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彩色等离子体显示器的暗场增强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墨馨,王丹燕,张诚[1](2021)在《超构表面结构色的原理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与传统化学颜料滤光片相比,基于微纳光学结构的滤光片所呈现的颜色不仅纯度高、亮度大而且不易褪色,更重要的是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超构表面结构色滤光片因在光学装饰、彩色显示、成像以及光伏等领域存在潜在的应用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微纳加工技术的进步,基于不同共振机理的超构表面结构色滤光片相继实现。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超构表面产生结构色的三种典型共振机理,然后介绍超构表面结构色滤光片在全彩显示、全息成像、信息加密以及彩色光伏器件等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对超构表面结构色滤光片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李阳[2](2021)在《Micro-LED阵列理论及显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光二极管(LED)以亮度高、寿命长、响应速度快和环保等优点在照明和显示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几年,半导体微纳制造技术与LED技术的结合使LED显示技术向着微显示、高分辨率的方向迅速发展,具有微米量级特征尺寸的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关注。与OLED和LCD等技术相比,Micro-LED具有很多优异的特性,如更高的亮度、分辨率与色彩饱和度,更低的能耗,更长的寿命和更快的响应速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Micro-LED阵列是在较小面积内集成的高密度、微尺寸的LED二维阵列。其微尺寸、高亮度等优点使之可以应用在高分辨显示、无透镜显微镜、超分辨显微镜、光学镊子、光神经接口、无掩膜光刻和可见光通信等众多领域。同时,随着需求的升级,全彩Micro-LED阵列器件也进入人们的视野。全彩显示器件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如面板显示器、平视显示器(HUD)、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智能手表和智能手机等。本文针对Micro-LED的阵列理论及显示技术开展了研究,具体工作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开展了Micro-LED器件光电特性的研究。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了电极结构和尺寸对Micro-LED光电特性的影响,并提出通过将Micro-LED阵列化提高电光转换效率的方法。通过有限元仿真,将40μm、80μm和160μm的大尺寸的Micro-LED阵列化成2×2的20μm、40μm和80μm的小尺寸的Micro-LED阵列,对比分析相应的光电特性,结果表明,由于电流密度分布和散热能力的改善,阵列化的Micro-LED比具有相同发光面积的大尺寸Micro-LED具有更高的峰值光功率。(2)开展了Micro-LED阵列器件制备工艺的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了掩膜材料对ICP刻蚀的影响和沉积方式对二氧化硅介质层质量的影响,并通过ICP台面刻蚀、N电极沉积、二氧化硅沉积和P电极沉积制作了可单独驱动的像素尺寸为10μm×10μm,阵列数为6×6的倒装蓝光Micro-LED显示阵列。(3)开展了三色集成Micro-LED全彩显示阵列器件的研究。首先设计了全彩色Micro-LED阵列显示器件的整体结构和工艺流程;然后在硅衬底上设计和制作了图形化内部驱动电路,并通过转印将红绿蓝单色Micro-LED集成到该硅基板上形成全彩色Micro-LED阵列;红绿蓝Micro-LED均是倒装型结构,其中,倒装红光Micro-LED是通过衬底转移,台面刻蚀,金属沉积和芯片切割制作而成;将全彩色Micro-LED阵列与外部驱动电路集成,完成48×48全彩色像素化可寻址Micro-LED显示器件的制作。(4)开展了单片集成Micro-LED全彩显示阵列器件的研究,提出通过微流控技术制作用于Micro-LED全彩显示的量子点色转换层的新方法。制作了具有高效的发光性能的钙钛矿量子点,绿光量子产率高达90%、FWHM可达14.2nm,红光量子产率可达51%、FWHM可达23.8nm。通过微流控技术制作了全彩像素单元尺寸为400μm和200μm,阵列数为10×10和20×20的三种钙钛矿量子点色转换层。实验表明,2mg/m L浓度的红绿钙钛矿量子点具有最佳的性能,所对应的量子点色转换层色空间覆盖率为131%NTSC,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
杨文宏[3](2021)在《硅基超构表面的结构色显示与动态全息调控》文中指出为了满足人类视觉体验和传递再现真实的色彩信息,追求高性能和多功能的色彩显示成为了显示领域的目标之一。受到自然界中一些动植物体表微纳结构与光相互作用所呈现鲜艳颜色的启发,科学家们开启了对微纳结构显示器件的研究。依靠近年来微纳加工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利用微纳结构组成的二维超构表面(Metasurfaces)对光振幅和相位的调控,结构色和全息显示器件成为了纳米光子学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借助于硅,二氧化钛等介质材料制备成本低,高折射率以及与现有CMOS技术兼容的独特优势,超构表面的显示器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性能还不能满足新一代显示技术对宽色域、高亮度和分辨率以及多功能可调的需求,微纳结构的性能和应用潜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其中多参数的结构色设计、高性能的结构色显示技术以及利用结构色拓展的动态全息显示技术还未得到突破。针对上述超构表面结构色面临的挑战,本文结合信息领域显示技术对高性能和多功能结构色的迫切需求,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单晶硅超构表面的研究和应用:一是设计了可多参数优化的圆环和C形开口圆环结构,实现了广色域全彩显示和异常折射的应用。二是设计折射率匹配层使结构色实现了5项关键性能参数的同时突破,提高了结构色的应用价值。三是通过超构表面双功能的设计,集成了彩色图案显示和动态可调全息功能,扩展和丰富了结构色的动态显示应用功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本文设计制备了内部带有孔洞的单晶硅圆环结构,对外半径和内半径的多参数调控实现了对入射光振幅在可见光波段的广范围调控。经过优化参数,实现了150%的s RGB色域显示,并开发优化了HSQ负性光刻胶的制备工艺,制备出了高质量的圆环结构,实现了覆盖可见光波段高亮度的色彩显示,蓝光区域的反射率高达70%。进一步设计了开口圆环的C形结构,可以对外半径、内半径、周期以及开口角度进行4个维度的设计优化,得到了覆盖0-2π相位的8种单元结构,实现了异常折射应用。通过在单晶硅超构表面加入折射率匹配层,显着压制了基底的反射和宽谐振峰,使得色彩的显示色域大幅提升。首次实现了优异结构色的所有关键性能包括:色域、亮度、半高宽、分辨率、制备难度的一体化突破,实现了色域的最高记录值,171%的s RGB色域(97.2%Rec.2020),最高显示亮度达到了76%,反射峰的最窄半高宽可以达到34 nm,最高分辨率超过了100000 dpi。这一进展有望为结构色在广色域高分辨显示器,彩色纳米打印,生物分子探测传感等领域的商业化应用带来新途径。为了拓展结构色的功能性应用,通过将全息显示集成于结构色的设计,实现了动态双功能的可调超构表面。其中利用单晶硅纳米椭圆柱的设计,同时控制了圆偏光的振幅和Pancharatnam-Berry相位。在白光照射模式下结构色的工作色域可以覆盖121%的s RGB,呈现出五彩的卡通图案。而在激光照射下可以实现远场全息图案的投影。此外,利用外部环境折射率对振幅的控制,全息显示的设计还集成了动态调控功能,在加入溶液后,也可以实现特定波长全息图案“开”、“关”或“保持不变”的选择性调控功能,全息图案的切换时间可以达到16 ms甚至更短。这一研究拓展了基于超构表面结构色的动态功能性应用,进一步提升了超构表面结构色在微流体动态显示、光学安全和信息存储、功能性动态色彩调控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于华[4](2020)在《铝纳米粒子可控合成、光学性质及生物应用》文中认为贵金属纳米粒子例如金、银和铂等在表面等离子体增强光谱、催化和生物传感等方面展现了优异性能,被广泛研究。通过调节粒子成核生长过程,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合成实现了精确的尺寸和形状控制。但对主族金属的化学合成,尤其是铝纳米材料的相关研究甚少。由于高的标准电极电势,且缺少合适的表面配体,因此精确调控铝纳米粒子的尺寸和形貌仍极具挑战。贵金属如金、银纳米粒子具有化学稳定性和易于表面改性等优点,在可见光的激发下产生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LSPR),受到广泛关注。但是贵金属基纳米结构的实际应用却因其价格昂贵、光损耗和有限的LSPR波长范围而受到阻碍。近年来,铝被证实具有独特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性质,光谱范围从深紫外区覆盖至近红外区,弥补金、银纳米粒子LSPR在短波长的空白。含量丰富且易于加工制造的优点使铝成为有望商业化的表面等离子体材料。金属铝纳米材料不仅是一种可以替代金、银的可持续性表面等离子体材料,同时医疗制药的疫苗佐剂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铝佐剂(包括氢氧化铝或磷酸铝微米级粒子)是迄今为止使用最为广泛的人用疫苗佐剂,然而铝佐剂发挥作用的机理尚未完全确定,而且不能有效地激发抗病毒的T细胞免疫反应。因此,在铝佐剂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公认的前提下,使用铝纳米粒子作为一种新型的疫苗佐剂有望增强增强或改善免疫刺激效应从而克服传统佐剂的局限性。本论文通过聚合物配体可控合成不同尺寸的单分散铝纳米粒子,并明晰其尺寸依赖的多极表面等离子体性质,探究了铝纳米粒子作为疫苗佐剂对免疫效果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三种分别以硫醇、双硫酯和三硫代碳酸酯为末端基的聚苯乙烯作为配体合成铝纳米粒子。研究发现,聚合物配体的末端基和分子量都对铝纳米粒子的尺寸和形状起到重要调控作用。并且提出了一个聚合物作为合成铝纳米粒子的配体的评价标准。此项工作也为选择合适的高分子配体来合成其他高活性纳米材料提供了借鉴和指导,例如镁、钠和钾纳米粒子等。2.通过调节H3Al分解速率首次获得胶体稳定的单分散铝纳米球,在85至200 nm的范围内尺寸均一,在深紫外到可见光区间具有明显的表面等离子体多极共振峰。实验与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相结合,拟合了球形铝纳米粒子的LSPR偶极、四极、八极共振峰位与粒子尺寸的线性关系,测定了不同尺寸铝纳米球的摩尔消光系数,FDTD进一步揭示了大于100 nm的铝纳米球具有高散射/消光比。这项工作不仅为制备和表征高质量的铝纳米粒子提供了一个标准,而且为进一步研究铝纳米粒子的多极等离子体性质在光学和传感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3.通过精确地控制反应条件,明晰并优化了抗原分子(鸡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与纳米铝佐剂复合条件,实现了对抗原负载量的精确表征与控制。与传统铝佐剂比较,证明接枝OVA的铝纳米佐剂不仅增强了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的活化程度,还促进了交叉提呈,增强细胞免疫应答。进一步在体内实验中,明晰了不同尺寸的铝纳米佐剂对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其中150nm铝纳米粒子效果最佳,能显着提高抗原在体内产生的免疫应答,且能对抗原阳性的肿瘤产生预防和抑制生长的治疗作用。
朱婷[5](2020)在《基于mie磁共振的全介质彩色超表面研究》文中指出颜色和装饰对于感知和识别自然和人造物体至关重要。颜色是由光与最小物质(原子和分子)的离散谐波能量状态相关的共振相互作用产生的。与颜料颜色相比,结构颜色具有色彩饱和度高、色彩美观、不易褪色等优点,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研究。纳米结构颜色是可见光与纳米结构相互作用产生的颜色。基于等离子体结构的印刷技术以其相对于有机颜料和染料的巨大优势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在实际中,只有少数几种金属可以用于等离子体结构显示屏,因为金属在可见光区域的损耗很高。另外,金属纳米粒子由于其固有的等离子体阻尼特性,产生的颜色光谱覆盖度较小,加上金属粒子主要具有类电共振,因此迫切需要另一种程度的磁共振模式来控制产生的结构颜色。本文以全介质超表面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全介质超表面的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完成了基于Mie磁共振的全介质彩色超表面设计。具体研究内容和创新成果如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磁Mie共振的圆台超表面,并对其结构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拟。详细的数值分析表明,硅圆台超表面中的电共振和磁共振产生了清晰的结构颜色。但是磁共振是主要的模式,电共振的强度与其相比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且由于磁共振独特的性质,反射峰的强度几乎达到了 90%,半峰宽(FWHM)为43nm左右。本文提出的结构模型的高宽比仅为0.46,大大降低了工艺制造的难度,提高了实体结构的可制造性。更详细的数值分析表明,在85000dpi左右的分辨率下可以得到清晰的结构颜色。由于Mie共振的优良性质,通过选择合适的几何尺寸和周期,可以获得高质量、高色相和高饱和度的结构颜色。除了偏振无关性这个优点之外,本论文设计的超表面的另一个突出的特征是能够使用具有成本效益的、稳定的、可持续的以及CMOS相容的材料来产生覆盖整个可见光谱的清晰的结构颜色。
王慧慧[6](2020)在《柔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制备和催化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柔性电子器件的快速发展,柔性电源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的柔性电源主要是柔性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和柔性太阳能电池等。但这些柔性设备因能量密度不够高,无法满足柔性器件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需要开发高能量密度,长期稳定和轻量化的柔性能源设备。柔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具有同时提高功率和能量密度的潜力,可作为柔性电子的便携式电源。对柔性燃料电池而言,如柔性电堆的制作和封装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电堆的性能、与柔性电堆匹配的现场氢源目前主要是刚性容器、甲酸催化制氢的反应机理尚不明确。针对柔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这些问题,本文研究了柔性平面型PEMFC电堆及其相匹配的柔性氢源,开发了全柔性燃料电池电源系统,并采用单分子检测手段对储氢反应涉及的催化机理进行了探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本组开发的新型柔性PEMFC技术,我们对燃料电池膜电极材料及尺寸进行筛选获得了具有较高功率密度,合适尺寸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采用3D打印技术设计并打印了 6种不同类型的流场,通过将流场板与5个串联的燃料电池膜电极组合形成平面型柔性电堆。我们探究了不同流场及同一流场下不同氢气流速对柔性电堆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单个电池放电性能及放电过程中温度变化进行监测。实验结果发现流场对柔性电堆放电性能具有很大影响,Type-6流场效果最好,在90 mL·min-1氢气流速下可以达到3.68 W的功率和32%的能量转换效率。最后采用Type-6流场将电池组放大到八个单电池,峰值功率可达4.53 W。该高输出功率,平面型柔性电堆的开发对其在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2.我们将均相催化剂Cp*IrCl2(dabpy)化学负载于气凝胶上制备了独特的双功能气凝胶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将液态甲酸储存到气凝胶中形成半固态,并将储存的甲酸催化产氢的双重能力。通过调控Cp*IrCl2(dabpy)的载量,乙二胺的添加量,甲酸钠和甲酸比例,温度和催化剂循环寿命等条件对双功能气凝胶催化剂进行了活性探究,证明了该催化剂在室温下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我们使用该催化剂开发了一种在不同弯曲操作下可稳定产氢的柔性氢气发生器。最后将该柔性氢气发生器和柔性PEMFC平面电堆组合,制造了一种全柔性燃料电池电源。该全柔性电源系统以4.28 V开路电压和2.053 W的最大功率运行了100个LED灯,理论能量密度为722 Wh·kg-1,实际能量密度为135.91 Wh·kg-1。该系统极有希望满足柔性电子产品的高能量需求。3.采用暗场显微镜技术检测了单个Pd-Ag纳米片催化甲酸脱氢产生气体的过程。统计了数百个Pd-Ag纳米片上纳米气泡的产生,发现该系统中的某些纳米气泡具有三个不同的状态。我们通过建立直接跃迁模型,中间状态模型1(IM-1)和中间状态模型2(IM-2)三种动力学模型对纳米气泡进行分析并采用来拟合纳米气泡系统中转换的等待时间直方图。IM-2中间状态模型的拟合结果更符合实验的假设,即从无到大气泡和大气泡到无气泡的跃迁路径可能包含多个中间状态,并且在不同的中间状态之间可能存在其他转换。同时还研究了甲酸浓度对纳米气泡状态转换的影响,并将相对能级分配给了不同的状态,以讨论观察到的过渡途径的可能性质和机理。这些结果成功地表明了单个纳米气泡的演化和稳定性背后的复杂机制。4.通过合成一系列不同配体和金属核心的配位催化剂,筛选出了具有较好耐受性和高活性的催化剂Cp*IrCl2(dabpy),并采用酰胺缩合法将Cy3和Cy5染料分子通过DNA嫁接到催化剂配体上。最后调节通入微流体反应池中含荧光分子的配体浓度和时间,在浓度为20 pM-50 pM时配体分子单分散地固定在基底表面,获得了单分子荧光能量共振转移(FRET)实验基础数据,为采用单分子FRET技术探究均相催化剂催化甲酸分解催化过程和机理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依据λDNA及Au-S键的特点构建了磁球-λDNA-金磁镊体系,并且发现金对λDNA具有一定的非特异性吸附。进一步研究发现疏水基底可以避免金基底对DNA的吸附。基于此,我们成功将λDNA通过Au-S键连接在金基底上,并使用Sybr-Ⅱ染料使DNA在显微镜下可视化,发现λDNA在水流作用下可以随水流变化而变化。该研究开拓了探究外力对催化反应影响的方式。
高昕[7](2020)在《显示特性对视觉舒适度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显示设备作为视觉信息的载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技术进步的同时,视觉健康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探究显示技术对视觉舒适度的影响成为重要课题。本论文采用主观问卷和客观的生理信号及眼动信号测量相结合的方式,分别探究了四个独立显示图像属性白场亮度、暗场亮度、饱和度和清晰度对视觉舒适度的影响,确定了暗环境下,最佳视觉舒适度的白场亮度、暗场亮度、饱和度和清晰度水平。白场亮度在250 cd/m2时视觉舒适度最好,白场亮度在130 cd/m2~400 cd/m2视觉舒适度处于较好水平。超出这个范围,视觉舒适度显着降低,同时导致眨眼频率增大,注视持续时间减小,眨眼持续时间增加。并且,随着白场亮度的增大,扫视幅度、扫视速度和扫视路径长度随之增大。白场亮度对血氧饱和度、皮肤电反应和心电信号均无显着影响。暗场亮度越低,视觉舒适度越高。暗场亮度在0.5 cd/m2~4 cd/m2时有较高的视觉舒适度感受,暗场亮度过高,视觉舒适度显着降低,并导致交感神经活动会明显增强,心电信号LF功率显着增大。随暗场亮度增大,扫视幅度和扫视速度增大。但暗场亮度的变化对眨眼和注视运动无显着影响。从视觉舒适度的角度来看,饱和度并非越高越好。中高饱和度水平时,视觉舒适度水平最高,并且显示质量最优,观看喜好度最高,有最为舒适的色彩感受。饱和度过高,视觉舒适度降低,还会使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均受到抑制,心电信号VLF功率、SDNN、Alpha2和Poincare_SD2减小。饱和度的变化对眼动的眨眼、注视和扫视运动均无显着影响。清晰度越高,视觉舒适度越高,同时显示质量和观看喜好度越高。但当清晰度处于较清晰时,仍处于比较舒适的状态,当清晰度降低到一般清晰,甚至较不清晰时,视觉舒适度降至中等。同时清晰度的下降还会导致瞳孔直径和扫视路径长度增大。清晰度的变化对血氧饱和度、皮肤电反应和心电信号均无显着影响。论文还通过研究观看不同白场亮度、暗场亮度、饱和度和清晰度图片序列实验前后的生理信号的变化,探究了40分钟观看实验对视疲劳的影响。结果表明,40分钟的观看实验会带来明显的视疲劳,导致被试的神经代谢活动以及交感神经SNS和副交感神经PNS活动均显着增强。主要体现在血氧饱和度、皮肤电反应以及心电信号的LF power、SDNN、RMSSD、Pioncare_SD1和Pioncare_SD2的增大。不同的实验设置的生理信号变化无显着差异,即观看不同白场亮度、暗场亮度、饱和度和清晰度图片序列时生理和眼动参数的变化与视疲劳无关,仅与视觉舒适度变化有关。
邰建鹏[8](2020)在《MicroLED的阵列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发光二极管(LED)因其非凡的亮度、效率和颜色质量,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普通照明、显示面板、背光板和超越照明等众多领域。近年来关于微缩化发光二极管(MicroLED)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多。同时MicroLED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在显示领域应用,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科学和技术问题,仍需要理论和技术研究来支持MicroLED的发展。MicroLED技术是将发光二极管微缩化并制备成阵列。本文介绍了MicroLED国内外研究现状,设计制备MicroLED阵列和样品。研究了MicroLED尺寸效应,并在FPGA开发板上对MicroLED阵列进行显示驱动。本文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课题(2017YFB0403100,2017YFB0403102)的支持下完成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制备了不同尺寸的单颗MicroLED,并对其进行了电学、光学、热学特性测试分析,研究了MicroLED随着尺寸的减小,其所能承受的电流密度、正向压降、温度系数k、光效等光电热参数的变化规律。(2)提出了一种新型透明电极MicroLED,进行了版图设计和制备。对其光电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并与普通电极MicroLED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新型透明电极MicroLED的光辐射通量得到了明显提高。(3)设计了一种新型N电极和P电极共平面MicroLED阵列,以解决普通氮化物倒装LED由于N电极和P电极不在同一平面所带来的技术和可靠性问题。(4)设计了一种基于Verilog语言的MicroLED阵列驱动单元,并使用EDA软件对待测设计进行编译仿真,验证功能正确性。最终在FPGA开发板上进行综合,驱动MicroLED阵列进行动态显示。
窦层[9](2019)在《具有Fano共振的金属纳米结构影响MoS2光学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属纳米结构可以被入射电磁波激发而导致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发生振荡从而形成局部表面等离子体,金属纳米结构这种特殊的光学性质取决于纳米粒子的形状、尺寸、材料和入射光的状态,因此通过调整金属纳米结构的光学性质,越来越多具有特定功能的光电器件已经被展示。例如用于天然手性分子识别的手性纳米结构,以及基于Fano的高折射率生物传感器。特别需要提到的是,Fano共振是一种仅存在于量子区域的独特现象,在金属纳米结构中可以通过等离子体耦合实现,并在生物传感器,纳米电子学和显示器中得到广泛应用。二维材料因其在热、力、电和光学方面的独特优异性能而备受关注。然而,单层MoS2的发光特性相对较弱,这妨碍了它们在下一代光电器件中的广泛应用。因此,增强和操纵单层MoS2的发光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在这里,本文采用金属纳米结构的Fano共振来调谐单层MoS2的光学特性。首先,本文设计了两种具有Fano共振的金属纳米结构,使用FDTD数值算法模拟具有Fano共振的纳米结构的光学性质,并研究Fano共振的基本物理机理。同时使用等离子体耦合杂化模型分析不同金属纳米结构之间的等离子体耦合模式。然后改变纳米结构的形貌参数研究Fano特性与纳米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了这两种金属纳米结构在Fano共振,光谱半高全宽和近场电场强度方面的优缺点。最后,选择结构简单而且容易调谐的金属纳米结构来控制单层MoS2的光学性质。接下来将单层MoS2与选定的金属纳米结构相结合,研究了Fano共振与单层MoS2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MoS2的光子吸收和Fano共振的Rabi分裂的增强。结果表明单层MoS2与金属纳米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弱等离子体-激子耦合,并且解释了单层MoS2的光致发光增强的机制,即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既可以增强金属纳米结构的Fano共振特性又提高了MoS2对光的吸收。本论文有助于开发超薄,柔性和高发射的光电器件。
郭静菁[10](2018)在《基于头戴显示的微纳结构光学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增强现实型头戴显示器是一种在观察现实环境的同时显示虚拟信息的近眼显示器,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目前,头戴显示器正朝着小型化、轻量化、全彩色的方向发展,因此对系统尺寸和重量、显示图像质量和亮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论文围绕头戴显示器中的两项关键技术——全息波导成像系统和微显示器开展研究,基于光栅理论、广义斯涅尔定律、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等现有理论,探索了微纳结构对电磁波的调制机理、新型衍射光栅的衍射机理、超表面结构频率选择和偏振转化机理。通过理论推导和严格耦合波分析法、有限元法等数值分析方法,对微纳结构光学特性,及其在头戴显示方面的实际应用展开研究。研究单色和复合体全息光栅的衍射特性、光谱特性和杂散光现象,建立复合体全息光栅折射率理论模型。通过优化几何结构,提高衍射效率,降低杂散光,获得了具有较高出耦合衍射效率、较少杂散光的基于复合体全息光栅的彩色全息波导成像系统,实现了红、绿、蓝光均匀出射。研究一维金属光栅和体全息光栅组合的双层耦合光栅的衍射特性、光谱特性和亮度效率,推导了双层耦合光栅的布拉格条件,优化金属光栅结构,提高衍射效率和亮度效率。将双层耦合光栅应用于全息波导成像系统,获得了较高的接收亮度效率。研究超表面谐振腔共振原理、偏振转换原理。研究超表面谐振腔光学特性和电压调制方法,优化滤波带宽和滤波效率。提出一种具有连续电光调制功能的超表面滤色片,实现了可见光波段较高反射效率、较窄带宽的动态滤波效果。基于超表面滤色片,研究超分辨率彩色微显示器显示原理和驱动方法,提出一种利用脉宽调制电压实现动态彩色图像显示的方法。优化像素间距和像素大小,降低电压串扰,提高像面反射率,最后提出了一种具有超高分辨率的新型彩色微显示器。本文开展的研究工作,拓展了衍射光学元件和超表面结构的应用领域,为新一代头戴显示设备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彩色等离子体显示器的暗场增强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彩色等离子体显示器的暗场增强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2)Micro-LED阵列理论及显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Micro-LED简介 |
1.2.1 Micro-LED结构 |
1.2.3 Micro-LED的特性 |
1.3 Micro-LED阵列研究现状 |
1.3.1 单色Micro-LED阵列显示器件 |
1.3.2 全色Micro-LED阵列显示器件 |
1.3.3 Micro-LED阵列器件其他应用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Micro-LED光电特性分析 |
2.1 Micro-LED的发光机理 |
2.1.1 辐射复合 |
2.1.2 SRH复合 |
2.1.3 俄歇复合 |
2.1.4 载流子泄漏 |
2.1.5 缺陷相关隧穿 |
2.2 Micro-LED的效率 |
2.3 Micro-LED的侧壁效应 |
2.4 尺寸效应 |
2.4.1 倒装型Micro-LED的电流扩展 |
2.4.2 垂直型Micro-LED的电流扩展 |
2.4.3 尺寸对电流密度的影响 |
2.5 Micro-LED的调制特性 |
2.5.1 限制Micro-LED调制带宽的因素 |
2.5.2 电流密度对带宽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Micro-LED阵列理论研究 |
3.1 Micro-LED光电特性表征 |
3.2 电极结构对的光电特性的影响 |
3.3 尺寸对Micro-LED光电特性的影响 |
3.4 阵列化对Micro-LED光电特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Micro-LED阵列器件的设计与制作 |
4.1 Micro-LED的制作工艺 |
4.2 Micro-LED阵列关键制作工艺研究 |
4.2.1 ICP台面刻蚀 |
4.2.2 二氧化硅沉积 |
4.2.3 Micro-LED阵列显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色集成Micro-LED阵列全彩显示研究 |
5.1 三色Micro-LED阵列集成技术 |
5.1.1 COB技术 |
5.1.2 转移印刷技术 |
5.1.3 小结 |
5.2 倒装型Micro-LED的制作 |
5.2.1 蓝绿光倒装型Micro-LED的制作 |
5.2.2 红光倒装型Micro-LED的制作 |
5.3 全彩Micro-LED显示器的设计 |
5.4 全彩Micro-LED显示基板的制作 |
5.5 全彩Micro-LED的集成 |
5.6 全彩Micro-LED显示器的驱动与点亮 |
5.7 全彩Micro-LED显示器的测试与表征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单片集成Micro-LED阵列全彩显示研究 |
6.1 单片Micro-LED全彩色显示技术 |
6.1.1 喷墨技术 |
6.1.2 光刻法 |
6.1.3 小结 |
6.2 基于微流控的量子点色转换层的设计 |
6.3 量子点的合成与表征 |
6.3.1 钙钛矿量子点的合成 |
6.3.2 量子点的表征 |
6.4 PDMS微流道制作 |
6.5 量子点色转换层的制作 |
6.5.1 双行量子点色转换层 |
6.5.2 P0.4-10×10量子点色转换层 |
6.5.3 P0.2-10×10量子点色转换层 |
6.5.4 P0.2-20×20量子点色转换层 |
6.6 量子点色转换层的测试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硅基超构表面的结构色显示与动态全息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颜色的基本理论 |
1.2.1 光与颜色 |
1.2.2 人眼视觉系统与颜色接收 |
1.2.3 颜色与光谱特性的关系 |
1.2.4 颜色的分类 |
1.3 超构表面结构色的发展概况 |
1.3.1 超构表面的发展简介 |
1.3.2 等离子体金属超构表面结构色 |
1.3.3 介质超构表面结构色 |
1.3.4 双功能超构表面结构色 |
1.4 现有研究结果的不足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3 数值模拟计算 |
2.3.1 模型建立 |
2.3.2 光谱图和场分布图的分析 |
2.4 介质超构表面的制备方法 |
2.4.1 电子束曝光技术 |
2.4.2 电子束镀膜技术 |
2.4.3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和反应离子束刻蚀技术 |
2.5 反射光谱与颜色之间的转换 |
2.5.1 颜色匹配实验 |
2.5.2 1931 CIE标准观察者 |
2.5.3 XYZ色彩空间 |
2.5.4 色度坐标的计算 |
2.5.5 CIE1931 色彩空间和不同色域 |
2.6 介质的米氏散射与多极子展开 |
2.6.1 Mie共振 |
2.6.2 电磁场的多极子展开 |
第3章 硅基环形结构的结构色及相位应用 |
3.1 引言 |
3.2 环状结构的彩色显示设计 |
3.2.1 基本结构的设计 |
3.2.2 仿真模型的建立 |
3.2.3 全彩光谱的设计及分析 |
3.3 样品的制备与颜色表征 |
3.3.1 样品的制备 |
3.3.2 微纳制备工艺的优化 |
3.3.3 结构色性能的测试 |
3.4 C形环状结构的相位设计与应用 |
3.4.1 C形纳米圆环共振相位的设计 |
3.4.2 广义斯奈尔定律 |
3.4.3 异常透射的设计及实验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硅基超构表面的高性能结构色显示 |
4.1 引言 |
4.2 高性能结构色的设计 |
4.2.1 结构单元的设计和仿真模型的建立 |
4.2.2 结构色空气中的数值模拟结果 |
4.2.3 结合折射率匹配层后的结构色数值模拟结果 |
4.2.4 反射光谱的Mie共振理论及线偏振的多极展开分析 |
4.2.5 角度依赖、分辨率和吸收特性的模拟 |
4.3 高性能结构色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4.3.1 结构的制备与光学表征装置 |
4.3.2 结构色亮度的表征 |
4.3.3 结构色色域的表征 |
4.3.4 结构色分辨率的表征 |
4.4 高性能结构色的封装及显示应用 |
4.4.1 结构色的封装 |
4.4.2 结构色的全彩图案应用 |
4.4.3 结构色角度依赖性的表征 |
4.4.4 结构色的设计和制备方法的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硅基双功能超构表面的可调控全息显示 |
5.1 引言 |
5.2 结构单元设计 |
5.2.1 可调控超构表面模型的建立 |
5.2.2 全息相位的计算 |
5.2.3 圆偏振相位的计算 |
5.2.4 超构表面的计算全息算法 |
5.2.5 PB相位的响应机制 |
5.3 可调双功能超构表面设计 |
5.3.1 结构色振幅和全息相位的设计 |
5.3.2 动态调控的设计 |
5.3.3 动态调控的理论及圆偏振的多级展开分析 |
5.4 可调双功能超构表面制备与表征 |
5.4.1 双功能超构表面的制备流程 |
5.4.2 简易微流通道的制备与组装 |
5.4.3 五种超构表面的光学表征 |
5.4.4 色彩显示模式的表征 |
5.4.5 全息模式的表征 |
5.4.6 全息光谱响应和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 |
5.4.7 效率的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铝纳米粒子可控合成、光学性质及生物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材料 |
1.1.1 纳米材料概论 |
1.1.2 纳米材料类型 |
1.1.3 金属纳米材料 |
1.2 铝纳米材料 |
1.2.1 构筑方法 |
1.2.2 化学法合成 |
1.3 铝纳米粒子作为等离子体材料的研究 |
1.3.1 光学性质和能带结构 |
1.3.2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 |
1.3.3 铝纳米粒子在等离子体方面的应用 |
1.4 铝纳米粒子作为疫苗佐剂的研究 |
1.4.1 基本概念介绍 |
1.4.2 佐剂在疫苗中的重要性 |
1.4.3 纳米铝佐剂的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选题及设计思路 |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含硫聚合物配体可控合成铝纳米粒子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设备 |
2.2.1 药品和试剂 |
2.2.2 仪器和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制备前驱体 |
2.3.2 制备聚合物配体 |
2.3.3 合成铝纳米粒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探究聚合物配体种类和分子量对铝纳米粒子的影响 |
2.4.2 探究催化剂浓度对铝纳米粒子的影响 |
2.4.3 探究聚合物配体CDTB-PS的浓度对铝纳米粒子的影响 |
2.4.4 探究前驱体浓度对铝纳米粒子的影响 |
2.4.5 探究N-甲基吡咯烷浓度对铝纳米粒子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球形铝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体性质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设备 |
3.2.1 药品和试剂 |
3.2.2 仪器和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球状铝纳米粒子的合成 |
3.3.2 铝纳米粒子的配体置换 |
3.3.3 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理论模拟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尺寸球状铝纳米粒子的合成 |
3.4.2 球状铝纳米粒子的配体置换 |
3.4.3 球状铝纳米粒子的紫外可见光谱 |
3.4.4 不同尺寸球状铝纳米粒子的摩尔消光系数的测定 |
3.4.5 铝纳米球的消光和散射性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铝纳米粒子作为疫苗佐剂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设备 |
4.2.1 药品和试剂 |
4.2.2 仪器和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铝纳米粒子溶液的配制 |
4.3.2 铝纳米粒子与抗原的复合方法 |
4.3.3 测定铝纳米粒子表面的OVA吸附量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携载抗原OVA的纳米铝佐剂的表征 |
4.4.2 探究影响纳米铝佐剂表面OVA吸附量的关键因素 |
4.4.3 携载抗原OVA的纳米铝佐剂体外刺激骨髓树突状细胞活化 |
4.4.4 不同尺寸Al NPs-OVA复合物体内增强免疫应答效果 |
4.4.5 携载短肽OT1的纳米铝佐剂对小鼠免疫反应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论文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基于mie磁共振的全介质彩色超表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结构颜色与色素色 |
1.2 金属超表面 |
1.3 介质超表面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介质超表面的理论分析 |
2.1 超表面显示器性能指标 |
2.1.1 色彩亮度 |
2.1.2 颜色对比度 |
2.1.3 色度 |
2.1.4 颜色耐久性 |
2.1.5 空间分辨率 |
2.1.6 实体结构可制造性 |
2.2 超表面理论分析方法研究 |
2.2.1 有限元理论 |
2.2.2 时域有限差分法 |
2.3 内部机制 |
2.3.1 FP共振 |
2.3.2 Mie共振 |
2.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MIE磁共振的全介质彩色超表面研究 |
3.1 设计与仿真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反射特性 |
3.2.2 偏振无关性 |
3.2.3 物理机制 |
3.2.4 结构颜色特性 |
3.3 实验可行性分析 |
3.3.1 干法刻蚀 |
3.3.2 电子束曝光 |
3.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柔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制备和催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柔性器件研究进展 |
1.2.1 柔性电子器件 |
1.2.2 柔性电源器件 |
1.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
1.3.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简介 |
1.3.2 柔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
1.4 燃料电池氢源研究进展 |
1.4.1 储氢技术 |
1.4.2 甲酸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3 甲酸制氢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 |
1.5 单分子技术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1.5.1 单分子技术 |
1.5.2 暗场显微镜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
1.5.3 单分子FRET简介及研究发展 |
1.5.4 磁镊简介及研究发展 |
1.6 本论文工作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平面型柔性电堆及其流场影响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2.2.2 复合电极的制备 |
2.2.3 PDMS热塑成型方法 |
2.2.4 柔性燃料电池膜电极的串联 |
2.2.5 电堆放电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条件 |
2.2.6 柔性电堆的能量转换效率计算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平面型柔性电堆设计原理 |
2.3.2 平面型柔性PEMFC的单电池性能 |
2.3.3 不同类型流场板制备 |
2.3.4 流场对平面型柔性电堆性能的影响 |
2.3.5 流场类型对平面型柔性电堆影响的比较 |
2.3.6 温度对平面型柔性电堆性能的影响 |
2.3.7 平面电堆的放大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全柔性燃料电池电源系统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3.2.2 Cp~*IrCl_2(dabpy)和气凝胶催化剂的合成 |
3.2.3 甲酸分解制氢活性测量及活性计算方法 |
3.2.4 气凝胶可储存甲酸量的测定 |
3.2.5 全柔性燃料电源系统理论能量密度的计算 |
3.2.6 催化剂的表征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均相催化剂Cp~*IrCl_2(dabpy)催化甲酸分解制氢活性 |
3.3.2 双功能气凝胶催化剂 |
3.3.3 气凝胶催化剂的表征 |
3.3.4 气凝胶催化剂催化甲酸分解活性 |
3.3.5 柔性氢气发生器的制备 |
3.3.6 全柔性平面型PEMFC电源系统 |
3.3.7 气凝胶催化剂催化制氢产气过程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单个纳米气泡法研究甲酸催化产氢动力学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4.2.2 Pd-Ag纳米片催化剂的制备 |
4.2.3 Pd-Ag纳米片的暗场成像及催化实验 |
4.2.4 单分子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纳米气泡演化过程的状态及动力学分析 |
4.3.2 三种动力学模型的动力学方程的推导过程 |
4.3.3 甲酸浓度对纳米气泡转换过程的影响 |
4.3.4 纳米气泡转变的不同状态的能级及转换的可能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单分子技术研究催化甲酸制氢反应机理的初步探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5.2.2 配位催化剂的制备 |
5.2.3 凝胶电泳跑胶方法 |
5.3 单分子FRET技术研究甲酸脱氢反应机理 |
5.3.1 实验原理及设计 |
5.3.2 催化反应体系的确定 |
5.3.3 单分子FRET实验 |
5.4 采用磁镊研究外力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
5.4.1 磁镊实验原理及装置搭建 |
5.4.2 Au-S磁镊体系构建 |
5.4.3 其他磁镊体系的构建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论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显示特性对视觉舒适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显示技术发展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论文结构和工作安排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人眼视觉特性 |
2.1.1 人眼的生理结构 |
2.1.2 人眼的基本视觉特性 |
2.2 色度学颜色模型 |
2.2.1 CIE1931-RGB标准色度观察者 |
2.2.2 CIE1931-XYZ标准色度系统 |
2.2.3 CIE1931-xy Y颜色空间 |
2.2.4 CIE1976-L*a*b*颜色空间 |
2.3 视觉舒适度的研究方法 |
2.3.1 主观问卷 |
2.3.2 客观测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准备 |
3.1 图像选择 |
3.2 实验参数调整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白场亮度和暗场亮度对视觉舒适度的影响 |
4.1 研究目的 |
4.2 实验设置 |
4.2.1 显示器设置 |
4.2.2 实验设置 |
4.2.3 主观问卷及客观信号设置 |
4.3 实验流程 |
4.4 实验对象 |
4.5 实验结果 |
4.5.1 白场亮度 |
4.5.2 暗场亮度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饱和度对视觉舒适度的影响 |
5.1 研究目的 |
5.2 实验设置 |
5.3 实验结果 |
5.3.1 主观问卷结果 |
5.3.2 眼动参数结果 |
5.3.3 生理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清晰度对视觉舒适度的影响 |
6.1 研究目的 |
6.2 实验设置 |
6.3 实验结果 |
6.3.1 主观问卷结果 |
6.3.2 眼动参数结果 |
6.3.3 生理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时间对视疲劳的影响 |
7.1 研究目的 |
7.2 实验结果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MicroLED的阵列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MicroLED的发展历史与介绍 |
1.2.1 LED的发展历史 |
1.2.2 MicroLED技术简介 |
1.2.3 MicroLED阵列驱动 |
1.2.4 MicroLED彩色化 |
1.2.5 MicroLED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2章 MicroLED及其阵列基本理论和工艺 |
2.1 MicroLED阵列基础理论 |
2.2 MicroLED参数 |
2.2.1 光电特征参数 |
2.2.2 色度学参数 |
2.2.3 热学参数 |
2.2.4 MicroLED及显示相关参数 |
2.3 GaN基 MicroLED基本制备工艺 |
2.3.1 光刻 |
2.3.2 刻蚀 |
2.3.3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
2.3.4 溅射 |
2.4 MicroLED巨量转移技术 |
2.4.1 压印转移技术 |
2.4.2 激光剥离技术 |
2.4.3 流体自对准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MicroLED及其阵列的设计 |
3.1 MicroLED阵列的结构和功能 |
3.1.1 MicroLED阵列的结构 |
3.1.2 MicroLED阵列的功能及特点 |
3.2 被动式MicroLED阵列的版图设计 |
3.2.1 画图软件介绍 |
3.2.2 MicroLED版图介绍 |
3.2.3 MicroLED被动阵列设计原理 |
3.3 N电极和P电极共平面MicroLED设计 |
3.3.1 设计目的 |
3.3.2 实现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MicroLED阵列制备与测试分析 |
4.1 MicroLED阵列工艺步骤 |
4.1.1 MicroLED及其阵列制备工艺流程 |
4.1.2 透明电极MicroLED设计制备 |
4.2 MicroLED测试与分析 |
4.2.1 芯片的封装与测试 |
4.2.2 MicroLED的尺寸效应研究 |
4.2.3 普通电极/透明电极MicroLED特性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MicroLED阵列驱动设计与仿真 |
5.1 MicroLED阵列驱动设计 |
5.1.1 MicroLED阵列驱动原理 |
5.1.2 电路结构 |
5.2 代码仿真和验证 |
5.2.1 仿真EDA工具 |
5.2.2 待测设计的验证 |
5.2.3 FPGA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具有Fano共振的金属纳米结构影响MoS2光学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金属纳米结构与MoS_2 的研究概述 |
1.2.1 金属纳米结构的应用概述 |
1.2.2 MoS_2 的应用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Fano共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2 MoS_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金属纳米结构Fano共振的基本理论 |
2.1 Fano共振的基本性质 |
2.1.1 Fano共振简介 |
2.1.2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Fano共振的研究 |
2.2 Fano共振的数值模拟方法 |
2.2.1 时域有限差分法 |
2.2.2 有限元法 |
2.2.3 矩量法 |
2.3 几种典型的支持Fano共振的金属纳米结构 |
2.3.1 缺口盘结构 |
2.3.2 纳米棒组合的结构 |
2.3.3 纳米团簇结构的Fano共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具有Fano共振的纳米结构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三角形与纳米盘组合的多聚体的研究 |
3.2.1 多聚体纳米结构的光学特性的研究 |
3.2.2 多聚体纳米结构参数影响光学特性的研究 |
3.3 两个L型纳米棒组合的纳米结构的研究 |
3.3.1 纳米结构光学特性的研究 |
3.3.2 纳米结构的参数影响光学特性的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具有Fano共振的纳米结构应用于MoS_2 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MoS_2 对纳米结构Fano特性的影响 |
4.2.1 MoS_2对Fano的右峰影响 |
4.2.2 MoS_2对Fano的 dip影响 |
4.2.3 MoS_2对Fano的左峰影响 |
4.3 纳米结构Fano对 MoS_2 吸收特性的影响 |
4.3.1 结构的调谐对MoS_2 吸收特性的影响 |
4.3.2 结构的调谐对MoS_2 光学特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基于头戴显示的微纳结构光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头戴显示器发展现状 |
1.2 头戴显示器中的关键技术 |
1.2.1 像源 |
1.2.2 光学系统 |
1.3 头戴显示器中的微纳光学元件 |
1.3.1 微纳光学元件 |
1.3.2 微纳光学元件在头戴显示器中的应用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创新点及组织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4.3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微纳结构成像理论基础 |
2.1 微纳结构对电磁波的调制 |
2.1.1 光栅方程 |
2.1.2 广义斯涅尔定律 |
2.2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
2.2.1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色散关系 |
2.2.2 间隙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
2.3 严格耦合波分析法 |
2.3.1 面光栅 |
2.3.2 体全息光栅 |
2.4 有限元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复合体全息光栅的彩色全息波导成像系统 |
3.1 复合体全息光栅概述 |
3.2 复合体全息光栅衍射特性分析 |
3.2.1 折射率公式推导 |
3.2.2 单层体全息光栅计算模型 |
3.2.3 红、绿、蓝单色体全息光栅衍射特性 |
3.2.4 红、绿、蓝复合体全息光栅衍射特性 |
3.3 基于复合体全息光栅的彩色全息波导成像系统设计 |
3.3.1 工作原理 |
3.3.2 基于复合体全息光栅的彩色全息波导成像系统计算模型 |
3.3.3 光学特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双层耦合光栅的全息波导成像系统 |
4.1 双层耦合光栅概述 |
4.2 双层耦合光栅衍射特性分析 |
4.2.1 双层耦合光栅布拉格条件推导 |
4.2.2 双层耦合光栅计算模型 |
4.2.3 双层耦合光栅衍射特性 |
4.3 基于双层耦合光栅的全息波导成像系统 |
4.3.1 工作原理 |
4.3.2 基于双层耦合光栅的全息波导成像系统计算模型 |
4.3.3 光学特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可见光波段电压调谐型频率选择超表面 |
5.1 超表面谐振腔电磁波调控原理 |
5.1.1 超表面谐振腔共振条件 |
5.1.2 天线形状对反射光谱的影响 |
5.1.3 天线偏振转化原理 |
5.2 电压调谐型反射式超表面滤色片 |
5.2.1 工作原理 |
5.2.2 材料选择 |
5.2.3 电压调谐型超表面计算模型 |
5.2.4 几何结构优化 |
5.2.5 反射光谱调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电压调谐超表面滤色片的微显示器理论研究 |
6.1 基于电压调谐超表面滤色片的彩色微显示器设计 |
6.1.1 工作原理 |
6.1.2 像素排布 |
6.1.3 驱动电压波形 |
6.2 显示性能 |
6.2.1 色域 |
6.2.2 对比度 |
6.3 像素间距 |
6.3.1 像素阵列静电场计算模型 |
6.3.2 电压串扰 |
6.4 像素大小 |
6.4.1 像素单元计算模型 |
6.4.2 天线个数对像素反射相位和反射率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彩色等离子体显示器的暗场增强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超构表面结构色的原理及应用[J]. 李墨馨,王丹燕,张诚. 中国光学, 2021(04)
- [2]Micro-LED阵列理论及显示技术研究[D]. 李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1(01)
- [3]硅基超构表面的结构色显示与动态全息调控[D]. 杨文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4]铝纳米粒子可控合成、光学性质及生物应用[D]. 于华. 吉林大学, 2020(01)
- [5]基于mie磁共振的全介质彩色超表面研究[D]. 朱婷.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6]柔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制备和催化反应研究[D]. 王慧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显示特性对视觉舒适度的影响研究[D]. 高昕. 东南大学, 2020(01)
- [8]MicroLED的阵列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D]. 邰建鹏.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9]具有Fano共振的金属纳米结构影响MoS2光学特性的研究[D]. 窦层. 燕山大学, 2019(03)
- [10]基于头戴显示的微纳结构光学特性研究[D]. 郭静菁. 东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