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港暴雨中心迁移与滑坡位置关系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胡航[1](2021)在《暴雨诱发大型堆积土体滑坡致灾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堆积土体边坡具有自身结构松散,透水性强的特性,易受降雨影响导致滑坡。本文以北京市石景山区某渣土堆排场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等方法,重点研究了暴雨诱发大型堆积土体滑坡致灾机理及其破坏过程,并基于改进逻辑回归模型建立了暴雨诱发大型堆积土体滑坡风险辨识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完成了暴雨诱发大型堆积土体滑坡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归纳了不同降雨工况、坡角及堆积时间等相关因素对堆积土体边坡破坏模式的影响特点,通过试验对比,得到了相关因素对暴雨诱发堆积土体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堆积体边坡坡角30°、固结度51%时发生冲蚀滑移破坏;坡角60°、固结度47%时易发生浅层滑塌及冲蚀滑移综合破坏,坡角45°、固结度82%时破坏模式为多级后退滑坡破坏。(2)通过对堆积土室内试验模型、实际边坡模型(高30m)进行饱和非饱和渗流分析、位移场分析及边坡稳定性分析,得到了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边坡变形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短时强降雨易使坡面浅层孔压上升,坡体发生浅层破坏;长时间弱雨水分充分渗入坡体内部,坡体易发生深层破坏。堆积体边坡坡角30°时受降雨影响临界滑面较深,发生滑坡时滑体较大;堆积体边坡坡角60°时受降雨影响主要由表层土吸水自重增大发生滑塌破坏,滑移面较浅。随着堆积时间的增大,坡体表层土孔压上升较快,更易发生浅层滑坡。在小雨、中雨及大雨工况下,堆积体边坡变形以竖向沉降为主;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工况下,堆积土边坡变形以水平位移为主。(3)选取降雨强度、降雨时间、边坡坡角和土体渗透系数作为堆积土体滑坡概率参数,通过SLOPE/W模块中的蒙特卡洛法计算得到不同降雨强度工况下的滑坡概率,在此基础上,将标准逻辑回归分析方法中的性权值函数用非线性函数Z=f(t,q,k,i)替代,函数表达式通过幂函数、生长曲线等函数模型进行数据拟合获得,基于此函数模型建立暴雨诱发堆积土体滑坡风险辨识方法。(4)通过对石景山某渣土场工程实例进行分析,考虑大雨及以上降雨强度连续降雨工况下,该边坡滑坡风险不断提高,连续大雨4d后,滑坡概率公式计算结果为92.9%,滑坡风险评价等级为高度危险。该方法可快速识别暴雨条件下渣土场是否存在滑坡风险。
赵文龙[2](2021)在《降雨作用下黄土窑洞水分迁移规律及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黄土窑洞作为黄土高原地区极具民族特色的建筑形式,不仅代表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还承载着亿万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由于黄土特殊的水敏性,使得黄土窑洞在自然条件下极易受到降雨作用的影响,特别是因降雨入渗引起的水分迁移使得窑洞土体的含水量不断提高,抗剪强度逐渐降低,进而对黄土窑洞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开展降雨作用下黄土窑洞水分迁移规律及稳定性研究,不但能够为降雨入渗作用下窑洞的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对于保护黄土高原地区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陕北延安地区黄土窑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开展土水特征曲线试验、非饱和土增湿变形特性试验以及非饱和土强度试验,建立非饱和土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对降雨作用下黄土窑洞的水分迁移规律、变形特性以及稳定性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压力板仪进行全过程的土水特征曲线试验,获得延安黄土脱湿阶段与吸湿阶段的土水特征曲线,分析了脱湿曲线与吸湿曲线的差异性,得出了非饱和黄土体积含水量与基质吸力的关系。试验表明,体积含水量与基质吸力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且吸湿曲线相对于脱湿曲线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拟合分析发现,Van Genuchten模型能够很好地表征延安黄土的土水特性。(2)采用应力-应变式非饱和土三轴仪进行黄土的增湿变形特性试验,获得不同净应力下孔隙比和体积含水量随基质吸力的变化曲线,建立了孔隙比和体积含水量与净应力和基质吸力之间的关系,分别得出了延安黄土孔隙比-净应力-基质吸力的拟合曲面以及体积含水量-净应力-基质吸力的拟合曲面。(3)采用GDS非饱和土三轴仪进行强度试验,获得不同净应力与基质吸力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净应力和基质吸力对非饱和黄土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非饱和黄土的抗剪强度随着净应力和基质吸力的增大而逐渐提高;基质吸力对黄土粘聚力的影响较大,而对有效内摩擦角的影响较小。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拟合分析,建立了试验黄土的粘聚力与基质吸力的函数关系式。(4)基于非饱和土的非线弹性本构关系,结合获得的孔隙比和体积含水量与净应力和基质吸力的关系,推导了弹性模量和体积模量与净应力和基质吸力的关系;通过分析降雨入渗过程中土体渗流与应力之间的耦合机理,以力的平衡方程和液相的连续性方程为基本框架,结合增湿变形特性的本构关系,构建了非饱和土渗流-应力耦合模型。(5)基于非饱和土渗流-应力耦合模型,采用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分析典型降雨工况下黄土窑洞的水分迁移规律和变形特性,探讨不同降雨强度、不同降雨模式以及不同降雨入渗方向对黄土窑洞水分迁移规律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典型降雨工况下,随着降雨的持续进行,其入渗深度逐渐增大,土体的含水量不断提高,变形不断增大;黄土窑洞的水分迁移规律及稳定性均受降雨强度、降雨模式和降雨入渗方向的影响,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强,降雨模式的提高和降雨入渗倾角的增大,引起窑洞土体的含水量不断提高,基质吸力不断减小,使得土体的弹性模量不断减小,变形不断增大,进而导致黄土窑洞的安全系数不断降低。
韩晨曦[3](2021)在《降雨作用下张家窑滑坡稳定性及抗滑桩治理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滑坡灾害时有发生,对当地社会经济稳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并且我国多数滑坡灾害的发生直接或间接由降雨引起,滑坡的产生与降雨关系十分密切。因此以张家窑滑坡为工程背景,对张家窑滑坡进行了现场地质调查及钻探,查明该滑坡水文与地质条件,结合当地气象水文资料分析滑坡成因。并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滑坡区黄土物理力学性质,然后利用有限元计算不同降雨条件下张家窑滑坡二维及三维渗流及稳定性变化。从渗流、应力、位移三个场方面研究滑坡在不同降雨情形下的动态变化规律,分析滑坡失稳的内在机制。基于极限平衡法及强度折减法定量分析滑坡稳定性变化,并提出适用于该滑坡的I-D预警曲线,以对滑坡发生起到预警作用。同时利用三维有限元研究抗滑桩在不同桩位、不同嵌固深度及不同桩间距下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确定较优的设计方案,以使这一治理举措达到较好的水平。主要研究结果有:(1)利用滤纸法测得该滑坡区黄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并对比分析了三种不同常用模型对其土-水特征曲线的拟合效果,推荐使用Van Genuchten模型以更好的拟合黄土的土-水特征曲线。通过室内直剪试验查明了黄土的抗剪强度受其含水率的影响较大,在含水率增大时,强度参数c、φ都出现了降低,且c的降幅较大。同时使用变水头渗透试验测得该区土样的饱和渗透系数为1.09×10-4-1.92×10-4cm/s。(2)利用Morgenstern-Price法分析滑坡各个不同剖面在天然及饱和两种不同状态下的稳定性系数。在饱和情形下的稳定性系数较天然情形时的均有明显降低,其中3-3′剖面和4-4′剖面处于不稳定状态,降雨使得滑坡出现局部失稳破坏。(3)利用有限元软件Geostudio对张家窑滑坡渗流及稳定性模拟研究发现随着降雨时长的增长,土体孔隙水压力不断增大,基质吸力逐渐减小,滑坡体非饱和带向饱和带过渡,饱和带范围逐渐扩大。降雨强度越大,土体孔隙水压力增长的越快,基质吸力减小的越快,且坡脚处最先达到饱和状态。滑坡体内部竖向有效应力随着降雨持续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降雨强度越大,竖向有效应力降低幅度越大,降低速度也越快。滑坡位移也受到了雨强和降雨时长的影响,滑坡体的位移在它们增强和增大的过程中逐渐增大。滑坡的稳定程度随降雨时间的不断持续而降低,当降雨强度越大,滑坡稳定性系数降低的越快,并根据不同降雨强度下滑坡失稳的临界时刻,建立I-D预警曲线,作为滑坡失稳临界降雨判据。(4)为更真实地反映张家窑滑坡地形和降雨对滑坡的影响规律,基于CAD建立三维地形模型,利用ABAQUS计算分析张家窑滑坡三维状态下的渗流、应力以及位移的变化,其规律与二维研究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且能更好的反映滑坡整体的渗流及稳定性变化规律。三维整体滑坡研究发现由于雨水的汇集作用以及地下水的影响,降雨入渗对滑坡坡脚及坡中较平缓处的影响较大,因此不利于坡脚和坡中的稳定性。同时基于强度折减法计算滑坡不同降雨工况下的滑坡稳定性系数发现滑坡降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滑坡稳定性系数越低。但三维计算得到的滑坡整体稳定性系数较二维大,因此二维计算结果偏保守。(5)对抗滑桩治理措施的研究表明当桩位的设置由坡脚至坡顶变化时,其稳定性系数先增大,后又减小,桩位布置在距坡脚100m处时,滑坡稳定性达到最大。滑坡稳定性系数因抗滑桩嵌固深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其与桩间距的关系为负相关,在桩间距不断增大的影响下而减小。张家窑滑坡治理措施选择尺寸为2×3m的矩形截面抗滑桩,其桩位应设于距坡脚100m处,桩间距选择5m,嵌固深度为1/3H。
徐莎莎[4](2021)在《新中国县城迁址研究(1949-2019)》文中研究指明县城,作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全县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地址的变迁对全县乃至周边地区都是一件大事。本文以新中国时期(1949年10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迁址的县城作为研究对象,查阅相关文献,梳理史料,得出相应的结论。首先,理清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的事实: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间,总共有401个县级政区迁址县城,各个地区、各个时期皆有之。空间分布上除西南地区分布较多以外,其余地区数值分布较均。迁址次数方面,全国各地区都是以一次迁址为主,迁址次数与迁址个数呈反比,但是不同地区不同迁址次数所占的比例有着细微的差别;时间分布上,县城迁址集中在建国初期,整体上呈减少的趋势。其次,分析总结出影响县城迁址的因素。通过分析,本文概括了县城迁址比较常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势、水源、地理位置、自然灾害等自然因素以及行政区划调整、交通、经济发展、水利工程修建、匪患、开展行政工作等人为因素。再次,以江华瑶族自治县城、长江三峡库区移民、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城迁址为例,作为个案分析,具体阐述不同因素影响下县城迁址的具体情况,以小窥大,从个性中寻找共性,归纳概括县城迁址的一般规律,总结其中的经验。最后,通过前文的阐述,分析得出县城迁址总体上是一个以官方为主导,民众“接受”的活动。官方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民众的参与度较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县城迁址会引发民众不满,从而导致县城迁址作罢。县城迁址整体上以积极影响为主,迁址后促进了县境经济的发展,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改善了当地的民生状况,某种程度上保护了旧县城的历史文物等等。但是县城迁址也会带来某些负面影响,比如致使迁出地经济衰退、地名混乱等等。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政府在决定县城迁址时,应该实地调查新址的各种情况,决策时谨慎为之,做好科学规划,科学建城,避免潜在的自然灾害可能对生产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张勇[5](2020)在《凹槽土体失稳起动泥石流的力学机制与规模放大过程》文中研究说明泥石流起动的力学机制和运动特征对于泥石流的防治与预判十分关键,过去更多地研究泥石流形成后的演进机制,而对泥石流的形成规律研究相对少,研究的重心实时地前移到起动阶段已成为必然。诸多的灾害案例显示凹槽土体是降雨过程中起动泥石流的先驱物源,但其重要性在国内被忽略,所以需加强研究凹槽土体起动泥石流灾害事件的案例,分析凹槽土体起动泥石流的力学机制。本文收集了国内五起典型的凹槽土体起动泥石流灾害的案例。采用野外实地调查、遥感解译、数值模拟和室内外试验等方法,研究该类泥石流起动的力学机制与规模放大过程。该研究成果使得研究链条迁移到沟道源区的凹槽土体滑坡,有利于填补泥石流灾害全链条过程的源区缺陷,实现单沟泥石流的精准预判,推动防灾减灾理论与技术的进步。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凹槽土体失稳起动泥石流的灾害案例遍布于我国不同的地貌单元、气候带与构造带,该类泥石流具有成灾规模大和暴发频率低的特点。通过对闽、浙、湘南、川南等区域凹槽土体失稳起动泥石流灾害数据分析,发现该类泥石流的发生频率通常在50年一遇以上,属于稀遇低频并具有良好的隐蔽性。良好的隐蔽性和低频率性降低了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该类泥石流裹挟着巨石以直接冲毁建筑物的形式造成群死群伤的后果。(2)该类泥石流灾害主要发育于硬质岩区,流域面积小,植被覆盖率高。沟道源头的凹槽内分布着大量风化残坡积土,在极端强降雨作用下发生滑坡并转化为泥石流。该类泥石流流域内硬岩面积占流域面积的80%以上,部分流域的植被覆盖率高可达100%。统计显示93%的泥石流流域面积小于1km2,75%的泥石流沟道介于“坡面—沟道”之间,主沟纵坡形态呈“上陡—中缓—下陡”的地形特点。源区凹槽土体呈点状分布,平面形态为圆叶状和漏斗状。极端强降雨是诱发该类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因素。(3)凹槽土体在降雨和后端地貌径流放大的作用下发生滑坡并转化成泥石流。中等粘粒含量的凹槽密实土体在极端降雨和后端地貌径流放大的联合作用下,土体经历剪胀破坏。凹槽地形和植被的滞水效应增加了入渗量,使得根系层剪切强度τ大于抗剪强度τf,凹槽土体整体液化,向下游运动过程中浆体与流域内的固体物质混合转化为泥石流。凹槽土体的堆积坡度和厚度是控制其稳定性的关键因素。(4)干旱和地震作用通过影响源区土体的物理性质,有利于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湖南贺畈沟泥石流暴发前经历了长历时的干旱事件,导致凹槽土体表层产生裂隙,利于雨水入渗,在强降雨作用下凹槽土体饱和失稳破坏并转化为泥石流。矮子沟泥石流受到早期干旱和地震事件的影响,流域内的增加了大量松散固体物源,为泥石流的起动奠定了物源基础。在强降雨的作用下冲切沟沟道源头的凹槽土体经历剪缩破坏并形成坡面泥石流。(5)该类泥石流的规模放大过程可以经历支沟泥石流汇入主沟泥石流和主沟狭窄处巨石堵溃两个过程。支沟泥石流汇入后矮子沟泥石流流量扩大了近7倍,经历巨石堵溃后泥石流流量扩大了3.3倍。芦庵坑沟泥石流经历巨石堵溃后,泥石流流量扩大了6.5倍。造成巨石堵溃的原因是由于粘性泥石流无法顺利通过巨石堵塞体间的微小缝隙,随着泥石流持续淤积至漂砾起动的临界泥深时临时坝体溃决。
杨建辉[6](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王昆[7](2019)在《植被发育斜坡地下水对降雨的响应行为及其控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滑坡灾害遍布于世界各地山区,其在全球地貌演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几十年来,由于温室效应加剧,频繁出现的极端天气事件,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控制或影响着斜坡的稳定性。强降雨所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及其他区域性地质灾害,在狭窄的沟道中蕴藏着巨大的破坏力,给山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威胁。目前,对于“降雨→降雨入渗转化为斜坡地下水→斜坡地下水与岩土体相互作用→滑坡”这一过程链的研究,多集中于起点和终点,以及岩土体水—岩相互作用方面,而降雨向斜坡地下水转化过程的研究依然滞后。因此,开展植被发育斜坡地下水对降雨的响应行为及其控制机理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1991年9月23日,云南省昭通市盘河乡的头寨沟流域发生了一次方量约900万立方米的斜坡失稳事件,造成216人死亡。降雨虽然并非头寨滑坡—碎屑流灾害的激发因素,但对该大型灾害事件的最终发生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考虑到头寨滑坡源区左侧斜坡区植被发育,是研究植被发育山区降雨诱发群发性斜坡灾害的理想区域,因此,本文以头寨沟流域为依托,采取现场监测、试验及室内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山区降雨的分布特征及其转变为斜坡地下水的过程和机理。本文研究不仅对植被发育山区降雨诱发群发性斜坡灾害研究是重要的,也将为深入理解头寨滑坡—碎屑流所代表的大型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灾害提供依据。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研究区玄武岩斜坡土体物理力学行为的现场试验和室内测试结果表明:试验区斜坡1 m深度范围内土体级配良好,密度、比重均随土体深度增加而增大,自由膨胀度随深度增加有减小的趋势;土体常年质量含水率极高,两个试验点1 m深度范围内土体质量含水率平均值为144.3%,远远高于一般土体的含水率水平。2、受地形和高程的影响,头寨沟上游年降雨量是下游沟口的1.8倍;下游沟口多出现低强度降雨,且其降雨比上游更为分散;无论是降雨量还是降雨持时,上游总是大于下游,且在强降雨期间,上游的降雨强度总是高出下游一个等级以上;一天当中,上游的降雨总是开始的早、结束的晚,两处降雨在一天内的分布表现出白天降雨少、夜晚降雨多的特点;研究区降雨在空间—时间上的差异性表明,仅仅增加位于沟谷底部、沟口或堆积扇等低海拔区域的居民点的雨量监测站数量并不能提高基于降雨强度—持时的滑坡预警—预报经验阈值模型精度,而应加强对斜坡灾害潜在滑源区的雨量监测。3、研究区溪流流量的监测结果表明,溪水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溪水流量呈现出快速“增长—峰值—下降”的态势,且该过程的每个环节随着降雨强度的变化,能够在一天之内迅速做出响应,不存在明显的退水平台,即便是日降雨量变化幅度仅有数毫米,也没有明显的滞后时间。4、研究区溪水和淋滤液中SiO2含量大大高于雨水,分别是雨水的24.3和20.7倍,表明地下水在溪流形成过程中有着相当大的贡献,头寨沟溪水主要来源于斜坡地下水,而非降雨或坡面流的汇集。因此,溪水流量的变化能反映出斜坡地下水的动态,溪水流量对降雨的快速响应即为斜坡地下水对降雨的快速响应。5、现场双环渗透试验和染色示踪试验表明,研究区斜坡土体渗透性较好,两个试验点土体表层、10 cm和60 cm深度的渗透系数平均值分别为1.94×10-2、7.54×10-3和1.13×10-2 cm/s,这受控于土体中发育的大孔隙;这些大孔隙主要分为“与生物活动有关的大孔隙”和“土体结构性大孔隙”两类,前者主要包括根—土间隙、腐烂根系通道和动物通道,后者主要包括团聚体间大孔隙、土—石间隙和土体裂隙。6、通过对大体积(28×28×50 cm)原状土样的CT扫描及以此为基础的大孔隙三维重构表明,原状土样中多数大孔隙整体呈圆管状,尺寸大小不一,最大等效直径为4 cm;样品表面Z=0大孔隙度为28.08%,随着深度增加,大孔隙度近似呈线性下降,在Z=399 mm深度时,大孔隙度下降到11.37%。7、通过编制程序将上述土体大孔隙三维模型编译为MODFLOW渗流计算程序可读取模型,进行了大孔隙稳定和非稳定渗流模拟,二者结果均表明以0.02 m/s为界限,水分在大孔隙中的运移速度远远大于在土体基质中,部分直径>1 cm的大孔隙中水分运移最大速度介于1030 cm/s;水分在连通性较好的大孔隙中运移速度较大,在大孔隙“喉道”处速度最大,且以大孔隙中线为基准,在向大孔隙边缘过渡过程中,水流速度逐渐减小;此外,非稳定渗流模拟还表明,水分运移速度随时间增长而逐渐降低,这是由于初始水头随时间逐渐降低而导致的。8、植被发育斜坡土体中发育的大孔隙系统,为雨水的下渗提供了一系列相对畅通的优先流通道,使得水流能够在短时间内到达土体—基岩界面并转化为地下水侧向补给溪流,促使溪流流量能够对降雨作出快速响应。这种快速响应行为说明,只有当长持时—高强度连续降雨发生时,降雨强度超过了斜坡土体的排水能力,才会引发斜坡稳定性问题。面对植被发育高海拔山区潜在斜坡灾害发生点监测困难的问题,溪水对降雨的快速响应行为为我们了解、掌握山区斜坡地下水的动态提供了一种可操作性强、易于推广的有效方法,对溪流流量的监测或可成为降雨型斜坡灾害预警—预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溪流监测的位置可以下移至流域下游的居民区,以避开高海拔山区电力供应、通讯等方面的困难。
兰平[8](2018)在《可能最大降水估算研究及应用示范》文中研究表明可能最大降水(Probable Maximum Precipitation,PMP)是为重大水利工程安全设计和重要滨河与滨海城市的防洪规划服务的。PMP不是纯理论研究课题,而是理工兼有、以工为主,属于应用学科;但凡研究极值的课题都是很难的,若又要求指导实用,就更加困难。从理论上来说,PMP的科学问题是:对于自然界中极值降水事件,研究如何在“可能”的条件下达到“最大”,即同时满足“可能”和“最大”;从实用的观点来说,PMP估算研究的目的是:总结归纳一套合理、有效、操作性强的应用技术和方法,推广到生产实际中,弥补我国在这项研究和应用领域的空白。PMP的研究思路是:在现代气候条件下,对于已经出现的历史特大暴雨,研究其产生的各个环节、各种因素,分析有可能导致其更严重的自然背景和条件,然后估算其在给定时段、给定地点达到最大时的场景。进一步的思考: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这种可能最大降水事件的发展趋势是什么?PMP的研究手段主要是成因分析(水文气象途径),辅以统计估算。滑坡(山泥倾泻)是香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滑坡的降水既可能是短历时强降雨,也可能是基于前期的累积(有效)雨量。因此香港整个城市的斜坡防治工程建设的暴雨设计标准和滑坡风险评估,需要建立以短历时4小时为代表和长历时24小时为代表的系统的PMP估算成果作为最高标准。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降雨频发,因此,尽管PMP不考虑气候变化,但是也有必要探讨气候变化对PMP可能产生的影响。本文选取了改进后的统计估算法、水汽放大法、基于分时段地形增强因子法的暴雨移置法和时面深曲线法,利用香港和台湾历史雨量资料、实测大暴雨资料和露点资料全面系统地估算了香港24/4小时PMP,并经过比较和合理性分析之后得到香港24/4小时PMP最新估算成果,应用于滑坡风险评估。最后以影响PMP估计值因素之一的可降水量和新定义的C-PMP(CumulationPMP)和S-PMP(SlidePMP),初步讨论气候变化对香港24小时PMP可能产生的影响。全文有以下主要结论:(1)采用两个与站点序列长度有关的约束条件改进的统计估算法,排除了不符合条件的站点,减少了统计量Km的误差,同时增加了统计参数的地区综合,使得PMP估计值更加合理。改进的统计估算法计算简单方便,能快速得到点估计值,其结果一般做为参考。分析计算表明,统计估算法非常依赖数据序列本身是否含有特大值以及序列长度。(2)分时段地形增强因子法能够把“莫拉克”台风暴雨和“卡玫基”台风暴雨定量地分割为辐合雨分量和地形雨分量两部分并推求出这两个分量的空间分布形态,分析计算发现,阿里山地区的山脉对“莫拉克”台风24小时暴雨的增幅作用达到了 45%,对“卡玫基”台风4小时暴雨的增幅为24%。进一步分析,由此概化得到的24/4小时辐合雨模型可以移置到香港地区估算24/4小时PMP。(3)用改进的统计估算法得到的香港24/4小时PMP分别是1,753mm和558.5mm,基于分时段地形增强因子法的暴雨移置法得到的24/4小时PMP最大值为1,502mm和718mm,时面深曲线法得到的24/4小时PMP最大值为1,358mm和534mm。在全面检查基本资料和计算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处理并合理性分析比较后,把基于分时段地形增强因子法的暴雨移置法得到的24/4小时PMP确定为香港地区24/4小时PMP估算成果。(4)把香港24/4小时PMP估算成果实际应用于香港滑坡风险评估时,中心位置选择在香港城市的中心香港岛,分别取24/4小时PMP估算成果70%和66%的降雨量,最大值为1,051mm和474mm。(5)近50年来,香港持续12小时最大露点并无明显变化,导致依据假绝热法计算得到的香港地区上空可降水量也无明显变化。自1914年以来,香港的的年最大24小时降雨量一直没有改变,但是24小时C-PMP在减小,而24小时S-PMP则受到气候变化导致的不同时期极端降雨事件的影响而变化,尚无法明确判断香港的PMP是否随着气候的变化会有统计意义上的明显变化。
徐宗恒[9](2014)在《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世纪中期以来,强降雨诱发的山区流域植被发育斜坡大规模群发性失稳的频率越来越高,降雨型滑坡给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和安全构成的威胁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已引起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对其形成机制、过程及灾害效应的研究已取得了若干进展,但总体上这些成果是不均衡的,主要表现在对降雨-滑坡这一关系形成的基础环节-降雨(经大孔隙通道)入渗研究以及对渗透介质的刻画精度不高,机制研究明显滞后,因而开展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及其对降雨入渗的影响研究显得很有必要,本文选择云南省境内段家营和头寨两个披覆有不同植被的自然斜坡(五个试验点)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和室内试验、送样分析以及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大孔隙的定量化分析和三维重组、大孔隙流过程及大孔隙对降雨入渗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试验区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的物理、化学和水理性质研究表明:斜坡土体(尤其是头寨试验区)的有机质含量较高,导致土体呈现高孔隙度-低容重-高含水率的物理特征以及高胀缩性的水理特征,其物理参数与农业土壤和裸露斜坡土体具有明显的差别。试验区峨眉山玄武岩风化壳经历了强烈的脱硅富铝作用和风化淋溶过程,其风化过程符合表生条件下成土作用规律。(2)植被-动物-有机质相互驱动为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中大孔隙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有力的条件。采用亚甲基蓝和罗丹明B为示踪剂进行多组不同强度降雨的染色示踪试验表明:大孔隙流行为表现出较强的异质性和非均匀性,不同植被发育斜坡土体中大孔隙流区别很大;局部染色特征表明大孔隙类型主要有植物根系腐烂后残留的通道、根系-土体以及砾石-土体接触带空隙、动物通道、团聚体间结构性大孔隙、土体干缩以及气候冻融交替产生的裂隙,其中植被根系对大孔隙的影响占主导地位。(3)采用CT无损检测技术对试验区大尺度土柱进行扫描,利用CT值范围将大孔隙从CT切片上提取出来,大孔隙定量化计算表明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中大孔隙发育规模显着高于农田耕地土和水稻土,大孔隙的平面和空间变异性由两个独立参数成圆率和复杂度表征,两者随深度的离散性较小。土体中大孔隙具有统计意义上的自相似特征,其盒维数随深度单调递减,并与大孔隙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当盒维数一定时,累积大孔隙度随大孔隙孔径呈幂函数规律递增。基于VolView软件,对试验区土体及其大孔隙结构进行三维重组,方法可行且图像质量理想。(4)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对大孔隙流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方法能清晰定量化描述大孔隙流湿润前锋的推进过程,大孔隙效应明显,在固定格点处流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最终趋于稳定,大孔隙效应逐渐减弱;在连通性较好、孔径较大的区域流体流速较快,且在孔隙中心流速最大,往两侧逐级递减;大孔隙流模拟过程与实际斜坡区土体大孔隙流过程相吻合,说明格子Boltzmann方法具有很好的适用性。(5)由于非饱和带土体中大孔隙的广泛存在,植被发育斜坡土体具有强吸-强贮-高渗的特点,促使斜坡能基本上同步吸收来自降雨过程的全部水量,极大优化着地下水的补给环境;同时,沟谷溪流流量对降雨的响应表现出无明显滞后和强烈敏感特征,且绝大部分的溪流流量均来自于地下水排泄,表明斜坡地下水的径流交替十分强烈;再者,大孔隙通道能为斜坡水-岩化学作用提供物质基础和湿度条件,保持水-岩化学作用体系内交换相饱和指数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保证水-岩化学作用时间上的连续性,所以在降雨条件下,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中大孔隙显着的影响着水分入渗,促进地下水补给和循环以及斜坡水-岩化学作用,从而推动着斜坡失稳的进程。本文的研究有如下的创新性:(1)植被发育斜坡土体大孔隙分布特征及其对强降雨过程的响应与裸坡具有明显的不同,在已有研究中,现场和室内降雨入渗试验以及相关数学模型的建立大多没有考虑植被的影响,有的甚至人为消除了植被因素,本文以两个披覆有不同植被的自然斜坡为研究点,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2)已有对大孔隙分布特征的研究多集中于农业土壤,且采用CT扫描进行的相关研究相对偏少,以植被发育斜坡土体为对象且以山区流域频发性滑坡地质灾害为背景的研究则更少,本文CT扫描对象为大尺度(25cm×25cm×50cm)的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柱,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尺度上具有一定的突破。(3)本文创新性的将格子Boltzmann数值模拟方法和CT切片相结合,对大孔隙流过程进行研究,为三维空间内土体的大孔隙渗流研究奠定了基础。
张家明[10](2013)在《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对降雨入渗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在日益加剧的全球变暖趋势的强烈驱动下,极端强降雨事件及与之相伴的山区流域植被发育斜坡群发性失稳事件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对该问题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截止目前,对降雨诱发型滑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并无直接关系的降雨事件与滑坡事件及斜坡岩土体水岩相互作用方面,而对地下水对降雨的响应过程和响应机制的研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地下水对降雨响应的第一发生环节是土壤水对降雨的响应,土体结构是影响该响应过程的重要因素。天然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中存在各种大孔隙结构,但既有斜坡土体降雨入渗研究多未考虑大孔隙的影响,因此植被发育斜坡土体降雨入渗研究已成为系统理解地下水对降雨响应的瓶颈。因此,本文采用现场亚甲基蓝染色示踪渗透试验法、碘-淀粉可视化方法、理论分析和有限元软件HYDRUS-2D数值模拟分析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对降雨入渗的影响研究。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对呈贡段家营试验区和昭通头寨沟试验区植被发育斜坡土体的物理、化学和水力特性进行了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植被发育斜坡土体的含水率和总孔隙率一般比裸坡土体和耕作土壤大,而容重和比重一般比裸坡土体和耕作土壤小:植被发育斜坡土体有机质含量比耕作土壤多;植被发育斜坡土体的给水度和饱和导水率总体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其中饱和导水率普遍大于裸坡土体和耕作土壤。2、选择亚甲基蓝作为染色示踪剂,在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开展染色示踪渗透试验,研究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类型、大孔隙流路径分布模式及植被根系、有机质、土壤颗粒尺寸分布和土壤动物对大孔隙流路径分布模式的影响。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植被发育斜坡土体大孔隙主要有植被根系通道(有根皮腐烂根系通道、无根皮腐烂根系通道和根-土间隙),动物通道、洞穴,团聚体间大孔隙和砾-土间隙,其中根-土间隙是最主要的大孔隙;植被根系显着影响大孔隙流路径数量、尺度和分布特征,尤其是铅垂向下和顺坡向下的根系,当根系尺寸增大时,其对大孔隙流路径影响更显着;有机质有利于团聚体间大孔隙的形成;黏粒、粉粒和砂粒对大孔隙流路径形成没有积极功效,但砾粒有利于大孔隙路径形成,尤其是在表土层;土壤动物区系对动物通道网络形态的影响与动物生活习性和土壤质地、根系分布情况有关。3、采用碘-淀粉可视化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水流路径分布模式。试验结果表明:从地表垂直向下,强降雨条件下植被发育斜坡水流路径分布模式异质性逐渐增大;水流路径在顺坡方向的异质性比垂直方向的异质性大。4、土壤水运动理论研究表明非饱和土壤水运动理论有两次质的飞跃发展,但既有大孔隙流模型研究主要针对农业土壤,不适用于研究植被发育斜坡大孔隙流问题。本文提出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根-土间隙大孔隙流的概念模型。5、基于染色示踪渗透试验、水流路径示踪试验和既有相关研究成果讨论植被发育斜坡大孔隙对降雨入渗的影响。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主要通过截留地下暴雨径流而产生大孔隙流,快速增加降雨入渗进入土体的面积,加速降雨入渗;树干径流也能快速进入土体深部;土壤动物通道或土体的饱和导水率、入渗率与动物通道的生物量、总面积、长度和体积呈正相关关系,而与通道的连通性关系不显着;砾-土间隙截留地下暴雨径流或其他类型的大孔隙流,提高土体降雨入渗能力;植被根系通道对降雨入渗的影响远大于土壤动物通道;大孔隙网络系统的非均匀性导致土体含水率空间分布异质性。6、采用有限元软件HYDRUS-2D模拟分析相同降雨条件下,有无大孔隙、大孔隙直径、长度、弯曲率、密度和轴向对植被发育斜坡降雨入渗的影响。分析得出以下一些结论:植被发育斜坡土体大孔隙加快降雨垂直入渗,减弱表土层地下径流,延缓表土层出现暂态饱和区的时间,导致湿润前锋形态不规则;单根大孔隙直径变化对斜坡剖面含水率分布、压力水头分布和湿润前锋形态影响不大;大孔隙直径增大,优先流流速减小,大孔隙积水响应时间(稍微)推迟,有压入渗面积增大致使大孔隙内积水消散更快;大孔隙长度增大,斜坡剖面湿润前锋形态越不规则,降雨入渗深度越深,延缓大孔隙底部积水响应时间,大孔隙内积水高度减小,大孔隙长度对优先流流速没有显着影响;大孔隙弯曲率增大,其内部积水响应时间先增大后减小,降雨垂直入渗深度减小,大孔隙内积水长度增加,优先流最大流速先增大后减小;大孔隙弯曲率对湿润前锋形态的影响主要在降雨初期,随着弯曲率增大,湿润前锋形态不规则性逐渐减小;大孔隙群密度增大,湿润前锋形态越复杂,降雨下渗越快,大孔隙积水响应时间延缓,大孔隙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显着;大孔隙群轴向与斜坡倾向之间的夹角减小,斜坡坡面湿润前锋形态不规则性减弱,优先流最大流速增大;当大孔隙位于表土层且大孔隙轴向与斜坡坡面近似平行时,大孔隙不利于降雨入渗。
二、香港暴雨中心迁移与滑坡位置关系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香港暴雨中心迁移与滑坡位置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暴雨诱发大型堆积土体滑坡致灾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降雨诱发滑坡基本理论 |
1.2.2 降雨影响下边坡风险评估方法 |
1.2.3 降雨诱发滑坡模型试验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暴雨诱发大型堆积土体滑坡致灾机理的试验研究 |
2.1 堆积土物理力学参数试验 |
2.1.1 物理力学指标 |
2.1.2 抗剪强度测试 |
2.2 模型试验相似理论 |
2.2.1 相似理论基本原理 |
2.2.2 相似常数确定 |
2.3 暴雨诱发堆积土体滑坡模拟试验台 |
2.3.1 试验箱及降雨系统 |
2.3.2 监测系统 |
2.4 降雨诱发堆积土滑坡试验方案 |
2.4.1 工况设置 |
2.4.2 模型制作 |
2.5 试验结果 |
2.5.1 T1试验结果 |
2.5.2 T2试验结果 |
2.5.3 T3试验结果 |
2.5.4 T4试验结果 |
2.6 试验结果分析 |
2.6.1 破坏规律分析 |
2.6.2 降雨特性的影响 |
2.6.3 坡角的影响 |
2.6.4 固结度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暴雨诱发大型堆积土体滑坡致灾机理的数值模拟 |
3.1 暴雨条件下堆积土边坡流固耦合分析 |
3.1.1 饱和-非饱和渗流基本理论 |
3.1.2 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
3.2 试验模型数值模拟 |
3.2.1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3.2.2 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 |
3.3 实际边坡数值模拟 |
3.3.1 计算模型 |
3.3.2 降雨强度的影响 |
3.3.3 降雨类型的影响 |
3.3.4 坡角的影响 |
3.3.5 不同堆积时间的影响 |
3.3.6 降雨入渗边坡变形规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暴雨诱发大型堆积土体滑坡风险辨识方法研究 |
4.1 非线性分类的逻辑回归方法 |
4.1.1 逻辑回归模型 |
4.1.2 非线性的逻辑回归方法 |
4.2 堆积土体边坡安全系数分布计算 |
4.2.1 蒙特卡洛法计算滑坡概率 |
4.2.2 影响因子的选择 |
4.3 滑坡概率公式拟合 |
4.3.1 考虑降雨时间的影响 |
4.3.2 考虑降雨强度的影响 |
4.3.3 考虑渗透系数的影响 |
4.3.4 考虑坡角正切值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暴雨条件下堆积土体滑坡风险辨识实例分析 |
5.1 暴雨条件下渣土场边坡数值模拟分析 |
5.1.1 工程概况 |
5.1.2 数值计算模型 |
5.1.3 计算结果分析 |
5.1.4 堆积土边坡滑坡风险辨识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致谢 |
(2)降雨作用下黄土窑洞水分迁移规律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土增湿变形特性研究现状 |
1.2.2 渗流-应力耦合模型研究现状 |
1.2.3 降雨作用下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非饱和黄土土水特性和强度特性试验 |
2.1 基本物理特性试验 |
2.2 土水特征曲线试验 |
2.2.1 典型的土水特征曲线 |
2.2.2 试验仪器 |
2.2.3 试验原理 |
2.2.4 试验方案 |
2.2.5 试验步骤 |
2.2.6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 黄土增湿变形特性试验 |
2.3.1 试验仪器 |
2.3.2 试验原理 |
2.3.3 试验方案 |
2.3.4 试验步骤 |
2.3.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 非饱和土强度试验 |
2.4.1 强度理论 |
2.4.2 试验仪器 |
2.4.3 试验原理 |
2.4.4 试验方案 |
2.4.5 试验步骤 |
2.4.6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非饱和土渗流-应力耦合模型 |
3.1 非饱和土的本构关系 |
3.1.1 固相本构关系 |
3.1.2 液相本构关系 |
3.1.3 气相本构关系 |
3.2 模量与净应力和体积含水量的关系 |
3.3 非饱和土的固液两相控制方程 |
3.3.1 力的平衡方程 |
3.3.2 液相的连续性方程 |
3.4 非饱和土渗流-应力耦合模型 |
3.4.1 非饱和土渗流-应力控制方程 |
3.4.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3.5 本章小结 |
4 降雨作用下黄土窑洞水分迁移规律及稳定性分析 |
4.1 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介绍 |
4.2 工程背景 |
4.3 模型建立 |
4.3.1 几何模型 |
4.3.2 模型参数 |
4.3.3 边界条件 |
4.3.4 降雨方案 |
4.4 黄土窑洞水分迁移规律及变形特性分析 |
4.4.1 典型工况分析 |
4.4.2 影响因素分析 |
4.5 黄土窑洞稳定性分析 |
4.5.1 强度折减法 |
4.5.2 典型工况分析 |
4.5.3 影响因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降雨作用下张家窑滑坡稳定性及抗滑桩治理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饱和-非饱和渗流研究现状 |
1.2.2 降雨诱发滑坡研究现状 |
1.2.3 滑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4 抗滑桩治理滑坡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滑坡渗流及稳定性分析理论 |
2.1 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 |
2.1.1 达西定律 |
2.1.2 瞬态渗流微分方程 |
2.1.3 定解条件 |
2.2 土-水特征曲线基本理论 |
2.2.1 土中吸力理论及组成 |
2.2.2 土-水特征曲线 |
2.3 降雨入渗的基本理论 |
2.4 滑坡稳定性分析理论 |
2.4.1 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 |
2.4.2 Morgenstern-Price法计算滑坡稳定性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工程概况及滑坡成因分析 |
3.1 研究区地质环境概况 |
3.1.1 气象水文 |
3.1.2 地形地貌 |
3.1.3 地层岩性 |
3.1.4 地质构造 |
3.2 张家窑滑坡工程地质概况 |
3.3 滑坡成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土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4.1 土-水特征曲线试验 |
4.1.1 吸力测试方法 |
4.1.2 滤纸法 |
4.1.3 试验结果 |
4.1.4 土-水特征曲线拟合 |
4.2 抗剪强度试验 |
4.2.1 试验过程 |
4.2.2 试验结果 |
4.3 变水头渗透试验 |
4.3.1 试验仪器 |
4.3.2 试验过程及步骤 |
4.3.3 试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降雨条件下滑坡渗流及稳定性研究 |
5.1 极限平衡法分析滑坡稳定性 |
5.2 降雨作用下滑坡二维渗流及稳定性研究 |
5.2.1 滑坡二维模型建立 |
5.2.2 边界条件与计算工况设置 |
5.2.3 滑坡二维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5.2.4 降雨条件下滑坡二维稳定性研究 |
5.3 降雨作用下滑坡三维渗流及稳定性研究 |
5.3.1 滑坡三维计算模型建立 |
5.3.2 滑坡三维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5.3.3 降雨条件下滑坡三维稳定性研究 |
5.4 张家窑滑坡计算结果综合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张家窑滑坡抗滑桩治理研究 |
6.1 抗滑桩治理措施方案设计 |
6.2 有限元计算模型建立 |
6.3 不同抗滑桩治理措施结果分析 |
6.3.1 抗滑桩在不同桩位时的滑坡稳定性研究 |
6.3.2 抗滑桩在不同嵌固深度时的滑坡稳定性研究 |
6.3.3 抗滑桩在不同桩间距时的滑坡稳定性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新中国县城迁址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 |
(三)选题的现实意义 |
二、研究范围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分析法 |
(二)计量分析法 |
(三)图表分析法 |
四、研究现状 |
(一)历史时期政区研究 |
(二)现代行政区划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县城迁址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县城和县级政区 |
二、县城迁址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中心地理论 |
二、增长极理论 |
第二章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的时空分析 |
第一节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情况 |
一、东北地区 |
二、华北地区 |
三、华东地区 |
四、华中地区 |
五、华南地区 |
六、西南地区 |
七、西北地区 |
第二节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空间分析 |
第三节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时间分析 |
第三章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自然因素 |
一、地形地势 |
二、水源 |
三、地理位置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人为因素 |
一、行政区划调整 |
二、交通 |
三、经济 |
四、水电站、水库、河道等基础设施的修建 |
五、匪患、战略等政治军事因素 |
六、政府开展工作 |
七、其他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行政区划调整引起的迁址——以江华瑶族自治县为例 |
第二节 三峡库区县城迁址 |
第三节 综合因素带来的县城变迁——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迁址为例 |
第五章 结语 |
第一节 县城迁址的特点 |
一、县城迁址是一个协调矛盾的过程 |
二、县城迁址缓冲时间越来越长 |
三、县城迁址是官方主导、民众“接受”的活动 |
第二节 县城迁址的影响 |
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二、对城市文化发展的影响 |
三、对“移民”和“土着民”融合问题的影响 |
四、对地名的影响 |
第三节 县城迁址的借鉴意义 |
一、政府决策时,应慎之又慎 |
二、协调新城与旧城的发展关系 |
三、注重科学规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凹槽土体失稳起动泥石流的力学机制与规模放大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依据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凹槽土体起动泥石流的研究 |
1.2.2 泥石流起动机理的研究 |
1.3 关键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
1.3.1 关键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典型凹槽土体起动泥石流的灾害事件 |
2.1 泥石流事件分布 |
2.2 典型凹槽土体起动泥石流灾害事件 |
2.2.1 浙江乐清“8.13”群发性泥石流灾害 |
2.2.2 湖南临湘“6.10”贺畈沟泥石流灾害 |
2.2.3 四川宁南“6.28”矮子沟泥石流灾害 |
2.2.4 西藏林芝“8.19”群发性泥石流 |
2.2.5 福建泰宁“5.8”群发性泥石流灾害 |
第3章 凹槽土体起动泥石流事件的成灾特征与发育背景 |
3.1 凹槽土体起动泥石流事件的成灾特征 |
3.1.1 成灾规模大 |
3.1.2 泥石流的暴发频率低 |
3.2 凹槽土体起动泥石流事件的发育背景 |
3.2.1 地形地貌特征 |
3.2.2 降雨特征 |
3.2.3 植被覆盖率特征 |
3.2.4 地质构造与岩性特征 |
3.2.5 前期干旱和地震 |
第4章 凹槽土体失稳起动泥石流的力学机制 |
4.1 凹槽后端地貌径流放大 |
4.2 凹槽土体特征 |
4.3 凹槽土体的临界厚度与堆积坡度 |
4.4 数值模型 |
4.5 凹槽土体失稳的力学机制 |
4.6 泥石流的产流机制 |
4.7 前期干旱地震对泥石流起动机制的影响 |
4.7.1 前期干旱的影响 |
4.7.2 前期干旱与地震的影响 |
第5章 泥石流规模的放大过程 |
5.1 支沟汇入主沟放大泥石流规模 |
5.2 巨石堵溃放大泥石流规模 |
5.3 巨石堵溃的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植被发育斜坡地下水对降雨的响应行为及其控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基于降雨的滑坡预警预报研究现状 |
1.3 斜坡地下水对降雨响应研究现状 |
1.4 降雨—地下水转化机理研究现状 |
1.5 目前研究不足及本论文研究内容 |
1.6 本文研究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灾害情况 |
2.1.2 气候与水文 |
2.1.3 植被 |
2.2 地质概况 |
2.2.1 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 |
2.2.2 出露地层及岩性 |
2.3 斜坡土体基本物理特性 |
2.3.1 颗粒级配 |
2.3.2 密度、比重、自由膨胀率和孔隙度 |
2.3.3 质量含水率 |
2.4 滑坡—碎屑流主要工程地质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降雨的时空变化特征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3 降雨监测结果 |
3.3.1 月降雨 |
3.3.2 周降雨 |
3.3.3 日降雨 |
3.3.4 小时降雨 |
3.4 降雨变化的分析与讨论 |
3.4.1 独立降雨事件 |
3.4.2 降雨的空间变化 |
3.4.2.1 降雨的关联特征 |
3.4.2.2 强降雨事件的空间变化 |
3.4.3 降雨的时间变化 |
3.4.4 降雨时空变化的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溪水径流特征及其对降雨的响应行为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溪流及降雨的监测 |
4.2.2 三角堰水位—流量的换算 |
4.2.3 溪流径流特征的表征 |
4.2.3.1 不均匀系数C_v和完全调节系数C_r |
4.2.3.2 集中度C_n和集中期D |
4.3 研究结果 |
4.3.1 溪流径流特征(径流年内分配变化规律) |
4.3.1.1 年内径流量不均匀系数C_v和完全调节系数C_r |
4.3.1.2 集中度C_n和集中期D |
4.3.2 月尺度的溪水流量对降雨的响应 |
4.3.3 周尺度的溪水流量对降雨的响应 |
4.3.4 日尺度的溪水流量对降雨的响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溪水来源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3 研究结果 |
5.4 溪水来源分析与讨论 |
5.4.1 SC_4~(2-)和HCO_3~- |
5.4.2 SiO_2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斜坡地下水对降雨快速响应的控制机理及意义 |
6.1 现场渗透试验 |
6.1.1 双环渗透试验 |
6.1.1.1 试验方法 |
6.1.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1.2 染色示踪渗透试验 |
6.1.2.1 试验方法 |
6.1.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1.3 枯枝落叶层对降雨入渗的促进作用 |
6.2 土体大孔隙系统三维可视化及渗流数值模拟 |
6.2.1 材料与方法 |
6.2.2 土体样品的三维模型建立 |
6.2.3 土体大孔隙渗流模拟——发育大孔隙土体内的渗流模拟 |
6.2.3.1 MODFLOW计算程序简介 |
6.2.3.2 大孔隙渗流有限差分方程的建立及求解方法 |
6.2.3.3 MODFLOW大孔隙数值模型的建立 |
6.2.3.4 模型介质参数取值的讨论及边界条件设置 |
6.2.3.5 模拟结果及分析 |
6.3 地下水对降雨快速响应行为之于斜坡灾害研究的意义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参与的课题及获得的奖励) |
(8)可能最大降水估算研究及应用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存在的问题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数据及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2 研究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统计估算法的改进及结果分析 |
3.1 引言 |
3.2 统计估算法的改进 |
3.3 24/4小时PMP统计估算结果 |
3.4 不确定性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暴雨移置结果分析 |
4.1 引言 |
4.2 暴雨移置条件分析 |
4.3 24/4小时PMP初步估计值 |
4.4 24/4小时PMP移置调整 |
4.5 暴雨移置的不确定性研究 |
4.6 小结 |
第五章 时面深结果分析 |
5.1 引言 |
5.2 24/4小时典型暴雨面深的结果分析 |
5.3 水汽调整 |
5.4 与历史时面深估算成果比较 |
5.5 小结 |
第六章 24/4小时PMP估算成果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24/4小时PMP估算结果的选定 |
6.3 24/4小时PMP估算成果合理性分析 |
6.4 应用于滑坡风险评估的24/4小时PMP面深关系 |
6.5 小结 |
第七章 气候变化对香港24小时PMP影响分析 |
7.1 引言 |
7.2 香港年平均气温、降雨的变化 |
7.3 孟加拉湾和南海海温、香港地面持续12小时最大露点的变化 |
7.4 气候变化对统计估算24小时PMP影响分析 |
7.5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与特色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A 香港24/4小时暴雨调查表 |
附表B 东南沿海地区暴雨调查表 |
附表C 暴雨纪录表 |
附表D 中国历史PMP成果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降雨-地下水响应-滑坡研究进展 |
1.2.1 降雨-滑坡方面 |
1.2.2 地下水响应-滑坡方面 |
1.2.3 降雨-地下水(降雨入渗)方面 |
1.3 大孔隙研究进展 |
1.3.1 大孔隙的界定 |
1.3.2 大孔隙的研究方法 |
1.3.3 大孔隙(流)模型 |
1.4 研究中存在问题及本文研究的创新性 |
1.5 本文研究思路及结构 |
第2章 试验区概况及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基本特征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条件 |
2.1.3 水文条件 |
2.1.4 植被状况 |
2.2 区域工程地质条件 |
2.2.1 试验区地形地貌 |
2.2.2 试验区地层岩性 |
2.2.3 试验区地质构造 |
2.3 试验区斜坡土体基本特征 |
2.3.1 物理化学特征 |
2.3.2 水理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及其影响因子 |
3.1 植被发育斜坡土体大孔隙 |
3.1.1 植被对大孔隙的作用 |
3.1.2 动物对大孔隙的促进作用 |
3.1.3 有机质对大孔隙的作用 |
3.1.4 植被发育斜坡土体干缩裂缝 |
3.2 基于染色示踪试验的大孔隙特征研究 |
3.2.1 染色示踪剂的选择 |
3.2.2 染色示踪试验 |
3.2.3 图像处理 |
3.2.4 参数计算 |
3.3 染色试验结果分析 |
3.3.1 染色面积比变化 |
3.3.2 表面积密度变化 |
3.3.3 土体含水率变化 |
3.4 大孔隙影响因子 |
3.4.1 根系密度 |
3.4.2 有机质含量 |
3.4.3 颗粒组成 |
3.4.4 动物活动 |
3.4.5 其他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CT扫描的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研究 |
4.1 取样过程和样品 |
4.2 CT扫描和计算原理 |
4.3 图像处理 |
4.4 大孔隙分布特征 |
4.4.1 CT值变化 |
4.4.2 大孔隙度和大孔隙数量 |
4.4.3 成圆率和复杂度 |
4.5 基于分形维数的大孔隙分布研究 |
4.5.1 理论基础 |
4.5.2 分形维数的计算 |
4.5.3 结果分析 |
4.5.4 基于盒维数的大孔隙分布计算 |
4.6 大孔隙结构的三维重建 |
4.6.1 三维重建介绍 |
4.6.2 三维重建过程 |
4.6.3 三维重建结果 |
4.7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大孔隙渗流分析 |
4.7.1 格子Boltzmann模型 |
4.7.2 边界条件与计算假设 |
4.7.3 Matlab程序的实现 |
4.7.4 实例计算与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对降雨入渗的影响 |
5.1 大孔隙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 |
5.1.1 渗透特征 |
5.1.2 容水-持水-给水特征 |
5.2 大孔隙对地下水循环的影响 |
5.3 大孔隙对斜坡CWRI的影响 |
5.4 植被与滑坡灾害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及获得奖励)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
(10)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对降雨入渗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降雨—地下水—滑坡关系 |
1.2.1 降雨与滑坡的关系 |
1.2.2 地下水与滑坡的关系 |
1.2.3 降雨与地下水的关系 |
1.3 斜坡土体降雨入渗研究进展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安排 |
1.5 本文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试验区概况及植被发育斜坡土体基本特性 |
2.1 引言 |
2.2 试验区基本概况 |
2.2.1 段家营试验区 |
2.2.1.1 自然地理环境 |
2.2.1.2 工程地质环境 |
2.2.2 头寨沟试验区 |
2.2.2.1 自然地理环境 |
2.2.2.2 工程地质环境 |
2.3 植被发育斜坡土体基本特性 |
2.3.1 土体物理特性 |
2.3.2 土体化学特性 |
2.3.3 土体水力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植被发育斜坡土体大孔隙辨识与特征研究 |
3.1 引言 |
3.2 大孔隙界定 |
3.2.1 定性定义 |
3.2.2 定量定义 |
3.2.2.1 直接定义 |
3.2.2.2 间接定义 |
3.3 试验设计 |
3.3.1 试验工况 |
3.3.2 试验步骤 |
3.3.3 图像处理 |
3.4 大孔隙类型及控制因素 |
3.4.1 根系通道与植被根系 |
3.4.2 动物洞穴、通道与土壤动物区系 |
3.4.3 团聚体间大孔隙与有机质 |
3.4.4 土壤管道、砾土间隙与碎石 |
3.5 大孔隙流路径分布模式 |
3.5.1 大孔隙流路径分布模式 |
3.5.2 根系对大孔隙流路径的影响 |
3.5.3 有机质对大孔隙流路径的影响 |
3.5.4 碎石对大孔隙流路径的影响 |
3.5.5 土壤动物对大孔隙流路径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强降雨条件下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水流路径可视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设计 |
4.2.1 试验工况 |
4.2.2 试验原理 |
4.2.3 试验步骤 |
4.2.4 图像处理 |
4.3 水流路径分布模式聚类分析 |
4.3.1 垂直方向聚类分析 |
4.3.2 顺坡方向聚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饱和土壤水运动理论研究 |
5.1 引言 |
5.2 土壤水的形态和能态 |
5.2.1 土壤水的形态 |
5.2.2 土壤水的能态 |
5.3 土壤水运动基本方程 |
5.3.1 非饱和土壤水运动达西定律 |
5.3.2 非饱和土壤水运动的连续方程 |
5.3.3 非饱和土壤水运动的基本方程 |
5.3.4 土壤水运动基本方程的定解条件 |
5.4 土壤水运动参数 |
5.4.1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
5.4.2 非饱和土壤导水率 |
5.4.3 比水容量和扩散率 |
5.4.4 土壤水运动参数测定 |
5.5 大孔隙流模型 |
5.5.1 大孔隙流概念模型 |
5.5.2 大孔隙流计算模型 |
5.5.3 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大孔隙流概念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孔隙对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降雨入渗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大孔隙对降雨入渗过程的影响 |
6.3 大孔隙对土体入渗性能的影响 |
6.3.1 土壤动物通道与土体入渗率 |
6.3.2 碎石与土体入渗率 |
6.3.3 植被根系通道与土体入渗率 |
6.4 大孔隙对含水率分布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非饱和带大孔隙对降雨入渗影响的数值分析 |
7.1 引言 |
7.2 数值模拟方法 |
7.3 计算模型及工况 |
7.3.1 计算模型 |
7.3.2 计算工况 |
7.4 计算结果分析和讨论 |
7.4.1 有无大孔隙对降雨入渗的影响 |
7.4.2 大孔隙直径对降雨入渗的影响 |
7.4.3 大孔隙长度对降雨入渗的影响 |
7.4.4 大孔隙弯曲率对降雨入渗的影响 |
7.4.5 大孔隙密度对降雨入渗的影响 |
7.4.6 大孔隙群轴向对降雨入渗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及获得奖励)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
四、香港暴雨中心迁移与滑坡位置关系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暴雨诱发大型堆积土体滑坡致灾机理研究[D]. 胡航.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降雨作用下黄土窑洞水分迁移规律及稳定性研究[D]. 赵文龙.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3]降雨作用下张家窑滑坡稳定性及抗滑桩治理数值模拟研究[D]. 韩晨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新中国县城迁址研究(1949-2019)[D]. 徐莎莎. 西南大学, 2021(01)
- [5]凹槽土体失稳起动泥石流的力学机制与规模放大过程[D]. 张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01)
- [6]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植被发育斜坡地下水对降雨的响应行为及其控制机理研究[D]. 王昆.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8]可能最大降水估算研究及应用示范[D]. 兰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 [9]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研究[D]. 徐宗恒.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1)
- [10]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对降雨入渗影响研究[D]. 张家明.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