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机理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涛[1](2021)在《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及对大鼠退变椎间盘Wnt通路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1.临床研究通过观察点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功能障碍、腰臀部软组织张力及痛点痛阈的改善作用,评价点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2.动物研究通过观察点穴手法对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竖脊肌、腰椎间盘组织学影响,以及对腰椎间盘内Wnt3a、β-catenin、GSK-3 β及MMP-13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点穴疗法防治腰椎间退行性变的作用机理。研究一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方法:本研究纳入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以1:1 比例分为治疗组(点穴组)和对照组(传统手法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疗程结束)和1个月随访的时点,对两组患者ODI评分、软组织张力、痛点痛阈、VAS评分评定等方面评价治疗效果。两组入选病例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进行基线分析,然后再对两组的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进行比较。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描述,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数描述。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的基线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者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基线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检验,多个观察时点的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每个时点各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二分类资料的重复测量采用广义估计方程进行统计分析。P<0.05将被认为差别有统计意义。安全性分析主要以描述性统计为主,包括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不良事件的具体描述。结果:1.疗程进行中,有2个病例脱落,最终86个病例进入数据统计,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2.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的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的基线情况,各评价指标治疗前水平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经2周治疗,两组组内比较,ODI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差异均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周时点,ODI和VAS评分较前进一步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个月随访时点测评中,ODI及VAS评分的下降趋势减缓,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但1个月随访时ODI及VAS评分均比治疗前要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4.对0.5kg载荷下竖脊肌、臀大肌位移值的测量显示,两处软组织位移值均呈上升趋势。两组组内比较,在治疗2周和治疗4周时点,软组织位移测量值均较治疗前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4周测量所得软组织位移值也较治疗2周时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测量竖脊肌、臀大肌压痛点阈值结果显示,两组组内比较,压痛点痛阈均呈上升趋势。治疗2周、治疗4周两个时间点所测得痛阈值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点痛阈也较治疗2周时上升,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治疗2周、治疗4周、1个月随访三个时点,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0DI和VAS评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在治疗2周、治疗4周两个时点,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患者竖脊肌、臀大肌软组织张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竖脊肌、臀大肌的压痛点痛阈测量结果显示,在治疗2周时点,治疗组痛点痛阈较对照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4周时两组痛阈改善无显着差异。而主体间效应对比结果进一步表明,整体上两组痛阈改善无显着差异,提示两组在痛点痛阈改善方面疗效相当。7.根据ODI评分综合评价两种疗法的临床有效率,结果显示两组临床有效率相当,无显着统计学差异。结论:点穴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导致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并有效降低竖脊肌、臀大肌软组织张力,提高压痛点痛阈值。点穴与传统手法整体上疗效相当,同时具有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痉挛、提高痛点痛阈的临床疗效。实验二 点穴干预大鼠退变腰椎间盘Wnt/β-caten i n信号转导通路的实验研究方法:1.造模雄性SD大鼠54只,体重220±20g,随机抽取10只大鼠为空白组,剩余44只大鼠接受前肢截除手术。术后大鼠单笼饲养72小时,然后转到正常鼠笼中适应性饲养1周。1周后,将双足大鼠移至特制可调高组合鼠笼中饲养。空白组不接受手术和造模,在正常鼠笼中饲养。总造模时间为5个月。在造模第5个月的最后1周,从接受造模的44只大鼠中随机抽4只大鼠,取材腰椎间盘进行H&E、番红固绿染色。结果显示腰椎间盘均出现了明显退行性改变,提示造模成功。2.干预措施在前肢截除手术后第6个月的第一天,将剩余40只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平均分为模型组、假手法组、点穴组和DKK-1组。各组根据对应干预措施开始进行干预,总干预疗程为30天。空白组和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点穴组干预方法:将大鼠固定后,在腰阳关、第五腰椎棘突下缘,第四、第五腰椎夹脊穴(双侧)、大肠俞(双侧)、关元俞(双侧)穴位上实施模拟点穴手法,每穴5分钟,每日1次。实验人员在每次干预前均在MFF多点薄膜压力测试系统上进行训练,使点穴压力和频率保持在适当范围。假手法组干预方法:将大鼠以相同形式固定后,不施力按压,每日1次。DKK-1组干预方法:大鼠腹腔注射DKK-1(0.1 μ g/100g),每日1次。3.组织学评价采用H&E染色大鼠第二至第六腰椎节段的竖脊肌组织,采用H&E染色和番红固绿染色L4/5椎间盘。在显微镜下观察对比各组肌肉组织和腰椎间盘的组织学改变,以Boos评分评价各组腰椎间盘的退变程度。4.对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关键蛋白表达影响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qPCR等方法,测量并比较腰椎间盘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关键蛋白及其mRNA表达量的变化,以评价干预方法对该通路的影响。5.统计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对各组腰椎间盘的Boos评分,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如数据属正态分布,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方差齐性者,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比较组间差异显着性,任意两组的比较使用Bonferroni检验分析,方差不齐时采用Tamhane’ s T2检验分析。若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描述,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cheffe法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空白组大鼠,竖脊肌肌束排列规则、有序、较紧密,肌横纹可见,胶原纤维呈均匀卷曲状,定向束状排列。与空白组相比,点穴组、模型组、假手法组、DKK-1组竖脊肌肌细胞明显增大。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大部分大鼠的竖脊肌肌束排列显着疏松,肌横纹模糊或消失,胶原纤维结构排列明显疏散、扭曲,部分甚至出现断裂、挛缩等改变。点穴组和DKK-1组大鼠肌束排列较规则、有序、紧密,胶原纤维呈卷曲状,部分出现疏松、扭曲等改变。2.H&E染色下,空白组的纤维环和髓核结构清晰,软骨终板和髓核之间的边界清晰,大量的脊索细胞存在在髓核之中。模型组腰椎间盘高度下降,大部分纤维环和软骨终板之间发现了细微裂缝,髓核内脊索细胞大量减少。假手法组中髓核明显缩小,纤维环的层状结构紊乱,大部分出现细微裂缝。点穴组部分腰椎间盘的纤维环层状结构出现紊乱和细微裂缝,髓核内脊索细胞轻度减少。同样,在DKK-1组中,髓核皱缩,脊索细胞的数量则轻度下降,但大部分纤维环和软骨终板的结构完整,偶可见髓核和纤维环之间有小裂纹出现。以Boos评分标准评价各组腰椎间盘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空白组、点穴组和DKK-1组大鼠腰椎间盘的Boos评分显着低于模型组和假手法组。点穴组和DKK-1组平均得分显着高于空白组。点穴组与DKK-1组之间腰椎间盘Boos评分无显着性差异。3.番红固绿染色下,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软骨终板软骨细胞增殖明显,且肥大软骨细胞显着增多。两组软骨终板番红素0染色均变浅,提示软骨终板中胶原蛋白含量降低。与模型组和假手法组相比,点穴组和DKK-1组软骨终板细胞未见明显增殖、肥大。Boos评分结果显示空白组、点穴组和DKK-1组大鼠的软骨终板平均得分显着低于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但点穴组和DKK-1组的Boos评分也显着低于空白组。点穴组与DKK-1组之间软骨终板Boos评分无显着性差异。4.免疫组织结果显示,模型组和假手法组内Wnt3a、β-catenin和MMP-13阳性显着表达。相反,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腰椎间盘内GSK-3 β呈弱阳性。点穴组和DKK-1组椎间盘中Wnt3a,β-catenin和MMP-13为弱阳性表达,但GSK-3 β则为强阳性表达。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Wnt3a、β-catenin和MMP-13的表达显着增加,GSK-3 β蛋白表达被抑制。点穴组和DKK-1组中Wnt3a、β-catenin和MMP-13的表达显着减少,GSK-3 β表达明显上调。但与空白组相比,点穴组和DKK-1中β-catenin和MMP-13的表达量显着增加,但GSK-3 β蛋白表达量显着减少。点穴组和DKK-1组中,以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无显着性差异。6.RT-qPCR检测显示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Wnt3a、β-catenin和MMP-13 mRNA的表达显着增加,GSK-3 β mRNA表达被显着抑制。点穴组和DKK-1组Wnt3a、β-catenin和MMP-13的表达显着减少,GSK-3 β表达明显上调。但与空白组相比,点穴组和DKK-1组MMP-13 mRNA表达量显着增加,GSK-3 β mRNA表达显着减少。结论:点穴能改善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的竖脊肌和腰椎间盘退变状态,抑制腰椎间盘内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这可能是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之一。
梁龙[2](2020)在《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Radiculopathy,CR)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类型。该病常表现为颈部疼痛、活动障碍、上肢的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罹病久者可甚至可发生肌肉萎缩。多个统计研究报告结果表明,神经根型颈椎病已经处于危害人们健康的非致死性疾病的前列。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老年化,该病在我国更为严重,影响个人生活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寻找一种有效、简便、适宜性强的治疗措施显得尤为必要。目前,保守治疗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首选治疗措施。功能锻炼作为其中的一种治疗措施,其临床有效性已经在许多研究中被证实。颈椎是由动力系统和静力系统两部分组成。动力系统主要指的是颈部肌肉,静力系统主要是颈椎骨。颈椎病的发病有着“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的论述,颈椎部的“筋”异常导致“骨错位”的发生,最终“筋骨同病”,引发本病。目前研究也表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与颈部肌肉的肌张力增高有关。颈肌肌张力增高,即“筋急”的发生,“筋急”产生异常应力,对颈椎骨造成牵拉,导致“骨错缝”的发生,长期的骨不正会导致应力性骨赘、椎间盘退变,刺激到颈神经根就导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生。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可以总结成“筋骨同病,以筋为先”,再根据《灵枢·卫气失常》中论述,“筋部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所以对于本病的治疗应该对颈部“筋”进行干预,调节颈肌的状态,“经筋治骨”,最后达到“筋柔骨正”、“筋柔骨自安”的生理状态。颈椎康复操是由朱立国教授结合颈椎的解剖、生理状态和颈椎疾病发病特点创制的一套颈椎锻炼方法。本颈椎康复操已经收录于中华中医药学会编纂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指南,并作为其中的一种推荐治疗方法。颈椎康复操获得了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创新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奖项,也是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推广项目。颈椎康复操是对颈部“筋”进行直接的干预,符合以上“经筋治骨”的治疗原则。本团队前期研究发现颈椎康复操配合其他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更好的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率。但是单一的颈椎康复操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作用及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基于此,我们提出假说:颈椎康复操可以通过降低肌张力,进而改善颈椎骨等应力,调节颈椎受力平衡而发挥治疗作用。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临床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基础研究四个部分来阐述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干预作用及潜在机制。1文献研究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1.1目的检索当前国内外关于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Meta分析方法来明确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1.2方法计算机检索了 Medline数据库(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7个数据库关于功能锻炼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然后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的数据分析和图形制作。使用漏斗图评价文献的发表偏倚,如异质性较高,则使用敏感性分析结果的稳健性,使用亚组分析来明确研究间异质性来源,并使用GRADE分级对每个结局指标进行强度推荐。1.3结果经过严格筛选,总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0篇,共有87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功能锻炼能显着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VAS评分[SMD=-0.89;95%CI:(-1.34,-0.44),P<0.0001]和 NDI 指数[MD=-3.60;95%CI:(-6.27,-0.94);Z=2.65,P=0.008<0.05],由于没有文献报告 SF-12、SF-36 这两个指标,所以无法进行分析。漏斗图显示VAS评分和NDI指数两者对称性稍差,可能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但敏感性性分析表明Meta分析指标稳健性尚可。亚组分析表明高异质性来源可能与干预时间、发表语言、发表年份有关。GRADE分级结果是VAS评分和NDI指数均是低等级。1.4结论单独进行功能锻炼干预或功能锻炼辅助其他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地缓解颈椎疼痛,改善颈部功能,但仍需大量高质量的研究提供更充足的证据。2临床研究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干预作用的探索性试验2.1目的初步探索颈椎康复操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增强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证据,为颈椎康复操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2.2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市朝阳区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急性期)患者。将所有纳入病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颈椎健康指导,治疗组予以颈椎康复操+颈椎健康指导。记录干预前、干预后1周、2周、3周、4周、2月、3月患者的VAS评分、NDI指数、SF-12PCS评分、SF-12 MCS评分、不良反应。使用SPSS 17.0、GraphPad Prism 8.0.2软件对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图形的绘制。2.3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患肢情况、干预前的VAS评分、NDI指数、SF-12PCS评分、SF-12MCS评分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相关指标比较结果如下:(1)NDI指数: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NDI指数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且各个观察时间点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颈椎康复操可以较好的改善患者NDI指数,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越明显。(2)VAS评分: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似(P>0.05),且干预后3月与干预后2月差异不明显(P>0.05),余各个时间点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颈椎康复操在降低患者疼痛方面效果不明显,但疼痛可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更好,效果可延续到干预后2月。(3)SF-12 PCS评分:治疗组患者的SF-12PCS评分较对照组患者增高显着(P<0.05),且各个观察时间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颈椎康复操干预后3月内能有效的改善患者机体功能,而且随时间的延长疗效越好。(4)SF-12MCS评分:治疗组患者SF-12MCS评分增高明显,且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颈椎康复操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且随时间的延长,效果更显着。(5)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1例锻炼后颈肩部酸胀不适的症状,嘱其热敷,减少锻炼次数,症状消失。还有1例患者做雏鸟起飞出现患侧手臂的酸麻感,嘱其减小手臂后伸角度后,症状消失。余未见异常。2.4结论颈椎康复操可以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急性期患者颈椎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好。颈椎康复操的安全性也较好。虽然对疼痛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但是配合颈椎康复操的仍保持一定优势。疼痛的改善的结果可能与疾病处于非急性期或样本量小、观察时间点等有关。3应用基础研究基于筋束骨理论探讨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肌张力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3.1目的基于“筋束骨”理论,通过对颈椎康复操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面域肌张力、颈椎活动度的作用的研究,明确颈椎康复操对颈部“筋”的作用,以及“筋”对“骨”的影响,从而探讨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可能的治疗机制,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3.2方法3.2.1肌张力测量采用软组织张力测试分析系统(Mtone JZL-III型)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部肌张力面域测量,测出200g压力时软组织张力测试分析系统所对应的刻度位移记为该点的肌张力。分别记录颈椎康复操干预前、干预后1周、2周、3周、4周的多点肌张力数据,使用MATLAB R2015a软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绘制肌张力云图,然后进行比较分析。3.2.2颈椎活动度测量使用OptiTrack-V120:Duo&Trio仪器在颈椎康复操干预前、干预后1周、2周、3周、4周时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椎活动度的测量,再使用Optitrack Motive软件和Visual3D V5软件对数据进行记录和计算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对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使用GraphPad Prism 8.0.2软件进行图形绘制。3.3结果3.3.1肌张力随着颈椎康复操锻炼的持续,自干预前,干预后1周,2周,3周,4周,肌张力有着逐渐下降趋势。3.3.1.1干预前从总体看,干预前患者的颈部肌张力增高情况对称性稍差,右侧整体肌张力较左侧高。肌张力低区域主要集中在C3-C6颈椎两侧的肌肉,自C6-T1区域的肌张力较颈项部要高。3.3.1.2干预后1周云图分布对称性较干预前好,肌张力增高区域有所缩小,尤其C6-7区域肌张力降低比较明显。3.3.1.3干预后2周颈项部以“团块区域”的肌张力分布逐渐扩散成跟解剖形态相近的“条带状”区域,云图两侧的对称性较之前更显着。3.3.1.4干预后3周颈部云图整体有下降趋势并且无论颈椎区域还是肩胛区域对称性均较好。颈项部及肩胛区的肌张力基本按照解剖形态分布。3.3.1.5干预后4周云图肌张力整体下降明显,颈项部肌张力仍有明显下降趋势,低肌张力区域逐渐增大明显,左右两侧肌张力云图对称性较好。3.3.2颈椎活动度3.3.2.1颈椎前屈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前屈角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发现,除了干预前和干预第一周颈椎活动度改善不明显(P>0.05),余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2颈椎后伸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后伸角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发现,干预前与干预后一周、干预后三周和干预后四周颈椎后伸角度虽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3颈椎左侧屈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左侧屈角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显示,干预后第三周和干预后第二周相比,颈椎左侧屈角度虽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观察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4颈椎右侧屈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右侧屈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显示,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5颈椎左旋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左旋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显示,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6颈椎右旋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右旋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显示,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4结论颈椎康复操能够有效的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肌肌张力,调节颈部受力平衡,由“筋急”向“筋柔”方向转变。通过颈椎活动度这一指标可以看出“筋柔”后又干预“骨错缝”使其向“骨正”方向改善。说明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能是通过改善颈肌紧张状态来改善骨的受力,调整了颈椎的应力平衡来实现的。4基础研究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干预的生物力学研究4.1目的通过对将颈椎康复的动作进行量化后,加载到构建好的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上,分析每个动作的生物力学机制,为后期运动处方的开发提供支撑。再通过筋骨关系来分析颈椎康复操干预后导致颈肌肌张力降低后对颈椎的影响,探讨其深层的治疗机制。4.2方法4.2.1颈椎康复操的量化将颈椎康复操每个动作进行可量化地拆分,选取20名志愿者完成颈椎康复操动作,使用Optitrack动捕系统和测力手套对每个动作进行轨迹捕捉和后期数据处理,得出每个动作的量化参数。4.2.2颈椎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颈椎康复操动作加载使用CT扫描一名正常人颈椎,通过多个软件进行几何重建、逆向工程、网格划分、材料赋值等过程,构建出包含椎体(C0-T1)、椎间盘(C2-C7)、韧带、关节软骨、肌肉等结构完整的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待验证其有效性后,再将量化好的颈椎康复操参数加载到该模型上,分析每个动作对椎体、椎间盘、韧带的应力及肌肉的应变情况。4.2.3不同肌张力变化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响通过对颈椎间盘退变的模拟来构建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特征的疾病模型,再用刚度参数来模拟颈肌肌张力,构建肌张力增高、肌张力正常、肌张力降低的三个神经根型颈椎病有限元模型。根据颈椎日常活动的动作,对三个模型进行前屈、后伸、旋转、侧屈四个工况的加载,从而分析颈椎康复操使得肌张力降低后的颈椎的筋骨影响关系,进一步探索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机制。4.3结果4.3.1颈椎康复操的量化对颈椎康复操进行动作拆分和参数测量。前屈后伸动作拆分成颈椎前屈后伸两个动作,测量结果是前屈63.31°,后伸62.15°;旋颈望踵动作拆分成旋转和前屈,测量结果是左旋81.2°,右旋79.3°,左侧前屈15.66°,右侧前屈19.06°;回头望月动作拆分成旋转和后伸45°,测得结果是左旋81.2°,右旋79.3°;雏鸟起飞动作可以拆分成颈椎后伸,上肢后伸及上肢的下拉力三部分,结果测得颈椎后伸62.15°,上肢后伸与躯干的角度38.18°,上肢下拉力为77.36N。摇转双肩动作可以拆分为肩关节的向上、向前、向下、向后四个动作,测量位移参数结果是向上 83.82mm、向前 96.83mm、向下 48.03mm、向后 50.46mm。4.3.2颈椎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颈椎康复操动作加载构建了颈椎所有椎体和椎间盘、10个韧带结构、14组肌肉的全颈椎有限元模型,并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比对,结构表明该模型的仿真性较好。对颈椎康复操每个动作在模型上进行加载。4.3.2.1前屈后伸颈椎前屈时,颈椎整体的受力区是枕骨下及所有椎体、椎间盘区域,其中寰椎的前后弓受力最大。椎体中应力自C2至C4应力逐渐增加,又从C4至C7椎间减小。椎间盘的应力最大集中在C4-5椎间盘,最大应力主要集中在椎间盘的前部。颈夹肌和肩胛提肌是应变最大的两个肌肉。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和棘上韧带的应力都随着颈部前屈活动应力不断增加,且承受最大应力的韧带为黄韧带。对颈椎有限元模型进行后伸动作加载,应力较大区域主要集中在关节突关节及钩椎关节,寰椎应力最大区域在前后弓。椎体中所受应力是C2椎体。椎间盘较大应力主要出现在椎间盘的两侧,其中C3-4是受力最大的椎间盘。胸锁乳突肌是产生最大形变的肌肉,前纵韧带是承受最大应力的韧带。4.3.2.2旋颈望踵加载旋颈望踵动作后,C4和C5椎体所受应力最大,寰椎最大应力区域在前后弓,C2椎体至C6椎体,最大应力区域主要集中在左侧上关节突、下关节面,椎体部分的较大应力区域自上而下,由椎体左侧转移到椎体右上部外侧,直到C7椎体最大应力区域转移至右侧椎体部分。所受应力最大椎间盘位于C3-4、C4-5节段。产生最大形变的肌肉是颈夹肌。旋转运动时各韧带应力均有所增加,最大应力位于黄韧带,在进行前屈运动时,前纵韧带应力逐渐下降,余韧带应力明显增加。4.3.2.3回头望月将回头望月在颈椎有限元上加载,承受最大应力的椎体是C3,C3到C6椎体的最大应力位置分布于钩椎关节部位、左侧上关节突、下关节面区域,至C7椎体后应力明显区域转至钩椎关节部位。椎间盘最大应力出现在C3-4节段。头最长肌为应变最大的肌肉。右旋动作时,各韧带的应力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黄韧带为受力最大的韧带,后伸运动后,除了前纵韧带应力增加明显外,余韧带应力都在下降。4.3.2.4雏鸟起飞将雏鸟起飞进行动作加载,颈椎受力明显区域主要集中在椎体和上关节突和下关节面部位。C2椎体承受着椎体中的最大应力。寰椎的最大应力仍位于前后弓部位,余各椎体应力明显区域出现在椎体与椎体的结合部位。C3-4椎间盘所受应力最大。胸锁乳突肌是该运动形变最大的肌肉。而前纵韧带是应力最大的韧带。4.3.2.5摇转双肩对模型中肱骨头参考点进行向上、向前、向下、向后的位移工况加载,颈椎的应力分布大致相同。寰椎前后弓有明显应力改变,余椎体应力改变不明显。椎间盘的应力改变也不明显。承受最大应力出现在C4椎体,椎体应力明显位置处于椎体与椎体连接的钩椎关节区域。椎间盘受力自上而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应力明显区域也从椎间盘的两侧逐渐向后移至椎间盘的后外侧。在肌肉方面,向上、向前运动都是颈夹肌和颈最长肌形变最大,向下和向后运动是产生最大形变的是肩胛提肌。韧带受力方面,向上运动除了前纵韧带,其余韧带应力均逐渐增加,其中黄韧带最为明显;向前运动各个韧带有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向下运动时,前纵韧带反而应力不断增加,而其余三个韧带应力逐渐减小;向后运动时,原本上升的前纵韧带也是先小幅度上后下降,呈抛物线状。4.3.3不同肌张力变化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响4.3.3.1前屈工况在肌张力增高、正常肌张力、肌张力降低的三个神经根型颈椎病有限元模型中进行前屈工况加载,发现椎体的应力较大的部位发生在椎体与椎体的结合部位,椎板及棘突部位分散的应力较少。其中寰椎所受的应力最大,肌张力增高、正常肌张力、肌张力降低三个模型寰椎的所受的最大应力分别是42.17Mpa、38.81Mpa、35.22Mpa。椎间盘应力较大区域主要是椎间盘前部及前外侧。肌张力增高模型中各个椎体所受的应力增高,随着肌张力的降低,椎体应力有逐渐减小趋势。各个颈椎间盘的应力趋势基本与椎体情况相似,但是在C2-3和C5-6椎间盘,随着肌张力降低,应力有着轻微增大趋势。4.3.3.2后伸工况对三个疾病模型进行后伸工况加载,三个模型的应力分布区域大致相似,应力较大区域主要集中在椎体钩椎关节、上关节突和下关节面,寰椎在前后弓部位。所受应力最大的椎体是C2椎体。椎间盘应力较大区域分布自上而下由前外侧转向后外侧,其中受力最大的椎间盘为C3-4椎间盘。4.3.3.3旋转工况在旋转工况的加载下,肌张力增高、肌张力降低、肌张力正常三个神经根型颈椎病有限元模型应力分布区域大体一致。寰椎应力最大区域主要集中在前后弓部位,余椎体最大应力区域主要是在钩椎关节、右侧关节突部位。椎间盘的应力区域主要是在两侧。所受应力最大的椎体是C5椎体,且各个椎体所受的应力大小相差不大,承受应力较大的椎间盘C3-4节段。4.3.3.4侧屈工况侧屈工况加载后,椎体最大应力分布主要集中在左侧椎弓根部位及左侧椎体部位,寰椎最大应力仍然在前后弓,受力最大的椎体为C4椎体,自C4上下椎体应力逐渐减小。椎间盘最大应力部位在两侧,其中是以右侧为主,C3-4节段是受力最大的椎间盘。三个模型的最大应力分布区域大致相同。4.4结论不同的颈椎康复操动作对颈椎有着不同的生物力学作用,可以根据各自的作用特点制定合适的运动处方。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内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颈肌肌张力,进一步发挥降低颈椎椎体、椎间盘的应力,对于有应力集中部位,通过增加椎间盘的缓冲能力和分散应力来调节颈椎的应力平衡。
蒋中原[3](2020)在《推拿结合火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比较推拿结合火针、单纯推拿及单纯火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验证推拿结合火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推拿组、火针组各30例。观察组干预措施为推拿结合火针疗法,推拿组干预措施为推拿疗法,火针组干预措施为火针疗法。隔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1个疗程。(1)疼痛综合评定:简化Mc Gill量表;(2)腰部活动功能评定:使用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3)总疗效评定:使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三组临床受试者的临床治疗结果和数据使用SPSS20.0统计分析和比较。观察治疗前后简化Mc Gill量表各项评分、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并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标准,探讨推拿结合火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结果:(1)基线资料比较:三组临床受试者治疗前的性别、年龄、病程、简化Mc Gill量表各项评分以及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评分比较,两组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2)疼痛评定结果比较:三组治疗后的简化Mc Gill量表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是推拿结合火针在减轻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背部疼痛症状方面优于单纯推拿治疗及单纯火针治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腰部活动功能评定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后的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是推拿结合火针在改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活动功能障碍方面优于单纯推拿治疗及单纯火针治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总体疗效比较:三组治疗后,观察组30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推拿组的30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3.33%;火针组的30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0.00%。结论:推拿和火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明确效果,但推拿结合火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减轻患者疼痛症状以及改善腰部活动功能方面优于单纯推拿治疗或单纯火针治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张玲[4](2020)在《基于颈椎病疗效分析论颈椎病症状改善与影像学的相关性》文中认为目的:受颈椎病困扰的人越来越多,本次研究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比动伸推拿与临床常用治疗方法电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分析探讨动伸推拿治疗颈椎病作用机制。椎间盘突出一直被认为是颈椎病的根本原因,第二部分基于第一部分研究基础上利用影像学资料与颈椎病症状量表的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探讨颈椎间盘突出与颈椎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入探讨颈椎病疗效的作用机制,以把握临床防治方向,并为疗法的拓展和创新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一:动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方法:收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椎病患者,患者来源于2019年5月-2020年1月期间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推拿门诊及针灸门诊就诊的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动伸推拿治疗组与电针对照组,每组各30例。疗程为:前3天每天治疗1次,后隔天1次,1次约计20min,共治疗7次。治疗前后给予颈椎病简式疼痛MPQ问卷(该问卷由疼痛分级PRI指数、目测类比疼痛评分VAS、现时疼痛PPI指数三个量表组成),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治疗结束后予疗效评定。利用统计软件比较治疗前后各评分量表积分变化及疗效,比较两种疗法治疗颈椎病的差异。结果:1.两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和病程分布比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组内自身前后比较:经治疗,治疗组的PRI指数、VAS评分、PPI指数、田中靖久颈椎病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P<0.01,P<0.01,P<0.01);对照组的PRI指数、VAS评分、PPI指数、田中靖久颈椎病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也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P<0.01,P<0.01,P<0.01),表明两种疗法治疗颈椎病均有显着疗效。表明动伸推拿和电针在减轻颈椎病患者疼痛感觉、疼痛情绪、疼痛程度、现时疼痛,改善颈椎病患者症状、体征、手功能,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上均有显着疗效。3.组间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PRI指数、VAS评分、PPI指数、田中靖久颈椎病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P>0.05,),组间存在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PRI指数、VAS评分、PPI指数、田中靖久颈椎病评分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5,P<0.05,P<0.05),表明两组各方面的疗效均存在显着性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PRI指数、VAS评分、PPI指数、田中靖久颈椎病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5,P<0.05,P<0.01),表明动伸推拿和电针在减轻颈椎病患者疼痛感觉、疼痛情绪、疼痛程度、现时疼痛,改善颈椎病患者症状、体征、手功能,提高工作生活质量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4.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等级分布有显着差异性(P<0.05),治疗组治愈率(50%)显着高于对照组(13.3%)(P<0.01),表明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好,治愈率较对照组高,动伸推拿治疗颈椎病疗效优于电针法。结论:动伸推拿与电针治疗颈椎病均有显着疗效,动伸推拿较电针在整体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功能障碍,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工作质量方面更具优势,动伸推拿优于电针,其临床治愈率显着高于电针,疗效更突出研究二:颈椎间盘突出与颈椎病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对随机分组为动伸推拿组的30例颈椎病患者在治疗前与整体治疗结束后提供MRI检查,由专业医师根据影像学资料对患者颈椎间盘突出程度进行评估,使用Pfirrmann分级评分法,将分级转换为对应数字进行记录。运用自身对照方式,比较治疗前后颈椎间盘突出变化的情况,并结合患者治疗前后PRI指数、VAS评分、PPI、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的改变,分析其与Pfirrmann分级评分的相关性,以探讨颈椎间盘突出与颈椎病的相关性,分析动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制。结果:1.30例患者中16例患者椎间盘Pfirrmann分级积分经动伸推拿后数值无变化,动伸推拿治疗后Pfirrmann分级积分下降的病例8例,积分上升的6例,变化值在1-2分。2.治疗前后椎间盘Pfirrmann分级积分比较:治疗前后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无明显变化(P>0.05),表明经治疗患者椎间盘突出情况无显着变化。3.治疗前后及差值: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的PRI指数、VAS评分、PPI指数与Pfirrmann分级评分均呈正相关(r>0),治疗前后PRI指数、VAS评分、PPI指数的差值与Pfirrmann分级的差值均呈负相关(r<0);但PRI指数、VAS评分、PPI指数与Pfirrmann分级评分的相关系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与Pfirrmann分级评分呈负相关(r<0);治疗前后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的差值与Pfirrmann分级评分的差值呈正相关(r>0);其中,治疗后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与Pfirrmann分级的相关系数(r=-0.43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后颈椎病患者症状改善下,颈椎间盘突出程度也出现了减轻。余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治疗前及治疗后:颈椎病患者PRI指数、VAS评分、PPI指数与Pfirrmann分级评分呈负相关,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评分与Pfirrmann分级评分呈正相关,总体趋势上颈椎病患者病情越重,颈椎间盘突出也相对比较严重,但相关性较小。2.治疗前后的变化: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PRI指数、VAS评分、PPI指数差值与Pfirrmann分级评分差值呈负相关,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差值与Pfirrmann分级评分差值呈正相关,经治疗患者颈椎病病情显着好转后颈椎间盘突出程度无显着变化。说明颈椎病的治疗效果作用与直接改善骨性因素的关系很小,提示颈椎病的疗效机制与非骨性因素(颈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关系密切。
杨辉[5](2019)在《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结合臭氧注射与本院骨科综合保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探寻一种起效快、疗程短的颈型颈椎病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东葛骨科住院并明确诊断为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手术组A(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结合臭氧注射治疗)和保守组B(颈牵引+中药涂擦+烫熨治疗+TDP+美洛昔康+穴位贴敷);其中手术组A 34例(男性18例,女性16例),保守组B 30例(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39-80岁,A组平均年龄(45.33±6.50)岁,平均病程(14.47±2.07)月;B组平均年龄(45.05±6.53)岁,平均病程(14.65±2.12)月。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住院时间、以及不同时间段(治疗前、治疗后1天、1周、1个月、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并对以上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两种治疗方案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各自的治疗方案,无严重的神经及脊髓损伤、无死亡病例。其中A、B两组间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对比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两组患者治疗前VAS、NDI评分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手术组A组内VAS、NDI评分对比显示,术前与术后各时间节段相比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内术后各个时间节段VAS、NDI评分两两对比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保守组B组内VAS、NDI评分对比显示,治疗前与治疗后各时间节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内治疗后1天与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VAS及NDI评分相互对比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与治疗后1个月、6个月VAS、NDI评分相互对比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内治疗后1个月、6个月VAS、NDI评分两两对比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结合臭氧注射治疗与本院骨科综合保守疗法均能有效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但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结合臭氧注射治疗起效快,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使其更快的投入到日常工作与生活中,而且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节奏。而保守治疗在短期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相对较慢,治疗时间较长,并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因为工作、学习等其他不确定因素影响,导致治疗不充分或者中断治疗,最终使其疗效减弱。
胡玉萍[6](2019)在《基于化瘀通络法中药熏洗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为研究对象,提出以瘀阻络脉为基本病机,基于化瘀通络法研制中药熏洗方,评价基于化瘀通络法中药熏洗治疗麻木的临床疗效,为麻木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临床收集周围神经损伤性四肢麻木患者100例,包括糖尿病周围神经病麻木、神经根压迫麻木(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型颈椎病)、腕管综合征麻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甲钴胺胶囊0.5mg、维生素B1片10mg,每日3次,每次各1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方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观察2个疗程。通过比较两组总疗效、减轻麻木的程度、减少麻木发作的频率、以及改善其它感觉异常症状等方面的差异,评价基于化瘀通络法中药熏洗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麻木的疗效比较:对不同疗程两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进行组间比较,均P<0.01,不同疗程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分别对两组不同疗程进行组间比较,均P<0.01,两组治疗麻木的疗效均为治疗4周的优于治疗2周的。(2)不同病种治疗前后疗效比较:统计分析本方案纳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及神经根压迫所致麻木患者,两组不同疗程愈显率、总有效率比较,均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对不同疗程两组疗效分别进行比较,均P<0.01,两组治疗麻木的疗效均为治疗4周的优于治疗2周的。两组腕管综合征所致麻木患者疗效分析提示,两组治疗4周后愈显率及总有效率较2周后的均有所提高,但4周后两组间总有效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两组改善麻木程度比较:两组均能改善患者麻木的程度,两组进行比较,P<0.05,治疗组改善麻木程度优于对照组。对不同疗程,两组改善麻木程度分别做比较,P<0.05,两组治疗减轻麻木程度均以治疗两个疗程效佳。(4)两组减少麻木发作频率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组内分别比较,均P<0.05,表明两组治疗2周后患者麻木程度较治疗前减轻;两组不同疗程后组内分别比较,均P<0.05,说明两组治疗麻木4周的疗效优于治疗2周的疗效。两组不同疗程后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均P<0.01,说明治疗组减轻麻木程度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5)两组改善其它感觉异常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组间比较,在改善蚁行感上P<0.05,在改善酸、痛、清冷、灼热感上,P>0.05;两组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分别进行组内比较,P<0.05,治疗4周后组间比较,在改善酸、痛、清冷、灼热感及蚁行感上,均有P<0.05。说明治疗两周后治疗组在改善蚁行感上疗效明显,治疗4周后两组均可改善上述麻木相关症状,但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化瘀通络法中药熏洗联合西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的对照组,能减轻麻木程度、减少麻木发作频率及改善麻木相关症状。且两组治疗麻木均以治疗四周后疗效优于治疗两周后疗效。
谢宏博(Hung-Po Hsieh)[7](2019)在《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指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后方突出,压迫神经根、脊髓,导致脊髓或神经根营养障碍,继而产生炎症,引起相关神经卡压或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病理机制包括神经压迫机制、炎性化学神经根刺激、自身免疫机制。主要病理过程是腰椎间盘部分纤维环破碎,髓核等相关组织在挤压的作用下,向脊柱的后方突出甚至膨出,对神经根产生刺激、压迫,出现神经根的炎症,造成神经根的营养供应、神经传导特性的损伤,导致腰痛及下肢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据相关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由于现代人、生活习惯及工作环境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趋于年轻化。美国相关的研究机构发现,九成的成年人都有过腰腿痛的不愉快经历,而其中,就有20%的腰痛患者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不可忽略的影响。不断增加的发病率,不仅给个人带来较大困扰,也给国家的医疗费用带来极大的负担,且降低社会总体工作效率。如何预防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医者关注的重点。现代医学目前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只能起到止痛对症处理的作用,虽然近期疗效较好,但不良反应大,比如长期大量服用止痛药易产生耐药性,且易对胃黏膜有不可逆性的损害。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在治疗痛症方面有独特优势。在祖国医学中,此病是隶属腰痛病的范畴。古代医籍里面中并没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个病名,对此病的记载,主要通过对以腰痛为主的症状,如“腰痹”、“腰腿痛”等来认识的。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以肝肾不足,尤以肾虚为甚或亏虚为本,同时也与外伤、瘀血、气血不足、外邪等其他诸多方面的因素紧紧关联。针灸能够能疏通局部气血,通经络,能够缓急止痛,且止痛效果较快,往往能取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辨证取穴的前提下,常见的取穴的方法有,联合夹脊穴的局部针刺、阿是穴针刺和循经取穴。针刺常常与电针配合,灸法在临床上用的也是比较频繁,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还有推拿手法,通过整脊、推拿、复位、按摩等不同的手法来操作并调整患者的腰椎关节组织、局部肌肉等,从而达到理筋整复,疏通经络气血,使得达到内外平衡。此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其他中医治疗方法,还有牵引、热敏灸疗法、热敷等。临床上单独运用一种疗法治疗的比较少,往往是将几种治疗方法联合运用,包括联合西医的方法如封闭疗法等,以达到更好的疗效。现有研究表明,针灸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症状方面,具有一定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论优势。针灸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上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具有多样性的方法,有大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证明了针灸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氏头皮针为已故名老中医方云鹏教授所创立的一种全新形式的针刺方法。该针法将传统针灸理论与现代全息理论及神经解剖学相结合,其核心内容是伏象与伏脏理论。方云鹏教授认为伏象与伏脏是“诸经皆同于脑”的总经络、总中枢。伏象穴区对称地分布在颅骨骨缝的周围,整个身体各部位相应的刺激点都规律地分布于穴区内,这些刺激点构成了人体的缩影,伏于矢状缝、人字缝及冠状缝。伏象是人体“阳气中枢”,统领全身阳经,具有引导和调整全身阳气活动,调节全身脏腑功能的作用。选取方氏头皮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乃取“头为诸阳之会”之意,下病取上,通调经气,通脉止痛。“靳三针”疗法,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靳瑞教授创立的针灸处穴流派,是岭南针灸学派的重要学术内容,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靳三针”中每一种疾病的针灸处方,大多有三个穴位起到主要治病作用,即“主穴”作用,靳瑞教授将这些穴位进行总结,并由此为基础总结出固定的针灸处方,逐渐形成现在成熟完善的“靳三针”学术体系。其配穴原则遵循传统,以脏腑辩证及分经辨证为主,手法包括入针,行针和补泻手法。遵循“两神合一、用意在针、缓慢进针、得气为度”。腰三针,是靳三针理论体系中重要的一组穴位,具有显着临床实用价值、疗效的穴组。腰椎间盘突出症,其病位在督脉之上,肝肾不足,复感外邪,邪气搏于腰脊,导致气血不同而致气滞血瘀,局部经脉闭阻,不通则痛。传统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是督脉生发的必然结果,脑肾相济,针刺头部腧穴或者说相应脑部功能区的投影点,能通过相应的经络联系,产生得气感,使气血到达病所,气行则血行,气血荣润,正气充足,则疾病亦能痊愈。在方氏头皮针的理论中,头皮针的针刺点、针刺区域不仅是医者的治疗点,亦是疾病反映在体表的外在表现。头穴是调节各脏腑系统功能的高级调节系统,针刺头部腧穴可通调经气,调达脏腑。腰三针在华佗夹脊穴周围,向内连于督脉,向外链接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和膀胱经皆在腰部行走,通过对腰三针进行针刺,可以达到气至病所,通调膀胱经以及督脉的气血,改善腰部的经气,起到镇痛的作用。方氏头皮针联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优势在于上下配穴,通调督脉,激发阳气,通络止痛。腰三针通调经脉,活络止痛,方氏头针生发清阳,调神止痛。二者配伍形神兼治,通督调神,使得背腰部阳气生发,气血调达,经络通畅,调神止痛。本研究依据临床经验,旨在客观评价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理论和循证医学证据。目的:观察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JOA评分、McGill评分及临床疗效,探讨方氏头皮针联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作用机理及治疗优势,为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一定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病例选择:本试验所纳入的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2018年12月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予不同干预措施,其中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组(简称结合组)33例、方氏头皮针组(简称头针组)33例,腰三针组(简称腰针组)33例。2.治疗方法:结合组予针刺方氏头皮针联合腰三针治疗:选穴:伏象腰部、倒象下部、倒脏下焦、肾俞穴、大肠俞穴、委中穴;头针组予方氏头皮针治疗;腰针组予腰三针治疗。3.疗程:三组均每周治疗3次,2次治疗间隔时间大于等于1天,2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4.疗效评定:对所以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JOA评分、McGill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估,以此评价三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和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干预之前,三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均具有可比性(P>0.05),经过三种不同治疗方法干预后,对其JOA评分、McGill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对比结果如下:1.JOA评分两个疗程治疗后,3组患者JO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提高,且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组的JOA评分与方氏头皮针组、腰三针组相比,提高的幅度较大,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McGill 评分两个疗程治疗后,3组患者McGill评分较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下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分析则显示,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治疗组和方氏头皮针组、腰三针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3.疗效评定两个疗程治疗后,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组、方氏头皮针组、腰三针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91%、78.79%、75.76%。经Kruskal Wallis H秩和检验统计比较,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组、方氏头皮针组、腰三针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总体疗效不全相等。结论:本项研究发现方氏头皮针疗法、腰三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均能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二者联合使用可以获得更为显着的临床效果,可以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整体症状得到缓解,改善患者相关体征,恢复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单越涛[8](2019)在《针刺联合精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通过对既往已发表文献的Meta分析,探索针灸联合精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循证医学证据。2.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应用NPQ、软组织位移、MPQ、SF-36等指标,通过针刺联合精灸、针刺假灸、假针精灸和假针假灸的对比,评价针刺联合精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文献评价检索系统为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CBM数据库、中国维普网数据库、Pubmed数据库。检索近5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起始时间为2014年1月1日,结束时间为2019年1月1日。用NoteExPress3.2软件进行文献合并和筛选,筛选后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1)检索策略中文检索式为(颈椎病or颈痛or项痹)and(针刺or针or毫针)and(灸or麦粒灸or艾炷灸or温针灸or温和灸or灸疗or灸法or悬灸)英文检索式为(Cervical sPondylosis or Neck Pain or Cervical sPondyloPathy)and(AcuPuncture or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2)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所定制“偏倚风险评估”工作表进行评估,分为6个方面:①报告随机分配的方法;②分配方案是否隐藏;③对研究对象、治疗方案及实施者是否采用盲法;④研究结果测量者是否采用盲法;⑤结果数据是否完整;⑥是否存在选择性报道结果。每项纳入文献均针对各项进行“LOW”、“HIGH”、“UNCLEAR”的判断。评价者由(周俊合、赵琳)独立平行进行,在意见分歧出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意见不统一时由第三位评价者(XXX)评价。(3)统计分析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对于变量资料使用均数差值(MD)表达,当研究之间不存在异质性时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当研究之间存在异质性时选用随机效应模型或找出其异质性来源。在结果计算中,使用95%可信区间表示。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异质性检验中,当I2<50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2.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运用SPSS20.0软件制作随机数字,按照1:1:1:1将纳入病人分成4组,分别为针灸组,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假针假灸组。4组有效病例数分别为46例、46例、48例、47例。取穴:针刺取穴:颈椎阳性反应平面双侧夹脊穴(共取两对),双侧肩中俞,大椎,双侧中渚。精灸取穴(考虑到精灸的灼伤性,去两组穴位交替使用)①百劳、肩中俞、肩井、心俞、胆俞、肾俞;②新设、肩外俞、大杼、天宗、厥阴俞、三焦俞;取穴标准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操作:1、针灸组针刺操作:采用直径0.30mm的一次性针灸针,颈背部穴位采用长度为40mm的针灸针,中渚穴采用长度为25mm的针灸针。针刺操作时直刺入穴位,深度依穴位部位、体型胖瘦定为10-20mm,每个穴位均运针至得气为度,每次留针20分钟。精灸操作:治疗时先在穴位上涂以万花油,起到粘附及防烫伤作用,用自制艾灸器,将70:1比例黄金艾绒做成统一标准底面直径为2mm X高3.0mm左右的圆锥状艾柱,将艾柱安放好后,用线香点燃艾柱,随后用手指在其穴位周围抓挠,灸至艾柱剩余1/4时,受试者自觉疼痛难忍时取下,每穴共灸2壮,两组穴位交替使用。2、针刺假灸组针刺取穴及操作与针灸组相同,采用假灸的方法,其选穴与疗程均与针灸组相同,操作时先在穴位上涂以万花油,起到粘附的作用,用自制艾灸器,将70:1比例黄金艾绒做成统一标准底面直径为2mm X高3.0mm左右的圆锥状艾柱,将艾柱安放好后,用线香轻放置于艾柱周围,不点燃艾柱,只做出点燃的操作,随后拿走线香,用手指在其穴位周围抓挠,待5-7s后,拿走艾柱,每穴共假灸2壮。3、假针精灸组只采用精灸治疗,同时配合安慰针治疗,其选穴与操作、疗程均同针灸组精灸操作部分。同时采用1寸套叠式钝头针直刺入固定垫,到达皮肤表面,但不刺破皮肤,操作手法、留针时间和留针过程中的操作同针灸组,整个过程中针尖在固定垫以上,没有刺入皮肤。4、假针假灸组采用假灸加安慰针进行治疗,其选穴与疗程均同针灸组,操作时先在穴位上涂以万花油,起到粘附作用,用自制艾灸器,将70:1比例黄金艾绒做成统一标准底面直径为2mm×高3.0mm左右的圆锥状艾柱,将艾柱安放好后,用线香轻放置于艾柱周围,不点燃艾柱,只做出点燃的操作,随后拿走线香,用手指在其穴位周围抓挠,待5-7s后,拿走艾柱,每穴共假灸2壮。同时采用1寸套叠式钝头针直刺入固定垫,到达皮肤表面,但不刺破皮肤,操作手法、留针时间和留针过程中的操作同治疗组,整个过程中针尖在固定垫以上,没有刺入皮肤。疗程疗程共为30天,每3天进行一次治疗,每周进行2次治疗,精灸及假灸两组穴位交替使用,共需完成10次治疗,完成8次治疗即可视为有效病例。评价时点及指标在治疗前、结束时、随访1个月、随访3个月时进行评价。评价指标为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简式McGill疼痛量表(MPQ)、SF-36生活质量量表、软组织位移,所有分组均评价组间及组内疗效差异。统计临床试验数据性质(计量、分类资料和等级资料),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分类资料用卡方检验或精确概率法,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满足要求者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自身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未满足的样本均数比较用Wilcoxon秩和检验,自身前后比较用Wilcoxon。等级资料用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校正)或多组比较的Kruskal-Wallis检验。多个观察时点的定量主要结局指标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采用双侧检验,基线比较检验水平α=0.10,疗效组间比较检验水平α=0.05,两两组间比较α=0.0167。结果1.本次文献研究结果:根据实验方案和检索方案,本次文献研究共检索到文献1931篇,最终纳入18篇文献,其中17篇中文文献,1篇英文文献,相关结局指标荟萃分析结果如下:1.1总有效率分析:在纳入的18篇文献中,有15篇文章中采用了总有效率评价。将15篇文章荟萃森林图如下,通过异质性检验得出片0.52>0.1,I2=0%,检验结果不具有异质性,选用固定效应模型,经荟萃分析得出[OR=3.24,95%CI(2.29,4.58)]。经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表明针刺联合艾灸疗法在治疗颈椎病方面优于单纯针刺疗法。1.2神经根型颈椎病与颈椎病(多种分型)亚组有效率分析:在纳入研究的18篇文献中,有7篇研究对象为神经根型颈椎病,7篇研究对象为颈椎病(多种分型),按照不同研究对象设立两个不同的亚组进行荟萃分析经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得出P=0.55>0.1,I2=0%,不具有异质性,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结算统计结果分别为[OR=3.91,95%CI(2.41,6.36)],[OR=2.34,95%CI(1.38,3.96)],经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表明针刺联合灸法在治疗各型颈椎病方面均优于单纯针刺疗法。1.3温针灸与麦粒灸亚组有效率分析:在研究方法干预方面,所纳入18篇文献,按实验组干预方法分型又可分为温针灸疗法、针刺联合麦粒灸疗法两种方式。将以上两种分型预设亚组,分别进行有效率分析。在温针灸方面,共有8篇文献纳入,经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得出P=0.69>0.1,12=0%,不具有异质性,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结算统计结果为[OR=4.51,95%CI(2.82,7.19)],经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表明温针灸疗法在治疗颈椎病方面优于单纯针刺疗法。在针刺联合麦粒灸疗法方面,共有4篇文献纳入,经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得出P=0.20>0.1,I2=0%,不具有异质性,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结算统计结果为[OR=0.03,95%CI(-0.04,0.10)],经检验P=0.3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表明针刺联合麦粒灸疗法在治疗颈椎病方面与单纯针刺疗法疗效相当。1.4症状体积得分、PRI得分、McGill、VAS、NPQ量方面,经meta分析后结果均提示:各项量表评分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证明针刺联合艾灸疗法在各量表减分方面优于单纯针刺疗法。2.临床试验结果(1)基线人口学资料方面,针灸组、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假针假灸组4组,分别在性别(P=0.213)、年龄分段(P=0.458)、学历(P=0.095)、病程(P=0.703)、中西医诊断分型(P=0.132、P=0.052)方面均无明显差异。结局指标方面,治疗前4组受试者分别在NPQ量表(P=0.978)、MPQ量表(P=0.863)、SF-36量表(P=0.974)以及软组织位移(P=0.188)方面统计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2)NPQ量表得分四组组内治疗前后NPQ得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四种治疗手段均能对颈椎病颈痛有疗效。对四组受试者NPQ得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出,四种疗法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将四组NPQ得分进行组间两两比较,针灸组与其他三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555),且两者均与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通过分析治疗前后NPQ得分折线图及得分均值,治疗后四组受试者NPQ得分均为下降的趋势,其中针灸组下降最明显,假针精灸组、针刺假灸组次之,假针假灸组最差。四组得出进行差值运算得出,治疗组三组在三个评价时点的NPQ减分率均与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在随访1个月时,针灸组与针刺假灸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5);在随访3个月时,针灸组与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P=0.044)。结果显示,四种疗法均对颈椎病颈痛有疗效,针灸组对比其他三个疗法在短期和远期疗效都更优,而针刺假灸组和假针精灸组之间疗效相当。(3)软组织张力位移(D0.2kg)四组治疗前后D0.2kg位移值组内比较得出,四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四种治疗手段均能缓解颈椎病颈痛患者颈部僵硬程度。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出,四种疗法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得出,针灸组与其他三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假灸组与假针精灸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320),且均与假针假灸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分析D0.2kg位移值得分折线图及位移均值得出,四组位移值至治疗结束时均呈现上升趋势,而在随访两期,四组均呈现下降趋势。通过差值比较得出,治疗结束及随访期间,针灸组与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而与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针灸组、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疗效优于假针假灸组,且针灸组对比针刺假灸组及假针精灸组疗效更好,针刺假灸组和假针精灸组在缓解颈部软组织僵硬程度上,其近期疗效尚可,但不能持久维持。(4)McGill疼痛评价量表(MPQ)通过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得出,四组组内治疗前后MPQ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四种治疗手段均能缓解颈椎病颈痛的疼痛程度。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出,四种疗法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得出,针灸组与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灸组与假针假灸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针刺假灸组与假针精灸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738),且均与假针假灸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通过分析治疗前后MPQ得分折线图及均值,治疗后四组MPQ得分均呈现为下降趋势,其中针灸组、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得分下降程度相当且均优于假针精灸组。通过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得出,治疗结束时,治疗组三组均与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随访1、3个月时,治疗组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与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果显示,针灸组、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在缓解颈椎病颈痛程度上疗效相当,且疗效均优于假针假灸组。(4)SF-36生活质量量表通过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得出,治疗组三组SF-36得分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针假灸组无统计学意义(P=0.182),说明针灸疗法、针刺假灸疗法、假针精灸疗法均能改善颈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假针假灸对改善生活质量则无明显影响。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出,四组之间疗效存在差异,通过两两比较得出,治疗组三组均与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通过分析治疗前后SF-36得分折线图及均值,针灸组、针刺假灸组及假针精灸组受试者得分均为上升的趋势,且上升趋势大致相同,假针假灸组在随访1个月前呈现为轻度上升趋势,至随访3个月时下降至基线水平。通过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得出,在治疗结束时,三组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109)。在随访1、3个月时,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3、P<0.001),两两比较得出,治疗组三组均与假针假灸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各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SF-36量表9个维度中,精力(VT)、躯体疼痛(BP)、生理职能(RP)存在组间差异。在精力(VT)方面,治疗结束时,四组之间存在有统计学差异(P=0.022),治疗结束时,针灸组和假针假灸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2),随访期间,针灸组、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均与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躯体疼痛(BP)方面,在治疗结束时,针灸组与假针精灸组、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4、P<0.01),随访期间,针灸组、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均与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在生理职能(RP)方面,治疗结束时,针灸组、针刺假灸组、与假针精灸组均与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5、P=0,033、P=0.015),随访1个月时,针灸组与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43),随访3个月时,则四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647)。以上结果提示,四组均具有提升生活质量的作用,针灸组在改善精力、生理职能上要更优于其他组,躯体疼痛方面则与针刺假灸组和假针精灸组疗效相当。(5)有效率方面有效率方面,四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89.1%、87.5%、55.3%。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针灸、针刺假灸、假针精灸、假针假灸在疗效上不完全相同。结论:1.Meta分析得出,针刺结合灸法治疗颈椎病在中医症状体积得分、PRI得分、McGill、VAS、NPQ量方面优于单纯针刺疗法。2.四组在颈椎病颈痛方面均有效;NPQ得分有效率分别为91.3%、89.1%、87.5%、55.3%。3.针刺联合精灸在改善颈椎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方面更具有优势,局部软组织改善方面与单纯针刺效果相当。针刺联合精灸在随访期疗效优势明显。4.在SF-36的躯体疼痛、精力、生理职能方面,针刺联合精灸与单纯针刺、精灸疗效相当。
程永,吴凯,朱艺,丁玉廷,陈丽,黄程,唐曦,张玲[9](2017)在《“六经分型”论治与基于文献的固定中药处方论治颈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对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验证"六经分型"论治与基于文献的固定中药处方论治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103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六经分型组56例与固定处方组47例。六经分型组采用仲景六经理论分为太阳型、少阳型、阳明型、太阴型、少阴型、厥阴型以及合病并病型,并按各型规定处方加味辨证治疗;固定处方组采用固定处方(葛根30 g,当归18 g,白芍30 g,川芎18 g,炙甘草9 g,丹参18 g,黄芪24 g,红花9 g,桂枝12 g,地龙15 g,天麻15 g,威灵仙30 g,赤芍18 g,熟地24 g,法半夏18 g,鸡血藤30 g,茯苓24 g)治疗;两组同时配合采用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针、血塞通针、甲钴胺针)、颈牵引、针刺等治疗;疗程为2周。结果:六经分型组、固定处方组疗程结束时优良率为83.4%、78.6%,1个月后随访优良率分别为96.4%、91.5%,两组治疗结束与1月后随访时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疗效相当。但随着治疗结束到1个月后的随访统计,两组优率均进一步提高(均P<0.05),优率自身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有明显的后续效应。结论:"六经分型"论治与基于文献的固定中药处方论治均有效针对了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机,是认识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两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程永,吴凯,朱艺,陈丽,丁玉廷,黄程,唐曦,张玲[10](2017)在《10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六经证型”分布规律调查与机制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10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六经证型"的分布规律。方法:从仲景六经理论出发,分析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六经证候特点,把符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4例按照六经分型标准进行六经分类,同时对其进行临床分型。结果:104例患者中,三阳型(太阳型22例、少阳型58例,阳明型15例)为95例,占全部病例的91.35%,三阳型中以少阳型为主要,占全部病例的55.77%。而三阴病8例(太阴型1例,少阴型6例,厥阴型1例),占7.7%。太阳阳明合病1例。结论:颈椎间盘突出症六经分型以三阳病为主,以少阳病为最多见,三阴病较少;本病有着明显的六经证型的分布规律,适合六经理论辨证治疗,扩大了六经理论的主治范围。
二、中西医结合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机理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机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及对大鼠退变椎间盘Wnt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委员会名单及评定意见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1.1 腰椎间盘的解剖特点 |
1.1.2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
1.1.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假说 |
1.2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
1.2.1 卧床休息 |
1.2.2 药物治疗 |
1.2.3 物理治疗 |
1.2.4 运动疗法 |
1.2.5 手术治疗 |
1.2.6 再生疗法 |
1.3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的认识 |
1.3.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脏腑关系 |
1.3.2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3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经络的关系 |
1.3.4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筋骨的关系 |
1.4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
1.4.1 中药方剂 |
1.4.2 推拿手法 |
1.4.3 针刺治疗 |
1.4.4 功法锻炼 |
1.5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相关实验研究进展 |
1.5.1 正常椎间盘组织的结构和成分组成 |
1.5.2 引起椎间盘退行性变因素 |
1.5.3 椎间盘退变的评价 |
1.5.4 椎间盘退行性变相关通路研究 |
1.6 中医药对椎间盘退变相关信号通路影响实验研究进展 |
1.6.1 中药单体研究 |
1.6.2 中药复方研究 |
1.6.3 针刺 |
第二章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方法 |
2.1.3 对不良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
2.1.4 合并用药 |
2.1.5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研究统计结果及分析 |
2.2.1 基线比较 |
2.2.2 各观察结果比较 |
2.3 讨论 |
2.3.1 疗效分析 |
2.3.2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机制探讨 |
2.3.3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医学机制探讨 |
2.3.4 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
2.3.5 安全性评价 |
2.4 创新点与不足 |
2.4.1 创新点 |
2.4.2 不足与展望 |
2.5 结论 |
第三章 点穴干预大鼠退变腰椎间盘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饲养环境、条件和动物伦理 |
3.1.3 实验仪器 |
3.1.4 实验药物及试剂 |
3.2 造模及干预方法 |
3.2.1 IVDD模型造模方法 |
3.2.2 实验分组 |
3.2.3 干预方法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样本取材 |
3.3.2 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实验步骤 |
3.3.3 H&E染色实验步骤 |
3.3.4 番红固绿染色实验步骤 |
3.3.5 组织学评价方法 |
3.3.6 免疫组化实验步骤 |
3.3.7 Western Blot实验方法 |
3.3.8 RT-qPCR实验方法 |
3.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3.5 实验结果 |
3.5.1 H&E染色和番红固绿结果 |
3.5.2 免疫组化结果 |
3.5.3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
3.5.4 RT-qPCR检测结果 |
3.6 讨论 |
3.6.1 点穴对大鼠退行性腰椎间盘的保护作用 |
3.6.2 点穴对大鼠竖脊肌组织的影响 |
3.6.3 点穴对退变腰椎间盘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
3.6.4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模型的选择 |
3.7 创新点与不足 |
3.7.1 创新点 |
3.7.2 不足与展望 |
3.8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2)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概况及其非手术治疗进展 |
1 病因病机 |
1.1 机械压迫 |
1.2 炎症浸润 |
2 诊断 |
2.1 临床表现 |
2.2 影像学检查 |
3 非手术治疗 |
3.1 西药 |
3.2 牵引 |
3.3 颈托 |
3.4 锻炼 |
3.5 中药 |
3.6 针灸 |
3.7 推拿手法 |
4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三维有限元分析在颈椎病生物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
1 颈椎有限元建模的发展历史 |
2 颈椎各部位的建模 |
2.1 颈椎体 |
2.2 椎间盘 |
2.3 韧带 |
2.4 颈肌 |
3 有限元分析技术在颈椎病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
3.1 颈椎病发生机制探讨 |
3.2 颈椎病的治疗机制探讨 |
3.2.1 手法治疗 |
3.2.2 手术治疗 |
3.2.3 其他治疗措施 |
4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资料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资料来源和检索方法 |
2.2.2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
2.2.3 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估 |
2.3 统计学方法 |
2.4 GRADE分级 |
3 结果 |
3.1 文献检索、筛选及纳入研究特征 |
3.2 纳入文献风险质量评估 |
3.3 Meta分析结果 |
3.3.1 VAS评分 |
3.3.2 NDI指数 |
3.3.3 SF-36或SF-12分数 |
3.3.4 发表偏倚 |
3.3.5 敏感性分析 |
3.3.6 亚组分析 |
3.3.7 GRADE分级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干预作用的探索性试验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脱落标准 |
2.6 剔除标准 |
2.7 终止标准 |
2.8 干预措施 |
2.9 观察指标 |
2.9.1 VAS评分 |
2.9.2 NDI指数 |
2.9.3 SF-12评分 |
2.9.4 不良反应 |
2.10 观察时间点 |
2.11 统计学方法 |
2.12 样本量情况 |
3 结果 |
3.1 研究总体情况 |
3.2 两组基线情况 |
3.2.1 性别 |
3.2.2 年龄 |
3.2.3 病程 |
3.2.4 患肢情况 |
3.2.5 干预前评价指标的情况 |
3.3 观察结果 |
3.3.1 NDI指数 |
3.3.2 VAS评分 |
3.3.3 SF-12 PCS评分 |
3.3.4 SF-12 MCS评分 |
3.3.5 不良反应 |
4 讨论 |
4.1 研究设计方面 |
4.1.1 研究类型 |
4.1.2 样本量 |
4.2 研究内容 |
4.2.1 “筋束骨”理论指导下神经根型颈椎病“筋”、“骨”关系辨析 |
4.2.2 功能锻炼对颈椎的作用及颈椎康复操的合理性 |
4.2.3 研究对象的选择 |
4.2.4 研究结果分析 |
4.3 局限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应用基础研究 基于筋束骨理论探讨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肌张力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 |
前言 |
实验一 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肌肌张力影响研究 |
1 资料来源 |
2 仪器与方法 |
2.1 测量仪器 |
2.2 测量部位 |
2.3 测量方法 |
3 分析方法 |
4 结果 |
4.1 干预前颈椎肌张力云图 |
4.2 干预后1周颈椎肌张力云图 |
4.3 干预后2周颈椎肌张力云图 |
4.4 干预后3周颈椎肌张力云图 |
4.5 干预后4周颈椎肌张力云图 |
实验二 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活动度的干预作用 |
1 资料来源 |
2 仪器与方法 |
2.1 测量仪器与软件 |
2.2 测量方法 |
3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4.1 颈椎前屈角度 |
4.2 颈椎后伸角度 |
4.3 颈椎左侧屈角度 |
4.4 颈椎右侧屈角度 |
4.5 颈椎左旋角度 |
4.6 颈椎右旋角度 |
5 讨论 |
5.1 目前肌张力测量的现状、局限性及使用肌张力云图的必要性 |
5.2 肌张力实验部分结果分析 |
5.2.1 肌张力与颈椎功能的关系 |
5.2.2 颈椎康复操对颈肌肌张力影响的结果分析 |
5.2.3 颈椎康复操对颈肌肌张力影响的原因探讨 |
5.3 颈椎活动度指标的选择理由 |
5.4 选用动态捕捉技术测量颈椎活动度的必要性 |
5.5 颈椎活动度结果分析 |
5.5.1 颈椎前屈角度 |
5.5.2 颈椎后伸角度 |
5.5.3 颈椎左侧屈角度 |
5.5.4 颈椎右侧屈角度 |
5.5.5 颈椎左旋角度 |
5.5.6 颈椎右旋角度 |
5.6 “筋柔”对“骨正”的潜在影响 |
5.7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
5.7.1 肌张力实验部分 |
5.7.2 动态捕捉部分实验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基础研究 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干预的生物力学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动态捕捉系统对颈椎康复操的量化研究 |
1 资料来源 |
2 仪器与方法 |
2.1 测量仪器与软件 |
2.2 测量方法 |
2.2.1 动作拆分 |
2.2.2 测量方法 |
2.2.3 测量结果 |
实验二 颈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颈椎康复操的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硬件设备 |
1.2 软件设备 |
1.3 实验对象 |
2 图像采集 |
3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
3.1 骨性结构的构建 |
3.2 颈椎间盘的构建 |
3.3 关节软骨模型的提取与创建 |
3.4 韧带和肌肉的构建 |
3.5 网格划分 |
3.6 材料参数设置 |
4 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
5 颈椎康复操动作加载情况 |
6 结果 |
6.1 前屈后伸 |
6.1.1 前屈动作 |
6.1.2 后伸动作 |
6.2 旋颈望踵 |
6.3 回头望月 |
6.4 雏鸟起飞 |
6.5 摇转双肩 |
实验三 神经根型颈椎病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颈椎康复操治疗机制的探讨 |
1 实验材料 |
2 图像采集 |
3 神经根型颈椎病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
4 加载条件和工况 |
5 结果 |
5.1 神经根型颈椎病三维有限元模型椎间隙高度和椎间孔大小的变化 |
5.2 不同肌张力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应力分析结果 |
5.2.1 前屈工况 |
5.2.2 后伸工况 |
5.2.3 旋转工况 |
5.2.4 侧屈工况 |
6 讨论 |
6.1 颈椎康复操量化研究 |
6.2 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6.3 肌肉肌张力与材料参数刚度的关系 |
6.4 颈椎康复操动作加载的有限元结果分析 |
6.5 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机制分析 |
6.6 研究的局限性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创新点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 |
(3)推拿结合火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1.1 概述 |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 |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 |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干预方式 |
2.1 非手术治疗 |
2.2 手术治疗 |
3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3.1 中医学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名的论述 |
3.2 中医学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及民族医治疗概述 |
4.1 推拿疗法 |
4.2 火针疗法 |
4.3 针刺疗法 |
4.4 艾灸疗法 |
4.5 拔罐疗法 |
4.6 中药外治疗法 |
4.7 中医药综合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一般研究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1.1 治疗前受试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 |
3.1.2 三组治疗前简化McGill量表各项评分比较 |
3.1.3 三组治疗前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RDQ)评分及比较 |
3.2 三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及比较 |
3.3 三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比较 |
3.4 三组治疗前后现有疼痛强度(PPI)及比较 |
3.5 三组治疗前后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RDQ)评分及比较 |
3.6 三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比较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医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2 推拿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基础 |
3 火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基础 |
4 推拿结合火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与优势 |
5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5.1 临床总疗效结果分析 |
5.2 疼痛缓解程度和腰部活动功能评估结果分析 |
6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McGill简化量表 |
附录二: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 |
缩略词表 |
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疗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基于颈椎病疗效分析论颈椎病症状改善与影像学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医对颈椎病的认识 |
一、颈椎病的病名 |
二、病因与病机 |
三、颈椎病中医辨证分型 |
四、颈椎病的中医治疗 |
第二节 西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 |
一、颈椎病定义的发展 |
二、颈椎的解剖 |
三、颈椎病的病因病机 |
四、影像学与颈椎病诊断 |
五、现代医学对颈椎病的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临床病例收集 |
一、样本量估计 |
二、病例来源 |
三、诊断标准 |
第二节 观察指标 |
一、一般资料 |
二、相关量表观察 |
三、疗效评定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操作方法 |
二、疗程中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处理 |
三、数据管理及处理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数据观察 |
一、一般资料观察 |
二、疼痛分级指数(PRI)比较 |
三、目测类比疼痛(VAS)评分比较 |
四、现时疼痛状况指数(PPI)比较 |
五、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比较 |
第二节 疗效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第一节 统计结果分析 |
第二节 针刺选穴的释义 |
第三节 动伸推拿的特点 |
第四节 动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体会 |
第五节 不足与展望 |
第五章 动伸推拿疗法后颈椎间盘的MRI观察研究 |
第一节 MRI与椎间盘退变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方式 |
一、研究设备 |
二、观察指标 |
三、统计处理 |
第六章 结果分析与探讨 |
第一节 研究结果 |
一、Pfirrmann分级评分比较 |
二、相关性分析 |
第二节 数据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探讨 |
第四节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5)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概述 |
1.1 颈椎病定义 |
1.2 颈椎病发病率及好发人群 |
1.3 颈椎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
1.4 颈椎病病理与生理 |
1.5 颈椎病西医分型 |
1.6 中医对颈椎病的认识 |
1.6.1 颈椎病的中医定义 |
1.6.2 颈椎病的中医病因病机 |
1.6.3 颈椎病的中医分型 |
1.7 西医对颈型颈椎病的认识 |
1.7.1 颈型颈椎病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
1.7.2 颈型颈椎病西医病因病机 |
1.7.3 颈型颈椎病的西医治疗 |
1.7.3.1 西医保守治疗 |
1.7.3.2 微创治疗 |
1.8 中医对颈型颈椎病的认识 |
1.8.1 颈型颈椎病的中医定义 |
1.8.2 颈型颈椎病中医病机 |
1.8.3 颈型颈椎病中医学分型 |
1.8.4 颈型颈椎病中医治疗 |
2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治疗方法 |
2.5.1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结合臭氧注射治疗 |
2.5.1.1 术前准备 |
2.5.1.2 手术操作过程 |
2.5.2 综合保守治疗方案 |
2.6 观察指标 |
2.7 疗效评定方法 |
2.8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
3.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见表2) |
3.3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
3.4 两组患者NDI评分比较 |
4 讨论 |
4.1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型颈椎病 |
4.2 综合保守治疗颈型颈椎病方案 |
5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1 VAS评分 |
附表 2 NDI评分 |
附图 |
缩略词表 |
综述 颈型颈椎病的治疗进展 |
1 中医治疗 |
1.1 内服中药 |
1.2 针灸治疗 |
1.3 推拿治疗 |
1.4 小针刀 |
1.5 其他治疗方法 |
2 西医治疗 |
2.1 西药治疗 |
2.2 颈椎牵引 |
2.3 物理疗法 |
2.4 微创治疗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和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基于化瘀通络法中药熏洗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引言 |
2 资料及研究方法 |
2.1 病例来源和分组 |
2.2 诊断标准 |
2.2.1 中医诊断标准 |
2.2.2 西医诊断标准 |
2.3 病例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2.3.1 纳入标准 |
2.3.2 排除标准 |
2.4 病例终止标准及脱落处理 |
2.4.1 病例终止标准 |
2.4.2 脱落病例的处理 |
2.5 治疗方法 |
2.6 观察指标 |
2.7 疗效评价标准 |
2.8 技术路线图 |
2.9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基线资料 |
3.1.1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 |
3.1.2 两组患者既往史 |
3.1.3 两组患者个人史 |
3.1.4 两组患者肢体麻木的加重或诱发因素 |
3.1.5 两组患者不同疾病分布情况 |
3.2 两组患者脱落情况 |
3.3 临床疗效 |
3.3.1 治疗前后两组疗效比较 |
3.3.2 不同病种治疗前后两组疗效比较 |
3.3.3 治疗前后两组麻木程度比较(Levi评分法) |
3.3.4 治疗前后两组麻木发作频率比较 |
3.3.5 治疗前后两组其它感觉异常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
4 讨论 |
4.1 中药熏洗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优势 |
4.2 基于化瘀通络法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理论基础 |
4.3 中药熏洗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临床疗效 |
4.4 麻木的发病特点 |
4.4.1 麻木病程久 |
4.4.2 “三高”患者易患麻木 |
4.4.3 肢体静止、夜间是麻木主要的诱发或加重因素 |
5 结论 |
6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一:麻木的中医诊断标准 |
附表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标准 |
附表三:腕管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
附表四: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 |
附表五: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诊断标准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7)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概况 |
一、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认识 |
二、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经络的认识 |
三、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的研究概况 |
一、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义 |
二、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
三、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认识 |
四、椎间盘退变因素 |
五、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相关解剖生理的认识 |
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 |
七、现代医学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病例收集 |
一、研究对象 |
二、诊断标准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一、试验方法 |
二、治疗方案 |
三、注意事项 |
四、不良反应及处理 |
第三节 疗效观察 |
一、观察指标 |
二、疗效评定标准 |
三、评价时点 |
四、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 |
第三章 临床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
第一节 基本情况对比 |
一、三组患者性别比较 |
二、三组患者年龄比较 |
三、三组患者病程比较 |
第二节 疗效分析 |
一、下腰痛评分标准(JOA评分) |
二、疼痛问卷简表(McGill量表) |
三、三组治疗后疗效评定比较 |
第三节 讨论 |
一、研究内容的选题依据 |
二、方氏头皮针联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依据 |
三、方氏头皮针联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选穴依据 |
四、方氏头皮针联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 |
五、统计结果分析 |
六、本研究创新性 |
七、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中文详细摘要 |
(8)针刺联合精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颈椎病的研究现状 |
1.1.1 颈椎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
1.1.2 颈椎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
1.1.3 各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
1.1.4 影像学及其他检查技术 |
1.1.5 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
1.1.6 颈椎病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
1.2 中医对颈椎病的认识 |
1.2.1 病名认识 |
1.2.2 病因病机学 |
1.2.3 中医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方法 |
1.3 针刺镇痛的临床及机制研究 |
1.3.1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 |
1.3.2 针刺镇痛的机制研究 |
1.3.3 研究的不足 |
1.4 灸法治疗痛症的研究 |
1.4.1 艾叶的作用与机理 |
1.4.2 灸法镇痛的机制 |
1.4.3 灸法镇痛的优势病种 |
1.4.4 研究的不足 |
1.5 针刺联合灸法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研究 |
1.5.1 针刺联合麦粒灸疗法治疗颈椎病 |
1.5.2 针刺联合温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 |
1.5.3 针刺联合热敏灸治疗颈椎病 |
第二章 针刺联合灸法治疗颈椎病颈痛的meta分析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纳入标准 |
2.1.2 干预措施 |
2.1.3 研究对象 |
2.1.4 结局指标 |
2.1.5 排除标准 |
2.1.6 文献检索策略 |
2.1.7 数据提取 |
2.1.8 文献质量评价 |
2.1.9 操作方法 |
2.1.10 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一般资料 |
2.2.2 纳入文献研究特性 |
2.2.3 方法学质量评估 |
2.2.4 有效率方面 |
2.2.5 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 |
2.2.6 VAS量表得分方面 |
2.2.7 McGill量表(MPQ)评分方面 |
2.2.8 PRI得分 |
2.2.9 症状体征评分 |
2.3 讨论 |
2.3.1 疗效分析 |
2.3.2 该项meta分析的局限性 |
2.3.3 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
第三章 临床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病例选择 |
3.1.2 资金来源 |
3.1.3 诊断标准 |
3.1.4 纳入标准 |
3.1.5 排除标准 |
3.1.6 中止标准及对应处理 |
3.1.7 治疗分组设置 |
3.1.8 随机方法 |
3.1.9 样本量 |
3.1.10 治疗方案 |
3.1.11 评价指标 |
3.1.12 统计分析 |
3.1.13 针灸不良事件处理 |
3.1.14 质量监控及数据管理 |
3.1.15 临床试验路线图 |
3.2 研究统计结果及分析 |
3.2.1 一般资料分析 |
3.2.2 疗效指标分析 |
3.2.3 有效率比较 |
3.3 讨论 |
3.3.1 理论依据 |
3.3.2 针刺联合灸法治疗颈椎病的选择依据 |
3.3.3 艾灸的选择依据 |
3.3.4 假针假灸组的选择 |
3.3.5 穴位选择依据 |
3.3.6 结局指标选择 |
3.3.7 结果分析 |
3.3.8 针灸起效机制 |
3.3.9 精灸的临床应用 |
3.4 创新点 |
3.5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9)“六经分型”论治与基于文献的固定中药处方论治颈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2.3 六经分型标准[3~6] |
1.2.4 临床分型标准[7-13] |
1.2.5 病情积分评定方法 |
2 治疗方法 |
2.1 六经分型组 |
2.1.1 太阳型 |
2.1.2 少阳型 |
2.1.3 阳明型 |
2.1.4 太阴型 |
2.1.5 少阴型 |
2.1.6 厥阴型 |
2.1.7 其他 |
2.2 固定处方组 |
2.3 两组基础治疗方法 |
2.3.1 静脉用药 |
2.3.2 针灸治疗 |
2.3.3 颈椎牵引治疗 |
2.3.4 其它治疗 |
3 疗效观察 |
3.1 疗效判定标准 |
3.2 统计学处理 |
3.3 治疗结果 |
4 讨论 |
4.1 六经分型论治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分析 |
4.2 基于文献的固定处方中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分析 |
4.3 两组通用方法作用机理分析 |
4.4 两组疗效分析 |
四、中西医结合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机理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及对大鼠退变椎间盘Wnt通路的影响[D]. 李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梁龙.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3]推拿结合火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蒋中原.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基于颈椎病疗效分析论颈椎病症状改善与影像学的相关性[D]. 张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研究[D]. 杨辉.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基于化瘀通络法中药熏洗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临床疗效观察[D]. 胡玉萍.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 谢宏博(Hung-Po Hsieh).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针刺联合精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研究[D]. 单越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六经分型”论治与基于文献的固定中药处方论治颈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对照研究[J]. 程永,吴凯,朱艺,丁玉廷,陈丽,黄程,唐曦,张玲.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7)
- [10]10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六经证型”分布规律调查与机制探讨[J]. 程永,吴凯,朱艺,陈丽,丁玉廷,黄程,唐曦,张玲.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