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奏响“人事改革”的“四季”乐章(论文文献综述)
辛欣[1](2021)在《1644-1949《楚辞·九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汉代以来,历代诸家对于《楚辞·九歌》的研究从未止歇,无论是从义理、词章,还是考据,亦或文化思想方面,都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通观来看,这些研究或是裹挟于《楚辞》学史之下不够深入或深讨细节于《九歌》的具体篇章而不够宏观,或仅仅呈现于某一个作家的《九歌》研究中较为局限,因此,针对《九歌》研究这一命题始终未形成一个单独的学术体系,更未能从宏观、微观、纵横性对比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以时间为线索,沿着学术思潮发展的走向,以1644年即清代以来《楚辞·九歌》研究为核心,分成上、下两编,上编为清代古典学术总结期的《楚辞·九歌》研究;下编为古典向现代学术转型期的《楚辞·九歌》研究,具体则以清代前期、清代中期、清代晚期、清末民初以及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九歌》研究几个方面进行探寻,对清以来三百年的《楚辞·九歌》研究进行梳理与评述,以期揭示出不同时段研究之特征、变化,发现其内在规律。本论文除绪论外包括五章内容。其各章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清代以来《楚辞·九歌》研究的缘起与探究意义,并回顾综述了近40年学术界关于清初、清中期、清末的《九歌》研究现状,针对其不足提出了展望,最后阐述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路线、重难点以及创新点。第一章清代前期的《楚辞·九歌》研究。主要分为明末清初与康雍时期两个时间节点进行探讨。明末清初的遗民诸老如钱澄之、王夫之等人将故国之思寄托于论注《楚辞·九歌》之中,抒发对故国的眷恋,且面对理学的空疏弊象,以考经证史之法,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治学研屈。康雍时期,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有所转变,忠孝节义之观念与程朱理学的教义依然处于思想的正统地位,一些理学名臣如李光地、林云铭等人,通过涉足楚辞研究,意欲以注骚来宣达性理、提倡儒学,发挥了性理道德和自我意识的观念。清代前期的《楚辞·九歌》的研究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在楚辞学术史上呈现出具有清初时代印记的鲜明特点。第二章清代中期的《楚辞·九歌》研究。主要以乾嘉考据学派研究为主,同时兼有文脉一派。乾嘉两朝,研屈学者如蒋骥、戴震、胡文英、王念孙父子等人凭借考据学训诂、考证的方法,以谦逊质朴、谨严务实的治学态度融汇于楚辞学研究中,其中不乏大家之作。乾嘉朴学的繁荣也促进了《楚辞·九歌》研究新发展,在整个楚辞学史上呈现鼎盛之态。此时期也出现了主张文脉一脉的学者,如屈复、刘梦鹏、陈本礼,他们在研究中更加专注于文本自身的探究,从《楚辞》的章法入手,对文章的脉络进行梳理,从而避免了文气的割裂,能够更好地阐释篇旨文义。清代中期的楚辞研究善于运用乾嘉考据学理论和章句文脉之论进行治骚,对楚辞学发展进一步演绎,呈现出与清代前期完全迥异的精神风貌,成就楚辞学史上辉煌鼎盛之时。第三章清代晚期的《楚辞·九歌》研究。面对“西学东渐”的影响,仍有一些学者用行动、思想和着述坚守古人之成规,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守住中国古典传统的血脉和精义。在对《楚辞·九歌》的注疏中,刘熙载用《艺概》传播了中国传统的文艺学理论、俞樾以《俞楼杂纂》承接并阐扬了乾嘉考据学、王闿运的《楚辞释》则秉持今文经学的公羊学主张。三人作为古典的士大夫,通过对楚辞学的探究使旧调重新演绎,共同奏响出传统楚辞学的嫋嫋余音,与近代中后期的求新、求变的学术思潮遥相呼应,使传统楚辞学继续前行,在中国楚辞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第四章清末民初的《楚辞·九歌》研究。此时的楚辞学生发了巨大的历史性新变。随着“西学东渐”思想的不断传播,近代西方的地理学、政治学、哲学、戏剧理论、文艺理论等学术理论、学术主张被逐渐纳入到我国的学术浪潮中。支持新学的一派代表如马其昶、刘师培、王国维、梁启超等学者用新的文学理论和开阔的思维方式,拓展出前所未有的治骚视野,使楚辞学研究在近代后期至现代学术的背景下呈现出与时俱进、辉光日新的繁荣景象,更使《楚辞·九歌》在此时期展现出中西交融、新意迭起的全方位的新变特征,在中国楚辞史中大放异彩,奏鸣出时代焕化的嘹亮凯歌,并且承前而启后,为“五四”以后的现代化楚辞学发展创造条件,开辟新境,是中国楚辞史上极具冲击力的关键一环。第五章“五四”以后的《楚辞·九歌》研究。此时期,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迅速,学术思想在延续着近代“西学东渐”思潮的基础上加入了民主科学等进步理论。《楚辞·九歌》的研究在上一阶段基础上继续开拓,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更加丰硕的多元化局面。在闻一多、郭沫若、刘永济、游国恩等人的努力下,它既有完全继承传统乾嘉考据学风的研究内容,又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更有充分吸收西学思想的《九歌》研究着作的出现。因此,此时期的楚辞学发展可谓是对近代楚辞学研究之余续与拓展。
关琳琳[2](2020)在《武周时期国家郊祀及歌辞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君主,为巩固其统治地位,武则天重视政权的合理性、权威性和神圣性等三方面建设,并将重心聚焦到国家郊祀制度建设上来。借助于对郊祀制度的建设和改革,通过宣扬天命,实现了对政权合理性、权威性和神圣性的建设,对后世国家郊祀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武周时期的郊祀歌辞作为国家郊祀制度的一部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关于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全文包括四章。第一章探讨武周政权建设面临的诸种困境。首先,古代社会建立在儒家传统伦理上,奉行“阴阳天道”、“男尊女卑”。武则天女身称帝打破了古代封建政治的男性传统,被直斥为“牝鸡司晨”,受到了传统观念的巨大压力。其次,武则天以母代子、革唐为周,有违伦理纲常,受到了巨大的现实人伦压力。再次,武则天对新兴庶族力量的支持改变了既有的政治格局,关陇贵族的特权被削弱,贵族和庶族的利益之争同样成为武则天建设政权所面临的困境。第二章探讨武周时期郊祀改制的重点。武周时期郊祀建设着重强调天道。首先,武则天通过郊祀主体和配祀的确立、封禅仪式以及改立太庙,突出郊祀仪式中“天”的作用,凸显政权的合理与神圣。再次,郊祀改制以“武氏明堂”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政权的神圣。再次,改制雅乐,创周“十二和”,复用隋朝文、武舞,并亲作乐舞、歌辞,借礼乐强化政权的权威。第三章梳理武周郊祀制度建设中的歌辞创新。内容上,武周时期所制的郊庙歌辞强调武则天受命于天、帝业合法,利用祥瑞、祯符等意象作为武则天“承天之意”的论据。体制上,体现了文学发展过程中的复古与创新两种趋势。武周时期的郊庙歌辞一方面继承了《诗经》“颂诗”的庄重、雅正;另一方面,受到唐诗格律定型、武则天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这时期的郊庙歌辞创新性地出现了八言形式。第四章总结武周时期郊祀及歌辞建设的影响。首先,武周时期的郊祀及歌辞改制使武周政权的合法性、神圣性深入人心,起到了维持社会稳定、凝聚民心、巩固政权的作用。其次,武周改制对《大唐开元礼》产生了积极影响。唐玄宗执政后继承了武周时期郊祀制度建设的精髓,为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奠定坚实基础。
杜可风[3](2020)在《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V/A+PP”作为汉语中一种比较独特的结构,常用度较为高频,用法较为广泛,可以置于结构中的“P”主要有“于、乎、自、以、向、往、在”等,介词最基本的句法特征就是必须介引其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可以充当状语,还可以充当谓词的补语。具体而言,全文主要探讨谓词与后面的介词短语形成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力求从多角度、多方面考察介词短语“PP”与谓词“V/A”的组合特点与发展结果,印证“V/A+PP”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互相牵制,互相约束的关系。关于“V/A+PP”中双音节谓词“V/A”的考察则相对匮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在具体个案的理论解释方面,主要采取共时探究为主,历时考察为辅,语言描写与理论解释、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与演绎推理、语法研究与认知语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强化相关语言现象的描写,综合运用词汇化、语法化、附缀化、主观化、认知语法、韵律句法等相关理论进行整体性探究。关于介词短语处于谓词后充当补语的全面考察,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分为上下两编共十二章,其中两章属于宏观总论概括,其余属于微观研究,每个章节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条分缕析的梳理语言现象。第一章总体概括“V/A+PP”结构的性质、类别与功用,“V/A”表现为单、双音节谓词,“PP”为介词短语,由“于、乎、自、以、向、往、在”与宾语所组成,宾语一般为体词成分“NP”,少数为指称性谓词成分“VP”。具体描写和分析单、双音节“V/A”对“P”产生不同的影响与作用,探究“P”的性质与功用。第二到六章,从宏观角度分别探究跨层结构“A在”、“(V)自”的附缀化及其叠加式、“V/A乎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V往NP”结构发展与演化,通过整体结构的考察,揭示“V/A+PP”结构的特性与种类。第七章阐述结构的演化倾向、发展诱因,主要从“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与机制出发,阐述整体构造发展演化所产生的多种语法现象。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考察“P”进入词内的词汇化特征、成词后的再次演化,前附于谓词而附缀化,附加在双音节谓词或附缀结构之后而零形化,零形化诱导双音节谓词“V/A”及物化等一系列语言现象,谓词与介词短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八到十二章,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主题的情况下,注重微观研究,分别选取否定副词“难于”、构式“看在X的份(面/分)上”、形式动词“给以”“予以”、“不外乎”、“仅限于”等不同个案,从多方面、多维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分析它们的性质与类别、动因与机制、演化趋势与发展规律、语义特征与表达功用,重点对那些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变化较为显着的语言现象,作出微观的描写与阐述,阐释它们演化的动因与机制,揭示汉语“V/A+PP”结构的演化趋势与发展结果。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汉语研究提供语法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检索技术,大量挖掘符合本文主题的汉语语料,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详细总结出汉语“V/A+PP”跨层结构发展的语法规律。其次,为词库输入新成员,语言处于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中,谓词和介词短语的跨层组合也不例外,“V/A+PP”处于述补结构向述宾结构演化的过程中,“V/A+PP”发生了重新分析,产生一批新词语、新形式,为汉语词汇系统融入新词语,为词典编撰工作提供参考范围,为汉语教学和自动化处理带来便利。最后,为语言理论的验证融入新思路,一方面对汉语“V/A+PP”结构的认识更加深化,尤其是深入了解汉语中大量跨层结构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对词汇化、语法化、词缀化等相关理论的运用更加完善,特别是使用相关语言学理论对一些汉语语法问题进行阐释。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为汉语跨层词汇化和语法规律的探索打开全新的视角,为揭示人类语言中关于谓词与介词短语的演化趋势提供一定的语言事实和理论基础。
汤素娥[4](2019)在《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辉煌的历史;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上审视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明确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赋予了劳动更多首创性、生动性、科学性的时代内涵、美好展望、切实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如何深入研究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捋顺其生成源流、廓清其内容构件、探究其理论品格、查摆其现实挑战、审思其实践要求,这对党中央在新时代团结带领广大劳动人民向劳动要精神力量、向劳动要社会实践、向劳动要文明素质、向劳动要生产力、向劳动要核心价值观,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蕴和实践价值。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生成源深流长。从理论渊源上看,得益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学说的涵养;从价值传承上看,是对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劳动论述的赓续;从文化涵育上看,深受中华优秀传统劳动伦理、中国共产党劳动文化、红色革命家庭美德的影响。从实践养成上看,离不开习近平自身在知青岁月、地方从政、治国理政等不同时期工作岗位的劳动锻造。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内容博大恢弘。其中,劳动价值论,阐述了劳动创造人类文明、劳动铸就“中国梦”、劳动成就人的价值。劳动精神论,披述了目标层面的科学劳动、体面劳动、幸福劳动的理想状态;理念层面的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德性态度;行为层面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实践道义。劳动主体论,沥述了扞守劳动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扬劳动群众的精神引领、助力劳动群众的全面发展。劳动关系论,陈述了和谐劳动关系意义深远、着力化解劳动关系纠纷、全面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理论品格鲜明。其内容架构的严谨性与逻辑关涉的指向性表现在:劳动价值论阐述立论旨趣并回答“何为劳动”、劳动精神论披述价值遵循并回答“何以劳动”、劳动主体论沥述力量依托并回答“何人劳动”、劳动关系论陈述实践照应并回答“何从劳动”。其外显特征的鲜明性与内隐特质的立体性表现在:时代性与人民性的高度融汇、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传承性与超越性的紧密结合、系统性与针对性有效贯通。其现实地位的重要性与理论贡献的深远性表现在: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成为民众共识、艰苦奋斗成为主流风尚的社会底色、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成为国家旋律、劳动浇筑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追求。当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面临多方面的现实挑战。现实挑战的问题表现在,劳动价值认知异化偏向、劳动群众地位被边缘化、弘扬劳动精神知易行难、劳动关系纠纷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成因在于,正面引导乏力与负面止损迟滞、逐利本性膨胀与调解组织疲软、家庭教育流俗与全面教育脱节、认知判断犹疑与实践定力不足。其危害在于,一定程度消解民族复兴的资源投入、妨碍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加大用人单位的成本开支、弱化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要遵循科学的实践要求。首要任务是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发挥家庭教育的育人功能、提升学校教育的育人质量、改进继续教育的育人效能、激活自我教育的内化作用。基本要求是筑造健康劳动环境,营造劳动至上的社会环境、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创造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必备保障是构建科学管用的劳动机制,建立健全劳动责权清晰的工作机制、劳动实践规范的奖惩机制、劳动权益维护的监督机制。
邱健[5](2018)在《从乐歌到摇滚:歌-诗的语言漂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歌-诗”研究是件有意义的事情,它处于文学与音乐的交叉地带。但遗憾的是,文学史、音乐史在对其进行讨论时往往只注重各自熟悉的部分,这就让本来为一体的“歌-诗”出现了研究和阐释的断裂。本文试图对二十世纪中国文人创作的主流“歌-诗”的诗意生成和表达系统进行研究,以求在学科之间找到诗意会通的可能。“语言漂移说”是当代诗人、学者李森提出的艺术哲学(诗学)方法论,这个理论认为,语言、心灵与世界三位一体的稳定性假设值得怀疑,语言既非形而上的,亦非形而下的,而是处于“形而中”的独立存在状态(“形而中”亦是李森提出的哲学概念)。语言建构了心灵,图示了世界,它是歌-诗的呈现方式。但语言是不稳定的和非本质的,它时刻处在漂移状态中。如果承认诗意的生发源自语言的配置,那诗意也就随着语言的漂移而漂移。本论文的总体架构是:从结构整合来领会“歌-诗”的整体性,从身份确认来解析“歌-诗”配置的共同体,从语言漂移来考察“歌-诗”所穿越的诸多领域。在这种探讨中“歌-诗”语言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静态的文本,二是动态的表演。文本主要涉及歌词、音乐,表演主要涉及唱法。对这三者进行技术性分析是必要的,但核心问题是研究它们的变化以及诗意生成。笔者将以中国二十世纪的歌-诗发展为线索,挑选出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讨论。中国现代歌-诗是在依声填词的学堂乐歌中起步的,晚清的社会变革以及西方音乐的传入改变了既有的语言配置。音乐的现代性启蒙让人们听到了“歌”之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的推广改变了文言文的歌-诗语言配置模式。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文学的现代性启蒙让人们看到了“诗”之新。当歌-诗发展到三十年代时,城市发展和技术进步推动了歌-诗语言的变革。现代海派文化孕育了商业化的流行歌-诗,使其变成了市民的娱乐产品。有声电影的发展,尤其是左翼电影,使歌-诗变成了具有主题性的意识形态产品。这两种产品显示了不同的价值观系统,各自在其认定的轨道上运转。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成了一座歌咏城,红色歌-诗、革命歌-诗的创作实践在国家存亡之际为中华民族构建了精神家园。其中,《黄河大合唱》的诞生是现代中国歌-诗创作的经典,它的语言配置方式成为了主流歌-诗的标杆。在新中国诞生后,歌-诗语言发生了重要调整。新民主主义的文艺观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思想引领了社会主义的歌-诗实践。颂歌、赞歌的写作以及少数民族的歌-诗创作对政权巩固、民族团结、文化认同起到重要作用。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歌-诗走向了畸形,在极左的思潮中其语言的单一化配置成了政治宣传的工具。由于此部分内容庞杂,涉及问题面广,限于篇幅不作讨论。在八十年代时,歌-诗回到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中,流行歌-诗、爱国歌-诗、民族歌-诗在历史的转型中呈现出了新的面貌。港台歌-诗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大陆。歌-诗语言的融合为其创新注入了活力,其诗意的漂移路径也更加多样,这都表现出了新时期的精神。在九十年代世纪之交,广东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岭南乐派的异军突起引领了时代潮流,新世纪音乐的诞生以及摇滚乐的迅速发展体现出了歌-诗在多元文化碰撞中的丰富性。总之,中国二十世纪的歌-诗发展是在语言配置与诗意漂移中进行的。从乐歌到摇滚可以看到歌-诗审美的形态变化和时代精神的功用选择。从歌词、音乐、表演进行语言漂移说的讨论是学科之间的一次有益对话,亦是心灵与世界的相互交流。正如漂移说所言,语言本身不是固定的、静止的,它在时空的流变与绵延中向着直陈其事、修辞幻象、纯粹形式、意识形态等方向漂移,诗意的创造在此过程中绽放出了自身的光芒。
张震[6](2017)在《道器之际:王船山的“象”哲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王船山自《易》开出了“盈天下皆’象’”和“天下莫大于’象’外之道”的哲学思想,实质上是将《易》的“象思维”扩展到整个本体论、人性论和经典诠释的视域当中。而他治“象”最为夐绝之处即在于其“乾坤并建”、“错综合一”的“两端一致”论。由此执两端之法深化和推进了理学的“道”与“器”一体、“本体”与“工夫”不二之思想,将此阐释为幽与明、藏与显的两个面向,而在逻辑上连接此二端的“际”即是象。船山先生精辟地指出了我们所言之道皆为“象之道”而非“道之道”,所说之体皆为“日用人伦”之体,同时,圣人所治的载道之器皆为“尚象之器”,而非随时朽坏之物。因此,理学所强调的依人建极之天理皆由“象”所着,“象”显天地之造化,则“天地之体,象无不备”。在此阐释视域下,张横渠的太虚本体之气虽然是清通不可象的,但从一开始就已经“具足法象”,是不可象却“即在象中”的大象,所以“凡有皆象、凡象皆气”。由此,人则可以通过“体诚”而“可象”,能够“想其象,而指其本体”,换言之,我们之所以能够指示本体,在于可想“象”、言“象”、体“象”、观“象”。象的根本意义一方面是将“至微之天理”昭显出来,使之成为至着的无蔽;另一方面又使得日用之伦有理所依傍,使之日新富有,渐近于仁体。所以“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无非“象”而已。因而“圣人体天之法象以为德”,而“天理存于用而用之咸宜,德之至矣”。船山对横渠和濂溪之学最为重要的推进就是他以“并建”和“错综”之“象”论及本体生化的“动力学”基础,因为在王船山的视域中,即便是至微之“几”,也是在阴阳不断互相摩荡中变易着的。乾与坤总是相偶共在的,否则就等于泯灭了“时”,相当于在“时”之外另立了一虚无之本体。所以在船山看来,儒家的“立教之本”即是“阴阳已分、刚柔成象之体”,此体为必有之实,其不昧阴阳之象,在阴阳相成相反的“时变”中日生日成。象由时成,时由象昭,象思维本身就是时间性的,任何企图在“时”之外立一超越之本体的皆为虚妄之说。象对时的昭明对于船山“日成”的人性论有着根本意义。人“循天象而着发”道体,因其具足“成事之象”而见于事物、着成法象。着象和成事的过程即是象自身生成富新的历程。人之为灵,其虚者成象,而其实者成形,是“思—躬”着的主体,因而必须在“用”中“躬任之,默识之,日积月累,以几于成”。在船山看来,唯有在躬行当中方能见象,在“征象”中“以爱人制事”,见诸灵明,性才可以在心中自喻为仁义之名,人才能够真正有感而动。更重要的是,“象”还为主体间提供了相互“酬酢”的中际,使人与人之间既有了对话的共通“标准”,亦由于象言的非概念性和开放性,使得不同境遇中的人又保持了其各自独特的存在特征,实现了殊与一的两相不悖。不仅如此,王船山作为“立教之本”的象仁与象道之进路拓展到了其他“五经”之教中。《诗》之比兴际于幽明而象人心;《书》之政事以明言圣王之治和彝伦攸叙之道而征发天理于微;《礼》以其威仪之象定其命而缘仁明道;《乐》用其自然之律动来移易性情而鼓舞以迁于善,象德无碍;《春秋》以其“诛意”之名言像“续王道之绝”的不亡之道心。在船山先生看来,此五者之教的要旨亦在于“通彻幽明”,其皆无非“自微之显”或“推见至隐”的“显诸仁、藏诸用”的两端一致之言而已,与《易》形成了紧密的互补关系。《易》象为其他“五经”提供了最根本的诠释方法和视域,而“五经”为《易》提供了具体的现实之文本。一言以蔽之:“象彻两间”,凡“际”皆象也。道器之际、幽明之际、天人之际、时之际、人之际,皆在象的隐且显的两端一致中。
屠立晨[7](2017)在《宋徽宗时期礼乐活动研究 ——以大晟乐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礼乐活动是人类社会建立后的产物,有一个完整的仪式过程,将儒家社会的核心理念——礼,与人类社会形成最初就已存在的“乐”结合在一起,作为一种政教工具来展现社会文化观念。礼乐活动不仅仅是一种视听娱乐,还有着更加丰富广大的内涵,它涵盖了古代社会对于整个宇宙的认识。自然界各种基本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王朝内部社会结构及政治体系、统治者与平民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都在礼乐活动中得到体现。北宋末年,宋徽宗制定了两宋之间规模最为盛大、程序最复杂、影响面最广的礼乐活动。他采用了魏汉津所提出的以指为律的全新乐论,并极有野心地采用了上古礼乐的命名方式将其定名为“大晟”。宋徽宗君臣重新制定了新的乐律,并要求乐工和乐人熟习新乐,严格按照新礼乐的要求演奏。同时,鼓励宫廷外的演出者到中央学习,下令全国世俗宴会都需采用新的礼乐活动形式,采取多种措施极力推广大晟乐,使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之前仅用于帝国最高层的旧礼乐体系。大晟乐凝聚了徽宗所要宣扬的政治理念,他要证明自己能承先贤之志,成为一个威服四方的圣明天子。每一次礼乐活动的举行,都是一场宏大的政治表演,为参与者描绘一幅政通人和、四海升平的虚幻景象。徽宗所创的新礼乐极尽奢华,歌舞升平之后却迎来令人唏嘘的靖康之辱。直到北宋覆灭后,徽宗所制定的大晟乐虽被认为是亡国之音,但它所构建的礼乐仪式仪轨仍然在宋高宗统治时期被沿用,甚至对后世也有所影响。大晟乐的音乐形式与北宋晚期的民间俗乐在演奏手法、曲式结构、风格样式上有一定程度的相似。这种雅俗共存的风格使得大晟乐更能被民众认同接受,也能更快、更好地融合到各种礼乐活动之中,深入臣民的社会生活,帮助徽宗达到社会控制的目的。礼乐活动贯穿了徽宗的一生,作为一种政治表演,为解读徽宗君臣的政治文化和思想观念作了补充注释。北宋末年的大晟乐,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理论和宫廷政治工具,具有非常特别的音乐风格,它属于宫廷的礼乐,有明确的礼仪性,符合儒家传统的礼乐观念,其仪式功能要重于娱乐功能。同时它又是极为特别的,作为一种展现帝王身份的工具,大晟乐从名称、乐律、乐制,都是度身定制的,在此以前,没有一位赵宋王朝的帝王能为礼乐特别命名;也没有一位帝王,为了更好地控制礼乐活动,而专门配备了独立于现有体系外的机构来为其服务。宋徽宗时期的礼乐活动既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政治手段。因此,其本身具备了符合音乐规律的音乐属性,同时,也具有政治属性,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依附于传统礼教之下,为统治集团服务。这些无疑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赵宋王朝特殊时期的、特别的礼乐活动,因而作为研究对象,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林海鹏[8](2017)在《普契尼歌剧的音乐色调研究 ——以《曼侬·莱斯科》、《波西米亚人》、《托斯卡》、《图兰朵》为例》文中提出歌剧的"色调"[tinta]概念最早由19世纪意大利音乐学家阿布拉莫·巴塞维与威尔第将其运用到歌剧批评领域,用以指代一部歌剧作品最鲜明的音乐品格,这种音乐品格捕捉与反映了贯穿在该部歌剧多个场景中的情景、气氛、性格与诗意风格。本论文选择了四部贯穿普契尼创作早、中、晚期的代表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曼侬·莱斯科》、《波西米亚人》、《蝴蝶夫人》以及《图兰朵》,这四部作品都具有突出的地方色彩与心理色调特征,同时又显示出普契尼在不同时期色调意识的变化与手法的完善过程。"绪论"对色调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歌剧色调范畴的发展历史作基本的梳理与回顾,并通过历史的回顾总结色调范畴的研究角度与方法。第一章对普契尼歌剧的色调问题作基本介绍,并阐述其作曲技法的国际性与其色调营造手法之间的关联。第二章是《曼侬·莱斯科》的色调问题,从该剧音乐的18世纪复古特征以及灼热情感的心理特征两个方面来分析该剧的色调问题;第三章《波西米亚人》,心理色调方面着重分析普契尼面对一部表现青年人日常生活的脚本,如何在音乐中体现出青春活力与普通人爱情的感伤,地方色彩则聚焦第二幕,分析音乐如何表现现代巴黎的繁华与喧嚣;第四章介绍了 19世纪末欧洲的日本风潮以及《蝴蝶夫人》之前的日本歌剧,说明"真实主义美学"与该剧日本色调营造的关系,并分析普契尼是如何在自己的音乐中营造日本色调的;第五章关于《图兰朵》,在中国色调分析方面依旧聚焦在普契尼对中国旋律的运用以及他的风格模仿曲,但也会说明普契尼到了晚期在技术上的不拘一格与灵活自如,以及他是如何结合西方传统与现代技法、融合东方音乐,创作出一部弥漫着东方色调的天鹅之歌的;结语一章是对普契尼歌剧色调营造的总结与评价。
杨晴[9](2016)在《唐宋封禅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封禅是古代帝王祭祀泰山的大典。这一礼仪活动,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影响朝廷内外、举国上下,凝聚着一个时代皇权政治的精神。一定意义上,担负着构建天人宇宙秩序以及整个思想文化观念的“神圣使命”。中国历史上举行封禅的帝王屈指可数,却均为一个王朝或缔造创建或发展上升时期举足轻重的君主,如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换言之,能举行封禅的帝王与时代,一定在这一王朝的发展过程中乃至古代发展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从“封禅”这一礼仪活动切入,具有管窥一个时代社会精神、思想文化的意义,而将围绕“封禅”所产生的诗词文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客观分析仪式文学的发生、发展,以及丰富内蕴,公允评价一代帝王、一个时代为“凝聚精神”所作的努力,无疑具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被史家公认的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李唐和华夏文化“造极”时代的赵宋,均举行了封禅大礼。伴随着封禅活动过程,产生了诸多“文学作品”,本文运用“大文学”的概念,并借鉴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为指导。探讨唐宋封禅文学的“生产”与“消费”以及在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上的影响。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简要回顾唐前封禅活动与封禅文学状况。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均举行封禅,虽然三者举行封禅的背景、过程不同,但都具有强化政权与神权的意义,也反映出儒家参与构建天人秩序与思想观念的动态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封禅之议更使封禅“与民怀德”之思想深入人心。“表权舆,序皇王,炳元符,镜鸿业”是唐前封禅文学的基本内容,同时也确立了后世封禅文学的格局,与此同时,刘勰《文心雕龙》则辟专篇对封禅文学进行观照,不仅勾勒出封禅文学“史”的脉络,还提出了具体的创作方法和指导原则。第二章着重阐述唐代封禅与文学“生产”。早在唐太宗贞观年间,朝野上下就对封禅展开了热烈讨论,唐高宗与唐玄宗相继封禅泰山。封禅前后各体封禅文学作品层出不穷,表诏类作品以讨论封禅与封禅仪制为主;乐章玉策类作品与祝词相类,内容为邀福于神;铭颂类作品内容则以歌功颂德为主,唐代封禅文学作品总体上呈现了大唐士人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唐代封禅文学“生产”不是文人士大夫率意而为,而是制度使然,献书与制举是促使唐代封禅文学各种文体繁盛的重要因素。与“生产”相对应,表诏类封禅文学作品的“消费”使“有德之君才能封禅”的思想得以深入民心,乐章、玉册文仪式诗文作品的“消费”则使封禅“祈福于天”的意义得以彰显,而人们对颂、铭类作品的“消费”则使封禅礼乐意义得到传播。值得注意的是,唐代封禅文学的“消费”也影响了唐代颂美类作品的体式。第三章重点讨论宋代封禅文学“生产”。宋代宋真宗在“澶渊之盟”后封禅以“镇服四海,夸示外国”,而且在封禅前导演“天书事件”,这揭开了真宗神道设教之序幕。真宗封禅文学作品内容与唐代封禅文学作品一致,但风格迥异,真宗封禅乐章形式上四言一句,且内容“率由旧章”,是宋初复古思潮之反映。颂铭类作品如“三颂”(王旦《封祀坛颂》、王钦若《社首坛颂》、陈尧叟《朝觐坛颂》),体现出宋代文化之收敛内省特征。宋代封禅文学“生产”亦有制度保证,对参与封禅文学“生产”的重臣加官进爵和设置制举科目选拨人才。随着宋代世俗阶层的不断崛起,封禅文学“消费者”群体出现了分化,士大夫阶层对封禅文学的“消费”增进了他们对封禅经典意义的理解,而世俗阶层的“消费”则促使民间泰山信仰的勃兴。人们对封禅文学的“消费”不仅影响了颂美文学的发展,还促使当时思想界反封禅意识的觉醒。第四章主要通过唐、宋封禅文学所体现的“唐音”与“宋调”差异,揭示其形成原因。唐代疆域广大,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中外文化交流广泛,所以唐代封禅文学表现为雄浑壮丽的“唐音”;宋代积贫积弱,统治者采取“重文抑武”的政策,士人大多追求生活情趣,因此,宋代封禅文学呈现出理性幽淡的“宋调”。作为仪式文学的封禅文学具有文学价值,同时它反映了封禅礼仪,传播了传统礼乐文化,也具有较高的文化传承价值。但我们应当客观地评价封禅文学,唐、宋封禅文学是封建时代台阁文人的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之作,内容单一,风格单调,所以,对待唐、宋封禅文学既不能过分贬低,更不能过分拔高。
刘卓[10](2015)在《“三包”考辨》文中提出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考辨的方法,对包融、包何、包佶父子三人的生平、诗文、交游等进行考证和辨析。首先初步厘清“三包”各自的生卒年、籍贯、仕宦经历等问题;其次对丹阳包氏的家世家学家风进行一番考索;再次对“三包”诗文进行蒐辑、辨伪和系年,并在此基础上编成《三包诗文编年校注》;最后对“三包”各自的交游进行考证。本文主体部分为四章,此外,编附录两个,姑附于文后。第一章为“三包”生平述考,分别对包融、包何和包佶的生卒年、籍贯、仕宦经历等进行考证,并就各自生平中几个显要疑点进行辨误,从而对“三包”生平概况有一个较为确切的认识。第二章为“三包”家世家风考辨,既对丹阳包氏家世源流进行上溯下探,又分析总结出“三包”家风的几个主要特点,从而加深对“三包”家族背景的理解。第三章为“三包”诗文考辨,首先蔸辑出所有署名包融、包何和包估的诗文,其次,对有署名争议的诗文分别进行考辨,辨析其真伪,最后对确切为“三包”所作的诗文进行考证系年,从而对“三包”诗文有一个全面、准确的把握。第四章为“三包”交游考,对与包融、包何和包佶各自生平交游有关的人事进行分类考辨,从而对“三包”生平交游情况有一个明晰的了解。附录部分为《“三包”诗文编年校注》和《“三包”封赠诏令蔸辑》,前者对“三包”诗文进行编年、校对和注释,从而整理出首部“三包”诗文集,后者为笔者蔸辑到的五份封赠“三包”的诏令。
二、奏响“人事改革”的“四季”乐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奏响“人事改革”的“四季”乐章(论文提纲范文)
(1)1644-1949《楚辞·九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s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论题研究的缘起 |
二、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展望 |
一、研究回顾 |
(一)清代前期“遗民学者”的《九歌》研究 |
(二)清代中期“乾嘉学派”的《九歌》研究 |
(三)清末以降“西学东渐”的《九歌》研究 |
二、研究展望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上编 清代古典学术总结期的《楚辞·九歌》研究 |
第一章 清代前期的《九歌》研究 |
第一节 清初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
一、清初的社会文化发展与学术思想变迁 |
二、清初的楚辞学发展与《九歌》研究 |
第二节 明末清初的经世遗民与《九歌》 |
一、钱澄之《九歌》研究 |
(一)《屈诂》中《九歌》的注解特征 |
(二)《屈诂》中《九歌》的“诗意”特点 |
二、王夫之与《九歌》 |
(一)《楚辞通释》中《九歌》的评注特征 |
(二)《楚辞通释》中《九歌》的楚俗解读 |
第三节 康雍时期的学人着述与《九歌》 |
一、李光地的《九歌注》研究 |
二、林云铭《楚辞灯》中《九歌》评注 |
(一)逐句分疏、笺品宜彰 |
(二)文脉分明、时文运用 |
(三)择善纠缪、情景融合 |
三、徐焕龙之《九歌》研究 |
(一)勿牢陈说、理精而确 |
(二)注重章法与比兴 |
小结 |
第二章 清代中期的《九歌》研究 |
第一节 清代中期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
一、清中叶的社会文化演进与乾嘉学术思想 |
二、清中叶的楚辞学鼎盛与《九歌》研究 |
第二节 乾嘉时期的朴学繁荣与《九歌》 |
一、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之《九歌》研究 |
(一)《九歌》正文评注特征 |
(二)《馀论·九歌》评解 |
二、戴震《九歌》研究 |
(一)《屈原赋注》之《九歌》注疏 |
(二)《屈原赋注》中《九歌》的文学观点 |
三、胡文英《屈骚指掌》中《九歌》疏解 |
(一)严谨务实、信而有征 |
(二)简约谦逊、时文运用 |
(三)阐发精义、创见迭起 |
四、王念孙父子的《九歌》研究 |
(一)《读书杂志》中《九歌》训解 |
(二)《毛诗群经楚辞古韵谱》中《九歌》研究 |
第三节 乾嘉时期的文脉之论与《九歌》 |
一、屈复《楚辞新注》与《九歌》研习 |
(一)篇章脉络、悉从文气 |
(二)肯定前注、出人意表 |
(三)临文不赘、善用寄托 |
二、刘梦鹏《九歌》疏解 |
(一)独出机杼、不拘格套 |
(二)文脉梳理、以意逆志 |
三、陈本礼《屈辞精义》中《九歌》研究 |
(一)探析章法、阐扬奥义 |
(二)探赜诗意、时见慧心 |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晚期的《九歌》研究 |
第一节 清代晚期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
一、晚清的社会文化变革与传统学术思想保留 |
二、晚清的楚辞学旧调与《九歌》研究 |
第二节 道咸时期的学术复古与《九歌》 |
一、刘熙载《艺概》中《九歌》研究 |
(一)“真博必约”的《九歌》研究方法 |
(二)“朴至深远”的《九歌》研究内涵 |
二、俞樾《俞楼杂纂》的复兴古学与《九歌》考辩 |
(一)《读楚辞》中“因文见道”的《九歌》训诂 |
(二)《楚辞人名考》中的《九歌》名物解读 |
三、王闿运《楚辞释》中《九歌》臆注 |
(一)不拘古人、善标新说 |
(二)对《九歌》的政治化阐释 |
(三)求其比附、以释作意 |
小结 |
下编 古典向现代学术转型期的《楚辞·九歌》研究 |
第四章 清末民初的《九歌》研究 |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
一、清末民初的社会文化衍变与西学思想东渐 |
二、清末民初的楚辞学新声与《九歌》研究 |
第二节 同光以降的学术巨变与《九歌》研究 |
一、马其昶《屈赋微》中《九歌》研究 |
(一)“博采众说、折衷去取”的《九歌》评注特征 |
(二)“真知其文、发其指趣”的《九歌》内涵阐释 |
二、刘师培的新学引入与《九歌》研究 |
(一)地理文化视域下《南北文学不同论》中《九歌》探究 |
(二)《楚辞考异》中《九歌》异文阐释 |
三、王国维的西学接受与《九歌》研究 |
(一)南北文化分析与《屈子文学之精神》阐释 |
(二)《宋元戏曲考》中《九歌》之戏剧萌芽论 |
(三)《人间词话》中《九歌》的词体特征联想 |
四、梁启超的近代文艺观与《九歌》研究 |
(一)《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中楚辞文献整理与《九歌》涉猎 |
(二)《屈原研究》中楚辞文学观念与《九歌》探寻 |
(三)地缘理论与屈原思想阐析 |
小结 |
第五章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九歌》研究 |
第一节 近代末至现代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
一、五四运动至建国时期的现代化发展与学术思想多元化 |
二、五四运动至建国时期的楚辞学开拓与《九歌》研究 |
第二节 近现代时期的学术演进与《九歌》研究 |
一、闻一多楚辞研究诸作中《九歌》论及 |
(一)对《九歌》考据学运用的字词训解 |
(二)对《九歌》背景阐释的文化综合阐析 |
二、郭沫若的屈原与《九歌》研究 |
(一)屈原研究 |
(二)《九歌》论译 |
三、刘永济的传统治学与《屈赋通笺》中《九歌》研究 |
(一)对《九歌》解题、训诂之审定 |
(二)对《九歌》属性之剖析与情感体悟 |
四、游国恩楚辞学研究中《九歌》论列 |
(一)《楚辞》概观 |
(二)《九歌》诸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武周时期国家郊祀及歌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武周政权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
第一节 牝鸡司晨:来自传统观念的压力 |
第二节 还政于李:来自现实人伦的压力 |
第三节 新旧之争:来自关陇贵族的政治压力 |
第二章 武周时期国家郊祀改制 |
第一节 天地合祀与封禅 |
第二节 建设“武氏明堂” |
第三节 改制雅乐 |
第三章 郊祀歌辞创新 |
第一节 宣扬“受命于天” |
(一)君权神授 |
(二)顺天受命 |
第二节 体式的复古与新变 |
(一)沿袭“颂”诗传统 |
(二)因时制诗,创新形式 |
第四章 武周国家郊祀改制的成效 |
第一节 凝聚人心与稳定发展 |
第二节 促进新体诗歌发展 |
第三节 奠定《开元礼》的基本框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
0.1.1 选题缘由 |
0.1.2 研究对象 |
0.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0.2.1 研究现状 |
0.2.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方法 |
0.4 语料来源与文章体例 |
0.4.1 语料来源 |
0.4.2 文章体例 |
上编“V/A+PP”跨层结构及其演化研究 |
第一章 “V/A+PP”构造的性质、类别与功用 |
1.1 结构性质与构造特点 |
1.1.1 “P”居中 |
1.1.2 结构特点 |
1.2 介词类别与虚化差异 |
1.2.1 介词分类与虚化程度 |
1.2.2 词性归类与类别判断 |
1.3 内部牵制与性质功用 |
1.3.1 谓词音节 |
1.3.2 性质与功用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从共时角度看“A在”的演化发展与重构 |
2.1 语法层次与附缀结构 |
2.1.1 内部层次 |
2.1.2 附缀结构 |
2.2 拷贝构式与构式成分 |
2.2.1 结构模式 |
2.2.2 成分选择 |
2.2.3 语法特征 |
2.3 “好在”的再演化与诱因 |
2.3.1 情态化 |
2.3.2 关联化 |
2.3.3 演化成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语“(V)自”的附缀化及其“于”的叠加式 |
3.1 构成性质与结构功能 |
3.1.1 单音节词 |
3.1.2 双音节词 |
3.1.3 语义特征 |
3.1.4 句法功能 |
3.2 词汇化过程及成因 |
3.2.1 词汇化过程 |
3.2.2 词汇化成因 |
3.3 介词叠加与叠加效应 |
3.3.1 “V自+于” |
3.3.2 “V于+自” |
3.3.3 产生诱因与叠加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A乎 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 |
4.1 内部功能与结构转化 |
4.1.1 介引功能与宾语扩大 |
4.1.2 线性组合与结构转化 |
4.2 韵律制约与词汇化等级 |
4.2.1 单音节到双音节 |
4.2.2 虚化梯度及其词汇化 |
4.3 词汇化成因及演化趋势 |
4.3.1 演化动因与成词机制 |
4.3.2 发展趋势与演化结果 |
4.3.3 从附缀化到零形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 |
5.1 内部结构与宾语类别 |
5.1.1 结构方式 |
5.1.2 类别性质 |
5.1.3 体标记后附 |
5.2 结构转变与演化结果 |
5.2.1 附缀化与零形化 |
5.2.2 及物化历程 |
5.3 演化成因与发展缘由 |
5.3.1 介词虚化 |
5.3.2 音步制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V+往+NP”的构造特征及“V往”的词汇化 |
6.1 成分性质与语义特征 |
6.1.1 组成性质与内部构造 |
6.1.2 音节形式与语义特征 |
6.1.3 宾语变化与范围扩展 |
6.2 结构转化与位移变动 |
6.2.1 连动而述补 |
6.2.2 述补而述宾 |
6.2.3 现实位移与虚拟位移 |
6.3 词汇化与内部脱落 |
6.3.1 成词趋势与时体标记 |
6.3.2 成分脱落与音步和谐 |
6.3.3 成词动因与脱落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下编“V/A+PP”跨层结构的再演化研究 |
第七章 “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机制 |
7.1 构造发展与演化趋势 |
7.1.1 结构特性与演化趋向 |
7.1.2 及物化与词根化 |
7.1.3 附缀结构与附着叠加 |
7.1.4 构式化与关联化 |
7.2 演化动因与机制 |
7.2.1 跨层结构重组 |
7.2.2 韵律音步 |
7.2.3 语言表达经济性 |
7.2.4 语用需求强化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从跨层到副词:“难于”的演化历程与表达功用 |
8.1 性质特征与句法分布 |
8.1.1 跨层短语“难于” |
8.1.2 粘宾动词“难于” |
8.1.3 副词性“难于” |
8.2 结构演化与表达功能 |
8.2.1 行域到知域 |
8.2.2 委婉否定 |
8.3 词化历程与演化机制 |
8.3.1 成词过程 |
8.3.2 演化机制 |
8.3.3 鉴别标准 |
8.4 从述宾到状中 |
8.4.1 副词化趋势 |
8.4.2 副词化梯度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看在X的份(面/分)上”的构式化及其发展 |
9.1 构式特征与构式语义 |
9.1.1 内部组件与位置分布 |
9.1.2 构式语义与语用功能 |
9.2 体标记的鉴定证明 |
9.2.1 词性判定 |
9.2.2 动介共存 |
9.3 词化过程与成词诱因 |
9.3.1 跨层结构 |
9.3.2 成词诱因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给以”“予以”的词汇化过程及其动因与机制 |
10.1 句法功能与语义特征 |
10.1.1 语法特征 |
10.1.2 虚化程度 |
10.1.3 语义特征 |
10.2 宾语的种类特性与指称化 |
10.2.1 宾语种类 |
10.2.2 指称化宾语 |
10.2.3 宾语特性 |
10.3 发展历程与演化成因 |
10.3.1 演化过程与词义虚化 |
10.3.2 结构省缩与配合共现 |
10.3.3 配合使用与共现搭配 |
10.4 使用语体与表达功效 |
10.4.1 使用语体 |
10.4.2 表达功效 |
10.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不外乎”的主观评注功能及其发展 |
11.1 句法位置与后续成分 |
11.1.1 句法位置 |
11.1.2 组合倾向 |
11.1.3 后续宾语 |
11.2 语义特征与情态功能 |
11.2.1 语义特点的多样化 |
11.2.2 表达功能的情态化 |
11.3 发展历程与演化诱因 |
11.3.1 词汇化过程 |
11.3.2 功能虚化 |
11.3.3 演化机制 |
11.4 叠加用法 |
11.5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从“限于”到“仅限”的词汇化与再演化* |
12.1 演化过程与成词动因 |
12.1.1 固化成词 |
12.1.2 成词动因 |
12.1.3 动词虚化 |
12.2 限定强调与形成原因 |
12.2.1 前加限定 |
12.2.2 凸显强调 |
12.3 表达功用与发展演化 |
12.3.1 语用功能 |
12.3.2 “于”的零形化 |
12.3.3 配合使用 |
12.4 本章小结 |
结语和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生成源流 |
2.1 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学说的涵养 |
2.1.1 根植马克思劳动学说的沃土 |
2.1.2 汲取恩格斯劳动学说的精粹 |
2.1.3 吸收列宁劳动学说的精华 |
2.1.4 承袭斯大林劳动学说的精髓 |
2.2 价值传承: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劳动论述的赓续 |
2.2.1 坚持毛泽东劳动论述的价值底色 |
2.2.2 延续邓小平劳动论述的价值取向 |
2.2.3 拓深江泽民劳动论述的价值内涵 |
2.2.4 丰富胡锦涛劳动论述的价值要义 |
2.3 文化涵育:中国优秀劳动理念的影响 |
2.3.1 中华优秀传统劳动伦理的规范 |
2.3.2 中国共产党劳动文化的浸润 |
2.3.3 红色革命家庭美德的习礼 |
2.4 实践养成:自身成长经历的劳动锻造 |
2.4.1 萌芽阶段:知青岁月时期的劳动锤炼 |
2.4.2 发展阶段:地方从政时期的为民服务 |
2.4.3 完善阶段:治国理政时期的运筹帷幄 |
第3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内容构件 |
3.1 劳动价值论 |
3.1.1 劳动创造人类文明 |
3.1.2 劳动托起“中国梦” |
3.1.3 劳动成就人的价值 |
3.2 劳动精神论 |
3.2.1 目标层面:劳动的理想状态 |
3.2.2 理念层面:劳动的德性态度 |
3.2.3 行为层面:劳动的实践道义 |
3.3 劳动主体论 |
3.3.1 扞守劳动群众的主体地位 |
3.3.2 发扬劳动群众的精神引领 |
3.3.3 助力劳动群众的全面发展 |
3.4 劳动关系论 |
3.4.1 和谐劳动关系意义深远 |
3.4.2 着力化解劳动关系纠纷 |
3.4.3 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
第4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理论品格 |
4.1 内容架构的严谨性与逻辑关涉的指向性 |
4.1.1 劳动价值论阐述立论旨趣并回答“何为劳动” |
4.1.2 劳动精神论披述价值遵循并回答“何以劳动” |
4.1.3 劳动主体论沥述力量依托并回答“何人劳动” |
4.1.4 劳动关系论陈述实践照应并回答“何从劳动” |
4.2 外显特征的鲜明性与内隐特质的立体性 |
4.2.1 时代性与人民性高度融汇 |
4.2.2 科学性与革命性有机统一 |
4.2.3 传承性与超越性紧密结合 |
4.2.4 系统性与针对性有效贯通 |
4.3 现实地位的重要性与理论贡献的深远性 |
4.3.1 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成为民众共识 |
4.3.2 艰苦奋斗成为主流风尚的社会底色 |
4.3.3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成为国家旋律 |
4.3.4 劳动浇筑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追求 |
第5章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现实挑战 |
5.1 现实挑战的问题表现 |
5.1.1 劳动价值认知异化偏向 |
5.1.2 劳动群众地位被边缘化 |
5.1.3 弘扬劳动精神知易行难 |
5.1.4 劳动关系纠纷时有发生 |
5.2 现实挑战的成因剖析 |
5.2.1 国家层面:正面引导乏力与负面止损迟滞 |
5.2.2 社会层面:逐利本性膨胀与调解组织疲软 |
5.2.3 家校层面:家庭教育流俗与全面教育脱节 |
5.2.4 个人层面:认知判断犹疑与实践定力不足 |
5.3 现实挑战的主要危害 |
5.3.1 消解民族复兴的资源投入 |
5.3.2 妨碍和谐社会的有序构建 |
5.3.3 加大用人单位的成本开支 |
5.3.4 弱化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 |
第6章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实践要求 |
6.1 首要任务:着力加强劳动教育引导 |
6.1.1 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 |
6.1.2 提升学校劳动教育的育人质量 |
6.1.3 改进继续劳动教育的育人效能 |
6.1.4 激活自我劳动教育的内化作用 |
6.2 基本要求:全面筑造健康劳动环境 |
6.2.1 营造劳动至上的社会环境 |
6.2.2 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
6.2.3 创造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 |
6.3 必备保障:构建科学管用劳动机制 |
6.3.1 建立健全劳动责权清晰的工作机制 |
6.3.2 建立健全劳动实践规范的奖惩机制 |
6.3.3 建立健全落实劳动理念的监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从乐歌到摇滚:歌-诗的语言漂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题解与意义 |
二、综述与视野 |
三、方法与思路 |
四、创新和局限 |
第一章 歌-诗研究的理论建构 |
一、歌-诗的结构整合 |
二、歌-诗的身份确认 |
三、歌-诗的语言漂移 |
第二章 乐歌时代的歌-诗语言 |
第一节 乐歌启蒙的历史机缘 |
一、国民性乐教 |
二、现代性伦理 |
三、古典性抒情 |
第二节 乐歌语言的现代性 |
一、乐歌的文学现代性 |
二、乐歌的音乐现代性 |
小结 |
第三章 五四时期的歌-诗语言 |
第一节 新诗运动中的歌-诗 |
一、直笔与意象:胡适的《希望》和《也是微云》 |
二、民间与民族:歌谣运动的瓦釜之声 |
第二节 艺术歌-诗的诗性开启 |
一、萧友梅和易韦斋的《问》 |
二、赵元任和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他》 |
第三节 政治歌-诗的话语构造 |
一、爱国歌-诗的四重维度 |
二、马列歌-诗的修辞手法 |
三、政治歌-诗的情感主体 |
小结 |
第四章 三十年代的歌-诗语言 |
第一节 摩登上海的流行歌-诗 |
一、《毛毛雨》:流行歌-诗的语言策略 |
二、《桃花江》:流行歌-诗的委约创作 |
第二节 国产胶片的电影歌-诗 |
一、电影《渔光曲》与主题歌-诗《渔光曲》 |
二、电影《马路天使》与主题歌-诗《天涯歌女》 |
三、电影《风云儿女》与主题歌-诗《义勇军进行曲》 |
小结 |
第五章 抗战时期的歌-诗语言 |
第一节 战争歌-诗的三重构想 |
一、苦难叙事:《松花江上》与家国命运 |
二、秧歌改造:《南泥湾》与乡土经验 |
三、坚定意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与革命道路 |
第二节 歌-诗语言的经典化漂移—以《黄河大合唱》为研究中心 |
一、第一单元:《黄河船夫曲》《黄河颂》 |
二、第二单元:《黄水谣》《河边对口曲》 |
三、第三单元:《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
小结 |
第六章 建国时期的歌-诗语言 |
第一节 新中国的颂歌 |
一、颂歌中的国家话语:《歌唱祖国》 |
二、颂歌中的民族传统:《我的祖国》 |
三、颂歌中的纪实风格:《祖国颂》 |
第二节 少数民族赞歌 |
一、蒙古族赞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
二、藏族赞歌:《北京的金山上》 |
三、维吾尔族赞歌:《新疆好》 |
小结 |
第七章 新时期的歌-诗语言 |
第一节 别开生面的大陆歌-诗 |
一、解放思想:《乡恋》的艺术智性 |
二、家国情怀:《难忘今宵》的晚会记忆 |
三、铁骨柔情:《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情感穿越 |
四、一声呐喊:《一无所有》《新长征路上》 |
第二节 风靡一时的港台歌-诗 |
一、张明敏与《我的中国心》 |
二、邓丽君与《月亮代表我的心》 |
三、罗大佑与《之乎者也》 |
小结 |
第八章 九十年代的歌-诗语言 |
第一节 岭南乐派引领时代潮流 |
一、流行新古典:《涛声依旧》 |
二、流行新民谣:《弯弯的月亮》 |
三、流行新乡土:《过河》 |
第二节 新世纪与摇滚的天上人间 |
一、新世纪歌-诗:《阿姐鼓》的灵性写作 |
二、中国摇滚音乐的语言配置:重金属、迷幻、朋克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道器之际:王船山的“象”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题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版本选定 |
一、思想史的研究方法 |
二、“寄言出意”的研究方法 |
三、“入垒袭辎”的解构方法 |
四、研究版本选定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象”哲学的相关研究述评 |
二、船山哲学的早期阐释 |
三、王船山《易》学研究的述评 |
第四节 王船山“象”哲学的思想来源、背景及其范畴 |
一、宋代理学命题的发生特征与在晚明社会话语下的转换 |
二、船山“象”哲学思想诞生的时代背景 |
三、“象”在船山哲学中的基本范畴 |
第二章 显微与索隐:以“象”着“几”的本体论思想 |
第一节 显微而着存于“象”的本体显现论 |
一、着几成象:显微的“动力学”基础 |
二、乾坤并建:太和一气的自体显现 |
三、制器尚象:“两端一致”的形上之着 |
第二节 “象”索时于隐的本体发生论 |
一、以象昭时:本体着显的历史性维度 |
二、以声揣时:声音对时的昭着 |
三、象数相倚:本体之时着显的方法学之维 |
第三节 象昭理-势的本体着明论 |
一、象着理势:归宗于象的理势合一 |
二、即象即理:象与理的逻辑一致性 |
三、以象体势:势之几与贞的形态 |
第三章 发明而征于象:藏道于主体的人性论思想 |
第一节 藏“象”于“心性”的人道发明论 |
一、心象与心喻:藏道于心性的依人建极 |
二、征象与用密:“隐”且“显”的存心见性 |
三、能必副其所:际于幽明的心量之知 |
第二节 以身象天、藏用于身的主体践行论 |
一、吾身即道用:以身藏性的实象主体 |
二、一身函二体:感物成象的身心交发 |
三、默识与切身:藏道于“敬”与“诚”的体认 |
第三节 藏象于情的性体发明和道德着显论 |
一、性天情发:情显而性藏的幽明无际 |
二、循情以定性:“征于象而显于情”的发藏于显 |
三、同情以同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主体互着 |
第四章 《五经》皆“象”:象彻幽明的诠释学理路 |
第一节 诗际幽明的藏显论 |
一、《诗》可以兴:“鉴贞淫以测吉凶”的起象着发论 |
二、比象兴幽:“道隐至显”、“不显亦临”的藏显无际 |
三、《诗》以观风:“密察几微”的征象舒情 |
第二节 “缘仁制礼”的经后发明论 |
一、着明大用:以象达微的“显诸仁” |
二、躬行密用:“器以藏礼,身以藏政”的“藏诸用” |
第三节 “乐以象德”的中和昭显论 |
一、法象天则:“率神从天”的乐律至显 |
二、乐际藏显:“教修着明,彻乎费隐”的兴情与昭性 |
三、象德着仁:“乐通伦理”的道德彰显 |
第四节 “两相交参”的象天德着论 |
一、天人互参:象天以法理的人道发显 |
二、殊象到共象:畴以尽人事的德性之知 |
三、幽以治明:“约统详,微统着”的以象类通 |
第五节 “属辞比事”的征微着幽论 |
一、见微知着:“显微阐幽,折衷至当”的征象索义 |
二、谨天人之际:“循心理着,同然天序”的贞变合一 |
三、获麟绝笔:“续王道之绝”的比事象道 |
结论: 船山“象”哲学研究的既济与未济 |
第一节 既济:作为“无际”之“际”的船山“六经皆象”论 |
第二节 未济:船山“乾坤并建”的象诠方法对未来形而上学重建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宋徽宗时期礼乐活动研究 ——以大晟乐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
第一章 宋徽宗之前的礼乐活动 |
第一节 儒家传统中的礼乐活动 |
一、《周礼》中的礼乐活动 |
二、唐代以前的礼乐活动简述 |
三、唐代的礼乐活动 |
第二节 宋太祖至宋英宗时期的礼乐活动 |
一、太祖时的礼乐活动 |
二、太宗到真宗时期的礼乐活动 |
三、仁宗朝二次修改的礼乐活动 |
第三节 神宗与哲宗时期的礼乐活动 |
一、神宗时期的乐制 |
二、神宗时期礼乐活动的形式 |
三、神宗时期礼乐活动的内容 |
四、哲宗朝的礼乐活动 |
小结 |
第二章 宋徽宗时期新礼乐活动的制作背景及价值取向 |
第一节 新礼乐活动的制作背景 |
一、时代背景 |
二、热爱艺术的宋徽宗 |
第二节 新礼乐活动中的儒家礼乐观 |
一、传承儒家传统礼乐文化观 |
二、继承传统雅乐的内容形式 |
三、反映中国古代自然观 |
第三节 礼乐活动的社会价值取向 |
一、礼乐活动的音乐价值取向 |
二、礼乐活动的文化价值取向 |
三、礼乐活动的政治价值取向 |
小结 |
第三章 宋徽宗时期新礼乐活动的制定和调整 |
第一节 新礼乐活动制定的开端 |
一、新礼乐活动的实际需求 |
二、新礼乐活动修订的准备过程 |
第二节 制定新礼乐活动的乐律 |
一、魏汉津提出新的乐律理论 |
二、新乐律理论的社会功能 |
第三节 大晟乐及大晟府的确立 |
一、新礼乐活动的奠基之作——景钟 |
二、新礼乐活动的命名——大晟乐 |
三、大晟府的设立 |
第四节 新礼乐活动的调整 |
一、大晟府的调整 |
二、大晟乐律的几次调整 |
三、大晟乐宫架登歌以及乐悬部分的调整 |
四、大晟乐其他细节方面的调整 |
小结 |
第四章 宋徽宗时期新礼乐活动的形式内容与社会评价 |
第一节 宫廷雅乐的礼乐活动 |
一、北宋郊祀礼乐活动的传统 |
二、徽宗时期南郊祀礼乐活动 |
三、大朝会的礼乐活动 |
四、皇后册封仪的礼乐活动 |
第二节 宫廷宴乐的礼乐活动 |
一、天宁节的礼乐活动 |
二、宴飨中的礼乐活动 |
三、春秋释奠的礼乐活动 |
第三节 宫廷之外的礼乐活动 |
一、上元节的礼乐活动 |
二、鹿鸣宴的礼乐活动 |
三、大晟乐推广至高丽 |
第四节 宋徽宗时期新礼乐活动的社会评价 |
一、体现北宋末年社会文化观 |
二、表达执政者的政治观 |
三、起到社会融合的作用 |
小结 |
第五章 宋徽宗新礼乐活动的终结以及对南宋礼乐活动的影响 |
第一节 北宋礼乐活动的终结 |
一、北宋王朝的覆灭 |
二、大晟礼乐的绝唱 |
第二节 南宋初期的礼乐活动 |
一、礼乐活动遭遇的困境 |
二、南宋宫廷祭祀礼乐活动 |
三、南宋初期其余的礼乐活动 |
四、教乐所的职能转变 |
第三节 宋徽宗大晟乐对南宋礼乐活动的影响 |
一、仿照大晟乐的南宋雅乐 |
二、融合南北特色的南宋礼乐活动 |
小结 |
总结 |
一、宋徽宗创造新的礼乐活动——大晟乐 |
二、宋徽宗时期的礼乐活动继承儒家传统礼乐文化 |
三、宋徽宗礼乐活动对于后世的影响 |
四、宋徽宗时期礼乐活动的评价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普契尼歌剧的音乐色调研究 ——以《曼侬·莱斯科》、《波西米亚人》、《托斯卡》、《图兰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歌剧色调[tinta]概念释义与界定 |
1、"音乐营造一个世界" |
2、地方色彩与心理色调——tinta的两个核心范畴 |
二、研究普契尼歌剧色调范畴的缘由说明 |
三、歌剧色调(tinta)意识的源起与发展 |
1、早期歌剧的色调问题与莫扎特的歌剧色调实践 |
2、19世纪上半叶:歌剧色调的形式探索 |
3、威尔第、瓦格纳与19下半叶歌剧舞台的多元色彩 |
四、前人研究现状 |
五、选题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一章 普契尼的多彩歌剧世界 |
第一节 国际艺术大师的多元色调技法 |
一、"意大利传统"还是"国际歌剧艺术"? |
二、普契尼的多元色调技法 |
第二节 普契尼歌剧的"地方色彩"与"心理色调"范畴概述 |
第三节 选择四部歌剧作为色调论述范例剧作的缘由 |
第二章 《曼侬·莱斯科》的复古色调与绝望激情 |
第一节 虚浮做作的18世纪宫廷色调 |
一、第一、二幕的开场音乐 |
二、四首"复古分曲" |
第二节 心理色调——魅力、爱欲与激情 |
第三节 心理色调——痛苦、绝望与死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波西米亚人》的青春活力与平凡诗意 |
第一节 "平凡诗意"何以可能? |
一、《法尔斯塔夫》的技术启示 |
二、《法尔斯塔夫》的意念启示 |
第二节 心理色调——青春的活力与平凡爱情的感伤 |
一、人物主题、动机的活力气息 |
二、小事物的诗意活力 |
三、平凡爱情悲剧的感伤 |
第三节 《波西米亚人》的现代巴黎色调 |
一、现代都市的节日喧嚣色调 |
二、第三幕的巴黎冬日色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蝴蝶夫人》的"真实"日本色调 |
第一节 建立在"真实主义"美学之上的"东方趣味" |
一、《蝴蝶夫人》前的"日本歌剧" |
二、以"真实"美学为主导的地方色彩意识 |
三、普契尼对原真日本音乐的探寻 |
第二节 《蝴蝶夫人》的日本色调营造 |
一、10首日本民歌 |
二、普契尼的仿日本风格曲 |
三、节奏、调式和声与配器的"日本化"处理 |
第三节 心理色调——《蝴蝶夫人》的死亡气息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图兰朵》的中国印象 |
第一节 回归传统与融合现代——《图兰朵》色调构建的结构/技法基础 |
一、回归意大利传统对色调的影响 |
二、现代技法与普契尼不断更新的色调技法 |
第二节 《图兰朵》的中国色调 |
一、中国八音盒与《中国音乐》——图兰朵的中国曲调来源 |
二、普契尼的仿中国风格曲 |
三、原始、野蛮与残暴的"不协和"色调 |
第三节 心理色调——爱与恨的二元对峙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 乐谱、文本版本以及谱例记号说明 |
附录二: 普契尼歌剧作品信息简介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唐宋封禅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封禅文学的界定 |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唐、宋封禅文学的必要性 |
四、本文所运用的理论方法 |
第一章 唐前封禅与封禅文学回顾 |
第一节 封禅礼仪与皇权强化 |
一、巡狩与祭天 |
二、秦始皇封禅活动 |
三、汉代封禅活动 |
四、秦汉封禅的政治文化意义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封禅议 |
一、朝堂之议 |
二、文人之议 |
第三节 唐前封禅文学回顾 |
一、唐前封禅文学的体裁 |
二、唐前封禅文学的内容 |
三、唐前封禅文学的影响 |
四、《文心雕龙》封禅篇分析 |
第二章 唐代封禅与文学“生产” |
第一节 唐代封禅典礼之举行 |
一、唐太宗封禅之议 |
二、唐高宗封禅之举 |
三、唐玄宗封禅大典 |
第二节 封禅举行前之“表”“诏”“议” |
一、“表” |
二、“诏” |
三、“议” |
第三节 封禅礼仪上的“乐章”、“玉册” |
一、乐章声诗 |
二、玉牒文、玉册文 |
第四节 封禅仪式后之“颂”、“铭” |
一、张说《大唐封祀坛颂》 |
二、苏颋《封东岳朝觐颂》 |
三、唐玄宗《纪泰山铭》 |
第五节 唐代封禅文学“生产”机制 |
一、献书 |
二、制举 |
第六节 唐代封禅文学之“消费”与影响 |
一、唐代封禅文学“消费” |
二、唐代封禅文学之影响 |
第三章 宋代封禅与文学“生产” |
第一节 宋真宗封禅典礼之举行 |
一、宋真宗“封禅” |
二、唐宋封禅时代背景与意义之比较 |
第二节 真宗封禅之“表”“诏”“乐章”“玉册” |
一、真宗封禅前之“表”“诏” |
二、封禅仪式上的乐章、玉册文、鼓吹 |
第三节 封禅仪式后之“颂”、“铭” |
一、“颂” |
二、铭 |
三、唐、宋封禅后“颂”之比较 |
第四节 宋真宗封禅文学“生产”机制 |
第五节 真宗封禅文学之“消费”与影响 |
一、真宗封禅文学“消费” |
二、真宗封禅文学之影响 |
第四章 唐、宋封禅文学的时代特征与价值 |
第一节 封禅文学的“唐音”与“宋调” |
一、唐代封禅文学的时代特征 |
二、宋代封禅文学的时代特征 |
第二节 封禅文学“唐音”“宋调”之形成原因 |
一、封禅文学“唐音”形成原因 |
二、封禅文学“宋调”形成原因 |
第三节 唐、宋封禅文学的文化传承价值 |
一、唐、宋封禅文学的礼乐价值 |
二、唐、宋封禅文学的民俗价值 |
第四节 唐、宋封禅文学的文学价值 |
一、唐、宋封禅文学的文学价值 |
二、对唐、宋封禅文学的评价 |
结语 |
附表一:唐代封禅文学作品一览表 |
附表二:宋代封禅文学作品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三包”考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三包”研究综述及意义 |
二、本文研究思路及创新处 |
第一章 “三包”生平述考 |
第一节 包融生平述考 |
一、包融籍贯考 |
二、包融生年考 |
三、包融名扬上京考 |
四、包融仕宦考 |
五、包融“以文藻盛名,扬于开元中”考 |
六、包融之入《丹阳集》考 |
七、包融卒年考 |
八、包融之赠秘书监考 |
第二节 包何生平述考 |
一、包何籍贯考 |
二、包何生年考 |
三、包何师事孟浩然考 |
四、包何之字幼嗣考 |
五、包何仕宦考 |
六、包何、包佶“时称二包”考 |
七、包何东游考 |
八、包何卒年考 |
九、包何生平事迹辨误三则 |
第三节 包佶生平述考 |
一、包佶生年考 |
二、包佶行第考 |
三、包估之字幼正考 |
四、包佶仕宦考 |
五、包估卒赠礼部尚书、太子少保考 |
六、包佶之授蓝田尉辨误 |
第二章 “三包”家世家风考 |
第一节 包融家世考 |
第二节 包融家学家风考 |
第三章 “三包”诗文考辨 |
第一节 包融诗文考辨 |
一、包融诗文蒐辑 |
二、包融诗文辨伪 |
三、包融诗文系年 |
第二节 包何诗文考辨 |
一、包何诗文蒐辑 |
二、包何诗文辨伪 |
三、包何诗文系年 |
第三节 包估诗文考辨 |
一、包佶诗文蒐辑 |
二、包佶诗文辨伪 |
三、包佶诗文系年 |
第四章 “三包”交游考 |
第一节 包融交游考 |
一、与吴越之士交游考 |
二、与上京士人交游考 |
三、与方外人士交游考 |
第二节 包何交游考 |
一、进士及第前交游考 |
二、任职于朝时交游考 |
三、致仕东游后交游考 |
第三节 包佶交游考 |
一、与朝中人士交游考 |
二、与地方人士交游考 |
三、与方外人士交游考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三包”诗文编年校注 |
附录二 “三包”封赠诏令蒐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奏响“人事改革”的“四季”乐章(论文参考文献)
- [1]1644-1949《楚辞·九歌》研究[D]. 辛欣.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武周时期国家郊祀及歌辞研究[D]. 关琳琳.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D]. 杜可风.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D]. 汤素娥. 湖南大学, 2019(07)
- [5]从乐歌到摇滚:歌-诗的语言漂移研究[D]. 邱健. 云南大学, 2018(04)
- [6]道器之际:王船山的“象”哲学思想研究[D]. 张震. 东南大学, 2017(02)
- [7]宋徽宗时期礼乐活动研究 ——以大晟乐为中心[D]. 屠立晨.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8]普契尼歌剧的音乐色调研究 ——以《曼侬·莱斯科》、《波西米亚人》、《托斯卡》、《图兰朵》为例[D]. 林海鹏. 上海音乐学院, 2017(08)
- [9]唐宋封禅文学研究[D]. 杨晴.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6)
- [10]“三包”考辨[D]. 刘卓.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