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播中的多级反馈抑制方法

组播中的多级反馈抑制方法

一、Multicast中的多级反馈抑制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藩[1](2020)在《玉米秸秆瘤胃液发酵过程优化及微生物群落变化研究》文中提出化石能源的日益紧缺以及利用过程中引起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使得生物质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农业废物中的玉米秸秆由于其不仅容易获得而且年产量大成为生产生物质能源的主要原料。玉米秸秆的主要组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三者之间的复杂结构严重限制了玉米秸秆的利用。因此,提高对玉米秸秆的降解对于生产生物质能源具有重要意义。反刍动物由于其瘤胃中丰富的瘤胃微生物存在能够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生物质。本研究将瘤胃液发酵应用于玉米秸秆发酵过程中,探讨不同底物浓度的玉米秸秆在瘤胃液发酵过程中的效果与作用机制,研究多级瘤胃液发酵对玉米秸秆降解的提高。同时,对体外多次循环利用过程中瘤胃液发酵的效果以及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进行研究,利用发酵液相与发酵固相分别作为接种物对玉米秸秆进行发酵,以期能够使得瘤胃微生物长期保持活性,提高玉米秸秆的发酵效果。选用不同底物浓度的玉米秸秆进行瘤胃液发酵,研究玉米秸秆的瘤胃液发酵效果和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瘤胃液发酵可应用于高浓度玉米秸秆的高效发酵,10%(w/v)固含量玉米秸秆72 h发酵产生的VFA浓度达到13271 mg/L。通过发酵过程中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发现,纤维素酶在水解过程中首先吸附在底物上,促进底物的水解,但是底物浓度较高时,发酵系统p H的降低和VFA积累会对酶活性造成抑制作用。瘤胃液发酵后玉米秸秆的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结晶度下降、比表面积增加,FTIR图谱结果显示主要是半纤维素得到降解。模拟反刍过程,采用瘤胃液发酵对玉米秸秆进行多级处理,结果表明虽然在第一级发酵(Stage 1)发酵效果最好,但是多级发酵能够显着提高玉米秸秆的降解程度,尤其是能够促进高固含量(10%(w/v))玉米秸秆的降解。经过Stage 2和Stage 3的瘤胃液发酵,Stage 4的发酵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在Stage 4发酵中,10%(w/v)固含量玉米秸秆产生的VFA从Stage 3中不足1000 mg/L上升到5710.5 mg/L。与单级发酵相比,多级瘤胃液发酵对玉米秸秆的降解提高了82%。通过对多级瘤胃液发酵过程中纤维素酶在液相与固相中的分布研究发现,在Stage 1中,固相中吸附的纤维素酶活比液相中高,但在其他三个发酵阶段固相与液相中酶活相差不多,进一步表明纤维素酶对玉米秸秆的高效水解与其在底物上的吸附有密切联系。玉米秸秆结构在多级发酵中发生较大变化,Stage 1中主要为半纤维素的降解,而后续的多级发酵过程中主要为纤维素的降解。以发酵物作为接种物循环对玉米秸秆进行瘤胃液发酵,同时研究体外瘤胃液发酵过程中瘤胃微生物的群落演替。结果表明,以发酵物作为接种物,微生物的发酵能力逐渐下降,其丰度与多样性也都降低。瘤胃细菌中,Prevotella(普雷沃氏菌属)在瘤胃液循环发酵过程中,从发酵物第二次循环使用(Fermentation 2,F2)开始其相对丰度增加,成为主要优势菌。Ruminococcus(瘤胃球菌属)随着发酵物循环使用的进行,其丰度显着降低或消失。通过聚类分析发现,从发酵物第四次循环使用(F4)起,系统中微生物多样性与原始瘤胃液相比开始出现显着差异;从发酵物第五次循环使用(F5)起,系统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逐渐趋于稳定。对玉米秸秆瘤胃液发酵后发酵液相与固相中的微生物分布进行研究发现,瘤胃液发酵后发酵液相中的微生物群落丰度与多样性比发酵固相稍高。将发酵液相分别经过p H调节、瘤胃微生物分离、与新鲜瘤胃液混合等处理后作为厌氧发酵的接种物,发酵固相按照10%、20%、30%比例分别作为厌氧发酵的接种物对玉米秸秆进行发酵,研究发酵液相与发酵固相发酵玉米秸秆的效果。结果表明,经过p H调节至中性的发酵液相和30%发酵固相作为接种物具有较好的发酵效果,玉米秸秆发酵产生VFA浓度分别为4790.25 mg/L与5503.49 mg/L,与新鲜瘤胃液的发酵能力相当。发酵液相与发酵固相分别作为接种物进行玉米秸秆发酵后,以经p H调节发酵液相为接种物的系统中Bacillus(芽孢杆菌属)所占比例比较高,而以30%发酵固相为接种物的系统中Prevotella(普雷沃氏菌属)所占比例较高。发酵液相与固相都能够作为发酵物进行再次利用,但是对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较大。

李娜[2](2020)在《用于数字对讲机的解调、音量调节及啸叫抑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公共服务领域,对讲系统一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无线通信设备的不断普及,模拟对讲机逐渐被淘汰,对讲机数字化成为必然趋势。数字对讲机具有通话清晰度高、稳定性强、频谱利用率高等显着优点,在制造、运输、民航、服务、建筑等行业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随着对讲设备的使用人数不断增加,对讲机面临提供更高的频谱资源利用率,更好的用户体验以及更可靠的通话质量等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并实现了提高频谱利用率的解调模块,提高用户工作效率的音量自动调节模块,以及提高使用体验的啸叫检测和抑制模块。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并实现了用于数字对讲机的解调模块。本文结合数字对讲机信号的特点对传统的解调方法进行改进,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复杂度较低且性能良好的解调算法。对数字下变频中的抽取部分,改进传统的高倍数单级抽取,设计多级抽取降低对硬件性能的要求。对符号同步部分,充分利用对讲机信号的相关性,使用差分互相关算法降低载波频偏对相关计算结果产生的影响。通过实验测试和分析表明,本文设计的解调算法误码率明显降低,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2.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语音活动检测的音量自动调节算法。提出一种融合多个音频特性的新特征参数作为语音活动检测的标准,提高了检测正确率。引入增益系数概念,有效控制不必要的调整次数,降低系统资源消耗。3.设计并实现了啸叫的检测和抑制算法。从数字对讲机实际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出发,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通过计算啸叫特性进行反馈检测,然后利用陷波器实现反馈抑制的方法。从检测正确率以及虚警率两个方面对常用的啸叫特性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最终选择了一种各方面表现良好的组合IMSD+PHPR作为本模块使用的检测判定方法。最后对检测到的啸叫频点设置相应的陷波器进行实时滤除,有效抑制了啸叫现象的发生。4.对每个功能模块使用C代码实现,并将对应算法成功移植到数字对讲系统,在对讲机实际应用环境下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实现的系统能够有效降低误码率,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和工作效率。

陶熔铸[3](2020)在《用于脑电信号测量的接口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文中认为随着科技与工程技术的进步发展,各类传感器精度越来越高,信息数据处理能力也在快速发展,提供了更为便捷、舒适和高效的生活方式,各类消费类电子、医疗电子产品等飞速发展和更新换代,同时集成了多种传感器,功能更全面,实现了多方式、多种途径的交互。传感器作为设备与自然界信息交换的媒介,随着技术更新换代,精度需求也不断提高,而与之相配的接口电路同样也在不断提高。脑电信号作为各类生物电信号中信息量相对最丰富的信号,在医疗、脑电控制等应用方面有着宽泛的发展前景,同时作为生物电信号中最为微弱的一种,其精确测量也对相应接口电路等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本文对国内外脑电测量接口电路设计方案开展调研、对比,同时对脑电信号特征以及各类测量电极电学模型调研、分析,针对非接触式干电极提出了AE芯片与BE芯片配合工作的四通道脑电信号测量接口专用集成电路方案设计。AE芯片的设计输入端设计为电流平衡结构仪表放大器,通过低频抑制反馈环路实现交流耦合,有效抑制电极偏移带来的影响同时,有效保证了足够的输入阻抗,输入斩波器采用低电压输入自举结构,有效降低电极高阻抗而带来的注入电流噪声折算影响。AE芯片中增益可控放大器可变反馈环路采用双向变化反馈网络,实现1~128倍8档可选的宽增益范围同时,尽可能减小了反馈网络占用面积。同时AE芯片通过对电极阻抗ETI信号测量,为后续运动伪影等的抑制提供数据。BE芯片设计采用多通道结构设计,针对四个AE芯片输出同时进行处理,完成脑电信号模拟到数字的信号转换。BE芯片设计输入级为电流反馈结构仪表放大器,通过采样保持电路实现多通道sigma-delta调制器。本文根据应用与总体系统设计,完成了模块电路结构与参数设计,仿真验证得到AE芯片中输入仪表放大器实现低频截止频率0.22Hz的交流耦合以及信号带宽1~1k Hz内22 n V/sqrt(Hz)以下的等效输入参考噪声;BE芯片中输入仪表放大器在1~1k Hz内35 n V/sqrt(Hz)以下的等效输入参考噪声,通过采样保持电路实现多通道调制器结构设计,最终电路级仿真验证调制器信噪比为112.29d B,转换精度达到了18位以上。

周召敏[4](2020)在《T-CPS下考虑低速车影响的交通拥堵特征分析及抑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实际交通道路中,驾驶员特性、驾驶行为及车辆属性等均会导致低速车产生。受低速车影响,道路车辆加减速频繁,车速离散性增加,导致交通流偏离稳定和平衡态,降低道路通行效率和影响驾驶舒适性,并可能导致交通事故和油耗的增加。低速车易造成路段局部密度增加,形成移动瓶颈效应,其引发的交通拥堵问题不能被忽视。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系统将不再条块分割,其对交通问题的影响已越来越不可忽略。然而现有交通拥堵分析和抑制策略的研究大都仅基于交通物理模型展开,对信息作用机制的描述相对简化,难以支撑有效的拥堵抑制方法。为此,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的视角,分析低速车导致的交通拥堵特征,进而形成针对性的拥堵抑制策略,对进一步掌握低速车所致的交通拥堵规律,克服其引发的交通拥堵问题,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事实上,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信息反馈机制对车辆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其交互反馈和作用机理具有信息物理系统(CPS)的典型特征。为此,本文从CPS的视角以低速车影响的交通拥堵特征为突破点,基于信息作用机制,研究低速车刺激下基于交通流模型的拥堵抑制策略。重点研究了不具备换道条件时考虑多个格点流量信息平均效应的拥堵抑制方法,具备换道条件时考虑时延效应双边间隙和换道刺激的拥堵抑制方法。同时结合高速公路下匝道具体场景,低速车易引发车流密度增加,难以高效换道的情况,研究了基于IDM协同换道的拥堵抑制策略。本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低速车影响的交通拥堵特征分析。通过考虑低速车影响扩展了Jiang模型,建立了考虑低速车影响的双车道宏观流体力学模型,数值仿真结果显示了低速车影响下换道行为对宏观交通状态的影响和传播规律,以及在低速车影响下宏观交通状态由自由流演化为同步流和宽运动堵塞等交通相变现象,揭示了在低速车影响下换道行为易导致路段速度离散性增加,车辆行驶有序性降低的特点。(2)从微观层面提出了一种基于换道刺激的拥堵抑制方法。在低速车影响下,当具备换道条件时,通过T-CPS环境下感知邻近车辆的速度和位置信息,提出了基于时延效应LM-FVD模型的拥堵抑制方法,通过线性稳定性分析,得到了线性稳定性条件。通过数值仿真发现,当模型时延越大或激进系数越高时,模型更容易演化出交通拥堵,而抑制项权重系数能够有效地消除交通流中出现的交通拥堵。(3)从微观层面提出了一种基于IDM协同换道的拥堵抑制方法。在T-CPS环境下,针对低速车引起的车流密度增加难以高效换道时,提出了基于IDM协同换道的拥堵抑制策略,通过协同换道策略引导低速车完成换道,减少了换道等待时间。通过高速公路下匝道等场景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新模型可以有效减少换道时间和平均行驶时间,能够抑制交通拥堵。(4)从宏观层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平均场效应的拥堵抑制方法。在低速车影响下,当不具备换道条件时,通过T-CPS环境下感知多个格点流量信息,提出了基于MF-LHM模型的拥堵抑制方法。通过对模型进行理论分析,获得了模型的线性稳定性判据和描述模型非线性车流传播特性的m Kd V方程。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多格点流量信息平均效应在抑制交通拥堵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从宏观层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边间隙的拥堵抑制方法。在低速车影响下,当具备换道条件时,通过T-CPS环境下感知邻近格点流量信息,提出了基于时延效应BGL-LHM模型的拥堵抑制方法。通过对模型进行理论分析,获得了模型的线性稳定性判据和描述模型非线性车流传播特性的m Kd V方程。仿真结果表明,当模型时延越大或车道偏离率较低时,模型更容易演化出交通拥堵,而抑制项权重系数能够有效地消除交通流中出现的交通拥堵。综上所述,论文从信息物理融合的角度研究了低速车影响的交通拥堵特征及抑制策略问题,基于信息作用机制,提出了考虑速度、位置及流量等信息的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低速车刺激下的拥堵抑制策略,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均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所得成果能更清楚的刻画低速车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机理,也可望为研究CPS视角下低速车引起的交通拥堵抑制提供指导,为道路通行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潘多涛[5](2019)在《克雷伯氏杆菌发酵甘油生产1,3-丙二醇过程的代谢分析与优化》文中研究指明生物经济的蓬勃发展对以生产生物质化学品为代表的生物炼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3-丙二醇(1,3-P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近30年来,生物法发酵甘油生产1,3-PD备受人们关注,其具有绿色环保、可再生及废弃物资源化等优势,但相比于传统的化学生产方法,仍不具有成本优势,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甘油转化率和生产强度仍然不理想。本文针对克雷伯氏杆菌发酵甘油生产1,3-PD的过程,通过数学建模分析对其代谢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预测发酵过程的动态行为,并提出优化控制策略,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将基因组尺度的通量平衡分析与胞外代谢物的动力学模型结合,构建了基于动态通量平衡分析的优化方法。经过计算分析获得了拓展的代谢途径,几个新增的重要节点包括:在二羟基丙酮(DHA)节点引入了能为系统提供更多还原当量的磷酸戊糖途径(PPP);在3-磷酸甘油酸(3PG)节点存在合成氨基酸的支路;在三羧酸循环(TCA)中的α-酮戊二酸节点引入谷氨酸以及其他氨基酸的合成代谢途径,构建了更完整的通路。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代谢途径中关键节点支路的动态通量分布与1,3-PD产率的关系:DHA进入磷酸戊糖途径的动态通量变化与1,3-PD产率呈正相关;TCA循环途径中通量变化与产率成正相关。此外,发现TCA循环通过α-酮戊二酸和半胱氨酸与其他代谢途径形成复杂的耦合关系,与1,3-PD的产率构成相关性;氨基酸合成代谢途径中,辅酶四氢叶酸构成的反馈循环会对TCA的通量变化产生干扰。其次,利用整体建模方法克服发酵过程模型的不确定性,提高了模型的预测性能。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对模型影响较大的参数作为整体建模的调节参数;经过对比选定适合的模型误差阈值,在可适范围内利用均匀采样方法生成尽可能多的等效参数集合,在并行计算的基础上开展整体建模的应用。结果显示,在连续发酵过程中,整体建模的预测值与实验测量值的平均相对误差由原来的11.90%降低为7.95%,显着优于常规单参数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模型预测能力。此外,分别确定了最优生产强度和产率以及对应的操作条件:在间歇过程中,最大生产强度为37.45 mmol·L-1·h-1、产率为0.70 mol·mol-1,对应的初始甘油浓度分别是1020 mmol·L-1和1070 mmol·L-1;在连续过程中,最大生产强度为93.94 mmol·L-1·h-1,对应的最佳操作条件是初始甘油浓度为780 mmol·L-1、稀释速率为0.23 h-1,而最优产率为0.68 mol·mol-1,对应的初始甘油浓度为880 mmol·L-1、稀释速率为 0.09 h-1。最后,通过数学函数连续性分析深入研究了单罐、双罐连续发酵的多稳态及振荡特性。在不同的初始甘油浓度或稀释速率下,系统均会出现多稳态现象,并通过双因素分析,得到多稳态出现的临界区域,该区域内部的稳态是不稳定的。之后,采用数学规划方法对双罐发酵过程中的两级稀释速率及初始甘油浓度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佳操作条件:初始甘油浓度为900 mmol·L-1,#1反应器的稀释速率为0.21 h-1,#2反应器的稀释速率为1.37 h-1。此外,基于反馈控制理论,设计优化了受残余甘油和产物1,3-PD浓度影响的稀释速率控制策略,可作为实践中连续培养的进料方案。控制稀释速率可提高产物浓度,同时极大地缩短了系统达到稳定所需的时间。在单罐和双罐发酵过程中,调整时间分别从77.82/53.66 h缩短到31.24/22.68 h,可显着降低发酵初期阶段甘油的损耗,同时提高了生产强度。综上所述,通过数学模拟对克雷伯氏杆菌的甘油代谢途径的深入分析,克服了模型的不确定性,提高了模型的预测能力,优化控制发酵过程,这些工作为提高1,3-PD的发酵生产性能提供了理论指导,具有潜在的实践应用价值。

徐毅诚[6](2019)在《组合代谢调控提高大肠杆菌对氨基苯甲酸产量》文中研究表明对氨基苯甲酸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药和染料的小分子芳香族化合物。近几年的材料学研究表明对氨基苯甲酸具有成为高强度共聚物单体的潜力,可应用于材料表面处理,赋予材料表面抗菌的特性。市面上的对氨基苯甲酸主要来自化工合成,其生产过程污染严重,对环保造成了较大压力。因此,对氨基苯甲酸及其衍生物的绿色生物合成是一种有潜力的生产策略。本研究以对氨基苯甲酸生物合成为目标,通过表达调控大肠杆菌对氨基苯甲酸合成酶系,构建和优化生产对氨基苯甲酸本甲酸的细胞工厂。通过对氨基苯甲酸合成酶系所涉及的pabA、pabB和pabC三个基因分别与低、中、高三种不同强度的组成型启动子进行组合,发现了对氨基苯甲酸积累量最高的表达组合;为了减少副产物酪氨酸的积累,对酪氨酸合成途径的分支酸变位酶/预苯酸脱氢酶(TyrA)进行了弱化调控,减少副产物积累的同时,显着提升了对氨基苯甲酸的积累量。最终在摇瓶发酵实验中取得了 0.67 g/L的对氨基苯甲酸产量。通过不同温度发酵实验,确定了对氨基苯甲酸的最适发酵温度。在5L发酵罐中进行分批补料发酵后获得了 6.4 g/L的对氨基苯甲酸产量,是目前报道的大肠杆菌生产对氨基苯甲酸的最高产量。另外根据文献报道,本研究尝试根据进化树发掘对氨基苯甲酸合成新途径,初步结果发现来自β变形杆菌属中2个基因可以转化莽草酸途径的3-脱氧-阿拉伯庚酮糖酸-7-磷酸合成对氨基苯甲酸。综上所述,本课题通过组合调控实验获得了目前有报道的的大肠杆菌生产对氨基苯甲酸的最高产量,同时,通过进化树分析验证了对氨基苯甲酸合成的新途径。相关研究将为进一步深入发掘大肠杆菌生产对氨基苯甲酸的潜力提供了研究基础和参考。

郑锦滨[7](2019)在《日本囊对虾高温胁迫响应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 Bate,1888)是我国重要的对虾养殖品种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日本囊对虾耐高温能力差、度夏死亡率高、养殖适温季节较短和养殖适温海域较窄等问题限制了日本囊对虾养殖面积的拓展和养殖总产量的增加,成为限制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全面了解日本囊对虾高温胁迫应答机制,一方面有利于拓展和深化对水生动物高温胁迫响应机制的认识,另一方面有助于指导制定有效的养殖管理策略以提高高温季节日本囊对虾的养殖成活率。然而,目前有关日本囊对虾响应高温胁迫的研究鲜有报道,其高温胁迫响应机制、度夏死亡率高的机理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日本囊对虾高温胁迫不同阶段的转录组和microRNA(miRNA)表达谱的分析,并结合热休克应答和抗氧化应答相关基因的发掘和功能分析,以及酶学和组织学等研究,聚焦高温胁迫下日本囊对虾热休克应答、抗氧化应答、免疫应答、物质和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以及氧化损伤和组织病理变化,探索了日本囊对虾对高温胁迫的应答机制和度夏死亡率较高的潜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日本囊对虾响应高温胁迫的转录组学研究通过比较转录组学分析了日本囊对虾在高温胁迫不同阶段肝胰腺和鳃组织基因表达模式变化。构建了日本囊对虾响应高温胁迫的差异基因表达谱,共获得95,763条unigene。高温胁迫3 h时,在肝胰腺和鳃组织中分别鉴定到301和1136个DEGs;高温胁迫96 h时,在肝胰腺和鳃组织中分别鉴定到443和1228个DEGs,并开展了数据深度挖掘和验证。首先,基于DEGs功能的表达谱变化分析表明,高温胁迫下日本囊对虾肝胰腺或鳃组织中多种热休克蛋白和抗氧化酶基因表达量呈上调趋势;相反,日本囊对虾肝胰腺或鳃组织中甲壳素、α-2巨球蛋白同系物、抗脂多糖因子、酚氧化酶原激活因子、酚氧化酶原b、C型凝集素和细胞粘附蛋白等诸多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在高温胁迫期间持续下调。其次,基于KEGG通路的表达谱变化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导致日本囊对虾肝胰腺糖代谢通路中的关键限速酶基因,包括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α-葡萄糖苷酶、糖原磷酸化酶等表达量显着降低;鳃组织中两大重要的产能代谢通路,即三羧酸循环和呼吸链氧化磷酸化通路中一些关键酶基因,如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c以及ATP合酶等表达量降低,预示着高温胁迫下日本囊对虾产能代谢受到抑制。推测高温胁迫导致的对虾免疫能力下降以及能源物质代谢和产能代谢受抑制是日本囊对虾度夏死亡率高的主要潜在原因。2.日本囊对虾高温胁迫下的microRNA表达谱分析除构建了差异基因表达谱外,论文还对高温胁迫下日本囊对虾肝胰腺和鳃组织中的miRNA表达谱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到26个已知的miRNA和53个新预测的miRNA,成熟miRNA长度主要集中在21~23 nts。筛选RPM>100的miRNA进行差异表达和功能分析,共获得15个高温胁迫下差异表达的miRNA。以日本囊对虾转录组为参考,对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和功能注释,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对虾miRNA可以通过调控细胞信号转导、抗应激响应、核糖体合成、转录、RNA加工、脂质代谢等诸多生物学过程参与机体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本研究还以WSSV基因组为参考进行对虾miRNA的靶基因预测,鉴定到30个具有潜在抗WSSV功能的对虾miRNA。3.高温胁迫下日本囊对虾的抗氧化应答和组织病理变化基于差异基因表达谱,重点筛选了日本囊对虾的抗氧化酶基因,进行了基因克隆和不同温度胁迫下的表达分析,并结合高温胁迫下机体的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和组织病理变化研究,阐述了日本囊对虾高温胁迫下的抗氧化应答和组织损伤。克隆了日本囊对虾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MjSeGpx)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jGSTMu)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二者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具有Se-Gpx和GSTMu家族典型的结构和功能域。MjSeGpx和MjGSTMu基因表达的组织分布表明,MjSeGpx和MjGSTMu在肝胰腺、鳃、血细胞、胃、肠道、心脏、肌肉和眼柄中均有表达,其中MjSeGpx在血细胞和肝胰腺中表达较高,MjGSTMu在肝胰腺中表达最高。高温胁迫下,肝胰腺和鳃组织中MjSeGpx和MjGSTMu基因表达量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32℃和34℃胁迫下,肝胰腺中MjSeGpx和MjGSTMu基因表达水平均在12 h达到峰值,鳃组织中MjSeGpx和MjGSTMu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于72 h和48 h达到峰值。同时,在32℃和34℃胁迫下,日本囊对虾肝胰腺和鳃组织中CAT活性均显着增大,活性增大的速度和峰值均与温度呈正相关趋势。此外,在34℃胁迫24 h时,日本囊对虾肝胰腺中MDA含量显着升高2.30倍,鳃组织中MDA含量在32℃和34℃胁迫6 h时虽有所升高,但仍维持在较低水平。对高温胁迫下日本囊对虾肝胰腺的组织病理变化观察发现,32℃和34℃胁迫24 h和48 h时,对虾肝胰腺出现肝小管肿胀、管腔畸形、相邻肝小管挤压、肝小管边界模糊等组织病理变化,胁迫温度越高、胁迫时间越长,症状越严重。4.日本囊对虾热休克蛋白和热休克因子基因的表达及功能研究热休克蛋白和热休克因子是一类最具代表性的高温胁迫响应因子。克隆了日本囊对虾热休克蛋白10(MjHSP10)和热休克因子(MjHSF1)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探讨了 MjHSP10和MjHSF1在机体热休克应答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推测的MjHSP10和MjHSF1氨基酸序列具备HSP10和HSF1家族的特征结构与功能序列。MjHSP10和MjHSF1基因表达的组织分布表明,MjHSP10和MjHSF1在日本囊对虾的肝胰腺、鳃、血细胞、胃、肠道、心脏、肌肉和眼柄等8个组织中均有表达。高温胁迫能显着诱导日本囊对虾肝胰腺和鳃组织中MjHSP1O、MjHSF1、MjHSP60、MjHSP70和MjHSP90基因表达量的增加,表达量上调水平与胁迫温度呈现正相关趋势。4种HSPs对高温胁迫的响应存在差异,MjHSP10、MjHSP60和MjHSP90基因的表达量在整个高温胁迫期间或大多数时间点均保持上调状态,而MjHSP70的表达量仅在少数时间点上调,且上调水平低于其他3种HSPs。此外,高温胁迫下MjHSF1表达水平的上调幅度较低,肝胰腺中MjHSF1仅在较长时间(48 h)胁迫下表达水平上调,鳃组织中MjHSF1仅在较高温度(34℃)胁迫下表达量增加。使用RNAi技术对MjHSF1进行沉默,注射dsMjHSF1 24 h和48 h后可显着抑制血细胞中MjHSF1基因的表达量,注射dsMjHSF1 48 h后,血细胞中MjHSP10基因表达量也显着降低,表明MjHSF1对MjHSP10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GST pull-down研究表明,MjHSP10与MjHSF1的DNA结合域存在相互作用,从而可能抑制MjHSF1的DNA结合活性。

王璨[8](2018)在《伺服驱动系统机械参数辨识与振荡抑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伺服驱动系统是工业自动化最为重要的控制和执行机构之一,在数控机床、机器人、航天军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国产伺服技术研发水平不断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增长迅速。伺服驱动越来越多需要响应机械的需求,如弹性连接、间隙、机器安全等等,这些问题所带来的技术难点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外商用伺服相应技术的研究均缺乏亮点。本论文针对驱动系统结构不确定及机械参数未知、机械谐振引起的安全性、间隙非线性等问题展开关键技术的研究,从而为研发更高性能伺服驱动产品提供新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对实现国产伺服技术的赶超及引领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首先,针对伺服驱动系统机械参数未知及结构不确定问题,本论文利用最小二乘技术辨识系统机械参数,并提出基于评价函数的系统结构辨识方法,从而实现伺服驱动系统机械参数与结构的双重辨识。分别建立单惯量与双惯量系统结构模型,根据最小二乘原理,辨识系统中惯量、阻尼、刚度等机械参数。然后,假定系统为双惯量结构,依据电机本体惯量的辨识结果建立评价函数,并确定负载系统结构,从而实现系统机械参数与结构的双重辨识,并为后续关键技术的研究提供准确的系统模型。然后,以双惯量弹性系统模型为被控对象,依次研究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控制、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以及显示模型预测(Explici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EMPC)-比例积分切换控制,从而抑制系统机械谐振并实现轴矩限幅控制。首先依据相同阻尼系数的极点配置法整定PI控制器参数,但有限的极点配置范围使得该方法并不能有效抑制机械谐振现象。在此基础上,研究MPC控制器并简化为半离线半在线计算的EMPC。为了拓展算法在伺服产品中的应用范围,首次提出EMPC-PI切换控制方法,以速度误差滞环作为切换条件,经实验验证,该算法在抑制机械谐振、实现轴矩限幅的同时,兼顾快速的动态响应。进一步,当传动装置中含有齿轮或者滚珠丝杠等部件时,会为系统引入间隙非线性。本文在速度环下分析间隙机理,并提出自适应轴矩补偿策略,从而抑制间隙。首先将间隙非线性建模为死区,并利用描述函数法对其进行机理分析,表明间隙的存在会等效降低轴刚度,同时降低系统谐振频率并加剧振荡幅值。然后,提出一种自适应轴矩补偿算法,通过反馈与补偿参数的设计,使系统等效为单惯量刚性系统,从而抑制间隙引起的振荡,并实现轴矩限幅控制。进一步结合负载惯量辨识技术来提高算法的自适应性。最后,将间隙在速度环的研究拓展到位置环,针对全闭环系统中的极限环振荡现象进行机理分析并提出抑制措施。利用描述函数法结合Nyquist稳定判据推导极限环频率表达式,并分析系统机械参数对极限环特性的影响。为了抑制极限环振荡,采用基于极点配置的线性状态反馈控制手段,将系统等效补偿为单惯量刚性系统,从而抑制极限环振荡。最终,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方法能够在不同工况下有效抑制极限环振荡。

李坤[9](2018)在《高氮原料厌氧发酵制取沼气的氨抑制调控方法及微生物学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厌氧消化制取沼气技术是畜禽粪便等高氮原料资源化、能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但高氮原料厌氧消化中常见的氨抑制问题大大降低了其整体性能。本文针对典型的高氮原料畜禽粪便和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中的氨抑制问题,结合高氮原料的理化特性,主要研究了调节C/N比、添加微量元素和氨吹脱等氨抑制调控方法对高氮原料厌氧消化特性的影响,并对厌氧消化体系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别是产甲烷菌群的迁移进行分析,探究了氨抑制发生及调控过程中产甲烷菌群的变化情况,以期解决氨抑制问题。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底物浓度为8 g VS L-1时,猪粪、牛粪、鸡粪、兔粪的比甲烷产量最高,分别为409.6、269.8、377.1和323.2 mL CH4 g-1VSadded。升高底物浓度导致甲烷产量、生物降解率以及甲烷产量占沼气总产气量的百分比下降。此外,高底物浓度降解产生大量氨氮等可溶性抑制物,抑制产甲烷菌活性,且因降低接种比,导致产气延滞期增长。(2)添加微量元素Se、Co可使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体系的有机负荷承载能力提高到3.0 g VS L-1d-1,比甲烷产率为0.486 L g-1 VSadded,对照为0.45 L g-1VSadded。添加Se、Co的厌氧反应器在5.0 g VS L-1d-1条件下运行133天后出现失稳现象,补加Mo、Ni无改善,补加Fe后产气和消化稳定性均恢复正常,表明Se、Co、Fe是餐厨垃圾高负荷率厌氧消化稳定运行所必须的微量元素。菌群分析结果表明,乙酸裂解菌是适宜条件下厌氧发酵体系中的优势菌。随着氨氮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升高,嗜氢产甲烷菌在餐厨垃圾中温厌氧发酵中的数量逐渐提高,说明嗜氢产甲烷菌对抑制物的耐受性高于乙酸裂解产甲烷菌。(3)添加烂苹果使鸡粪中温厌氧消化体系的有机负荷承载能力由2.4 g VS L-1d-1提高到4.8 g VS L-1d-1。鸡粪、猪粪单独厌氧发酵的最高有机负荷率为2.4 g VS L-1d-1,比甲烷产率分别为0.279和0.299 L g-1 VSadded。添加烂苹果后,在相同有机负荷率下,比甲烷产率分别为0.365和0.322 L g-1 VSadded。添加玉米秸秆后,比甲烷产率分别为0.251和0.301 L g-1 VSadded。有机负荷率升高到4.8 g VS L-1d-1后,以鸡粪、猪粪、鸡粪/烂苹果、猪粪/烂苹果为原料的反应器的比甲烷产率最高,分别为0.237、0.253、0.329和0.268 L g-1 VSadded。鸡粪/烂苹果反应器中甲烷八叠球菌科为古细菌菌群的优势菌,同时,嗜氢产甲烷菌的甲烷杆菌科呈现数量增加趋势。(4)鸡粪发酵液氨吹脱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氨去除率随吹脱温度和pH值的升高而升高。70℃和pH 11的氨吹脱条件下获得的氨去除率最高,经氨吹脱处理86.5 h后发酵液氨去除率达98.4%。一级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特征时长τ随吹脱的温度或pH值的降低而升高。脱氮效率E值随氨吹脱的温度或pH值的升高而升高。(5)在3 g VS L-1 d-1条件下,鸡粪单独连续厌氧发酵的比甲烷产率为0.163L g-11 VSadded。采用35℃、55℃及pH 10的发酵液氨吹脱处理没有提高鸡粪连续厌氧发酵的甲烷产量;采用70℃、pH 10的氨吹脱处理可使鸡粪厌氧消化体系的有机负荷承载能力由3 g VS L-1 d-1提高至9 g VS L-1 d-1,且获得较高的比甲烷产量(0.199 L g-1 VSadded)。该反应器的优势菌在厌氧消化过程中由甲烷八叠球菌科向耐受抑制作用更强的甲烷微菌目迁移,而其余反应器菌群中的优势菌因活性受到抑制而大量减少。本研究将批次试验和半连续厌氧消化试验相结合,采用多种氨抑制调控方法对高氮原料或发酵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调节C/N比、添加微量元素、发酵液氨吹脱三种方法均有效提高了畜禽粪便厌氧发酵的甲烷产量及运行稳定性,是较理想的缓解氨抑制的有效途径。

娄修俊[10](2017)在《无线多跳网可靠组播传送协议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有线和无线网络组播通信在传输层均使用UDP协议,但难以应对分组丢失和网络拥塞,无法提供传输可靠性保证。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关可靠组播传送协议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实现可靠组播的常用手段有反馈控制、拥塞控制、差错检测和恢复等。当前存在若干可靠组播传送协议,其中,IETF下属的可靠组播工作组RMT,于2009年在RFC 5740中提出了基于NACK的可靠组播传送协议NORM,该协议实现了FEC编码传输、NACK反馈修复、拥塞控制等优良的可靠机制,但是其对无线多跳网络的链路动态特性适应性较差。本文以该协议为研究基础,主要完成了编码块自适应传输和层级修复策略,具体工作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分析了NORM协议的运行机制,发现了其应用于无线多跳网环境中存在的缺陷。NORM协议采用FEC编码传输和NACK反馈修复相结合的机制来应对随机的分组丢失。利用拥塞控制机制来限制源端的发送速率,从而降低网络拥塞。但是其预设的固定冗余度传输可能浪费传输带宽或接收端无法完成分组解码,不能适应多变的无线网络环境。此外,NORM协议纯源端修复机制在组播节点过多、跳数过长时下可能带来修复时延的剧增、源节点处理负担过重等问题。其次,为了解决NORM协议的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NORM-adv协议。该协议采用了FEC编码块自适应传输机制,将主动修复PFEC与被动修复RFEC相结合。该机制在发送端利用接收端反馈的NACK消息估算全网的组播丢失率,以此调整当前周期被动发送的FEC分组和下一周期主发送的FEC分组数量,将有效减少接收端的反馈NACK消息,从而提升网络中的数据吞吐率。此外,本文设计出了一套底层路由协议无关的多级本地修复算法,充分利用组播树上游接收成员缓存的数据分组进行修复,无法修复时再向上一级节点发送请求,直至源端。最后,在Linux系统下开发了协议软件NORM-adv,搭建了真实的无线多跳组播网络,主要针对FEC编码自适应传输功能模块进行了实验。文中详细地介绍了实验平台、实验工具和测试方法。实验结果表明,NORM-adv协议能够根据网络状况自适应地调节修复包数量,无论是单跳还是多跳组播场景,实现自适应传输NORM-adv接收端在有用数据吞吐率和有用数据率方面均优于固定冗余度的NORM协议。

二、Multicast中的多级反馈抑制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ulticast中的多级反馈抑制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玉米秸秆瘤胃液发酵过程优化及微生物群落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对照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秸秆利用现状
        1.2.1 秸秆的利用方式
        1.2.2 木质纤维素的结构特征
        1.2.3 玉米秸秆的预处理技术
    1.3 反刍动物的消化过程
    1.4 瘤胃微生物的组成
        1.4.1 瘤胃细菌
        1.4.2 瘤胃厌氧真菌
        1.4.3 瘤胃原虫
    1.5 瘤胃微生物在生物质降解中的应用
        1.5.1 瘤胃液应用于不同底物发酵
        1.5.2 瘤胃液厌氧发酵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1.5.3 不同预处理和瘤胃液处理的联合应用
        1.5.4 用于废物转化的人工瘤胃系统开发
    1.6 研究目的与内容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图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 实验原料
        2.2.1 玉米秸秆
        2.2.2 瘤胃液
    2.3 实验方法
        2.3.1 玉米秸秆瘤胃液发酵效果
        2.3.2 多级瘤胃液发酵促进玉米秸秆降解
        2.3.3 瘤胃微生物体外循环利用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演替
        2.3.4 瘤胃液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在固相和液相中的分布及作用
    2.4 分析方法
        2.4.1 常规分析项目
        2.4.2 纤维素酶活的测定
        2.4.3 秸秆物理结构变化
        2.4.4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3 玉米秸秆瘤胃液发酵效果和作用机制
    3.1 底物固含量对发酵效果的影响
    3.2 瘤胃液发酵过程中纤维素酶活的变化
    3.3 瘤胃液发酵过程中玉米秸秆结构的变化
    3.4 小结
4 多级瘤胃液发酵促进玉米秸秆降解作用机制
    4.1 玉米秸秆多级瘤胃液发酵效果
    4.2 多级瘤胃液发酵过程中玉米秸秆的降解
    4.3 多级瘤胃液发酵过程中纤维素酶的作用
    4.4 小结
5 瘤胃微生物体外循环利用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演替
    5.1 瘤胃微生物循环利用过程中玉米秸秆的降解
    5.2 瘤胃微生物循环利用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演替
        5.2.1 样品基因组中DNA的提取与PCR扩增
        5.2.2 优化序列统计
        5.2.3 细菌群落丰度及多样性
        5.2.4 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
    5.3 小结
6 瘤胃液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在固相和液相中的分布及作用
    6.1 瘤胃微生物在发酵液相与固相中的分布特征
        6.1.1 优化序列长度分布及细菌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
        6.1.2 瘤胃液发酵液相与固相样品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
    6.2 发酵液相与发酵固相作为接种物的发酵效果
    6.3 瘤胃微生物再利用方式对纤维素酶活的影响
    6.4 瘤胃微生物再利用方式对菌体蛋白与NH4+-N浓度的影响
    6.5 瘤胃微生物再利用过程中的多样性分析
    6.6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博士在读期间成果清单
致谢

(2)用于数字对讲机的解调、音量调节及啸叫抑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及现状
        1.2.1 解调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音量调节的研究现状
        1.2.3 啸叫抑制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章节结构
第2章 用于数字对讲机的解调模块设计与实现
    2.1 引言
    2.2 数字对讲机的解调原理
        2.2.1 通信协议简介
        2.2.2 解调关键技术介绍
    2.3 解调模块的改进与实现
        2.3.1 解调模块总体设计
        2.3.2 抽取滤波部分的改进与实现
        2.3.3 符号同步算法的改进与实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用于数字对讲机的音量调节模块设计与实现
    3.1 引言
    3.2 音量自动控制算法设计
    3.3 语音活动检测
        3.3.1 常用的音频特征
        3.3.2 多特征语音活动检测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3.4 音量调整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用于数字对讲机的啸叫检测与抑制模块设计与实现
    4.1 引言
    4.2 声反馈抑制的关键技术
        4.2.1 反馈基本原理
        4.2.2 啸叫特性的计算
    4.3 啸叫检测与抑制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4.3.1 频域分析
        4.3.2 候选啸叫点的选择
        4.3.3 反馈检测
        4.3.4 检测算法的改进
        4.3.5 陷波器的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测试与结果分析
    5.1 测试环境介绍
    5.2 解调模块测试
    5.3 音量调节模块测试
    5.4 啸叫抑制模块测试
    5.5 本章小结
结论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用于脑电信号测量的接口专用集成电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多通道脑电信号测量接口电路整体方案设计
    2.1 引言
    2.2 脑电信号特征及其测量传感器电学特性
        2.2.1 脑电信号特征
        2.2.2 脑电信号传感器电极电学特性
    2.3 脑电信号测量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2.3.1 动态电极AE芯片整体设计及模块划分
        2.3.2 后级信号处理BE芯片整体设计及模块划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有源电极AE芯片电路的设计
    3.1 引言
    3.2 脑电信号EEG与传感器电极阻抗信号ETI的单电极测量
    3.3 ETI信号测量的表头驱动电路
    3.4 AE芯片输入仪表放大器
        3.4.1 仪表放大器理论基础
        3.4.2 输入仪表放大器的设计
        3.4.3 输入仪表放大器的仿真验证
    3.5 输出纹波滤波器
    3.6 可控增益放大器
        3.6.1 可控增益放大器的设计
        3.6.2 可控增益放大器的仿真验证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后级信号处理BE芯片电路的设计
    4.1 引言
    4.2 输入仪表放大器
        4.2.1 输入仪表放大器的设计
        4.2.2 输入仪表放大器的仿真验证
    4.3 多通道sigma-delta调制器
        4.3.1 sigma-delta调制器理论基础
        4.3.2 多通道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
        4.3.3 sigma-delta调制器的设计
        4.3.4 sigma-delta调制器的仿真验证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T-CPS下考虑低速车影响的交通拥堵特征分析及抑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速车对微观驾驶行为影响的研究
        1.2.2 低速车对宏观交通状态影响的研究
        1.2.3 现有交通拥堵抑制方法研究
        1.2.4 CPS与T-CPS相关研究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4.1 课题的提出
        1.4.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1.6 本章小结
2 低速车影响下的交通拥堵特征分析
    2.1 引言
    2.2 宏观交通流模型
    2.3 考虑低速车影响的Jiang-Wu-Zhu扩展模型
        2.3.1 扩展模型的提出
        2.3.2 数值仿真
    2.4 低速车影响下驾驶行为对宏观交通状态的影响分析
        2.4.1 车速离散现象与交通流参数的关系
        2.4.2 数值仿真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T-CPS下基于时延效应换道刺激的拥堵抑制方法
    3.1 引言
    3.2 考虑时延效应换道刺激的拥堵抑制方法
        3.2.1 低速车影响下慢车道车辆换道过程分析
        3.2.2 时延效应换道刺激拥堵抑制方法的提出
        3.2.3 线性稳定性分析
    3.3 数值仿真
        3.3.1 不同激进系数下快车道跟随车辆速度和加速度变化
        3.3.2 扰动在快车道车流中的传播
    3.4 本章小结
4 T-CPS下基于IDM模型协同换道的拥堵抑制策略
    4.1 引言
    4.2 低速车影响下基于IDM模型协同换道的拥堵抑制策略
        4.2.1 车辆协同协同行驶概述
        4.2.2 基于IDM的跟驰模型
        4.2.3 T-CPS下基于IDM模型协同换道的拥堵抑制策略
    4.3 仿真实验
        4.3.1 数值仿真实验
        4.3.2 模拟仿真实验
    4.4 本章小结
5 T-CPS下基于多格点平均效应的拥堵抑制方法
    5.1 引言
    5.2 考虑多格点平均效应的拥堵抑制方法
        5.2.1 多格点平均效应的拥堵抑制方法提出
        5.2.2 线性稳定性分析
        5.2.3 非线性分析
        5.2.4 数值仿真
    5.3 本章小结
6 T-CPS下基于时延效应双边间隙的拥堵抑制方法
    6.1 引言
    6.2 考虑时延效应双边间隙的拥堵抑制方法
        6.2.1 考虑时延效应双边间隙的拥堵抑制方法的提出
        6.2.2 线性稳定性分析
        6.2.3 非线性分析
        6.2.4 数值仿真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和创新点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5)克雷伯氏杆菌发酵甘油生产1,3-丙二醇过程的代谢分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1,3-丙二醇的生产
        1.2.1 化学法
        1.2.2 生物法
        1.2.3 发酵策略
    1.3 甘油代谢动力学
        1.3.1 系统生物学概述
        1.3.2 甘油代谢工程
        1.3.3 发酵过程建模
    1.4 模型分析与优化控制
        1.4.1 代谢通量分析
        1.4.2 通量平衡分析
        1.4.3 动态通量平衡分析
        1.4.4 整体建模
        1.4.5 分支分析
        1.4.6 优化控制
    1.5 研究思路
2 克雷伯氏杆菌发酵甘油过程的动态通量平衡分析
    2.1 引言
    2.2 方法
    2.3 代谢途径拓展总览
        2.3.1 底物过量条件下的动态通量分布
        2.3.2 底物限制条件下的动态通量分布
    2.4 关键节点通量对代谢的影响
        2.4.1 二羟基丙酮(DHA)节点通量对代谢的影响
        2.4.2 3-磷酸甘油酸(3PG)节点通量对代谢的影响
        2.4.3 三羧酸循环(TCA)通量对代谢的影响
    2.5 TCA中耦合途径对代谢的影响
        2.5.1 α-酮戊二酸(Akg)的耦合途径
        2.5.2 半胱氨酸(Cys)的耦合途径
    2.6 节点分支通量分配对代谢的影响
    2.7 本章小结
3 克雷伯氏杆菌发酵甘油产1,3-丙二醇过程的整体建模优化
    3.1 引言
    3.2 方法
        3.2.1 模型的来源
        3.2.2 整体建模等效参数的筛选
        3.2.3 优化方法
    3.3 结果
        3.3.1 参考参数的来源及特性
        3.3.2 等效参数集合的筛选
        3.3.3 等效参数的特性及预测性能分析
        3.3.4 发酵过程的优化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双反应器串联发酵过程的多稳态分析与优化控制
    4.1 引言
    4.2 方法
        4.2.1 模型的来源
        4.2.2 稳态参数分支分析
        4.2.3 操作条件优化
        4.2.4 优化控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单罐发酵过程的多稳态特性
        4.3.2 单罐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
        4.3.3 双罐串联发酵过程的多稳态特性
        4.3.4 双罐串联发酵过程的操作条件优化
        4.3.5 双罐串联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代谢网络反应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6)组合代谢调控提高大肠杆菌对氨基苯甲酸产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对氨基苯甲酸简介
    1.2 化工生产对氨基苯甲酸的过程
    1.3 生物法生产对氨基苯甲酸的研究进展进展
        1.3.1 概述
        1.3.2 大肠杆菌生产对氨基苯甲酸的研究进展
        1.3.3 酿酒酵母生产对氨基苯甲酸的研究进展
        1.3.4 谷氨酸棒杆菌生产对氨基苯甲酸的研宄进展
    1.4 微生物合成芳香族化合物
        1.4.1 莽草酸途径简介
        1.4.2 莽草酸途径的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1.5 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载体和引物
        2.1.2 主要生化试剂
        2.1.3 常用试剂配制
        2.1.4 其他试剂配制
        2.1.5 主要实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基因功能相似性预测
        2.2.2 分子生物学实验流程汇总
        2.2.3 PABA表达载体构建
        2.2.4 PABA表达用宿主细胞的构建与组合调控库构建
        2.2.5 E.coli AaroB细胞构建过程
        2.2.6 组合库摇瓶发酵、5L罐补料发酵与对氨基苯甲酸合成途径摇瓶验证
3 结果与讨论
    3.1 PABA表达载体构建
        3.1.1 构建pACYC184-P1/P2/P3-PABC-T7载体
        3.1.2 构建pACYC184-P1/P2/P3-PABC-T7-P1/P2/P3-PABB-T7等9个载体
        3.1.3 构建pACYC184-P1/P2/P3-PABC-T7-P1/P2/P3-PABB-T7-P1/P2/P3-PAB A-T7等27个载体
    3.2 组合调控预实验
    3.3 TYRA基因弱化调控
        3.3.1 TYRA弱化用P-target质粒sgRNAN20区段替换结果
        3.3.2 TYRA弱化调控结果和调控质粒对TYRA基因表达的影响
    3.4 组合调控库摇瓶发酵
    3.5 温度梯度实验
    3.6 5L罐发酵E. COLI PABA4和E.COLI PABA5
    3.7 对氨基苯甲酸合成新途径发掘与验证
        3.7.1 从进化树中筛选可能属于对氨基苯甲酸合成新途径的基因
        3.7.2 对氨基苯甲酸合成新途径功能验证
    3.8 讨论
4 结论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存在的问题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附录

(7)日本囊对虾高温胁迫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日本囊对虾简介
        1.1.1 日本囊对虾生物学特性
        1.1.2 日本囊对虾养殖产业现状
    1.2 水温对对虾的影响
        1.2.1 水温对对虾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1.2.2 水温对对虾发育的影响
        1.2.3 水温对对虾生殖的影响
        1.2.4 水温对对虾免疫应答的影响
        1.2.5 水温对对虾行为的影响
    1.3 水生动物高温胁迫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1.3.1 热休克因子-热休克蛋白调控途径
        1.3.2 抗氧化系统
        1.3.3 物质和能量代谢调节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日本囊对虾响应高温胁迫的转录组学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试剂
        2.1.3 试剂配方
        2.1.4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高温胁迫实验和采样
        2.2.2 RNA提取及质量检测
        2.2.3 mRNA文库构建、质控及测序
        2.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2.2.5 荧光定量PCR验证差异表达基因
    2.3 结果
        2.3.1 测序数据统计
        2.3.2 转录组组装与比对结果
        2.3.3 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
        2.3.4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和通路分析
        2.3.5 差异表达基因的聚类分析
        2.3.6 转录组数据的验证
    2.4 讨论
        2.4.1 转录组测序质量和功能注释分析
        2.4.2 高温胁迫对日本囊对虾免疫功能的影响
        2.4.3 高温胁迫下日本囊对虾的抗氧化和热休克应答
        2.4.4 高温胁迫对日本囊对虾物质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2.5 结论
第三章 日本囊对虾高温胁迫下的microRNA表达谱分析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动物
        3.1.2 主要试剂
        3.1.3 试剂配方
        3.1.4 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高温胁迫实验和采样
        3.2.2 RNA提取及质量检测
        3.2.3 Small RNA文库构建、质控及测序
        3.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3.2.5 荧光定量PCR验证差异表达miRNA
    3.3 结果
        3.3.1 测序数据统计
        3.3.2 miRNA鉴定
        3.3.3 差异表达miRNA鉴定
        3.3.4 靶基因预测和功能注释
        3.3.5 差异表达miRNA的验证
    3.4 讨论
        3.4.1 日本囊对虾miRNA的鉴定与发掘
        3.4.2 日本囊对虾高温胁迫响应miRNA的筛选
        3.4.3 日本囊对虾高温胁迫响应miRNA的功能分析
        3.4.4 抗白斑综合征病毒miRNA的挖掘
    3.5 结论
第四章 高温胁迫下日本囊对虾的抗氧化应答和组织病理变化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动物
        4.1.2 主要试剂
        4.1.3 试剂配方
        4.1.4 主要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高温胁迫实验和采样
        4.2.2 日本囊对虾MjSeGpx和MjGSTMu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4.2.3 荧光定量PCR
        4.2.4 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检测
        4.2.5 组织病理学分析
    4.3 结果
        4.3.1 日本囊对虾MjSeGpx和MjGSTMu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4.3.2 日本囊对虾MjSeGpx和MjGSTMu基因表达的组织分布
        4.3.3 日本囊对虾MjSeGpx和MjGSTMu在高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
        4.3.4 高温胁迫下日本囊对虾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变化
        4.3.5 高温胁迫下日本囊对虾肝胰腺组织病理变化
    4.4 讨论
        4.4.1 日本囊对虾MjSeGpx和MjGSTMu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4.4.2 日本囊对虾高温胁迫下的氧化损伤和抗氧化应答
        4.4.3 日本囊对虾高温胁迫下的组织病理变化
    4.5 结论
第五章 日本囊对虾热休克蛋白和热休克因子基因的表达及功能研究
    5.1 实验材料
        5.1.1 实验动物
        5.1.2 主要试剂
        5.1.3 试剂配方
        5.1.4 主要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高温胁迫实验和采样
        5.2.2 日本囊对虾MjHSP10和MjHSF1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5.2.3 荧光定量PCR
        5.2.4 日本囊对虾MjHSP10和MjHSF1间的蛋白互作分析
        5.2.5 日本囊对虾MjHSF1沉默对MjHSP10基因表达的影响
    5.3 结果
        5.3.1 日本囊对虾MjHSP10和MjHSF1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5.3.2 日本囊对虾MjHSP10和MjHSF1基因表达的组织分布
        5.3.3 不同温度胁迫下日本囊对虾HSPs和MjHSF1的表达模式
        5.3.4 日本囊对虾MjHSP10和MjHSF1间的蛋白互作分析
        5.3.5 日本囊对虾MjHSF1沉默后MjHSP10基因的表达变化
    5.4 讨论
        5.4.1 日本囊对虾MjHsP10和MjHSF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5.4.2 日本囊对虾MjHSPIO和MjHSF1间的相互作用
    5.5 结论
结语
    主要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参与的项目和成果
致谢
附录

(8)伺服驱动系统机械参数辨识与振荡抑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课题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系统辨识策略研究现状
        1.2.2 机械谐振抑制及轴矩限幅控制研究现状
        1.2.3 间隙非线性分析及补偿策略研究现状
        1.2.4 全闭环系统中的极限环机理分析与抑制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伺服驱动系统机械参数与结构辨识
    2.1 引言
    2.2 伺服驱动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2.2.1 单惯量刚性系统建模
        2.2.2 双惯量弹性系统建模
    2.3 系统机械参数辨识
        2.3.1 递推最小二乘原理
        2.3.2 单惯量系统的机械参数辨识原理
        2.3.3 双惯量系统的机械参数辨识原理
    2.4 系统模型结构辨识
    2.5 驱动系统辨识实验验证
        2.5.1 对拖实验平台
        2.5.2 参数辨识算法的计算时间测试
        2.5.3 驱动系统辨识实验结果及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惯量系统机械谐振抑制及轴矩限幅控制
    3.1 引言
    3.2 基于极点配置法的PI控制器参数优化
    3.3 模型预测控制MPC策略
        3.3.1 MPC在线计算原理
        3.3.2 EMPC半离线半在线计算原理
        3.3.3 轴矩限幅的制约条件
    3.4 EMPC-PI切换控制器的设计
        3.4.1 DSP数据存储空间测试
        3.4.2 切换条件的设计
    3.5 谐振抑制及轴矩限幅控制实验验证
        3.5.1 谐振实验平台
        3.5.2 工程法设计PI控制实验结果及分析
        3.5.3 极点配置法优化的PI控制实验结果及分析
        3.5.4 EMPC-PI控制效果及鲁棒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间隙非线性振荡机理分析及补偿
    4.1 引言
    4.2 含间隙非线性的双惯量系统模型建立
        4.2.1 间隙非线性建模
        4.2.2 含间隙双惯量系统建模
    4.3 间隙非线性振荡的机理分析
    4.4 自适应轴矩补偿算法
        4.4.1 低通滤波器的改进
        4.4.2 轴矩补偿策略参数的设计
        4.4.3 自适应性分析
    4.5 自适应轴矩补偿策略实验验证
        4.5.1 间隙实验平台
        4.5.2 陷波滤波器实验结果及分析
        4.5.3 自适应轴矩补偿策略实验结果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闭环系统中极限环振荡机理分析及抑制
    5.1 引言
    5.2 半闭环与全闭环控制结构分析
        5.2.1 半闭环控制结构特征
        5.2.2 全闭环控制结构特征
    5.3 极限环振荡的机理分析
        5.3.1 极限环频率推导
        5.3.2 系统参数对极限环的影响
    5.4 基于状态反馈控制的极限环抑制策略
        5.4.1 状态反馈控制结构
        5.4.2 状态反馈系数设计
        5.4.3 状态反馈策略仿真分析
    5.5 极限环机理分析及抑制实验验证
        5.5.1 极限环特性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5.5.2 极限环抑制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高氮原料厌氧发酵制取沼气的氨抑制调控方法及微生物学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沼气发展现状
        1.1.2 高氮原料利用现状
    1.2 厌氧发酵原理
        1.2.1 水解阶段
        1.2.2 产酸阶段
        1.2.3 产氢产乙酸阶段
        1.2.4 产甲烷阶段
        1.2.5 产甲烷菌与非产甲烷菌的相互作用
    1.3 厌氧发酵氨抑制机理研究
        1.3.1 高氮原料厌氧发酵中氨氮的来源
        1.3.2 氨抑制机理
        1.3.3 氨抑制影响因素
    1.4 氨抑制调控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调节C/N比
        1.4.2 添加微量元素
        1.4.3 氨吹脱
        1.4.4 菌种驯化
        1.4.5 离子交换
        1.4.6 原料及发酵液稀释
        1.4.7 其他脱氮方法
    1.5 厌氧发酵动力学研究
    1.6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氮原料厌氧消化产沼气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原料与接种物
        2.2.2 试验设计
        2.2.3 分析测试方法
        2.2.4 数据分析
        2.2.5 动力学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畜禽粪便产甲烷潜力测试结果
        2.3.2 餐厨垃圾产甲烷潜力测试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添加微量元素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原料与接种物
        3.2.2 试验方案
        3.2.3 分析测试方法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餐厨垃圾单独发酵厌氧消化特性研究
        3.3.2 添加微量元素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特性的影响
        3.3.3 微量元素对系统恢复产气的影响
        3.3.4 微生物群落的种群结构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畜禽粪便与玉米秸秆或烂苹果混合发酵的厌氧消化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原料与接种物
        4.2.2 试验方案
        4.2.3 分析测试方法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畜禽粪便与玉米秸秆或烂苹果批次混合厌氧发酵结果
        4.3.2 畜禽粪便与玉米秸秆或烂苹果半连续混合厌氧发酵试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鸡粪发酵液氨吹脱影响因素及工艺条件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原料与接种物
        5.2.2 脱氮反应器及批次脱氮试验
        5.2.3 试验设计
        5.2.4 分析测试方法
        5.2.5 模型拟合与计算
        5.2.6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鸡粪半连续厌氧消化结果
        5.3.2 批次脱氮结果
        5.3.3 脱氮反应器中的氮平衡
        5.3.4 特征时长τ
        5.3.5 脱氮效率
        5.3.6 水解试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氨吹脱处理对鸡粪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及微生物学机理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原料与接种物
        6.2.2 发酵装置及脱氮反应器
        6.2.3 试验设计
        6.2.4 分析测试方法
        6.2.5 DNA提取与高通量测序试验
        6.2.6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阶段1:鸡粪半连续稳定厌氧沼气发酵
        6.3.2 阶段2:氨吹脱处理下的鸡粪半连续厌氧沼气发酵
        6.3.3 微生物群落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无线多跳网可靠组播传送协议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无线多跳网络简介
        1.1.2 可靠组播传送协议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可靠组播传送协议的分类
        1.2.2 可靠组播应用的分类
        1.2.3 可靠组播传送协议的设计原则
    1.3 本文研究的动机与创新
        1.3.1 本文研究的动机与出发点
        1.3.2 本文主要创新与贡献
    1.4 本文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可靠组播传送协议及其关键技术
    2.1 可靠组播传送技术介绍
        2.1.1 自动重传请求技术ARQ
        2.1.2 前向纠错编码技术FEC
    2.2 典型可靠组播传送协议
        2.2.1 前摄恢复类型
        2.2.2 反应恢复类型
        2.2.3 典型可靠组播传送协议特性对比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可靠组播传送协议NORM的相关研究
    3.1 NORM协议概览
    3.2 NORM协议消息类型
        3.2.1 NORM发送者消息
        3.2.2 NORM接收者消息
    3.3 FEC编码传输的实现原理
    3.4 NORM反馈修复机制的实现原理
        3.4.1 NORM接收者NACK抑制和NACK积累
        3.4.2 NORM发送者NACK收集和修复
        3.4.3 NORM反馈修复时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优化的可靠组播传送协议NORM-adv设计与实现
    4.1 基于FEC的编码块自适应传输
        4.1.1 FEC编码块自适应传输整体方案设计
        4.1.2 自适应冗余度调整算法设计
    4.2 可靠组播层级修复系统设计
        4.2.1 多级本地修复整体方案设计
        4.2.2 多级本地修复算法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NORM-adv协议实验分析
    5.1 NORM-adv实验平台
        5.1.1 NORM-adv实验硬件平台
        5.1.2 NORM-adv实验软件平台
        5.1.3 NORM_adv实验平台工具介绍
        5.1.4 NORM-adv实验平台搭建
    5.2 NORM-adv协议功能验证与性能测试
        5.2.1 NORM-adv协议性能评估参数
        5.2.2 NORM-adv实验节点配置
        5.2.3 NORM-adv协议自适应功能验证
        5.2.4 NORM与NORM-adv协议性能对比
        5.2.5 组播跳数对可靠组播传输协议性能的影响
        5.2.6 初始冗余度对可靠组播传送协议性能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的全文总结
    6.2 后续的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附件

四、Multicast中的多级反馈抑制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玉米秸秆瘤胃液发酵过程优化及微生物群落变化研究[D]. 李藩.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2]用于数字对讲机的解调、音量调节及啸叫抑制技术研究[D]. 李娜.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3]用于脑电信号测量的接口专用集成电路设计[D]. 陶熔铸.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4]T-CPS下考虑低速车影响的交通拥堵特征分析及抑制策略研究[D]. 周召敏. 重庆大学, 2020(02)
  • [5]克雷伯氏杆菌发酵甘油生产1,3-丙二醇过程的代谢分析与优化[D]. 潘多涛.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6]组合代谢调控提高大肠杆菌对氨基苯甲酸产量[D]. 徐毅诚.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8)
  • [7]日本囊对虾高温胁迫响应机制研究[D]. 郑锦滨. 厦门大学, 2019(08)
  • [8]伺服驱动系统机械参数辨识与振荡抑制技术研究[D]. 王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 [9]高氮原料厌氧发酵制取沼气的氨抑制调控方法及微生物学机理研究[D]. 李坤.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10]无线多跳网可靠组播传送协议研究与实现[D]. 娄修俊.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组播中的多级反馈抑制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