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1例(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李泓霖,向思捷,苗诚,李春洁,韩波[1](2021)在《颊部外周型牙源性角化囊肿2例》文中提出外周型牙源性角化囊肿十分罕见,位于颊部软组织内的外周型牙源性角化囊肿更为罕见。本文报道2例颊部软组织内的外周型牙源性角化囊肿,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
张林娜[2](2021)在《485例颌骨囊肿临床病例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按照最新2017年WHO颌骨囊肿病理分类,统计分析本院近五年来收治485例的颌骨囊肿的病理类型、发病特点、治疗方式以及预后情况,对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借鉴及指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颌骨囊肿病例485例,统计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病变部位、病理类型、治疗方式,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并记录预后情况,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疾病发生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在本研究的485例病例资料中,最常见者为根尖囊肿(62.06%),其次为含牙囊肿(27.01%),第三为角化囊肿(5.98%)。男女比为1.30:1,患者年龄范围6~84岁,平均年龄(41.14±19.48)岁,高发年龄段为40~49岁,占19.97%,单发性病变占95.62%,病变最常见的部位为上颌前牙区,其次为下颌后牙区,其中根尖囊肿和含牙囊肿最多见于上颌前牙区,角化囊肿最多见于下颌后牙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局部膨隆伴疼痛不适症状,其次表现为无痛性膨隆。颌骨囊肿的手术治疗方式最多采用囊肿刮治,其次为开窗减压术(包括开窗后二期刮治术)及颌骨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时间3~36个月,随访445例,随访率91.75%,复发23例,复发率5.17%,其中包括根尖囊肿复发17例,含牙囊肿复发1例,角化囊肿复发5例,其他类型囊肿术后未见复发。结论:1.颌骨囊肿发生具有性别差异,多发生于男性,发病年龄范围较广泛,中年期为高峰期;2.颌骨囊肿多为单发性病变,具有部位差异,上颌多于下颌,最好发于上颌骨前牙区,其次为下颌骨后牙区,不同类型的囊肿有各自特定的好发部位;3.颌骨囊肿的临床表现多样,炎症性囊肿一般出现明显感染等不适症状,发育性囊肿多隐匿,常表现为局部无症状性膨隆;4.颌骨囊肿手术治疗方法多样,刮治术为最常用的方式,其次为开窗减压术,不同的治疗方式其愈后存在差异,开窗减压术术后复发率低于单纯的刮治术;不同病理类型其愈后也存在差异,角化囊肿术后复发率高于其他类型囊肿。
马胜男[3](2021)在《同期联合GBR技术修复颌骨囊肿摘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应用i CATVision软件,测量颌骨囊肿摘除同期行GBR与单纯行颌骨囊肿摘除术的患者术后不同阶段的CBCT数据在骨缺损区的体积及密度,评价其成骨效果,为颌骨囊肿摘除术后是否同期行GBR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01月01日至2020年06月01日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术后病理诊断为颌骨囊肿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共75例,其中颌骨囊肿摘除术同期行GBR者27例,单纯行颌骨囊肿摘除术者48例,分别记为植骨组与摘除组。应用i CATVision软件分别观察、测量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3、6、12个月骨缺损区在CBCT中的体积及密度,计算骨生成率,并使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评价术后不同时期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研究结果:1、植骨组在术后3、6、12个月骨缺损区骨生成率均高于摘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值植骨组在术后即刻、术后3、6、12个月也均高于摘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植骨组骨密度均高于周围正常骨密度,摘除组骨密度均低于周围正常骨密度。2、囊腔直径≤1.5 cm者,两组术后12个月骨缺损区骨生成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囊腔直径>1.5cm者,植骨组术后12个月骨缺损区骨生成率高于摘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术后骨壁缺损类型为颊舌侧者骨缺损区骨生成率总体上低于骨壁缺损类型为颊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植骨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81%,摘除组为6.2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植骨组复发率为3.70%,摘除组为4.17%,两组患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行颌骨囊肿摘除术,同期联合GBR技术可以加快骨缺损区组织愈合速度,维持足够的空间结构,最大程度的保存颌骨的外形和功能,为术后牙列缺损的修复,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牛志兴[4](2020)在《成釉细胞源性肿瘤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局部侵袭和易复发是成釉细胞源性肿瘤临床特征,其中部分肿瘤可发生恶变及转移,但其相关的发病和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为临床诊断及治疗造成很大的困难。本文拟就成釉细胞源性肿瘤的临床、影像及分子病理特征进行总结及研究,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系统性回顾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0月-2019年10月口腔颌面外科收治并经过手术治疗和明确病理诊断的2064例颌骨病变病例,分析颌骨病变及成釉细胞源性肿瘤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对其中的288例成釉细胞瘤、5例转移性成釉细胞瘤、15例成釉细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288例成釉细胞瘤不同手术方式的复发率,收集31例成釉细胞瘤、5例转移性成釉细胞瘤、15例成釉细胞癌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化、PCR及DNA测序对其分子病理特征进行研究。并采用CT值对颌骨囊、实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进行研究,评价CT值对鉴别颌骨囊、实性病变的临床价值,从而为成釉细胞源性肿瘤的术前诊断提供帮助。结果:在2064例颌骨病变中,男性1161例,女性903例,年龄范围在6~88岁之间。成釉细胞源性肿瘤总计413例(20%),其中成釉细胞瘤386例(93.5%),其次是成釉细胞癌15例(3.6%),转移性成釉细胞瘤5例(1.2%),成釉细胞纤维瘤7例(1.7%);在手术治疗的288例成釉细胞瘤病例中,开窗减压术58例,复发36例,刮治术71例,复发29例,摘除术101例,复发84例,截骨术58例,复发10例。在我们检测的31例成釉细胞瘤样本中,BRAF-V600E突变20例,未突变11例,性别、年龄、部位和肿瘤结构分别经组内卡方检验比较,尚不能认为这些参数与BRAF-V600E的阳性率有差别,但复发病例的BRAF-V600E的阳性率与无复发病例具有显着性差异(χ2=8.952,P=0.007),且经单侧Fisher精确检验,P=0.003,可认为复发病例的BRAF-V600E突变率高于无复发病例;转移性成釉细胞瘤患者的原发灶与经典型成釉细胞瘤颌骨破坏影像无明显差别,CT和MRI显示转移灶具有良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颌面部原发灶成釉细胞瘤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AE1,AE3,CK56,CD56,P63 呈阳性表达,TTF-1,S-100,SATB2呈阴性表达,肺部转移灶AE1,AE3,CK56,CD56,P63呈阳性表达,TTF-1,S-100,SATB2呈阴性表达;成釉细胞癌颌面部X线影像学特点表现为:颌骨病变区界限不清,边缘不整齐,溶骨性破坏,可穿破骨皮质浸润生长,颌骨内可见小囊样低密度影,增强CT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成釉细胞癌对CK,P63,Ki-67呈阳性表达,且继发型的Ki-67指数比原发型更高。病理学特征表现为分化不良、细胞异型和核分裂增加。经CT检查的59例成颌骨病变中,囊性型28例,实性型31例,囊性病变增强前CT值为(34.56±11.54)HU,增强后CT值(38.11±12.59)HU,P=0.157,增强前后CT值变化无显着差异。实性病变增强前CT值为(46.58±14.62)HU,增强后CT值(68.63±18.89)HU,P<0.001,增强前后CT值变化有显着差异。结论:这些病变的发病率可因年龄、性别和部位的差异而不同,颌骨恶性肿瘤发病的低龄化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成釉细胞瘤术后复发率以摘除术最高,截骨术最低,并且复发率与成釉细胞瘤的BRAF-V600E突变率显着相关。转移性成釉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征均显示了良性肿瘤的特征,通过对转移性成釉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可为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有助于解释其转移的原因。成釉细胞癌的侵袭能力比良性成釉细胞瘤更强,原发型比继发型骨破坏能力更大。临床特征、影像和病理学特征三者结合可有助于提高成釉细胞瘤、转移性成釉细胞瘤、成釉细胞癌的诊断成功率,分子诊断及靶向药物治疗可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展望。CT值对于鉴别囊、实性颌骨病变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增强CT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可为成釉细胞源性肿瘤的术前诊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韩乐[5](2020)在《OPG、RANKL、RANK蛋白在颌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 的]探讨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RANK)与其唯一配体即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在颌骨骨肉瘤组织的表达情况,分析OPG/RANKL/RANK信号轴在颌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其与颌骨骨肉瘤转移的关联性,以期为颌骨骨肉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 法](1)标本收集:选取术后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颌骨骨肉瘤石蜡包埋标本32例(其中发生转移11例,未发生转移21例)以及牙源性角化囊肿石蜡包埋标本10例(牙源性角化囊肿可造成颌骨骨质明显损坏,并呈浸润性生长的生物学行为,具有显着的复发性和癌变能力,因而其与一般的颌骨囊肿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故选取其作为对照组)。(2)实验分组:对纳入的实验组颌骨骨肉瘤和对照组牙源性角化囊肿进行常规病理切片,将病例标本分为:①颌骨骨肉瘤发生转移组;②颌骨骨肉瘤未发生转移组;③牙源性角化囊肿组。(3)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免疫组化法观察颌骨骨肉瘤组织切片中破骨细胞的形态及分布。(4)免疫组化法(IHC)分别检测OPG、RANKL、RANK在颌骨骨肉瘤发生转移组、颌骨骨肉瘤未发生转移组和牙源性角化囊肿组中的表达情况。(5)结果判读: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个视野,本实验免疫组化结果采用免疫反应积分法(Immunoreactive Score,IRS)进行判读,即染色强度(Staining Intensity,SI):无着色为0分,淡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棕褐色为3分;阳性细胞百分比(Percentage of Positive Cells,PP):阴性为 0 分,1%-25%为 1 分,26%-50%为 2 分,51%-75%为 3 分,>75%为 4 分;IRS=SI*PP,IRS 等于 0 分为阴性(-),IRS等于1-4分为弱阳性(+),IRS等于5-8分为阳性(++),IRS等于9-12分为强阳性(+++)。(6)数据处理:采用SPSS 23.0软件对所得数据(OPG、RANKL和RANK蛋白表达情况)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中多个独立样本的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等级相关性采用Spearman非参数相关性分析,取假设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 果](1)TRAP染色结果显示:颌骨骨肉瘤组织中存在较多破骨细胞,染色阳性区表现为酒红色或深紫红色,破骨细胞分布密集,形态呈多边形、大小不一,胞内有多个细胞核。(2)OP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显示:OPG蛋白的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外基质中。三组中OPG的表达强度存在差异(P<0.05):颌骨骨肉瘤发生转移组中OPG表达强度和牙源性角化囊肿组织中的OPG表达强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颌骨骨肉瘤未发生转移组中OPG表达强度高于牙源性角化囊肿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颌骨骨肉瘤未发生转移组中OPG的表达强度高于发生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RANKL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显示:RANKL蛋白的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中。三组中RANKL的表达强度存在差异(P<0.05):颌骨骨肉瘤发生转移组中RANKL表达强度高于牙源性角化囊肿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颌骨骨肉瘤未发生转移组中RANKL表达强度高于牙源性角化囊肿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颌骨骨肉瘤发生转移组中RANKL的表达强度高于未发生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RAN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显示:RANK蛋白的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中。三组中RANK的表达强度存在差异(P<0.05):颌骨骨肉瘤发生转移组中RANK表达强度高于牙源性角化囊肿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颌骨骨肉瘤未发生转移组中RANK表达强度高于牙源性角化囊肿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颌骨骨肉瘤发生转移组RANK中的表达强度高于未发生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颌骨骨肉瘤发生转移组中OPG、RANKL、RANK的表达强度相关性分析:OPG与RANKL间不存在相关性关系(P=0.053>0.05);OPG与RANK之间也不存在相关性关系(P=0.079>0.05);而RANKL与RANK之间相关性显着且存在正相关性关系(rs=0.980,P<0.001)。(6)颌骨骨肉瘤未发生转移组中OPG、RANKL、RANK的表达强度相关性分析:OPG与RANKL之间相关性显着且存在负相关性关系(rs=-0.771,P<0.001);OPG与RANK之间相关性显着且存在负相关性关系(rs=-0.841,P<0.001);RANKL与RANK两者之间相关性显着且存在正相关性关系(rs=0.862,P<0.001)。(7)牙源性角化囊肿组中OPG、RANKL、RANK的表达强度相关性分析:OPG与RANKL之间相关性显着且存在负相关性关系(rs=-0.75,P=0.012<0.05);OPG与RANK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关系(P=0.052>0.05);RANKL与RANK两者之间相关性显着且存在正相关性关系(rs=0.882,P=0.001<0.05)。[结论](1)颌骨骨肉瘤组织中存在较多破骨细胞且分化活跃,与颌骨的吸收破坏有关。(2)在颌骨骨肉瘤组织中能检测出OPG、RANKL、RANK的表达,且RANKL、RANK在颌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牙源性角化囊肿组织。(3)在颌骨骨肉瘤发生转移时RANKL、RANK的表达水平显着增强。(4)颌骨骨肉瘤组织中RANKL与RANK两种蛋白的表达水平存在正相关性关系。(5)OPG/RANKL/RANK信号轴参与了颌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过程。
刘轶芳[6](2020)在《245例颌骨良恶性肿瘤的CT影像学特征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评估64排螺旋CT对颌骨良恶性肿瘤的评价和鉴别诊断价值,及其对原发颌骨骨肉瘤的诊断价值。研究人群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就诊并行术前CT检查、且经病理学证实的颌骨肿瘤患者共245例,其中男性146例、女性99例。良性肿瘤组101例、恶性肿瘤组204例,其中恶性组中又包括颌骨原发性骨肉瘤患者60例。对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患者性别、年龄)及CT影像资料(病灶部位、大小、形态、病灶密度、强化程度、骨皮质破坏、瘤骨、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研究结果研究纳入的245例颌骨肿瘤患者中,恶性组患者平均年龄显着大于良性组患者(P<0.01)。发生于上下颌骨的例数相当(上颌骨124例,下颌骨120例,同时发生于上下颌骨1例)。颌骨良性肿瘤病理类型共11种,成釉细胞瘤最多见,颌骨恶性肿瘤病理类型共19种,骨肉瘤最多见。恶性组肿瘤大于良性组(P<0.01),恶性组肿瘤平扫CT值高于良性组(P<0.01)。病灶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晰、周围组织受累等影像表现更常见于恶性肿瘤。良恶性肿瘤均可见骨质破坏。恶性组颈部淋巴结转移23例。在60例原发性颌骨骨肉瘤病例中,包括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17~75岁,平均41.68±15.12岁。发病部位上下颌骨相当(上颌骨29例;下颌骨31例)。增强后病灶强化明显(平均CT值增加47.18±19.13Hu),伴有瘤骨形成44例、骨皮质破坏52例、骨膜反应49例、周围软组织肿块53例。本组病例中有淋巴结转移12例,有淋巴结转移的骨肉瘤病灶的CT值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研究结论CT对于颌骨良恶性肿瘤的具有良好的形态学评价价值。颌骨恶性肿瘤在CT影像上可有病灶更大、密度更高、相对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晰、周围组织更易受累等表现,可区别于颌骨良性肿瘤。颌骨原发性骨肉瘤主要CT影像表现以瘤骨形成为特征,并普遍具有骨质破坏、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等表现。螺旋CT对于原发性颌骨骨肉瘤具有良好的诊断能力。
刘帆[7](2020)在《少见的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文中指出目的:通过1例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evoid basal cell carcinoma syndrome,NBCCS,又称Gorlin-Goltz综合征)病例报道,并对我国文献中报道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从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道在我科门诊诊治的1例Gorlin-Goltz综合征病例,并检索万方医学网(1998-2020年)、中国知网(1979-2020年)关于Gorlin-Goltz综合征发表于国内病例,统计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等。结果:本文报道了1例我科门诊诊治的Gorlin-Goltz综合征病例。52岁女性患者头面部多发褐色皮疹18余年,皮疹组织病理:基底细胞癌。既往因下颌骨囊肿行手术治疗,病理为表皮样囊肿。结合临床表现、既往病史及组织病理等诊断为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本文通过回顾分析近40年国内文献报道的24例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及我科诊治的1例,总结有以下特点: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好发于中老年人;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基底细胞癌、牙源性角化囊肿、掌跖点状凹陷等;目前暂无统一治疗方案,多为个体化治疗。结论: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的诊断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同时需要皮肤科、口腔科、病理科等多个学科的共同参与,做到早诊断。
余萍[8](2020)在《常见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的锥形束CT影像学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口腔颌骨内好发囊肿及肿瘤,其发生多与牙源性组织相关,这些成牙组织多产生两种类型的良性实体:牙源性囊肿和牙源性肿瘤。牙源性囊肿中最为常见的为根尖周囊肿、含牙囊肿和牙源性角化囊肿;牙源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成釉细胞瘤。其中含牙囊肿、角化囊肿和成釉细胞瘤在临床和影像上极具相似性,鉴别诊断更显不易,且因三者生物学行为不同导致治疗方案也不同。因此,术前准确的诊断更凸显其重要性。影像检查作为术前辅助诊断的有效手段,通过影像特征来鉴别不同疾病显得尤为重要。其中,锥形束CT作为口腔科新兴的影像检查手段,在良性颌骨病变的检查中得到较好应用。近年来,有学者将病灶的膨胀程度用量化指标即膨胀度和膨胀比的方式反应出来,并试图将其作为上述疾病间的鉴别因素。因此,本文通过锥形束CT在获得上述三个病种的影像后,将膨胀度和膨胀比结合其他相关鉴别因素对疾病进行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诸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相关性,以期找到影像鉴别方法。方法:收集经病理明确诊断为成釉细胞瘤、含牙囊肿和牙源性角化囊肿的117名患者纳入研究。对上述患者的临床特征(年龄、性别、颌位)和影像特征(部位、大小、外形、内部结构、骨壁连续性、受累牙情况和膨胀度与膨胀比)进行回顾分析。在病灶扩张最突出的轴位层面上,将病灶侧颊舌径/对侧相同位置颊舌径定义为膨胀度;将病灶超出正常颌骨唇(颊)舌(腭)侧边缘的部分定义为膨隆区,依照健侧相应部分的形态描记出患侧应有的正常颌骨边缘并测得该曲线长度,在膨隆区垂直于上述曲线测量颊腭向最大垂直宽度,垂直宽度/曲线长度的比值即为膨胀比。同时,在影像上观察其他相关因素在不同疾病之间的表现形式。运用SPSS 23.0对本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17名患者共计118处病灶中,成釉细胞瘤39处、含牙囊肿22处及牙源性角化囊肿57处。在对上述病灶的临床和影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后,病灶颌位;最大长径;受累牙根形态;上颌中的部位;下颌中的外形、内部结构、皮质骨板连续性、膨胀度与颊侧膨胀比在三种疾病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而年龄;性别;囊腔内阻生牙的角度与种类;上颌中的外形、内部结构、皮质骨板连续性、膨胀度与颊腭侧膨胀比;下颌中的部位、舌侧膨胀比在三种疾病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锥形束CT以其空间分辨率高、成像快、辐射低等优势可在观察颌骨内良性病变中得到较好应用。2、成釉细胞瘤、含牙囊肿和牙源性角化囊肿的临床及影像特征中的病灶颌位;最大长径;受累牙根形态;上颌中的部位;下颌中的外形、内部结构、皮质骨板连续性、膨胀度与颊侧膨胀比,可作为三种疾病间的鉴别诊断因素。而年龄;性别;囊腔内阻生牙的角度与种类;上颌中的外形、内部结构、皮质骨板连续性、膨胀度与颊腭侧膨胀比;下颌中的部位、舌侧膨胀比不可作为鉴别标准,应结合其他相关因素综合考虑。3、成釉细胞瘤在膨胀度和颊侧膨胀比上远大于牙源性角化囊肿,二者的舌侧膨胀比相似,以此量化指标再一次佐证了牙源性角化囊肿主要沿颌骨近远中向生长而成釉细胞瘤则沿颊舌向生长的生物学特性,且成釉细胞瘤在颌骨颊向的膨隆更为显着。
胡晔华,汤晓飞,王凤光,汪育苗,刘娜,袁晓红[9](2019)在《角化型成釉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角化型成釉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观察5例角化型成釉细胞瘤HE染色和免疫表型,分析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随访。结果 5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29~63岁,初次于本院诊断角化型成釉细胞瘤。发病部位下颌骨4例,上颌骨1例。其中1例既往有多次复发史。组织学上,病变区成釉器样的上皮团内可见大量角化,部分可见牙源性角化囊肿样结构,部分上皮岛含乳头状结构,部分肿瘤间质内可见角化物。免疫组织化学示CK19阳性,S-100灶状散在阳性,vim、desmin阴性,ki-67、p53基底细胞及副基底细胞阳性。结论角化型成釉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成釉细胞瘤,下颌好发,组织学形态多样,活检时需与牙源性角化囊肿、鳞状细胞癌等鉴别,有复发倾向,注意随诊。
杨绍滨[10](2019)在《EGCG对人牙源性角化囊肿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牙源性角化囊肿(OKC)上皮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冷酶消化法,从牙源性角化囊肿囊壁组织分离得到上皮细胞,在角化细胞无血清培养基中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原代上皮细胞表面标志物广谱角蛋白(CK)、角蛋白10(CK10)、角蛋白14(CK14)以及间充质细胞表面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分别用0、20、40、80、160、320μmol/L EGCG溶液处理细胞24、48、72 h,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率。实验分组设计为对照组(0μmol/L),EGCG低、中、高浓度组(20、160、320μmol/L),分别处理细胞48 h,流式细胞术PI单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分布情况;FITC-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Wnt/JNK信号通路关键蛋白FZD3和JNK3的表达。以正常人口腔角质细胞(HOKs)作为对照。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牙源性角化囊肿上皮细胞可在体外成功培养并传代至3-4代。原代培养的细胞呈多边形,密集排列呈瓦片样外观。上皮细胞表面标志物CK,CK10,CK14表达阳性,间充质标志物Vimentin表达阴性。0、20、40、80、160、320μmol/L EGCG分别处理OKC上皮细胞和HOK细胞24、48、72 h后,细胞增殖率呈时间-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EGCG作用48 h,OKC上皮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58.7μmol/L,而HOK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为282.1μmol/L。与对照组(0μmol/L)相比,中(160μmol/L)、高(320μmol/L)浓度EGCG可使OKC上皮细胞sub-G0和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和G2/M期细胞比例减少(P<0.05),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而高浓度(320μmol/L)EGCG可增加HOK细胞sub-G0和G0/G1期细胞的比例,减少S和G2/M期细胞的比例(P<0.05),产生明显的G1期阻滞现象。EGCG低、中、高浓度组(20、160、320μmol/L)OKC上皮细胞的凋亡率呈剂量依赖性增加(P<0.05);而高浓度组(320μmol/L)HOK细胞凋亡率显着增加(P<0.05)。OKC上皮细胞Wnt/JN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FZD3和JNK3的表达量较HOK细胞上调(P<0.05)。中(160μmol/L)、高(320μmol/L)浓度EGCG处理OKC上皮细胞48 h后,FZD3和JNK3的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而高浓度(320μmol/L)EGCG也能显着下调HOK细胞FZD3和JNK3的表达量(P<0.05)。结论:EGCG对OKC上皮细胞的增殖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FZD3和JNK3的表达有关。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EGCG选择性抑制OKC上皮细胞增殖,但对正常细胞的生长无明显影响,高浓度EGCG对正常细胞具有潜在的细胞毒性。
二、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1例(论文提纲范文)
(1)颊部外周型牙源性角化囊肿2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报告 |
1.1 病例1 |
1.2 病例2 |
2 讨论 |
(2)485例颌骨囊肿临床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1.前言 |
2.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3 数据收集与整理 |
2.4 数据的统计分析 |
3.结果 |
3.1 颌骨囊肿病理类型及性别构成 |
3.2 颌骨囊肿的年龄分布 |
3.3 颌骨囊肿的部位分布 |
3.4 临床症状 |
3.5 治疗方法及术后随访 |
3.5.1 手术方式 |
3.5.2 术后随访 |
3.5.3 典型病例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颌骨囊肿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同期联合GBR技术修复颌骨囊肿摘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研究背景及目的 |
2.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2.3 患者信息 |
2.4 手术方法 |
2.5 疗效评价指标 |
2.6 统计学分析 |
3.实验结果 |
3.1 人口学及临床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
3.2 疗效评价 |
4.讨论 |
4.1 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修复的探讨 |
4.2 颌骨囊肿术后并发症的探讨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典型病例 |
病例一 |
病例二 |
综述 颌骨囊肿临床治疗及骨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成釉细胞源性肿瘤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成釉细胞源性肿瘤的流行病学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2.1 颌骨病变流行病学分析 |
2.2 成釉细胞源性肿瘤流行病学分析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成釉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BRAF-V600E突变相关性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转移性成釉细胞瘤的分子诊断及临床特征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部分 成釉细胞癌的分子诊断及临床特征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五部分CT值在鉴别颌骨囊实性病变中的价值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成釉细胞源性肿瘤的研宄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OPG、RANKL、RANK蛋白在颌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微管及翔把向制剂在骨肉瘤细胞凋亡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245例颌骨良恶性肿瘤的CT影像学特征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颌骨肿瘤的分类 |
1.2.1 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
1.2.2 非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
1.2.3 上皮性囊肿 |
1.3 颌骨骨肉瘤概述及病理分型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2.3 病例分组 |
2.4 一般资料收集 |
2.5 CT图像的获取 |
2.6 CT图像分析 |
2.7 影像特征收集 |
2.8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病例资料 |
3.2 颌骨肿瘤病理类型统计 |
3.3 颌骨良恶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对比 |
3.4 颌骨常见良恶性肿瘤最大径比较 |
3.5 颌骨骨肉瘤与鳞状细胞癌的影像特征比较 |
3.6 颌骨骨肉瘤影像特征 |
4 讨论 |
4.1 颌骨肿瘤概况分析 |
4.2 常见颌骨肿瘤的影像学特征 |
4.2.1 颌骨良性肿瘤 |
4.2.2 颌骨恶性肿瘤 |
4.2.3 颌骨杂类病变及上皮性囊肿 |
4.3 颌骨良恶性肿瘤的影像特征对比分析 |
4.4 颌骨骨肉瘤的影像特征分析 |
4.5 不足与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7)少见的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病例报道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常见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的锥形束CT影像学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病例选择 |
2.研究方法 |
3.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常见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的锥形束CT影像表现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角化型成釉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
1. 临床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随访 |
结 果 |
1. 临床表现 |
2. 影像学 |
3. 组织病理学 |
4. 免疫组织化学 |
5. 治疗方式 |
6. 随访 |
讨 论 |
(10)EGCG对人牙源性角化囊肿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1 组织及细胞来源 |
1.2 材料及试剂 |
1.3 试剂配制及储存 |
1.4 仪器设备 |
1.5 OKC上皮细胞原代和传代培养 |
1.6 HOK细胞复苏和传代培养 |
1.7 免疫荧光染色鉴定 |
1.8 CCK-8 实验检测细胞增殖 |
1.9 流式细胞术PI单染色检测细胞周期分布 |
1.10 FITC-Annexin V/PI双染色检测细胞凋亡 |
1.11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RNA表达 |
1.12 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蛋白表达 |
1.13 统计学分析 |
第二章 结果 |
2.1 OKC上皮细胞形态学特点 |
2.2 OKC上皮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鉴定 |
2.3 EGCG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2.4 EGCG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2.5 EGCG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2.6 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FZD3和JNK3在OKC上皮细胞中高表达 |
2.7 EGCG下调FZD3和JNK3 的表达 |
第三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20例临床病例) |
致谢 |
四、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颊部外周型牙源性角化囊肿2例[J]. 刘伟,李泓霖,向思捷,苗诚,李春洁,韩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1(06)
- [2]485例颌骨囊肿临床病例分析[D]. 张林娜.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3]同期联合GBR技术修复颌骨囊肿摘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D]. 马胜男.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4]成釉细胞源性肿瘤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D]. 牛志兴. 郑州大学, 2020(02)
- [5]OPG、RANKL、RANK蛋白在颌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 韩乐.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6]245例颌骨良恶性肿瘤的CT影像学特征的对比研究[D]. 刘轶芳.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7]少见的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D]. 刘帆.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8]常见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的锥形束CT影像学特点分析[D]. 余萍.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9]角化型成釉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J]. 胡晔华,汤晓飞,王凤光,汪育苗,刘娜,袁晓红. 北京口腔医学, 2019(05)
- [10]EGCG对人牙源性角化囊肿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的研究[D]. 杨绍滨. 青岛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