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甜橙青霉病和绿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杨林华[1](2007)在《体外条件下绿色木霉的生物学及抑菌特性的研究》文中认为绿色木霉(T.viride)是一类分布广泛的土壤习居菌,常见于植物残体及动物粪便上。除个别为弱病原菌外,大多数对果蔬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由于绿色木霉的广泛适应性、拮抗多样性和寄生广谱性,因此它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生防菌。本文首先研究了绿色木霉的生物学特性、拮抗特性;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孢子萌发率在60小时内达到92.1%;生长曲线:适应期1.5d,对数增长期1.5-3.5d,平衡期3.5-6d,衰亡期6-8d;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最快;温度对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影响显着,在pH2-11范围内均可生长,在pH 5-6时菌丝生长最快,pH值为7时孢子产生量最大;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但可明显促进孢子产生;葡萄糖和麦芽糖为菌丝生长和产孢子的最佳碳源;天冬酰胺是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的最佳氮源;不同维生素对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作用不同;微量元素对菌丝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Mn+2最有利于孢子产生。利用本实验室分离的十种病原菌研究绿色木霉广谱拮抗性,发现除了匍枝根霉和木瓜炭疽不显着外,绿色木霉对其他病原菌都达到显着抑制。利用绿色木霉代谢物对上述达到抑制显着的八种病原菌进行拮抗试验,来确定重寄生和分泌物两种抑菌方式哪个是主要的。发现只有黑曲霉和荔枝炭疽是代谢物抑制,并且抑制效果达到显着,其它都不显着。为进一步探求抑菌机理,通过透射电镜观察黑曲霉和荔枝炭疽发现黑曲霉和荔枝炭疽菌丝经绿色木霉代谢物处理后菌丝内部均发生细胞学变化。最后通过液体发酵和发酵液的成分初步分析,最佳培养基为麦麸皮4.5%、苹果渣2.0%、香蕉皮2.0%、KH2PO4 0.30‰、MgSO4 0.18‰、CaCO3 0.5‰、NaNO3 2‰;最佳培养条件是:温度28-20-30℃,搅拌速度125 r/min,pH 6,时间4天,接种量8%。
梁明洪[2](2003)在《甜橙青霉病和绿霉病的发生防治方法》文中指出
梁明洪[3](2002)在《甜橙青霉病和绿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文中研究说明
二、甜橙青霉病和绿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甜橙青霉病和绿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体外条件下绿色木霉的生物学及抑菌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文献综述 |
1 绿色木霉的分类 |
2 绿色木霉的特点 |
2.1 竞争作用 |
2.2 寄生作用 |
2.3 拮抗生作用 |
2.4 绿色木霉生防制剂的研究 |
3 病原真菌的危害特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处理及技术路线 |
2.1.1 材料 |
2.1.2 处理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绿色木霉孢子特征 |
2.2.2 绿色木霉生理特性的研究 |
2.2.3 绿色木霉对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 |
2.2.4 绿色木霉代谢物对原真菌的拮抗作用 |
2.2.5 绿色木霉及其代谢产物对黑曲霉和荔枝炭疽菌的抑菌机理 |
2.2.6 绿色木霉液体发酵的研究 |
2.2.7 绿色木霉代谢物成分的初步鉴定 |
2.2.8 作图与分析计算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绿色木霉孢子萌发的特征 |
3.1.1 孢子萌发过程 |
3.1.2 绿色木霉孢子萌发率测定结果 |
3.1.3 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
3.2 绿色木霉生理特性的研究 |
3.2.1 培养基对绿色木霉株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的影响 |
3.2.2 温度对绿色木霉株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的影响 |
3.2.3 生长基质对绿色木霉株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的影响 |
3.2.4 光照对绿色木霉株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的影响 |
3.2.5 碳源对绿色木霉株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的影响 |
3.2.6 氮源绿色木霉株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的影响 |
3.2.7 维生素对绿色木霉株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的影响 |
3.2.8 微量元素对绿色木霉株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的影响 |
3.3 绿色木霉对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 |
3.3.1 绿色木霉对香蕉炭疽病菌拮抗作用 |
3.3.2 绿色木霉对木瓜炭疽菌的拮抗作用 |
3.3.3 绿色木霉对荔枝炭疽菌的拮抗作用 |
3.3.4 绿色木霉对荔枝霜疫霉菌的拮抗作用 |
3.3.5 绿色木霉对镰刀菌的拮抗作用 |
3.3.6 绿色木霉对绿霉的拮抗作用 |
3.3.7 绿色木霉对青霉的拮抗作用 |
3.3.8 绿色木霉对黑曲霉的拮抗作用 |
3.3.9 绿色木霉对黑根霉的拮抗作用 |
3.3.10 绿色木霉对匍枝根霉的拮抗作用 |
3.4 绿色木霉代谢物对原真菌的拮抗作用 |
3.4.1 绿色木霉代谢物对荔枝炭疽的抑制 |
3.4.2 绿色木霉代谢物对香蕉炭疽的抑制 |
3.4.3 绿色木霉代谢物对荔枝霜疫霉的抑制 |
3.4.4 绿色木霉代谢物对镰刀菌的抑制 |
3.4.5 绿色木霉代谢物对黑曲霉的抑制 |
3.4.6 绿色木霉代谢物对黑根霉的抑制 |
3.4.7 绿色木霉代谢物对绿霉的抑制 |
3.4.8 绿色木霉代谢物对青霉的抑制 |
3.5 绿色木霉及其代谢产物对黑曲霉和荔枝炭疽菌抑菌机理的研究 |
3.5.1 对峙培养中菌丝生长和相互作用 |
3.5.2 绿色木霉重寄生作用的显微观察结果 |
3.5.3 投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
3.6 绿色木霉液体发酵的研究 |
3.6.1 液体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的确定 |
3.6.2 液体发酵培养条件的确定 |
3.7 绿色木霉提取成分的初步测定 |
4 讨论 |
4.1 绿色木霉丝对病原菌的影响 |
4.2 碳源对绿色木霉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
4.3 氮源对绿色木霉丝和产孢量的影响 |
4.4 绿色木霉代谢物对致病菌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1 绿色木霉孢子的萌发过程 |
附图2 绿色木霉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
附图3 绿色木霉代谢物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
附图4 绿色木霉及代谢物对黑曲霉和荔枝炭疽的拮抗作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四、甜橙青霉病和绿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体外条件下绿色木霉的生物学及抑菌特性的研究[D]. 杨林华. 甘肃农业大学, 2007(02)
- [2]甜橙青霉病和绿霉病的发生防治方法[J]. 梁明洪. 四川农业科技, 2003(02)
- [3]甜橙青霉病和绿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J]. 梁明洪. 四川农业科技, 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