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论文文献综述)
刘育清[1](2015)在《丹红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梗塞(气虚血瘀证)患者使用丹红注射液与参麦注射液治疗后的疗效,给辨证联合应用中成药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治疗理念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来自东莞市中医院内三科属于气虚血瘀证的急性脑梗塞患者60例,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包含30例患者。(1)对照组:参照脑卒中诊治指南进行西医常规治疗。(2)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同时给予丹红注射液与参麦注射液。两组的干预时间均为14天。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都要进行NIHSS评分、中医气虚血瘀证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并进行记录。治疗14天后将观察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中医疗效评价:观察组:5例显效,20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达83.3%;对照组:1例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60.0%;两组间疗效对比,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对比,经统计分析,结果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风气虚血瘀证评分情况: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评分进行对比,经统计分析,结果提示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进行对比,经统计分析,结果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NIHSS评分情况: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评分进行对比,经统计分析,结果提示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进行对比,经统计分析,结果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情况: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评分进行对比,经统计分析,结果提示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进行对比,经统计分析,结果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指标:观察组在使用丹红注射液与参麦注射液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综合上述结果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气虚血瘀证积分、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均有改善;观察组在改善气虚血瘀证积分及提高中医疗效方面都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在观察期间,观察组无不良事件发生,安全性高,因而联合应用丹红注射液与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是安全的,也是有效的。本研究是辨证联合应用丹红注射液与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气虚血瘀证)的,在本研究中取得良好的疗效,因而辨证联合应用中成药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治疗理念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李鹏跃[2](2014)在《基于MD-MS技术研究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静脉和鼻腔给药的药动学差异》文中研究说明脑中风学名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难治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预后差、经济负担重的特点,在严重影响患者本人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葛根为治疗脑中风的常用中药。目前,其主要成份葛根素已有4种相关静脉注射制剂上市,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方面疗效确切。葛根素作用机制与扩张脑血管、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有关。同时,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除葛根素外,葛根总黄酮中其余成分同样具有脑保护作用,能够明显缩小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脑梗死体积、降低脑水肿程度、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水平,目前已有葛酮通络胶囊及愈风宁心系列口服制剂上市。然而,上述制剂均存在一定的缺陷。葛根素注射剂自1993年上市以来,临床不良反应时有发生,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而口服制剂存在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并且对于中风病人而言,吞服困难,给药顺应性较差。这些问题均限制了上述制剂在临床中的应用。传统中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均证明鼻腔给药是治疗脑病的有效途径。因此,本课题基于“鼻通脑络”中医理论,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鼻腔作为给药途径,采用微透析取样技术,对葛根素及自制葛根总黄酮经不同途径给药后的药动学差异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葛根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以葛根素和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葛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最优工艺为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h,所得工艺便捷可行,目标成分提取率达到90%以上。对葛根水提液进行了醇沉处理,最佳醇沉工艺为提取液浓缩至0.5g药材/ml,加95%乙醇,调节醇浓度为60%,醇沉24h,进一步提高了浸膏中目标成分的纯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单因素考察法对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树脂为HPD200A,上样液浓度为0.25g药材/ml,大孔树脂柱径高比为1:5,上样量为0.5g药材/ml树脂,上样流速为1ml/min,水洗2BV,水洗流速为0.5ml/min,30%乙醇洗脱4BV,醇洗流速为0.5ml/min。最终产物的出膏率约为10%,葛根素的纯度在30%以上,总黄酮的纯度在70%以上。对葛根总黄酮的树脂纯化工艺进行放大实验研究,所得提取物纯度基本稳定,工艺可行。对提取物中各成分进行质谱分析,初步推断其中5种主要成分分别为: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葛根素木糖苷、3’-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以Bcl-2 mRNA为指标对葛根素及提取物的抗凋亡作用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显示,提取物组效果更好,提示提取物中有成份能够促进抗凋亡基因Bcl-2mRNA的高表达,更有助于抑制细胞在缺氧环境下的凋亡。2葛根素微透析及HPLC-MS/MS方法的建立体外透析实验及反渗透实验显示,葛根素的探针传递率及回收率分别为:63.37%和71.52%,两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而不同浓度药液对探针回收率(或传递率)并无影响,通过探针清除率实验,证实了葛根素与探针膜材料之间不存在吸附;同时研究表明,药物回收率、传递率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值会随着探针外药液搅拌速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灌流液中添加适当的添加剂能够有效的提高回收率,降低传递率,同时亦使两者之间的差异增大;随着探针膜长的增加,药物的传递率及回收率均有显着提高,但两者之间的差值亦随之而增大。上述结果提示,如果需要求得体内的真实药物浓度,以探针的在体传递率替代在体回收率是不可行的,故采用零净通量法对探针的在体回收率进行了计算。脑探针的定位按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结合脑组织切片,确定嗅球的位置为以前囟为基点,AP:+8mm,ML:±1mm处定位,血液探针沿向心室方向植入颈静脉,以生理盐水为灌流液,采用零净通量法测定探针在血液及嗅球部位的在体回收率,分别为:17.52%,29.13%。建立了透析液中葛根素及内标柚皮苷的HPLC-MS/MS测定方法。色谱条件为C18色谱柱(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 column(3.5μm,4.6 × 1Omm,USA));HPLC条件:甲醇-水,0-8min,24:76,8-15min,60:40;MS/MS条件: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监测离子:415/295(葛根素),579/271(柚皮苷)。葛根素在0.002-0.111 μg/mL和0.111-8.9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分别为y=0.23816x-0.0001(r=0.998)和y=0.25562x-0.01582(r=0.999)。精密度、稳定性均符合要求。定量限以标准曲线最低点计。3葛根素经不同途径给药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将血液探针埋植于颈静脉,脑探针埋植于嗅球部位,葛根素按照7mg/kg的剂量分别静脉推注、静脉滴注、鼻腔给药,微透析取样,20min收集样品一次,HPLC-MS/MS检测透析液中药物浓度。以Kinetica药动学软件非房室模型处理体内数据。血药动力学结果显示:各组的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30.89±10.69μg/ml(i.v.)、9.31±3.99μg/ml(i.v.gtt)、3.82±1.03 μg/ml(i.n.),各组的血药 AUC0-5h 分别为 1524.63±584.05μg/ml.min(i.v.)、1037.18±501.70 μg/ml·min(i.v.gtt)、623.12±170.86 μg/ml.min(i.n.),各组的 tmax分别为 20min(i.v.)、100min(i.v.gtt)、68±10.95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 44.20±8.97min(i.v.)、87.24±7.84min(i.v.gtt)、140.27±7.86min(i.n.)。与静脉给药相比,鼻腔给药组各参数均有显着性差异。嗅球部位药动学结果显示:各组的药物峰浓度Cmax分别为0.29±0.07μg/ml(i.v.)、0.0523μg/ml(i.v.gtt)、0.50±0.16μg/ml(i.n.),各组的嗅球部位 AUC0-5h 分别为 28.44 ±6.89μg/ml·min(i.v.)、8.30±4.85μg/ml·min(i.v.gtt)、86.84±23.50μg/ml.min(i.n.),各组的 tmax分别为 20min(i.v.)、132±36min(i.v.gtt)、212±30.33 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 81.76±11.46min(i.v.)、162.63±19.00min(i.v.gtt)、186.43±6.25min(i.n.)。各组的脑靶向指数分别为1.87%、0.80%、13.94%。鼻腔给药虽然血药浓度较低,但嗅球部位药物浓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脑靶向性显着提高。4葛根素经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为了进一步模拟葛根素的临床用药对象和给药方式,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对病理状态下,葛根素经不同途径给药后的药动学行为进行了研究。血药动力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血药峰浓度Cmax为13.84±2.45μg/ml(i.v.gtt)、4.36±1.06μg/ml(i.n.),各组的血药 AUC0-5h分别为 1416.68±249.74μg/ml·min(i.v.gtt)、533.48±136.75μg/ml·min(i.n.),各组的 tmax分别为 100 min(i.v.gtt)、80±31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88.85±6.34 min(i.v.gtt)、115.61±13.82min(i.n.)。鼻腔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7.66%,与正常大鼠相比,静脉滴注时MCAO模型大鼠具有较高的血药AUC,鼻腔给药时MCAO模型大鼠血药AUC与正常大鼠组无显着性差异。嗅球部位药动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药物峰浓度Cmax为0.19±0.12μg/ml(i.v.gtt)、1.54±0.43μg/ml(i.n.),各组的嗅球部位的 AUC0-5h 分别为 24.50±16.74μg/ml·min(i.v.gtt)、255.96±87.74μg/ml·min(i.n.),各组的 tmax 分别为 104±38 min(i.v.gtt)、92±11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141.72±12.68 min(i.v.gtt)、136.57±17.12min(i.n.),各组的脑靶向指数为1.73%和47.98%。鼻腔给药组的Cmax、AUC均显着高于静脉滴注组,脑靶向系数更是高达静脉滴注组的27倍,充分体现了鼻腔给药的优越性。与正常大鼠相比,静脉滴注和鼻腔给药时,MCAO大鼠嗅球部位药物峰浓度和AUC显着增加,并且曲线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血脑屏障的破坏或脑缺血对嗅黏膜和嗅神经的影响所导致的。5葛根总黄酮经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制备MCAO模型大鼠,自制葛根提取物按照20mg/kg的剂量分别静脉滴注、鼻腔给药,微透析取样,HPLC-MS/MS检测透析液中药物浓度。以Kinetica药动学软件非房室模型处理体内数据。血药动力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血药峰浓度Cmax为14.96±3.97μg/ml(i.v.gtt)、0.75±0.30μg/ml(i.n.),各组的血药 AUC0-5h 分别为 1707.02±457.88μg/ml·min(i.v.gtt)、134.72±37.61μg/ml.min(i.n.),各组的 tmax 分别为 104±9 min(i.v.gtt)、68±18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90.28±15.18 min(i.v.gtt)、139.41±12.11min(i.n.),鼻腔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7.89%,但药物在血浆中的MRT显着长于静脉滴注组。与葛根素单独给药相比,静脉滴注时两者血药AUC并无显着差异,提示在该药物浓度下提取物中其余黄酮类成分并未对葛根素的代谢产生影响;但鼻腔给药时提取物组的血药AUC显着降低,仅为葛根素组的25%,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提取物中多种成分在透过鼻黏膜时发生竞争所致。嗅球部位药动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药物峰浓度Cmax为0.060±0.03μg/ml(i.v.gtt)、0.37±0.11μg/ml(i.n.),嗅球部位的 AUC0-5h分别为 7.38±4.65μg/ml-min(i.v.gtt)、58.60±14.48μg/ml·min(i.n.),鼻腔给药组嗅球部位药物浓度持续升高,并且下降趋势不明显,各组的DTI分别为:0.43%和43.50%。与葛根素单独给药相比,静脉滴注时提取物组嗅球部位AUC仅为葛根素组的30%,这可能是由于透过血脑屏障时黄酮类成分发生竞争所致,鼻腔给药也发生相似的现象。尽管葛根素组和提取物组鼻腔给药后血液和嗅球部位AUC存在显着差异,但二者的DTI分别为47.98%和43.50%,较为接近,进一步证明了黄酮类成分在经鼻转运入脑过程中存在竞争。
马丽虹,赵广,李可建[3](2014)在《缺血性中风血瘀生风病机假说的循证检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明确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证据,检验缺血性中风血瘀生风病机假说。方法:运用系统评价方法,检索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评价研究质量,应用Meta-分析等方法合并统计相关数据,应用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分别定性、定量检验统计结果的稳定性,获得相对可靠的临床疗效证据。结果:疏血通注射液、银杏叶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蚓激酶、丹红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红花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单味水蛭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均有效,且其Meta-分析结果稳定。结论:检验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血瘀生风病机假说的临床疗效证据相对充分,血瘀生风作为中风急性期的基本病机认识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马彬[4](2013)在《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国家对中医药领域研究的资助力度逐年递增,其科技论文数量亦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随着循证医学理念的不断深入,科研人员逐渐认识到,科技成果的质量才是重点。临床研究是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导致其研究成果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低下。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设计、实施与报告等各环节可能会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各因素以及与国外研究存在的具体差异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调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以促进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目的1.通过文献计量学和质量评价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包括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研究现状、与国外同类研究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环节、要点和问题及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回顾分析并进行对比分析,全面掌握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方法与报告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2.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以确定在论文发表阶段影响其报告质量的因素,为临床研究报告规范今后在我国的推广和实施提供针对性的参考依据。3.基于以上研究的结果,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中医药研究的特性,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提高和改善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促进其成果的利用和转化。方法1.基于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回顾性分析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的研究现状、方法和报告质量。2.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等重点环节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3.基于CONSORT清单和STRICTA清单被引入国内的不同时间段,回顾性分析国内针灸RCTs的方法和报告质量是否随着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改善和提高。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全面调查。采用频数、中位数和四分位距进行统计描述,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共纳入369篇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研究,突出表现的问题包括:45%的研究文献检索方法不全面甚至不正确(203篇/369篇);97.3%(359篇/369篇)的研究未检索不同发表类型的研究;96.5%(356篇/369篇)的研究未提供排除文献的清单;42%(155篇/369篇)的研究纳入标准宽泛不具体、甚至存在错误;58.8%(217篇/369篇)的研究未采用双人独立机制对文献和数据进行筛选和提取:55%(203篇/369篇)的研究未详细描述文献筛选纳入全过程及排除原因;70.7%(261篇/369篇)的研究数据合并方法不恰当,其方法与报告质量普遍较低。另外,其总体引用率较低,引用率为零的研究占到46.1%(170篇/369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亦较低(49.9%,184篇/369篇)。2.共纳入366篇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其中Chinese SRs共88篇,Other SRs共226篇,Ccohrane SRs共52篇。3种不同类型SRs研究在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中符合率大于8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Chinses SRs).vs73%(Other SRs).vs91%(Ccohrane SRs)和59%(Chinses SRs).vs74%(Other SRs).vs78%(Ccohrane SRs),其中Chinses SRs在两个清单中的符合率均最低。Chinese SRs与Other SRs和Cochrane SRs存在较大差距的方面主要包括:不同发表类型文献的纳入(2%.vs91%.vs100%)、广泛而全面的检索(40%.vs87%.vs100%)、相关利益冲突的说明(0%.vs61%.vs100%)、证据综合结果(23%.vs99%.vs96%)和计划书和注册信息(0%.vs4%.vs100%)等方面。此外,Chinese SRs, Other SRs和Cochrane SRs中被引次数为零的研究所占比例分别为53%.vs26%.vs40%,由临床医生完成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27%.vs63%.vs54%,进行更新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0%.vs3%.vs92%,可见Chinese SRs的被引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方面亦最低。3.共纳入1978篇国内针灸RCTs研究,1996年之前发表的为144篇其中针刺RCTs为122篇;1997年-2003年间发表为353篇,其中针刺RCTs为312篇;2004年-2012年间发表为1481篇,其中针刺RCTs为1301篇。虽然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刺RCTs在STRICTA清单各条目上的符合率均略有提高,但其实际比例依然很低,包括①针刺治疗的具体类型(6.6%.vs9.9%.vs12.7%);②针刺治疗的理由和依据(0%.vs0.3%.vs1.0%);③每位受试对象每个治疗单元所用针的数目(0%.vs0.3%.vs0.2%);④对针刺组施加的其他干预措施描述(19.7%.vs30.1%.vs33.7%);⑤对针灸师资质报告(0%.vs0%.vs0.4%);⑥无研究报告有关对治疗师的操作指导及其给患者的信息和解释等。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灸RCTs在CONSORT清单中符合率大于5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1996年).vs8%(1997年-2003年).vs26%(2004年-2012年)。主要问题主要包括:①研究方法阐述过于简单,包括资料收集的场所和地点(12.5%.vs24.6%.vs69.7%)、样本量确定依据(0%.vs0%.vs1.2%)等;②随机方法不消楚,包括对产生随机序列的方法报告(1.4%.vs15%.vs26.3%)、隐蔽分组机制(0%.vs1.4%.vs4.9%)和盲法实施(0%.vs5.7%.vs9.1%)等;③结果部分内容描述不清甚至缺少,包括受试者流程(0%.vs11.6%.vs20.6%)、招募受试者时期和随访时间(0%.vs2.1%.vs2.8%)、基线资料的提供(9.0%.vs17.8%.vs34.8%)和结局效应估计值及95%CI的报告(18.1%.vs36%.vs50.7%)等。此外,无任何研究注册及阐明可能的利益冲突。4.共纳入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杂志,其中SCl收录2种,Medline/Embase收录8种,CSCD收录7种,统计源收录46种。仅3种杂志在其“稿约”中提及并要求作者按照CONSORT声明各条目来规范报告RCTs,且给出了具体的版本和网址。此外,仅1种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CONSORT扩展版。无任何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PRISMA、MOOSE、TREND、STARD和STROBE等其他类型研究的报告清单。通过电话和E-mail方式,对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编审人员进行问卷调晒,54种期刊杂志给予回复,反馈率为85.7%,其中编辑为39人(占72.2%)、主编为3人(占5.6%)、编辑部主任为9人(16.7%)、其他人员为3名(占5.6%)。对于CONSORT声明,有8位编辑知道并子解,3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其中仅3位编辑表示对投稿的RCTs,该期刊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要求和遵循了CONSORT声明的要求,46%的编辑(2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CONSORT声明。对于PRISMA清单,仅2位编辑知道并了解,7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表示对投稿的SRs/Meta-分析,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未要求和遵循PRISMA清单的要求,65%的编辑(3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PRISMA清单。而对于其他类型临床研究报告清单,无任何人知晓并了解。结论临床研究质量是影响其转化和利用的关键因素,只有高质量的研究才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的研究显示:尽管国内中医药,特别是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在研究的题目、摘要、纳入研究的特征和文献质量评价方法阐述等方面的符合率较好,但在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文献检索方法不同发表情况的文献的纳入、对发表偏倚的评估、利益冲突的说明、文献筛选流程图的呈现、数据合并的合理性、研究间异质性或偏倚的分析以及对证据综合结果分析的的能力等方面,与国外同类研究存在较大差距。而对于国内针灸RCTs,尽管2003年之后发表的针刺RCTs的数量是之前所发表总数的3倍多,且各条目的符合率在不同的3个发表年代略有提高,但在多个条目上的实际符合比例上依然非常低,如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隐蔽分组的机制和实施、盲法细则、样本量计算依据和资料收集场所和地点等方面,其质量并未随着STRICTA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此外,国内中医药领域期刊“稿约”中对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情况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期刊的编审人员对研究报告的规范、临床研究注册制度等信息的知晓率较低。而且,尽管大部分期刊有意愿在今后进入此类相关报告规范,以提高不同类型的临床研究报告质量,但均无任何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则和时间规划。因此,我们强烈建议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方法和报告质量:①国内医学期刊尽早在“稿约”中引入这些国际临床研究报告标准,以规范和提高国内临床研究的报告质量,提升临床研究水平;②从期刊协会层面制定相关制度,由鼓励和建议投稿作者、期刊编辑在文章投稿、编审和专家评审阶段遵循相关的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过渡到强制执行;③对期刊编审人员开展和加强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培训,并建立考核机制,促进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更新;④将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加入到医学继续教育课程中,由国家授权各地区具备资质的科研单位,对其服务地区的临床医生、科研人员进行全面的SRs/Meta-分析方法学的培训:⑤在医学在校教育中引入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
李嘉伟[5](2013)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葛根素注射液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出现了明显的降低,且较对照组治疗后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初期2例患者出现了轻度反应,经过相关的对症治疗症状均消失,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有着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向临床推荐。
许锦奋[6](2011)在《川芎嗪、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急性期不同证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与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并比较两组注射液治疗不同证型的临床疗效,探讨其疗效机理,明确中药针剂是否要辨证选药。方法将合格的受试对象56例,按照中风-中经络的证型诊断标准分为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与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两组,每个证型组按梗塞部位分层,依接诊顺序1:1随机分成川芎嗪注射液组(以下简称川芎嗪组)与银杏达莫注射液组(以下简称银杏达莫组)。川芎嗪组用川芎嗪注射液16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250m1静脉滴注,每天1次。银杏达莫组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1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均予西医内科常规治疗,在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时,可使用相应西医治疗方法,不用类似试验药物作用的中药等。两组的疗程均10天,治疗后比较两组中药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不同证型的临床疗效。结果1.芎嗪组患者总有效率75.9%,银杏达莫组患者总有效率85.1%,两组间疗效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2.对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的病例,同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侯积分比较,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侯积分比较,P均>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的病例,同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侯积分比较,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侯积分比较,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各项主要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与银杏达莫射液均能促进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两组总的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在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方面,两组的疗效无明显差异;在治疗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方面,银杏达莫组的疗效比川芎嗪组好,这说明中药针剂应该进行辨证选用。两组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过程未发现不良反应,使用安全。
李春梅,王斌,孙占军[7](2010)在《葛根素的临床应用》文中指出葛根素(Puerarin普乐林、普乐宁)系豆科植物野葛干燥根提取物,具有通络活血、抗氧化、益智作用。因其药理活性很强,近年对其研究也逐渐深入,葛根素的各种制剂,及其联合用药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将从治疗心血管、脑血管、糖尿病并发症、急性乙醇中毒及双硫仑样反应、慢性咽炎、下肢外伤性水肿、帕金森综合征、突发性耳聋、眼部疾病、和妇科疾病等几方面进行综述。
杨彭[8](2008)在《川芎类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一种,其急性期临床目前的治疗主要是溶栓,卒中单元,抗血小板等,川芎类药物作为中药制剂动物试验证实可以改善缺血脑部血运,在临床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也有不少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但结果却有不少争议,缺乏其使用中的具体证据,需综合分析具体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现状。目的: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川芎类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进行评价,为合理选择应用治疗措施提供临床研究证据。方法:采用Cochrane脑卒中协作组的收集策略,检索数据库:CCTR(Cochrane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2007.issue.4、Database ofAbstracts of Reviews of effectiveness 2007.issue.4、ACP Journal Club(1991 to12,2007)、Cochrance Databases of Systematic Review(4th Quarter 2007)、Medline(1980-12,2007)、CBM-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82-2007)、中文全文期刊数据库(1989-2007);手检《中华神经科杂志》等10种杂志;追踪检索相关的综述、论文的参考文献。纳入有关川芎类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无混杂因素、真正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两名评价人员提取每个纳入试验关于研究质量、基线资料。结果:共收集到240个已完成的RCTs,其中46个(包括4808例患者)试验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均为阳性药物对照试验。所有纳入试验均未说明具体随机方法及分配隐藏方法,没有试验报告了盲法具体内容和方法,亦无随访资料。Meta分析结果显示46个试验异质性很大(I2=83.7%,P=0.14),治疗组的有效率(1874/2387,78.5%)弱于于对照组(1854/2421,76.5%),有统计学差异(RR=1.06,95%CI[0.98-1.14】,P=0.14)。川芎类治疗发生不良反应作用的情况其中chi?=17.52,p=0.35,I?=8.7%,两者有统计学异质性,合并后副作用发生率:治疗组(35/1031,3039%)与对照组(19/1032,1.8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64,95%CI=[1.00,2.68])。结论:本文结果提示川芎类药物在改善脑卒中功能性结局(死亡及其不良结局)等主要终点指标尚无证据支持,因此还不能将其推荐为脑卒中急性期的常规治疗方案。其改善功能性结局的效果有待于更多设计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RCTs予以进一步证实。
李可建[9](2007)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筛选优势治法与推荐方药。方法:全面收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临床试验,制定选择标准,筛选合格研究;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合格研究质量;对相关效应指标进行同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结果:检索相关文献5087篇,纳入合格研究236项,涉及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清热法、活血化痰法、活血清热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等治法28种,包括汤剂、丸剂、散剂、注射剂等方药74种,统计分析总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对危险度及率差、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加权均数差、需治疗病人数,并计算99%可信区间(统计结果见附录2)。结论: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本研究认为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为优势治法;首先推荐的益气方药为黄芪注射液,其次为刺五加注射液;首先推荐的益气养阴方药为参麦注射液,其次为生脉注射液;首先推荐的活血方药为灯盏花注射液,其次依次为三七制剂、蚓激酶、葛根素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银杏叶制剂;首先推荐的益气活血方药为补阳还五汤,其次为通心络胶囊;推荐的清热养阴活血方药为脉络宁注射液。
张永成,黄玲萍[10](2006)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60例经头颅CT证实的急性脑梗塞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在发病48h内开始应用药物治疗。治疗组30例静脉滴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250ml,1次/d,10d为1个疗程。对照组不用葛根素,两组均给予甘露醇、维生素等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监测治疗前后血流变学、肌酐、尿素氮、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含量的变化。结果葛根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3.33%,两组比较P<0.05。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组血流变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着,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二、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丹红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1.1 中医对中风的源流认识 |
1.1.1 先秦两汉时期 |
1.1.2 隋唐宋时期 |
1.1.3 金元时期 |
1.1.4 明清时期 |
1.1.5 清末明国时期 |
1.1.6 近代时期 |
1.2 中医对中风治法的认识 |
1.2.1 古代对中风的治法认识 |
1.2.2 现代对中风的治法认识 |
1.3 中成药注射液的临床运用 |
1.3.1 中成药的源流及应用 |
1.3.2 中成药注射液的联合运用 |
1.4 丹红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的临床运用 |
1.4.1 丹红注射液的临床运用 |
1.4.2 参麦注射液的临床运用 |
1.4.3 丹红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的临床运用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病例选择 |
2.1.1 病例来源 |
2.1.2 病例诊断标准 |
2.1.3 病例纳入标准 |
2.1.4 病例排除标准 |
2.1.5 病例中止、剔除标准 |
2.2 研究方案 |
2.2.1 分组方法与试验方法 |
2.2.2 观察指标 |
2.2.3 评定标准 |
2.2.4 统计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3.1 两组间基本情况比较 |
2.3.2 两组中医疗效比较 |
2.3.3 两组治疗前后气虚血瘀证积分比较 |
2.3.4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
2.3.5 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 |
2.3.6 安全性评价及不良反应事件记录 |
第三章 讨论 |
3.1 课题意义 |
3.2 理论分析 |
3.3 临床结果分析 |
3.3.1 治疗前两组间基本情况分析 |
3.3.2 中医疗效临床分析 |
3.3.3 中风气虚血瘀积分临床分析 |
3.3.4 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临床分析 |
3.3.5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临床分析 |
3.3.6 安全性分析 |
3.4 结论 |
3.5 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基于MD-MS技术研究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静脉和鼻腔给药的药动学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前言 |
第一章 葛根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及其对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
第一节 葛根提取工艺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葛根纯化工艺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葛根纯化放大工艺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节 葛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五节 葛根素及葛根提取物对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微透析及HPLC-MS/MS方法建立 |
第一节 微透析探针回收率体外实验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微透析探针在体回收率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HPLC-MS/MS方法学的建立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葛根素不同途径给药大鼠血液及嗅球部位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章 葛根素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血液及嗅球部位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五章 葛根总黄酮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血液及嗅球部位葛根素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六章 葛根素鼻腔给药入脑机理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缺血性中风血瘀生风病机假说的循证检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检索 |
1.2选择标准 |
1.2.1纳入标准 |
1.2.2排除标准 |
1.3选择方法 |
1.4分组、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 |
1.5统计分析方法 |
1.6效应指标 |
2 结果 |
2.1选择结果 |
2.2纳入研究概述 |
2.3纳入研究质量 |
2.4统计结果 |
2.4.1总有效率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 |
2.4.2敏感性分析 |
2.4.3失效安全数 |
3 讨论 |
3.1临床疗效分析 |
3.2统计结果稳定性分析 |
3.3循证检验缺血性中风血瘀生风病机假说 |
(4)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医药在我国卫生保健体系中作用 |
1.1.2 中医药现代化是促进其发展和被广泛认可的唯一途径 |
1.1.3 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材料与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回顾性调查 |
2.1 研究背景 |
2.1.1 系统评价的发展沿革及概念特点 |
2.1.2 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与步骤 |
2.1.3 系统评价方法质量与报告质量的评估工具 |
2.1.4 系统评价在我国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
2.2 研究内容 |
2.3 材料与方法 |
2.3.1 技术路线图 |
2.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
2.3.3 文献筛选流程 |
2.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2.3.5 质量控制措施 |
2.4 结果 |
2.4.1 文献检索结果 |
2.4.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
2.4.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方法质量 |
2.4.4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报告质量 |
2.5 讨论 |
2.5.1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
2.5.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质量存在的问题 |
2.5.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报告质量存在的问题 |
2.5.4 研究的局限性 |
2.6 结论 |
第三章 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对比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1.1 针灸在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
3.1.2 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针灸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3.2 研究内容 |
3.3 材料与方法 |
3.3.1 技术路线图 |
3.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
3.3.3 文献筛选流程 |
3.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3.3.5 质量控制措施 |
3.4 结果 |
3.4.1 文献检索结果 |
3.4.2 国内外针灸统评价/Meta-分析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
3.4.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质量 |
3.4.4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报告质量 |
3.5 讨论 |
3.5.1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基本特征和特点方面的差异 |
3.5.2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方法质量方面的差异 |
3.5.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报告质量方面的差异 |
3.5.4 研究的局限性 |
3.6 结论 |
第四章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与报告质量回顾性分析 |
4.1 研究背景 |
4.1.1 随机对照试验定义 |
4.1.2 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工具简介 |
4.1.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4.2 研究内容 |
4.3 材料与方法 |
4.3.1 技术路线图 |
4.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
4.3.3 文献筛选流程 |
4.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4.3.5 质量控制措施 |
4.4 结果 |
4.4.1 文献检索结果 |
4.4.2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
4.4.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 |
4.5 讨论 |
4.5.1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存在的问题 |
4.5.2 STRICTA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
4.5.3 CONSORT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
4.5.4 研究的局限性 |
4.6 结论 |
第五章 中医药期刊编辑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认知率及“稿约”中规定和引入需求调查 |
5.1 研究背景 |
5.2 研究内容 |
5.3 对象与方法 |
5.3.1 研究对象 |
5.3.2 调查方法 |
5.3.3 技术路线 |
5.3.4 统计分析 |
5.3.5 质量控制措施 |
5.4 结果 |
5.4.1 纳入期刊数量和种类 |
5.4.2 临床研究报告规范在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的规定 |
5.4.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认知和应用现状调查结果 |
5.5 讨论 |
5.5.1 “稿约”中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引入率较低 |
5.5.2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知晓和认知程度普遍较低 |
5.5.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率较差 |
5.5.4 研究的局限性 |
5.6 结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特色与创新 |
6.3 提高国内中医药研究质量的建议 |
6.4 促进国内中医药研究成果转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6)川芎嗪、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急性期不同证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药治疗中风病研究 |
1.1 中风病的分类 |
1.2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
1.3 中风病中医药的临床治疗 |
2 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
2.1 治疗理论基础 |
2.2 急性脑梗塞的个性化治疗 |
2.3 内科治疗措施相关研究 |
3 川芎嗪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进展 |
3.1 实验研究 |
3.2 临床研究 |
3.3 川芎嗪不同剂量给药的疗效观察 |
3.4 早期动脉溶栓联合川芎嗪治疗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
4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进展 |
4.1 实验研究 |
4.2 临床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选择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病例标准 |
1.6 病例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观察时间 |
3 统计学处理 |
4 研究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川芎嗪、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均有效 |
2 川芎嗪注射液与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急性期不同证型的分析 |
3 川芎嗪注射液与银杏达莫注射液的安全性检测 |
4 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川芎类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表 |
论文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正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文献检索及其结果合并 |
1.1 文献检索 |
1.1.1 检索范围 |
1.1.2 检索策略 |
1.2 检索结果合并 |
1.2.1 合并策略 |
1.2.2 关键类 |
2 文献选择 |
2.1 文献选择标准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文献选择方法 |
2.2.1 初筛 |
2.2.2 二次筛选 |
2.2.3 三次筛选 |
3 文献分组、分类、编号、登记 |
3.1 文献分组 |
3.2 文献分类 |
3.3 文献编号 |
3.4 文献登记 |
4 文献质量评价 |
5 文献信息收集 |
6 统计分析方法 |
6.1 Q统计量检验法 |
6.2 固定效应模型 |
6.3 随机效应模型 |
6.4 漏斗图分析 |
6.5 敏感性分析 |
6.6 失效安全数 |
7 效应指标 |
7.1 相对危险度、率差、加权均数差 |
7.2 需治疗病人数 |
结果 |
1 扶正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 益气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1 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2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3 黄芪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统计结果 |
1.2 益气养阴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2.1 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2.2 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 祛邪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 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1 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2 丹参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3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4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5 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6 红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7 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8 蚓激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9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10 其他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2 清热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2.1 安宫牛黄丸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3 数种祛邪治法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 扶正祛邪方药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1 益气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2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3 其他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2 清热养阴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2.1 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3 其他扶正祛邪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讨论 |
1 临床疗效分析 |
1.1 有效治法筛选 |
1.2 有效方药筛选 |
1.2.1 扶正方药筛选 |
1.2.2 祛邪方药筛选 |
1.2.3 扶正祛邪合用方药筛选 |
2 安全性分析 |
2.1 不良反应分析 |
2.2 恶化/病死情况分析 |
3 统计结果稳定性分析 |
4 优势治法、推荐方药筛选 |
5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机假说 |
6 影响系统评价结论的可能因素 |
6.1 纳入研究质量 |
6.2 发表性偏倚 |
6.3 临床异质性 |
6.4 待评价研究 |
6.5 证候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体系 |
7 后续研究 |
7.1 动态更新系统评价 |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
7.3 推广应用系统评价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查新报告 |
附录1 文献检索与选择结果一览表 |
附录2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统计结果一览表 |
附录3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纳入研究基本特征一览表 |
附录4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待评价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
附录5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排除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
详细摘要 |
(10)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疗效评定标准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临床疗效比较 |
2.2 实验室指标变化比较 |
2.3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四、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丹红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D]. 刘育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05)
- [2]基于MD-MS技术研究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静脉和鼻腔给药的药动学差异[D]. 李鹏跃.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
- [3]缺血性中风血瘀生风病机假说的循证检验研究[J]. 马丽虹,赵广,李可建.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02)
- [4]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D]. 马彬. 兰州大学, 2013(05)
- [5]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 李嘉伟. 海峡药学, 2013(04)
- [6]川芎嗪、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急性期不同证型的临床研究[D]. 许锦奋.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1)
- [7]葛根素的临床应用[J]. 李春梅,王斌,孙占军.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0(09)
- [8]川芎类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系统评价[D]. 杨彭. 广西医科大学, 2008(10)
- [9]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D]. 李可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05)
- [10]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临床疗效观察[J]. 张永成,黄玲萍. 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