱邪治病之法及其所宣扬之长生不死、羽化升仙观念等亦对刘宋帝王内心产生了重要影响。刘宋帝王对于鬼神巫术、杂祠淫祀等一类民间信仰的态度在不同时期有所区别。开国帝王刘裕凭借武功取得天下,对自身力量及谋略之崇信远大于所谓巫鬼神祗一类,故即位不久便以惑民费财为由下达了禁止淫祀之诏令。但其并不排斥对其做政治军事上之利用,甚至以之作为引导风俗、辅翼教化之重要手段,体现出其对待民间信仰方面的功利态度。其后之文帝作为励精图治之一代帝王,当延续了武帝之相关政策,其对巫蛊祝咒一类巫术尤其深恶痛绝,然禁之不力,竟至亡身于兹。自孝武帝公开废除武帝普禁淫祀政策,承认杂祠淫祀之合法地位后,之后诸帝均对巫鬼神祀术数一类甚加崇奉,表现为崇信巫者、畏鬼作祟、恣行厌胜、拜祭诸神、迷信星象等方面,其中尤需注意者为其对蒋神和苏侯神之崇奉,不但为其重建祠庙,甚至对其加爵封秩,这与当时内外形势有密切关系,同时,也是统治者利用鬼神巫术一类手段防范异己、翦除政敌的表现。需要指出的是,孝武以后诸帝虽对鬼神巫术星象一类崇信备至,却严防其为宗室朝臣所用,对于宗室朝臣与巫者交结、以星象术数图谶等行谋逆之行为是坚决惩治、严厉禁绝的。巫鬼星象卜筮一类除可作政治上之利用外,又可服务于帝王个人私欲及宫廷生活,因而深受孝武帝以后诸帝之崇信。可以说,在对待宗教信仰方面,刘宋帝王既有军事政治上之利用,又有扶持奖掖之举措,既有思想组织上之引导,又有制度规模上之管控,宗教信仰在刘宋一代成为繁荣文化的重要因素,刘宋帝王之宗教政策也成为其文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时宗教信仰之风的浸淫及个人私欲的驱动下,刘宋诸帝亦难逃其列,在个人信仰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多元化、功利化等特点。刘宋帝王对待宗教信仰的政策举措既有对东晋一代的继承和沿袭,亦有新情况下的新发展与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为后来之齐、梁、陈三代树立了典范,并成为之后历代王朝处理宗教问题的一个重要参考,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意义。
石少欣[7](2013)在《六朝时期比丘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六朝比丘尼是中土比丘尼的源头,只有清楚这一时期比丘尼在中土存在和发展的实际样态,才能正确认识六朝之后的比丘尼状况以及中土比丘尼的特色,进而才能更深入地讨论中国佛教文化的特质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旨在复原六朝比丘尼的真实状况,故运用文献学的方法,尽力搜集史书、碑刻资料及佛教典籍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同时,与社会史、文化史、政治史相结合,将比丘尼置于当时社会环境和宗教环境中进行客观考察。本文主体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印度西域比丘尼概况》简要介绍印度比丘尼的出现,利用小部《阿含经》简单介绍佛陀在世时比丘尼的成就,并根据西域出土的碑刻资料介绍比丘尼在当时的发展和比丘一样活跃。这一章主要强调比丘尼对佛教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并非如一般所认识的可以在教团中忽略不计,同时对八敬法在尼众中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了考察。第二章《六朝时期比丘尼的发展与政治》,这一章主要通过三方面五个时期的现象来谈:第一,后赵比丘尼安令首出家成为尼众女领袖,引起石虎的关注,从而父亲得到提升;比丘尼僧基出家时的高规格仪式及褚皇后为之立寺与僧基家族是青徐豪霸的探讨:第二:东晋孝武世比丘尼进入后宫与支妙音专权;第三:刘宋时比丘尼法静利用僧尼的交通特权参与谋逆之事;第四:南朝比丘尼成为贵族门师;第五:贵族女子出家为尼在当时成为时尚,出家从而成为血腥政治斗争的幌子。所反映的三方面即是:1.比丘尼出家后成为家族和皇室贵族发生联系的关键,尤其和后宫关系密切;2.僧尼在当时因为游学或游行教化而具有交通特权,从而为各方传递信息提供方便;3.北朝后妃出家无一例外与政治有密切关联,成为后妃实际被废而不会引起社会动荡的挡箭牌。第三章《六朝时期比丘尼的真实样态》。通过正史记载和石刻资料论证六朝时期比丘尼出家并不意味着与家族关系断裂,实际上一些比丘尼是住在家中的,住寺尼也依然承担着养老的义务;同时根据僧尼传记中的资料分析六朝时期南方和北方的佛道关系的不同,当时佛道观念处于一种混淆状态,比丘尼中常常见到服食等道教行为。此外,还根据有限的资料简单分析了比丘尼身上所反映的经济状况,并分析了北朝尼寺体现的道俗交流功能,介绍了尼众慈善教化贡献。第四章《六朝比丘尼的定慧修习》含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尼传统计,当时比丘尼所持主要经典是《法华经》,几乎占比丘尼总数的一半以上,这一现象反映的是当时僧众讲解与诵持该经的普遍,故对《法华经》的法系做了整理,发现青徐杨越一带及庐山是法华重地,且诵法华的僧尼又多同时坐禅,似乎为天台的成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其次整理了比丘尼修禅的法系,并且对尝试对禅法的大小乘区分加以探讨。第五章《中土比丘尼教团制度的实存状况》。本章讨论四方面问题:1.比丘尼戒律的传来和本土规范的制定;2.当时出家的条件:落发披法衣,但晋代南朝只提到改服出家,壁画中也有带发比丘尼;3.尼衣钵器物考:讨论缁服的含义与比丘尼赤服,根据尼传中提到的器物进行了简单考证。4.比丘尼丧葬考:直到唐代僧尼都未采纳西域火葬法,这一问题反映了中国是立足于本国文化对外来宗教进行了吸收和表层改变,称不上征服中国,但对一些一夫多妻的丧葬问题提供了新模式。最后是结论:这一身份的出现与家庭、社会、政治和经济相互影响。中土比丘尼的存在和发展与当时巫术、道教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比丘尼的考察,反映了中国佛教自身的特性。
钱光胜[8](2013)在《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及其信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及其信仰作为中土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古时期民众生活及精神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引言对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及其信仰的相关研究作了综述,综合各家对“冥界”作了定义,指出尽管学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但相关研究显得较为零散,特别是在对《太平广记》文献价值的深入发掘,以及传世文献与敦煌吐鲁番、黑水城文献的结合上,需要进一步深入,故尚有较大研究空间。第一章在对先唐冥界观念及其信仰进行概括基础之上,对唐五代宋初冥界中‘的神明进行了考述,指出了这一时期山川神的冥界化趋势,探讨了冥界神灵在数量及空间上的发展。第二章对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及其信仰中官吏的名称、地位、影响及其来源进行了论证,并以敦煌愿文为中心,考察了冥界官吏的佛道融合及其世俗化,并以道家韩真人演变为个例,探讨了愿文中的“保人可韩”和“专使可嚂官”的重要史料价值。第三章以道教对唐五代宋初冥界的影响为视角,对冥判、冥诉、天曹、算、簿籍、坑以及冥界中的地狱进行了考述,意在阐明汉魏六朝以来的道教与中土原有冥界观念对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及其信仰的重要影响,并对冥界与地狱的关系有所讨论。第四章以冥界与官禄、科举及政治,冥界与婚姻、财富和食禄,冥界与疾病等为论述重点,阐述了唐五代宋初的冥界前定思想。第五章着重考察了冥界观念及其信仰下民众的生活,论述了社邑在十王信仰下的造像活动,考察了冥界信仰之下刺血写经意义在唐五代的转变,并以《佛说寿生经》为例论述了纸钱在冥界信仰下功能的转变。第六章以《盂兰盆经》和盂兰盆会为个例,论述了民众冥界观念从“饿鬼”向“地狱”的转变,以斋会为例,考察了斋会之“禁杀”与杀生入冥的关系,指出唐五代时期断屠政策的实行进一步促进了冥界观念及其信仰的传播。第七章探讨了唐五代冥界观念及其信仰的影响及其演变。首先探究了冥界观念与墓葬文书中死后世界之间的关系,其次注意到《格萨尔》、《西藏度亡经》与目连救母变文、《阎罗王授记(十王)经》之间的关系,认为唐五代宋初的冥界观念及其信仰对藏地有所影响。最后从文献学的角度,考察了从《唐太宗入冥记》到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冥界之演进。结论部分对唐五代宋初的冥界观念及其信仰提出了几点结论,并从现实世界与冥界的关系变化上,指出了宋元以后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倾向及功过格的意义。
郭福亮[9](2012)在《围城效应:寿春古镇社会价值观念研究》文中认为价值观念作为观念的一种,指可能存在或实际存在的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取向或心理动态和行为定势。它是人们在一定环境中有关动机、目的、需要和情感意志的综合体现,构成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号召,此为我国对价值观大传统的论述,那么老百姓小传统的价值观念是什么呢?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本文选取寿春古镇作为田野点,运用主位和客位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当地居民生活价值观念进行研究,归纳并阐释了“围城效应”,从而对理解社会转型期我国居民价值观念具有重要意义。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从寿春镇的区位和历史沿革入手,对古镇人家进行描述,对古镇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为下文论述价值观念作了铺垫。第八章对产生寿春古镇价值观念的文化生境进行描述,指出价值观念是自然环境、文化积累、文化濡化的结果,并对当地价值观念进行评估。论文关于价值观念结构的分类,基本参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设计,因为需要是人的本性,人的需要是支配人的行为的内在动因,涉及到一定的心理行为取向或心理动态和行为定势,则是价值观念的问题。第二章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从当地居民职业选择、职业等级、自我认同、人口迁移的流出和流入的“推拉”等几个维度,描述了寿春古镇居民职业价值观念,指出古镇居民在职业选择中“有些人渴望出去,而出去的人渴望回到古镇”的围城效应,以及作为小镇居民面对下岗再就业这个时代问题,而表现出的深层次价值观念。第三章对古镇居民财产观念分为财产获取和财产的支配两个层次进行长时段的考察,尤其对“当面锣对面鼓”、“时苗留犊”、“挖松土”等人们熟知的典故进行详述,对当下居民财产的观念进行评估。第四章对当地居民的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享乐性消费观念,尤其对“穷身子富嘴”、“浮生偷得日日闲”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进行解析,指出当前居民消费力上升,消费欲望被激发出来,但实际收入下降带来的困惑和价值观念上的冲突。第五章按照空间将居民分为城内和城外居民,城内居民按照不同民族分为回汉两个民族,然后对城内同一民族和不同民族居民、城内与城外居民的交往观念进行交互研究,揭示了传说背后的历史心性和外地人对当地人“欺生”的理解。第六章通过梳理寿春镇多元宗教文化,结合当地居民的信仰状况,剖析了贯穿居民生活的民俗宗教,尤其对当地三月十五日四顶山庙会的抱娃娃习俗和挖仙药等进行详述,对民俗中存在的所谓“迷信”进行合理性解释,试图寻找到当地居民生活和民俗宗教的内在逻辑。第七章是对居民幸福观念的论述,涉及到“福禄寿”观念、“光宗耀祖”观念和“知足常乐”观念、“尚节义”观念。文章最后是结论,借用钱钟书先生小说《围城》的论述,对寿春古镇价值观念的围城效应进行理论提升。总体上讲,寿春镇作为社会转型期的一个典型,其价值观念既具有普遍性、特殊性;在时序上又有延续性,兼具传统与现代;空间上的相对性,东西方价值观念的激烈碰撞。当然,寿春镇价值观念既包含促进当地社会发展的合理因素,又具有阻碍当地发展的因素。所以,客观认识价值观念,对有利于地区发展的价值观念要加以传承和发扬,对于阻碍社会发展和居民社会适应的价值观念要勇于清除。
武玉秀[10](2012)在《敦煌遗书及其中的文学所反映的净土信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元2世纪下半藁,浮土信仰由印度传入中国,汉晋六朝净土高僧的活动使其得到了缓慢的发展。唐代善导和法照等净土高僧通过身体力行大力推崇,则使净土宗正式成为一大宗派,并在随後的长达三四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影乡了整个中国。随着净土思想的传入,净土艺术的创作也兴盛起来。净土艺术作为佛教艺术的分支,对於揭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历史造程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印度佛教艺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进入中国的,对中国的艺术产生了强烈的影乡。隋唐时期佛教艺术的进入中国主要经由陆路和海路两条路线,首先是外来粉本传入,接着是唐代画家在学习外来粉本的基础上自创粉本。隋唐佛教发展带来了佛画的繁荣,当时宫廷和民间都有大量的画家,从事佛画的绘制工作。五代宋初,皇家绘画机构设置尤为完备,受中原政权绘画职官设置的影乡,边远地区如敦煌也有画院、画行之设,这直接刺激了敦煌地区绘画艺术的繁荣。隋唐五代画史中也有大量的关於净土绘画创作的记载。隋唐五代绘画艺术的大遗存在二十世纪初於敦煌藏经洞被发现了,其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色彩纷呈的敦煌遗画,就敦煌遗画的制作材质而言,绢画等布帛类艺术品数量是最多的。敦煌遗画之材质——布帛,很多就是由中原地区流入敦煌的,这是由於敦煌当地布帛生产并不兴盛,种类也较为有限。唐代布帛生产的兴盛为遗画的创作提供了前提,唐代布帛生产之所以如此繁盛,主要是因为布帛是唐代赋税的重要来源之一,布帛在国家的统治中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地位,故而有时还被当做货币使用。唐代宫廷还设有繁琐的染织机构,负责对布帛进行再加工本文主要从绢画、刺绣、版画三大方面来阐释敦煌遗画。敦煌遗画中数量最多的是绢画,古代敦煌人造像的现实功利性很强,为亡者追福而造是最为常见的。造像供养的功利性,不仅反映在供养人造像的动机上,而且也表现在供养人对造像主尊的选择上,这在敦煌绢纸绘画中表现得更加明确。与耗资巨大的石窟造像大多由世家大族把持不同,费用较低的绢纸造像更多地为中下级官具、普通百姓所参与。敦煌绢纸造像供养的主尊主要有阿弥陀佛、乐师佛、弥勒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天王等,尤其以观音菩萨(引路观音、千手千眼观音像、水月观音、十一面观音、四臂观音、六臂观音、如意轮观音、观音曼荼罗、延寿命观音等)数量最多。而其中阿弥陀佛、乐师佛、弥勒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都与净土信仰息息相关。故而,研究敦煌遗画对於考察敦煌地区民间净土信仰的情况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流行与发展,刺繍这一中国傻秀传统工艺也开始应用于佛像及佛经的制作上。二十世纪初敦煌藏经洞刺繍遗物的发现,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现存敦煌吐鲁番刺繍佛像保存较为完整者,主要包括南北朝时期1件、隋唐五代6件,这7件佛像繍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其时佛教刺绣艺术的成就。後来,还出现了刺繍佛经,法藏敦煌文献P.4500即为其代表,这表明刺绣工艺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展至具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领域。唐代净土信仰空前盛行,唐人文集中也存有为数不少的赞颂给繍与净土信仰密切相关的佛、菩萨及变相的篇章。唐代善男信女繍造净土佛像、菩萨及变相之功德新求,大多是出於为亡者资福以往生净土,这也就成为净土信仰反映刺绣上的重要内容。制作刺绣艺术品作为功德讲究精细,越精细才越见诚心,尤其是繍像,要尽可能完美地表现法相的荘最以及西方极乐净土的盛况,这就对绣造技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於唐代文人画师的广泛参与,还产生了画供稿、艺人繍制,画繍结合的繍画。唐代文献中记载了大量的关於佛教刺繍艺术品的赞文,其中大量的是赞颂与净土信仰有关的阿弼陀佛、弥勒佛、乐师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及浮土变相等的篇章,这些文献记载是敦煌吐鲁番刺繍遗留物的重要补充。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对於揭示唐代佛教刺繍(主要是净土刺绣)活动之光盛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敦煌版画中也出现了净土信仰,版画的产生有一定的条件,在经历了汉字楷体化、纸张的普遍行用、雕刻技术成熟等前提条件之後,雕版印刷最终产生于隋代,经唐五代的发展,到宋元时期全面繁荣,明清时期臻於巅峰。而雕版印刷品的内容又与民间信仰密切相关,从雕版印刷品的相关发愿文来看,版画中关於净土信仰的雕版印制尤为流行,且历时长久,自五代大量刊刻的阿尔陀佛、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地藏菩萨等版画开始,这四种早期版画的普遍流行,表明净土信仰在晚唐至宋初在敦煌乃至整个中国都是被民众广泛接受的。至宋代雕刻《竺兰陁心文经》等经文,直至明清大规模雕刻《陀罗尼》等经文,在相关的发愿文字中都出现了净土信仰倾向。由此可见,在中国民间,从晚唐五代直至明清,这种净土信仰的熟情在雕版印刷术中是一路传承而来的。敦煌遗画中不管是绢画、刺绣还是版画中都出现了净土信仰的倾向,而这批艺术品的裂作年代又多在晚唐五代宋初,这说明唐至宋初净土信仰在敦煌民间有着广泛的传承,己经深入到了广大信众的深层意识形态之中,成为当时民众普泛的功德诉求。敦煌雕地处边地,但也是华夏大地的一个小缩影,通过对敦煌地区遗画中保存的净土信仰的探求,可以推知在唐至宋初的三四百年间,净土信仰在民间的信仰中估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敦煌遗画文学所反映出来的文化现象主要有四点:祭祀文化、寺院文化、职官文化和姓氏文化。敦煌遗画文学尤其是绢画的经变题榜与敦煌浮土类讲经文也有某种关联;敦煌遗画的发愿文与敦煌地区的佛事文学也有着密切的关联,文章从佛事文学中的初丧文学、治丧文学、国祭文学和私祭文学四个方面做了分析。
二、报恩道场宝顶山——读经札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报恩道场宝顶山——读经札记(论文提纲范文)
(1)白云禅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五、白云禅系的界定 |
第一章 白云禅系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白云禅系的地域性特点 |
一、桐柏山的地理环境 |
二、白云禅系在桐柏山的分布 |
三、白云禅系与当地信徒的关系 |
第二节 白云禅系在桐柏山的历史遗迹 |
第三节 法脉与血脉的良性互动 |
第二章 白云禅系的初创 |
第一节 白云禅系创立的社会背景 |
第二节 白云禅系的法脉源头 |
一、德昌追踪 |
二、太白创宗 |
第三节 宗派初创的口述历史 |
第三章 白云禅系的发展 |
第一节 白云禅系面临的时空际遇 |
一、时代背景 |
二、河南的佛教环境 |
第二节 白云禅系对出路的探求 |
一、走进白马寺的白云禅系 |
二、走进灵光寺的白云禅系 |
三、走进青原山的白云禅系 |
四、坚守桐柏山的白云禅系 |
第三节 白云禅系在特殊时期的顽强生命力 |
一、白云禅系寺院在特殊时期受到的严重破坏 |
二、白云禅系弟子以身护法 |
第四章 白云禅系的修行特点与禅法思想 |
第一节 白云禅系的修行特点 |
一、禅风高峻,注重实修 |
二、以戒为师,法承虚云 |
三、妙明灵彻,赤子真心 |
第二节 白云禅系的禅法思想 |
一、初发心一定要踏实认真 |
二、理路上要有正知正见 |
三、禅法思想的口述史 |
第三节 多元宗教文化互动下白云禅系禅法的包容性 |
一、佛道交会中源头与发展的呼应 |
二、禅净融合中山里山外的呼应 |
第五章 白云禅系与当代中国佛教 |
第一节 白马寺安僧立命的使命担当 |
一、海法禅师的精神抉择 |
二、白马寺的佛教振兴实践 |
第二节 白云禅系的现代性转换与文化自觉 |
一、寺院交流中的世界性视野 |
二、学术交流中的现代性追求 |
三、文化繁荣中的本土性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一节 白云禅系僧人口述史 |
一、妙侠法师口述史 |
二、清远法师口述史 |
三、体恒法师口述史 |
四、妙微法师口述史 |
五、妙明法师口述史 |
第二节 碑刻图片 |
第三节 统计表与法脉谱系图 |
一、南阳佛教寺院统计表 |
二、法脉谱系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件 |
(2)敦煌莫高窟第55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曹氏归义军前期政权建设与佛教活动 |
第一节 曹氏归义军政权的初创与佛教活动 |
一、曹议金执掌归义与政权建设 |
二、曹议金时期的佛教活动 |
第二节 曹元德、曹元深执政与佛教活动 |
一、曹元德、曹元深执政 |
二、曹元德、曹元深时期的佛教活动 |
第三节 曹元忠时期的稳定发展与佛教活动 |
一、内政外交 |
二、曹元忠生母及夫人 |
三、开窟造像 |
四、其他佛教活动 |
第二章 第55窟营建史实 |
第一节 第55窟形制及现状 |
一、窟前殿堂遗址 |
二、窟型 |
三、甬道及供养人图像 |
第二节 第55窟窟主及营建年代 |
一、窟主 |
二、S.2687 号写本与第 61、55 窟的关系 |
第三节 晚唐、五代敦煌佛教及洞窟营建对第55窟的影响 |
一、晚唐、五代时期的敦煌佛教 |
二、晚唐、五代洞窟营建对第55窟的影响 |
第三章 主室佛坛、背屏及窟顶造像 |
第一节 中心佛坛、窟顶及背屏部分造像 |
一、佛坛造像 |
二、背屏正、侧面造像 |
三、窟顶藻井及四天王 |
第二节 背屏后凉州瑞像 |
一、凉州瑞像信仰及相关造像 |
二、瑞像在洞窟中的位置及意义 |
第三节 窟顶四披图像及组合意涵 |
一、西披《弥勒经变》 |
二、东披《楞伽经变》 |
三、南北披《法华经变》与《华严经变》 |
第四章 东壁图像及组合意涵 |
第一节 东壁门上七佛图像意涵 |
一、七佛信仰及相关造像 |
二、敦煌石窟中的七佛造像 |
三、第55窟七佛图像 |
四、第55窟七佛意涵探析 |
第二节 东壁门南《金光明经变》 |
一、经典与图像 |
二、第55窟《金光明最胜王经变》 |
三、第 55 窟《金光明最胜王经变》图像分析 |
四、金光明经变的忏悔功能 |
第三节 东壁门北《密严经变》 |
一、经典与图像 |
二、第55窟《密严经变》 |
第四节 东壁图像组合意涵 |
第五章 主室南北壁经变及组合意涵(上) |
第一节 《弥勒经变》与《天请问经变》 |
一、南壁《弥勒经变》 |
二、北壁《天请问经变》 |
三、《弥勒经变》与《天请问经变》对应关系 |
第二节 《观无量寿经变》与《药师经变》 |
一、南壁《观无量寿经变》 |
二、北壁《药师经变》 |
三、《观经变》与《药师变》组合意涵 |
第六章 主室南北壁经变及组合意涵(下) |
第一节 《报恩经变》与《思益梵天问经变》 |
一、南壁《报恩经变》 |
二、北壁《思益梵天问经变》 |
三、《报恩经变》与《思益梵天问经变》对应关系 |
第二节 《观音经变》与《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 |
一、南壁《观音经变》 |
二、北壁《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 |
三、《观音经变》与《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组合意涵 |
第七章 从洞窟营建看曹元忠的佛教信仰 |
第一节 从 61、55 窟的营建看曹元忠执政 |
第二节 背屏正面佛座靠背的权利象征 |
第三节 弥勒信仰下的第55窟造像 |
一、敦煌的弥勒信仰及相关造像 |
二、“转轮王”信仰及相关造像 |
三、曹元忠的“转轮王”信仰与第55窟营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3)晚明佛教与汤显祖“情至”文学创作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回顾及展望 |
三、研究方法及具体思路 |
第一章 晚明佛教与文坛“性情”风潮 |
第一节 佛教思想发展演变概说 |
一、初传:汉代佛教 |
二、发展:魏晋南北朝佛教 |
三、鼎盛:隋唐佛教 |
四、衰落:宋元明清佛教 |
第二节 晚明佛教的新动向 |
一、圆融调和的丛林走向 |
二、晚明居士佛教的兴盛 |
第三节 晚明佛教之于文坛“性情”风潮 |
一、放逐名位,透视本心 |
二、无住生心,性情风涌 |
结语 |
第二章 汤显祖尺牍文书的“情至”思想 |
第一节 汤显祖在佛教中的游弋 |
一、禅净双修的居士生涯 |
二、现世人生与出世超越的艰难游走 |
第二节 汤显祖与泰州学派 |
一、汤显祖与泰州学派的关联 |
二、狂禅风潮下之生命“狂”与“真” |
三、贵生之“有情之天下” |
第三节 文学“情至”理念的形成 |
一、情本无心,发乎天然 |
二、意趣神色,情智所发 |
三、缘情着体,造立世界 |
结语 |
第三章 诗心禅意总关情 |
第一节 情生诗歌 |
一、慈悲之情 |
二、挚友之情 |
三、舐犊之情 |
第二节 寺宇梵唱 |
一、学子未仕访寺院 |
二、金陵梵刹接佛缘 |
三、徐闻道中引吭歌 |
四、平昌仙令行逍遥 |
五、家居悠游事洞明 |
第三节 山水灵音 |
一、心境一如,即境即心 |
二、禅思妙悟,空谷清音 |
结语 |
第四章 梦中说“梦”的情痴与迷觉 |
第一节“四梦”梦影 |
一、梦与佛教 |
二、娑婆“四梦” |
第二节 人生自是有情痴 |
一、生死以之痴小玉 |
二、死生不已丽娘情 |
第三节 梦了为觉,情了为佛 |
一、游梦迷情 |
二、情了为佛 |
结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大藏信仰与大足宝顶山石窟(论文提纲范文)
一、宝顶山石窟铭文中的“大藏” |
1. 宝顶山石窟“大藏”铭文出处 |
2. 从“大藏佛”说起 |
3.“大藏”一语的叙述方式 |
4. 安岳部分石窟所见相关铭文 |
二、“十二部经”和“四大部经” |
三、宝顶山“大藏”资料初步分析 |
四、小佛湾大藏塔 (经目塔) |
五、大藏信仰的历史追溯 |
1. 背景:宋代《大藏经》的雕刻、流传 |
2. 对大藏的信仰 |
3. 宋代民间的崇奉 |
4. 转轮经藏 |
5. 小结 |
六、宝顶山石窟所体现的大藏观 |
1. 大足一地可能出现的《大藏经》情况 |
2. 赵智凤的大藏观 |
(6)刘宋帝王与宗教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对“宗教”之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刘宋帝王与佛教 |
(二)刘宋帝王与道教 |
(三)刘宋帝王与鬼神巫术 |
第一章 宋武帝与宗教 |
第一节 宋武帝与佛教 |
一、对佛教之扶持与利用 |
二、对佛教之管制 |
三、扶持利用佛教之原因 |
第二节 宋武帝与道教 |
一、刘裕家族姻党与天师道 |
二、对孙恩卢循起事之镇压 |
三、刘裕之平桓玄 |
四、对道教谶语之利用 |
五、天师道对政治之迎合及自我调整 |
第三节 宋武帝禁淫祀 |
小结 |
第二章 宋文帝与宗教 |
第一节 宋文帝与佛教 |
一、对佛法之崇扬 |
二、对佛教之管制及利用 |
三、崇佛之原因 |
第二节 宋文帝与道教 |
一、铲除涉入宫廷争斗之天师道徒 |
二、陆修静之道教改革及与文帝之往来 |
三、文帝之生命宗教信仰与道教 |
第三节 宋文帝与淫祠巫术 |
小结 |
第三章 孝武帝与宗教 |
第一节 孝武帝与佛教 |
一、对佛教之利用与扶持 |
二、对佛教之管制 |
三、扶持佛教及加强佛教监管的原因 |
第二节 孝武帝与道教 |
第三节 孝武帝与鬼神巫术 |
一、重建蒋山祠庙,修复诸杂祠 |
二、偏信星象之说,行厌胜之术 |
三、崇信巫者之言,欲以巫致鬼 |
四、严防咒诅之术,禁图谶之说 |
小结 |
第四章 前废帝与宗教 |
第一节 前废帝与佛教 |
一、制停沙门致敬 |
二、毁佛寺驱僧尼 |
三、前废帝时期佛教之发展 |
第二节 前废帝与道教 |
一、前废帝与天师道 |
二、敕取上清道经,于后堂供奉道士 |
三、前废帝之荒淫乱伦与道教房中术 |
第三节 前废帝之畏鬼信巫 |
小结 |
第五章 宋明帝与宗教 |
第一节 宋明帝与佛教 |
一、对佛教之扶持与信仰 |
二、对佛教之管理与控制 |
三、佛教政策之原因 |
第二节 宋明帝与道教 |
一、宋明帝与天师道 |
二、征召优礼道士,立道馆以居之 |
三、设道儒释论道辩难之会 |
四、敕令陆修静上道经目录 |
五、以陆修静设三元露斋祈请治病 |
六、宋明帝与神仙道教及房中术 |
第三节 宋明帝与鬼神方术 |
一、崇信鬼神,拜神畏鬼 |
二、迷信方术,禁绝巫蛊 |
三、防为他用,排除异己 |
小结 |
第六章 后废帝与宗教 |
第一节 后废帝与佛教 |
第二节 后废帝与道教 |
第三节 后废帝与模拟巫术 |
小结 |
第七章 宋顺帝与宗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六朝时期比丘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史回顾 |
三、研究资料与方法 |
第一章 印度西域比丘尼略考 |
第一节 印度早期比丘尼 |
一、比丘尼的出现及其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
二、关于八敬法的问题 |
第二节 石刻所见印度西域比丘尼 |
第二章 六朝时期比丘尼的发展与政治 |
第一节 西晋、十六国河北知识女性出家与家人晋升 |
一、西晋末知识女性出家为尼 |
二、后赵比丘尼为佛教领袖 |
第二节 东晋褚后支持比丘尼的两种原因 |
一、女尼得皇后支持与女巫预言 |
二、建康尼寺建立与青徐豪霸 |
第三节 东晋孝武时尼僧干政 |
一、东晋孝武帝时期的政治 |
二、支妙音参政的社会影响 |
三、道安急寻尼戒的缘由 |
第四节 南朝比丘尼为门师 |
一、刘宋建国的祥瑞与释慧义 |
二、刘义真与释僧导 |
三、南朝比丘尼为门师 |
第五节 法静尼参与天师道徒谋叛 |
第六节 北朝后妃为尼与政变 |
一、后妃为尼的历史真相 |
二、后妃为尼非“北朝制度”辨 |
小结 |
第三章 六朝时期比丘尼的真实样态 |
第一节 六朝时期比丘尼与家庭关系 |
一、北朝比丘尼的在家生活 |
二、造像题记中所见比丘尼家族观念 |
第二节 从六朝比丘尼资料看佛道关系 |
一、天师道家庭出身的比丘尼 |
二、佛教尼僧的道教修行方式 |
三、比丘尼所体现的佛道之争 |
第三节 六朝时期比丘尼的田产 |
第四节 六朝时期比丘尼的社会影响 |
一、教化功能 |
二、比丘尼遭世讥议的记载 |
三、洛阳尼寺所体现的社会功能 |
第四章 六朝时期丘尼的定慧修习 |
第一节 六朝时期比丘尼的《法华经》修习 |
一、比丘尼学经概况 |
二、尼众主要修习经典——《法华经》 |
三、《法华经》传译 |
四、《法华经》学说之法系 |
五、《法华经》与禅诵双修 |
第二节 六朝时期比丘尼的禅观修习 |
一、东晋禅法概况 |
二、《尼传》所载修禅尼及其法系 |
三、比丘尼所修之禅法 |
小结 |
附录:六朝时期比丘尼写经题记 |
第五章 六朝时期比丘尼教团制度的实存状况 |
第一节 中土比丘尼教团的成立与发展 |
一、中土比丘尼之始及尼教团的出现 |
二、西晋北朝时期比丘尼教团的发展 |
三、东晋南朝比丘尼教团的发展 |
四、中土比丘尼出家规定的探讨 |
第二节 六朝时期比丘尼戒律流传及相关事宜 |
一、比丘尼戒律流传东土考 |
二、比丘尼戒坛之建立及中土尼僧轨范之制定 |
三、北朝僧尼不以“释”为姓者 |
第三节 比丘尼教团中的职务 |
一、寺主 |
二、寺官、三纲、尼正 |
三、比丘尼的管理机构 |
第四节 六朝时期比丘尼衣钵器物 |
一、六朝僧尼服考略 |
二、中土比丘尼器物考 |
第五节 中土比丘尼的丧葬 |
一、西域僧尼葬法 |
二、中土葬法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基本文献 |
(一) 文史典籍 |
(二) 金石碑铭 |
(三) 佛教文献 |
二、近人着作及论文(按姓氏音序排列)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及其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本文的基本思路 |
第一章 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及其信仰中的神明 |
第一节 先唐冥界观概述 |
第二节 唐五代宋初冥界中的王者 |
一、泰山府君及其郎君信仰 |
二、阎罗王 |
三、五道(将军)大神 |
第三节 山川神的冥界化 |
一、海、东海公 |
二、华山神及华山三郎 |
三、其他冥界神 |
第四节 神圣与世俗之间:冥界神在数量及空间上的发展 |
第二章 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及其信仰中的冥界官吏 |
第一节 冥界官吏 |
一、冥官 |
二、冥吏 |
三、冥界官吏的来源 |
第二节 冥界官吏的佛道融合与世俗化——以敦煌愿文为中心 |
一、“土府水官”探源 |
二、冥吏的世俗化 |
第三节 韩真人考——兼论敦煌愿文中的“保人可韩”和“专使可嚂官” |
一、韩终其人其事 |
二、韩终之神化 |
三、宋代的“韩真人”、“韩君丈人”和“可韩司丈人” |
四、元明以来的“韩君丈人” |
五、敦煌吐鲁番写卷中“保人可韩”、“专使可嚂官”与“珂寒寺”、“珂寒使” |
第三章 冥界审断以及地狱——以道教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冥界审判 |
一、道教与冥判 |
二、冢讼与冥诉 |
第二节 冥界中的“天曹”、“算”、“簿”和“籍” |
一、天曹、算 |
二、簿、籍 |
三、坑 |
第三节 冥界与人间及地狱 |
一、幽明之间 |
二、冥界与地狱 |
第四章 从“死生异路”到“定成命于幽数”——试论唐五代的冥界前定论 |
第一节 冥界与官禄、科举及政治 |
一、“纱笼中人”与冥界定官禄 |
二、冥界与科举 |
三、冥界与政治 |
第二节 冥界与婚姻、财富和食禄 |
第三节 冥界与疾病 |
结语 |
第五章 追寻一己之福——冥界信仰下的民众生活 |
第一节 晚唐五代的十王会与蜀地十王造像考述 |
一、《资中西岩前蜀武成三年(910)十王造像题记》与《先修十王会》《先修意》 |
二、晚唐五代十王信仰下的社邑活动 |
三、结语 |
第二节 敦煌写卷《灵州龙兴寺白草院史和尚因缘记》与唐五代的刺血写经 |
一、刺血之渊源 |
二、唐五代宋初的刺血写经及其意义之转变 |
三、结语 |
第三节 从“七七斋”到宋代寿生寄库会——冥界信仰下纸钱功能之转变 |
一、唐五代宋初以来的纸钱与冥界 |
二、“预修生七斋”与纸钱 |
三、俄藏黑水城《佛说寿生经》与冥界信仰下纸钱功能的转变 |
第六章 地狱观念在唐五代宋初的传播——以《佛说盂兰盆经》和斋会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从“饿鬼”到“地狱” |
第二节 斋会与“禁杀” |
一、疑伪经与斋日持戒 |
二、禁杀、社邑及断屠 |
第七章 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及其信仰影响与演变 |
第一节 从变化到回归:冥界观念与墓葬文书中的死后世界——以敦煌吐鲁番文献为中心 |
一、西北出土墓券、吐鲁番文书中地下世界 |
二、敦煌冥婚书仪和葬书中所见地下世界 |
三、上博《曹元深祭神文》中地下世界 |
四、结语 |
第二节 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对藏地影响 |
一、《目连救母变文》与《格萨尔》“地狱救妻”、“地狱救母”关系初探 |
二、《阎罗王授记(十王)经》与《西藏度亡经》之比较研究 |
第三节 从《唐太宗入冥记》到《西游记》——七至十六世纪冥界观念及其变迁的文献学考察 |
一、相关文献简介 |
二、说唱艺术与冥界观念及其信仰的传播 |
三、文献中所见冥界之演进 |
四、结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9)围城效应:寿春古镇社会价值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 价值、价值观、价值观念的概念 |
(二) 国外价值观念研究综述 |
(三) 国内有关价值观念研究综述 |
(四) 关于寿春镇的研究综述 |
三、 研究假设 |
四、 主旨内容和创新点 |
(一) 主旨内容 |
(二) 创新点 |
五、 借鉴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
(一) 借鉴的理论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围城”下的寿春古镇 |
第一节 寿春古镇简介 |
一、 古镇区位和交通 |
二、 古镇历史沿革 |
三、 古镇人家 |
第二节 城不在高,有年头就行 |
一、 城墙的修建 |
二、 城墙的维护 |
第三节 古镇的基本发展情况 |
一、 古镇空间发展的“围城” |
二、 古镇经济发展的“围城” |
第二章 寿春古镇职业价值观念 |
第一节 “万家灯火,哪一盏属于我” |
一、 古镇职业生活回顾 |
二、 “走千走万,还是寿县” |
三、 “离乡”与适应 |
第二节 我,可是城里人? |
一、 “身段”与工作 |
二、 “守土”与生活 |
第三章 寿春古镇居民的财产观念 |
第一节 古镇人财产获取观念 |
一、 廉洁与贪腐 |
二、 “挖松土” |
第二节 古镇人财产支配观念 |
一、 寿州孙的“意外”和“常态” |
二、 财产的“淡薄”和“绝对控制” |
第四章 寿春古镇居民消费价值观念 |
第一节 寿春古镇的生存性消费观念 |
一、 古镇人生活消费简述 |
二、 勤俭节约和“穷身子富嘴” |
三、 “有房才有家” |
第二节 寿春古镇的发展性消费观念 |
一、 “俗慕学问”和“读书无用论” |
二、 “小病抗,大病拖”的观念和预防观念增强 |
第三节 “偷得浮生半日闲” |
一、 “不如跳舞” |
二、 “泡一泡,十年少” |
三、 “无事小神仙” |
四、 养狗与打狗 |
第五章 寿春镇居民的交往价值观念 |
第一节 古镇人之间的交往观念(一) |
一、 互助与“亲情困境” |
二、 “人情”和“层级” |
三、 熟人调解与民悍好争斗 |
第二节 古镇人之间的交往观念(二) |
一、 “义夫”与“有偿服务” |
二、 教门上“热情”和“欺生” |
三、 法律观念增强与行为惯性 |
第三节 回汉之间交往观念 |
一、 互助和顾忌 |
二、 关帝庙与清真寺的“高度之争” |
第四节 古镇人与古镇外的交往观念 |
一、 古镇人比周边乡镇的“优越感” |
二、 “戒备和淳朴” |
第六章 寿春镇居民的宗教价值观念 |
第一节 寿春古镇宗教状况简述 |
一、 寿春古镇的道教 |
二、 寿春镇的伊斯兰教 |
三、 寿春古镇的佛教 |
四、 寿春古镇的基督教 |
第二节 居民的鬼神观念 |
一、 一般鬼——祖先 |
二、 神仙之说 |
第三节 “山不在高,灵则有名” |
一、 四顶山庙会简介 |
二、 “抱娃娃”和“仙药” |
第七章 寿春镇居民的幸福价值观念 |
第一节 福禄寿 |
一、 “多子多福”和“重男轻女” |
二、 光宗耀祖和“碑坚强” |
三、 “寿州不寿”到“健康长寿” |
第二节 知足常乐 |
一、 人心不足蛇吞象 |
二、 乐天安命和“一晌贪欢” |
第三节 尚节义 |
第八章 寿春古镇居民价值观念的文化生境和评估 |
第一节 寿春古镇价值观念的文化生境 |
一、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
二、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
三、 时变——当前社会转型的背景和古镇居民的社会结构 |
第二节 社会价值观念评估 |
一、 主位与客位的彷徨 |
二、 变迁与固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A:寿春镇居民价值观念调查部分问卷 |
附录 B: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C: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课题 |
(10)敦煌遗书及其中的文学所反映的净土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 敦煌遗画研究范围的界定 |
二 敦煌遗画文学的界定 |
三 该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藏遗画机构对敦煌精美遗画的影印出版 |
(二) 国内对敦煌遗画(主要是遗画文学)的研究现状 |
(三) 对敦煌遗画文学中所反映的净土信仰的研究情况 |
第一章 佛教净土思想传入中土及其发展 |
第一节 净土信仰在中国的早期发展 |
一 佛教的传入 |
二 早期净土类经典翻译情况 |
三 早期净土高僧的布教活动 |
第二节 唐五代——净土信仰的繁盛期 |
一 唐代周边国家佛教信仰的有关情况 |
二 唐代中原地区净土高僧的传教活动 |
三 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净土类经典 |
第二章 佛教艺术的传入及在唐至宋初的发展 |
第一节 佛教艺术的传入 |
一 印度佛教艺术的兴起及其影响 |
二 隋唐时期佛教艺术传入的路线及粉本问题 |
第二节 隋唐绘画机构设置及各类画工 |
一 唐代宫廷绘画机构 |
二 唐代着名的宫廷宗教画家 |
三 隋唐数量庞大的民间宗教画家 |
第三节 五代宋初的绘画机构 |
一 五代的绘画机构:皇家翰林国画院建立 |
二 宋初:皇家画院的繁荣时期 |
第四节 敦煌绘画的机构——画院、画行 |
第五节 唐至宋初画史所载的寺观净土绘画创作 |
第三章 敦煌遗画之主要材质布帛的生产与加工 |
第一节 唐代布帛生产概述 |
一 布帛是唐代赋税的重要来源 |
二 玄宗开元年间(713—741)的布帛生产 |
三 宪宗元和年间(806—820)的布帛生产 |
四 《新唐书》记载的布帛贡赋 |
第二节 唐代宫廷繁琐的布帛加工机构 |
一 布帛染织所隶属的机构 |
二 唐至宋初布帛艺术品的大发现 |
三 唐至五代的印染工艺 |
第四章 敦煌绢画所反映的阿弥陀净土信仰 |
第一节 慈悲怡然——观音菩萨部 |
一 作为弥陀肋侍的观世音菩萨 |
二 水月观音 |
三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
四 不空羂索观音菩萨 |
五 十一面观音菩萨 |
六 十二面六臂观音 |
第二节 广济群生——地藏菩萨部 |
一 五代宋初地藏信仰与美术 |
二 绢画地藏菩萨 |
三 十王经图 |
第三节 阿弥陀净土经变 |
第四节 观无量寿经变 |
第五节 观音经变 |
第五章 刺绣艺术所反映的弥陀净土信仰 |
第一节 唐以前的佛教刺绣工艺 |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刺绣工艺 |
一 绣造技术在舞衣上的广泛应用 |
二 绣造技术被用在装饰佛像的衣物上 |
三 刺绣被用在绣造佛经上 |
第三节 唐代绣像赞文所反映的弥陀净土信仰 |
一 妙相庄严——绣造阿弥陀佛 |
二 慈悲怡然——刺绣观世音菩萨 |
三 拔济众生——刺绣地藏菩萨 |
四 绣造西方浮土变相 |
第四节 刺绣艺术的外传及在五代宋的发展 |
第六章 版画所反映的弥陀净土信仰 |
第一节 雕版印刷产生的前提条件 |
第二节 隋唐时期中原地区雕版印刷术的发展 |
第三节 敦煌四种版画及其文学所反映的净土信仰 |
一 《四十八愿阿弥陁佛像并供养略仪》版画 |
二 《圣观自在菩萨心真言念诵略义》版画 |
三 《大圣地藏菩萨像》版画 |
四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像》版画 |
第四节 宋至明清雕版印刷品中所反映的净土信仰 |
一 宋代雕版印刷品中所反映的净土信仰 |
二 明清雕版印刷品中所反映的净土信仰 |
第七章 敦煌遗画所反映的弥勒净土信仰 |
第一节 绢画弥勒佛 |
第二节 绢童弥勒浮土经变 |
第八章 敦煌遗画所反映的药师净土信仰 |
第一节 绢画所反映的药师净土信仰 |
一 慈湣济世——药师琉璃光佛 |
二 药师净土变 |
第二节 刺繍所反映的药师净土信仰 |
第九章 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敦煌遗画文学——以绢画发愿文为中心 |
第一节 敦煌遗画文学所反映的敦煌祭祀文化 |
第二节 绢画所反映的敦煌地区的寺院文化 |
第三节 绢画所反映的职官文化——归义军使衙僚佐 |
第四节 遗画所反映的姓氏文化 |
第十章 敦煌遗画文学与敦煌文学的关系 |
第一节 与敦煌浮土类讲经文的关联性 |
一 《佛说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
二 《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 |
三 《说三归五戒讲经文》 |
四 《阿弥陀经押座文》 |
第二节 与敦煌佛事文学的相关性 |
一 初丧礼义——临圹设祭文学 |
二 治丧礼义——七七及十王斋文 |
三 国祭——行香文 |
四 私祭——祭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已发表论文 |
四、报恩道场宝顶山——读经札记(论文参考文献)
- [1]白云禅系研究[D]. 张倩. 中央民族大学, 2017(08)
- [2]敦煌莫高窟第55窟研究[D]. 高秀军. 兰州大学, 2016(08)
- [3]晚明佛教与汤显祖“情至”文学创作的关联研究[D]. 柳旭. 吉林大学, 2016(08)
- [4]四川地区佛教摩崖造像发现与研究[J]. 张媛媛. 石窟寺研究, 2014(00)
- [5]大藏信仰与大足宝顶山石窟[A]. 李小强. 2014年大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4
- [6]刘宋帝王与宗教关系研究[D]. 林飞飞. 南开大学, 2013(06)
- [7]六朝时期比丘尼研究[D]. 石少欣. 南开大学, 2013(07)
- [8]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及其信仰研究[D]. 钱光胜. 兰州大学, 2013(08)
- [9]围城效应:寿春古镇社会价值观念研究[D]. 郭福亮. 中南民族大学, 2012(06)
- [10]敦煌遗书及其中的文学所反映的净土信仰研究[D]. 武玉秀. 扬州大学,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