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K-19》:演绎苏联英雄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王凯[1](2019)在《凯瑟琳·毕格罗电影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全球电影产业发展迅猛,为投资者带来巨额利润的同时也暴露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虽然某些电影票房丰盈,但是缺乏思想深度。在影片制作及宣传过程中往往打着情怀的幌子,吸取观众的金钱,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电影作品的口碑。在金钱观影响下的电影发展之路中,能够坚守自己的创作初衷,用心讲故事的导演屈指可数,而凯瑟琳·毕格罗(Kathryn Bigelow)作为目前唯一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女性导演,却做到了作品、产品、商品的完美融合。本文对其执导的10部作品进行全面的梳理与解读。从电影文本的主题、人物形象、视听语言以及创作风格特征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第一章,论证其电影的主题;第二章,从两性的角度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行梳理和分析进而归纳出凯瑟琳·毕格罗导演塑造的人物形象特点;第三章,通过凯瑟琳·毕格罗电影特有的影像特色,阐释其独特的美学思想;第四章,根据以上三章内容对凯瑟琳·毕格罗的作品进行分类并概括出她的电影创作风格特征。
尹媛媛[2](2018)在《沃尔特·默奇的情绪剪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个深受法国新浪潮以及苏联蒙太奇影响的“学院派”,沃尔特·默奇的剪辑风格在经典好莱坞与如此多重新兴电影理念的冲击下中和形成,是新好莱坞革新时期的中坚力量。因此激进中带有保守,是默奇剪辑理念的典型特征。本文选择从电影最基础的手法——剪辑的角度、电影史上这个典型的转变时期以及其间代表性剪辑师的人物分析入手,目的就在于证实剪辑在电影制作与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发掘这一典型转变发生的根本原因和具体转变形态。除了对默奇情绪剪辑的六种原则进行详细的阐发之外,还将通过例证法分析情感在默奇剪辑作品中的具体处置原则。论述如何将观众放置在剪辑理念的决定性位置,依据观众内心节奏来控制观众心理,创造出契合观众心理活动的电影作品。本文还将运用专门研究人类内心活动的认知心理学分析默奇提出的着名的“眨眼之间”剪辑理念,并结合电影具体剪辑点进行深度剖析,让默奇原本经验性的说法成为一种具象化的可以参照学习的剪辑技法,而不再停留在“理念”的层面。另外,由于默奇同样身处电影剪辑从机械到非线性的重要转变时刻,本文将结合他对数字剪辑利弊分析的阐述,进一步探索当数字剪辑时代来临,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利用数字剪辑的优势,从而避免机械剪辑的优良传统从此消失。并且就沃尔特·默奇在数字剪辑时代下的情绪剪辑理念,分析最新上映的《红海行动》与同类型电影《湄公河行动》在剪辑技法、情绪制造等方面的优劣差异,以此对中国电影进行启示与纠正,促进我国电影事业向世界电影前沿的发展。
袁金伟[3](2018)在《关于《影视东亚》的韩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笔者选择以《影视东亚》一书为文本进行韩译汉翻译实践,撰写翻译实践报告。该作品分五个章节从电影视角反映了当今的国际局势和东亚的政治、外交环境,以影片鉴赏的形式将东亚地区的霸权主义和多文化现象两幅社会风景呈现给读者。此书籍由韩国山鹰出版社于2017年6月出版,目前尚无中文译本。笔者翻译的部分是本书的前两个章节,原文约为7万字,中文译文字数约5万字。本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此次翻译项目的选题目的和选题意义;第二章对原文作品和作者进行简要介绍;第三章主要阐述此次翻译实践前对原文进行的分析和准备;第四章是本翻译实践报告的重点,主要从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出发,运用系列理论知识作为支撑,从词汇分析、句式转换等语法角度和语境分析、文化差异对比等语用角度对翻译本作品时解决问题所使用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总结,利用20多个典型案例来做具体释义分析;第五章总结了此次翻译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
霍枭涵[4](2016)在《美国电影对中国的文化殖民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期下,武力争夺的殖民形式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殖民主义的颠覆活动并没有减弱,文化殖民正打着多元文化互通交流的旗号悄悄展开,美国影视文化的大肆流行,很可能造成文化全球化而引起世界文化同质化,削弱和压制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自主影视作品中的延续性,而且,文化殖民不仅仅体现在文化上,更多的是意识形态的入侵。美国影视文化通常以性与暴力强烈刺激人们的感官,并藉此宣传他们的个人英雄主义、人生纵欲主义、资本主义自由等诸多具有侵蚀性的价值观念、社会思想和人类生活方式,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对他们的文化产生认同感,又极其巧妙地促成人们对本民族、国家的自卑感和民族个体间的疏离感。天长日久,人们意识情感的变化则会动摇我们社会的存在基础,所以我们必须警醒,深切呼吁促成国人全面警惕美国的意识形态入侵,深入反思美国电影对中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带来的影响。国家性格决定国家形象,国家形象反作用于国家性格。美国的国家行为受其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同时,国家之间的利益影响国家形象,有利则积极,无利则消极。本课题通过比较分析中美两国的国家形象和国家性格,以意识形态和电影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美国电影如何塑造本国人形象、美国电影作品中拯救地球的国家形象、美国电影如何塑造他人形象以及美国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进而归纳美国电影引发的全球化与本土化思考。
张庆顺[5](2009)在《坡地建筑生态文化设计创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和谐发展的宝贵自然资源,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物化形态,也是取之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文化演绎的智慧体现。然而世界地形错综复杂,其中仅有30%才属于宜于利用和建设的“适居地”,而且,自人类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世界还面临着人口、资源、能源与环境破坏等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与挑战。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现实矛盾迫使他们持续不断地对“适居地”之外的山坡地进行探索和建设,人类的发展也正经历着从平地回归到山地的过程。山坡地不仅是地球上70%人口的栖居地、水源地、矿产资源、森林和生物多样化的宝库,而且是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地球生命支撑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严重不足,从土地利用的发展趋势及强度而言,山坡地开发利用与保护成为未来我国人居环境研究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坡地环境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品质,从滨水到内陆,从盆地到丘陵,从高原到沙漠,坡地人居环境的文化内质随地域的自然生态差异而呈现出迥异的特性,多元的文化生态与地域的自然生态休戚相关,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基于生态文化的坡地建筑生态美学,要求实现“坡地建筑·人·坡地环境”的协同发展,体现出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和谐与统一的生态美学价值所在。作者倡导坡地建筑设计创意中的生态文化理念需在更深层次上进行整合,既要基于狭义的缘地策略反映坡地绿色建筑形态艺术表达的特性、以及实现形态美学和生态美学的整合,体现出坡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合二为一,又要基于广义的缘地策略实现与人文生态的整合,反映地域的差异性和民族的特殊性,体现出坡地建筑与地域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密切关联的和谐美,以最终实现坡地建筑的意义。基于生态的缘地理念,检验坡地建筑设计创意是否合理,不仅要看其“环境的适应性”,更要看其“文化的适应性”,这样才能真正创作出适应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合理方案,也才能在更高层面地展现生态文化和地域文化要求之下“地理”和“历史”文脉的场所个性。论文重点从中观与微观的角度对“坡地建筑生态文化设计创意”进行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从坡地人居环境建设的历史源流演绎和我国坡地人居环境研究的重要意义着手,界定了坡地的概念和论文研究的范畴,结合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建筑学领域的相关理论支撑,提出了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针对性、学术理念取向和创新目标,并搭建了课题研究的体系内容及主要框架。其次,结合分析传统坡地人居环境的生态哲学观及其现代意义,指出了在生态整体的观念之下,基于缘地策略的生态创意需树立生态文化信仰的坡地建筑美学价值观,以生态技术为突破口来完成被动式生态气候设计,促成坡地建筑的生态美学表现,进而树立了课题研究关涉生态文化理念的哲学及美学的理论高度及框架构思,使得研究成果具有现实的操作性和前瞻性。其三,从中观及微观角度,结合“缘地的”策略,探讨了坡地建筑形态艺术表达的创意途径,包括坡地之灵气与设计创意同构、缘地的分形美学创意表现、缘地的形式语言与空间秩序表现、从空间知觉角度探析美学表现等方面。其四,将坡地建筑设计创意的研究从空间及形态艺术表达的狭义“缘地策略”,上升至形态美学与生态美学的整合层面,以此反映出坡地建筑生态创意的本质。强调群体坡地建筑生态集约发展之缘地创意,并以湿热地区为例,探讨气候应变的形态美学与生态美学的整合创意,最后提出了基于广义的生态策略及竖向空间拓展理念的“零接地”的生态构思。其五,着眼于人文生态秩序建构的广义缘地理念,在形态与生态结合的基础上强调需在更深层次上体现与文态的整合,实现生态性与地域性的结合,并结合对国内外典型作品的评析,分析了当代坡地建筑艺术创意的人文倾向。研究强化了坡地建筑空间环境秩序的人文表达的途径及意义,加强了课题的广度和深度,使得成果更具哲理和启迪意义。最后,总结出课题的创新点及理论、实践意义,包括树立生态文化信仰的坡地建筑美学价值观,坡地建筑的形态艺术表达需要与坡地之灵气同构,分形美学是研究坡地建筑的重要美学观,形态美学与生态美学的整合表达是坡地建筑生态创意的本质,坡地建筑生态美学体现在更深层次的人文生态秩序等方面,并指明了后续研究的方向。生态文化理念应用于坡地建筑的设计创意研究是一项充满挑战而又富有意义的工作。课题中生态文化理念的应用研究,对当前我国坡地建筑创作理论的发展与实践的深化将作出它应有的贡献。
禹春景[6](2003)在《《K-19》:演绎苏联英雄主义》文中认为去年9月,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好莱坞影片《K-19》(又译《K-19押寡妇制造者》)一反常态地获得了好评。要知道纯男性题材的美国影片在欧洲并不太受青睐,《K-19》的成绩也让其主演哈里森·福特、莱姆·尼森及导演凯瑟琳·毕格罗在电影节上大出风头,成为众多记者和影迷追逐的中心人物。
二、《K-19》:演绎苏联英雄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K-19》:演绎苏联英雄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1)凯瑟琳·毕格罗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一、目前唯一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女性导演 |
二、在商业浪潮下坚守创作初衷并形成独特风格 |
三、学术界关于凯瑟琳·毕格罗导演风格的整体研究甚少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从个体到国家的思考:展现“平权”之战的主题 |
第一节 枷锁与自由:展现美国社会边缘人的生活现状 |
一、关怀边缘小人物的生存劣境 |
二、关注女性群体的平等意识 |
第二节 对峙与调和:反映美国失衡的社会矛盾 |
一、种族平等的失衡化呈现 |
二、宗教信仰的自由化追求 |
三、阶层间的异样化争端 |
第三节 维护与反对:反思美国主流意识形态 |
一、扞卫国家安全的爱国意识 |
二、追求国际和平的反战思考 |
第二章 对抗与协调:人物形象类型与塑造 |
第一节 两极分化的男性形象与塑造 |
一、破坏社会秩序的狂躁者形象 |
二、维护社会秩序的硬汉形象 |
第二节 传统与现代的女性形象与塑造 |
一、男权统治下的受害者形象 |
二、意识觉醒的职业女性形象 |
第三节 超越两性的“同性伙伴”形象与塑造 |
一、寻求共同温度的男同性伙伴形象 |
二、相依相偎的女同性伙伴形象 |
第三章 动静结合:视听语言分析 |
第一节 运动镜头和色彩 |
一、平缓到急速的运动选择 |
二、传情达意的色彩选择 |
第二节 音乐和音响 |
一、体现时代特征的流行音乐 |
二、展现真实环境的纪实音响 |
第三节 剪辑 |
一、节奏急促的画面剪辑 |
二、动中有静的音响剪辑 |
第四章 凯瑟琳·毕格罗电影创作风格流变 |
第一节 个性化的后现代主义表达 |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反叛抒写 |
二、黑色幽默和暴力美学的独特运用 |
第二节 关注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表达 |
一、典型环境和人物的现实描写 |
二、对纪实美学的主动选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2)沃尔特·默奇的情绪剪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2 新好莱坞剪辑大师——沃尔特·默奇的艺术成长之路 |
2.1 与生俱来的“音响世界”:沃尔特·麦兵兵 |
2.2 默奇的好莱坞生涯 |
2.2.1 从混音师开始的职业生涯 |
2.2.2 向画面剪辑“进军” |
2.2.3 声画剪辑的“文艺复兴全才” |
3 情绪剪辑:观众情感与电影节奏 |
3.1 从大卫·格里菲斯到沃尔特·默奇:蒙太奇理念的历史演变 |
3.2 沃尔特·默奇剪辑理念的内涵阐释 |
4 “眨眼之间”——默奇剪辑原则的认知心理学依据 |
4.1 “眨眼之间”理念的提出 |
4.2 “眨眼之间”与认知心理学 |
4.3 观众本位:“眨眼之间”理念的内涵 |
5 数字技术时代:沃尔特·默奇剪辑理念的适用性 |
5.1 数字剪辑技术的冲击 |
5.1.1 数字剪辑来临之前的“彷徨” |
5.1.2 技术突破后的数字剪辑 |
5.2 适当与过度:数字剪辑的两面性 |
5.2.1 数字剪辑的优势所带来的问题 |
5.2.2 盲目的情绪制造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关于《影视东亚》的韩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 |
1.2 选题意义 |
第二章 翻译项目简介 |
2.1 作品简介 |
2.2 作者简介 |
第三章 译前分析与译前准备 |
3.1 译前分析 |
3.2 译前准备 |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
4.1 词汇的翻译 |
4.2 句式的转换 |
4.3 语境的分析 |
4.4 视角的处理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美国电影对中国的文化殖民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理论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 |
(二)关于文化殖民的研究 |
(三)关于电影意识形态的研究 |
(四)关于美国电影对中国形象的研究 |
四、方法和目的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法 |
五、创新 |
第二章 文化殖民和影视文化殖民 |
一、文化殖民和影视文化殖民的界定 |
(一)文化殖民的界定 |
(二)视觉文化背景下,影视文化的特殊性 |
(三)影视文化殖民的界定 |
二、影视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
(一)影视文化的内涵 |
(二)电影的特点 |
第三章 电影意识形态概述 |
一、意识形态电影理论的界定 |
(一)电影意识形态的概念 |
二、意识形态电影理论的发展历程 |
(一)代表性人物 |
(二)代表着作及论点——《阿凡达》意识形态分析 |
三、中国电影意识形态研究 |
第四章 中美两国的国家形象和国家性格 |
一、国家形象与国家性格 |
(一)什么是国家形象 |
(二)什么是国家性格 |
(三)国家形象与国家性格之间的关系 |
二、中国的国家性格及根源分析 |
(一)中国的国家性格 |
(二)中国国家性格产生的根源 |
三、美国的国家性格及根源分析 |
(一)美国的国家性格 |
(二)美国的国家性格产生的根源 |
第五章 美国电影本国人形象塑造 |
一、二战以来美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 |
二、美国人完美正派的英雄形象塑造——以美国人拯救地球的影视作品为例 |
(一)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和英雄主义电影 |
(二)美国人拯救地球的影视作品 |
第六章 美国电影中他者形象塑造 |
一、美国电影如何塑造外国人的形象 |
(一)英国人 |
(二)日本人 |
(三)前苏联(俄罗斯)人 |
(四)其他 |
二、美国电影如何塑造外星人的形象 |
第七章 美国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分析 |
一、美国电影中的中国人反面形象 |
(一)早期的华工形象 |
(二)好莱坞的“黄祸”情节 |
(三)丑化退潮 |
(四)近年来被丑化的其他形象 |
二、美国电影中的中国人正面形象 |
(一)“功夫”电影的形象转型 |
(二)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增多 |
(三)更多的中国女星参演好莱坞大片 |
三、美国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类型化根源分析 |
(一)丑化中国人形象的根源 |
(二)美化中国人形象的根源 |
第八章 美国电影引发的全球化与本土化思考——谈美国电影对中国文化的殖民现象 |
一、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
(一)产业化加速全球文化趋同 |
(二)文化产业的全球扩张严重挑战民族国家的文化主权 |
二、美国电影引发的全球化与本土化思考——美国电影对中国文化的殖民现象 |
(一)对中国电影行业引发的思考 |
(二)对中国人和中华民族的警示与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坡地建筑生态文化设计创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坡地人居环境建设的历史源流演绎 |
1.1.2 研究我国坡地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
1.2 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及研究动态 |
1.2.1 坡地与坡地建筑概念的界定 |
1.2.2 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
1.2.3 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动态 |
1.3 课题研究的方法论分析 |
1.3.1 课题研究的范围及研究的意义 |
1.3.2 课题研究的创新性目标 |
1.3.3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3.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
2 坡地人居环境生态文化及生态美学的时代演绎 |
2.1 传统坡地人居环境的生态哲学观及其现代意义 |
2.1.1 传统坡地建筑的生态适应性分析 |
2.1.2 传统坡地聚落的整体生态观及其现代意义 |
2.1.3 传统坡地聚落的生态气候及人文区划 |
2.2 坡地人居环境生态整体观念的设计创意 |
2.2.1 生态文化的诉求是坡地人居环境建设的必然趋势 |
2.2.2 建立坡地人居环境建设的生态整体规划 |
2.2.3 结合山地的生态气候特征合理选择建设场地 |
2.2.4 坡地场地规划设计的生态创意 |
2.2.5 依据环境的生态及景观价值作出场地的生态整型计划 |
2.3 坡地建筑缘地策略的生态美学价值与艺术表现 |
2.3.1 竖立生态文化信仰的坡地建筑美学价值观 |
2.3.2 坡地建筑缘地策略的生态美学表现 |
2.3.3 以生态技术为突破口来促成坡地建筑的生态美学表现 |
2.3.4 坡地建筑缘地策略的生态文化设计 |
2.4 小结 |
3 坡地建筑缘地策略的形态艺术表达 |
3.1 坡地之灵气与设计创意同构 |
3.1.1 山顶坡地之灵气与设计创意相融 |
3.1.2 山腰坡地之灵气与设计创意相承 |
3.1.3 山脚坡地之灵气与设计创意相依 |
3.1.4 不同坡地地段区位的空间属性及其建筑的形态艺术展现 |
3.1.5 滨水坡地人居环境缘地的生态创意 |
3.2 坡地建筑缘地的分形美学创意表现 |
3.2.1 分形理论及分形美学是研究坡地建筑的重要科学观和美学观 |
3.2.2 “坡地建筑形成了新的地形”——分形美学的设计创意 |
3.2.3 坡地建筑空间秩序的编导——一种时空分维的思索 |
3.3 坡地建筑缘地的形式语言与空间秩序表现 |
3.3.1 空间形式分解与消除分解之创意 |
3.3.2 空间秩序与形式精神契合之创意 |
3.3.3 内外空间环境一体化设计之创意 |
3.4 从空间知觉角度探析坡地建筑的美学表现 |
3.4.1 坡地建筑视觉品质特色表现之缘地策略 |
3.4.2 坡地建筑固定视点及其视景的立体层次组织 |
3.4.3 坡地建筑移动视点及其视景的动感变幻表达 |
3.5 小结 |
4 坡地建筑形态美学与生态美学的整合创意 |
4.1 坡地建筑形态美学与生态美学的整合理念 |
4.1.1 形态与生态的整合体现了坡地建筑的生态应变策略 |
4.1.2 形态美学与生态美学的整合表达是坡地建筑生态创意的本质 |
4.2 群体坡地建筑生态集约发展之缘地创意 |
4.2.1 群体坡地建筑集约发展之生态创意 |
4.2.2 群体坡地建筑生态集约的空间模式 |
4.2.3 坡地建筑外部交通环境的生态设计 |
4.2.4 利用地形高差构建立体的防灾体系 |
4.3 气候应变的坡地建筑形态美学与生态美学的整合创意——以湿热地区为例 |
4.3.1 湿热地区的划分与气候尺度的分析 |
4.3.2 湿热地区坡地建筑自然通风要求之下的形态创意 |
4.3.3 湿热地区坡地建筑总体布局的生态创意 |
4.3.4 湿热地区坡地建筑通风与遮阳并重的生态创意 |
4.4 坡地建筑“零接地”的生态构思——一种广义的生态策略及竖向空间拓展理念 |
4.4.1 零接地的概念及其理论支撑 |
4.4.2 坡地建筑生态集约化的外部空间环境组织 |
4.4.3 坡地建筑“零接地”地下空间的有限开拓 |
4.4.4 坡地建筑“零接地”的绿色创意表现 |
4.5 小结 |
5 坡地建筑广义缘地策略的人文生态秩序建构 |
5.1 坡地建筑人文生态秩序建构的广义缘地理念 |
5.1.1 坡地建筑设计创意的的广义缘地理念 |
5.1.2 坡地建筑文化的生态内涵及生态美学的价值指归 |
5.1.3 以现象学的哲思来建构坡地建筑的人文生态秩序 |
5.2 坡地建筑人文生态秩序建构的创意途径 |
5.2.1 坡地建筑人文生态秩序建构的结构分析 |
5.2.2 传统坡地聚落空间环境秩序的人文表达 |
5.2.3 坡地建筑批判性地域主义的人文生态秩序建构 |
5.2.4 旧城更新中坡地建筑人文生态秩序建构 |
5.3 国内外典型坡地建筑创作实态的人文运思及其秩序建构 |
5.3.1 坡地建筑作品评析的人文尺度 |
5.3.2 国外典型坡地建筑创作实态的人文运思及其秩序建构 |
5.3.3 国内典型坡地建筑创作实态的人文运思及其秩序建构 |
5.4 当代坡地建筑生态文化设计创意的人文倾向 |
5.4.1 从狭义的缘地策略走向广义的缘地策略——生态性与地域性结合的倾向 |
5.4.2 从高新技术走向适宜技术——技术与情感融合的诗意表现倾向 |
5.4.3 从灰色建筑走向绿色建筑——生态美学的审美倾向 |
5.4.4 从文化自发走向文化自觉——地域文化的自我培植与创新倾向 |
5.4.5 其他意识形态倾向传承并催生坡地建筑之新风 |
5.5 小结 |
6 结论 |
6.1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6.2 课题研究的创新性成果 |
6.2.1 树立生态文化信仰的坡地建筑美学价值观 |
6.2.2 坡地建筑的形态艺术表达需要与坡地之灵气同构 |
6.2.3 分形美学是研究坡地建筑的重要美学观 |
6.2.4 形态美学与生态美学的整合表达是坡地建筑生态创意的本质 |
6.2.5 坡地建筑生态美学价值体现在更深层次人文生态秩序的建构 |
6.3 课题的后续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K-19》:演绎苏联英雄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凯瑟琳·毕格罗电影研究[D]. 王凯.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2]沃尔特·默奇的情绪剪辑研究[D]. 尹媛媛.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3]关于《影视东亚》的韩汉翻译实践报告[D]. 袁金伟. 延边大学, 2018(12)
- [4]美国电影对中国的文化殖民现象研究[D]. 霍枭涵.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8)
- [5]坡地建筑生态文化设计创意研究[D]. 张庆顺. 重庆大学, 2009(10)
- [6]《K-19》:演绎苏联英雄主义[J]. 禹春景. 世界博览,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