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胶东半岛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浅谈胶东半岛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一、浅谈胶东半岛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高云逸[1](2021)在《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的文化演进与社会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最早开展科学意义上考古工作的地区之一,迄今已走过百年的历史。这里也是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的重点区域,对阐释中国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谱系论”和“文明论”为理论基础,本文试对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的考古学文化及其所表述的文明进行整合研究,以期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时空范畴内的文化演进与社会发展情况。论文第一章对本文讨论的时间与空间范围作出界定,简要回顾“两论”在东北地区考古研究中形成与运用的发展历程,概述本文的研究方法、内容与程序。论文第二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将中国东北地区划分为十个地理—文化区,即辽西地区、西辽河流域、下辽河流域、辽东半岛地区、西流松花江流域、东辽河流域、海拉尔河流域、嫩江流域和三江平原地区。以层位学和类型学为基本方法,以陶器纹饰和器型为主要着眼点,对上述十个地理—文化区内所包含的诸考古学文化进行分期定年研究,初步建立起各区的考古学文化编年序列。同时,从陶器纹饰、器型组合的共性与差异出发,辨识出了一些以往未被识别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将个别过去所划分的考古学文化或遗存合并为同一考古学文化;以及将部分曾经所命名的考古学文化拆分为不同的考古学文化或遗存。总之,是在已有研究成果和新材料的基础上,对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定性与定年的全面梳理。论文第三章主要是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谱系关系和文化格局的研究。首先,通过将上述十个区的文化编年序列进行横向串联,建立起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体系。其次,立足于文化的编年序列,着眼于陶器的纹饰器型,对诸考古学文化的纵向传承与横向渗透关系进行解析,由此构建出诸考古学文化的谱系关系。最后,以历时性演进的年代顺序为叙事脉络,以共时态互动的文化关系为分析主干,分阶段、分层次地探讨我国东北不同地区各个考古学文化的相互联系,即文化格局的演进与变动。论文第四章是对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社会发展的研究,主要探讨的是该地区的文明化进程。在前文所搭建的考古学文化研究平台之上,以年代早晚关系为线索,以物质遗存所反映出的社会演进现象为标准,分谱系、分阶段地剖析诸考古学文化的社会演进脉络。属查海时代的小南山文化、双塔一期文化和兴隆洼文化涌现出了玉质礼器,反映出当时社会已初步走向分化。仰韶时代早、中期诸考古学文化的社会分化进一步加深,宗教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以赵宝沟文化晚期和红山文化中期为代表的辽西地区神权和军权或已开始确立。至仰韶时代晚期,处于晚期阶段的红山文化为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结构,神权进一步发展,王权正式形成,标志着红山文化晚期跨入文明时代。基于诸考古学文化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划分出文明启步、文明起源、文明形成三个发展阶段。并对红山文化所代表的渔猎主导型文明以及红山文明的消亡原因、东北地区文明化进程中的边际现象等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论文第五章依据经过科学鉴定的动、植物遗存材料,对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新石器文化的经济格局进行了分析,突出了渔猎主导型经济在东北文化区文化面貌塑造和社会发展特点形成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论文第六章主要是本文所得出的主要创新性认识和重要补充意见的扼要总结。

张婉泽[2](2020)在《海岱记忆与仰韶潮流 ——彩陶艺术的发生与流变》文中提出当下考古学研究已经从建立文化谱系转向全面复原古代社会,精神或认知层面的探讨、早期艺术品的风格研究也成为考古学研究的应有之意。彩陶作为史前创造活动中不可忽视的艺术形式,作为研究区域文化的审美取向、风格传统的一个面向,极为有益。本文缘起于大汶口文化早期后段彩陶突然兴盛,庙底沟因素与富有本土特色的两类纹饰并行的现象。以此为切入点观察,在中期之后几何纹饰得以固定发展,饱含对早期后段及之前本地传统的理解,并始终处于各地文化交流之中。前人基础工作主要分析阶段性特征或是某一特定纹饰内涵,未谈及在交流外象之下海岱彩陶自身文化的源流与审美风格。本文试在考古学实证之上结合艺术史原理,对此作出一定解读。行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首先厘清本文背景的时空范围及相关概念,对海岱地区各区域遗址彩陶出土情况作简要介绍。再回顾其多学科交织的研究史,辨其得失,引出本文写作目的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时间。此章依明确出土层位与类型学梳理海岱地区各小区出土彩陶,以大汶口早期后段为轴心,向前、后作历时性的展开。还原海岱地区对彩陶的意会过程:一是叙述庙底沟文化彩陶浪潮,二是追溯文化扩散下的本土记忆。第三部分:空间。此章将空间在艺术史研究中的概念,运用到彩陶研究之中,进行不同分析层次上的整合。依次讨论二维平面,到三维器物空间,再到四维场所乃至大地域空间。将注视点从第二章孤立的彩陶纹饰转移到与承载平面、器物、外部空间、地域交流的关系上来,以联系与综合海岱地区彩陶艺术特质与条件环境。第四部分:风格。在正文的最末章,试对海岱地区审美风格作一定诠释。先引入广饶五村的个案分析以证地方趣味,理解海岱地区彩陶题材,最后归纳视觉形式。第五部分:结语。总结本文主要观点,并指出存在的不足。

马洪涛[3](2020)在《新石器时代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的文化交流》文中提出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文所论及的年代、区域、相关的考古学文化、学术史以及现有问题的提出。第二部分为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两个地区各自的考古学文化分期与编年体系的构建,根据出土材料,将胶东半岛分为北辛文化白石村类型(早段、晚段)-大汶口文化北庄类型(早期、中期、晚期)-龙山文化杨家圈类型,将辽东半岛分为小珠山下层文化-后洼上层文化-小珠山中层文化-偏堡子文化-小珠山上层文化。第三部分将两个半岛历时性的文化分期与编年体系进行横向对应,将其划分为具有共时性的五个发展阶段,从而在整体上统一构建起两地间的时空框架,以此为基础来探讨二者间的文化交流。一是小珠山下层文化-北辛文化白石村类型阶段,两地逐渐开始交流;二是后洼上层文化-大汶口文化北庄类型早期阶段,两地交流延续前一阶段特点,交流以辽东半岛输出为主;三是小珠山中层文化-大汶口文化北庄类型中期阶段,这一时期半岛交流活跃,在两半岛以及庙岛群岛上均有诸多实证,且这一阶段由于受海侵影响,两地遗址空间位置与不同生产活动所占比重均有所变化;四是偏堡子文化-大汶口文化北庄类型晚期阶段,这一阶段由于两地考古学文化面貌均有所变化,此期间两地很少进行交流活动;五是小珠山上层文化与龙山文化杨家圈类型阶段,这一阶段两地考古学文化交流密切,以胶东半岛的文化输出为主,又根据其地理位置的不同,各遗址受到影响的程度与特点又有所不同。第四部分为总结与展望。

边荣伟[4](2020)在《大汶口文化彩陶分期与分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彩陶是大汶口文化极具特色的文化因素之一,自大汶口文化早期延续至晚期,广泛分布于海岱地区。目前,发掘、调查采集发现的彩陶器有近300件,另有大量彩陶残片,彩陶资料十分丰富。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大汶口文化彩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丰硕,但对大汶口文化彩陶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期和分区研究仍有不足,更缺乏对彩陶背后隐藏的社会涵义的探讨。本文旨在运用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方法对大汶口文化彩陶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期与分区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区域的彩陶进行比较研究,探析彩陶在海岱地区内的时空流布。此外,将彩陶放归于遗迹单位,探讨彩陶背后隐藏的社会涵义,包括其使用功能及其与社会复杂化的关系等问题。本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本课题的研究概况以及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第一章: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分布与典型遗址。本章主要介绍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发现、分布和出土彩陶的典型遗址。第二章: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分期研究。在前人对大汶口文化分期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彩陶出土的层位关系及器形的类型学分析,将大汶口文化彩陶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五个发展时期。对彩陶纹样做了类型分析并统一定名。总结了彩陶不同发展时期的特征。第三章: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分区研究。在分期研究的基础上,将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分布区域划分为鲁中南、苏北、鲁中北、鲁西北、鲁东南、胶东、鲁豫皖交界区七个区域,并总结了彩陶的区域特征。第四章: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区域比较。从彩陶器形和纹样入手,着重对鲁中南、苏北、鲁中北、胶东、鲁西北等五个地区的彩陶进行了相互间的对比分析,总结了各区域彩陶发展的异同。第五章:大汶口文化彩陶的时空流布。在彩陶分期和分区的基础上,根据各区域彩陶发展的异同,分析了彩陶Ⅱ、Ⅲ、Ⅳ期时在海岱地区内的传播路线。第六章:大汶口文化彩陶的社会涵义。通过分析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出土单位属性,探讨了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彩陶的使用功能。将彩陶与墓葬形态相联系,通过墓葬形态体现的社会等级划分,探讨了彩陶与社会复杂化之间的关系。第七章:结语。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观点,并指出了研究不足之处。

赵紫君[5](2020)在《胶东地区先秦考古发现与研究述论》文中提出胶东地区先秦考古工作开始于上世纪30年代,在90年的发展历程中,随着考古发现的不断补充,研究的持续深入,以及技术的革新、理论的完善,胶东地区考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胶东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至晚期一直有人类居住,这一时期的考古发现主要是遗址、洞穴及打制石器和动物化石等遗物,通过这些遗存可以反映出胶东地区与日本、朝鲜的旧石器时代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并且是当时古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胶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有很多,包括灰坑、房址、墓葬和各类器物,目前胶东地区已经基本确立了白石村一期——邱家庄一期——紫荆山一期——北庄二期——杨家圈一期——杨家圈二期的新石器文化序列,并对各时期的文化面貌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胶东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工作的重要成果是文化谱系的建立,即岳石文化——芝水二期文化——珍珠门文化,这为探索胶东地区夏商时期夷人文化的相关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胶东地区周代考古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发掘了具有都邑性质的归城遗址,为中华文明古国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另外,出土了较多有铭青铜器,有利于研究夷人文化的相关问题。

王玉娇[6](2019)在《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獐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石器时代,海岱地区的先民们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目前,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按时间顺序分为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其中,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均有出土獐牙的现象。潍坊前埠下后李文化遗址已经发现獐的遗骸,但无獐牙出土。通过对发掘资料的整理分析,发现各文化出土獐牙数量呈现出一定规律:北辛文化时期开始出土獐牙,且均出土于地层、灰坑中,多有加工痕迹;大汶口文化时期出土獐牙数量陡增,地层、灰坑中仍有出土,墓葬中也有发现,且数量远远超过了地层、灰坑中出土数量;龙山文化时期继续有獐牙出土,墓葬、地层内均有出土,但其数量相较于大汶口文化时期明显下降。此外,邳县大墩子、邳县刘林、山东王因等遗址出土有獐牙勾形器。獐牙用途的研究,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最直接、重要的应是从猜牙的加工使用痕迹入手。加工痕迹多集中于刃部、尖端、根部。刃部磨制锋利,可以用于切、割;尖端细长,磨制痕迹明显,可用于勾、切;根部刻有凹槽,多是獐牙勾形器上的配件。通过对加工痕迹的整理,可以判定獐牙应是具有使用功能的工具。另一方面,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墓葬出土大量獐牙,部分有明显加工痕迹,部分呈自然状态,如西夏侯遗址出土7枚猜牙仍带有小块牙床骨,这说明獐牙可能开始成为随葬品中一种象征性、代表性的遗物,成为一种随葬习俗,但其工具的功能仍是存在的。獐牙勾形器应是用于战争或狩猎的工具。从地理位置上分析,出土獐牙遗址主要集中于鲁中南区、鲁东南区、苏北区、潍河流域等,胶东半岛、鲁西北区、鲁豫皖区也有少量遗址出土。从时间上分析,新石器时代早期獐并未出现在海岱地区,从中期开始出现,晚期发现数量最多,末期数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这与獐的生活习性有关,猜是喜暖性动物,多生活在植被茂盛的沼泽、湿地,多近水域。其次。不同文化时期,渔猎经济在社会生产中占比重也不同。通过对出土动物种类鉴定,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渔猎经济在社会生产中占较大比重,是先民们的重要肉食来源。龙山文化时期,农业十分发达,饲养家畜的种类、数量明显增多,成先民们的主要肉食来源。此时,渔猎经济成为一种肉食的补充方式。最后,不同地区地理环境有差异,先民们的生活方式也有不同。如胶东半岛地区,发现较多的贝丘遗址,生活于此先民多捕食海洋中的鱼类、贝类。综合出土獐牙地理位置、加工痕迹以及与其同时出土的遗物,对獐牙用途有了明确的认识。同时,对新石器时代气候环境、先民的社会生产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吴瑞静[7](2018)在《大汶口文化生业经济研究 ——来自植物考古的证据》文中提出大汶口文化是海岱地区一支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同时也是这一地区农业确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文运用植物考古方法,通过对大汶口早期北阡和大汶口遗址以及大汉口中晚期焦家遗址的植物考古个案研究,并结合该地区已有的植物考古研究成果,探讨大汶口文化的生业经济。根据植物考古发现情况和大汶口文化类型划分,将海岱地区划分为胶东半岛、鲁北、鲁中南、皖北四个地区。并对各个小区的农业及采集活动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各个区域之间生产方式的异同和生业经济的发展演变。大汶口文化早期,史前农业主体地位基本确立,农业生产是获取植物资源的主要方式,采集野生植物资源在植食资源利用中所占比例较小,各区域的生业模式有所差异,稻旱混作农业格局大致形成。胶东半岛地区是以黍为主的旱作农业,并辅以少量粟和水稻,农业生产在生业中可能并不占据主导地位,采集经济仍然占有一定比重。鲁中南地区是以粟、黍为主的旱作农业,粟、黍二者地位相当,同时种植少量水稻,农业为主要的生计模式。皖北地区农作物只有水稻,为稻作农业类型,野生植物资源只有栎属一种。但该遗址样品量少,结果不一定代表遗址的全貌,区域性表性可能更加有限。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农业发展较快,农作物种类增多,采集经济在生业中的比重进一步减小,黍的地位下降,粟、稻强化种植,稻旱混作农业正式形成。鲁北地区是以粟为主的旱作农业类型,同时种植少量黍和大麻,暂未发现水稻。农作物遗存的数量和种类似乎与其高等级的聚落规格不符,这可能与2016年发掘区位于遗址边缘有关。皖北地区总体上为稻粟混作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单一,各遗址农业有所差异。杨堡遗址水稻的地位和比例高于粟、黍,芦城孜遗址未见黍,粟的地位高于稻,尉迟寺遗址粟、稻地位相当或粟略高于稻。造成这种格局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水热条件的差异应是各地区发展不同农业类型的最主要原因,水稻种植可能是受到南方文化系统的影响。

徐昭峰,刘兆霖[8](2018)在《小珠山三期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珠山三期文化以辽宁长海县广鹿岛小珠山遗址中层遗存而命名。通过对典型遗址的分析,认为小珠山三期文化多种文化因素共存,是在该地区土着文化即小珠山二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部分后洼上层文化因素,加之受到大汶口文化强烈影响而形成的一支新的考古学文化。在分析诸多典型遗址的基础上,对小珠山三期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归纳概括。对小珠山三期文化陶器进行分组和分群,将小珠山三期文化分为早、中、晚三段和A、B、C三群,从而分析出小珠山三期文化的文化多元性及其渊源、流向。小珠山三期文化不仅与胶东半岛大汶口文化有密切交流,与朝鲜半岛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也有交流。

赵荦[9](2018)在《我国贝丘遗址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贝丘遗址的发掘始于1897年台湾圆山贝冢的发掘,此后与贝丘遗址相关的田野考古工作以1950年、1980年代中期、1990年中后期为节点,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贝丘遗址研究则以1990代中期为界分为初始和蓬勃发展两个阶段。国内贝丘遗址的研究受科技考古的推动,研究课题逐渐多元化、综合化,其中环境和生业研究贯穿始终。

李志鹏[10](2017)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末期黄淮下游地区的生业初探》文中提出本文综合动植物考古和人工遗物的研究成果,对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末期(公元前5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黄淮下游地区的生业进行了初步的综合研究和探讨。本文将以采集和渔猎经济为主、以农作物栽培和家畜饲养为辅的生业模式称之为"初级开发型"的生业模式,将以农作物栽培和家畜饲养为主、以采集和渔猎经济为辅的生业模式称之为"开发型"的生业模式。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北辛文化到大汶口文化是由"初级开发型"的生业模式到"开发型"的生业模式转变的过渡阶段,后一经济模式在大汶口文化时期确立,在此后的新石器时代基本呈稳定的上升发展。龙山文化时期较之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生业有很大的进步,形成多品种的农作物种植方式、多种类的家畜饲养方式,因地制宜的稻旱混作模式广泛分布。黄淮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与末期的生业有明显的区域特点和时代特征,其形成受自然环境和气候演变的制约与影响,最终则取决于该地区古人自身的生存策略、文化状况等能动性的一面。

二、浅谈胶东半岛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胶东半岛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的文化演进与社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评阅小组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答辩决议书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区系类型研究思想的实验与实践
    1.2 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的试点与发展
    1.3 小结
第二章 考古学文化的分区、分期与编年序列
    2.1 辽西地区
        2.1.1 小河西文化的界定与年代
        2.1.2 兴隆洼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1.3 西梁文化的年代
        2.1.4 赵宝沟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1.5 富河文化的年代
        2.1.6 上宅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1.7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女神庙”的年代及东山嘴遗址的分段
        2.1.8 水泉F18遗存的年代
    2.2 西辽河流域
        2.2.1 哈民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3 下辽河流域
        2.3.1 新乐下层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3.2 红山文化遗存的年代
    2.4 辽东半岛地区
        2.4.1 小珠山下层文化的界定、分期与年代
        2.4.2 后洼下层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4.3 后洼上层文化的内涵与年代
        2.4.4 小珠山中层文化的内涵、分期与年代
        2.4.5 辽东半岛地区大汶口文化的辨析
        2.4.6 万发拨子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的性质
    2.5 西流松花江流域
        2.5.1 大青川遗存的辨析
        2.5.2 关于左家山下层文化分期与年代的说明
        2.5.3 左家山上层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6 东辽河流域
        2.6.1 盘山遗存的辨析与年代
        2.6.2 西山湾子遗存的辨析与年代
        2.6.3 长山遗址的辨析与年代
    2.7 海拉尔河流域
    2.8 嫩江流域
        2.8.1 后套木嘎一期文化的年代
        2.8.2 双塔一期文化的内涵与年代
        2.8.3 黄家围子文化的内涵与年代
        2.8.4 乌兰吐遗存的辨识与年代
        2.8.5 后套木嘎三期甲组遗存的辨识
        2.8.6 后套木嘎三期文化的内涵与年代
        2.8.7 后套木嘎四期遗存的内涵与年代
        2.8.8 嫩江上游地区北山洞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年代
    2.9 牡丹江流域
        2.9.1 河口一期类型的内涵与年代
        2.9.2 亚布力文化的年代
        2.9.3 振兴文化的年代
    2.10 三江平原地区
        2.10.1 小南山文化的内涵与年代
        2.10.2 新开流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第三章 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谱系关系与文化格局
    3.1 时空框架
    3.2 谱系关系
        3.2.1 辽西地区
        3.2.2 西辽河流域
        3.2.3 下辽河流域
        3.2.4 辽东半岛地区
        3.2.5 西流松花江流域
        3.2.6 东辽河流域
        3.2.7 海拉尔河流域
        3.2.8 嫩江流域
        3.2.9 牡丹江流域
        3.2.10 三江平原地区
        3.2.11 小结
        3.2.12 对考古学文化区划分的两点认识
    3.3 文化格局
    3.4 小结
第四章 社会发展
    4.1 导言
    4.2 小河西文化系统的社会发展
        4.2.1 小河西文化的社会发展状况
        4.2.2 苏秉琦关于上万年文明启步的思考
        4.2.3 兴隆洼文化社会发展的新迹象
        4.2.4 对兴隆洼文化聚落和墓葬研究的两点说明
        4.2.5 赵宝沟文化军权与神权的萌芽
        4.2.6 红山文化中期神权的发展和社会分化的加剧
        4.2.7 红山文化晚期社会的质变
        4.2.8 红山文化玉质权杖头辨析
        4.2.9 红山文化文明形成的背景
        4.2.10 红山文明的消亡
        4.2.11 生业
        4.2.12 渔猎主导型文明——红山文化的个案分析
    4.3 小珠山下层文化系统的社会发展
        4.3.1 社会
        4.3.2 生业
    4.4 左家山下层文化系统社会的发展
        4.4.1 社会
        4.4.2 生业
    4.5 嫩江流域诸考古学文化社会的发展
        4.5.1 社会
        4.5.2 生业
    4.6 小南山文化的社会发展状况
        4.6.1 小南山文化社会分化的初现
        4.6.2 小南山文化与兴隆洼文化玉器的关系
        4.6.3 查海时代中国东北其他地区的玉器
    4.7 新乐下层文化的社会
        4.7.1 社会
        4.7.2 生业
    4.8 哈民文化的社会发展阶段
        4.8.1 社会
        4.8.2 生业
    4.9 中国东北地区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
    4.10 中国东北地区社会发展的几个特征
    4.11 东北地区文明化进程中的边际现象
    4.12 小结
第五章 生业方式与相关问题
    5.1 生产性经济的格局
    5.2 渔猎主导型经济与独特文化面貌的塑造
    5.3 渔猎型经济对特定地理单元内文化谱系演进的影响
    5.4 渔猎主导型经济与社会发展个性的形成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后记

(2)海岱记忆与仰韶潮流 ——彩陶艺术的发生与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时空范围及概念界定
    1.2 发现与分布
    1.3 研究史回顾
    1.4 研究方法
        1.4.1 类型学
        1.4.2 文化因素分析法
        1.4.3 艺术史原理
2. 时间
    2.1 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2.1.1 庙底沟文化因素
        2.1.2 理解庙底沟
        2.1.3 回到几何
    2.2 起源
        2.2.1 红顶钵
        2.2.2 本地刻划纹
    2.3 延迟
        2.3.1 中断
        2.3.2 另一地的发生
    2.4 记忆
        2.4.1 花瓣纹
        2.4.2 八角星纹
        2.4.3 太阳纹及其他星纹
        2.4.4 特殊几何纹
3. 空间
    3.1 平面空间
        3.1.1 线描与图绘
        3.1.2 阴刻与阳面
    3.2 器物空间
        3.2.1 内外彩的分歧
        3.2.2 分区
        3.2.3 复杂轮廓线
    3.3 场景
        3.3.1 匠人
        3.3.2 生活
        3.3.3 墓葬
    3.4 域外空间
        3.4.1 中原文化区
        3.4.2 东北地区
        3.4.3 江淮地区
        3.4.4 环太湖地区
        3.4.5 江汉地区
        3.4.6 小结
4. 风格
    4.1 趣味
    4.2 题材
    4.3 形式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海岱地区出土彩陶统计表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新石器时代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的文化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胶东半岛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
    1.1 白石村遗址
    1.2 北庄遗址
    1.3 杨家圈遗址
    1.4 紫荆山遗址
    1.5 小管村遗址
    1.6 于家店遗址
    1.7 大口遗址
    1.8 司马台遗址
    1.9 其他遗址
第二章 辽东半岛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
第三章 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时空框架对应及交流态势
    3.1 第一阶段:北辛文化白石村类型与小珠山下层、后洼下层文化阶段
    3.2 第二阶段:大汶口文化北庄类型早期与后洼上层文化阶段
    3.3 第三阶段:大汶口文化北庄类型中期与小珠山中层文化阶段.
    3.4 第四阶段:大汶口文化北庄类型晚期与偏堡子文化阶段
    3.5 第五阶段:龙山文化杨家圈类型与小珠山上层、北沟文化阶段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4)大汶口文化彩陶分期与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范围
    第二节 大汶口文化彩陶研究史回顾
        一 针对大汶口文化彩陶分期与分区的基础性研究
        二 大汶口彩陶与周围地区的对比研究
        三 大汶口文化彩陶艺术研究
        四 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图案解读
        五 彩陶制作工艺和科技分析
        六 中国史前彩陶综合性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分布与典型遗址
    第一节 大汶口文化彩陶分布概况
    第二节 典型遗址介绍
第二章 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分期研究
    第一节 分期依据
    第二节 彩陶纹样的分类
    第三节 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分期
    第四节 分期特征
        一 彩陶Ⅰ期
        二 彩陶Ⅱ期
        三 彩陶Ⅲ期
        四 彩陶Ⅳ期
        五 彩陶Ⅴ期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分区研究
    第一节 鲁中南地区
    第二节 苏北地区
    第三节 鲁中北地区
    第四节 鲁西北地区
    第五节 胶东地区
    第六节 其他地区
    第七节 小结
第四章 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区域比较
    第一节 鲁中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比较
        一 鲁中南地区与苏北地区
        二 鲁中南地区与鲁中北地区
        三 鲁中南地区与鲁西北地区
        四 鲁中南地区与胶东地区
    第二节 苏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比较
        一 苏北地区与鲁中北地区
        二 苏北地区与鲁西北地区
        三 苏北地区与胶东地区
    第三节 其他地区之间的比较
        一 鲁中北地区与鲁西北地区
        二 鲁中北地区与胶东地区
        三 鲁西北地区与胶东地区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大汶口文化彩陶的时空流布
    第一节 大汶口文化彩陶特色的形成
    第二节 Ⅱ期彩陶在海岱地区内的传播
    第三节 Ⅲ期彩陶在海岱地区内的传播
    第四节 Ⅳ期彩陶在海岱地区内的传播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大汶口文化彩陶的社会涵义
    第一节 彩陶使用功能的阶段性变化
        一 大汶口文化早期
        二 大汶口文化中期
        三 大汶口文化晚期
        四 小结
    第二节 社会等级化与彩陶的关系
        一 墓葬等级划分
        二 彩陶数量与墓葬等级的关系
        三 彩陶质量与墓葬等级的关系
        四 小结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胶东地区先秦考古发现与研究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二、胶东地区先秦考古工作概况
    三、胶东地区先秦考古研究概况
    四、胶东地区先秦考古展望
第一章 旧石器时代
    第一节 考古发现
    第二节 相关研究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
    第一节 考古发现
    第二节 相关研究
        一、文化发展谱系及性质研究
        二、贝丘遗址环境与资源域研究
        三、动植物考古研究
        四、与辽东半岛文化关系研究
第三章 夏商时期
    第一节 考古发现
    第二节 相关研究
        一、文化发展谱系及性质研究
        二、动植物考古研究
        三、与辽东半岛文化关系研究
        四、族属问题研究
第四章 两周时期
    第一节 考古发现
    第二节 相关研究
        一、墓葬研究
        二、陶、铜器铭文与古城古国研究
        三、地方文化遗存研究
        四、动植物考古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獐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獐牙的考古发现
    第一节 北辛文化
    第二节 大汶口文化
    第三节 龙山文化
    小结
第二章 聚落考古视角下的獐牙研究
    第一节 海岱地区獐牙出土位置
        一、灰坑、地层中出土獐牙
        二、墓葬中出土獐牙
    第二节 海岱地区出土獐牙的区域性变化
    第三节 海岱地区出土獐牙的历时性变化
    第四节 海岱地区墓葬出土獐牙及獐牙勾形器研究
    小结
第三章 獐牙反映的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社会
    第一节 气候与环境
    第二节 动物资源的获取与生业经济
    第三节 特殊葬俗及意义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版
致谢

(7)大汶口文化生业经济研究 ——来自植物考古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时空范围的界定
    第三节 大汶口文化生业经济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第一节 现代自然地理概况
    第二节 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环境
    第三节 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材料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四章 浮选结果和分析
    第一节 北阡遗址
    第二节 大汶口遗址
    第三节 焦家遗址
    第四节 皖北四处遗址
    第五节 对比分析
第五章 讨论
    第一节 大汶口早期的生业经济
    第二节 大汶口中晚期的生业经济
    第三节 大汶口文化生业经济的发展演变
结语
图版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辨情况表

(8)小珠山三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珠山三期文化的内涵与性质
    (一) 典型遗址分析
        1. 小珠山遗址
        2. 吴家村遗址 (3)
        3. 郭家村下层遗存
        4. 东水口遗址
    (二) 文化内涵
    (三) 性质分析
        1. 小珠山遗址
        2. 吴家村遗址
        3. 郭家村遗址
    (四) 生业
二、小珠山三期文化的年代及分期
    (一) 年代
    (二) 分期
        1. 郭家村下层遗存分组
        2. 小珠山遗址分组
        3. 吴家村遗址分组
        4. 东水口遗址第二期遗存
三、小珠山三期文化与周边文化的交流
    (一) 与胶东半岛地区的交流
    (二) 与朝鲜半岛地区的交流
        1. 堂山遗址
        2. 西浦项遗址

(9)我国贝丘遗址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贝丘遗址的调查和发掘
    1.1950年以前——零星的调查和发掘阶段
    2.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调查为主、发掘为辅的阶段
    3.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发掘为主、调查为辅的阶段
    4.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发掘为主、区域调查配合的阶段
二、针对贝丘遗址的研究
    1. 初始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
    2. 蓬勃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3. 小结
三、结论

(10)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末期黄淮下游地区的生业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黄淮下游地区新时期时代晚期到末期的考古学文化序列
二、动植物考古研究
    1、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早期 (公元前5500年至公元前3500年) 。
    2、大汶口文化时期 (公元前4200-公元前2600年)
    3、龙山文化时期 (公元前2600至公元前2000年)
三、相关人工遗物的探讨
四、生业特征及形成原因
    (一) 生业特征
    (二) 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对生业特征的影响
    (三) 文化状况对生业特征的影响
五、结论

四、浅谈胶东半岛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的文化演进与社会发展[D]. 高云逸. 吉林大学, 2021
  • [2]海岱记忆与仰韶潮流 ——彩陶艺术的发生与流变[D]. 张婉泽. 山东大学, 2020(12)
  • [3]新石器时代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的文化交流[D]. 马洪涛. 吉林大学, 2020(08)
  • [4]大汶口文化彩陶分期与分区研究[D]. 边荣伟. 山东大学, 2020(09)
  • [5]胶东地区先秦考古发现与研究述论[D]. 赵紫君. 烟台大学, 2020(06)
  • [6]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獐牙研究[D]. 王玉娇.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7]大汶口文化生业经济研究 ——来自植物考古的证据[D]. 吴瑞静. 山东大学, 2018(12)
  • [8]小珠山三期文化研究[J]. 徐昭峰,刘兆霖.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 [9]我国贝丘遗址研究述评[J]. 赵荦. 福建文博, 2018(01)
  • [10]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末期黄淮下游地区的生业初探[J]. 李志鹏. 南方文物, 2017(03)

标签:;  ;  ;  ;  ;  

浅谈胶东半岛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