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浆比粘度测定质控液的制备及影响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丁海波[1](2021)在《沉淀抑制剂对pH诱导左旋延胡索乙素相行为及药动学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左旋延胡索乙素(dl-Tetrahydropalmatine;dl-THP)是一类水难溶性弱碱化合物,其溶解度随pH的增大而减小。在胃肠道转移过程中,dl-THP在胃液中溶解度大,转移至肠液后溶解度降低瞬间达到过饱和,过饱和溶液不稳定容易沉淀,从而影响其在吸收部位(小肠)的药物浓度进而影响其吸收,最终导致生物利用度低。研究表明,“弹簧-降落伞”模型中聚合物沉淀抑制剂(Polymer p recipitation inhibitor;PPIs)具有类似“降落伞”的作用,可延缓过饱和沉淀过程,从而增加药物的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近年来,PPIs广泛应用于过饱和给药系统中延缓沉淀维持过饱和度,且不同种类的PPIs作用效果存在差异。目前,PPIs对pH诱导dl-THP的过饱和相行为影响研究未见报道,因此本课题就P PIs对pH诱导dl-THP相行为及药动学的影响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本课题从P PIs种类、PPIs处理方式、药动学研究等三方面综合研究PPIs对pH诱导dl-THP相行为及药动学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以下4个部分:1.HPMC K4M、HPMC AS MG、Soluplus对pH诱导dl-THP相行为的影响为研究HPMC K4M、HPMC AS MG、Soluplus等PPIs对临床口服给药剂量下pH诱导的dl-THP的相行为的影响,并阐明PPIs可能的作用机制。本文通过测定和计算不同pH条件下的晶体溶解度和非晶溶解度,绘制pH溶解度相图,用pH溶解度相图解释临床口服给药剂量下pH诱导的dl-THP的相行为;采用pH转换溶出实验,以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及过饱和度为指标分析HPMC K4M、HPMC AS MG、Soluplus等PPIs在低、中、高剂量下对pH诱导的dl-THP的相行为的影响。通过偏振光显微镜(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e;PLM)、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体系黏度测定等方面分析P PIs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临床口服给药剂量下pH诱导dl-THP在pH6.5时dl-THP产生过饱和度瞬间达到3.93,随时间的推移过饱和度降至1左右。HP MC K4M、HPMC AS MG、Soluplus在pH转换溶出实验200min时均能维持过饱和度:在低剂量(5%)时维持过饱和度分别为1.19、1.89、1.36,中剂量(20%)时为1.30、2.35、1.86,高剂量(50%)时为1.30、2.60、2.07。在pH转换溶出实验中dl-THP沉淀以晶体状态存在;PPIs的加入几乎对黏度无影响;加与不加PPIs作用后的沉淀FTIR图谱发生偏移。综上所述,dl-THP口服临床给药剂量下产生过饱和结晶沉淀相行为,HPMC K4M、HPMC AS MG、Soluplus均能通过形成氢键发挥强度不同的沉淀抑制作用,且HPMC AS MG作用效果最佳。2.PPIs处理方式对pH诱导dl-THP相行为的影响为探讨PPIs/dl-THP处理方式对pH诱导dl-THP相行为的影响。通过直接混合法、喷雾干燥法、熔融法、旋转蒸发法等方法制备PM、SD、SSD、MSD、SSD-P等dl-THP/HPMC AS MG混合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XRD分析dl-THP的存在状态,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微观结构;采用pH转换溶出实验研究PM、SD、SSD、MSD、SSD-P等dl-THP/HPMC AS MG混合样品的pH诱导dl-THP相行为。结果表明,XRD喷雾干燥法制备的样品SSD和熔融法制备的样品MSD中dl-THP以无定型状态存在,旋转蒸发法制备的SD样品中dl-THP少量以结晶态存在,直接混合法中dl-THP以结晶状态存在。SSD-P和MSD样品为致密的结构。pH转换溶出实验中不同处理方式对pH诱导dl-THP相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PM、SD、SSD、MSD、SSD-P各样品的AUC0-200min分别为未加HPMC AS MG的dl-THP的134.96%、123.44%、119.29%、115.53%、108.51%。综上所述,不同处理方式对pH诱导dl-THP相行为作用效果不同,喷雾干燥法、熔融法、旋转蒸发法制备的各种样品均不能抑制dl-THP在Fa SSGF中的溶出,故也无法在Fa SSIF中表现出更强的沉淀抑制效果,直接混合法处理效果优于其他处理方法。3.PPIs对pH诱导dl-THP片剂相行为的影响为研究HPMC AS MG对pH诱导dl-THP片剂相行为的影响。本文参照市售片剂处方组成(dl-THP、玉米淀粉、糊精、硬脂酸镁),在市售dl-THP片剂处方基础上将HPMC AS MG作为片剂辅料,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润湿剂种类、干燥时间、润滑剂用量等参数。在保持药辅比相同的前提下,考察玉米淀粉和糊精的比例,确定dl-THP的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并对制备的片剂进行质量检查,最后采用pH转换溶出实验研究HPMC AS MG对pH诱导dl-THP片剂相行为的影响。最终得到片剂处方为dl-THP∶HPMC AS MG∶玉米淀粉∶糊精∶硬脂酸镁=60∶30∶56∶14∶0.8,以水为润湿剂湿法制粒,37℃干燥4 h后整粒压片,制备的片剂外表光滑,硬度为(43.08±1.93)N,质量检查(片重差异、脆碎度、崩解时限和溶出度)均符合要求。HPMC AS MG的加入能够抑制dl-THP片剂的过饱和沉淀,dl-THP的过饱和时间由45min延长至200min,过饱和度为市售dl-THP片剂的1.43倍,AUC0-200min提高了36.95%。综上所述,HPMC AS MG能够改善pH诱导的dl-THP片剂的相行为,提高dl-THP过饱和度并延长过饱和持续时间。4.PPIs对dl-THP家兔体内药动学的影响为研究HPMC AS MG对dl-THP家兔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按dl-THP给药量5.6mg/kg家兔灌胃给药,分别灌胃含HPMC AS MG的片剂和不含HPMC AS MG的片剂(市售dl-THP片),研究两者的药动学差异。结果表明,与不含HPMC AS MG的片剂相比,含HPMC AS MG的片剂具有较高的Cmax和AUC0-t。含HPMC AS MG的片剂的Cmax和AUC0-t分别为不含的122.29%和126.02%。综上所述,HPMC AS MG可通过影响pH诱导的dl-THP的相行为,增加体内吸收而增加其生物利用度。
陈绪龙[2](2021)在《姜黄素过饱和自纳米乳给药体系的构建及其稳定化与增强吸收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自纳米乳给药系统在分散与消化过程产生的过饱和状态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沉淀的产生制约了该剂型的开发与利用。本文以水难溶性中药活性成分姜黄素(CUR)为模型,引入亲水性聚合物构建过饱和自纳米乳给药体系,提高药物吸收与生物利用度。通过对自纳米乳乳化过程中纳米乳溶液及其产生的沉淀进行全面表征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探讨聚合物维持药物过饱和机制,同时从离体肠道吸收、细胞摄取和活体药动学3个水平来阐明过饱和自纳米乳增强吸收的机制。方法:(1)姜黄素自纳米乳(CUR-SNEDDS)的制备及其体外分散评价:通过溶解度试验、油相和表面活性剂的配伍、表面活性剂乳化能力的考察及伪三元相图的绘制,筛选出处方组成,然后基于层次分析(AHP)法结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CUR-SNEDDS处方。采用透射电镜、激光纳米粒度仪和秒表仪对CUR-SNEDDS乳化后乳滴形态、粒径与分散性、Zeta电位和乳化时间进行表征,并以人工胃肠液为分散体系,研究CUR-SNEDDS体外分散过饱和稳定性。(2)基于亲水性聚合物抑晶行为构建姜黄素过饱和自纳米乳给药体系:以CUR-SNEDDS为过饱和产生工具,通过体外分散实验,以晶体成核时间和晶体生长速率为指标,优选最佳沉淀抑制剂(PIs),并以维持CUR过饱和浓度与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为指标优化PIs用量与处方载药量,构建姜黄素过饱和自纳米乳(CUR-SSNEDDS)并进行质量评价。(3)聚合物维持姜黄素过饱和稳定化机制研究:通过体外分散实验,系统评价CUR-SNEDDS及含有5%不同聚合物的CUR-SSNEDDS体外分散过程中溶液电导率、粘度、纳米乳质量稳定性及CUR平衡溶解度的变化,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及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分散过程中沉淀进行表征,同时结合Gromacs2018程序对CUR与聚合物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初步阐明聚合物维持CUR过饱和机制。(4)姜黄素过饱和自纳米乳体外与体内评价:使用HPLC和激光纳米粒度仪考察CUR-SNEDDS、CUR-SSNEDDS(I和II)在不同p H环境下24 h内CUR稳定性,及其在25℃条件下储存三个月内处方载药量与纳米乳质量稳定性;通过体外溶出与消化实验比较CUR-SNEDDS及CUR-SSNEDDS-I和CUR-SSNEDDS-II体外溶出与消化行为的差异。采用大鼠离体肠道和活体药动学评价CUR-SNEDDS和CUR-SSNEDDS(I和II)肠吸收与生物利用度。(5)姜黄素过饱和自纳米乳吸收机制的研究:以Caco-2细胞为模型,选择不同细胞内吞及细胞内运输抑制剂,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定量)和荧光显微镜(定性)研究CUR-SNEDDS、CUR-SSNEDDS-I和CUR-SSNEDDS-II细胞摄取途径。结果:(1)姜黄素自纳米乳(CUR-SNEDDS)处方组成为Capryol 90-Kolliphor RH 40-Transcutol HP(7.93︰66.71︰25.36),最大载药量65 mg·g-1,呈黄色透明状,纳米乳滴呈圆球形,分布均匀,乳化时间(19.64±0.11)s,平均粒径(15.06±1.12)nm,多分散指数(PDI)(0.18±0.01),Zeta电位(-7.41±0.52)m V。体外分散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载药量的提高,CUR过饱和度显着降低,晶体成核与生长速度加快,形成的纳米乳滴增大、粘连且分布不均。因此CUR-SNEDDS体外分散过饱状态和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2)CUR-SNEDDS处方中引入不同聚合物,抑晶行为具有明显的规律性,HPMC和Soluplus在人工胃与肠液中均显着抑制药物晶体的成核与生长、HPMCAS和PVP仅在人工肠液中有抑晶作用,而PEG和HP-β-CD完全没有抑晶作用。同时聚合度亦会影响抑晶作用,HPMC聚合度越大,抑晶能力减弱(HPMC55-6>HPMC4000>HPMC15000),而HPMCAS聚合度越大,抑晶能力越强(LG<MG≈HG),最后优选出2%HPMC55-60和5%Soluplus分别作为沉淀抑制剂制备CUR-SSNEDDS-I和CUR-SSNEDDS-II,载药量均为100%。CUR-SSNEDDS-I和CUR-SSNEDDS-II水乳化后乳滴呈球形,粒径分布均匀,与CUR-SNEDDS相比,Zeta点位绝对值分别增大至(-17.87±1.42)m V和(-18.10±1.30)m V,说明纳米乳质量稳定。因此,引入HPMC55-60和Soluplus后,显着抑制晶体的成核与生长,从而维持CUR过饱和状态,提高了体系热力学稳定性。(3)CUR-SNEDDS及含有5%不同聚合物的CUR-SSNEDDS在乳化过程中,随着含水量比例增大,其体系中药物平衡溶解度、溶液粘度均显着下降。但与CUR-SNEDDS相比,HPMC55-60和Soluplus组药物平衡溶解度及其纳米乳质量稳定性均显着提高,同时HPMC55-60显着提高了体系的粘度。不同处方乳化过程中电导率曲线无显着性差异,说明聚合物不影响纳米乳结构转变,但HPMC55-60和Soluplus组乳化过程中产生的沉淀显着减少,且改变了沉淀形态,含有部分无定型形式。沉淀表征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均表明,CUR分别与HPMC55-60、Soluplus发生了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了氢键且有π-π堆积效应。因此,HPMC55-60和Soluplus通过改变SNEDDS乳化过程中溶液体系的粘度、CUR溶解度及乳滴稳定性等物理特征,并与药物分子间形成氢键和π-π堆积效应,从而抑制CUR分子之间聚集,产生过饱和作用。(4)CUR-SNEDDS、CUR-SSNEDDS(I和II)在碱性生物介质中24 h内CUR不降解,且常温储藏3个月内处方载药量和纳米乳质量稳定。体外溶出过程中,三者均能显着提高了CUR溶出的速度与程度。体外消化过程中,CUR-SSNEDDS-I和CUR-SSNEDDS-II显着抑制了沉淀的形成,CUR在亲水相中比例分别提高了2.63和4.18倍,形成的纳米乳质量稳定性提高,其中Soluplus乳滴形态和粒径稳定且无显着增大。大鼠离体肠吸收结果表明,与CUR-SNEDDS相比,CUR-SSNEDDS-I组CUR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段吸收明显增强,Papp分别提高了3.12、1.73、1.29和1.94倍,而CUR-SSNEDDS-II在十二指肠和空肠段吸收明显增大,Papp分别提高了1.67和1.63倍。大鼠活体药动学结果表明,SD大鼠灌胃给药后,与CUR-SNEDDS比较,CUR-SSNEDDS-I和CUR-SSNEDDS-II的Cmax分别提高了2.29和1.60倍,AUC0-t分别提高了3.50和1.92倍。因此,聚合物介导的过饱和体系显着改善了CUR稳定性、体外溶出与消化过饱和状态,从而促进药物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5)CUR-SNEDDS的细胞摄取受时间、浓度、温度及P-gp作用的影响,其主要摄取途径包括网格蛋白、小窝蛋白及动力蛋白介导的内吞、巨胞饮途径,同时依赖细胞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的传递、高尔基体向细胞膜的传递、微管蛋白途径在细胞内传输。与CUR-SNEDDS相比,CUR-SNEDDS-I和CUR-SSNEDDS-II细胞摄取率显着提高,细胞摄取不受P-糖蛋白调控,但均依赖肌动蛋白介导的微胞吞途径,在细胞内吞后细胞内传输均受溶酶体酸化途径的影响,其中CUR-SSNEDDS-II不依赖微管蛋白传递途径。因此,HPMC55-60和Soluplus构建的过饱和自纳米乳通过抑制P-糖蛋白作用、改变细胞内吞和胞内运输途径,从而提高了CUR的细胞摄取率。结论:基于HPMC55-60和Soluplus构建的CUR-SSNEDDS(I和II),提高了CUR溶解度、稳定性、体外溶出、分散与消化稳定性,并在乳化过程中与CUR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氢键和π-π堆积效应、改变体系粘度、增溶、提高纳米乳质量稳定性,从而抑制CUR分子间聚集,维持过饱和状态。同时CUR-SSNEDDS抑制细胞膜上P-糖蛋白、改变细胞内吞与胞内传输途径,提高CUR细胞摄取率。因此,CUR-SSNEDDS通过提高CUR稳定性、过饱和稳定性、抑制P-糖蛋白及改变细胞内吞与胞内输运途径,从而增强药物吸收。
吴绿英[3](2020)在《救必应酸的体内外代谢研究及药效学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无过量饮酒史,由于脂质代谢紊乱诱发的以肝细胞沉积为特征的肝脏疾病,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肝病。由于其致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仍缺乏治疗NAFLD的理想药物,临床上主要使用调血脂药,但是这些药物存在明显的副作用,例如会加重脂质沉积,引起和加重肝损伤。中医药由于其毒副作用小,因此从植物资源中寻找改善和治疗NAFLD的高效、安全的天然产物成为一大研究热点,这对NAFLD药物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救必应酸作为救必应的一个有效组分,是一种五环三萜酸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可以作为一个治疗或者辅助治疗NAFLD的天然植物成分药物进行研究。药物代谢研究对于新药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其安全性评价,以及有助于进一步评估其药理、毒理作用及药效。本文针对救必应酸进行体内外代谢研究,主要包括药代动力学,体外肝微粒体酶促动力学、代谢酶亚型和代谢产物研究,体内(正常大鼠和NAFLD大鼠)代谢产物研究以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效学评价,为救必应酸的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该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救必应酸血药浓度分析方法的建立及药代动力学应用建立了一种新的用来测定救必应酸血药浓度的UPLC-MS/MS方法,并根据FDA指导原则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方法学验证。该方法专属性、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准确度和精密度等各项参数均达到相关标准,与之前报道的方法相比,其灵敏度更高、检测更快速,并成功应用于灌胃给予3.0 mg/kg救必应酸的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2)救必应酸的体外代谢研究通过对孵育体系(蛋白浓度、底物浓度、反应时间)条件的优化,测定救必应酸的酶促动力学参数Vmax为29.77±2.82 ng/(mg·min);Km为191.4±38.28 ng/m L;CLint为0.16 m L/(mg·min);通过化学抑制法推断参与救必应酸代谢的CYP450酶亚型,结果显示除了胺碘酮、苯海拉明外,环丙沙星(CYP1A2特异性抑制剂),氟西汀(CYP2C19特异性抑制剂)和酮康唑(CYP3A4特异性抑制剂)3种抑制剂对救必应酸的代谢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表明CYP1A2,CYP2C19和CYP3A4可能参与RA的代谢;采用UPLC-Q/TOF-MS对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产物进行筛选鉴定,共发现8个Ⅰ相代谢产物,主要有去甲基化、氧化、脱氢和去饱和产物,为救必应酸的体内代谢研究奠定基础。(3)救必应酸在正常大鼠体内代谢产物的分析鉴定正常大鼠口服灌胃50.0mg/kg救必应酸,采用UPLC-Q/TOF/-MS对大鼠血浆、尿液、粪便及肝脏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发现22个代谢产物,其中血浆中12个,尿液中14个,粪便中22个,肝脏中13个,与已有报道相比,包括还原产物(M5)、脱氢甲基化产物(M6、M7)、去甲基磺酸化产物(M14、M15)等14个代谢产物为首次发现。其代谢途径主要有6条,包括:去甲基化、氧化、脱氢、去饱和、磺酸化以及葡萄糖醛酸化。(4)救必应酸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药效学评价利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成功建立了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通过对大鼠体重、血脂、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变化等指标的检测,探讨了救必应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治疗效果,并且研究了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对救必应酸的体内代谢影响。结果表明救必应酸能有效缓解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蓄积、氧化应激等变化,改善高脂血症症状,具有调脂保肝效果。同时对救必应酸在NAFLD大鼠中的代谢产物进行研究,结果共筛选鉴定了20个代谢产物,血浆中9个,尿液中12个,粪便中16个,肝脏中12个,与正常大鼠体内代谢相比,代谢产物数量有所减少,有4个代谢产物(M1、M11、M17、M18)为新发现的;代谢途径也存在一定差异,例如缺少还原代谢途径,表明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大鼠对救必应酸的体内代谢产生一定影响。
赖章婷[4](2020)在《水飞蓟宾可过饱和自纳米乳体系的构建及体内外性能稳定机制探讨》文中提出水飞蓟宾(SLB)是一种低水溶性、高脂溶性小分子黄酮类成分,为提高SLB的生物利用度。过饱和是一种常用的制剂手段。脂基药物传递系统(LBFs)被证实可有效提高水难溶性、脂溶性良好药物溶解度的方法。但近年来,大量研究成果显示,ⅢB型和Ⅳ型LBFs具有高的载药量同时,经胃肠溶液分散后会导致过饱和增溶作用的丧失。可通过加入沉淀抑制剂(PPIs)稳定或延长过饱和状态,以提高制剂的效益。本课题拟制备过饱和自纳米乳释药体系(S-SNEDDS),围绕SLB-SSNEDDS制备工艺优化及体内外评价、PPIs在生物介质中维持过饱和稳定的机理进行了一系列工作。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4部分:1水飞蓟宾过饱和自纳米乳释药体系的制备及性能评价为开发和优化SLB-SSNEDDS,以提高SLB在生物介质中的过饱和度以及延长过饱和时间。通过溶解度试验、乳化剂乳化能力的考察以及伪三元相图的绘制,优选出SLB-SNEDDS处方组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综合评价各处方的性能以确定处方最优比例;考察药物在体外生物介质中的过饱和度和持续时间以优选出合适的PPIs及其用量。最终优化得到的处方为Capryol 90∶Cremophor RH∶Transcutol HP(10∶67.5∶22.5),载药量为50.19 mg/g,再辅以2%HPMCAS MF(SLB-SSNEDDS-A)和5%PVPK30(SLB-SSNEDDS-B)。从乳化效果、乳液大小及表面形貌,体外释药及体外过饱和度等性能指标评价SLB-SSNEDDS。经质量评价:SLB-SSNEDDS-A/B形成的乳液均一透明,乳滴呈大小均匀的圆球状分布,乳化时间分别为(30.67±4.16 s)、(25.42±2.98s),平均粒径分别为(11.67±0.81 nm)、(13.11±0.79nm),多分散指数分别为(PDI)为(0.15±0.04)、(0.18±0.03);在2种生物介质中药物的溶出速率均显着升高;体外稀释后,在Fa SSIF-V2体系中SSNEDDS-A在2h内维持的过饱和度稳定在5.5左右,SSNEDDS-B可延长过饱和稳定时间,60min后过饱和度降低;但在Fa SSGF体系中SLB-SSNEDDS-A/B均只能短暂相对延长过饱和。2聚合物维持过饱和稳定性的机理研究为更好的了解聚合物抑制药物过饱和状态下的相变过程,探讨聚合物在生物介质中维持过饱和的可能作用机制。以PVP K30、HPMC、Soluplus和HPMCAS MF为模型聚合物,SLB-SNEDDS为过饱和产生工具,研究聚合物对SLB相变过程的影响。再者从过饱和度(热力学)和晶核形成或生长(动力学)两个角度,探讨聚合物维持过饱和稳定性的机理。结果显示Fa SSGF/Fa SSIF-V2中加入聚合物PVP K30、HPMC、Soluplus和HPMCAS MF后,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维持或延长过饱和的能力。在热力学上,Soluplus(Fa SSGF)可增加SLB溶解度,降低过饱和度。在动力学上,聚合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SLB成核和晶体生长抑制作用。Soluplus(Fa SSGF)和HPMCAS MF(Fa SSIF-V2)在2h内的分散过程中未见晶核的形成;其中HPMCAS MF(Fa SSGF)和PVP K30(Fa SSIF-V2)可显着延长成核时间,分别为439s和2306.68s;但HPMC和Soluplus仅具有微弱成核抑制作用。四种聚合物对SLB晶核的生长速率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PVPK30、HPMC和HPMCAS MF对晶核生长的抑制作用最明显;SEM可进一步证实,聚合物的加入可影响晶体的生长习性。从溶液粘度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分析SLB结晶动力学差异。然而,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值几乎一样;仅PVPK30(Fa SSIF-V2)和Soluplus(Fa SSIF-V2)显示出SLB可能产生了某种微弱的相互作用。综上,聚合物溶液粘度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并不能很好的解释四种聚合物在不同体系中的作用差异。因此,可进一步通过相关实验验证聚合物稳定乳滴形态结构是否可成为一种可能机制。3 Caco-2模型评价自乳化制剂吸收的影响为评价自乳化制剂对细胞毒性及渗透吸收的影响。通过MTT法测定不同处方浓度的浓度Caco-2细胞毒性效应;通过建立Caco-2细胞单层模型评价SLB-SNEDDS和SLB-SSNEDDS A/B的体外膜透性和促吸收作用。结果表明制剂浓度低于2mg/m L(含SLB100?g/m L)对细胞无毒性;加入了2%HPMAS MF和5%PVPK30后,对细胞的存活率无明显影响。转运结果显示,与非制剂组比较,自乳化制剂组的Papp(AP→BL)均具有极显着增加;2%HPMAS MF和5%PVPK30不影响SLB2h内的渗透过程。4水飞蓟宾及其自乳化制剂体内药动学研究为考察SLB自乳化制剂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及生物利用度。通过大鼠灌胃SLB混悬液、SNEDDS及SSNEDDS-A/B(SLB:50mg/kg),根据非房室模型拟合体内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与SLB混悬液比较,SLB-SNEDDS和SSNEDDS-A/B组血药浓度均有显着的提高,Cmax分别为5.25倍、9.69倍、6.25倍;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578.45%、1139.44%、850.11%。与SLB-SNEDDS比较,SLB-SSMEDDS-A/BCmax分别为1.85倍、1.19倍;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97%、146.97%。因此,SNEDDS制剂可显着提高SLB的生物利用度;2%HPMCAS MF和5%PVPK30可更好的改善SLB-SNEDDS的胃肠行为,增强SLB吸收,进一步提高SLB的生物利用度。
王波[5](2020)在《基于UPC2技术对红芪中化学成分的分离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药红芪(Radix Hedysari),为甘肃道地药材,是豆科多序岩黄芪(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的干燥根。红芪药材富含多种类型的化学成分,针对红芪药材中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检测,迄今仍然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研究采用了区别于传统前处理手段的溶剂诱导萃取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在线富集,净化的目的,且操作简单、快速。此外,以UPC2作为分析手段,红芪药材作为切入点,基于不同于传统RP-LC保留行为的UPC2分离技术对红芪药材中化学成分进行快速检测、产地溯源以及药代动力学等研究。此外,结合上述分析实践基础,深入的对红芪中黄酮类化合物在UPC2分离技术中的保留行为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和传统的UPLC进行比较,探讨UPC2在中药分离分析方面的优势,为红芪药材中多种化学成分的快速检测、产地溯源、质量控制以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分析方法。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红芪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第一,基于溶剂诱导萃取-UPC2技术对红芪中未知成分的定性分析;利用不同于传统RP-LC保留机理和分离效果的UPC2分离技术对红芪药材进行研究,并采用溶剂诱导萃取法对红芪药材进行快速提取、净化及富集。最终结合光谱图和质谱图信息,通过利用对照品保留时间等定性方法,首次从红芪药材中发现三种未知化学成分,分别为阿魏酸、香豆素及香草酸。第二,红芪药材中11种化学成分的快速检测及比较研究;本研究以红芪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HSS C188 SB色谱柱,以0.1%甲酸-甲醇(v/v)为改性剂,梯度洗脱,建立了UPC2-PDA联用技术测定红芪药材中11种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深入研究并比较了溶剂(乙醇)提取法、SPE以及溶剂诱导萃取法在对红芪药材中11种化学成分提取过程中,它们对11种化学成分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对UPC2和UPLC在不同固定相上的分离方式进行比较,证实了这两种分离模式在分离过程中所具有的互补性。第三,本研究在第二章研究的基础上,使用具有快速,低溶剂消耗,以及与传统RP-LC不同保留机理的UPC2技术,建立红芪药材的一种新的UPC2指纹图谱,并获得不同于传统RP-LC的红芪药材指纹图谱信息;同时利用25批不同产地红芪药材中11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结合主成分分析以及层次聚类分析热图对其进行产地溯源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的25批红芪药材中,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的红芪药材和甘肃省宕昌的红芪药材质量最佳。第四,本研究选择溶剂诱导萃取法作为血浆分析的预处理方法;利用UPC2分离技术,以反式肉桂酸为内标,考察目标物在UPC2保留行为的基础上,建立了经口服红芪药材后大鼠血浆中3种化学成分(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芒柄花素和毛蕊异黄酮)的快速、灵敏检测的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研究表明,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芒柄花素和毛蕊异黄酮的浓度符合双室模型。根据它们的T 1/2值可以得出,吸收和消除最快的是毛蕊异黄酮,而最慢是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第五,本研究利用UPC2分离技术,通过考察固定相、改性剂、pH值、洗脱梯度、动态背压、温度以及进样量等分离参数,对红芪药材中7种不同结构黄酮类化合物的保留行为,以及保留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色谱柱和改性剂对7种不同结构黄酮类化合物的保留行为影响最大;其余参数均不是影响保留行为的主要因素,可在后续实验中进行微调、优化。此研究结果不仅对其它药材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且可以对中药材中其它类型化学成分的分离分析作为参考和借鉴。
史金新[6](2020)在《灯盏细辛注射液中野黄芩苷的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灯盏细辛注射液(DZXX)广泛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野黄芩苷是其主要活性成分。然而,DZXX中其他化学成分对野黄芩苷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尚未完全明晰。本研究的目的是揭示DZXX中其他化学成分对野黄芩苷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成功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野黄芩苷和灯盏甲素的LC-MS/MS方法,应用于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注射DZXX后大鼠血浆中野黄芩苷的血药浓度升高,C0、AUC分别是注射野黄芩苷单体的4.2倍和2.8倍,CL降低了59.4%;尿、胆汁排泄量明显高于单独注射野黄芩苷,分别增加到42.5%±6.5%和31.4%±7.0%;而灯盏甲素药代动力学没有显着变化。此外,DZXX给药5、15、30 min后野黄芩苷在大鼠脑组织中含量分别增加6.50倍、9.34倍和4.07倍,小肠中组织含量分别降低9.66倍、1.80倍和1.41倍。最后,灯盏甲素和咖啡酰奎尼酸酯在体外显着抑制β-葡萄糖醛酸苷酶(GLU)和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2B1(OATP 2B1),其中灯盏甲素抑制OATP 2B1的IC50为4.61±2.57μM。表明DZXX中其他成分可通过抑制GLU和OATP 2B1降低野黄芩苷的水解和转运,从而影响野黄芩苷的大鼠药代动力学。这些发现揭示了DZXX组分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为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方规律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赖雯斓,陈蓉艳,刘继来,李扬宇,高芳琳[7](2019)在《血浆黏度质控物的制备和应用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应用临床上报废的滤白冷冻新鲜血浆(来源于献血者)作为血液流变学中血浆黏度的质控物,并对质控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将两份临床上报废的冷冻新鲜血浆(来源于献血者)各自混匀后分装,-20°C低温保存,每日与常规标本一同检测,连续测定45d后对二者精密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自制冷冻血浆质控1的血浆黏度定值范围为(1.253±0.017)mPa·s(CV=1.32%),自制冷冻血浆质控2的血浆黏度定值范围为(1.284±0.020)mPa·s(CV=1.58%)。二者室内质控均未见失控。结论:两份自制冷冻新鲜血浆质控物精密度良好,45d内稳定性良好。
张纳婷[8](2018)在《抗脓毒症中药血必净注射液苯酞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血必净是由红花、赤芍、川芎、当归和丹参五味中药制备而成的中药注射液,临床上作为加载药物用于脓毒症常规治疗。虽然血必净治疗脓毒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初步得到临床验证,但其药效物质基础仍不明确。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可通过揭示中药成分能否被机体有效利用来帮助发现可成为药效物质基础的中药成分。为此,围绕血必净所含四类具有脓毒症治疗相关药理活性的中药成分开展了系统的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本课题围绕来自川芎和当归的苯酞类成分开展研究。方法:开展血必净健康受试者、大鼠和体外药代试验/实验。人体药代试验共招募36名健康受试者,设计单次和多次给药试验。单次给药试验设计三种不同静脉滴注给药方案,分别为:1)血必净100 ml,滴注时间1.25 h;2)血必净100ml,滴注时间2.5 h;3)血必净50 ml,滴注时间1.25 h。多次给药药代试验方案为连续一周给予血必净50 ml(滴注时间1.25 h)。大鼠药代实验包括血必净剂量爬坡实验、排泄实验(尿、粪和胆汁)、组织分布实验和药代基质效应实验。体外药代实验包括围绕苯酞类成分体内可到达性开展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测定和血浆蛋白鉴定实验、膜通透性实验以及全血-血浆比值实验和围绕苯酞类成分体内消除开展的体外代谢物验证、关键代谢环节确认、关键代谢物的合成及鉴定和代谢酶归属及相关酶动力学实验。各类样品通过液-质联用分析方法检测。结果:在血必净中共检测到10种苯酞类成分(制剂含量0.2-29.3μM)。给药后,洋川芎内酯I和洋川芎内酯G是人体主要暴露苯酞类成分。虽然这两个成分均具有较高的系统暴露,但两者的药代特征差异显着。洋川芎内酯I血浆蛋白结合率中等(46%)、表观分布容积大(1.3 l/kg)、清除率中等(占心血浆输出量的23.6%),而洋川芎内酯G血浆蛋白结合率高(97%),表观分布容积小(0.1l/kg),清除率低(占心血浆输出量的1%)。这些差异可能会影响他们对作用靶位的可到达性。此外,这两个苯酞成分还具有可随脓毒症病情改变的药代特征,包括:1)洋川芎内酯I主要通过葡萄糖醛酸转移酶2B15介导的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从体内消除;2)洋川芎内酯I经葡萄糖醛酸反应所生成的烷基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具有亲电性,可与谷胱甘肽结合;3)洋川芎内酯G可选择性地与人血浆白蛋白高度结合。结论:本文首次报道了血必净苯酞类成分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洋川芎内酯I和洋川芎内酯G是血必净给药后人体主要暴露苯酞类成分,值得开展进一步与脓毒症治疗相关的药效学研究。洋川芎内酯I和洋川芎内酯G因其药代特征可能随脓毒症病情变化而变化,有望成为与传统生物标识物互补的“中药药代标识物”,用于帮助脓毒症的治疗。
杨民[9](2017)在《S-烯丙基巯基半胱氨酸的代谢、抗慢阻肺机制及联合用药研究》文中指出大蒜(Allium Sativum)可用于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抑制致癌物活化、解毒、抗氧化和保护DNA损伤等功效。然而鲜大蒜的刺激性和难闻的气味限制了其药用价值,后来大蒜经高温发酵制得了老蒜(Aged Garlic),与普通生蒜相比老蒜更加安全,且可以显着降低鲜蒜的刺激性。研究发现老蒜主要含有的含硫化合物包括S-烯丙基半胱氨酸(SAC)、S-烯丙基巯基半胱氨酸(SAMC)和蒜氨酸(SACS),其中SAMC药理活性较高。SAMC在抗癌、保肝和抗慢阻肺等方面均具有显着的药理活性。目前有关SAMC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抗癌活性的评价,而对其合成、代谢、抗慢阻肺机制及联合用药鲜有报道。因此本课题从合成、代谢、活性机制及联合用药几个方面对SAMC进行了初步研究。本课题的内容包括以下六个章节:第一章,首先合成了 SAMC,并对其理化性质、稳定性等进行了初步药学评价;第二章和第三章,利用多种体外模型对SAMC的代谢机制进行了研究;第四章,针对SAMC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进行了体内研究,并建立了SAMC及其代谢物体内含量的测定方法;第五章,从信号通路、抗炎抗氧化及蛋白修饰的角度对SAMC抗慢阻肺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第六章,对其缓解抗真菌药物泊沙康唑(POS)所致不良反应的作用和机制进行了评价和分析。SAMC的初步药学评价(第一章)包括合成工艺、纯度分析、结构确证、理化性质和稳定性研究。SAMC在实体大蒜中的含量很低,提取工艺费时费力,且纯化过程复杂低效。为了得到稳定可靠的SAMC原料来源,本课题对SAMC的合成工艺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对不同路线进行了综合分析,最后采用两步的合成工艺成功制备了高纯度的SAMC原料。随后,采用UV、IR、HRMS、1W-NMR以及13C-NMR对SAMC进行了结构确证。并对SAMC的性状、熔点、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解离常数、稳定性等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SAMC为白色或类白色片状物,熔点179.21℃(也为分解点),在水中可溶,在乙醇、丙酮、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中几乎不溶;其油水分配系数logP小于0,属于亲水性化合物。其解离常数分别为2.7和9.1。在纯度分析和稳定性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建立了 SAMC含量体外测定的液相色谱法,并对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色谱法专属性和线性良好,准确度和精密度等均满足要求。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SAMC在酸性环境中的稳定性较好,但在碱性环境中极不稳定,极易降解;加速试验结果显示,SAMC在铝塑包装条件下可以室温稳定存放。SAMC体外代谢机制研究(第二章)包括肝细胞中代谢和肝微粒体中代谢两个部分。首先建立了肝细胞和肝微粒体两个体外代谢模型,并对不同模型所生成的代谢物进行了鉴定;同时考察了参与SAMC代谢的主要CYP450酶亚型及SAMC对CYP450的抑制作用;最后对其酶促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SAMC在肝细胞中有两个代谢物,在肝微粒体中有四个代谢物。其最佳孵育时间及蛋白浓度分别为15 min和1 mg/mL。参与SAMC代谢的主要酶亚型为CYP3A4和CYP1A1,同时SAMC对CYP2E1具有一定的抑制性。其酶促动力学结果表明Vmax和Km分别为24.29 μM/min/mg肝微粒体和339.7 μM。SAMC体外代谢机制研究(第三章)主要研究了 SAMC在血液中的代谢。首先对SAMC在血中的代谢产物进行了鉴定;其次对SAMC在血中的代谢位点进行了确定,同时研究了内源性巯基化合物对SAMC的影响;随后对SAMC的代谢机制及代谢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最后对SAMC的血浆蛋白结合及蛋白修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AMC在血中检测到六个代谢产物,而其主要代谢蛋白为红细胞中大于30 kD的蛋白。SAMC在红细胞中代谢速率快、半衰期短,且一些含有巯基的内源性物质对SAMC的代谢具有较大的影响。蛋白结合及修饰结果表明,其血浆蛋白结合率约50%,同时SAMC可以使血红蛋白93位和125位半胱氨酸残基上游离的巯基发生烯丙基硫醇化,且多次注射给药的大鼠体内也发现了这种作用,但是相对强度较小。SAMC体内代谢研究(第四章)包括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建立和验证、代谢产物鉴定、药物代谢动力学、组织分布等研究内容。本章节首先建立了 SAMC体内含量的LC-MS分析方法和其代谢产物的GC-MS分析方法并进行了验证,同时对SAMC通过灌胃给药后的代谢、分布与排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LC-MS和GC-MS两种方法专属性好,精密度高、且准确度、稳定性等符合要求。灌胃给药后,在体内未检测到SAMC原型药物,而是检测到它的两个主要的代谢产物AMSO和AMSO2。其代谢产物AMSO的最高血药浓度Cmax为134.933±32.041 μg/mL,而 AMSO2 最高血药浓度 Cmax 为 122.27±21.937 μg/mL;AMSO与AMSO2的达峰时间分别为24 h和36 h;AMSO的半衰期在12小时左右,而AMSO2的半衰期高达26 h以上。组织分布研究表明,灌胃给药后,SAMC的两个代谢物在大鼠的心、肝、脾、肺和肾中均有分布。相对于心、脾、肺和肾等组织,两个代谢物在肝组织中的浓度较高。排泄研究表明,SAMC的代谢产物可以通过尿液、粪便及胆汁排泄。为进一步了解SAMC在体内代谢的情况,采用尾静脉注射给药的方式,对其代谢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在给药剂型的制备上,加入了吐温-80,并通过高压均质机进行了处理,属于微粒体分散体系,具有了一定的缓释作用。测定结果表明,SAMC在体内的半衰期极短,不足5 min。SAMC用于治疗慢阻肺的活性机制研究(第五章)由信号通路的探索、抗炎抗氧化保护机制以及药物作用位点研究三个方面组成。(1)信号通路的研究是通过LPS诱导人体肺腺癌细胞SPC-A1建立了 COPD模型,从对粘膜蛋白MUC5AC的抑制作用和膜蛋白AQP-5的激活作用两个方面评价SAMC对SPC-A1的保护作用。ELISA实验结果表明,SAMC对LPS诱导SPC-A1中MUC5AC表达具有显着抑制作用;而RT-PCR实验结果从RNA水平进一步证明了 SAMC对LPS诱导的MUC5AC的抑制性。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的实验结果显示,SAMC能够显着抑制LPS诱导的SPC-A1中IκBα的降解及P65的核转移。综合以上结果可以看出,SAMC可以通过调节NF-κB信号通路抑制SPC-A1中MUC5AC的分泌,以达到缓解COPD的作用。(2)SAMC抗炎抗氧化的活性研究是利用所构建的巨噬细胞NR8383和SD大鼠炎症和氧化损伤模型来完成的。实验结果表明SAMC能够显着降低由LPS所诱导的巨噬细胞NR8383和大鼠肺灌洗液中TNF-α IL-1β和IL-8的水平。而氧化应激测定结果表明SAMC对于巨噬细胞中的ROS、SOD及MDA具有调节作用。同时SAMC能够降低LPS造成的大鼠肺湿重干重比率,抑制LPS诱导的大鼠肺组织中MPO和NO水平的升高。病理切片以及免疫组化的观察结果表明SAMC不仅可以抑制LPS诱导的肺部炎症,而且能够修复损伤的大鼠肺组织。免疫组化结果还显示SAMC抗炎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NF-κB来实现的,该结果与体外细胞实验一致。(3)蛋白修饰实验结果表明,SAMC可诱导MUC5AC蛋白第5564号CYS发生S-半胱氨酸化,可通过掩盖蛋白表面暴露的半胱氨酸残基,阻止蛋白之间二硫键的形成,进而改变粘蛋白的三级构像,降低粘液的粘度,使得呼吸道的粘液易于咳出,从而缓解COPD所引起的气道阻塞的症状。SAMC和抗真菌药物(泊沙康唑,POS)联合用药研究(第六章),包括SAMC对抗真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作用评价及机制研究。首先,通过喷雾干燥技术制备了 POS肠溶微球,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其次,以昆明小鼠为模型,研究了SAMC对POS所致小鼠不良反应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POS连续给药一周(100 mg/kg)小鼠出现饮食减少、懒动、倦怠、竖毛、毛无光泽,腹泻发生率达40%;而同时给予SAMC与POS组,可使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腹泻发生率降低到20%。抗炎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能够显着降低由POS诱导的TNF-α IL-1β及IL-6的表达水平。抗氧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联合给药低和高剂量组均能降低由POS诱导的MDA表达水平分别约20%和30%。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显示,联合给药组小鼠结肠组织相对比于POS组,炎性浸润及粘膜粘连均有一定的修复,且结肠组织结构更清晰可辨。以上结果说明SAMC可以从抗氧化抗炎方面缓解POS所致的不良反应。综上所述,本课题首先对SAMC的合成工艺、结构鉴定、理化性质和稳定性等进行了初步药学评价。随后从体内、体外两个方面对SAMC的代谢、组织分布和排泄进行了研究。接着从分子通路、抗炎抗氧化及蛋白修饰等方面对其抗慢阻肺机制进行了研究。最后对SAMC与POS联合使用时降低抗真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AMC具备较好的成药性,而且具备联合用药的优势。
庞汉青[10](2017)在《基于药对作用的新生化颗粒配伍效应与物质基础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研究工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当归-红花配伍养血活血量效关系与协同增效相互作用研究"和"江苏省方剂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的部分实验内容。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综述了药对和新生化颗粒的研究进展。第二章到第四章为实验部分,其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相应结论如下:第二章基于当归系列药对的新生化颗粒配伍效应研究第一节基于当归系列药对的新生化颗粒的养血作用配伍效应研究采用撤药分析法比较评价当归系列药对在新生化颗粒中的养活作用贡献,养血指标主要包括外周血常规参数、脏器指数、Na+-K+和Ca2+-Mg2+ATP酶活性。采用环磷酰胺和乙酰苯肼联合复制血虚小鼠模型;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的外周血常规、脏器指数和ATP酶活性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血虚模型复制成功。给予新生化颗粒(XSHG)及新生化颗粒缺失当归系列药对样品后(DY、DC、DT、DH、DJ和DZ)后,各给药组小鼠的各相关养血效应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进一步将各给药组的药效数据经过主成分分析(PCA),采用各给药组到空白组的相对距离法来比较当归系列药对在新生化颗粒中的养血作用。各给药组的养血作用的大小顺序为:XHSG>DJ>DT>DZ>DH>DC>DY。结合多指标综合指数法的分析数据,表明当归系列药对在新生化颗粒中药学效应方面皆有作用,当归-益母草和当归-川芎药对在方中的养血贡献程度最大。该方法为新生化颗粒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复杂方剂的配伍研究提供了方法的参考。第二节基于当归系列药对的新生化颗粒的活血作用配伍效应研究比较评价新生化颗粒缺失当归系列药对前后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当归系列药对在新生化颗粒中的活血作用贡献。采用冰水浴和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共同复制急性血瘀大鼠模型。根据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血沉(ESR)和红细胞压积(HCT)等指标,观察新生化颗粒缺失当归系列药对前后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血小板最大聚集率(ADP)、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观察新生化颗粒缺失当归系列药对前后对血瘀大鼠的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采用多指标综合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当归系列药对在新生化颗粒中的活血作用贡献。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新生化颗粒缺失当归系列药对前后对急性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多个指标皆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多指标综合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得出,新生化颗粒对血瘀大鼠的调节作用优于拆方组和生化汤组;新生化颗粒缺失当归系列药对后,各给药组的活血效应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缺失不同的当归药对后对原方的活血效应影响不同,当归系列药对在新生化颗粒中的活血作用贡献的顺序为:当归-益母草>当归-川芎>当归-红花>当归-炙甘草>当归-桃仁>当归-姜炭。该研究表明,当归系列药对是新生化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当归系列药对在新生化颗粒中的活血作用贡献不同;且当归-益母草药对在全方中的活血作用贡献最大,与新生化颗粒的组方结构(重用益母草)以及益母草"活血行滞、祛瘀生新"的功效相一致,与前期当归系列药对在新生化颗粒中的养血血效应贡献度一致。第三章新生化颗粒体内外效应物质基础研究第一节新生化颗粒配伍前后的主要效应成分含量变化研究新生化颗粒来源于经典名方生化汤,临床上常用来治疗产后疾病。它的效应成分主要包括:芳香酸类、苯酞类、生物碱类、黄酮类和姜辣素类成分。为比较新生化颗粒七个单味药配伍前后效应成分的含量变化,本文首次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HPLC-TQ/MS)同时测定新生化颗粒及其单味药中27个效应成分的含量。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27 个效应成分在 20 min 内于 Thermo Scientific Hypersil GOLD(100 mm × 3 mm,1.9μm)色谱柱上得到了较好的分离。结果显示:除了胸腺嘧啶、对香豆酸、洋川芎内酯Ⅰ、洋川芎内酯H和藁本内酯外,其它有效成分的含量配伍后均显着性增加;不同类型化合物配伍前后的变化率的顺序为:姜辣素类>黄酮类>芳香酸类>生物碱类>苯酞类。该方法为新生化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同时也有助于阐明新生化颗粒的药物相互作用规律。第二节当归系列药对在新生化颗粒中的效应物质基础研究综合前期的活血、养血作用贡献的效应整合结果,皆表明药对当归-益母草和当归-川芎在方中的贡献程度大。基于此,从各拆方样品中效应成分的含量变化方面揭示当归系列药对在新生化颗粒中不同贡献的潜在原因。本实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UHPLC-TQ-MS/MS)法比较评价新生化颗粒及其拆方样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与新生化颗粒组相比,大部分效应成分在其拆方样品中皆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样品DY中,除了甘草素外,其它效应成分较新生化颗粒中相应的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进一步将各样品中效应成分的含量做标化后做PCA分析,其中,DY和DC样品组距XSHG组最远,从化学成分含量角度表明了药对当归-益母草和当归-川芎在新生化颗粒的贡献程度较大的原因。该方法为阐明当归系列药对在新生化颗粒的配伍规律奠定了基础。第三节新生化颗粒在正常和血虚模型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建立新生化颗粒中15个效应成分在大鼠血浆中的UPLC-MS/MS的测定方法,比较评价主要效应成分在正常和血虚模型大鼠灌胃给药新生化颗粒后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的行为差异。新生化颗粒在正常和血虚模型大鼠的灌胃剂量均为9.72 g·kg-1。15个效应成分在血浆中的线性关系良好(r ≥ 0.9925),所有分析物的日间和日内精密度分别小于10.88%和11.87%,相应的准确度相对误差在±12.38%范围内。除了甘草酸以及甘草次酸,新生化颗粒中其它效应成分在正常和血虚模型大鼠中Tmax和t1/2均较短,在6小时内基本消除完全;较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中除了苦杏仁苷、甘草苷和甘草次酸,其它效应成分的药动学行为均有明显的差异;整体而言,各类效应成分在模型大鼠中的AUC0-t、AUC0-∞均明显高于正常大鼠(P<0.05),Tmax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前。表明在血虚病理状态下,通过激活血虚大鼠体内的代谢酶的活力,使得效应成分的代谢速率和程度被改变。其中,以水苏碱和益母草碱为代表的生物碱类,在体内较长时间保持较高的血药浓度,提示生物碱类成分可能是新生化颗粒发挥养血效应的重要活性成分,其养血作用机理需要进一步研究。第四章基于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的新生化颗粒养血作用机制研究第一节基于代谢组学的新生化颗粒的养血作用机制研究采用大鼠眼底静脉丛放血法复制大鼠失血性血虚模型,共分为失血性模型组、正常组、新生化颗粒组、生化汤组、当归-益母草组,当归组和益母草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技术,对各组大鼠血浆中内源性代谢物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血浆中内源性标记物进行多元数据统计分析,并基于SPSS19.0对潜在差异性标记物进行P检验。结果显示,PCA中血虚大鼠与其他各组能够达到基本分离;进一步对潜在的差异性标记物定性鉴定,共鉴定出18个差异性标记物。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中8-异前列腺素F2a、神经鞘氨醇、溶血卵磷脂LysOPC(20:4)、磷酸泛酰半胱氨酸、15-脱氧-d-12,14-前列腺素J2、脱氧胆酸、脱氧核糖胸腺苷酸、9-反式-视黄酸、亮氨酸-苯丙氨酸、L-胱硫醚、泛醌-2、鞘氨醇1-磷酸、S-腺苷高半胱氨酸、16-羟基孕烯醇酮和4-氧化-视黄酸的含量显着增加(P<0.01);模型组中16-去氢黄体酮、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在各给药组的大鼠体内,这些差异性内源性物质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采用Matlab构建血虚相关通路分析,失血性血虚模型主要泛酸和辅酶A的生物合成、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鞘脂类代谢有关。不同给药组可以调节以上紊乱的3条代谢通路向正常转归,其药效学和内源性标记物的代谢轨迹的结果均显示,不同给药组对失血模型大鼠的改善程度为:XSHG>SHD>DY>DG>YMC。第二节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新生化颗粒的养血作用靶点预测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新生化颗粒中58个潜在效应成分的养血分子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相关关系。依据PharmMapper、SEA、STITCH、Drugbank等数据库和文本挖掘的方法构建了与46个血虚相关的靶蛋白;然后将获得靶蛋白导入KEGG数据库建立血虚相关作用通路;最后,采用Cytoscape软件建立新生化颗粒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模型。养血效应方面,新生化颗粒中58个效应成分涉及46个作用蛋白和24条作用通路;24条作用通路主要涉及血虚过程中的红细胞功能、免疫功能、能量代谢、炎症因子和血管微循环;其中,预测到的24条血虚代谢通路与前期的代谢组学有7条吻合。文献研究和本课题组的代谢组学研究结果均证实了网络预测的可靠性。该结果体现了新生化颗粒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作用模式,为深入研究新生化颗粒的养血的分子作用机制提供参考。第三节新生化颗粒养血效应的关键靶点验证课题组前期采用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对新生化颗粒的养血机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结果均表明,产后血虚证主要和能量代谢紊乱、血液微循环障碍、红细胞合成降低、炎症爆发以及免疫功能降低有关。基于以上的分析结果,本节对新生化颗粒潜在养血代谢通路上的关键靶蛋白进行了生物活性验证。研究结果发现,新生化颗粒通过提高机体的EPOR、F2、TNF-α、IL-6、ACSS1、COASY、AHCY 和 CBS 的表达,降低体内 S1PR1、SPHK1和HIF-1α的含量,继而改善血虚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紊乱、血液微循环障碍和增强红细胞功能而发挥养血作用。
二、血浆比粘度测定质控液的制备及影响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浆比粘度测定质控液的制备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沉淀抑制剂对pH诱导左旋延胡索乙素相行为及药动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1 选题背景 |
1.1 过饱和给药系统是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有效方法之一 |
1.2 弱碱性药物胃肠道转移过程中经历过饱和沉淀而降低生物利用度 |
1.3 PPIs能够延缓过饱和沉淀提高生物利用度 |
1.4 dl-THP在胃肠道转移过程中产生过饱和导致生物利用度低 |
2.研究目的及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技术路线图 |
第一章 沉淀抑制剂对pH诱导dl-THP相行为的影响 |
1 材料 |
1.1 仪器 |
1.2 药品和试剂 |
1.3 溶液 |
2 实验方法 |
2.1 dl-THP含测HPLC方法学考察 |
2.2 dl-THP pH溶解度相图的绘制 |
2.3 PPIs对 pH诱导dl-THP相行为的影响 |
2.4 PPIs作用机制研究 |
3 结果 |
3.1 dl-THP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学考察 |
3.2 dl-THP pH溶解度相图的绘制 |
3.3 PPIs对 pH诱导dl-THP相行为的影响 |
3.4 PPIs作用机制研究 |
4.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沉淀抑制剂处理方式对pH诱导dl-THP相行为的影响 |
1 材料 |
1.1 仪器 |
1.2 药品和试剂 |
1.3 溶液 |
2 实验方法 |
2.1 .直接混合法制备dl-THP/HPMC AS MG混合样品 |
2.2 喷雾干燥制备dl-THP/HPMC AS MG混合样品 |
2.3 熔融法制备dl-THP/HPMC AS MG混合样品 |
2.4 旋转蒸发法制备dl-THP/HPMC AS MG混合样品 |
2.5 含量测定 |
2.6 XRD分析dl-THP存在状态 |
2.7 SEM观察微观结构 |
2.8 pH转换溶出实验 |
3 结果 |
3.1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分析 |
3.2 XRD分析dl-THP存在状态 |
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微观结构 |
3.4 PPIs处理方式对pH诱导dl-THP相行为的影响分析 |
4.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沉淀抑制剂对pH诱导dl-THP片剂相行为的影响 |
1 材料 |
1.1 仪器 |
1.2 药品和试剂 |
1.3 溶液 |
2 实验方法 |
2.1 市售dl-THP片基本性质研究 |
2.2 片剂制备工艺研究 |
2.3 片剂的质量检查 |
2.4 pH转换溶出实验 |
3 结果 |
3.1 市售dl-THP片基本性质研究 |
3.2 片剂制备工艺研究 |
3.3 片剂的质量检查 |
3.4 HPMC AS MG对 pH诱导dl-THP片剂相行为的影响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沉淀抑制剂对dl-THP体内药动学的影响研究 |
1.材料 |
1.1 仪器 |
1.2 药品和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2 方法 |
2.1 色谱条件 |
2.2 质谱条件 |
2.3 储备液、工作液及校正标样的制备 |
2.4 血浆预处理 |
2.5 方法学考察 |
2.6 药动学研究 |
2.7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方法学考察 |
3.2 药动学研究 |
4 小结与讨论 |
全文总结 |
1.总结 |
2.创新性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2)姜黄素过饱和自纳米乳给药体系的构建及其稳定化与增强吸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内容 |
4 技术路线图 |
第一章 姜黄素自纳米乳的制备及其体外分散评价 |
1 引言 |
2 仪器与材料 |
2.1 仪器 |
2.2 材料 |
2.3 人工胃液与人工肠液的配制 |
3 方法 |
3.1 姜黄素含量测定方法学 |
3.2 平衡溶解度测定 |
3.3 油相和表面活性剂的配伍变化 |
3.4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
3.5 伪三元相图 |
3.6 CUR-SNEDSS处方优化 |
3.7 CUR-SNEDDS质量评价 |
3.8 CUR-SNEDDS的体外分散稳定性评价 |
4 结果 |
4.1 姜黄素含量测定方法学 |
4.2 姜黄素在不同辅料中平衡溶解度 |
4.3 油相与表面活性剂配伍 |
4.4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
4.5 伪三元相图的绘制 |
4.6 CUR-SNEDDS处方优化 |
4.7 CUR-SNEDDS质量评价 |
4.8 CUR-SNEDDS的体外分散评价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二章 基于亲水性聚合物抑晶行为构建姜黄素过饱和自纳米乳给药体系 |
1 引言 |
2 仪器与材料 |
2.1 仪器 |
2.2 材料 |
3 方法 |
3.1 人工胃液与肠液的制备 |
3.2 聚合物维持CUR过饱和作用 |
3.3 聚合物对晶体成核时间的影响 |
3.4 聚合物对晶体生长变化的影响 |
3.5 过饱和自纳米乳处方的优化与质量评价 |
4 结果 |
4.1 聚合物维持CUR过饱和作用 |
4.2 成核时间 |
4.3 晶体生长 |
4.4 CUR-SSNEDDS处方的优化与质量评价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三章 聚合物维持姜黄素过饱和稳定化机制研究 |
1 引言 |
2 仪器与材料 |
2.1 仪器 |
2.2 材料 |
2.3 软件与程序 |
3 方法 |
3.1 聚合物对分散过程中纳米乳溶液物理特性的影响 |
3.2 姜黄素沉淀存在形式 |
3.3 聚合物与姜黄素分子间相互作用研究 |
3.4 分子动力学模拟 |
4 结果 |
4.1 聚合物对分散过程中纳米乳溶液物理特性的表征 |
4.2 姜黄素沉淀存在形式 |
4.3 聚合物与姜黄素分子间相互作用 |
4.4 分子动力学模拟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四章 姜黄素过饱和自纳米乳体外与体内评价 |
1 引言 |
2 仪器与材料 |
2.1 仪器 |
2.2 材料 |
2.3 实验动物 |
3 方法 |
3.1 聚合物对SNEDDS稳定性的影响 |
3.2 聚合物对SNEDDS体外溶出的影响 |
3.3 聚合物对SNDDDS体外消化的影响 |
3.4 聚合物对SNEDDS肠吸收的影响 |
3.5 聚合物对SNEDDS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
4 结果 |
4.1 稳定性 |
4.2 体外溶出 |
4.3 体外消化 |
4.4 大鼠离体肠道吸收 |
4.5 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五章 姜黄素过饱和自纳米乳吸收机制的研究 |
1 引言 |
2 仪器与材料 |
2.1 仪器 |
2.2 材料 |
3 方法 |
3.1 Caco-2 细胞的培养 |
3.2 细胞毒性实验 |
3.3 Caco-2 细胞摄取 |
4 结果 |
4.1 细胞毒性实验 |
4.2 细胞摄取方法专属性 |
4.3 药物浓度、时间及温度对CUR-SNEDDS细胞摄取的影响 |
4.4 细胞摄取抑制剂对三种CUR自纳米乳制剂细胞摄取的影响 |
5 讨论 |
6 小结 |
全文总结 |
本文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姜黄素口服给药的研究进展 |
1 肠屏障 |
1.1 粘液层 |
1.2 上皮细胞 |
2 吸收 |
3 代谢与排泄 |
4 药物动力学参数 |
5 药剂学研究 |
5.1 早期制剂学法方法 |
5.2 现代药剂学方法 |
5.3 其他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3)救必应酸的体内外代谢研究及药效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
1.1.1 非酒精性脂肪肝概述 |
1.1.2 NAFLD的发病机制 |
1.1.3 NAFLD治疗对策 |
1.2 救必应酸的研究进展 |
1.2.1 救必应酸简介 |
1.2.2 药理作用 |
1.2.3 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概况 |
1.3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
1.3.1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概况 |
1.3.2 药物代谢实验方法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1.4.1 选题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救必应酸血药浓度分析方法的开发、验证及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试剂和药品 |
2.2.2 仪器 |
2.2.3 溶液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救必应酸的制备 |
2.3.2 血浆样品前处理方法 |
2.3.3 LC-MS/MS条件 |
2.3.4 方法学验证 |
2.3.5 药代动力学研究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救必应酸的制备 |
2.4.2 血浆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
2.4.3 液质条件优化 |
2.4.4 方法学验证 |
2.4.5 药代动力学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救必应酸的体外代谢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1 试剂 |
3.2.2 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孵育体系 |
3.3.2 样品预处理 |
3.3.3 酶促动力学研究 |
3.3.4 化学抑制实验 |
3.3.5 体外代谢产物研究 |
3.4 实验结果 |
3.4.1 酶促动力学研究 |
3.4.2 化学抑制实验 |
3.4.3 体外代谢产物研究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救必应酸在正常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1 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灌胃给药与样品收集 |
4.3.2 样品处理 |
4.3.3 检测条件 |
4.3.4 数据处理 |
4.4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4.1 代谢产物筛选及鉴定 |
4.4.2 代谢通路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救必应酸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药效学评价 |
5.1 引言 |
5.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1 试剂 |
5.2.2 仪器 |
5.3 动物与饲料 |
5.4 实验方法 |
5.4.1 动物分组及给药 |
5.4.2 样本采集 |
5.4.3 指标测定 |
5.4.4 救必应酸在NAFLD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研究 |
5.4.5 数据处理 |
5.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5.1 一般结果观察 |
5.5.2 血清生化指标 |
5.5.3 肝脏生化指标 |
5.5.4 形态学变化 |
5.5.5 代谢产物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水飞蓟宾可过饱和自纳米乳体系的构建及体内外性能稳定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1 过饱和给药系统在中药难溶性成分的应用概述 |
2 脂基药物传递系统 |
2.1 脂基药物传递系统的介绍 |
2.2 LBFs体内过程 |
3 过饱和与沉淀机制 |
3.1 过饱和机制 |
3.2 成核 |
3.3 沉淀颗粒的生长 |
4 LBFs体外监测方法 |
5 沉淀抑制剂维持过饱和的研究现状 |
5.1 沉淀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
5.2 沉淀抑制剂的分类 |
6 水飞蓟宾的研究现状 |
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7.1 研究目的 |
7.2 研究意义 |
8 技术路线图 |
第一章 水飞蓟宾过饱和自乳化体系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
1 材料 |
1.1 仪器 |
1.2 药品和试剂 |
1.3 Fa SSGF/Fa SSIF-V2 的制备 |
2 实验方法 |
2.1 色谱条件 |
2.2 SLB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学考察 |
2.3 平衡溶解度的测定 |
2.4 乳化能力的考察 |
2.5 伪三元相图的绘制 |
2.6 水飞蓟宾自乳化处方的优化 |
2.7 过饱和自乳化处方的优化 |
2.8 SLB-SSNEDDS的体外释放特征 |
3 结果 |
3.1 SLB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学考察 |
3.2 平衡溶解度的测定 |
3.3 乳化剂的筛选 |
3.4 伪三元相图的绘制 |
3.5 各评分指标的测定 |
3.6 过饱和自乳化处方的优化 |
3.7 SLB-SSNEDDS体外性能评价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聚合物维持过饱和稳定性的机理研究 |
1 仪器和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方法 |
2.1 过饱和度的测定 |
2.2 偏光显微镜 |
2.3 成核时间的测定 |
2.4 晶体生长速率的测定 |
2.5 粘度的测定 |
2.6 拉曼光谱 |
2.7 红外光谱 |
2.8 粉末单晶衍射 |
2.9 扫描电镜 |
2.10 沉淀颗粒的制备 |
3 结果 |
3.1 过饱和度的测定 |
3.2 偏振光显微镜 |
3.3 成核时间 |
3.4 晶体生长速率 |
3.5 粘度测定 |
3.6 拉曼光谱 |
3.7 红外光谱 |
3.8 粉末单晶衍射 |
3.9 扫描电子显微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Caco-2模型评价自乳化制剂吸收的影响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方法 |
2.1 药物溶液配置 |
2.2 细胞培养 |
2.3 细胞毒性实验 |
2.4 细胞转运实验 |
2.5 样品处理方法 |
3 结果 |
3.1 细胞毒性实验 |
3.2 细胞转运实验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水飞蓟宾及其自纳乳体内药动学研究 |
1 仪器和试药 |
1.1 仪器 |
1.2 药品和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1.4 药物的配置 |
2 方法 |
2.1 色谱条件 |
2.2 质谱条件 |
2.3 储备液、工作液及校正标样的制备 |
2.4 血浆预处理 |
2.5 方法学考察 |
2.6 药动学研究 |
2.7 数据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方法学考察 |
3.2 水飞蓟宾药动学研究 |
4 小结与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1 全文总结 |
2 创新性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基于UPC2技术对红芪中化学成分的分离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及英文缩写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红芪药材中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
1.1.1 红芪药材中的黄酮类成分 |
1.1.2 红芪药材中的皂苷类成分 |
1.1.3 红芪药材中的多糖成分 |
1.1.4 红芪药材中的其它成分 |
1.1.5 红芪药材成分指纹图谱 |
1.2 前处理技术在中药分离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
1.2.1 溶剂提取法 |
1.2.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1.2.3 固相萃取技术 |
1.2.4 诱导相变萃取法 |
1.3 现代色谱技术在中药分离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
1.3.1 液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 |
1.3.2 气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 |
1.3.3 超临界流体色谱及其联用技术 |
1.3.4 超临界流体色谱的基础研究 |
1.3.5 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影响因素 |
1.3.6 超临界流体色谱的应用 |
1.4 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
1.5 立题依据 |
第二章 基于溶剂诱导萃取-UPC~2技术对红芪中未知成分的定性分析 |
2.1 仪器与材料 |
2.1.1 仪器 |
2.1.2 化学品和试剂 |
2.2 混合标准溶液和标准工作液的制备 |
2.2.1 混合标准储备液的制备 |
2.2.2 混合标准工作液的制备 |
2.3 UPC~2色谱条件 |
2.4 UPLC- MS/MS色谱条件 |
2.5 红芪药材提取物的制备 |
2.5.1 溶剂诱导萃取 |
2.6 溶剂诱导萃取回收率的计算 |
2.7 未知成分的鉴别及定性 |
2.7.1 溶剂诱导萃取条件下红芪药材的UPC~2色谱图 |
2.7.2 未知物成分的光谱信息 |
2.7.3 未知物成分的质谱信息 |
2.7.4 对照品比对实验 |
2.8 诱导溶剂萃取的优化 |
2.8.1 不同诱导溶剂的优化 |
2.8.2 诱导溶剂添加量的优化 |
2.8.3 乙腈-水溶液体积比的优化 |
2.9 小结 |
第三章 红芪药材中11种化学成分的快速检测及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
3.1 仪器与材料 |
3.1.1 仪器 |
3.1.2 化学品和试剂 |
3.2 混合标准溶液和标准工作液的制备 |
3.2.1 混合标准储备液的制备 |
3.2.2 混合标准工作液的制备 |
3.3 UPC~2色谱条件 |
3.4 UPLC色谱条件 |
3.5 三种前处理方法对红芪药材中11种化学成分提取效果的影响 |
3.5.1 溶剂提取法 |
3.5.2 固相萃取法 |
3.5.3 溶剂诱导萃取法 |
3.5.4 结果与讨论 |
3.5.5 三种前处理方法的比较 |
3.6 红芪药材中11种化学成分在UPC~2的分离色谱条件优化 |
3.6.1 色谱柱的优化 |
3.6.2 改性剂的优化 |
3.6.3 改性剂pH的优化 |
3.6.4 系统背压的优化 |
3.6.5 柱温的优化 |
3.6.6 流速的优化 |
3.7 UPC~2与UPLC分离系统下不同固定相的比较 |
3.8 UPC~2测定红芪中11种化学成分的方法学考察 |
3.8.1 专属性考察 |
3.8.2 精密度考察 |
3.8.3 方法重复性考察 |
3.8.4 稳定性考察 |
3.8.5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考察 |
3.8.6 加标回收率考察 |
3.9 UPC~2对红芪药材中11种化学成分的快速检测 |
3.10 小结 |
第四章 红芪药材UPC~2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在产地溯源中的应用 |
4.1 仪器与材料 |
4.1.1 仪器 |
4.1.2 化学品和试剂 |
4.1.3 样品来源 |
4.2 红芪药材供试液的制备 |
4.3 UPC~2色谱条件 |
4.4 混合标准工作液的制备 |
4.5 方法学考察 |
4.6 红芪药材产地溯源的研究 |
4.6.1 红芪药材中11种化学成分与产地相关性分析 |
4.6.2 主成分分析 |
4.6.3 聚类分析 |
4.7 小结 |
第五章 溶剂诱导萃取-UPC~2法对大鼠血浆中四种红芪化学成分的快速检测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
5.1 仪器与材料 |
5.1.1 化学品和试剂 |
5.1.2 仪器 |
5.1.3 UPC~2色谱条件 |
5.1.4 UPLC- MS/MS色谱条件 |
5.2 红芪提取物的制备 |
5.3 标准溶液和质量控制样品的制备 |
5.3.1 标准储备液的制备 |
5.3.2 质控样品溶液的制备 |
5.4 溶剂诱导萃取法 |
5.5 溶剂诱导萃取回收率的计算 |
5.6 方法学验证 |
5.6.1 选择性 |
5.6.2 线性方程和灵敏度 |
5.6.3 稳定性 |
5.6.4 精密度 |
5.6.5 回收率 |
5.7 实验动物 |
5.8 血浆样品的制备 |
5.9 方法与结果 |
5.9.1 不同诱导溶剂的优化 |
5.9.2 诱导溶剂添加量的优化 |
5.9.3 血浆-乙腈混合比例的优化 |
5.10 UPC~2条件的优化 |
5.10.1 不同固定相对目标物分离的影响 |
5.10.2 不同改性剂对目标物分离的影响 |
5.10.3 不同背压和温度对目标物分离的影响 |
5.11 方法学验证 |
5.11.1 专属性考察 |
5.11.2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考察 |
5.11.3 精密度考察 |
5.11.4 回收率考察 |
5.11.5 稳定性考察 |
5.11.6 药代动力学研究 |
5.11.7 质谱定性研究 |
5.12 小结 |
第六章 红芪中黄酮类化合物在UPC~2中保留机理的研究 |
6.1 仪器与材料 |
6.1.1 化学品和试剂 |
6.1.2 仪器 |
6.2 研究方法 |
6.2.1 混合标准储备液的制备 |
6.2.2 混合标准工作液的制备 |
6.2.3 UPC~2色谱条件 |
6.3 理论基础 |
6.4 结果与讨论 |
6.4.0 色谱柱类型对黄酮类化合物保留的影响 |
6.4.1 改性剂对黄酮类化合物保留的影响 |
6.4.2 添加剂比例对黄酮类化合物保留的影响 |
6.4.3 色谱柱温度对黄酮类化合物保留的影响 |
6.4.4 系统背压对黄酮类化合物保留的影响 |
6.4.5 进样量对黄酮类化合物保留的影响 |
6.4.6 流速对黄酮类化合物保留的影响 |
6.4.7 洗脱梯度对黄酮类化合物保留的影响 |
6.4.8 检测波长对黄酮类化合物保留的影响 |
6.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灯盏细辛注射液中野黄芩苷的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中药的药代动力学及相互作用 |
1.2 转运体和代谢酶介导药动学DDIs |
1.2.1 药物代谢酶介导的药动学DDIs |
1.2.2 药物转运体介导的药动学DDIs |
1.3 DZXX和野黄芩苷的研究进展 |
1.3.1 DZXX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1.3.2 DZXX的 DDIs |
1.3.3 野黄芩苷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1.3.4 野黄芩苷的DDIs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章 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野黄芩苷和灯盏甲素的LC-MS/MS方法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动物 |
2.2.1 仪器 |
2.2.2 药品与试剂 |
2.2.3 实验动物 |
2.3 分析方法的建立 |
2.3.1 色谱条件 |
2.3.2 质谱条件 |
2.3.3 样品处理方法的筛选 |
2.3.4 内标物的选择 |
2.3.5 储备液和工作液 |
2.3.6 标准曲线和质控样品 |
2.4 方法学验证 |
2.4.1 专属性 |
2.4.2 线性和灵敏度 |
2.4.3 精密度和准确度 |
2.4.4 提取回收率和基质效应 |
2.4.5 稳定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DZXX中野黄芩苷和灯盏甲素的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动物 |
3.2.1 仪器 |
3.2.2 试剂 |
3.2.3 研究对象 |
3.3 大鼠给药剂量的确定 |
3.4 生物样品处理方法 |
3.5 药代动力学试验 |
3.6 组织分布试验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GLU和 OATP2B1介导的野黄芩苷的代谢和转运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仪器 |
4.2.2 材料 |
4.3 主要溶液的制备 |
4.3.1 DMEM培养液 |
4.3.2 0.25%胰蛋白酶 |
4.3.3 磷酸缓冲液 |
4.3.4 青霉素-链霉素溶液双抗 |
4.3.5 转运缓冲液 |
4.4 野黄芩素分析方法的建立 |
4.4.1 色谱条件 |
4.4.2 质谱条件 |
4.5 GLU介导野黄芩苷的水解研究 |
4.5.1 反应时间和酶浓度的确定 |
4.5.2 DZXX中其他组分对野黄芩苷代谢的影响 |
4.6 OATP2B1-HEK293 细胞对野黄芩苷的转运研究 |
4.6.1 DZXX中其他组分对野黄芩苷转运的影响 |
4.6.2 DZXX中灯盏甲素对野黄芩苷转运的IC50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血浆黏度质控物的制备和应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2 质控血浆的制备 |
1.3 室内质控的开展过程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自制质控血浆的定值 |
2.2 自制质控血浆的应用 |
3. 讨论 |
(8)抗脓毒症中药血必净注射液苯酞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脓毒症 |
1.2 血必净注射液 |
1.3 川芎当归苯酞类成分的研究进展 |
1.4 药物II相代谢 |
1.4.1 葡萄糖醛酸结合代谢 |
1.4.2 谷胱甘肽结合代谢 |
1.5 利用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 |
1.6 利用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发现中药药代标识物 |
1.7 立题依据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化合物与试剂 |
2.2 给药溶液与药材 |
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4 血必净人体药代试验 |
2.4.1 受试者入选、排除、终止和剔除实验标准 |
2.4.2 人体试验设计 |
2.5 血必净大鼠药代实验 |
2.5.1 实验动物 |
2.5.2 剂量爬坡实验 |
2.5.3 尿粪排泄实验 |
2.5.4 胆汁排泄实验 |
2.5.5 连续给药实验 |
2.5.6 组织分布实验 |
2.5.7 血必净注射液其他成分对洋川芎内酯I药代过程的影响实验 |
2.5.8 洋川芎内酯I高剂量大鼠药代动力学实验 |
2.6 苯酞类成分体外代谢实验 |
2.6.1 体外葡萄糖醛酸代谢稳定性实验 |
2.6.2 洋川芎内酯I脱水谷胱甘肽结合物生成机制实验 |
2.6.3 介导洋川芎内酯I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人UGT单酶鉴定 |
2.6.4 洋川芎内酯I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酶动力学实验 |
2.7 苯酞类成分药代特征体外实验 |
2.7.1 血浆蛋白结合率及结合蛋白鉴定实验 |
2.7.2 苯酞类成分膜通透性实验 |
2.7.3 苯酞类成分在人和大鼠的全血/血浆分布 |
2.8 洋川芎内酯I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制备及NMR鉴定 |
2.9 原型苯酞类成分及代谢物检测和鉴定 |
2.9.1 原型苯酞类成分及代谢物分析方法 |
2.9.2 分析前的信息收集 |
2.9.3 原型苯酞类成分及代谢物的检测 |
2.9.4 原型苯酞类成分及代谢物的鉴定 |
2.9.5 样品前处理 |
2.9.6 标准曲线的制备 |
2.10 原型苯酞类成分及代谢物定量分析 |
2.10.1 原型苯酞类成分及代谢物定量分析方法建立与优化 |
2.10.2 生物样品前处理 |
2.10.3 标准曲线的制备 |
2.10.4 方法学验证 |
2.11 数据处理及药代参数计算 |
第3章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1 血必净苯酞类成分谱分析 |
3.1.1 苯酞类成分文献检索结果 |
3.1.2 川芎当归药材中所含的苯酞类成分 |
3.1.3 血必净苯酞类成分检测及其质量均一性 |
3.1.4 讨论 |
3.2 血必净苯酞类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学验证 |
3.2.1 准确度和精密度 |
3.2.2 基质效应和提取回收率 |
3.2.3 稳定性考察 |
3.3 血必净给药后苯酞类成分体内暴露和消除 |
3.3.1 血必净给药后原型苯酞类成分体内成分谱 |
3.3.2 血必净给药后苯酞类成分代谢物体内成分谱 |
3.4 体内暴露苯酞类成分的体外代谢 |
3.4.1 体内暴露苯酞类成分葡萄糖醛酸反应代谢稳定性 |
3.4.2 洋川芎内酯I脱水GSH结合物生成机制 |
3.4.3 洋川芎内酯I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的结构鉴定 |
3.4.4 洋川芎内酯I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UGT单酶鉴定及酶动力学 |
3.4.5 讨论 |
3.5 血必净给药后苯酞类成分人体药代动力学 |
3.5.1 血必净给药后受试者肝肾功能情况 |
3.5.2 苯酞类成分人体药代动力学 |
3.5.3 讨论 |
3.6 血必净给药后苯酞类成分大鼠药代动力学 |
3.6.1 血必净苯酞类成分大鼠剂量爬坡实验结果 |
3.6.2 血必净苯酞类成分大鼠排泄动力学 |
3.6.3 血必净其他成分对洋川芎内酯I体内药代过程的影响 |
3.6.4 血必净苯酞类成分大鼠连续给药药代动力学 |
3.6.5 血必净苯酞类成分大鼠组织分布 |
3.6.6 高剂量洋川芎内酯I大鼠药代动力学 |
3.6.7 讨论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人体健康受试者药代动力学知情同意书(样张)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S-烯丙基巯基半胱氨酸的代谢、抗慢阻肺机制及联合用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1 SAMC药理作用研究概述 |
1.1 抗肿瘤机制 |
1.2 抗氧化应激 |
1.3 肝脏保护作用 |
2 大蒜硫化物代谢研究概述 |
3 本课题设计思路 |
第一章 SAMC合成工艺及其基本性质研究 |
引言 |
一、仪器和材料 |
1 仪器 |
2 试药与试剂 |
二、实验方法与结果 |
1 SAMC的合成工艺 |
1.1 氧化反应 |
1.2 取代反应 |
1.3 纯度分析 |
2 结构确证 |
2.1 紫外吸收光谱 |
2.2 红外吸收光谱 |
2.3 核磁共振氢谱 |
2.4 核磁共振碳谱 |
2.5 HRMS确证 |
3 SAMC分析方法 |
3.1 色谱条件 |
3.2 储备液的制备 |
3.3 吸收波长的确定 |
3.4 方法学验证 |
3.4.1 系统适用性试验 |
3.4.2 专属性试验 |
3.4.3 线性试验 |
3.4.4 准确度试验 |
3.4.5 精密度验证 |
3.4.6 耐用性试验 |
4 SAMC理化性质考察 |
4.1 性状 |
4.2 溶解度的测定 |
4.3 引湿性 |
4.4 分配系数 |
4.5 热重分析 |
4.6 解离常数 |
4.7 X-RAY分析 |
5 SAMC稳定性考察 |
5.1 不同pH溶液 |
5.2 加速试验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二章 SAMC肝中代谢研究 |
引言 |
一、仪器和材料 |
1 仪器 |
2 器材 |
3 试剂 |
4 实验动物 |
二、方法与结果 |
1 肝细胞中代谢 |
1.1 试剂配制 |
1.2 肝细胞 |
1.3 肝细胞染色、计数及活力测定 |
1.4 肝细胞代谢 |
2 肝微粒体模型 |
2.1 溶液配制 |
2.2 肝微粒体制备 |
2.2.1 肝脏获取 |
2.2.2 组织匀浆 |
2.2.3 差速离心 |
2.2.4 重悬沉淀 |
2.2.5 蛋白定量 |
2.3 SAMC在肝微粒体中的代谢 |
2.3.1 代谢产物的鉴定 |
2.3.2 不同温孵时间对SAMC代谢的影响 |
2.3.3 不同蛋白浓度对SAMC代谢的影响 |
2.3.4 酶促动力学研究 |
2.3.5 参与SAMC代谢的CYP450鉴定 |
2.3.6 SAMC对CYP450酶抑制作用 |
2.4 样品分析方法 |
2.4.1 HPLC-UV |
2.4.2 GC-MS分析方法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三章 SAMC血中代谢机理研究 |
引言 |
一、仪器和材料 |
1 仪器 |
2 试药与试剂 |
3 实验动物 |
二、实验方法与结果 |
1 实验相关试药、试液配制 |
2 大鼠全血及各成分制备 |
3 代谢产物的鉴定 |
4 SAMC的代谢 |
5 代谢产物的生成 |
6 代谢部位的确定 |
6.1 不同血液部位对SAMC代谢的影响 |
6.2 不同分子量蛋白对SAMC代谢的影响 |
7 巯基对SAMC代谢的影响 |
7.1 内源性含有巯基的化合物对SAMC代谢的作用 |
7.2 巯基封闭剂的抑制作用 |
8 在红细胞中代谢动力学的研究 |
8.1 不同密度红细胞悬浮液的制备 |
8.2 反应时间及红细胞密度优化 |
8.3 酶促动力学研究 |
8.4 在红细胞悬液中的代谢动力学 |
9 血浆蛋白结合试验 |
10 血红蛋白结合试验 |
10.1 血红蛋白的制备 |
10.2 血红蛋白结合体外试验 |
10.3 大鼠血红蛋白结合体内实验 |
10.4 样品制备 |
10.4.1 蛋白酶解 |
10.4.2 Ziptip处理样品方法 |
10.5 LC-LTQ位点分析方法 |
10.6 体外结合试验结果 |
10.7 体内结合试验结果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四章 SAMC体内ADME研究 |
引言 |
一、仪器和材料 |
1 仪器 |
2 实验动物 |
3 实验相关试药、试液配制 |
二、方法与结果 |
1 分析方法建立 |
1.1 GC-MS分析方法 |
1.1.1 色谱条件 |
1.1.2 样品处理 |
1.1.3 方法学验证 |
1.1.3.1 专属性 |
1.1.3.2 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
1.1.3.3 精密度试验 |
1.1.3.4 提取回收率实验 |
1.1.3.5 稳定性实验 |
1.1.3.6 定量下限 |
1.2 HPLC-MS分析方法 |
1.2.1 色谱条件 |
1.2.2 样品处理 |
1.2.3 方法学验证 |
1.2.3.1 专属性 |
1.2.3.2 线性 |
1.2.3.3 精密度和准确度 |
1.2.3.4 回收率 |
1.2.3.5 基质效应 |
1.2.3.6 稳定性 |
2 SAMC口服给药药代研究 |
2.1 SAMC混悬液制备 |
2.2 给药方式 |
2.3 血浆样品分析 |
2.4 代谢物鉴定 |
2.5 试验数据 |
3 SAMC注射给药代谢动力学研究 |
3.1 SAMC注射液制备 |
3.2 溶血性试验 |
3.2.1 2%(V/V)血细胞混悬液的配制 |
3.2.2 受试溶液的制备 |
3.2.3 操作方法 |
3.2.4 试验结果 |
3.3 给药方案 |
3.4 试验数据 |
4 SAMC在小鼠体内组织分布 |
4.1 给药方式 |
4.2 组织样品处理 |
5 SAMC在大鼠体内的排泄 |
5.1 给药方式 |
5.2 尿液、粪便和胆汁样品的采集 |
5.3 样品处理 |
5.3.1 尿液样品处理 |
5.3.2 粪便样品处理 |
5.3.3 胆汁样品处理 |
5.4 分析方法 |
5.5 测定结果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五章 SAMC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保护作用 |
引言 |
一、仪器与材料 |
1 药物与细胞 |
2 仪器 |
3 试剂与试药 |
二、方法和结果 |
1 试液配制 |
2 统计分析 |
3 细胞的培养 |
4 SPC-A1模型 |
4.1 细胞的SAMC和LPS处理方法 |
4.2 细胞毒性试验 |
4.3 LPS诱导的SPA-A1细胞中MUC5AC的诱导作用 |
4.4 SAMC对LPS诱导的SPC-A1细胞中MUC5AC和AQP5表达的影响 |
4.5 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SPC-Al细胞中MUC5AC的mRNA转录水平 |
4.5.1 Trizol抽提SPC-A1细胞中总RNA |
4.5.2 RNA浓度及纯度检测 |
4.5.3 RNA逆转录成cDNA |
4.5.4 目的片段扩增 |
4.5.5 SAMC对LPS诱导SPC-A1细胞中MUC5AC 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 |
4.6 Western blot的分析 |
4.6.1 细胞中浆蛋白和核蛋白的提取 |
4.6.2 BCA法测定蛋白的浓度 |
4.6.3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4.6.4 SAMC对LPS诱导的核转录因子激活的抑制作用 |
4.7 免疫荧光分析 |
4.7.1 操作方法 |
4.7.2 SAMC对SPC-A1细胞中NF-κB P65核转移的影响 |
4.8 SAMC对MUC5AC的蛋白修饰作用 |
4.8.1 分析方法 |
4.8.2 试验结果 |
5 NR8383模型 |
5.1 NR8383细胞的SAMC和LPS处理方法及分组 |
5.2 SAMC对LPS诱导的NR8383细胞中SOD、ROS和MDA的影响 |
5.3 SAMC对LPS诱导的NR8383细胞中TNF-α、IL-1β和IL-8的影响 |
5.4 SAMC对LPS诱导的NR8383细胞中P65的影响 |
6 大鼠模型 |
6.1 试验分组及给药方案 |
6.2 SAMC对肺灌洗液中炎症细胞和促炎因子的影响 |
6.3 SAMC对LPS诱导的肺湿重干重比率(W/D)和病理改变的影响 |
6.4 免疫组化分析 |
6.5 SAMC对肺部MPO活性及NO水平的影响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六章 SAMC对泊沙康唑所致不良反应的治疗作用 |
引言 |
一、材料和仪器 |
1 药品 |
2 试剂 |
3 仪器 |
4 实验动物 |
二、方法和结果 |
1 POS肠溶制剂的制备 |
1.1 溶液粘度测量 |
1.2 制备工艺 |
1.3 POS肠溶微球的表征 |
1.3.1 形态学研究 |
1.3.2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1.3.3 粉末X射线衍射(PXRD) |
1.3.4 粒度测量 |
1.3.5 载药量 |
1.3.6 微球表面药物 |
2 SAMC与POS联用 |
2.1 实验分组与给药方案 |
2.2 样本采集 |
2.3 统计学分析 |
2.4 小鼠形态、体重变化情况 |
2.4.1 小鼠形态 |
2.4.2 小鼠体重变化情况 |
2.5 炎症因子测定 |
2.5.1 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和IL-8的检测 |
2.5.2 SOD和MDA的测定 |
2.6 结肠组织HE染色分析 |
三、讨论 |
四、小结 |
全文总结 |
一、结论 |
二、创新与发现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基于药对作用的新生化颗粒配伍效应与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药对的研究进展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二节 新生化颗粒的现代应用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当归系列药对的新生化颗粒配伍效应研究 |
第一节 基于当归系列药对的新生化颗粒的养血作用配伍效应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基于当归系列药对的新生化颗粒的活血作用配伍效应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新生化颗粒体内外效应物质基础研究 |
第一节 新生化颗粒配伍前后的主要效应成分含量变化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当归系列药对在新生化颗粒中的效应物质基础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三节 新生化颗粒在正常和血虚模型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 #76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的新生化颗粒养血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基于代谢组学的新生化颗粒的养血作用机制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新生化颗粒的养血作用靶点预测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三节 新生化颗粒养血效应的关键靶点验证 |
主要参考文献 |
结语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血浆比粘度测定质控液的制备及影响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沉淀抑制剂对pH诱导左旋延胡索乙素相行为及药动学的影响研究[D]. 丁海波.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姜黄素过饱和自纳米乳给药体系的构建及其稳定化与增强吸收机制的研究[D]. 陈绪龙.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救必应酸的体内外代谢研究及药效学评价[D]. 吴绿英.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水飞蓟宾可过饱和自纳米乳体系的构建及体内外性能稳定机制探讨[D]. 赖章婷.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5]基于UPC2技术对红芪中化学成分的分离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D]. 王波. 兰州大学, 2020(01)
- [6]灯盏细辛注射液中野黄芩苷的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D]. 史金新.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0(02)
- [7]血浆黏度质控物的制备和应用评价[J]. 赖雯斓,陈蓉艳,刘继来,李扬宇,高芳琳.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19)
- [8]抗脓毒症中药血必净注射液苯酞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D]. 张纳婷.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18(12)
- [9]S-烯丙基巯基半胱氨酸的代谢、抗慢阻肺机制及联合用药研究[D]. 杨民. 山东大学, 2017(08)
- [10]基于药对作用的新生化颗粒配伍效应与物质基础研究[D]. 庞汉青.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