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标准化专栏》前几句

《金融标准化专栏》前几句

一、写在“金融标准化专栏”前的几句话(论文文献综述)

段乔雨[1](2021)在《美学取向的教科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郭海玉[2](2019)在《在虚无与信仰之间行走 ——“断裂者”韩东的诗歌世界》文中提出诗人韩东是“他们”诗群的灵魂人物,也被视为“第三代”诗歌的一位标志性诗人。与其他诗人相比,韩东精神世界的突出特征是始终把诗视为自己生命的语言形式,始终追求有关“生命存在”问题和“诗歌创造”问题的真理。“断裂者”是对韩东诗歌形象的符号化表达。韩东对“生命存在”真理的追寻体现出在虚无与信仰之间往复行走的精神特征。这种追寻之旅在他近四十年诗歌世界的不同领域比如诗歌行为、诗歌作品和诗学思想中都有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体现。由于韩东的诗歌世界具有专题研究价值且目前缺乏从精神演变角度对此展开的整体考察,因此有必要就此进行整体研究。论文坚持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相统一的原则以及论从史出的写作方法,旨在完整揭示韩东近四十年不懈地追求“生命存在”真理和“诗歌创造”真理的精神过程,并进而对韩东的诗歌及诗学价值做出初步论定。韩东成长的特殊年代和影响极大的诗歌行为构成了韩东诗歌及诗学思想产生的宏阔背景和时代语境。第一章在社会学、文化研究和文化生态视域中研究韩东的生命个性、诗歌行为与时代的复杂关系。第一节以社会学、文化研究的方法分析特殊年代韩东生命个性的生成及其个性对他诗歌世界的深远影响。第二节在媒介视角中研究韩东和同代诗人在1980年代的结社办刊活动中以诗歌革命方式与传统“断裂”,最终奉献出先锋文本并形成了具有流派和代际特征的诗学思想的过程。第三节在文化生态视野中研究上世纪末韩东和同代诗人以“断裂性”的文学行为挑战文学(诗歌)秩序的过程以及产生的深远影响。韩东的上述行为始终贯穿着一根红线,即在解构既有文学(诗歌)观念时确立的回到日常生活、个体生命和文学(诗歌)本身的文学观。这种文学观与传统文学观之间大体是一种“断裂”关系。在特殊的文化生态中,韩东们以“断裂性”的文学行为彰显自己的文学观和作品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后果是加速了文坛诗界的分裂多元和韩东诗歌创作及诗学思想的转向。韩东对“生命存在”真理的诗意追寻体现为他诗歌的“生命存在”主题。第二章采取文本研究、传记式研究、影响研究或社会学方法来分析韩东诗歌的“生命存在”主题。第一节分析“人与自然”主题,一些诗多使用自然的虚拟化、荒诞化、隐喻化或象征化的手法来表现“人与自然对立”的主题,另一些诗多采取感官化的叙述方式、情景交融、寓理于事的手法表现“人与自然共生”的主题。韩东的自然观、审美观、感知视角和处理自然艺术方式的转变是“人与自然”主题演变的思想与审美依据。第二节分析韩东诗歌“人与人之爱”的主题,爱的情感之于生命的重要意义是韩东诗歌情感书写的中心。爱情书写多采取“我”向“你”诉说深情的结构和抒情、叙事、象征或说理的手法等来表达爱情丰盈生命、远离生命、毁灭生命和“爱”本身才是生命意义的主题。亲情书写中的父亲书写多使用“我”和“你”对话的口吻或第三人称叙述方式,来表现自己对父亲逝世一事的复杂感受或反思父子之间深层次的精神关联;母亲书写多采取肖像、动作、细节、场景描写等现代手段来表现自己对母亲深挚而又矛盾的爱的情感以及对爱的本质的深刻理解。友情书写多使用写实与象征结合的手法来表现自己对友情逝去的超然、为友人的担忧和祝福、与朋友相亲相知相助的欢愉以及对友人早逝的痛惜和追怀。信仰从“爱情”转向“爱”本身是韩东诗歌情感主题演变的思想依据。第三节分析“人与社会”主题,“社会存在”境况的书写集中表现为现代化与个人美好生存相冲突的主题;“在世存在”体悟的书写多以象征手法、格言语体来揭示人的生死之谜;“生命意义”主题的书写记录了他的爱的信仰的精神寻觅之旅,该信仰的确立提升了他近些年的个人生存和诗歌的精神境界。与韩东对“生命存在”真理的追寻体验和他跨界诗人的身份相对应,承载或表现这一主题的诗歌艺术呈现出鲜明的“跨界”特征。韩东对“诗歌创造”真理的追寻首先就表现为他诗歌艺术的“跨界实验”。第三章主要采取跨界比较和影响研究的方法来分析韩东诗歌艺术的“跨界”特征,旨在客观呈现在新诗的民族化和西化大潮中韩东凭借自身积淀的多种艺术素养独辟蹊径进行艺术革新实验的美学之旅。总体而言,韩东的诗歌艺术虽然受到译诗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其诗歌艺术的新质主要来自小说、绘画和影视艺术的综合影响。从小说中,韩东汲取了人物描绘手法、叙述性的话语方式和叙事艺术等多方面的营养。从绘画中,韩东援引了写实主义创作方法、静物素描技法、以色传情或暗示意义手法等入诗,并受色彩知识和空间透视原理的影响偏爱使用单纯的词、原色词和方位词。从影视中,韩东借鉴了影视艺术的摄像机机位视角、蒙太奇结构方式和剧本的对话、独白手法等。上述艺术新质都构成了韩东诗歌叙述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诗歌“叙述”美学与《今天》诗歌的“意象”美学大体构成“断裂”关系。在反思以往的诗歌行为、创作历程和追求“诗歌创造”真理的过程中,韩东不断突破传统诗学和《今天》诗学思想的藩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命存在论”诗学。第四章使用历史研究和影响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韩东近四十年所有的诗论言说,韩东的“生命存在论”诗学包括诗歌创作论和诗歌本质论两部分,生成途径有创作体悟、诗学对话和知识的跨界激发三种。第一节论述韩东的诗歌创作论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生成过程。这部分内容是韩东对自己及同代诗人创作经验的理论总结。在思想内容层面,韩东认为诗的灵感主要来源于阅读、情感抒发和日常生活;在艺术表现层面他倡导以口语化的标准语来写诗,提倡自由体诗歌的语言来源、模式和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归真返璞的语言风格;在创作格局层面,他主张诗歌写法自由和系统“多元”,反对写法和批评的一元独霸。“多元”融合或并存而非“二元对抗”是韩东诗歌创作思维的突出特征。韩东的诗歌本质论思想的基本内涵是:诗就是“我”的独特存在和诗歌有限语言形式的结合。“我”的独特存在既指诗人生命个性中的经验特性和神性,也指诗人深入到整体世界(现实世界和超自然)中去产生的真实存在体验(经验和超验);有限的语言形式则指自由体诗歌有限的分行形式。韩东始终认为好诗就是“我”的“内心世界与语言的高度合一”。韩东的诗歌本质论思想与《今天》诗人的诗歌本质观构成“断裂”关系,经历了从以“生命经验”为本体到以“存在体验”为本体的发展历程。前者体现了韩东诗学思想的流派和代际共性;后者体现了韩东诗学思想的个性。韩东诗歌本质论思想的两个阶段各有自己的历史、现实和诗学语境以及汲取的不同思想艺术渊源,二者之间是递进超越而非否定替代关系。结语部分论述韩东诗歌及诗学的价值和启示。韩东诗歌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他诗意和诗艺的先锋性或独特性方面。韩东诗歌的自然书写先后表现出“现代精神”和“后现代精神”倾向,艺术上使用了整体象征手法、感官化的叙述方式和超越人本和物本视角的“超我”视角,因而许多诗在特定时段具有先锋性的意义。人伦情感书写的价值在于特别突出了爱的情感对于人的生命存在的重要意义,艺术价值在于援引叙事文学中的细节、场景、动作、对话描写等客观化的抒情方式入诗。“人与社会”主题书写的价值在于揭示了现代人在世存在的生死之谜并为现代人的生命确立了“爱”的意义信仰,整体象征或寓言体是突出的艺术特色。韩东诗歌艺术的“跨界”实验启示我们:除了诗歌谱系内的民族化和西化创作路向、诗歌谱系外的“跨界诗歌”创作路向之外,诗歌艺术的“跨界”实验不仅能保持诗歌形式的自立,而且能为当代诗歌的未来发展开拓出广阔的美学前景。韩东的生命存在论诗学是体认世界和人的“完整存在”并导向“绝对”之诗的诗学。创作论思想的价值在于昭示出创作的独立自由精神和多元的思维风格是当代诗歌和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本质论思想中的代际共性部分的价值在于开启了当代诗歌回归自身和个人的新时代,个性部分的价值在于针砭了当代生存功利主义诗歌创作,革新了现代人的世界观、人学观、认识观和诗学观,指出了人的生命存在和诗歌创造的终极真理即是无我之“爱”,重新赋予了人的生命和诗歌以新的地位和尊严。本质论思想中的个性部分启示人们:人作为宗教性的存在物拥有肯定的绝对性,这意味着现代人有可能成为达致完满的新人并开创出一种与万物共生的新的存在方式,自觉肩负起看护地球家园的使命和责任。论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三个方面:研究资料方面,不仅新发掘了以往人们不太注意的资料比如韩东担任《芙蓉》统筹编辑时的刊文情况,而且在社会学、文化生态视野中对散见于网站、报刊、着作、论文和韩东的散文集、博客、微博等中有关他生平和诗歌行为的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由于这部分内容以往都是不为学界所周知的,因而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研究模式方面,论文汲取了以往诗人个案研究模式的“长处”——重点进行诗歌和诗学的本体研究,弥补了其“短处”——忽视诗人与时代、诗人与其他诗人在生活和艺术上的复杂关联。研究方法和观点方面,目前国内学术界对韩东诗歌世界的整体研究还不够,使用影响研究和跨界比较的方法来分析其诗歌艺术的“跨界”特色以及诗学思想的生成过程更为少见,因而得出的相关结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可为“他们”和“第三代”诗歌及诗学研究、当代诗歌史及诗学史研究奠定个案研究基础。

赖一鸣[3](2019)在《《北京白话报》词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北京白话报》是清末民初时期创刊于北京的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商业小报。本文将696期报纸整理成近70余万字语料,参考清末民初时期典型的北京话白话文着作,以及北京话词典和工具书,整理出共计10481条词语并自建语料库,以该语料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词汇学、词典学和形态学等理论,描写和归纳该报刊的北京白话词语的特点及规律。本文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归纳语料库的词语音节概况,基本词语和一般词语来源和北京方言词典尚未收录的词语。总结出报纸明显的北京方言词语特点,具体分析了意译词的定型规范化现象;整理出北京话词典未收的词语或未收义项,充分展示《北京白话报》词语面貌。第二部分:具体描写和分析异形现象。从形近异形和音近异形两个角度归纳和分析,找到了能证明近现代北京话的方言音变和文白异读等语音变化现象的例证。总结出《北京白话报》口语化突出和形式灵活多变的特点。第三部分:分析《北京白话报》词语在结构上的特点。具体分析了不同词类的重叠结构变化,总结了白话报中的语缀并具体分析了几种典型的名词语缀,归纳了同素异序现象并分析其结构与成因。语料中词语的重叠、语缀和同素异序现象,表明出汉语词汇结构变化的特点。第四部分:具体分析《北京白话报》中的三种特殊词语群。分别对结构角度的同语素词语群,词义角度的动物类词语群和死亡类词语群,三类词语群进行归纳和分析,得出北京方言地域化和口语化特征明显的结论。第五部分:总结《北京白话报》词语特点。一是明显的北京地域方言特点,二是口语程度高,三是词语语体风格灵活多变,四是早期商业小报的词语特色。

周占武[4](2015)在《中国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研究》文中指出从1996年《实话实说》起,谈话节目开始活跃于中国内地电视荧屏。经过近20年的发展,电视谈话节目经历了从遍地开花、喧嚣一时到纷纷关停、此生彼亡再到平淡无奇、苦苦坚守的过程。整体来说,《实话实说》为电视谈话节目树立了样板,但也成为谈话节目无法超越的“经典”。随着电视谈话节目的出现和演变,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多,产生了一批有见地的研究成果。但由于没有对概念做细致、严谨的界定,特别是没有对谈话节目和专题节目、访谈节目、演讲节目等做出明确的区分,导致大部分研究概念混乱、所指模糊、各说各话。概念的混乱对电视业务发展和学术研究都十分不利。本文更多着眼于电视业务,坚持问题导向,即从电视谈话节目现实存在的问题出发,作出分析并试图给出解决办法。第一章绪论,交代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文献综述,列举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是理论基础部分。从电视谈话节目的定义切入,明确了谈话节目与专题节目、访谈节目、演讲节目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以内容和形式作为标准,划分了电视谈话节目的类型。从内容上,电视谈话节目包括四类: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社教类电视谈话节目、娱乐类电视谈话节目和服务类电视谈话节目;从形式上,电视谈话节目包括座谈式谈话节目和辩论式谈话节目两类。本文重点研究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实话实说》作为内地最有影响的电视谈话节目,属于半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因此,也是本文研究的对象。论述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和脱口秀(Talk show)不是相等关系,也不是包含关系,而是交叉关系。在西方国家,电视谈话节目已成为电视节目的主体样式之一,占整个西方电视节目总量的60%—70%。为什么电视谈话节目有如此地位?因为它更接近电视的本质。当前,我国电视谈话节目为什么遭遇瓶颈?尝试提出了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好看与否的四个标准:新闻性、真实性、趣味性、启发性。第三到第六章聚焦于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几大元素:话题、主持人、嘉宾、谈话现场和后期剪辑包装。话题方面,当前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存在话题偏软、新闻性缺失等问题,主题先行也是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不受欢迎的决定性因素,它无异于电视的“自杀性”行为。主持人是电视谈话节目的灵魂,因此电视谈话节目也可以称作主持人节目。当前中国新闻类谈话节目主持人还普遍存在只当“传声筒”,浅表性介入,发现能力、表达能力不足,个性和魅力缺乏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主持人选拔机制的创新以及电视机构领导层观念的转变。谁来谈并且谈得好,这是电视谈话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某种意义上说,谈话节目也是嘉宾节目。当前的电视谈话节目存在嘉宾构成单一、代表性不足以及嘉宾资源结构性匮乏等问题。本文分析了造成嘉宾困境的原因并试图给出解决办法和路径。现场空间及布置、现场观众、道具、大屏幕、连线电话,现场乐队等共同构成谈话节目的现场。这些元素哪些属于必备元素,哪些属于非必备元素?它们各自发挥什么作用?应该避免哪些误区?文章都试图给出回答。后期剪辑包装是电视谈话节目生产流程的最后一环,它解决的是视觉和收看效果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同样给谈话节目带来损害甚至是致命性的伤害。因此,这个环节同样不能忽视。调整顺序、断章取义、过度包装等等都不可取。综观2002年以后中国内地的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一方面乏善可陈,另一方面仅存的一部分节目生存艰难、平淡无奇。中国新闻类谈话节目真正的标杆出现在凤凰卫视,因此,研究中国电视谈话节目,不能不甚至要浓墨重彩地提及凤凰卫视的几档节目。《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中文版首届传媒行业“中国标杆品牌”颁奖授予《一虎一席谈》“现场PK类”2008年传媒行业中国标杆品牌称号;《锵锵三人行》获得了“清谈类栏目”2008年传媒行业中国标杆品牌称号。“现场PK类”和“清谈类”分别对应的是辩论式谈话节目和座谈式谈话节目。凤凰卫视以上两档谈话节目不仅获得了国际认可,在中国大陆,这两档节目也是公认的标杆,一说到辩论,人们自然会想到和提到《一虎一席谈》;一说到座谈(或者聊天),《锵锵三人行》也是有口皆碑。鉴于此,笔者在论述过程中较多地关注了这两个栏目。

孙明丽[5](2015)在《美国文学发展驱动力中的新闻因素 ——以三位记者—小说家为例》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处于重要的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巨大变化,新闻业作为文化工业的一部分全面参与到社会各个层面。报业的蓬勃发展为很多有文学抱负的青年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成为其日后文学创作的培训基地,不但塑造其语言风格,更使其有机会接触重大的社会题材,滋养了他们诚实的态度与操守,并在其他机会没有敞开大门时提供了表达的媒介。与此同时,文学家受到现实主义思潮和实用主义大众哲学的影响,像新闻记者一样记述自己的社会、生活、思想。此外,诸多文学作品以连载的形式在报纸上得以发行,这一去中心化的过程深刻影响到作家、文本与读者三者间的关系。事实与虚构,新闻与小说的界线日渐模糊。本文拟重新解读该历史语境下的三位具有代表性的记者-小说家,克莱恩、德莱塞和海明威,选择其优秀的新闻和小说作品,对其选材方法、叙事风格、叙事策略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和阐释,并在论证中比较他们各自的特色。记者经历不仅有利于解释上述作家在作品中展现的独特的创作主题、语言风格和写作技巧的产生根源,同时也助于勾勒出美国文学民族特色的形成脉络。

何秋红[6](2015)在《《通海新报》与南通城市现代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个世纪最初二十年,南通是一个在中国乃至世界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城市,在这个城市里有一份非常有特色而且至今保存相对完整的报纸——《通海新报》(1913.3.18-1929.5.26)。《通海新报》是一份办报质量较高,发行于南通及其周边地区的地方性商业报纸,较好地发挥了对南通地方民众的经济启蒙作用。该报创办人陈琛是清末民初着名实业家张謇手下的得力干将,办报是其众多产业中的一项。该报前期与同一时期发行全国的《申报》一样,注意发挥报纸服务经济的功能,商业性特征明显;不同的是该报诞生地并非租界,而且没有任何外来资本介入。随着南通工商业的凋敝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报馆的渗透,该报后期又呈现出党派性、政治性的特征。《通海新报》与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基本同步。该报诞生于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初具规模的时期,发展繁荣于南通早期现代化进程如火如荼之时,随着“强人”张謇离去及其大生企业系统的凋败,南通早期现代化进程趋缓中断,《通海新报》也日益艰难直至最后被官方勒令停刊。本文认为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南通城市诞孕并烙印《通海新报》。城市一方面为报纸提供了生存土壤与发展空间,随着南通早期现代化进程的全方位进行,工商业经济活跃繁荣,教育普及,加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这一切都为《通海新报》的诞生及其发展准备了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城市也将其自身的特征烙印于报纸之上。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期间的南通城市具有过渡性、“张治”特色、江海文化等特征,这些特征也都一一鲜明地体现在《通海新报》之上。同时,本文亦将《通海新报》看成是一种主动的力量,它对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的影响由物质到制度再到观念行为,由表及里,层层深入。《通海新报》记录城市,沟通城市同时推动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首先,它在物质可见层面,记录南通城市在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变化:不断兴建的各种工厂、公司;逐步繁荣的商业和金融业以及日渐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种看似客观的记述背后,体现出《通海新报》对现代工业文明的赞赏之态和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拥抱之姿。其次,《通海新报》也通过搭建公共交流平台,促进了现代城市管理制度——警察制在南通的发展完善,同时促进了南通城市的经济制度和教育制度的现代转型。再次,《通海新报》还传播了西方现代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学知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南通市民的现代知识素养;该报通过旷日持久的报道,培育了南通市民公共卫生、时间效率等现代意识观念;该报还绵密地编织进了南通市民的日常生活,比如婚嫁嫁娶,构建一种现代交往方式——报章交往,并引发促成南通市民的一些现代行为,这其中就包括五四、五卅期间的南通学生爱国运动。在《通海新报》存续的十六年内,南通城市对报纸的影响涉及到方方面面,而不只是作为背景而存在;报纸也参与到南通早期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当中,而不仅仅是一个记录者。报纸与城市纠缠共生,双方彼此嵌入,互相促动。

李万文[7](2014)在《维昂作品中的“现实”与“超现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鲍里斯·维昂(Boris Vian,1920-1959)是20世纪法国文学史上颇具争议的作家之一。赞其为天才者有之,斥其为色情暴力作家者亦有之。他的文艺创作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有小说、诗歌、戏剧、歌曲、电影剧本、随笔,他还翻译了一些欧美作家的文学作品。他短暂的一生就如同他的两部小说《岁月的泡沫》和《我要到你们的坟墓上吐唾沫》一样,总是毁誉参半、褒贬不一。维昂的作品在他生前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在他去世之后,尤其是在1968年法国巴黎的学生运动中,他的作品受到一致的好评,尤其是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他的作品在2010年被正式收入在法国着名的“七星文库”丛书之中,这标志着维昂的文学地位正式得到文学和评论界的肯定与接受。自维昂去世至今的50多年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将其视为他那个时代重要的作家之一。现在,大多数文学评论者和学者都已经重新给维昂一个合理的定位,维昂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其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影响也日益增长。本论文以维昂的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了文本分析和主题学的方法,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主题的梳理来阐释作品。本文对维昂的主要几部小说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如《岁月的泡沫》、《北京的秋天》、《红草》和《揪心》等,考察文本中体现的“现实”和“超现实”,尤其是对作品中所蕴含的爱情、音乐、反叛等主题予以了特别的关注,力图探讨维昂作品中所蕴含的社会意义。本文选取了与以往研究不同的研究方法,将维昂的作品置于多维度的视角之中,以研究其作品的艺术特征以及反叛和颠覆现实社会的主题思想。论文除绪论和结论之外,共分三个部分,八个章节。绪论部分简要地介绍了维昂的生平、文艺创作、中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意义。正文第一部分《亦真亦幻的神奇世界》包含三章,主要对维昂重要的几部小说予以介绍和分析。第一章使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中国读者所熟悉的维昂代表作《岁月的泡沫》进行了解读。虽然超现实主义写作方法自始至终都渗透在这部小说之中,但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依然随处可见。我们在归纳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试图增加新的感悟和见解,以期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这部名着,为中国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第二章我们着重介绍《我要到你们的坟上吐唾沫》,这部作品被认为是萨特《恭顺的妓女》姊妹篇,其中充斥着暴力、色情和种族问题,使维昂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虽然它给维昂带来了他期待已久的名气和财富,然而接连不断的官司也让他遭受了巨大的伤害,直至断送了性命。撇开小说中的暴力和色情部分,我们还应该从书中观察到维昂对种族歧视的愤慨以及种族歧视给社会带来的灾难。第三章对维昂的另外几部重要的小说进行了分析和解读,以便让中国读者更加全面地把握维昂的作品及其寓意。如《北京的秋天》,其荒诞风格让人想起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还有《红草》,反映作为工程师维昂的科幻梦想;另有《揪心》,对母爱和精神分析法提出了质疑。第二部分《若隐若现的严肃主题》包含三章,主要阐释维昂作品的若干重大主题。第四章解读他的爱情观和他挚爱的爵士乐。作为一个热爱生活的年轻作家和爵士乐爱好者,爱情和音乐无疑是他阐述的一个重要主题。正如他在小说《岁月的泡沫》的前言里所说的那样,世上只有两样实在的东西,那便是谈情说爱和爵士乐。第五章介绍他作品中的死亡主题。作为一个和平主义者,反对战争,热爱和平成为他写作的一个重要主题。第六章试图说明维昂是个具有政治倾向的挑战者,他对维护现行社会体制的司法、权威、工作、宗教等都进行了严厉的抨击,这也构成了他作品中的第三个主题。第三部分《虚中寓实的啪嗒风格》包含两章,主要探讨维昂作品的写作风格。第七章首先对现实主义方法及其在20世纪的嬗变进行了介绍,进而对维昂作品中所展现的“现实”予以分析解读。在维昂的作品中,无论是长篇小说,还是短篇小说,乃至诗歌,作者都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叙述一个他所熟悉的世界,其中既包含客观的外部世界,也有作者的内心感受。他不仅写荒唐、怪诞、离奇,而且还对现实做出如实反映、嘲讽和揭露。他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和表现20世纪人们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第八章主要对维昂作品中的超现实主义进行探讨。根据评论界的观点,维昂是个具有明显超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家,他在创作时往往将世界万物的不同感受浑然一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与心灵的感觉互相连通,人们由此认为,他真正实践了超现实主义关于诗人是连通器的创作主张。超现实主义的黑色幽默与维昂啪嗒式的黑色幽默浑然一体,既能引发自娱自乐式的笑,也能引发无奈而含泪的笑。维昂在写作中所释放的黑色幽默体现了作者在面对残酷的现实世界时所具有的不妥协的反抗精神。此外,维昂用文字游戏构建的万花筒般的世界也是重要的艺术风格。在他看来,写作仅仅是一种文字游戏,因此他往往将一些文字稍作改变,便让文字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美学效果。维昂的文字游戏不仅是对现实的幽默讽刺,而且增添了其作品的风趣诙谐。他还大胆地创造新词,从而使他的文字世界具有不同寻常的表现力。本论文的创新主要有三点:其一,阐释了作品中对情感和死亡的寓意:在维昂的作品中,一切是那么不幸,爱情、人物的命运几乎都是非常悲惨的,大多以死亡而告终。维昂之所以这么来创作,客观上,这与两次世界大战的时代背景以及他本人的经历有关,他一生遭受心脏病的困扰,随时都有死亡的危险。在主观上,他受到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弗氏认为,死的本能实际上表示生的初始,是生命周而复始这个循环链上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死亡是生命的开始,而不是它的结束。”既然现实不能让人获得快乐,那么,维昂就想要透过死亡来获得新生,其实,人物的死亡只是表象。其二,揭示了维昂对权力和宗教的批判:在维昂看来,各级行政机构都庸庸无能。上至总统,下至警察,都打着保卫祖国和百姓生命安全的幌子,实际上是拿人民的生命当作儿戏。此外,宗教只是人类自我创造的枷锁,上帝根本无法给人以拯救或祝福,相反,教会还疯狂地掠夺人们的财富。在梳理其主要作品的基础上,确立了反叛与颠覆在其作品中的定位,即贯穿了他的几乎所有的作品,由此得出对现实社会的反叛与颠覆是其作品的重要主题。其三,展现了超现实外表下的现实:从表面上看,维昂作品中呈现出大量的超现实的手法,但实际上,他的作品中蕴含着诸多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况且,他所探讨的都是现实问题。在他看来,传统的理性的方式面对荒诞的现实已经束手无策,必须通过非理性的超现实方法,才能真正揭示现实的本质。

浦立昕[8](2013)在《身份建构与男性气质 ——舍伍德·安德森小说研究》文中指出在美国文学史上,舍伍德·安德森(Sherwood Anderson,1876-1941)以《小城畸人》(Winesburg, Ohio,1919)一举成名,确立其经典作家的地位。近百年来的安德森研究大多围绕《小城畸人》展开,探究“畸人”(grotesque)身份与历史语境之间的关系。当时的美国经历由自耕农和手工匠人为主导的农业国向以机器化大生产为主的工业国的历史转型,转型时期的个人身份和社会变迁之间的矛盾是造成“畸人”的原因之一。在具体研究中,对于女性形象与性别身份着力较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比之下,对于男性形象则关注不足,而男性形象是安德森小说中不可忽略的一面。美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拓疆运动”结束、流水线生产、消费文化盛行等对传统的男性气质观念带来一定的影响,这不仅在个体层面引发男性气质危机,也在社会层面引起美国文化“女性化”的焦虑。男性形象如何通过身份建构来应对转型时期的危机与焦虑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受到女性主义与性别研究的影响,男性气质研究兴起于上世纪后半期,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男性气质研究力图从理论上构建一个性别研究理论,从不同视角来探讨社会性别问题,关注并强调男性性属、性别关系和身份关系的社会文化分析。这为文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不同的路径,也为解读安德森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提供一个新的视角。通过对美国男性气质演变历史的梳理,齐梅尔(Michael S. Kimmel)细查男性气质图谱与社会生产变迁之间的有机联系,他提出的“英雄工匠”(Heroic Artisan)男性气质的概念对展开安德森笔下的男性形象研究有着一定的启迪作用。安德森长篇小说中的父子关系和父亲形象都有一个衍变的过程,他对于“英雄工匠”男性气质的考量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安德森重塑父亲形象,赋予其新的社会身份,使之变成一个具有“英雄工匠”男性气质的讲故事的人。这体现他对当时美国社会文化的思考,父子关系和父亲形象也成为一种隐喻。前者隐喻作者之于作品、国家之于个人的关系,后者则是安德森对于个人作者身份和美国国家身份的构想。这代表安德森对转型时期美国男性气质危机与美国文化“女性化”的焦虑的一种积极回应。这种回应从描述父子关系与重构父亲形象开始,并延伸到作者与作品的关系以及作者身份、最终扩大到其对国家身份问题思考。在《温迪·麦克弗逊的儿子》、《基特·布兰顿》、《一个讲故事人的故事》、《回忆录》等长篇小说中,安德森着力描写父子或父女关系,刻画不同父亲形象,调适父子关系,重构父亲身份,使之由失败的父亲形象成为一个集历险者、手工匠人、讲故事的人于一身(adventurer-craftsman-storyteller)的新的形象。这不仅表现作者对父亲渐生的同情和理解,还意味着对父亲身份的重新定位,其核心在于把父亲重构为一个具有“英雄工匠”男性气质的讲故事的人。这不仅可以在心理上应对由失败的父亲形象所引发的男性气质危机,还可以通过彰显“英雄工匠”男性气质,构成对于“自我形塑”男性气质的质疑和反思。此外,新的父亲身份还承担“父名”(the Name-of-the-Father)作用,帮助安德森获得主体位置,建构自我身份。安德森重构父亲身份也隐喻其重构作者身份的努力。针对当时评论界对其长篇小说创作的质疑,安德森努力在《多种婚姻》和《基特·布兰顿》等作品中不断实验和调整写作技艺,前者“抒情小说”的特点、以及后者双重叙事(者)和碎片化叙事都是这种努力的结果。安德森不仅以此批评当时出现的标准化写作的现象,而且还积极回应评论界对于其长篇小说创作的质疑,建构长篇小说家的作者身份。安德森认为标准化写作,犹如标准化的流水线生产会导致工人创造性下降而削弱男性气质,会也导致作者身份的男性气质不足。他积极调整和实验长篇小说创作,这不仅是他描绘自己的男性气质的手段,也是一种自我塑造(self-fashioning),目的在于重构作者身份。男性气质危机不仅是转型时期的个人问题,也是国家问题。在由农业的美国向工业的美国的转变中,国家身份中原有的男性气质有所削弱,也产生美国文化“女性化”的焦虑。《暗笑》等文本体现了安德森对此现象的深度思考,小说中斯庞齐·马丁的人物形象以及黑人描写,分别代表“英雄工匠”男性气质与原始主义思潮。原始主义思潮借助种族(黑人)文化弥补转型时期的男性气质不足,而“英雄工匠”通过“生产性劳动”可以重振和彰显男性气质。这两者不仅有助于重振美国男性气质,应对美国文化“女性化”焦虑,而且还可以缓解美国国家身份中男性气质不足的压力。同时,“英雄工匠”形象还体现出杰弗逊式的重农思想,与美国传统的、男性色彩浓厚的国家身份相连,这也表现安德森对转型时期国家身份的思索与构想。在父亲身份的重构过程中,原有的失败的男性气质转变为令人尊敬的“英雄工匠”男性气质。在个人层面上,安德森以此确立自身的讲故事的人的身份,并通过写作来承担“父名”的作用,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重构父亲身份也暗示其重构作者身份的努力,并以此回应评论界对其长篇小说创作的消极看法,展示文学上的男性气质。在文化层面上,这也隐喻安德森对于转型时期美国国家身份问题的思考。“英雄工匠”男性气质和原始主义不仅可以缓解美国文化“女性化”的焦虑,还可以重振国家身份中的男性气质。

姚小云[9](2013)在《《人民日报》“任仲平”言论特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论文章向来有其严肃而固定的“政治面孔”,作为《人民日报》重要评论,任仲平像一匹黑马闯进人们的视线,让人“耳目一新”、“如获至宝”:原来政论文章还可以这样来写。1993年至今,20年时间里《人民日报》上共发表任仲平评论文章78篇。2003年可以看作是其评论的一个分水岭,从2003年开始,任仲平的政治色彩逐渐得以弱化,到目前,已形成自己独特的话语范式。本文运用话语分析理论,结合话语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任仲平进行话语分析。本研究主要借用荷兰学者梵·迪克的话语分析理论,从宏观文本层面、微观文本层面以及修辞等方面对任仲平进行内部与外部、横向与纵向的分析探讨,并结合语境归纳出任仲平的话语范式:一是选题上转向事件性选题;二是言论视角的创新;三是论证模式的全新突破;四是语言表达上的创新与探索;五是实现理性分析与感性说服的统一;六是符合新闻文本的认知规律。在此基础上来论证本文的核心问题,即任仲平是如何实现政治话语向新闻话语的转向。当然,任仲平并不是完美无暇的,其自身也有其局限性,仍需不断摸索与改进。

杨丽娟[10](2013)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的“苏俄通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不仅发出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先声,也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年间,赴俄取经的中国人前赴后继,络绎不绝。他们在社会主义苏俄实地考察后,撰写了有关苏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地理、社会、外交等方面最新动态的“苏俄通讯”。这些通讯刊载于国内的相关报刊或出书,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同期,中国也翻译了罗素、纪德、爱金生、秋田雨雀、斯诺等外国作者的“苏俄通讯”。20世纪上半叶的“苏俄通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闻传播文本,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丰富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苏俄通讯”促进了马列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向前发展,对于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有借鉴意义。对“苏俄通讯”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在结构上包括绪论、上编、下编三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几个相关概念的界定,如“通讯”、“游记”、“驻外记者”、“苏俄通讯”及发表通讯的媒介等;厘清了研究的对象为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10月1日前的国内外“苏俄通讯”。分析了目前国内对“苏俄通讯”“总体不足、个别热点”的研究状况;阐明了选题的原创性、重要性和现实性;提出在系统地收集“苏俄通讯”文本资料的基础上,先从个案研究开始,再上升到对“苏俄通讯”的宏观研究,并采用整体研究、历史研究、跨学科研究及比较研究等方法。上编共分十章,属于总论部分。第一章20世纪上半期中外“苏俄通讯”文献概述。着重梳理了“20年代”、“30年代”、“40年代”等4个历史阶段中外作者的“苏俄通讯”文献传播情况,并对重要的通讯文献、重点作者及重要的刊发媒体作了介绍。第二章“苏俄通讯”作者队伍与传播媒介。阐述了中国“苏俄通讯”作者的现代转型轨迹,并对中国“苏俄通讯”的作者进行了分类。通过对“苏俄通讯”作者访苏频率的统计,可以看出作者对苏俄的关注度。同时分析了国内发表“苏俄通讯”的媒介的运作情况及出版环境的嬗变。第三章“苏俄通讯”的特色与视角。论述了“苏俄通讯”时代性、政治性、整体性与倾向性的内容特色,分析了“苏俄通讯”的写作特色:在语言上新闻叙事语言、资料介绍语言与形象语言互补;在选材上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相结合,在论述方式上讲故事、善评论、互文式写作并举。第四章“苏俄通讯”的传播分析。阐述了“苏俄通讯”传播文本生成,强调一个完整的“苏俄通讯”传播文本由“主干”文本及附属文本构成。介绍了“苏俄通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与自我传播的三类传播路径,论述了“苏俄通讯”的传播效果取决于时代的需要程度、作者观察与思考的深入及作品价值的重要性,并论述了“苏俄通讯”所遵循的相关传播规律。第五章中外作者“行走苏俄”的多重意蕴。分析了中国“苏俄通讯”作者“行走苏俄”的前提条件,归纳了作者们“行走苏俄”的原因。分别选取了“边境”、莫斯科、“离俄”等节点,剖析了中外作者“行走苏俄”的路线;在分析友俄与仇俄的态度基础上,介绍了陈启修、戈公振、斯诺等观察苏俄的方法。第六章“解读苏俄”:别求新声于异邦。介绍了“大”、“富”、“新”、“文”等几个关键词勾勒出苏俄新国家形象;说明了苏俄通过新宣传、新教育打造新人类;通过对莫斯科及红场等新空间的介绍,突出了苏俄政治空间与社会制度的变迁。同时,带有时代特征的标语口号的嵌入,强调苏俄力图塑造新话语的努力。第七章“解读苏俄”:日常社会生活探究。通过“街头”、“公园”、“剧院”、“单位”等框架,解读苏俄民众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日常社会生活,选取面包意象、红头巾意象作为苏俄民众生活的典型分析。论述了苏俄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突出集体生活,淡化私人家庭生活;突出革命生活,淡化宗教神圣生活;突出新式生活,淡化传统生活。第八章“解读苏俄”:另类镜像。分析了“苏俄通讯”负面宣传的基本表现,剖析了媒介的阶级立场是负面宣传造成的主因,并介绍了“苏俄通讯”负面宣传的一些手法。第九章“苏俄通讯”与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在论述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苏俄通讯”与苏俄革命和建设、“苏俄通讯”与“苏俄理论”及“苏俄通讯”与苏俄传统文化等3对重要议题的关系。第十章“苏俄通讯”与苏俄经验的“中国化”、“世界化”。在分析中国学习吸纳苏俄经验的前提与基础上,从“苏俄通讯”角度解读苏俄经验“中国化”的具体内涵:在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在文化教育上推行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在生活上推行共产主义生活方式等等,并阐述了苏俄经验“中国化”带来的重要启示。在分析苏俄经验“世界化”的历史前提与理论依据的基础上,解读苏俄经验的“世界化”的理论内涵与普遍意义。下编共分十章,属于分论部分。第十一章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比较。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最早赴苏采访的新闻记者——瞿秋白、俞颂华赴苏俄采访前的思想状况与成因,概述了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的大体轮廓与基本议题,评价了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的价值,对两人通讯也作详细的比较。第十二章抱朴、张民权“苏俄通讯”比较。介绍了中国早期两位无政府主义者抱朴、张民权20世纪20年代赴苏俄访问背景及两人“苏俄通讯”的主要内容,并对二者通讯作了细致的比较。第十三章陈独秀、李大钊“苏俄通讯”比较。分析了20世纪20年代陈独秀、李大钊两位中共创始人的苏俄之行及“苏俄通讯”的基本内容,并对两人通讯作详细的比较。第十四章蒋介石、沈玄庐“苏俄通讯”比较。介绍了1923年“孙逸仙博士代表团”的苏俄考察,论述了两位代表人物——蒋介石、沈玄庐的“苏俄通讯”主要内容及苏俄之行后两人提出的“中国策略”,并比较了两人“苏俄通讯”的异同。第十五章徐志摩、胡适“苏俄通讯”比较。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现代中国着名的英美派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徐志摩、胡适的苏俄之行,并在解读两人“苏俄通讯”文本的基础上比较了两人通讯的异同。第十六章胡愈之、林克多“苏俄通讯”比较。在解读20世纪30年代胡愈之及林克多“苏俄通讯”文本的基础上,比较了两人通讯的异同,强调了两篇通讯观察视野及语言方式的差别。第十七章曹谷冰、戈公振“苏俄通讯”比较。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两位新闻工作者——曹谷冰、戈公振的苏俄之行及两人的“苏俄通讯”的主要内容,比较了两人“苏俄通讯”的异同。第十八章丁文江、蒋廷黻“苏俄通讯”比较。记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两位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丁文江、蒋廷黻的苏俄之行与其“苏俄通讯”的主要内容,比较了两人“苏俄通讯”的异同。第十九章郭沫若、茅盾“苏俄通讯”比较。记述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两位文豪郭沫若与茅盾赴苏俄访问的经过,论述了两人“苏俄通讯”的主要内容,比较了两人“苏俄通讯”的异同。特别强调,两者皆指出了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必然前途。第二十章国外“苏俄通讯”译作选介。以洪福利《我在新俄罗斯的生活》、罗素《游俄之感想》、韦伯《苏俄实业界生活一瞥》、斯诺《战时苏联游记》为例,介绍20世纪“10”至“40”年代的国外“苏俄通讯”基本内容与在中国传播情况。

二、写在“金融标准化专栏”前的几句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写在“金融标准化专栏”前的几句话(论文提纲范文)

(2)在虚无与信仰之间行走 ——“断裂者”韩东的诗歌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问题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韩东诗歌创作研究
        二、韩东诗学思想研究
        三、韩东诗歌行为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重点难点
        一、研究不足与空间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韩东和他的诗歌时代
    第一节 特殊年代韩东生命个性的生成
        一、社会境域与韩东
        二、自然境域与韩东
        三、文化境域与韩东
        四、韩东的生命个性与其诗歌世界
    第二节 媒介视角中韩东的诗歌革命之旅
        一、韩东和《今天》:从“结缘”到“反叛”
        二、韩东和《他们》:从“尝试”到“立派”
    第三节 文化生态视野中韩东“断裂性”的文学行为
        一、“断裂”行为中韩东的文学行为考察
        二、“诗学论争”中韩东诗歌论说的“二元对立”思维
        三、“断裂性”的文学行为对文坛诗界和韩东的影响
第二章 关系视角中韩东对“生命存在”真理的诗意追寻
    第一节 “人的生命存在与自然”
        一、人的生命存在与自然的对立
        二、人的生命存在与自然的共生
    第二节 “人与人之爱”
        一、信仰的幻灭与重生:从“爱情至上”到“爱的信仰”
        二、亲情的痛思与追怀:从“父亲情结”到“怀念亡母”
        三、友情的超然与珍视:从“聚散随缘”到“合志同方”
    第三节 “人的生命存在与社会”
        一、社会存在:现代化与美好生存的冲突
        二、在世存在:生存体悟与死亡寻思
        三、生命意义:爱的信仰与现世生存
第三章 比较视野中韩东诗歌艺术的“跨界”
    第一节 韩东诗歌与小说艺术
        一、韩东诗歌的人物描绘与小说
        二、韩东诗歌的叙述方式与小说
        三、韩东诗歌的叙事艺术与小说
    第二节 韩东诗歌与绘画艺术
        一、韩东诗歌的创作方法与绘画
        二、韩东诗歌的造型语言与绘画
    第三节 韩东诗歌与影视艺术
        一、韩东诗歌的视角、结构与影视
        二、韩东诗歌的文体样态与剧本
第四章 诗学视野中韩东对“诗歌创造”真理的探寻
    第一节 诗歌创作论:“多元思维”主导下的自由创造
        一、灵感来源多样论
        二、语言形式多样论
        三、诗歌系统多元论
    第二节 诗歌本质论:“我”的独特存在的语言形式
        一、“生命经验”本体思想的内涵和生成
        二、“存在体验”本体思想的内涵和生成
结语
    第一节 韩东诗歌的价值和启示
    第二节 韩东诗学的价值和启示
附录: 韩东生平和作品年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北京白话报》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目的
    第四节 研究现状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北京白话报》词语概况
    第一节 《北京白话报》词语音节概况
    第二节 《北京白话报》词语来源
        一、常用名物
        二、一般词语
    第三节 北京话词典未收录词语
第三章 《北京白话报》词语异形现象
    第一节 词语的异形现象
    第二节 词语的形近异形
        一、形近异形概况
        二、形近换用
        三、繁简同时出现
        四、字形变化
    第三节 词语的音近异形
        一、音近异形概况
        二、方言音变
        三、保留古音
        四、文白异读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北京白话报》词语结构特点
    第一节 重叠
        一、名词的重叠
        二、动词的重叠
        三、形容词的重叠
        四、副词的重叠
        五、叠字符号
    第二节 语缀
        一、语缀例释
        二、名词语缀个案分析
    第三节 同素异序
        一、同素异序词频概况
        二、同素异序比较分析
        三、同素异序现象成因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北京白话报》典型词语群
    第一节 同语素词语群
        一、同语素词语群例释
        二、同语素词语群成因
    第二节 动物类词语群
        一、动物类词语群例释
        二、动物类名词的转类
        三、动物类词语群成因
    第三节 死亡类词语群
        一、死亡类词语群例释
        二、死亡类词语群动态对比分析
        三、死亡类词语群的文化内涵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北京白话报》词语特点
    第一节 北京地域方言特点鲜明
    第二节 口语程度高的话语特色
    第三节 生动灵活的白话语体风格
    第四节 早期商业小报词语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中国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关于电视谈话节目发展历程和现状、产生背景和兴起的原因以及境内外比较的研究
        二、关于电视谈话节目概念和特点的研究
        三、关于电视谈话节目类型的研究
        四、关于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话题、嘉宾等各元素的研究
        五、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思考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思路方法
        一、主要内容与结构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研究难点及创新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第一节 电视谈话节目
        一、电视谈话节目的定义
        二、电视谈话节目的要件
        三、电视谈话节目的基本元素
        四、电视谈话节目与脱口秀(Talk show)之辨
        五、电视谈话节目的类型
    第二节 谈话节目体现电视本质的回归
        一、电视谈话节目与电视的本质
        二、谈话节目困境与突围
    第三节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应有品质
        一、反思《实话实说》
        二、新闻类谈话节目的新闻性、真实性、趣味性、启发性
        三、公共话语空间的构建
第三章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话题的偏离和纠正
    第一节 走偏的话题
        一、话题雷同
        二、话题摇摆
    第二节 主题先行对新闻类谈话节目的危害
        一、何谓“主题先行”
        二、主题先行的危害
        三、民生话题主题先行的泛滥
    第三节 轻松背后的严肃——《锵锵三人行》的启示
        一、轻松的外表 严肃的内里
        二、栏目定位与话题选取
        三、轻松和严肃的统一
第四章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灵魂作用的发挥
    第一节 谈话节目是主持人节目
        一、谈话节目离不开主持人
        二、Anchor、Host与News reader
    第二节 新闻类谈话节目主持人的素质和能力
        一、主持人的发现能力
        二、主持人的表达能力
        三、主持人的个性和魅力
    第三节 主持人与谈话场
        一、真诚平等的谈话场
        二、轻松活泼的谈话场
        三、讲导向的谈话场
第五章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嘉宾困境与对策
    第一节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需要什么样的嘉宾
        一、嘉宾类别与嘉宾结构
        二、嘉宾的代表性
    第二节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嘉宾困境及对策
        一、何谓嘉宾困境
        二、如何破解嘉宾困境
    第三节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与专家公信力
        一、“专家”、“公知”污名化
        二、“专家”、“公知”因何被污名
        三、怀疑权威又离不开权威的悖论
第六章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现场和后期应避免的误区
    第一节 谈话现场各元素作用的最大化
        一、场地空间布置与谈话氛围的营造
        二、现场观众不是旁观者
        三、道具为谈话服务
    第二节 后期剪辑包装应避免的误区
        一、后期剪辑的原则
        二、包装应避免的误区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5)美国文学发展驱动力中的新闻因素 ——以三位记者—小说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称谓与界定
        1.1.1 便士报
        1.1.2 记者-小说家职业
        1.1.3 新新闻美学
        1.1.4 美国文学的民族特色
    1.2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与范围
        1.2.1 现实主义思潮与城市化进程
        1.2.2 大众文化的崛起
        1.2.3 克莱恩、德莱塞、海明威
    1.3 本论文选题的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价值
第二章 斯蒂芬·克莱恩
    2.1 记者-小说家克莱恩
    2.2 克莱恩的事实-虚构文本
        2.2.1 叙事真实
        2.2.2 新闻与文学的模糊界线
    2.3 “克莱恩风格”
        2.3.1 反讽手法
        2.3.2 印象主义
        2.3.3 诚实的艺术
第三章 西奥多·德莱塞
    3.1 新闻经验概述
        3.1.1 记者生平
        3.1.2 头版巴尔扎克
        3.1.3 “精确”、“精确”、“精确”
        3.1.4 美国梦与美国梦碎
    3.2 小说家的身份建构
        3.2.1 小说的新闻来源概述
        3.2.2 新闻拼图:《嘉莉妹妹》和《穷人的奇特生计》
    3.3 美国的巴尔扎克
        3.3.1 原创/非原创故事:“美国的”悲剧
        3.3.2 克莱德/吉列特:人物原型的现实意义
        3.3.3 英雄/反英雄:戏仿阿尔杰的成人童话
        3.3.4 新闻/小说:虚与实的悖论
第四章 欧内斯特·海明威
    4.1 新闻作品概述
    4.2 新闻对海明威小说的影响述评
    4.3 “海明威风格”
        4.3.1 真实的情报:《星报》的专栏作品
        4.3.2 省略的艺术:《在我们的时代》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近年来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通海新报》与南通城市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创新点和难点
    1.6 研究思路
    1.7 关键概念说明
2 《通海新报》的发展历程:与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基本同步
    2.1 诞生背景: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初具规模(1895-1913)
        2.1.1 1895年之前的南通
        2.1.2 1895—1913年南通现代化进程的启动
        2.1.3 《通海新报》诞孕环境
    2.2 发展繁荣:南通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剧(1914-1926)
        2.2.1 南通城市现代化的发展
        2.2.2 《通海新报》的发展繁荣
    2.3 渐趋凋零:南通城市现代化进程受挫趋缓(1924-1929)
        2.3.1 南通城市现代化进程趋缓
        2.3.2 《通海新报》凋零停刊
3 记录城市:《通海新报》与城市物质设施的现代化
    3.1 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展开
        3.1.1 现代交通:公路、汽车与铁路
        3.1.2 现代通讯:电话、邮政与电报局
        3.1.3 现代文化机构:图书馆、博物苑、公园与剧场
        3.1.4 现代慈善机构:养老院、育婴堂与游民工厂
        3.1.5 现代医疗机构:南通医院与基督医院
    3.2 呈现商业、金融业的逐步繁荣
        3.2.1 新式商品层出不穷
        3.2.2 商贸空间的固定与拓展
        3.2.3 声光电影的世界:照相与电影
        3.2.4 现代金融:银行、保险公司与证券交易所
        3.2.5 现代旅馆:西式会馆、俱乐部
    本章小结
4 沟通城市:《通海新报》与城市制度的现代化
    4.1 介绍推行现代警察制度
        4.1.1 传播现代警政价值理念
        4.1.2 记录警务活动进程与细节
        4.1.3 监督警务活动
    4.2 推进南通教育制度的现代转型
        4.2.1 呈现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善
        4.2.2 促进教育对象的扩大化
        4.2.3 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现代化
        4.2.4 促进教学管理的现代化
    4.3 现代经济制度的媒介启蒙
        4.3.1 股份制的启蒙
        4.3.2 公司制的教化
    本章小结
5 改变城市:《通海新报》与市民观念行为的现代化
    5.1 传播现代知识
        5.1.1 传播自然科学知识
        5.1.2 输入西方社会科学知识
    5.2 培育现代意识观念
        5.2.1 卫生意识
        5.2.2 时间观念
    5.3 构建现代交往方式——报章交往
        5.3.1 新式团体的报章交往
        5.3.2 旧有组织的新式交往
        5.3.3 公开的私人交往
        5.3.4 编读互动
        5.3.5 文人交往
    5.4 引发并促成现代行为
        5.4.1 推动“五四”“五卅”爱国运动
        5.4.2 促成现代赈灾活动
    本章小结
6 结论:报纸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6.1 城市诞孕并烙印报纸
        6.1.1 城市诞孕报纸
        6.1.2 城市烙印报纸
    6.2 报纸记录并影响城市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2 《通海新报》关于私塾的报道

(7)维昂作品中的“现实”与“超现实”(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维昂生平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
        1. 维昂的生平简介
        2. 维昂的主要作品介绍
        3. 维昂作品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本研究的意义、内容、方法和创新
        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2.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3. 本研究的方法与创新
第一部分 :亦真亦幻的神奇世界
    第一章 :《岁月的泡沫》中的现实与非现实
        1. 简单的小说情节
        2. 真实与虚幻的时空
        3. 异化的人和物
        小结
    第二章 :《我要到你们的坟上吐唾沫》:真作者与假译者
        1. 一部畅销的“黑色小说”的诞生
        2. 维昂与苏利万的悲喜剧
        3. 一部该诅咒的电影
        小结
    第三章: “北京秋天”的“红草”令人“揪心”
        1. 《北京的秋天》:与北京和秋天毫无关系的小说
        2. 《红草》:作者的虚构与真实写照
        3. 《揪心》:母爱与精神分析法的失败
        小结
第二部分 若隐若现的严肃主题
    第四章: 爱情与音乐
        1. 爱情中的现实与超现实
        1.1 《岁月的泡沫》:凄婉之爱
        1.2 《北京的秋天》:三角之恋
        1.3 《红草》:幻觉之情
        1.4 《揪心》:母性大爱
        2. 爵士乐的自由与抗争
        2.1 维昂与法国爵士乐
        2.2 爵士乐是对法西斯的反抗
        2.3 爵士乐是自由与快乐的象征
        小结
    第五章: 死亡与战争
        1. 《岁月的泡沫》:对死亡的揭示
        2. 《蚂蚁》:描写战争的短篇小说
        3. 《逃兵》:和平的呐喊
        小结
    第六章: 反叛与颠覆
        1. 对权力和权威的反叛
        1.1 对权力机构的反叛
        1.2 对精神分析法的嘲讽
        1.3 与存在主义的恩怨
        2. 对宗教与世俗的颠覆
        2.1 对宗教的嘲讽与批判
        2.2 对社会规范与日常生活的偏离
        2.3 对家庭和社会关系的颠覆
        小结
第三部分 虚中寓实的啪嗒风格
    第七章: 维昂的现实主义
        1. 维昂的现实主义研究依据
        1.1 法国和中国评论家的观点
        1.2 现代派文学中的现实主义评述
        2. 现实主义发展历程、艺术特征及其嬗变
        2.1 现实主义的发展历程
        2.2 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
        2.3 现实主义在20世纪的嬗变
        3. 维昂作品中的现实主义
        4. 文字游戏中的现实
        4.1 增添作品的风趣诙谐
        4.2 对现实的幽默讽刺
        小结
    第八章 :维昂的超现实主义
        1. 超现实主义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1.1 战争、自然科学、哲学思潮
        1.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1.3 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
        2. 超现实主义的理论与艺术特征
        3. 维昂与超现实主义
        3.1 《恶之花》的通感与维昂的超现实
        3.2 偶遇中的超现实
        4. 超现实主义与黑色幽默
        5. 维昂的黑色幽默
        5.1 冷嘲热讽中的黑色幽默
        5.2 时空倒错的黑色幽默
        5.3 啪嗒学式的黑色幽默
        小结
结论:颠覆的文字,拟真的现实
    1. 虚幻的世界
    2. 权威的颠覆
    3. 超现实中的现实
参考文献

(8)身份建构与男性气质 ——舍伍德·安德森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Abbreviations
导论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父亲身份与男性气质
    第一节 三种父亲形象及其选择的矛盾
    第二节 父亲身份建构与男性气质
第二章 作者身份与男性气质
    第一节 文学生产的困境
    第二节 作者身份建构与男性气质
第三章 国家身份与男性气质
    第一节 美国文化“女性化”的焦虑
    第二节 原始主义与男性气质
结语
引用文献
后记

(9)《人民日报》“任仲平”言论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任仲平研究综述
        1.2.2 新闻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1.2.3 有关政治话语和新闻话语的界定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 研究理论梳理:梵·迪克新闻话语分析框架
2. 任仲平言论背景分析
    2.1 任仲平在中国
    2.2 任仲平选题背景
    2.3 任仲平写作背景
3. 任仲平言论文本的话语分析
    3.1 宏观文本分析
        3.1.1 篇名分析
        3.1.2 篇幅分析
        3.1.3 选题角度分析
        3.1.4 议题分布
        3.1.5 论证结构分析
        3.1.6 开头分析
        3.1.7 结尾分析
        3.1.8 场景描写
        3.1.9 背景分析
    3.2 微观结构分析
        3.2.1 局部语义与逻辑
        3.2.2 论证方式探讨
        3.2.3 叙事方式分析
    3.3 修辞风格研究
        3.3.1 语言风格
        3.3.2 引语分析
        3.3.3 评论分析
4. 任仲平言论特色分析:从政治话语到新闻话语
    4.1 言论语境构成
    4.2 选题上的议程设置:转向事件性选题
    4.3 言论视角创新
    4.4 论证模式的突破
        4.4.1 结构模式:告别传统三段式
        4.4.2 论证框架:简单清晰巧妙
    4.5 语言表达的突破
        4.5.1 措辞风格重主体色彩及口语化
        4.5.2 从“官样话语”到“公共话语”
        4.5.3 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
    4.6 理性分析与感性说服的统一
    4.7 符合新闻文本的认知规律
        4.7.1 树立“期待模型”
        4.7.2 再现新闻话语结构特性
    4.8 从政治话语到新闻话语
5. 任仲平言论特色形成的深层原因分析
    5.1 政治环境的变化:变以国为本为以人为本
    5.2 受众接受心理的变化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10)20世纪上半期中国的“苏俄通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几个概念的界定
    二、“苏俄通讯”研究的对象
    三、“苏俄通讯”的研究状况
    四、“苏俄通讯”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五、“苏俄通讯”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20世纪上半期中外“苏俄通讯”文献概述
    一、中国作者的“苏俄通讯”文献概述
    二、外国作者的“苏俄通讯”文献概述
第二章 “苏俄通讯”作者队伍与传播媒介
    一、中国“苏俄通讯”作者的现代转型
    二、“苏俄通讯”作者的“类型”分析
    三、“苏俄通讯”作者访苏频率分析
    四、国内“苏俄通讯”发表媒介分析
第三章 “苏俄通讯”的特色与视角
    一、内容特色 时代性、政治性、关联性与倾向性
    二、写作特色 语言、视角与选材
第四章 “苏俄通讯”的传播分析
    一、“苏俄通讯”传播文本的生成
    二、“苏俄通讯”传播路径分析
    三、“苏俄通讯”传播效果分析
    四、“苏俄通讯”传播规律分析
第五章 中外作者“行走苏俄”的多重意蕴
    一、中国“苏俄通讯”作者“行走苏俄”的前提
    二、“苏俄通讯”作者“行走苏俄”的原因
    三、中外作者“行走苏俄”的路线节点分析
    四、“行走苏俄”的方法论
第六章 “解读苏俄” 别求新声于异邦
    一、新国家
    二、新人类
    三、新空间
    四、新话语
第七章 “解读苏俄” 日常社会生活探究
    一、苏俄民众日常社会生活分析
    二、苏俄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典型分析
    三、苏俄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
第八章 “解读苏俄” 另类镜像
    一、“苏俄通讯”另类镜像之一:负面宣传
    二、“苏俄通讯”另类镜像之二:中性介绍
第九章 “苏俄通讯”与马克思主义“俄国化”
    一、“苏俄通讯”与苏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二、“苏俄通讯”与“苏俄理论”
    三、“苏俄通讯”与苏俄的传统文化
第十章 “苏俄通讯”与苏俄经验的“中国化”、“世界化”
    一、“苏俄通讯”与苏俄经验的“中国化”
    二、“苏俄通讯”与苏俄经验的“世界化”
第十一章 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比较
    一、瞿秋白、俞颂华赴苏俄采访成因
    二、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概述
    三、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议题
    四、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评价
    五、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比较
第十二章 抱朴、张民权“苏俄通讯”比较
    一、抱朴、张民权的苏俄之行
    二、抱朴、张民权“苏俄通讯”的主要内容
    三、抱朴、张民权“苏俄通讯”比较
第十三章 陈独秀、李大钊“苏俄通讯”比较
    一、陈独秀苏俄之行与《苏俄六周》
    二、李大钊苏俄之行与《苏俄民众对于中国革命的同情》
    三、陈独秀、李大钊的“苏俄通讯”比较
第十四章 蒋介石、沈玄庐“苏俄通讯”比较
    一、蒋介石、沈玄庐的游俄报告
    二、蒋介石、沈玄庐的“中国策略”
    三、蒋介石、沈玄庐“苏俄通讯”比较
第十五章 徐志摩、胡适“苏俄通讯”比较
    一、徐志摩《欧游漫录——西伯利亚游记》分析
    二、胡适《一个态度》和《新自由主义》分析
    三、徐志摩、胡适“苏俄通讯”比较
第十六章 胡愈之、林克多“苏俄通讯”比较
    一、胡愈之《莫斯科印象记》分析
    二、林克多《苏联闻见录》分析
    三、胡愈之、林克多“苏俄通讯”比较
第十七章 曹谷冰、戈公振“苏俄通讯”比较
    一、曹谷冰《苏俄视察记》分析
    二、戈公振《从东北到庶联》分析
    三、曹谷冰、戈公振“苏俄通讯”比较
第十八章 丁文江、蒋廷黻“苏俄通讯”比较
    一、丁文江的苏俄之行与《苏俄旅行记》
    二、蒋廷黻的苏俄之行与《欧游随笔》
    三、丁文江、蒋廷黻“苏俄通讯”比较
第十九章 郭沫若、茅盾“苏俄通讯”比较
    一、郭沫若的苏俄之行与《苏联纪行》
    二、茅盾的苏俄之行与《苏联见闻录》
    三、郭沫若、茅盾“苏俄通讯”比较
第二十章 国外“苏俄通讯”译作选介
    一、“10年代”的“苏俄通讯”:以洪福利《我在新俄罗斯的生活》为例
    二、“20年代”的“苏俄通讯”:以罗素《游俄之感想》为例
    三、“30年代”的“苏俄通讯”:以韦伯《苏俄实业界生活一瞥》为例
    四、“40年代”的“苏俄通讯”:以斯诺《战时苏联游记》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片目录及出处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四、写在“金融标准化专栏”前的几句话(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学取向的教科书研究[D]. 段乔雨.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在虚无与信仰之间行走 ——“断裂者”韩东的诗歌世界[D]. 郭海玉. 山东大学, 2019(09)
  • [3]《北京白话报》词语研究[D]. 赖一鸣. 厦门大学, 2019(08)
  • [4]中国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研究[D]. 周占武. 暨南大学, 2015(03)
  • [5]美国文学发展驱动力中的新闻因素 ——以三位记者—小说家为例[D]. 孙明丽. 吉林大学, 2015(08)
  • [6]《通海新报》与南通城市现代化研究[D]. 何秋红.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7]维昂作品中的“现实”与“超现实”[D]. 李万文. 南京大学, 2014(12)
  • [8]身份建构与男性气质 ——舍伍德·安德森小说研究[D]. 浦立昕. 南京大学, 2013(05)
  • [9]《人民日报》“任仲平”言论特色研究[D]. 姚小云. 暨南大学, 2013(04)
  • [10]20世纪上半期中国的“苏俄通讯”研究[D]. 杨丽娟. 扬州大学, 2013(04)

标签:;  ;  ;  ;  ;  

《金融标准化专栏》前几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