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极低信噪比条件下短波DS/SS系统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蔡沅沅[1](2021)在《短波语音信号智能增强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短波通信以其抗毁性强、机动性高、传播距离远和成本低等突出优势,被大量应用于军事通信和应急通信,但由于短波通信主要使用天波传播,即利用电离层的反射进行传输,故短波通信易受到季节、天气和地理位置等不可抗力的影响,产生明显衰落,同时由于远距离传输损耗,使得短波接收的语音信号的质量大大降低,而语音信号又是短波通信的重要业务形式之一,故短波语音信号的质量较低一直是实际应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语音增强是用于抑制语音信号背景噪声的一种技术,常用于提高语音信号的质量,传统短波语音增强如基于IMCRA(Improved Minima Controlled Recursive Averaging)的谱减法(Spectral Subtraction,SS),利用IMCRA算法的噪声估计结果进行谱减,可以实现对背景噪声的抑制,但在低信噪比下,由于很难进行准确的噪声估计,因此背景噪声残留多,语音信号损失严重。深度学习因其强大的映射能力在语音增强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于是本文提出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来实现短波语音信号智能增强技术。与现有深度学习应用于语音增强领域所面临的问题有所不同,短波语音信号主要急需解决低信噪比和衰落严重的问题,故本文提出的基于深度学习的短波语音信号智能增强技术,主要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针对短波语音信号的背景噪声抑制问题,首先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实现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短波语音降噪技术。为了进一步提升降噪性能,本文提出了IMCRA-SS-IRM-CNN(CNN based on Ideal Ratio Mask and IMCRA based SS)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IMCRA-SS良好的降噪性能和CNN强大的映射能力相结合来增强短波语音信号,通过仿真实验证明,此方法使得卷积神经网络的降噪性能与泛化性能均有所提高,相比改进前,平均各信噪比下各改进方法的PESQ分值可提高0.1分左右。针对短波语音的衰落问题,本文从信道均衡和分集接收两个角度分别提出两种短波语音抗衰落技术。第一,从信道均衡角度,提出采用E-CNN(Equalization CNN)和IMCRA-SS-IRM-CNN对短波语音进行盲均衡和噪声抑制,并通过仿真实验对比了均衡神经网络和降噪神经网络的不同联合方法对短波语音信号增强性能的影响;第二,从分集接收的角度,提出了利用神经网络先进行支路降噪,然后再进行多路分集合并的方法实现短波语音信号抗衰落。
吴文敬[2](2019)在《基于相关干涉仪的掠海辐射源定位系统研究》文中认为雷达目标搜索与定位是反舰导弹飞行末端的重要引导方式之一。相对于反舰导弹,反—反舰导弹系统为实施有效拦截,需要对具有严重威胁并会带来致命后果的微波辐射源进行迅速精确定向,以便实施有效拦截。这类问题属于辐射源测向研究领域,相关干涉仪理论与技术相对于其它技术途径具有响应及时和适用于机动平台等突出优点,这对于反—反舰导弹系统尤为重要。在现代反舰导弹家族中,末端低空掠海飞行反舰导弹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类型,由于海面散射杂波的多径干扰,使反—反舰导弹系统对于反舰导弹末端引导雷达高精度测向变得十分困难。当大型舰船上的相关干涉仪以低仰角姿态被动探测低空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时,因为海面散射引起的多路径效应导致相关干涉仪不能精确定位,甚至出现定位的空间坐标是目标镜像的情况。国内外针对短波测向定位的研究比较多,研制出了很多测向系统,比如相位干涉仪、相关干涉仪以及乌兰韦伯测向天线阵等,但是这些系统都不能解决辐射源引起的多路径问题。考虑到系统构造的复杂程度、性价比、可靠性、体积以及成本等问题,本文选择相关干涉仪为研究对象,研究基于相关干涉仪的掠海辐射源定位系统。该系统的研究对提升我国海面舰船防御能力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建立了海面多径雷达散射效应的几何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随后研究并提出了适用于低仰角海杂波多径散射的相关干涉仪目标定位算法。在对系统进行综合规划的基础上,为系统射频组成模块分配关键技术指标。完成射频模块设计、加工和调测,最后对射频前端系统进行测试。主要工作和贡献如下:1、当舰船上的相关干涉仪以低仰角的姿态被动探测低空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时,海面产生的多路径效应会导致测向偏差。传统标准相关干涉仪算法采用谱峰搜索的方式会导致运算时间过长,在不降低测向精度的情况下,提出利用基于维度拆分的相关干涉仪算法,该算法可大大提升测向速度,有利于实时测向。针对海面引起的多路径散射信号问题,提出利用空间谱估计算法,包括MUSIC算法和ESPRIT算法,对多目标进行空间坐标的定位分析。最后提出利用MVDR空域滤波和数字波束形成算法,对多路径散射矢量和信号进行空间方位的抑制,以达到降低多路径散射信号影响的效果。2、利用P-M谱构建海面模型,并因此建立多路径效应的几何模型。根据反舰导弹和相关干涉仪的高度、两者之间的距离、收发天线的方向图信息以及海面起伏特性,确定出海面雷达波有效散射区域。然后依据光亮点计算模型,在有效散射区域内寻找到与掠海辐射源有关的所有光亮点。最后用Matlab仿真软件对建立的模型进行理论验证。系统工作过程和原理(以本文仿真场景为例)是:当低空突防的反舰导弹(天线为垂直极化)向舰船袭来时,相关干涉仪先打开垂直极化扫描方式,存储直达信号和海面散射多径信号的混合信号的空间相位β1。再打开水平极化方式,存储此时海面散射多径信号的空间相位β2。然后根据空间相位β1和β2,运用干涉仪算法和MUSIC算法可以计算出混合信号的空间坐标方位角30和俯仰角82°,总散射信号空间坐标方位角40和俯仰角860。通过比较两者之间的空间坐标关系,可以得出导弹的空间坐标方位角小于30,俯仰角小于820。后采用MVDR空域滤波算法来消除散射信号的影响,可以看出,加入MVDR空域滤波算法后,散射信号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分别被抑制了大约23dB和17dB,得到导弹的空间坐标方位角20,俯仰角800。比较导弹的方位角为00、俯仰角为790的场景设置,本文方法使相关干涉仪测向精度获得显着改善。(注:该部分提到方位角和俯仰角,是在本文的仿真场景下得到的)。3、相关干涉仪硬件系统的设计,总体硬件电路主要包括:双极化无源相控阵天线,移相器,功分器,微波开关电路,延时线,低噪声放大器,带通滤波器,混频器,振荡器,中频滤波器(包括在混频器中),鉴相器以及微处理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部分。微波电路模块负责把接收到的微弱的低空突防的反舰导弹信号进行接收、滤波、放大和混频,得到200MHz中频信号。通过鉴相器得到包含信号空间相位函数,然后通过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从函数中解出相应的空间坐标值,得到反舰导弹的直达信号的空间相位,测出反舰导弹的方位角和俯仰角。本文主要设计了射频前端系统,所设计的接收机系统在参考超外差接收机的基础上,增加I、Q两路支路以加强对镜像信号的抑制,并用ADS仿真软件对射频前端系统进行了系统仿真。仿真结果显示:该接收机系统动态范围86dB,噪声系数3.5dB,灵敏度-96dBm,系统带宽10MHz。最后在技术可行性分析基础上,为各个射频模块分配适合的关键技术指标。4、根据各个模块的技术指标,进行射频模块电路的设计。主要包括:阵列天线、移相器、开关电路、功分器、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本振等前端电路。先对各个模块电路进行原理图仿真,从理论上验证设计方案的正确性。然后实验验证方案,所设计模块技术指标基本与仿真结果一致。本文设计的下变频器,采用一个四次谐波镜像抑制混频器,把中心频率10GHz的射频信号与2.55GHz本振信号下变频到200MHz的中频信号,以避免直接产生9.8GHz本振信号时频率源不稳定和相位噪声过大的问题,且镜像抑制混频器能很好地抑制镜像信号的干扰。5、实验验证设计的射频前端模块。将阵列天线、功分器、开关电路、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和本振模块搭接,用一个带宽为2~18GHz的标准喇叭天线作为发射天线,发射天线与信号发生器连接,产生中心频率为10GHz及功率为-20dBm的单频点信号。观察频谱分析仪可看出当天线为垂直极化时的输出中频功率大约为-42dBm;当天线为水平极化时的输出中频功率大约为-44.5dBm。测试结果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并达到所需预期指标。因为缺少相关的测试仪器和该射频前端系统设计的不完备性,所以没有对动态范围、系统噪声系数、1dB压缩点以及IOP3等指标进行测试。6、在电子对抗中,压制干扰是常见的对抗方式之一。为了保证在侦查行动中,有效对敌方超高频频段信号进行压制以及保证我方大功率电子干扰设备隐蔽性,设计一款高度有效降低、尺寸减小,工作频带在800MHz~1.5GHz宽带天线尤为重要。在双圆锥宽带天线的基础上,制作出一个天馈网络以展宽限制尺寸的天线带宽。最后在外场试验中,峰值200W的发射极连接所设计的低轮廓宽带天线可以很好地屏蔽200米以内相应频段的信号;高温超导带通滤波器相对于普通微带滤波器具有更好的带外抑制能力和更低的带内损耗,降低系统电磁信号之间的互调干扰,因此在卫星通信和军事领域同样可以取代腔体滤波器。高温超导滤波器应用于基站收发系统中,可以降低接收机的噪声系数,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从而扩大基站覆盖范围和信道容量;在4G、5G无线基站中,配备了更多的收发系统就需要更多的高功率放大器和更多更大的散热片,为了降低基站成本、重量和散热问题,必须提高功率放大器的效率。Doherty功率放大器具有在保证输出功率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效率的优势,因此在现代无线通讯系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设计了一款工作在1.7GHz~1.9GHz频段的Doherty功率放大器,饱和输出功率大于41dBm,饱和效率基本大于60%,功率回退6dB时效率依然在50%以上,相比其他的功率放大器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
张磊[3](2012)在《统一载波、扩频测控信号的检测及识别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测控通信系统是航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对航天器遥控和遥测任务。目前,我国航天测控通信一般有两种体制:统一载波测控(如USB)和扩频测控(SS),其中扩频测控又可以分为直接序列扩频(DS-SS)以及直扩跳频混合扩频测控(DS/FH).为了满足无人值守站兼容接收这两种体制信号的需要,接收设备首先要能够对信号进行有效的检测及识别,由于航天电磁环境的恶劣以及信号调制的多样性,导致传统的检测方法难以适应这一情况,本论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统一载波和扩频测控信号检测及识别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目的是实现一个能够同时检测及区分这两种测控信号的接收模块。文章详细分析了统一载波测控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信号特点,对其建立了数学模型,提出以FFT变换为基础的统一载波测控信号检测算法,并进行了仿真验证。针对扩频测控信号的检测及识别问题本文根据航天电磁环境低信噪比的特点,在现有的信号检测方法的基础上,以延时相乘、时频分析里面的igner-Ville变换结合BP神经网络和周期平稳信号理论为基础,对扩频测控信号在这些检测方法下的检测算法、检测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检测算法进行了改进,使检测器不仅可以检测扩频信号,并可以提取出信号的载波频率、码元速率等特征参数,还可以识别出是直接序列扩频还是扩跳频混合。针对未来航天测控地面无人值守站多种信号接收的工程需要,利用统一载波、扩频信号检测及识别算法设计了一个多模式接收机检测及识别模块,通过系统仿真分析这个模块可以自动的检测及识别统一载波、扩频测控信号。
沈锋[4](2009)在《中短波扩频导航接收机信号同步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采用扩频体制的中短波无线电导航系统,利用直达波的传播延迟进行测距定位。系统工作在中短波频段,大气噪声强,存在天波干扰、远近效应、多径效应等,信道模型复杂,实现难度大。在此复杂环境下实现扩频导航信号的同步和观测量的提取是整个系统工作的关键。本文围绕扩频信号同步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展开,对信号同步、观测量提取、干扰消除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设计了信号捕获、信号跟踪、观测量提取、天波干扰消除和多径干扰抑制的实现方案,并应用于实际导航定位系统海上试验与验证。论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工作原理及信道特性分析了基于扩频体制的中短波无线电导航系统定位原理和工作方式,介绍了发射信号的调制方式及扩频码的选择,提出了接收机的总体方案和实现同步算法的硬件平台,分析了系统工作频段内天地波传播特性、环境噪声特性和影响地波信号同步的因素。(2)强天波干扰消除技术提出了基于迭代信息传递算法的快时变天波信号快速捕获方法,详细的仿真分析了迭代信息传递捕获算法的性能,并与其他捕获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基于串行干扰抵消技术的天波干扰消除方法,仿真分析了串行干扰抵消的性能。(3)低信噪比地波信号的快速捕获详细分析了数字化DS/BPSK捕获系统的性能,研究了多普勒频移和伪码相位差对系统捕获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最大熵和局部最优检测相结合的大步进伪码快速捕获方案,分析了该方案的捕获性能,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门限设计方法。(4)地波信号跟踪方法研究建立了超前-滞后非相干DDLL模型,分析了环路鉴相特性、稳态特性、噪声性能及动态性能,分析了多径环境下信号跟踪性能,提出了一种多相关值定宽拟合鉴相方法,提高了多径与干扰环境下的信号跟踪性能。提出了-种频率跟踪和相位跟踪相结合的载波跟踪方法,兼顾了跟踪环路载体动态性和跟踪精度的要求。分析了伪码载波跟踪环中误差源热噪声和接收机载体动态性对环路测量误差的影响,给出了各环路设计的最佳带宽。(5)伪码载波联合观测量的提取提出了一种伪码载波联合观测量提取算法,利用伪码跟踪环提取粗略观测量消除载波整周模糊度,利用载波跟踪环提取小于一个载波周期的观测量,采用伪码载波观测量动态变化相抵原则对动态环境下伪码距离差观测量进行平均,进一步提高了用于确定载波整周的伪码距离差观测量的准确性。(6)信号同步算法实现与试验数据分析论文实现了所研究的同步算法。信号同步算法采用FPGA+DSP全数字化工作方式,论文给出了同步算法各模块的FPGA设计电路和DSP软件设计流程图,分析了接收机实际海试数据。目前,本文研究的同步算法已用于实际导航接收机,经过了多次海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接收机能够有效的消除天波干扰,正常的捕获跟踪地波信号并实现载波相位测距;验证了天波干扰消除、地波同步算法以及观测量提取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许梅[5](2009)在《超宽带(UWB)通信抗截获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超宽带(Ultra Wide-band ,UWB)通信技术利用低占空比的极窄脉冲传输数据,具有传输速率高、功耗低、抗截获能力强等许多优点,UWB信号具有极宽的带宽和极低的功率谱密度,接收机收到的信号功率接近甚至低于噪声功率,因此UWB信号是一种低截获概率的信号,隐蔽性强。如何进一步提高超宽带信号抗截获性能的通信方案在军事、民用部门都有重要用途,将成为现代非协作通信中通信侦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重点对超宽带(UWB)通信抗截获技术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提出了抗截获性能仿真方案并予以仿真实现和分析比较,最后提出了一种新的UWB抗截获通信方案。本文主要工作概括如下:1、概述了几种常规截获算法和技术,侧重对应用于UWB的二次谱算法作了理论推导与仿真论证,结果显示根据二次谱峰值谱线间距可有效地估计出其伪码周期。2、提出了UWB的抗截获性能仿真方案,仿真分析了DS-UWB和TH-UWB的抗截获性能,并与DSSS系统的抗截获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检测信噪比为评价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信息速率和射频带宽条件下,三者之中DS-UWB具有最好的抗截获性能。3、提出了一种适用范围更广的抗截获性能评价方法,以检测信噪比和期望接收信噪比的差值——即相对信噪比作为评价方法,并加以仿真论证,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简便形象地定量评估各系统的低截获性能。4、在DS-UWB的基础上引入M元扩频,提出了一种新的UWB抗截获通信方案:M元DS-UWB,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了M元DS-UWB系统比DS-UWB具有更优的抗截获性能。
宋富新[6](2008)在《短波极低信噪比条件下数据传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致力于短波极低信噪比条件下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该数传系统是在强噪声、强干扰的恶劣电磁条件下,常规短波通信方式无法工作时,提供一种应急通信手段,可以实现低速率信息的有效传输。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已有数传方案,该方案基于DS-BPSK体制,工作在SNR = ?10 dB?20dB的条件下。之后重点给出了对已有方案的改进。在扩频技术中,应用了混沌扩频技术。仿真比较了三种混沌映射序列的平衡性、自相关和互相关性能,选用改进型Logistic映射混沌序列作为系统扩频序列;仿真了用混沌序列代替m序列分别作为系统同步头扩频序列和数据扩频序列,结果表明在多径衰落信道条件下,与原有的m序列扩频方案相比,混沌序列扩频方案的系统同步性能和可靠性都有所提高。为了增强系统的抗窄带干扰能力,在接收端加入时域窄带干扰抑制处理,采用了自适应非线性LMS系数更新预测滤波器,仿真研究表明该滤波器可以有效地抑制窄带干扰对系统的影响。在差错控制方面,引入CRC校验技术,增强了系统的检错能力;应用RS码取代原有的BCH码结合螺旋交织技术,通过对两种信道编码技术的对比仿真研究,RS码纠突发错误的能力更强,从而降低了系统的误包率。最后,在以TMS320C6713为核心的合众达SEED-DEC6713硬件平台上完成了该数据传输系统发送端和窄带干扰抑制滤波器的DSP实现。仿真测试表明,系统可以正常工作。
王甲池[7](2006)在《基于天线阵的直扩系统多维快速捕获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由于多天线系统在滤除空域干扰、提高频谱效率等方面的优异性能,多天线阵应用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直接序列扩频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但是作为直扩系统瓶颈之一的捕获问题在多天线系统中的研究进展缓慢,大多数的算法没有充分开发多天线阵的潜在优势。本文详尽研究了基于天线阵的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多维捕获问题,特别注意利用多天线增强捕获判决的可靠性,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结果。论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天线阵的高动态DS/SS三维捕获算法,捕获最大允许的多普勒频移达到40kHz,这是常规捕获算法根本无法达到的。为了加快频域的搜索和精确估计多普勒频移,算法使用了FFT变换,值得注意的是,在低信噪比环境中这种变换是无法精确估计单天线系统多普勒频移的,这是因为大多普勒频偏的情况下捕获预积分的累积时间必须要短,也就无法获得足够的扩频增益来改善估计的信噪比,而低信噪比下的FFT变换是不准确的。值得庆幸的是,多天线阵的应用改善了系统工作的信噪比,保证了多普勒频移估计的准确性。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表明,由于充分利用了多天线阵的潜在优势,提出捕获算法与同等复杂程度的常规匹配滤波算法相比性能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改善更明显。针对移动快衰落信道的特点,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门限设置方法。鉴于多径分量一般会成簇出现的事实,算法在估计信噪比时不是简单地剔除数据样本中的几个最高值,而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只剔除那些含有信号分量的样本,仍能保留那些数值较大但仅含有噪声分量的样本,与已有的自适应门限算法相比,对多径衰落信道下背景噪声功率估计更准确,门限设置更合理。针对DS/SS长周期伪随机序列,提出了一种码相位估计器辅助加速算法。基本原理是利用短时内信道的平稳和时不变特性,将两个相对移相1/4伪码周期的特殊辅助序列分别与接收信号互相关,给出一个本地伪码产生器的相对码相位改进值和改进方向。这样,搜索的起始位置就以较大概率集中在同步相位附近,大大节省了捕获时间。另外,为了进一步增加估计的准确性,算法对多个估计按改进方向分别进行累加,并用大数判决的方法决定最终的结果。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证实,码相位估计器可以几倍地提高捕获速度,且伪码周期越长效果越明显。文章最后给出了一种基于多天线的DS-UWB捕获算法。算法利用UWB信号的循环平稳特点,将接收信号与它自身延迟一个信息位产生的模板相关,应用最大似然方法就可得到一个粗略的同步时间估计。在充分利用线性天线阵空间分集增益的情况下,这种估计相当准确,误差一般不超过一个信息位时间长度的20%,特别在高信噪比条件下,估计误差能小于一帧。
郭华永[8](2006)在《短波极低信噪比条件下的数据传输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短波极低信噪比条件下的通信是一种应急通信方式,能在其它的通信手段中断情况下,提供基本的信息传输。该数传方案基于DSBPSK体制,工作在SNR=-10dB~-20dB的条件下,根据SNR值不同,有四种信息传输速率可供选择。采用BCH编码结合螺旋交织技术,纠随机错误和突发错误,改善系统误码性能;采用升余弦滤波器,在把信号的带宽限制到音频上的同时,保证码间无干扰传输。利用相关FFT技术实现了极低信噪比、大频差条件下的高可靠性捕获,根据信道条件不同,自动调整门限,判决门限采取相对门限和绝对门限相结合的方法,来降低假捕获概率;采用软判决的判决方案来实现精同步;为了对付频率漂移造成的影响,采用末尾补零的方法,来更清楚的了解频谱结构,提高数传性能。最后,在DSP+FPGA的硬件平台上实现了该数据传输系统,并利用信道模拟器进行了性能测试,抗高斯白噪声、频率漂移和多径等主要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张秀丽,金力军[9](2002)在《极低信噪比条件下短波DS/SS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在短波通信中,极低信噪比条件通信是一种应急通信手段.文章对极低信噪比条件下短波DS/SS系 统的设计原理和其中的几个关键技术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并给出了关键性能指标的仿真结果.
陈宏毅[10](2021)在《空间目标地基全天时多维度探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航天技术迅速发展,在轨卫星对地面目标的侦查能力日益增强,太空军事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严重影响国际战略的稳定及平衡。亟需对此类人造卫星进行地基全天时探测成像,并掌握其材质组成等细节信息,从而为空间预警、信息对抗提供技术支撑,有力保障我国的太空安全。本文针对地基光学系统白天时刻因强烈背景噪声影响而无法对侦查卫星有效预警识别问题,开展了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p BRDF)建模、典型卫星表面材料近红外偏振特性实验及仿真分析、天空背景偏振建模与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近红外H波段(1.5~1.8μm)滤波成像技术与偏振成像技术相结合的探测方案,实现空间目标地基全天时多维度探测。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基于微面元模型,综合考虑镜面散射与体散射的组合来表征目标材料表面的散射特性,建立了一种更完善的多参量p BRDF模型,并推导出适用于粗糙材料表面光学反射偏振度表达公式。对模型准确度进行验证后,开展了典型卫星表面材料近红外偏振实验测试,利用遗传算法从实验数据中反演卫星表面材料多参量数值进而得到了偏振度仿真曲线。实验及仿真结果表明,不同卫星表面材料近红外偏振特性有较大差异,偏振成像技术可有效区分目标材质。其次基于天文和地平坐标系,建立了天空背景偏振Rayleigh散射模型。并针对天空背景分布由三维直接向二维垂直映射时存在的畸变,采用了复球面映射理论来正确表述天空背景理论偏振分布特性。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天空背景偏振特性分布规律,为空间目标地基近红外偏振成像技术的天空背景噪声影响及成像效果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针对空间目标地基全天时成像识别需求,开展了基于微偏振片实时偏振成像技术的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对方案中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研究选定,包括探测波段H波段(1.5~1.8μm)、近红外滤波器及探测器的选取。设计了1.8m口径的地基望远光学系统,系统调制传递函数(MTF)在奈奎斯特频率34lp/mm处较好地接近衍射极限。通过仿真验证了此系统方案在500km处满足0.6m的成像分辨率,白天时刻极限探测能力可达11.13星等,并在一定条件下可极大程度地提升目标-背景对比度,可为地基光学系统对空间目标全天时成像识别提供重要依据。
二、极低信噪比条件下短波DS/SS系统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极低信噪比条件下短波DS/SS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短波语音信号智能增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传统语音增强算法与语音信号质量评价方法 |
2.1 语音信号时频分解与波形重构 |
2.2 谱减法 |
2.3 基于IMCRA的谱减法 |
2.3.1 改进的最小值控制递归平均(IMCRA)噪声估计算法 |
2.3.2 基于IMCRA的谱减法 |
2.4 语音信号质量评价方法 |
2.4.1 主观评价方法 |
2.4.2 客观评价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深度学习与谱减联合的短波语音降噪技术 |
3.1 短波语音信号的复杂性 |
3.2 基于深度学习的短波语音降噪技术 |
3.2.1 系统框图 |
3.2.2 特征提取与训练目标 |
3.2.3 网络模型 |
3.2.4 不同语音降噪方法性能对比 |
3.3 基于深度学习与IMCRA谱减联合的短波语音降噪技术 |
3.3.1 系统框图 |
3.3.2 特征提取和训练目标 |
3.3.3 不同语音降噪方法性能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短波语音抗衰落技术 |
4.1 短波语音抗衰落的必要性 |
4.2 基于深度学习的短波语音信道均衡技术 |
4.2.1 系统框图 |
4.2.2 特征提取和训练目标 |
4.2.3 不同均衡方法性能对比 |
4.2.4 针对短波实采语音信号的增强性能对比 |
4.3 基于深度学习的短波语音分集接收技术 |
4.3.1 传统分集合并 |
4.3.2 基于深度学习的短波语音分集接收技术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贡献 |
5.2 下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基于相关干涉仪的掠海辐射源定位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相关干涉仪研制背景和意义 |
1.1.2 低轮廓天线、高温超导滤波器和Doherty功放研制背景和意义 |
1.2 测向技术发展及现状 |
1.2.1 测向体制 |
1.2.2 国内外测向技术简介 |
1.3 多路径效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海面模拟的现有主要方法 |
1.5 低轮廓天线、高温超导滤波器和Doherty功放的研究现状 |
1.6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干涉仪测角原理和DOA估计算法 |
2.1 相关干涉仪的测角原理 |
2.1.1 阵元相位差输出模型 |
2.1.2 传统的标准相关干涉仪算法 |
2.1.3 改进的标准相关干涉仪算法 |
2.1.3.1 仿真实例 |
2.1.4 维度拆分算法原理 |
2.1.4.1 仿真实验 |
2.2 DOA估计算法 |
2.2.1 Music算法用于信号DOA估计 |
2.2.1.1 仿真实例 |
2.2.2 信号DOA估计的ESPRIT算法 |
2.2.2.1 ESPRIT算法用于信号DOA估计的原理 |
2.2.2.2 仿真实例 |
2.3 空域滤波和数字波数形成 |
2.3.1 仿真实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面多路径效应的建模与仿真 |
3.1 引言 |
3.2 多路径效应基本几何模型 |
3.2.1 镜面反射模 |
3.2.2 漫反射模型 |
3.3 海面特性及描述 |
3.3.1 海面的基本特性 |
3.3.2 海面的分形描述 |
3.3.3 基于海谱的海面描述 |
3.3.3.1 频谱 |
3.3.3.2 方向谱 |
3.4 海面模拟 |
3.4.1 基于海浪高度起伏为高斯分布的海面模拟 |
3.4.2 基于分形的海面模拟 |
3.4.3 基于海谱的海面统计模拟 |
3.4.3.1 基于海谱的海面统计模拟 |
3.4.3.2 仿真参数设置 |
3.4.3.3 基于海浪谱的海面模拟结果 |
3.4.4 几种海面模拟方法的比较 |
3.5 海面的多路径效应的建模与仿真 |
3.5.1 海面的多路径效应 |
3.5.2 海面多路径效应的几何模型 |
3.5.2.1 辐射源发射信号模型 |
3.5.2.2 多路径信号的求解 |
3.5.2.3 有效散射区的计算 |
3.5.2.3.1 收发天线方向图圆锥与海面的截面 |
3.5.2.3.2 漫散射区域的“闪烁表面” |
3.5.2.3.3 海面雷达波有效散射区 |
3.6 多路径效应仿真结果与分析 |
3.6.1 仿真场景 |
3.6.2 仿真参数 |
3.6.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射频前端系统规划论证 |
4.1 射频接收前端的基本结构 |
4.1.1 接收机射频前端的系统结构 |
4.1.1.1 超外差结构 |
4.1.1.2 零中频结构 |
4.1.1.3 低中频结构 |
4.1.1.4 数字中频结构 |
4.2 射频接收前端主要技术指标 |
4.2.1 本设计中射频前端主要技术指标 |
4.2.2 接收机技术指标 |
4.2.2.1 灵敏度 |
4.2.2.2 噪声系数 |
4.2.2.3 动态范围 |
4.3 接收机的系统设计和仿真 |
4.3.1 接收机的系统框图 |
4.3.2 接收机的性能仿真 |
4.3.2.1 系统动态范围 |
4.3.2.2 链路增益 |
4.3.2.3 噪声仿真 |
4.4 射频前端系统各个模块的技术指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射频前端各个模块的设计 |
5.1 X波段阵列微带天线 |
5.1.1 阵列天线指标 |
5.1.2 天线单元仿真实现 |
5.1.3 组阵的研究与设计 |
5.1.4 泰勒线阵仿真实现与结果分析 |
5.1.5 阵列实测结果 |
5.2 移相器的设计 |
5.2.1 微带反射式模拟移相器的设计 |
5.2.2 模拟移相器实物加工与测试 |
5.2.3 五位数字移相器的设计 |
5.2.3.1 联合仿真设计 |
5.3 开关电路的设计 |
5.4 X波段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
5.4.1 低噪声放大器的实测结果 |
5.5 滤波器设计 |
5.5.1 实测结果分析 |
5.6 混频器的设计 |
5.6.1 X波段单平衡混频器的设计 |
5.6.1.1 实测结果 |
5.6.2 四次谐波镜像抑制混频器的设计 |
5.6.2.1 四次谐波镜像抑制混频器的仿真 |
5.6.2.2 四次谐波镜像抑制混频器的测试 |
5.7 振荡器设计 |
5.7.1 介质振荡器设计 |
5.7.1.1 串联反射型DRO |
5.7.1.2 介质块电路 |
5.7.2 介质振荡器整体设计 |
5.7.2.1 实测结果分析 |
5.7.3 频率源的设计 |
5.7.3.1 锁相环的结构组成 |
5.7.3.2 锁相环的设计 |
5.7.3.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8 功率放大器设计 |
5.8.1 X波段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
5.8.1.1 测试结果 |
5.9 射频前端系统验证 |
5.9.1 射频前端系统整体验证 |
5.10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低轮廓大功率宽带天线和高温超导滤波器以及Doherty功放设计 |
6.1 低轮廓大功率宽带天线的研制 |
6.2 高温超导带通滤波器 |
6.3 Doherty功率放大器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作者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3)统一载波、扩频测控信号的检测及识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和意义 |
1.2 课题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统一载波信号检测、识别的研究现状 |
1.3.2 扩频信号检测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研究目标及创新 |
1.4.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4.2 论文的研究目标 |
1.4.3 论文的创新价值 |
1.5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统一载波、扩频测控通信理论 |
2.1 统一载波测控信号 |
2.2 扩频测控信号 |
2.2.1 直接序列扩频测控 |
2.2.2 直接序列扩频跳频混合(DS/FH-SS)测控 |
2.3 三种测控信号的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方案总体设计 |
3.1 接收机前端设计 |
3.2 工作流程及原理 |
3.3 统一载波、扩频测控信号检测及识别系统设计 |
3.4 接收机捕获共用模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统一载波测控信号检测方法 |
4.1 信号预处理 |
4.2 统一载波信号检测 |
4.3 仿真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扩频测控信号检测及识别方法 |
5.1 基于延时相乘改进算法的扩频信号检测及识别 |
5.1.1 延时相乘扩频检测算法推导 |
5.1.2 延时相乘算法的改进 |
5.1.3 DSSS与DS/FH信号的识别 |
5.1.4 仿真实验 |
5.2 基于WVD变换以及BP神经网络的扩频信号识别 |
5.2.1 WVD扩频信号特征提取 |
5.2.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扩频信号识别 |
5.2.2.1 BP神经网络的设计 |
5.2.2.2 BP神经网络的训练仿真 |
5.2.2.3 BP神经网络的扩频检测仿真 |
5.3 循环谱相关的扩频信号识别 |
5.3.1 DSSS检测原理 |
5.3.2 DS-SS与DS/FH识别算法 |
5.3.3 仿真实验 |
5.4 三种检测识别算法的比较 |
5.4.1 算法复杂度的比较 |
5.4.2 算法检测性能的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统一载波、扩频信号检测及识别系统的仿真实现 |
6.1 检测识别系统仿真组成 |
6.2 信号串扰影响分析 |
6.3 大多普勒频偏影响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本论文研究总结 |
7.2 前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中短波扩频导航接收机信号同步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相关技术 |
1.2.1 无线电导航技术的发展 |
1.2.2 扩频技术 |
1.2.3 扩频信号同步技术 |
1.2.4 扩频无线电导航接收机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系统工作原理及信道特性 |
2.1 系统概述 |
2.1.1 系统定位原理 |
2.1.2 工作方式与组网 |
2.2 导航信号调制方式 |
2.2.1 扩频码的选取 |
2.2.2 DS-BPSK调制技术 |
2.3 同步算法实现平台 |
2.3.1 接收机总体方案 |
2.3.2 数字信号处理硬件平台 |
2.4 系统信道特性与干扰情况 |
2.4.1 地波传播特性 |
2.4.2 天波传播特性 |
2.4.3 大气噪声 |
2.4.4 干扰情况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强天波干扰的消除方法 |
3.1 基于IMPA算法的天波快速捕获方案 |
3.1.1 迭代信息传递算法 |
3.1.2 基于IMPA算法的天波捕获 |
3.1.3 捕获性能仿真与分析 |
3.2 串行干扰抵消技术消除天波干扰 |
3.2.1 串行干扰抵消数学模型 |
3.2.2 串行干扰抵消方案 |
3.2.3 串行干扰抵消性能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信噪比下地波信号的快速捕获 |
4.1 数字化扩频序列捕获电路 |
4.1.1 捕获结构数学模型 |
4.1.2 捕获性能分析 |
4.2 盲信道下地波信号捕获方法 |
4.2.1 捕获假设检验问题 |
4.2.2 基于分数最大熵的PDF估计算法 |
4.2.3 二维局部最优检测统计量 |
4.2.4 一维局部最优检测统计量 |
4.2.5 捕获性能仿真 |
4.3 信号搜索策略 |
4.3.1 一种大步进串行捕获 |
4.3.2 捕获判定策略 |
4.3.3 一种自适应门限设计方法 |
4.4 大步进串行捕获性能分析 |
4.4.1 平均捕获时间 |
4.4.2 检测概率与虚警概率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号跟踪方法研究 |
5.1 伪码跟踪 |
5.1.1 超前一滞后非相干DDLL伪码跟踪模型 |
5.1.2 非相干DDLL跟踪性能 |
5.2 载波信号跟踪方案设计 |
5.2.1 载波频率跟踪环 |
5.2.2 载波相位跟踪环 |
5.2.3 FLL/PLL相结合载波跟踪 |
5.2.4 导航信息的解调 |
5.3 多径环境下的地波信号跟踪性能研究 |
5.3.1 多径效应下信号跟踪模型 |
5.3.2 多径效应下信号跟踪性能分析与仿真 |
5.4 一种多相关值定宽拟合伪码鉴相方法 |
5.5 环路测量误差和最佳带宽设计 |
5.5.1 DDLL环测量误差 |
5.5.2 FLL环测量误差 |
5.5.3 PLL环测量误差 |
5.5.4 跟踪环路最佳带宽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信号同步算法实现与试验数据分析 |
6.1 同步算法总体结构 |
6.2 FPGA电路设计 |
6.2.1 本地伪码产生模块 |
6.2.2 本地载波产生模块 |
6.2.3 数据相关处理模块 |
6.2.4 天波干扰抵消模块 |
6.3 同步算法DSP软件设计 |
6.3.1 信号同步软件总体结构 |
6.3.2 地波信号的捕获 |
6.3.3 信号的跟踪 |
6.3.4 天波干扰消除 |
6.3.5 观测量的提取 |
6.4 试验数据分析 |
6.4.1 地波捕获模块数据分析 |
6.4.2 地波跟踪模块数据分析 |
6.4.3 天波消除模块数据分析 |
6.4.4 观测量提取模块数据分析 |
6.4.5 接收机长时间航行试验数据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5)超宽带(UWB)通信抗截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宽带通信技术背景 |
1.2 超宽带通信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关键技术 |
1.3 超宽带系统的特点及应用 |
1.4 论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超宽带通信系统基本原理 |
2.1 超宽带通信的理论基础 |
2.2 脉冲无线电 |
2.2.1 脉冲波形 |
2.2.2 UWB脉冲调制方式 |
2.3 多频带OFDM-UWB系统 |
2.4 UWB与其他通信系统抗截获性能对比 |
2.4.1 与窄带通信的抗截获性能对比分析 |
2.4.2 与扩频通信的抗截获性能对比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超宽带通信抗截获性能分析 |
3.1 常用截获算法 |
3.1.1 高阶累积量法 |
3.1.2 倍频法 |
3.1.3 二次谱法 |
3.1.4 循环谱法 |
3.1.5 PN码序列值的盲估计法 |
3.2 DS-UWB与DS-SS系统抗截获性能比较 |
3.2.1 抗截获性能仿真方案 |
3.2.2 DSSS信号模型 |
3.2.3 基于DS-UWB的二次谱算法 |
3.2.4 基于平方倍频法的仿真比较 |
3.2.5 基于循环谱法的仿真比较 |
3.2.6 仿真结果分析 |
3.3 TH-UWB与DS-SS系统抗截获性能比较 |
3.3.1 抗截获性能仿真方案 |
3.3.2 基于平方倍频法的仿真比较 |
3.3.3 基于二次谱算法的仿真比较 |
3.3.4 仿真结果分析 |
3.4 一种新的抗截获性能评价方法 |
3.4.1 基于绝对信噪比的抗截获性能评价方法 |
3.4.2 一种基于相对信噪比的评价方法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M元DS-UWB的抗截获通信方案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M元扩频通信基础 |
4.3 M元DS-UWB的信号模型 |
4.4 M元DS-UWB通信接收系统 |
4.4.1 接收机原理 |
4.4.2 接收性能仿真 |
4.5 M元DS-UWB抗截获性能仿真 |
4.5.1 仿真条件与比较策略 |
4.5.2 基于二次谱算法的抗截获性能仿真比较 |
4.5.3 基于 PN 序列盲估计算法的抗截获性能仿真比较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6)短波极低信噪比条件下数据传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短波信道及其性能分析 |
1.3 论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极低信噪比条件下数据传输方案 |
2.1 数传系统总体结构 |
2.1.1 系统结构框图 |
2.1.2 多速率传输体制 |
2.2 信道编码技术 |
2.2.1 信道编码定理 |
2.2.2 BCH 编码 |
2.2.3 交织技术 |
2.3 扩频技术 |
2.3.1 软扩频技术 |
2.3.2 扩频序列及其相关特性 |
2.4 升余弦滤波及BPSK 调制技术 |
2.4.1 升余弦滤波技术 |
2.4.2 BPSK 调制技术 |
第三章 关键技术研究 |
3.1 混沌扩频技术 |
3.1.1 混沌的概念 |
3.1.2 混沌扩频通信的优越性 |
3.1.3 几种混沌映射 |
3.1.4 实验仿真 |
3.2 时域窄带干扰抑制技术 |
3.2.1 时域预测滤波算法 |
3.2.2 自适应LMS 线性预测滤波 |
3.2.3 非线性LMS 系数更新算法 |
3.2.4 滤波器的性能仿真 |
3.3 差错控制技术 |
3.3.1 CRC 校验 |
3.3.2 RS 码 |
3.3.3 计算机仿真 |
第四章 数传系统发送端的 DSP 实现 |
4.1 硬件平台SEED-DEC6713 |
4.2 TMS320C6713 芯片简介 |
4.2.1 概述 |
4.2.2 中断 |
4.2.3 外部存储器接口(EMIF) |
4.2.4 多通道音频串行接口(McASP) |
4.2.5 IIC 概述 |
4.3 数传系统发送端的软件实现 |
4.3.1 数据信息的发送 |
4.3.2 同步信息的发送 |
4.4 窄带干扰抑制的DSP 实现 |
4.5 系统性能测试 |
第五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基于天线阵的直扩系统多维快速捕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基于单天线的DS/SS 捕获算法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 基于单天线的DS-UWB 捕获算法研究现状与进展 |
1.4 基于多天线的DS/SS 捕获算法研究现状与进展 |
1.5 本文工作 |
2 基于智能天线的高动态DS/SS 捕获研究 |
2.1 引言 |
2.2 基于智能天线的FFT 辅助三维捕获算法 |
2.3 捕获性能理论分析 |
2.4 仿真试验研究和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多天线分集的高动态DS/SS 捕获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多天线分集的FFT 辅助二维捕获算法 |
3.3 衰落信道下的性能分析 |
3.4 仿真试验研究和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空间不可分窄带恶意干扰下多天线DS/SS 捕获研究 |
4.1 引言 |
4.2 恶意干扰的分类 |
4.3 自适应窄带干扰抑制算法 |
4.4 空间不可分窄带恶意干扰下的捕获性能分析 |
4.5 仿真试验研究和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多天线的DS/SS 长码快速捕获研究 |
5.1 引言 |
5.2 码相位估计辅助捕获算法 |
5.3 捕获性能理论分析 |
5.4 仿真试验研究和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多天线的DS-UWB 捕获研究 |
6.1 引言 |
6.2 基于多天线分集的DS-UWB 快捕算法 |
6.3 捕获性能理论分析 |
6.4 仿真试验研究和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8)短波极低信噪比条件下的数据传输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极低信噪比条件下的短波通信简介 |
1.2 短波软件无线电 |
1.2.1 传统短波系统结构的缺陷 |
1.2.2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特点 |
1.2.3 短波软件无线电系统的基本结构 |
1.2.4 数据传输系统模型 |
1.3 论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数传系统的设计 |
2.1 短波信道 |
2.1.1 电离层的结构 |
2.1.2 电离层的变化规律 |
2.1.3 短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特性 |
2.2 数传方案介绍 |
2.2.1 多速率数传的设计 |
2.2.2 体制的选择 |
2.2.3 DS_BPSK体制方案设计 |
2.3 BCH码和交织 |
2.3.1 BCH(252,204)的编码 |
2.3.2 BCH码的译码 |
2.3.3 交织技术 |
2.4 软扩频技术 |
2.4.1 直接序列扩频 |
2.4.2 处理增益和干扰容限 |
2.4.3 软扩频 |
2.4.4 伪随机码的码型 |
2.5 波形成形及调制解调 |
2.5.1 升余弦滤波器 |
2.5.2 调制 |
2.5.3 相干解调 |
第三章 弱信号的接收技术 |
3.1 相关和相关FFT |
3.2 系统的同步 |
3.3 数据的接收 |
第四章 方案的实现 |
4.1 硬件平台介绍 |
4.1.1 DSP芯片 |
4.1.2 主从DSP的通信 |
4.1.3 DSP与A/D转换芯片的连接 |
4.1.4 主片DSP与PC之间的通信 |
4.1.5 DSP与FPGA的通信 |
4.2 方案的软件实现 |
4.2.1 发端软件介绍 |
4.2.2 收端软件介绍 |
4.3 系统数传性能 |
第五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10)空间目标地基全天时多维度探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基光电探测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偏振探测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2章 空间目标全天时多维度探测基础理论 |
2.1 偏振探测技术基础理论 |
2.1.1 偏振光的表示方式 |
2.1.2 偏振探测成像方式 |
2.2 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的基础理论 |
2.2.1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
2.2.2 基于微面元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 |
2.2.3 琼斯矩阵与穆勒矩阵 |
2.2.4 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 |
2.3 天空背景偏振分布基础理论 |
2.3.1 大气组成及散射特性 |
2.3.2 Rayleigh散射与Mie散射 |
2.3.3 天空背景偏振分布形成机理 |
2.4 空间目标地基全天时探测基础理论 |
2.4.1 空间目标地基全天时探测机理 |
2.4.2 空间目标辐射特性 |
2.4.3 天空背景辐射特性 |
2.4.4 探测器噪声对探测能力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空间目标表面材料近红外偏振特性分析 |
3.1 粗糙材料表面多参量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的建立 |
3.2 模型关键参量反演及准确度验证 |
3.2.1 遗传算法 |
3.2.2 参数反演及模型准确度验证 |
3.3 空间目标材料近红外偏振特性实验及分析 |
3.3.1 实验条件选定 |
3.3.2 偏振成像系统定标 |
3.3.3 典型卫星表面材料近红外偏振特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空背景偏振特性分析 |
4.1 天空背景偏振Rayleigh散射模型的建立 |
4.2 天空背景偏振散射模型复球面投影表征 |
4.3 天空背景偏振特性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空间目标地基全天时多维度探测系统 |
5.1 总体方案 |
5.2 探测波段及关键器件的选取 |
5.2.1 探测波段选取 |
5.2.2 滤光片的选取及对信噪比的影响 |
5.2.3 探测器的选取 |
5.3 光学系统参数对探测能力的影响分析 |
5.3.1 口径对探测能力的影响 |
5.3.2 视场对探测能力的影响 |
5.3.3 相对口径对探测能力的影响 |
5.4 光学系统设计 |
5.4.1 指标确定与设计选型 |
5.4.2 光学系统优化与设计 |
5.5 系统探测能力仿真分析 |
5.5.1 地基近红外偏振成像系统的信噪比模型 |
5.5.2 系统极限探测能力仿真计算 |
5.5.3 系统成像对比度仿真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及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四、极低信噪比条件下短波DS/SS系统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短波语音信号智能增强技术研究[D]. 蔡沅沅.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相关干涉仪的掠海辐射源定位系统研究[D]. 吴文敬.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3]统一载波、扩频测控信号的检测及识别技术研究[D]. 张磊.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1)
- [4]中短波扩频导航接收机信号同步方法研究[D]. 沈锋.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01)
- [5]超宽带(UWB)通信抗截获技术研究[D]. 许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S2)
- [6]短波极低信噪比条件下数据传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 宋富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8(04)
- [7]基于天线阵的直扩系统多维快速捕获研究[D]. 王甲池. 华中科技大学, 2006(03)
- [8]短波极低信噪比条件下的数据传输技术研究与实现[D]. 郭华永.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S1)
- [9]极低信噪比条件下短波DS/SS系统设计[J]. 张秀丽,金力军.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2(04)
- [10]空间目标地基全天时多维度探测技术研究[D]. 陈宏毅. 长春理工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