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肺下积液的B超诊断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褚爱鹏[1](2015)在《肺下积液20例X线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肺下积液的X线特点以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05/2015-03我院收治的84例肺下积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不同体位情况进行X线检查,观察其特点.结果:肺下积液的X线检查的主要表现结果显示,患者站立时,X线表现结果较为明显;站立侧位时胸片显示膈后侧的部分呈现轻度的弧形,且向上延伸;仰卧时,发现假膈会消失,仅有少部分积液会流出,有些病情严重的患者假膈位置会下降并未消失;侧卧时,肺野会呈现带状形态,假膈未消失.结论:X线可以用于肺下积液患者的检查,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崔瑞刚[2](2011)在《榄香烯联合白介素-2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肿瘤并发症,一部分肿瘤患者首先因呼吸困难发现胸腔积液,大量的胸水表现为呼吸困难,积液量长期不减少,可导致心功能不全,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因此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应尽早开始,但存在一定的难度。大量胸水的出现,说明患者很难在承受手术和放疗对身体的打击。尤其对于晚期患者,一般状况很差,全身静脉化疗效果不显着。常规抽液引起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的丢失,低蛋白血症产生漏出液体,使胸水量增加,疾病进一步加重。近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多为局部用药,特别是胸腔内灌注化疗药物,但化疗药物副作用大,多见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尤其对于年老、体虚的患者不适宜。中药制剂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也可达到控制胸水的目的,另外可适当联合生物制剂共同控制胸水,能够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体力状况、可避免化疗的毒副反应。目的:研究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白介素-2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水患者的疗效,是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57例患者,57例患者均非初次治疗的恶性胸水患者。分为榄香烯联合白介素-2的治疗组30例,以及白介素-2的对照组27例。采集临床症状并填写临床调查表,记录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胸水B超、胸水常规、胸水生化、胸水肿瘤标记物等研究内容。根据疗效评价标准进行分析。数据处理方面,采用SPSS 1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结果:①近期疗效评估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70%和40.74%,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值为0.026<0.05)。②KPS评分比较,两组临床获益率(提高+稳定)分别为90%和55.56%,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值为0.003<0.05)。③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前后症状积分计算,痊愈6例,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5例。对照组前后症状积分评分计算,痊愈7例,显效15例,有效2例,无效3例,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值为0.0126<0.05)④胸水红细胞计数改善情况,治疗组有效80%,对照组有效率74.07%,两组比较无显着统计学意义。⑤胸水CEA,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CEA下降明显,但两组之间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别。⑥不良反应,两组病例均未见有由药物引起肝、肾功能异常、心电图改变、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仅表现为轻度胸痛及发热,经过对症治疗后可缓解。依据上述研究结果,我们认为,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白介素-2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水,对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提高生活疗质量有益处,近期疗效也相对突出,应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马连红[3](2009)在《肺下积液X射线的诊断价值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孙蝶[4](2007)在《肺下积液22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肺下积液系肺底部与横膈胸膜间的积液,是胸腔局限性积液的一种,如不仔细观察,极易误诊为膈肌病变或膈下病变。本症1921年由Hauclek首次报道,国内黄夏1956年以
魏和睦,陈惠燕[5](2006)在《B超检查对胸腔积液70例的诊断》文中提出
王付全[6](2004)在《肺下积液的B超诊断价值》文中指出
郑志翔[7](2003)在《胸腔积液的超声诊断》文中研究指明 胸腔积液可分为胸膜原发或由其他疾患继发而引起。主要有因炎症所导致的渗出液或因非炎症疾病所产生的漏出液两大类。化脓性感染造成的胸腔积液称为脓胸。较多血液进入胸膜腔,称为血胸。胸导管或其它淋巴管破裂,使乳糜漏入胸膜腔,称为乳糜胸。1 超声监测胸腔积液的方法 胸部疾病可选用线阵、凸阵及扇型探头,扇型探头更适合肋间隙检查,频率可选用2.5~5.OMHz。 通常患者骑坐于椅上,必要时侧卧或侧倾位。Kocijan-ciedeng等认为,对于深度不超过15mm的胸腔积液,用B超诊断时,采用深呼吸状态下的侧卧位,更有利于胸腔积液的检出。检查时探头于腋中线或腋后线处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逐个肋间检查。若发现胸腔积液,应分别于锁骨中线、肩胛线、腋中线处查明积液的上缘、下缘、厚度,有无胸膜增厚,肺受压情况等。胸腔肿瘤常伴积液,检查时应注意
汤晓丹,叶新民[8](2001)在《B超探查胸腔积液120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B超检查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胸腔积液患者 12 0例 ,分别进行B超及X线检查 ,并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同时配合适当的胸穿治疗。结果 :儿童胸腔积液包裹成多房者较多见 ;B超检查基本能明确胸腔积液的类型、部位和积液量 ,诊断符合率为 94% ,明显高于X线检查的 80 .8% ;B超检查定位后胸腔穿刺容易成功 ,尤其是包裹或多房性胸水。结论 :B超检查对胸腔积液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可帮助定位、定量 ,指导胸穿治疗和鉴别诊断
李晓东,薛燕,王建华,密礼[9](2000)在《自制穿刺床引流治疗肺底积液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自制穿刺床引流治疗肺底积液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穿刺床对 1 1例 1 2个肺底积液 ,2例包裹性胸腔积液病人 ,在 X光电视透视监测下穿刺引流 ,其中 2例肿瘤所致肺底积液病人于抽液后注入抗癌药治疗。结果 1 2个肺底积液的 1 6次穿刺引流均获一次性成功 ,抽液量在 80~ 1 550 ml之间。胸膜腔内注药的 2例患者 ,胸腔积液亦得到满意控制。结论 自制穿刺床适用于流动型肺底积液、其它游离性胸腔积液及部分包裹性积液的引流治疗 ,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等优点。
唐和力[10](1997)在《肺底积液32例B型超声图像特征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分析32例肺底积液B超图像特征:膈及肺底胸膜影分离,二者间上下径线窄,前后径线宽,无回声区上界模糊,下界清晰,其内均未见活动性漂浮带。肺底至膈顶胸膜间无回声距离为1.6~8.6cm,平均4.5cm。其中9例同时测量肺底无回声区前后径线,平均厚径为8.2cm。当积液量减少,肺底与隔顶胸膜间距<1.5cm时,以仰卧位探查显示积液图像更为清晰。
二、肺下积液的B超诊断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肺下积液的B超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2)榄香烯联合白介素-2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综述 |
综述 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治进展 |
1. 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 |
1.1 诊断性胸腔穿刺和胸水检查 |
1.2 影像学诊断 |
1.3 胸膜活检 |
1.4 常见肿瘤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 |
2. 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 |
2.1 局部治疗 |
2.2 全身化疗 |
2.3 放射治疗 |
2.4 热灌注治疗 |
2.5 电视胸腔镜治疗 |
2.6 中医药治疗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前言 |
2 病例选择标准 |
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4 临床资料 |
5 结果 |
6 讨论 |
7 结论 |
8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肺下积液X射线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症状与体征 |
1.3 实验室检查 |
1.4 检查方法 |
2 结果 |
2.1 直立后前位 |
2.2 侧位 |
2.3 透视观察 |
2.4 超声检查 |
2.5 CT检查 |
3 讨论 |
四、肺下积液的B超诊断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肺下积液20例X线分析[J]. 褚爱鹏.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07)
- [2]榄香烯联合白介素-2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观察[D]. 崔瑞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9)
- [3]肺下积液X射线的诊断价值分析[J]. 马连红. 社区医学杂志, 2009(19)
- [4]肺下积液22例临床分析[J]. 孙蝶. 基层医学论坛, 2007(17)
- [5]B超检查对胸腔积液70例的诊断[J]. 魏和睦,陈惠燕. 临床荟萃, 2006(17)
- [6]肺下积液的B超诊断价值[J]. 王付全.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4(04)
- [7]胸腔积液的超声诊断[J]. 郑志翔. 中国厂矿医学, 2003(03)
- [8]B超探查胸腔积液120例[J]. 汤晓丹,叶新民.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03)
- [9]自制穿刺床引流治疗肺底积液的临床应用研究[J]. 李晓东,薛燕,王建华,密礼. 临沂医专学报, 2000(01)
- [10]肺底积液32例B型超声图像特征的分析[J]. 唐和力. 中国防痨杂志, 19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