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tratimagic地震相分析技术在川中油气勘探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银,李文成,陈会霞,贺鸿冰[1](2020)在《YB地区茅口组三段礁滩地震相精细刻画技术与应用》文中认为随着近期YB地区茅口组台缘浅滩领域勘探获得重大突破,表明了YB地区茅三段具有重大的勘探潜力。与长兴组台缘浅滩相比,茅口组三段台缘浅滩沉积相变化快,储层厚度横向变化大,连续性差,传统的相面法在茅三段地震相识别中效果不佳。针对地震相精细刻画,本次研究应用地震沉积学原理,在建立精细的地震等时格架剖面基础之上,采用基于全局优化地层模型的沉积微相精细刻画技术,克服传统的属性切片缺陷,建立全局等时地层模型,并从三维地层模型中提取属性切片,提高切片的等时性及准确性,分析高能滩沉积演化过程,确定最有利沉积相带分布区,最终达到精细刻画地震相的目的。该方法的应用,有效地支撑了YB地区的圈闭刻画及井位论证工作。
阮昱[2](2020)在《苏里格气田苏186区块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天然气能源需求量的日益增大,致密砂岩气作为非常规天然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勘探与开发受到了广泛关注。苏里格气田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天然气田,是一个大型的陆相砂岩岩性圈闭气藏。研究区位于苏里格气田西区,目标层段盒8段是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具有埋藏深、单砂体薄、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等地质难点,有效储层预测难度大,因此开展致密砂岩储层的含气性预测研究可为优选含气富集区和少井高效开发提供有利依据。在充分调研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本次研究针对苏186区块上古生界盒8段储层地质特征和勘探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地质问题及储层预测难点,制定了由主河道到储层、再由储层到含气储层逐步深入的储层含气性预测技术路线。充分利用地质、钻井、测试及三维地震等数据进行精细资料解释,强化模型正演、岩石物理及敏感参数分析等基础性研究,开展地震相分析、AVO分析、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及油气敏感属性分析等关键技术攻关,进行储层厚度及含气性综合预测研究,精细刻画砂体及含气砂体空间展布形态,分析气藏主控因素,对目标层段进行综合评价,最终优选盒8段Ⅰ类含气有利区24.28km2,占总面积的11.5%;Ⅰ+Ⅱ类含气有利区113.42km2,占总面积的52.7%,形成了一套针对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预测的技术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运用AVO、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及油气检测等技术可以较好预测苏里格气田“类泥岩”型致密砂岩气储层的含气性,为后期的勘探开发提供了相关依据。
陈硕[3](2020)在《莺歌海盆地东方气田莺二段沉积相类型及发育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莺歌海盆地上新统莺歌海组二段(Y2)主力产气层位为Y2I气组、Y2II上气组、Y2II下气组及Y2III上气组。东方1-1气田目前已进入开发后期,产量递减较快,急需进行挖潜调整,延缓产量递减,但目前研究区沉积体系一直存在争议。前人对研究区莺歌海组二段沉积体系做了研究,但沉积类型及发育规律缺乏清晰明确的认识,因此结合调研类比,综合多种方法,明确研究区沉积模式、发育规律,在此基础上开展以指导开发后期挖潜为目的的精细化沉积相研究,对开发方案的调整具有指导意义。论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地质、地震、测井、地化测试分析等资料,综合运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古生物等多学科的方法,完成了如下工作:(1)建立了莺歌海盆地东方1-1气田上新统莺二段I、IIU、IIL、IIIU气组地层的层序地层格架,明确了井控区域连井地层厚度变化及展布特点;(2)通过碎屑锆石U-Pb测年法分析了研究区主要物源方向,通过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测试法、粒度分析判别法及浮游有孔虫百分含量计算法明确了研究区目的层位沉积时期的古环境及古水深;(3)通过识别典型井取心段的岩心相标志、测井相标志、地震剖面地震相类型,总结了研究区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及特征;(4)以地震相展布特征为基础背景,通过测井相、岩心相(沉积构造)确定相的性质,通过砂地比值明确相类型为富砂相或贫砂相,并参考地震属性、地层厚度进行修正,以点(单井相)—线(连井相)—面(地震相、沉积相平面展布)相统一的原则,分析了莺二段沉积相发育规律,并建立了综合沉积模式。Y2段整体自西北至东南地层厚度逐渐减小,具有明显的台阶状递减规律;0气组地层整体西北、中部厚,东南部薄,平均厚度约61.3m;I气组地层有西北、西南厚,中部、东部、中南部较薄的特点,且西—中减薄速率大于中—东;IIU气组西南部较厚,由西南部向中部及中部偏东方向厚度明显减小;IIL气组地层在研究区内广泛展布,且地层分布平缓,厚度较为稳定,总体呈现出西厚东薄、南厚北薄的特点;IIIU气组地层分布整体呈现出研究区边缘最厚,越往盆地中心地层越薄的特点。碎屑锆石测年结果显示研究区整体表现出北部和西部物源的年龄特征;主微量元素测试分析表明研究区I、IIL气组沉积时期古水体环境为富氧—次富氧环境,为古水深较浅的浅海环境,IIL气组沉积时期的古水深及古盐度大于I气组,I气组沉积时期东方区域古水深西浅东深;粒度分析萨胡函数判别法指示研究区IIU、IIL气组沉积时期为浅海环境;浮游有孔虫定量分析方法计算得到研究区DF1-1-11井IIIU~I气组沉积期均属于浅海内陆架沉积环境。研究区的岩性主要以细碎屑为主;主要发育反映滨浅海三角洲浅水环境的沉积构造类型;主要发育连续多个反旋回的准层序型漏斗型、强烈齿化钟型、齿化低矮漏斗型测井相;共识别出中振幅平行席状反射、强振幅楔状反射、中振幅退积反射、低频平行-亚平行空白反射、极低频丘状空白反射、低角度前积、高角度侧积及水道充填共8种地震相类型。东方区莺二段沉积类型多样,在滨浅海背景下发育有北部及西部物源的滨岸坡折三角洲沉积、浅海砂质碎屑流沉积、临滨砂坝沉积,另外发育有南北向的高弯度重力流水道及泥流水道。IIIU、IIL、IIU地层沉积时期,工区西部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而东部主要发育浅海砂质碎屑流沉积,高弯度重力流水道、泥流水道呈南北向切割分布,对下伏沉积物进行了较为强烈的侵蚀、改造作用;I气组地层沉积较为平缓,更多体现出滨浅海砂坝沉积特点。
刘芷含[4](2020)在《复兴地区三叠系礁滩储层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海相地层中发现的油气储量不足已发现油气储量的10%。从目前的统计结果来看,世界上的大型油气田在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中的油气探明储量约占整个探明储量的60%左右,而目前,我国在海相碳酸岩地层中的油气探明储量仅仅占总探明储量的5%,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海相碳酸岩层系油气资源勘探潜力还很大。本次项目研究的区域复兴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川东褶皱带,复兴地区三叠系礁滩储层是继普光、元坝、龙岗、毛坝气田等大型礁滩气田后又一新的勘探区域,如何利用储层预测技术精确预测三叠系礁滩储层甜点,确定优质储层的纵横向分布特征是该区三叠系飞仙关组获得高产稳产的关键。本文通过收集整理类似地区、类似储层的文献资料,以及本区的前期研究成果,通过对其它地区礁滩储层预测的分析总结,明确本区影响储层预测精度的关键问题,厘定思路,制定对策,在区域沉积背景指导下,从已钻井出发,开展地震模型正演工作,建立了滩体的地震响应特征,同时通过储层标定,明确了滩体和储层的发育位置,剖面上应用外形的地震反射、内部的结构反射特征及地震属性识别生屑滩展布;平面上应用地震切片、相干、方差体、频谱成像、地震属性分析等技术刻画滩体平面形态特征;开展储层特征分析,确定储层的敏感性参数,寻求适应的储层预测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地震反演攻关,精细预测储层的厚度及孔隙度,明确储层的展布特征。此课题以复兴地区三叠系礁滩储层为例,研究本区飞仙关组的储层特征。针对此类小型礁滩储层,确定其储层的分布特征及预测方法,为小型礁滩的地震解释和储层预测提供重要意义与理论价值,同时还能指导类似地区勘探部署研究。
章顺利[5](2020)在《四川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孔隙型致密砂岩储层特征与形成机理》文中指出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优越的成藏条件。由于其储集层埋深大、超致密、非均质性较强等致使勘探难度大。在须家河组二段(须二段)发现储量最多,但投入规模开发少,早期对须二段储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裂缝型储层认识上,但近年来,在川西、川中等地区须二段钻井中均发现了孔隙型储层(包含孔隙型和裂缝~孔隙型),具有聚集较大规模储量和气井稳产潜力。因此,弄清须二段致密砂岩中孔隙型储层的基本地质特征和形成机理,对须家河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调研了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和前人研究成果,根据区内钻井、测井、岩心和测试实验等资料分析了研究区须二段致密砂岩的沉积微相特征、储集性特征,并定义了孔隙型储层。在此分析基础上,对孔隙型储层基本地质特征、储层微观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孔隙型储层的演化和形成机理,总结了孔隙型储层主控因素、发育模式和勘探方向。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前陆拗陷带新场地区和前陆隆起带合川、潼南地区须二段砂岩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沉积微相为主;前陆斜坡带金华、秋林和中台地区须二段砂岩以河口坝和远砂坝沉积微相为主,不发育分流河道。针对研究区须二段致密砂岩储集性特征,前陆拗陷带物性较差,储集空间以粒内溶孔为主;前陆斜坡带物性中等,储集空间以粒内溶孔为主,但含少量的残余原生孔隙;前陆隆起带物性较好,储集空间以残余原生孔和粒间溶蚀扩大孔为主。确定了研究区不同构造带的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将各构造带须二段储层分类评价中为I类、II类和III类的孔隙型、裂缝~孔隙型储层统称为广义上的孔隙型储层,其中前陆拗陷带、前陆斜坡带和前陆隆起带孔隙型储层孔隙度下限值分别为4%、5.5%和6%。(2)通过铸体薄片观察、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对须二段孔隙型储层基本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前陆拗陷带以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压溶作用和自生石英胶结作用,成岩阶段进入了晚成岩期;前陆斜坡带和前陆隆起带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前陆斜坡带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作用和溶蚀作用,成岩阶段进入了中成岩B期;前陆隆起带成岩作用主要为包壳、衬垫绿泥石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成岩阶段已达中成岩B期,部分处在中成岩A期。根据孔隙型储层主要特征与发育成因,划分为烃类充注+绿泥石+溶蚀+裂缝型、烃类充注+绿泥石+溶蚀型、裂缝+溶蚀型3类。(3)定时定量反演了研究区各构造带须二段不同类型孔隙型储层的孔隙演化特征。前陆拗陷带压实减孔量和胶结减孔量较大,初始孔隙度下降较快,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的溶蚀增孔对孔隙有极大提升,到晚侏罗世储层致密化;前陆斜坡带也经历了相对较强的压实和硅质胶结减孔,但中侏罗世溶蚀增孔量最大,到早白垩世储层致密化;前陆隆起带经历了包壳、衬垫绿泥石和早期石英加大对孔隙的保持性作用,初始孔隙度下降最慢,晚侏罗世有机酸溶蚀作用增加了部分孔隙,到晚白垩世储层致密化。各构造带储层致密化时间均晚于油气开始大量充注时期。(4)通过埋藏史、扫描电镜、能谱、X-衍射、石英氧同位素、方解石碳氧同位素和电子探针等宏观和微观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孔隙型储层的形成机理和成岩流体演化特征。须二段孔隙型储层形成的重要机制包括早期缓慢埋藏方式和较低地温梯度下的缓慢压实作用;早期烃类充注,早期包壳、衬垫绿泥石,早期石英加大对孔隙的保持性作用和相对深埋藏条件下有机酸溶蚀作用。须二段孔隙型致密砂岩储层先后经历了(浅埋藏)酸性成岩环境→(浅埋藏)碱性成岩环境→(有机酸进入)酸性成岩环境→(深埋藏)碱性成岩环境。(5)总结了研究区须二段孔隙型储层主控因素、发育模式和勘探方向。前陆拗陷带砂体和烃源最为发育,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为碎屑成分、溶蚀作用和裂缝,在寻找孔隙型储层时应注重于晚三叠世末期和早侏罗世溶蚀期的断层和烃源岩配置关系;前陆斜坡带本身烃源较为发育,且紧邻川西前陆拗陷带生烃中心,砂体也较为发育,主控因素为碎屑成分、溶蚀作用、古构造和裂缝,在寻找孔隙型储层时应注重于中-晚侏罗世溶蚀期和生烃期的古隆起,叠加上断层裂缝;前陆隆起带长期处于隆起的相对高部位或斜坡部位,烃源差于拗陷带和斜坡带,砂岩相对发育较少,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为碎屑成分、沉积微相和裂缝,在寻找孔隙型储层时应注重于高能沉积微相,叠加上雷顶古残丘差异性压实作用形成的裂缝。
何勇强[6](2019)在《龙岗地区沙溪庙组一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砂体沉积相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沉积学、测井地质学、地震地层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等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川中龙岗地区沙溪庙组一段的基础地质资料进行深入挖掘分析,综合利用岩芯、测井、录井、地震等资料,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川中龙岗地区沙一段层序地层及砂体展布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砂体沉积相演化规律。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岩芯、测井、录井、三维地震资料对研究区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在沙一段中准确识别出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界面和洪泛面,并将沙一段划分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LSC1-LSC2)、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MSC1-MSC4)和11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SSC1-SSC11)。在进行了单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之后,以长期基准面旋回为骨架,中期基准面旋回为格架,短期基准面旋回为对比单元建立了沙一段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分析了研究区沙一段各短期基准面旋回的内部结构特征及纵横向上的演化规律。通过对沙一段7 口取芯井共167.17m的取芯段进行详细观察,并结合研究区的区域地质背景、钻井资料对沙一段沉积相标志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对沙一段的78 口井进行沉积微相划分。研究表明,沙一段为冲积扇-河流-三角洲组合的沉积相模式,研究区主要发育三角洲中的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次为前三角洲亚相沉积;垂向上呈现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交替变化的沉积演化格局;发育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水下分流河道间、前三角洲泥等多种沉积微相,其中砂体发育在前4种沉积微相中。在此基础上,以短期基准面旋回为对比单元,在前期建立的高分辨率地层格架内进行了砂体沉积相对比,同时参考砂地比、砂体厚度等值线图编制了各短期基准面旋回的砂体沉积微相展布图,结合层序-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精细描述了龙岗地区沙一段在各短期旋回内的砂体沉积相时空演化规律。在层序地层和砂体沉积相研究之后,结合生产动态资料,以层序地层、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构造条件等指标为依据,提出了有利区带展布范围,为研究区侏罗系致密油的滚动勘探与开发提供详实的基础地质资料。
杨海欧[7](2018)在《洛带气田遂宁组地震相—沉积相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洛带气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东郊龙泉驿区洛带镇,地处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东部斜坡带。由于洛带气田的储层发育位置较浅,产层丰富,气田勘探开发的经济效益显着。随着勘探开发程度的深入,如何采取有效手段保持气田稳产是目前最主要的问题。为进一步帮助解决稳产难题,开展沉积微相精细刻画,明确优势相带沉积相分布特征。本文以遂宁组优势产层Jsn12砂组为例,通过构造特征分析,单井相划分,井震结合连井沉积相对比,井旁地震相标定,地震相划分,结合测井与地震研究成果,编制沉积相平面分布图。最终,根据构造特征和沉积相展布特征开展综合评价,优选出有利区。本次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一些成果与认识:(1)根据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结果,进行时深转换与构造成图。结果显示研究区是一个闭合幅度较小的低幅度鼻状背斜,共发育5处构造高位置,并且分别由龙遂35D、龙遂65D、龙遂29D、龙遂68D、龙遂10D井区控制,其余还可见4处相对较小的构造高位置。通过构造剖面还可见5处明显的凹槽发育,分布方位特征较均匀。(2)根据沉积相识别标志,利用测井曲线特征进行单井沉积相划分,连井沉积相对比,测井相曲线类型主要有钟形、漏斗形、箱形、指形、齿形。沉积微相类型有水下分流河道、远砂坝、席状砂、分流间湾、决口扇。连井相显示河道砂体发育,呈西北—东南方向展布。(3)建立井旁地震响应模式,根据地震相单元的内部反射结构划分出平行强振幅低频率连续状地震相、亚平行中等振幅中等频率连续状地震相、低振幅断续状局限性地震相、低振幅低频率杂乱状地震相。结合地震属性研究结果,建立地震相与沉积相转换模式,地震相平面图结合地震剖面外部反射形态,共划分3类地震相,分别为丘形地震相、透镜状地震相、复合充填地震相。(4)建立气藏综合评价标准,进行有利区优选,本次研究共划分出四类目标区,分别为Ⅰ类富集区在(1)(2)(3)(4)(5)号河道均有发育,Ⅱ类有利区主要发育在(1)(2)(3)(5)(7)号河道,Ⅲ类较有利区主要发育在(1)(2)(3)(4)(5)(6)(7)号河道,Ⅳ类砂体发育区主要发育在离主干河道较远的决口扇、河口砂坝沉积微相内。
高拉凡[8](2015)在《川中LNS地区须家河组二段地震相-沉积相研究》文中研究指明LNS构造是一个局部背斜构造,总体上具有大断层少、小断层发育较多、褶皱平缓的特点。钻井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而目前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共有11口井进行了测试,其中5口井的测试产量均超过万方级,说明川中LNS地区须家河组有一定的开发价值。本文应用沉积学、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井学及地震相分析的原理,采用野外露头与先进测试手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次将X射线荧光光谱仪应用在沉积环境的识别上,并与前人所用的其他方法做了对比,在确定了研究区大的沉积环境的前提下,再根据研究区的测井资料和三维地震资料,针对须家河组二段开展地震相-沉积相分析,预测须二段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本论文首先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准确标定各层地质层位,搞清须一段底、须三段底断层位置;查明须家河组各反射层的构造形态细节、规模、高点位置,利用小断层解释技术和相干体技术对断裂发育带进行检测,认识断层展布,特别是小断层的分布情况。然后,再针对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沉积相及沉积环境有争议的问题,采集了四川盆地四个有代表性地区的须家河组样品,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法分析须家河组各段沉积物的元素含量及变化特征,并根据不同相带及沉积环境的元素含量标志,来定量分析须家河组沉积相带与沉积环境。最后,在沉积环境环境的指导下,将地震反射特征结合单井沉积相资料划分出不同的地震相,再根据钻井、测井资料将地震相转化为沉积相。本论文取得了如下的成果与认识:(1)本文首次将X射线荧光光谱法应用到川中LNS地区须二段沉积环境的识别中,先对无争议的须三段、须四段地层展开沉积地球化学分析,结果与前人研究结论一致,这说明该方法可靠;再对有争议的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进行分析,这为解决有争议的地层提供了一种较可行的新方法,推动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法在地质上的应用广度和深度。(2)XRF法应用在古气候、不整合面附近元素含量的变化上,也与前人的研究结论吻合,进一步说明了该法的可靠性;XRF法与常规化学分析法的相对误差小于3%,这表明该法的准确度高,为沉积相研究提供了一种比较可行的半定量研究新思路。(3)采用合成地震记录拟合标定法进行了精确时深标定,分别完成了须二顶底及须二内部腰带子的层位解释工作,为地震相分析奠定了基础;断层解释主要通过剖面拾取与相干检测交互检验,这样解释结果更加准确可靠。(4)构造图表明,须一段的断层发育最多,构造也更复杂,总的来看,地层越往浅层则断层越少;在后期应力作用下,褶皱发生改变或叠加,构造变得更复杂。(5)由于研究区缺少岩芯且没有露头,所以利用钻井、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来研究区块的地震相及沉积相,将须二段分为上、下亚段制作了地震相图、沉积相图,研究区的沉积相以三角洲相和湖泊相为主。
张帅,祝有海,刘豪,王平康,庞守吉,赵春晨[9](2013)在《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在浅水湖盆砂体预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勘探目标已由大型构造油气藏勘探逐渐转向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渤海盆地浅层油气藏中岩性因素占据着重要地位,进而对于砂体特征的把握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砂体的预测方法多采用波阻抗反演和地震属性计算,但以上两种方法往往丢失了两个基本信息,即地震信号的总体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分布规律.因此,它很难给出井位处地震信号变化的可靠评估,也就很难进行可靠的信息外推.Stratimagic波形地震相分析技术可很好地解决上述砂体预测中存在的问题.前人在油气勘探中应用波形地震相的研究大多为确定目的区沉积、物源体系,并未实际建立起岩性发育与地震波形之间的关系,本文在黄河口凹陷B井区建立高频层序地层的基础上应用波形分类,尝试在浅水三角洲沉积背景下建立岩性与地震波形之间的联系.在建立岩性发育特征与地震波形之间的模式基础上,通过波形分类精细解析,对浅水湖盆砂体精细预测得到了较好的效果,进而探讨该模式的适用条件及其对砂体预测的指导意义.
单中强,王蕴,王运海[10](2013)在《地震相分析技术在滨里海盆地AS油田沉积相分析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针对滨里海AS地区的勘探开发目标层系,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和主组分分析等技术和方法,对研究区的地震反射波形变化特征及其反映的地质特征进行识别和分类,得到地震相图,应用主要地震相单元中单井相分析成果建立地震相与沉积相的对应关系,将地震相转化为沉积相。该方法弥补了单纯用钻井资料进行沉积相划分的缺陷,提高了沉积相划分精度。
二、Stratimagic地震相分析技术在川中油气勘探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ratimagic地震相分析技术在川中油气勘探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YB地区茅口组三段礁滩地震相精细刻画技术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技术方法 |
2 高精度地震等时格架的建立 |
2.1 单井地质特征 |
2.2 单井地震相 |
2.3 高精度地震等时格架的建立 |
3 地震相刻画 |
3.1 波形聚类 |
3.2 基于全局等时地层格架的地震相演化 |
4 应用效果对比 |
5 小结 |
(2)苏里格气田苏186区块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储层预测研究现状 |
1.2.2 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地质问题及难点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及沉积演化 |
2.2 研究区概况 |
2.2.1 研究区地层特征 |
2.2.2 研究区构造特征 |
第三章 精细构造解释 |
3.1 地震资料分析 |
3.2 地震地质层位综合标定 |
3.2.1 测井曲线归一化及合成记录制作 |
3.2.2 主要地质界面地震反射层特征 |
3.3 层位及断裂解释 |
3.4 变速构造成图 |
3.5 主要目标层构造特征 |
第四章 储层含气性敏感参数分析 |
4.1 储层地质特征 |
4.2 岩石物理分析及敏感参数优选 |
4.2.1 岩石物理分析 |
4.2.2 敏感参数优选 |
4.3 横波拟合和流体替换 |
4.3.1 横波拟合 |
4.3.2 流体替换 |
第五章 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综合预测 |
5.1 地震相分析 |
5.1.1 基本原理 |
5.1.2 效果分析 |
5.2 AVO分析技术 |
5.2.1 AVO基本原理 |
5.2.2 AVO正演 |
5.2.3 效果分析 |
5.3 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 |
5.3.1 基本原理 |
5.3.2 反演过程控制 |
5.3.3 反演效果分析 |
5.4 地质统计学反演 |
5.4.1 基本原理 |
5.4.2 反演过程控制 |
5.4.3 反演效果分析 |
5.5 高亮体及流体活动性油气检测技术 |
5.5.1 基本原理 |
5.5.2 效果分析 |
5.6 盒8段砂岩及含气砂岩展布特征 |
5.6.1 盒8 段砂岩展布特征 |
5.6.2 盒8 段含气砂岩展布特征 |
第六章 气藏主控因素分析及有利区优选 |
6.1 气藏主要控制因素 |
6.1.1 主河道有效砂体发育是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
6.1.2 小幅度构造高部位有利于天然气聚集成藏 |
6.2 有利区优选 |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取得的学术成果 |
(3)莺歌海盆地东方气田莺二段沉积相类型及发育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 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砂质碎屑流沉积研究现状 |
1.2.2 地震相方法研究现状 |
1.2.3 东方1-1气田莺歌海组二段沉积相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莺歌海盆地概况 |
2.2 区域沉积演化 |
2.3 地层充填特征 |
2.4 研究区概况 |
2.4.1 研究区概况 |
2.4.2 研究区资料品质 |
第三章 莺二段井震标定建立地层层序 |
3.1 合成地震记录与层位标定 |
3.2 地震层序界面特征 |
3.3 地层对比与厚度分布特征 |
第四章 莺二段沉积背景研究 |
4.1 碎屑锆石物源示踪 |
4.1.1 锆石U-Pb同位素分析方法 |
4.1.2 锆石U-Pb年龄分析 |
4.1.3 物源区年龄对比 |
4.2 古水深分析 |
4.2.1 地球化学测试方法分析古水深 |
4.2.2 粒度分析方法判别古水深 |
4.2.3 浮游有孔虫含量计算古水深 |
第五章 莺二段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5.1 岩性、粒度标志 |
5.2 沉积构造标志 |
5.3 测井相标志 |
5.4 地震相标志 |
5.5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5.5.1 滨岸坡折三角洲 |
5.5.2 浅海砂质碎屑流 |
5.5.3 滨浅海砂坝 |
5.5.4 高弯度重力流侧积水道 |
5.5.5 泥流水道 |
第六章 莺二段沉积相发育规律及沉积模式 |
6.1 单井相分析 |
6.2 连井相分析 |
6.3 地震属性分析 |
6.4 地震相分布特征研究 |
6.4.1 地震相分布特征 |
6.4.2 地震相与沉积相转换 |
6.5 沉积相发育规律研究 |
6.6 沉积模式建立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复兴地区三叠系礁滩储层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勘探概况及地质特征 |
2.1 研究区勘探概况 |
2.2 构造特征 |
2.3 储层特征 |
第3章 储层预测方法及基础 |
3.1 预测方法及技术路线 |
3.2 测井储层解释评价 |
3.3 沉积相特征 |
第4章 礁滩储层地震预测 |
4.1 层位标定及地震相分析 |
4.2 岩石物理及地震模型研究 |
4.3 地震属性预测地震参数 |
4.4 圈闭描述 |
第5章 结论 |
5.1 应用效果 |
5.2 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四川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孔隙型致密砂岩储层特征与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致密砂岩勘探开发现状 |
1.3 致密砂岩储层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国内外致密砂岩储层形成机理研究现状 |
1.3.2 研究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研究现状 |
1.3.3 研究区须家河组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7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1.8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构造特征 |
2.2 地层特征 |
2.2.1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2.2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地层特征 |
2.2.3 研究区须二段地层特征 |
2.3 沉积特征 |
2.3.1 区域沉积背景 |
2.3.2 主要沉积微相识别标志 |
2.3.3 地震相特征 |
2.3.4 主要沉积微相类型 |
2.3.5 沉积相分布特征 |
第3章 须二段致密砂岩储集性特征 |
3.1 储集空间特征 |
3.1.1 储集空间类型 |
3.1.2 储集空间组成差异性分布特征 |
3.2 孔隙结构特征 |
3.2.1 孔隙喉道特征 |
3.2.2 孔隙结构差异性分析 |
3.3 物性特征 |
3.3.1 孔渗分布特征 |
3.3.2 孔渗相关关系 |
3.3.3 物性差异性分布特征 |
3.4 储集类型 |
3.5 砂岩储集性分类评价 |
3.6 本文孔隙型储层含义 |
第4章 须二段孔隙型储层岩石学特征和成岩作用特征 |
4.1 岩石学特征 |
4.1.1 岩石类型与碎屑成分特征 |
4.1.2 填隙物特征 |
4.1.3 岩石结构特征 |
4.1.4 岩石学特征差异性分布特征 |
4.2 成岩作用特征 |
4.2.1 成岩作用类型 |
4.2.2 成岩作用差异性分析 |
4.3 孔隙型储层类型 |
第5章 须二段孔隙型储层孔隙演化特征 |
5.1 孔隙演化定时分析 |
5.1.1 成岩阶段划分 |
5.1.2 自生矿物形成时期分析 |
5.1.3 油气充注时期分析 |
5.1.4 溶蚀时期分析 |
5.1.5 成岩演化序列差异 |
5.2 孔隙演化定量分析 |
5.2.1 压实作用对孔隙的定量影响特征 |
5.2.2 自生矿物对孔隙的定量影响特征 |
5.2.3 溶蚀作用对孔隙的定量影响特征 |
5.3 孔隙定时定量演化特征 |
5.3.1 孔隙演化模型 |
5.3.2 孔隙定时定量演化 |
第6章 须二段孔隙型储层形成机理 |
6.1 早期烃类充注对储层孔隙的影响 |
6.2 有利埋藏方式对储层孔隙的影响 |
6.3 溶蚀作用机理及其对储层孔隙的影响 |
6.3.1 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
6.3.2 不同阶段溶蚀作用机理 |
6.3.3 溶蚀作用对储层孔隙的影响 |
6.4 绿泥石形成机理及其对储层孔隙的影响 |
6.4.1 绿泥石微观附存状态和地球化学特征 |
6.4.2 绿泥石形成机理 |
6.4.3 绿泥石对储层孔隙的影响 |
6.5 自生石英形成机理及其对储层孔隙的影响 |
6.5.1 自生石英的微观附存状态和地球化学特征 |
6.5.2 多期次自生石英形成机理 |
6.5.3 自生石英对储层孔隙的影响 |
6.6 成岩流体演化 |
第7章 须二段孔隙型储层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 |
7.1 孔隙型储层主控因素分析 |
7.1.1 碎屑成分 |
7.1.2 沉积因素 |
7.1.3 成岩作用 |
7.1.4 古构造 |
7.1.5 裂缝 |
7.2 孔隙型储层发育模式 |
7.3 孔隙型储层主控因素差异 |
7.4 孔隙型储层勘探方向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龙岗地区沙溪庙组一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砂体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2 碎屑岩储层沉积相研究现状 |
1.3 龙岗地区沙溪庙组沉积相与层序地层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
1.4.2 砂体沉积相研究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7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构造特征与沉积演化 |
2.2.1 构造特征 |
2.2.2 沉积演化 |
2.3 地层特征 |
第3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 |
3.1 层序划分方案 |
3.2 基准面旋回界面及洪泛面识别标志 |
3.3 沙一段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划分 |
3.4 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发育特征 |
3.4.1 长期基准面旋回 |
3.4.2 中期基准面旋回 |
3.4.3 短期基准面旋回 |
3.5 典型单井层序地层划分 |
3.6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
3.7 地层展布特征 |
第4章 砂体展布特征 |
4.1 砂体划分与对比 |
4.2 砂体展布特征 |
第5章 砂体沉积相研究 |
5.1 沉积相识别标志 |
5.1.1 沉积学标志 |
5.1.2 测井相标志 |
5.1.3 地震相标志 |
5.2 沉积相划分 |
5.3 砂体沉积微相特征 |
5.4 连井砂体沉积相对比 |
5.5 砂体优势沉积相平面展布及演化特征 |
5.6 沉积相模式 |
第6章 有利区带预测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洛带气田遂宁组地震相—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沉积相研究现状 |
1.2.2 地震相研究现状 |
1.2.3 勘探开发简况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取得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位置 |
2.2 区域沉积背景 |
2.3 地层特征 |
第3章 构造特征研究 |
3.1 层位标定与解释 |
3.2 时深转换与构造成图 |
3.3 构造特征描述 |
第4章 沉积相特征分析 |
4.1 岩性及物性特征 |
4.2 单井沉积相划分 |
4.2.1 沉积相识别标志 |
4.2.2 单井沉积相划分 |
4.3 连井沉积相对比 |
4.3.1 JSN12连井砂体对比 |
4.3.2 连井沉积相特征对比分析 |
第5章 地震相分析及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5.1 地震相分析 |
5.1.1 井旁地震相标定 |
5.1.2 地震相划分 |
5.1.3 地震属性分析 |
5.1.4 地震相平面展布 |
5.2 沉积相平面展布 |
5.2.1 地震相转换模式的建立 |
5.2.2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6章 综合评价及有利区优选 |
6.1 气藏综合评价标准 |
6.2 综合评价及有利区优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川中LNS地区须家河组二段地震相-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X射线荧光光谱法的研究进展 |
1.2.2 地震相分析技术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及构造位置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3 地层特征 |
2.4 钻探成果 |
第3章 精细构造解释 |
3.1 地震品质分析 |
3.2 层位标定及解释 |
3.2.1 地震反射层位标定 |
3.2.2 主要反射层波形、波组特征 |
3.2.3 构造精细解释 |
3.3 断层解释 |
3.3.1 断层剖面解释 |
3.3.2 断层平面组合 |
3.4 时深转换及构造成图 |
第4章 野外剖面观察及样品采集 |
4.1 须家河组露头描述 |
4.2 沉积相标志 |
4.2.1 岩石颜色 |
4.2.2 岩石结构 |
4.2.3 沉积构造 |
4.2.4 古生物化石 |
第5章 沉积环境地球化学分析 |
5.1 XRF法的分析原理 |
5.1.1 XRF法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5.1.2 XRF法的分析原理 |
5.2 样品制作及测试分析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5.3 沉积环境识别 |
5.3.1 海陆相的识别 |
5.3.2 古气候分析 |
5.3.3 不整合面附近元素含量变化 |
5.3.4 相关性分析 |
5.4 XRF法的准确度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地震相及沉积相分析 |
6.1 单井沉积相划分 |
6.1.1 三角洲相 |
6.1.2 湖泊相 |
6.2 连井沉积相对比 |
6.3 井旁地震相标定 |
6.4 地震相分析 |
6.5 地震相平面展布 |
6.6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在浅水湖盆砂体预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 |
2 地震波形分类技术的应用 |
2.1 地震波形分类原理及方法 |
2.1.1 地震波形分类原理 |
2.1.2 地震波形分类的方法 |
2.2 岩性发育与波形分类的关系及浅水湖盆砂体的预测 |
3 结论 |
(10)地震相分析技术在滨里海盆地AS油田沉积相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地质概况 |
2 地震相分析 |
2.1 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 |
2.2 求取地震相平面分布 |
3 沉积相分析 |
4 结 论 |
四、Stratimagic地震相分析技术在川中油气勘探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YB地区茅口组三段礁滩地震相精细刻画技术与应用[J]. 王银,李文成,陈会霞,贺鸿冰.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20(06)
- [2]苏里格气田苏186区块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预测[D]. 阮昱. 西安石油大学, 2020
- [3]莺歌海盆地东方气田莺二段沉积相类型及发育规律研究[D]. 陈硕. 西北大学, 2020(03)
- [4]复兴地区三叠系礁滩储层预测研究[D]. 刘芷含. 长江大学, 2020(02)
- [5]四川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孔隙型致密砂岩储层特征与形成机理[D]. 章顺利.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龙岗地区沙溪庙组一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砂体沉积相研究[D]. 何勇强.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7]洛带气田遂宁组地震相—沉积相研究[D]. 杨海欧.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2)
- [8]川中LNS地区须家河组二段地震相-沉积相研究[D]. 高拉凡.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4)
- [9]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在浅水湖盆砂体预测中的应用[J]. 张帅,祝有海,刘豪,王平康,庞守吉,赵春晨.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05)
- [10]地震相分析技术在滨里海盆地AS油田沉积相分析中的应用[J]. 单中强,王蕴,王运海. 地质学刊,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