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化脓灸治疗脑震荡后遗症36例(论文文献综述)
苏金龙[1](2015)在《风池穴文献研究及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目的:风池穴是最常使用也是垂手可得的常用穴位,自古至今都是各医家及每个人皆会使用到的重要穴位。本文整理风池穴有关文献,以及现代医学对风池穴的研究,最后目的是要体现风池穴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疗效。方法:以人工检索方式搜集古代部分重要的医学着作,摘要有关风池穴的条文叙述;并讨论现代医学对风池穴的研究,包括风池穴生理解剖、针刺方向、针刺深度及对该穴刺激方式的探讨。以中国知网医药卫生科技领域作为资料检索来源,再以主题:”风池”为主要的检索字词,检索范围是自2005~2014年间发表在国内医学杂志、期刊、学术会议文章以及硕博士学位论文等,随机选取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章。分类统计风池穴应用于各疾病的发表论文篇数;可依此推测使用风池穴应用在各疾病的比例。最后列出风池穴最常用的疾病案例,包括颈椎病、头痛、失眠及高血压等。由实际案例来了解风池穴的疗效。结果:搜集古代部分经典着作文献有关风池穴的记载,其中包括穴名考、穴位位置、相关经络循行路径及主治;以及现代文献中对风池穴的研究,包括生理解剖、不同针刺方向、针刺深度及刺激方式等,最后导入实际研究案例。结果说明风池穴在临床治疗上有极显着的效用。结论:经由临床上的案例显示,风池穴在医疗上尤其是头颈部疾患具有非常显着的疗效。证明中医经络理论运用于医疗上与古代文献记载不谋而合。中医学是几千年传承下来重要的文化及医学资产,许多的疑难杂症及不治之症,经过中医学准确的辩证论治皆能起到惊人的疗效;人体本身就有免疫功能,与疾病抗争的过程就是免疫功能的发挥。刺激经络穴道就是唤起自身免疫力,采用不同的方式及适当的刺激量,可随时随地启动自身的免疫功能来怯除疾病。
陈春兰,施征[2](2013)在《化脓灸法临床应用及研究概况》文中研究说明化脓灸在临床上应用范围广泛,对慢性病和虚证治疗效果更明显,且化脓与否是取得疗效的关键。通过对近10 a来有关化脓灸的临床应用、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以期为化脓灸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刘佰成[3](2011)在《明清时期灸法的学术特色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搜集整理明清时期的医籍文献中所记载的灸法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研究,梳理明清灸法的发展渊源及脉络,凝炼明清时期灸法学术思想特色,以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临床。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明清时期灸法述要,概述明清时期灸法的主要特点;第二部分明清时期灸法代表医家及学术成就,代表医家有高武、杨继洲、龚廷贤、吴亦鼎等;第三部分明清时期灸法学术思想特色;第四部分明清时期灸法学术思想对针灸临床的影响。明清时期灸法取得了很大发展,灸法相关论着明显增多,注重脐灸,同时发展了太乙神针、艾卷灸、隔物灸等灸法。明清时期灸法学术思想对针灸临床应用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韩红幸,韩祖濂[4](2003)在《电化脓灸治疗脑震荡后遗症36例》文中提出 1临床资料 脑震荡后遗症36例,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50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6年。36例均有头部明显外伤史及一过性神志丧失、头痛头晕、全身无力等症状。36例均经过单纯针刺疗法至少1疗程(10次)以上,最多3疗程以上,无效后征得患者同意,再改用电化脓灸法。
百会[5](1980)在《国内三十年来针灸临床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近三十年来,国内针灸临床研究有巨大进展。据不完全统计,从1949——1979年上半年为止,已发表的针灸论文资料达九千多篇,其中80%以上是临床报合。事实证明,针灸已用于270多种病症的治疗,对其中80多种病症有较好的疗效。传染病针灸治疗传染病,目前已遍及病毒、细菌、螺旋体、原虫、蠕虫等引起的多种疾病。有时还用作预防手段,有一定作用。病毒性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早期单纯型针大椎等穴,多于6—8小时退热,6—20小时其它症状相继消失。恢复期患者效果亦佳。在流行区针健康人足三里预防本病,发病率也显着减少。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轻中型患者,针足三里、太
二、电化脓灸治疗脑震荡后遗症3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化脓灸治疗脑震荡后遗症36例(论文提纲范文)
(1)风池穴文献研究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1 研究范围 |
1.2 研究方法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检索方法 |
1.2.3 资料统计与分析 |
1.3 标准说明 |
1.3.1 文献中在临床上部分有配合药物治疗,采针药并治的方式 |
1.3.2 部分针刺疗法中也包括电针仪通电刺激 |
1.3.3 针灸包括针刺及灸疗两种在同一治疗中出现,也包括温针灸疗法 |
1.3.4 拔罐疗法也包括刺血后拔罐疗法 |
1.3.5 推拿手法包括按摩及点穴手法在内 |
1.3.6 未列出的操作手法 |
1.3.7 本文不包括动物性实验范围 |
第二章 古代文献研究 |
2.1 风池穴穴名及名称考证 |
2.1.1 风池穴的部位 |
2.1.2 风池穴的归经及穴位 |
2.2 相关经络的循行、走向以及主要病症 |
2.2.1 足少阳胆经的循行走向及及主要病候 |
2.2.2 阳跷脉的循行走向及主要病候 |
2.2.3 阳维脉的循行及及主要病候 |
2.3 临床治疗的记载 |
第三章 现代文献研究 |
3.1 风池穴定位及生理解剖 |
3.2 风池穴刺激方法 |
3.2.1 毫针刺法 |
3.2.2 灸法 |
3.2.3 温针灸 |
3.2.4 电针法 |
3.2.5 穴位注射法 |
3.2.6 点穴推拿法 |
3.2.7 小针刀疗法 |
3.3 治病机理研究概况 |
3.3.1 对脑血流的影响 |
3.3.2 对椎-基底动脉的影响 |
3.3.3 对血液循环功能的调整作用 |
3.4 风池穴刺激方法的现代文献研究 |
3.4.1 各疾病发表文献篇数统计分析 |
3.4.2 风池穴应用在头痛的刺激方式 |
3.4.3 风池穴应用在颈椎病的刺激方式 |
3.4.4 风池穴应用在枕神经痛的刺激方式 |
3.4.5 风池穴应用在假性延髓麻痹的刺激方式 |
3.4.6 风池穴应用在血管性痴呆的刺激方式 |
3.4.7 风池穴应用在眩晕的刺激方式 |
3.4.8 风池穴应用在高血压的刺激方式 |
3.4.9 风池穴应用在失眠的刺激方式 |
第四章 风池穴常用临床治疗疾病 |
4.1 头痛 |
4.1.1 头痛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
4.1.2 头痛常见的临床表现 |
4.1.3 头痛的临床案例说明 |
4.2 颈椎病 |
4.2.1 颈椎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
4.2.2 颈椎病的分型 |
4.2.3 颈椎病的临床案例说明 |
4.3 枕神经痛 |
4.3.1 枕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
4.3.2 枕神经痛的临床案例说明 |
4.4 颈性眩晕 |
4.4.1 推拿疗法 |
4.4.2 针刺疗法 |
4.4.3 穴位注射疗法 |
4.4.4 讨论 |
4.5 高血压 |
4.5.1 高血压病机 |
4.5.2 针刺疗法 |
4.5.3 讨论 |
4.6 失眠 |
4.6.1 推拿疗法 |
4.6.2 针刺疗法 |
4.6.3 风池穴透刺疗法 |
4.6.4 电针疗法 |
4.6.5 讨论 |
4.7 其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明清时期灸法的学术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明清时期灸法的发展述要 |
一、灸法相关论着明显增多 |
二、隔物灸得到广泛应用 |
三、将局部麻醉应用于灸法的治疗过程中 |
四、针对传统灸法有所改革创新 |
第二部分 明清时期灸法的代表医家及主要学术成就 |
一、高武 |
(一) 重视采艾时间 |
(二) 扩大了治病范围 |
(三) 提倡歌赋记诵 |
(四) 尊古而不泥古 |
二、杨继洲 |
(一) 主张灸、药同施 |
(二) 注重灸法取穴及体位 |
(三) 提出灸寒热之法 |
(四) 遵循古之施灸顺序与艾炷大小 |
(五) 灸量不可拘泥于成数 |
(六) 倡导灸后调摄 |
(七) 重视化脓灸与隔物灸 |
(八) 选穴少而精 |
三、龚廷贤 |
(一) 取穴不拘泥于古 |
(二) 隔物灸材料有创新 |
(三) 擅长用灸回阳救急 |
(四) 灸治疮痈经验独特 |
(五) 完善灸疮护理和晕灸处理 |
四、吴亦鼎 |
(一) 广纳博采 尊古不泥 |
(二) 内外详审 明证善治 |
(三) 锐意图新 热证慎灸 |
第三部分 明清时期灸法的学术特色 |
一、尊古不泥 注重灸法 |
二、宣通气血 注重脐灸 |
三、灸法治疗 重在选穴 |
四、辨证论治 灸药同施 |
五、保命延年 特色保健 |
第四部分 明清时期灸法的学术特色对现代临床的影响 |
一、注重灸法、尊古不泥对现代临床的影响 |
二、宣通气血、注重脐灸对现代临床的影响 |
三、灸法治疗、重在选穴对现代临床的影响 |
四、辨证论治、灸药同施对现代临床的影响 |
五、保命延年、特色保健对现代临床的影响 |
第五部分 讨论 |
一、施灸的顺序 |
二、灸法补泻 |
三、壮数的多少 |
四、灸法的禁忌 |
五、热病是否可以灸 |
六、灸疮的护理、晕灸的处理方法及灸后的调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4)电化脓灸治疗脑震荡后遗症36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治疗方法 |
2.1 自制电灸器 |
2.2 施灸方法 |
2.3 灸后调整 |
3 疗效观察 |
4 体会 |
四、电化脓灸治疗脑震荡后遗症3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风池穴文献研究及临床应用[D]. 苏金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2)
- [2]化脓灸法临床应用及研究概况[J]. 陈春兰,施征. 河南中医, 2013(02)
- [3]明清时期灸法的学术特色研究[D]. 刘佰成.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04)
- [4]电化脓灸治疗脑震荡后遗症36例[J]. 韩红幸,韩祖濂. 中国针灸, 2003(01)
- [5]国内三十年来针灸临床进展[J]. 百会. 江西中医药, 19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