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隐喻的两大功能看科技术语翻译中的形象思维(论文文献综述)
孙丽丽[1](2021)在《《黄帝内经》中医隐喻性术语俄译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中医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基于隐喻认知的中医语言为中医翻译带来巨大的困难。中医理论中的隐喻现象是理解、翻译中医语言的主要障碍。因此,中医隐喻翻译是中医对外翻译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目前学界对中医翻译的研究多集中在文化负载词研究、修辞格研究、以关联论等理论为指导的翻译研究等方面,从隐喻认知的视角研究中医术语翻译策略的成果较少。《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巨着,被称为“医之始祖”,是很多中医理论和中医术语的来源。基于此,本文以隐喻认知理论为指导,以《黄帝内经》为语料,研究中医隐喻性术语的翻译策略。本研究验证了中医术语中隐喻存在的普遍性,分析了中医术语隐喻认知的功能以及中医隐喻性术语的特点,认为认知观对于中医隐喻性术语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结合“映射论”,分析了中医隐喻性术语的映射机制,尝试探索中医术语隐喻现象的产生及工作机制,同时运用对比分析法,结合《黄帝内经》中的具体隐喻实例,对比两俄译本的术语翻译形式,了解中医术语翻译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运用的基本方法。本文认为,隐喻翻译的核心在于对隐喻意象的取舍。因此,本文提出了中医隐喻性术语翻译应坚持的三条原则:只取不舍原则、舍次取主原则和舍表取里原则,并总结了在由源语到译入语的跨域映射过程中对隐喻意象进行翻译的四种策略:对等映射策略、选择映射策略、转换映射策略和补偿映射策略。隐喻认知理论是隐喻翻译研究的新路径,本研究尝试发现中医隐喻概念形成的认知理据,探索中医隐喻性术语俄译标准化与规范化的方法,从而促进中医真正走进俄语国家。
邱大平[2](2019)在《国家形象视阈下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形象是构成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面,也是整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加强政治话语外宣翻译是对外传播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因此,基于国家形象视阈研究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日益扩大,中国正逐步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央,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多,对于中国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实施了文化“走出去”战略,外宣工作不断加强,外宣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国家形象也日益提升。然而,由于中国国际话语权长期以来比较薄弱,国家形象一直处于“他塑”的不利状态,国际舆论“西强我弱”的局面一时还难以得到根本的转变,加之西方频频利用其强大的话语优势对我国进行大肆的“妖魔化”报道,其涉华报道中对我国的歪曲报道、对我国大政方针的误读现象屡见不鲜,导致国际社会对我国存有较多的误解和偏见,从而影响了国外公众对中国形象的全面了解。因此,中国迫切需要“自塑”国家形象,向国际社会展示其作为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形象,让世界更加全面、客观、立体地认识中国。目前,我国对外话语在国际受众中的可接受性不强,主要表现为话语表达方式不地道,传播效果不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形象的对外传播。要实现中国形象的有效传播,积极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便显得尤为重要。外宣翻译是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手段,在加强国际社会对我国的了解,塑造当代中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政治话语是中国对外话语的关键要素。在所有材料的外宣翻译中,政治话语外宣翻译在对外展示中国形象过程中的影响最为直接。中国政治话语的外宣翻译是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要提高我国对外话语的国际接受程度和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有效性,增强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的质量与效果是关键。翻译策略的定位决定着翻译方法的选择,进而影响着译文的质量和接受状况。所用翻译策略不同,翻译质量与国家形象对外宣传效果也可能完全不同。一直以来,学者们在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究竟是应该以目的语为依归还是应该“以我为主”的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为此,本研究从中国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的研究现状及常见问题和外宣翻译特点入手,基于国家形象视阈,分析了政治话语外宣翻译与国家形象对外传播之间的关系,根据中央关于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的精神,对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的两种策略进行了分析与论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治话语外宣翻译中的“二元统一”策略,即在语言形式层面遵循以目的语为依归的策略、在政治话语内容、尤其是文化与政治内容的翻译上使用“以我为准”的策略,继而提出了将两种翻译策略统一于翻译实践的理据、方法;接着,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的英译实例进行分析和实证,认为使用这种二元统一的翻译策略有助于使译文在体现中国特色的同时又易于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从而实现其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对话的作用,并从中总结了政治话语外宣翻译过程中如何将两种翻译策略统一起来的模式。本论文由以下六大部分构成:引言本部分主要概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以及论文结构等重要问题。第一章:中国政治话语外宣翻译及其研究现状综述本章首先对与外宣翻译相关的概念进行了厘定,然后通过大量的翻译实例阐述了外宣翻译的特征,指出外宣翻译是融准确性与灵活性、政治敏感性、受众关照性以及民族特色性为一体的一种翻译行为,由此认为外宣翻译既要照顾国外受众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使用受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通顺地表达,又要坚持一定的政治与文化立场,忠实反映原文的内容,这是本文在后面章节所提出的外宣翻译策略的一个基础。此外,本章还对外宣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治话语外宣翻译进行了初步探讨,依次讨论了中国政治话语的界定、概述了中国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的常见问题,最后,本章对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发现该领域的高质量研究成果极少,且研究中存在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概念混淆、翻译策略使用的具体条件不明确等问题。第二章:国家形象与政治话语外宣翻译国家形象视阈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因此本章使用了大量的文字对国家形象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本章首先对国家形象的相关术语进行了概述和厘定,明确了国家形象的内涵、特点以及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然后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了对外传播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重要性与中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现状,接着进一步论述了政治话语外宣翻译在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为切入本文的主题做铺垫。最后提出了“国家形象视阈下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的二元统一”概念:政治话语外宣翻译中不仅要使用“以我为准”的策略,注重中国特色的阐释,也要使用以目的语为依归的策略,增强译文的可接受性,同时指出在使用“以我为准”的翻译策略时要注意把握正确的“度”,达到二元有机统一。第三章:国家形象视阈下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的二元统一:理据及相关性分析本章讨论了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的二元统一实现问题,分析了在语言层面、文化与政治层面的翻译应分别侧重以目的语为依归的策略和“以我为准”的策略的理据,并结合国家形象视阈分析了翻译过程中侧重以目的语为依归的策略与实现译文的准确性和可接受性之间的相关性,论述了侧重使用“以我为准”的策略与反映译文的文化元素与政治立场之间的相关性,最后指出将两种翻译策略统一于政治话语外宣翻译实践可以兼顾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的外宣目的和国外读者的接受度,是符合我国政治话语外宣翻译工作要求的,认为这是促进我国对外政治话语体系日趋完善、更好地向外传播中国形象的需要。第四章:外宣翻译策略的二元统一与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为例本章首先对该书内容及其国际影响作了简单的介绍,接着分析了外宣翻译文本与国家形象构建之间的关系,并从书中摘取了大量典型的译例进行分析和阐述,实证了该书是如何将两种策略统一于政治话语外宣翻译实践,使译文既体现出充分的准确性、地道性与可接受性,又忠实反映原文的政治与文化内容和领导人的话语特色,从而对外传播了积极的国家形象。第五章:余论本章简要回顾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同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局限与不足,进而对未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思索和展望。本文在论证过程中综合采用了文献研究法、统计法、归纳法、案例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的研究方法,结合使用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法,注重观点阐述与译例分析的结合,以定性研究为主,同时辅以适量的数据统计的定量研究,两者互为补充,力图较全面、客观地研究我国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问题。论文从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塑造与传播积极良好的国家形象的战略高度研究了中国政治话语外宣翻译中二元翻译策略的统一,不仅有利于减少和避免各类翻译问题,提高对外话语的质量和接受度,也有助于准确而客观地对外宣传中国形象,形成对外话语的中国特色,服务于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的构建,超越了语言学意义上的单纯的语码转换,涉及到了权力话语、文化传播等更为宽阔的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李如[3](2017)在《法律等值视域下汉英法律术语翻译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英译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制定和实施,在法律框架内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加强社会领域立法,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需要,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体制制度保障,保证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中英法律术语具有专业性、正式性、文化性,多义性和同义性的特征。迄今,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法律术语的翻译作了研究,注重在微观层面上处理翻译策略,但宏观上忽视了法律术语的交际功能及文化因素的影响。由于英美法系国家与我国在法律文化上呈现诸多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存在概念不对等现象,法律术语的翻译对处于不同的法律文化下的读者造成困惑。本文主要以萨切维奇提出的法律术语翻译的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框架。该理论强调法律翻译是一种法律机制内的交际行为,以及翻译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法律效力的等值。萨尔耶维奇将法律翻译的功能对等程度划分为基本对等、部分对等和不对等三种情况。同时,本文借鉴了曹菡艾的概念对等这一对等程度和翻译能力模式。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汉语文本以及美国农业部和《北京周刊》的两个英文译本为研究语料,按照学科分类并兼顾食品工业基本术语标准从汉语原文中选取了265条术语,并检索了两个英文译本中的相关翻译情况。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所选取的术语,结合法律术语和法律概念的区分,运用理论模型,对比分析了两个英文译本中265条法律术语的翻译方法以及它们对法律效力传递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两个英文译本,在不同程度上均未符合同一语境下术语翻译的前后一致性,相比而言,《北京周刊》译本更符合术语一致性原则。(二)两个英文译本的术语翻译均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其中,在法律术语概念对等的情况下,两个英译本更侧重直译的翻译方法;在基本对等和部分对等的情况下,所选术语出现频率相对较低且两个译本对部分术语的译法相同,两个译本未有明显倾向性;在不对等情况下,两个英文译本处理方式相似,但是《北京周刊》译本侧重释义的翻译方法。因此,译者应首先确定文本类型再选取相应的翻译方法。从法律效力等值的翻译目标来看,《北京周刊》译本相比较而言能更好地实现翻译目标。(三)法律术语的概念不对等问题对译者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合格的法律译者应具备必要的能力,其中涵盖翻译语言能力、翻译知识结构以及翻译策略能力,进而实现法律效力对等。
李成华[4](2016)在《藏象术语的隐喻认知及其英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当今社会对中医前所未有的重视为中医复兴创造了条件,扫除中医复兴道路上的障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医基础理论术语,尤其是藏象术语的误读及其翻译问题制约了中医学的发展和中医药国际交流。本文从探讨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入手,研究中医术语特别是藏象术语的隐喻现象,试图厘清中医基础理论中一些概念的来源,明晰中医脏腑、经络等概念的功能属性,诠释藏象术语的隐喻现象,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研究中医术语特别是藏象术语隐喻的英译问题,探讨术语隐喻英译的原则与策略,力图使译文既能体现术语的学术内涵,又能传递其蕴含的文、史、哲的意蕴。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以研究中医思维方法的相关学术资料为参考,探讨象思维、取象比类和隐喻认知的关系,分析中医术语的隐喻属性和工作机制,揭示中医术语在形成和完善过程中的隐喻思维。(2)定性分析法:以四部中医术语标准化研究成果为语料,探索藏象术语的隐喻类型,分析其构建模式,诠释《内经》论藏象主要篇章的隐喻现象。(3)对比研究法:从隐喻翻译的认知观切入,以关联翻译理论的基本观点为视角,对比研究藏象术语隐喻的英译,探讨其基本原则和策略,重新认识存在争议的术语的英译。研究内容:以四部中医术语标准化研究成果收录的藏象术语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两方面内容:(1)以藏象学说术语为重点,阐释中医藏象术语的隐喻类型;根据取象比类所取之象,探索藏象术语隐喻的构建模式;结合《内经》论藏象的主要篇目,诠释藏象学说构建的隐喻认知基础。(2)以关联翻译理论为视角,探讨藏象术语隐喻翻译所要遵循的原则和策略,并通过对比分析,检验所论原则和策略的可行性。研究结论:(1)藏象术语具有隐喻属性,主要包括“表-里”“上-下”“中心-边缘”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方位隐喻,以容器、管道、拟人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实体隐喻和以气、阴阳、五行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结构隐喻三种类型;阴阳、五行、天人相应和社会功能是藏象术语在形成过程中的主要隐喻构建模型,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为认知藏象术语和阐释医理提供了发生学依据。(2)藏象术语隐喻的英译应遵循两大原则:语义对等是藏象术语隐喻英译遵循的阐释医理原则;基于隐喻价值的隐喻意象取舍判断是藏象术语隐喻英译遵循的保持民族特色原则。(3)藏象术语隐喻英译应遵循四条策略:一是约定俗成是翻译藏象术语隐喻的首要策略;二是具有隐喻价值的藏象术语在翻译时以音译、对等映射、转换隐喻意象等方式保留隐喻;三是医理与隐喻意象不可兼得,当以医理为要,舍去隐喻;四是多元对等是翻译多义术语的方法。
黄兵[5](2016)在《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术语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并于20世纪70年代从一个附属于其他学科的研究领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其学科理论不断趋于丰富和完善,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术语学研究呈现出思想和理论发展的多元化特点,内部出现了诸如计算术语学、社会术语学、文本术语学、术语学交际理论和社会认知术语学等新的研究方向。许多国家非常重视对术语学的研究,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至20世纪末已出现了奥地利维也纳术语学派、俄罗斯术语学派和捷克布拉格术语学派,加拿大魁北克术语学研究方向和北欧术语学研究方向等。我国术语学研究相对来讲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致经历了国外术语学理论引介与评述和国内术语学理论的本土化研究阶段。从历时角度看,我国的术语学研究正沿着“引介”、“结合”与“创新”的路径发展。术语是专业领域内概念的符号指称,每个科学领域或学科专业都有自己的术语体系。术语存在的价值在于传播和交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跨语际传播和交流尤为重要。目前,汉语中除了本土已有的术语外,其余大部分术语主要从英语翻译引介而来。关于英语术语的引介研究主要涉及到术语翻译方法、翻译原则、术语翻译标准及译名规范化的研究。总的来讲,这些研究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及全面的协调性。虽然我国译名审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某些学科专业仍然存在术语定名不规范,甚至混乱的局面。本文着重解决当前英语术语汉语定名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包括术语误译、术语译名同实异名现象、异实同名现象、英语缩略术语汉语定名、英语术语汉语定名应遵循的标准及术语定名后的推广与应用等实践性问题。本文旨在解决英语术语汉语定名中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误译术语的定名问题。术语误译违背了术语的科学性原则,减少术语误译是当前术语工作的任务之一。英语术语汉语定名过程中,由于常常将实质上并不等价的英汉术语视为等价术语,或按照术语的字面意义进行概念转换,或者对术语所称谓的概念的理解错误或理解不透彻而造成术语误译。术语误译的种种情况可归结为对原术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把握不够,违背了术语学研究中概念先于术语的原则。针对术语误译现象,本文提出应在充分理解原术语所称谓的概念的基础上,更新旧译名,完善欠妥译名,纠正错误译名,使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具有科学性,同时还应适当兼顾约定俗成原则。本文旨在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同实异名现象。术语(能指)与概念(所指)之间的单参照性关系决定了在一定的学科专业领域或某一特定学科的分支学科内术语具有单义性。然而,术语的单义性原理在术语实践中常常得不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尤其表现为表达同一概念的源语术语在译语中有多个译名形式存在的同实异名现象。造成英语术语汉语定名不统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翻译主体作为理解者的认知水平、不同翻译方法的选取、概念特征的多维性以及地域差异引起的。减少术语定名的同实异名现象是术语标准化,也是外来术语定名规范化的任务之一。本文从确定正名与异名、加强学科之间的协调、加强地域之间的交流、协作以及不同标准术语定名工作和研究的协作四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减少英语术语汉语定名中存在的同实异名现象。本文旨在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异实同名现象。术语工作实践中存在的多义术语和同音异义术语违背了术语的单义性原则。英语多义术语和同音术语、称谓不同概念且形式不同的英语术语、以及英语中的相对同义术语在同一学科领域内定名为同一汉语术语是造成术语异实同名现象的主要原因。本文提出如下解决异实同名术语定名的策略:英语多义术语和同音术语定名应根据不同专业领域或学科范围表达的概念视具体情况而定,但在某一专业或学科领域内应根据汉语中表达的不同概念分别定名:表达不同概念且语言表达形式不同的英语术语在同一专业领域里应分别定名;英语相对同义术语应根据语义差异分别定名;正确把握术语元素的多义现象有助于术语的准确定名。本文旨在解决的第四个问题是英语缩略术语的汉语定名问题。相对来讲,英语缩略术语的表意性较为抽象,不利于术语的推广及其承载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如何在把握英语缩略术语的形式特点、语义内容及所表达的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汉语定名是我国目前术语工作的任务之一。本文分别针对由截干法、首字母缩略法和拼缀法构成的不同形式的英语缩略术语提出了不同的定名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定名的优选序列,即音义完美融合的定名>全义定名>形义定名/音义定名>全音定名>全形定名。在探讨如何解决英语术语汉语定名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后,本文着重从翻译学、语体学、语言学、美学和社会文化学几个视角阐述了英语术语汉语定名应遵循的标准。从翻译学来讲,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应遵循极似标准,具体体现在内容、形式和风格三个层面;语体学方面,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除了应遵循单义性、科学性外,还应遵循专业性、准确性、系统性和简明性标准;语言学方面,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应用字规范、造字规范、充分发挥汉字的表意性,使定名具有理据性:美学上,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应在准确反映概念内容的基础上具有听觉美、视觉美和意象美:社会文化学方面,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应受政治、经济、宗教、以及汉民族的语言文化心理等语言外因素的制约。本文最后针对某些公共文化领域规范使用术语意识不强或滥用术语等现象,提出了应从加强政府部门的干预与主导职能、加大媒体的宣传与引导力度以及学术规范与辞书倡导三个方面来解决术语,尤其英语术语汉语定名推广运用的现实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不是终结性的,而是开放性的。如何建立华语圈的术语关联,如何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加强术语管理,对外来术语作动态的记录和描述,以及如何加强译者术语能力的培养,减少术语定名的混乱现象,从而提高术语工作效率等都是今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孙秋花[6](2015)在《俄汉全译隐喻转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翻译中的常见现象——隐喻翻译为研究对象。基于俄汉隐喻语料分析,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法、宏观与微观结合法、归纳与演绎结合法等研究方法,借用认知思维学、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等深入研究隐喻翻译。本文首先对隐喻的内涵和外延;全译的概念和单位、全译的轴心、全译转化的灵魂;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概念隐喻的翻译、隐喻翻译的灵魂等问题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借助思维科学理论深入探讨俄汉全译隐喻转化机制的本质——以“转内容”为主,“化形式”为辅,进而考察俄汉全译思维隐喻转化中概念的类比、判断、推理在原语“点、线、面”理解机制,语际“线、面、体”转化机制和译语“点、线、面、非隐喻”表达机制中的互动性,这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创新之处。以俄汉全译思维隐喻转化机制为基础,围绕“化形式”为主,“转内容”为辅,继而揭示俄汉全译语言隐喻转化的策略和方法。影响俄汉全译思维隐喻转化机制和俄汉全译语言隐喻转化方法的因素有主体因素、语境因素、文化因素等,对这些因素的细致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俄汉全译隐喻转化过程。俄汉全译隐喻转化研究具有独特的转化机制和转化方法,是翻译研究中的特色研究,可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翻译理论研究。
刘志成[7](2014)在《英汉人体词一词多义认知对比研究》文中认为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词汇,而词汇的核心是词义,一词多义是语言中较为普遍的现象,而人体词是人类认知世界的起点,不管是中国古代哲人通过对人类认知规律的探索而提出的“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还是西方哲人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都说明了“自然界”是人化了的自然界,人作为认知主体在人类的认知世界的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因此通过英汉人体词一词多义的对比研究,对于揭示英汉民族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差异具有重要的作用。词义延伸规律的研究主要包括对英汉人体词认知取象点和词义延伸的转义范畴的研究。对英汉人体词认知取象点的研究指的是对人体词认知特征的提取,人类会根据词的所指对象在基于身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心理意象,也就是“认知取象”,人体名词的认知取象主要是根据形貌、位置和功能三个维度进行取象的,这种取象特征会成为词义拓展和演变的意义基因。对人体词转义范畴的研究包括人体词的转义义项所涉及的范畴的数量,同时也包括每一个范畴所涉及的义项的数量。范畴化涉及到认知主体对世界的划分标准,因此也体现了认知主体的思维模式。因此考察英汉人体词的认知取象和转义范畴就可以考察英汉民族的思维的差异性和共性。一词多义的拓展机制是隐喻和转喻、原型范畴理论。由于隐喻和转喻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手段,因此通过对英汉人体词的词义延伸规律的比较,可以揭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和认知规律的异同。正如维科(1989:201)所言:“人类通过隐喻认知方式就把自己变成了整个世界。”一直以来,一词多义往往是认知语言学家内省的结果,缺乏鲜活的语料和实证研究,或者仅仅局限于单语种的研究。本研究利用权威的英汉词典,通过大量的语料和词义拓展图示证明词义的拓展并不是任意的,词义的拓展蕴含了“人是原因”的重要哲学理念,是在隐喻和转喻的基础上呈辐射式和鱼贯式向外拓展的,其中隐喻对词义延伸的影响是辐射式的,而转喻对词义的影响是鱼贯式的或叫连锁式的。人体词是人类认知世界的起点,也是其它一切概念的起点,可称为认知的“元概念”,因此对人体词的系统考察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具有溯本求源的作用。同时,语言本身是思维的反映,“思维只不过是脱去了外衣的语言”(萨丕尔《语言论》),认知语言学通过把认知主体“人”纳入研究范围,不仅是对传统理论的突破,也具有重要的触及语言本质的认知属性,目前国内外对于英汉人体词一词多义的系统化的实证认知对比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尤其是从认知取象点和词义拓展的转义范畴的认知对比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这也是本论文的选题缘由之一。本论文把英汉人体词分成头部人体词、躯干人体词和内脏器官人体词,分别对词义延伸的数量和转义范畴两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系统化研究。同时从头部、躯干、内脏词中分别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英汉对比研究,并对差异性和共性进行了原因方面的探索,这三组人体词分别是头部人体词“鼻/nose”、躯干人体词“手/hand”、内脏人体词“心/heart”,而转义范畴是根据詹卫东(2001)和崔希亮(2002)的实用主义原则和目标驱动的原则下划分为十一个范畴,希望通过个案研究促进系统化的研究。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主要是揭示英汉人体词词义拓展的基本规律、认知取象的基本规律、词义拓展后的转义范畴的规律,通过英汉对比,揭示英汉民族的思维异同。本文还阐述了英汉民族在建构词义、词义取象、认知突显方面的差异性和共性,为了更好地说明英汉人体词词义建构的过程,引入了“框架语义理论”,并通过选取英汉人体词的个案进行了实证阐释。本文第六章把隐喻、转喻、原型和框架理论进行整合,构建英汉民族对词义认知拓展的一般规律和一词多义的“认知地图”,指出这几者认知属性的一致性。同时对一词多义出现的原因以及隐喻、转喻的工作机制进行了哲学上的反思,这种反思主要是利用中西方哲学中的相似性对一词多义进行了理论提升,指出了隐喻和转喻的哲学身份。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对比研究法以及个案与系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总之,本研究通过把语言现象纳入认知机制而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描写,通过语言的认知性质和词义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的规律性特征展现英汉民族的认知过程。本研究不仅对于了解英汉民族的认知习惯和思维特点有进一步的认识,而且对于丰富语义学理论、对词汇教学、词典编撰、英汉翻译和跨文化交际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丁宝刚[8](2012)在《基于象思维的吴鞠通学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常见概念。以象为元素的象思维,作为一种方法论,是古人在科技发展水平有限的条件下认识万事万物时所采取的一种思维方式,对当时各学科尤其是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千百年来,历代医家大都立足于象,运用象思维来诊治疾病并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从而促进了中医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中医学现代化研究过程中,既要运用各种先进理论和方法对中医学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又要尊重中医学在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特点,从其自身特征出发进行研究,其中象及象思维便是其重要特征之一温病学是中医学重要学术流派之一,其理论对指导各类疾病尤其是急性外感热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吴鞠通作为温病学派的代表医家之一,其学术思想的形成除与其博览群书,勤于临床有关之外,还与其对象的体察和相关思维方式的广泛运用密不可分,本文将这种与象关系密切的思维方式称之为象思维。故从象入手研究吴鞠通运用象思维的相关内容,不仅有助于把握吴氏的温病学术思想,更有助于把握该思维方式的特征规律及其在形成吴鞠通理法方药理论体系中的作用。本研究运用系统复杂性科学的理论,在对象及象思维之相关内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象思维的方法,以《温病条辨》为主,结合《医医病书》和《吴鞠通医案》,对吴鞠通学术思想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从象思维的角度对吴鞠通对天地万物的认知过程进行了逐层分析,并借鉴认知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对该认知过程进行探讨,最后剖析了象思维在中医学应用中的价值,并从中医学自身特征方面入手,分析了象思维在中医学研究和应用中的地位和方法。全文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理论研究部分又分为四章。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首先在分析了思维之官、思维之含义和思维方式之概念、特征及分类的基础上,对与象关系密切的形象思维、意象思维、具象思维的发展、含义、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其次系统总结了当前对吴鞠通学术思想研究的现状,并从学术来源、辨证体系、方药运用、思维规律等方面分别评述了相关研究内容。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第一章从系统复杂性科学角度探讨了象与象思维的相关内容。介绍了系统科学的含义、特点、分类,分析了人体的开放复杂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象的多重含义,将象分为与主观意识无关的客观现象和与主观意识紧密联系的主观之象两种,认为象具有复杂性、自然性等特点,从复杂性科学、哲学、象与规律的关系、体与象的关系、认识事物的过程及气一元论等角度分析象,皆表明象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学者对象思维有不同界定,但都认为象思维是通过观象来认识、把握事物内在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方式,象思维具有普遍性和本源性的特点。第二章是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从象的角度,运用象思维方法对吴鞠通学术思想进行研究。以《温病条辨》中的内容为主,结合《医医病书》和《吴鞠通医案》中的相关内容,将吴氏所取之象分为自然之象和人为之象(即符号之象)两大类,其中自然之象主要包括人体之象、天地之象、药物之象,符号之象主要包括卦象和爻象。自然之象和人为之象都属于象的范畴,人为之象源于自然之象,同时又表征自然之象。吴鞠通所辨识的人体之象包括健康状态之象和疾病状态之象两类,健康状态之象体现在吴氏对体质类型的辨识中,疾病状态之象应用于对疾病的诊治中,疾病状态之象包含着望闻问切四诊所取得的各象,内容比较丰富,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吴氏对舌象、脉象及目象的取象规律。吴氏注重对不同层次不同要素局部之象及整体之象的体察,不同层次不同元素之象具有不同特征,在疾病诊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多层次多元素象的集成所产生的整体涌现性对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吴氏所体察的药物之象,包括空间之象、时间之象和炮制之象三种。空间之象包括药物的自身形态特征、质地特征、动静状态、生长环境、药用部位、生长特性等内容,时间之象则包括药物的生长时间和采收时间,而药物的生长时间又分为药用部位的生长时间和该药的整体生长时间。不同的时空之象会对药物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表现出相应的功效。吴氏对炮制之象的观察,则包括了药物的炮制环境、炮制过程及药物自身修治等要素,不同炮制之象同样对药性产生不同作用。吴氏运用的符号之象主要涉及八卦中的坎卦、离卦、艮卦、坤卦和六十四卦中的泰卦、否卦、既济卦、未济卦、复卦,吴氏从相应卦象爻象的整体特征和动态变化特征入手,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及药物的作用机理。吴氏对治法之象的阐释,主要表现在借助于自然界和社会领域中的各种现象来分析阐释各种治法。第三章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从象思维角度对吴鞠通认知过程进行研究。首先将其认知过程大致分为观象、取象、辨象、立象、尽意五个阶段。观象为认识天地万物之始,自古人们就充分利用自身器官对各象进行不同层次的观察,现代科技的发展扩大了观象的工具和范围。取象具有主观性特点,取象既要注重整体之象,又要兼顾局部之象。辨象是象思维对象信息正确表征的关键,吴鞠通所运用的辨象路径除了常用的阴阳辨识和五行辨识外,同时还根据需要有直接据象推理和用他象以言此象等方式。立象是对各层次、各要素之象的集成过程,全面考虑各象的作用,使所取之象的信息得以正确反映。尽意为象思维的表征阶段,也是最终阶段,不同之象有不同的辨象表征方式,但都可通过气机升降出入的状态来表征。其次运用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象思维实现过程的认知机制。象思维的实现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其实现过程可从模式识别理论和问题解决理论得到较好地阐释。运用模式识别理论中的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工作记忆的不同记忆过程,以及问题解决理论中的问题表征、选择和应用算子、评价当前状态的问题解决过程,对比于象思维实现的不同阶段,较为清晰地阐释了象思维在大脑中的运行机制。同时借鉴隐喻的相关理论,阐释了象思维实现过程中源域和目标域的转化过程。第四章介绍了象思维在中医学应用中的定位。首先介绍了象思维在疾病诊治及药性认知中的作用,然后阐释了象思维在中医学继承和创新中的应用价值,并着重从事物本体与现象的关系出发,提出了在中医现代研究和疾病诊治中对待象思维的态度。
陈映戎[9](2012)在《英汉植物隐喻的跨文化理解研究》文中指出隐喻是以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的认知现象。它根植于文化系统,体现在思维和语言层面。隐喻既是概念建构的一种方式,也是我们学习和认知的对象。隐喻可以根据喻体的不同分为许多大类,比如动物隐喻、植物隐喻等等。本文主要涉及的是与植物范畴相关的隐喻,包括独立于语境含有文化喻义的植物词汇和包含植物词汇并在语境关照下产生隐喻意义的词组。植物隐喻的产生基于人们对植物各种特征及功能的熟悉和体验。它的形成过程就是将植物的各方面特征投射到目标域“人”或“事物”概念上,使人们得以通过感知某种植物的形态特点或体验它的用途来认知和理解某一概念。各种语言的植物隐喻都蕴含着所属语言的思维特性和文化内涵。它的真义游离于字面意义之外,对本族人来说是不言而喻的,而对于二语学习者而言,则会形成不小的理解难度。当下植物隐喻研究多集中于对隐喻本身的对比研究(包括其文化意义的阐释和比较),很少有人关注二语学习者对目的语植物隐喻的理解认知过程。本文正是从二语习得的角度入手,研究调查英汉学习者对目的语植物隐喻的心理加工过程,了解他们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误区,并结合植物隐喻的文化涵义及学习者的文化背景,构建英汉植物隐喻的跨文化理解模式,以促进二语植物隐喻的习得,辅助植物隐喻教学。本文首先在概念隐喻理论的指导框架下,将英汉植物隐喻的各种映射关系做了较为详细的比较,从文化的角度阐释了英汉植物隐喻异同的原因。然后根据语料比较结果设计问卷,对英汉学习者的植物隐喻理解状况做了一个调查,分析了学习者对目的语隐喻的认知误区,总结了学习者的隐喻认知方式及影响理解的相关因素。接着在调查基础上,本文将学习者的认知手段和文化因素融合在一起,建立了英汉植物隐喻跨文化理解模式,以期从文化和思维的双重角度深化学习者对目的语植物隐喻的理解和学习。最后我们探讨了本研究给汉语植物隐喻教学带来的启示。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一、语料对比分析揭示英汉植物隐喻异大于同。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植物隐喻的整体数量比较、映射目标域以及语义相近条件下源域(即植物喻体)的差别等三个方面。本文对各组映射关系的英汉对比差异及差异的成因做了较多的拓展分析。二、二语学习者植物隐喻理解调查结果表明:影响英汉学习者理解目的语植物隐喻的共性因素有母语文化、语境、联想和推理方式,以及视觉信息的不当刺激。母语文化迁移、语境推测和字面联想推断是二语学习者理解目的语植物隐喻的主要手段。其中以母语文化对隐喻理解产生的影响作用为最大。三、构建了英汉植物隐喻的跨文化理解模式。该模式建立在调查基础上,包含了二语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因素和多种认知方式,是集语言、思维和文化于一体的层级性的心理认知模式,对目的语植物隐喻的理解认知,以及目的语思维概念的形成有一定推动作用。本文共七章,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是引言部分,我们对英汉植物隐喻跨文化理解研究的背景(包括研究现状分析)、研究意义、本文创新点以及研究框架逐一作了说明。第二章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案。本章对隐喻的本质、工作机制以及隐喻理解的本质进行了概述,并对母语与二语隐喻理解能力的发展做了比较,分析了二语学习者理解隐喻的一些认知特点,进而探讨了联想推理和文化背景对意义推断和隐喻思维的影响作用。最后本章阐述了本文的总体研究设计方案。第三章是英汉植物隐喻的对比。我们根据《英汉分类词典》确定植物目录,将从词典中收集到的英汉植物隐喻语料按概念域的不同映射关系进行分类对比,并对语言上的异同状况作了文化上的拓展分析。最后我们从哲学、民俗和语言构词三个方面对英汉植物隐喻差异的形成进行总结论述。第四章是英汉学习者植物隐喻理解状况的调查。本章详细阐述了英汉植物隐喻理解调查的设计和实施方案,分析和比较了英汉语两项调查的结果,了解了学习者习惯使用的认知手段,归纳了影响隐喻理解的因素,并总结了英汉学习者在植物隐喻理解过程中出现的认知误区。第五章是英汉植物隐喻跨文化理解模式的构建。本章介绍了该模式与交际传播学意义上的跨文化理解模式的区别,阐述了该模式的定义、特点,并对各层结构进行了逐一介绍。最后本章从整体角度对模式的构建形态、突显特点和价值意义进行了总结。第六章是汉语植物隐喻的教学启示。我们从国内外二语隐喻教学状况入手,比较和发掘了对外汉语隐喻教学的不足点,结合我们的英汉植物隐喻理解调查结果以及隐喻跨文化理解模式的构建过程,我们认为理解和学习目的语植物隐喻,正是了解和学习目的语思维方式及文化的良好途径。因此,汉语植物隐喻教学要注重利用隐喻训练汉语思维、推动文化教学和汉文化的认知。此外,对外汉语教学还需重视外国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培养。最后一章是结语部分,我们回顾了主要研究内容,总结了本文的和研究成果和研究贡献,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确立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卜玉坤[10](2011)在《认知视阈下科技英语喻义汉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英语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个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科技英语的翻译研究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科技英语隐喻词汇喻义的汉译研究成为科技英语翻译的难点,备受关注。本研究在神经认知理论、概念隐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专门用途英语和新术语学流派相关理论的框架内,通过从不同科技专业、不同形式文本、不同编写年代及不同来源渠道的多种语料中选取数量较大的科技英语隐喻词汇作为自行标注语料,自建专用语料库,使用SPSS软件从多维度多视角对多种层级对应关系进行较为系统的统计,运用描写、分析与解释相结合、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揭示并详尽梳理认知视阈下科技英语隐喻词汇喻义生成方式、喻体来源、映射模式及认知构成等层面的认知规律;从认知研究这一新视角全面揭示并明确提出科技语言词汇语际翻译应“认知对等”这一新翻译理论,合理构建科技语言词汇语际翻译概念整合这一新认知翻译理论模型,系统揭示并阐释科技英语隐喻词汇喻义认知照意汉译、认知照音汉译和认知照形汉译三大系统翻译策略、23项照译分策略和38种具体照译实践方法。各章要点如下:第一章简述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明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问题,介绍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框架。第二章综述科技英语词汇、科技隐喻和科技英语词语汉译以往的相关研究成果,从认知视角对科技英语喻义汉译研究的传统主流模式提出反思。第三章阐释喻义神经认知基础、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进而提出“认知对等”这一新隐喻翻译理论,构建喻义认知翻译概念整合新理论模型。第四章介绍本论文所采用的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说明语料的来源与选择情况,阐述综合语料库和专业分语料库的统计分析方法。第五章首先概述认知视阈下科技隐喻词语的词性分类、喻义类属、概念隐喻分类及喻义产生模式类型,然后依据SPSS软件定量分析统计数据对科技英语隐喻词汇4个层面30种喻义来源、2个层面13种主要喻义心理运作映射模式及3个层面38种喻义认知构成类型进行实证研究和详细分析,从认知隐喻这一新视角阐释隐喻的意义构建。第六章首先探讨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策略的理论依据、基本原则、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然后依照“认知对等”隐喻翻译理论和认知翻译概念整合理论模型,使用SPSS软件从多层面多维度对自建专用语料库中认知喻义构成与其照意汉译策略的多种对应关系进行系统的数据统计,最后对科技英语喻义3个层面6种认知照意汉译策略及其19种具体照译方法进行详尽的定量分析、定性研究与例证阐释。第七章首先简述国内外科技术语音译的历史、现状、原则及适用范围,然后依照“认知对等”隐喻翻译理论和认知翻译概念整合理论模型,使用SPSS软件从多层面多角度对自建专用语料库中认知喻义构成与其照音汉译策略的多种对应关系进行系统的数据统计,最后对科技英语喻义2个层面9种具体认知照音汉译策略进行详尽的定量分析、定性研究与例证阐释。第八章首先探究科技形象思维、形象语言、形译的历史、现状、优势及原则,然后依照“认知对等”隐喻翻译理论和认知翻译概念整合理论模型,使用SPSS软件从多层面多角度对自建专用语料库中认知喻义构成与其照形汉译策略的多种对应关系进行系统的数据统计,最后对科技英语喻义2个层面7种具体认知照形汉译策略进行详尽的定量分析、定性研究与例证阐释。第九章首先分析认知语境与喻义识解及其翻译策略的关系,然后阐明新的科技语言文化因素观及影响隐喻认知的主客体因素,讨论语言系统语境、语篇情景语境和情景类型语境对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译策略的影响作用,进而指出语境对科技词语(尤其是专业术语)喻义翻译策略选择影响作用的特殊性。第十章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发现、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相关的研究方向。本研究具有下列九点创新之处:(1)开辟多层面认知分析新研究视角从认知视阈出发,对科技语言喻义生成及其翻译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这开辟了一个科技语言喻义翻译研究的新视角,同时也拓展了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及应用范围。(2)搭建多元认知联系的新理论框架以大脑语言信息加工神经元系统、关系网络神经模式及词语认知习得神经模式等神经认知理论为依托,阐释概念隐喻映射理论、由此发展起来的概念整合理论及二者的相容互补性,使概念隐喻映射与整合具有了大脑神经网络系统的物化形式,有助于加深对隐喻认知机制的认识,有助于拓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3)引入多维度定量分析新研究方法以往的科技英语翻译研究大多通过内省法、定性研究、文献译例或个人翻译经验来说明科技英语汉译的相关问题。本文重点引入了科技英语汉译定量系统研究新方法,从横跨40年的多种专业词典和语篇中选取语料,自建专用语料库,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多视角多维度多层级多种对应关系的定量研究、定性分析和例证阐释。这为科技语言及其翻译研究引入了一种更科学的研究方法,使研究结论更真实可靠,更具有说服力。(4)提出认知对等新翻译理论明确提出科技隐喻术语翻译策略及方法的选择依据是源语与目的语隐喻词汇喻体与本体意义映射对等的相似度,其翻译原则是实现认知对等。(5)构建概念整合新认知翻译理论模型突破科技英语喻义汉译的传统主流研究模式,依据神经认知、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等认知语言学理论,构建了喻义认知翻译概念整合新理论模型。(6)设置喻义认知研究新分析模式使用计算机软件和语料库从认知视角深入分析科技英语喻义生成方式、喻体来源、映射模式及认知构成等层面的认知规律。(7)阐释科技英语喻义照译新策略系统运用层级概念,从源语与目的语语言含义特征、语音特征和形象特征这三方面与认知理解的联系入手,通过系统的定量分析、定性研究与例证阐释,揭示科技英语喻义翻译的内在规律,阐释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认知照音、认知照形三大系统汉译实践策略。(8)阐明科技语言新文化因素观认为影响语言交际的文化因素是动态的,其变化趋势是差异日益缩小。由于共识性文化的存在,融合性文化的形成和专业性文化的相通,文化因素对于科技语言翻译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小。(9)修正认知隐喻学和理性逻辑主义的科技语言观本文的定量研究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各类科技专业词典中的隐喻词汇平均比例为23%,最少的为9.17%,最高为49.8%;在各类科技专业语篇中的隐喻词汇平均比例约为8.71%。这远远低于M. Black“语言基本是隐喻的”和G.Lakoff“日常语言70%是隐喻的”论断,这对其“科学思维越是抽象,越需要隐喻思维,越需要用隐喻语言表达,隐喻出现的频率越高”的观点提出了反证。因此对科技语言采取认知隐喻学与理性逻辑主义哲学的折中语言观,可能更为客观合理。本研究的应用价值有:(1)为科技语言研究、喻义分析及科技翻译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引入了心理认知机制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开辟了新研究领域。这有助于促进翻译学、术语学、词典学和专门用途英语研究与认知科学的有机结合。(2)为科技英语词语汉译实践提供新的指导理论、原则、策略、方法和技巧。这有助于我们对科技翻译的本质、标准、过程和策略进行新的思考,有助于从词语、语句、语段、语篇、功能等各层面各维度对科技英语及其翻译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3)为科技英语术语翻译及汉语术语定名提供新的理论、原则及方案,对术语学研究具有启示作用。(4)为科技英语单语/双语词典的编写提供新的思考、原则和方法,应运用科技词语的认知理据、认知对等和概念整合等认知规律指导单语/双语科技词典的编纂,使词典对语料的处理有利于学习者的认知与习得,有助于科技语言学习者对科技词语意义的理解与推导,帮助学习者优化学习策略。(5)对改进科技英语教学及科技英语翻译教学有新的启发。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系统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二、从隐喻的两大功能看科技术语翻译中的形象思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隐喻的两大功能看科技术语翻译中的形象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1)《黄帝内经》中医隐喻性术语俄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第一章 隐喻认知与中医术语 |
第一节 隐喻与认知 |
一、隐喻研究的认知转向 |
二、概念隐喻理论 |
三、映射论 |
第二节 基于隐喻认知的中医术语 |
一、中医隐喻思维的普遍性 |
二、中医术语隐喻认知功能 |
三、中医隐喻性术语的特点 |
第三节 中医隐喻性术语翻译的认知观 |
一、翻译是一个认知活动 |
二、认知观对中医隐喻翻译的指导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医隐喻性术语的映射机制 |
第一节 结构隐喻的映射机制 |
一、阴阳隐喻 |
二、社会关系隐喻 |
三、战争隐喻 |
第二节 方位隐喻的映射机制 |
一、“上-下”表示人体部位 |
二、“上-下”表示天气和地气 |
三、“上-下”表示阴阳之气 |
第三节 本体隐喻的映射机制 |
一、自然隐喻 |
二、容器隐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医隐喻性术语的俄译策略 |
第一节 中医隐喻性术语俄译的原则 |
一、只取不舍原则 |
二、舍次取主原则 |
三、舍表取里原则 |
第二节 中医术语隐喻意象的俄译策略 |
一、对等映射策略 |
二、选择映射策略 |
三、转换映射策略 |
四、补偿映射策略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国家形象视阈下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问题 |
0.3 研究意义 |
0.4 研究方法 |
0.5 创新之处 |
0.6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中国政治话语外宣翻译及其研究现状综述 |
1.1 外宣翻译相关概念的厘定与外宣翻译研究概述 |
1.1.1 宣传与外宣 |
1.1.2 外宣翻译 |
1.2 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研究 |
1.2.1 政治话语的界定及其研究现状概述 |
1.2.2 中国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研究现状概述 |
1.2.3 中国政治话语外宣翻译常见问题 |
1.3 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国家形象与政治话语外宣翻译 |
2.1 国家形象:内涵及其他 |
2.1.1 国家形象的内涵 |
2.1.2 国家形象的特点 |
2.1.3 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 |
2.2 中国国家形象与对外传播 |
2.2.1 对外传播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重要性 |
2.2.2 中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现状分析 |
2.3 政治话语外宣翻译与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 |
2.3.1 政治话语外宣翻译在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中的重要地位 |
2.3.2 国家形象视阈下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的选择 |
第三章 国家形象视阈下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的二元统一:理据及相关性分析 |
3.1 语言层面的翻译,侧重目的语取向,采用以目的语为依归的策略 |
3.1.1 策略使用的理据 |
3.1.2 译文的准确性与国家形象 |
3.1.3 译文的可接受性与国家形象 |
3.2 文化与政治层面的翻译,侧重源语取向,采用“以我为准”的策略 |
3.2.1 采用“以我为准”的翻译策略的理据 |
3.2.2 文化元素与国家形象 |
3.2.3 政治立场与国家形象 |
3.3 两种翻译策略的二元统一 |
第四章 外宣翻译策略的二元统一与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为例 |
4.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简介 |
4.2 外宣翻译文本与国家形象的构建 |
4.3 翻译策略的二元统一:实例与分析 |
4.3.1 采用以目的语为依归的策略,保证译文语言质量 |
4.3.2 使用“以我为准”的翻译策略,突出中国价值和中国理念 |
4.3.3 翻译策略的二元统一体现 |
第五章 余论 |
5.1 内容总结 |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专着等科研成果 |
在校期间主持或参加的重要课题 |
致谢 |
(3)法律等值视域下汉英法律术语翻译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英译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LIST OF ABBREVIATION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
1.3 Research Questions and Methodology |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Previous Studies on Legal Translation |
2.1.1 Studies on legal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s |
2.1.2 Studies on legal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gal culture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Terminology |
2.2.1 Studies on term translation |
2.2.2 Defining legal terms and legal concepts |
2.2.3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legal terms |
2.2.4 Studies on legal term translation |
2.3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ar?evi?‘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Legal Translation |
3.1.1 Incongruity of legal terms |
3.1.2 Functional equivalence of legal texts |
3.2 Deborah Cao‘s Legal Translational Equivalence |
3.2.1 Legal translational equivalence |
3.2.2 A model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Chapter Four TRANSLATION PROCEDURES AND THEIR EFFECTON THE LEGAL EFFECT |
4.1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Legal Terms in CFSL |
4.1.1 Terms of exclusive use |
4.1.2 Terms of specialized use |
4.1.3 Terms of common use |
4.1.4 Loan words |
4.2 Translation Procedures of Legal Terms in CFS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Functional Equivalence |
4.2.1 Conceptual equivalence: literal translation |
4.2.2 Near equivalence: functional equivalents |
4.2.3 Partial equivalence: lexical expansion |
4.2.4 Non-equivalence: paraphrasing, neutral terms, borrowing |
4.3 Challenges to the Legal Translator |
4.3.1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of Chinese legal terms |
4.3.2 Essential competency for a successful translation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
5.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REFERENCES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藏象术语的隐喻认知及其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象思维、取象比类与中医隐喻 |
1 象思维 |
1.1 象 |
1.2 象思维 |
2 取象比类 |
2.1 取象比类的内涵 |
2.2 中医理论中的取象比类 |
2.3 隐喻视角下的取象比类 |
3 中医隐喻 |
3.1 中医语言的隐喻 |
3.2 中医隐喻的普遍性 |
3.3 中医隐喻研究的意义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藏象术语的隐喻认知研究 |
1 隐喻研究概述 |
1.1 隐喻的修辞学研究 |
1.2 隐喻的语义学研究 |
1.3 隐喻的认知研究 |
2 中医术语与隐喻 |
2.1 术语与隐喻 |
2.2 中医术语的特点 |
2.3 中医术语的隐喻 |
3 藏象术语的隐喻类型和构建模式 |
3.1 藏象术语的隐喻类型 |
3.1.1 方位隐喻 |
3.1.2 实体隐喻 |
3.1.3 结构隐喻 |
3.2 藏象术语隐喻的构建模式 |
3.2.1 阴阳模式 |
3.2.2 五行模式 |
3.2.3 天人模式 |
3.2.4 社会功能模式 |
4 藏象术语的隐喻认知诠释 |
4.1 《素问·灵兰秘典论》的隐喻诠释 |
4.2 《素问·六节藏象论》的隐喻诠释 |
4.3 《素问·五藏别论》的隐喻诠释 |
4.4“木曰曲直”视阈下的肝为罢极之本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藏象术语隐喻的英译研究 |
1 中医术语英译的历程与方法 |
1.1 中医术语英译的历程 |
1.2 中医术语英译的方法 |
2 隐喻翻译与中医术语隐喻的英译 |
2.1 隐喻翻译 |
2.2 隐喻翻译的认知观 |
2.3 中医术语隐喻的英译 |
3 关联理论观照下的藏象术语隐喻的英译 |
3.1 关联翻译理论 |
3.2 关联翻译理论观照下的藏象术语隐喻的翻译 |
3.2.1 阐释医理原则 |
3.2.2 保持民族特色原则 |
3.2.3 藏象术语隐喻的翻译策略 |
4 藏象术语隐喻英译的对比研究 |
4.1 藏象学说术语隐喻的翻译 |
4.2 经络学说术语隐喻的翻译 |
4.3 精气术语隐喻的翻译 |
4.4 形体术语隐喻的翻译 |
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科研课题 |
(5)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2 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
1.3 研究创新与价值 |
1.4 论文的总体结构 |
第二章 术语定名的研究历程 |
2.1 术语的界定 |
2.2 术语学的学科性质 |
2.2.1 学科综合性 |
2.2.2 术语学的研究内容 |
2.2.3 术语学内部的研究方向 |
2.3 国外术语学研究概述 |
2.3.1 国外术语学发展史 |
2.3.2 国外术语学派 |
2.4 国内术语学研究 |
2.4.1 国外术语学理论的引介与评述 |
2.4.2 术语学理论的本土化研究 |
2.4.3 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概述 |
2.5 我国术语译名审定的历史钩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误译术语的定名研究 |
3.1 理论基础 |
3.1.1 与术语定名相关的核心概念 |
3.1.2 核心概念之间的关联 |
3.1.3 概念之概念 |
3.2 术语误译分析 |
3.2.1 假等义术语 |
3.2.2 误读造成的术语误译 |
3.2.3 字面翻译造成的术语误译 |
3.3 误译术语的定名 |
3.3.1 更新旧术语译名 |
3.3.2 完善翻译欠妥译名 |
3.3.3 纠正错误译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同实异名术语的定名研究 |
4.1 理论基础 |
4.2 辞书、期刊中的术语同实异名现象 |
4.3 术语同实异名现象溯源 |
4.3.1 翻译主体 |
4.3.2 翻译方法 |
4.3.3 概念特征的多维性 |
4.3.4 地域差异 |
4.4 同实异名术语的定名 |
4.4.1 确定正名与异名 |
4.4.2 学科协调 |
4.4.3 地域协作 |
4.4.4 术语标准的协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异实同名术语的定名研究 |
5.1 理论基础 |
5.2 术语译名的异实同名现象 |
5.3 异实同名术语的定名 |
5.3.1 根据不同学科领域定名 |
5.3.2 分离同一学科领域内的异实同名术语 |
5.3.3 识别异实同名的术语元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英语缩略术语的定名研究 |
6.1 理论基础 |
6.2 英语缩略术语的构成方式 |
6.2.1 截干法 |
6.2.2 首字母缩略法 |
6.2.3 拼缀法 |
6.3 英语缩略术语的特点 |
6.3.1 形式的简洁性 |
6.3.2 语义的多义性 |
6.3.3 语用的广泛性 |
6.4 英语缩略术语的汉语定名 |
6.4.1 截干缩略术语的定名方法 |
6.4.2 首字母缩略术语的定名方法 |
6.4.3 拼缀缩略术语的定名方法 |
6.5 缩略术语定名的优选序列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标准研究 |
7.1 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翻译标准 |
7.1.1 从多元翻译标准到一元翻译标准 |
7.1.2 术语翻译的“极似”标准 |
7.2 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专业标准 |
7.2.1 专业性 |
7.2.2 准确性 |
7.2.3 系统性 |
7.2.4 简洁性 |
7.3 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呈现标准 |
7.3.1 定名的用字规范 |
7.3.2 定名的造字规范 |
7.3.3 定名的理据性 |
7.4 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美学标准 |
7.4.1 定名的音韵美 |
7.4.2 定名的形态美 |
7.4.3 定名的意蕴美 |
7.5 定名的社会文化学标准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推广与运用 |
8.1 我国术语推广运用的现状 |
8.2 术语规范使用的措施 |
8.2.1 行政干预与主导 |
8.2.2 媒体宣传与引导 |
8.2.3 学术规范与辞书倡导 |
8.3 字母词形式术语的使用规范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束语 |
9.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9.2 本文的局限性与不足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本文中的图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俄汉全译隐喻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隐喻翻译研究述评 |
一、国内隐喻翻译现状简述 |
二、国外隐喻翻译现状简述 |
三、国内外隐喻翻译研究简评 |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二、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俄汉全译隐喻转化概论 |
第一节 隐喻概观 |
一、隐喻研究简述 |
二、隐喻的内涵 |
三、隐喻的外延 |
第二节 全译转化轴心观 |
一、全译的概述 |
二、全译的轴心:转化 |
三、全译转化的灵魂:似 |
第三节 全译隐喻转化认知观 |
一、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 |
二、隐喻翻译的认知取向 |
三、二次相似性:隐喻翻译的灵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汉全译隐喻转化机制论 |
第一节 俄汉全译隐喻转化理论基础 |
一、翻译思维研究 |
二、翻译过程研究 |
三、全译思维过程研究 |
第二节 原语隐喻理解机制 |
一、原语点式隐喻理解机制 |
二、原语线式隐喻理解机制 |
三、原语面式隐喻理解机制 |
第三节 语际隐喻转化机制 |
一、语际线式隐喻转化机制 |
二、语际面式隐喻转化机制 |
三、语际体式隐喻转化机制 |
第四节 译语隐喻表达机制 |
一、译语点式隐喻表达机制 |
二、译语线式隐喻表达机制 |
三、译语面式隐喻表达机制 |
四、译语的非隐喻表达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汉全译隐喻转化方法论 |
第一节 隐喻转化策略 |
一、隐喻直译策略 |
二、隐喻意译策略 |
第二节 隐喻转化方法 |
一、隐喻对应法 |
二、隐喻增减法 |
三、隐喻移换法 |
四、隐喻综合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汉全译隐喻转化影响因素论 |
第一节 全译隐喻转化的主体因素 |
一、单重主体 |
二、双重主体 |
三、多重主体 |
第二节 全译隐喻转化的语境因素 |
一、语言性语境 |
二、非语言性语境 |
第三节 全译隐喻转化的文化因素 |
一、文化差异性 |
二、文化适应性 |
三、文化和谐性 |
本章小结 |
结论:建构俄汉全译隐喻转化研究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英汉人体词一词多义认知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一词多义的文献综述 |
1.2.1 对一词多义的传统研究 |
1.2.1.1 语义学初期的一词多义研究 |
1.2.1.2 古典主义对多义现象的研究 |
1.2.1.3 结构主义对一词多义的研究 |
1.2.1.4 生成语义学对一词多义的研究 |
1.2.1.5 对一词多义的认知研究 |
1.2.2. 认知与词义的关系 |
1.2.2.1. 词的产生与发展 |
1.2.2.2. 认知与一词多义 |
1.2.3. 为何选择人体词作为一词多义的切入点 |
1.2.4. 目前认知语言学对多义现象的研究 |
1.2.4.1. 从认知隐喻的角度 |
1.2.4.2. 从语义的角度 |
1.2.4.3. 从文化的角度 |
1.2.4.4. 从词性转移的语法的范畴 |
1.2.4.5. 从词义历时演变的角度 |
1.3. 目前研究的不足 |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和意义 |
1.5. 本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目标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2.1 对比研究法 |
1.5.2.2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法 |
1.5.2.3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 |
1.5.2.4 点面结合法 |
1.5.2.5 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法 |
1.5.2.6 宏观和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
1.6. 本论文的基本框架 |
1.7. 人体名词的定义及考察范围 |
1.8. 本研究的语料来源 |
1.9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一词多义的认知理据 |
2.1. 隐喻的认知属性 |
2.1.1 隐喻的四种学说 |
2.1.2 概念隐喻的三类型 |
2.1.2.1 结构隐喻 |
2.1.2.2 本体隐喻 |
2.1.3 概念隐喻的两大属性 |
2.1.3.1 系统性 |
2.1.3.2 文化性 |
2.1.4 小结 |
2.2 隐喻的工作机制 |
2.2.1 隐喻就是转换生成 |
2.2.2 人体是认知存在的物质基础 |
2.2.3 隐喻与相似性 |
2.2.3.1 形貌相似 |
2.2.3.2 位置相似 |
2.2.3.3 功能相似 |
2.2.4 隐喻与映射理论 |
2.2.5 隐喻与意象图式 |
2.3. 转喻 |
2.3.1 转喻的定义和本质特征 |
2.3.2 转喻的类型 |
2.3.2.1 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转喻 |
2.3.2.2 整体中不同部分之间的转喻 |
2.4. 隐喻与转喻的关系 |
2.4.1. 转喻是隐喻的基础 |
2.4.2. 隐喻和转喻构成一个连续统 |
2.5. 转喻与 ICM |
2.5.1. 理想化认知模型含义(ICM) |
2.5.2. 建构 ICM 的四种原则 |
2.5.2.1. 命题结构原则 |
2.5.2.2. 意象图式原则 |
2.5.2.3. 隐喻映射原则 |
2.5.2.4. 转喻映射原则 |
2.5.3. ICM 与语义解释 |
2.5.3.1. 客观主义的缺陷 |
2.5.3.2. ICM 理论的解释力 |
2.6. 隐喻、转喻、ICM 与一词多义 |
2.6.1 隐喻互动论与一词多义 |
2.6.2 ICM 与一词多义 |
2.6.3 认知体验论的隐喻和转喻与一词多义 |
2.6.4. 以隐喻和转喻机制为基础的一词多义个案研究—以“blood”为例 |
2.7. 原型和范畴理论与一词多义 |
2.7.1 何为范畴 |
2.7.2 经典范畴理论 |
2.7.3 原型范畴理论 |
2.7.3.1 原型 |
2.7.3.2 家族相似性 |
2.7.3.3 原型范畴理论的主要观点 |
2.7.3.4 原型范畴论对语义研究的影响 |
2.7.3.5 原型理论与一词多义 |
2.7.3.6. 词义延伸的外在因素 |
2.7.3.7. 词义延伸的内在因素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英汉人体词多义义项系统对比研究 |
3.1 意义与语义特征 |
3.1.1 人体名词的本义 |
3.1.2 人体名词与一般名词的共性 |
3.1.2.1 客观性 |
3.1.2.2 变化性 |
3.1.2.3 多义性 |
3.1.2.4 文化性 |
3.2. “意象”与认知的关系 |
3.3 英汉人体词一词多义的义项数量对比 |
3.3.1. 英汉头部人体词对比 |
3.3.1.1. 英汉头部人体词引申义数量共性特征 |
3.3.1.2. 英汉头部人体词引申义数量个性特征 |
3.3.1.3. 英汉头部人体词引申义取象点共性特征 |
3.3.1.4. 英汉头部人体词引申义取象点个性特征 |
3.3.1.5. 英汉头部人体词小结 |
3.3.2. 英汉身体人体词对比 |
3.3.2.1. 英汉身体人体词引申义数量共性特征 |
3.3.2.2. 英汉身体人体词引申义数量个性特征 |
3.3.2.3. 英汉身体人体词引申义取象点共性特征 |
3.3.2.4. 英汉身体人体词引申义取象点个性特征 |
3.3.2.5. 英汉身体人体词小结 |
3.3.3. 英汉内脏人体词对比 |
3.3.3.1. 英汉内脏人体词引申义数量共性特征 |
3.3.3.2. 英汉内脏人体词引申义数量个性特征 |
3.3.3.3. 英汉内脏人体词引申义取象点共性特征 |
3.3.3.4. 英汉内脏人体词引申义取象点个性特征 |
3.3.3.5. 英汉内脏人体词小结 |
3.4. 英汉人体词头部、身体和内脏器官最高引申义分析 |
3.4.1. 英汉头部人体词“头/head”最高引申义分析 |
3.4.2. 英汉身体词“体”和“back”最高引申义分析 |
3.4.2.1. 汉语“体”最高引申义分析 |
3.4.2.2. 英语“back”最高引申义分析 |
3.4.3. 英汉内脏词“心/heart”最高引申义分析 |
3.4.3.1. “心”的功能义项统计 |
3.4.3.2. “heart”的功能义项统计 |
3.5. 英汉人体词整体转义数量 |
3.5.1. 英汉人体词整体转义数量的共性对比 |
3.5.2. 英汉人体词整体转义数量的个性对比 |
3.6. 英汉人体词义整体转义取象点 |
3.6.1. 英汉人体词义整体转义取象点共性对比 |
3.6.2. 英汉人体词义整体转义取象点个性对比 |
3.6.2.1. 形貌隐喻义 |
3.6.2.2. 位置隐喻义 |
3.6.2.3. 功能隐喻义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英汉人体词个案研究及转义范畴系统对比研究 |
4.1. “鼻”和“nose”词义比较 |
4.1.1. “鼻”的词义内容 |
4.1.1.1. 由“鼻子”的物理存在特征引申而来的转义 |
4.1.1.2. 由“鼻子”的功能特征引申而来的转义 |
4.1.1.3. “鼻子”的转义语义范畴 |
4.1.2. “nose”词义内容 |
4.1.2.1 由“nose”的物理存在特征引申而来的转义 |
4.1.2.2. 由“nose”的功能特征引申而来的转义 |
4.1.2.3. “nose”的转义义项范畴分布规律 |
4.1.2.4. “nose”出现转义范畴空缺的原因 |
4.1.2.5. 英语“nose”与汉语“鼻子”语义范畴分布对比 |
4.1.3. “鼻子”和“nose”通过隐喻和转喻由原型引申的词义引申规律 |
4.1.3.1 “鼻”和“nose”通过隐喻引申的转义义项 |
4.1.3.2 “鼻”和“nose”通过转喻引申的转义义项 |
4.1.3.3 “鼻”和“nose”的隐喻、转喻意义对比 |
4.2 “手”和“hand” |
4.2.1 “手”的义项转义规律 |
4.2.1.1 由“手”的物理特征延伸而来的转义 |
4.2.1.2 由“手”的功能特征延伸而来的转义 |
4.2.1.3 “手”转义义项的范畴规律 |
4.2.2 英语“hand”词义义项分布规律 |
4.2.2.1 由“hand”的物理特征引申而来的转义 |
4.2.2.2 由“hand”的功能特征引申而来的义项 |
4.2.2.3.“hand”转义义项的范畴分布 |
4.2.2.4. “手”和“hand”通过隐喻和转喻由原型引申的词义引申规律 |
4.2.2.5. “手”与“hand”词义取象倾向比较 |
4.3. “心”和“heart”语义义项分布规律 |
4.3.1. “心”的义项转义规律 |
4.3.1.1. “心”的物理特征引申而来的转义 |
4.3.1.2. “心”的功能特征引申而来的转义 |
4.3.1.3. “心”的转义义项范畴分布规律 |
4.3.2 “heart”的语义义项转义规律 |
4.3.2.1. 由“heart”的物理特征引申出的义项 |
4.3.2.2. 由“heart”的功能特征引申出的义项 |
4.3.2.3. “heart”的语义转义范畴分布规律 |
4.3.2.4. “heart”转义义项范畴分布规律原因 |
4.3.3. “心”和“heart”通过隐喻和转喻的词义引申规律 |
4.3.3.1. “心”和“heart”的隐喻义项 |
4.3.3.2. “心”和“heart”的转喻义项 |
4.3.4. “心”和“heart”词义取象倾向规律比较 |
4.4. 小结 |
4.5. 英汉人体词转义范畴系统对比研究 |
4.5.1. 英汉头部人体词转义范畴对比 |
4.5.2. 英汉躯干人体词转义范畴对比 |
4.5.3. 英汉内脏人体词转义范畴对比 |
4.5.4. 影响转义范畴的认知因素 |
4.5.4.1. 认知的突显性 |
4.5.4.2. 认知的便捷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汉人体词词义建构的基础 |
5.1. 人类都具有相似的生理经验 |
5.2. 语言与词义的体验性 |
5.3. 英汉不同的语言与不同的认知思维 |
5.4. 英汉语不同的文化模式 |
5.5. 英汉语不同的文化模式影响下的认知框架 |
5.5.1. 认知框架的界定 |
5.5.2. 框架的语义学性质 |
5.5.3. 框架理论的实用性 |
5.5.4. 英汉不同的文化框架对词义的影响 |
5.5.5. 认知框架理论与一词多义 |
5.5.6. 框架与英汉人体词的一词多义 |
5.5.6.1. 英汉人体词在同一个身体域内的词义拓展 |
5.5.6.2. 英汉人体词在跨越同一个身体域进行的词义拓展 |
5.5.7. 认知框架下英汉人体词个案分析“头”和“eye” |
5.5.7.1. “头”的框架语义分析 |
5.5.7.2. “eye”的框架语义分析 |
5.5.7.3. 小结 |
5.6. 语义范畴的跨界基础 |
5.6.1. 客观上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
5.6.2. 主观上人类的求新求变的意识和隐喻范畴错置的本质 |
5.6.3. 英汉民族认知上的相似性 |
5.6.3.1. 物理上的认知相似性 |
5.6.3.2. 心理上的认知相似性 |
5.6.3.3. 认知取象上的相似性 |
5.6.3.4. 神经-生理机制的相似性 |
5.7 小结 |
第六章 一词多义研究的认知整合和哲学反思 |
6.1. 一词多义的认知整合 |
6.1.1. 对“鼻/nose”的框架语义再分析 |
6.1.2. 对“手/hand”的框架语义再分析 |
6.1.3. 对“心/heart”的框架语义再分析 |
6.1.4. 一词多义研究对英汉民族认知特征的启示 |
6.2. 一词多义的哲学身份:转换生成的三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和创新 |
7.3. 本研究的局限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
7.3.1. 本研究的局限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8)基于象思维的吴鞠通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与“象”相关的思维方式研究 |
1.1 思维 |
1.2 思维方式 |
1.3 相关思维方式研究 |
参考文献 |
2. 吴鞠通学术思想研究状况概述 |
2.1 吴鞠通学术来源研究 |
2.2 吴鞠通辨证体系研究 |
2.3 吴鞠通病证治疗研究 |
2.4 吴鞠通所用方药研究 |
2.5 吴鞠通络病理论研究 |
2.6 吴鞠通思维方式研究 |
2.7 其他方面研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基于系统复杂性的象与象思维研究 |
1 人体是一开放复杂巨系统 |
1.1 系统科学简介 |
1.2 人体是一开放复杂巨系统 |
2 象的相关内容研究 |
2.1 象的含义 |
2.2 象的分类 |
2.3 象的特点 |
2.4 象的重要性 |
3. 象思维研究 |
3.1 象思维的概念 |
3.2 象思维的普遍性 |
3.3 象思维的本源性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象思维的吴鞠通学术思想研究 |
1. 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知 |
1.1 自然之象 |
1.2 符号之象 |
2. 对药性药理的认知 |
2.1 自然之象 |
2.2 符号之象 |
3. 对治法的认知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象思维的吴鞠通认知过程研究 |
1. 基于象思维的吴鞠通认知过程分类 |
1.1 观象阶段 |
1.2 取象阶段 |
1.3 辨象阶段 |
1.4 立象阶段 |
1.5 尽意阶段 |
2.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吴鞠通思维过程研究 |
2.1 象思维实现过程的认知模式探析 |
2.2 象思维辨象过程中的隐喻研究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象思维在中医学发展中的定位 |
1. 象思维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价值 |
1.1 象思维在疾病诊治中的价值 |
1.2 象思维在中药药性认知中的价值 |
2. 象思维研究和应用的方式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论文主要参考书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英汉植物隐喻的跨文化理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二章 英汉植物隐喻理解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案 |
2.1 隐喻本质认识的演变 |
2.2 隐喻的工作机制 |
2.2.1 基于体验的概念隐喻理论 |
2.2.2 隐喻概念域间的映射 |
2.3 隐喻的理解认知 |
2.3.1 隐喻理解的本质 |
2.3.2 母语与二语隐喻理解能力发展的比较 |
2.3.3 影响隐喻理解的关键因素 |
2.4 植物隐喻跨文化理解的研究方案 |
2.4.1 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 |
2.4.2 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 |
第三章 英汉植物隐喻对比 |
3.1 英汉植物隐喻分类对比依据 |
3.2 植物域映射人域 |
3.2.1 从植物到人的类型 |
3.2.2 从植物到人的外表 |
3.2.3 从植物到人的品性 |
3.2.4 从植物到人的行动 |
3.2.5 从植物到精神心理状态 |
3.2.6 从植物到人名 |
3.3 植物域映射物域 |
3.3.1 从植物到抽象概念 |
3.3.2 从植物到事物形状 |
3.3.3 从植物到事物状态 |
3.3.4 从植物到其他概念 |
3.4 动词性和形容词性植物隐喻 |
3.5 英汉植物隐喻对比总结 |
3.6 英汉植物隐喻差别形成的影响因素 |
3.6.1 哲学渊源 |
3.6.2 民俗传统 |
3.6.3 英汉构词形式 |
第四章 英汉植物隐喻理解现状调查 |
4.1 英汉植物隐喻理解调查设计 |
4.2 英汉植物隐喻理解调查结果 |
4.2.1 汉语问卷调查结果 |
4.2.2 英语问卷调查结果 |
4.3 英汉植物隐喻理解调查结果分析 |
4.3.1 汉语植物隐喻理解调查结果分析 |
4.3.2 英语植物隐喻理解调查结果分析 |
4.3.3 英汉植物隐喻理解调查结果比较 |
第五章 英汉植物隐喻的跨文化理解模式 |
5.1 跨文化理解模式的定义和特点 |
5.1.1 跨文化理解模式的定义 |
5.1.2 跨文化理解模式的特点 |
5.2 跨文化理解模式与概念隐喻 |
5.3 植物隐喻跨文化理解模式的具体构建 |
5.3.1 第一层次: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提供 |
5.3.2 第二层次:已知图式和新信息的接触 |
5.3.3 第三层次:跨文化认知图式的形成和完善 |
5.3.4 第四层次:新理解模式的巩固与拓展 |
5.4 植物隐喻跨文化理解模式的整体构造特点和价值意义 |
5.4.1 植物隐喻跨文化理解模式的整体形态 |
5.4.2 植物隐喻跨文化理解模式的特点总结 |
5.4.3 植物隐喻跨文化理解模式的价值意义 |
第六章 汉语植物隐喻的教学启示 |
6.1 对外汉语的隐喻教学现状 |
6.1.1 国内外二语隐喻教学 |
6.1.2 对外汉语的隐喻教学 |
6.2 利用隐喻训练汉语思维 |
6.2.1 汉语思维在隐喻中的体现 |
6.2.2 利用隐喻训练汉语思维的方式 |
6.3 通过隐喻教学推动汉语文化认知 |
6.3.1 文化认知与隐喻教学 |
6.3.2 隐喻文化教学的方式 |
6.4 重视汉语隐喻能力的培养 |
第七章 结语 |
7.1 本文的研究内容总结 |
7.2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贡献 |
7.3 本文的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
附录一:汉语植物隐喻 |
附录二:英语植物隐喻 |
附录三:汉语调查问卷 |
附录四:英语调查问卷 |
附录五: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认知视阈下科技英语喻义汉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表格清单 |
2 图示清单 |
3 科技英语词汇喻义来源标注标记集 |
4 科技英语词汇喻义映射心理运作模式标注标记集 |
5 科技英语隐喻词汇构成分类标注标记集 |
6 科技英语喻义汉译策略及方法标注标记集 |
7 语料库译例代码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的及问题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研究概观 |
2.1 科技英语词汇研究 |
2.1.1 ESP 概述 |
2.1.2 EST 概述 |
2.1.3 EST 词汇相关研究 |
2.1.3.1 定义 |
2.1.3.2 传统语言学的研究 |
2.1.3.3 功能主义的研究 |
2.1.3.4 认知词汇学 |
2.2 科技隐喻研究 |
2.2.1 修辞隐喻 |
2.2.1.1 替代论 |
2.2.1.2 比较论 |
2.2.1.3 互动论 |
2.2.2 认知隐喻 |
2.2.2.1 创新理论 |
2.2.2.2 概念隐喻映射理论 |
2.2.2.3 概念整合理论 |
2.2.2.4 思维模型理论 |
2.2.3 科技隐喻的遮蔽 |
2.2.4 科技隐喻的本质 |
2.2.5 科技隐喻的特征 |
2.2.6 科技隐喻的功能 |
2.2.6.1 科技隐喻的认识论功能 |
2.2.6.2 科技隐喻的方法论功能 |
2.3 科技英语词语汉译相关研究 |
2.3.1 科技英语汉译历史 |
2.3.1.1 科技英语汉译的产生 |
2.3.1.2 科技英语汉译的发展 |
2.3.1.3 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英语汉译发展 |
2.3.2 国内科技英语词语汉译研究的传统主流模式 |
2.3.2.1 深受传统语言学理论的影响 |
2.3.2.2 强调文化差异因素对语言翻译的作用 |
2.3.2.3 突出归化翻译理论的指导作用 |
2.3.2.4 注重词语符号表层结构转换的翻译策略 |
2.3.2.5 提倡转换喻体和去隐喻化的翻译方法 |
2.3.3 国外科技词语翻译相关研究 |
2.3.3.1 国外科技词语主要依托功能翻译理论 |
2.3.3.2 新术语学流派理论对科技词语翻译的影响 |
2.3.3.3 国外科技词语翻译策略 |
2.3.4 科技英语喻义汉译研究反思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喻义神经认知基础 |
3.1.1 语言信息系统 |
3.1.2 大脑信息加工记忆 |
3.1.3 关系网络模式 |
3.1.4 词语认知与习得模式 |
3.2 概念隐喻理论 |
3.2.1 “概念隐喻”的含义 |
3.2.2 概念隐喻的机制 |
3.2.3 概念隐喻的基本观点 |
3.2.4 概念隐喻的分类 |
3.2.5 隐喻认知理论的哲学基础 |
3.2.6 概念隐喻的特点 |
3.2.7 隐喻映射的特征 |
3.3 概念整合理论 |
3.3.1 心理空间理论 |
3.3.1.1 基本概念 |
3.3.1.2 可及原则 |
3.3.1.3 认知联系 |
3.3.2 概念整合理论 |
3.3.2.1 基本概念整合网络模型 |
3.3.2.2 概念整合优化原则 |
3.3.2.3 概念整合网络类型 |
3.3.2.4 概念整合映射类别 |
3.3.2.5 概念整合的层创结构 |
3.3.3 概念隐喻与概念整合理论相容互补性 |
3.4 隐喻认知对等翻译的概念整合理论模型 |
3.4.1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
3.4.1.1 语言翻译的体验性 |
3.4.1.2 语言翻译的互动性 |
3.4.1.3 语言翻译的创造性 |
3.4.2 相关研究理论模型 |
3.4.3 隐喻认知对等翻译的概念整合理论模型建构 |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语料 |
4.1 定性分析方法与语料 |
4.1.1 方法 |
4.1.2 例证语料 |
4.2 定量研究 |
4.2.1 统计语料的来源与选择 |
4.2.2 语料统计说明 |
4.2.2.1 科技英语喻义统计分析说明 |
4.2.2.2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照音、照形汉译策略统计分析说明 |
4.2.3 语料统计分析 |
4.2.3.1 综合语料库统计分析 |
4.2.3.2 专业分语料库统计分析 |
第五章 科技英语喻义分析 |
5.1 科技隐喻词语的类型 |
5.1.1 词性分类 |
5.1.1.1 静态隐喻 |
5.1.1.2 动态隐喻 |
5.1.2 喻义类属 |
5.1.2.1 规约性隐喻 |
5.1.2.2 创新性隐喻 |
5.1.3 概念隐喻 |
5.1.4 词汇隐喻产生模式 |
5.2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定量分析参数的定义 |
5.2.1 科技英语词汇喻义来源的定义 |
5.2.2 科技英语词汇喻义映射心理运作模式的定义 |
5.2.3 科技英语词汇喻义认知构成类型分类的定义 |
5.3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构成方式及类型分析 |
5.3.1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构成方式及类型比例统计数据分析 |
5.3.1.1 隐喻词汇喻义来源(Y) |
5.3.1.2 词汇喻义映射心理运作模式(S) |
5.3.1.3 科技英语隐喻词汇认知构成类型分类(Z) |
5.3.1.4 篇章语料库部分专业性科技英语词汇喻义比例分析 |
5.3.2 词汇喻义来源定性分析 |
5.3.2.1 人 |
5.3.2.2 动植物 |
5.3.2.3 日常词汇 |
5.3.2.4 用熟悉词语隐喻陌生科技词语 |
5.3.2.5 转喻 |
5.3.2.6 典故 |
5.3.2.7 创新 |
5.3.3 词汇喻义映射心理运作模式 |
5.3.3.1 利用物理相似性实现喻义映射 |
5.3.3.2 利用心理相似性实现喻义映射 |
5.3.3.3 利用意向相似性实现喻义映射 |
5.3.4 科技英语隐喻词汇认知构成类型分类 |
5.3.4.1 单纯隐喻词 |
5.3.4.2 复合隐喻词 |
5.3.4.3 派生隐喻词 |
5.3.4.4 拼缀隐喻词 |
5.3.4.5 截短隐喻词 |
5.3.4.6 缩略隐喻词 |
5.3.4.7 类比隐喻词 |
5.3.4.8 译借隐喻词 |
5.3.4.9 逻辑隐喻词组 |
5.3.4.10 语法隐喻词组 |
第六章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策略 |
6.1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研究 |
6.1.1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策略的理论依据 |
6.1.2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策略的优势 |
6.1.3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策略的思路及原则 |
6.1.4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策略的条件、范围及种类 |
6.2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策略的定义 |
6.3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策略分析 |
6.3.1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策略量化分析 |
6.3.1.1 专业词典语料库数据分析 |
6.3.1.2 篇章语料库数据分析 |
6.3.2 完全对应照意汉译策略 |
6.3.2.1 对等照意汉译法 |
6.3.2.2 移植照意汉译法 |
6.3.2.3 完全形象模拟照意汉译法 |
6.3.2.4 仿真照意汉译法 |
6.3.3 基本对应照意汉译策略 |
6.3.3.1 调整性照意汉译法 |
6.3.3.2 转换性照意汉译法 |
6.3.4 部分对应照意汉译策略 |
6.3.4.1 部分代换照意汉译法 |
6.3.4.2 部分解释照意汉译法 |
6.3.4.3 部分凸显照意汉译法 |
6.3.4.4 部分补充照意汉译法 |
6.3.4.5 部分省略照意汉译法 |
6.3.5 类比照意汉译策略 |
6.3.5.1 近似类比照意汉译法 |
6.3.5.2 反义类比照意汉译法 |
6.3.5.3 形状类比照意汉译法 |
6.3.5.4 功能类比照意汉译法 |
6.3.5.5 关系类比照意汉译法 |
6.3.6 缩略词语还原照意汉译策略 |
6.3.7 词组合成术语照意汉译策略 |
6.3.7.1 逻辑词组照意汉译法 |
6.3.7.2 语法隐喻词组照意汉译法 |
第七章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音汉译策略 |
7.1 国内外科技术语音译历史、现状及研究 |
7.1.1 音译的历史与现状 |
7.1.2 音译的优势 |
7.1.3 音译的原则 |
7.1.4 音译的适用范围 |
7.2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音汉译策略的定义 |
7.3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音汉译策略分析 |
7.3.1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音汉译策略数据分析 |
7.3.1.1 专业词典语料库数据分析 |
7.3.1.2 篇章语料库数据分析 |
7.3.2 完全照音译策略 |
7.3.3 补音照音译策略 |
7.3.4 省音照音译策略 |
7.3.5 照意+照音译策略 |
7.3.6 照形+照音译策略 |
7.3.7 照形+照意+照音译策略 |
7.3.8 补意+照音译策略 |
7.3.9 修整音译策略 |
7.3.10 注释性音译策略 |
第八章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形汉译策略 |
8.1 科技形象思维与形象语言 |
8.1.1 形象思维与概念认知 |
8.1.2 形译的优势 |
8.1.3 形译的原则 |
8.2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形汉译策略的定义 |
8.3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形汉译策略分析 |
8.3.1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形汉译策略数据分析 |
8.3.1.1 专业词典语料库数据分析 |
8.3.1.2 语篇语料库数据分析 |
8.3.2 全部照形译策略 |
8.3.3 部分照形译策略 |
8.3.4 替换照形译策略 |
8.3.5 理据阐释性照形译策略 |
8.3.6 形象思维模式的照形译策略 |
8.3.7 照意+照形译策略 |
8.3.8 人工语言喻义照形译策略 |
第九章 认知语境对喻义认知照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
9.1 认知语境与隐喻 |
9.1.1 认知语境的动态功能 |
9.1.2 认知语境与喻义翻译策略 |
9.2 认知语境对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译策略选择影响的分析 |
9.2.1 语言系统对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译策略的作用 |
9.2.1.1 语言结构语境的作用 |
9.2.1.2 句子语境的作用 |
9.2.2 语篇语境对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译策略的作用 |
9.2.2.1 语段语境的作用 |
9.2.2.2 语篇语境的作用 |
9.2.2.3 文体特征的作用 |
9.2.2.4 文本功能的作用 |
9.2.3 非语言语境对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译策略的作用 |
9.2.3.1 情景语境(语域)的作用 |
9.2.3.2 文化语境的作用 |
9.3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译策略的理据分析 |
9.3.1 照译翻译策略连续统关系及多维联系关系阐释 |
9.3.2 认知照意汉译策略的理据 |
第十章 结论 |
10.1 研究发现 |
10.2 研究的理论价值 |
10.3 研究的应用价值 |
10.4 研究的局限性 |
10.5 相关研究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科技英语喻义词汇构成方式及类型比例统计 |
附录B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策略比例统计 |
附录C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音汉译策略比例统计 |
附录D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形汉译策略比例统计 |
附录E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译策略比例统计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作及课题情况 |
四、从隐喻的两大功能看科技术语翻译中的形象思维(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帝内经》中医隐喻性术语俄译策略研究[D]. 孙丽丽.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国家形象视阈下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研究[D]. 邱大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8)
- [3]法律等值视域下汉英法律术语翻译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英译的个案研究[D]. 李如. 江南大学, 2017(02)
- [4]藏象术语的隐喻认知及其英译研究[D]. 李成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03)
- [5]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研究[D]. 黄兵. 华中师范大学, 2016(12)
- [6]俄汉全译隐喻转化研究[D]. 孙秋花. 黑龙江大学, 2015(06)
- [7]英汉人体词一词多义认知对比研究[D]. 刘志成.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8]基于象思维的吴鞠通学术思想研究[D]. 丁宝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8)
- [9]英汉植物隐喻的跨文化理解研究[D]. 陈映戎.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1)
- [10]认知视阈下科技英语喻义汉译研究[D]. 卜玉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