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寿研究最新发现(论文文献综述)
李悦[1](2021)在《基于人口结构变化的我国长寿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我国的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口占比逐年增加,各个年龄段人口的死亡率逐渐降低,尤其是老年人口的死亡率降低的较为明显,降低幅度相对较大,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长寿风险将会对我国整个养老保险体系造成巨大的冲击,无论是对政府、企业还是保险公司来说,都将会导致养老金的支付期被延长,增加管理养老金的困难,阻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有关长寿风险研究的理论基础部分,包括概念、特点、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和死亡率预测的相关理论模型。随后基于人口老龄化背景对长寿风险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近些年来中国的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不断升高、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死亡率下降等多个角度,对长寿风险进行了定量分析。接着基于Carter Lee-死亡率预测模型对我国男性和女性人口各个年龄段未来几年的人口死亡率进行预测,并运用Gompertz模型对65岁及以上高年龄群体的人口死亡率曲线进行修匀。再根据男性和女性未来人口死亡率的数据预测结果,编制寿命表,分性别对未来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行测算。最后通过基金积累制度下,养老金个人账户收支平衡的原理测算长寿风险对养老金个人账户造成的影响,从而来量化长寿风险。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的老龄化问题严重,老年人口的占比和老年抚养系数逐年增加,无论是男性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还是女性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都是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第二,从整体来看,中国人口的死亡率是呈现逐渐下降的态势,在低高年龄区间男性和女性死亡率的降低速率有着明显的差别,同一年龄区间男性的人口死亡率相对更高一些。第三,编制寿命表中的结果显示中国未来五年期间每隔一年寿命增加0.2岁左右。第四,由于实际寿命比制度设计下的平均预期寿命要高,长寿风险会对养老金个人账户造成一定的支付缺口,伴随着两者差距的增大,支付缺口也会随之扩大。因此提出相应的建议:第一,政府需要加大在养老和医疗保障措施方面的投入,积极推动老龄产业的发展,对老龄产业的发展提供降低贷款利息、提供补贴等政策方面的支持。第二,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行业的保障模式,提升养老保险的覆盖率。第三,科学地调整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结构,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第四,利用科学技术改善人口死亡率的数据统计工作,规范数据统计口径,弹性灵活地对退休年龄进行适当的调整。
张圆[2](2020)在《中国居民健康资本统计测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经济中,人力资本被公认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具有关键作用。教育资本与健康资本并称人力资本的两大核心要件,其分别由受教育程度和健康水平两个维度刻画人力资本投资带给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和获益能力提升。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教育资本做了广泛深入地讨论,而健康资本则长期被置于人力资本研究的边缘。究其原因,与可由教育年限等代理指标直观衡量的教育资本相比,对健康资本的有效统计测度面临更大挑战。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人口健康水平的普遍提升,健康资本的经济作用持续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对健康资本的数据需求也日益迫切。显然,对健康资本进行统计测度并识别其经济效应,不仅可对已有聚焦教育资本的人力资本研究进行补充完善,更有助于为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寻找新的支撑点。我国人口众多,总量上堪称人力资本大国,通过健康资本投资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具有巨大潜力与经济价值。开展健康资本统计测算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健康资本对国民福祉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而可为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与持续性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通过提高人民健康资本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可作为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加快健康人力资源建设、促进健康产业发展、进一步释放健康资本的经济产能,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力图将健康这一关键要素纳入制定各项宏观政策的统筹规划。该战略的提出,为构建并完善我国健康指标体系、促进国民账户发展、推动健康资本研究提供了强大动力与良好契机。鉴于健康资本对我国经济发展与国民健康的重大意义,本文对我国居民健康资本统计测度开展专题研究,进而由其变化趋势与省际差异考察我国居民健康资本变化特征,最终揭示我国健康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影响强度。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从健康资本角度推动经济统计与健康经济学理论的交叉研究。其现实意义在于,在“健康中国”视域下考察我国居民健康水平及人口老龄化情况,选取健康资本视角审视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基于健康资本测度这一经济统计路径为落实“健康中国2030”战略提供数据支持与决策参考,为我国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思路。论文共分七章,其结构安排如下:第1章,导论。作为全文的总体纲要,首先介绍论文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进而对健康资本领域的代表性文献进行系统性回顾与梳理。在此基础上,确立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给出整体研究框架,明确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最后,就研究难点与创新点进行说明。第2章,健康资本的理论基础。本章旨在构建健康资本研究机制的基本分析框架。首先,从微观个体视角阐述健康资本对个人效用、身体健康、劳动工作等方面的作用。介绍健康资本理论模型的关键参数,指出其对健康资本的影响。随后,从宏观角度分析健康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厘清其与物质资本、教育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关系。最后,结合二者之间的关系,从微观到宏观分析健康资本的经济作用机制,为后文健康资本测度及其经济效应分析提供理论基础与思路。第3章,中国居民健康资本存量与流量测度。本章以联合国包容性财富概念体系下的健康资本核算方法为基础,构建理论模型阐明健康资本的测度逻辑,给出健康资本核算方法的理论依据。进而,利用我国微观调查数据及疾病死亡风险数据,以统计生命价值法为基础并结合保险精算模型的生命年金理论,对我国居民健康资本的存量及流量进行测度,并讨论不同时期内健康资本变化模式与演进趋势。本章测算结果,可为后续章节分析提供有益思路与坚实的数据支持。第4章,中国居民健康资本内生折旧率估算及成因分析。健康资本折旧率是健康资本估算研究的核心参数,对确保健康资本测度结果至关重要。本章根据永续盘存法估算我国居民健康资本折旧率,深入剖析其各类影响因素,并利用折旧率估算结果外推2014-2018年度我国人均健康资本存量与流量,对第三章给出的健康资本测度序列进行必要的更新与扩展。第5章,健康资本的省际差异及空间关联效应。本章结合官方宏观统计数据估算各省区人均健康资本存量,据以比较健康资本省际差异。进而借鉴人力资本溢出效应理论,提出健康资本空间相关假说,结合统计生命价值法思想,建立健康资本空间理论模型。最终,基于该模型对健康资本空间相关性进行检验,通过不同空间权重矩阵对健康资本空间相关效应进行分析。第6章,中国居民健康资本对经济发展影响研究。本章基于健康资本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健康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首先测算各类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考察健康资本与物质资本及教育资本之间的关系,计算各类投入要素间的要素替代弹性。进而,测算我国各省区健康资本生产效率,比较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下健康资本生产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理念与“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要求,给出相应政策建议。第7章,结论与展望。本章总结归纳前述各章的研究结果,从理论与实证分析两方面进一步提炼主要结论,明确有关健康资本的政策空间,并对该领域未来研究进行展望。论文主要结论与认识:(1)近二十年来,我国居民人均健康资本呈缓慢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健康死亡风险率上升令“享乐主义”工资年龄提前,健康投入的边际产出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导致青年人群健康资本总量不足,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导致健康资本增长乏力。(2)我国居民健康资本折旧率受年龄、性别、健康投资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同龄男性折旧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长,折旧率在中青年时期并无明显增长,但在高龄时期呈现快速上升;包含长寿风险因素后,健康资本折旧速率放缓,且折旧率表现出更显着的性别差异,女性长寿风险更高且折旧率更低。(3)我国各省区健康资本存在明显差异与空间关联效应:发达地区健康资本的市场潜能较高,吸引大规模人口流入和健康资本攀升,促进了该类地区的经济发展;然而,其同时给健康资本流出的欠发达地区带来负面影响。(4)随着我国经济逐渐转向高质量发展,健康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提升。尽管健康资本与教育资本很难相互替代,但其对物质资本的替代作用逐步增强。在包含健康资本的内生经济增长框架下,发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技术效率之间仍存在一定扭曲,经济产出效率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论文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推进健康中国战略,不仅要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等宏观方面入手,更要从个体角度提升居民健康的获得感与幸福感,综合整治城乡环境卫生情况,集中治理土壤、大气、水资源等环境污染,拓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完善二胎政策,增加青年人口比重,以充分释放青年人群的健康经济产能。未来研究中,可在已有健康资本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健康资本同劳动力供给、收入分配、医疗卫生政策等方面的关系,深化各资本投入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健康资本视域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邓新航[3](2019)在《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观音图像的演变是印度佛教艺术中国化最具典型性的代表,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演变时期是唐宋,此间是观音图像体系系统化、规范化和多变化的重要阶段。唐宋正值巴蜀地区佛教艺术发展的繁荣期,在佛、菩萨、罗汉等诸多造像题材中,尤以观音造像表现得最为突出,与其他地区相比,其突出价值体现在:造像遗存数量巨大、造像题材种类繁多、造像谱系流变有序、造像组合丰富多变。唐宋巴蜀观音图像体系庞杂,可分为四个大类,且不同观音类别在题材种类、信仰形态、兴衰时间、区域分布、组合形式、造型样式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同表现。其一,巴蜀圣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以“称名救难型”为主。此类观音造像在巴蜀遗存数量最多,分布区域最广,延续时间最长,其形象以一手持杨柳、一手持净瓶且头戴化佛冠的样式为主。除了最为常见的单尊观音外,还有在此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双观音和多观音,以及观音与地藏、阿弥陀佛、药师佛、文殊菩萨等不同尊像的多种组合,包括观音救难图像等。就单尊圣观音造像而言,其造型风格演变可大致分为六期七段,且不同时期在区域分布、造型样式等方面各具特点。双观音与多观音主要在唐代流行,是民众希冀观音救助速度加快、救助范围扩大的直接体现。观音与其他尊像的组合集中流行于盛唐至五代,尤以观音与地藏组合最受欢迎。这些组合在正统经典中找不到相应来源,不仅体现出民众信仰需求的多样性、功利性、现实性,同时也体现出观音信仰与其他信仰相互吸收与融合的包容性。观音救难图像仅在晚唐、五代时有少量发现,可见其在蜀地并不流行。其二,巴蜀密教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为“密仪持咒型”。巴蜀是除敦煌以外的唐宋密教观音造像的重要流布区域,目前发现了千手观音、不空羂索观音、如意轮观音、十一面观音、马头观音等多种题材。巴蜀密教观音造像的渊源在两京地区,故其出现时间要普遍晚于中原。从构图内容看,除千手观音造像外,巴蜀其他密教观音造像并没有发展出敦煌那样的经变或曼荼罗形式,这与蜀地民众的信仰选择和信仰目的有关。从造型样式看,巴蜀密教观音造像在相对严格遵循造像仪轨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石窟艺匠自己的理解与创造。从时间发展看,蜀地密教观音造像初兴于武周、盛唐,繁荣于中唐至五代,宋代也有延续,但在时间上有缺环。具体来看,不同观音题材在蜀地的时空分布有别:千手观音造像流传最广,盛唐在川北出现,中唐集中在川西,晚唐集中在川南和川中,五代则集中在川东,宋代迅速衰落;如意轮观音造像大致于盛唐后期出现,在五大区域均有分布,但整体数量不多,主要集中在中晚唐和南宋早期这两个时间段;十一面观音造像遗存较少,但出现了其化现圣僧的造像,为它处鲜见;不空羂索观音造像于晚唐出现,主要在川中资中和川东大足地区流行,且时代有先后,前者集中于晚唐至五代初,后者集中于五代至两宋;马头观音造像于南宋才开始出现,主要在明王系统中流行。其三,巴蜀本土观音图像类,其突出特征是民间性。本土观音是唐代以来在中国新出现的一大观音类型,是古代艺匠和民间信徒的共同创造,最具本土特色。目前在巴蜀出现了白衣观音、水月观音、数珠手观音,以及观音群像窟中以各种手姿持物所命名的不同观音题材。唐代白衣观音造像在蜀地的最新发现,对探讨其形象起源有重要意义。白衣观音形象可能在盛唐前期或更早就已在两京地区产生,吴道子应当绘制了此类画像,并将其传播到蜀地。巴蜀白衣观音造像的演变可分三期:中唐在眉山、安岳等地零星出现,流行一手托钵、一手持柳于胸且站立的造型;唐末、五代大量出现,集中分布在川西眉山、川中内江和川东安岳、大足等地,立姿、坐姿均有,流行双手持莲的造型;宋代在川东局部繁荣,造型各异,并与其他观音形象发生融合。水月观音形象的首创者并不是中唐周昉,可能也与吴道子有关。大约在中唐后期,成都地区就有水月观音壁画的绘制,目前蜀地石窟中现存有多尊晚唐水月观音造像;蜀地水月观音造像构图突出表现的是主尊、背光和岩座,而竹子、流水等背景元素则较少塑造;水月观音造像在蜀地分布较广,集中流行于唐末至五代、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这两个时段,且不同时期造型姿态还有丰富变化。观音群像窟独具时代性和地域性,时间上集中在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地域上局限在大足,是当时活跃于川东一带文氏家族石窟艺匠的创造。此类洞窟中一般对称塑造十尊手姿持物均不相同的等身观音像,营造意图大都是为了满足民众的现世利益,其文本依据虽与千手观音经轨有关,但它们大都脱离了密教属性。至于数珠手观音造像,由于其具有特殊的信仰功能,因此才能从观音群像窟中独立出来。其四,巴蜀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以“净土往生型”为主。观音在此类造像中是以胁侍菩萨的身份存在,最为常见的就是表现西方净土信仰的相关造像。此外,在释迦三尊像或药师三尊像中,观音也可作为其胁侍。此类观音造像也属于观音图像体系的一部分,在蜀地各个时期都比较流行,但由于其形象特征不很突出,加之蜀地造像残损严重,因此目前要准确辨识出此类观音造像还相当困难。总之,唐宋时期的巴蜀观音图像是观音艺术中国化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
黄晓晓[4](2019)在《上海市崇明地区百岁老人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上海崇明岛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人口结构特点,随着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持续推进,崇明地区的老龄化现象也愈加突显,截至2018年末,崇明户籍总人口67.6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22万人,高龄老人数量不断增长,百岁老人截至2018年10月已达到116人。崇明的高龄老人养老服务体系面临严峻的考验。本研究通过对崇明地区百岁老人生命质量的调查,探讨相关影响因素,并结合访谈实例总结归纳当地百岁老人特点,为地区人群健康生活提供参考,提出完善崇明地区高龄老人养老社会支持体系的政策性意见。方法:通过对崇明地区截至2017年4月的106名百岁老人进行先期认知筛查和上门体检服务,对纳入的正式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的方式进行横断面研究。以一般情况表了解百岁老人的基本情况,SF-36简明健康量表了解生命质量情况,社会支持量表了解老人的社会支持情况,部分最高龄老人的深入访谈了解其共性长寿特征。通过单因素统计、多因素回归分析、pearson相关等统计方法对影响百岁老人生命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崇明地区百岁老人SF-36量表总得分102.208±13.712,根据量表总分值判定标准,总体生命质量水平中等,躯体健康(PCS)总评分181.577±50.271,心理健康总评分(MCS)为277.855±81.636。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影响崇明百岁老人生命质量总评的因素依次是养老形式、饮食偏好口味、所在地区、睡眠不足4h、慢性病、文化、婚姻。2.崇明地区百岁老人的社会支持总得分为34.13±5.376,根据量表结果值判定标准,处于较满意的社会支持水平;总评分及分维度略低于文献资料中四川省都江堰的49例百岁老人均值,t检验显示两组总评分、主观维度均值间有统计学差异。3.社会支持与SF-36各维度间pearson相关统计得出:社会支持总评分与SF-36量表健康维度分(MH)间呈正相关关系;客观支持与SF-36总分、精力维度(VT)及精神健康维度(MH)间呈正相关关系。意味着百岁老人所接受到的物质与精神支持程度越高,心理健康程度越高,生命质量越高。4.社会支持对生命质量总得分回归分析得出:社会支持显着提高了崇明百岁老人总体生命质量情况,社会支持每提高一个水平,生命质量总评得分增加0.676分;客观支持每提高一个水平,生命质量总评得分增加1.394分;主观支持每提高一个水平,生命质量总评得分增加0.656分;支持的利用度对生命质量总得分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影响崇明地区百岁老人生命质量的相关因素综合归纳为:(1)社会人口学因素(性别、婚姻、文化、所在地区、医保)(2)养老形式(3)生活行为方式(饮食习惯、饮酒习惯、睡眠情况、自我健康重视)(4)社会支持(5)地区环境质量;2.崇明地区百岁老人特点包括:(1)良好的人际关系(2)知足自信的心理状态(3)独特的兴趣爱好陪伴养老生活政策建议:一是建议推行家庭互助式公益服务项目,缓解高龄老人家庭独孤感现象;二是强化家居护理队伍技能,有效服务特殊老年群体;三是倡导“学习中养老”文化理念;四是鼓励高龄老人定期参加社区体检,提高自我健康管理意识。
张四朋[5](2019)在《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及空间格局研究 ——以巫山、万州、长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人口流动联系和空间格局的研究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城镇间频繁的人口流动将各流入地、流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人口流动网络,对人口流动网络特征的刻画有利于更深入地研究人口流动联系和空间格局。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在区域上从东南沿海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尺度上从省际尺度向省内、县域尺度转移。重庆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城镇化速度快、人口流动频繁,市内各县域人口流动空间格局差异较大。为此,从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现状出发,凝练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及空间格局研究的基本科学问题,构建县域人口流动的复杂网络模型,建立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评价的技术路线,分析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的整体、局部、节点特征,提出基于人口流动网络特征的空间格局规划策略。1)选择研究样本,构建县域人口流动网络模型。对重庆29个县域人口流动的现状格局进行分析,选择人口现状分布和人口流动程度处于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的万州、长寿、巫山作为研究样本。总结出研究样本人口流动在县域整体、局部地区、乡镇个体层面存在不同的特征。其中县域整体,县域人口流动规模差异明显、人口大量向城区集聚;局部地区,人口净流入乡镇在空间上被人口净流出乡镇所环绕;乡镇个体,部分乡镇人口规模与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定位不匹配。基于上述特征以研究样本县域内乡镇(中心城区)为网络“节点”,乡镇(中心城区)间人口流动的方向和大小为网络“连线”,构建有向加权型县域人口流动复杂网络模型。2)建立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评价指标体系。从整体、局部和节点三个层面对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进行刻画。主要结论有:整体层面万州、长寿人口流动网络呈现小世界特性、整体联系态势较强,三个县域人口流动网络均具有择优连接性、人口向城区集聚趋势强;局部层面各县域人口流动网络内部均形成了大小不一的联系紧密组团;节点层面乡镇(中心城区)对人口流动影响力差距大、等级化特征明显,多部分乡镇人口向区域内极少一部分乡镇(中心城区)流动,乡镇对人口流动影响力存在全域和局部的差异。3)基于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总结县域人口流动空间格局,提出县域人口流动空间格局的趋势判断和规划指引。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模型进行空间可视化处理,总结县域人口流动空间格局特征:在整体特征上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空间疏密差异明显;在社团特征上人口流动联系呈现明显的近域特征;在节点特征上人口流动影响力较强节点呈现少量空间集聚。基于此对县域人口流动空间格局作出几点趋势判断:不同县域的人口流动网络会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强在网络整体上联系更加紧密、社团规模逐渐变大、节点差距开始缩小;人口流动网络空间格局在不同阶段会呈现“单核心集聚—点轴式流动—多等级联动”的模式特征。基于人口流动网络的空间格局规划指引主要有:寻求合理的乡镇点轴发展模式,缓解人口向中心城区过度集聚;培育人口流动社团内特色城镇,作为就近城镇化的重要支撑;促进人口流动网络化发展,支撑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本文对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及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理论层面将人口流动、空间格局相关理论与复杂网络理论相结合用于县域尺度人口流动的研究;方法层面探索了复杂网络原理和方法在县域人口流动研究中的交叉应用,建立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评价的技术路线;实践层面,以重庆三个县域为例实现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评价及空间格局的可视化表达,并提出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与空间格局规划指引,希望为县域城镇体系、就近城镇化等提供决策思路。
冯力[6](2019)在《随机利率下长寿风险和利率风险的综合免疫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科学技术及医疗条件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口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国民平均寿命不断延长。再加上生育率下降等其他原因,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深。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为保险公司孕育了巨大的年金市场,但同时也给保险公司带来了难题:新一轮给付高峰期的到来和产品定价难度增大。投保人群死亡率的长期持续改善会导致系统性长寿风险,一方面,系统性长寿风险会使保险公司的年金负债增大,对保险公司的财务产生巨大压力,保险公司的资金流动性和偿付能力都将受到非常严峻的考验。但另一方面,传统寿险产品在面临长寿风险时预期的未来给付支出却下降,这为我们优化保险公司业务结构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那就是自然对冲。另外,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金融立法日趋完善,利率逐步实现市场化。金融业务创新加快,产品形式层出不穷。保险业在资产端和负债端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负债端,业务结构不均衡,高储蓄、低保障、快返现的产品受到市场青睐,噱头性产品也频频出现,虽然在监管当局让保险回归保障的基调下有所改善,但保险公司的业务和结构仍然值得我们关注。在资产端,险资在资本市场兴风作浪、快进快出,导致资产负债的风险特征发生了新的变化。利率环境的复杂多变和保险市场的激烈竞争导致资产和负债容易脱节,资产收益波动变大与负债成本刚性的矛盾凸显。保险公司面临着更大的错配风险,这使得保险公司更难让资产和负债实现匹配。长寿风险可根据承受的主体和范围划分为个体长寿风险和系统性长寿风险,系统性长寿风险是指死亡发生率改善的实际经验高于预期而使保险公司遭受非预期损失的风险1,个体长寿风险是指个体退休后实际寿命高于预期而产生的生活费用增加的风险。个体长寿风险往往是可以通过大数法则进行分散的,个体通过购买年金将自身长寿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对大量同质的个体长寿风险进行聚合、分散,从而保证经营的稳定性。而当投保群体的实际平均余命高于预期平均余命时,就产生了系统性长寿风险,保险公司无法通过大数法则去分散,承保业务规模越大就会导致未来损失越大。基于以上所有情况,本文提出了兼顾长寿风险和利率风险的综合免疫策略。在理想化状态下,综合免疫策略就是使保险公司的盈余不随死亡率和利率的变动而变动,达到对长寿风险和利率风险免疫的效果。而综合免疫策略又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在负债端先实现免疫,负债同时承受长寿风险和利率风险,而负债端的年金产品和寿险产品随死亡率变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我们正好利用这一性质组合两种产品,以实现负债整体对长寿风险的免疫;第二步是在资产端和负债端联动实现对利率风险的免疫。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是导论,阐述了在人口死亡率持续改善、人均寿命不断延长和复杂利率环境的背景下,保险公司的经营面临着巨大的长寿风险和利率风险。而长寿风险的应对方案很多,包括资本市场方法、保险公司自保或对冲、死亡率预测模型的改进等。而本文以自然对冲策略中的死亡率免疫法为切入点,将保险公司的长寿风险和利率风险一起纳入研究,并在本章节末尾指出了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主要分析长寿风险和利率风险对我国寿险公司的影响;商业年金和传统寿险产品的定价与准备金评估死亡率基础是《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然而经验生命表是静态的,对于未来人口死亡率的预测具有滞后性,这种滞后性体现在老产品和新产品两个方面。第一,对于老产品,定价是基于前一套生命表,准备金评估确是基于最新生命表,而真实死亡率又是动态变化的。对于新产品,定价和准备金的评估目前是基于最新生命表,但在下一套生命表制定之前,死亡率又是逐年变化的。寿险公司的中长期保单占比很大,这种滞后性会随着老龄化现象的日益加深和保险期限的长时间跨度而越来越明显,大量的中长期保单可能产生巨大的死差损(益)。首先,本章用我国人身保险业三套经验生命表说明死亡率改善的情况,证明长寿风险确实存在且严重;其次,通过简单比较在三套经验生命表死亡率假设下,寿险公司年金产品和传统寿险产品定价及准备金缺口来研究长寿风险对寿险公司经营的重要性,并指出现有定价和准备金评估所使用静态生命表的缺陷。最后,本章还研究了利率风险对寿险公司产品定价和准备金评估的影响。我们发现,死亡率变动时,年金产品和传统寿险产品准备金缺口是相反的,根据马克维兹理论,当风险因子间负相关时,可以减少或分散风险。因此,如果恰当地利用这种负相关性,就可以减小风险流入敞口,实现高效的风险控制。年金产品和寿险产品的精算现值关于死亡率是负相关的,这为后续引入免疫模型做了很好的铺垫。第三章,我们首先介绍了利率风险免疫模型的理论,并将利率风险免疫的思想移植到死亡率上,建立死亡率免疫模型。然后,假设保险公司只经营年金产品和寿险产品,使用泰勒展开式对整体负债进行研究,引申出死亡率久期和凸度的概念,并求解出死亡率免疫模型的最优寿险负债占比和年金负债占比。最后,我们将长寿风险和利率风险同时考虑,建立了兼顾长寿风险和利率风险的综合免疫模型,分别采用了二元泰勒展开式和久期缺口优化的方法去研究,最终得出两种方法下的最优年金负债占比和寿险负债占比,并且给出了资产负债关联的方式。在资产驱动负债的战略下,公司资产端的久期确定后,负债端的产品组合和公司整个财务杠杆也就必须匹配;在负债驱动资产的战略下,当负债端的业务策略确定好后,资产端的久期和公司整个财务杠杆也必须确定与负债端匹配。第四章,也是本文最为核心的部分,本章在随机利率下构建综合免疫策略。首先,我们介绍了随机利率模型和动态死亡率预测模型,并用CIR模型和Lee-Carter模型对利率和死亡率进行了预测,为综合免疫策略数值分析做准备。然后,我们假设寿险公司年金产品和寿险产品的具体情况,在二元泰勒展开式和久期缺口优化综合免疫策略下求解出年金产品负债和寿险产品负债的最优占比。当寿险公司维持这一产品组合比例时,该公司的整体负债实现免疫,即不随死亡率变动而变动。另外,我们还分析了与之对应的资产负债联动策略,画出了各负债端产品组合、资产端久期和资产负债比的关系图。最后,我们对综合免疫略中比较关键的两个数值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久期的敏感性分析主要围绕投保年龄、保险期限和延期时间三个因素进行分析,最优组合比例敏感性分析主要围绕了投保年龄、保险期限和是否存在基差风险三个方面。第五章,我们检验了综合免疫策略的效果,并给出对比和评价;将综合免疫前的准备金分布和综合免疫后的分布进行对比分析,将综合免疫模型和单一的死亡率免疫模型进行对比,主要比较的统计量为均值、标准差、95%置信度下的Va R。第六章,得出本文的结论并给出相关建议。本文的结论是:第一,综合免疫策略确实是一个管理长寿风险和利率风险的一个很好的策略,它能降低保险公司负债的波动,能让资产负债进行联动,让盈余不受死亡率波动和利率波动的影响。并且综合免疫策略不需要成熟的资本市场,不需要保险公司寻找交易对手,也无需交易成本。第二,相比单独只进行死亡率免疫的策略,综合免疫策略的结果更可靠。因为利率的波动加剧了长寿风险,综合免疫策略下每销售一张年金需匹配的寿险保单张数高于单一死亡率免疫策略下的寿险保单张数,这说明存在利率风险时的长寿风险更大,单一死亡率免疫模型低估了长寿风险。最后,笔者针对目前中国寿险公司、市场和监管部门提出相关建议。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简化分析,着重阐明死亡率免疫的方法和效果,不拘泥于细节的处理。笔者借鉴国外的处理方法,我们假设寿险投保人群和年金投保人群无显着差异(无逆选择即不存在基差风险)。定价的死亡率是用Lee-Carter模型预测出来的,在考虑死亡率动态变化的情形下来研究综合免疫策略,此处年金产品和寿险产品定价共用一条死亡率曲线。此外,在金融市场不断波动的情形下,保险公司面临着利率风险,因此我们将利率风险考虑进来,通过CIR模型对利率进行预测并将其用于定价,这样弥补了固定预定利率不符合现实情况的这一缺陷。本文并没有对于凸度做过多的研究,当利率和死亡率变动较大时,可能误差较大。在一元泰勒展开式下,二阶导可以用凸度来很好地度量研究;但在二元泰勒展开式下,二阶的免疫很难度量,特别是二阶混合偏导很难处理。因此我们还引入了久期缺口分析模型,总体来讲本文的研究还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黄理杰[7](2019)在《琼玉膏通过Klotho/FGF-23信号通路延缓斑马鱼衰老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琼玉膏(由生地黄、蜂蜜、茯苓、人参4种成分组成)对H202诱导氧化损伤的斑马鱼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肾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肾组织Klotho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肾组织Klotho基因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情况,探究Klotho/FGF-23信号通路在琼玉膏延缓斑马鱼衰老中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开拓琼玉膏抗衰老分子机制研究的新领域。方法:模型:选取3月龄成年斑马鱼H202刺激,检测4周存活率和氧化应激水平。同时观察7个不同浓度琼玉膏对斑马鱼存活率的影响。确定最佳H202浓度,设立琼玉膏高、中、低浓度用于后续研究,并确定正式实验高、中、低浓度具体琼玉膏浓度值。分组:共5组,A:正常对照组,B:模型组(200 μ M H202),C:低浓度琼玉膏组(100 μ g/ml琼玉膏+200 u M H202),D:中浓度琼玉膏组(200 μ g/ml琼玉膏+200 μ M H202),E:高浓度琼玉膏组(400 μ g/ml琼玉膏+200μM H202),每组斑马鱼20尾(雌雄各半)。饲养与给药方法:成鱼于28℃恒温系统集中养殖与繁育,PH=7.2~7.6,水电导率550~650 μ s/cm,流动水,明暗交替变化比例为14H:10H。饲料喂养:每日两次,孵化脱壳丰年虾。给药方法:模型组斑马鱼每天8:00am~16:00pm用纯净养殖水孵育8h,16:00pm~次日8:00am用200 μ M过氧化氢养殖水孵育16h,持续6周;低、中、高浓度琼玉膏组斑马鱼每天8:00am~16:00pm分别用100 μ g/ml、2 00 μ g/ml、4 00 μ g/ml琼玉膏养殖水孵育8h,16:00pm~次日8:00am用200 μM过氧化氢养殖水孵育16h,持续6周。检测指标及对应方法:(1)生化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2)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PCR)检测Klotho基因表达水平;(3)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Klotho蛋白表达水平;(4)甲基特异性PCR(Methylm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Klotho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1.琼玉膏浓度梯度预实验结果:0 μ g/ml、100 μ g/ml、200 μ g/ml、400 μ g/ml组,3月龄斑马鱼4周存活率均为100%;琼玉膏浓度为800 μ g/ml、1600 μ g/ml、3200μ g/ml时,3月龄斑马鱼4周存活率低于100%,从数据结果分析,琼玉膏浓度达到800 μ g/ml时可能药物浓度过高,我们确定琼玉膏浓度梯度为:100 μ g/ml为低浓度琼玉膏组,200 μ g/ml为中浓度琼玉膏组,400 μ g/ml为高浓度琼玉膏组。H2O2浓度梯度预实验表明,H2O2浓度在200 μM以下时,斑马鱼4周存活率均为100%,随着H2O2浓度在400 μM或以上时,斑马鱼出现死亡,从结果分析,我们确定选用浓度为200μM H202作为建模衰老斑马鱼的氧化剂。2.斑马鱼血清SOD结果:多组间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0,P<0.01)。对照组与实验组间Dunett(邓尼特)检验显示:模型组vS正常对照组,P=0.000;低浓度琼玉膏组vs正常对照组,P=0.000;中浓度琼玉膏组vs正常对照组,P=0.000;Evs正常对照组,P=0.090;以上数据表明低浓度琼玉膏组及中浓度琼玉膏组SOD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SOD值,且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而高浓度琼玉膏组SOD值几乎接近正常对照组S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高浓度琼玉膏干预下,衰老斑马鱼中的抗氧化酶SOD几乎接近正常值,抗氧化效果较确切。模型组与实验组间Bonferroni(邦弗伦尼)检验显示:模型组vs低浓度琼玉膏组,P=1.000;模型组vs中浓度琼玉膏组,P=0.000;模型组vs高浓度琼玉膏组,P=0.000;低浓度琼玉膏组vs中浓度琼玉膏组,P=0.001;低浓度琼玉膏组vs高浓度琼玉膏组,P=0.000;中浓度琼玉膏组vs高浓度琼玉膏组,P=0.000;以上数据表明低浓度琼玉膏对提高已造成氧化衰老斑马鱼SOD值无明显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浓度琼玉膏组及高浓度琼玉膏组对提高衰老斑马鱼SOD值有明显效果,且高浓度琼玉膏效果优于中浓度琼玉膏,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3.斑马鱼肾组织MDA结果:多组间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0,P<0.01),对照组与实验组间Dunett(邓尼特)检验显示:模型组vs正常对照组,P=0.000;低浓度琼玉膏组vs正常对照组,P=0.000;中浓度琼玉膏组vs正常对照组,P=0.000;高浓度琼玉膏组vs正常对照组,P=0.018;以上数据表明低、中、高三个浓度琼玉膏组MDA值与正常对照组MDA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低、中、高三个浓度琼玉膏组干预下均未能使衰老斑马鱼中的自由基MDA值下降到接近正常水平。模型组与实验组间Bonferroni(邦弗伦尼)检验显示:模型组vs低浓度琼玉膏组,P=1.000;模型组vs中浓度琼玉膏组,P=0.001;模型组vs高浓度琼玉膏组,P=0.000;低浓度琼玉膏组vs中浓度琼玉膏组,P=0.002;低浓度琼玉膏组vs高浓度琼玉膏组,P=0.000;中浓度琼玉膏组vs高浓度琼玉膏组,P=0.056;以上数据表明低浓度琼玉膏组MDA值与模型组MDA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低浓度琼玉膏对降低已衰老斑马鱼MDA值效果不明显;中浓度琼玉膏组及高浓度琼玉膏组对降低已衰老斑马鱼MDA值效果较为确切,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但中浓度琼玉膏组效果与高浓度琼玉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反映可能琼玉膏浓度达到200 μ g/ml以后,增加琼玉膏浓度并不能增加其降低衰老斑马鱼MDA值的效果。4.Real time PCR反应体系检测肾组织Klotho基因表达结果:多组间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0,P<0.01),对照组与实验组间Dunett(邓尼特)检验显示:模型组vs正常对照组,P=0.000,低浓度琼玉膏组vs正常对照组,P=0.000,中浓度琼玉膏组vs正常对照组,P=0.000,高浓度琼玉膏组vs正常对照组,P=0.209,以上数据表明,低浓度琼玉膏组及中浓度琼玉膏组肾Klotho基因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而高浓度琼玉膏组肾Klotho基因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低浓度琼玉膏及中浓度琼玉膏对增加肾组织Klotho基因表达效果不确切,但高浓度琼玉膏增加肾组织Klotho基因表达效果较为明显。模型组与实验组间Bonferroni(邦弗伦尼)检验显示:模型组vs低浓度琼玉膏组,P=1.000;模型组vs中浓度琼玉膏组,P=0.000;模型组vs高浓度琼玉膏组,P=0.000;低浓度琼玉膏组vs中浓度琼玉膏组,P=0.000;低浓度琼玉膏组vs高浓度琼玉膏组,P=0.000;中浓度琼玉膏组vs高浓度琼玉膏组,P=0.000;以上数据表明低浓度琼玉膏对促进衰老斑马鱼的肾Klotho基因表达无明显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浓度琼玉膏及高浓度琼玉膏对促进衰老斑马鱼的肾Klotho基因表达有明显效果,且高浓度琼玉膏组优于中浓度琼玉膏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5.Westen blotting检测肾组织Klotho蛋白表达结果:多组间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0,P<0.01),对照组与实验组间Dunett(邓尼特)检验显示:模型组vs正常对照组,P=0.000,低浓度琼玉膏组vs正常对照组,P=0.000,中浓度琼玉膏组vs正常对照组,P=0.002,高浓度琼玉膏组vs正常对照组,P=0.095;以上数据表明,低、中浓度琼玉膏组肾Klotho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肾Klotho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但高浓度琼玉膏组肾Klotho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肾Klotho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只有高浓度琼玉膏能使衰老斑马鱼肾Klotho蛋白表达水平接近正常水平。模型组与实验组间Bonferroni(邦弗伦尼)检验显示:模型组vs低浓度琼玉膏组,P=1.000;模型组vs中浓度琼玉膏组,P=0.006;模型组vs高浓度琼玉膏组,P=0.000;低浓度琼玉膏组vs中浓度琼玉膏组,P=0.038;低浓度琼玉膏组vs高浓度琼玉膏组,P=0.001;中浓度琼玉膏组vs高浓度琼玉膏组,P=0.382;以上数据表明,低浓度琼玉膏组肾Klotho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组肾Klotho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高浓度琼玉膏组与模型组间肾Klotho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低浓度琼玉膏对增加易造成衰老的斑马鱼肾Klotho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效果,而中浓度琼玉膏及高浓度琼玉膏对增加易造成衰老的斑马鱼肾Klotho蛋白表达水平有较明显效果,且高浓度琼玉膏优于中浓度琼玉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甲基特异性 PCR(Methylm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肾组织 Klotho 基因甲基化结果:在正常:对照组中,表现为部分甲基化,在模型组和低中剂量组表现为全甲基化,在高剂量琼玉膏组表现为部分甲基化。结论:在过去琼玉膏抗衰老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对新的动物模型斑马鱼完善了的琼玉膏浓度梯度预实验,通过观察比较成年斑马鱼的成活率,最终选取100 μ g/ml为低浓度琼玉膏组,200 μg/ml为中浓度琼玉膏组,400 μ g/ml为高浓度琼玉膏组,探索确定了诱导斑马鱼衰老的适当H202浓度为200 μ M。在抗氧化相关指标衰老斑马鱼血清SOD以及肾MDA自由基生产量研究中,可发现中浓度琼玉膏及高浓度琼玉膏对提高氧化衰老斑马鱼SOD值有明显效果,且高浓度琼玉膏效果优于中浓度琼玉膏,高浓度琼玉膏可将衰老斑马鱼血清SOD提高至与正常对照组水平,抗氧化效果较明显。中浓度琼玉膏组及高浓度琼玉膏组对降低氧化衰老斑马鱼MDA值效果较为明显,但琼玉膏浓度达到中浓度200 μ g/ml以后,增加琼玉膏浓度并不能增加其降低衰老斑马鱼MDA值的效果,且低、中、高三个浓度琼玉膏组对降低衰老斑马鱼MDA值均未能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综上所述,琼玉膏对提高衰老斑马鱼抗氧化酶并使其自由基得到一定量清除,证明了琼玉膏可能通过抗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延缓衰老的机制。在过去sirtl/p53信号通路研究琼玉膏延缓斑马鱼衰老的研究基础上,本实验创新研究衰老斑马鱼Klotho/FGF-23信号通路,并发现琼玉膏可提高衰老斑马鱼Klotho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还可一定程度上逆转衰老斑马鱼肾组织Klotho基因甲基化水平,为琼玉膏抗衰老分子机制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关于琼玉膏抗衰老的机制研究,笔者的导师及其团队在过去10年做了很多工作,对琼玉膏抗衰老蛋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及代谢组学等方面有丰富的研究基础,过去实验发现琼玉膏的组方虽然简约,却具有很好抗氧化、抗衰老、美容等功效,从中医机制而言,琼玉膏通过健脾补肾,起到充养先天补后天,调补后天以滋养先天的作用;从现代医学机理而言,琼玉膏可能通过逆转抗衰老基因的甲基化、抗氧化、促进抗衰老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相关信号通路的表达,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本课题是建立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导师“全养生”理念指导下,不断更全面、更深入研究,预期通过科研实验,将琼玉膏这一经典养生古方转化为人们可方便使用的养生保健产品、用品。抗衰老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涵盖我们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琼玉膏是我们研究食疗养生、美容养生等具体养生方式的一个有巨大潜力的切入点,为更全面满足日益增长的人们对健康和美丽的需求,作为古方研究者,应该不断革新、创新研究方法和实践方法,古为今用,为当下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作更大贡献。
张琦[8](2019)在《水文-水动力模型及其在暴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洪水灾害是制约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受地形、水文、气象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西南山区中小流域洪水灾害频发,成为防洪减灾工作的重点部署区域。位于重庆市北部的龙溪河流域近四十年来洪灾形势严峻,如何进一步加强洪水预报,并基于流域内湿地、水库等资源建立完善的防洪工程体系,是龙溪河流域防洪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流域洪水预报的主要方法为建立水文模型和水动力模型,对产汇流和洪水演进等过程进行动态模拟。本文融合水文模型和水动力模型的优点,将水文模型计算得到的流量过程作为水动力模型的入流边界条件,建立水文-水动力串联耦合模型,应用于不同重现期暴雨条件下龙溪河流域的洪水模拟,以二维洪水淹没图的形式直观反映流域的淹没情况,为防洪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湿地建设管理是流域综合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因具有水土涵养和滞洪蓄洪能力,湿地对降低流域的洪水淹没程度具有正向作用,但作用的显着性受到湿地地理位置、蓄水能力、土壤类型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湿地防洪效果的差别较大,需根据流域和湿地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本文基于水文-水动力模型对龙溪河流域双桂湖湿地及周边水库群的防洪效果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湿地对流域中上游的洪水减弱效果显着优于流域下游,梁平区重点防洪区域和林镇的洪水减弱效果明显。湿地防洪作用的研究对流域管理部门利用自然资源对防洪工作进行规划部署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狮子滩水库为龙溪河流域最大的水库,承担着保护下游河道、电站厂房、农村工厂防洪安全的重要任务。采用最新测量得到的库容曲线对狮子滩水库当前调洪方案进行指标复核,并提出将前、后汛期防洪限制水位分别提高0.5m的调洪新方案,经调洪试算,两方案均满足水库及下游河道的防洪要求。采用HEC-RAS二维模型对不同控泄条件下狮子滩水库下游河道进行洪水演进模拟,得到河道及漫滩的洪水淹没图。新调洪方案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基础上,有助于提高水库的社会经济效益,为狮子滩水库调洪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干申启[9](2019)在《工业化住宅建筑可维护更新的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建筑工业化发展至今,发展重点已发生转移扩大,从预制装配化、设计标准化、部品化建造等基础建设性方面扩大至信息化管理、建筑长寿化及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由此,工业化住宅建筑的维护更新对于住宅产业化发展已越发凸显其重要意义,其不仅应成为工业化住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定会成为建筑业绿色发展理念的较高层面追求。论文简单介绍了国内外住宅建筑维护更新领域发展的一般概况,对西方早期工业化住宅的一些优秀更新案例进行了系统性研究。论文对我国居住区更新改造的“有机更新”理论进行了案例研究,对现阶段我国住宅类建筑包括早期采用工业化手法建造的板式住宅更新改造提出一些适应我国国情发展的理念性建议。论文通过对《百年住宅建筑设计与评价标准》的深入研究,首次提出工业化住宅产品可维护更新这一命题,还从推进城市化的客观需求、工业化住宅建筑可维护更新的产业优势、技术优势、生产优势等方面进行了工业化住宅维护更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通过论证研究,论文提出建立工业化住宅设计、制造、装配、维护更新全生命周期和性能保障的产业链框架理念。这正是本文在我国工业化住宅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方面的前瞻性思维,必将对我国住宅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论文采用分析归纳方法对大量优秀SI住宅案例的可维护更新性质及其技术设计思路进行研究,归纳性提出现阶段我国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设计方法。论文根据笔者所在工作室先后建造的三个实际案例,着重研究各自其构件的连接构造技术和集成化装配技术,案例项目分别采用自主研发的分层级表系统、协同设计与协同建造技术、构件法协同设计以及新型工法装备系统,对全部构件进行集成化管理,形成了功能性的构件组大构件单元,实现了可逆的构件连接和集成化装配。通过研究,建立了可逆的构件连接构造技术和针对既有建筑构件易维护更新的关键技术系统,为工业化住宅产品日后维护更新的产业化运作开拓了广阔的市场前景。论文将BIM技术应用于工业化住宅的维护更新领域,将协同设计、计算机编码技术及构件信息跟踪反馈技术统一于BIM信息化模型框架内,建立了一套可用于工业化住宅维护更新的信息化技术应用系统。目前以该技术应用系统为依托建立的监督管理平台现已初步投入使用,并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希望本论文的研究在我国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方面能够起到重要的技术引领与支撑作用。全文共160,000余字,图表共120余幅
钱进[10](2019)在《基于Lee-Carter模型和单因子王变换的长寿债券定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的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老龄人口高龄化现象越发明显,由此引发的长寿问题给养老保险机构的年金业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长寿风险是指总体人群未来的实际年龄高于预期年龄而引发的风险,长寿风险是一种系统性风险,无法通过大数法则进行分散,年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政府社保基金都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从而面临着巨大的未来亏空的风险。通过风险证券化技术将长寿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上,能够有效化解长寿风险,丰富金融市场上投资产品。本文通过设计长寿债券并给出长寿债券的定价模式,为养老保险机构管理长寿风险提供了新思路,不仅能够促进保险实务的发展,还可以完善长寿债券定价模型理论方面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研究长寿债券定价主要从死亡率预测模型、生存指数构建以及定价方法选取三个方面进行。首先,选择了经典的Lee-Carter模型作为死亡率的预测模型;基于死亡率预测模型构建生存指数;构建基于单因子王变换的定价模型,推导出长寿债券价格解析解;详细分析市场风险价格的测度方法和贴现率的选择。其次,进行算例分析,介绍原始死亡率数据的来源,对原始数据进行填充、转化和修匀。利用最小二乘法对Lee-Carter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利用ARIMA模型进行时间序列因子预测。结合上述结果对死亡率进行预测,对比新旧两版生命表数据分析我国长寿风险状况。通过市场年金产品求解市场风险价格,对比引入市场风险价格的生存指数、预测生存指数和静态生存指数,观察预测效果和风险调整效果。基于我国不同期限的国债收益率确定贴现因子,参照其他学者研究成果设定了长寿债券的触发水平,基于上述数据进行长寿债券价格的计算和参数敏感性分析。最后,基于对长寿债券定价算例分析的结果,针对长寿债券定价中的死亡率预测、死亡率指数构建、不完全市场风险定价等几个重要要素提出相应的建议。综上所述,本文采用Lee-Carter死亡率预测模型和单因子王变换方法,提出了我国长寿债券的定价模式,长寿债券为养老保险机构管理长寿风险提供了新思路,有利于解决养老保险机构偿付能力不足,从而提高我国养老保险机构经营的安全性。
二、长寿研究最新发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寿研究最新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人口结构变化的我国长寿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总结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长寿风险的理论研究 |
2.1 长寿风险的理论介绍 |
2.1.1 长寿风险的概念 |
2.1.2 长寿风险的特点 |
2.1.3 长寿风险产生的原因 |
2.1.4 长寿风险的影响 |
2.2 死亡率预测相关的理论模型 |
2.2.1 静态死亡率模型 |
2.2.2 动态死亡率模型 |
第三章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长寿风险现状的实证分析 |
3.1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人口的现状 |
3.2 我国长寿风险的现状 |
第四章 基于LEE-CARTER模型对我国未来人口死亡率的预测 |
4.1 数据的选取及处理方法 |
4.2 基于LEE-CARTER模型对全年龄段的死亡率的预测 |
4.2.1 Lee-Carter模型中的参数估计及模型的建立 |
4.2.2 Lee-Carter模型的参数估计过程 |
4.2.3 基于ARIMA模型对k_t序列的预测 |
4.2.4 基于Gompertz模型对死亡率曲线的修匀 |
4.2.5 预测我国未来人口死亡率 |
第五章 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测算 |
第六章 长寿风险对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影响 |
6.1 理论模型 |
6.2 模型中的参数设定 |
6.3 长寿风险对养老金个人账户支付缺口的测算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死亡率预测研究相关数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中国居民健康资本统计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健康资本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2.2 健康资本的测度 |
1.2.3 健康资本的影响因素分析 |
1.2.4 健康资本的经济效应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内容与重点难点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重点 |
1.4.3 研究难点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健康资本的理论基础 |
2.1 健康资本需求理论 |
2.1.1 理论介绍 |
2.1.2 基本模型 |
2.2 健康资本经济增长理论 |
2.2.1 健康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
2.2.2 理论模型 |
2.3 健康资本的微观-宏观联系 |
2.4 简要总结 |
第3章 中国居民健康资本存量与流量测度 |
3.1 健康资本测度基本原则与理论逻辑 |
3.1.1 健康资本测度的基本原则 |
3.1.2 健康资本测度的理论逻辑 |
3.2 健康资本测度的方法选择 |
3.2.1 健康资本测度研究回顾 |
3.2.2 统计生命价值法概述 |
3.2.3 统计生命价值法的分类 |
3.2.4 跨期健康资本模型下的统计生命价值法 |
3.3 统计生命价值法下的健康资本测度 |
3.3.1 计量模型 |
3.3.2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取 |
3.3.3 存量测算结果 |
3.3.4 健康资本服务流量测算 |
3.3.5 健康资本序列 |
3.4 简要总结与启示 |
第4章 中国居民健康资本内生折旧率估算及成因分析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健康资本内生折旧率作用机制 |
4.3 健康资本折旧率估算 |
4.3.1 估算方法 |
4.3.2 数据说明 |
4.3.3 估算结果 |
4.3.4 稳健性检验 |
4.4 健康资本内生折旧率的影响因素比较 |
4.5 内生折旧率下的健康资本推算 |
4.5.1 人口加权法下的内生折旧率 |
4.5.2 基于永续盘存法的健康资本推算 |
4.6 本章结论 |
第5章 健康资本的省际差异及空间关联效应 |
5.1 各地区居民健康与健康资本差异 |
5.2 我国健康资本的空间关联效应 |
5.2.1 理论模型 |
5.2.2 空间相关性检验 |
5.2.3 模型设定 |
5.2.4 实证分析 |
5.3 总结与认识 |
第6章 中国居民健康资本的经济影响研究 |
6.1 健康资本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
6.2 健康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6.2.1 计量模型 |
6.2.2 数据来源与方法说明 |
6.2.3 实证分析 |
6.3 健康资本与其它资本间要素替代弹性估算 |
6.3.1 要素替代弹性模型选择 |
6.3.2 健康资本要素替代弹性估计 |
6.4 包含健康资本要素的我国省区经济产出效率比较 |
6.4.1 方法选择与模型设定 |
6.4.2 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理论结论 |
7.1.2 实证结论 |
7.2 政策空间 |
7.3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3)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的分类及形成背景 |
第一节 唐宋巴蜀观音图像的分类及原则 |
一、圣观音图像类 |
二、密教观音图像类 |
三、本土观音图像类 |
四、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类 |
第二节 唐宋巴蜀观音图像的形成背景 |
一、经济背景 |
二、文学背景 |
三、佛教背景 |
第二章 唐宋时期巴蜀圣观音图像 |
第一节 唐宋巴蜀圣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造型风格演变 |
一、初唐时期:隋风延续与标准形象的确立 |
二、盛唐时期:大气丰腴风格的流行 |
三、中唐时期:两种区域风格的形成 |
四、晚唐时期:丰肥壮硕风格的出现 |
五、五代时期:唐风遗韵 |
六、两宋时期:女性化特征的鲜明 |
第二节 唐宋巴蜀圣观音造像的组合样式与功能指向 |
一、观音双尊与多尊并列:神力的多倍增强 |
二、观音与地藏:现世拯救与地狱拯救的结合 |
三、观音、阿弥陀佛与地藏:净土往生与地狱拯救的结合 |
四、观音、药师佛与地藏:治病延命、地狱拯救与净土往生的结合 |
五、观音与其他尊像的任意组合:民众信仰需求的多样化体现 |
第三节 唐宋巴蜀观音救难图像的缘起与演变 |
一、唐代之前观音救难性格的形成及其在巴蜀的传播 |
二、唐五代观音救难图像的发现与释读 |
三、宋代以后观音救难图像的持续演变 |
第三章 唐宋时期巴蜀密教观音图像 |
第一节 唐宋巴蜀密教造像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唐五代巴蜀十一面观音造像考释 |
一、十一面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
二、单尊十一面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
三、十一面观音化现圣僧造像的图像分析 |
第三节 唐宋巴蜀如意轮观音造像考释 |
一、如意轮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如意轮观音画像 |
三、如意轮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
四、如意轮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
第四节 唐宋巴蜀不空羂索观音造像考释 |
一、不空羂索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
二、不空羂索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
三、不空羂索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
四、不空羂索观音造像在巴蜀流行的特殊原因 |
第五节 唐宋巴蜀千手观音造像考释 |
一、千手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千手观音图像 |
三、千手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
四、千手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
第六节 宋代巴蜀马头观音造像考释 |
一、马头观音的经典传译与造像仪轨 |
二、大足石刻马头观音的造型特征 |
三、其他地区马头观音图像的造型特征 |
四、不同地区马头观音图像之比较 |
第七节 唐宋巴蜀其他多臂观音造像考释 |
第四章 唐宋时期巴蜀本土观音图像 |
第一节 唐宋巴蜀白衣观音造像的形成、分期及其他 |
一、白衣观音造像产生的社会文化渊源 |
二、吴道子与白衣观音造像的关系 |
三、白衣观音的形象标志及其来源 |
四、白衣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造型演变 |
五、与其他地区白衣观音造像之比较 |
第二节 唐宋巴蜀水月观音造型分析及相关问题 |
一、周昉妙创水月观音图像新释 |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水月观音画像 |
三、水月观音的造型元素分析 |
四、对两京水月观音造像传入巴蜀路线的思考 |
五、水月观音与自在观音的关系 |
第三节 宋代巴蜀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形成、特征及影响 |
一、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判断标准 |
二、数珠手观音造像的遗存分布与特征 |
三、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宗教内涵与形成依据 |
四、对云南大理国观音画像的影响 |
第四节 宋代巴蜀观音群像窟的图像构成、文本依据及相关问题 |
一、观音群像窟的图像构成与营造意图 |
二、观音群像窟营造的文本依据 |
三、观音群像窟的设计意匠 |
四、观音群像窟与文氏石窟艺匠 |
第五章 唐宋时期巴蜀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 |
第一节 唐宋巴蜀西方净土变中的观音造像特征演变 |
一、西方净土经典的传译及其在巴蜀地区的流行 |
二、“净土三经”中西方净土世界的基本景观与观音形象的描述 |
三、西方三圣像中的观音造像 |
四、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中的观音造像 |
五、阿弥陀经变龛中的观音造像 |
六、观无量寿佛经变龛中的观音造像 |
第二节 唐宋巴蜀释迦三尊像中的观音造像 |
一、巴蜀释迦三尊像中的观音造像 |
二、与犍陀罗释迦三尊像中观音造像的比较 |
第六章 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相关问题探讨 |
第一节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题记与民众社会心理 |
一、造像题记的时代分布与布局形式 |
二、从造像题记看观音称名的演变 |
三、供养人身份与造像组织形式 |
四、造像时间与佛教节日 |
五、造像对象与家庭伦理 |
六、造像愿望与功利心理 |
第二节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一、时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二、区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插图目录及图版来源 |
附录二 表格目录 |
附录三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题记汇录 |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上海市崇明地区百岁老人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 老龄化背景 |
1.1.1 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 |
1.1.2 国内老龄化现状 |
1.1.3 上海市老龄人口现状 |
1.1.4 全球百岁老人数量大幅上升 |
1.1.5 上海市崇明区百岁老人数量持续增长 |
1.2 高龄老年人生存质量研究的相关进展 |
1.3 国内外百岁老人长寿因素研究进展 |
1.4 简要评述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调查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研究法 |
2.3.2 问卷调查法 |
2.3.3 深度访谈 |
2.4 质量控制 |
2.5 统计方法 |
2.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崇明地区百岁老人基本情况 |
3.2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调查结果 |
3.2.1 一般情况 |
3.2.2 居住方式 |
3.2.3 生活行为方式 |
3.3 SF-36 量表调查结果 |
3.3.1 生命质量综合评分及子维度得分情况 |
3.3.2 不同特征因素百岁老人SF-36 各维度得分单因素结果 |
3.3.3 SF-36 量表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
3.4 社会支持量表调查结果 |
3.4.1 社会支持总评分 |
3.4.2 百岁老人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单因素统计结果 |
3.4.3 社会支持影响因素逐步回归分析 |
3.5 崇明地区百岁老人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相关关系 |
3.6 深度访谈:崇明区长寿老人的生活个案实例 |
第四章 讨论及建议 |
4.1 崇明老龄化养老服务体系现状 |
4.2 崇明地区百岁老人生命质量现状 |
4.3 崇明地区百岁老人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探讨 |
4.4 崇明地区百岁老人特点 |
4.5 政策建议 |
第五章 创新点与不足 |
5.1 创新点 |
5.2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5)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及空间格局研究 ——以巫山、万州、长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1.1 人口流动研究在城乡规划领域的重要性 |
1.1.2 近年来人口流动出现区域和尺度的转移 |
1.1.3 重庆地区城镇化速度快、人口流动频繁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空间格局研究现状 |
1.2.2 人口流动研究现状 |
1.2.3 人口流动空间格局研究现状 |
1.2.4 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研究现状评述 |
1.3 科学问题凝练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从人口流动角度探索空间规划理论 |
1.5.2 为县域城镇化、城镇体系提供参考 |
2 重庆县域人口流动整体研究方案 |
2.1 研究样本选择及基本概况 |
2.1.1 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现状格局 |
2.1.2 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研究样本选择 |
2.1.3 研究样本基本概况 |
2.2 研究样本县域人口流动现状统计特征 |
2.2.1 县域人口流动规模差异明显、人口大量向城区集聚 |
2.2.2 人口净流入乡镇在空间上被人口净流出乡镇所环绕 |
2.2.3 部分乡镇人口规模与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定位不匹配 |
2.3 研究方案设计 |
2.3.1 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及空间格局研究的理论认识 |
2.3.2 整体研究思路 |
2.3.3 具体研究方案 |
2.4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模型构建原理 |
2.4.1 网络要素解析 |
2.4.2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节点 |
2.4.3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连线 |
2.4.4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面域 |
2.5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模型构建 |
2.5.1 数据收集 |
2.5.2 节点数据处理 |
2.5.3 连线数据处理 |
2.5.4 网络模型构建 |
2.6 本章小结 |
3 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刻画 |
3.1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评价思路 |
3.2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整体特征 |
3.2.1 测度指标与现实含义 |
3.2.2 计算结果 |
3.3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局部特征 |
3.3.1 测度指标与现实含义 |
3.3.2 计算结果 |
3.4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节点特征 |
3.4.1 测度指标与现实含义 |
3.4.2 计算结果 |
3.5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基本特征总结 |
3.5.1 网络整体特征 |
3.5.2 网络局部特征 |
3.5.3 网络节点特征 |
4 基于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规划策略 |
4.1 人口流动网络的空间格局特征 |
4.1.1 整体特征: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的整体空间疏密差异显着 |
4.1.2 社团特征:人口流动紧密联系社团呈现明显的近域特征 |
4.1.3 节点特征:人口流动影响力较强节点呈现少量空间集聚 |
4.2 基于人口流动网络的空间格局趋势判断 |
4.2.1 人口流动趋势预判 |
4.2.2 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发展 |
4.2.3 人口流动空间格局模式总结 |
4.3 基于人口流动网络的空间格局规划指引 |
4.3.1 寻求合理的乡镇点轴发展模式,缓解人口向中心城区过度集聚 |
4.3.2 培育人口流动社团内特色城镇,形成对就近城镇化的重要支撑 |
4.3.3 促进人口流动网络化发展,支撑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规模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存在的不足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主要课题研究 |
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主要工程实践项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附表 |
A.重庆各区县近五年常住人口与人口流动情况 |
B.巫山各乡镇(中心城区)基本信息汇总 |
C.万州各乡镇(中心城区)基本信息汇总 |
D.长寿各乡镇(中心城区)基本信息汇总 |
致谢 |
(6)随机利率下长寿风险和利率风险的综合免疫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2.长寿风险和利率风险对寿险公司的影响分析 |
2.1 长寿风险对寿险公司的影响分析 |
2.1.1 我国三套经验生命表对比分析 |
2.1.2 长寿风险对寿险公司定价的影响 |
2.1.3 长寿风险对寿险公司准备金的影响 |
2.1.4 保险业经验生命表的缺陷分析 |
2.2 利率风险对寿险公司的影响分析 |
2.2.1 利率风险对寿险公司定价的影响 |
2.2.2 利率风险对寿险公司准备金的影响 |
3.兼顾长寿风险和利率风险的综合免疫模型构建 |
3.1 利率风险免疫模型 |
3.2 死亡率免疫模型 |
3.3 综合免疫模型构建 |
3.3.1 二元泰勒展开式综合免疫策略 |
3.3.2 久期缺口优化综合免疫策略 |
4.长寿风险和利率风险的综合免疫策略实证分析 |
4.1 定价和准备金评估的利率预测 |
4.1.1 随机利率模型简介 |
4.1.2 参数估计 |
4.1.3 利率数值模拟 |
4.2 定价和准备金评估的死亡率预测 |
4.2.1 动态死亡率模型简介 |
4.2.2 参数估计 |
4.2.3 死亡率数值预测 |
4.3 综合免疫策略的数值分析 |
4.3.1 寿险产品和年金产品的组合 |
4.3.2 资产和负债的组合 |
4.4 久期和最优比例的敏感性分析 |
4.4.1 久期的敏感性分析 |
4.4.2 最优比例的敏感性分析 |
5.长寿风险和利率风险的综合免疫策略效果检验 |
5.1 综合免疫策略效果分析 |
5.2 与单一免疫策略对比分析 |
6.本文的结论与建议 |
6.1 总结和结论 |
6.2 建议 |
6.2.1 对寿险公司的建议 |
6.2.2 对保险监管者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致谢 |
(7)琼玉膏通过Klotho/FGF-23信号通路延缓斑马鱼衰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衰老机制与抗衰老研究基础 |
一、衰老的中医学机制研究 |
二、中医抗衰老的基础 |
三、衰老与抗衰老现代医学机制研究进展 |
第二节 琼玉膏抗衰老相关研究概述 |
一、琼玉膏之古文献研究 |
二、琼玉膏在抗衰老领域的最新研究 |
第三节 斑马鱼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 |
一、斑马鱼实验模型的起源 |
二、斑马鱼实验模型的优势 |
三、斑马鱼实验模型在人类疾病与衰老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 |
第四节 Klotho、FGF-23与衰老 |
一、Klotho基因基本生物学特征 |
二、Klotho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
三、Klotho与衰老相关疾病的研究 |
四、FGF-23的生物学特征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实验准备 |
一、实验动物 |
二、实验药物与试剂 |
三、主要仪器设备 |
第二节 实验研究方案 |
一、预实验分组 |
二、正式实验分组、给药方法及指标检测 |
三、统计学方法 |
四、技术路线 |
五、可行性分析 |
第三节 实验方法 |
一、不同浓度琼玉膏对斑马鱼存活率影响的预实验 |
二、不同浓度过氧化氢对斑马鱼存活率影响的预实验 |
三、斑马鱼血清SOD活性检测 |
四、斑马鱼肾组织MDA活性检测 |
五、斑马鱼Klotho基因表达水平检测 |
六、斑马鱼Kloho蛋白表达水平检测 |
七、斑马鱼肾脏Klotho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检测 |
第四节 实验结果 |
一、不同浓度琼玉膏对斑马鱼存活率的影响 |
二、不同浓度H_2O_2对斑马鱼存活率的影响 |
三、斑马鱼血清SOD含量变化 |
四、斑马鱼肾组织MDA含量变化 |
五、斑马鱼肾组织Klotho基因表达水平变化 |
六、斑马鱼肾组织Klotho蛋白表达变化 |
七、斑马鱼肾组织Klotho基因甲基化程度变化 |
第三章 讨论 |
一、不同浓度琼玉膏、H_2O_2对斑马鱼存活率的影响 |
二、琼玉膏对提高衰老斑马鱼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三、琼玉膏对衰老斑马鱼肾组织Klotho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
四、琼玉膏对斑马鱼肾脏Klotho启动子甲基化影响 |
第四章 展望 |
一、“全养生”理论中延缓衰老的思想纲领 |
二、琼玉膏抗衰老研究在我国养老产业及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增长发展的重要作用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创新性 |
三、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详细摘要 |
(8)水文-水动力模型及其在暴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龙溪河流域洪水灾害现状 |
1.1.2 湿地防洪功能 |
1.1.3 水库调洪作用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文-水动力模型研究 |
1.2.2 湿地防洪研究 |
1.2.3 水库防洪调度研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水文-水动力串联耦合模型建立 |
2.1 概述 |
2.2 龙溪河流域基本资料整理 |
2.2.1 龙溪河流域概况 |
2.2.2 地形资料 |
2.2.3 水文资料 |
2.2.4 土壤分布资料 |
2.2.5 土地利用资料 |
2.2.6 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资料 |
2.3 水文模型 |
2.3.1 SWAT水文模型基本原理 |
2.3.2 SWAT水文模型建立 |
2.4 水动力模型 |
2.4.1 HEC-RAS二维水动力模型基本原理 |
2.4.2 HEC-RAS二维水动力模型建立 |
第3章 湿地对龙溪河流域的洪水减弱作用分析 |
3.1 概述 |
3.2 双桂湖湿地公园工程概况 |
3.3 双桂湖湿地模型建立 |
3.4 模型参数率定 |
3.4.1 双桂湖湿地及周边水库蓄水量计算 |
3.4.2 湿地蓄水区模型参数率定 |
3.5 模拟结果与分析 |
3.5.1 全流域淹没面积分析 |
3.5.2 梁平区和林镇洪水减弱情况分析 |
3.5.2.1 和林镇淹没面积分析 |
3.5.2.2 和林镇淹没区水深分析 |
3.6 湿地扩建对流域洪水的影响研究 |
第4章 狮子滩水库调洪计算与下游河道洪水演进模拟 |
4.1 概述 |
4.2 狮子滩水库基本情况 |
4.3 水库防洪调度基本理论 |
4.3.1 水库防洪调度理论发展概况 |
4.3.2 水库防洪调度原理与方法 |
4.4 调洪计算基本资料 |
4.4.1 流域与社会经济资料 |
4.4.2 设计洪水资料 |
4.4.3 泄流能力资料 |
4.4.4 狮子滩水库库容曲线 |
4.5 防洪调度方案拟定 |
4.6 防洪控制指标计算 |
4.7 狮子滩水库下游河道洪水模拟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工业化住宅建筑可维护更新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7 研究的基础 |
1.8 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
第二章 住宅建筑维护更新的发展历程研究 |
2.1 住宅建筑维护更新的有关概念 |
2.2 战后西方国家的住宅建设及其维护更新 |
2.2.1 战后的住宅建设及其维护更新发展历程 |
2.2.2 当代住宅建筑维护更新案例分析 |
2.3 当代我国住宅建设及其维护更新 |
2.3.1 我国建国初期的住宅建设 |
2.3.2 新时期我国住宅建设及其维护更新 |
2.3.3 住宅类建筑维护更新的案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宏观策略研究 |
3.1 我国建筑工业化与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 |
3.1.1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 |
3.1.2 住宅产业化与百年住宅体系 |
3.2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必要性 |
3.2.1 我国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问题的提出 |
3.2.2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必要性研究 |
3.2.3 关于我国工业化住宅建设新型产业链的进一步研究 |
3.3 工业化住宅维护更新的可行性 |
3.3.1 我国进一步推进城市化的客观需求 |
3.3.2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产业优势 |
3.3.3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技术优势 |
3.3.4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生产优势 |
3.4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主要研究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I住宅案例及其可维护更新性质研究 |
4.1 SI住宅体系的概念和特色 |
4.2 国外部分SI住宅案例及其可维护更新研究 |
4.2.1 荷兰工业化住宅体系及其可维护更新 |
4.2.2 日本SI住宅体系及其可维护更新 |
4.3 我国CSI住宅体系及其可维护更新研究 |
4.3.1 CSI住宅体系及其发展历程 |
4.3.2 CSI住宅体系的案例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I住宅可维护更新的技术设计研究 |
5.1 SI住宅体系的分类 |
5.2 SI住宅支撑体的可维护更新设计研究 |
5.2.1 结构选型的基本形式 |
5.2.2 结构施工方式 |
5.2.3 SI住宅可维护更新的结构设计研究 |
5.2.4 结构的连接设计研究 |
5.2.5 支撑体的质量保证及其维护 |
5.3 SI住宅填充体的可维护更新设计研究 |
5.3.1 SI住宅填充体可维护更新的主要设计方法 |
5.3.2 SI住宅填充体的模数协调 |
5.3.3 SI住宅的标准化设计及其多样化拓展 |
5.3.4 基于可维护更新的填充体部品定位 |
5.3.5 基于可维护更新的填充体部品安装 |
5.4 CSI住宅可维护更新案例研究——以东南大学正工作室项目为例 |
5.4.1 “微排”未来屋 |
5.4.2 “梦想居”未来屋 |
5.4.3 “揽青斋”示范项目 |
5.5 SI住宅的日常维护及其策略 |
5.5.1 SI住宅的日常维护 |
5.5.2 SI住宅可维护更新的政策性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技术应用研究 |
6.1 BIM技术简述 |
6.1.1 BIM的基本概念 |
6.1.2 BIM技术在工业化住宅用户参与过程中的应用 |
6.2 协同设计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
6.2.1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
6.2.2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应用内容和目标 |
6.2.3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工具——BIM技术的系统架构 |
6.2.4 协同设计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
6.3 计算机编码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
6.3.1 工业化建筑构件的分类系统 |
6.3.2 工业化建筑构件库及参数体系架构 |
6.3.3 构件编码规则与技术实现措施 |
6.3.4 计算机编码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
6.4 构件信息跟踪反馈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
6.4.1 构件信息化技术 |
6.4.2 RFID对象标识技术 |
6.5 可用于工业化住宅维护更新的技术应用系统建立 |
6.5.1 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技术应用系统 |
6.5.2 信息监管平台的建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拓展与期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10)基于Lee-Carter模型和单因子王变换的长寿债券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死亡率预测模型研究 |
1.3.2 长寿风险评估问题研究 |
1.3.3 长寿风险的证券化技术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长寿风险管理现状与长寿债券定价基础 |
2.1 长寿风险的内涵及影响 |
2.1.1 长寿风险的内涵 |
2.1.2 长寿风险产生原因及其影响 |
2.1.3 我国长寿风险现状 |
2.2 传统的长寿风险管理方法 |
2.2.1 政策性措施 |
2.2.2 风险自留 |
2.2.3 再保险 |
2.3 长寿风险证券化 |
2.3.1 长寿风险证券化内涵 |
2.3.2 长寿风险证券化发展 |
2.3.3 长寿风险证券化分类 |
2.4 长寿债券的运作机制与定价基础 |
2.4.1 参与主体及现金流分析 |
2.4.2 条款设计机制 |
2.4.3 基本定价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长寿风险的测度与长寿债券定价模型 |
3.1 长寿风险的量化模型 |
3.1.1 Lee-Carter模型介绍 |
3.1.2 参数的估计方法 |
3.1.3 时间因子预测方法 |
3.1.4 生存指数的构造 |
3.2 长寿债券的定价模型 |
3.2.1 Wang转换法 |
3.2.2 基于单因子王变换的定价模型 |
3.2.3 风险价格的测度 |
3.2.4 贴现率的选择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Lee-Carter模型和单因子Wang变换的长寿债券定价算例 |
4.1 数据的来源及预处理 |
4.1.1 死亡率原始数据的选择与处理 |
4.1.2 中心死亡率的转化 |
4.1.3 死亡率修匀 |
4.2 长寿风险的量化分析 |
4.2.1 Lee-Carter模型的参数估计 |
4.2.2 时间因子的预测 |
4.2.3 死亡率预测检验 |
4.2.4 我国未来死亡率的预测 |
4.3 长寿债券定价算例 |
4.3.1 年金产品预期生存率计算 |
4.3.2 风险价格计算 |
4.3.3 贴现率的选择 |
4.3.4 长寿债券触发水平设定 |
4.3.5 长寿债券价格计算 |
4.4 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运用长寿债券的建议 |
5.1 提高死亡率的预测能力和强化死亡率指数的编制 |
5.2 完善死亡率相关数据和加强死亡率预测模型研究 |
5.3 建立市场化长寿债券及相关证券化产品定价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四、长寿研究最新发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人口结构变化的我国长寿风险研究[D]. 李悦.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2)
- [2]中国居民健康资本统计测度研究[D]. 张圆.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3]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D]. 邓新航. 东南大学, 2019(01)
- [4]上海市崇明地区百岁老人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D]. 黄晓晓.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5]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及空间格局研究 ——以巫山、万州、长寿为例[D]. 张四朋. 重庆大学, 2019(01)
- [6]随机利率下长寿风险和利率风险的综合免疫策略研究[D]. 冯力.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7]琼玉膏通过Klotho/FGF-23信号通路延缓斑马鱼衰老的研究[D]. 黄理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
- [8]水文-水动力模型及其在暴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D]. 张琦. 清华大学, 2019(02)
- [9]工业化住宅建筑可维护更新的技术研究[D]. 干申启. 东南大学, 2019(05)
- [10]基于Lee-Carter模型和单因子王变换的长寿债券定价研究[D]. 钱进.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