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水解法制备柞蚕丝素肽的研究

硫酸水解法制备柞蚕丝素肽的研究

一、硫酸水解制备柞蚕丝素肽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倩[1](2018)在《基于纳米纤维成纱技术构建血管组织工程支架》文中认为当今社会,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血管替代材料供不应求。所以,研制一种在结构、组成和功能上高度仿生人体血管,并具备优秀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小口径支架材料是当前血管组织工程的热门研究之一。本文利用静电纺包芯纱技术构建了小口径纳米纤维管状支架并应用于组织工程血管支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丝素肽(TSF)的提取。由于TSF包含Arg-Gly-Asp(RGD)三肽序列,具有优秀的生物组织相容性,因此本文首先从柞蚕丝素中提取TSF。选用碳酸钠溶液对柞蚕丝素进行脱胶,并用氯化钙进行溶解,其次利用盐酸进行热降解,然后用碳酸钠中和,最后通过纳滤设备截取分子量300-5000 D的TSF。结果显示,TSF的制得率最高为51%。同时,丝素蛋白大分子链在降解后表面具有更多的氨基酸,这表明TSF亲水性能增加,有利于生物相容性的提高。(2)为了获得小微口径血管支架材料,首先通过静电纺技术制备了以尼龙丝为芯丝的左旋聚乳酸聚己内酯共聚物(PLCL)纳米纤维包芯纱,然后抽取芯丝,通过等离子接枝TSF后获得管状结构的纳米纤维血管支架材料。结果显示,所获得的纳米纤维人工血管支架材料外径约为1.1 mm。接枝TSF后,PLCL/TSF纳米纤维血管支架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弹性模量为8.6±0.19 MPa。同时蛋白质吸附性能、亲水性也得到提高。细胞培养结果显示PLCL/TSF血管支架材料能够更好地促进内皮细胞(VECs)的增殖、粘附,具备更好的生物相容性。(3)为了进一步仿生人体血管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本文构建了以PLCL/TSF为内层、PCL/TSF为外层的双层纳米纤维小口径血管支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LCL/PCL/TSF小口径纳米纤维血管支架具有紧密的双层管状结构,内径为700μm,外径为1.1 mm,并且PLCL/PCL/TSF支架材料的爆破压力增加至14950±254mm Hg。细胞培养结果显示,无论是内层PLCL还是外层PCL纳米纤维在接枝TSF后均能够更好地促进VECs、平滑肌细胞(VSMCs)的粘附、增殖,显示了更高的细胞活性。由此可见,这种高度仿生的多层小口径纳米纤维管状支架是一种优秀的人体血管移植物,在血管临床治疗中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张艳[2](2016)在《丝肽修饰富强纤维的合成及150t/a生产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柞蚕废丝是一种近年来在医疗、药物、食品保健等领域应用广泛的原料,其含蛋白质含量高为其主要的研究热点。丝肽(Silk Peptide)是利用柞蚕废丝水解得到的小分子的天然的肽类水解产物,本课题以柞蚕茧壳为原料,硫酸进行水解制备丝肽,再以平均分子量为400Da的丝肽液为原料,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化学修饰粘胶纤维,合成接枝丝肽富强纤维。实验结果如下:在硫酸浓度为8%,料液比为(硫酸溶液/柞蚕茧壳(ml/g))14:1,90℃的条件下反应4h,可以得到平均分子量在400Da左右的最佳工艺条件。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合成接枝丝肽富强纤维。该富强纤维经红外光谱(IR)、高分辨质谱(M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差热-热重(TG-DTA)分析表征表明:丝肽已成功通过环氧氯丙烷接枝在富强纤维上。合成该富强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环氧氯丙烷:丝肽氨基(mol/mol)为1.4:1、反应温度为110℃、丝肽/富强纤维(g/g)为0.9:1、反应时间为4h。采用微量凯式定氮法测得丝肽蛋白在富强纤维表面的最高接枝率为2.62%。接枝丝肽富强纤维的氨基可与茜素红S、水溶性苯胺蓝结构中具有带负电的磺酸基团发生静电相互作用,从而提高染色固着色与色牢度;反之,该纤维的氨基与碱性品红中氨基静电排斥,导致该染料染色性能差。本文将该生产方法进行放大,以年产量150t为目标进行工艺设计。文中对整个工艺进行物料衡算,对主要设备的计算与选型并对整个工艺进行经济评估。该工艺的年利润为1147.97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为2.4年,满足设计要求。最后对整个工艺的三废进行处理,并进行了安全评价。

张凯[3](2015)在《丝素蛋白的提取及丝素膜的制备、修饰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蚕丝生产和加工的大国,生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5%,蚕丝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下脚料,蚕丝下脚料的再利用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丝素蛋白是蚕丝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天然蛋白质聚合物大分子,具有分子链柔顺,生物相容性好,容易成膜,可加工性好,以及易于分子改性等特点,在生物材料、医学、环境处理、纳米材料、功能材料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丝素蛋白的提取及丝素生物膜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但是,尽管丝素蛋白自身容易成膜,但也存在纯丝素膜在水中易溶胀溶解、耐碱性差、膜强度低以及制膜过程中膜结构不易控制等问题。本文以桑蚕丝为原料,研究了丝素蛋白的水解和提取分离技术,以丝素蛋白及其水解产物丝素肽为主要原料,以硅烷偶联剂为交联剂,并结合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及聚乙烯醇等材料,制备了不同的丝素基生物膜材料。合成了具有反应性基团的席夫碱化合物及可交联的含三嗪基团的季铵盐化合物,分别研究了席夫碱化合物和三嗪基团的季铵盐化合物对丝素基膜材料的修饰改性,并对所得丝素基膜材料的结构、性能以及对自由基的清除性能和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1)以Alcalase碱性蛋白酶对丝素蛋白进行水解以制备水溶性的丝素肽,通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优化的方法确定了酶水解丝素制备丝素肽的合适工艺为:丝素浓度4%(w/w),水解温度55℃,酶与底物之比为2%,ph为8.0,反应时间6h。以茚三酮比色法,测定了最佳酶水解工艺条件下丝素水解产物的水解度为18.3%。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凝胶电泳)测定了alcalase酶水解后制备的丝素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主要分布在56.5kda之间。此外,丝素肽对二苯基苦肼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性能实验表明,丝素肽对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性能,丝素肽清除溶液中50%的dpph自由基的用量(sc50)为1.85mg/ml。以丝素肽(sfp),氨基硅烷偶联剂(wd-50)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制备了sfp/pva共混膜,研究了共混膜的力学性能、紫外溶失率及其自由基清除性能。结果表明,当硅烷偶联剂wd-50的用量为10%时,不同共混比例下sfp/pva共混膜的拉伸应力和断裂延伸率较未加入偶联剂之前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与此同时共混膜的杨氏模量降低,表明偶联剂的加入可以改善sfp/pva共混膜的力学性能。sfp/pva共混膜中sfp与pva之间主要以氢键或范德华力发生相互作用。随着共混膜中sfp比重的增大,共混膜的自由基清除率逐渐增大,当sfp/pva的共混比例大于15/85时,sfp/pva共混膜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大于50%。(2)以含有环氧基的硅烷偶联剂kh560对丝素蛋白进行修饰改性,制备了水不溶性的sf/kh560复合膜。研究发现,复合膜的溶失率随着偶联剂kh560用量的增加而呈现快速降低的趋势,当增大偶联剂kh560用量为15%时,sf-kh560膜在水中的溶失率仅为2%,几乎不溶于水。通过对丝素膜的红外光谱图进行分峰拟合定量分析,计算了不同丝素膜中丝素蛋白各二级结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研究发现,硅烷偶联剂的加入会促使丝素蛋白的构象,由α-螺旋和无规卷曲/延伸链构象向β-折叠构象和侧链/聚集链结构发生转变。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偶联剂的加入促使丝素蛋白的结晶形态由silki型向silkii型转变,进一步验证了atr-ftir的分析结果。研究了sf/kh560复合膜对金属离子co(ii)、ni(ii)、cu(ii)、cr(iii)、cd(ii)和pb(ii)的吸附性能,研究发现sf/kh560复合膜对cd(ii)和pb(ii)两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较大,分别为11.8mg/g和14.7mg/g。以cd(ii)为研究对象,研究了sf/kh560复合膜对cd(ii)的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sf/kh560复合膜对cd(ii)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说明sf/kh560复合膜对cd(ii)的吸附方式为化学吸附。(3)以3,5-二氨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并表征了一种新型含有偶氮共轭系统和交联反应性基团的配体,3,5-二[(2-羟基-4’-乙基磺酰硫酸钠)偶氮苯-次甲亚胺基]苯甲酸(配体z1),及其与mn2+、cu2+、co2+的金属配合物。研究发现,合成的化合物配体z1及其与mn2+、cu2+、co2+的金属配合物在水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研究了各化合物在水中的光谱吸收性能,结果显示配体z1的最大吸收峰为402nm,而配合物co2z1、mn2z1、cu2z1的最大吸收峰则分别为380nm、382nm和378nm。通过配体z1及其金属配合物对h2o2的催化分解研究发现,z1对h2o2的分解无催化作用,而其金属配合物mn2z1、co2z1和cu2z1对h2o2的分解速率有很强的催化能力。其中金属配合物mn2z1催化分解h2o2的能力最强。当金属配合物mn2z1的用量为5mg/l,h2o2在40°c的条件下40min内基本上全部分解;金属配合物co2z1对h2o2的催化分解能力次之,其对h2o2的最终分解率可达到80%;金属配合物cu2z1催化分解h2o2的能力最小。以反应性化合物z1对水不溶性丝素膜进行了改性,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研究表征了改性前后丝素膜表面的形貌及结构变化。通过eds能谱数据分析发现,由化合物z1改性后的膜m-sf/kh560表面有硫元素出现,其含量为0.33%,且改性后丝素膜表面氧元素和硅元素的含量降低。uv-vis测试结果表明,sf/kh560膜在440-800nm的透过率都在65%以上;对于改性后的m-sf/kh560膜,其在440-800nm范围内其透过率始终低于sf/kh560膜,且当照射波长低于500nm时m-sf/kh560膜的透过率急剧降低。(4)以sf和mwcnts为原料制备了水不溶性的sf/mwcnts杂化膜材料,研究了三嗪季铵盐改性前后sf/mwcnts杂化膜的性能。通过对杂化膜红外光谱图的分峰拟合和定量分析计算以及杂化膜的x-衍射分析发现,与纯丝素膜比较,sf/mwcnts杂化膜中的丝素蛋白构象由α-螺旋、无规卷曲/延伸链构象向β-折叠构象发生了转变。对sf/mwcnts杂化膜的力学性能的研究发现,当丝素蛋白用量为0.05g/ml、偶联剂用量为10%、碳纳米管用量为1%时,sf/mwcnts杂化膜的力学性能较好,此时膜的干态和湿态拉伸断裂强力分别为48.8 MPa和21.9 MPa,干态和湿态断裂延伸率分别为4.62%和58.8%,季铵盐改性后SF/MWCNTs杂化膜的拉伸断裂强力和断裂延伸率分别为20.8 Mpa和56.4%。

许亚阳[4](2015)在《丝素肽结构与止血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日常生活中对突发性事故的急救治疗,医院里对病人手术过程中的创伤止血,战争中对受伤战士的现场救护,对于伤者局部有效的快速止血非常重要。未受控制的出血已经成为威胁伤员生命,导致突发事故、医疗手术或战场死亡的主要原因。快速有效的止血材料可大幅度降低伤员的死亡率。因此,开发快速、安全、有效的新型止血材料成为医学材料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丝素蛋白作为从蚕丝中提取的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无毒、炎症反应低、生物相容性良好、可生物降解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药物控释、人造皮肤、人造韧带以及组织工程等领域。丝素蛋白的水解产物丝素肽,在日用化工、食品加工以及生物医药等领域均有开发应用,但丝素肽在止血材料的研究应用尚未见报道。现阶段对于粉状止血材料的研究较少,鉴于粉状止血材料使用及存储方便,对其深入的研究探讨很有必要。本文采用CaCl2-乙醇-水(摩尔比1:2:8)三元体系、磷酸和氢氧化钠对脱胶蚕丝进行水解,通过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制备不同分子量的丝素肽,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并用于止血实验和体外细胞毒性实验,初步研究并探讨了丝素肽的理化性质和止血性能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CaCl2-乙醇-水(摩尔比1:2:8)三元体系为水解溶液,以58℃,68℃,78℃,88℃,98℃五档水解温度和1h,3h,9h,24h四种水解时间为不同条件水解脱胶蚕丝,通过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制备盐解丝素肽。采用凝胶过滤色谱(GPC)、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氨基酸组分分析等测试手段对丝素肽的分子量分布、聚集态结构、表面形貌及氨基酸组成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水解温度的提高和水解时间的延长,丝素肽的分子量降低,丝素肽的聚集态结构以无规卷曲为主,存在少量的β-折叠结构,丝素肽粉末形貌以表面褶皱的球囊状颗粒为主,存在球形颗粒,粒径随着分子量的降低变小且更为均匀,主要氨基酸组分包括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和酪氨酸四种,其组分及含量与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无明显关联;2.以磷酸溶液为水解溶液,设计磷酸浓度、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三因素正交水解实验,通过冷冻干燥制备酸解丝素肽粉末。采用同样的测试手段对酸解丝素肽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酸解丝素肽的分子量明显降低,主要分布在3.812.6kDa,丝素肽的聚集态结构为无规卷曲,丝素肽粉末呈现无规碎片状,主要氨基酸组分包括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等。3.以氢氧化钠溶液为水解溶液,设计氢氧化钠浓度、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三因素正交水解实验,通过冷冻干燥制备丝素肽粉末。测试手段同上所述。结果表明,碱解丝素肽的分子量较低,分布集中在3.618.9kDa,丝素肽的聚集态结构为无规卷曲,丝素肽粉末表面形貌与酸解丝素肽相似,主要氨基酸组分为天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和酪氨酸等。4.不同水解方法得到的丝素肽的止血性能及体外细胞毒性研究。通过凝血弹性描记(TEG)测试、大鼠肝脏创伤止血模型和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表征丝素肽的止血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高分子量盐解丝素肽具备与Arista相近的止血性能,而低分子量盐解丝素肽、酸解丝素肽和碱解丝素肽则无显着的止血性能;各种水解方法制备的丝素肽对细胞的生长繁殖无毒副作用。

何建新,张雪丽,韩启明,谭卫琳,连艳平[5](2014)在《纤维素纳米晶须/柞蚕丝素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文中研究指明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纤维素纳米晶须/柞蚕丝素(CNW/TSF)核壳结构纳米纤维.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研究了不同核壳质量比的CNW/TSF纳米纤维的形貌和结晶结构.研究表明:与纯柞蚕丝素纳米纤维相比,核壳结构的纳米纤维的直径显着增加;在所选的质量比范围内,CNW含量对核壳结构纳米纤维的直径影响不明显;CNW/TSF纳米纤维呈现明显的核壳结构,且作为皮层的TSF能够很好地包覆作为芯层的CNW;随着CNW与TSF质量比的增加,芯层厚度逐渐增加,皮层厚度逐渐减小,但CNW和TSF相应的结晶结构均未发生改变.

曹新志,李琳琳,熊俐,赵迎庆,任林生[6](2013)在《硫酸水解蚕丝蛋白制备丝素肽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获得制备丝素肽的简便高效的方法。[方法]以废蚕丝为原料,用0.5%碳酸钠水溶液进行脱胶,硫酸进行水解,氧化钙水溶液中和沉淀,活性炭脱色制备丝素肽;采用正交试验L9(34)优化硫酸水解工艺条件。[结果]试验表明,蚕丝蛋白在固液比1∶40 g/ml,硫酸浓度30%,水解温度80℃,水解时间9 h的条件下进行水解时,丝素肽的得率最高。[结论]研究可为丝素肽的进一步工业化生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张亚丽,詹豪强,陈淑伟,夏世威[7](2012)在《硫酸法水解家蚕丝及其光谱性质研究》文中认为文章用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对家蚕丝进行水解,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等先进测试方法对硫酸水解家蚕丝制取丝素肽进行测试,分析家蚕丝丝素多肽的结构,为以后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数据。

杨慧[8](2012)在《柞蚕丝肽与CTAB复合模板剂在介孔分子筛合成上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柞蚕丝是一种天然的蛋白质,具有多孔性结构。从天然柞蚕丝中可以提取出生物多肽——柞蚕丝肽,其主要构象是反平行β-折叠结构。分子链可分为所有分子链向同一方向延伸的平行折叠片状结构和相邻的分子链互为朝相反方向延伸的反平行折叠片状结构。本文使用柞蚕丝肽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复合模板剂制备了介孔分子筛,为把多肽等生物大分子引入到分子筛领域的研究拓宽了道路,应用前景值得期待。首先,本文采用酸法对柞蚕丝进行水解制备柞蚕丝肽,以水解率为衡量标准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水解的最佳条件,并通过X射线衍射、热重/差热分析、红外光谱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柞蚕丝肽进行表征,研究了柞蚕丝肽的内部结构。其次,利用透析分离技术将柞蚕丝肽分离成不同分子量范围的丝肽溶液,与CTAB按比例混合作为复合模板剂,以硅酸钠为硅源,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系列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样品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当柞蚕丝肽分子量大于7000时,合成的产物比表面积为402.6m2/g以上,孔径集中分布在3.26nm处,具有介孔分子筛的结构特征,且有序性较高。最后,以分子量大于7000的柞蚕丝肽与CTAB为复合模板剂,合成了系列介孔分子筛产品,研究了柞蚕丝肽/CTAB、晶化温度、晶化时间和焙烧温度等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对不同条件下合成的产品进行了比对,得出了最佳反应条件,并在最佳条件下制备了介孔分子筛产品,通过N2吸附-脱附分析、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方法表征了产品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产品具有六方介孔结构,粒径分布均匀,结构排列有序度较高,比表面积为468.2m2/g以上,孔径在3.32nm处分布较集中。

罗美琪[9](2012)在《丝素肽的酶法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来源于蚕丝的丝素作为一种新型蛋白质资源,不但具有食用价值而且具有药用价值。我国蚕丝资源丰富,目前蚕种场因制种的需要,产生了大量的削口蚕茧,这种削口蚕茧多不能缫丝,通常被用作绢纺原料或加工丝绵,少数部分用于化妆品和医药品,经济价值偏低。鉴于此,本论文以削口蚕茧壳为原料,探讨了酶法水解丝素蛋白制备生物活性肽的可行性,揭示了反应条件对酶促丝素蛋白水解反应及其产物产率的影响规律,建立了丝素肽的前处理及酶法制备工艺;研究了酶解物丝素肽的生物活性及水解度等对丝素肽的生物活性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本文首先建立了丝素脱胶的工艺流程,采用Na2CO3溶液作分离介质,应用二次脱胶法使丝素的脱胶率达到22.80%。对原料蚕茧脱胶后得到的丝素蛋白进行了相关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本研究用丝素蛋白蛋白质含量高达94.58%;此外,脂肪含量为0.44%,水分含量为3.13%,总糖含量为0.66%,灰分含量为1.25%。其次,比较分析了六种微生物来源的蛋白酶对丝素蛋白水解反应的催化活性,确定丝素蛋白水解反应的最适水解酶为碱性蛋白酶Alcalse;探讨了不同水解反应条件对Alcalse催化丝素蛋白水解反应的影响规律;通过正交实验分析确定了丝素的最佳酶解条件为:底物浓度5%,加酶量1000U/g,反应温度60℃,反应pH8.5,反应时间240min,在该条件下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可获得水解度为0-18.69%间的酶解物丝素肽。再次,通过体外实验研究了丝素肽包括ACE抑制活性、抗氧化活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抑菌活性在内的四种生物活性并探讨了反应水解度对所得产物丝素肽活性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在水解度为17.12%时,丝素肽对ACE抑制率可达74.07%;在水解度为14.97%时,丝素素肽的抗氧化效果最好,此时丝素肽的ORAC值为30582.6μmol TE/g,对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的清除率为80.89%,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为71.23%;在水解度为16.08%时,丝素肽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最高抑制活性,可达44.90%;在水解度为18.69%时,丝素肽抑菌作用最强,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进的抑制圈直径分别达到27mm和21mm。丝素肽的抑菌活性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呈正相关。通过最低抑菌浓度(MIC)实验测定,丝素肽(DH=18.69%)溶液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0mg/mL,对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也为10mg/mL。最后,对具有最高ACE抑制活性、抗氧化活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抑菌活性的四种丝素肽(DH=14.97%,16.08%,17.12%,18.69%)进行分子量分布分析及氨基酸组分分析。结果表明丝素肽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种类,其氨基酸组成与丝素蛋白类似。其中丝素肽中丝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和酪氨酸含量相对较高。所研究的具有最高活性的四组丝素肽之间的分子量分布差异并不大,在0.62.4kDa间连续分布。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所得结论将极大丰富天然产物降解及天然活性肽制备等理论知识。同时,本研究还具有较强的实践作用,提供了一条制备新型生物活性肽的新方法,可有效高值利用我国丰富的蚕丝资源,提升丝素作为丝绸加工副产品的经济价值,有望产生较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张云[10](2012)在《丝肽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应用》文中提出将蚕丝蛋白经特殊处理后得到的丝肽粉和丝胶粉,具有含量丰富、品种齐全的氨基酸,因此有着十分有前景的用途。丝肽作为天然的氨基酸原料,可以用来合成一系列工业和生活用的生态型表面活性剂;丝肽和丝胶还可以作为天然环保的整理剂,用于纺织品的功能整理。丝肽及其衍生物的研究是近年来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以丝肽与月桂酰氯反应,合成了丝肽基表面活性剂。对控制反应pH的碱剂和溶剂进行了探讨,比较了NaOH和K2CO3,丙酮和四氢呋喃对产物结构的影响,得出:以碳酸钾作碱剂、丙酮作溶剂时,产物的氨基酸含量比较高,为29.8412%。对合成产物的结构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同时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合成产物的表面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以丙酮为溶剂、碳酸钾为碱剂时,产物的表面活性比较好,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83g/L,γCMC为25.60mN/m。以丝胶、丝肽为整理剂,采用TG酶作为生物交联剂对羊毛织物进行接枝整理。结果表明,TG酶实现脱鳞羊毛织物的增重。当TG酶用量为12%o.w.f.,丝胶用量为200%o.w.f.时,未水洗脱鳞羊毛的增重率为8.70%,水洗一次之后为4.30%。当TG酶用量为12%o.w.f.,丝肽用量为150%o.w.f.时,未水洗脱鳞羊毛的增重率为4.80%,水洗一次之后为3.15%。采用扫描电镜和氨基酸分析法对TG酶催化丝胶、丝肽接枝羊毛前后,羊毛纤维的表面形态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分析。从扫描电镜图像中看出脱鳞羊毛纤维表面都附着有丝胶、丝肽分子颗粒。从氨基酸含量的测定结果发现,接枝后羊毛中谷氨酸,赖氨酸的含量有了明显提高。经丝胶接枝后,羊毛中谷氨酸的百分含量从18.07增加到19.22,赖氨酸的百分含量从2.90增加到3.17。经丝肽接枝后,羊毛中谷氨酸的百分含量从18.07增加到19.87,赖氨酸的百分含量从2.90增加到3.15。测试了TG酶催化丝胶、丝肽接枝羊毛后,羊毛织物的白度、回潮率、毛效的变化。可以得到,经TG酶催化接枝后,羊毛织物的白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回潮率和毛效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当丝胶用量为200%o.w.f.时,羊毛的回潮率从9.6644%增大为9.8795%。当丝肽用量为150%o.w.f.时,羊毛的回潮率增大到9.8613%。测试了TG酶催化丝胶、丝肽接枝羊毛后,羊毛织物的透气性、透湿性及拉伸断裂强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经TG酶催化接枝后,接枝后织物的透气性略有降低;而织物的透湿性和拉伸断裂强力有所上升。当丝胶用量达到200%o.w.f.时,羊毛织物的透湿量从2671.91g/d﹒m-2上升为2764.78g/d﹒m-2。当丝肽用量达到150%o.w.f.时,羊毛织物的透湿量达到2779.59g/d﹒m-2。以丝胶、丝肽为整理剂,采用化学交联剂LS-710对羊毛织物进行接枝整理。结果得到,在LS-710的浓度为40g/L的情况下,当丝胶用量为80%o.w.f.时,未水洗羊毛织物的增重率为7.79%,水洗一次的羊毛织物的增重率为5.54%;丝肽用量为80%o.w.f.时,未水洗羊毛织物的增重率为6.14%,水洗一次的羊毛织物的增重率为5.15%。对LS-710接枝前后的羊毛纤维进行扫描电镜分析,可以看出,羊毛纤维表面粘附有比较密的丝胶、丝肽分子颗粒。测试了在LS-710交联剂的作用下,丝胶、丝肽接枝羊毛前后,羊毛织物的白度、回潮率、毛效、透气性、透湿性及拉伸断裂强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接枝后羊毛织物的白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回潮率、毛效、透气性和透湿性都有降低,而拉伸断裂强力提高了。

二、硫酸水解制备柞蚕丝素肽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硫酸水解制备柞蚕丝素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纳米纤维成纱技术构建血管组织工程支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血管的结构
    1.2 血管组织工程支架的发展现状
    1.3 血管组织工程支架的材料
        1.3.1 人工合成材料
        1.3.2 天然生物材料
    1.4 静电纺丝与纳米纤维
        1.4.1 静电纺丝的基本原理
        1.4.2 静电纺丝优势
    1.5 静电纺纳米纤维与血管组织工程
    1.6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创新点
        1.6.1 目标
        1.6.2 研究内容
        1.6.3 创新点
2.丝素肽的提取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2 丝素肽的提取
        2.2.3 吸光性能测试
        2.2.4 红外光谱测试
        2.2.5 热稳定性能测试
        2.2.6 吸湿性能测试
        2.2.7 X-衍射测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丝素肽形貌
        2.3.2 正交试验分析
        2.3.3 吸光度分析
        2.3.4 红外光谱曲线分析
        2.3.5 TG曲线分析
        2.3.6 吸湿曲线分析
        2.3.7 X-衍射曲线分析
    2.4 本章小结
3.小微口径PLCL/TSF纳米纤维血管支架的制备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PLCL/TSF小口径纳米纤维血管支架的制备
    3.3 测试与表征
        3.3.1 形貌表征
        3.3.2 红外光谱测试
        3.3.3 力学性能测试
        3.3.4 亲水性测试
        3.3.5 蛋白质吸附性能测试
        3.3.6 血液相容性测试
        3.3.7 细胞培养
        3.3.8 MTT测试
        3.3.9 细胞形态学观察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结构和形貌表征
        3.4.2 红外光谱分析
        3.4.3 力学性能分析
        3.4.4 亲水性分析
        3.4.5 蛋白质吸附性能分析
        3.4.6 血液相容性分析
        3.4.7 细胞增殖分析
        3.4.8 细胞粘附
    3.5 本章小结
4.纳米纤维多层小口径血管支架的制备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2 纳米纤维多层小口径血管支架的制备
    4.3 纳米纤维支架的表征
        4.3.1 形貌表征
        4.3.2 力学性能测试
        4.3.3 亲水性测试
        4.3.4 蛋白质吸附性能测试
        4.3.5 血液相容性测试
        4.3.6 细胞培养
        4.3.7 MTT测试
        4.3.8 细胞形态学观察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形貌结构分析
        4.4.2 力学性能分析
        4.4.3 亲水性分析
        4.4.4 蛋白质吸附能力分析
        4.4.5 血液相容性分析
        4.4.6 MTT增殖分析
        4.4.7 细胞粘附
        4.4.8 本章小结
5.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和奖励
致谢

(2)丝肽修饰富强纤维的合成及150t/a生产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丝肽
    1.2 丝肽的制备方法
    1.3 富强纤维
    1.4 蛋白改性富强纤维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蛋白改性富强纤维制备方法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理分析
        2.1.1 蛋白质酸水解反应及分析
        2.1.2 合成羟丙基丝肽
        2.1.3 合成接枝丝肽富强纤维
    2.2 实验仪器与实验试剂
    2.3 实验制备
        2.3.1 丝肽的制备
        2.3.2 接枝丝肽富强纤维粗品的合成
        2.3.3 羟丙基丝肽中间体的合成
        2.3.4 接枝丝肽富强纤维的合成
    2.4 测试与表征
        2.4.1 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丝肽接枝富强纤维中蛋白质接枝率
        2.4.2 样品的表征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制备丝肽的优化条件
        3.1.1 反应时间的影响
        3.1.2 反应温度的影响
        3.1.3 硫酸浓度的影响
        3.1.4 液固比(硫酸:柞蚕茧壳)的影响
    3.2 合成丝肽接枝富强纤维的优化工艺
        3.2.1 影响合成羟丙基丝肽中间体的主要因素
        3.2.2 影响合成丝肽接枝富强纤维的主要因素
        3.2.3 合成丝肽接枝富强纤维醚化物的正交实验
第四章 150t/a丝肽修饰富强纤维工艺设计
    4.1 设计概述
        4.1.1 设计依据
        4.1.2 设计原则
    4.2 工艺设计概述
        4.2.1 工艺合成路线
        4.2.2 工艺生产过程
    4.3 物料衡算
        4.3.1 产物合成工段物料衡算
        4.3.2 原料预处理工段物料衡算
        4.3.3 精制单元物料衡算
        4.3.4 物料衡算流程图
    4.4 主要设备选型
第五章 扩大化实验项目风险分析
    5.1 项目主要污染物
    5.2 主要污染物的处理
    5.3 风险控制
        5.3.1 安全生产风险控制
        5.3.2 环境风险控制
        5.3.3 职业风险控制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丝素蛋白的提取及丝素膜的制备、修饰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蚕丝蛋白的结构与组成
    1.2 丝素蛋白的氨基酸序列
    1.3 丝素蛋白的构象与聚集态结构
    1.4 丝素蛋白的应用研究进展
        1.4.1 纺织品领域
        1.4.2 化妆品领域
        1.4.3 食品领域
        1.4.4 生物医药领域
    1.5 丝素蛋白的水解及分离提纯
    1.6 丝素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1.6.1 溶胶-凝胶法
        1.6.2 溶液共混法
        1.6.3 静电纺的方法
        1.6.4 冷冻干燥法
    1.7 丝素材料的改性及研究进展
        1.7.1 丝素蛋白的化学改性
        1.7.1.1 丝织物/丝纤维的化学改性
        1.7.1.2 丝素溶液的化学改性
        1.7.1.3 丝素膜的化学改性
        1.7.2 丝素蛋白的共混改性
        1.7.2.1 共混凝胶
        1.7.2.2 共混纳米纤维
        1.7.2.3 共混膜材料
    1.8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丝素肽及其与聚乙烯醇共混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化学试剂
        2.2.3 实验仪器
        2.2.4 丝素蛋白水溶液的制备
        2.2.5 丝素蛋白的Alcalase酶法水解
        2.2.6 丝素酶解产物的水解度(DH)测定
        2.2.6.1 茚三酮比色法的原理
        2.2.6.2 茚三酮比色法的测试步骤
        2.2.7 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
        2.2.7.1 SDS-PAGE的基本原理
        2.2.7.2 电泳储存液的制备
        2.2.7.3 凝胶的制备方法
        2.2.7.4 电泳
        2.2.7.5 染色和脱色
        2.2.7.6 标准蛋白质LogMw-x图的绘制
        2.2.8 SFP/PVA共混膜的制备
        2.2.8.1 SFP/PVA共混比例
        2.2.8.2 硅烷偶联剂WD-50用量
        2.2.9 测试方法
        2.2.9.1 共混膜的力学性能
        2.2.9.2 共混膜中丝素肽的溶失率测定
        2.2.9.3 自由基清除性能
        2.2.10 仪器分析方法
        2.2.10.1 红外光谱分析
        2.2.10.2 热重分析(TG)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甘氨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2.3.2 丝素肽的酶法制备工艺
        2.3.3 SDS-PAGE凝胶电泳
        2.3.4 SFP/PVA共混膜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2.3.4.1 SFP/PVA共混膜的制备
        2.3.4.2 共混膜的红外光谱
        2.3.4.3 共混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2.3.4.4 SFP/PVA共混膜分子间作用机理探讨
        2.3.5 共混膜力学性能
        2.3.5.1 SFP/PVA共混比例对共混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2.3.5.2 偶联剂WD-50用量对共混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2.3.6 自由基清除性能
        2.3.6.1 SFP的DPPH自由基清除性能
        2.3.6.2 SFP/PVA共混膜的自由基清除性能
        2.3.7 应用前景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水不溶性丝素膜的制备及应用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化学试剂
        3.2.3 实验仪器
        3.2.4 丝素蛋白水溶液的制备
        3.2.5 水不溶性丝素膜的制备
        3.2.6 SF/KH560复合膜溶失率的影响因素
        3.2.6.1 硅烷偶联剂KH560用量
        3.2.6.2 丝素蛋白用量
        3.2.7 丝素膜的金属离子吸附性能
        3.2.7.1 金属离子种类
        3.2.7.2 金属离子浓度
        3.2.7.3 温度
        3.2.7.4 时间
        3.2.8 丝素膜性能的测试
        3.2.8.1 溶失率
        3.2.8.2 溶胀性
        3.2.8.3 透过率
        3.2.8.4 力学性能
        3.2.8.5 吸附量的测定
        3.2.8.6 接触角
        3.2.9 仪器分析方法
        3.2.9.1 红外光谱分析
        3.2.9.2 热重分析(TG)
        3.2.9.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3.2.9.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水不溶性丝素膜的制备
        3.3.1.1 硅烷偶联剂种类及用量的影响
        3.3.1.2 丝素蛋白用量的影响
        3.3.2 丝素膜的结构表征
        3.3.2.1 ATR-FTIR表征
        3.3.2.2 XRD表征
        3.3.2.3 热稳定性分析
        3.3.2.4 水不溶性丝素膜的制备机理探讨
        3.3.3 溶胀性
        3.3.4 力学性能及表面润湿性能
        3.3.5 金属离子吸附性能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席夫碱基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丝素膜的改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化学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化合物的合成
        4.2.3.1 3,5-双[(2-羟基-4'-乙基磺酰硫酸)偶氮苯-次甲亚胺]苯甲酸的合成
        4.2.3.2 配合物Co_2Z_1、Mn_2Z_1、Cu_2Z_1的合成
        4.2.4 金属配合物对双氧水催化性能的研究
        4.2.5 反应性席夫碱接枝改性丝素膜
        4.2.6 仪器分析方法
        4.2.6.1 红外光谱分析
        4.2.6.2 ~1H-NMR
        4.2.6.3 元素分析
        4.2.6.4 熔点测试
        4.2.6.5 扫描电镜分析(SEM)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化合物的性质与组成
        4.3.2 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4.3.2.1 红外光谱
        4.3.2.2 核磁共振氢谱 1H-NMR
        4.3.3 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及荧光发射光谱性能
        4.3.4 配体及其配合物对过氧化氢催化分解性能的研究
        4.3.5 化合物Z_1对水不溶性丝素膜的改性研究
        4.3.5.1 化合物Z_1对水不溶丝素膜的改性
        4.3.5.2 SEM-EDS分析
        4.3.5.3 结构表征
        4.3.5.4 应用前景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丝素/多壁碳纳米管杂化膜的制备及其改性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2 化学试剂
        5.2.3 实验仪器
        5.2.4 丝素蛋白水溶液的制备
        5.2.5 多壁碳纳米管的酸化及其分散
        5.2.6 SF/MWCNTs杂化膜的制备
        5.2.7 SF/MWCNTs杂化膜的改性
        5.2.8 SF/MWCNTs杂化膜性能的测试方法
        5.2.8.1 溶失率测试
        5.2.8.2 力学性能
        5.2.8.3 接触角
        5.2.9 仪器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SF/MWCNTs杂化膜的制备及改性
        5.3.2 杂化膜的结构表征
        5.3.2.1 ATR-FTIR表征
        5.3.2.2 XRD分析表征
        5.3.3 热稳定性分析
        5.3.4 溶失率
        5.3.5 力学性能和接触角
        5.3.5.1 碳纳米管用量对杂化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5.3.5.2 丝素蛋白用量对杂化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5.3.6 应用前景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丝素肽结构与止血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止血材料简介
        1.2.2 止血材料的研究现状
        1.2.3 丝素肽简介
        1.2.4 丝素肽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1.3.1 主要研究目的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盐解丝素蛋白制备丝素肽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盐解丝素肽的制备
        2.1.2 盐解丝素肽的性能表征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盐解丝素肽的外观
        2.2.2 盐解丝素肽的分子量分布结果分析
        2.2.3 盐解丝素肽的 XRD 结果分析
        2.2.4 盐解丝素肽的 FTIR 结果分析
        2.2.5 盐解丝素肽的水溶性结果分析
        2.2.6 盐解丝素肽的 SEM 观察分析
        2.2.7 盐解丝素肽的氨基酸组分及含量结果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酸解丝素蛋白制备丝素肽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酸解丝素肽的制备
        3.1.2 酸解丝素肽的性能表征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酸解丝素肽的外观
        3.2.2 酸解丝素肽的分子量分布结果分析
        3.2.3 酸解丝素肽的 XRD 结果分析
        3.2.4 酸解丝素肽的 FTIR 结果分析
        3.2.5 酸解丝素肽的水溶性结果分析
        3.2.6 酸解丝素肽的 SEM 观察分析
        3.2.7 酸解丝素肽的氨基酸组分及含量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碱解丝素蛋白制备丝素肽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碱解丝素肽的制备
        4.1.2 碱解丝素肽的性能表征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碱解丝素肽的外观
        4.2.2 碱解丝素肽的分子量分布结果分析
        4.2.3 碱解丝素肽的 XRD 结果分析
        4.2.4 碱解丝素肽的 FTIR 结果分析
        4.2.5 碱解丝素肽的水溶性结果分析
        4.2.6 碱解丝素肽的 SEM 观察分析
        4.2.7 碱解丝素肽的氨基酸组分及含量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丝素肽的止血性能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凝血弹性描记(TEG)测试
        5.1.2 大鼠肝脏创伤止血模型
        5.1.3 体外细胞毒性测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丝素肽的凝血弹性描记(TEG)分析
        5.2.2 不同丝素肽的大鼠肝脏创伤止血性能评价
        5.2.3 体外细胞毒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纤维素纳米晶须/柞蚕丝素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1.1 材料
    1.2 纺丝液的制备
    1.3 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1.4 结构表征
        1.4.1 扫描电镜测试
        1.4.2 透射电镜测试
        1.4.3 X射线衍射测试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2.1 纤维素纳米晶须形貌
    2.2 核壳结构纳米纤维形貌
    2.3 X-射线衍射分析
3 结语

(6)硫酸水解蚕丝蛋白制备丝素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标准曲线的制作。
        1.2.2 原料的处理。
        1.2.3 多肽得率的测定方法。
        1.2.4 蛋白质含量的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分析
        2.1.1 硫酸浓度对多肽得率的影响。
        2.1.2 固液比对多肽得率的影响。
        2.1.3 温度对多肽得率的影响。
        2.1.4 水解时间对多肽得率的影响。
    2.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17]
3 结论

(7)硫酸法水解家蚕丝及其光谱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1.2 实验方法
        1.2.1 蚕丝脱胶制取丝素[9]
        1.2.2 硫酸法制备丝素肽[10]
        1.2.3 水解物的表征与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红外图谱分析
    2.2 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分析
    2.3 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
    2.4 扫描电镜图谱分析
3 结论

(8)柞蚕丝肽与CTAB复合模板剂在介孔分子筛合成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介孔分子筛简介
        1.1.1 介孔分子筛定义
        1.1.2 MCM-41 介孔分子筛的性质
        1.1.3 介孔分子筛的分类
    1.2 介孔分子筛的研究现状
        1.2.1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方法
        1.2.2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机理
        1.2.3 影响介孔分子筛合成的因素
    1.3 MCM-41 介孔分子筛的改性研究
        1.3.1 MCM-41 介孔分子筛的孔径改性
        1.3.2 MCM-41 介孔分子筛的酸性
        1.3.3 MCM-41 介孔分子筛的水热稳定性改性
    1.4 MCM-41 介孔分子筛的应用研究
        1.4.1 MCM-41 介孔分子筛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1.4.2 MCM-41 介孔分子筛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1.4.3 MCM-41 介孔分子筛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1.5 柞蚕丝的组成和结构
        1.5.1 柞蚕丝的组成
        1.5.2 柞蚕丝的结构
        1.5.3 柞蚕丝肽的模板作用研究
    1.6 本文的选题及研究内容
        1.6.1 本文的选题
        1.6.2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柞蚕丝肽的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制备柞蚕丝肽
        2.2.3 柞蚕丝肽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柞蚕丝水解的最佳条件
        2.3.2 柞蚕丝肽的表征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柞蚕丝肽的分子量对合成介孔分子筛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介孔分子筛样品的合成
        3.2.3 样品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X 射线衍射法表征
        3.3.2 N2吸附-脱附分析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柞蚕丝肽与CTAB为复合模板剂制备介孔分子筛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样品的合成
        4.2.3 样品的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制备介孔分子筛的影响因素
        4.3.2 介孔分子筛表征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丝素肽的酶法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丝素
        1.1.1 丝素的结构和性质
        1.1.2 丝素的开发和利用现状
        1.1.2.1 在食品中的应用
        1.1.2.2 在医药中的应用
        1.1.2.3 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1.1.2.4 在材料中的应用
    1.2 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1.2.1 生物活性肽的种类及来源
        1.2.2 生物活性肽的制备方法
        1.2.2.1 分离纯化法
        1.2.2.2 合成法
        1.2.2.3 水解法
        1.2.2.4 酶法制备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1.2.3 丝素肽的活性研究及制备研究现状
        1.2.3.1 丝素肽的活性研究
        1.2.3.2 丝素肽的制备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蚕茧中丝素蛋白的脱胶工艺研究及其理化性质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丝素蛋白的脱胶工艺研究
        2.3.1.1 脱胶时间对脱胶比率的影响
        2.3.1.2 浴比对脱胶比率的影响
        2.3.1.3 脱胶效果的确定
        2.3.2 丝素蛋白理化性质的测定
        2.3.2.1 丝素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3.2.2 丝素脂肪含量的测定
        2.3.2.3 丝素总糖含量的测定
        2.3.2.4 丝素水分含量的测定
        2.3.2.5 丝素灰分含量的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脱胶时间对脱胶比率的影响
        2.4.2 浴比对脱胶比率的影响
        2.4.3 丝素蛋白的理化性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酶法水解丝素蛋白的工艺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3.2.2 主要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2.3.1 水解度(DH)的测定
        3.2.3.2 酶解工艺及酶解产物的分离
        3.2.3.3 正交试验优化丝素蛋白酶解反应条件的研究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蛋白酶对丝素蛋白水解能力的比较
        3.3.2 碱性蛋白酶催化丝素蛋白水解反应的研究
        3.3.2.1 温度对碱性蛋白酶酶解丝素蛋白水解反应的影响
        3.3.2.2 加酶量对碱性蛋白酶酶解丝素蛋白反应的影响
        3.3.2.3 底物浓度对碱性蛋白酶酶解丝素蛋白反应的影响
        3.3.2.4 pH对碱性蛋白酶酶解丝素蛋白反应的影响
        3.3.2.5 反应时间对碱性蛋白酶酶解丝素蛋白反应的影响
        3.3.3 碱性蛋白酶催化丝素蛋白水解反应条件的正交实验法优化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丝素酶解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和主要试剂
        4.2.2 主要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ACE 体外抑制活性的测定
        4.3.2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4.3.2.1 氧自由基吸收能力的测定—ORAC 法
        4.3.2.2 丝素肽清除羟基自由基(·OH)能力的测定
        4.3.2.3 丝素肽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能力的测定
        4.3.3 a-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测定
        4.3.3.1 a-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测定
        4.3.3.2 丝素肽中蔗糖和葡萄糖质量分数的测定
        4.3.3.3 作用时间对丝素肽ɑ-葡萄糖苷酶体外抑制活性的影响
        4.3.3.4 丝素肽质量浓度对其ɑ-葡萄糖苷酶体外抑制活性的影响
        4.3.4 抑菌活性的测定
        4.3.4.1 菌悬液的制备
        4.3.4.2 抑菌作用的测定
        4.3.4.3 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测定
        4.3.5 水解度(DH)的测定
        4.3.6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测定丝素肽的分子量分布
        4.3.7 氨基酸组分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丝素肽对 ACE 的抑制活性评估
        4.4.2 丝素肽的抗氧化活性评估
        4.4.2.1 ORAC 法检测丝素肽的抗氧化能力
        4.4.2.2 不同水解度的丝素肽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能力
        4.4.2.3 不同水解度的丝素肽清除羟基自由基(·OH)能力
        4.4.3 丝素肽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评估
        4.4.3.1 丝素肽水解度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的影响
        4.4.3.2 丝素肽中葡萄糖和蔗糖的质量分数
        4.4.3.3 作用时间对丝素肽的α-葡萄糖苷酶体外抑制活性的影响
        4.4.3.4 丝素肽质量浓度对α-葡萄糖苷酶体外抑制活性的影响
        4.4.4 丝素肽的抑菌活性性评估
        4.4.4.1 不同水解度的丝素肽溶液的抑菌作用
        4.4.4.2 不同浓度的丝素肽溶液的抑菌作用
        4.4.4.3 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结果
        4.4.4.4 丝素肽的分子量分布
        4.4.4.6 丝素肽氨基酸的组分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本文创新点
    三、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丝肽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丝蛋白及其应用
        1.1.1 丝胶蛋白及其提取
        1.1.2 丝胶蛋白的应用
        1.1.3 丝素肽蛋白及其制取
        1.1.4 丝素肽的应用
    1.2 表面活性剂及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概述
        1.2.1 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
        1.2.2 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分类
        1.2.3 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1.2.4 N-酰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
        1.2.5 N-酰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1.3 谷氨酰胺转胺酶(TG 酶)及其应用
        1.3.1 谷胺酰胺转胺酶的种类
        1.3.2 谷胺酰胺转胺酶的作用机理
        1.3.3 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应用前景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影响丝肽基表面活性剂结构组成的因素探讨
    引言
    2.1 实验部分
        2.1.1 试剂
        2.1.2 仪器设备
        2.1.3 实验方法
        2.1.3.1 丝肽大分子上游离氨基的测定
        2.1.3.2 月桂酰基丝肽钠的合成
        2.1.4 测试方法
        2.1.4.1 氨基酸分析法
        2.1.4.2 红外光谱法
        2.1.4.3 表面张力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丝肽大分子上游离氨基的计算
        2.2.2 碱剂对产物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2.3 反应介质对产物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2.4 产物红外光谱图
        2.2.5 产物表面活性分析
    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TG 酶催化丝胶、丝肽对羊毛的接枝整理
    引言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材料
        3.1.2 仪器设备
        3.1.3 实验方法
        3.1.3.1 TG 酶催化丝胶对羊毛织物的接枝[6]
        3.1.3.2 TG 酶催化丝肽对羊毛织物的接枝
        3.1.4 测试方法
        3.1.4.1 羊毛增重率的测定
        3.1.4.2 扫描电镜分析
        3.1.4.3 氨基酸含量分析
        3.1.4.4 白度的测定
        3.1.4.5 回潮率的测定
        3.1.4.6 毛效的测定
        3.1.4.7 透气性的测定
        3.1.4.8 透湿性的测定
        3.1.4.9 拉伸断裂强力的测定
    3.2 结果与讨论
        3.2.1 TG 酶用量一定时,丝胶用量对羊毛增重率的影响
        3.2.2 丝胶用量一定时,TG 酶用量对羊毛增重率的影响
        3.2.3 TG 酶用量一定时,丝肽用量对羊毛的增重率影响
        3.2.4 丝肽用量一定时,TG 酶用量对羊毛增重率的影响
        3.2.5 扫描电镜分析[6-7]
        3.2.6 氨基酸含量分析[6,8]
        3.2.7 整理后羊毛织物白度的变化
        3.2.8 整理后羊毛织物回潮率的变化
        3.2.9 整理后羊毛织物毛效的变化
        3.2.10 整理后羊毛织物透气性的变化
        3.2.11 整理后羊毛织物透湿性的变化
        3.2.12 整理后羊毛织物拉伸断裂强力的变化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化学交联法催化丝胶、丝肽对羊毛的接枝整理
    引言
    4.1 实验部分
        4.1.1 试剂
        4.1.2 仪器设备
        4.1.3 实验方法
        4.1.3.1 LS-710 交联剂催化丝胶对羊毛织物的接枝
        4.1.3.2 LS-710 交联剂催化丝肽对羊毛织物的接枝
        4.1.4 测试方法
        4.1.4.1 羊毛增重率的测定
        4.1.4.2 扫描电镜分析
        4.1.4.3 白度的测定
        4.1.4.4 回潮率的测定
        4.1.4.5 毛效的测定
        4.1.4.6 透气性的测定
        4.1.4.7 透湿性的测定
        4.1.4.8 拉伸断裂强力的测定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丝胶用量一定时,LS-710 浓度对羊毛增重率的影响
        4.2.2 LS-710 浓度一定时,丝胶用量对羊毛增重率的影响
        4.2.3 丝肽用量一定时,LS-710 浓度对羊毛增重率的影响
        4.2.4 LS-710 浓度一定时,丝肽用量对羊毛的增重率影响
        4.2.5 扫描电镜分析
        4.2.6 整理后羊毛织物白度的变化
        4.2.7 整理后羊毛织物回潮率的变化
        4.2.8 整理后羊毛织物毛效的变化
        4.2.9 整理后羊毛织物透气性的变化
        4.2.10 整理后羊毛织物透湿性的变化
        4.2.11 整理后羊毛织物拉伸断裂强力的变化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硫酸水解制备柞蚕丝素肽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纳米纤维成纱技术构建血管组织工程支架[D]. 王倩. 中原工学院, 2018(08)
  • [2]丝肽修饰富强纤维的合成及150t/a生产工艺研究[D]. 张艳. 吉林大学, 2016(03)
  • [3]丝素蛋白的提取及丝素膜的制备、修饰与应用研究[D]. 张凯. 东华大学, 2015(08)
  • [4]丝素肽结构与止血性能的研究[D]. 许亚阳. 浙江理工大学, 2015(10)
  • [5]纤维素纳米晶须/柞蚕丝素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J]. 何建新,张雪丽,韩启明,谭卫琳,连艳平.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 [6]硫酸水解蚕丝蛋白制备丝素肽的研究[J]. 曹新志,李琳琳,熊俐,赵迎庆,任林生. 安徽农业科学, 2013(26)
  • [7]硫酸法水解家蚕丝及其光谱性质研究[J]. 张亚丽,詹豪强,陈淑伟,夏世威. 广东化工, 2012(11)
  • [8]柞蚕丝肽与CTAB复合模板剂在介孔分子筛合成上的应用研究[D]. 杨慧. 渤海大学, 2012(10)
  • [9]丝素肽的酶法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 罗美琪.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10]丝肽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应用[D]. 张云. 苏州大学, 2012(03)

标签:;  ;  ;  

硫酸水解法制备柞蚕丝素肽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