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污染对辣椒产量、铜积累及叶膜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铜污染对辣椒产量、铜积累及叶膜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一、铜污染对辣椒产量、铜累积及叶片膜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文[1](2021)在《外源水杨酸对铜胁迫下菊芋的调控效应及其耐铜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作为一种生态环境友好型的经济作物,具有较高的生物产量,可适应各种逆境环境,在全国多个地区均有产业化种植。但如今土壤铜污染情况日益加重,导致菊芋产量和品质不断下降,食用的安全性受到质疑,并阻碍了菊芋正常生长发育和推广栽种。水杨酸(SA)作为植物激素和信号分子,可通过调控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矿物质吸收,并参与调节抗氧化防御系统,降低膜脂过氧化,引发产生系统获得性抗性。因此,本文以耐铜型徐州菊芋和铜敏感型潍坊菊芋作为研究材料,选用1 m M SA缓解浓度喷施于300mg/kg土壤铜胁迫浓度生长的植株,通过分析外源水杨酸对铜胁迫下菊芋的光合作用,地上和地下部的抗氧化系统,菊芋各器官内几种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以及根系细胞壁官能团的变化,探究外源水杨酸缓解菊芋铜胁迫的作用机制。结果如下:1.在铜胁迫下菊芋叶片的净光合速率(A)、蒸腾速率(E)和气孔导度(gsw)伴随着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降低而下降,说明铜通过气孔限制影响植株的光合速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Ci、A、E和gsw值在各处理组中均出现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同时,在铜处理后菊芋体内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减少,其中叶绿素b的变化最突出,在第7、14和21 d时徐州菊芋于Cu处理下分别达到CK组的41.62%、83.77%和56.35%,潍坊菊芋分别为66.55%、64.58%和68.42%。并伴有初始荧光(F0)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 N)显着上升,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电子传递效率(ETR)及光化学猝灭系数(q P)含量均下降的变化,但随着外源SA的施用,Ci、A、E和gsw等光合指标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说明铜胁迫通过调节气孔开放程度,抑制叶绿素合成及降低光合作用效率等途径抑制了菊芋的光合能力,而SA的施用能够有效缓解铜对菊芋光合作用的不利影响。2.铜处理后,菊芋叶片的抗坏血酸(AsA)含量减少,谷胱甘肽(GSH)值有所增加,根系组织中有大量活性氧积累,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减弱,过氧化物酶(POD)活显着升高,在根系中的CAT和POD也出现一致的变化规律,说明铜毒害通过影响各类抗氧化酶活性阻碍了细胞内清除活性氧的过程。外源SA施用后促进了菊芋叶片内AsA的合成,GSH也在第21 d出现激增现象,较前一周期相比,两地菊芋的增幅分别达到248.59%和209.18%,叶片和根系中的各类抗氧化酶活恢复至对照组水平。但根系中的SOD和APX活性在铜处理组中上升,加入外源SA后则下调,与叶片中这两种酶的变化情况相反,这可能与外源SA未直接作用根系有关,也间接反映SOD和APX可能是菊芋对抗铜毒的关键酶。因此,外源SA能够有效调控菊芋叶片和根部的抗氧化酶系统,启动AsA-GSH循环过程,避免体内过量活性氧积累,增强菊芋对铜的抗性。3.铜处理増加了菊芋地上和根系中的Cu含量,加入外源SA后使得菊芋体内的Cu含量显着减少,其中徐州菊芋根、茎、叶中的铜含量分别下降43.06%、30.69%和38.13%,潍坊菊芋分别降低47.85%、53.51%及37.36%,逆转了Cu2+在菊芋体内的积累效应。同时铜毒导致菊芋体内阳离子交换能力发生改变,减弱了菊芋根、茎及叶中对K、Ca、Mg、Zn养分的摄取能力,然而外源SA的添加,可改善铜毒下植株体内各器官中K、Ca和Mg积累量低的情况,但对Zn元素的吸收和运输作用效果不大。因此,铜胁迫破坏了菊芋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运输及各离子间的动态平衡,而施加外源SA能够调节质膜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恢复菊芋对矿物质元素的吸收,减轻菊芋体内营养缺乏和离子毒害症状。4.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菊芋根系细胞壁中的官能团进行分析,发现根系细胞壁中含有多糖、脂肪、蛋白质、饱和烃和芳香类物质,且糖类是菊芋细胞壁最主要的组成物质。其中羟基和氨基吸收峰在铜处理下变得更为尖锐且缩窄,添加外源水杨酸后该吸收峰形得到恢复,表明外源水杨酸能够调节多糖中的羟基和氨基键减缓铜对植物的不利影响。铜处理下菊芋根细胞壁上酯羰基C=O键、木质素芳香环中C=C键和羧酸盐COO-不对称伸缩键的特征吸收峰发生不同程度的位移,且三者与脂碳链-CH3键吸收峰的吸光度比值均有增加,随着外源水杨酸的作用下比值进一步提高,并且三个官能团吸收峰的位移量减少,说明外源水杨酸还具有增加官能团含量,削弱细胞壁官能团中氢键的作用,增强与金属的结合力,缓解重金属铜对菊芋的毒害效应。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本文证实外源SA可通过调控菊芋根系细胞壁官能团变化,促进体内对于矿物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和运输,避免过量的金属铜在植株体内积累,从而提高菊芋抗氧化和光合作用能力,缓解铜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了菊芋对铜毒的耐受性。

公勤[2](2021)在《菠菜幼苗的铜胁迫响应机理及其调节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铜(Cu)是植物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但是其含量过高也会影响植物生长和人类健康。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中含Cu农药、粪肥的不合理使用,垃圾焚烧、污水灌溉、铜矿开采冶炼等人为行为导致土壤中重金属Cu含量严重超标,已成为影响植物生长和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是石竹目的一种草本植物,该植物具有叶面积大、相对生长率高、重金属吸收率较高等特点。本研究以菠菜幼苗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Cu浓度处理下菠菜幼苗生长量、抗氧化物酶、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矿质元素吸收和运输,以及细胞超微结构等生理特性的变化,旨在全面地揭示菠菜的Cu胁迫响应机制,随后,向Cu胁迫幼苗叶部喷施三种不同的植物激素(GA3、IAA、NAA),探寻喷施植物激素的最适浓度,进一步揭示植物激素对菠菜耐Cu机理的调节效应。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不同浓度Cu处理对菠菜幼苗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本试验设置11组Cu浓度,观测不同浓度Cu处理下菠菜幼苗生长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100mg L-1Cu浓度时,菠菜幼苗的生物量明显增加,而抗氧化物酶活性(SOD、POD、CAT、APX)变化不大,光合参数(Pn、gs、Tr、Y(Ⅱ)、q P值)有所增加,叶部的N、K、Mg、Ca、Fe、Zn含量增加,根部的Ca、Fe、Zn含量均为增加趋势,细胞器结构完成、清晰可见,表明100mg L-1Cu浓度能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光合速率、促进矿质元素吸收;而在800-1000mg L-1Cu环境中,菠菜幼苗生物量下降,MDA含量显着升高,抗氧化物酶活性增至最高后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叶绿素a、b含量降低,Pn、gs、Tr值减小,Fv/Fm、q P、NPQ、Y(Ⅱ)值下降,除细胞核、线粒体结构模糊外,其他细胞器均完整可见,表明较高Cu浓度处理影响了植物的生命活动,但是植物通过调节体内抗氧化系统,使生理活动维持较好状态,表现出植物具有较强的耐Cu性。2、高浓度Cu胁迫对菠菜幼苗生长生理参数的影响当添加700mg kg-1高浓度Cu浓度处理时,菠菜幼苗生长量下降,MDA、O2-、H2O2含量增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以及抗氧化物酶活性也呈增加趋势,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参数(Pn、gs、Tr值),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q P、NPQ、Y(Ⅱ))均减少。叶部和根部Cu含量显着升高,且叶部Cu含量明显高于根部。叶部和根部的Mg、Ca含量减少,N、P、K、Fe、Zn含量增加。叶部叶绿体肿胀,细胞核模糊,但是其余细胞器均清晰可见,表明高浓度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和根部吸收了大量的Cu2+,并主要聚集在叶部,导致植物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加剧,叶绿素合成、气体交换、部分矿质元素吸收等生理活动受阻,部分细胞器结构发生了变化,即使这样,植物仍然能够主动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加抗氧化物酶活性,抵御高浓度Cu对植物的伤害,由此可见,菠菜幼苗具有很强的耐Cu性。3、添加不同浓度GA3溶液对高浓度Cu胁迫菠菜幼苗的调节效应本试验将7组不同浓度的GA3溶液喷施到Cu胁迫幼苗的叶部,7天后取样测定各项参数。试验结果显示,当喷施3-5 mg L-1的GA3溶液时,菠菜幼苗叶部Cu含量显着下降,O2-、H2O2含量减少,氧化伤害明显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升高,矿质元素吸收得到了促进,植物生物量增加。而当GA3浓度高于40 mg L-1时,植物体内表现出氧化损伤增强,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都有所下降,生物量也呈下降趋势,表明高浓度GA3反而加剧了Cu胁迫损伤,严重影响了菠菜幼苗的生理功能。因此,从本试验结果推断3-5 mg L-1GA3的浓度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毒害作用的缓解效果最好。4、喷施不同浓度的IAA溶液对高浓度Cu胁迫菠菜幼苗的调节效应本试验将6组不同浓度的IAA溶液喷施到Cu胁迫幼苗叶部,处理7天后取样测定生长生理参数,结果显示,低浓度的IAA(10-40mg L-1)能提高Cu胁迫下幼苗根部的Cu含量,降低叶部的Cu含量。此时,MDA O2-、H2O2含量降低,抗氧化酶(SOD、CAT)活性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Pn和gs值、以及Fv/Fm、NPQ、q P、ETR值、矿质元素吸收量均为增加趋势,叶部细胞器的受损现象也得到了缓解,表明外源添加此浓度的IAA可以诱导抗氧化酶的合成,提升光合作用,促进矿质元素吸收,减缓高浓度对菠菜幼苗的胁迫伤害,而这种缓解作用在IAA浓度达到60mg L-1时最明显,此时叶部、根部的Cu含量降至最低,幼苗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最低,植物生长量、光合作用、矿质元素吸收均增至最高,由此可见,施用60mg L-1IAA较其他IAA浓度相比,对Cu胁迫伤害缓解的作用最明显。5、外源喷施不同浓度的NAA溶液对高浓度Cu胁迫菠菜幼苗的调节效应Cu胁迫下,向幼苗叶部喷施5种不同浓度的NAA溶液时,10μmol L-1NAA溶液的调控效应表现最为明显。此时,菠菜幼苗叶部Cu含量显着降低,根部Cu含量明显增加,其生长量也显着升高,MDA、O2-、H2O2含量降至最低,抗氧化物酶活性(SOD、POD、CAT、APX)以及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为增加趋势,幼苗叶部叶绿素含量、Pn、gs、Ci值增至最大,q P和ETR值也增至最大值,根部矿质元素含量呈增加趋势,叶绿体数量增多,基粒片层排列整齐,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液泡清晰可见,细胞核与核液清晰分开,表明添加10μmol L-1NAA溶液时,能提高植物抗氧化能力,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减少细胞内部的膜质过氧化伤害,降低叶绿素合成的干扰,促进光合作用,缓解Cu对细胞器的伤害,从而,减轻了高浓度对菠菜幼苗的胁迫作用。

袁长凯[3](2020)在《铜胁迫对陆地棉抗氧化代谢和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其在体内的分布》文中研究表明铜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之一,当植物体内铜累积量过多时,植物会受到胁迫并产生毒害作用。现如今土壤已不同程度被铜污染,对作物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同时对人类食品安全发动了强有力的冲击。本研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鄂抗棉10号、CN01、A409为材料,设定0μM(对照)和100μM Cu2+两个处理进行室内培养,测定处理后0-24 h内幼苗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SP)含量,探究棉花幼苗在铜处理后短时间内的抗氧化酶及抗氧化产物的变化;另一部分为以鄂抗棉10号、CN01、A409、鲁301为试验材料,2018-2019年在大棚以盆栽形式进行,设定3个处理水平(0mg/kg(对照)、200 mg/kg、400 mg/kg),研究棉花在铜污染土壤中的生长,通过计量棉花产量和生物量、分析棉花体内铜的积累与转移,探索棉花对铜的耐性及吸收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对照相比,100μM Cu2+处理下,棉花叶片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SP含量均显着升高,叶片受到损伤,MDA含量明显增加;各基因型对铜胁迫的响应不一致;综合各项指标变化及差异发现,鄂抗棉10号对100μM Cu2+更敏感。2、400 mg/kg的铜胁迫显着降低CN01的纤维长度,鄂抗棉10号的纤维比强度及提高鲁301的长度整齐度指数。3、铜胁迫会抑制根系生物量的积累,对地上部影响较小,200 mg/kg的铜胁迫可以增加棉花的产量,400 mg/kg的铜胁迫会略微降低棉花产量,铜胁迫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大于地上部。4、铜胁迫下棉花各部位铜含量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加;不同浓度处理下棉花体内铜分布不同,200 mg/kg处理下棉花体内铜含量表现为根>茎下部、叶片>茎中部、茎上部>纤维,400 mg/kg处理下茎下部>根>叶片、茎中部、茎上部>纤维,纤维中铜含量始终是最少的;4个基因型间的铜转运能力和富集能力一致,棉花在不同处理下转移系数均大于1,且地上部器官有较高的铜积累量,说明棉花对铜有较好的吸收转运机制;鄂抗棉10号铜积累量高于其它3个基因型。

韩筱璇[4](2019)在《庞庄矿区飞灰对小麦幼苗及其叶际微环境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飞灰是煤矿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飞灰会通过干湿沉降,沉降到污染范围内的土壤和作物上,往往会对这些土壤和作物生长产生一系列的影响。然而,现有的研究对这一影响的过程和机理还有所不足,本文通过温室模拟实验,探索不同浓度梯度的飞灰和对幼苗期小麦(良星99)的环境效应。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飞灰胁迫对幼苗期小麦的株高、根长、叶长和叶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幼苗期小麦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有显着的抑制作用,相较于空白组,高浓度组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抑制率分别为17.3%、18.8%和17.4%。(2)幼苗期小麦叶片保护酶中SOD和CAT的活性在飞灰的胁迫下无显着性变化,POD的活性存在显着性变化,随着颗粒物的浓度的上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低浓度组、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分别为空白组的1.06、1.05和0.91倍。小麦叶片光合作用酶中Rubisco和GAPHD的活性在高浓度飞灰下均存在显着变化,相比于空白组,分别下降了37.1%和6.6%。(3)幼苗期重金属Cu、Zn、Pb等在地上部分中的含量均呈现出随飞灰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而在地下部分中Cu和Zn无显着变化,试验组间地下部分中Pb无显着性变化,飞灰浓度的变化对地下部分中Cu、Zn、Pb无明显影响。而飞灰对Cr在地上部分中的含量无明显影响,Cr在地下部分中的含量在喷加飞灰和空白组中有明显变化,但是随着颗粒物变化无显着变化。(4)重金属Cr、Cu、Zn和Pb在飞灰中主要以活性较低的盐酸提取态为主,有少量的水溶态和脂溶态,而在植物中Cr、Zn和Pb在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中均以盐酸提取态和残渣态为主,占总量的60%以上,Cu在幼苗期小麦的地上和地下部分中主要以乙醇提取态和去离子水提取态为主。重金属活性评价结果显示,Cr、Zn和Pb在地上和地下部分中均为较低活性,Cu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中均为较高活性。(5)幼苗期小麦叶际微生物在飞灰处理下,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有明显变化,相比于其他三组,中浓度组的叶际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较高。在门的水平来看,四组均主要有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四个菌门,但相对丰度有所不同;叶际微生物的菌纲随着飞灰浓度的变化有明显的变化;从属的分类水平来看,四组温室中的优势菌均有所不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和LEfSe分析显示,四组温室中有菌属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四组温室中的优势菌属也有所不同,可见飞灰对幼苗期小麦叶际微生物群落组成存在明显的影响。(6)通过RDA分析,在飞灰胁迫条件下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根瘤菌属(Rhizobium)与植物的株高、叶长、叶宽与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以及Zn的乙醇提取态呈正相关,而与Cu、Zn和Pb的盐酸提取态和残渣态呈负相关;地杆菌属(Pedobacter)、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与小麦叶片保护酶SOD和CAT、叶片中重金属Cu、Zn和Cr的含量、Cu和Cr的乙醇提取态呈正相关,并且以上微生物在四组温室中的相对丰度均存在变化。说明在飞灰胁迫下,叶际微生物的变化与小麦的生理生化指标和重金属含量有关。本论文有图21幅,表18个,参考文献167篇。

隋益虎,吴雪艳,胡能兵,唐金宝[5](2018)在《NaCl胁迫下4种辣椒POD同工酶谱及活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以4种辣椒为材料,研究不同Na Cl胁迫浓度(0, 10 mg/L, 5 mg/L, 100 mg/L和150 mg/L)和胁迫时间(3 d, 6 d, 9 d, 12 d和15 d)下POD同工酶谱带和活性的动态变化。不同辣椒材料适应胁迫的过程及所耐受的NaCl浓度有显着差异,胁迫的前3 d内各品种POD同工酶对不同的NaCl浓度响应变化较剧烈,此后经过约10 d反复调节逐渐适应了胁迫。随着Na Cl胁迫浓度的增加及胁迫时间的延长,电泳图上半区主要发生某些酶带新增与消失,下半区发生酶活强度增强与减弱的变化。至胁迫第15天,材料1004-5和1129-2g-2在各胁迫浓度下的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其中1004-5在10 mg/L、50 mg/L处理下增高更显着,分别为对照的1.51和1.49倍;1129-2g-2在50 mg/L达到最高,是对照的1.27倍;XJ968在10~100 mg/L浓度下酶活性高于对照,其中10 mg/L处理酶活性最高,为对照的1.47倍;1128-2p-2只在50 mg/L和100 mg/L浓度下酶活性略有增强,是对照的1.02和1.07倍。综合分析与动态比较表明在设计浓度范围内,1004-5和1129-2g-2耐受性最强,XJ968次之,1128-2p-2最弱。

程琛[6](2018)在《琯溪蜜柚果园铜、硼营养状况的研究》文中认为平和县是我国琯溪蜜柚的主产区,蜜柚种植面积、产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蜜柚生产长期存在过量施肥的问题,导致土壤酸化、土壤养分积累和不均衡的问题,严重影响蜜柚的产量和品质,然而有关蜜柚土壤和树体铜、硼营养的研究较少。本文对平和县10个蜜柚主产乡镇314个果园的土壤、叶片和果实样品以及48个果园土壤剖面样品进行分析测试,研究果园土壤、叶片和果实的铜、硼营养状况、影响因素及其与果实品质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琯溪蜜柚果园铜素营养状况(1)果园土壤铜素营养状况柚园土壤全铜含量范围为3.07~176.93 mg·kg-1,平均值为30.15 mg·kg-1。土壤有效铜含量范围为0.01~29.62 mg·kg-1,平均值为5.20 mg·kg-1,土壤有效铜含量属于低量(<2 mg·kg-1)、适量(2~6 mg·kg-1)和高量(>6 mg·kg-1)的样品比例分别为24.13%、46.98%和28.89%。土壤有效铜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0~20 cm、20~40 cm和40~60 cm 土层的有效铜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9.64 mg·kg-1、9.76 mg·kg-1和6.40mg·kg-1,相关分析表明,0~20 cm土层的有效铜含量与20~40 cm 土层和40~60 cm 土层有效铜含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8**和0.54**),说明表层土壤有效铜的富集会促进铜的淋失,导致底层土壤有效铜含量的提高。(2)影响果园土壤有效铜含量的因素土壤有效铜含量受土壤全铜含量、CEC、有机质含量和种植年限的影响。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效铜含量(y)与土壤全铜含量(x)呈极显着正相关(y = 0.12x+1.55,r = 0.59**),有效铜含量随种植年限、土壤CEC的增加而提高,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呈增加趋势。平和县农资市场55个商品有机肥的铜含量分析显示,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全铜含量范围为4.33~291.06 mg·kg-1,平均值为63.77 mg·kg-1,有21.82%样品的铜含量超过德国腐熟堆肥铜的最高限量(100 mg·kg-1),表明大量施用有机肥会导致土壤有效铜含量的提高。(3)琯溪蜜柚树体铜素营养状况蜜柚叶片铜含量范围为2.82~180.46 mg·kg-1,平均值为44.88 mg·kg-1,铜含量超过适宜范围(8~17 mg·kg-1)上限的样品比例为70.23%,明显高于土壤有效铜高量样品的比例(28.89%),说明导致蜜柚铜过量的主要原因是波尔多液等含铜农药的大量使用。分析表明,叶片铜含量随土壤有效铜含量和树龄的增加而提高,叶片铜含量(y)与叶片Ca/Cu比值(x)呈极显着负相关(y = 21081.35x-0.94,r=0.97**)。蜜柚果实铜含量范围为1.52~15.39 mg·kg-1,平均值为5.64 mg·kg-1,果实铜含量随土壤有效铜含量和叶片铜含量的增加而提高,果实铜含量(y)与果实Ca/Cu比值(x)呈极显着负相关(y= 138.08 X-0.53,r = 0.720*)。分析表明,果实铜累积会导致果实可滴定酸和粒化率的提高,且粒化率随果实Ca/Cu比值的增加而降低。2琯溪蜜柚果园硼素营养状况(1)果园土壤硼素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土壤有效硼含量范围为0.05~4.61 mg·kg-1,平均值为0.77 mg·kg-1,土壤有效硼含量属于低量(<0.5 mg·kg-1)、适量(0.5~1 mg·kg-1)和高量(>1 mg·kg-1)的比例分别为 43.57%、33.54%和22.89%。影响土壤有效硼含量的因素有土层深度、种植年限和土壤CEC,不同土层有效硼的含量表现为:0~20 cm 土层>20~40 cm 土层>40~60 cm 土层,随种植年限和土壤CEC的增加,土壤有效硼含量提高。(2)琯溪蜜柚树体硼素营养状况蜜柚叶片硼含量范围为9.61~252.02 mg·kg-1,平均值为72.47 mg·kg-1,叶片硼含量超过适宜范围(15~50 mg·kg-1)上限的样品比例(74.84%)明显高于土壤有效硼高量样品的比例(22.89%),说明琯溪蜜柚存在严重的硼富集,含硼叶面肥的不合理施用是造成叶片硼含量高的原因。相关分析表明,叶片硼含量(y)与土壤有效硼含量(x)呈显着正相关(y= 11.54x +62.94,r = 0.24*),与叶片 Ca/B 比值(x)呈极显着负相关(y = 9033.92x-0.80,r = 0.88**)。蜜柚果实硼含量范围为1.13~57.50 mg·kg-1,平均值为14.07 mg·kg-1,果实硼含量随土壤有效硼含量和叶片硼含量的增加而提高,果实硼含量(y)与果实Ca/B比值(X)呈极显着负相关(y = 304.81 X-0.63,r = 0.77**)。分析表明,硼积累会提高果实的粒化率,随果实Ca/B比值的增加,粒化率降低。综上所述,平和县琯溪蜜柚存在铜、硼含量高的问题,铜、硼积累会导致果实粒化率的提高,蜜柚种植过程应加强铜、硼养分的管理,通过增施钙肥减轻铜、硼过量的危害。

林琳琳[7](2015)在《外源钙对花椰菜铜胁迫的缓解作用》文中指出外源物质是目前提高植株抗Cu2+生理最有效、经济、实用、可行的方法之一。Ca2+在植物逆境方面有显着的作用,在盐胁迫、低温胁迫等研究中表明其显着提高植物抗逆性,且与添加的外源Ca2+浓度密切相关。但是花椰菜Cu2+胁迫下Ca2+发挥明显缓解作用的浓度及Ca2+与花椰菜耐Cu2+性的关系尚不清楚。因此,本论文以‘农美85天’花椰菜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了花椰菜幼苗对不同Cu2+浓度(0、5、10、15、20mg/L)的生理响应,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 Ca2+(0、5、10、20、40mmol/L)对Cu2+造成的毒害的缓解或恢复作用的浓度效应,筛选最适Ca2+浓度;研究了筛选出的最适浓度Ca2+和两种不同钙效应剂EGTA、LaCl3对Cu2+胁迫花椰菜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从促进和抑制Ca2+-CaM两个方面探讨和验证Ca2+对花椰菜Cu2+胁迫的作用机理,提出缓解Cu2+胁迫、适应逆境以及提高花椰菜抗Cu2+性的有效方法,为生产上花椰菜Cu2+污染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如下:1、花椰菜幼苗对Cu2+胁迫的生理响应随着Cu2+浓度的增大,花椰菜幼苗各项指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Cu2+≦10mg/L对花椰菜的生长影响不大;Cu2+≧ 15mg/L抑制花椰菜的生长、根系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根的伸长及叶绿素含量,使Pro、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积累量增加,MDA含量增加、细胞相对膜透性增大,SOD、POD、CAT活性发生变化;根系的各项指标也表现出相同变化趋势。对同一指标而言,根系对Cu2+更敏感,低浓度Cu2+就能够对花椰菜根系产生毒害作用。结果表明,当Cu2+浓度达到或超过15mg/L会对花椰菜叶片和根系造成明显的毒害。2、不同浓度Ca2+对Cu2+胁迫下花椰菜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的影响Cu2+胁迫抑制花椰菜的生长,营养液添加10mmol/L Ca2+后,能明显促进花椰菜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使地上部和根系的鲜重、干重增加;Cu2+胁迫下花椰菜幼苗叶绿素含量显着降低,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Ca2+处理对花椰菜Cu2+胁迫引起的叶绿素含量影响不大。表明适宜浓度外源Ca2+可以缓解Cu2+胁迫对花椰菜植株的伤害,但对Cu2+胁迫引起的叶绿素含量降低的恢复作用较小。3、不同浓度Ca2+处理Cu2+胁迫下花椰菜幼苗的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影响Cu2+胁迫下花椰菜幼苗根系和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Pro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营养液添加10mmol/LCa2+后,能进一步提高花椰菜叶片和根系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Pro的含量。表明Ca2+促进花椰菜抗Cu2+过程中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降低渗透势维持膨压,以达到缓解Cu2+胁迫的作用。4、不同浓度Ca2+处理对Cu2+胁迫花椰菜幼苗活性氧代谢影响10mmol/L Ca2+处理能明显减少花椰菜叶片和根系的膜伤害率及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Ca2+参与花椰菜Cu2+胁迫下活性氧的产生与清除,10mmol/L Ca2+处理能明显减缓Cu2+胁迫引起的O2-产生速率增大、H2O2含量升高,减少活性氧的积累以及其对膜系的伤害从而达到缓解Cu2+毒的作用;适宜浓度Ca2+可以一定程度提高保护酶POD、SOD和CAT的活性。高浓度Ca2+对于Cu2+毒引起的酶活性下降、膜伤害及MDA积累的缓解作用不显着,且当浓度达到40mmol/L反而加剧对植株的伤害。Ca2+参与调节花椰菜抗Cu2+中的活性氧代谢和保护酶活性等生理生化变化以适应Cu2+胁迫环境。5、Ca2+和Ca2+抑制剂对Cu2+胁迫花椰菜生长、活性氧代谢、保护酶活性变化的影响与添加10mmol/L Ca2+处理相比,采用Cu2++EGTA和Cu2++LaCl3处理使花椰菜幼苗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表现为地上部生长变缓,根系生长变弱,保护酶活性降低,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减少,H2O2和MDA含量增加;且EGTA对植物Cu2+毒害下花椰菜幼苗生理的抑制作用大于LaCl3。说明添加外源Ca2+通过促进或激发Ca2+-CaM信号系统而达到缓解花椰菜Cu2+胁迫的作用,EGTA和LaCl3通过抑制Ca2+-CaM信号系统消除了 Ca2+的缓解作用,证实花椰菜Cu2+胁迫的缓解作用确实是由适宜浓度的外源Ca2+引起的。

侯立娟,姚方杰[8](2014)在《不同平菇菌糠施用量对辣椒长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文中提出以线辣椒‘8819’为试验材料,以菌糠为有机肥,采用5个不同施用量梯度,研究其对辣椒株高、茎粗、土壤微生物数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对照外,施用菌糠的各处理均能促进辣椒的长势,以菌糠施用量为800 kg·667 m-2时对茎粗的生长促进作用最为显着;不同菌糠施用量对不同生长阶段辣椒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同,与对照相比,施用菌糠的各处理均能显着提高叶绿素的含量,综合整个生长阶段,菌糠施用量为800 kg·667m-2时比其他处理提高幅度为1.0%29.2%;施用菌糠的各处理均能增加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提高土壤的肥力,进而促进辣椒的生长;不同菌糠施用量对保护酶系的影响表明,施用菌糠的各处理均能不同程度降低POD和CAT活性,但下降程度与菌糠的施用量不呈线性关系;除处理A外,其他处理均能显着降低MDA含量;本试验证明,适宜的菌糠施用量(4001 600 kg·667 m-2)可以提高辣椒的光合作用并提高辣椒的抗逆能力。综合各检测指标,建议在生产上选用的菌糠施用量为800 kg·667m-2。

马海珍[9](2014)在《锌、铁、铜复合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重金属污染已近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土壤重金属大多是多种重金属共存,重金属共存会改变植物对单一重金属的吸附顺序,同时金属离子之间及金属与土壤离子间发生各种反应而形成的中间产物会改变土壤理化环境、微生物活性、酶活性及金属本身的存在形态和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进而影响单一重金属对植物体的毒害效应。锌(Zn)、铁(Fe)、铜(Cu)作为植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是植物体内很多酶的辅助因子,同时与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的正常运转、抗逆性等生物过程密切相关。过量的Zn、Fe和Cu复合处理会破坏植物体内正常的生理代谢,主要影响植物体内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水分代谢,质膜完整性,使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活性氧及离子平衡失调等。本实验以“宁春四号”小麦为研究材料,探讨Zn、Fe、Cu复合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试图揭示宁春四号小麦幼苗对重金属复合胁迫的响应机制。本实验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Zn、Fe和Cu复合处理引起小麦根和叶中Zn、Fe和Cu含量显着增加。两种重金属复合处理对小麦种子的萌发率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却抑制了幼苗根的生长,除Zn+Fe处理外,其余两种重金属复合处理显着抑制茎的生长,Zn+Fe+Cu处理抑制种子的萌发,且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最明显。2. Zn、Fe和Cu复合处理下导致小麦幼苗根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和羟自由基(andhydroxyl radical,·OH)含量以及质外体中H2O2和·OH含量均显着增加,但细胞活力显着减弱,O2含量减少,且Zn+Fe+Cu处理对小麦根的氧化损伤最严重。3. Zn+Fe和Zn+Cu处理下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peroxidase,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活性均高于对照,而Zn+Fe+Cu处理后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APX活性较对照显着降低,且与其它处理相比酶活性最低。与此不同的是,重金属复合处理后质外体中SOD和APX的活性均被抑制,而POD,CAT和GR的活性均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所有复合处理的幼苗根中多胺氧化酶(polyamine oxidase,PAO)活性升高,但细胞壁过氧化物酶(cell wall-bound POD)和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活性降低。4.各种重金属复合处理诱导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增加,但Zn+Fe+Cu处理下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的含量最高,Zn+Cu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最高。5.所有复合处理下幼苗根中鸟氨酸转氨酶(ornithine aminotransferase,OAT)活性较对照增高,而脯氨酸脱氢酶(proline dehydrogenase,PDH)活性均被抑制。谷氨酸激酶(glutamate kinase,GK)活性在Zn+Fe处理下无明显变化,但Zn+Cu、Fe+Cu和Zn+Fe+Cu处理后其活性明显增强。上述结果表明:Zn、Fe和Cu复合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影响不明显,但抑制幼苗的生长,且重金属复合处理下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加、细胞活力减弱及细胞壁POD活性的降低可能都是抑制小麦幼苗根生长的原因。抗氧化酶活性不同程度的变化,缓解了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积累对小麦造成的伤害。此外,Zn、Fe和Cu复合处理下小麦幼苗根系中渗透调节物含量增加,其中脯氨酸含量的增加与OAT、GK和PDH三种酶的活性变化有关。

姜春辉[10](2012)在《外源一氧化氮对番茄幼苗铜胁迫缓解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为茄科番茄属一年生蔬菜作物,是广大人民喜爱的温室主栽蔬菜。随着农业生产上含重金属有机肥、化肥等的大量施用,导致菜田土壤受到重金属铜的污染,进而污染蔬菜,产生一系列的生理障碍。因此,探讨番茄铜毒害及其解毒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可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抗病、抗逆等生理过程。本试验以番茄作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研究了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生理生化机制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50μmol·L-1的Cu胁迫下,外施NO能够显着增加番茄幼苗植株的生物总量、株高、根长和茎粗,提高根系活力,改善根系构型中的根总长度、根系平均直径、根总表面积和根总体积,缓解番茄幼苗各种细胞或亚细胞胞结构(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液泡、核膜等)的伤害,维持番茄幼苗组织结构的稳定,减缓Cu胁迫对植株生长的抑制作用;2.铜胁迫处理的番茄幼苗组织中铜的含量和累积按根>茎>叶柄>叶的顺序递减;铜胁迫处理的番茄幼苗组织中铁的含量和累积随着根>叶柄>茎>叶顺序减少;锰的含量随着根>叶>叶柄>茎顺序减少;锌变化趋势类似铜,按根>茎>叶柄>叶的顺序减少;3.外源NO使Cu胁迫下液泡组分和细胞壁组分的Cu含量显着上升,降低细胞器组分的Cu含量,减轻过多Cu对胞质生理生化代谢的伤害,增强组织细胞对Cu的耐性;外源NO提高番茄幼苗根系Cu的醋酸提取态(FHAc),茎中氯化钠提取态(FNaCl),叶柄中FHAc,叶片乙醇提取态(FE)和FNaCl,实现其对Cu胁迫的缓解特性。4.外源NO显着提高番茄幼苗植物螯合肽的含量,增加叶片氨基酸总量(天冬氨酸、谷氨酸、缬氨酸和异亮氨酸为优势氨基酸),减少根系氨基酸总量(天冬氨酸、缬氨酸和谷氨酸为优势氨基酸),其中组成PCs的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的含量与根系和叶片中氨基酸总量的变化趋势一致。5.外源NO显着提高根系ABA和叶片IAA、GA3和ZR,显着降低叶片ABA和根系IAA、GA3和ZR的含量,调节植物不同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以缓解铜胁迫对番茄幼苗的抑制作用;6.外施NO能显着降低铜胁迫下番茄幼苗根系分泌物中草酸、乳酸、乙酸和琥珀酸的含量,使根系分泌物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显着提高,从而增加番茄幼苗根系与Cu的络合能力;增加的糖有利于纤维素和胼胝质的合成,使次生壁加厚,以抵抗Cu胁迫对细胞组织的破坏,从而增强番茄幼苗根系对铜胁迫的适应性。

二、铜污染对辣椒产量、铜累积及叶片膜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铜污染对辣椒产量、铜累积及叶片膜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外源水杨酸对铜胁迫下菊芋的调控效应及其耐铜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铜污染研究现状
        1.1.1 我国各地区铜污染现状
        1.1.2 铜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和分布
    1.2 铜毒害对植物的影响
        1.2.1 Cu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2.2 Cu对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系统的影响
        1.2.3 Cu对酶系统的影响
        1.2.4 Cu对矿物质元素吸收和运输的影响
        1.2.5 Cu对细胞结构的影响
    1.3 植物对Cu毒害的耐受机理
        1.3.1 细胞壁的固定
        1.3.2 细胞膜对铜的吸收控制
        1.3.3 液泡的分隔
        1.3.4 金属配体的螯合作用
        1.3.5 抗氧化酶保护系统
    1.4 外源水杨酸(SA)对植物的影响
        1.4.1 水杨酸
        1.4.2 外源水杨酸与重金属胁迫
    1.5 菊芋的经济价值
    1.6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研究内容
    1.8 技术路线
2 外源水杨酸对铜胁迫下菊芋光合系统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材料与实验设计
        2.1.2 光合色素含量测定
        2.1.3 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外源水杨酸对铜胁迫下菊芋光合气体交换指标的影响
        2.2.2 外源水杨酸对铜胁迫下菊芋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参数的影响
    2.3 讨论
3 外源水杨酸对铜胁迫下菊芋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叶片抗坏血酸(ASA)含量测定
        3.1.3 叶片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测定
        3.1.4 根系超氧化物的组织化学检测
        3.1.5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3.1.6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外源水杨酸对铜胁迫下菊芋叶片抗氧化物质的影响
        3.2.2 外源水杨酸对铜胁迫下菊芋叶片抗氧化酶的影响
        3.2.3 根系超氧化物和过氧化氢的组织化学结果
        3.2.4 外源水杨酸对铜胁迫下菊芋根系抗氧化酶的影响
    3.3 讨论
4 外源水杨酸对铜胁迫下菊芋矿物质元素含量、吸收及分配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矿物质元素含量测定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外源水杨酸对铜胁迫下菊芋体内Cu含量变化的影响
        4.2.2 外源水杨酸对铜胁迫下菊芋体内K含量变化的影响
        4.2.3 外源水杨酸对铜胁迫下菊芋体内Ca、Mg含量变化的影响
        4.2.4 外源水杨酸对铜胁迫下菊芋体内Zn含量变化的影响
    4.3 讨论
5 外源水杨酸对铜胁迫下菊芋根系细胞壁官能团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菊芋根系细胞壁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的测定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外源水杨酸对铜胁迫下菊芋根系细胞壁官能团的影响
        5.2.2 外源水杨酸对铜胁迫下菊芋根系细胞壁官能团红外吸收频率的影响
    5.3 讨论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7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菠菜幼苗的铜胁迫响应机理及其调节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土壤中Cu元素的来源及污染现状
        1.1.1 土壤中Cu元素的来源
        1.1.2 土壤中Cu的污染现状
    1.2 Cu过量对植物的毒害机理研究
        1.2.1 Cu过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2.2 Cu过量对植物细胞膜系统的影响
        1.2.3 Cu过量对植物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1.2.4 Cu过量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2.5 Cu过量对植物体内矿质营养元素吸收和积累的影响
        1.2.6 Cu过量对植物中蛋白质以及核酸代谢的影响
        1.2.7 Cu过量对植物体内N代谢的影响
        1.2.8 Cu过量对植物细胞及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1.3 植物对Cu的抗性研究
    1.4 外源添加物质对植物耐Cu机理的调节作用
        1.4.1 外源添加Si对植物耐Cu机理的调节作用
        1.4.2 外源油菜素内酯(EBR)对植物耐Cu机理的调节作用
        1.4.3 外源NO对植物耐Cu机理的调节作用
        1.4.4 其他外源物质对植物耐Cu机理的调节作用
    1.5 研究意义与目的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目的
    1.6 研究内容、方案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案
        1.6.3 技术路线
    1.7 特色与创新
第2章 不同浓度Cu处理对菠菜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培养
        2.1.2 试验处理
    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2.2.1 生物量、根系参数测定
        2.2.2 丙二醛、脯氨酸含量测定
        2.2.3 抗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2.2.4 叶绿素含量测定
        2.2.5 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2.2.6 矿质元素含量测定
        2.2.7 细胞超微结构观测
        2.2.8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浓度Cu处理对菠菜幼苗生长参数的影响
        2.3.2 不同浓度Cu处理对菠菜幼苗叶部、根部Cu吸收量的影响
        2.3.3 菠菜幼苗叶部MDA、脯氨酸含量在不同Cu处理中的变化
        2.3.4 菠菜幼苗叶部抗氧化物酶活性随Cu添加浓度的变化
        2.3.5 不同浓度Cu处理对菠菜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3.6 不同浓度Cu处理对菠菜幼苗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2.3.7 不同浓度Cu处理对菠菜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2.3.8 不同浓度Cu处理对菠菜幼苗体内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2.3.9 不同浓度Cu处理对菠菜幼苗叶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2.4 讨论与展望
        2.4.1 低Cu浓度对菠菜生长促进的机理分析
        2.4.2 菠菜幼苗对较高浓度Cu处理时的耐性机理解析
        2.4.3 展望
    2.5 小结
第3章 GA_3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生长生理特性的调节作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培养
        3.1.2 试验处理
    3.2 测定指标与方法
        3.2.1 生物量、根系参数测定
        3.2.2 渗透调节物质测定
        3.2.3 MDA、O_2~-、H_2O_2含量测定
        3.2.4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3.2.5 光合系统参数测定
        3.2.6 矿质元素含量测定
        3.2.7 细胞超微结构观测
        3.2.8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GA_3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3.3.2 GA_3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体内Cu吸收量的影响
        3.3.3 GA_3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3.3.4 GA_3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3.3.5 GA_3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3.6 GA_3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3.3.7 GA_3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3.3.8 GA_3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体内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3.3.9 GA_3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3.4 讨论与展望
        3.4.1 讨论
        3.4.2 展望
    3.5 小结
第4章 吲哚乙酸(I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生长生理特性的调节作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处理
    4.2 测定指标与方法
        4.2.1 生物量、根系参数测定
        4.2.2 渗透调节物质测定
        4.2.3 MDA、O_2~-、H_2O_2含量测定
        4.2.4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4.2.5 光合系统参数测定
        4.2.6 矿质元素含量测定
        4.2.7 细胞超微结构观测
        4.2.8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I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4.3.2 IAA对 Cu胁迫下菠菜体内Cu吸收量的影响
        4.3.3 I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4.3.4 I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4.3.5 I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4.3.6 I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4.3.7 I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4.3.8 I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体内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4.3.9 I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4.4 讨论与展望
        4.4.1 讨论
        4.4.2 展望
    4.5 小结
第5章 萘乙酸(N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生长生理特性的调节作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培养
        5.1.2 试验处理
    5.2 测定指标与方法
        5.2.1 生物量、根系参数测定
        5.2.2 渗透调节物质测定
        5.2.3 MDA、O_2~-、H_2O_2含量测定
        5.2.4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5.2.5 光合系统参数测定
        5.2.6 矿质元素含量测定
        5.2.7 细胞超微结构观测
        5.2.8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N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5.3.2 NAA对 Cu胁迫下菠菜体内Cu吸收量的影响
        5.3.3 N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5.3.4 N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5.3.5 N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抗氧化物酶的影响
        5.3.6 N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5.3.7 N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5.3.8 N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体内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5.3.9 NAA对Cu胁迫下菠菜幼苗叶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5.4 讨论与展望
        5.4.1 讨论
        5.4.2 展望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致谢

(3)铜胁迫对陆地棉抗氧化代谢和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其在体内的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土壤铜污染
        1.1 土壤铜污染现状
        1.2 铜污染的来源
    2 铜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3 铜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1 铜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2 铜胁迫对植物幼苗的影响
        3.3 铜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3.4 铜胁迫对植物体内抗氧化代谢的影响
        3.5 铜对植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4 铜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及积累
    5 植物对铜的抗性机制
        5.1 体外机制
        5.2 体内机制
        5.2.1 细胞壁的吸附作用
        5.2.2 质膜的限制运输
        5.2.3 胞内区室化分布
        5.2.4 小分子螯合作用
    6 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铜胁迫对棉花幼苗抗氧化代谢的影响
    1 试验设计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2 测定指标及方法
        2.1 试验取样
        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2.2.1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2.2.2 可溶性蛋白(SP)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2.2.3 丙二醛(MDA)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铜胁迫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1.1 铜胁迫对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4.1.2 铜胁迫对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4.1.3 铜胁迫对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4.2 铜胁迫对棉花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4.3 铜胁迫对棉花叶片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5 讨论
        5.1 铜胁迫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5.2 铜胁迫对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5.3 铜胁迫对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6 小结
第三章 铜胁迫对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其在棉花体内的分布
    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2 测定指标及方法
        2.1 试验取样及样品前处理
        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2.2.1 棉株各部位铜含量及土壤铜含量测定
        2.2.2 纤维品质各项指标
        2.2.3 各部位生物量及产量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铜胁迫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3.2 铜胁迫对棉花生物量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3.2.1 铜胁迫对棉花根系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3.2.2 铜胁迫对棉花地上部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3.2.3 铜胁迫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3.3 铜胁迫对植株体内铜分布的影响
        3.3.1 铜胁迫下棉花不同部位铜积累量的变化
        3.3.2 转移系数
        3.3.3 棉花在不同铜处理下对铜的富集作用
    4 讨论
        4.1 铜胁迫对棉花生物量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4.2 铜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4.3 铜在棉花不同部位的分布
    5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4)庞庄矿区飞灰对小麦幼苗及其叶际微环境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4 数据处理方法
3 飞灰对小麦的生理生化影响
    3.1 小麦生物学变化特征
    3.2 小麦叶绿素含量变化特征
    3.3 小麦的酶活性变化特征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特征
    4.1 飞灰中重金属形态
    4.2 小麦幼苗期植株中重金属总量
    4.3 小麦幼苗期植株中重金属形态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飞灰对小麦叶际微生物的影响
    5.1 小麦叶际微生物的测序结果
    5.2 小麦叶际微生物的丰富度与多样性
    5.3 小麦叶际微生物的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5.4 小麦叶际微生物的组间分析
    5.5 小麦叶际微生物的差异物种分析
    5.6 小麦叶际微生物与其他小麦指标的相关性
    5.7 讨论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NaCl胁迫下4种辣椒POD同工酶谱及活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果与分析
    1.1 POD同工酶谱
    1.2 POD酶活性
2 讨论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设计
    3.3 POD同工酶电泳及活性测定
    3.4 数据分析
作者贡献

(6)琯溪蜜柚果园铜、硼营养状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土壤中的铜
        1.1 土壤铜的含量、形态与分布
        1.1.1 土壤铜的含量
        1.1.2 土壤铜的形态
        1.1.3 土壤铜的分布
        1.2 影响土壤铜有效性的因素
        1.2.1 土壤pH
        1.2.2 有机质
        1.2.3 土壤CEC和土壤质地
    2 铜毒害对作物的影响
        2.1 铜毒害对作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1.1 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2.1.2 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2 铜毒害对作物生理代谢的影响
        2.2.1 光合作用
        2.2.2 呼吸作用
        2.2.3 活性氧代谢
        2.2.4 矿质营养
    3 土壤中的硼
        3.1 土壤硼的含量与分布
        3.2 土壤硼的形态
        3.3 影响土壤硼有效性的因素
        3.3.1 土壤pH
        3.3.2 有机质
        3.3.3 土壤质地
        3.3.4 土壤水分
    4 硼毒害对作物的影响
        4.1 硼毒害对作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1.1 作物生长
        4.1.2 作物产量和品质
        4.2 硼毒害对作物生理代谢的影响
        4.2.1 光合作用
        4.2.2 活性氧代谢
        4.2.3 酶活性
    5 铜、硼毒害的防治措施
        5.1 铜毒害的防治措施
        5.1.1 物理修复
        5.1.2 化学修复
        5.1.3 生物修复
        5.2 硼毒害的防治措施
        5.2.1 植物修复
        5.2.2 物理化学修复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琯溪蜜柚园铜营养状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1.1.1 土壤样品的采集
        1.1.2 叶片样品的采集
        1.1.3 果实样品的采集
        1.1.4 商品有机肥样品的采集
        1.2 测试项目与方法
        1.2.1 土壤和有机肥样品的测定
        1.2.2 叶片样品的测定
        1.2.3 果实样品的测定
        1.3 养分分级标准
        1.4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蜜柚园土壤基础理化性状
        2.2 蜜柚园土壤铜素含量
        2.2.1 蜜柚园土壤全铜含量
        2.2.2 蜜柚园土壤有效铜含量
        2.2.3 蜜柚园土壤有效铜含量的影响因素
        2.3 蜜柚叶片铜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2.3.1 蜜柚叶片铜含量
        2.3.2 蜜柚叶片铜含量的影响因素
        2.4 蜜柚果实铜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2.4.1 蜜柚果实铜含量
        2.4.2 蜜柚果实铜含量的影响因素
        2.4.3 果实铜含量与蜜柚品质的关系
    3 讨论
        3.1 影响土壤铜素有效性的因素
        3.2 铜积累导致果实粒化的可能原因
第三章 琯溪蜜柚园硼素营养状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与方法
        1.2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蜜柚园土壤有效硼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2.1.1 蜜柚园土壤有效硼含量
        2.1.2 影响土壤有效硼含量的因素
        2.2 蜜柚叶片硼素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2.2.1 蜜柚叶片硼含量
        2.2.2 影响叶片硼含量的因素
        2.3 蜜柚果实硼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2.3.1 蜜柚果实硼含量
        2.3.2 影响蜜柚果实硼含量的因素
    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外源钙对花椰菜铜胁迫的缓解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Cu~(2+)胁迫对植物伤害
        1.1 Cu~(2+)对植物生长和光合色素的抑制作用
        1.2 Cu~(2+)对植物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1.3 Cu~(2+)对植物酶系统的影响
        1.4 Cu~(2+)对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2 植物对Cu~(2+)胁迫的适应机理
    3 Ca~(2+)在植物抗Cu~(2+)中的作用
        3.1 钙信号概述
        3.2 Ca~(2+)在植物非生物逆境中的作用
    4 增钙技术在植物抗Cu~(2+)中的应用
        4.1 增钙方式及浓度的选择
        4.2 钙盐的选择
    5 Ca~(2+)对Cu~(2+)胁迫的缓解作用及相关机理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花椰菜对Cu~(2+)胁迫的生理响应
    1. 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材料培养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Cu~(2+)对花椰菜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2.2 不同浓度Cu~(2+)对花椰菜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3 不同浓度Cu~(2+)对花椰菜幼苗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2.4 不同浓度Cu~(2+)对花椰菜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5 不同浓度Cu~(2+)对花椰菜幼苗叶片和根系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第三章 Ca~(2+)缓解花椰菜幼苗Cu~(2+)胁迫伤害适宜浓度的筛选
    第一节 Ca~(2+)对Cu~(2+)胁迫下花椰菜幼苗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培养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外源Ca~(2+)对Cu~(2+)胁迫下花椰菜幼苗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2.2 不同浓度外源Ca~(2+)对Cu~(2+)胁迫下花椰菜幼苗地下部生长的影响
        2.3 不同浓度Ca~(2+)对Cu~(2+)胁迫下花椰菜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第二节 Ca~(2+)对Cu~(2+)胁迫下花椰菜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培养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Ca~(2+)对Cu~(2+)胁迫下花椰菜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2.2 不同浓度Ca~(2+)对Cu~(2+)胁迫下花椰菜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2.3 不同浓度Ca~(2+)对Cu~(2+)胁迫下花椰菜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第三节 Ca~(2+)对Cu~(2+)胁迫下花椰菜幼苗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外源Ca~(2+)对Cu~(2+)胁迫下花椰菜幼苗叶片MDA含量和膜透性大小的影响
        2.2 外源Ca~(2+)对Cu~(2+)胁迫下花椰菜幼苗叶片O_2~-产生速率和H_2O_2含量的影响
        2.3 外源Ca~(2+)对Cu~(2+)胁迫下花椰菜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4 花椰菜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与保护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Ca~(2+)和钙效应剂对Cu~(2+)胁迫下花椰菜幼苗的生理调控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Ca~(2+)和钙效应剂对Cu~(2+)胁迫花椰菜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2.2 Ca~(2+)和钙效应剂对Cu~(2+)胁迫花椰菜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2.3 Ca~(2+)和钙效应剂对Cu~(2+)胁迫花椰菜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2.4 Ca~(2+)和钙效应剂对Cu~(2+)胁迫花椰菜幼苗叶片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参与发表的文章
致谢

(8)不同平菇菌糠施用量对辣椒长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辣椒品种
    1.2 平菇菌糠
    1.3 供试肥料
    1.4 田间试验
    1.5 测量指标及方法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辣椒生长株高、茎粗的影响
    2.2 对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3 对辣椒叶片POD活性的影响
    2.4 对辣椒叶片CAT活性的影响
    2.5 对辣椒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2.6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3.1 对辣椒株高、茎粗、叶绿素的影响
    3.2 对辣椒POD活性、CAT活性、MDA含量的影响
    3.3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9)锌、铁、铜复合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
第一章 前言
    1.1 重金属的主要来源
        1.1.1 大气中重金属沉降
        1.1.2 污水灌溉
        1.1.3 固体废弃物污染
        1.1.4 农用物资影响
    1.2 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定义
    1.3 锌、铁、铜污染的植物效应
    1.4 锌、铁、铜污染对植物的影响及机理
        1.4.1 植物对锌、铁、铜的吸收与积累
        1.4.2 锌、铁、铜对植物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1.4.3 锌、铁、铜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4.4 锌、铁、铜对植物细胞膜透性影响
        1.4.5 锌、铁、铜对植物渗透调节物影响
        1.4.6 锌、铁、铜对植物活性氧及其清除系统的影响
        1.4.7 锌、铁、铜对植物多胺影响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植物材料的培养及处理
    2.2 实验方法
        2.2.1 种子萌发率及幼苗生长的检测
        2.2.2 锌、铁和铜含量的检测
        2.2.3 MDA 含量的检测
        2.2.4 根细胞活力检测
        2.2.5 ROS 含量的检测
        2.2.6 抗氧化酶活性的检测
        2.2.7 细胞壁 POD,DAO 和 PAO 活性的检测
        2.2.8 质外体·OH 和 H2O2含量的检测
        2.2.9 质外体抗氧化酶活性的检测
        2.2.10 渗透性调节物的检测
        2.2.11 脯氨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检测
        2.2.12 数据处理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种子萌发率及幼苗生长的变化
    3.2 小麦根、叶中锌、铁和铜含量的变化
    3.3 MDA 含量和细胞活力的变化
    3.4 ROS 含量的变化
        3.4.1 ·OH和 H2O2含量的变化
        3.4.2 O 2含量的变化
    3.6 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3.7 细胞壁 POD,DAO 和 PAO 活性的变化
    3.8 质外体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3.9 渗透性调节物的变化
    3.10 脯氨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第四章 讨论与分析
第五章 主要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10)外源一氧化氮对番茄幼苗铜胁迫缓解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植物中的铜
        1.1.1 自然界中的铜元素
        1.1.2 植物中铜的吸收和运输及分布
        1.1.3 植物体中铜的生理功能
    1.2 铜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1.2.1 铜胁迫对植物生理结构的影响
        1.2.2 铜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1.2.3 铜胁迫对植物养分吸收的影响
        1.2.4 铜污染现状现状
    1.3 植物对铜的耐性解毒机制
        1.3.1 铜离子的区域分布
        1.3.2 抗氧化系统
        1.3.3 鳌合作用
        1.3.4 根系分泌物
    1.4 植物 NO研究进展
        1.4.1 NO的理化性质
        1.4.2 植物体内 NO的来源
        1.4.3 NO在植物体内的信号转导途径
    1.5 植物中 NO的生理作用
        1.5.1 NO在植物体中的分布
        1.5.2 植物中 NO生理生化作用
        1.5.3 NO与植物激素
        1.5.4 NO与植物逆境胁迫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外源NO对番茄幼苗铜胁迫的缓解效应
        2.1.1 材料培养
        2.1.2 试验方法
    2.2 测定项目和方法
        2.2.1 植株生长量的测定
        2.2.2 亚细胞结构的分离
        2.2.3 植株元素含量的测定
        2.2.4 植株中形态的提取及测定
        2.2.5 根系分泌物的收集与测定
        2.2.6 植物中根系和叶片超微结构观察
        2.2.7 植株根系结构的分析
        2.2.8 番茄幼苗植物螯合肽的测定
        2.2.9 植株中的激素变化的测定
        2.2.10 植株根中氨基酸种类和含量的测定
        2.2.11 营养液中 Cu 含量和 EC 值的测定
        2.2.12 植株根活力的测定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营养液中铜浓度和 EC 值的影响
        3.1.1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营养液中铜浓度的影响
        3.1.2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营养液中 EC 值的影响
    3.2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
        3.2.1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3.2.2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根系结构和根系活力影响
        3.2.3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根系和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3.3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铜吸收分配的影响
        3.3.1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铜含量和累积量的影响
        3.3.2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铜的亚细胞分布的影响
        3.3.3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铜形态的影响
    3.4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铁、锌、锰吸收分配的影响
        3.4.1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铁含量和累积的影响
        3.4.2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锌含量和累积的影响
        3.4.3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锰含量和累积的影响
        3.4.4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铁的亚细胞分布的影响
        3.4.5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锌的亚细胞分布的影响
        3.4.6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锰的亚细胞分布的影响
    3.5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3.5.1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中植物螯合肽的影响
        3.5.2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3.5.3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根系和叶片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5.4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中激素含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营养液中 Cu 含量和 EC 值的影响
    4.2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 Cu 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4.3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4.3.1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
        4.3.2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植物螯合肽的影响
        4.3.3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激素的影响
        4.3.4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氨基酸的影响
        4.3.5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4.4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矿质元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铜污染对辣椒产量、铜累积及叶片膜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外源水杨酸对铜胁迫下菊芋的调控效应及其耐铜机理研究[D]. 李文文.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2)
  • [2]菠菜幼苗的铜胁迫响应机理及其调节效应研究[D]. 公勤. 湖北大学, 2021(01)
  • [3]铜胁迫对陆地棉抗氧化代谢和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其在体内的分布[D]. 袁长凯.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4]庞庄矿区飞灰对小麦幼苗及其叶际微环境的影响研究[D]. 韩筱璇.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5]NaCl胁迫下4种辣椒POD同工酶谱及活性分析[J]. 隋益虎,吴雪艳,胡能兵,唐金宝.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8(12)
  • [6]琯溪蜜柚果园铜、硼营养状况的研究[D]. 程琛. 福建农林大学, 2018(01)
  • [7]外源钙对花椰菜铜胁迫的缓解作用[D]. 林琳琳.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1)
  • [8]不同平菇菌糠施用量对辣椒长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J]. 侯立娟,姚方杰. 浙江农业学报, 2014(06)
  • [9]锌、铁、铜复合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D]. 马海珍. 西北师范大学, 2014(06)
  • [10]外源一氧化氮对番茄幼苗铜胁迫缓解效应的研究[D]. 姜春辉. 山东农业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铜污染对辣椒产量、铜积累及叶膜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