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代认知科学中的哲学问题——还原论、整体论和心身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葛列众,罗非,刘昌,翟学伟,叶浩生,喻丰,王波,阎书昌,张建新[1](2021)在《中国心理学的历史反思与新时代担当——纪念中国心理学会成立100周年(笔会)》文中认为自1921年中华心理学会成立,心理学在中国就拥有了正式的全国性学术组织,开始了它的百年发展历程。一个世纪以来,几代中国心理学家努力前行,一方面认真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心理学;另一方面不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探索中国心理学本土发展的道路。中国心理学的科研成果日益凸显,科研队伍不断壮大,国际学术地位显着提升。在百周年纪念时刻,回顾一下中国心理学在各个领域中的发展,特别是前辈们为后人留下来的丰硕研究成果和深刻历史经验,会更加激励我国当代心理学工作者牢记初心、看准方向、探索未知、服务当下。中国心理学界如今已经拥有了三个全国性学术组织: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我们将共同为心理学的创新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中国心理学独具特色的贡献。
申一涵[2](2021)在《认知整合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促使认知科学发展至今已近七十年,从最早的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的研究起始,囊括了哲学、语言学、人类学和神经科学等学科,而今又在整合的基础上新兴了神经语言学、神经心理学、心理语言学、人类学语言学、心理哲学、认知人类学等交叉学科,甚至还带动了教育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传统学科的继续深入。学科交叉发展所表现出的勃勃生机,再次把古老而又常新的心身关系问题推向新论域,这催生了当代认知科学家对心灵和认知边界问题的激烈探讨和论争。期间,内在主义认知观的局限性不断凸显,导致研究者们的视线逐步向认知的具身性和情境性上转移,认知主体与人类文化、技术和社会大环境的交互成为研究重心,这不仅推动了4E认知的蓬勃发展,也随之连带出了认知框架设计方面的诸多拓展以及问题探讨,甚至有的理论家又开始着手“预测加工”框架的最新解读,希望可以建立一个基于情境认知与延展认知的预测加工范式。可以看出,“整合”思想逐渐成为一个趋势,心灵与认知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成就了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形成。但是,随之而来的新问题也开始逐渐浮出水面,特别是在方法论层面所面临的困境尤为突出和棘手:如何进行整合?整合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建构什么样的模式或模型?我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与旧的传统认知观念和解?这些问题成为了很多争论和探讨的焦点。因而,本文在梳理和分析国内外认知整合相关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文化进路为指向,结合最新的预测加工理论框架的合理成分,尝试性地提出一个认知整合的可能性方案。论文除去引言和结束语部分,共分五个章节。其中,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认知整合问题研究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主要思路、以及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一章通过发掘不同学科领域缘起和背景中隐藏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思想,对认知整合背景中暗含的问题进行梳理、概括和分析,论述了心身关系、意识分界、4E认知和心灵形塑等相关问题,突出了跨学科理论研究之间紧密交织的关系,并强调了结合不同研究进路对深化和完善认知整合主题的作用。第二章主要从分布式认知进路着手,依托哈钦斯、托勒弗森、赫尔斯明科等人的观点,将分布式认知、4E认知和情境认知进行了整合,提出了以分布式认知为主轴,涵盖4E认知和情境认知的认知整合的分布式认知进路,并以此来理解认知的概念,分布式认知、4E认知和情境认知之间的相同和差异关系,心灵复杂性与情境无规律性等内容。第三章从融合了嵌入式认知的延展认知进路出发,重点分析克拉克和查尔默斯的对等原则、延展身体假说、戈德斯通的反向对等原则和梅纳里对认知的生态性解读等理论观念的关联与不同之处,对“周围空间”存在的可能性和反向视角的新观点进行了分析,并强调了最近延展认知研究转向心灵内部的倾向。第四章尝试提出一条文化进路,通过托马塞罗的文化与思维观、斯蒂尔尼的生态位建构框架、加拉格尔的文化语境、里特韦尔的熟练意向性框架、马拉福斯的物质介入假说来详细阐述文化进路的可能性,突出认知整合中的文化濡化趋向及其生态性特征,尝试性提出了非功能性文化濡化对认知的作用,最终突出文化进路的可行性。第五章概述认知整合的预测加工趋向,引出预测误差最小化与紧缩的4E概念的调和,提出认知整合对表征性概念的关注,以及预测误差最小化与文化进路整合的可能性,以此来对认知整合问题做出新的思考,并在各种复杂的理论中找到一个新的主线。结束语部分从心灵和认知的起源出发,总结了认知整合问题研究在发展历程中遭遇的理论困境和研究热潮。认为伴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认知”整合了脑-身体-环境的交互组织过程,或者说是具有情境性的动态建构过程。基于4E认知的进化分析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认知概念、认知边界以及认知的基本机制等问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研究了预测加工最新的整合观点之后,提出非功能性文化濡化概念在理论上与预测加工的融合是可行的,并且可能会为进一步的整合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思路。
段伟文[3](2021)在《走向科技时代的科技哲学发展概观》文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科技哲学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全新的拓展,发展为重要的哲学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形成了一般科学哲学与科学技术论、自然哲学与分支科学哲学、技术与工程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技与工程伦理、科技史以及科技文化与传播等相对独立但又有一定交叉的研究进路。近二十年来,中国在科技与工程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迅猛发展,实践的需要促使科技哲学研究在不断跟踪国际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前沿的同时,越来越重视科技伦理和工程哲学等问题导向的研究。展望未来,科技哲学应主动应对科技时代我国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带来的挑战,为人类实现文明跃迁提供必不可少的思想、方法和智慧。
关超[4](2020)在《感觉影像的知识本质辩护》文中认为关于视觉的哲学问题历来都是哲学探讨的主要问题。然而,传统的知识论哲学一直都没有真正找到人类如何通过视觉获得知识的答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视觉技术的普及让大众日益陷入了视觉信息的大爆炸之中,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视觉及其衍生物具有不可估量的认知作用和社会功能。但视觉认知的本质、具体的发生机制、科学的解释方案等问题都还不甚清晰。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视觉的哲学考察和哲学评价变得越来越紧迫,正在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选择感觉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因为视觉感觉是视觉发生的最初阶段,比视觉经验还要更早,其结果被呈现为一种在场的影像。影像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更强调视觉感觉发生时所具有的那种即时感和现场感,是视觉感觉活动的直接对象,也包含了外在视觉对象所拥有的真实属性。而与影像类似的图像、意象、图式等内容,都是由影像派生而来,所以只有选择感觉影像才能真正实现对视觉的完整考察。知识论作为哲学的基本论域之一,从感觉影像出发的知识论研究对主体、哲学、科学等不同维度的认知价值,具有最大化的统摄效力。为此,本文确定了视觉感觉影像在知识论研究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即在传统知识论研究中,感觉影像的认知价值没有得到前人的普遍认同,特别在哲学的语言转向和科学实在论的兴起之后,感觉影像因为主流哲学对语言和科学拥护,而被认定为没有逻辑属性的非概念性感觉材料。这是本文不能同意的。如果这种反对是正确的,那我们将无法解释心灵如何能获得关于真实世界的知识之问题,人类知识系统的客观性也会面临被丢失的威胁。故而有必要重新审视视觉感觉及其影像在知识论证中可能发挥的认知功能,这样不仅能使人清晰明白地了解视觉的认知机制,还能保护人类知识的根基不被动摇。故此,本文立足于康德直观理论和当代概念论理论,讨论了感觉影像在定义问题中存在的分歧和混乱,从词源学的角度界定了影像概念的应有之意;之后,尝试对感觉影像可能具有的认知功能进行了哲学论证,重点分析了影像的概念性特征和逻辑性本质,对感觉影像在科学知识系统中的框架基础地位进行了辩护;回应、答辩了感觉影像在传统哲学中可能遇到的理论争议,最后得出如下结论:(1)自笛卡尔以来,大部分讨论视觉的哲学家都区分了视觉在不同认知阶段中的不同表征,可能是缺少关注的原因才导致了Image概念的混乱,且要理解其真正的概念需要建立在相关论点的本体论基础上才能实现。影像不仅是人类与世界直接接触的重要媒介,其内部本质也是包含了理性运作的概念性命题内容,正常的感觉主体可以直接通过感觉影像对世界做出客观判断。(2)感觉影像及其技术性的延伸所具有的逻辑性应用价值,已经体现在现代科学理论研究的观察、确证和交流等步骤中,感觉影像的直接认知能力为这些应用的可靠性奠定了基础。在科学中,影像不仅承担着意义的表征功能,还为科学理论的整体系统提供了方法论的框架基础。(3)虽然影像的知识论价值在传统哲学的语境中没有被广泛接受,但从朴素实在论的本体论立场出发的感觉影像,可以合理地为自身提供有效的哲学辩护,这种辩护立足于博物式自然主义观念,以还原论和非还原论的论战、他心可知和不可知的争论、心灵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为切入口,反驳了来自物理主义和科学自然主义的理论批判,论证了感觉影像在主流哲学语境中依然具有合法的认识论地位。总之,视觉感觉影像,是感受性的、现象性的、逻辑性的认知存在,从它出发,可以更新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可以夯实我们的知识根基,还可以在科学哲学层面服务于哲学思辨和科学推理,从而实现影像、主体、哲学和科学的多赢。
杜雅君[5](2020)在《认知现象学的不可还原解释》文中认为认知现象学以认知经验为研究对象,是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的热点问题。在对意识本质的纵深挖掘以及心灵哲学与现象学的融合趋势的背景下,如何充分解释意识经验就成为题中之义。与知觉经验的广受重视相比,对意识经验的分析往往忽视了认知经验,而认知现象学则强调对认知经验及其现象方面的分析,特别关注认知层面是否具有现象特征的问题。具体来说,这一讨论主要由三个核心问题构成,分别是认知是否具有独特现象学的存在问题、认知现象学能否还原为知觉现象学的还原问题以及现象特征与意向特征如何相关的意向性问题。其中,还原问题是使得认知现象学得以凸显的关键。按照对现象特征范围的不同界定,限制论赋予知觉及其现象特征以原初性,并由此构成了独特的知觉现象学;扩展论则将现象特征从知觉延伸到认知,肯定认知经验的现象特征。二者的分歧集中表现为从认知现象学到知觉现象学的还原之争。不可还原解释重新反思有意识思维与现象特征、现象特征与意向特征的关系,围绕现象意识、现象特征、现象意向性三个方面,推进认知现象学的研究。不可还原解释首先通过引入内省的直接自明解释认知经验的独特性、专有性和个别性,但内省自身的不可靠性削弱了其确证认知现象学的说服力。其次,现象对比论证以排除现象差异的方式,分别设想了纯粹的、假设的、注释的三种情形的现象对比,比较意识经验中的现象差别。鉴于知觉现象学无法说明相同知觉经验之间的现象差异,现象对比进一步从逻辑上为认知现象学了开辟解释空间。再次,从现象特征与意向特征相融合的现象意向性角度,说明意向内容凭借现象特征进入认知经验之中。最后,提出解释认知现象学的可能路径。基于传统现象学中意向性、内省的概念以及第一人称的审视,联合具身认知中的现象身体,通过朝向生活世界的方法克服认知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局面,从而展现不可还原的认知现象学。认知现象学作为统一性的意识研究,在提升认知经验的重要性的同时,展现出其多重意蕴。一方面,它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对意识难问题、符号入场问题、身体意识和自我意识的相关理论,显现出一定的启发意义;另一方面,它作为一种新的理解模式,在注意的现象学和情绪的现象学中有进一步施展的可能。
崔艳英[6](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提出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陈德升[7](2020)在《科赫的意识理论研究》文中认为意识的“难问题”有无化解的出路?这个问题早已褪去了单一的形而上学外衣,成了名副其实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门话题,呈现出诸如解释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心灵哲学等各学科百花齐放的局面。遗憾的是,尽管诞生了大量千姿百态的理论成果,但至今仍未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特别是哲学的意识研究在许多人看来充满着所谓的成果多而实质性进展小的“危机”,着名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克里克甚至宣称,哲学在意识研究中既然都是拙劣的表现,现在该是让哲学退出、让科学出马的时候了,一大批神经科学家尽管不是完全赞成克里克的判断,但真的在调动神经科学的资源,对意识展开别开生面的研究,且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成果。加州理工学院的生物学和工程学教授、西雅图艾伦脑科学研究院的首席科学家克里斯托夫·科赫(Christof Koch)在阐述自己的意识理论时,尽管不像他的合作者及导师克里克(F.H.C.Crick)那样使用“惊人的假说”之类的表述。但他在寻找意识的神经相关物(neuronal correlates of consciousness,NCC)上取得的进步和他的整合信息论对意识问题的解决无一不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果。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科赫对于二元论、物理主义以及突现论考察。科赫指出,已有的意识研究之所以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意识”一词概念混乱。2、意识研究的方法不科学。对于这两个问题,科赫认为首先应该对“意识”的概念进行悬搁,不对其定义。此外,在研究方法上需要进行方法论转向。第二部分重点论述和评析了科赫意识研究的神经生物学进路,即寻找NCC。通过排除法,科赫将意识的神经相关物定位在皮层-丘脑系统中一组临时形成的神经元子集,这些神经元同步发放使人产生主观体验。科赫在对意识的神经相关物的探寻过程中,对意识的作用以及意识的种类等问题也给出了自己的回答。第三部分主要介绍科赫对意识的神经相关物研究缺陷的评估,以及科赫与托诺尼合作之后,二人对于整合信息论的改进。并通过整合信息论的公理与公设推出的一些惊奇的结论。第四部分主要从哲学的角度分析科赫意识理论的成就以及哲学领域对该理论的质疑与批评。最后一部分主要是从心灵哲学的角度对科赫的意识理论进行评析,分析该理论对于人工智能哲学、泛心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意识理论的启示。
薛子慧[8](2020)在《大卫·格里芬有机整体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人类用何种方式与自然共处,是我们人类社会首要关注的问题。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了整个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当前自然环境已经遭到了工业社会带来的严重破坏,人类社会片面地追求科学技术的提升和社会的物质繁荣,缺乏了人文关怀的世界变得不再欣欣向荣,冰冷的向人类展示着工业化社会带来的弊端。大卫·格里芬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有机整体论”是其思想的核心内容。大卫·格里芬有机整体论在当代社会背景下提出的必然性得益于其在古希腊和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体现以及在近代发展历程中的独特发展过程。在理清历史脉络的基础上,从世界的泛经验性存在、非感性知觉通达入手进行分析,并依据不可重复性实验在科学发展中的警示做出反思省察,可以帮助我们整体上把握大卫·格里芬有机整体论的主要内涵。以当下中国社会秩序在建构中面临的部分挑战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在实际发展中的情况为例,着重分析大卫·格里芬有机整体论“整体性”的思维指导方式,有利于我们在其中寻找新的思考角度和值得借鉴的做法,尤其是能够挖掘出大卫·格里芬有机整体论在积极探索人类与自然的发展道路上体现出来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我们也应该客观地、正确地去认识该理论在实践中面临的挑战,明确在今后发展中努力的方向。大卫·格里芬有机整体论重新解读了部分与整体、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结合科学与社会的发展对大卫·格里芬有机整体论起源和主要内涵进行论述,能够揭示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性,而对大卫·格里芬有机整体论的当代价值进行研究,正是大卫·格里芬有机整体论从理论到实践上的一次考验。
纪少文[9](2020)在《超越所予神话 ——塞拉斯式进路及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所予神话指的是认为人类行动者可以直接获得确凿无疑的东西(所予)的学说,无论这个所予是传统经验主义的经验、理性主义的第一原则还是感觉材料论者的感觉材料、康德的纯直观形式、黑格尔的总体图画、胡塞尔的事情的直接显现,都落入所予神话之中。称其为“神话”,自然是表示它是接受甚广,但却错误的学说。所予神话的学说自哲学诞生肇始就已相伴存在,因而对其的讨论史在对各种具体形式的所予神话版本中展开。但是这也意味着一直以来均未对所予神话的总体图画进行批判。而这一令人瞩目的工作正是在20世纪中期美国哲学家威尔弗里德·塞拉斯做出的巨大贡献。“所予神话”这一术语也是塞拉斯首次提出的。在他的那本富有影响的着作《经验主义与心灵哲学》(EPM)中,塞拉斯基于事实与规范的截然二分指出感觉材料论、传统经验主义的错误,并且釜底抽薪式的阐明:任何认识到、感觉到的片断都需落入理由的逻辑空间中,由于我们的认知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而语言的习得是一个共同体内的规范故事,因而我们的任何所谓纯粹的经验描述、直观的原则都有着规范性的逻辑身份,必须在索要与给出理由的逻辑空间中才能获得主体间的认同。然而,破除了这种直接的确定性后我们还能有确定性吗?换句话说,我们还能有“基础”吗?塞拉斯认为有,如果认为没有,像黑格尔的没有基础的“知识巨蟒”首尾相衔就整个地变为所予。因而问题不在于有无基础,而是我们有什么样的基础。麦克道尔的解读是塞拉斯试图构造一个双向的知识论基础主义,不仅有外部因果刺激的从下到上的方向,还有从上到下的语言层面共同体的规范纬度。显然,这是一种可错论的形式。在具体的技术细节上,苏珊·哈克的基础融贯论推进了塞拉斯的方案,我将在第二章证明这一方案暗含了一种实用主义洞见,那也正是塞拉斯思想中隐含的一面。正如普特南所言,知识论研究需要与心灵哲学相关研究结合,塞拉斯对所予神话的典范样式:知识论基础主义批判后进一步分析了其中错误的根源:对感觉和思想的身份的错误同化与归属。在对它们身份的阐明中,塞拉斯借助了一种赖尔式的行为主义,但不同的是塞拉斯通过一种理论实体的主张维护了传统心理学中的那些术语,只不过将其均功能化了。这一主张的逻辑衍推便是塞拉斯着名的科学实在论。通过理论实体的想法,塞拉斯阐述了感觉和思想的逻辑身份,这是第三章的内容。在最后的第四章,我将分析“是”与“应当”二分的问题。通过对此的考察,我们才能理解塞拉斯对所予神话的批判是否彻底,以及我们如何真正摆脱所予神话。我的想法是从晚期普特南那里的立场为起点的,即我们应该摆脱“事实”与“价值/规范”的(截然)二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在事实语句与规范语句间划上等号,即便我们认同了事实本身负载着价值判断,我们仍能在事实与价值/规范间作出一种相对的区分。这使得我们可以在应付新达尔文主义(杜威式)哲学家和新实用主义哲学家遭受的诘难的同时,保留传统伦理学中力图区分事实与价值/规范的洞见。这一工作要求我们对规范性的语言进行自然化,填补语言与世界的空隙,思考语言转向的合理性和界限。正是对是与应当问题的这一反思,我们才能审视塞拉斯批判所予神话的论证不完善的地方,乃至可能的矛盾,从而走向彻底的批判之路。
刘冠帅[10](2019)在《心身问题的自然化进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贯穿哲学史的一个经典问题,“心身问题”已经被人们思索了近两千余年。这一问题的近况是:1.自然科学界取得的普遍成功使其已经成为人们解释经验世界的默认工具,这在常识上体现为人们普遍愿意直观且笼统地相信我们的思维与意识等“内在感受”发生在大脑内,而在哲学世界内则体现在对心身问题研究方式的日趋专业化与科学化,哲学家们将心身问题视为与科学哲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神经生理学极大相关的问题,并不再或很少诉诸传统哲学工具去研究这一问题;2.受自然科学的强烈影响,大多数人们在面对心身问题会选择某种形式的自然主义立场,这些立场或许极端或许温和,但都对构成我们心灵和身体的基本物质保持一致承认,一些传统的心身观点,如灵魂观、心身二元观等等不再被人们严肃地提起;3.即便表面看上去站在自然主义的立场上,用自然科学的方式来解答心身问题已经获得了人们普遍的认同,然而一个毫无争议的圆满回答似乎对于我们来说仍旧遥不可及,人的意识作为一个难问题,仍旧深深困扰着我们,在自然主义阵营内部、在哲学家和科学家之间,关于心身问题的讨论从未停歇。我们可以轻易地理解当下心身问题的自然化现状,并接受它已经与过去的形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们可以说心身问题从形式和内容上正在经历一场自然化变革的进程。然而这样笼统的说法并不能让我们知晓关于这个进程的全部,更多的细节应该包括心身问题的自然化进程究竟始于何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阶段?如果不以自然的方式,人们会如何解读心灵?这种自然化与自然主义立场、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自然化的心身关系带给了我们什么?笔者认为这些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思考心身问题,因为一个问题的解决与否,不仅需要考虑其答案是否合理、自恰、充分、翔实,同时还要考虑这个问题本身是否逻辑融贯,是否有充分解答空间,是否有解答意义。我们对自然化心身观的接受与期待是因其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靠答案的可能性,但似乎却缺少了对问题本身的反思。而作为一个哲学问题,我想对它本身最合理的分析和考察方式就是将其融汇在哲学史当中,历史地考察这一问题在各个哲学断代的涵义,分析其所处的哲学背景,讨论其肩负的哲学意义,以及面对的哲学困难。这样做的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哲学就是哲学史”。在此我们已经两次提到了心身问题的历史,他们分别来自于心身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形式方面,我们需要考量心身问题自然化的进程经历了怎样的细节,而在内容方面,我们需要对这一进程从哲学史的角度进行分析,使心身问题、心身观以及二者之间的逻辑更加清晰。出于这种考虑,我将这两方面的内容整合在对心身问题自然化进程的细节研究当中。选取心身的自然化进程作为主要的逻辑铺开无疑是有其优势的:自然化进程实在地发生并且线索明细,甚至可以说自然化是心身问题唯一的历史倾向,在其中有清晰的阶段变化,而这种阶段变化又是同哲学史逻辑上的契合。在对这一过程的研究当中,我将基于术语变革、研究范式、核心诉求、思想背景等角度的特征的归纳,对心身关系的自然化进程以四个阶段来进行解读,在每个阶段当中心身关系都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形式,分别为:1.心身问题的古代阶段,在此阶段当中哲学家们普遍地将心身关系视为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在朴素自然本体论的框架内来对其加以解释;2.心身问题的近代阶段——自笛卡尔以始,心身问题开启了其精神与物质的形式,这一转变同时又是哲学史上近代篇章的开端,因此这一经典的二元论主张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哲学,并以黑格尔哲学对绝对精神的论证达到巅峰;3.心身问题的现代阶段——心身转变为心理和物理的对立形式,这一过程的核心在于人工语言学派和日常语言学派为代表的哲学家们对意义理论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寻,这些研究一方面在内容上继承了欧陆哲学当中对于神秘现象领域的追问诉求,另一方面技术上又沿袭了英美哲学的语言分析和实证主义基底。哲学家们在立场和态度上展现出了对自然科学和实用主义的极大倾向性,并通过类比、隐喻等方式来借鉴自然科学内容来对心身问题进行研究;4.心身问题的前沿阶段——当代哲学家在心与脑的框架内讨论心身关系,并极大程度地同心理学、认知科学、神经生物学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内容相结合,从意向、认知、知觉、感受质等多个角度出发,来试图在一个物理的世界当中为心灵规范位置。通过这些阶段的分析,我将试图在结论中表达这样一个事实:历史以来对于心身观念的研究过多地考虑了其所处时代的哲学框架,因此而背负一种哲学整体论的负担。只有直面心身问题,专注于这一话题和与此直接相关的领域研究,在不断的细分领域探索中寻找确定性,才能以科学的态度“发现”心身间的关系,而非“塑造”一种心身观。基于这些想法,本篇论文将分为四个章节。在绪论中,我将首先对本文相关的几个核心概念:心身问题、自然科学以及方法论和本体论的自然主义进行澄清,以确定我们的研究对象与范围。第一章讨论古希腊灵魂观为主体的心身关系。这些讨论将在古希腊哲学发展的早期、古典时期和晚期框架内进行。早期希腊哲学的灵魂观与朴素自然的本体论体系相关联,灵魂被看作是一种无法以寻常感官接触的神秘实在;在古典时期,灵魂实现了从属自然的到属人的转变。灵魂不仅仅指宇宙神秘的运行方式,而是作为所有生命体的共有形式出现。晚期希腊哲学则在亚里士多德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了灵魂的心理功能解读。第二章以笛卡尔二元论及其开始的精神与物质心身观为核心。在第一部分将笛卡尔哲学产生前的经院哲学末期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与哲学背景做出陈述,第二部分集中于笛卡尔二元论的产生与核心内容,第三部分根据笛卡尔同时期哲学家们对二元论的改进与批评,介绍二元论基础上的四种心身观变形。第三章始于对现代心身观产生的三重背景介绍:实证科学的进步、现代心理学的建立以及近代哲学的终结,这种背景带来的是近代实体二元心身观念的逐步瓦解,在本章中的四种心身观念——副现象论、马赫版一元论、罗素版一元论和行为主义递进式地表现了心身问题向心理与物理范式的逐步转变。第四章讨论当代哲学视域下的心身关系。首先被阐述的是心身关系转变为心脑关系的认知科学及神经科学背景,在这种背景下分别产生了两个版本的物理主义心身观——心身同一论和功能主义,在对二者的核心内容与批评进行介绍后,我将对感受质问题及其对心脑关系的挑战进行阐明。
二、当代认知科学中的哲学问题——还原论、整体论和心身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代认知科学中的哲学问题——还原论、整体论和心身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心理学的历史反思与新时代担当——纪念中国心理学会成立100周年(笔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工程心理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愿景 |
一、中国工程心理学的发展和现状 |
二、工程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
(一)面向科技前沿 |
(二)面向经济主战场 |
(三)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
三、小结 |
中国生物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
一、中国生物心理学的发展脉络 |
二、生物心理学的理论前景 |
三、生物心理学的应用前景 |
四、结语 |
心身关系与心理探究:兼论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之可行与不可行 |
社会心理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简略的回顾与反思 |
如何“论道”?———理论心理学回顾与展望 |
一、历史之道:“道”与“理” |
二、当下之道:“道”与“术” |
三、未来之道:“道”与“行” |
(一)心理学数学化 |
(二)心理学跨学科化 |
(三)心理学本土化 |
四、寄语 |
中国心理学还美吗? |
论一种汉语心理学概念谱系学的可能性:以克分子行为概念为例 |
一、克分子概念的来源和流播语境 |
二、“molar”(整体)概念创制和演化的谱系 |
三、超越作为“物”之表象的概念上升到“现实” |
民国时期中国心理学会与心理学发展 |
三论心理学的分化与整合现象———中国第一个科学心理学组织成立100周年纪念 |
一、形式逻辑上的分化 |
二、科学纲领上的分化 |
三、理论取向上的分化 |
(2)认知整合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现状 |
(二)国内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主要思路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认知整合问题的缘起和背景 |
1.1 认知整合问题的哲学思想背景 |
1.1.1 心身关系问题与认识论 |
1.1.2 “4E”认知与其他认知解释 |
1.1.3 意识的分界 |
1.1.4 认知的理论模型 |
1.2 认知整合的科学思想背景 |
1.2.1 机器人学与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认知整合思想 |
1.2.2 其他背景下的认知整合思想 |
1.3 小结 |
第二章 认知整合的分布式认知进路及其困境 |
2.1 认知整合的分布式认知进路的理论基础 |
2.1.1 埃德温·哈钦斯的分布式认知理论 |
2.1.2 黛博拉·托勒弗森的联合行动 |
2.1.3 理查德·赫尔斯明科的多维度框架 |
2.2 认知整合的分布式认知进路的基本特征 |
2.2.1 分布式认知与4E认知的重叠 |
2.2.2 分布式认知与情境认知的整合 |
2.3 认知整合的分布式进路的意义与局限性 |
2.3.1 理论与实践意义 |
2.3.2 情境无规律的困境 |
2.4 小结 |
第三章 认知整合的延展认知进路及其困境 |
3.1 认知整合的延展认知进路的理论基础 |
3.1.1 传统的内在主义 |
3.1.2 积极的外在主义 |
3.2 认知整合的延展认知进路的基本特征 |
3.2.1 克拉克&查尔默斯的对等原则 |
3.2.2 延展身体假说 |
3.2.3 罗伯特·戈德斯通的反向对等原则 |
3.2.4 理查德·梅纳里对认知的生态性解读 |
3.2.5 嵌入式认知与延展认知的融合 |
3.3 认知整合的延展认知进路的意义与局限性 |
3.3.1 理论与实践意义 |
3.3.2 认知标记与认知膨胀的困境 |
3.4 小结 |
第四章 认知整合的文化进路:一种新的尝试 |
4.1 认知整合的文化濡化趋向及其生态性特征 |
4.1.1 迈克尔·托马塞罗的文化与思维观 |
4.1.2 金·斯蒂尔尼的生态位建构框架 |
4.1.3 肖恩·加拉格尔的文化语境 |
4.1.4 埃里克·里特韦尔的熟练意向性框架 |
4.1.5 兰布罗斯·马拉福斯的物质介入假说 |
4.2 认知整合的非功能性文化濡化特征 |
4.2.1 整合认知系统的文化关联 |
4.2.2 认知系统整合过程的非功能性文化濡化模式 |
4.2.3 意义和发展趋势 |
4.3 小结 |
第五章 认知整合的预测加工趋向 |
5.1 认知整合的预测加工概念与理论特征 |
5.1.1 认知整合的预测加工概念 |
5.1.2 认知整合的预测加工的理论特征 |
5.2 认知整合的预测加工范式何以可能 |
5.3 预测加工与非功能性文化濡化的整合 |
5.4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走向科技时代的科技哲学发展概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一般科学哲学与科学技术论 |
二、自然哲学与分支科学哲学 |
三、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以及科学技术跨学科研究 |
四、结语 |
(4)感觉影像的知识本质辩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框架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1.1 传统感知知识论路径的困境 |
1.1.1 直接性和所予性的概念争论 |
1.1.2 感觉材料论 |
1.1.3 非概念论 |
1.1.4 副词理论 |
1.1.5 意向理论 |
1.2 外在实在的确证危机 |
1.2.1 现象主义 |
1.2.2 表象主义 |
1.2.3 直接实在论 |
1.3 感觉影像的形而上学困难 |
1.3.1 怀疑主义 |
1.3.2 物理主义还原论 |
1.3.3 科学自然主义 |
1.4 为什么是感觉影像 |
1.4.1 视觉的进化论地位 |
1.4.2 科学实践中感觉影像 |
1.4.3 感知觉之别 |
1.5 小结 |
第二章 影像的本体论辩护一:界定定义 |
2.1 影像的概念:从笛卡尔出发 |
2.1.1 影像的中外词源考察 |
2.1.2 笛卡尔的态度 |
2.2 影像概念的历史演进:从德谟克利特到休谟 |
2.2.1 古希腊时期的影像 |
2.2.2 传统经验主义的影像 |
2.3 影像概念问题的当代方案 |
2.3.1 认知科学的态度 |
2.3.2 对认知科学态度的哲学辩护 |
2.3.3 影像概念的应有之意 |
2.4 小结 |
第三章 影像的本体论辩护二:概念论的正当性 |
3.1 非概念论感觉影像及其困难 |
3.1.1 非概念论者的路径 |
3.1.2 影像的内容转换困难 |
3.1.3 古典经验主义的态度及其困难 |
3.1.4 塞拉斯的概念论及其困境 |
3.1.5 康德直观观念的真实态度 |
3.2 自然的概念性影像之辩护 |
3.2.1 辩护一:从麦克道尔出发 |
3.2.2 辩护二:以康德的直观纲领为基 |
3.2.3 辩护三:对传统感觉理论的反驳 |
3.2.4 辩护四:对语义逻辑的反驳 |
3.3 小结 |
第四章 影像的知识论辩护一:以概念论为基 |
4.1 辩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4.1.1 被默认的非认知影像 |
4.1.2 世界的丢失和非概念的空想 |
4.1.3 单向依赖和两极化问题 |
4.2 对感觉影像的知识辩护 |
4.2.1 命题性感觉的合理性 |
4.2.2 直接实在论的影像 |
4.2.3 感觉知识的判断和信念 |
4.2.4 对错觉的反驳 |
4.3 小结 |
第五章 影像的知识论辩护二:可能的回应及反驳 |
5.1 实在论间对感觉影像的争论 |
5.1.1 直接实在论的可能回应及问题 |
5.1.2 间接实在论的可能回应与问题 |
5.1.3 朴素实在论的辩护:以析取论之矛 |
5.2 还原论对感觉逻辑的批判 |
5.2.1 还原论的主张 |
5.2.2 整体论的反还原论辩护 |
5.3 他心知可能吗? |
5.3.1 他心问题的可能反驳 |
5.3.2 他心问题的不可知辩护 |
5.4 由感觉而起的形而上学论战 |
5.4.1 博物学自然主义及其心物关系 |
5.4.2 对等级秩序哲学观的批判 |
5.4.3 进化论、连续性和实用主义 |
5.5 科学确定性危机的影像解释 |
5.5.1 确定性的立场:从牛顿到维特根斯坦 |
5.5.2 视觉影像:基础性的私人知识 |
5.5.3 知识多样性反驳和答辩 |
5.5.4 影像知识论:对随机性的辩护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认知现象学的不可还原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认知现象学问题的形成背景 |
1.1 认知现象学的扩展论源泉:意识与认知的统一性 |
1.2 认知现象学的限制论源泉:意识的知觉性 |
1.3 认知现象学的时代背景 |
第二章 认知现象学的基本内涵与核心问题 |
2.1 认知现象学的基本内涵 |
2.2 认知现象学的核心问题 |
2.3 认知现象学作为现象意识的基础要件 |
第三章 认知现象学的不可还原论证 |
3.1 基于内省的论证 |
3.2 基于现象对比的论证 |
3.3 基于意向性的论证 |
第四章 认知现象学的可能路径 |
4.1 基于传统现象学的认知现象学 |
4.2 基于具身认知的认知现象学 |
4.3 基于方法论整合的认知现象学 |
第五章 认知现象学的启示与拓展 |
5.1 启示:认知现象学与意识理论 |
5.2 拓展:作为一种广义的现象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
1.4 小结 |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
2.6 小结 |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
3.6 小结 |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
4.6 小结 |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
5.6 小结 |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
6.5 小结 |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
7.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科赫的意识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2、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三) 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一、科赫对已有意识理论的诊断与方法论转向 |
(一) 科赫对已有意识理论的诊断 |
1、对二元论的拒斥 |
2、对物理主义的审视 |
3、对突现论立场的持守与背离 |
(二) 厘清意识研究存在的问题 |
(三) 科赫的处方:方法论转向 |
1、“有限马虎原则” |
2、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
二、科赫的NCC探寻策略 |
(一) 概念辨析 |
1、“注意”与“意识” |
2、“自我”与“意识” |
3、“自由意志”与“意识” |
4、“感受性质”与“意识” |
(二) 意识的神经相关物及其定位策略 |
1、意识的神经相关物研究的演进 |
2、科赫对意识的神经相关物的定位 |
(三) NCC研究的成果 |
1、意识作用的挖掘 |
2、心理样式及意识种类的挖掘 |
三、整合信息论 |
(一) NCC策略的缺陷与理论转向 |
1、NCC策略的缺陷 |
2、早期的整合信息论 |
(二) 内在论的逻辑:公理与公设 |
1、公理与公设 |
2、意识的测量之法 |
(三) 整合信息论的成果“荟萃” |
四、科赫意识理论的哲学检视 |
(一) 科赫意识理论的哲学成就 |
1、对“意识困难问题”的新解 |
2、本体论承诺 |
3、心身问题的解答 |
(二) 对科赫意识理论的责难与批判 |
1、查默斯的回击 |
2、外在主义的反驳 |
3、方法论的缺陷 |
五、科赫意识理论的意义 |
(一) 为人工智能的意识建模提供蓝图 |
1、从图灵测试到“新图灵测试” |
2、AI的意识建模策略 |
(二) 对泛心论“危机”的化解 |
1、泛心论的危机 |
2、神经生物学进路:为泛心论“把脉” |
(三) 对马克思主义意识理论的启示 |
1、科赫和马克思主义意识理论的共同特征 |
2、对马克思主义意论理论的证明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大卫·格里芬有机整体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大卫·格里芬有机整体论的缘起 |
第一节 大卫·格里芬有机整体论的理论渊源 |
第二节 大卫·格里芬有机整体论的社会背景 |
第二章 大卫·格里芬有机整体论的内涵 |
第一节 世界的泛经验性存在 |
一、泛经验论的内涵 |
二、泛经验论的意义 |
第二节 世界的非感性知觉通达 |
一、非感性知觉的内涵 |
二、非感性知觉的意义 |
第三节 对不可重复性实验的省察 |
一、不可重复性实验的内涵 |
二、不可重复性实验的意义 |
第三章 大卫·格里芬有机整体论的科学价值 |
第一节 大卫·格里芬有机整体论视域下的心身关系 |
一、大卫·格里芬有机整体论与心身医学的交融 |
二、大卫·格里芬有机整体论在心身关系方面的挑战 |
第二节 大卫·格里芬有机整体论视域下的人与自然关系 |
一、大卫·格里芬有机整体论与生态学的交融 |
二、大卫·格里芬有机整体论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挑战 |
第四章 大卫·格里芬有机整体论的社会价值 |
第一节 为社会秩序和谐提供思想资源 |
一、社会秩序建构面临的挑战 |
二、大卫·格里芬有机整体论对社会秩序建构的启示 |
第二节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
一、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 |
二、大卫·格里芬有机整体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
(9)超越所予神话 ——塞拉斯式进路及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所予神话的表现和起因分析 |
第一节 界定所予神话 |
第二节 殊相到知识的自然主义谬误 |
第三节 感觉印象与观念思想的同化 |
第四节 代码语言与“看上去”的逻辑 |
第五节 另一种声音:奥斯汀的批判 |
小结 |
第二章 所予神话动因合理性探究:认知有无基础 |
第一节 确定项的生成:心理唯名论 |
第二节 基础诉求:观察报告的双层结构 |
第三节 有无“基础”?对塞拉斯的解读分歧 |
第四节 无“基础”的证成方案 |
第五节 推论主义与实用主义 |
小结 |
第三章 澄清所予身份:对内在片断的诊断 |
第一节 一维话语:科学与哲学 |
第二节 科学图像与明显图像 |
第三节 KH与KT的变奏:赖尔的主张 |
第四节 从赖尔语出发重审行为主义 |
第五节 思想的身份 |
第六节 感觉印象的身份 |
小结 |
第四章 完善所予神话批判:事实、规范与语言 |
第一节 塞拉斯的不足:重审“是”与“应当” |
第二节 所予:语言的自然化 |
第三节 塞拉斯与语言转向 |
第四节 语言、概念化与经验 |
第五节 批判与辩护 |
小结 |
结语:未来所予神话批判导言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心身问题的自然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现状与理由 |
二、选题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方法与意义 |
四、概念解读及澄清 |
第1章 心身之为灵魂与肉体 |
1.1 早期希腊哲学的朴素自然灵魂观 |
1.2 古典时期属人的灵魂观 |
1.3 晚期希腊哲学的心理功能灵魂观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心身之为精神与物质 |
2.1 经院哲学末期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哲学过渡 |
2.2 笛卡尔二元论:进步与局限 |
2.3 自然哲学家对二元论的继承与反驳 |
2.3.1 笛卡尔主义者的继承 |
2.3.2 伽桑狄与霍布斯的反驳 |
2.3.3 斯宾诺莎的心身两面论 |
2.3.4 莱布尼茨的心身平行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心身之为心理与物理 |
3.1 由近代向现代:物理学、心理学、哲学 |
3.1.1 实证精神的代表:物理学与生理学 |
3.1.2 现代心理学的建立 |
3.1.3 近代哲学的终结 |
3.2 古典副现象论的心理附属 |
3.3 中立一元论的心理与物理共质 |
3.3.1 马赫的要素一元论 |
3.3.2 罗素版中立一元论 |
3.4 还原论视角下的行为主义 |
3.4.1 心理学行为主义 |
3.4.2 哲学行为主义:观点与背景 |
3.4.3 对行为主义的评价与反驳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心身之为心理与大脑 |
4.1 从认知科学到认知神经科学 |
4.2 心身同一论 |
4.2.1 俯瞰心身同一 |
4.2.2 多重可实现性的责难与个例同一论 |
4.3 功能主义 |
4.3.1 心理状态作为功能状态 |
4.3.2 对功能主义的批评 |
4.4 感受质问题与新二元论 |
4.4.1 反物理主义论证 |
4.4.2 心脑对立视角下的新二元论 |
4.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当代认知科学中的哲学问题——还原论、整体论和心身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心理学的历史反思与新时代担当——纪念中国心理学会成立100周年(笔会)[J]. 葛列众,罗非,刘昌,翟学伟,叶浩生,喻丰,王波,阎书昌,张建新.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03)
- [2]认知整合问题研究[D]. 申一涵. 山西大学, 2021
- [3]走向科技时代的科技哲学发展概观[J]. 段伟文.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1)
- [4]感觉影像的知识本质辩护[D]. 关超. 山西大学, 2020(10)
- [5]认知现象学的不可还原解释[D]. 杜雅君. 山西大学, 2020(12)
- [6]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7]科赫的意识理论研究[D]. 陈德升.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大卫·格里芬有机整体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薛子慧. 太原科技大学, 2020(04)
- [9]超越所予神话 ——塞拉斯式进路及其分析[D]. 纪少文.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10]心身问题的自然化进程研究[D]. 刘冠帅. 吉林大学,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