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加入WTO与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推进(上)(论文文献综述)
张伟[1](2017)在《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缘战略研究》文中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根据国际形势新变化,主动应对世界发展机遇与挑战,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中国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它对于拓展中国地缘经济发展空间,创造和平与稳定的地区安全环境,全面提升中国地区影响力,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本论文运用地缘政治理论与方法,研究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地缘政治环境、地缘战略目标、地缘战略资源、地缘政治风险,以及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缘战略路径。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一带一路”的地缘战略审视。作为承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欧亚大陆地缘空间,近代以来相继出现了“海权理论”“心脏地带理论”“边缘地带理论”“区域论”和“文明冲突论”等地缘政治假说。中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在地缘结构上海陆二分的战略困境(1),超越传统的权力政治,重塑欧亚大陆地缘政治经济格局。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地缘战略意义,是构筑新时期中国大国外交的地缘战略基石。它将为中国和平发展和全面崛起创造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地缘政治环境。第二章,“一带一路”的地缘战略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向型经济取得了显着成就,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面对世界经济转型和发展动力不足,以及逆全球化潮流,中国需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战略,以实现外向型经济发展新突破。“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设横跨欧亚大陆,连接亚欧非经济走廊,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宏伟蓝图。它以发展五通为合作重点,推动建设开放、包容、合作的地区治理体系。它将拓展新时期中国横跨欧亚大陆的地缘经济发展空间,重塑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维护中国和周边地区安全,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进而提升中国周边外交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力。第三章,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依托的资源。“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实施三年多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得益于中国拥有丰富的地缘战略资源。中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丰厚的外汇储备,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些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经济资源。同时,中国在高铁、核电、北斗等方面拥有世界领先水平和科技优势,加上中国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的国家关系和伙伴关系网络,使中国国家地位和国家形象极大提升。这些都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重要的经济资源、政治资源和软实力资源。第四章,“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一带一路”建设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宏伟构想。然而,丝路沿线复杂的国家关系和地区形势,使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充满各种风险和挑战。“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三大洲,呈现“两头高中间低”格局,两边分别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和先进的欧洲经济圈,中间是广阔的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合作水平相对滞后。“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与“世界动荡之弧”重合,面临着文化多样性和文明板块断层问题,也存在着地区大国安全困境和地缘政治博弈。这些都成为“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和挑战。第五章,推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中国要积极应对各种地缘政治问题和挑战,充分利用中国地缘战略资源,为“一带一路”建设创造良好的地缘政治环境和地缘发展空间。中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导国,建设“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的共同事业。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将秉持和平发展、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与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区域合作与发展。在这方面,一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与丝路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积极开展双边合作;二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东盟和上合组织等地区组织的对接与合作。推动建设“一带一路”伙伴关系网络和区域多边合作机制,以保证实现“一带一路”地缘战略目标,共同打造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经济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周丽[2](2016)在《新常态下的青岛啤酒战略转型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快速消费品行业中完全而又充分竞争的行业,近年来中国啤酒行业的发展受到宏观经济和行业转型双重“新常态”的影响,整体增速放缓,乃至开始步入负增长阶段。此种形势下,作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啤酒品牌,青岛啤酒应当如何通过战略转型来把握、适应乃至引领新常态,从而在国际竞争国内化的中国啤酒市场上建立起新的差异化优势,是推动百年青啤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课题。面对着行业负增长或微增长,国际啤酒巨头大板块整合仍在持续,以及消费个性化、多元化、高端化等的新常态,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案例举证、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系统分析国际、国内啤酒行业所经历的发展阶段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战略转型的基础上,结合青岛啤酒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以及内部资源、能力分析,阐述分析了青岛啤酒战略转型的必要性、战略转型的方向以及具体策略。同时,结合案例分析论证了通过战略转型提升青岛啤酒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企业管理与运营能力的关键机制与因素,对其它快消品企业在宏观经济和行业新常态下的转型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申东镇[3](2011)在《韩国外向型经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术界关于韩国经济成功秘密的探索,在一个基本点上达成了共识——韩国坚持并成功地推进了外向型经济模式。但对韩国外向型经济的解释还不能令人满意,仍留下诸多待进一步探索的空间,主要有三点:第一,如果说二战后韩国不是唯一的取外向战略者,也不是唯一的外向战略的成功者,那么,韩国的外向型经济具有什么特征,怎样概括?第二,是哪些因素决定和支撑了韩国的外向型经济战略(模式)?要不要、怎么样从经济和政治、社会、文化、历史等非经济因素以及国际环境等多维度去解释其合理性?第三,韩国外向经济模式的走向是怎样的,是“转型”还是“升级”?经济学家们对韩国经济给出了很多解释,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但是,在研究方法上缺乏多维性和综合性,未能真切地再现韩国经济的实际过程。因为造就韩国经济奇迹的“不是任何一个增长因素或某种与众不同的文化特征的结果,而是许多有利的国际、国内因素和支持性的政府政策综合起作用的结果”。这种情况在韩国外向型经济的研究中同样存在。韩国外向型经济模式的确立与发展受到,经济、政治和社会、外部因素共同影响。经济因素作为国家确定经济发展战略的最核心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自明。韩国经济的历史基础、资源禀赋、地缘的政治、经济特点,决定了必须要走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外向经济发展道路。但是以往对韩国经济的经济学解释,过分强调所谓“正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运用也缺乏针对性,而对赶超经济学则很少兴趣,更不消说去努力地发掘伟大先驱李斯特、格森克隆等人的赶超经济思想宝库。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与此同时,决不能忽视政治因素在韩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尊重历史的人都不会否认这样一个事实——韩国经济起飞突显为一种典型的政治过程,在很多时候遵循的是“先政治变化、后经济变化”的时序。韩国经济的起飞和工业化过程,是在威权政治体制下实现的,是由“发展导向型”的“强政府”以超常规的手段发动和推行的。政治上的威权体制,使政府有条件摆脱国内外各种利益集团的干扰,通过有效的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迅速推动经济增长。韩国在战后除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之外,它还完成了政治民主化的历史任务。经济现代化与政治民主化作为国家现代化的两个最主要衡量指标,在战后发展中国家中能够同时完成这两项任务的国家屈指可数。韩国的经济赶超的过程伴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高度威权主义政体下,经济发展初期政治民主受到打压,完全让位于经济发展。但民主化进程并没有因迫害而停止,在艰难环境下各种民主力量不断与威权势力进行抗争,推动民主化进程持续不断的向前发展,并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主化势力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完成了政治民主化的历史任务。韩国的经验表明,后发国在赶超初期“威权政治”是必要的,但不是永恒的。没有政治民主化,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场经济,也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赶超。揭示韩国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后发国家的经济战略选择,既是由本身内在因素决定的,同时也取决于全球经济、政治发展的大环境。受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朝鲜半岛至今一分为二、南北对峙,是当今世界残存的唯一冷战格局的地区。研究韩国的任何问题都不能离开这一背景。因为南北对峙本身就是政治,就是国际关系,渗透于半岛南北方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韩国所处的特殊地缘环境对韩国发展道路选择的影响具有两重性。透视韩国外向经济发展的轨迹,我们将发现它是怎样游弋于大国之间,绕过一个个暗礁、穿越险滩和激流而驶向赶超彼岸的。本研究的主题和研究视角,对于进一步认识韩国的外向经济的本质和真实内容,对于丰富赶超经济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中国与韩国同属后发国,其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价值是毋庸置疑的;韩国又是我国的近邻,密切注视其当前和未来的战略、道路取向,特别是对于韩国外向经济升级的动向的研究,对于我国的东北亚乃至亚洲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政治经济学分析为基本视角从经济、政治与社会、国际因素等三个方面,跨学科、多角度考察韩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变化过程,力图全面分析韩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过程、特点、选择机理及成功原因,展现韩国外向经济发展的真实过程。本文首先通过全面回顾韩国外向经济发展的过程,把握其总体脉络,然后分析韩国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及内涵;进而从经济学原理、政治与社会环境、国际环境等三个方面分析韩国外向型经济。在韩国外向型经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经济、政治与社会、国际因素的影响表现出这样的逻辑关系:韩国经济自身特点和所遵循的经济学原理,促成韩国选择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并决定了韩国外向型经济模式的特点;韩国国内政治及社会因素,保证了外向型经济有效推进;外部因素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机遇,助推了韩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本文的基本构思和研究框架,也是基于上述逻辑关系,建立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及特点——经济学分析;外向型经济实施的保证——政治、社会视角的分析;外向型经济的助推——国际因素分析的研究框架。而随着自身经济条件、政治和社会基础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韩国外向型经济发生不断发生变化,进而带来由单向外向型经济向全面开放的外向型经济的调整与升级。本研究有以下几点创新:一、从经济、政治与社会、国际因素等视角分析韩国外向型经济,探究韩国经济成功的原因,是比较新的尝试。本研究在经济学视角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政治学、社会学以及国际关系等相关理论,克服单纯经济学研究的局限,通过多视角探究韩国外向型经济的形成、发展、特点等问题,力求揭示韩国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特殊性”,还原韩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真实过程。二、以外向型经济发展为主线,比较清晰地展现了韩国经济从殖民地经济——外援依赖型经济——单向外向型经济——开放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轨迹,揭示了由“被动外向”到“主动外向”的韩国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内在联系和韩国“‘出口导向’+‘进口替代”’外向型经济的本质特征,总结了经济因素选择、政治和社会因素保证、国际因素推动韩国外向型经济的作用机理。三、从利益集团的利益均衡角度,分析韩国外向型经济成功的原因,是本研究的另一个创新。韩国政府通过高压控制与“互惠”相结合的调控方式,很好地控制了韩国利益集团的利益诉求,比较成功的实现了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均衡,保证了政府主导下,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的外向型经济模式的有效推行,成为韩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成功因素。本文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为:一、对于韩国外向型经济研究还缺乏更加深入的经济学视角的理论分析。对于韩国外向型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殊性”、有悖一般经济学原理和基本逻辑的一些政策选择,以及为何能带来出人意料的经济效果等问题,还缺乏更加深入、全面的理论分析和解释,在后续研究中有待加强。二、从利益集团的利益均衡角度分析韩国外向型经济是本研究的一个创新点,但仍存在不足和较大的研究空间。利益集团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变得日益重要。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利益集团利益诉求,平衡利益关系,显得格外重要。很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公平与正义”的实现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利益集团的利益均衡问题有着密切关系。在后续研究中,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韩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利益集团及利益均衡问题的研究,希望从中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三、本研究将侧重点置于对韩国传统外向型经济的研究,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韩国经济发展的实际过程,从中得到更多有益的启示。韩国传统外向型经济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时代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完成了向全面开放的外向型经济的过渡与升级。在后续研究中,有必要对当前韩国全面开放的外向型经济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特别是对建立FTA轴心为目标的韩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动向研究将是后续研究的一个重点。
刘伟[4](2011)在《建国以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一个地域广袤、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的国家,区域对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政治性等多重意义,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自始至终都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不能不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们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区域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区域发展战略思想,适时推动区域战略转型,对中国区域建设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深刻改变了和正在改变着既有的区域结构。在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进行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既是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要求,也是区域问题集中凸显的理论呼唤,更是区域和谐发展面临挑战的紧迫需要,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价值。本研究综合运用党史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种研究方法,从执政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视角,以中国现代化发展为主线,立足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与逻辑有机统一,对建国以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进行系统总结。通过研究,本文将建国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演进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前30年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思想、改革开放后23年的“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和新世纪近10年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并依据此划分,深入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调整的理论资源、内外部因素,系统总结了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客观评价了战略思想的实施成效,进而剖析了建国60多年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调整的历史逻辑和理论创新,提炼出其发展演进的基本特点和经验教训。通过研究,论文重点提出了以下观点:一是提出“民族问题区域化”和“区域问题民族化”两个概念。强调在当前的背景下应该更多采取“民族问题区域化”策略,就区域谈民族、就经济谈和谐,弱化、消弭民族隔阂,强化、放大经济因素。二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划分。既打破了按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新一届党中央、将“两个大局”割裂开来的传统划分方式,又突破了目前对于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关注不够的问题,提出以“西部大开发”为代表的控制区域差距战略思想是对邓小平“第二个大局”思想的回应、是一个带有过渡性特征的战略思想,而“统筹区域发展”在党的区域战略思想发展历程中具有阶段性的意义。三是首次对党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进行系统总结。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经济区经济”发展、“老、少、边、穷”特殊区域发展和以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等5个方面阐述了“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并认为实现由“主次性”向“全面性”的转变、更加强调区域发展的整体性,由“先后性”向“共时性”的转变、更加强调发展权的公平性,由“弥补性”向“互利性”的转变、更加强调区域间的共生性,由“缩小区域生产力水平差距”向“缩小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的转变、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是“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最独特的理论创新之处。四是从政治、经济、社会等综合性角度对不同历史阶段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进行评述,力求做到历史的“公允”。如在分析1958年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时,并没有简单认为这是“大跃进头脑发热”的产物,而是从当时缓解交通运力紧张、“避免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调动地方生产积极性等角度探究了其提出的历史合理性;在认识“三线”建设时,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肯定其军事成效,也分析了经济方面存在的弊病;在探讨“改革开放缘何发起于南方小镇”时,不仅分析了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因素,而且从中国渐进性改革、南北区域的政治风险差异等方面探究了党的区域战略初衷。五是分析了60多年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演进的内在逻辑,并从“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角度提炼了四个方面的经验教训。
水工[5](2001)在《西部开发能否成为中日经济关系走出困境的助推器——“中国西部开发与中日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评述》文中认为
于淑华,刘永振[6](2000)在《从系统自组织理论看“入世”后的中国企业》文中研究说明
黄仁伟[7](2000)在《论加入WTO与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推进(上)》文中研究说明
二、论加入WTO与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推进(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加入WTO与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推进(上)(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缘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一带一路”的内涵研究 |
(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目标研究 |
(三)“一带一路”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研究 |
(四)“一带一路”推进的地缘战略路径研究 |
三、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一)论文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 |
(一)论文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缘政治审视 |
一、“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蕴涵 |
(一)传统地缘政治理论及影响 |
(二)“一带一路”的新地缘政治观 |
(三)“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意义 |
二、“一带一路”的地缘结构特征 |
(一)“一带一路”的区域化格局 |
(二)“一带一路”的跨地区纽带 |
(三)中国陆海结合的重要地缘位置 |
三、“一带一路”的地缘战略布局 |
(一)统筹国内均衡发展 |
(二)促进区域一体化建设 |
(三)推进全球经济治理 |
第二章“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缘战略目标 |
一、拓展中国地缘经济发展空间 |
(一)推进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 |
(二)构建中国开放型的经济体系 |
(三)构建跨欧亚大陆经济圈 |
二、创造和平与稳定的地区安全环境 |
(一)保证中国国内稳定与安全 |
(二)维护中国边境地区和平与安全 |
(三)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 |
三、全面提升中国的地区影响力 |
(一)提升中国的政治影响力 |
(二)提升中国的经济影响力 |
(三)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
第三章“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实施的战略资源 |
一、中国雄厚的地缘经济资源 |
(一)中国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综合经济实力 |
(二)中国先进的工业技术和装备制造业 |
(三)中国雄厚的金融和投资能力 |
二、中国强大的地缘政治资源 |
(一)中国是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负责任大国 |
(二)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
(三)中国结伴而不结盟的睦邻外交 |
三、中国不断提升的软实力资源 |
(一)中国“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 |
(二)中国推动建设周边命运共同体思想 |
(三)中国推动区域治理体系变革与创新 |
第四章“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缘政治风险与挑战 |
一、“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经济风险 |
(一)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经济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 |
(二)跨国贸易投资存在的风险 |
(三)逆全球化潮流可能带来的冲击 |
二、“一带一路”建设遇到的安全挑战 |
(一)地区政治与安全形势严峻复杂 |
(二)中国与周边国家战略互信问题 |
(三)大国地缘战略博弈问题 |
三、文化多样性与文明板块断层问题 |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多样性 |
(二)“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文明板块断层 |
第五章 中国“一带一路”地缘战略实施路径 |
一、秉持丝路精神和发展理念 |
(一)弘扬丝绸之路精神 |
(二)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
(三)实现共同发展与合作共赢 |
二、推动建设“一带一路”伙伴关系网络 |
(一)深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大国战略伙伴关系 |
(二)加强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作伙伴关系 |
(三)发展中国与海丝路沿线国家合作伙伴关系 |
三、推动“一带一路”多边合作机制建设 |
(一)深化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对接合作 |
(二)推动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合作 |
(三)加强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的对接合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新常态下的青岛啤酒战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1.1 背景分析 |
1.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论文的框架与逻辑结构 |
1.2.1 论文主要框架 |
1.2.2 论文结构逻辑图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啤酒企业战略转型现状综述 |
2.1 国际啤酒行业发展阶段及战略转型综述 |
2.2 中国啤酒行业发展阶段及战略转型综述 |
第3章 青岛啤酒所经历的战略转型阶段及遇到的问题 |
3.1 青岛啤酒所经历的战略转型阶段 |
3.2 青岛啤酒战略转型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1 打造知名品牌阶段 |
3.2.2 青岛啤酒做大做强阶段 |
3.2.3 青岛啤酒做强做大阶段 |
3.2.4 整合与扩张并举阶段 |
3.2.5 新常态下能力支撑、品牌驱动的战略发展阶段 |
第4章 青岛啤酒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2 行业环境分析 |
4.3 竞争对手策略分析 |
第5章 青岛啤酒内部资源及能力分析 |
5.1 企业资源与能力的特定性 |
5.2 青岛啤酒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 |
第6章 青岛啤酒战略转型及实施策略 |
6.1 青岛啤酒SWOT分析 |
6.2 行业新常态下青岛啤酒遇到的战略问题 |
6.3 青岛啤酒战略转型方向及实施策略 |
6.3.1 由“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营销”转向“价值驱动的营销” |
6.3.2 由“单打独斗”转向“战略联盟” |
6.3.3 由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益运营的营销和制造业务战略 |
6.3.4 职能战略由“管理控制”为主转向“支持业务运营”为主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韩国外向型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韩国外向型经济研究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5 创新点和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1.5.2 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研究 |
2 韩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历程及演变 |
2.1 韩国二战前对外经济交往史简略回顾 |
2.1.1 门户开放前的对外经贸关系 |
2.1.2 门户开放与殖民统治时期 |
2.1.3 对外经济交流的历史遗产 |
2.2 "美援"依赖型经济(1948—1961) |
2.2.1 朝鲜战争的"创造性"破坏 |
2.2.2 美国援助下的恢复与重建 |
2.2.3 "美援"依赖型经济下的对外贸易 |
2.3 外向型经济模式的确立、扩展与收敛(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 |
2.3.1 外向型经济模式的确立(20世纪60年代) |
2.3.2 重化学工业化与外向型经济模式的拓展(20世纪70年代) |
2.3.3 外向型经济模式的收敛(20世纪80年代) |
2.4 外向型经济模式的调整与升级(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 |
3 韩国外向型经济的特征及绩效 |
3.1 政府主导的外向型经济 |
3.1.1 "政府主导"的基本理念 |
3.1.2 政府主导外向型经济的途径 |
3.1.3 政府主导外向型经济的实施条件 |
3.2 "‘出口导向’+‘进口替代’"的外向型经济 |
3.2.1 外向经济的类型 |
3.2.2 韩国选择"出口导向"为主的必然性 |
3.2.3 结合"进口替代"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3.2.4 "‘出口导向’+‘进口替代"’外向型经济的特点 |
3.3 财阀推动的外向型经济 |
3.3.1 财阀推动外向型经济形成的背景 |
3.3.2 韩国财阀的形成与发展 |
3.3.3 财阀在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3.4 韩国外向型经济的绩效 |
4 韩国外向型经济的经济因素分析 |
4.1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与韩国经济起飞的路径选择 |
4.1.1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
4.1.2 韩国经济起飞的初始条件 |
4.1.3 韩国经济起飞的路径选择 |
4.2 规模经济理论与韩国脱"小国困境" |
4.2.1 规模经济理论 |
4.2.2 韩国经济的"小国困境" |
4.2.3 突破途径:"小国"的"大国战略" |
4.3 赶超经济理论与韩国外向经济体系的构建 |
4.3.1 赶超经济理论 |
4.3.2 "后发优势"理论 |
4.3.3 基于赶超经济理论的韩国外向型经济体系 |
5 韩国外向型经济的政治、社会因素分析 |
5.1 威权政治体制 |
5.1.1 韩国威权政治体制形成的背景 |
5.1.2 韩国威权政治体制在外向型经济中的作用 |
5.2 "发展型"政府与"政府自律性" |
5.2.1 "发展型"政府与后发国家经济发展 |
5.2.2 韩国"发展型"政府的特点 |
5.2.3 政府自律性 |
5.3 利益集团的利益均衡结构 |
5.3.1 对大企业集团:控制与互惠 |
5.3.2 对产业工人:高压与安抚 |
5.3.3 对"三农":冲击与保护 |
5.3.4 对外国资本:积极引进与严格监控 |
6 韩国外向型经济的国际因素分析 |
6.1 韩国的地缘政治、经济与韩国的选择 |
6.1.1 韩国的地缘政治、经济特征 |
6.1.2 韩国的选择 |
6.2 冷战体系与韩国外向型经济 |
6.2.1 借助西方世界的援助 |
6.2.2 对西方国家市场、技术的依赖 |
6.3 后冷战体系与韩国外向型经济 |
6.4 大国因素与韩国外向型经济 |
6.4.1 美国因素 |
6.4.2 日本因素 |
6.4.3 中国因素 |
6.4.4 欧盟因素 |
6.4.5 俄罗斯因素 |
7 韩国外向型经济模式的升级与展望 |
7.1 韩国传统外向型经济模式的限界 |
7.1.1 传统外向型经济的弊端 |
7.1.2 制度基础的变化 |
7.1.3 利益集团分化 |
7.1.4 外部因素的变化 |
7.2 韩国外向型经济模式的升级 |
7.2.1 外向型经济调整的起始 |
7.2.2 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型 |
7.2.3 从单向外向型经济向开放外向型经济的升级 |
7.2.4 出口导向到内外并重 |
7.3 韩国外向经济战略新版图:以FTA为中心推进贸易自由化 |
7.3.1 韩国推动FTA的背景及战略意图 |
7.3.2 韩国FTA战略进程 |
7.3.3 韩国FTA战略展望 |
8 结论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建国以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及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1 区域 |
1.2.2 区域发展战略 |
1.2.3 区域平衡发展战略与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 |
1.3 文献综述 |
1.3.1 研究概况 |
1.3.2 总体评述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分析框架 |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4.2 研究的主要框架 |
1.4.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区域结构格局 |
2.1 中国区域的自然地理特点 |
2.1.1 疆域环境的丰富性 |
2.1.2 地域经济的自足性 |
2.1.3 区域生态的脆弱性 |
2.2 中国区域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 |
2.2.1 中国区域文化的分布 |
2.2.2 文化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2.3 中国区域结构的历史变迁 |
2.3.1 中国古代区域结构的演变 |
2.3.2 近代中国区域结构的变动 |
第3章 以改变生产力布局为重点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思想(1949-1978) |
3.1 党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思想产生的现实背景 |
3.1.1 历史遗留条件的客观诉求 |
3.1.2 国防安全与地缘政治因素 |
3.2 党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 |
3.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 |
3.2.2 前苏联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3.3 建国初期党的"重点建设内地"区域战略思想 |
3.3.1 "平衡沿海与内地"的工业布局论 |
3.3.2 "统一规划、合理配置"的生产力布局原则论 |
3.3.3 "注重战略防御"的地缘安全论 |
3.3.4 "重点建设内地"战略思想的实施效果评价 |
3.4 "八大"前后"注重沿海与内地配合"的区域战略思想 |
3.4.1 "八大"前后党的区域战略思想调整的历史背景 |
3.4.2 《论十大关系》对适合中国国情区域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 |
3.4.3 "八大"前后党的区域战略思想调整的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
3.5 "大跃进"时期建立地方工业体系的区域战略思想 |
3.5.1 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的必要性探究 |
3.5.2 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
3.5.3 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战略思想的历史局限 |
3.6 六十年代后的"三线"建设区域战略思想 |
3.6.1 "三线"建设区域战略思想的提出背景 |
3.6.2 "三三线"建设区域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
3.6.3 "三线"建设区域战略思想的实施效果 |
3.6.4 党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反思 |
第4章 以效率优先为指向的"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1978—2002) |
4.1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
4.1.1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形势新变化 |
4.1.2 周边国家快速崛起所带来的发展压力 |
4.1.3 自身区域建设经验教训的理论反思 |
4.1.4 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的引入 |
4.2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 |
4.2.1 孕育时期 |
4.2.2 发展时期 |
4.2.3 完善时期 |
4.3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 |
4.3.1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
4.3.2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的基本特点 |
4.4 "第一个大局"——"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思想 |
4.4.1 "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的启动因素 |
4.4.2 "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的主要内容 |
4.4.3 "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的理论创新 |
4.4.4 "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的实施效应 |
4.5 "第二个大局"——"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思想 |
4.5.1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启动因素 |
4.5.2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基本内涵 |
4.5.3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主要内容 |
4.5.4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重点措施 |
4.5.5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实施效果 |
第5章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2002年——至今) |
5.1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依据 |
5.1.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 |
5.1.2 区域经济的理论创新拓展了发展新视野 |
5.2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现实基础 |
5.2.1 区域发展差距呈继续拉大趋势 |
5.2.2 不同类型的区域问题开始集中出现 |
5.2.3 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增加了地方与中央博弈的压力 |
5.2.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区域协调方式提出新要求 |
5.2.5 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 |
5.3 党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过程 |
5.3.1 孕育时期 |
5.3.2 发展时期 |
5.3.3 成熟时期 |
5.4 党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点 |
5.4.1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科学内涵 |
5.4.2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特点 |
5.5 党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
5.5.1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思想 |
5.5.2 主体功能区战略思想 |
5.5.3 推动"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 |
5.5.4 促进"老、少、边、穷"特殊区域发展的思想 |
5.5.5 以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
5.6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实践效应 |
5.6.1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对"十一五"中国区域建设的推动作用 |
5.6.2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是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区域发展的基本方略 |
第6章 建国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发展的主要特点与历史启示 |
6.1 建国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发展的主要特点 |
6.1.1 战略内容上,具有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
6.1.2 战略选择上,具有历史合理性与时代局限性的统一 |
6.1.3 战略推进上,具有包容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
6.2 建国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发展的历史启示 |
6.2.1 发挥集权与分权的最大效能,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
6.2.2 寻求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最佳结合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 |
6.2.3 坚持集中谋划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
6.2.4 实现单一目标向综合目标的转变,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趋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西部开发能否成为中日经济关系走出困境的助推器——“中国西部开发与中日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日本代表对西部开发战略意图的理解 |
1.经济意图: |
2.社会意图: |
3.政治意图: |
4.区域意图: |
二、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对策建议 |
1.战略对策: |
2.推进方式: |
3.重点领域: |
三、西部大开发中的中日经济合作 |
1.西部开发: |
2.现状分析: |
3.可能选择: |
四、论加入WTO与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推进(上)(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缘战略研究[D]. 张伟. 吉林大学, 2017(09)
- [2]新常态下的青岛啤酒战略转型研究[D]. 周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6(06)
- [3]韩国外向型经济研究[D]. 申东镇.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7)
- [4]建国以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研究[D]. 刘伟. 陕西师范大学, 2011(07)
- [5]西部开发能否成为中日经济关系走出困境的助推器——“中国西部开发与中日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评述[J]. 水工. 日本学刊, 2001(02)
- [6]从系统自组织理论看“入世”后的中国企业[J]. 于淑华,刘永振.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0(08)
- [7]论加入WTO与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推进(上)[J]. 黄仁伟. 上海经济研究, 2000(01)
标签:外向型经济论文; 一带一路战略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 新常态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