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哈尔滨市小学生碘营养状况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孙玉倩,俞路,张巾超[1](2003)在《哈尔滨市小学生碘营养状况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调查食盐碘化后哈尔滨市小学生碘营养状况。方法 以哈尔滨市 7个区 3 0所小学中随机抽取 3 2 43名小学生为调查对象 ,进行体格检查 ,疑诊甲状腺肿大者行甲状腺超声检查 ,随机对其中 3 60名小学生测定尿碘。结果 甲状腺肿大率为 2 .43 % ,尿碘中位数为 2 43 .81μg/L。 结论 碘摄入不足已不再是引起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
阎玉芹,刘守军,刘颖,张兆军,张旭丰,魏红联,姚国峰[2](1995)在《哈尔滨市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调查》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概率抽样法(PPS法)抽取哈尔滨市市区学龄儿童1200名,进行B超法甲状腺体积测量、尿碘测定及智力测验三项指标的调查,以期评价其碘营养状况。结果表明,全市儿童B超法甲状腺肿大率为8.50%,尿碘中位数为95.39μg/L,平均智商(IQ)为101.51±14.42。按国际推荐指标及国家制定的碘缺乏病消除标准进行评价,哈尔滨市学龄儿童存在轻度碘缺乏;通过这一目标人群的调查结果,可以推测哈尔滨市人口摄碘不足,建议立即采取以碘盐为主的综合补碘措施。
刘颖,魏红联,于钧,刘守军,张旭丰,张兆军,闫玉芹,任淑琴,尹慧春[3](1995)在《哈尔滨市区10岁学龄儿童尿碘结果评价》文中研究表明 为了解中国城市碘营养状况,为我国政府施行全民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提供依据,于1994年5月~6月对黑龙江省省会城市——哈尔滨市市区学龄儿童进行了碘营养状况调查。哈尔滨市地处松嫩平原,位于松花江中游南岸,是黑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市区(除平房区外)从未采取补碘措施。本次调查对象为市区小学生,调查内容包括B超法甲状腺体积测量,尿碘测定和智力测验。本文仅报导市区10岁学龄儿童的尿碘测定结果,关于甲状腺体积测量和智力测验结果见另文报告。
吕彦波[4](2021)在《哈尔滨市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促进路径的研究》文中提出小学生的体质健康不仅关系到个人和家庭,也关系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个体、国家、民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成为各个家庭、国家等高度关注的问题。我国地域辽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南北方地区小学生体质状况有一定的差异。关于哈尔滨市小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并不多,因此,本研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市部分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影响因素、改善路径进行研究。对促进哈尔滨市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乃至健康中国的推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等方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结果如下:1.哈尔滨市小学生的身体形态指数均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加,但男、女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男生的体重指数均值高于女生;城市学生的形态指数高于乡村学生。超重、肥胖人数所占比例较高,低体重的人数较少。2.哈尔滨市小学生的肺活量均值逐年递增。男生高于同年级女生,但均小于全国水平。达标情况总体较好,不同年级、性别学生的达标情况有明显的变化。3.哈尔滨市小学生速度、力量、灵敏度等素质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愈来愈好,但柔韧素质愈来愈差。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哈尔滨市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男生的速度、耐力素质好于女生,女生柔韧素质好于男生。乡村学生在柔韧、力量、爆发力等好于城市学生。4.哈尔滨市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综合等级处于及格水平,优秀率非常低,不及格率较高,体质健康情况不乐观,男生好于女生,乡村学生好于城市学生。5.影响哈尔滨市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有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和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重视度,场地、器材设施情况;父母的运动情况及其对于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饮食习惯、睡眠情况;体育运动的时间少等。为促进哈尔滨市小学生体质健康,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四个维度和层次提出了一系列的改善路径,以期为改善哈尔滨市小学生体质健康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彭鹏,李鑫,张劲,徐畅[5](2020)在《2016-2018年通江县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2016-2018年通江县儿童及孕妇碘营养水平和家庭食用盐含碘水平,为制定碘缺乏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2018年将通江县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在每个片区选1个乡镇作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抽取40名8~10岁儿童和20名孕妇采集其尿液和家中食用盐进行检测,同时对8~10岁儿童甲状腺进行触诊检查,对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6-2018年通江县碘盐覆盖率分别是100.00%、99.67%和100.00%,碘盐合格率分别是96.67%、94.31%和93.33%,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是96.67%、94.00%和93.33%;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是276.50μg/L、223.50μg/L和214.00μg/L,<50μg/L的比例分别是0.50%、2.50%和1.50%;孕妇尿碘中位数分别是216.40μg/L、194.40μg/L和224.75μg/L;儿童甲状腺触诊甲肿率分别为0.50%、0、0。结论 2016-2018年通江县碘缺乏病监测结果达到碘缺乏病消除标准,但仍需加强监测工作,继续完善食盐监管体系,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老百姓碘缺乏病防治意识和技能,防止碘缺乏病卷土重来。
张振峰,邓美荣,杨超,舒东娇,刘矣航,朱琳[6](2018)在《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文中指出目的了解和掌握哈尔滨市城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干预措施,为开展学生超重、肥胖干预工作及干预效果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哈尔滨市2个城区4所学校的900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65份,有效回收率为96. 11%。结果被调查的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为29. 36%,其中超重检出率为13. 06%,肥胖检出率为16. 30%;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19. 16%、20. 04%)高于女生(6. 33%、12. 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1. 300和9. 814,P <0. 01);不同学段学生在营养状况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 398,P <0. 01);男、女生在营养状况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 531,P <0. 01);非超重肥胖、超重、肥胖学生在饮食行为方面比较,在过去7天内喝含糖饮料、吃新鲜水果及吃饭速度、限制饮食和饭菜油腻程度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 <0. 05)。结论哈尔滨市城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还存在着饮食行为、运动行为、健康减肥行为方面不健康的行为习惯。通过对学生超重、肥胖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施"学校-家庭"的综合干预措施,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
庞博[7](2018)在《哈尔滨市与济南市部分地区初中生生活习惯和饮食情况对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文以哈尔滨市和济南市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初三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两个地区初中生生活习惯和饮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两地初中生生活习惯和饮食情况的共性和差异点,探讨地域因素对其生活习惯和饮食情况的影响,从而为有效提高初中生健康水平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为济南市部分地区与哈尔滨市初中生健康发展趋势的研究积累基础资料,为后续的初中生健康研究和政策方法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以期达到提升初中生的身体素质,为初中生健康状况及相关研究提供更多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分析得出哈尔滨市和济南市青少年生活习惯和饮食情况的具体现状。共抽取了两地四所学校进行实验,对四所学校初中学生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出相应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研究结果:(1)哈尔滨与济南初中生在睡眠、饮酒、爱吃刺激食物、锻炼这四项指标具有显着性差异,P值<0.05。饮食方面,哈尔滨与济南初中生在食用米面、水果、吃蛋鱼肉情况、食用奶类及其制品、豆类及坚果制品、油炸食品、零食、益眼食物方面具有显着性差异,P值<0.05;(2)哈尔滨与济南初中生在早餐、夜宵、抽烟、吃饭速度、使用电子产品这几个方面P值均>0.05。饮食方面,在吃饭速度、将白开水作为日常饮用水、吃蔬菜、吃含盐量高的食物、烧烤食物、甜食等食物这些方面P值均>0.05。说明在以上这些方面的哈尔滨与济南初中生生活习惯和饮食情况无显着性差异,具有一定的共性;(3)两地初中生在胃病和视力情况差异不明显,疲劳情况有显着性差异,P值<0.05;哈尔滨市的初中生的BMI为超重与肥胖的人数高于济南。研究结论:(1)哈尔滨市的初中生在生活习惯方面整体较好。饮食情况,喜欢吃米饭、油炸食品、甜食、奶类豆类制品、坚果类制品;济南市的部分初中生有着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体力活动不足。饮食情况偏于喜爱吃食用面食、零食、水果、禽肉类食物;(2)多数学生将白开水作为日常饮用水、经常吃蔬菜。不足是两地学生吃含盐量高的食物、烧烤食物、甜食等食物过多,吃饭速度过快;(3)两地学生的胃病发病率均较低;在视力情况方面近视率均较高;哈尔滨初中生更易疲劳;哈尔滨初中生的肥胖率高于济南初中生。
李洪杰,崔晶,王忆军[8](2017)在《哈尔滨市中小学生生活习惯对营养状况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了解哈尔滨城乡地区中小学生生活习惯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为指导中小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于2014年9月随机抽取哈尔滨市城乡的小学(四、五年级)、初中、高中各1所学校,采用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学生问卷对5 01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身高、体重现场测量。结果城市学生中睡眠时间<8h/d的占62.0%,乡村地区睡眠<8 h/d的占55.1%;城、乡地区不吃早餐的学生占1.2%和3.1%;城乡地区分别有27.5%和28.4%的学生认为课业负担过重应付不来;城乡地区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足30 min的比例分别为27.7%,24.9%。城乡学生的睡眠时间、吃早餐情况、喝牛奶、吃鸡蛋、课业负担感受、每天做作业时间、看电视玩游戏时间、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上体育课的感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0.80,46.50,110.86,18.41,56.48,186.83,117.40,147.87,119.58,P值均<0.01)。学生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整体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9,13,14,17岁城乡男女生之间BM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哈尔滨地区学生仍存在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的现象,尤以超重、肥胖情况严重,并且男生检出率高于女生,但营养不良状况男女生之间的比较与之相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愿意参加长跑锻炼、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上体育课时的感觉、平均每天作家庭作业的时间、每周吃鸡蛋情况、平均每天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父母在业余时间里是否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每周吃早餐情况是中小学生营养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哈尔滨城、乡中小学生中依然存在着不良生活习惯现象,对学生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李培红[9](2016)在《从健康行为学视角分析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表明积极地身体活动可有效提高个体健康水平、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是影响健康的重要行为因素。儿童青少年时期身体活动行为习惯可影响成年期的身体活动模式,对慢病预防和健康维持有着重要意义。身体活动行为养成是一个动态发展和变化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解决身体活动不足,不能单一遏制指标下滑表象,而需转化思路、创新路径,从健康行为学着手客观全面评测存在的问题,多角度提高身体活动水平和体质健康状况。研究目的以哈尔滨市学龄儿童为研究对象,调查身体活动现状及构成特点,探讨个体、家庭因素、学校文化和支持性环境对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为国家卫生和教育相关决策部门开展身体活动健康教育及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哈尔滨市11、13、15岁儿童青少年共2438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学龄儿童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调查》问卷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行为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采用SAS9.2统计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检验组间差异性。身体活动影响因素探讨则使用多元回归-析因分析、GENMOD逐步分析和逻辑回归,显着性水平取P<0.05。研究结果1.我国哈尔滨市儿童青少年通常一周达到每天60分钟中等强度及以上身体活动的人数比例为9.4%,每周3次及以上大强度身体活动的人数比仅占28.0%。2.每周校内身体活动总时间为3.15小时,校外体育锻炼频率和时间达到活跃水平的比例分别为37.5%和14.5%,参加体育俱乐部训练的人群比为9.7%。3.逐步回归发现,城乡及区县被移除模型对身体活动无显着性影响,仅学校质量等级与MVPA活跃水平和VPA频率呈正相关(β=0.0704/0.0468)。缺少器材及无人指导与MVPA呈负相关(β=-0.3236/-0.38627)。4.以“提高运动技能”为动机的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较高(β=0.27915)。“学业负担重”、“不感兴趣、不想动”是活动量不足的主要原因。运动能力和体质好的儿童青少年相比同龄人每周MVPA活跃水平更高(β=0.30071/0.25801)。5.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校外体育活动时间和频率对每周身体活动水平有显着贡献作用(β=0.213640.29354),而体育课和早操课间操时间无法解释身体活动水平的个体差异。上学日做作业和静坐总时间与身体活动水平呈低度负相关(r=-0.083/-0.057)。6.父亲受教育程度、家庭集体活动频率及家庭经济状况与MVPA水平呈正相关(β=0.14180.2782)。研究结论1.我国哈尔滨市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普遍不足,低于芬兰等欧美国家。2.校内有效增强体质的体育活动比例较低且校外体育锻炼行为未能有效补充,是身体活动不足的原因之一。3.相对城乡区县等社会综合性环境,学校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影响比重更大。缺少器械、无人指导等支持性环境不足是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的限制因素。4.“提高运动技能”是促进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有效动机,运动能力和体质健康状况好是增进身体活动参与的前提。5.课外及校外体育活动对身体活动总量有积极贡献作用,静坐行为尤其是做作业时间与身体活动水平呈低度负相关。6.父亲受教育程度、家庭集体活动频率及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身体活动起正向促进作用。建议多层面加强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行为引导和干预。提高个体对身体活动健康认知,落实校园体育教育、加强校外体育活动科学指导,重视家庭教育和行为管理,改善周围支持性环境设施,从根本上提高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和体质健康状况。
李阳桦,任海林,王全意,李旭,何战英,杜丹,王小梅,窦相峰,李刚,黎新宇[10](2014)在《2012年北京市居民碘营养状况与食盐供碘量关系的初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北京市居民碘营养以及食盐含碘量情况,为制订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在北京市选择朝阳区与大兴区,每个区分别调查120户家庭,收集360名家庭成员的24 h尿液,计算总尿量,并检测尿碘;收集家庭食用盐盐样检测盐碘;同时调查当天家庭食盐使用情况,计算人均日碘摄入量及盐碘对人体碘摄入的贡献率。结果 810岁儿童、成年女性、成年男性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65.40、138.85、155.65μg/L;人均日碘摄入量分别为263.54、286.68、328.02μg/d;居民食盐供碘量对于人体碘营养摄入的贡献率为84.68%。结论北京市居民人均日碘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总体上是适宜和安全的,其中食盐中碘是膳食摄碘的主要来源。
二、哈尔滨市小学生碘营养状况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哈尔滨市小学生碘营养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4)哈尔滨市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促进路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概念的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哈尔滨市小学生体质健康情况 |
3.1.1 哈尔滨市小学生体质测试总体情况 |
3.1.2 哈尔滨市小学生身体形态指标测试结果 |
3.1.3 哈尔滨市小学生身体机能指标测试结果 |
3.1.4 哈尔滨市小学生身体素质指标测试结果 |
3.1.5 哈尔滨市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综合评分情况 |
3.2 影响哈尔滨市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 |
3.2.1 社会因素 |
3.2.2 学校体育因素 |
3.2.3 家庭生活因素 |
3.2.4 学生自身因素 |
3.3 改善哈尔滨市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路径 |
3.3.1 社会层面 |
3.3.2 学校层面 |
3.3.3 家庭生活层面 |
3.3.4 学生自身层面 |
4.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个人简介 |
(5)2016-2018年通江县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抽样方法 |
1.2 调查对象 |
1.3 检测方法与判定标准 |
1.3.1 尿碘 |
1.3.2 盐碘 |
1.3.3 甲状腺肿大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居民食用盐含碘情况分析 |
2.2 8~10岁儿童尿碘水平分析 |
2.3 孕妇尿碘水平分析 |
2.4 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分析 |
3 讨论 |
(6)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3 判定标准 |
2 结果 |
2.1 超重、肥胖检出情况 |
2.2 饮食行为 |
2.3 运动与睡眠情况 |
2.4 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
3 讨论 |
(7)哈尔滨市与济南市部分地区初中生生活习惯和饮食情况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BMI指数 |
2.1.2 饮食营养与生活习惯 |
2.2 测量方法 |
2.2.1 主观测量方法 |
2.2.2 客观测量方法 |
2.3 初中生生活习惯与饮食情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初中生生活习惯与饮食情况国内研究现状 |
2.3.2 初中生生活习惯与饮食情况国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测量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基本情况 |
4.1.1 哈尔滨与济南初中生的身高和BMI之间的关系 |
4.1.2 哈尔滨与济南初中生生活习惯研究 |
4.1.2.1 哈尔滨与济南初中生生活习惯共性研究 |
4.1.2.2 哈尔滨与济南初中生生活习惯差异性研究 |
4.1.3 哈尔滨与济南初中生饮食情况研究 |
4.1.3.1 哈尔滨与济南初中生饮食情况共性研究 |
4.1.3.2 哈尔滨与济南初中生饮食情况差异性研究 |
4.1.4 哈尔滨与济南初中生的基本情况与地区差异的关系 |
4.1.5 哈尔滨与济南初中生地区差异与BMI之间的关系 |
4.2 哈尔滨与济南初中生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
4.2.1 哈尔滨与济南初中生的身高和BMI之间的关系分析与讨论 |
4.2.2 哈尔滨与济南初中生在生活习惯部分数据分析与讨论 |
4.2.2.1 哈尔滨与济南初中生在生活习惯的共性部分的关系分析与讨论 |
4.2.2.2 哈尔滨与济南初中生在生活习惯的差异部分的关系分析与讨论 |
4.2.3 哈尔滨与济南初中生在饮食情况部分数据分析与讨论 |
4.2.3.1 哈尔滨与济南初中生在饮食情况的共性部分的关系分析与讨论 |
4.2.3.2 哈尔滨与济南初中生在饮食情况的差异部分的关系分析与讨论 |
4.2.4 哈尔滨与济南初中生在基本情况之间的关系分析与讨论 |
4.2.5 哈尔滨与济南初中生地区差异与BMI之间的关系分析与讨论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件3 |
个人简介 |
(8)哈尔滨市中小学生生活习惯对营养状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问卷调查法 |
1.2.2 体质测量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哈尔滨城乡学生生活习惯比较 |
2.2 2014年哈尔滨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见表2。 |
2.3 中小学生生活习惯对营养状况的影响 |
3 讨论 |
(9)从健康行为学视角分析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健康行为 |
2.1.2 身体活动 |
2.1.3 HBSC调查研究及理论框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儿童青少年健康行为研究的发展历程 |
2.2.2 国外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研究进展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2.3.1 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行为研究的发展历程 |
2.3.2 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研究进展 |
2.4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行为的影响因素 |
2.5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样本估计 |
3.1.2 抽样方法 |
3.1.3 样本构成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 |
4.1 身体活动总水平 |
4.1.1 中等强度及以上身体活动水平 |
4.1.2 大强度身体活动参与度 |
4.2 身体活动主要构成部分及特征 |
4.2.1 校内身体活动 |
4.2.2 校外身体活动 |
4.3 不同因素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 |
4.3.1 社会人口学因素对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 |
4.3.2 体育锻炼行为因素对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 |
4.3.3 静坐行为因素对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 |
4.3.4 个人因素对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 |
4.3.5 家庭因素对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 |
4.3.6 支持性环境因素对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 |
5 讨论与分析 |
5.1 身体活动水平现状分析 |
5.1.1 哈尔滨市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不足 |
5.1.2 校内有效增强体质的活动量低、校外体育锻炼未能有效补充 |
5.2 各层面因素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 |
5.2.1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存在性别、年龄差异 |
5.2.2 课外及校外体育锻炼行为对身体活动水平有显着贡献作用 |
5.2.3 上学日静坐行为与身体活动水平呈低度负相关 |
5.2.4 身体活动水平受个体认知及生理因素影响 |
5.2.5 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及集体活动频率对子女身体活动行为有正面的影响 |
5.2.6 学校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影响比重较大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哈尔滨市小学生碘营养状况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哈尔滨市小学生碘营养状况调查[J]. 孙玉倩,俞路,张巾超.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3(06)
- [2]哈尔滨市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调查[J]. 阎玉芹,刘守军,刘颖,张兆军,张旭丰,魏红联,姚国峰.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1995(04)
- [3]哈尔滨市区10岁学龄儿童尿碘结果评价[J]. 刘颖,魏红联,于钧,刘守军,张旭丰,张兆军,闫玉芹,任淑琴,尹慧春.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1995(03)
- [4]哈尔滨市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促进路径的研究[D]. 吕彦波.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1(09)
- [5]2016-2018年通江县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J]. 彭鹏,李鑫,张劲,徐畅.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2020(01)
- [6]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J]. 张振峰,邓美荣,杨超,舒东娇,刘矣航,朱琳.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8(05)
- [7]哈尔滨市与济南市部分地区初中生生活习惯和饮食情况对比分析[D]. 庞博.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18(01)
- [8]哈尔滨市中小学生生活习惯对营养状况的影响[J]. 李洪杰,崔晶,王忆军. 中国学校卫生, 2017(10)
- [9]从健康行为学视角分析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D]. 李培红.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2016(02)
- [10]2012年北京市居民碘营养状况与食盐供碘量关系的初步分析[J]. 李阳桦,任海林,王全意,李旭,何战英,杜丹,王小梅,窦相峰,李刚,黎新宇.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14(05)
标签:初中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