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自治区土壤侵蚀特点及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张宸嘉[1](2020)在《柯西河流域农户生计资本评价与生计可持续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可持续生计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基础性和前沿性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以来,国际社会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合作努力,以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联合国已经制定了两次可持续发展目标议程(《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方式是人类经济社会未来的理想发展模式,但可持续发展方式的推进却是极端困难的,关键的障碍就是全球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有约20亿人口至今无法解决温饱,脱贫和可持续生计问题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障碍之一。不解决贫困人口的可持续生计问题,就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生计问题的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论文通过迄今最系统的文献计量学和知识图谱分析,揭示了国际、国内可持续生计研究的演变趋势、研究前沿、学科体系、竞争态势、学术影响力差距等。柯西河流域是开展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的典型代表性区域。柯西河流域(Koshi River basin,KRB)是位于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山脉(Hindu Kush Himalayas,HKH)地区一个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跨越中国、尼泊尔和印度三个国家的跨境流域。而HKH地区是南亚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复杂区域,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和反馈极为敏感。柯西河流域所在区域还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非常落后,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特别是地理资源综合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大多数人依赖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加之劳动力素质低,导致解决温饱和生计成为最基本的问题和发展挑战。这样的区域是尼泊尔本国及国际扶贫研究机构关注的焦点,是全球开展生计可持续性问题研究的典型区域。论文对此予以深入分析和阐述。从生计资本评价特别是关键生计资本识别和评价入手开展柯西河流域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是流域可持续生计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际山地研究中心合作项目,论文以中国及尼泊尔境内柯西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在对该跨境流域的气候、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经济及生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生计可持续性评价、关键生计资本识别及生计政策设计研究,重点以生计资本评价为主要问题,以深入观察和识别制约柯西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资本、影响因素及其解决途径。论文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定量评价了可持续生计国际、国内研究进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生计可持续性、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及对各种生计资本的影响因素详细分类,从县域尺度、家庭尺度、性别尺度等3个尺度,主要开展了两个方面的生计资本评价,一是整体生计资本的空间格局、结构、生计资本类型特点等,二是关键资本的定义、识别和评价,获得以下结论及认识:(1)流域内整体生计资本水平较差,上游、中下游地区5种生计资本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农户生计可持续状况较差;(2)不同家庭生计资本差异明显,尤其是尼泊尔境内柯西河流域,农户家庭受气候变化影响,生计资本脆弱性较强、生计可持续能力较差,生计可持续能力受其适应能力、气候变化、地域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3)流域内存在明显的性别不平等现象,不同性别群体的生计可持续性、生计资本存在着明显的差异。(4)基于以上三个尺度对五大生计资本的可持续性及其影响因素的集成性评价,定义了“关键生计资本”的概念,并以DEMATEL方法进行关键生计资本识别与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识别出对特定区域、特定研究对象的当前生计资本状况影响力最大、最关键的资本类型。(5)生计资本评价、关键生计资本定义和识别,是生计政策与措施设计的关键科学依据。论文在生计资本评价、关键生计资本识别和评价的基础上,结合上游、中下游流域所处国家的不同国情,适度分析了国情特点,针对不同生计问题对象尺度,提出了面向县域、家庭和性别的可持续生计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是:(1)应用文献计量学与知识图谱方法,全面量化揭示可持续生计研究发展态势与特点。将可持续生计学科研究与文献计量学与知识图谱方法相结合,基于国内CNKI数据库和国际SCI-E、SSCI数据库,以迄今可持续生计领域研究所有文献为分析对象,通过系统定量分析和知识图谱展示,全面揭示了国际、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发展态势、前沿方向、合作网络、学术影响力等,这是目前国内关于可持续生计的最前沿科学计量学研究成果。对开展该领域研究及把握国际前沿动态有指导意义。(2)构建了柯西河流域生计资本评价框架并进行了量化评价。开展了针对柯西河流域县域、家庭及性别等3个尺度的生计资本评价研究,三个尺度相互比较、相互印证,丰富和深化了跨境流域生计可持续发展理论。(3)拓展了生计资本的有关概念和内涵,提出了关键生计资本概念。论文创新性的定义了“关键生计资本”的概念,而且进行了关键生计资本的定量评价。综合3个维度的分析,进行了关键生计资本及其影响因素的集成性评价,得出了3个维度的生计资本及其影响因素的关键性、重要性排序。另外,文章还基于柯西河流域的传统农业经济、自然生态环境特点,结合对生计资本的定量评价分析,提出了针对三个不同尺度(区域、家庭及性别)的高度具有针对性的生计策略建议。
赵春敬[2](2020)在《拉萨河流域典型洪积扇侵蚀沟形态特征及其对集水区的水文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洪积扇是青藏高原地区珍贵的土地资源,强烈的沟蚀引发了洪积扇生态环境破坏、“人地矛盾”等一系列问题。研究洪积扇侵蚀沟的形态与空间分布特征,对深入认识侵蚀沟发育过程及沟蚀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进而可促进洪积扇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但受西藏地区缺氧与高寒气候等的限制,很难通过传统地面测量方法获取大范围侵蚀沟信息。为此,本研究对实地调查、无人机航拍影像和Google Earth影像提取三种方法获得的侵蚀沟形态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探明了两种影像数据适宜提取的侵蚀沟参数范围。在此基础上,提取了拉萨河流域12个典型洪积扇集水区的沟蚀信息,分析了洪积扇及其上方坡面侵蚀沟的形态特征与空间分异规律,探讨了洪积扇沟蚀特征对集水区的水文响应,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中,无人机航拍影像和Google Earth影像提取的侵蚀沟沟长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实地测量沟长的偏离度分别集中在2.0%5.0%、0.4%14.0%),适宜提取的沟宽范围是4.0010.00 m(偏离度均低于20%)。但受影像分辨率和侵蚀沟下垫面情况影响,Google Earth影像提取沟宽值与实测值的接近程度低于无人机航拍影像。利用两种影像提取的沟长结果比较吻合(平均偏离度集中分布在2%5%之间),提取沟宽结果则相差较大(平均偏离度集中分布在015%之间)。这表明,当测量精度要求高且研究范围较小时,适合采用无人机航拍影像;当范围较大或危险区域中,适合采用Google Earth影像。2.研究范围内,12个洪积扇上的侵蚀沟数量分布不均,土地利用类型以牧草地为主的洪积扇上侵蚀沟数量较多;侵蚀沟密度、裂度分别集中分布在0.374.20 km/km2、2.00%4.10%之间,66.7%的洪积扇上侵蚀沟总体积在100 000 m3以内;位于洪积扇的侵蚀沟多呈“细长型”,其长度、宽度、面积和体积集中在低值区;沟长与沟面积具有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沟长与沟宽、体积间无显着相关关系。3.洪积扇上方坡面的侵蚀沟数量总体上多于对应洪积扇上的侵蚀沟数量,其形态较洪积扇侵蚀沟更加“细长”;坡面侵蚀沟密度、裂度分别集中在2.003.67 km/km2、2.61%4.84%之间,均随着海拔的上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研究区范围内,侵蚀沟密度、裂度的峰值出现在3 8004 000 m高程范围,此处为坡面与洪积扇交界处,是沟蚀剧烈区域,也是防治侵蚀沟的重点部位。4.研究表明,汇水面积、坡面占比与洪积扇沟蚀特征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P>0.05);主沟比降对洪积扇沟蚀影响显着(P<0.05),集水区主沟比降越小,洪积扇侵蚀沟密度越小,可通过抬高主沟道下游的沟床以降低主沟比降,抑制洪积扇上侵蚀沟的发展;坡面侵蚀沟密度与洪积扇侵蚀沟密度、侵蚀沟裂度间存在显着正相关性(P<0.05),坡面侵蚀沟作为径流通道影响着到达洪积扇的径流状况,进而影响着洪积扇上沟蚀特征。
邓冉[3](2020)在《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潜在建设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文中认为国家公园是全球自然保护地的主要部分之一,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方式,其最终目标是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青藏高原是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潜在建设区域的主体区域,其幅员辽阔,地形地貌、景观类型和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亚洲水塔”,也是我国乃至世界的生态安全屏障。目前,青藏高原正在重点推动以保护“亚洲水塔”“中华水塔”生态服务功能为目的的“地球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设,加强长江、黄河等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将具有国家代表性、生态完整性、管理可行性的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实行整体保护、系统保护。青藏高原国家公园建设的首要功能是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对于判别生态系统健康、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加强具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及受损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设专题”(2019QZKK0401)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管理体制与管控技术”(XDA20020303)项目,对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潜在建设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开展研究。基于青藏高原实际情况,以结构-功能-进程为切入点,参考国外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估框架,构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遥感评估框架,在此基础上,建立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法得到指标权重,以生态分区为单位,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进行评价,并对第三极国家公园群的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主要得到如下研究成果:(1)构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遥感评估框架与指标体系。通过国内外生态系统完整性研究方法与评估框架进行梳理,以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进程为视角,从生态系统格局、生态系统质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问题和人为压力五个方面建立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遥感评估框架,在此基础上选择景观分离度(生态系统格局)、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生态系统质量)、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土壤侵蚀(生态问题)、畜牧量、路网密度、人口密度和夜间灯光指数(人为压力)为具体评价指标,以MODIS遥感影像、夜间灯光遥感等为基础数据源提取指标信息,以生态区为单位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进行综合评价。(2)获得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空间分布格局。通过对评价结果分析表明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介于0.280.91,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平均值0.58,处于较为适中的状态。其中,有0.06%的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低于0.4(差),68.15%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介于0.40.6(适中),31.66%的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介于0.60.8(良好),0.12%的区域生态系统用完整性指数高于0.8(优秀)。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整体呈现西北低、东南强的格局,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高低分界线较为明显,西北部生态系统完整性整体低于其东南侧生态系统完整性,处于适中状态;东南部生态系统完整性整体较高,大面积处于良好的状态。(3)为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设提出优化建议。基于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结果与现有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备选区叠加分析,本研究认为现有国家公园备选区的保护范围与个数有待进一步确定。因此,为合理推动第三极国家公园群的设置与建设,文章以此目标,分别提出了相关措施:一是将评价结果中生态系统完整性好的区域作为备选区基本条件划定保护范围,做到应保尽保;二是考虑区域现有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社会人文特色等要素,进一步优化国家公园备选区的个数与范围,避免出现保护空缺与过度保护;三是与国土空间规划等规划方案相衔接,尽量排除压力源对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影响。
陈同德,焦菊英,王颢霖,赵春敬,林红[4](2020)在《青藏高原土壤侵蚀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青藏高原地貌类型多样,气候复杂,存在冻融、风力、水力和重力等多种侵蚀营力。在气候变化和高原人口增长的背景下,青藏高原的土壤侵蚀不断加剧。然而,相比我国其他区域,青藏高原的土壤侵蚀研究相对薄弱。通过梳理文献,对青藏高原的冻融侵蚀、风力侵蚀、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与分析,研究发现:冻融侵蚀的定义存在分歧,地质侵蚀和土壤侵蚀的概念存在混淆,与土壤侵蚀相关的基础研究缺乏。未来青藏高原研究应加强土壤侵蚀监测等基础工作,关注温度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重视土壤侵蚀防治工作,为保障我国生态屏障安全提供决策依据。
赵春敬,焦菊英,税军锋,王颢霖,陈同德,陈一先,安韶山,郭明航,杨力华[5](2019)在《西藏中南部侵蚀沟形态无人机航测与传统地面测量的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无人机和传统地面方法测量侵蚀沟形态的差异,研究无人机影像提取西藏地区侵蚀沟形态的适宜性,以期准确、快速获取西藏地区沟蚀参数,为该地侵蚀沟快速调查与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选取6个研究地点20条侵蚀沟,对实地测量与无人机正射影像提取的沟长、沟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实地测量相比,影像提取侵蚀沟沟长的平均偏差集中在2%~5%;沟宽的平均偏差集中在0~40%,其中实测沟宽范围在400~1 000 cm时,提取值和实测值的偏离程度最低。在6个研究地点中,影像提取值的偏离程度和侵蚀沟所处位置没有明显的关系。沟缘土质、沟缘线附近的植被及放牧对沟缘的踩踏是影响侵蚀沟形态提取的主要因素。[结论]无人机遥感可为西藏地区沟蚀监测提供便捷、可靠的数据源。
但山林[6](2019)在《高海拔环境敏感区域隧道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隧道作为山区道路建设的控制性工程,在我国的高原山地和中低山丘陵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它的修建在提升山区道路通行能力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区域水资源漏失、水质恶化、大气污染、隧道弃渣和土壤侵蚀加剧等,给隧址区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较严重的影响。为此,本文以G318林拉公路改造工程米拉山高海拔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对隧道建设区域的水环境、大气环境、固废环境和生态环境进行仿真评价,以期构建环境负效应小,社会认可的绿色生态型高海拔隧道。本文在系统分析隧道建设和营运期间环境效应的基础上,考虑到高海拔地区环境的动态延迟性和高阶非线性,结合理论分析、公众参与和现场调研情况,选取水环境、大气环境、固废环境和生态环境作为评价要素,选择系统动力学作为环评方法,据此构建了高海拔隧道环境影响系统动力学评价模型。建立了包括30个环境因子的因果关系图,然后进一步区分不同变量的性质,构建了包含6个状态变量、12个速率变量、26个辅助变量和62个参数的存量流量图,并采用基于决策人员偏好信息的改进的区间数层次分析模型确定了隧道建设区各环境要素的环保投资比例:水环境0.3509,大气环境0.2779,固废环境0.1302,生态环境0.2410。然后选取位于高海拔地区的雪山梁隧道和雁口山隧道校验了模型的可靠性,将其用于米拉山隧道的环境影响评价。得到如下结论:(1)隧道建设区域的水资源漏失量在施工期间持续增加,其中2015年2016年区域水资源漏失量从0缓慢增加到100万m3,2017年2018年7月则迅速增加到400万m3;在营运期间,水资源量略有回升,但变化不明显。水体SS含量在施工期间大致呈线性增加,2018年7月达到峰值106吨;2019年以后,由于系统主导反馈的改变,水体SS含量逐渐下降,到2032年已接近30吨,达到了水体SS含量的合理范围。(2)TSP排放量在隧道的施工和营运阶段持续增加,且主要集中在隧道外。2015年2018年,TSP排放量从0增加到750吨,到2032年TSP排放量达到1000吨;NO2的排放主要集中于隧道通车运营后,并且小型车是NO2的最主要来源。整个施工阶段仅向外界排放了4.2吨NO2,到2032年的排放总量接近1200吨。但和当地的大气环境容量相比,TSP和NO2的排放量仍在容许范围以内。(3)隧道的固废排放量在施工期间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2017年以后的施工阶段,增长速率显着增大,2018年7月达到峰值233万吨;在营运期间缓慢下降至227万吨。(4)隧道施工期间,区域新增水土流失量线性增加,2018年7月达到峰值1300吨,并且弃渣场是整个隧道建设区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单元,从根本上来看,还是由隧道洞渣的利用率偏低导致的;隧道通车后,土壤流失得到有效控制,2032年的水土流失增量已不足1000吨,远低于隧道所在地的容许土壤流失量。结果表明,米拉山隧道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对固废的影响最大,对水和大气的影响次之,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扰动较小,符合西藏自治区的环境保护规划。据此提出了合理的固废处理措施,实现了米拉山隧道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地区隧道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有益的参考。
邓健[7](2019)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小流域土壤侵蚀分级指标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指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的水利行业标准,对我国区域水土流失评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正在使用的最新标准是按《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对《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 190—96)进行修订得到的《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 190—2007)。其中,水力侵蚀强度分级是按照模型方法计算的土壤侵蚀模数进行区间划分,得到土壤侵蚀强度分级结果,该分级指标适用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如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区、西南土石山区、西北黄土高原区。由于西藏地区容许的土壤流失量较小,土壤侵蚀分级指标在西藏是否适用有待探讨。本文以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扎叶巴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RS和GIS技术,结合地面调查,分别采用CSLE模型和多因子综合法对研究区土壤侵蚀情况进行评价,开展对比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方法的扎叶巴小流域2017年土壤侵蚀评价。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对CSLE模型得到的土壤侵蚀模数进行分级,定量评价扎叶巴小流域土壤侵蚀情况,结果显示,研究区平均侵蚀模数为106.32t/(km2·a),土壤侵蚀量为7522.14t/a,土壤侵蚀强度以微度为主,最高侵蚀等级仅为强烈,侵蚀面积为2.61 km2,占总面积的3.69%。采用多因子综合法对扎叶巴小流土壤侵蚀情况做定性评价,结果同样以微度侵蚀为主,侵蚀面积为27.10 km2,占总面积的38.30%。可见,二者结果差异较大,结合实地调查,多因子综合法结果的总体布局情况相对较符合。2.CSLE模型与多因子综合法差异性分析。从土壤侵蚀的强度级别、侵蚀面积和总体布局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了二者结果差异性,结果表明:CSLE模型法的结果最高侵蚀等级仅为强烈,只有4种侵蚀强度级别,多因子综合法结果包含了所有强度级别;侵蚀面积上,CSLE结果得到研究区侵蚀面积为2.61km2,多因子综合法结果为研究区侵蚀面积27.10km2,侵蚀面积差为24.49km2;总体布局上,二者在总体分布上存在显着区别,但在细节方面可以看出CSLE结果中的轻度侵蚀部分刚好与多因子综合法中的强烈、极强烈区域相对应。3.土壤侵蚀分级指标试验与分析。对CSLE模型与多因子综合法的土壤侵蚀强度分布栅格图层做相关性分析,得相关系数为0.87,呈正相关,相关性较强。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土壤侵蚀分级指标研究试验方案,并得到8组试验结果,采用差异指数与相对误差两个指标对试验结果做精度分析,综合分析筛选出最佳试验结果作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小流域土壤侵蚀分级指标,即微度侵蚀:<30 t/(km2·a),轻度侵蚀:30100 t/(km2·a);中度侵蚀:100380 t/(km2·a),强烈侵蚀:380650 t/(km2·a),极强烈侵蚀:6501200 t/(km2·a),剧烈侵蚀:>1200 t/(km2·a)。
马波,张加琼,税军锋,赵春敬,杨力华,王颢霖,陈同德,刘欣,曹晓萍,赵广举,易云飞,安韶山,郭明航,焦菊英[8](2018)在《西藏中东部地区土壤侵蚀野外调查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西藏自治区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属高寒环境,土壤侵蚀复杂多样。通过实地调查,旨在系统了解西藏中东部人口稠密区土壤侵蚀特征,为该区今后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依据。[方法]调查组于2018年8月12—28日赴西藏自治区,沿林芝、工布江达、拉萨、曲水、日喀则一带选取11个典型集水区,对集水区内林地、草地、耕地、梯田等土壤侵蚀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西藏东南部林地内有小切沟出现;耕地田埂及田面部分塌陷损毁严重,并出现溯源侵蚀的特征。道路边坡侵蚀严重,并有跌坎、土体塌落、溯源等现象发生。西藏中部河谷地带洪积扇(台)、阶地等沟蚀剧烈,沟道切割纵深,严重影响当地农牧业生产。宽谷地带呈现风水复合及交错的侵蚀特征,覆沙坡面的片状侵蚀发育明显。[结论]西藏自治区土壤侵蚀过程复杂多样,而伴随该区气候环境暖湿化的发展,水土流失有进一步加剧的危险,需要在该区加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的研究,同时也迫切需要加强该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在生态环境脆弱的西藏地区,更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大水土保持治理力度,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和绿色发展道路。
庄园[9](2018)在《基于RS和GIS的中国水土流失定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USLE模型为依托,综合利用RS、GIS、统计学等分析技术,对影响中国土壤侵蚀五类自然因子指标分别进行了计算提取,探索符合实际应用的大尺度侵蚀影响因子计算方法,得到各类指标的栅格数据库,对各因子的动态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定量评价,绘制了中国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分布图,并以此为基础结合RS和GIS技术完成中国水土流失定量评价,绘制2000—2015年的逐年土壤侵蚀模数图、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分布图以及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图,依据定量评价结果进行水土流失时空动态分析,以期为开展宏观治理水土流失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以RUSLE模型的指标定义为基础,结合现有数据,针对降雨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覆被管理因子、水土保持因子5类指标选择了合适研究区的因子计算方法。以TRMM降雨数据为基础,采用的简便算法计算得到2000—2015年逐年降雨侵蚀因子数据集,并对中国的降雨量以及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分析得出中国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与多年平均降雨量呈明显相关性,表现为东南向西北递减。南方沿海地区年平均水土流失量较高,而土壤侵蚀模数峰值出现在西藏自治区拉萨附近,达到11001.2 MJ·mm·ha-1·h-1。逐年平均降雨侵蚀力波动并不大,只在降雨异常的年份出现高值。使用1:100万中国土壤数据库,提取表层土壤粉砂、粘粒、砂砾以及有机碳字段,得到土壤各理化性质的分布图,采用EPIC模型,利用ArcGIS软件最终计算得到抗蚀性因子K值分布。基于STRM-DEM数据和前人的大量研究,选择合适的坡长坡度因子计算方法,提取研究区地形因子分布图。采用遥感数据NDVI数据集,基于ArcGIS平台利用公式计算得到覆被管理因子C值的逐年分布,分析得知C值的分布空间差异明显,呈西北高东南低的趋势。高值集中在西北、华北大部分地区以及青藏高原地区,而南方大部分地区则平均值较低。逐年覆被管理因子总体呈略微减小的趋势,个别年份如2009和2014年稍有增加,平均C值在0.45左右范围内。依据大量学者的研究,利用赋值法计算得到研究区水土保持因子分布。(2)2000—2015年间,中国水土流失空间分布与变化趋势大体相同,空间分布上东西地区差异明显,全国大部分地区以微度侵蚀为主,轻度侵蚀主要发生在天山山脉、青藏高原西南部、昆仑山脉、黄土高原、大兴安岭以及南方大部分地区,中度以上的侵蚀集中在祁连山脉以及青藏高原东南大部分地区。(3)2000年—2015年全国土壤侵蚀模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个别年份最值及均值受当年降水、气候等影响出现波动,说明中国水土保持建设在防治水土流失上是有成效的。分析了 2000年和2015年两个时期不同侵蚀强度类型的动态变化转移情况,得出侵蚀强度稳定不变的面积更多,强度发生转移的面积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98%,其中总体强度等级趋于向下转化,极少部分面积的水土流失情况恶化,应该给予重视。(4)永久性冰川、裸岩及其他类型未利用地、灌木林以及草地,特别是高覆盖草地的水土流失程度较为严重,而耕地、有林地、湖泊、农村居民点等土地覆被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土流失程度较轻,需要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土壤侵蚀量受坡度影响较大.随着坡度上升,平均土壤侵蚀量迅速增加。0—8°范围内平均土壤侵蚀量为249.46t·km-2·y-1,到坡度范围为8—15。时,平均土壤侵蚀模数骤升至1043.60t·km-2·y-1。坡度越增加,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越大,当坡度大于35°时,平均土壤侵蚀量达到2371.05 t·km-2·y-1。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水土流失情况较为严重,平均土壤侵蚀量为670.72t·km-2·y-1,远高于全国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354.66t·km-2·y-1,需要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范建容,谭杰俊,安淳淳,格桑卓玛,德吉色珍[10](2017)在《西藏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的任务与策略》文中提出西藏自治区复杂多样的地质地貌及独特的高原气候,导致区域内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对水土流失现状及水土保持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及时而准确地了解生态状况与变化原因,可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决策制定、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总结近年西藏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水土保持监测的目标、内容及特点,提出西藏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的任务及相关策略。
二、西藏自治区土壤侵蚀特点及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自治区土壤侵蚀特点及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柯西河流域农户生计资本评价与生计可持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6 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2 本文研究方法 |
第3章 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及量化评价 |
3.1 可持续生计的内涵与发展演进 |
3.2 国际生计可持续研究进展及文献计量分析 |
3.2.1 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数据源 |
3.2.2 数据检索与处理 |
3.2.3 文献特征分析 |
3.2.4 主要研究力量空间分布及其合作关系分析 |
3.2.5 主要研究机构分析 |
3.2.6 主要研究者及其社会网络结构分析 |
3.2.7 研究热点分析 |
3.3 国内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及文献计量分析 |
3.3.1 国内研究进展及阶段分析 |
3.3.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3.3.3 发文整体情况分析 |
3.3.4 主要研究力量分析 |
3.3.5 学术影响力分析 |
3.3.6 主要研究主题与热点领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域柯西河流域概述 |
4.1 柯西河流域地理位置 |
4.2 柯西河流域自然地理 |
4.2.1 柯西河流域河流概况 |
4.2.2 柯西河流域地貌概况 |
4.2.3 柯西河流域气候及降水概况 |
4.3 柯西河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
4.4 柯西河流域的能源状况 |
4.5 柯西河流域的主要资源环境问题 |
4.6 柯西河流域居民的主要生计方式及其研究意义 |
第5章 柯西河流域县域生计资本评价及其空间格局研究 |
5.1 县域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方法 |
5.1.1 评价数据来源 |
5.1.2 评价指标选取 |
5.1.3 评价测度模型选择 |
5.1.4 县域生计资本空间差异测度方法:空间自相关分析 |
5.1.5 县域生计资本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
5.2 柯西河流域县域生计资本评价结果 |
5.3 县域生计资本空间格局特征 |
5.4 农户生计资本聚集特征 |
5.5 柯西河流域县域生计资本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柯西河流域家庭生计资本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
6.1 研究方法 |
6.1.1 案例区选择:尼泊尔境内柯西河流域 |
6.1.2 数据收集及实地考察 |
6.1.3 指标构建:生计脆弱性指数与可持续生计指数 |
6.1.4 SLI指数及测度方法 |
6.1.5 基于IPCC框架的科学性验证 |
6.2 结论结果及分析 |
6.2.1 Kavre、Sindhuli及Saptari县生计脆弱性分析 |
6.2.2 县域LVI-IPCC得分 |
6.2.3 Kavre、Sindhuli和Saptari县可持续生计指数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柯西河流域不同性别群体生计资本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7.1 尼泊尔的性别不平等状况 |
7.2 性别不平等的测量指标与方法 |
7.2.1 指标体系构建 |
7.2.2 计算方法 |
7.3 性别维度生计资本空间分布特征 |
7.4 基于县域的两性生计资本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7.5 日喀则地区柯西河流域上游不同性别群体生计资本评价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关键生计资本评价研究 |
8.1 关键资本识别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DEMATEL方法 |
8.2 不同分析维度的主要资本及其影响因素判别 |
8.3 DEMATEL方法分析的实现步骤 |
8.4 柯西河流域关键资本及影响因素分析 |
8.4.1 影响因素及关键资本分析——区域视角 |
8.4.2 影响因素及关键资本分析——性别视角 |
8.4.3 影响因素及关键资本分析——家庭视角 |
8.4.4 基于评价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流域可持续生计策略的建议 |
9.1 流域县域尺度生计发展的障碍与问题及对策建议 |
9.1.1 可持续生计的障碍与问题分析 |
9.1.2 面向县域尺度的可持续生计战略 |
9.2 流域家庭尺度生计发展的障碍与问题及对策建议 |
9.2.1 可持续生计的障碍与问题分析 |
9.2.2 面向家庭尺度的可持续生计策略 |
9.3 流域性别群体尺度生计发展的障碍与问题 |
9.3.1 可持续生计的障碍与问题分析 |
9.3.2 面向性别尺度的可持续生计措施 |
9.4 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讨论 |
10.1 研究主要结论 |
10.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0.3 论文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农户家庭调查问卷 |
附录 2 基于Dematel方法的农户关键资本评价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拉萨河流域典型洪积扇侵蚀沟形态特征及其对集水区的水文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侵蚀沟测量方法 |
1.2.1.1 野外地面测量 |
1.2.1.2 遥感影像测量 |
1.2.1.3 计算机模型模拟 |
1.2.2 侵蚀沟的形态特征及空间分异规律 |
1.2.2.1 侵蚀沟形态参数 |
1.2.2.2 侵蚀沟的空间分异规律 |
1.2.3 侵蚀沟与水文连通性的关系 |
1.2.3.1 连通性概念 |
1.2.3.2 沟蚀与连通性的关系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实验样区选择与研究区概况 |
2.1.1 样区选择 |
2.1.2 研究区概况 |
2.1.2.1 拉萨河流域概况 |
2.1.2.2 洪积扇集水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2.1 基于多源数据提取侵蚀沟的适用性分析 |
2.2.2 洪积扇侵蚀沟数量及形态特征 |
2.2.3 洪积扇上方坡面侵蚀沟形态特征及空间分异规律 |
2.2.4 洪积扇沟蚀特征对集水区水文因子的响应 |
2.3 研究方法 |
2.3.1 野外实地测量侵蚀沟形态 |
2.3.2 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提取侵蚀沟形态参数 |
2.3.2.1 数据获取 |
2.3.2.2 正射影像的制作 |
2.3.2.3 侵蚀沟形态参数提取与计算 |
2.3.3 基于Google Earth影像提取侵蚀沟形态参数 |
2.3.4 三种方法提取沟长、沟宽结果的对比分析指标选取 |
2.3.5 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洪积扇分类 |
2.3.6 洪积扇上方坡面空间因子选取 |
2.3.7 集水区水文因子选取 |
2.3.8 相关分析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多源数据提取侵蚀沟的适用性分析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无人机航拍影像与实地测量的对比分析 |
3.1.1.1 沟长的对比分析 |
3.1.1.2 沟宽的对比分析 |
3.1.2 Google Earth影像与实地测量的对比分析 |
3.1.2.1 沟长的对比分析 |
3.1.2.2 沟宽的对比分析 |
3.1.3 Google Earth影像与无人机航拍影像的对比分析 |
3.1.3.1 沟长的对比分析 |
3.1.3.2 沟宽的对比分析 |
3.2 小结 |
第四章 洪积扇侵蚀沟数量及形态特征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洪积扇沟蚀现状 |
4.1.1.1 侵蚀沟数量 |
4.1.1.2 侵蚀沟密度和裂度 |
4.1.1.3 侵蚀沟体积 |
4.1.2 洪积扇侵蚀沟形态特征 |
4.2.2.1 形态参数 |
4.2.2.2 形态参数的关系 |
4.2 小结 |
第五章 洪积扇上方坡面侵蚀沟形态及其空间分异特征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坡面沟蚀现状 |
5.1.1.1 侵蚀沟数量、长度及面积 |
5.1.1.2 侵蚀沟的密度与裂度 |
5.1.2 坡面侵蚀沟的形态特征 |
5.1.2.1 形态参数特征分析 |
5.1.2.2 形态参数关系分析 |
5.1.3 坡面侵蚀沟的空间分异特征 |
5.1.3.1 侵蚀沟的坡度分异特征 |
5.1.3.2 侵蚀沟的坡向分异特征 |
5.1.3.3 侵蚀沟的高程分异特征 |
5.2 小结 |
第六章 洪积扇侵蚀沟对集水区的水文响应 |
6.1 结果与分析 |
6.1.1 洪积扇沟蚀特征对汇水面积的响应 |
6.1.2 洪积扇沟蚀特征对集水区地形水文因子响应 |
6.1.3 洪积扇沟蚀特征对坡面水流路径的响应 |
6.2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无人机航拍与Google Earth影像提取侵蚀沟形态参数的适应性 |
7.1.2 洪积扇侵蚀沟数量及形态特征 |
7.1.3 洪积扇上方坡面侵蚀沟形态特征及空间分异规律 |
7.1.4 洪积扇沟蚀特征对集水区的水文响应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潜在建设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提出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系统完整性定义 |
1.2.2 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估研究进展 |
1.2.3 文献评述 |
1.3 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的理论基础 |
1.3.1 生态系统生态学理论 |
1.3.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1.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概况 |
2.1.2 青藏高原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1.3 青藏高原生态建设概况 |
2.1.4 青藏高原未来规划 |
2.2 评估指标框架 |
2.2.1 生态系统完整性内涵解析 |
2.2.2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遥感评估框架 |
2.3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遥感评估指标体系 |
2.3.1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标选取原则 |
2.3.2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 |
2.4 指标赋权方法 |
2.5 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构建方法 |
2.5.1 评价指标归一化 |
2.5.2 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构建 |
2.5.3 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等级划分 |
第3章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指标信息提取 |
3.1 数据来源 |
3.1.1 遥感数据 |
3.1.2 非遥感数据收集 |
3.2 生态系统格局指标信息提取 |
3.3 生态系统质量信息提取 |
3.3.1 基于MODIS数据的植被覆盖度提取 |
3.3.2 生物量信息提取 |
3.4 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信息提取 |
3.5 土壤侵蚀量提取 |
3.6 压力指标信息提取 |
3.6.1 人口密度 |
3.6.2 畜牧量 |
3.6.3 道路密度 |
3.6.4 夜间灯光指数 |
第4章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与分析 |
4.1 主要评估指标的空间格局 |
4.1.1 景观分离度空间格局 |
4.1.2 地上生物量空间格局 |
4.1.3 植被覆盖度空间格局 |
4.1.4 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空间格局 |
4.1.5 土壤侵蚀空间格局 |
4.1.6 人口密度空间格局 |
4.1.7 路网密度空间格局 |
4.1.8 畜牧量空间格局 |
4.1.9 夜间灯光指数空间格局 |
4.2 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结果分析 |
4.2.1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空间格局 |
4.2.2 青藏高原不同生态分区内生态系统完整性分析 |
第5章 第三极国家公园潜在建设区国家公园备选区优化方案 |
5.1 青藏高原拟建国家公园群概况 |
5.1.1 青藏高原拟建国家公园群区域基本情况 |
5.1.2 青藏高原拟建国家公园群分布 |
5.2 基于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国家公园备选区优化空间分析 |
5.2.1 国家公园群备选地边界范围有待进一步细化 |
5.2.2 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范围有待进一步调整 |
5.2.3 生态系统完整性压力源需要进一步深入考虑 |
5.3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备选区优化建议 |
5.3.1 优化目标与原则 |
5.3.2 具体优化策略 |
结论 |
主要研究结论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青藏高原土壤侵蚀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冻融侵蚀研究 |
1.1 冻融侵蚀区域的界定和分布 |
1.2 冻融侵蚀分类分级评价 |
1.3 冻融侵蚀影响因素 |
2 风力侵蚀研究 |
2.1 风蚀区分布与风蚀地貌 |
2.2 风蚀特征和风沙运移规律 |
2.3 风蚀影响因素 |
3 水力侵蚀研究 |
3.1 水蚀特征与强度 |
3.2 水力侵蚀影响因素 |
3.2.1 地质地貌 |
3.2.2 降水和融水 |
3.2.3植被 |
3.2.4 土壤 |
3.2.5 人类活动 |
4 重力侵蚀研究 |
4.1 重力侵蚀分类及表现特征 |
4.2 重力侵蚀影响因素 |
5 问题与展望 |
5.1 冻融侵蚀的定义存在分歧 |
5.2 地质侵蚀和土壤侵蚀的概念存在混淆 |
5.3 基础数据缺乏 |
5.4 关注温度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
5.5 重视土壤侵蚀防治示范研究 |
(5)西藏中南部侵蚀沟形态无人机航测与传统地面测量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侵蚀沟地面测量 |
1.3 无人机遥感影像获取及处理 |
1.3.1 无人机野外航拍 |
1.3.2 正射影像生成 |
1.3.3 侵蚀沟形态参数提取 |
1.4 无人机航测与地面测量结果对比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沟长的对比分析 |
2.2 沟宽的对比分析 |
2.2.1 不同范围沟宽提取的对比分析 |
2.2.2 不同地貌上侵蚀沟沟宽提取的对比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6)高海拔环境敏感区域隧道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隧道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
2.1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及法律依据 |
2.2 隧道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的流程及内容 |
2.2.1 隧道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
2.2.2 隧道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
2.3 隧道环境效应分析 |
2.3.1 隧道环境正面效应 |
2.3.2 隧道环境负面效应 |
2.4 高海拔地区隧道建设环境特点 |
2.4.1 高海拔隧道的界定 |
2.4.2 高海拔地区隧道建设环境特征 |
2.5 隧道建设环评方法 |
2.5.1 环境科学评价法 |
2.5.2 系统工程评价法 |
2.5.3 隧道环评方法的选择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海拔隧道环境影响系统动力学评价模型 |
3.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3.1.1 系统动力学的内涵及发展过程 |
3.1.2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
3.1.3 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原则及步骤 |
3.1.4 系统动力学软件介绍 |
3.2 高海拔隧道环境影响系统动力学评价模型建立 |
3.2.1 模型环境要素选取 |
3.2.2 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构研究 |
3.3 隧道工程环保专项资金分配策略 |
3.3.1 基于决策人员偏好信息的改进的区间数层次分析模型 |
3.3.2 隧址区各环境要素环保投资比例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海拔米拉山隧道建设环境影响评价 |
4.1 工程概况 |
4.1.1 米拉山隧道建设情况 |
4.1.2 米拉山隧址区自然条件与环境特征 |
4.2 米拉山隧道SD模型参数确定 |
4.2.1 明确模型边界 |
4.2.2 模型参数确定 |
4.3 模型可靠性检验 |
4.4 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
4.4.1 系统动力学仿真结果 |
4.4.2 仿真结果分析评价 |
4.5 米拉山隧道环境保护对策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7)雅鲁藏布江中游小流域土壤侵蚀分级指标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侵蚀定性研究 |
1.2.2 土壤侵蚀定量研究 |
1.2.3 土壤侵蚀分级指标研究 |
1.3 主要研究工作 |
1.3.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自然地理特征 |
2.2.1 气候 |
2.2.2 土壤 |
2.2.3 植被 |
2.3 社会经济 |
2.4 数据处理与野外调查 |
2.4.1 数据源 |
2.4.2 数据预处理 |
2.4.3 野外调查 |
第3章 土壤侵蚀影响因子提取 |
3.1 多因子综合法因子提取 |
3.1.1 植被盖度 |
3.1.2 地面坡度 |
3.1.3 土地利用类型 |
3.2 CSLE模型因子提取 |
3.2.1 降雨侵蚀力因子 |
3.2.2 土壤可蚀性因子 |
3.2.3 坡长坡度因子 |
3.2.4 生物措施因子 |
3.2.5 耕作措施因子 |
第4章 CSLE模型与多因子综合法土壤侵蚀对比研究 |
4.1 CSLE模型法评价结果 |
4.2 多因子综合法评价结果 |
4.3 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差异性与原因分析 |
4.3.1 差异性分析 |
4.3.2 原因分析 |
第5章 土壤侵蚀分级指标应用研究 |
5.1 两种方法结果相关性分析 |
5.2 土壤侵蚀分级指标试验 |
5.2.1 试验方案 |
5.2.2 试验结果 |
5.3 土壤侵蚀分级指标精度分析 |
5.3.1 差异指数分析 |
5.3.2 相对误差分析 |
5.4 土壤侵蚀分级指标初步划分 |
结论与展望 |
总结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西藏中东部地区土壤侵蚀野外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区域概况 |
2 调查内容与方法 |
2.1 调查区域 |
2.2 调查内容与方法 |
3 土壤侵蚀特征 |
3.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特征 |
3.1.1 林地土壤侵蚀特征 |
3.1.2 草地土壤侵蚀特征 |
3.1.3 农地土壤侵蚀特征 |
3.1.4 道路边坡 |
3.2 主要土壤侵蚀类型及特征 |
3.2.1 沟蚀 |
3.2.2 宽谷区风水复合侵蚀 |
3.3 河流泥沙 |
4 讨论与建议 |
4.1 加强水土保持监测与研究 |
4.1.1 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水土保持 |
4.1.2 水土保持的重点是洪积扇 (台) 水力侵蚀 |
4.1.3 关注气候变化对西藏水土流失的显着影响 |
4.1.4 加强多营力复合侵蚀的研究 |
4.2 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监督与治理 |
4.3 水土保持投入严重不足 |
(9)基于RS和GIS的中国水土流失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土流失评价模型研究进展 |
1.2.2 水土流失评价因子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概况、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概况 |
2.1.2 社会概况 |
2.2 基础数据 |
2.2.1 TRMM降水数据 |
2.2.2 MODIS NDVI |
2.2.3 其他基础数据 |
2.3 数据预处理 |
2.3.1 TRMM数据处理 |
2.3.2 MODIS NDVI处理 |
2.3.3 其他数据处理 |
2.4 研究方法 |
2.4.1 RUSLE模型 |
2.4.2 中国水土流失评价 |
3 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定量表征 |
3.1 降雨侵蚀力因子R |
3.1.1 降雨侵蚀力的计算 |
3.1.2 结果分析 |
3.2 土壤抗蚀因子K |
3.2.1 土壤抗蚀因子的计算 |
3.2.2 结果分析 |
3.3 地形因子LS |
3.3.1 坡度坡长因子计算 |
3.3.2 结果分析 |
3.4 覆被管理因子C |
3.4.1 植被因子计算 |
3.4.2 结果分析 |
3.5 水土保持因子P |
3.6 本章小结 |
4 中国水土流失定量计算 |
4.1 土壤侵蚀模数计算 |
4.2 水土流失强度的空间分异 |
4.3 水土流失强度的年际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水土流失分析 |
5.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评价分析 |
5.2 不同坡度水土流失评价分析 |
5.3 我国各省市水土流失评价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3.1 因子提取方法 |
6.3.2 RUSLE模型的优势及不确定性 |
6.3.3 展望与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西藏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的任务与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土保持监测的目标与内容 |
1.1 水土保持监测的目标 |
1.2 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 |
2 西藏水土保持监测现状 |
2.1 水土保持监测成效 |
2.2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
3 西藏水土保持监测的任务 |
3.1 摸清水土流失区情 |
3.2 重点区域常态化遥感动态监测 |
3.3 人为新增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监测 |
3.4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效益监测 |
3.5 水土保持生态监测网络体系建设 |
4 西藏水土保持监测策略 |
4.1 水土保持生态监测技术保障 |
4.2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人才保障 |
4.3 水土保持生态监测制度保障 |
四、西藏自治区土壤侵蚀特点及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柯西河流域农户生计资本评价与生计可持续性研究[D]. 张宸嘉.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01)
- [2]拉萨河流域典型洪积扇侵蚀沟形态特征及其对集水区的水文响应[D]. 赵春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3]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潜在建设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D]. 邓冉.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4]青藏高原土壤侵蚀研究进展[J]. 陈同德,焦菊英,王颢霖,赵春敬,林红. 土壤学报, 2020(03)
- [5]西藏中南部侵蚀沟形态无人机航测与传统地面测量的对比分析[J]. 赵春敬,焦菊英,税军锋,王颢霖,陈同德,陈一先,安韶山,郭明航,杨力华. 水土保持通报, 2019(05)
- [6]高海拔环境敏感区域隧道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 但山林.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7]雅鲁藏布江中游小流域土壤侵蚀分级指标应用研究[D]. 邓健.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8]西藏中东部地区土壤侵蚀野外调查报告[J]. 马波,张加琼,税军锋,赵春敬,杨力华,王颢霖,陈同德,刘欣,曹晓萍,赵广举,易云飞,安韶山,郭明航,焦菊英. 水土保持通报, 2018(05)
- [9]基于RS和GIS的中国水土流失定量分析[D]. 庄园.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10]西藏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的任务与策略[J]. 范建容,谭杰俊,安淳淳,格桑卓玛,德吉色珍. 中国水土保持,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