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堂书及其研究利用:历史与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黎梦圆[1](2021)在《东汉七体文研究 ——基于历史语境的考述》文中提出本文共分三章,分别对东汉初傅毅《七激》、东汉中叶张衡《七辩》以及汉末的曹植《七启》和王粲《七释》,结合历史语境作文史方面的考述。第一章从经学发展角度切入,发掘傅毅《七激》的讽谏意图。东汉初明帝重视经学,礼重儒士,然而其偏好章句今学,又需借谶纬神学以巩固政权,在神学与政治的密切合作之下,儒士出于趋附或迫于时势,形成讴颂皇权之风。《后汉书·傅毅传》称“显宗求贤不笃,士多隐处”,所指隐处之士,实际上是尹敏、李育、梁鸿一类疾虚贵真的古学儒士,这一类人绝非明帝所求之贤。傅毅借七体文模拟中的种种新变,婉转传达他的学术理想、对章句今学之风的不满以及对君主的讽谏意图,从中体现了东汉初期文士在皇权意旨压力下的谨慎心态。第二章揭示张衡《七辩》和《思玄赋》在远游书写上具有互文性,两个远游书写文本当蕴含相同的创作情绪。《思玄赋》的远游书写既因承屈骚以来的书写范式,又富有当代阴阳五行和星占学的文化内涵。从东汉时期阴阳五行、天人感应之说的日常化,以及张衡本人精于数术的知识结构来看,《思玄》和《七辩》中的远游书写极具政治敏感性,其突出西方方位的远游,目的是使当时读者联系起永建年间极为严重的太白异象,以太白异象谴告来昭示和反抗东汉中期外戚近幸的乱政流弊。《七辩》中“率由旧章”一语是同时代士人的常见表达,揭示出东汉中期士人的理想时代已从三代转变为西汉。第三章考述建安中后期,荀彧等忠于汉室的世家大族为抑制曹操日渐显露的“代汉”野心,向曹魏集团施加了“圣人”“德教”的舆论压力。曹魏统治阶层对此颇为反感并作出反击,利用文士群体的“刑法”宣传来制造另一种有利于战时统治的舆论。曹植《七启》利用七体文的创作,明确表达在战时状态不愿放松“刑法”而专任“德教”的一种不让步态度。王粲作为曹魏霸业的支持者,其《七释》和《难钟荀太平论》表达了一致的圣人观,即主张圣人持刑罚亦可致太平,通过建构新的“圣人观”来解构荀彧一方的传统“圣人观”,为曹魏政权的统治作出辩护和有利的舆论宣传。
蒋硕[2](2020)在《北堂图书馆馆长——惠泽霖的生平与着述》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北京天主教传教士中,有一位法国遣使会神父,他在华期间履行了宗教职责。学术方面,又颇有建树,他编目的《北堂图书馆藏西文善本目录》和研究论文对明清在华天主教研究、中外交流史等领域影响广泛。这位神父就是惠泽霖(H.Verhaeren)。但是,关于其人学界一直缺乏可靠资料,对其生平事迹近乎一无所知。本文根据海外教会档案,试图勾勒出惠泽霖一生的概况和他来华后主要的学术贡献,以期对这位民国时期中欧文化交流的重要人物有一初步认识。
宋瑶清[3](2019)在《从语言和文献角度探究传世本《文子》的来源》文中指出传世本《文子》是一部重要的道家典籍,在唐代与《老子》《庄子》《列子》并列爲道教四部经典,又称《通玄真经》。它的文本来源较爲驳杂,探析其文本的各个来源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而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尚不够全面和集中。本文从语言和文献的角度,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举例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将传世本《文子》与竹简本《文子》及《淮南子》《老子》《庄子》《吕氏春秋》等先秦古籍进行文本对勘,并找出传世本《文子》里的中古词语,从多方面讨论它的文本来源。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爲绪论。説明选题缘起、研究对象、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爲传世本、竹简本《文子》关系研究。本章首先对两个版本《文子》的异同作出简要説明,再对二者的异文进行比较研究。结论是:传世本《文子》与竹简本《文子》相合的内容来源於古本《文子》,这里所説的古本是否即我们所看到的定州竹简本,还有待考证。第三章爲传世本《文子》与《淮南子》关系研究。本章首先对《淮南子》作了简要介绍,然後引入其他文献,将传世本《文子》与《淮南子》的重复内容以其他文献爲参照系进行比较研究。结论是:传世本《文子》中与《淮南子》重合的那部分内容,可能有大多数来源於《淮南子》,其余则来源於在《淮南子》之前就形成的古本《文子》。但这些内容也可能存在一个共同来源。第四章爲传世本《文子》与部分先秦古籍关系研究。本章先讨论它与《老子》的关系,再讨论它与其他先秦古籍的关系。结论是:除去跟竹简本《文子》与《淮南子》相合的内容,剩余内容中来源於《老子》的最多,也有部分内容来源於《吕氏春秋》《庄子》《管子》《慎子》《尸子》《逸周书》《孝经》等。第五章爲从词汇角度探究传世本《文子》的来源——兼补《汉语大词典》之阙。本章找出了书中出现的中古时期(东汉至魏晋南北朝)的词语,以证明传世本《文子》部分内容来源於中古时人的增补或修改。同时,本章末节列举了《汉语大词典》失收的词语,对《大词典》进行订补。
李明奎[4](2019)在《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文中研究说明与中国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绩相比,相关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则略显滞后。简言之,目前中国环境史料的研究多集中于先秦、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段的正史、方志、档案等文献史料的讨论,而于丰富的口述、实物和图像中的环境史料的关注稍显不足;此外,学界对域外文献、田野调查资料、自然科学观测数据等特殊环境史料的利用亦不多见;至于环境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与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果相比,则更显滞后。上述环境史料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深入和本土化、国际化发展水平。鉴于此,本文在学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以促进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构建和相关史料的整理研究。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则对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史料类型、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思考,初步认为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以反映中华民族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历史文献、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的价值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阐明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和类别、鉴别相关史料的真伪并分析评论史料的思想性、倡导并践行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工作、阐述编纂环境史工具书和筹建环境史料数据库的基本设想等为学科任务,以跨学科研究、田野调查、历史文献研究法等为基本研究方法。该史料学与文献学、口述史学、人类学、民族学以及包括考古学、地质学等在内的自然科学等学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此外,就中国环境史的史料而言,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四大基本史料。其中,包括正史、方志、实录、档案等在内的文献以文字记录着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而传说、神话、谚语、访谈记录等口述史料则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讲述着记忆中的人与自然,遗物遗址之类的实物史料则以具体实物展现着人与自然相处的过往,至于包括壁画、岩画、绢纸画、漫画、照片等在类的图像史料则以图像透露着人与环境互动的点滴。四类史料虽有不同的形式,然各有其特点和价值,彼此互补,互相印证。从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研究需掌握基本的方法和途径,但平淡忠厚、谨小慎微的心态尤其重要。此外,做好跨学科研究、夯实语言文字基础等方面的准备亦有利于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行。第二部分则属于专题研究,从众多的文献史料中选取正史、方志、档案、实录等常见的史料进行环境信息的分析,同时尽其所知,对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及其搜集利用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研究认为包括正史、方志、档案、实录在内的文献史料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基本史料,其搜集整理和利用既要结合中国古代史、思想史、方志学、档案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亦要依靠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全面看待每种文献史料的价值和不足,综合利用,取长补短。而口述、实物和图像三类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亦极为丰富和珍贵,需要结合考古学、口述史学、图像史学、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关环境信息的分析和解读,以最大化地发挥相关史料的价值。第三部分则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在丰富的文献史料中,除正史、方志、档案等基本环境史料外,日记、书信、报刊、文史资料、自然科学数据、域外文献等特殊环境史料蕴含的信息亦极为珍贵。其中,日记、书信和文史资料除记录了作者对天地自然和相关人事的观察、经历外,还记录了作者本人对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情感认知和心理态度,对于研究具体环境事件和微观环境史、环境认知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域外文献则以他者的视角记录着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观察、认知和评价,尤其是其中对中国山川自然、都城建筑、农田水利、风物特产、疾病医疗、人情风俗、气候变化、灾害事件等方面的记载均透露出不少珍贵的环境信息,值得大力挖掘和利用。田野调查资料则以调查者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为基础,不仅对环境史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许多珍贵的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史料,还提供了认识史料、解读史料的现场感受(实地观感)和分析视角。而自然科学数据则以严谨的方法、精准的仪器为环境史研究提供许多气候、地质、土壤、水文、动植物等方面精确的数据信息,能更好地展现环境史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总之,为促进环境史史料的研究和中国环境史的深入发展,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实有其必要。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图像、口述、实物三类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自然科学数据的利用,以及环境史料的数字化等问题均涉及多种学科的交叉和合作,非一人或单一学科所能完成。然从长远来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利用刻不容缓,其相关的环境史史料学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相信,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建立和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环境史研究在理论化和本土化方面的深入。
周凯[5](2018)在《汉隋间西南地区的政治整合与族群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汉隋间西南地区历史,通过政治整合和族群演变两个角度,讨论国家权力进入西南地区和政治整合运动展开的过程,以及在这种背景下西南族群的演变历史。第一章通过对汉武帝经略西南夷基本史实的考索,发现武帝对西南夷战略定位发生了三次转变,借此可以探讨西南地区对于汉帝国的重要意义。在完成最初的经略后,汉帝国整合郡县制与当地部族,推行双轨制的统治模式,这种双轨制既有对郡县制早期历史的继承,又有对西南部族政治地理格局的妥协,在这个意义上,反映了汉武帝因地、因时制宜的政治智慧。在双轨制的统治模式的基础上,从封爵、任官角度进行切入,进一步分析两汉西南夷地区权力分配结构,国家逐步消解原有政治格局,将夷帅纳入华夏政治秩序中。偏居西南的蜀汉面对外部压力,以平定南中叛乱为契机,打击并瓦解了南中旧有的部族组织,将其纳入到严密的政治秩序中,南中由过去的边缘之地被改造为蜀汉的大后方,使得南中地区的华夏统治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从东汉后期开始,大姓开始参与地方政治,其中爨氏更是贯穿六朝隋代,打破了旧有国家与夷帅的二元格局。爨氏世系主要节点及其家族记忆经历了多重建构,目的是为了塑造自身长期统治南中的历史形象。爨氏的崛起得益于南中的乱局,同时其崛起过程与夷化同步,逐渐取代之前的夷帅,凭借夷夏部曲,成为地方上强大的一股力量。但与既有研究不同的是,本文通过仔细梳理爨氏几百年的发展历史,认为由于爨氏始终未能由家族转型为政治集合体,导致其无法形成长期独霸南中的局面。爨氏几次短暂的“独霸”,得益于外部环境的变动与杰出人物的出现,是一个特殊情况的产物。族群演变方面,选择“僚”作为个案,讨论其族群内涵建构及其演变过程。僚首次“出现”于蜀汉时期对南中的扩张,激烈的族际冲突下,华夏将部分人群识别为僚,实质是一种“地域性文化人群”;以“僚人入蜀”为开端,僚的族群边界极度扩张,包括数百万计人口,成为了所有入蜀蛮夷的称呼,进而成为西南民族的一种泛称;到了隋唐以后,关于僚的记述则囿于历史与现实并存的困境,由此“典范性蛮夷”南平僚异军突起,成为僚人在华夏海洋中的孤岛。政治整合与族群演变的互相推动,构成了此时期西南地区的重要历史图景。
蒋硕[6](2017)在《北堂藏16—18世纪西文游记初探》文中认为天主教北堂藏书拥有大量西文善本书籍,笔者从中整理出数十种游记作品,并将这些游记辨析、分类,加以说明。本文认为这批游记作品具有很高的历史和学术价值,其中许多游记尚不为学界所了解。鉴于目前国内游记研究的情况,本文可为以英语游记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现状提供大量非英语游记资源。文章并以中国天主教传教史为背景,讨论了游记入华的原因。最后,笔者对怎样进行下一步的跟进研究做出了初步的设想。
曲柄睿[7](2017)在《第五伦形象建构与范晔对东汉、刘宋政治风格的认识》文中提出梳理东汉第五伦的相关史料可以发现,在《东观汉记》、应劭《风俗通义》和袁宏《后汉纪》中擅长文法、行政刚猛的第五伦,经过华峤、范晔调整、重组相关史料,最终在范晔《后汉书》中以倡导宽和的良吏面貌出现。之前第五伦的种种作为,被归结为个性峭直使然。结合对范晔《后汉书》列传编纂的研究可知,范晔如此安排史料,旨在以《第五钟离宋寒列传》与《卓鲁魏刘列传》相呼应,构成完整的、按照不同政治风格划分的"光武守业诸臣传"的编次体系。范晔如此编排东汉初人物,蕴含自己对理想官员的期待及对东汉初吏治苛细的政治风格的批评。其根源与范晔对刘义康政治风格的否定有关。
蒋硕[8](2016)在《北堂西文文学类藏书调查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整理文献入手,挖掘出了明末清初天主教传教士带入中国大批西方文学书籍的事实。笔者把这些书籍进行分类与辨析,使众多西方文学经典进入中国的时间提早至明末清初或者西方文艺复兴至18世纪,让我们对中西文学关系的历程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最后,笔者对如何利用这批珍藏和怎样进行下一步的跟进研究做出了初步的设想。
杨冬冬[9](2016)在《陈寿祺、陈乔枞父子《三家诗遗说考》研究与整理》文中认为陈寿祺、陈乔枞父子学通汉宋,其治《诗》的主要成就体现在对今文三家《诗》佚文遗说的搜讨与研究上,历经两代最终成《三家诗遗说考》。陈氏父子的今文三家《诗》研究,对嘉道之际的清代辑佚学、《诗经》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学术历程始终贯穿清初诸大儒所提倡的“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治学取向。并把这一思想作为辑佚与研究汉代今文三家《诗》的指导思想。其治三家《诗》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实事求是,古今兼采的治《诗》取向;以师法、家法作为构筑《三家诗遗说考》的理论基础;辨形声、核诂训,考证详密的客观求证精神。《三家诗遗说考》所保存的历史、神话、文学等资料,不仅对现存《诗经》文献校勘、训诂有着重要意义,也对整理和研究早期中国国家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陈氏父子对三家《诗》的辑佚和研究,使得早已亡佚的三家《诗》重见天日,虽不能完全恢复三家《诗》的旧貌,但却可以为延续三家《诗》的研究做出贡献,在完善和发展《诗经》学史的过程中更是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成为清代辑佚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清代复兴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一环,更成为“清代学术复古为解放”运动达到高潮的产物,并推动这一运动进一步展开。由于《三家诗遗说考》还没有标点本,因此对《三家诗遗说考》进行点校,能为学术界提供标点本《三家诗遗说考》的同时,也可以促进三家《诗》的进一步研究。
杨洁[10](2016)在《民国时期柴达木地区土地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人类生产活动提供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同时也是人类创造各种物质生产资料的载体,只有对土地资源进行不断的开发与利用,才能够创造出丰富的经济价值。而土地开发作为一切生产开发的基础,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最直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的主要途径。柴达木地处青藏高原西北部,自古至今“地广人稀”是其最基本人文地理特征。一直以来,人类活动较少,土地开发落后,历史时期主要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直至民国,在全国积极倡导开发西北的社会背景下,得到国民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柴达木地区人类活动日趋频繁,生产技术水平逐渐提高。在此背景下,依托柴达木优势土地资源,逐渐打破了畜牧业生产单一的土地利用形式,农业生产、矿产开发逐渐兴起,产生了新的土地开发利用形式。民国时期,柴达木土地开发主要表现在农耕、畜牧、采矿等生产性开发,以及非生产性开发,包括交通道路的修筑与城镇的形成。而土地的生产性开发与非生产性开发是相互联系的,两者互为促进,密不可分。具体来说,农业、牧业、采矿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某一地区城镇与交通网络的形成,反过来说交通发展过程中同样会相应的带动农牧业、工矿业的连带发展,可以说土地开发的两种类型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关系。在民国时期,柴达木地区的农业发展迈出了举足轻重的一步,境内出现了大规模农垦活动,有大量的农业人口进入柴达木,在东部都兰、乌兰等地形成了农耕区。与此同时,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的水利建设也得到了相应的开发,为建国以后柴达木的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畜牧业发展,自古以来便是柴达木土地开发最主要的生产方式。而到了民国时期畜牧业发展却没有充分利用其优势资源,没有延续其优势地位,发展相对缓慢。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柴达木畜牧业开发过程进行梳理,总结影响其发展的各个因素,进而采取有效地解决办法,为今后柴达木畜牧业开发提供借鉴指导意义。柴达木地区被誉为“聚宝盆”,顾名思义,柴达木内蕴含丰富的矿产资源,民国以前仅有少部分矿产资源被利用,随着国内外学者对柴达木地区的科学考察,更多矿产资源被认识,为今后柴达木成为经济区域奠定了基础。民国时期,柴达木地区交通和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可以说是得益于柴达木地区农业、牧业以及矿产资源的开发。间接来说,交通与城镇的形成离不开人口的增长、行政建制的变化以及政府经济开发力度的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柴达木地区城镇数量逐渐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交通用地面积的增加等。但另一个层面来说,正因为有了交通和城镇,土地的经济价值才更加明显。民国时期,青新公路贯穿柴达木,促使交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城镇的形成与农业垦殖活动相互关联,民国时期城镇大多在东部农垦较为发达的地区,例如今都兰县诺木洪、香日德等地。本文大致从以上五个方面论述了民国时期柴达木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的过程,其中以土地生产性开发经济价值的为主要内容,还包括土地作为公共资源非生产性开发社会价值的体现。通过对土地开发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出柴达木土地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包含民族复杂、交通不便、人口稀少、文化落后、政治影响等方面。本文运用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从这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论述,旨在分析民国时期土地开发的过程,以及开发的特点,从而更好地还原这一时期柴达木的土地开发的原貌。
二、北堂书及其研究利用:历史与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堂书及其研究利用:历史与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东汉七体文研究 ——基于历史语境的考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三、研究对象的选择 |
四、七体文书写模式与主题“凝固化”举隅——《七发》的音乐书写 |
第一章 东汉初经学与颂世时风下的《七激》之写作与讽谏意图 |
一、《后汉书·傅毅传》“显宗求贤不笃,士多隐处”辨 |
二、《七激》的讽谏意图与傅毅的学术理想 |
三、结语 |
第二章 《七辩》互文性、远游书写及政治意蕴的解读 |
一、《七辩》“神仙之丽”与《思玄赋》的互文性 |
二、《思玄赋》的写作背景及其对远游书写传统的因承 |
三、远游的方位意识与阴阳五行之联系 |
四、张衡远游书写之方位与太白异象 |
五、从《七辩》“率由旧章”一语看东汉中期士人的理想时代 |
六、结语 |
第三章 《七启》与《七释》之政治意涵述论 |
一、“建安七体文”系年及本旨补正 |
二、“建安七体文”的写作背景:从“田畴辞禄”事件谈起 |
三、曹魏政权与“圣人”说教的舆论压力 |
四、“建安七体文”的政治意涵 |
五、结语 |
结论:对东汉七体文政治意涵的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从语言和文献角度探究传世本《文子》的来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对象 |
1.2.1 文子其人 |
1.2.2 传世本《文子》其书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比较的方法 |
1.4.2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 |
1.4.3 举例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 |
第二章 传世本、竹简本《文子》关系研究 |
2.1 竹简本《文子》介绍 |
2.2 竹简本与传世本异同比较 |
2.2.1 相同之处 |
2.2.2 相异之处 |
2.3 竹简本与传世本异文研究 |
2.3.1 通假字关系 |
2.3.2 古今字关系 |
2.3.3 正字关系 |
2.3.4 同源字关系 |
2.3.5 同义词关系 |
第三章 传世本《文子》与《淮南子》关系研究 |
3.1 《淮南子》介绍 |
3.2 传世本《文子》与《淮南子》重复内容研究 |
第四章 传世本《文子》与部分先秦古籍关系研究 |
4.1 来源於《老子》的内容研究 |
4.2 来源於其他先秦古籍的内容研究 |
第五章 从词汇角度探究传世本《文子》的来源——兼补《汉语大词典》之阙 |
5.1 始见於东汉时期的词语 |
5.2 始见於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词语 |
5.3 《汉语大词典》失收的词语 |
结语 |
引用文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回顾 |
(一) 史料与史料学的研究 |
(二)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研究 |
三、基本写作思路和框架 |
四、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五、文中相关概念的解释 |
(一) 史料与史料学 |
(二) 环境史史料与中国环境史史料学 |
(三) 口述史料与口述史学 |
(四) 实物史料 |
(五) 图像史料与图像史学 |
(六) 域外文献 |
上篇 |
第一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研究对象、主题、方法和学科任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主题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 |
第二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第一节 与文献学的关系 |
第二节 与自然科学、人类学、民族史、图像史学等学科的关系 |
第三章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
第一节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和基础 |
第二节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必要性 |
第四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类型和特点 |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来源 |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类型和特点 |
第五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概论 |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面临的困难 |
第二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的心态 |
第三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
第四节 从事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之准备 |
第六章 经史子集文献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经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二节 史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三节 子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四节 集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五节 经史子集文献中环境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利用 |
中篇 |
第七章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价值 |
第二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特点及其搜集利用 |
第八章 地方志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搜集利用 |
第一节 地方志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第二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特点和局限 |
第三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解读利用 |
第九章 实录与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及其搜集利用 |
一、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 |
二、实录中环境信息的搜集利用 |
第二节 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 |
一、档案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二、档案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利用 |
第十章 中国口述环境史料概论 |
第一节 中国的口述传统和口述史料遗存 |
第二节 口述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
第三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特点 |
第四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途径 |
第五节 口述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征实 |
第十一章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利用途径概论 |
第一节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
第二节 实物史料在环境史研究中的利用途径 |
第十二章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搜集解读概论 |
第一节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第二节 图像史料的搜集与解读 |
下篇 |
第十三章 几种特殊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书信、报刊与文史资料 |
第二节 田野调查资料与自然科学观测试验数据 |
第三节 日记 |
第四节 域外文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汉隋间西南地区的政治整合与族群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旨趣、研究意义与范围界定 |
二、学术史回顾与反思 |
第一章 秦汉帝国在西南地区的扩张 |
第一节 角色定位与战略转变——汉武帝经略西南夷再研究 |
第二节 “部族-郡县”双轨制──汉帝国在西南夷地区统治的奠基及其空间结构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华夏统治深入与政治整合运动的展开 |
第一节 汉帝国与夷帅的权力分配结构及关系变迁 |
第二节 边缘与后方:蜀汉统治的深化——以南中动乱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西晋至隋时期的南中——以爨氏为中心 |
第一节 爨氏世系考论 |
第二节 爨氏族源述说 |
第三节 爨氏的崛起与夷化 |
第四节 两爨碑及其时代 |
第五节 隋代在南中的经营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中古僚人族群内涵的变迁 |
第一节 追本溯源——“僚人入蜀”前族群内涵 |
第二节 “僚人入蜀”与僚的泛化 |
第三节 历史与现实之间——隋唐以降有关僚人的书写 |
第四节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北堂藏16—18世纪西文游记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北堂藏书简史 |
二、北堂藏西文游记善本概况 |
1. 欧洲游记 |
2. 非洲游记 |
3. 中美洲游记 |
4. 南美洲游记 |
5. 北美洲游记 |
6. 亚洲游记 |
三、北堂藏西文游记入华成因分析 |
四、研究反思 |
(8)北堂西文文学类藏书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北堂藏书概况 |
三、宗教文学 |
四、世俗文学 |
五、总结 |
(9)陈寿祺、陈乔枞父子《三家诗遗说考》研究与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编 陈寿祺、陈乔枞父子《三家诗遗说考》研究 |
绪论 |
一、选题的来源及学术意义 |
二、三家《诗》研究综述 |
(一)、宋代的三家《诗》研究——开辑佚三家《诗》之先河 |
(二)、元代及明代的三家《诗》研究——三家《诗》辑佚的停滞阶段 |
(三)、清代的三家《诗》研究——由勃兴走向巅峰 |
三、现当代的三家《诗》研究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一章 陈寿祺、陈乔枞父子生平 |
第一节 陈寿祺生平 |
一、启蒙受业 |
二、考取功名,为官从政 |
三、辞官归隐,教书育人 |
四、热衷乡党事业 |
第二节 陈寿祺在鳌峰书院的主要活动及教育思想 |
一、陈寿祺教育思想的根源 |
二、陈寿祺在鳌峰书院的主要活动 |
三、陈寿祺教育思想的重要价值 |
第三节 陈乔枞生平 |
第二章 《三家诗遗说考》的成书背景、辑佚缘由、辑佚资料来源、版本流传、体例及着录 |
第一节 《三家诗遗说考》的成书背景 |
一、时代背景 |
二、学术背景 |
第二节 陈寿祺辑佚《三家诗遗说考》的缘由 |
第三节 《三家诗遗说考》辑佚资料来源 |
第四节 《三家诗遗说考》的版本流传及体例 |
一、《三家诗遗说考》的版本 |
二、《三家诗遗说考》的体例 |
第五节、《三家诗遗说考》的着录 |
第三章 陈氏父子的学术思想 |
第一节 陈氏父子的学术思想渊源 |
一、清初经世思潮的兴起 |
二、考据学由学术边缘走向中心 |
三、考据学的鼎盛及陈氏父子的学术归属 |
第二节 陈氏父子的《诗经》学思想 |
一、实事求是,今古兼采的治《诗》取向 |
二、以师法、家法作为构筑《三家诗遗说考》的理论基础 |
三、辨形声,核诂训,考证详密的客观求证精神 |
结论 |
第四章 《三家诗遗说考》的文献价值及在《诗经》学史上的意义 |
第一节 《三家诗遗说考》对现存《诗经》文献校勘、训诂的意义 |
第二节 《三家诗遗说考》的史料价值 |
第三节 《三家诗遗说考》在《诗经》学史上的意义 |
第二编《鲁诗遗说考》点校 |
点校说明 |
三家诗遗说考自序 |
鲁诗遗说考自序 |
鲁诗叙录 |
鲁诗遗说考目录 |
鲁诗遗说考卷第一(一之一) |
鲁诗国风一 |
鲁诗遗说考卷第一(一之二) |
鲁诗国风二 |
鲁诗遗说考卷第一(一之三) |
鲁诗国风三 |
鲁诗遗说考卷第二(二之一) |
鲁诗国风四 |
鲁诗遗说考卷第二(二之二) |
鲁诗国风五 |
鲁诗遗说考卷第二(二之三) |
鲁诗国风六 |
鲁诗遗说考卷第二(二之四) |
鲁诗国风七 |
鲁诗遗说考卷第三(三之一) |
鲁诗小雅一 |
鲁诗遗说考卷第三(三之二) |
鲁诗小雅二 |
鲁诗遗说考卷第三(三之三) |
鲁诗小雅三 |
鲁诗遗说考卷第四(四之一) |
鲁诗小雅四 |
鲁诗遗说考卷第四(四之二) |
鲁诗小雅五 |
鲁诗遗说考卷第四(四之三) |
鲁诗小雅六 |
鲁诗遗说考卷第四(四之四) |
鲁诗小雅七 |
鲁诗遗说考卷第四(五之一) |
鲁诗大雅一 |
鲁诗遗说考卷第四(五之二) |
鲁诗大雅二 |
鲁诗遗说考卷第四(五之三) |
鲁诗大雅三 |
鲁诗遗说考卷第四(六之一) |
鲁诗颂一 |
鲁诗遗说考卷第四(六之二) |
鲁诗颂二 |
鲁诗遗说考卷第四(六之三) |
鲁诗颂三 |
第三编《齐诗遗说考》点校 |
齐诗遗说考 |
齐诗叙录 |
齐诗遗说考目录 |
齐诗遗说考卷第一(一之一) |
齐诗国风一 |
齐诗遗说考卷第一(一之二) |
齐诗国风二 |
齐诗遗说考卷第一(一之三) |
齐诗国风三 |
齐诗遗说考卷第一(一之四) |
齐诗国风四 |
齐诗遗说考卷第二(二之一) |
齐诗小雅一 |
齐诗遗说考卷第二(二之二) |
鲁诗小雅二 |
齐诗遗说考卷第二(二之三) |
齐诗小雅三 |
齐诗遗说考卷第三(三之一) |
齐诗大雅一 |
齐诗遗说考卷第三(三之二) |
齐诗大雅二 |
齐诗遗说考卷第四(四之一) |
齐诗颂一 |
齐诗遗说考卷第四(四之二) |
齐诗颂二 |
齐诗遗说考卷第四(四之三) |
齐诗颂三 |
第四编《韩诗遗说考》点校 |
韩诗遗说考 |
韩诗叙录 |
韩诗外传补逸 |
韩诗遗说考目录 |
韩诗遗说考卷第一(一之一) |
韩诗国风一 |
韩诗遗说考卷第一(一之二) |
韩诗国风二 |
韩诗遗说考卷第一(一之三) |
韩诗国风三 |
韩诗遗说考卷第二(二之一) |
韩诗国风四 |
韩诗遗说考卷第二(二之二) |
韩诗国风五 |
韩诗遗说考卷第二(二之三) |
韩诗国风六 |
韩诗遗说考卷第三(三之一) |
韩诗小雅一 |
韩诗遗说考卷第三(三之二) |
韩诗小雅二 |
韩诗遗说考卷第三(三之三) |
韩诗小雅三 |
韩诗遗说考卷第三(三之四) |
韩诗小雅四 |
韩诗遗说考卷第四(四之一) |
韩诗大雅一 |
韩诗遗说考卷第四(四之二) |
韩诗大雅二 |
韩诗遗说考卷第四(四之三) |
韩诗大雅三 |
韩诗遗说考卷第四(四之四) |
韩诗大雅四 |
韩诗遗说考卷第五(五之一) |
韩诗颂一 |
韩诗遗说考卷第五(五之二) |
韩诗颂二 |
韩诗遗说考卷第五(五之三) |
韩诗颂三 |
韩诗遗说考卷第五(五之四) |
韩诗颂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民国时期柴达木地区土地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区域界定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柴达木地区土地开发条件 |
第一节 柴达木地区自然条件 |
一、地貌特征 |
二、气候特征 |
三、水文 |
四、土壤和植被 |
第二节 柴达木地区社会环境 |
一、行政区划设置 |
二、人口和民族 |
第三节 柴达木地区土地开发历史变迁 |
一、羌人对柴达木土地开发 |
二、吐谷浑对柴达木土地开发 |
三、吐蕃对柴达木土地开发 |
四、蒙古族对柴达木土地开发 |
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柴达木地区土地生产性开发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柴达木农业开发 |
一、农业生产概况与水利建设 |
二、农业发展垦殖的经过 |
三、影响农业开发的诸因素 |
小结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柴达木畜牧业开发 |
一、牧区分布及其种类 |
二、畜牧业发展状况与改进策略 |
小结 |
第三节 民国时期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 |
一、盐业开发 |
二、金矿开采 |
三、红柳泉油田的发现 |
四、其他矿产资源开发 |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柴达木地区土地非生产性开发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柴达木交通发展 |
一、原始陆路交通 |
二、汽车路的修筑 |
三、铁路与航空发展计划 |
四、邮电通讯业发展 |
小结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柴达木城镇形成 |
一、城镇发展特点 |
二、城镇分布概况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北堂书及其研究利用:历史与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东汉七体文研究 ——基于历史语境的考述[D]. 黎梦圆.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1
- [2]北堂图书馆馆长——惠泽霖的生平与着述[J]. 蒋硕. 基督宗教研究, 2020(01)
- [3]从语言和文献角度探究传世本《文子》的来源[D]. 宋瑶清. 浙江大学, 2019(07)
- [4]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D]. 李明奎. 云南大学, 2019(09)
- [5]汉隋间西南地区的政治整合与族群演变[D]. 周凯.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6]北堂藏16—18世纪西文游记初探[J]. 蒋硕. 国际汉学, 2017(03)
- [7]第五伦形象建构与范晔对东汉、刘宋政治风格的认识[J]. 曲柄睿. 史学月刊, 2017(03)
- [8]北堂西文文学类藏书调查报告[J]. 蒋硕.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2016(02)
- [9]陈寿祺、陈乔枞父子《三家诗遗说考》研究与整理[D]. 杨冬冬.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10]民国时期柴达木地区土地开发研究[D]. 杨洁. 青海师范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