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翟少轩[2](2021)在《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研究 ——基于创新溢出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
唐懿[3](2021)在《城市群内城际关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心城市为例》文中认为城市群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的多个城市的集合体。作为国际生产力体系与区域分工的重要空间组织,城市群内部分布了众多单体城市。这些城市通过经济、资源要素的流动产生了复杂的联系。由于城市的产业分工、资源禀赋差异使得城市间的联系形成了竞争或合作关系。然而,目前少有文献对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进行定量的测度研究。同时由于城际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动态联系对于城市自身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城际关系的研究分析城际关系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对于强化城市发展,优化城市规模结构具有较大的实践作用。因此,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城市群内城际关系对城市发展影响的研究成果,选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心城市作为研究样本,基于2010-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个国家中心城市与七个区域中心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城市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基于竞合的视角运用考虑空间横向和纵向联系的Dendrinos-Sonis模型测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心城市间的竞争关系与合作关系,构建了高维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探究城际间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对城市自身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以城市发展质量为切入点,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研究时期内处于中心化的发展态势,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存在活跃的竞争,但同时更趋向于同化状态。初步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围绕成都、重庆两核心城市中心化发展,区域城市间的竞合关系态势复杂,此消彼长但整体趋于同化发展状态。2.基于Dendrinos-Sonis模型分别以重庆与成都构建模型测度城际关系,测度结果表明由于重庆与成具备极高的地区经济势对外更多表现为辐射效应,在竞合关系态势上与其余的区域中心城市的竞合关系表现并不明显,其余中心城市在以成都市作为标准城市下宜宾、泸州、南充、黔江对外与其余中心城市主要表现为合作关系,绵阳、乐山与其余中心城市主要表现为竞争关系,而万州的竞合关系由于在空间距离上远离其余的区域中心城市,因此对外表现稍微薄弱。在以重庆市作为标准下的成都市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之一,在与其余的城市形成较强的领先优势的状况下,表现出更强的辐射效应,因此对其余城市并未表现出较显着的对等的竞合关系。万州表现了与成都、绵阳、泸州的合作关系;绵阳、黔江对外与其余中心城市表现为竞争关系;乐山、宜宾、泸州、南充分别与其余的中心城市表现出较好的合作协同关系;但整体趋势表现为合作协同关系。基于两次模型的测度结果,可以发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心城市存在复杂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但总体呈现出合作趋势。3.实证分析城际间的竞争关系与合作关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回归分析发现研究期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对于城市发展有促进作用,表明成渝地区的竞争处于适度的程度,一定程度范围内的竞争对于城市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徐文明[4](2021)在《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的宏观经济由新常态运行阶段转入到高质量运行阶段,金融力量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逐步突显出来,它根植于经济系统的方方面面,扮演着越发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中,金融与财政相辅相成,可以说金融体系发展地越成熟、与实体经济的作用关系越紧密,则经济发展越能够获得更多的财力和要素支撑;而金融发展的空间结构越优化,也就越能够引领要素在地区之间高效且平衡地配置,进而推进经济有序地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建立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实体经济中长期资金供给制度安排,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也充分体现出金融发展和空间结构的优化,对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金融空间结构是个多元化的复杂性概念,我们可以理解为金融活动的空间分布格局。在狭义上,金融活动主要是指货币资金的流通活动,包括货币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称,是广泛分布于经济活动中的重要资源和调节部门。在广义上,金融活动则具有更为细致的划分,既包括基础层面的金融资源,也包括由金融资源所形成的金融业态、所组建的金融机构、以及所激发的金融创新。从这一角度而言,金融空间结构就是指广义和狭义的金融活动,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空间集聚、辐射或者一体化的结构形态。金融集聚,往往会形成城市的中心地带,如中心商务区,或在城市群内形成金融中心或金融中心城市,发挥集聚经济效应,使所在地区享受集聚经济优势。金融辐射产生的空间溢出和部门间溢出,是金融集聚成长到一定规模后,对非金融领域或城市群中其他层级的城市所发挥的效应,往往形成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金融一体化是由金融集聚和金融辐射所形成的具有空间关联的发展形式。一体化发展的金融网络能够缩小地区资源配置的金融差距和收入差距,在地区之间整合金融资源、顺畅金融资源的流动。金融空间结构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地区之间市场的逐步开放、交通的日益便利,以及地区间政策配给与项目配置的日益交融与完善;除此之外,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融企业在空间区位的集聚,形成金融中心,在存在一定的区位锁定效应的前提下,金融集聚也会向周边地区发出辐射,从而带动地区之间的金融活动的流动与共建,形成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金融空间结构的形成与优化,能够使金融力量发挥出更大的实体经济促进作用。具体而言,在狭义的金融空间结构方面。以资金、货币、金融衍生品、金融市场,以及社会成员之间、社会成员与政府之间授信等为主要内容的金融资源,是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要素;基础性金融资源的空间发展,主要体现为这类金融资源在地理空间中和不同经济体内部是相对集中还是相对分散,以及由此形成的经济发展效应。优化基础性金融资源的空间结构,能够使得处于不同区域的经济体,能够获得其发展所必须的金融支撑。其次,在广义的金融空间结构方面。传统金融以银行、证券、保险等商业性金融或政策性金融为表现形式,新金融以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为表现形式,二者相辅相成。新金融使传统金融发展的技术、产品和运行方式得到翻新,传统业态为降低新业态的风险和满足更多的受众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传统金融和新金融的空间结构优化,能够弥补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中、小、微型经济实体在某些发展领域资金不足的空白,使得处于不同空间的经济体获得更为便利和高效的金融服务,增强金融服务的均等化效率、增进金融福利。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和金融创新的空间结构优化,则能够使传统金融和新金融,能够发挥出更为强劲的集聚资源、传导资源、整合资源的动能,从而使得经济资源得到更为有效地配置。随着金融空间关联的逐步加深,金融空间结构更为容易地形成。但若超出所在地区实体经济所能够容纳的范围,或者与实体经济发展脱节、形成虚拟化的运行态势,再或者仅仅停留在空间结构的地级化发展阶段,也即只形成了一定数量和规模、等级相对较低的金融集聚,但尚未形成金融辐射或者一体化发展的态势,根据区位锁定的理论,这一金融集聚区域金融贫瘠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将继续扩大,从而不利于地区经济长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因此,金融空间结构发展有度、不断走向优化,都是我国实体经济运行所需求的。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城市群和都市圈成为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重要载体。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分类引导大中小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充分体现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阵地,是在“双循环”时代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如果能够从城市和城市群的维度,解决投资、消费、需求、出口等发展动力不足,地区分布不均衡等现实问题,就更容易在产品市场、资金市场、劳务市场三大领域打通国内循环。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首要,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以及共享五大理念科学理念为指导,逐步实现经济创新、经济协调、经济可持续,以及经济共享。这其中,经济协调是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最为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城市之间的协调、城乡之间的协调、城市发展各领域部门的协调等三大方面,没有经济的协调发展、地区和部门之间的发展差距就不会缩小,也就无法实现社会福利的均衡化,也就谈不上优化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创新是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力,通过全新的动力模式、路径,以及空间网络增强城市之间的关联和互动是创新的重要内涵,创新能够使城市之间的联系以更为便利和高效的方式得到增强,创新及其溢出的程度越高,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会越顺畅;绿色是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动力,在发展城市群战略的同时,实现各城市的均衡福利最大化至关重要,节能减排是降低城市共同发展成本的有效路径;开放是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连接,可以打通城市与城市的资源与要素交换的界限,形成有梯度的经济发展格局,特别是形成城市间的共同市场、共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体系,从而能够在物质基础上实现协调;共享是实现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在城市群内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发展便利,城市市场和产业的发展红利,以及由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福利。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群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与对策也不尽相同。比如国家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内部的经济发展协调性已经较高,那么共享和创新可能是这一类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再比如地区性城市群辽中南、哈长,城市群内部经济发展的同构性还没有解决,虽然经济发展的差距不大,但是建立城市群内部的关联是这一类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金融空间发展及其结构的优化,对于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新型城镇的进程中,随着城市功能的提升、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进程的逐步深入,城市群发展的各个领域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各维度的金融活动的影响,金融活动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已经凸显,特别是金融集聚、金融辐射,从而形成金融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构成了金融的城市群空间网络,对于我国城市群经济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也会反作用于金融空间结构,继而影响城市群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金融集聚通过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城市化经济等作用途径,直接为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并在城市群中形成高质量发展的中心城市或中心领域;金融辐射通过传递城市群中心区域的动能,使得中心区域与周边区域形成具有梯度发展特征的空间关联网络,进而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关联基础;金融一体化实际上是区域与区域的金融资本自由的流动,金融的活动彼此相互渗透、彼此互相影响进而形成联动性的一个整体,是金融深入在维度空间的表现,引领并重新配置城市群资源和要素,为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深度融合基础。若忽视金融空间发展对于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将可能忽略金融活动在城市群就业、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间分工协作、中心城市功能发挥、产融结合等一系列方面的作用效果,甚至有可能导致金融虚拟化运行、产生金融风险,为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造成短板、形成边界,影响城市之间的深度融合;反之,掌握金融空间布局及其作用力的发挥水平,将会极大地有利于城市群经济借助于金融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重视金融活动的空间发展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运行的作用机制、影响因素、以及优化路径,因地制宜地将不同城市群中的金融发展培育和调节到适宜其经济发展的发展质量、形态与状态,进而推进高质量的金融一体化协调发展,对于城市群借助于金融作用力来优化经济运行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一问题同时也被国内外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了深度研究金融空间结构及其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效果,本文分为相互关联的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围绕着问题产生的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挖掘现阶段研究该问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可能出现的创新点。全面地梳理了有关于金融活动对城市群经济发展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城市群经济发展、金融活动及其空间发展、金融发展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为金融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首先,金融空间结构的概念界定。将金融活动分为狭义金融活动和广义金融活动,由此金融空间结构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维度。其中,狭义方面包括基础金融资源的空间结构,广义方面包括金融业态与机构、金融创新的空间结构。其次,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概念界定。主要从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五大理念进行诠释。再次,金融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主要从狭义金融空间结构和广义金融空间结构两个层面,分析了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为论文实证研究部分,同时也是论文研究的重点内容。论文主要选取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长江中游、海峡西岸、成渝、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关中等在中国综合实力排名前十位的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第三章主要分析样本城市群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时空演进状态、挖掘各维度城市群经济和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描述各城市群金融资源(主要是存贷款)的时空分布演进状态、金融集聚和金融辐射效果和金融一体化的作用范围,以及各城市群的金融空间关联,构成对城市群金融空间结构的研究。第四章实证研究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水平,从时空视角分析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与格局演进。第五章实证分析了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实证检验了其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因素。第六章为对策建议。通过总结实证部分的研究结果,总结了城市群金融发展的质量、金融空间结构的形成状况,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从而为优化城市群经济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薛明月[5](2021)在《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城市化进程的深化,区域空间得以快速重构,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城市群的崛起成为空间重构的较高发展形式。而中国城市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促使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将迎来新一轮重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已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城市群作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是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核心区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具备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特征,其高质量发展成为地理研究领域的前沿主题。基于此,本课题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开展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研究,以期为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提供实践参考,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典型范式,为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提供科学依据。本课题以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在梳理高质量发展、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文献的基础上,以系统论、城市发展阶段理论、城市群空间结构等理论为基础,以高质量发展为视角,以城镇体系中经典研究范式为切入点,总结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联系网络的演变规律,探析城市群空间结构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系,并以提升区域竞争力和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提出适宜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全文围绕“高质量发展测度→空间结构识别→高质量发展与空间结构关系→优化对策”的研究思路,创新性地展开了高质量发展与城市群空间结构关系的探索。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方面。(1)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基于五大发展理念视角构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并借助熵值法和自然断裂点分类法测度与分析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及其时空演变格局。研究发现,2008—2018年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平稳波动上升趋势,珠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及各维度时空演化格局存在异质性,城市群内部表现出不均衡不协调的格局,东部沿海城市群内中心城市发展水平相对优于内陆城市。(2)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在等级规模结构演变层面,分别采用城市首位度和位序—规模法则从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两个维度展开测度与分析。在人口规模方面,2008—2018年东部沿海城市群已形成4个超大城市、2个特大城市、33个大城市、31个中等城市、106个小城市的等级规模体系,其中,京津冀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小城市数量众多,中等城市发育不足;山东半岛城市群和海西城市群等级序列中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断层,等级规模结构偏离金字塔式分布;珠三角城市群呈现完备的金字塔式等级规模结构。东部沿海城市群城市首位度中除珠三角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较为均衡外,其余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均存在失衡现象。东部沿海城市群中除山东半岛城市群趋于集中且呈双中心分布外,其余城市群均为分散且服从单中心分布结构。在经济规模层面,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的经济集中度等级差距较大,城市经济等级规模相对分散,经济首位城市垄断性较强;山东半岛城市群和海西城市群的经济集中度较为均衡,城市经济等级规模分布相对集中。在城市群职能结构方面,分别从职能规模、专业化部门、职能强度三个方面反映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的职能结构演变特征。研究发现,制造业、建筑业、金融房地产业、机关团体服务业是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基本职能,能源生产与采掘业、交通仓储邮电业、商业、社会服务业和科教文卫服务业为非基本职能,其中制造业成为东部沿海城市群吸纳劳动力最多的部门,各城市群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变化不大;城市群职能规模扩张趋势明显,与全国平均水平保持一致,各城市群内部超大、特大城市和中心城市的人口吸引力较强,城市职能规模持续扩大,中小城市人口规模较小;东部沿海各城市群的专业化部门较少,各部门的职能强度均不高,各城市群内部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的专业化部门数量总体变化较大。从具体行业职能强度来看,京津冀城市群的能源生产与采掘业和交通邮电仓储业、珠三角城市群的制造业、长三角城市群的建筑业和金融房地产业分别为东部沿海城市群中最强的行业;此外,商业和社会服务业主要布局在城市群的省会城市、直辖市等中心城市;科教文卫服务业和机关团体服务业的职能强度总体较弱。在联系网络方面,研究发现,东部沿海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低于各城市群内部网络密度,呈现“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海西城市群”的格局,城市群间联系网络差异逐渐缩小;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度数中心度值不断提升,高值区主要以城市群内省会城市、直辖市集中分布;东部沿海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强度呈现非均衡性空间分布特征;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凝聚子群逐渐由4个二级层面子群、8个三级层面子群演变为4个二级层面子群、7个三级层面子群,各层级子群内部构成变化较大。(3)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在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与高质量发展方面,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质量发展指数也得以相应提高。东部沿海城市群不同规模城市差距明显,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指数远高于大城市和中小城市,而且差距不断拉大,但中小城市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研究时期内各城市经济集中度变动较为稳定,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变动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在城市群职能结构与高质量发展方面,2008和2018年制造业的灰色关联度一直居于首位,成为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而能源生产与采掘业的灰色关联度一直居于末位,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区域高质量发展。在城市群联系网络与高质量发展方面,根据相关性分析可知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对外联系强度与高质量发展在置信度为0.01水平上存在显着的高度相关关系,但二者的空间关联性却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性,总体呈现出高对外联系强度—高高质量发展、低对外联系强度—高高质量发展、低对外联系强度—低高质量发展、中等对外联系强度—中等高质量发展四种组合类型的空间关联关系。(4)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明晰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并基于高质量发展目标,从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联系网络三个层面提出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思路,在此基础上从六个层面提出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对策。
徐倩雅[6](2021)在《西藏旅游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西藏旅游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地区发展不平衡比较明显,2018年拉萨旅游收入为282.76亿元,山南旅游收入为16.8亿元,林芝旅游收入为59.22亿元,昌都旅游收入为20亿元,那曲旅游收入为6.3亿元,阿里旅游收入为10.42亿元,日喀则旅游收入为55.25亿元。为了缩小地市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以及更好的促进西藏区域旅游的发展,提高区域旅游综合实力以及提升整体竞争力,应着重加强发展旅游中心城市。本文以旅游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以旅游中心地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增长极理论、旅游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为理论分析框架,对西藏旅游经济、旅游辐射、旅游资源、旅游交通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定位出西藏旅游中心城市,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分析方法,分析西藏旅游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影响,针对分析得出结论,最后提出提升西藏旅游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和促进西藏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对策建议。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内容和思路以及研究方法,提出本论文的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的地方。第二部分,界定旅游中心城市和区域经济的概念,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对旅游中心地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增长极理论,旅游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理论进行了论述,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从旅游经济、旅游辐射、旅游交通、旅游资源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西藏旅游中心城市为拉萨市。第四部分,首先,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西藏旅游中心城市的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中心城市经济投入直接的关联度。其次通过回归分析研究旅游中心城市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中心城市经济产出长期和短期之间的关系。最后,对2010-2018,9年旅游中心城市经济发展与其他6个地市经济的联系强度变化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以实证分析结果为基础,得出主要结论:(1)2018年西藏旅游中心城市旅游收入占西藏旅游收入比重的57.69%,占西藏GDP的18.26%。由此可见,西藏旅游中心城市的旅游业对西藏整个区域经济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西藏旅游中心城市的旅游产业发展对旅游中心城市的经济带动,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均存在促进作用。(3)2014-2018年西藏旅游中心城市的经济增长,对其他6个地市经济联系强度总量上变强了3.6倍。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主要政策建议:(1)强化旅游中心城市优势,提升整体功能。(2)增强旅游中心城市核心辐射源作用,完善西藏区域整体旅游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区域经济综合发展。(3)促进旅游经济区域的一体化(4)全面统筹、促进西藏经济发展。
邓紫微[7](2020)在《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武陵山片区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交接处,受各自省域发展核心区域的辐射较弱、分工协作度不高、利益兼顾不够。该区域曾是我国十四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具有省际交界区域面积广阔、多民族交融广泛的特点,大多数地区也是革命老区。开展省际边界区域中心城市城镇扩展的模拟与优化研究,对提升中心城市的核心带动能力,促进以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协同、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论文立足武陵山片区以及怀化市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计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生态学等学科理论,运用ENVI5.1软件进行遥感图像处理、Arc GIS10.5软件进行空间数据分析、MATLAB9.5软件进行经济数据分析,循序“理论基础研究——问题提出——联系特征、影响因素和机制分析——时空动态模拟验证——策略优化”的思路,对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进行研究。本文主要讨论三个核心问题。核心问题一:怀化为什么是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核心问题二:怀化城镇扩展的联系特征、影响因素、扩展机制是什么?时空动态变化格局如何发展?核心问题三:怀化如何成为武陵山片区核心增长极引领区域联动发展?本文围绕三个核心问题,一共设置八章,除去第一章理论基础研究和最后一章结论与展望,通过五个部分对上述三个核心问题进行了具体实证研究探讨。第一部分: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分析。是本文的第二章,着重回答第一个核心问题。主要通过分析武陵山片区相关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选取21个社会经济指标(2008-2018年)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武陵山片区怀化、铜仁、黔江、张家界、恩施、吉首1等六个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结果显示2018年综合实力得分依次为怀化(2.15)、恩施(0.92)、铜仁(0.88)、湘西州(0.8)、张家界(0.62)、黔江(0.27);运用断裂点模型和修正引力模型,分别以六个城市为中心计算其经济影响范围的断裂点和联系强度,结果显示怀化与其它五个城市之间的断裂点都超过了城市间的中心点,2008-2018年怀化与湘西州(351)、铜仁(266)经济联系强度均值最高,与张家界(37)、恩施(36)、黔江(10)经济联系强度较低。综合来看,怀化在城市体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经济辐射能力和经济联系强度上均处于武陵山片区的优势水平,具备发展成为该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据此,选取怀化作为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第二部分:怀化的城镇扩展联系特征分析。是本文的第三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通过整理1949-2018年的怀化城市建成区数据,对怀化中心城区不同时期的城镇格局演变进行脉络梳理和特征分析,可知怀化中心城区城镇扩展经历了缓慢发育期(1949-1969年,0.54km2-1.79km2)、快速发展期(1970-1975年,达到7km2)、稳步扩展期(1976-1999年,达到18 km2)、迅猛扩张期(2000-2018年,达到64km2),中心城区规模扩张表现出持续性和阶段性特征。最后,选取常住人口、GDP等8个指标建立怀化市内部城镇的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综合测评怀化13个县市区的发展质量,通过断裂点模型分析中心城区的辐射范围,通过修正引力模型分析中心城区(鹤城区)和市域其它12个县市区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怀化鹤城区与其它12个县市区联系相对较紧密,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做大城市规模。为探究怀化市城镇扩展影响因素、扩展机制以及未来城镇扩展方向打下实证基础。第三部分:怀化城镇扩展影响因素与机制分析。是本文的第四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从一般城镇扩展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入手,以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怀化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与探讨,深入研究怀化市的城镇扩展模式与发展机理。怀化的城镇空间扩展遵从普适的城镇空间扩展规律,然而由于所处区位的特殊性、政策导向及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有其自身的特点。怀化市城镇化扩展主要受地理环境、交通基础、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社会文化、行政边界效应因素的深刻影响,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和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是深刻影响怀化城镇空间扩展的机制,并呈现以下人地关系特征:(1)怀化市中心城区以及市辖县市区的城镇建成区布局明显受到河流流向以及山脉分布的影响,但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怀化市城镇扩展不断突破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得以沿铁路和公路干线枝状延伸,并进一步增强与武陵山片区城镇之间的联系。(2)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集聚,尤其是工业园区的建设极大地促进城镇郊区土地的开发利用,国家战略与各级政策的支持、城市规划的合理引导都不断重塑和优化怀化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一核两轴五级中心”的市域城镇空间体系。(3)民族融合打破了武陵山片区原有的多民族分散聚居的格局,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愿望让人口在区域内迁移,城镇空间不断向城镇外缘延伸,城镇边界不断向周边区域扩展。怀化市以其领先的城市综合实力成为人口迁移聚集地,形成区域增长极,又通过扩散效应辐射带动周边更广大地区的空间发展。(4)地理环境、交通基础、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社会文化等因素,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和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最终都表现出常住人口变化和城镇用地变化之间的相关联系。第四部分:怀化城镇扩展时空动态模拟分析。是本文的第五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首先,确定采用城镇用地规模和常住人口规模两个核心指标表征中心城市的城镇扩展。利用马尔萨斯人口模型模拟预测出怀化2020、2025、2030年市域常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503.28万、516.76万、530.6万;运用ESTARFM遥感数据时空融合模型融合Landsat与MODIS数据,得到时间序列的Landsat8融合数据,结合地形地貌、交通路网、河流水文、社会经济等驱动因子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法提取怀化市2000、2005、2010、2015年的覆被类型信息。然后,构建顾及3种转换规则、5类元胞状态(城镇用地、林地、耕地、水体、未利用地)转换特征情况下的元胞自动机(Weight-CA)模型对怀化市域城镇空间扩展进行模拟,研究显示:(1)提取的覆被类型精度达分别到了91.55%、89.29%、84.73%、90.16%,该遥感数据解译方法提高了数据精度,为本文奠定了较好的研究基础。(2)2000-2015年期间怀化市域主要城镇用地集中在包括鹤城区(中心城区)、芷江县、中方县、洪江市、洪江区等五个县市区在内的市域中部地区。(3)模拟分析得出怀化市2010年和2015年城镇用地规模分别为15660 hm2、18595 hm2,与统计年鉴值相比精度达到了89.98%和89.60%。(4)对怀化市2020、2025、2030年城镇用地扩展进行了模拟,得出19618hm2、25332hm2和31105hm2的结果。最后通过图像分析出怀化市域的城镇用地扩展主要呈“十字形”分布和沿河分布的轨迹特征,怀化中心城区城镇扩展主要是呈现“据点型”-“散点组团型”-“团城型”-“枝状放射型”-“T字形”的发展过程。从实证研究角度论证了怀化的常住人口规模和城镇用地规模使其具备发展成为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的实力。第五部分: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优化策略分析。是本文的第六章和第七章,着重回答第三个核心问题。主要探讨怀化想要建设成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必须解决城镇空间格局仍需完善、产业空间结构仍需调整、开放型交通构建仍需加强、资源开发机制亟待健全、行政区划制约亟待协调等限制性因素,实施怀化主体增长极和非均衡化发展战略,提出在城镇空间、城乡融合、产业布局、交通通道功能、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优化创新策略。怀化引领武陵山片区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对接成渝城市群、大西南和粤港澳大湾区,走开放型发展道路。武陵山片区内12个城市共同建立“武陵山片区合作示范区”协调管理机构,制定区域合作原则、目标、路径。怀化具备带动武陵山片区整体发展的实力,武陵山片区要以怀化为中心,不断推动重点领域合作,实现怀化带动区域整体发展。怀化积极带动铜仁、湘西州、黔江、恩施、张家界联动发展,实现六个中心城市空间协同发展。怀化充分对接铜仁、湘西州组团式发展,形成武陵山片区“铁三角”核心发展区域;以怀化“米”字形铁路为骨架,高速公路和国省干道为脉络,充分对接重庆、贵阳、柳州、长沙、郴州、恩施等城市,形成武陵山片区“六边形”发展腹地区域,最终实现点线面网格化发展。
张晨瑶[8](2020)在《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文中提出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要求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明确了东北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和程度即深度融入,提升了新形势下东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站位,即建成国家开放合作高地。时隔一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东北地区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提示东北要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一步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从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国家对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定位逐步升级,期望逐渐提高。为此,东北地区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新理念、注重拓展新领域,实现对外开放的高层次、高质量。丝路深耕,开放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给东北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新舞台也提出了新要求,东北唯有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尽快达到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理想境界。关于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是侧重于某一产业、某一领域的对接,和相对笼统的整体性研究,缺乏系统而完整、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东北三省一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为切入点,分析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重要依托、拓展平台、推进路径,提炼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力求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展开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开发阵容,以此撬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方向的主要驱动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以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重要论述作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思想,梳理从国家到东北各地关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政策依据。从历史渊源、文化底色、经济关联、跨境交往四个方面探究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第3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全面分析了东北地区既有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沈阳经济区、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情况。评估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强化其依托作用以更好的承接“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第4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系统阐释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四个方向上的跨国战略平台,即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北上开发北极航线,东进西拓南下北上构建东北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第5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深入论证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时代契机、基本思路、重要价值、支撑条件、现存问题、实施方案等,以重大工程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第6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塑造包容性全球化发展的中国范例: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邱钰芬,翁彬瑜[9](2020)在《闽东北、闽西南中心城市辐射的发展模式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以闽东北、闽西南的经济差异化为研究基础,探讨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总体经济情况、产业结构、人力资源分配的差异性及中心城市的经济带动能力。提出应在协调区域发展政策与地方发展政策基础上,完善闽东北、闽西南内部区域经济发展结构,缩小区域内经济失衡程度;在周边区域城市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体化市场战略,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
尹国君[10](2020)在《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驱动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如何合理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首先要完善交通运输体系,畅通物流网络,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其次应加强中小城市与物流通道的连接,形成高效率、低成本、优服务的物流集聚区。实践经验表明,只有畅通物流通道,降低物流成本,才能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才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经济的振兴;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区域抗风险能力。物流集聚区内,通过物流企业间的竞合关系、营运优势的互补、价值增值服务的提供、前后向关系的延伸,形成的资源共享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及规模经济效应促进了物流集聚的形成与发展。物流集聚能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加物流收益、促进物流创新。依据人口、经济、土地和社会城镇化的主要指标,采用熵值法计算出区域城镇化率。以2005年至2017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作为基础,分别从全国整体、东中西分区域和大中小分等级城市进行实证研究表明,物流空间集聚规模、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及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等因素,基本上都促进区域城镇化的发展。通过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影响的门槛效应测度表明,不同区域不同等级的城市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存在不同影响。以城市人口规模、市辖区面积和在岗职工工资水平作为门槛变量,以物流空间集聚规模、多样化、专业化集聚和协同集聚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存在显着的门槛效应。因此,深入分析物流集聚的影响因素、促进物流集聚发展是推动区域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创新:一是以物流集聚理论为基础,以物流集聚效应为切入点,以区域城镇化为研究目标,在中国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将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纳入了统一的理论研究框架,重点研究了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影响的机理、方向及大小,并分析了城市的区位差异和等级差异对结论的影响。二是研究了物流空间集聚、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对人口城镇化存在显着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了对区域城镇化影响也非常显着的观点。同时,研究认为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城镇化的作用也非常显着。通过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门槛效应的测算,认为不同城市规模、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三是运用多方法、多样本开展分类研究。利用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历年数据为样本,在整体影响、城市区位和等级差异的研究基础上,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检验了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存在的相关关系;在借鉴其它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熵值法测算了各城市历年区域城镇化的水平;运用系统广义矩阵方法,对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的影响进行了动态分析;使用门槛效应模型,测算了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的影响存在的门槛效应。最后从合理扩大物流空间集聚规模,促进物流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强化物流与制造业协同的集聚的角度提出了促进区域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二、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3)城市群内城际关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心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文献综述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发展质量的测度与分析 |
3.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概况与研究范围 |
3.2 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实证测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际关系的判定与测度 |
4.1 城际关系的判定说明 |
4.2 测度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际竞合关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5.1 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 |
5.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启示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4)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框架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城市群经济发展 |
1.3.2 金融活动及其空间发展 |
1.3.3 金融发展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金融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 |
2.1 金融空间结构 |
2.1.1 金融空间结构的概念界定 |
2.1.2 狭义金融活动的空间发展 |
2.1.3 广义金融活动的空间发展 |
2.1.4 金融活动的空间关系演变 |
2.2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 |
2.2.1 城市群的演变 |
2.2.2 城市群经济的协调发展 |
2.2.3 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
2.3 金融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机理 |
2.3.1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 |
2.3.2 狭义金融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 |
2.3.3 广义金融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 |
第3章 城市群金融空间发展水平的绩效评价 |
3.1 城市群金融的发展现状 |
3.1.1 城市群金融发展现状 |
3.1.2 城市群金融发展问题 |
3.2 城市群金融空间结构的时空演进分析 |
3.2.1 指标体系构建和数据来源 |
3.2.2 因子分析模型和相关指标 |
3.2.3 威尔逊模型和相关指标 |
3.2.4 F-H模型和相关指标 |
3.3 城市群金融空间集聚度测度 |
3.3.1 城市群金融空间集聚度总体特征 |
3.3.2 城市群金融空间集聚度的地理区位分布特征 |
3.4 城市群金融空间辐射度测度 |
3.4.1 城市群金融资源总量特征 |
3.4.2 城市群金融空间辐射特征 |
3.5 城市群的金融一体化程度测度 |
3.5.1 F-H模型 |
3.5.2 城市群金融一体化特征 |
3.6 城市群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状况 |
3.6.1 城市群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的整体特征 |
3.6.2 不同城市群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特征 |
3.6.3 城市群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的层级性特征 |
3.7 小结 |
第4章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绩效评价 |
4.1 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概况 |
4.1.1 城市群经济总体发展情况 |
4.1.2 各个城市群经济发展情况 |
4.2 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测度 |
4.2.1 研究方法 |
4.2.2 结果分析 |
4.3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
4.3.1 研究方法 |
4.3.2 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
5.1 金融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研究 |
5.1.1 研究方法 |
5.1.2 结果分析 |
5.2 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
5.2.1 解释变量选择 |
5.2.2 研究方法 |
5.2.3 结果分析 |
5.3 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
5.3.1 金融空间结构对不同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
5.3.2 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城市群金融空间发展的主要结论 |
6.2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结论 |
6.3 金融空间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结论 |
第7章 金融空间优化和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优化金融空间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1 因地制宜实行差异性的优化措施,促进金融空间高效发展 |
7.1.2 探索行之有效的金融空间发展模式,促进金融空间一体化发展。 |
7.2 提升优化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
7.2.1 基础性金融资源推进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
7.2.2 金融业态推进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
7.2.3 金融创新与服务推进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1.1 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区域城市群空间重构 |
1.1.1.2 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新时代的现实选择 |
1.1.1.3 东部沿海城市群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
1.2.1 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
1.2.2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的理论研究 |
1.2.3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的实证研究 |
1.2.4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的研究方法 |
1.2.5 研究评述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市群 |
2.1.2 高质量发展 |
2.1.3 空间结构 |
2.1.4 城市群空间结构 |
2.1.5 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论 |
2.2.2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
2.2.3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
2.2.4 城市群空间结构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价 |
3.1 研究范围及发展现状 |
3.1.1 研究范围界定 |
3.1.2 研究区域发展现状 |
3.2 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
3.2.1 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3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3.3 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 |
3.3.1 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时序演变特征 |
3.3.2 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演变特征 |
第4章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 |
4.1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演变分析 |
4.1.1 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测度方法 |
4.1.2 基于人口规模的东部沿海城市群规模结构演变分析 |
4.1.3 基于经济规模的东部沿海城市群规模结构演变分析 |
4.1.4 东部沿海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与高质量发展分析 |
4.2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职能结构演变分析 |
4.2.1 城市群职能结构测度方法 |
4.2.2 东部沿海城市群基本职能判定 |
4.2.3 东部沿海城市群城市职能规模演变 |
4.2.4 东部沿海城市群专业化部门演变 |
4.2.5 东部沿海城市群城市职能强度的演变特征 |
4.2.6 东部沿海城市群职能结构与高质量发展分析 |
4.3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联系网络演变分析 |
4.3.1 城市群联系网络测度方法 |
4.3.2 东部沿海城市群整体网络特征 |
4.3.3 东部沿海城市群个体网络特征 |
4.3.4 东部沿海城市群关联线特征 |
4.3.5 东部沿海城市群凝聚子群演变特征 |
4.3.6 东部沿海城市群联系网络与高质量发展关联分析 |
第5章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 |
5.1 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目标 |
5.1.1 完善体系建设,促进创新发展 |
5.1.2 统筹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一体 |
5.1.3 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绿色发展 |
5.1.4 坚持开放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
5.1.5 全面改善民生,助力共享发展 |
5.2 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思路 |
5.2.1 东部沿海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优化思路 |
5.2.2 东部沿海城市群职能结构优化思路 |
5.2.3 东部沿海城市群联系网络优化思路 |
5.3 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对策 |
5.3.1 完善城市群等级规模体系,提升不同城市的功能效益 |
5.3.2 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强化城市群群内群际空间联系 |
5.3.3 明确城市职能定位,强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
5.3.4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
5.3.5 共建生态宜居城市群,推进绿色城市群建设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自评表 |
(6)西藏旅游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旅游中心城市 |
2.1.2 区域经济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内旅游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研究现状 |
2.2.2 国外旅游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研究现状 |
2.2.3 旅游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研究述评 |
2.3 理论基础 |
2.3.1 旅游中心地理论 |
2.3.2 核心-边缘理论 |
2.3.3 增长极理论 |
2.3.4 旅游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 |
2.4 旅游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机理分析 |
2.4.1 旅游中心城市对区域旅游的带动性 |
2.4.2 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性 |
2.4.3 城市空间经济联系 |
第三章 西藏旅游中心城市的验证 |
3.1 旅游中心城市选取依据 |
3.2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3.2.1 指标选取 |
3.2.2 数据来源 |
3.3 西藏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的检测实证 |
3.3.1 西藏区域旅游城市的旅游经济中心性测度 |
3.3.2 西藏区域旅游城市的旅游辐射中心性分析 |
3.3.3 西藏区域旅游城市的资源中心性测度 |
3.3.4 西藏区域旅游城市的旅游交通通达中心性测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藏旅游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实证分析 |
4.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数据来源 |
4.2 实证分析 |
4.2.1 灰色关联度分析 |
4.2.2 回归分析 |
4.2.3 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强化旅游中心城市优势,提升整体功能 |
5.2.2 增强旅游中心城市核心辐射源作用,完善西藏区域整体旅游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区域经济综合发展 |
5.2.3 促进旅游经济区域的一体化 |
5.2.4 全面统筹、促进西藏经济发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武陵山片区扶贫需要区域中心城市支撑 |
1.1.2 国家战略需要区域中心城市落实 |
1.1.3 “两山”理论需要区域中心城市实践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武陵山片区 |
1.3.2 中心城市 |
1.3.3 城镇扩展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中心城市研究动态 |
1.4.2 城镇扩展研究动态 |
1.4.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分析 |
2.1 武陵山片区基础概况 |
2.1.1 区域条件 |
2.1.2 自然条件 |
2.1.3 经济社会条件 |
2.2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城镇联系特征分析 |
2.2.1 研究方法 |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3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综合质量测度 |
2.2.4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经济辐射范围分析 |
2.2.5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
2.3 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3 怀化城镇扩展联系特征分析 |
3.1 怀化的发展条件与基础概况 |
3.1.1 区位条件 |
3.1.2 自然条件 |
3.1.3 历史文化 |
3.1.4 经济社会条件 |
3.2 怀化建市的城镇格局演变分析 |
3.2.1 历史沿革 |
3.2.2 中心城区城镇发展历程 |
3.3 怀化各县市区的综合实力评价 |
3.3.1 研究方法 |
3.3.2 数据来源 |
3.3.3 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分析 |
3.3.4 结果分析 |
3.4 怀化中心城区的经济辐射范围分析 |
3.5 怀化中心城区与其它县市区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怀化城镇扩展因素与机制分析 |
4.1 城镇扩展影响因素 |
4.1.1 地理环境因素 |
4.1.2 交通基础因素 |
4.1.3 经济发展因素 |
4.1.4 城市规划因素 |
4.1.5 行政边界效应因素 |
4.1.6 社会文化因素 |
4.2 城镇空间扩展的机制分析 |
4.2.1 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 |
4.2.2 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 |
4.2.3 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 |
4.3 本章小结 |
5 怀化城镇扩展时空动态模拟分析 |
5.1 表征区域中心城市扩展的核心指标选取 |
5.1.1 常住人口规模 |
5.1.2 城镇用地规模 |
5.2 基于马尔萨斯人口模型的怀化市域常住人口模拟分析 |
5.2.1 怀化市域常住人口概况 |
5.2.2 马尔萨斯人口模型选取 |
5.2.3 马尔萨斯人口模型应用 |
5.3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怀化市城镇扩展模拟 |
5.3.1 城镇扩展模拟所需数据 |
5.3.2 Weight-CA模型构建 |
5.3.3 Weight-CA模型模拟精度验证 |
5.3.4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优化策略 |
6.1 限制性因素分析 |
6.1.1 城镇空间格局仍需完善 |
6.1.2 产业空间结构仍需调整 |
6.1.3 开放型交通构建仍需加强 |
6.1.4 资源开发机制亟待健全 |
6.1.5 行政区划制约亟待协调 |
6.2 发展战略和定位分析 |
6.2.1 发展战略 |
6.2.2 发展定位 |
6.3 城镇空间格局优化 |
6.3.1 一核:怀化核心增长极--鹤中洪芷城镇群 |
6.3.2 两带:怀黔工业廊带和焦柳铁路经济带 |
6.3.3 三圈:北部增长圈、南部增长圈、西部增长圈 |
6.3.4 多节点 |
6.3.5 城乡融合发展 |
6.4 产业发展布局优化 |
6.4.1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
6.4.2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6.4.3 促进现代农业提升 |
6.4.4 促进现代服务业提质 |
6.4.5 园区产城融合促进城镇资源集聚 |
6.5 交通通道功能优化 |
6.5.1 优化提升铁路网 |
6.5.2 优化提升公路网 |
6.5.3 优化提升航空网络 |
6.5.4 优化提升内河水运网 |
6.5.5 高标准提升交通枢纽 |
6.5.6 构建大数据综合交通信息系统 |
6.6 生态立市机制创新 |
6.6.1 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
6.6.2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 |
6.6.3 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
6.6.4 健全城乡环境治理制度 |
6.7 本章小结 |
7 怀化带动武陵山片区协同跨越发展策略 |
7.1 怀化引领武陵山片区对接国家战略 |
7.1.1 对接成渝城市群 |
7.1.2 对接大西南 |
7.1.3 对接粤港澳大湾区 |
7.2 怀化对武陵山片区辐射带动策略 |
7.2.1 建立武陵山片区协作发展机制 |
7.2.2 怀化带动武陵山片区整体发展 |
7.2.3 实现空间协同网格化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 |
2.1 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 |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意蕴 |
2.1.2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 |
2.1.3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
2.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依据 |
2.2.1 国家顶层设计 |
2.2.2 地方政策规划 |
2.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 |
2.3.1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渊源 |
2.3.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底色 |
2.3.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关联 |
2.3.4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境交往 |
第3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 |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 |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概述 |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现存问题 |
3.1.3 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现存问题的应对措施 |
3.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
3.2.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现状 |
3.2.2 当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
3.2.3 应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
3.3 沈阳经济区 |
3.3.1 沈阳经济区的基本态势 |
3.3.2 当前制约沈阳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
3.3.3 解决沈阳经济区现存问题的基本路径 |
3.4 哈长城市群 |
3.4.1 哈长城市群发展情况概述 |
3.4.2 当前哈长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
3.4.3 加快哈长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举措 |
第4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 |
4.1 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
4.1.1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
4.1.2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 |
4.1.3 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4.2 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
4.2.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态势 |
4.2.2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瓶颈 |
4.2.3 优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选择 |
4.3 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 |
4.3.1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状 |
4.3.2 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4.3.3 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
4.4 北上参与北极航线开发 |
4.4.1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战略价值 |
4.4.2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现实挑战 |
4.4.3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基本策略 |
第5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 |
5.1 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方略 |
5.1.1 大连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条件 |
5.1.2 建设大连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战略价值 |
5.1.3 推进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对策建议 |
5.2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推进构想 |
5.2.1 满洲里对外开放的历史沿革 |
5.2.2 满洲里开放发展的现存问题 |
5.2.3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的品牌识别与塑造 |
5.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
5.3.1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进展 |
5.3.2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重要战略价值 |
5.3.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可行性分析 |
5.3.4 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的建议 |
5.4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
5.4.1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动力解析 |
5.4.2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挑战 |
5.4.3 推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策略 |
第6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 |
6.1 塑造全球化包容性发展的中国范例 |
6.1.1 把握全球化模式深度调整下的历史机遇 |
6.1.2 提供东北亚各国共话发展的沟通平台 |
6.1.3 促进东北地区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
6.2 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 |
6.2.1 完善国家区域经济总体布局 |
6.2.2 推进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协同发展 |
6.2.3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群整体实力 |
6.3 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
6.3.1 形成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新动能 |
6.3.2 打通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大通道 |
6.3.3 开创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新局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闽东北、闽西南中心城市辐射的发展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闽东北、闽西南区域发展差异化比较 |
(一)总体经济指标比较 |
(二)产业结构差异 |
(三)人力资源分配差异 |
二、经济带动能力分析 |
(一)辐射带动路径比较 |
(二)首位度指标比较 |
(三)地区辐射效应分析 |
(四)产业转移带动效应 |
(五)市场壁垒挤出效应 |
三、中心城市辐射的发展建议 |
(一)协调区域发展政策与地方发展政策 |
(二)均衡福厦内部区域经济发展,缩小经济失衡程度 |
(三)周边区域城市立足自身发展,实现区内经济协同发展 |
(四)一体化市场发展策略 |
四、结语 |
(10)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的相关文献 |
1.2.1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 |
1.2.2 文献简评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的理论基础 |
2.1 区域城镇化的内涵界定 |
2.1.1 传统城镇化理论 |
2.1.2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理论发展 |
2.1.3 以区域为基础的区域城镇化理论界定 |
2.2 物流集聚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
2.2.1 物流集聚的内涵 |
2.2.2 运输成本与物流集聚 |
2.2.3 产业区位与物流集聚 |
2.2.4 规模经济与物流集聚 |
2.2.5 循环累积与物流集聚 |
2.3 物流集聚直接影响区域城镇化的机理 |
2.3.1 物流空间集聚规模影响区域城镇化的机理 |
2.3.2 物流专业化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机理 |
2.3.3 物流多样化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机理 |
2.4 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机理 |
2.4.1 协同集聚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提高区域城镇化质量 |
2.4.2 协同集聚通过产业关联效促进区域城镇化质量提升 |
2.4.3 协同集聚通过就业效应促进区域城镇化扩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物流集聚发展水平的测度 |
3.1 中国物流空间集聚规模的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
3.1.1 物流空间集聚规模的测度方法 |
3.1.2 中国省域物流空间集聚规模发展现状 |
3.1.3 中国主要城市物流空间集聚规模发展现状 |
3.1.4 中国物流空间集聚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
3.2 中国物流专业化集聚水平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
3.2.1 物流专业化集聚水平的测度方法 |
3.2.2 中国省域物流专业化集聚发展现状 |
3.2.3 中国主要城市物流专业化集聚发展现状 |
3.2.4 中国物流专业化集聚影响因素分析 |
3.3 中国物流多样化集聚水平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
3.3.1 物流专业化集聚水平的测度方法 |
3.3.2 中国省域物流多样化集聚发展现状 |
3.3.3 中国主要城市物流多样化集聚发展现状 |
3.3.4 中国物流多样化集聚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熵值法的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 |
4.1 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状 |
4.1.1 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整体水平 |
4.1.2 东中西部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 |
4.1.3 大中小城市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 |
4.2 应用熵值法测度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 |
4.2.1 熵值法测度步骤 |
4.2.2 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实证研究 |
5.1 变量测算与数据说明 |
5.1.1 被解释变量 |
5.1.2 解释变量 |
5.2 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5.2.1 相关程度分析 |
5.2.2 单位根检验 |
5.2.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5.3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实证模型构建 |
5.4 物流空间、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实证结果分析 |
5.4.1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整体实证结果分析 |
5.4.2 东中西部城市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实证结果分析 |
5.4.3 大中小城市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实证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实证研究 |
6.1 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
6.1.1 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测度方法 |
6.1.2 中国省域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发展现状 |
6.1.3 中国主要城市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发展现状 |
6.1.4 中国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2 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实证结果分析 |
6.2.1 变量的选取 |
6.2.2 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模型构建 |
6.2.3 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整体实证结果分析 |
6.2.4 东中西部城市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实证结果分析 |
6.2.5 大中小城市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实证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门槛效应研究 |
7.1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门槛效应的初步分析 |
7.2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面板门槛效应模型构建与估计方法 |
7.2.1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门槛模型分析方法 |
7.2.2 面板门槛效应实证估计方法 |
7.3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门槛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
7.3.1 以人口数量作为门槛变量的实证结果分析 |
7.3.2 以市区面积作为门槛变量的实证结果分析 |
7.3.3 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作为门槛变量的实证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政策建议 |
8.1 优化物流空间集聚规模促进区域城镇化 |
8.1.1 中央政府主导物流发展规划 |
8.1.2 地方政府协调物流发展规划 |
8.2 推动物流专业化集聚促进区域城镇化发展 |
8.2.1 物流企业合作促进物流专业化集聚 |
8.2.2 人才培养与引进提升物流专业化集聚 |
8.2.3 创新趋动加速物流专业化集聚 |
8.3 促进物流多样化集聚引领区域城镇化 |
8.3.1 政府角色转变助力物流多样化集聚 |
8.3.2 宽松的发展环境优化物流多样化集聚 |
8.3.3 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物流多样化集聚 |
8.4 鼓励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促进区域城镇化 |
8.4.1 制造业物流部门的优化 |
8.4.2 引导新建园区制造业集聚与物流集聚同步发展 |
8.4.3 完善物流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保障机制 |
8.5 实行差异策略促进物流集聚推动区域城镇化 |
8.5.1 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城市促进物流集聚的差异策略 |
8.5.2 大中小不同规模城市促进物流集聚的差异策略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
四、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研究 ——基于创新溢出的视角[D]. 翟少轩.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2021
- [3]城市群内城际关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心城市为例[D]. 唐懿.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4]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D]. 徐文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5]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D]. 薛明月.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6]西藏旅游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D]. 徐倩雅. 西藏大学, 2021
- [7]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D]. 邓紫微.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8]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D]. 张晨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9]闽东北、闽西南中心城市辐射的发展模式探究[J]. 邱钰芬,翁彬瑜. 龙岩学院学报, 2020(06)
- [10]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发展研究[D]. 尹国君. 湖南大学, 2020(12)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