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压浆技术在杨凌国际会展中心基桩工程中应用效果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于光明[1](2020)在《复杂环境下桥梁基础长期承载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大量的高架桥梁以及跨江跨海大桥基础设施的兴建,国内外软土地基上的桥梁建设越来越普遍,桥梁工程的建设条件也越来越复杂,很多位于滨海地区的桥梁工程都面临着深厚软土地质条件较差的问题。软土地基在地表大面积堆载或欠固结土体自重固结等复杂环境作用下,桩周土体都会发生依时下沉,导致桩侧表面产生负摩阻力,桩身产生附加下拉荷载,桩顶沉降相应增加。鉴于当前软土地基下桩基础承载性能时变效应计算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主要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课题四“复杂环境下深水基础承载行为演化与长期性能设计”以及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研计划项目“深厚软基路段桥梁工程桩基长期沉降特性研究(2017037)”为依托,系统介绍了桩基础承载特性时变效应和软土蠕变特性的研究现状,通过室内试验、理论研究、现场试验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手段,针对软土地基在堆载作用下桥梁桩基承载性能时变效应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试验研究,采用Python语言编制计算程序,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桩基长期承载计算方法,为滨海地区软基条件下桥梁工程桩基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主要工作内容总结如下:(1)为揭示堆载作用下软土固结沉降过程中桩土相互作用机理,首先,基于非达西流动定律推导了土体非达西一维固结非线性方程,考虑了土体固结过程中孔隙比和渗透系数等参数变化导致土体的非线性特性,通过有限差分法获得了超孔隙水压力的数值解答,建立了桩侧土体固结沉降计算模型;其次,基于桩土荷载传递模型,考虑了土体有效应力增加对桩土界面强度的影响,提出了固结土体中桩基长期承载时间效应计算理论;再次,采用Python语言编制迭代求解计算程序,获得了桩身下拉荷载、桩侧负摩阻力以及中性面随时间变化分布规律;最后,将理论结果与离心机试验进行了对比,并进一步研究了排水条件对摩擦桩与端承桩下拉荷载分布及中性面位置变化的影响。另外通过计算桩端附加应力和桩端压缩层深度,提出了考虑桩端固结的桩身受力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与非达西流动相比,按照达西流动定律计算结果高估了土体的有效应力和桩土界面强度;排水条件对桩基础中性面位置有很大影响,双面排水时摩擦桩中性面位置随结时间向上移动,端承桩则稳定在桩尖附近,单面排水时中性面位置随固结均向下移动;计算结果与离心机模型试验结果总体变化规律相似,误差可以接受,提出的桩身下拉荷载及中性面位置计算方法可以高效、准确地预测桩周土体在堆载作用下非达西流动固结过程中桩基长期承载响应。(2)针对温州市龙港镇高架桥梁试验区原状淤泥土样进行了围压在100k Pa至400k Pa的四组常规三轴排水剪切试验,获得了不同围压下淤泥土体的破坏偏应力,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围压下试样分别设定四个应力水平进行加载,共开展16组三轴排水剪切蠕变试验。基于最小二乘法对三轴蠕变试验结果进行数学拟合,获得了不同经验蠕变本构模型和元件蠕变本构模型参数。针对不同的经验模型和元件模型对比了各模型在试验时间以外的应变预测差异,研究发现:经验蠕变模型和元件蠕变模型都可以很好地描述试验时间内土体蠕变特性,但在试验时间以外并不是所有模型都能适用。(3)考虑不同深度土体实际围压和偏应力对土体蠕变变形的影响,基于双向线性插值算法计算桩周土体的蠕变沉降,将荷载传递法与剪切位移法相结合,提出了考虑桩周土蠕变特性的单桩承载时间效应计算方法,研究了堆载大小、桩侧土层厚度、桩端与桩侧土体压缩模量比值和桩顶竖向荷载对蠕变土体中单桩承载的影响。(4)基于Merchant蠕变本构模型、双参数对数经验模型与非达西流动定律相结合建立固结蠕变偏微分方程,采用差分格式进行求解,获得方程的数值解答,结合荷载传递模型,建立了考虑蠕变固结效应的单桩承载时变效应计算方法,通过与传统固结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同一平均固结度时只考虑固结作用后单桩下拉荷载计算结果偏小,考虑软土蠕变固结对桩基承载的不利影响极其必要。同时对桩土受力变形受非达西固结参数和Merchant蠕变模型参数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参数化分析,随着非达西固结指数n增加,桩身下拉荷载变小,中性点变浅;启动压力梯度越大,下拉荷载越小,但其影响小于非达西固结指数n。(5)基于甬台温龙港高架桥梁工程项目,开展了大面积堆载作用下单桩长期承载足尺模型现场试验,并对龙港四号桥与引桥工程桩进行了长期沉降观测,重点介绍了现场试验地质条件、试验方案的制定、试验方法以及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器在桥梁桩基工程中的应用,基于室内蠕变试验结果将堆载作用下蠕变土体中单桩承载时变效应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方法的合理性,并将本文提出的几种时变效应计算方法基于现场软土地质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各种方法的异同。结果表明在大面积土体堆载作用下,桩侧浅层土体竖向压缩变形最大,土层越浅,土体沉降时间效应越强;实测桩身下拉荷载随时间变大,中性点向下移动,试桩存在中性点不唯一现象;相邻跨桥梁基础产生了非均匀沉降,但相邻桥墩附加纵坡都满足规范要求。
吴云川[2](2019)在《湖相沉积地层中后注浆超长灌注桩承载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超长灌注桩因为承载力高、抗震能力好、桩长和直径选择灵活,可埋置于较大深度的岩土层中,适用范围较广等优点而在土木及水利等工程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国内外关于湖沼相沉积土层中后注浆超长灌注桩承载机理的相关研究仍落后于实际工程应用。因此,本学位论文依托云南省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4号地块超长灌注桩工程项目,基于项目工程勘察及试桩资料,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复核测试、工程现场后注浆超长灌注桩模型试验以及Midas GTS NX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开展湖相沉积地层中后注浆超长灌注桩承载机理研究,旨在为湖相沉积土层中后注浆超长灌注桩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了湖相沉积地层超长灌注桩成桩机理及工艺;结合超长灌注桩工程项目的试桩成果,分析了湖相沉积地层超长灌注桩原位静载试验原理。(2)研究了湖相沉积土层中后注浆超长灌注桩的承载机理,开展了湖相沉积地层中后注浆超长灌注桩的模型试验研究。(3)依托云南省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4号地块超长灌注桩工程项目,借助Midas GTS NX三维有限元软件,开展了湖相沉积土层中后注浆超长灌注桩承载能力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研究结果表明:(1)当后注浆超长灌注桩受荷时,灌注桩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不能同时发挥,桩侧摩阻力要先于桩端阻力发挥。(2)后注浆超长灌注桩受荷时,桩周整体的桩侧摩阻力并不能同时体现,桩顶附近的桩周土层会首先与桩体产生相对位移,桩顶附近的桩周上部土层的侧摩擦阻力会先体现出来;位置不同的土层极限侧摩阻力与桩土产生的相对位移呈现出不同关系。(3)后注浆工艺对于超长灌注桩有较好的桩身沉降控制效果,后注浆技术可以大幅减少桩身沉降、提高桩的承载力极限。论文主要特色工作:(1)基于超长灌注桩工程项目静载试桩试验和修正的摩尔-库伦模型,设置桩-土间摩尔库伦接触界面,并借助Midas GTS NX三维有限元软件开展了湖相沉积地层中后注浆超长灌注桩承载力的数值模拟。(2)开展了现场后注浆超长灌注桩模型试验,基于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研究了桩侧摩阻力、轴力、桩端阻力等指标,进而对湖相沉积地层超长灌注桩承载机理进行研究。
万志辉[3](2019)在《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提高机理及基于沉降控制的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后压浆技术是指在钻孔灌注桩中预设压浆管路,成桩后采用压浆泵压入水泥浆液来增强桩侧土和桩端土的强度,从而提高桩基承载力和减少沉降量的一项技术。后压浆技术因其工艺简练、成本低廉与加固效果可靠,已被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建筑、大跨径桥梁和高速铁路等基础工程中。当前后压浆的适用对象由中小直径、中短桩发展到大直径、超长桩。然而,大直径桩因研究手段受限,完整的现场实测数据偏少,造成对大直径后压浆桩的加固机理、承载特性及设计方法尚缺乏系统的研究,使其理论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原位试验及数理统计等多种手段对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增强机理和变形控制设计方法开展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后压浆桩增强效应作用机理。综合考虑压浆对桩端土体的加固与桩端扩大头效应这两方面因素对桩端阻力的增强作用,采用双曲线函数模拟桩端阻力发挥特性,引入了桩端土初始刚度、桩端阻力的增强系数,并在球孔扩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浆泡半径的解析解,为扩大头加固机理提供了理论计算依据;考虑浆液上返对后压浆桩侧摩阻力的增强作用,基于浆液黏度时变性特征建立了浆液上返高度计算模型,给出了参数取值的确定方法及成层土中浆液上返高度的迭代算法,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其合理性;基于现场对比试验研究了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后压浆对桩基阻力发挥的相互强化作用机理。此外,通过工程实例对后压浆桩侧摩阻力与端阻力的发挥特性进行了深入地分析,验证了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的增强作用,并分析了预压作用对后压浆桩基阻力的重要影响,进而全面揭示了后压浆桩增强效应作用机制。(2)后压浆钢管桩承载性状模型试验。在硅质砂与钙质砂两种不同的模型地基中开展了静压沉桩方式下钢管桩的竖向受荷和水平受荷试验,研究了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下桩侧后压浆对两种不同砂土中单桩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未压浆单桩在钙质砂中的竖向和水平承载特性要弱于硅质砂,原因在于沉桩过程中钙质砂易造成侧向挤压作用引起的侧摩阻力变化小于颗粒破碎效应带来的负面效应;而压浆后,单桩竖向和水平承载力在两种不同的砂土地基中均得到了大幅提升,且表现出大致相同的承载特性。通过开挖分析压浆单桩浆液加固体的分布情况,揭示了砂土中桩-土-浆液相互作用机理。(3)大直径后压浆灌注桩承载性状原位试验。利用大直径组合压浆与桩侧压浆桩的现场对比试验,揭示了不同压浆类型对大直径桩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且表明组合压浆桩承载性能明显优于桩侧压浆桩;在使用荷载下大直径超长桩的桩顶沉降约90%来自桩身压缩,在极限荷载下大直径超长桩仍表现为摩擦桩性状,在超长桩设计时应考虑桩身压缩引起的沉降。同时,对珊瑚礁灰岩地层中的3根大直径后压浆桩开展了现场静载试验,并对桩基承载力性状、桩身轴力传递特性及桩基阻力发挥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后压浆技术可应用于珊瑚礁灰岩地层,并能有效地提高桩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量。最后,结合现场长期静载试验,研究了后压浆桩的长期承载性状以及桩基阻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后压浆桩承载力存在时间效应,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会随时间增长。(4)组合后压浆加固效果的综合检测方法。通过钻孔取芯试验、标准贯入试验以及电磁波CT试验综合评价了组合后压浆的加固效果。结果显示水泥浆液下渗、上返及横向渗透至地层中形成水泥土加固体,增强了桩侧、桩端土层的强度和刚度;压浆后桩侧土的标贯击数要明显高于压浆前,同时给出了基于压浆前标贯击数预测压浆前、后侧摩阻力的经验方法;电磁波CT技术检测压浆效果是可行的,绘制出各剖面视吸收系数反演图像可以观测到桩体、浆液及土体的空间分布形态,且能确定水泥浆液在桩端、桩侧土体中的扩散范围。(5)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计算及压浆参数设计。通过收集的139个工程中716根试桩静载试验资料,对后压浆桩与未压浆桩的有关参数作了统计分析,利用极限承载力总提高系数法提出了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经验预估方法;采用以土层为分类的侧摩阻力及端阻力增强系数法建立了适用于不同压浆类型的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计算方法;给出了以土层为分类的桩侧、桩端压浆量经验系数的取值范围,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压浆类型的大直径桩压浆量估算方法。通过大量的实测数据验证了后压浆桩承载力与压浆量计算公式的适用性,研究成果纳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2017修订版)及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公路桥梁灌注桩后压浆技术规程》(T/CECS G:D67-01-2018)。(6)大直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方法。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后压浆单桩沉降计算方法:第一种,在未经压浆的大直径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后压浆沉降影响系数,基于统计分析给出了后压浆沉降影响系数的建议取值范围,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土层的大直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经验预估方法;第二种,在荷载传递法的基础上,采用双曲线函数的荷载传递模型,在考虑浆泡半径和桩身水泥结石体厚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后压浆桩荷载沉降关系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两种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张利鹏[4](2018)在《非湿陷性黄土地区不同成孔方式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承载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桩端后压浆技术作为一项改善桩基础承载特性和有效提高承载能力的措施,在工程建设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实际工程建设中采用多种成孔方式的桩端后压浆灌注桩,因成孔方式不同,致使桩端压浆效果不同,使得不同成孔方式桩端后压浆灌注桩的承载特性不同,目前针对成孔方式对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承载特性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研究成孔方式对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承载特性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桩端后压浆的作用机理,合理设计桩端压浆参数,为成孔方式的合理选择和承载力确定提供依据。论文结合陕西省交通运输项目《黄土地区不同成孔方式摩擦桩承载能力研究》(15-21K),依托吴(起)至定(边)高速公路的建设,通过桩基现场静载试验和理论分析,对不同成孔方式桩端后压浆灌注桩的承载特性进行了比较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基于圆管层流理论,建立了考虑压浆孔个数和土体滤过作用影响的浆液柱形渗流扩散模型,对影响浆液渗流扩散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浆液―有效扩散距离‖的概念;基于柱孔扩张和统一强度理论,研究了浆液柱形压密作用机理及土体强度参数对柱孔扩孔后半径的影响,所建立的模型为估算浆液的―有效扩散距离‖和压浆后的桩端直径提供了方法。2.基于圆管层流理论和弹性力学物理方程,建立了考虑浆液后期时变性的浆液上返模型,分析了泥皮厚度、桩长、浆液压力和土体性质对浆液上返高度的影响,得到了不同土体中压力作用下浆液的上返高度计算公式,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较好适用性和计算精度,为确定浆液上返高度提供了方法。3.通过现场静载破坏试验得到了不同成孔方式桩端后压浆灌注桩的压浆量、浆液压力、极限承载力、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对比不同成孔方式桩端后压浆灌注桩的承载特性并得到了不同成孔方式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极限承载力不同的原因;分析了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桩身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不同成孔方式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承载特性的影响,得到了桩端后压浆提高不同成孔方式灌注桩承载力的机理,试验结果分析可为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成孔方式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4.基于柱孔收缩和统一强度理论,考虑混凝土灌注对桩周的径向压力作用,研究了从桩成孔到混凝土灌注后土体强度参数对桩周径向压力的影响,得到了侧摩阻力随土体强度参数的变化规律;根据不同成孔方式所形成的桩周夹层特征,建立了考虑桩周夹层影响的剪切位移计算模型,得到了桩周土沉降随泥皮和混凝土厚度、剪切模量的变化规律;结合试桩资料,通过研究侧摩阻力的―深度效应‖、―软化效应‖和―强化效应‖,确定了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这些对侧摩阻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可为侧摩阻力的合理取值提供参考。5.结合不同成孔方式桩端后压浆灌注桩的承载特性、压浆量和浆液上返模型,在已有的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承载力计算方法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成孔方式影响的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摩擦桩)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分析表明采用所建立的承载力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提高了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精度,可供实际工程参考使用。
王彧佼[5](2018)在《大连西岗区某工程大直径桩基检测及承载力数值模拟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及人口的不断增多,土地资源匮乏情况日益严重,大量的工程建设都需要在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等处进行。这些地区往往都有大量淤泥或淤泥质土等软土的存在,因而地基处理就变得比较困难。而各类桩基础,尤其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由于具有对地层的承载力高、适应性好、施工简单、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在各类建筑中都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钻孔灌注桩检测技术是确保桩基础质量的有效手段,因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尤为重要。本文以大连某工程桩基础检测试验为依托,分析几种常见桩基础检测方法的发展现状及原理,对检测过程中多种检测方法进行相互对比验证,基于FLAC3D构建桩基础直身桩与扩底桩承载力计算模型,并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本文详细分析了桩基础的常见缺陷:扩径、缩径、离析、空洞和夹泥以及断桩等,阐述了这些常见缺陷的形成成因。详细研究了几种国内外常用检测技术:低应变反射波法、声波透射法、静载荷试验法以及钻心法等。由于声波透射法、低应变法的检测结果不够直观;而钻心法的检测结果虽更加直观,但所检测的范围有限。因此,在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时,采用几种方法同时使用的方式,使检测结果更加可靠、真实。(2)采用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钻心法、静载荷试验以及桩周土侧摩阻力测试等方法对大直径钻孔灌注桩进行检测。几种方法相互对比验证、互为补充,对桩基完整性以及承载力是否达标进行准确的评价。(3)以实际勘察报告和现场试验数据为基础,使用FLAC3D构建桩基础模型,并对其进行承载力模拟。在静载荷试验时,加载到设计要求的11000kN时桩体位移依然很小且未发生破坏。通过承载力数值模拟,可知单桩抗压极限承载力为14000kN。(4)在普通圆柱桩模型基础上构建扩底桩模型,并进行承载力模拟,将结果与普通圆柱桩进行对比、分析。在正常使用(约为6000kN荷载)条件下,扩底桩的桩顶位移量为0.0129125cm,远远小于普通圆柱桩的位移0.238cm。因此,将扩底桩直身段桩径从800mm减小至600mm,通过数值模拟表明依然满足设计要求,从而可以减少混凝土的用量,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靳皓宇[6](2017)在《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在武汉地区的应用》文中指出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灌注桩辅助增强技术。该技术不仅保留了钻孔灌注桩原有的优点,而且还能对其不足进行修补和改善。通过选择合适的注浆装置,设计合理的注浆参数,使浆液与桩周土体达到最佳作用效果来提高桩体的总承载力、降低总沉降量,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可以解决近年来建设大型、超大型建筑群承载力不足以及沉降量超标等工程问题。由于其优点多,工程效益显着,该技术值得被推广应用到各种大型、超大型的建筑工程中。本文依托武汉帝斯曼工程实例,考虑该工程场地的地质特点,在注浆装置方面结合国内外注浆装置的研究现状,对比类似地区注浆装置的选用及最终工程效果,本工程采用了桩端开放式的注浆装置,并且采用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双控”的方式进行注浆,结果表明应用该种注浆装置在武汉地区能够使浆液与桩周土体达到最佳作用状态。本工程对8根桩体进行了静载试桩试验,检测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桩体竖向承载力可提高172%-200%,沉降量可降低42%-64%,撤去上覆荷载后,应用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桩体可以反弹25%-35%,而未应用该技术的桩体撤去上覆荷载后反弹仅为0-10%,通过以上数据表明,应用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桩体总承载力和降低总沉降量,还能提高桩体的抗拉、抗拔性能。此外,本文还对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参数确定方法进行了对比,同时也对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如何克服传统灌注桩的通病做了进一步的阐述。通过本课题的开展,可为武汉地区及类似该地区地质特点的工程应用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提供参考和借鉴,也为进一步探究该技术作用机理和改进注浆装置奠定很好的基础。
刘迪[7](2016)在《长平高速公路通道桥钻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钻孔灌注桩在我国工程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其桩端沉渣及桩侧泥皮对桩的承载特性有着较大的影响。目前工程中采用的方法是后注浆技术。通过将具有固化效果的浆液注入到桩端或桩侧,在浆液的渗透置换、劈裂加筋、压密固化等作用下,能有效加固桩端土层,消除桩侧泥皮,改善桩-土接触条件,从而提高桩的承载性能。本文结合长平高速公路通道桥改扩建工程对钻孔灌注桩进行分析研究,探索了桩端后注浆技术的注浆原理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总结了桩端后注浆的计算公式,设计了钻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技术的施工工艺,并采用自平衡试验法对桩端后注浆的注浆效果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桩端后注浆可以有效地提升桩的承载特性,减小桩的沉降变形,达到控制沉降的目的。浆液本身的性质对后注浆设计的实现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收集对比国内外多项后注浆工程实例,结合室内浆液配制模拟实验,总结得出了不同地层适宜的浆液水灰比和注浆压力。结合现场自平衡试验成果,通过对比分析桩端后注浆试桩和未注浆试桩的Q-S曲线、等效转换的荷载-桩顶位移曲线、轴力、桩侧摩阻力和桩侧摩阻力-桩土相对位移曲线的变化特征,研究桩端后注浆对试桩极限承载力和位移的提升效果。
田军[8](2012)在《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法地基加固施工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叙述了灌注桩法后压浆法适用的地质条件,进行加固机理和参数的确定,施工工艺及在现实工程中的应用。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是桩工技术与土体加固技术的结合。分为桩身后注浆与桩端后压浆。要点是在桩身砼达到预定强度后,用注浆泵将水泥浆或水泥与其它材料的混合浆液,通过预置于桩身中的管路压入桩周或桩端土层中,通过桩周(身)压浆,桩土间界面的几何和力学条件将改善很多,桩端压浆将有效的加固或压密桩底沉渣、施工桩孔时桩端受到扰动的持力层,进而提高桩的承载能力。
肖坚,赵刚[9](2011)在《后压浆提高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试验研究》文中指出后压浆技术能改善桩端沉渣和桩周泥皮。通过某工程压浆试验,表明后压浆工艺能大幅度提高基桩承载能力,减小沉降量,并结合分布式光纤检测得到了桩身侧摩阻分布图,对压浆效果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直观地分析。
李伟峰[10](2010)在《某机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摩阻力与承载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是目前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桩基型式,它是在传统的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桩型质量坚固、稳定可靠、桩身混凝土强度高、贯穿能力强、单桩竖向及水平方向承载力都比较高,并且施工方便、速度快,能适应多种工程地质条件及不同的沉桩工艺。其广泛应用于各类高层、超高层、车站、机场、港口、码头和南方软弱土层工程中,并在我国整个湿陷性黄土地区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桩基础存在负摩阻力的问题,其使桩的受力更为复杂。根据相关规范要求以及结合实际情况,本工程是通过现场静载荷浸水试验确定桩基础承载力及其负摩阻力。虽然国内、外很多学者、专家对桩基负摩阻力及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承载性能做了大量研究,但目前对湿陷性黄土地带桩基负摩阻力的研究与分析,对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竖向承载力的性能分析与研究及其影响因素还不太完善,并且对各种复杂的桩基质量检测还存在着不足。本文以前人的理论研究为基础,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桩基静载(浸水)试验为依据,通过静载试验数据、理论预测及MIDAS/GTS有限元软件所得曲线的分析与对比,对湿陷性黄土地带桩基负摩阻力、竖向承载力及桩基的质量检测等都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与总结。深入探讨了在湿陷性黄土地带由于桩基的浸水产生的黄土湿陷性对桩基竖向承载力的影响,并指出在设计相同条件下,影响桩基承载力的重要因素—施工质量的好坏,同时还指出了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及负摩阻力的防治、处理措施。
二、后压浆技术在杨凌国际会展中心基桩工程中应用效果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后压浆技术在杨凌国际会展中心基桩工程中应用效果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复杂环境下桥梁基础长期承载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桩基长期承载监测 |
1.2.2 固结土体中桩基础承载研究 |
1.2.3 软土蠕变模型与桩基长期承载理论研究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考虑土体非达西固结单桩承载时变效应理论研究 |
2.1 基于非达西定律的固结计算 |
2.1.1 非达西定律下非线性固结控制方程推导 |
2.1.2 成层地基土中固结偏微分方程数值解答 |
2.1.3 土体大变形非线性固结沉降计算 |
2.1.4 有效应力和平均固结度计算 |
2.2 荷载传递法 |
2.2.1 桩侧剪切函数 |
2.2.2 桩土界面单位极限侧阻力 |
2.2.3 桩身轴力位移平衡方程 |
2.2.4 桩侧摩阻力平衡方程 |
2.2.5 桩端边界条件 |
2.2.6 成层土中单桩竖向荷载效应计算方法 |
2.3 离心机试验验证 |
2.3.1 试验参数 |
2.3.2 固结过程中土体参数变化 |
2.3.3 固结过程中摩擦桩与端承桩下拉荷载变化 |
2.4 桩周土非达西流动固结参数影响分析 |
2.4.1 水力梯度与流动定律的关系 |
2.4.2 非达西固结指数n对桩土固结的影响 |
2.4.3 启动压力梯度对桩土固结的影响 |
2.4.4 排水条件对桩土固结的影响 |
2.5 考虑桩端固结对竖向承载性状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蠕变效应桩基负摩阻力与沉降特性研究 |
3.1 淤泥原状土样三轴排水剪切试验 |
3.1.1 现场取土与试样制备 |
3.1.2 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过程 |
3.1.3 三轴试验结果 |
3.2 淤泥原状土三轴排水蠕变试验 |
3.2.1 蠕变机理 |
3.2.2 蠕变试验加载水平的确定 |
3.2.3 试验结果 |
3.3 蠕变试验模型拟合 |
3.3.1 双参数对数经验蠕变模型 |
3.3.2 三参数对数经验蠕变模型 |
3.3.3 修正Mesri蠕变模型 |
3.3.4 Merchant元件蠕变模型 |
3.3.5 Burgers元件蠕变模型 |
3.4 典型蠕变模型预测差异对比 |
3.5 桩周土体蠕变沉降计算方法 |
3.5.1 土体应变偏应力方向插值 |
3.5.2 土体应变围压方向插值 |
3.6 蠕变土体中桩基长期承载影响因素分析 |
3.6.1 堆载数值大小的影响 |
3.6.2 桩侧土层厚度的影响 |
3.6.3 桩端与桩侧土压缩模量比的影响 |
3.6.4 桩顶竖向荷载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软土固结蠕变耦合作用下单桩长期承载计算 |
4.1 基于非达西渗流定律的固结蠕变耦合作用研究 |
4.1.1 土体小应变耦合方程推导 |
4.1.2 土体大应变耦合方程推导 |
4.2 单层地基土考虑固结蠕变耦合特性分析 |
4.2.1 小应变与大应变计算对比 |
4.2.2 固结参数对耦合计算的影响 |
4.2.3 蠕变参数对耦合计算的影响 |
4.3 固结蠕变耦合土体中桩基承载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有限元计算模型对比 |
4.3.2 平均固结度对桩基下拉荷载的影响 |
4.3.3 土体固结参数对桩基下拉荷载影响 |
4.3.4 土体蠕变参数对桩身下拉荷载影响 |
4.3.5 堆载大小对下拉荷载的影响 |
4.4 成层地基土考虑固结蠕变耦合作用计算分析 |
4.4.1 成层地基土耦合计算验证 |
4.4.2 成层地基土上下层参数的相互影响 |
4.4.3 成层地基土中桩基承载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桥梁桩基长期承载现场试验研究 |
5.1 试验工程概述 |
5.2 原位试验方案 |
5.2.1 堆载方案的确定 |
5.2.2 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感测原理 |
5.2.3 沉降监测 |
5.2.4 试验桩桩身应力应变的测定 |
5.2.5 试验桩桩周土孔隙水压力测定 |
5.3 长期监测结果及分析 |
5.3.1 试验桩桩侧土体分层沉降分析 |
5.3.2 试验桩桩侧土孔隙水压分析 |
5.3.3 试验桩桩身受力分析 |
5.3.4 试验桩压缩量分析 |
5.3.5 工程桩桩身沉降分析 |
5.4 超长单桩受力对比分析 |
5.4.1 单桩桩周土体沉降对比 |
5.4.2 桩身下拉荷载对比 |
5.5 考虑时间效应不同计算方法结果对比 |
5.5.1 土体地表沉降 |
5.5.2 桩身下拉荷载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湖相沉积地层中后注浆超长灌注桩承载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超长钻孔灌注桩承载能力 |
1.2.2 超长钻孔灌注桩承载力试验研究进展 |
1.2.3 湖相沉积土层中土体本构模型的研究进展 |
1.2.4 湖相沉积土层中桩土作用接触界面关系的研究进展 |
1.3 论文的选题依据与意义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特色 |
第二章 后注浆超长灌注桩承载机理 |
2.1 后注浆工艺概述 |
2.2 土层注浆理论 |
2.2.1 渗透注浆扩散理论 |
2.2.2 压密注浆理论 |
2.2.3 劈裂注浆理论 |
2.3 浆液上返理论 |
2.4 桩端注浆提高承载力减少变形的力学机理 |
2.5 桩端注浆提高承载力减少变形的化学机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后注浆超长灌注桩工程实例 |
3.1 工程概况 |
3.2 基桩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 |
3.2.1 工程地质情况 |
3.2.2 水文条件 |
3.3 土层物理力学性能参数 |
3.4 超长灌注桩后注浆工艺在本工程中的应用 |
3.4.1 桩基型式选取 |
3.4.2 后注浆工艺在本工程中的应用 |
3.5 超长灌注桩后注浆前后原位静载荷试验结果处理与分析 |
3.5.1 注浆前后原位静载荷试验结果处理与分析 |
3.5.2 注浆后静载荷试验结果处理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后注浆超长灌注桩承载能力的数值模拟 |
4.1 超长灌注桩及土体的本构模型 |
4.1.1 线弹性模 |
4.1.2 Mohr-coulomb本构模型 |
4.1.3 Modified Mohr-coulomb本构模型 |
4.2 界面单元 |
4.3 超长灌注桩后注浆承载力有限元模拟 |
4.3.1 基本假定 |
4.3.2 模型几何尺寸与计算参数 |
4.3.3 模型本构关系 |
4.4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4.4.1 未注浆试桩试验数值模拟结果 |
4.4.2 未注浆试桩试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4.3 注浆后试桩试验数值模拟结果 |
4.4.4 注浆后试桩试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后注浆超长灌注桩承载机理模型实验 |
5.1 引言 |
5.2 模型实验原理 |
5.2.1 几何相似原理 |
5.2.2 电阻应变片工作原理(半桥电路) |
5.3 实验设备和仪器介绍 |
5.3.1 模型试验沙箱及加载系统 |
5.3.2 数据测量系统及应变元件 |
5.3.3 模型桩制作 |
5.4 实验方案 |
5.4.1 加载方式 |
5.4.2 模型土制备 |
5.5 实验过程 |
5.5.1 沙箱模型安装 |
5.5.2 模型土制备 |
5.5.3 模型桩安装 |
5.5.4 实验安装完成 |
5.6 模型试验结果整理与分析 |
5.6.1 数据处理方法 |
5.6.2 未注浆模型荷载—沉降关系分析 |
5.6.3 注浆后荷载—沉降关系分析 |
5.6.4 未注浆模型桩轴力传递性状及分析 |
5.6.5 注浆后模型桩轴力传递性状分析 |
5.6.6 未注浆模型桩桩侧摩阻力发挥性状分析 |
5.6.7 注浆模型桩桩侧摩阻力发挥性状分析 |
5.6.8 试验结论 |
5.7 三维有限元模拟 |
5.7.1 注浆前模型桩三维有限元模拟 |
5.7.2 注浆后模型桩三维有限元模拟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3)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提高机理及基于沉降控制的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桩基后压浆工艺的研究现状 |
1.2.2 后压浆提高桩基承载力机理的研究现状 |
1.2.3 后压浆桩承载性状的研究现状 |
1.2.4 沉降控制的桩基设计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后压浆桩承载力增强作用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后压浆对桩端阻力的增强作用研究 |
2.2.1 桩端压浆提高承载力的作用 |
2.2.2 压浆对桩端阻力的提高 |
2.2.3 压浆形成的桩端扩大头 |
2.3 后压浆对桩侧摩阻力的增强作用研究 |
2.3.1 桩侧压浆提高承载力的作用 |
2.3.2 浆液上返高度理论推导 |
2.3.3 模型参数的确定及成层土中浆液上返的迭代计算 |
2.3.4 计算实例 |
2.4 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的相互作用影响研究 |
2.4.1 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相互影响的试验分析 |
2.4.2 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相互作用的机理分析 |
2.5 工程实例验证与分析 |
2.5.1 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的增强作用 |
2.5.2 后压浆的预压作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后压浆单桩承载性状模型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单桩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
3.2.1 模型试验设计原则 |
3.2.2 试验方案 |
3.2.3 试验模型制备 |
3.2.4 沉桩试验及压浆装置 |
3.2.5 加载方法和数据采集 |
3.3 试验过程及现象分析 |
3.3.1 反压荷载下土压力变化情况 |
3.3.2 沉桩试验结果分析 |
3.3.3 压浆试验分析 |
3.4 单桩竖向承载力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4.1 荷载-沉降关系 |
3.4.2 桩身轴力传递特性 |
3.4.3 桩侧摩阻力发挥特性 |
3.4.4 桩端阻力发挥特性 |
3.5 单桩水平承载力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5.1 水平力与位移及梯度关系分析 |
3.5.2 桩周土体m值曲线 |
3.5.3 桩身弯矩分布特征 |
3.5.4 桩身侧向位移曲线 |
3.5.5 桩侧土压力变化情况 |
3.6 后压浆单桩浆液分布及强度分析 |
3.6.1 单桩开挖后浆液渗扩变化情况 |
3.6.2 浆液加固体与桩体间的结合强度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直径后压浆灌注桩承载性状现场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超厚细砂地层后压浆灌注桩承载性状的现场试验分析 |
4.2.1 场地地质与试桩概况 |
4.2.2 组合后压浆施工工艺 |
4.2.3 试桩静载试验 |
4.2.4 试桩静载结果分析 |
4.2.5 后压浆加固效果的检测 |
4.3 珊瑚礁灰岩地层后压浆灌注桩承载性状的现场试验分析 |
4.3.1 场地地质与试桩概况 |
4.3.2 珊瑚礁灰岩地层后压浆施工工艺 |
4.3.3 试桩静载试验 |
4.3.4 试桩静载结果分析 |
4.4 后压浆灌注桩长期承载性状的现场试验分析 |
4.4.1 场地地质与试桩概况 |
4.4.2 试桩长期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
4.4.3 桩基阻力的变化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及压浆参数统计分析 |
5.1 引言 |
5.2 大直径后压浆桩与未压浆桩对比统计分析 |
5.2.1 总体分析 |
5.2.2 后压浆桩与未压浆桩沉降对比分析 |
5.3 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计算分析 |
5.3.1 统计分析方法 |
5.3.2 后压浆桩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评价 |
5.3.3 后压浆单桩极限承载力总提高系数取值分析 |
5.3.4 后压浆桩侧摩阻力及端阻力增强系数取值分析 |
5.4 大直径后压浆桩压浆设计参数分析 |
5.4.1 压浆量设计 |
5.4.2 压浆压力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直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大直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经验预估方法 |
6.2.1 已有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方法 |
6.2.2 后压浆沉降影响系数取值分析 |
6.2.3 计算实例 |
6.3 基于荷载传递法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方法 |
6.3.1 荷载传递模型的建立 |
6.3.2 后压浆桩荷载传递分析的迭代方法 |
6.3.3 模型参数取值 |
6.3.4 工程实例分析 |
6.3.5 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性状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139 个工程716 根压浆对比桩静载试验资料 |
附录B 后压浆桩工程的压浆实测数据资料 |
附录C 乐清湾1号桥部分墩位压浆过程压力情况 |
作者简介 |
(4)非湿陷性黄土地区不同成孔方式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承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不同成孔方式桩端后压浆灌注桩试验研究现状 |
1.2.2 桩端后压浆提高灌注桩承载力机理研究现状 |
1.2.3 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2.4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3 本文拟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桩端后压浆浆液作用机理 |
2.1 影响桩端压浆效果的因素 |
2.1.1 土体性质的影响 |
2.1.2 浆液的影响 |
2.1.3 浆液压力与压浆量的影响 |
2.1.4 桩身尺寸的影响 |
2.2 考虑压浆孔个数影响的浆液柱形渗流扩散机理 |
2.2.1 考虑压浆孔个数影响的浆液柱形渗流扩散模型 |
2.2.2 考虑压浆孔个数影响的浆液柱形渗流扩散影响因素分析 |
2.3 浆液的柱形压密作用机理 |
2.3.1 浆液的柱形孔扩张模型 |
2.3.2 浆液柱形压密作用对柱孔半径的影响分析 |
2.4 考虑浆液后期时变性的浆液劈裂上返作用机理 |
2.4.1 考虑浆液后期时变性的浆液劈裂上返模型 |
2.4.2 不同土体中浆液上返高度影响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成孔方式桩端后压浆灌注桩现场静载试验 |
3.1 试验场地概况 |
3.2 现场静载破坏试验设计 |
3.2.1 现场静载破坏试验方案 |
3.2.2 桩身测试元件埋设 |
3.2.3 现场加载测试 |
3.3 不同成孔方式桩端后压浆灌注桩试验结果分析 |
3.3.1 试验数据整理 |
3.3.2 不同成孔方式桩端后压浆灌注桩的荷载—沉降特性 |
3.3.3 不同成孔方式桩端后压浆灌注桩的侧摩阻力发挥特性 |
3.3.4 不同成孔方式桩端后压浆灌注桩的桩身轴力和桩端阻力发挥特性 |
3.4 不同成孔方式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极限承载力不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桩端后压浆改善不同成孔方式灌注桩承载特性分析 |
4.1 桩端后压浆对桩基础的抬升作用 |
4.2 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桩身残余应力的产生 |
4.3 桩身残余应力对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承载特性的影响 |
4.3.1 桩身残余应力对不同成孔方式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沉降的影响 |
4.3.2 桩身残余应力对桩端后压浆灌注桩侧摩阻力的影响 |
4.3.3 桩身残余应力对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桩端阻力的影响 |
4.4 桩端后压浆提高不同成孔方式灌注桩承载力的机理分析 |
4.4.1 桩端后压浆对土体性质的影响 |
4.4.2 桩端后压浆对不同成孔方式灌注桩侧摩阻力的影响 |
4.4.3 桩端后压浆对不同成孔方式灌注桩桩端阻力的影响 |
4.4.4 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桩端阻力与侧摩阻力的相互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桩端后压浆灌注桩侧摩阻力影响因素分析 |
5.1 侧摩阻力的影响因素 |
5.2 桩周土压力对侧摩阻力的影响 |
5.2.1 桩孔成孔后的缩孔模型 |
5.2.2 混凝土灌注对桩孔侧壁的压力 |
5.2.3 土体强度参数对桩周径向压力的影响分析 |
5.3 不同桩周夹层对侧摩阻力的影响 |
5.3.1 不同成孔方式所形成的桩周夹层特征 |
5.3.2 考虑桩周夹层影响的剪切位移模型 |
5.3.3 不同桩周夹层对侧摩阻力的影响 |
5.4 桩基础尺寸效应和土体深度效应对侧摩阻力的影响 |
5.4.1 桩基础尺寸效应对侧摩阻力的影响 |
5.4.2 土体深度效应对侧摩阻力的影响 |
5.5 侧摩阻力的软化和强化效应 |
5.5.1 侧摩阻力的软化效应 |
5.5.2 桩端后压浆灌注桩侧摩阻力的强化效应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桩端后压浆灌注桩荷载传递特性分析 |
6.1 现有荷载传递模型 |
6.2 桩基础荷载传递特性模型 |
6.2.1 考虑侧阻软化和不考虑软化的桩侧非线性荷载传递模型 |
6.2.2 桩身混凝土的弹塑性模型 |
6.2.3 非线性桩端荷载传递模型 |
6.2.4 计算方法 |
6.3 单桩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
6.3.1 考虑侧阻软化的非线性荷载模型组合 |
6.3.2 不考虑侧阻软化的非线性荷载模型组合 |
6.4 不同荷载传递模型在不同成孔方式桩端后压浆灌注桩的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不同成孔方式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极限承载力计算 |
7.1 现有的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承载力计算方法 |
7.2 考虑成孔方式影响的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摩擦桩)承载力计算方法 |
7.2.1 算例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大连西岗区某工程大直径桩基检测及承载力数值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桩基检测研究现状 |
1.2.1 常用桩基检测方法 |
1.2.2 国内外桩基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
1.2.3 国内外先进桩基检测方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常见桩基类型和缺陷以及检测方法 |
2.1 桩的类型 |
2.2 常见桩基缺陷及产生原因 |
2.2.1 扩径 |
2.2.2 缩径 |
2.2.3 离析 |
2.2.4 空洞和夹泥 |
2.2.5 断桩 |
2.3 常用桩基检测方法及原理 |
2.3.1 低应变反射波法 |
2.3.2 声波透射法 |
2.3.3 静载荷试验法 |
2.3.4 钻心法 |
2.3.5 常用桩基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桩基检测结果及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1.1 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概况 |
3.1.2 场地地层结构 |
3.1.3 拟建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 |
3.1.4 不良地质作用 |
3.1.5 气象条件 |
3.1.6 场地稳定性与均匀性评价 |
3.2 大直径桩完整性检测 |
3.2.1 检测依据 |
3.2.2 检测设备及型号 |
3.2.3 试验设备及方法 |
3.3 检测结果及数据分析 |
3.3.1 低应变法检测结果分析 |
3.3.2 声波透射法检测结果分析 |
3.3.3 钻心法检测结果分析 |
3.3.4 静荷载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
3.3.5 桩周土侧阻力的确定 |
3.4 检测结果分析 |
3.5 检测方法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直径桩承载力模拟及对比分析 |
4.1 FLAC3D简介 |
4.2 FLAC3D计算原理 |
4.2.1 FLAC3D求解流程 |
4.2.2 有限差分方程 |
4.3 本构模型 |
4.4 大直径桩承载力模拟 |
4.4.1 基本模型的建立 |
4.4.2 模型边界条件的选取与参数的赋值 |
4.4.3 初始自重应力平衡 |
4.4.4 加载模拟计算 |
4.5 扩底桩承载力模拟及对比分析 |
4.5.1 扩底桩简介 |
4.5.2 扩底桩基本模型的建立 |
4.5.3 初始自重应力平衡 |
4.5.4 加载模拟计算 |
4.5.5 缩小桩径扩底桩加载模拟计算 |
4.5.6 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在武汉地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历程 |
1.2.1 后压浆技术国外发展概况 |
1.2.2 后压浆技术国内发展概况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武汉地区工程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 |
2.2 地基地质概况 |
2.2.1 地质构造概况 |
2.2.2 水文地质概况 |
2.2.3 工程地质概况 |
2.3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
2.3.1 工程稳定性、适宜性评价 |
2.3.2 地基均匀性评价 |
2.3.3 成桩可行性评价 |
2.3.4 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地基工程问题评价 |
2.3.5 工程环境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作用机理 |
3.1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概念与分类 |
3.2 钻孔灌注桩技术的缺陷与不足 |
3.3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作用与优点 |
3.4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工程地质适用范围和领域应用范围 |
3.4.1 工程地质适用范围 |
3.4.2 工程建筑应用范围 |
3.5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作用机理 |
3.5.1 物理作用机理 |
3.5.2 化学作用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设计 |
4.1 后压浆技术工艺流程 |
4.1.1 后压浆施工机具以及人员组织 |
4.1.2 后压浆技术施工工艺 |
4.2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设计理论 |
4.3 注浆参数的确定 |
4.3.1 注浆料 |
4.3.2 注浆时间 |
4.3.3 注浆压力的确定 |
4.3.4 注浆量的确定 |
4.3.5 浆液水灰比的确定 |
4.4 后压浆技术常遇到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工程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2 工程地质条件与桩基础评价 |
5.2.1 工程地质条件 |
5.2.2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
5.2.3 桩基础评价 |
5.3 本工程设计要求与应用的参数 |
5.4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试桩检测 |
5.5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检测结果与分析 |
5.5.1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检测结果 |
5.5.2 后压浆检测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课题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课题建议与展望 |
6.2.1 课题建议 |
6.2.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长平高速公路通道桥钻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后注浆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后注浆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后注浆技术的优缺点简介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桩端后注浆理论及影响因素 |
2.1 桩端后注浆理论 |
2.1.1 渗透注浆 |
2.1.2 压密注浆 |
2.1.3 劈裂注浆 |
2.2 桩端后注浆理论计算 |
2.2.1 桩端后注浆极限承载力的理论计算 |
2.2.2 桩端后注浆沉降的理论计算 |
2.3 桩端后注浆的影响因素 |
2.3.1 浆液种类 |
2.3.2 浆液配比 |
2.3.3 注浆压力 |
2.3.4 注浆量 |
2.3.5 注浆时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桩端后注浆的室内试验及施工工艺 |
3.1 工程概况 |
3.2 浆液室内试验 |
3.2.1 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 |
3.2.2 水泥净浆凝结时间试验 |
3.3 后注浆设备和参数的选取 |
3.3.1 注浆设备及注浆材料 |
3.3.2 后注浆工艺参数 |
3.4 桩端后注浆的施工工艺 |
3.4.1 注浆头制作及注浆管埋设 |
3.4.2 后注浆施工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自平衡试验原理及现场试验 |
4.1 自平衡试验法简介 |
4.2 自平衡试验法原理 |
4.2.1 极限承载力测试原理 |
4.2.2 轴向应力测试原理 |
4.3 自平衡试验现场测试 |
4.3.1 仪器设备及安装 |
4.3.2 测试流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自平衡法的桩端后注浆承载特性研究 |
5.1 位移成果分析 |
5.2 Q-S曲线的等效转换 |
5.3 承载力成果分析 |
5.4 轴力分析 |
5.5 桩侧摩阻力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法地基加固施工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后压浆技术发展进程史 |
1.2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工作 |
1.2.1 本文的研究目的 |
1.2.2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适用的地质条件 |
2.1 一般的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2.2 某桩基场地工程地质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地表水 |
2.3.2 地下水类型 |
第3章 加固机理和灌浆理论 |
3.1 加固机理 |
3.1.1 桩底注浆的力学机理 |
3.1.2 桩侧压浆提高单桩承载力的机理 |
3.2 灌浆理论 |
3.2.1 注浆法的适用范围 |
3.2.2 浆液材料 |
3.3 注浆法的分类 |
3.3.1 压密灌浆理论 |
3.3.2 渗入性灌浆理论 |
3.3.3 劈裂灌浆理论 |
3.3.4 电动化学灌浆理论 |
第4章 压浆参数的设定和压浆材料的说明 |
4.1 压浆参数 |
4.1.1 水灰比 |
4.1.2 压浆量 |
4.1.3 闭盘压力 |
4.1.4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和本工程地质条件 |
4.1.5 终止注浆条件 |
4.1.6 注浆材料的配制与选择 |
4.1.6.1 注浆材料的分类及定义 |
4.1.6.2 常用注浆材料在工程中的特点及应用 |
4.1.6.3 发展前景 |
4.1.7 桩端注浆所用的材料更具桩端土层的性质确定 |
4.2 本工程采用的参数及材料 |
4.3 建筑材料的管理 |
4.3.1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3.2 做好建筑工程中主要阶段材料的控制加强 |
4.3.2.1 做好设计阶段材料的控制 |
4.3.2.2 做好材料采购的控制 |
4.3.2.3 做好施工现场材料的控制 |
4.3.3 加强管理人员现代化素质培训 |
4.4 建筑工程中的项目管理 |
4.4.1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4.1.1 质量监督机制 |
4.4.1.2 第三方质量监督 |
4.4.2 监督方法和手段 |
4.4.3 进度管理 |
4.4.4 成本管理 |
4.4.5 安全管理 |
4.4.5.1 坚持安全管理原则 |
4.4.5.2 坚持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与人的不安全行为 |
4.4.5.3 制定安全管理措施 |
第5章 后压浆施工工艺 |
5.1 施工工艺流程 |
5.1.1 桩端后注浆施工工艺分类 |
5.1.2 桩侧压力注浆工艺分类 |
5.1.3 施工工艺流程 |
5.1.4 压浆工作所用设备及材料 |
5.2 施工要点 |
5.3 预压水疏通注浆通道 |
5.4 注浆前压水实验 |
5.5 注浆施工 |
5.6 注浆质量保证 |
5.7 注浆质量控制标准 |
第6章 承载性能机制分析 |
第7章 注浆灌注桩承载力计算 |
7.1 后注浆灌注桩公式 |
7.2 后注浆灌注桩公式中的系数及建议公式 |
7.2.1 桩端、侧阻力增强系数 |
7.2.2 建议计算公式 |
7.3 计算公式验证 |
第8章 压浆施工中相应经验及措施和出现的问题 |
结语和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某机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摩阻力与承载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桩基础概述 |
1.2 桩基础发展史 |
1.3 桩基础的组成 |
1.4 桩基的分类 |
1.5 选用桩基础的条件 |
1.6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7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 |
第二章 湿陷性黄土地带桩基竖向承载力及其负摩阻力 |
2.1 桩基的竖向极限承载力 |
2.1.1 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定义 |
2.1.2 静载试验 |
2.1.3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
2.1.4 影响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因素 |
2.1.5 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浸水试验要点 |
2.1.6 设置试桩和锚桩要求 |
2.1.7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的相关要求 |
2.2 对负摩阻力的研究及现状 |
2.2.1 负摩阻力的研究现状 |
2.2.2 负摩阻力的产生 |
2.2.3 负摩阻力的作用机理 |
2.2.4 目前对桩基负摩阻力问题的考虑及其采取的主要措施 |
2.2.5 有关负摩阻力的计算方法 |
2.2.6 考虑时间效应时的桩基负摩阻力的确定方法 |
2.2.7 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沉降控制措施 |
2.3 桩基的质量检测 |
2.3.1 桩基质量检验目的 |
2.3.2 成孔的质量检验 |
2.3.3 桩身的质量检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钢筋砼灌注桩现场试验及其研究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工程地质勘察与试桩设计 |
3.2.1 工程地质勘察 |
3.2.2 工程试桩设计 |
3.3 试验目的 |
3.4 试验内容 |
3.4.1 北指廊 |
3.4.2 主楼和南指廊 |
3.5 设计要求 |
3.6 浸水试验的测试方法(对北指廊) |
3.6.1 浸水试验方案设计 |
3.6.2 浸水试验要求 |
3.7 对桩孔质量检测结果评价 |
3.7.1 对桩孔质量检测结果 |
3.7.2 对以上桩的质量检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
3.8 低应变动力测试对桩身质量的检测(北指廊) |
3.8.1 低应变动力测试检测结果 |
3.8.2 低应变动力测试分析 |
3.9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结果分析(北指廊) |
3.9.1 试验加载过程 |
3.9.2 分析北指廊各桩Q-s荷载沉降曲线 |
3.9.3 北指廊各试桩的轴力曲线图及其分析 |
3.9.4 对北指廊侧阻力与端阻力荷载关系图的分析 |
3.10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结果评价(主楼及南指廊) |
3.10.1 由天然状态下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确定 |
3.10.2 由天然状态下主楼及南指廊轴力曲线分析 |
3.10.3 对主楼侧阻力荷载与端阻力曲线图的分析 |
3.10.4 主楼及南指廊各桩桩竖向承载力 |
3.10.5 主楼各试桩土层的侧摩阻力及端阻力分析 |
3.11 北指廊、主楼及南指廊试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
3.11.1 考虑湿陷性的各桩最终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
3.11.2 各试桩在其最终荷载下的桩顶沉降量 |
3.12 理论与有限元及实测对比分析 |
3.12.1 理论分析 |
3.12.2 MIDAS/GTS有限元分析 |
3.13 钢筋砼灌注桩竖向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及分析 |
3.1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负摩阻力的防治及处理 |
4.1 负摩阻力产生的主要影响及防治 |
4.1.1 负摩阻力对桩体产生的主要影响 |
4.1.2 工程中消除湿陷性减少负摩阻力的主要措施 |
4.2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本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与获奖情况 |
科研情况 |
发表论文 |
获奖情况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四、后压浆技术在杨凌国际会展中心基桩工程中应用效果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环境下桥梁基础长期承载性能研究[D]. 于光明. 东南大学, 2020
- [2]湖相沉积地层中后注浆超长灌注桩承载机理研究[D]. 吴云川. 云南大学, 2019(02)
- [3]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提高机理及基于沉降控制的设计方法研究[D]. 万志辉. 东南大学, 2019(05)
- [4]非湿陷性黄土地区不同成孔方式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承载特性研究[D]. 张利鹏. 长安大学, 2018(01)
- [5]大连西岗区某工程大直径桩基检测及承载力数值模拟分析[D]. 王彧佼. 吉林大学, 2018(01)
- [6]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在武汉地区的应用[D]. 靳皓宇. 浙江海洋大学, 2017(07)
- [7]长平高速公路通道桥钻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的应用研究[D]. 刘迪. 吉林大学, 2016(09)
- [8]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法地基加固施工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 田军. 河北工程大学, 2012(05)
- [9]后压浆提高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试验研究[J]. 肖坚,赵刚. 岩土工程技术, 2011(01)
- [10]某机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摩阻力与承载性能的研究[D]. 李伟峰. 长安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