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C卡列车无线电话的研制和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俊伟[1](2015)在《列车运行监控装置运行记录数据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具有防止列车冒进信号、防止列车运行超速和辅助司机提高操纵能力等功能,其产生的运行记录数据是列车运行中实时记录的运行状态数据信息,包括系统自检信息、软件版本信息、检修人员或机车乘务员输入信息等,信息量非常丰富。本文对LKJ产生的运行记录数据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结合北京铁路局现状,本着“选择既有成熟、可靠的主流产品,又能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小的成本组织实施”的原则,充分利用机车既有的列车运行状态信息系统(LAIS)设备的无线传输功能,进行系统的改造和升级,增加和整合机车信息的采集和传输内容,并研发配套的音频通话和视频采集设备,完成了系统车载设备的硬件改造和软件升级。最终形成列车运行监控在线预警系统,实现机务安全控制的关口前移。研制的列车运行监控在线预警系统,采用GSM/GPRS技术、3G的CDMA2000 1xEV-DO技术实现了机车运行信息和机车监控记录文件等机车车载安全装备产生的记录信息、音频数据以及视频数据的远程传输,解决了数据和视频传输无线网络选择难题。借鉴LKJ分析软件的智能检索功能,选定了LKJ分析部分项点作为该系统的预警和报警项点,将列车运行中即将发生的非正常行车、正在发生的突发事件以及机车乘务员违章作业信息在线实时预警和报警。地面信息中心应急值守人员根据实时传回的预警和报警信息,第一时间获取突发事件信息,为第一时间作出处置决策提供可信依据,为防控发生次生事故赢得时间,同时利用系统的音频、视频功能,实现对机车乘务员现场作业过程的实时监控和在线技术指导,为第一时间制止违章提供手段,确保机车乘务员能够认真落实行车规章制度、正确操作LKJ、规范机车操纵。列车运行监控在线预警系统将从本质上提升对突发事件的实时应急处置手段,同时为突发事件的事后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实现对作业过程的控制卡控关口前移,形成安全风险提前预警,安全隐患超前防控的高效闭环管理方式,全面提高机务安全运用管理水平。
杜善行[2](2014)在《基于扩频通信的铁路货车定位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铁路自动化水平的提高,高速列车等客运列控系统越来越完善,货物运输列控的实时性相对较差;如何在不进行大规模改造线路的前提下,对货运列车进行实时定位,是目前铁路运营中所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根据扩频通信关键技术的原理和适用特点,利用信息发送和接受的时间差和强度差值测量伪距。伪距值作为算法中的重要参量,计算出货车位置坐标的估计值。根据码片速率和对比算法生成的货车实际坐标,得到定位误差。最终提出采用扩频通信和射频定位相结合的定位方法。本文阐述了列车位置信息在列控系统中的意义,介绍了目前定位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扩频通信的关键技术,包括:香农定理、选择扩频码、系统同步和仿真;阐述了可高精度定位的射频通信系统,包括:射频通信的方式、确保应答器间信息不会互相干扰的防碰撞算法,使用射频设备进行了实验,采集到射频设备响应时间数据,为估算出该方法的定位精度提供了依据。针对多货车(多用户)同时定位的识别问题,采用CDMA技术解决用户身份识别问题。建立了三种定位算法:AOA算法、TDOA算法、RSSI算法的模型,进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得出采用扩频通信一射频应答相结合的方法能够达到货车定位的要求。
刘伟[3](2013)在《现代汉语混合型字母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新事物、新概念的产生开始爆炸式地增长,混合型字母词正是在此时开始大量出现,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不过,学界至今还鲜有对混合型字母词进行单独研究的,本文拟在吸收前人关于字母词研究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结构主义”、“三个平面”、“社会语言学”的相关语法理论,通过梳理现实语料和借鉴新世纪出版的三本字母词词典,在对大量语料进行整理、分类、归纳和综合的基础上,对混合型字母词的界定、产生原因和发展历程、特点、规范等方面进行详尽的研究。本文将首先在厘清混合型字母词和外来词、缩略语、网络流行语关系的基础上,初步定义混合型字母词,认为混合型字母词是中外交流碰撞产生的结果,是汉语面对外来语大量入侵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妥协;其次分析混合型字母词产生的原因和发展历程,认为混合型字母词的产生是为满足新时期汉语表达需要和语用需求,在符合语言经济原则前提下,对语言自身的一种合理调整,其发展也经历了准备、积累和快速发展三个不同的阶段;再次从组成格式、语音形式、结构关系、意义表达、语法功能、应用领域等不同角度对混合型字母词进行详细的分析,认为组成格式方面由“字母”和“汉字”组成,且“字母”在“汉字”前是其最典型的格式,语音形式方面存在音素的改变、声调的添加、字母部分连读并受双音化趋势影响等特点,结构关系方面主要分为复合式和附加式两种,意义表达方面发生了义项的脱落、意义的扩大和转移、色彩意义的附加等,语法功能方面以名词居多,多作主宾定,也可作谓状补,且字母部分发生了形态的弱化,活用现象和类推构词也较常见,应用领域方面开始从专业领域向生活、经济、教育、网络等各个领域进行渗透;最后归纳混合型字母词在使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规范的主要原则,从读音、书写和使用的不同角度提出具体规范,认为对于该类词亟需国家出台相关的指导性规范,从读音、书写和使用等不同方面入手,统一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尽量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其真正方便、高效地为我所用。混合型字母词的产生和发展并非转瞬即逝,它已成为汉语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预见它将在人们今后的语言生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亟待我们更进一步的研究。
叶鼎晟[4](2012)在《公交车智能车载服务装置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交通压力与日俱增,作为承载城市交通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公交车,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方面的作用将愈加明显。如何提高公交车的服务质量,提升乘客的满意程度,这是实现公交优先战略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公交服务的质量,结合公交车的现状,研究设计了一种公交车车载服务装置。现有的公交车系统,乘客在车站无法获知即将到站的公交车的具体信息;无人售票车“一刀切”的收费方式及有人售票车人力资源的浪费,无法做到效率与效益的兼顾;公交车行驶质量也缺乏有效的监管。针对以上三个方面,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车载装置,集成了收费、信息统计、舒适性检测的功能:通过乘客上下车刷卡,不但实现了一种公平的按站付费方式;而且可以实时统计车内乘客信息。装置将车内信息发送至站台及公交管理平台,乘客可以通过站台显示屏或者短信方式了解公交车辆信息。对各个时间段乘客数据进行的统计,还能实现公交车的资源优化配置。此外,装置通过监控公交车内的拥挤度、温湿度及行车的加速度,来提高公交车的舒适性。文章通过硬件电路和软件系统的设计,实现了所要求的功能。硬件电路采用以单片机AT89S52为核心,加速度模块、温湿度模块等模块为信号采集单元,通过单片机对采集的信号的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智能车载服务装置的相关功能;软件系统是在KeilC调试环境下,对单片机程序以及外围模块驱动与通信程序进行编译开发。最后对完成的装置实物进行了工作过程的模拟和实地的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将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最后通过对其经济性和舒适性的评价,证明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和优越性。
王艳彩[5](2011)在《现代有轨电车的适用性初探》文中认为在我国,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交通出行的需求越来越大,私家车数量亦越来越多,引起的交通拥挤、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社会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同时人们对公交出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合理的解决这些问题,满足人们的需求,提倡与发展公交优先尤其重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是发展的根本与基础。现代有轨电车由于具有载客量大、舒适、能耗低、污染少等特点,是符合绿色交通的一种公交方式。本论文对其在城市交通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首先,对现代有轨电车系统进行界定,明确现代有轨电车属于轻轨系统中技术等级较低的一类。分析了现代有轨电车载客量大、污染小、成本低等特点,它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拥挤、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等问题,指出了现代有轨电车系统能够适应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其次,将现代有轨电车与一些大运量的公交方式进行比较,主要是地铁、轻轨、BRT,从运能、速度、能耗、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认为它是一种具有强大竞争力、符合“绿色”交通原则、在一定范围与程度上值得加予推广和使用的交通方式。第三,通过分析现代有轨电车的应用技术水平,包括车辆技术、线路要求、信号灯控制、车道布置、站台布设以及轨道布设等,总结出现代有轨电车的适用范围,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一种运量较大、投资相对较低的交通方式,在客流量较大的特大或大城市的非主干线以及中等城市的客流主干线比较适合运用。最后,本文通过借鉴张江现代有轨电车的实例,进一步分析了现代有轨电车的发展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它的使用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亦能够节约出行时间,其舒适性可降低乘客乘车的疲劳度,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本论文的研究能够为城市交通决策者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郭北苑[6](2010)在《高速列车驾驶界面人因适配性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高速列车驾驶界面是司机获取信息、做出决策并对相关系统进行指令控制、驾驶列车完成各项任务的作业空间。司机驾驶界面操纵与显示器件的设置与布置是否科学合理,对司机能否全面、准确地完成驾驶职能具有重大影响,针对列车司机驾驶界面人因设计理论与方法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本论文从分析高速列车驾驶作业任务出发,研究列车驾驶操纵模式,构建驾驶界面适配性模型,提出列车驾驶界面人因适配性动态评估方法,为高速列车驾驶界面人因适配性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与方法支持。论文首先给出了列车驾驶操纵的定义,然后运用综合层次分析法和认知任务分析法,在人的信息处理模型基础上,提出并建立了高速列车司机驾驶任务分析模型,并以此为工具,针对高速列车正常行车驾驶任务,完成了驾驶任务分类模型的构建,将驾驶任务分为监视任务、思考任务、调整任务和通信任务,并进一步分解到功能层及界面层。论文针对任务模型对应的界面层与司机间的操作匹配关系进行分析,基于通用运动程序,提出列车驾驶操纵模式模型,定义了操纵资源映射规则、操纵任务的过滤与转义规则、操纵形式规则、操纵时间规则和操纵空间规则。在此基础上,论文通过设计柔性构架驾驶人因实验平台、研制驾驶坐姿上身运动捕捉实验标记系统,完成了操纵模式测试实验的设计与实施、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等工作,验证了驾驶操纵环境下左右手操作的操作一致性,得到了操纵模式操作时间规则、速度分布规则和操作轨迹规则,并给出了各自的定义公式。论文建立了高速列车驾驶界面适配性模型,模型由三个部分有机组成:高速列车司机人体模型、高速列车驾驶界面产品模型以及基于反向运动学的适配性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对司机利用驾驶界面完成操纵任务时的位姿状态进行预测,从而为驾驶界面适配性评估分析打下基础。在适配性预测模型反向运动学求解研究中,通过对高速列车驾驶环境中人体运动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二面角变动最小化的HAL链求解算法,并将其推广用于肘部关节、肩部关节、衣领关节及颈部关节的位姿关系求解。论文总结并提出了高速列车驾驶座椅的三个基本要求即几何适配性要求、安全性要求以及劳动保护的要求,并以此提出基于列车司机适意驾驶H点分布范围的驾驶座椅适配性设计评估方法。提出了驾驶界面几何适配性动态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驾驶操纵任务模型及操纵模式模型,通过导出驾驶操纵模式序列、利用高速列车驾驶界面适配性模型完成操纵姿势的预测,并在快速上肢评价方法(RULA)的基础上,利用其评价标准,通过对姿势的角度投影,完成动态的司机操纵几何适配性评价。最后,论文完成了CRH3C及CIT400型高速列车驾驶界面的实例分析,应用驾驶界面人因适配性理论与方法对其驾驶座椅几何适配性、操纵界面几何适配性进行了评估与对比分析;针对已商业化运行的CRH3C车型运用观察法进行了相同条件下的姿势评估,分析结果验证了驾驶界面人因适配性预测评估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骆巍[7](2010)在《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与服务平台》文中研究表明危险品道路运输是运输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对危险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避免发生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并在事故发生后及时处理事故,把事故的危害降至最低,就有必要对危险品道路运输的应急机制及保障体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建立完善的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与服务平台系统。本文首先研究了我国危险品道路运输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目前我国危险品道路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了一个适合我国的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和服务的方案。其次,阐述了GPS定位技术、GPRS无线数据传输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相关理论知识,对各项技术的发展状况、应用背景、原理特点作了介绍,为后文奠定了理论基础。选定本系统的通信方式为GPRS无线数据传输。然后,介绍了车载动态实时监控系统的核心技术与方案,以及车载监控终端的设计。最后对整个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与服务平台的设计进行了概要说明。本文研究内容对危险品货物运输的安全性、系统性、高效性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赵国庆[8](2009)在《基于GSM-R/GPRS的远程列车用电监测系统》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对铁路运输能力需求的不断加大,无论在铁路基础建设方面,列车升级方面及铁路信息化管理方面都有新的要求。目前的新式客运列车因为各种新装置的增加,如空调装置,车门集中遥控装置等,其用电量已达到400KW。对列车用电的监测也就成了列车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保证。通过人工现场采集数据,耗工耗时,而且因为人为因数的影响,数据采集有时存在很大的出入。再加上目前列车大多还是采用机械式电度表来进行测量,对列车供电系统的监测并不能达到要求。在我国确定GSM-R为铁路专用通信网络后,各项列车运行数据可以准确的,实时的被传送回铁路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为列车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极大的保证。针对列车用电人工采集数据的精度不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SM-R/GPRS技术的无线监测系统。基于GSM-R的GPRS技术可以说为铁路监测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最高171.2Kbps的传输速度,可以满足很多要求。系统采用数字电度表采集数据,不仅提高了采集精确度,还可以方便的进行数据的传输。然后通过GSM-R网络,利用GPRS技术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回地面监测中心,监测中心就可是实时地了解列车用电问题。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对列车用电的各种电参数的监测及数据存储等问题,为列车运行提供了可靠的用电保证。本系统主要分为数字电能采集终端,GPRS无线通信和监测中心三部分。在数字电能采集系统中主要介绍了通过单片机和数字电度表芯片所组成的数据采集终端,RS-485通信接口,数据传输单元,还有为提高系统可靠性的看门狗电路及报警电路等的硬件及软件设计。GPRS无线通信系统中介绍了基于GSM-R网络的GPRS组网传输技术及DTU的选型及应用等。监控中心作为GPRS的上位机系统,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与存储,采用基于G语言的LabVIEW开发平台,把程序代码换成框图表示,可以更直观便捷的设计。设计的人机界面,可以方便的进行操作,数据存储功能可以把采集数据直接写入文本或者表格中,便于打印,也能很好的进行数据分析。本文提出的系统能很好的达到对列车用电的实时,有效地监测。
杨扞东[9](2007)在《城市轨道交通机电系统联合调试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系统总联调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一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业界的高度重视。机电系统是整个城市轨道系统中最重要部分之一,其设备系统联调的功能是从系统的角度,验证机电设备之间的接口技术,整合各机电设备的技术性能和使用功能,实现各机电设备系统在同一技术水平,同一管理模式,同一安全认证平台上,机与机,人与机之间有序可控安全可靠的协调运转,是关系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能否顺利开通运营的第一步,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环节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论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从城市轨道交通大系统切入,介绍了设备总系统联调和运营演练的概念,对总联调和运营演练的作用与意义进行了论述。并在研究和分析现有轨道交通机电系统联合调试的基础上,归纳整理了城市轨道交通机电系统联合调试的概念和流程,对城市轨道交通机电系统联合调试的步骤进行了分析、归纳、整理,初步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系统流程。其次,分别介绍了机电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包括:车辆系统、供电系统、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监控系统(包括EMCS、FAS、SCADA、乘客资讯、门禁、大屏幕显示等)、屏蔽门系统、环控系统、AFC(自动售检票系统)、PIS(旅客向导系统)等,其中详细介绍了车辆系统、供电系统和屏蔽门系统。最后,分别以南京地铁1号线车辆系统的调试,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供电系统的调试,深圳地铁SCADA系统和信号系统的总联调运营演练,广州地铁1号线机电设备的总联调为例,论述总联调试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对在机电设备联调中存存的问颢及不足讲行了分析和探讨。
张大鹏[10](2007)在《基于DGPS技术的铁路车站调车作业监测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目前编组站普遍存在的调车机日常作业情况无记录、无监管,导致调车机使用效率不高以及车站查标工作手段落后,记录数据不准确的问题。首先,本文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论述了调车作业监测系统采用DGPS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GPS技术、RFID技术和相关的铁路背景知识。并根据市场上现有的产品和潜在用户的调研情况,确定了系统的需求。随后,本文提出了DGPS车站调车作业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设计目标、设计原则、系统环境、系统软硬件结构等。其中系统硬件由中心监测系统、DGPS基准站、DGPS移动站、GPS移动手持机组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主要由数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和功能模块组成的软件系统,并在理论上实现了GPS定位数据的采集、存储,地图匹配,作业计划匹配和告警等功能。在说明了系统数据流图和数据结构之后,本文对系统无线通信方式、CAD车站站场地图到电子地图的转换、电子地图控件选择等关键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
二、IC卡列车无线电话的研制和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C卡列车无线电话的研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列车运行监控装置运行记录数据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列控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列控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列控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 |
第2章 列车运行监控在线预警系统总体方案 |
2.1 典型事故回顾与分析 |
2.1.1 “单机未前移”造成事故的分析 |
2.1.2 “抱闸运行”造成事故的分析 |
2.1.3 “贯通试验违标”造成事故的分析 |
2.2 列车运行监控装置运行记录数据分析现状 |
2.2.1 退勤分析 |
2.2.2 日勤分析 |
2.2.3 专题分析 |
2.3 预警和报警项点设定 |
2.3.1 预警项点设定 |
2.3.2 报警项点设定 |
2.4 总体方案比较与选择 |
2.4.1 总体技术方案选定 |
2.4.2 无线网络方案选定 |
2.5 系统构成设计及原理分析 |
2.5.1 系统构成设计 |
2.5.2 系统原理分析 |
2.5.3 建立地面信息中心 |
2.6 系统技术分析 |
2.6.1 车载设备方面 |
2.6.2 软件设计方面 |
2.6.3 关键技术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列车运行监控在线预警系统硬件设计 |
3.1 车载硬件 |
3.1.1 车载硬件设计目标及要求 |
3.1.2 车载硬件构成及功用 |
3.2 通信服务器 |
3.3 应用数据服务器 |
3.4 客户端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列车运行监控在线预警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框架设计 |
4.1.1 应用展示层 |
4.1.2 业务处理层 |
4.1.3 应用支撑层 |
4.1.4 数据存储层 |
4.1.5 基础设施层 |
4.2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3 系统功能设计 |
4.3.1 车载设备功能 |
4.3.2 地面软件功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列车运行监控在线预警系统运用实践 |
5.1 系统报警、预警功能运用实例 |
5.1.1 系统报警功能(以抱闸运行和贯通试验违标为例) |
5.1.2 系统预警功能(以特殊前行为例) |
5.2 系统辅助功能运用实例 |
5.2.1 查看机车运行详细信息功能 |
5.2.2 远程视频监控功能 |
5.2.3 对预警(报警)项点签署处理意见功能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完成工作 |
(2)基于扩频通信的铁路货车定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述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3.2 文章结构 |
2 无线扩频通信原理 |
2.1 无线列控系统 |
2.2 扩频通信技术 |
2.2.1 香农定理 |
2.2.2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模型 |
2.2.3 跳频扩频系统 |
2.3 扩频码 |
2.3.1 线性M码序列 |
2.3.2 常见伪随机序列 |
2.4 扩频码同步 |
2.5 直序扩频通信系统仿真 |
2.6 本章小结 |
3 射频定位法 |
3.1 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 |
3.2 射频调制方式 |
3.2.1 无源标签的信息调制方式 |
3.2.2 有源标签的信息调制方式 |
3.3 防碰撞算法 |
3.4 射频设备选型 |
3.4.1 应答器/阅读器选型 |
3.4.2 阅读器读写流程 |
3.5 射频通信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4 CDMA多址原理和货车定位模型 |
4.1 CDMA基本原理 |
4.2 CDMA主要技术 |
4.3 无线扩频列车定位原理 |
4.3.1 测距 |
4.3.2 定位 |
4.4 本章小结 |
5 仿真和实验 |
5.1 扩频通信仿真实验 |
5.2 列车定位方法仿真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3)现代汉语混合型字母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混合型字母词研究的总体情况 |
1.2.2 关于混合型字母词界定的研究 |
1.2.3 关于混合型字母词出现原因的研究 |
1.2.4 关于混合型字母词分类的研究 |
1.2.5 关于混合型字母词使用情况的研究 |
1.2.6 关于混合型字母词规范的研究 |
1.3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1.4 语料来源及初步统计 |
第二章 混合型字母词的界定 |
2.1 混合型字母词与外来词、缩略语和网络流行语的关系 |
2.1.1 混合型字母词与外来词的关系 |
2.1.2 混合型字母词与缩略语的关系 |
2.1.3 混合型字母词与网络流行语的关系 |
2.2 混合型字母词的定义 |
2.3 混合型字母词对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 |
第三章 混合型字母词的产生原因和发展历程 |
3.1 混合型字母词的产生原因 |
3.1.1 混合型字母词产生的社会因素 |
3.1.2 混合型字母词产生的语言内部因素 |
3.2 混合型字母词的发展历程 |
第四章 混合型字母词的特点研究 |
4.1 混合型字母词的格式组成 |
4.1.1 混合型字母词的格式组件 |
4.1.2 格式组件的位置关系 |
4.2 混合型字母词语音形式的特点 |
4.2.1 混合型字母词字母部分音素的改变 |
4.2.2 混合型字母词字母部分声调的添加 |
4.2.3 混合型字母词字母部分的连读问题 |
4.2.4 双音化趋势的影响 |
4.3 混合型字母词的结构关系 |
4.4 混合型字母词的意义表达 |
4.4.1 混合型字母词字母部分意义的来源 |
4.4.2 混合型字母词字母部分义项的脱落 |
4.4.3 混合型字母词意义的扩大与转移 |
4.4.4 混合型字母词色彩意义的附加 |
4.5 混合型字母词的语法特点 |
4.5.1 混合型字母词的词性 |
4.5.2 混合型字母词的句法功能 |
4.5.3 混合型字母词字母部分形态的弱化 |
4.5.4 混合型字母词的活用现象 |
4.5.5 混合型字母词的类推构词 |
4.6 混合型字母词的应用领域 |
第五章 混合型字母词的规范研究 |
5.1 混合型字母词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1 读音不规范 |
5.1.2 书写不规范 |
5.1.3 使用不规范 |
5.2 混合型字母词规范的原则 |
5.3 混合型字母词的具体规范 |
5.3.1 对混合型字母词读音的规范 |
5.3.2 对混合型字母词书写的规范 |
5.3.3 对混合型字母词使用的规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混合型字母词汇总 |
附录 B 《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混合型字母词 |
致谢 |
(4)公交车智能车载服务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 |
1.3 国内外的现状 |
1.3.1 国外智能公交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2 我国智能公交系统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二章 公交车智能车载服务装置功能研究 |
2.1 公交车乘客信息统计及出行预报系统 |
2.1.1 乘客信息统计 |
2.1.2 无线通信方式 |
2.1.3 出行预报功能 |
2.2 公交车电子收费系统 |
2.2.1 按收费制式的分类 |
2.2.2 按收费方式分类 |
2.3 公交车内舒适性研究 |
2.3.1 影响公交车舒适度的几个方面 |
2.3.2 舒适性的评价体系 |
第三章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1 单片机核心模块 |
3.2 IC卡读写模块 |
3.3 液晶显示模块 |
3.4 语言播报模块 |
3.5 加速度模块 |
3.6 温湿度模块 |
3.7 无线传输模块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开发环境介绍 |
4.2 IC卡读写模块 |
4.3 液晶显示模块 |
4.4 语音放音模块 |
4.5 加速度模块 |
4.6 温湿度模块 |
4.7 无线传输模块 |
第五章 工作过程模拟及数据分析 |
5.1 公交车信息统计系统 |
5.2 公交车收费系统 |
5.3 公交车舒适性系统研究 |
5.3.1 公交车内的拥挤度 |
5.3.2 公交车内的温湿度 |
5.3.3 加速度对公交车舒适性的影响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现代有轨电车的适用性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现代有轨电车概述 |
2.1 有轨电车发展历程 |
2.2 现代有轨电车的界定 |
2.2.1 现代有轨电车的界定 |
2.2.2 现代有轨电车的发展途径 |
2.3 现代有轨电车的系统构成 |
2.3.1 车辆 |
2.3.2 线路 |
2.3.3 车站 |
2.3.4 供电系统 |
2.3.5 信号系统 |
2.3.6 售票系统 |
2.4 现代有轨电车的特点 |
2.5 现代有轨电车的主要技术特征 |
2.6 现代有轨电车的优缺点 |
2.6.1 现代有轨电车的优点 |
2.6.2 现代有轨电车的缺点 |
2.7 现代有轨电车的功能 |
3 现代有轨电车与其他公交方式的比较 |
3.1 与地铁的比较 |
3.2 与轻轨的比较 |
3.3 与BRT的比较 |
3.3.1 功能比较 |
3.3.2 经济性比较 |
3.3.3 能耗比较 |
3.3.4 其他方面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4 现代有轨电车的技术分析 |
4.1 车辆技术 |
4.2 线路要求 |
4.2.1 转弯半径及线路交叉口转弯 |
4.2.2 限界 |
4.2.3 纵断面条件 |
4.3 路权分类 |
4.3.1 完全独立路权 |
4.3.2 半独立路权 |
4.3.3 混行路权 |
4.4 交叉口的信号控制 |
4.4.1 信号优先种类 |
4.4.2 信号控制方式选择 |
4.5 车道布置 |
4.5.1 中央式布置 |
4.5.2 单侧式布置 |
4.5.3 两侧对称布置式 |
4.5.4 车道布设方式的选择 |
4.6 站台布设 |
4.6.1 站台位置 |
4.6.2 站台类型 |
4.7 轨道布设 |
4.7.1 轨道类型 |
4.7.2 埋入式轨道 |
4.8 本章小结 |
5 现代有轨电车的地区适用条件分析 |
5.1 现代有轨电车的应用模式 |
5.2 现代有轨电车的地区适用条件 |
5.3 本章小结 |
6 现代有轨电车的效益分析 |
6.1 生态效益 |
6.1.1 节约能源效益 |
6.1.2 减少环境污染的效益 |
6.2 宏观经济效益分析 |
6.2.1 运输成本节约效益 |
6.2.2 节约乘客出行时间效益 |
6.2.3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效益 |
6.2.4 减少交通事故效益 |
6.3 宏观社会效益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6)高速列车驾驶界面人因适配性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概述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列车驾驶界面人因适配性设计 |
1.2.1 列车驾驶界面人因适配性概念 |
1.2.2 列车驾驶界面人因适配性设计的内容 |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轨道交通中的人因工程 |
2.2 驾驶界面人因适配性研究 |
2.2.1 人的基础行为研究 |
2.2.2 设计用人体模型 |
2.2.3 驾驶界面设计 |
2.2.4 人因整合方法 |
2.3 姿势评价的研究 |
2.3.1 自评法 |
2.3.2 观察法 |
2.3.3 测量法 |
2.4 当前问题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列车驾驶操纵模式研究 |
3.1 列车驾驶操纵的定义及其形式化描述 |
3.2 基于任务分析的驾驶操纵建模方法 |
3.3 高速列车驾驶作业任务分析模型 |
3.3.1 层次分析法 |
3.3.2 认知任务分析法 |
3.3.3 人的信息处理模型 |
3.3.4 司机驾驶任务分析模型的建立 |
3.4 驾驶操纵任务模型 |
3.4.1 正常行车驾驶任务的确定 |
3.4.2 驾驶任务的分类模型 |
3.4.3 驾驶任务的分解 |
3.5 驾驶操纵模式 |
3.5.1 列车操纵模式模型 |
3.5.2 操纵资源映射规则 |
3.5.3 操纵任务的过滤与转义 |
3.5.4 监视操纵模式 |
3.5.5 操纵形式规则 |
3.5.6 操纵时间规则 |
3.5.7 操纵空间规则 |
3.6 本章小结 |
4 列车操纵模式的实验研究 |
4.1 柔性驾驶人因实验平台设计 |
4.1.1 柔性平台构架 |
4.1.2 分布式仿真系统 |
4.1.3 人因分析系统 |
4.1.4 实验平台的实现 |
4.2 操纵模式实验测试系统 |
4.2.1 运动捕捉系统 |
4.2.2 实验标记系统 |
4.3 操纵模式测试实验 |
4.3.1 实验场景的设置 |
4.3.2 被试人员 |
4.3.3 实验准备 |
4.3.4 操纵动作测试实验 |
4.4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4.4.1 实验数据的预处理 |
4.4.2 手操作一致性分析 |
4.4.3 实验数据分析 |
4.5 操纵模式规则的确定 |
4.5.1 操作时间规则 |
4.5.2 速度分布规则 |
4.5.3 操作轨迹规则 |
4.6 本章小结 |
5 列车驾驶界面人因适配性模型 |
5.1 高速列车司机人体模型 |
5.1.1 人体平面及人体轴 |
5.1.2 司机人体尺寸数据 |
5.1.3 坐姿人体模型及坐标定义 |
5.1.4 人体运动学模型 |
5.2 高速列车驾驶界面产品模型 |
5.3 基于反向运动学的适配性预测模型 |
5.3.1 反向运动学的定义 |
5.3.2 求解IK问题的方法 |
5.3.3 适配性预测计算模型 |
5.3.4 基于二面角变动最小化的HAL链求解研究 |
5.3.5 肩关节和衣领关节的求解 |
5.3.6 颈部姿势的求解 |
5.4 列车驾驶界面适配性模型的构建 |
5.4.1 模型的初始化 |
5.4.2 末端效应器的设置与求解 |
5.5 本章小结 |
6 列车驾驶界面人因适配性评估方法研究 |
6.1 驾驶座椅适配性设计评估 |
6.1.1 驾驶座椅的基本要求 |
6.1.2 基于适意坐姿的座椅适配性参数评估 |
6.2 基于任务序列的综合姿势评估 |
6.2.1 列车驾驶操纵序列 |
6.2.2 基于规则的操纵模式序列生成 |
6.3 适配性动态评估方法 |
6.3.1 评价标准 |
6.3.2 姿势评价用角度的求解 |
6.3.3 动态评价流程与标准 |
6.4 本章小结 |
7 案例研究与对比验证 |
7.1 研究对象 |
7.2 驾驶界面校核基准的确定 |
7.3 驾驶座椅适配性评估 |
7.3.1 设计驾驶座椅的基本参数 |
7.3.2 座椅几何适配性校核 |
7.4 操纵姿势的预测评估 |
7.4.1 评价用任务序列 |
7.4.2 操纵模式序列的生成 |
7.4.3 模式规则参数 |
7.4.4 适配性的动态预测与评估 |
7.5 观察法的对比验证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研究成果 |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与服务平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
1.2.1 是探索科学管理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需要 |
1.2.2 是完善现有危险货物交易平台功能的需要 |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我国危险货物运发展现状 |
2.1 我国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发展现状概述 |
2.1.1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业户及从业人员情况 |
2.1.2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数量、平均吨位及专用车数量 |
2.1.3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种类 |
2.1.4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交通安全事故 |
2.2 我国危险货物运输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2.2.1 相关法规制度方面 |
2.2.2 行业监管方面 |
2.2.3 企业经营行为方面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与服务平台系统设计 |
3.1 系统总体逻辑框架 |
3.2 核心业务流程 |
3.3 网络拓扑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危险品车辆监控系统的核心技术及方案 |
4.1 危险品车辆定位系统的研究 |
4.1.1 GPS相关技术 |
4.1.2 GPRS传输 |
4.1.3 无线射频技术RFID |
4.2 危险品车辆监控系统的方案设计 |
4.2.1 系统总体设计思想 |
4.2.2 危险品运输车辆定位跟踪子系统 |
4.2.3 门禁控制子系统 |
4.2.4 路面稽查子系统 |
4.2.5 运输监管平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车载监控终端设计 |
5.1 车载终端硬件实现 |
5.1.1 单片机AT89C51 |
5.1.2 GPRS模块 |
5.1.3 GPS模块 |
5.1.4 电源电路 |
5.1.5 电子开关芯片 |
5.2 车载终端软件设计 |
5.2.1 AT89C51程序设计原理 |
5.2.2 AT89C51程序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与服务平台主要建设 |
6.1 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与考试系统 |
6.1.1 设计目标 |
6.1.2 业务流程 |
6.1.3 功能框架 |
6.2 危险货物运输资质认证管理系统 |
6.2.1 设计目标 |
6.2.2 功能框架 |
6.2.3 主要功能 |
6.3 危险货物运输网上交易管理系统 |
6.3.1 设计目的 |
6.3.2 功能框架 |
6.3.3 工作流程 |
6.4 危险货物运输监管与应急处置系统 |
6.4.1 设计目标 |
6.4.2 功能框架 |
6.4.3 主要功能 |
6.5 危险货物运输信用管理系统 |
6.5.1 设计目标 |
6.5.2 信用考核制度 |
6.5.3 主要功能 |
6.6 危险货物运输辅助决策与信息服务系统 |
6.6.1 设计目标 |
6.6.2 风险等级指数分析模型 |
6.6.3 主要功能 |
6.7 车载监控终端 |
6.7.1 系统结构 |
6.7.2 功能框架 |
6.7.3 主要功能 |
6.7.4 主要技术参数 |
6.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GSM-R/GPRS的远程列车用电监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列车供电 |
1.2 无线通信系统的引进 |
1.2.1 GSM |
1.2.2 GPRS |
1.3 课题的提出与论文主要工作 |
1.3.1 课题的提出 |
1.3.2 论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系统硬件整体设计 |
2.1 数字采集终端 |
2.2 数字电度表 |
2.2.1 CS5460 简介 |
2.2.2 串行接口及其操作 |
2.3 微处理器AT89C51 |
2.3.1 AT89C51 功能特性及接口说明 |
2.3.2 数据采集终端设计 |
2.4 电源设计 |
2.5 远程通信接口RS-485 |
2.6 看门狗电路 |
2.7 报警系统 |
第三章 数据采集终端系统软件设计 |
3.1 数据采集终端程序整体流程 |
3.2 数据采集模块软件设计 |
3.3 CS5460校准 |
3.4 报警电路程序 |
第四章 远程通信 |
4.1 GSM 介绍 |
4.1.1 GSM 的发展状况 |
4.1.2 GSM 特点 |
4.1.3 GSM 网络组成 |
4.1.4 GSM 系统信道分类 |
4.2 GPRS |
4.2.1 GPRS 网络结构 |
4.2.2 GPRS 协议模型 |
4.2.3 GPRS 路由管理 |
4.2.4 GPRS 与IP |
4.3 GSM-R |
4.3.1 GSM-R 系统的主要特点 |
4.3.2 GSM-R 系统的应用 |
4.3.3 GSM-R 对高速铁路的适应性 |
4.4 基于GSM-R 的GPRS 技术实现方案 |
4.5 GPRS 数据传输单元( DTU) |
第五章 监测中心设计 |
5.1 LABVIEW 简介 |
5.2 通信协议的选择 |
5.3 系统程序流程 |
5.4 人机界面 |
5.4.1 面板设计 |
5.4.2 UDP 传输设计 |
5.4.3 数据的存储 |
第六章 系统整体可靠性及测试 |
6.1 系统整体可靠性分析 |
6.1.1 电网干扰的类型 |
6.1.2 硬件上的抗干扰措施 |
6.1.3 软件上的抗干扰措施 |
6.2 实验测试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发表的论文 |
(9)城市轨道交通机电系统联合调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1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
1.1.2 城市轨道交通方式的类别 |
1.2 本论文研究的问题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 |
第2章 系统设备联调及运营演练技术 |
2.1 系统设备联调及运营演练的作用与意义 |
2.1.1 总联调可以实现最佳整体匹配 |
2.1.2 总联调可以实现系统的安全分析 |
2.1.3 实现地铁工程的系统性目标 |
2.1.4 为运营提供技术系统 |
2.1.5 保证国产化地铁顺利开通 |
2.1.6 提供解决商务争议的依据 |
2.2 设备系统联调的基本思想与总体构想 |
2.2.1 设备系统联调的基本思路 |
2.2.2 实施设备系统联调的基础 |
2.2.3 计算机仿真在总联调中的应用 |
2.2.4 设备系统联调的流程 |
2.2.5 联调文件编写 |
第3章 机电系统联调及运营演练的概述 |
3.1 机电系统总联调和运营演练的任务 |
3.1.1 机电系统总联调工作任务分析 |
3.1.2 运营演练工作任务分析 |
3.2 车辆系统 |
3.2.1 车体结构和材质 |
3.2.2 传动系统 |
3.2.3 提高车辆高科技含量 |
3.2.4 关于列车控制技术 |
3.2.5 车辆联调的关键 |
3.3 牵引供电系统 |
3.3.1 城轨供电系统的组成 |
3.3.2 电力牵引系统 |
3.3.3 供电联调的关键 |
3.4 屏蔽门结构及控制系统 |
3.4.1 结构组成 |
3.4.2 控制系统及工作方式 |
3.4.3 屏蔽门的作用 |
3.4.4 屏蔽门联调的关键 |
3.5 SCADA(电力监控系统) |
3.5.1 SCADA系统构成 |
3.5.2 SCDA联调的关键 |
3.6 FAS(防灾报警系统) |
3.6.1 FAS系统构成 |
3.6.2 FAS联调的关键 |
3.7 AFC(自动售检票)网络管理系统 |
3.8 PIS(旅客向导系统) |
3.9 EMCS(控制中心中央级设备)系统(BAS) |
3.10 信号系统 |
3.11 通信系统 |
3.12 运营演练 |
第4章 机电设备具体调试和运营演练 |
4.1 车辆的调试 |
4.1.1 首列列车到达前工作 |
4.1.2 后续列车到达后工作 |
4.1.3 整改建议 |
4.2 供电系统的调试 |
4.2.1 短路点选择的思路 |
4.2.2 接触轨短路连接方式 |
4.2.3 试验步骤 |
4.2.4 试验结果 |
4.2.5 结论与建议 |
4.3 SCADA和信号系统的调试 |
4.3.1 测试文件编写 |
4.3.2 联调的目的 |
4.3.3 联调先决条件 |
4.3.4 组织安排 |
4.3.5 联调所需的工具和仪器 |
4.3.6 联调程序和信息传递 |
4.3.7 联调内容 |
4.3.8 联调的安全措施 |
4.3.9 故障及事故处理 |
4.3.10 联调总结评估 |
4.3.11 联调资料的提交 |
4.4 机电系统的联合调试 |
4.4.1 广州地铁1号线机电设备系统构成 |
4.4.2 调试与联调的实施 |
4.4.3 联调的具体应用 |
4.4.4 实施的组织 |
4.4.5 实施的结果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基于DGPS技术的铁路车站调车作业监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
1.3 可行性分析 |
2 本课题相关基础知识 |
2.1 GPS 技术 |
2.2 相关铁路知识 |
2.3 RFID 技术 |
3 需求分析 |
3.1 功能需求 |
3.2 系统需求 |
4 系统概要设计 |
4.1 设计目标 |
4.2 设计原则 |
4.3 系统环境 |
4.4 系统结构 |
5 系统详细设计 |
5.1 数据流图 |
5.2 系统模块设计 |
5.3 数据结构 |
5.4 其他关键问题研究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IC卡列车无线电话的研制和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列车运行监控装置运行记录数据应用研究[D]. 张俊伟.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1)
- [2]基于扩频通信的铁路货车定位方法研究[D]. 杜善行. 中南大学, 2014(03)
- [3]现代汉语混合型字母词研究[D]. 刘伟. 河南大学, 2013(02)
- [4]公交车智能车载服务装置研究[D]. 叶鼎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09)
- [5]现代有轨电车的适用性初探[D]. 王艳彩.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6]高速列车驾驶界面人因适配性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 郭北苑. 北京交通大学, 2010(07)
- [7]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与服务平台[D]. 骆巍. 长安大学, 2010(03)
- [8]基于GSM-R/GPRS的远程列车用电监测系统[D]. 赵国庆. 太原理工大学, 2009(S2)
- [9]城市轨道交通机电系统联合调试研究[D]. 杨扞东.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4)
- [10]基于DGPS技术的铁路车站调车作业监测系统设计[D]. 张大鹏. 北京交通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