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林小箐村刺绣工艺调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陈浩[1](2021)在《“性别与角色”塑造——艺术社会学视域下镇湖苏绣绣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男性出现在女工刺绣文化中属于罕见现象,地方的社会文化背景、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男性的家庭背景、个人因素都是促使其转变社会角色,从事刺绣生产的重要原因。文章以艺术社会学中的实地调研法和文献研究法为基础,对镇湖从事苏绣的绣郎进行深入考察,了解其家庭结构与社会活动,并运用艺术社会学中性别的视角,分析绣郎的成功案例,推动刺绣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肖陪[2](2020)在《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石林撒尼刺绣传承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的根脉、文化的根脉。要充分认识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历史内涵,要更有效的利用和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与作用。石林撒尼刺绣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凝聚了撒尼人的农耕文化文明,承载了石林撒尼人在独特的文化空间所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地域文化、生活理念、宗教信仰等文化象征符号,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饱含了重要的时代文化价值。现代化的进程和全球化的时代浪潮,让石林撒尼刺绣面临严峻挑战,遇到传承后继乏人、工艺变迁、产品研创能力不足、手工刺绣受冲击明显以及产业结构“小散乱”等发展困境。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石林撒尼刺绣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传承与发展石林撒尼刺绣的传统技艺文化,是助力乡村经济振兴、脱贫攻坚以及重塑文化生态的关键性举措,也是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建设乡村文明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传统民族艺术的发展有着紧迫而重要的现实意义。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刻内涵,能更好的发挥撒尼刺绣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精神文明建设作用。推进传统优秀的技艺文化就是推动乡村文化、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传承优秀的技艺文化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就是传承和守护历史文化的辉煌,就是守护传统文化振兴、民族文化繁荣昌盛的旭日阳光。通过对石林撒尼刺绣深入的调查研究,笔者提出要通过完善传承人队伍建设,加强对撒尼刺绣的文化挖掘,注重石林撒尼刺绣的工艺“活态性”“整体性”保护和发展,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创新平台等发展举措。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结合,推动撒尼刺绣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从而助力传统工艺的振兴。通过对石林撒尼刺绣的传承与发展的研究,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石林撒尼刺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而不懈努力。
李月露[3](2018)在《云南石林撒尼刺绣区域品牌生成和成长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区域品牌做为显着的地域形象代表,可以有效地区隔与其他地域的消费联想,从而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在全球化语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主动或被动地进入产业开发的序列。由于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地域性、文化性,其独具的经济价值和品牌属性,不能简单地把产业发展等同于商品化,使用区域品牌建设来推动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和产业开发是较好的途径。本研究运用区域品牌理论,采取田野调查法、文献法、问卷调查、个案分析的方法,以云南省石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撒尼刺绣作为研究的个案,尝试解读在刺绣产业化开发过程中区域品牌的生成和成长路径。从较早的“石头和包头”的产业布局开始,撒尼刺绣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走上了产业化道路。这条发展的道路,也是区域品牌化的过程,在品牌生成和成长的过程中,撒尼刺绣的产业化达到一个高度,成为全国刺绣产业,特别是少数民族刺绣产业的典范。撒尼刺绣区域品牌生成和成长路径的研究,可以为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借鉴,也可以为区域品牌理论体系提供实证个案。本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品牌生成机理和成长路径相关研究、撒尼刺绣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交待了彝族撒尼人的文化生态环境和进入田野后从事的调查研究;在此文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区域品牌理论的内涵。第一章详述了撒尼刺绣产业的发展现状,在国内刺绣产业中所处的地位,并对撒尼刺绣产业所依存空间的区域经济、人力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做了论述。第二章从艺术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撒尼刺绣工艺以及其独有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是构建品牌识别的基础。第三章主要讲述撒尼刺绣产业集群的产生,以及在政府的介入下,通过刺绣品的获奖和申遗成功,使撒尼刺绣进入国家权威话语体系,促成了撒尼刺绣区域品牌的形成。第四章主要讲述了撒尼人对待成长中的区域品牌所做的质量控制和品牌传播。第五章则反思在区域品牌成长中的存在问题,提出品牌成长的提升路径。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地方文化资源、区域空间经济是区域品牌生成的关键因素。在区域品牌化过程中,民间自发的生产经营,逐步形成产业群;政府申遗成功促使品牌进入主流经济视野,多元力量历经自下而上的协同建设,塑造了撒尼刺绣区域品牌。撒尼人控制产品质量并通过多种途径使品牌得以进一步传播,区域品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并得以成长。最后,分析了撒尼刺绣区域品牌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包括品牌持有者的行为规制,凝练品牌文化内涵;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力量协同配合做好品牌发展规划和营销传播;建立风险防控机制。
赵冬晓[4](2017)在《指尖上的“阿诗玛”—彝族(撒尼)刺绣的影像记录》文中提出彝族(撒尼)刺绣是由撒尼妇女一代又一代精挑细绣延续下来的浓郁地方特色,是彝族撒尼人独特的民族文化;纪录片具有的真实性、客观性,不仅能真实记录彝族(撒尼)刺绣的技法、图案、配色,形成独特的视觉审美,还能客观的展现彝族撒尼人漫长历史进程中沉积下来的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对世界的认识。用纪录片的新媒体传播平台,客观传承彝族(撒尼)刺绣这一非遗项目,具有不可比拟的传播优势。毕业作品《指尖上的“阿诗玛”》采用影像记录的形式,参照现有的纪录片理论与彝族(撒尼)刺绣的实践创作现状,以彝族(撒尼)刺绣为创作对象,表现出撒尼人对本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对大自然艺术化和审美价值的反映。彝族(撒尼)刺绣色彩绚丽,用文化人类学“他者眼光”拍摄这些具有强烈画面丰富感的刺绣镜头,将它们转化成一个活的、流动性的、完整故事的纪录片作品,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库。《指尖上的“阿诗玛”》毕业设计说明书,从六部分详细阐述纪录片创作的前期准备工作、中期拍摄过程、影片制作包装以及相关经验教训,并从影视人类学角度对影片进行价值与意义的总结。
李月露[5](2017)在《彝族(撒尼人)刺绣工艺研究文献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彝族(撒尼人)刺绣工艺历史悠久,技法独特,纹样色彩丰富多样,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来受阿诗玛文化研究学者的重视。笔者根据目前掌握的文献资料,从历史性研究、应用范围研究、纹样题材研究、构图色彩研究、象征意义与内涵文化的研究、刺绣技法、传承发展等方面,就国内对撒尼人刺绣工艺的研究进行述评和展望,并提出新的研究视角,为今后此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蔡珺[6](2016)在《彝族撒尼人服饰文化的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族服饰中包含的该族群特定的文化功能、所指意义、社会内涵,形式要素等等,是观察民族艺术变迁的重要窗口。以民族服饰探讨文化变迁,从服饰色彩、形式、结构等变化中探讨民族文化传承的特征,探究传统文化的转型过程,新文化的创建过程;以民族服饰探讨撒尼人文化变迁,分析撒尼人文化变迁的因素,研究他们所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的变化,对发展撒尼民族文化,传承民族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本论文以民族服饰探讨撒尼人文化变迁的基本逻辑,首先对有关撒尼服饰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做细致的文献综述,通过图书馆与互联网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以云南石林彝区撒尼人居住的村寨为田野点,进行田野调研,得到一手采访资料与图片;走访民族博物馆,收集与研究内容相关的图片与文献。通过对收集资料的整理,明确研究对象“撒尼服饰”、“撒尼文化变迁”的研究现状。然后以文化遗产“格致论”中的“体用造化”的分析框架,以“体”之“名”、“形”、“质”、“色”、“饰”;“用”之“人”、“地”、“事”、“用”、“价”;“造”之“材”、“具”、“序”、“诀”、“仪”、“艺”;“化”之“天”、“地”、“人”、“变”、“生”等21个方面,对撒尼服饰文化的变迁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撒尼传统服饰“体、用、造、化”的分析,再对撒尼服饰变迁进行文化分析:得出变迁的动因,自然、社会、心理环境的变换。最后,对研究进行总结,阐述研究所出的观点与展望。撒尼服饰发展至今,从日常生活的习服转变为现在作为一种民族符号的存在,更多的出现在一些节庆活动,婚丧嫁娶等特殊场合。服饰的使用者仍是撒尼人,但服饰的材料、结构、制式在现代化的冲击下都发生了极大的变迁。这反映出撒尼人的文化和价值体系的变迁过程。为了在这种变迁中将撒尼传统民族文化习俗的精髓保持下去,需要支持鼓励传统文化的传承,建立民族服饰的传承人体系。
杨瑞婷,王坤茜[7](2015)在《浅谈彝绣的传承和时尚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在少数民族百花齐放的云南,彝族是其中一个闪光点,不仅有灿烂的民族文化,还有以彝绣为代表的传统工艺,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传统彝绣工艺正面临重重危机。本文的意义在于,探讨当下传统手工彝绣的生存现状及其原因;探讨彝绣面临的文化传承危机和解决方案;从彝绣的造型、工艺、图案等方面进行时尚化设计,为今后的发展趋势提供建议。
董林[8](2014)在《社会性别:中国民族民间手工艺研究的独特视角》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前后,西方社会性别理论逐渐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对于我国民族民间手工艺研究而言,社会性别仍为一个较为新颖而独特的视角。一方面,民族民间手工艺以饱含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为社会性别问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观测的"窗口";另一方面,社会性别亦是探析民族民间手工艺中制作方式、传承主体和文化变迁的一个有效渠道。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对民族民间手工艺社会性别研究主要围绕着不同主体参与下,民族民间手工艺技艺的本体、变迁与传承以及文化内涵等三个维度来展开的。在当下的研究中,社会性别理论将有助于我们更具"全景性"地对民族民间手工艺进行"深描",从不同性别主体的艺术行为当中,寻求性别差异所承载的意义。
缪祥彦,姚洁[9](2014)在《石林彝族刺绣变迁的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刺绣产业商业化发展的深入,石林彝族刺绣从工艺制销主体、制作工艺与材质、图案纹样与刺绣品、技艺传承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迁。本文从传统刺绣到现代市场化与产业化发展背景下的刺绣产业进行研究分析,从传统刺绣的特点以及现代刺绣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中,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何在传统民族文化与市场化发展之间找到一个较佳的契合点,促进民族刺绣产业的良性发展,使得民族刺绣文化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既保留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质,又能走向市场,获得经济效益,让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市场化经济利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高层[10](2013)在《云南彝族(撒尼)刺绣现状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遗产问题受到各界学者的重视。中国的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的传统文化也开始有了自觉和自省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是在此基础上去激活和强化人们对于我们身边“有形”和“无形”文化财产的意识。2008年云南彝族(撒尼)刺绣正式被列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方面是为了让珍贵的传统民间艺术可以更好地传承下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我们的民众具有文化自觉性。本文试着通过一个角度切入到撒尼刺绣的生活中去,还原民间艺术的生活性,从而发现它的问题,恢复它的生命力。作为民族特有的文化标志,民族民间艺术的独特性、审美性等都是文化特性的代表,也因此更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发现问题。仅仅从形式到形式的讨论方式并不能对问题本身进行很好地诠释,所以本文结合田野调查,通过对云南石林县的小箐村、五棵树、阿着底三个彝族村落刺绣艺术的比较以及销售市场人群的分析,对当下传统手工艺的生存状况及其发展模式提出问题,试图揭示民间传统手工艺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所具有的更为多元化的生存方式。
二、石林小箐村刺绣工艺调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林小箐村刺绣工艺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性别与角色”塑造——艺术社会学视域下镇湖苏绣绣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苏州镇湖的社会文化背景 |
二、艺术界视域中的镇湖男性 |
(一)男性辅助人员 |
(二)男性核心人员 |
三、“绣郎”的角色转换 |
(一)家庭因素 |
(二)个人因素 |
四、“绣郎”的社会影响 |
(一)身份的认同 |
(二)文化的传承 |
五、结论 |
(2)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石林撒尼刺绣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选题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创新、难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石林撒尼刺绣的概况 |
2.1 撒尼刺绣的基本情况 |
2.2 指尖上的刺绣艺术 |
2.3 图案纹样的象征 |
2.4 撒尼刺绣的变迁 |
第三章 石林撒尼刺绣的保护与传承现状 |
3.1 撒尼刺绣的保护现状 |
3.1.1 采取的保护措施 |
3.1.2 保护与传承的路径 |
3.2 撒尼刺绣的传播载体 |
3.3 “传承人毕跃英”的个案分析 |
3.4 撒尼刺绣传承与发展的困境 |
3.4.1 保护传承任重道远 |
3.4.2 产品研创能力不足 |
3.4.3 传统工艺受到冲击 |
3.4.4 产业结构“小散乱” |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石林撒尼刺绣传承与发展的机遇 |
4.1 乡村振兴战略 |
4.1.1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
4.1.2 乡村振兴的文化意义 |
4.2 撒尼刺绣的价值 |
4.2.1 撒尼刺绣的文化价值 |
4.2.2 撒尼刺绣的经济价值 |
4.3 乡村振兴战略下石林撒尼刺绣传承发展的机遇 |
4.4 撒尼刺绣的传承与发展是石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抓手 |
第五章 石林撒尼刺绣传承与发展的路径思考 |
5.1 培育多元化传承人队伍 |
5.2 强化产品特色,重塑工匠精神 |
5.3 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创新平台 |
5.4 坚持“活态性”“整体性”保护 |
5.5 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
5.6 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助力传统工艺振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云南石林撒尼刺绣区域品牌生成和成长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品牌形成机理和成长路径相关研究 |
(二)撒尼刺绣相关研究 |
(三)区域品牌相关理论和概念阐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彝族撒尼支系及进入田野点的基本情况 |
(一)彝族撒尼人概况 |
(二)田野点基本情况 |
第一章 少数民族刺绣产业化的典范:撒尼刺绣 |
一、产值超亿元的刺绣产业 |
二、特定空间成就的品牌 |
(一)旅游业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
(二)遗产地选择的绿色环保产业 |
(三)石林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
(四)刺绣产品的市场需求 |
小结 |
第二章 撒尼刺绣品牌识别的积淀 |
一、地方叙事中的撒尼刺绣 |
(一)文献中的刺绣 |
(二)民间文学中的刺绣 |
(三)民俗中的刺绣 |
二、作为文化资源的撒尼刺绣:可识别的工艺 |
(一)撒尼刺绣工艺 |
(二)可清晰识别的艺术特征 |
(三)多重的文化内涵 |
三、撒尼刺绣的变迁与符号的重构 |
小结 |
第三章 撒尼刺绣区域品牌形成 |
一、撒尼刺绣产业集群生成之路 |
(一)萌芽阶段--手工制作自产自销阶段(1978-1986年) |
(二)初具雏型阶段(1989-2002年) |
(三)产业集群的生成(2002年以来至今) |
二、政府干预下撒尼刺绣品牌生成 |
(一)阿诗玛刺绣包获奖 |
(二)彝族(撒尼)刺绣“申遗”成功 |
(三)撒尼刺绣非遗品牌效应 |
小结 |
第四章 撒尼刺绣品牌成长路径 |
一、撒尼人对刺绣品质量的控制 |
(一)行业组织对刺绣品质量的掌控 |
(二)激励系统中对产品质量的把控 |
二、被展示的刺绣--品牌进一步的传播 |
(一)“非遗”传承人毕跃英的传承活动 |
(二)善于借用的传习馆 |
(三)博物馆对文化主体的保护 |
(四)企业的展示 |
小结 |
第五章 撒尼刺绣品牌成长困境及提升对策 |
一、品牌成长的困境 |
(一)内部的消解 |
(二)缺乏风险防控预警机制 |
二、对策建议 |
(一)尊重品牌持有人,塑造品牌核心价值 |
(二)为品牌的管理和维护提供组织保障 |
(三)政府主导、区域多重力量协作促进品牌成长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田野调查路线图 |
B、社区图 |
C、撒尼刺绣各级代表性传承人(截止2018年5月)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
后记 |
(4)指尖上的“阿诗玛”—彝族(撒尼)刺绣的影像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现状 |
1.1.1 影像记录彝族(撒尼)刺绣的重要性 |
1.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
1.1.3 纪录片记录彝族(撒尼)刺绣的现状 |
1.2 创作思路及方法 |
1.3 研究和创作的价值和意义 |
1.3.1 影像记录对“非遗”传承的优势 |
1.3.2 影像记录扩大“非遗”影响力 |
1.4 工作流程 |
1.4.1 前期准备阶段 |
1.4.2 中期拍摄阶段 |
1.4.3 后期剪辑合成阶段 |
第二章 彝族(撒尼)刺绣 |
2.1 彝族(撒尼)刺绣的分布区域及地理环境 |
2.2 彝族(撒尼)刺绣的基本内容 |
2.2.1 传统刺绣图案 |
2.2.2 图案组合形式 |
2.2.3 颜色搭配 |
2.2.4 刺绣技法 |
2.2.5 刺绣工艺品的制作工艺 |
2.2.6 撒尼刺绣的制作时间 |
2.3 彝族(撒尼)刺绣的主要特征 |
2.4 彝族(撒尼)刺绣的重要价值 |
2.5 彝族(撒尼)刺绣的濒危状况 |
2.6 石林彝族自治县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
第三章 前期准备 |
3.1 创作背景 |
3.1.1 “非遗”影像化传承现状 |
3.1.2 前期调研具体过程 |
3.2 主题确立 |
3.2.1 影片叙事结构 |
3.2.2 制定拍摄计划 |
3.3 前期工作 |
第四章 中期拍摄 |
4.1 设备、场地的选取 |
4.1.1 摄像机、镜头选取 |
4.1.2 辅助设备选取 |
4.1.3 拍摄场地的选择 |
4.2 构图设计 |
4.3 拍摄技巧 |
4.4 中期拍摄小结 |
第五章 后期剪辑与合成 |
5.1 素材分类管理及选取 |
5.2 后期剪辑 |
5.2.1 影片剪辑 |
5.2.2 蒙太奇手法 |
5.3 影片特效及合成 |
5.4 后期剪辑与合成小结 |
第六章 创作总结 |
6.1 彝族(撒尼)刺绣影像纪录的意义与价值 |
6.2 创作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研报告 |
附录B: 解说词 |
附件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5)彝族(撒尼人)刺绣工艺研究文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撒尼刺绣工艺的历史研究 |
二、刺绣工艺应用范围的研究 |
1. 在服饰中的应用。 |
2. 刺绣成品。 |
三、撒尼刺绣的纹样、构图与色彩研究 |
四、撒尼刺绣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研究 |
五、刺绣工艺技法的研究 |
六、传承与创新发展 |
七、结语 |
(6)彝族撒尼人服饰文化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相关概念的阐述 |
1.3.1 彝族撒尼人传统服饰 |
1.3.2 撒尼文化的变迁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1.1 关于撒尼服饰的国内研究现状 |
1.4.1.2 关于彝族撒尼文化及文化变迁的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4.3 小结 |
1.5 研究框架及方法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撒尼服饰的“体用造化”研究 |
2.1 撒尼服饰的基本状况 |
2.1.1 撒尼女子服饰 |
2.1.1.1 石林南部圭山型——“底玛”圆包头 |
2.1.1.2 石林北部月湖型——“散玛”斜包头 |
2.1.2 撒尼男子服饰 |
2.1.2.1 圆包头 |
2.1.2.2 斜包头 |
2.1.3 撒尼儿童传统服饰 |
2.1.4 彝族撒尼服饰的历史特征 |
2.2 撒尼服饰的“体用化造”研究 |
2.2.1 撒尼服饰之“体” |
2.2.1.1 撒尼服饰之“名” |
2.2.1.2 撒尼服饰之“形” |
2.2.1.3 撒尼服饰之“质” |
2.2.1.4 撒尼服饰之“色” |
2.2.1.5 撒尼服饰之“饰” |
2.2.2 撒尼服饰变迁之“用” |
2.2.2.1 撒尼服饰之“人” |
2.2.2.2 撒尼服饰之“地” |
2.2.2.3 撒尼服饰之“事” |
2.2.2.4 撒尼服饰之“用” |
2.2.2.5 撒尼服饰之“价” |
2.2.3 撒尼服饰变迁之“造” |
2.2.3.1 撒尼服饰之“材” |
2.2.3.2 撒尼服饰之“具” |
2.2.3.3 撒尼服饰之“序” |
2.2.3.5 撒尼服饰之“仪” |
2.2.3.6 撒尼服饰之“艺” |
2.2.4 撒尼服饰变迁之“化” |
2.2.4.1 撒尼服饰之“天” |
2.2.4.2 撒尼服饰之“地” |
2.2.4.3 撒尼服饰之“变” |
2.2.4.3.1 服饰外形结构的变化 |
2.2.4.3.2 服饰制作材料的变化 |
2.2.4.3.3 服饰穿着的变化 |
2.2.4.4 撒尼服饰之“人” |
2.2.4.5 撒尼服饰之“生” |
第三章 撒尼服饰文化的变迁分析 |
3.1 精神文化的变化 |
3.1.1 被外部文化影响的传统文化发展 |
3.1.1.1 宗教信仰的弱化 |
3.1.1.2 风俗习惯的转型 |
3.1.2 现代化冲击下的民族意识的变化 |
3.2 生态法制观念的变迁 |
3.2.1 生态保护自觉 |
3.2.2 法制观念 |
3.3 影响服饰变化的因素 |
3.3.1 经济发展的因素 |
3.3.2 气候环境变化的因素 |
3.3.3 社会结构转型的因素 |
3.3.4 族群内部作用的因素 |
3.3.5 民族杂居地区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影响因素 |
第四章 结论 |
4.1 研究总结 |
4.2 研究所得观点 |
4.3 论文中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图片/附表信息 |
附录B 调研村寨撒尼文化信息 |
附录C 调研问卷及相关表格 |
附录D 攻读学位所发表论文及其他 |
(8)社会性别:中国民族民间手工艺研究的独特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中国视野下的民族手工艺社会性别研究 |
(一) 民族工艺本体研究中的性别呈显 |
(二) 不同性别主体在历时语境下的传承与变迁 |
(三) 文化层面的民族手工艺社会性别研究 |
三、寻求新路径:对中国民族民间手工艺社会性别研究的再思考 |
四、结语 |
(9)石林彝族刺绣变迁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石林彝族刺绣工艺变迁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
1. 市场的恶意竞争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
2. 刺绣产业结构单一, 缺乏产业链的轮动效应 |
3. 外来流行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 |
4. 混搭与杂交, 导致民族传统文化因子的流失 |
二、彝族刺绣工艺变迁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 |
1. 树立品牌理念, 保证刺绣产品质量 |
2. 引导疏流, 在创新中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
3. 调整产业结构, 构建刺绣产业链 |
4. 搭建平台, 促进交流, 扩大影响 |
5. 优化民间刺绣产业运作模式, 激发民间刺绣从业者的工作动能 |
(10)云南彝族(撒尼)刺绣现状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调查研究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撒尼人及撒尼刺绣概述 |
第一节 彝族撒尼人 |
第二节 撒尼刺绣概述 |
一、布料 |
二、纹样 |
三、图案 |
四、颜色 |
五、针法 |
六、功能 |
第三节 撒尼服饰 刺绣美的集中展示 |
第三章 撒尼刺绣的村落生态与文化变迁 |
第一节 小箐村 |
第二节 五棵树 |
第三节 阿着底 |
第四节 撒尼刺绣的生存状态 |
一、对比 |
二、变化 |
三、民间艺人职业化 |
四、经营形式比较 |
第五节 撒尼刺绣的文化变迁 |
一、由封闭到开放 |
二、旅游业的影响 |
三、变迁的理论分析 |
第四章 反思与问题 |
第一节 小店里的设计师 |
第二节 不好看的亮片 |
第三节 是手绣的还不行吗? |
第四节 不希望她学刺绣!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工业时代的手工艺 |
第二节 市场化的意义 |
第三节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石林小箐村刺绣工艺调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性别与角色”塑造——艺术社会学视域下镇湖苏绣绣郎研究[J]. 陈浩.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1)
- [2]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石林撒尼刺绣传承与发展研究[D]. 肖陪.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3]云南石林撒尼刺绣区域品牌生成和成长路径研究[D]. 李月露. 云南民族大学, 2018(01)
- [4]指尖上的“阿诗玛”—彝族(撒尼)刺绣的影像记录[D]. 赵冬晓.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7)
- [5]彝族(撒尼人)刺绣工艺研究文献综述[J]. 李月露.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7(02)
- [6]彝族撒尼人服饰文化的变迁研究[D]. 蔡珺.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2)
- [7]浅谈彝绣的传承和时尚化设计[J]. 杨瑞婷,王坤茜. 名作欣赏, 2015(33)
- [8]社会性别:中国民族民间手工艺研究的独特视角[J]. 董林. 美与时代(上旬), 2014(08)
- [9]石林彝族刺绣变迁的问题与对策[J]. 缪祥彦,姚洁.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4(02)
- [10]云南彝族(撒尼)刺绣现状实证研究[D]. 高层. 云南师范大学, 2013(04)
标签:手工艺论文; 彝族论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中国服饰论文; 中国刺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