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膜覆盖双季山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东昇[1](2021)在《江淮地区多子芋大棚双季栽培技术及其产量品质比较》文中研究指明芋[Colocasia esculenta(L.)Schott]为天南星科湿生草本植物,芋的块茎,俗称芋艿,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的中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地区。随着我国设施产业的快速发展,由于偏施化肥带来的土壤盐渍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探索湿生作物多子芋与常规旱生蔬菜开展湿旱轮作防控连作障碍生态模式的可行性,本试验利用设施栽培2个重要的茬口用春季育苗形成的主芽苗在大棚内夏季移栽开展主芽苗不同密度、栽深及移栽时期秋延后栽培比较试验;春提前茬口大棚内不同种球规格、不同密度直播比较试验,双季种植可望与前后茬常规旱生作物茬口相连接形成湿旱轮作,此外多子芋类型芋分蘖性强育苗期易产生分株,利用其腋芽苗、侧芽苗移栽以及切块育苗亦可达到降低用种量的目的。为芋高产优质栽培及解决连作障碍提供实践应用参考。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秋延后栽培中主芽苗密度以3500株/亩移栽子芋产量最高为1672.2kg/亩,栽深以15cm产量最高为1760.4kg/亩,可达到免壅土栽培,移栽期以7月1日最高为1418.1kg/亩,利用腋芽苗、侧芽苗移栽地上部长势较主芽苗弱,产量分别为1045.1kg/亩、628.5kg/亩;合理密植可提高腋芽苗产量,3000株/亩的移栽密度时产量最高为1231.3kg/亩;粗纤维含量、黄酮含量、总酚含量及自由基清除率均差异较小,表明品质未下降。由此可见,多子芋春季育苗夏季大棚内移栽冬季采收是可行的,育苗期间形成的腋芽苗、侧芽苗也能分开移栽。2、春提前栽培中选用较大种球直播是一种有效的高产措施,子芋亩产随着种球质量的增加而增加,以3000株/亩密度直播产量最高,大于45g规格种芋直播产量最高为1270.1kg/亩,比小规格种球增产18.1%。由此可见此栽培方式可在没有专门储藏设施条件下提前上市且与后茬旱生蔬菜轮作,但单位体积干物重等品质指标略有下降。3、5月份将主芽及侧芽萌动的种芋切块分类穴盘育苗后移栽至大棚内继续苗期生长,待7月前茬旱生蔬菜清棚后移栽进行秋延后栽培,2500株/亩移栽密度顶芽切块苗产量为900kg/亩,侧芽切块苗产量为818.8kg/亩,虽较常规主芽苗产量有所下降,亦可达到降低用种量的目的。
张顺风[2](2020)在《冀中平原作物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种植模式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冀中平原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光热资源“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年均降雨量不能满足小麦-玉米的需求。长期超采地下水引发地下水位连续下降,传统种植模式与当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严重,亟需进行传统种植制度改革,建立与当前生态条件相适应的新型种植制度。本试验于2018-2019年分别在河北农业大学清苑试验站和河北农业大学辛集马庄试验站进行。采用4个小麦品种,8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春玉米一熟制、青贮-粒用玉米、双季甜玉米3种种植模式与传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的周年产量、资源利用率、经济效益,以期筛选出与冀中平原农业资源相适宜的种植模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作物高产高效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4种种植模式以冬小麦-夏玉米传统模式生物产量最高,平均为37.3t·hm-2,显着高于其他种植模式;其次是青贮-粒用玉米模式和双季甜玉米模式,平均分别为28.7t·hm-2,23.0t·hm-2;春玉米一熟种植生物产量最低,仅为18.8t·hm-2。不同种植模式周年能量生产率变化趋势与生物产量相同,较传统模式依次降低47.8%、22.0%、38.5%。(2)不同种植模式年光能利用率以传统模式的最高,为1.1%,其次为青贮-粒用玉米模式和双季甜玉米,分别为0.85%和0.67%,春玉米一熟模式最低,仅为0.57%。不同种植模式的水分生产效率以青贮-粒用玉米和传统模式最高,分别为45.5kg·hm-2·mm-1和42.3 kg·hm-2·mm-1,显着高于其他模式,春玉米一熟和双季甜玉米模式分别比传统模式降低7.6%和9.0%。(3)在周年光能和水分生产效益中,3种种植模式均高于传统模式,分别依次高出14.5%、10.9%、42.5%和11.0%、7.5%、39.0%,双季甜玉米的温度生产效益比传统种植模式高30.2%,而春玉米一熟和青贮-粒用玉米模式的积温生产效益分别比传统2熟模式降低13.5%和10.8%。3种种植模式的周年耗水量分别低于传统模式45.4%、28.6%、32.1%,且土壤水消耗量均远低于150mm,均能维持冀中平原地下水平衡。(4)4种种植模式中以双季甜玉米种植模式收益最高,为2.3万元·hm-2,显着高于其他模式,其次是传统模式和青贮-粒用玉米模式,分别为2.1万元·hm-2和1.6万元·hm-2,春玉米一熟模式的收益最低,仅为1.3万元·hm-2。(5)不同小麦和玉米品种对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具有一定差异性。春玉米可选择中晚熟的高产品种,青贮玉米应选择早熟品种。夏玉米宜采用中早熟品种,利于降低收获期玉米籽粒含水率,并推动玉米籽粒机械收获技术的推广,提高种植收益。综上所述,符合冀中平原农业资源现状的种植模式为:传统模式与春玉米一熟相结合的种植模式,降低农业水资源的过度消耗,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利于冀中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
阮伟江[3](2019)在《广西水稻栽培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文中认为近70年来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蓬勃发展,水稻生产经历品种更新、双季稻普及、栽培方式改进等技术创新,推动形成了新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为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从粮食安全和经济效益看,高产是永恒的主题。在粮食播种面积减少较快且不可逆转的新趋势下,解决广西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水稻生产,持续提高水稻单产。现代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在进一步提高单产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要加强广西水稻高产栽培理论研究,大力推广以吨粮田为目标的高产栽培技术、以节本增效为目标的轻型栽培技术、以优质为目标的常规稻高产栽培技术、以资源充分利用为目标的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车升国[4](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指出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张永荣[5](2015)在《重庆市大足区双季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文中提出根据重庆市大足区气候条件,总结大足区双季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花生地膜覆盖栽培,使花生种植1季变为2季,为增加种植花生的经济效益,增强土壤抗旱保墒能力提供参考。
胡新喜,刘明月,何长征,宋勇,蒋凌红,熊兴耀[6](2013)在《不同覆膜方式对湖南冬种马铃薯生长与产量的影响》文中指出在冬闲稻田以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地膜覆盖、小拱棚覆盖、双模覆盖(膜覆盖+小拱棚覆盖)和露地等不同覆膜栽培冬作马铃薯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双膜覆盖的增温效果最好,出苗期内其平均土壤温度分别比小拱棚覆盖、地膜覆盖和裸地栽培高0.33℃,1.93℃和2.89℃;双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出苗最早,分别比小拱棚覆盖、地膜覆盖、裸地栽培的出苗期提早4d,21d和31d;各覆膜处理的马铃薯植株株高显着高于裸地栽培,但茎粗和主茎数均显着低于裸地栽培;双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最高,分别为31 182.0 k9/hm2和28 543.5 kg/hm2,小拱棚覆盖和地膜覆盖栽培次之,均显着高于裸地栽培;双膜覆盖栽培的效益最好,为12 219.6元/hm2。
翟治芬[7](2012)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节水技术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们所公认的事实,气温的升高、降水量和日照的变化均导致了农业生产的敏感性增强。合理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明确我国气候资源的基本情况,掌握农业节水技术应用的条件,合理评估农业节水技术适宜应用和推广区域,可起到缓解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低温冷害等的影响,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1981-2010时段和B2情景下2011-2040时段气象数据、玉米生育期数据、农业生产基本数据、中国土壤数据和DEM数据为基础数据,计算年均温度、降雨量、太阳辐射量、玉米的播种期和成熟期及其种植效益,借助GIS、多元逐步回归和灰色预测等方法,获取这两个时段我国气候资源、玉米生育期及其种植效益的空间分布规律。在此研究基础上,构建农业节水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粗糙集理论、模糊数学理论及层次分析法等实现了典型节水技术的综合评价,并预测了B2情景下地膜覆盖技术、少免耕技术和雨水集蓄技术应用的适宜区域。主要结论如下:(1)玉米地膜覆盖适宜区域主要位于: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的中南部、吉林、辽宁、内蒙古自治区,华北地区的包括河北、山西、河南以及江苏和安徽的北部地区,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和新疆。在B2情景下,2011-2040时段中国玉米地膜覆盖适宜区域比1981-2010时段的适宜区域有所扩大,主要位于:东北地区(不包括大兴安岭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安徽、江苏的南部、江西的北部和浙江省。(2)玉米少免耕栽培适宜区域主要包括: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的中东部和辽宁,华北地区的河北、山西的南部,山东、河南及陕西的中南部,长江中下游的平原与丘陵区、西南地区的重庆、四川、云南、贵州以及华南地区。与1981-2010时段相比,在B2情景下2011-2040时段玉米少免耕栽培技术的各级适宜区域均有所扩大。(3)决定雨水集蓄技术适宜性的自然因子为:降雨、土壤类型、坡度和土地利用。中国雨水集蓄技术适宜区域主要包括:黑龙江省的西部、吉林、辽宁、内蒙古的东部、河北、山西、山东东部、河南北部、陕西、甘肃的东部、宁夏南部以及四川的东部地区。与1981-2010时段相比,在B2情景下2011-2040时段中国雨水集蓄技术适宜性区域更加集中,低级适宜区域有所缩小。(4)根据对农业节水技术应用效果的实地调研,应用Delphi法从调查获得的20项评价指标中筛选出了9项农业节水技术综合评价指标,构建了农业节水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粗糙集(Rough Set)引入经验因子构建农业节水技术综合评价方法(ARM)。分别应用AHP、Rough Set和ARM对甘肃省武威市的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常规畦田灌溉在大田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西北半干旱地区,地膜覆盖是用于种植玉米最佳技术,而秸秆覆盖技术尽管其生态效益较高,但经济效益较低,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5)在归纳整理近年来13个粮食主产省以及重庆、甘肃和新疆各省的气候资源数据、耕地数据、作物种植数据和农业技术数据基础上,建立农业基础数据库。应用多目标综合评价法对农业技术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进行评估,给出了各省农业种植二级区内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技术推荐,为国家决策部门制定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及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从农业节水技术的内涵和外延入手,研究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节水技术的适宜性评估问题和现有的农业节水技术的综合评价问题,以期引导不同区域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现有农业技术的推广实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张玉烛[8](2011)在《覆膜旱植对超级杂交稻冠层生理生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级杂交稻的成功选育与大面积推广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现实生产中超级杂交稻的产量潜力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不同生态区的产量差异大。为进一步探明超级杂交稻高产机理,实现大面积稳定高产,本研究于2007~2009年设置栽培模式、覆盖方式和水分管理方式3个对比试验,对超级杂交稻高产群体特性、冠层特征和产量形成机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超级杂交稻88S/1128在覆膜旱植和中后期灌水有利于实现高产。不同栽培模式之间表现为覆膜旱植栽培模式总颖花数提高7.4~16.0%,结实率提高3.94~10.08个百分点,千粒重提高了0.10g~0.79g,地上、地下部各时期的干物质积累均具有明显优势,产量比覆膜水植、不覆膜旱植和不覆膜水植模式相比分别提高了167.2kg/hm2、843.9kg/hm2和1125.9kg/hm2;不同水分管理,覆膜和不覆膜栽培下均为全生育期灌水处理产量最高,全生育期湿润处理最低;地膜、稻草和液膜3种覆盖方式的有效穗数、总颖花量和千粒重都高于不覆膜,产量分别提高16.81%、3.65%和9.59%。2.覆膜旱植和中后期灌水提高了冠层覆盖指数、平均叶倾角和直射辐射穿透系数,改善了超级杂交稻的冠层结构。栽培模式之间表现为覆膜旱植明显优于水植不覆膜,水植覆膜和旱植不覆膜介于两者之间,其中冠层覆盖指数的极差达0.28;不同水分管理下,覆膜和不覆膜两种模式均表现为全生育期灌水冠层结构显着优于湿润栽培,中期和后期灌水居中,处理间叶倾角差异覆膜大于不覆膜,齐穗期大于齐穗后20天,有效覆盖指数表现相反;旱植条件下,3种覆盖方式的冠层结构均优于无覆盖栽培,地膜优于稻草和液膜覆盖。3.覆膜旱植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较旱植不覆膜、水植覆膜和水植不覆膜处理平均提高11.84%、19.92%和14.90%,蒸腾速率较其它3种处理提高12.1%~25.1%,且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差异加大。荧光动力学研究表明,地膜、液膜和稻草3种覆盖栽培都比不覆盖栽培提高了叶片Fv/Fm和Yield等荧光动力学参数,其中地膜覆盖的提高幅度最大,有利于水稻叶片在生育后期维持较高水平的PSⅡ潜在活性和实际原初光能捕获效率;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超级稻叶绿素荧光的影响较小。4.覆膜栽培能显着改善超级杂交稻88S/1128冠层微环境,降低了冠层温度,提高了冠层湿度。对冠层温度和湿度的监测表明,冠-气温差、冠-气湿度差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其中覆膜水植的冠-气日平均温差高达2.07℃,且日变化在上午9时左右出现第一个降温增湿小高峰,冠-气温差达2.27℃,冠-气湿度提高10.93个百分点,晚上8时出现第二个降温增湿高峰,冠-气温差为2.86℃,冠-气湿度提高20.39个百分点。5.覆膜旱植增强了超级杂交稻88S/1128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促进了干物质、Ca和SiO2的积累和转运。覆膜栽培在抽穗到成熟期间灌水,能显着提高水稻茎鞘和叶中钙的吸收和积累,但穗部钙的含量降低了。不同水分管理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后期灌水显着提高了叶片中钙的含量,中期湿润后期灌水管理能提高茎鞘中钙的含量,后期湿润管理有利于穗中钙的吸收;在覆膜和灌溉双重处理下,植株吸收的SiO2于齐穗期向茎秆转运较多,有利于增强茎秆硬度,对防虫抗倒有积极意义。另外,覆盖栽培增强了旱植水稻对营养元素N、P、K的吸收能力,其中以地膜覆盖处理最为明显。6.覆膜栽培通过改善冠层微环境因子,尤其是通过提高蒸腾增湿降温,促进了超级杂交稻88S/1128对营养物质、干物质的积累及转运,提高了光合速率,有利于高产潜力的发挥。分析超级杂交稻产量构成因子与冠层小气候和光合生理特性之间的关系表明,对产量的影响作用大小依次为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齐穗期的光合速率对每穗实粒数影响最大,表现为倒2叶大于剑叶,乳熟期光合速率对千粒重影响最大,表现为剑叶大于倒2叶;在生育后期对光合速率影响最大的冠层小气候因子是冠层与大气的湿度差和冠层与大气的温度差,其中冠-气温差直接影响光合速率,冠气湿度差通过影响冠-气温度差而影响光合速率,且冠层湿度随着倒2叶蒸腾速率的升高而显着升高,同时冠层叶片蒸腾速率还促进了干物质向穗部积累和转运,茎叶对Ca吸收和SiO2向穗部的转运。
李小勇[9](2011)在《南方稻田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资源利用效率及生产力优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挖掘南方双季稻田的粮食生产潜力和保障粮食安全,应对因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南方季节性干旱问题,促进南方稻区“粮-经-饲”结构协调发展,提高稻田生产系统的综合效益,促进稻区农业可持续、健康和低碳发展,为稻田种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以传统双季稻种植模式(R-R)为对照,通过2年大田定位试验和土壤-作物系统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系统地研究了稻田“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M-R)的生产力、资源利用效率及氮素利用特征;土壤背景供氮对M-R模式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及不同施氮水平和耕作方式对M-R模式中晚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M-R模式的周年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优势显着,与传统R-R模式比较,产量和物质生产效率分别提高了20.0%和23.2%;土地资源利用率,光、温、水资源生产效率和光能利用率分别提高了9.75%,14.7%,20.4%,12.1%和19.1%;周年总产值和产投比分别提高了16.7%和8.04%,体现了M-R模式高产高效和资源高效利用的特点。2.M-R模式的N肥利用效率与R-R模式不同。与传统R-R模式比较,M-R模式的周年氮素收获指数提高3.01%~3.98%;氮肥籽粒和干物质生产效率分别提高10.8%~12.6%和12.7%~20.6%,氮肥吸收利用率(RE)增加13.0%-20.3%,而氮肥偏生产力(PFP)、农学利用率(AE)和生理利用率(PE)偏低,但与R-R模式差异均不显着。3.与R-R模式的连作晚稻比较,采用同一耕作方式,M-R模式的晚稻产量增幅为2.13%~6.47%;增产原因主要是由于叶面积指数增加,抽穗后剑叶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PSⅡ的光化学量子产量(EQY)提高,热耗散(qN)降低,表现出光化学利用效率优势,最终使晚稻总干物质重增加了3.7%~6.8%。与常规翻耕栽培(CT)比较,免耕移栽(NT)使M-R模式的晚稻产量显着增加10.5%,增产效应显着的原因在于单位面积有效穗和颖花量增加(8.53%和6.77%);采用翻耕+秸秆碳(CTC)、翻耕+秸秆还田(CTS)处理可使M-R模式晚稻产量分别增加6.4%和3.3。4.采用同一耕作方式,M-R模式晚稻收获后土壤全量养分与R-R模式比较,差异不显着;但速效钾、速效磷和碱解氮(CTC除外)有不同程度提高。正常翻耕条件下,与R-R模式比较,M-R模式晚稻收获后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了4.44%,且土壤pH值略有降低;采用免耕、秸秆还田和添加生物碳等措施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10.8%,3.41%和44.4%。5.与R-R模式的连作晚稻比较,采用同一施氮水平,M-R模式的晚稻产量增加2.41%~6.32%,增产的原因主要是每穗粒数和单位面积颖花量的增加,生育后期(齐穗期后15天)LAI提高了1.34%~17.5%,叶片SPAD值提高0.75%~2.64%,剑叶净光合速率(Pn)提高7.77%~11.1%;同时提高PSⅡ的EQY和电子传递速率(ETR),降低热耗散(qN),辐射利用率(RUE)提高,最终使总干物重增加(1.64%~4.22%)而增产。6.在低土壤背景氮下,与NoNo比较,M-R模式NoN处理的晚稻产量显着增加41.8%,增产原因在于施氮处理显着提高了单位面积有效穗,在生育后期,LAI和叶片的SPAD显着提高了52.0%和13.0%;剑叶Pn明显提高13.2%、EQY、ETR和qP上相对优势较大,qN较低,RUE提高了4.49%;最终导致总干物质积累量显着提高了21.2%;高土壤背景氮下,与NN比较,M-R模式NNM处理的晚稻产量提高了4.73%,增产原因在于单位面积颖花量和有效穗的增加。7.晚季不同土壤背景供氮下,采用同一施氮水平,与R-R模式比较,M-R模式晚稻收获后的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降幅分别为5.44%~15.1%和1.4%~10.3%;土壤pH值略升高;在低土壤背景氮下,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平均降低了4.65%,13.7%%和10.5%;在高土壤背景氮下,碱解氮平均增加2.33%,速效钾平均降低了12.0%。在两季不施氮肥情况下,M-R模式的晚稻土壤碱解氮含量比R-R模式降低了9.30%,晚季增施氮肥能明显提高其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但会降低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在两季施氮情况下,土壤碱解氮则提高了2.5%,晚季增施有机肥能明显提高其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但降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特别是速效钾的含量。8.整个生育期间,M-R模式晚季稻田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表现出与R-R模式一致动态特征:土壤pH呈“先降后升,再略降低”的趋势;有机质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再略升高”的趋势;全量养分含量变化较小;在低土壤背景氮下,速效养分含量均呈“先持续下降,后略升高”的趋势;在高土壤背景氮下,土壤速效钾和速效磷与低土壤背景氮的趋势一样,而碱解氮呈“先持续下降后升高,再略下降”趋势。
李立娟[10](2011)在《黄淮海双季玉米关键栽培技术及产量性能和资源效率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探索适应气候变化下的新型种植模式,充分发挥玉米C4作物高光效、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特点,在黄淮海两熟区对双季籽粒玉米不同模式、不同季节品种反应及关键栽培技术的产量、产量性能、资源效率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双季玉米与传统冬小麦-夏玉米模式相比,周年产量略高,两年平均增幅2.3%;周年光、温生产效率平均增加26.1%和6.5%,周年经济效益显着增加,平均为1 628元hm-2,还有140 d农田休闲期。双季玉米模式是光温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高效和简化的种植模式,也是一种有利于土壤休闲和避开冬季冻害和干旱的生态安全的模式,该模式将成为黄淮海的长期冬小麦/夏玉米模式的补充,也是冬小麦冬季受灾的一种补救技术。对品种在不同季节条件下进行了适应性研究,不同地区不同年份早春季与晚夏季生长所处的生长条件不同,对品种的各生育进程的影响各不相同;大多数品种早春季和晚夏季产量集中在中等产量水平(5 7378 639 kg hm-2),占供试品种的33.2%;在品种选择中,穗粒数与品种选择无关,而生育期是品种选择的重要指标;早春季选用品种益农103具有高产稳产的特点,晚夏季选用品种郑单958可以确保第二季达到稳产。同时,以同一品种对早春和晚夏的适应性来考察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也更能体现品种综合性能的优良程度。通过分期播种对双季玉米的产量效应和资源配置与物质生产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周年产量以第一季3月23日播种和3月29日播种,第二季以7月22日播种收获的产量为最高。两季温度比值接近1:1,光能比值接近1.3:1时,即光资源偏早春分配,积温接近1/2分配的原则。早春季的适宜播期是在保证苗期不受冻害情况下,尽早播种和进行覆膜,晚夏季的适宜播期是收获第一季作物后,抢时播种,适当晚收,以增加对资源的利用率。对双季玉米在不同密度下的产量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上升,产量性能各参数的变化不同,呈现为MLAI(平均叶面积系数)和EN(穗数)值增加,MNAR(平均净同化率)、HI(收获指数)、GN(穗粒数)、GW(千粒重)均降低的趋势。产量表现为随密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当密度增加到8.25×104株hm-2时,产量随密度升高呈下降趋势,早春季和晚夏季的种植密度为8.25×104株hm-2时其周年产量最高。比较分析了条深旋、普通旋耕和免耕三种不同耕作方式对早春季玉米产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条深旋条件下玉米的产量比普通旋耕和免耕分别增产11.1%和17.6%,干物质产量分别增加8.5%和12.9%。条深旋条件下开花后LAI较长的高值持续期有利于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群体LAD(光合势)、MCGR(平均作物生长率)、MLAI、MNAR和开花期穗位叶SPAD(叶绿素相对含量)值和Pn(净光合速率)值的增加提高了作物的光合速率和光合产物向籽粒转运的速率,同时也提高了穗粒数和千粒重。条深旋耕作措施有利于改善早春玉米群体产量性能,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
二、地膜覆盖双季山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膜覆盖双季山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江淮地区多子芋大棚双季栽培技术及其产量品质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芋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
1.1.1 选用良种催芽育苗 |
1.1.2 芋的地膜覆盖栽培 |
1.1.3 芋的肥料管理 |
1.1.4 芋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
1.2 芋营养功能成分研究进展 |
1.2.1 芋的营养成分研究 |
1.2.1.1 芋淀粉 |
1.2.1.2 芋多糖 |
1.2.1.3 芋头蛋白质 |
1.2.1.4 其他成分 |
1.2.2 芋的功能成分研究 |
1.3 设施蔬菜栽培连作障碍分析 |
1.3.1 我国蔬菜设施栽培发展现状 |
1.3.2 我国设施蔬菜栽培连作障碍成因及水旱轮作对其作用 |
1.3.2.1 土壤次生盐渍化和酸化 |
1.3.2.2 土壤养分失衡 |
1.3.2.3 白毒作用 |
1.3.2.4 土传病害 |
1.3.2.5 水旱轮作对连作障碍的作用 |
1.3.2.6 水旱轮作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1.4 无性繁殖作物的提高繁殖率技术 |
1.4.1 分株繁殖技术 |
1.4.2 切块育苗技术 |
1.4.3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技术 |
第二章 多子芋腋芽苗夏季露地不同密度移栽对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步骤 |
2.1.3.1 地上形态特征指标 |
2.1.3.2 子芋品质指标及主要功能成分测定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地上部分形态指标 |
2.2.2 腋芽苗露地不同密度移栽秋延后栽培对其产量、品质及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多子芋大棚秋延后栽培的产量品质比较试验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主芽苗秋延后不同密度移栽地上部分形态指标 |
3.2.2 主芽苗秋延后不同密度移栽对其产量、品质及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
3.2.3 主芽苗秋延后不同深度移栽地上部分形态指标 |
3.2.4 主芽苗秋延后不同深度移栽对其产量、品质及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
3.2.5 主芽苗秋延后不同时期移栽地上部分形态指标 |
3.2.6 主芽苗秋延后不同移栽时期对其产量、品质及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
3.2.7 不同种级苗秋延后移栽地上部分形态指标 |
3.2.8 不同种级苗秋延后移栽对其产量、品质及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多子芋大棚春提前栽培产量品质比较试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大小种球春提前直播地上部形态指标 |
4.2.2 不同大小种球春提前直播对其产量、品质及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
4.2.3 不同密度春提前直播地上部形态指标 |
4.2.4 不同密度春提前直播对其产量、品质及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多子芋腋芽苗夏季大棚内不同密度移栽对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地上部分形态指标 |
5.2.2 腋芽苗不同密度移栽对其产量、品质及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多子芋切块育苗移栽对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地上部分形态指标 |
6.2.2 不同切块苗移栽对其产量、品质及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
6.3 小结与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冀中平原作物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种植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立题背景 |
1.2 冀中平原种植制度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
1.3 冀中平原生态资源与种植制度的关系 |
1.3.1 冀中平原气候变化与种植制度的影响 |
1.3.2 冀中平原水资源变化与种植制度的影响 |
1.3.3 青贮、甜糯玉米的现状及趋势 |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条件概况 |
2.2 试验采用的品种 |
2.3 试验设计 |
2.4 田间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生育时期 |
2.4.2 小麦茎蘖数测定 |
2.4.3 叶片SPAD值测定 |
2.4.4 叶面积指数测定 |
2.4.5 玉米株高、穗位高和空秆率的测定 |
2.4.6 干物质积累量与产能 |
2.4.7 玉米籽粒灌浆特性测定 |
2.4.8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测定 |
2.4.9 土壤含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计算 |
2.4.10 气象数据 |
2.4.11 光、温、水生产效率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作物的生育进程及农艺性状 |
3.1.1 生育进程 |
3.2 春玉米一熟模式生长发育及产量情况 |
3.2.1 不同品种穗位叶SPAD含量 |
3.2.2 不同品种群体LAI变化情况 |
3.2.3 不同品种干物质增长动态 |
3.2.4 不同品种收获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3.2.5 不同品种籽粒灌浆期粒重增加动态 |
3.2.6 不同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参数 |
3.2.7 不同品种收获期穗部性状 |
3.2.8 不同品种产量及其构成 |
3.3 青贮-粒用玉米模式生长发育及产量情况 |
3.3.1 不同青贮品种群体LAI变化 |
3.3.2 不同青贮品种灌浆期鲜重变化 |
3.3.3 不同青贮品种干物质增长动态 |
3.3.4 不同青贮品种收获期产量 |
3.3.5 不同粒用品种叶片SPAD值 |
3.3.6 不同粒用品种群体LAI变化 |
3.3.7 不同粒用品种干物质增长动态 |
3.3.8 不同粒用品种收获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3.3.9 不同品种籽粒灌浆期粒重增加动态 |
3.3.10 不同粒用品种籽粒灌浆参数 |
3.3.11 不同粒用品种收获期穗部性状 |
3.3.12 不同粒用品种收获期产量及其构成 |
3.4 双季甜玉米模式生长发育及产量情况 |
3.4.1 不同播期玉米植株性状 |
3.4.2 不同播期玉米收获期穗部性状 |
3.4.3 不同播期玉米收获期产量 |
3.5 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生长发育及产量情况 |
3.5.1 不同冬小麦品种群体LAI变化 |
3.5.2 不同冬小麦品种群体总茎(穗)数动态变化 |
3.5.3 不同冬小麦品种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变化 |
3.5.4 不同冬小麦品种收获期产量及其构成 |
3.5.5 不同夏玉米品种叶片SPAD含量 |
3.5.6 不同夏玉米品种群体LAI变化情况 |
3.5.7 不同夏玉米品种干物质增长动态 |
3.5.8 不同夏玉米品种收获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3.5.9 不同夏玉米品种籽粒灌浆期粒重增加动态 |
3.5.10 不同夏玉米品种籽粒灌浆参数 |
3.5.11 不同夏玉米品种收获期穗部性状 |
3.5.12 不同夏玉米品种产量及其构成 |
3.6 不同种植模式的综合效益比较 |
3.6.1 不同种植模式周年干物质产量与季节分配 |
3.6.2 不同种植模式周年能量生产 |
3.6.3 不同种植模式光能分配与其生产效率 |
3.6.4 不同种植模式积温量与其生产效率 |
3.6.5 不同种植模式田间耗水量及其构成 |
3.6.6 不同种植模式周年水分水分生产效率 |
3.6.7 不同种植模式光、温、水生产效益分析 |
3.6.8 不同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熟性品种的生态适应性 |
4.1.2 不同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生物量 |
4.1.3 不同种植模式光温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 |
4.1.4 不同种植模式水分资源利用 |
4.1.5 不同种植模式生产与经济效益分析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3)广西水稻栽培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栽培技术的重大突破 |
1.1 品种更新的三大行动 |
1.1.1 评选推广农家优良品种行动 |
1.1.2 矮秆化行动 |
1.1.3 推广杂交稻 |
1.2 耕作制度的一大突破 |
1.3 栽培方法的三大改进 |
1.3.1 育秧方式的大水秧改合式半水育秧 |
1.3.2 大田移栽的“疏改密” |
1.3.3 有机肥改化肥 |
2 现代水稻栽培技术新发展 |
2.1 水稻吨粮田技术 |
2.2 水稻抛秧技术 |
2.3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 |
2.4 超级稻高产配套技术 |
3 水稻栽培技术推广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
4 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重点 |
4.1 加强栽培理论研究 |
4.2 水稻高产栽培的几个观点 |
4.2.1 水稻播种期/插秧期的确定 |
4.2.2 培育壮秧 |
4.2.3 增施穗肥 |
4.3 重点推广的技术 |
4.3.1 以吨粮田为目标的高产栽培技术 |
4.3.2 以节本增效为目标的轻型栽培技术 |
4.3.3 以优质为目标的常规稻高产栽培技术 |
4.3.4 以资源充分利用为目标的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4)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3.1 研究方法 |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3.1 引言 |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
3.2.1 配方依据 |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
3.5 模型评价 |
3.6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1 引言 |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1 引言 |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1 引言 |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6.5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1 引言 |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1 引言 |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8.5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1 引言 |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9.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1 引言 |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0.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1 引言 |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1.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结论 |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数据来源 |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重庆市大足区双季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大足区花生种植的优势 |
1.1 土壤气候 |
1.2 品种优势 |
1.3 区域优势 |
2 推广地膜覆盖, 花生种植1季变2季 |
3 双季花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4 推广双季花生的主要经验 |
4.1 领导重视 |
4.2 坚持开展技术培训 |
4.3 建立高产示范片 |
4.4 开展社会化服务 |
5 双季花生栽培要点 |
5.1 严控播种期 |
5.2 合理密植 |
5.3 化学除草 |
5.4 增施钾肥 |
5.5 秋花生种植要点 |
(7)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节水技术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农业应对与适应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变化的主要事实 |
1.2.2 农业应对与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措施 |
1.2.3 农业节水技术评价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方法及研究背景 |
2.1 研究区域 |
2.1.1 自然条件 |
2.1.2 农业生产基本特点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2.2.1 气象数据 |
2.2.2 作物数据 |
2.2.3 土地数据 |
2.2.4 农业经济数据 |
2.3 气候资源分布特点分析 |
2.3.1 1981-2010 时段气候资源分析 |
2.3.2 B_2情景下 2011-2040 时段气候资源变率分析 |
第三章 农业节水技术适宜性研究——以玉米为例 |
3.1 气候变化对玉米种植的影响 |
3.1.1 气候变化对玉米生育期的影响 |
3.1.2 气候变化对玉米种植经济效益的影响 |
3.2 农业节水技术适宜性评价方法 |
3.2.1 评价指标的选择 |
3.2.2 适宜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
3.2.3 适宜区域的划分 |
3.3 地膜覆盖技术适宜性 |
3.3.1 地膜覆盖技术气候适宜性评价因子的选择 |
3.3.2 地膜覆盖技术适宜性指数的确定 |
3.3.3 地膜覆盖技术适宜区域 |
3.3.4 B_2情景下地膜覆盖适宜区域预测 |
3.4 少免耕技术适宜性 |
3.4.1 少免耕技术气候适宜性评价因子的选择 |
3.4.2 少免耕技术适宜性指数的确定 |
3.4.3 少免耕技术适宜区域 |
3.4.4 B_2情景下少免耕技术适宜区域预测 |
3.5 雨水集蓄技术适宜性 |
3.5.1 评价因子的选择及其适宜指数的确定 |
3.5.2 雨水集蓄技术适宜区域 |
3.5.3 B_2情景下雨水集蓄技术适宜区域预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 AHP 与 ROUGH SET 的农业节水技术综合评价研究 |
4.1 基于 AHP 和 ROUGH SET 的综合评价模型 |
4.1.1 层次分析法 |
4.1.2 粗糙集理论 |
4.1.3 基于 AHP 和 Rough Set 的综合评价模型 |
4.2 模型应用与验证 |
4.2.1 验证区概况 |
4.2.2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4.2.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5 农业节水技术综合效益评价 |
4.3 模型后评估 |
第五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技术评估系统 |
5.1 系统基本数据 |
5.1.1 农业基础数据 |
5.1.2 农业节水技术清单 |
5.1.3 综合评价的基本单元 |
5.2 农业技术评估方法 |
5.2.1 多标准综合评价指标筛选原则 |
5.2.2 多标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3 多标准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5.2.4 多标准综合评价案例——以黑龙江为例 |
5.2.5多标准综合评价结果 |
5.3 应对气候变化农业技术适宜性评估系统 |
5.3.1 登陆界面 |
5.3.2 查询界面 |
5.3.3 评价界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全文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覆膜旱植对超级杂交稻冠层生理生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超级杂交稻研究现状 |
2.2 水稻覆膜栽培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
2.3 水稻冠层研究现状 |
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覆膜旱植对超级杂交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特性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产量及其构成 |
3.2 群体发育特性 |
3.3 稻米品质 |
4 讨论 |
第三章 覆膜旱植对超级杂交稻冠层结构特性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图像分析 |
3.2 冠层有效覆盖指数 |
3.3 平均叶倾角 |
3.4 直射辐射穿透系数的垂直变化 |
3.5 冠层叶分布变化 |
4 讨论 |
第四章 覆膜旱植对超级杂交稻冠层生理特性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 |
3.2 光合生理特性 |
3.3 超级杂交稻光合作用的日变化特征 |
3.4 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 |
4 讨论 |
4.1 栽培模式与光合作用 |
4.2 超级稻光合日变化情况 |
4.3 叶绿素动力学参数 |
第五章 覆膜旱植对超级杂交稻冠层生态特性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冠层温湿度影响 |
3.2 覆盖方式对超级稻冠层温、湿度影响 |
4 讨论 |
第六章 覆膜旱植对超级杂交稻营养特性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不同栽培模式下超级杂交稻的营养特性 |
3.2 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水稻营养特性 |
3.3 不同覆盖方式下旱植水稻N、P、K吸收特性 |
4 讨论 |
第七章 超级杂交稻冠层生理生态特性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覆膜栽培下超级杂交稻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的相关性 |
2.2 光合特性对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2.3 冠层小气候因子对光合及产量的影响 |
2.4 蒸腾对冠层小气候因子的影响 |
2.5 蒸腾对Ca、SiO_2吸收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的关系 |
3.2 产量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
3.3 光合及蒸腾速率与冠层小气候的关系 |
3.4 蒸腾速率与营养物质吸收的关系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南方稻田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资源利用效率及生产力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
2.1 国外稻田种植模式发展和研究概况 |
2.2 我国稻田种植模式发展概况 |
2.3 南方双季稻区主要种植模式研究 |
2.4 南方稻田水旱轮作研究概况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周年生产力特征及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项目测定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春玉米-晚稻模式的周年生产力特征 |
2.2 春玉米-晚稻模式的周年物质生产特点 |
2.3 春玉米-晚稻模式的周年资源利用效率特征 |
2.4 春玉米-晚稻模式的周年光能利用率比较 |
2.5 春玉米-晚稻模式的周年经济效益分析 |
3 讨论 |
3.1 南方双季稻区发展春玉米-晚稻复种轮作模式的可行性 |
3.2 稻田春玉米-晚稻复种轮作是资源高效生产种植模式 |
3.3 春玉米-晚稻复种轮作模式为稻田改制提供了一条重要技术途径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周年氮肥吸收、转运及利用特征研究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项目测定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晚稻模式周年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
2.2 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晚稻周年氮素转运的影响 |
2.3 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晚稻模式周年氮素生产效率的影响 |
2.4 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晚稻模式周年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施氮水平对春玉米-晚稻模式周年氮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
3.2 施氮水平对春玉米-晚稻模式周年氮素生产效率的影响 |
3.3 施氮水平对春玉米-晚稻模式周年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3.4 提高稻田生产系统周年氮肥利用率的途径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下耕作方式对晚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项目测定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耕作方式对晚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2.2 不同耕作方式对晚稻干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
2.3 不同耕作方式对晚稻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2.4 不同耕作方式对剑叶荧光参数特征的影响 |
2.5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春玉米-晚稻模式下对耕作方式对晚稻产量结构影响 |
3.2 春玉米-晚稻模式下耕作方式对晚稻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
3.3 春玉米-晚稻模式下耕作方式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4 春玉米-晚稻模式下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下施氮对晚稻产量及辐射利用率的影响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项目测定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施氮水平对晚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2.2 不同施氮水平对晚稻干物质积累特性的影响 |
2.3 不同施氮水平对晚稻光合特性指标的影响 |
2.4 不同施氮水平对晚稻剑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2.5 不同施氮水平对晚稻光合辐射特征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春玉米-晚稻模式下施氮水平对晚稻产量的影响 |
3.2 春玉米-晚稻模式下施氮水平对晚稻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
3.3 春玉米-晚稻模式下施氮水平对晚稻光合作用参数的影响 |
3.4 春玉米-晚稻模式下施氮水平对晚稻剑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5 春玉米-晚稻模式下施氮水平对晚稻群体辐射利用率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下土壤背景氮对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项目测定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土壤背景氮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2.2 土壤背景氮对晚稻不同生育时期土壤pH值和有机质的影响 |
2.3 土壤背景氮对晚稻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养分供应潜力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土壤背景氮供应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 |
3.2 土壤背景氮供应对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及创新点 |
1 全文结论 |
1.1 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周年生产力特征及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
1.2 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周年氮肥吸收、转运及利用特征研究 |
1.3 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下耕作方式对晚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
1.4 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下施氮对晚稻产量及辐射利用率的影响 |
1.5 土壤背景供氮对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
2 主要创新点 |
缩写符号列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黄淮海双季玉米关键栽培技术及产量性能和资源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黄淮海两熟区气候变化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1.3 黄淮海两熟区种植制度发展趋势 |
1.3.1 黄淮海两熟区种植制度的变化 |
1.3.2 黄淮海两熟区未来种植制度的发展趋势 |
1.3.3 黄淮海地区生态资源与种植模式的关系 |
1.3.4 我国其他地区生态资源与种植模式的关系 |
1.4 作物产量性能分析方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双季玉米产量性能与资源效率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品种和试验地情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双季玉米的生育进程及光、温变化特征 |
2.2.2 双季玉米产量效应的比较 |
2.2.3 双季玉米产量性能的比较 |
2.2.4 双季玉米对光、温资源的分配和利用 |
2.2.5 双季玉米的经济效益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玉米品种对双季玉米早春季和晚夏季的适应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品种与试验地情况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地区玉米生长季节的积温变化 |
3.2.2 不同品种早春季与晚夏季产量分布 |
3.2.3 不同品种对早春季和晚夏季产量水平分类 |
3.2.4 不同品种玉米早春季与晚夏季水平频率分布 |
3.2.5 不同品种产量水平与穗粒数及千粒重相关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双季玉米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双季玉米资源配置试验方法 |
4.1.2 双季玉米密度对产量性能试验方法 |
4.1.3 条深旋耕作方式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双季玉米资源配置及资源利用效率 |
4.2.2 密度对双季玉米产量性能的影响 |
4.2.3 条深旋耕作方式对早春玉米产量性能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双季玉米模式与冬小麦-夏玉米模式的比较 |
5.2 双季玉米模式品种的生态适应性 |
5.3 双季玉米的关键栽培技术 |
5.3.1 双季玉米模式资源配置 |
5.3.2 双季玉米模式密植效应 |
5.3.3 双季玉米模式条深松效应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四、地膜覆盖双季山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江淮地区多子芋大棚双季栽培技术及其产量品质比较[D]. 李东昇. 扬州大学, 2021(09)
- [2]冀中平原作物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种植模式优化研究[D]. 张顺风.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3]广西水稻栽培技术的创新与发展[J]. 阮伟江. 广西农学报, 2019(02)
- [4]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5]重庆市大足区双季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 张永荣. 南方农业, 2015(07)
- [6]不同覆膜方式对湖南冬种马铃薯生长与产量的影响[A]. 胡新喜,刘明月,何长征,宋勇,蒋凌红,熊兴耀. 马铃薯产业与农村区域发展, 2013
- [7]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节水技术评价研究[D]. 翟治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1)
- [8]覆膜旱植对超级杂交稻冠层生理生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 张玉烛. 湖南农业大学, 2011(07)
- [9]南方稻田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资源利用效率及生产力优势研究[D]. 李小勇. 湖南农业大学, 2011(06)
- [10]黄淮海双季玉米关键栽培技术及产量性能和资源效率研究[D]. 李立娟. 河北农业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