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静脉尿路造影在儿童中的应用

动态静脉尿路造影在儿童中的应用

一、儿童动态静脉尿路造影的应用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段奕彤[1](2022)在《低剂量碘海醇CT尿路造影应用在小儿肾积水检查中的价值》文中认为目的研究低剂量碘海醇CT尿路造影应用在小儿肾积水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50例肾积水患儿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低剂量碘海醇CT尿路造影和静脉尿路造影。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最终诊断的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尿路显影率与假阴性率,不同程度肾积水患儿低剂量碘海醇CT尿路造影检查的图像评级。结果低剂量碘海醇CT尿路造影检查的尿路显影率94%明显高于静脉尿路造影的66%,假阴性率0明显低于静脉尿路造影的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儿中,轻度肾积水26例、中重度肾积水24例。轻度肾积水患儿低剂量碘海醇CT尿路造影检查图像优良率100%明显高于中重度肾积水患儿的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积水患儿行低剂量碘海醇CT尿路造影的尿路显影率高,可有效降低假阴性率。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肾积水的病因和程度调整肾排泄期的扫描延迟时间,以获得最佳的全尿路图像。

闫晓敏[2](2021)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评价成人重复肾功能》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99mTc-DTPA(99mTc-二乙烯三胺五乙酸)肾动态显像在成人重复肾畸形肾功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经B超或腹部CT诊断为重复肾并于核医学科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的患者19例,其中女14例,男5例,年龄18-70岁;另选取在山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因尿路感染等症状于核医学科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正常的非重复肾畸形患者19例作为对照组,其中10例为女性,9例为男性,年龄与实验组相匹配。显像后可通过勾画双肾及重复肾上下半肾ROI获得肾图、GFR及重复肾上下部分摄取率等数据。统计学处理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个样本均数间两两比较LSD-t检验及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19例患者中,共计20个重复肾(1例患者左、右双侧重复肾),其中左侧重复肾13例,右侧重复肾7例。实验组20个重复肾的肾图类型分别为正常肾图9个、非正常肾图11个(持续上升型4个、抛物线型3个、低水平延长型4个)。实验组中4个肾肾功能损伤较严重,无法评估Tmax、T1/2及20分钟清除率;3个肾肾动态全程未出现Tmax;7个肾肾动态全程未出现T1/2;3个肾肾动态全程未出现20分钟清除率。。实验组与对照组双肾GFR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实验组重复肾正常肾图组与非正常肾图组双肾GFR与对照组双肾GFR行ANOVA分析,多组间均数两两比较行LSD-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根据患肾和对侧肾脏是否符合正态分布,通过选择两配对样本t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对实验组患肾和对侧肾脏的所有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肾与实验组对侧肾20分钟清除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Tmax(P=0.101)、T1/2(P=0.158)及GFR(P=0.3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20个患肾中,有16个患肾上下两部分清晰可辨,4个患肾因肾积水严重等原因显影不清,无法精确勾画上下半肾。相对于整个肾脏,3个患肾的重复肾节段摄取率<30%,6个患肾的重复肾节段摄取率为30%~50%,7个摄取率>50%。另外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对三个不同摄取区间各项数值进行比较,结果双肾总GFR(P=0.385),患肾Tmax(P=0.466),患肾20分钟清除率(P=0.348)均无显着差异;结论:(1)肾图正常的重复肾患者仍可保持良好的肾功能;而肾图不正常者常伴有肾功能异常。(2)TAC曲线所产生的各项数据中,与Tmax及T1/2相比,20分钟清除率是反映肾脏清除功能较敏感的指标,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在以后工作及研究中可以加强20分钟清除率数据应用。(3)当出现肾脏重复节段摄取率≥50%时,摄取率数值可信度较小,此时应根据TAC各项参数来判断肾功能改变。

董淑荃[3](2020)在《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行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致小儿肾积水行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Anderson-Hynes,即A-H术)术后并发症的差异,为选择开放A-H术和腹腔镜A-H手术治疗小儿肾积水进一步提供临床客观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08月至2019年12月诊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458例患儿的病历资料,对其中“单侧单纯UPJO 3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20例中开放A-H手术(Open Pyeloplasty,OP)239例、腹腔镜下A-H术(Laparoscopic Pyeloplasty,LP)81例。开放A-H术239例中(开展初期前3年69例),男125例、女114例,年龄17天至14岁,中位年龄2.3岁,<1岁17例、1-6岁186例、>6岁23例;左侧148例、右侧91例。腹腔镜下A-H术81例中(2016-2019年开展初期前3年病例),男45例、女36例,年龄最小8月、最大13岁,中位年龄3.5岁,<1岁3例、1-6岁73例、>6岁5例;左侧51例、右侧30例。全部病例就诊原因依次为产前检查或体检发现肾积水、腰腹部疼痛和腹部包块。所有病例选择如下部分辅助检查:B超(B-ultrasound)、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VU)、泌尿系ECT(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radionuclide renal dynamic imaging,SPECT)、磁共振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或计算机体断层摄像尿路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膀胱镜下输尿管插管逆行造影(Retrograde Pyelography,RP),极重度或巨大肾积水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Voiding Cystourethrography,VCUG)等。术前综合研判确诊单侧(左侧/右侧)UPJO致肾积水伴中、重度肾盏扩张,合并患肾功能不同程度的受损。OP组者术中常规留置肾造瘘管、支撑管及肾周引流管;LP组者术中常规放置双“J”管(D-J管)及肾周负压引流管。全部病例术前肾功能如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均正常,尿常规(Urine routine,尿Rt)无异常,无尿路刺激征等泌尿系感染。上述病例经开放A-H术或腹腔镜A-H术术后均出现多种并发症。结果:320例中,开放A-H手术组(OP组)239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如下:术后再梗阻23例、术后裁剪肾盂/吻合口漏尿31例、术后泌尿系感染23例、术后腰痛及血尿15例、一过性并发症如麻醉后的头疼呕吐29例。腹腔镜下A-H术组(LP组)81例的术后并发症如下:术后再梗阻11例、术后裁剪肾盂/吻合口漏尿5例、术后泌尿系感染7例、术后腰痛及血尿17例、术后肠梗阻3例、一过性并发症如麻醉后的头疼呕吐17例、以及皮下气肿和网膜脱出5例。经统计学处理:术后再梗阻、术后裁剪肾盂/吻合口漏尿、术后泌尿系感染在OP术与LP术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一过性并发症如麻醉后的头疼呕吐、术后腰痛及血尿在OP术与LP术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病例集中的1-6岁组,上述各指标在OP术与LP手术间的统计学处理结果同上。上述各指标在<1岁和>6岁,病例数及术后并发症少,不适合做统计学分析。若以A-H术开展的前3年为初期开展,上述各指标在OP术与LP手术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P并发症多。结论:UPJO致小儿肾积水A-H术后难免发生并发症,开放A-H术与腹腔镜A-H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种类共异性并存。术后再梗阻、尿外渗等是影响疾病预后的重要并发症,与术式的选择有关。在A-H术开展的初期,首选开放A-H术;对大于1岁以上者,宜首选腹腔镜下A-H术治疗UPJO。

石志康[4](2020)在《儿童重复肾合并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异常的诊疗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重复肾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泌尿系统发育异常,其发病率大约为0.8%,女性发病率较高,可达男性发病率的2倍,大部分重复肾为单侧,单侧重复肾是双侧重复肾的6倍,左侧发病率是右侧的1.5-2倍,完全型重复肾是不完全型重复肾的4倍。而且重复肾经常会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输尿管囊肿、输尿管反流及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狭窄等异常。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大部分患儿在其母亲孕检行彩超检查时即可发现。重复肾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的女孩大多有会阴部持续滴尿的表现而去就诊,而重复肾合并输尿管囊肿、输尿管膀胱反流及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患儿大多数无临床症状,常因偶然发现的发热性泌尿系感染、腰腹痛或血尿前去医院就诊发现。由于重复肾及其合并异常畸形的复杂性,其诊断往往需要一系列的影像学检查,主要有泌尿系彩超、计算机断层扫描尿路成像技术(CTU)、核磁共振水尿路成像技术(MRU)、排泄性膀胱尿道X线造影术(VCUG)、静脉肾盂造影(IVP)、放射性核素检查等。其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大部分无症状的且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的患儿可采取保守治疗并定期复查的策略。手术方法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而定,主要手术方法包括内镜下输尿管囊肿经尿道切开(TUI)、输尿管-输尿管吻合术(UU),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切除术,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及输尿管上端夹闭术等。近年来,腹腔镜和达芬奇机器人等微创技术也逐渐的应用到重复肾的诊疗当中,但其仍未普及,开放手术仍然是一项不错的选择。本研究收集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泌尿外科收治的50例行手术治疗的重复肾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国内外文献,对该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研究目的本研究对重复肾合并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异常的发病机制、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诊断进行分析,进一步比较开放和腹腔镜下重复肾输尿管膀胱再植术、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切除术的手术治疗和预后。方法本研究所纳入病例数50例,他们均在2017年02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泌尿外科,患儿均被确诊为重复肾合并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异常并行手术治疗。手术时平均年龄17.16±12.36月,男性17例,女性33例;左侧33例,右侧15例,双侧2例;完全型46例,不完全型4例。其发现原因:孕检17例,体检16例,反复泌尿系感染9例,排尿异常6例,腹痛2例。其合并膀胱输尿管连接部情况:输尿管异位开口 14例,输尿管囊肿12例,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狭窄6例,输尿管膀胱反流(VUR)10例,输尿管囊肿并VUR5例,输尿管异位并囊肿2例,输尿管异位并VUR1例。本组研究患儿术前检查行泌尿系彩超50例,CTU50例,排泄性膀胱尿道X线造影术(VCUG)46例,肾动态30例。根据病情行重复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和重肾重复输尿管切除术,经过家属同意后再将其分别随机分为开放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手术均在全麻下完成,腹腔镜手术组均采用经腹途径进行手术,交代患儿于术后1月、3月、6月及1年门诊常规行泌尿系彩超及尿常规检查复查随访。结果50例重复肾患儿中均行彩超检查,发现重复肾45例(90%),行CTU者均发现重复肾;有19例存在输尿管囊肿,除1例来源于下位输尿管外均来源于上位输尿管,17例存在输尿管异位,均来源于重复肾上位输尿管,16例存在VUR(1例上下输尿管均反流,1例上位输尿管反流),14例来源于下位肾输尿管。行开放重复输尿管膀胱再植术(A组)17例,气膀胱下经腹腔镜重复输尿管膀胱再植术(B组)10例,开放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切除术(C组)16例,腹腔镜下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切除术(D组)6例,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下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切除术(E组)1例,术后A组和B组分别出现1例泌尿系感染,经口服抗生素后治愈;C组出现1例输尿管残端感染再次行手术切除输尿管残端。余患儿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临床症状均消失,复查彩超发现输尿管囊肿较前减小或消失,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程度也均较前明显缓解。结论1.泌尿系彩超、CTU、肾动态显像、VCUG检查相互补充,基本可以明确诊断重复肾合并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异常,并为其治疗提供依据。2.重复肾合并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异常中,上位肾主要合并症为输尿管囊肿和输尿管异位开口,而下位肾主要合并症为VUR。3.重复肾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和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切除术是重复肾合并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异常的主要手术方法,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各有利弊,两者均可有效的用于其治疗。

薛丁玮[5](2020)在《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在泌尿系统疾病诊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红外二区(second near-infrared region,NIR-II,1000 nm~1700 nm)荧光成像相较于目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及临床应用的可见光(400 nm~700 nm)及近红外一区(first near-infrared region,NIR-I,750 nm~900 nm)成像具有更高的成像分辨率、穿透深度和信噪比,因此基于NIR-II波段的大深度成像及成像引导下的光热治疗成为近年来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基于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应用于泌尿系统疾病诊疗的可行性展开了研究,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的研究中,我们首先对已通过临床认证的荧光染料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进行荧光发射光谱测定,首次发现MB除了广泛认知的NIR-I荧光信号,其在NIR-II同样存在着理想的荧光信号,在完成了对MB一系列光学表征实验后,我们首先利用体外模拟实验初步明确了MB NIR-II荧光成像相较于MB NIR-I荧光存在明显的成像优势,并在体内活体成像实验(逆行性膀胱造影、排泄性尿路造影、术中输尿管定位)中进一步验证了MB NIR-II荧光成像相较于MB NIR-I荧光成像存在明显的成像优势,并基于MB NIR-II荧光成像实现了有效的肾功能成像。本部分研究开创了MB NIR-II活体荧光成像的先河,为NIR-II荧光技术应用于临床,特别是泌尿系统疾病的诊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在第二部分的研究中我们对多种NIR-II荧光探针进行筛选,发现新型半导体聚合物纳米材料L1057具有相对理想的NIR-IIb荧光效应。由于NIIR-IIb是NIR-II中相对更理想的子窗口,因此我们在完成了对L1057一系列的光学表征和生物相容性实验后对L1057应用于NIR-IIb活体成像进行了探究性实验,包括全身血管成像、无创性穿颅脑血管成像、胃肠道显影和膀胱肿瘤成像,并设置了与常规NIR-II活体成像的对比实验,验证了L1057在NIR-IIb成像窗口相较于NIR-II窗口具有更好的成像效果,并利用L1057光热效应实现了在L1057 NIR-IIb成像引导下小鼠皮下膀胱癌移植瘤的有效光热治疗。本部分研究为NIR-IIb荧光成像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及临床应用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同时为成像引导下的膀胱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吴玉斌,郑悦[6](2014)在《影像学检查在小儿血尿诊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血尿是小儿泌尿系统疾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病因错综复杂,影像学在血尿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超声为泌尿系统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CT对于诊断微小占位病变更敏感,MRI具有无须对比剂、无创伤及辐射和组织分辨率高的优点,IVP可动态观察泌尿系统病变,VCUG主要诊断下尿道疾病及膀胱输尿管反流,ECT用于评价分肾功能,本文将对其综述。

李宏林[7](2010)在《无压式大剂量动态静脉尿路造影在诊断泌尿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无压式大剂量动态静脉尿路造影在诊断泌尿系疾病中应用价值。方法 85例临床考虑泌尿系疾病并经静脉尿路造影患者作为本组观察对象,其中43例行无压式大剂量动态静脉尿路造影,所有病例均在透视监视器的观察下实时点片;另42例行常规静脉尿路造影作对照。结果两种方法比较,无论从检出率、不良反应、造影效果和时间上,前者都优于后者。结论无压式大剂量动态静脉尿路造影可动态观察尿路全程显影情况,有效缩短传统的造影过程,减少患者因压迫而引起的痛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宝华,崔现成,郝永,付孝根,杨益,宋磊[8](2007)在《数字遥控X线机对儿童静脉肾盂造影的诊断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应用数字遥控X线系统进行儿童动态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患儿平卧于检查床上,应用数字遥控X线机点泌尿系平片一张,注入造影剂后去除常规加压取头低足高1520°,电视监视下待机摄取最佳显示体位最佳时机片,对20例儿童应用以上数字遥控X线系统动态法与20例应用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常规法泌尿系造影的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应用数字遥控X线系统动态静脉肾盂造影均能动态观察尿路全程显影情况,并提前结束检查11例,正常结束检查6例,延迟结束检查3例。且参照有关影像质量标准及临床诊断需要进行评估,满意达标率达97%。而应用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常规法泌尿系造影有6例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清楚显示尿路全程显影情况。正常结束检查15例,延迟结束检查4例,有1例未能完成整个造影检查。影像满意达标率仅达90%。结论用数字遥控X线系统动态静脉肾盂造影法在实际工作中能更好地针对儿童泌尿系统病变进行多角度动态观察,最大限度地保证照片的质量,对输尿管的全程显示率优于常规尿路造影,适当缩短和延长造影时间,对儿童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车英玉[9](2007)在《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MRI评估肾积水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肾积水是泌尿外科和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也是引起小儿肾功能不足和肾衰的主要原因。虽然目前关于积水肾脏形态和功能评估的影像诊断方法有很多,包括超声、静脉尿路造影(IVU)和利尿性肾核素造影(DRS)等;但是对于积水肾脏,明确其是否存在尿路梗阻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其功能评估也存在一定的争议。近年来随着检查技术的进步,磁共振(MRI)不仅可比超声提供更多的形态信息,而且计算机辅助后处理技术也可以对其进行客观量化的功能评估和像DRS一样对梗阻进行分级。目前MR尿路造影(MRU)定量分析肾脏功能的效果还存在一定不足,对重度功能受损的肾脏评估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制定出MRU评估肾脏形态和功能的参数标准,使这些MRU参数的使用可以更为可靠有效预测梗阻发展,是当前影像诊断医师和泌尿外科医师共同面临的问题。研究包括动态增强MRI评估尿路梗阻IVU不显影肾脏的应用研究和动态MRU对肾脏排泄功能的评估以及排泄参数和弥散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散系数(ADC)的相关研究。研究目的主要是①通过对肾积水患者进行动静态结合的MRU和DWI检查,分析泌尿系MRI包括弥散加权成像在肾积水患者肾脏形态和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对于IVU不显影者,为临床治疗肾积水的手术时机及方案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信息;②初步探讨ADC值与肾脏排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判定肾功能受损程度及预测病变进展提供可靠的依据。研究一动态增强MRI评估尿路梗阻IVU不显影肾脏的应用价值一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和分组选取经B超和手术证实的单侧梗阻性肾积水患者21例(左侧15例,右侧6例),其对侧肾脏形态和功能均在正常范围。按IVU检查的常规准备,首先摄取腹部立位片一张,注入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后于7、15、30分钟及放腹带后各摄片一张,观察泌尿系显影情况。依据放腹带后一侧肾脏是否显影将研究病例分为显影组和不显影组。显影组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7~53岁(33±9岁);不显影组7例(男6例,女1例),年龄9~45岁(31±7岁)。2.动态增强MRI扫描在IVU检查后一周内进行。使用西门子公司1.0Tesla磁共振扫描机(Impact),国产非离子型顺磁性钆喷酸葡胺(Gd-DTPA)造影剂。患者仰卧位于检查床上,采用体部线圈,平扫和增强时均以冠状面T1加权成像,记录应用对比剂后1 min,3 min,5 min,10 min,15 min,30min,45 min和60 min时相同层面的图像。依据Dalla-palma,孟然等人的研究方法,分别选取每帧图像的肾实质和集合系统作为感兴趣区(ROI),计算其信号强度(SI)和相对信号强度(RSI)。RSI=注射对比剂后SI/注射对比剂前SI。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由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取P<0.05为检验水准。二结果1.MRI平扫显示患者双侧肾脏良好形态结构,和B超结果一致,显示为15例左肾积水,6例右肾积水。显影组经动态增强MRI检查后诊断结果为: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4例,输尿管中段狭窄2例,输尿管结石8例;不显影组经动态MRI诊断结果为: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3例,输尿管中段狭窄1例,输尿管结石3例。2.显影组积水肾实质与对侧在60分钟内RSI无显着差异,集合系统60分钟内RSI有显着差异(P<0.05)。3.不显影组积水肾实质与对侧在60分钟内RSI有显着差异,集合系统60分钟内RSI有显着差异(P<0.05)。4.显影与不显影组间肾实质和集合系统在60分钟内RSI都有显着差异(P<0.05)。研究二尿路梗阻患者Gd-MRU排泄参数和DWI表观弥散系数相关性分析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选择临床上经B超、IVU、CT等证实的梗阻性肾积水11例,其中成人3例(24-51岁),儿童8例(3-16岁,平均8±4岁)。另取单侧肾积水患者的肾脏作为正常对照组(9例),成人2例,儿童7例,年龄3—51岁(17±16岁)。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是超声诊断单侧或双侧尿路梗阻性肾积水,不包括重度膀胱输尿管反流,孤立肾梗阻和其它相关膀胱或输尿管畸形以及无尿路感染。研究方案经郑州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儿父母或监护人同意。2.检查方法使用PHILIPS公司生产的Intera Achieva Release 1.5T MR机器,选用体部线圈,采用呼吸门控技术,进行常规T1加权序列和T2加权序列,DWI轴位,及重T2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动态MRI扫描序列为T1W快速自旋容积梯度回波序列(TFE),注射造影剂后连续扫描3分钟,再以1分钟间隔持续扫描至10分钟,然后延迟至15和30分钟再加扫两组图像。3.图像后处理首先在ADC图中勾画出感兴趣区测量出ADC值。然后处理来自静态T2加权像的3D容积图像。最后从T1动态序列进行冠状位MIPs图像重建,用于RTT的评估。选择经肾门截面皮质和髓质两个不同感兴趣区,并设计每幅图像的准确感兴趣区的相对信号强度与时间关系,产生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肾脏皮质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达峰时间为Tc1和TC2,髓质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达峰时间为Tm。记录Tc1和Tm时间点的相对信号强度用来计算皮质和髓质达峰时间的RSIc1和RSIm。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由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方法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取P<0.05为检验水准。二结果1.T2加权MRU显示双侧肾盂积水患者2例,单侧肾盂积水患者9例。积水肾脏13个,其中输尿管肾盂连接处结石1例,术后中段输尿管狭窄1例,输尿管未见明显狭窄1例,其余为输尿管肾盂连接处狭窄。2.有9个积水肾脏平均ADC值(1.7959±0.2063×10-3mm2s-1)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2.194±0.2685×10-3mm2s-1)(P=0.002),另有两个积水肾脏ADC值出现高于对侧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317124×10-3mm2s-1和2.72288×10-3mm2s-1。3.依据RTT时间可判定正常肾脏11个(RTT≤4分钟),可疑梗阻肾脏(4分钟<RTT≤8分钟)或梗阻肾脏(RTT>8分钟)11个。4.正常肾脏的皮质和髓质各达峰时间的相对信号强度RSIc1和RSIm与积水肾脏皮质和髓质达峰时间相对信号强度相比,RSIc1无显着差异,RSIm积水组较正常对照组显着降低(P=0.003)。有三例皮髓质分界不清无髓质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被排除在外。5.ADC值与RTT有显着负相关性,(r=-0.642,P=0.001)。RSIm与ADC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性(r=0.693,P=0.001)。结论1.静态MRU可初步评估尿路梗阻性疾病梗阻部位。2.动态增强MRU可以更形象地评估尿路梗阻性疾病扩张尿路的形态,以及准确敏感地反应出肾脏功能,并对临床诊断梗阻性。肾积水的病因提供更加完整的信息。3.动态增强MRU技术可以评估梗阻性积水肾脏,尤其是肾脏在IVU不显影时积水肾脏的形态和功能,为临床选择手术时机和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4.DWI图像可初步了解尿路梗阻性疾病肾实质水分子运动及血流情况。5.ADC值与RTT和髓质达峰时间相对信号强度对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评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DWI和动态MRU结合可从分子水平初步评估肾脏不同程度积水时的功能改变,为临床判定肾脏受损程度及预测病变进展提供依据。

蔡冰,陈方,谢华,耿红全,徐卯升,薛皓亮,李佳宁,吴靖川,刘国华,李衷初[10](2003)在《利尿性肾图在小儿肾孟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致肾积水诊断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探讨以利尿性肾图替代静脉尿路造影对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引起的肾积水进行诊断的可能性。方法 对1995年8月至2001年10月间的52例同时行静脉尿路造影和利尿性肾图检查并进行了肾盂成形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7例,女5例,年龄0.2~13岁(平均6.5岁)。结果 本组52例静脉尿路造影对梗阻部位判断有52例(100%)正确;利尿性肾图检查后,52例患儿梗阻部位的判断也都(100%)正确。静脉尿路造影和利尿性肾图在梗阻部位诊断上差异没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 在诊断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上,以利尿性肾图来替代静脉尿路造影是可行的。

二、儿童动态静脉尿路造影的应用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童动态静脉尿路造影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低剂量碘海醇CT尿路造影应用在小儿肾积水检查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低剂量碘海醇CT尿路造影
        1.2.2 静脉尿路造影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法的尿路显影率与假阴性率比较
    2.2 不同程度肾积水患儿低剂量碘海醇CT尿路造影检查的图像评级比较
3 讨论

(2)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评价成人重复肾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显像仪器及方法
    1.3 图像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显像结果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总GFR统计学对比分析
    2.3 实验组肾图正常组、肾图非正常组与对照组双肾GFR统计学对比分析
    2.4 实验组患肾与对侧肾各项指标统计学对比分析
    2.5 三组摄取率区间肾脏指标统计学对比分析
    2.6 7例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
3 讨论
4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肾脏核素显像在重复肾畸形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行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致肾积水术后再梗阻及并发症的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儿童重复肾合并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异常的诊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
前言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儿童重复肾合并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异常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在泌尿系统疾病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1 绪论
    1.1 泌尿系统常规成像方法
    1.2 生物成像与NIR-II荧光成像
    1.3 光热治疗
    1.4 本论文章节安排
2 基于临床可用的亚甲基蓝NIR-Ⅱ荧光成像用于泌尿系统结构及功能成像的研究
    2.1 引文
    2.2 材料与器材
    2.3 实验方法
    2.4 实验结果
    2.5 本章小结
3 新型纳米材料L1057 用于NIR-Ⅱb活体成像及成像引导下膀胱肿瘤光热治疗的研究
    3.1 引文
    3.2 材料与器材
    3.3 实验方法
    3.4 实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4.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创新点
    4.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用于肿瘤成像以及手术的近红外二区分子染料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6)影像学检查在小儿血尿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超声
    1.1肾脏病变的超声诊断
    1.2超声在输尿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3超声在膀胱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4超声对肾脏血管疾病的诊断
2 腹部平片
3 CT
4 静脉肾盂造影(IVP)
5 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
6 逆行肾盂造影
7 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8 磁共振成像(MRI)
9 核素显像
10 膀胱镜

(7)无压式大剂量动态静脉尿路造影在诊断泌尿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设备
    1.3 检查方法
2 结果
    2.1 造影情况
    2.2 不良反应
3 讨论

(9)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MRI评估肾积水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一 动态增强MRI评估尿路梗阻IVU不显影肾脏的应用价值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二 尿路梗阻患者Gd-MRU排泄参数和DWI表观弥散系数相关性分析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图
结论
综述
    小儿先天性尿路梗阻的诊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写词索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在校期间参与学术活动
    致谢

四、儿童动态静脉尿路造影的应用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低剂量碘海醇CT尿路造影应用在小儿肾积水检查中的价值[J]. 段奕彤. 中国实用医药, 2022(03)
  • [2]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评价成人重复肾功能[D]. 闫晓敏.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行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性分析[D]. 董淑荃.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4]儿童重复肾合并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异常的诊疗分析[D]. 石志康. 郑州大学, 2020(02)
  • [5]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在泌尿系统疾病诊疗中的应用研究[D]. 薛丁玮. 浙江大学, 2020(01)
  • [6]影像学检查在小儿血尿诊断中的应用[J]. 吴玉斌,郑悦.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4(04)
  • [7]无压式大剂量动态静脉尿路造影在诊断泌尿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 李宏林.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0(04)
  • [8]数字遥控X线机对儿童静脉肾盂造影的诊断价值[J]. 张宝华,崔现成,郝永,付孝根,杨益,宋磊. 临床军医杂志, 2007(06)
  • [9]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MRI评估肾积水的应用研究[D]. 车英玉. 郑州大学, 2007(04)
  • [10]利尿性肾图在小儿肾孟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致肾积水诊断中的作用[J]. 蔡冰,陈方,谢华,耿红全,徐卯升,薛皓亮,李佳宁,吴靖川,刘国华,李衷初.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3(05)

标签:;  ;  ;  ;  ;  

动态静脉尿路造影在儿童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