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Visual Basic语言实现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郭云飞[1](2020)在《发电系统电流互感器选择校验软件的设计及应用》文中指出随着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电流互感器作为一种特殊的变压器,电力系统用户对其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尤其是对其继电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在发电厂及电力系统实际运行时由于电流互感器饱和导致差动保护功能误动却时有发生,究其原因,继电保护用电流互感器在设计选型时仅靠以往工作经验和电力规程标定进行选择,电流互感器变比、容量、限值系数选型配合不当时很可能存在差动保护功能误动的风险,所以我们在选择电流互感器的时候应进行必要的验算,这样能既保证选型的正确性,还可以节约工程造价。目前国内外还没有软件能对电流互感器的选型进行计算并输出模板化计算书。本课题提出根据工程设计所需并符合最新的规程规范开发一款选择校验软件,旨在提高电力设计企业设计效率,使得设计人员的工作更加规范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软件工程项目设计过程,首先提出了发电系统电流互感器选择的现实情况,对国内外现状进行了研究,指出本课题研究的现实价值和软件开发的最终目标。然后对软件开发和实施过程采用的开发平台和编码语言的特点进行比较研究后,从软件的功能、维护、移植等情况综合考虑后确定开发平台为Visual studio2012,采用VB语言编写。然后明确软件设计目标和可行性后,重点从设计流程、规程规范、设计导则、业务实例等方面进行了需求分析。并根据统计了工程应用中需要进行选择计算的参数,最终归纳为以下七种类型的功能模块: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荷VA容量估算、发电机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选择校验、变压器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选择校验、低厂变电流速断保护电流互感器选择计算、电动机电流速断保护电流互感器选择计算、P类电流互感器稳态性能校验、TP类电流互感器暂态性能校验。本文通过编码实现了这些功能模块,并通过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实际工程应用验证了本软件能够正确运行。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实现了电力工程中发电机、变压器、厂用电系统等重要设施的保护验证;针对电流互感器在不同保护使用下对其变比、准确限值系数、容量、性能提供建议参数验证其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及工程需要,并能根据输入数据变化实时输出计算报告,达到提高专业设计人员工作效率的目的。
陶冶,杨文莲,吴俊峰,杨松,包琳,王化群[2](2015)在《Excel VBA技术在船舶交流电力短路计算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针对船舶交流电力短路计算中电机、配电板类型多,短路点计算公式复杂、数据量大,打印输出要求高的问题,提出利用Excel VBA技术编写短路计算模块加以解决,主要包括等效设备参数、阻抗、短路电流和功率因数的计算等。结果表明:用本方法可将计算程序与显示输出进行分离,使用Excel的Range对象访问工作表单元格;数据计算由VBA程序单独进行处理,可自动生成短路计算各类表格,允许用户对输出结果进行后期交互式处理,并满足国家船舶交流电力短路计算标准规范要求。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提高船舶配电电器短路计算的效率。
覃伟[3](2014)在《电力系统短路计算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电力短路计算系统将使各地电力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通过电力短路计算系统建设,实现建设集团公司纵向贯通、横向透明的安全生产监管中心。在进行系统建设过程中,从能规范在整个过程中生产业务所使用的流程、行为以及术语标准。在电力企业经营过程中,短路计算系统建设属于核心业务内容之一,是企业发展的保证。同时,计算机软件工程在电力企业的应用就可以体现在短路计算系统的建设中,与企业内部实施的信息化营销、数字化管理和门户系统共同组成现代电力企业运营方式。其中,短路计算系统可以根据使用功能划分为以下模块,具体包括:业务流程管理、知识管理、电网设备管理、辅助决策和高级应用。系统完成前台的工作的研发是在VB.NET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它的帮助下实现了和SQL Server 2012数据库的合理对接。本系统主要形成了三个界面,第一个界面是文档/视图;第二个界面是多个对话框,第三个界面是临时对话框,系统是通过不同的界面来实现交互功能的。电力短路计算系统使用中会有大量的用户参与其中。所以,在应用就需要考虑不同用户的使用要求和需求,设置相应的用户权限,同时要求具备用户信息识别的认证模块,并能够提供用户进行自定义模块,从而快速和高效地与SG186中的目录服务集成。
李养俊[4](2013)在《企业配电网可视化保护整定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电力企业使用的各类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多应用于输电网,由于企业配电网的特殊结构及其运行特点,使企业配电网的保护整定方式有着其特殊性,为了减小保护整定计算的复杂性和提髙保护整定的准确性,企业配电网保护整定人员迫切需要专门针对企业配电网的保护整定软件进行保护整定工作,而目前市面上尚未出现此类软件。本文基于上述现状对“企业配电网可视化保护整定系统”进行研宄,期望在电网接线图上,以可视化的人机界面同保护人员交互式地进行企业配电网的短路计算和保护整定工作。实现整定过程的可视化,可使保护人员能够直观、便捷地完成调整动作时限、整定参数、整定原则等操作,方便保护整定人员实时参与短路计算和保护整定过程。企业配电网可视化保护整定系统,依照软件工程的设计方法。首先在确定了系统的设计目标、系统的模式和架构后,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运用UML建模语言对系统进行了设计,分别完成了系统的用例图、时序图和行为图的设计。然后,对电力系统多重故障计算方法进行分析,依据CIM标准设计了短路计算组件,编制了多重故障计算程序,以实际算例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在保护整定模块设计部分,利用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规则,设计了电流保护的整定流程,完成了保护整定组件的设计。此后在客户端侧依照系统的瘦客户端原则,设计了短路计算和保护整定所需的图元模块,建立了图元与服务器侧短路计算和保护整定所需的设备关联。最后,设计了该企业配电网可视化保护整定计算软件的可视化图形界面,选择了一个特殊的煤矿企业部分配电网为演示实例,在客户端绘制的企业配电网电气接线图上,通过可视化的图形界面呈现了短路计算及其保护整定过程的可视化效果。
李昱[5](2013)在《任意时刻短路电流计算研究及其软件开发》文中认为电力系统工程设计中,需要通过任意时刻短路电流的计算来进行电气设备和载流导体的选择、运行方式分析、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的确定以及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目前我国一直沿用传统的运算曲线法来进行任意时刻短路电流的计算,由于计算手段有限,计算结果的精确性难以得到保证。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国内外已研究出能精确计算任意时刻短路电流的大型仿真软件,但运行这些软件需要收集大量的设备参数、建立复杂的暂态模型,并进行大量的调试工作,不适于工程设计单位的实际工程应用。为了解决现有任意时刻短路电流计算存在的问题,论文提出了基于IEC60909三相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标准的任意时刻短路电流计算机算法。该算法选用节点导纳矩阵作为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推导并建立了计算任意时刻短路电流的等值网络,并综合利用两类节点电压方程对等值网络进行求解。在IEC标准的基础上,考虑了系统对称短路时任意时刻短路电流有效值以及不对称短路时变化的周期分量瞬时值的求解。并利用任意时刻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讨论了短路电流的轨迹灵敏度的分析求解方法以及热效应的实用计算方法。在论文研究的计算机算法基础上,对任意时刻短路电流计算进行了分析,分模块讨论了其计算流程,利用Visual C#.NET平台实现了软件开发。用该软件对RUDBAR水电站的实例进行了算例分析,运行结果表明:该软件计算结果精确,人机交互界面友好,计算效率高,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陶建鑫[6](2013)在《基于环网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舰船向着大型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对舰船电力性能和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树形供电网络由于其结构特点,在稳定性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在环形供电网络中,发电机之间可以通过连接线或母线构成闭环,形成多个发电机至负载的回路,实现多路径供电,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提高;短路是舰船电力系统中最常见的故障,其中以三相短路的情况最为严重,而三相短路电流既是开关整定值设定的依据,也是合理选择保护装置的重要技术指标,所以,研究舰船环形供电网络的短路电流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本文从同步发电机的基本方程入手,深入研究同步电机内部的电磁关系,建立同步发电机的原始方程,再运用坐标变换法,将由abc系统建立的原始方程转化为dq0系统,分析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时的暂态过程,得出同步发电机短路全电流表达式。结合国标法(GB3321-82)和环形供电网络的结构特性,忽略暂态时间常数,考虑超暂态时间常数,得出一种计算四机型环形供电网络短路电流的方法,算法里将原发电机与其串联线路阻抗等效成一台等效发电机后与其他并联发电机进行等效,再经过一系列变换,最终等效为单台发电机与阻抗串联的三相短路电路,从而计算出短路电流。其次,以Visual Basic6.0作为开发平台,设计一款计算环形供电网络短路电流的软件,其中包含发电机与线路的参数输入和短路点选择的可视化界面,方便快捷地计算出短路电流,提高工作效率。最后,运用Matlab/Simulink中的Simpowersystems工具箱,把同步发电机及其励磁系统、静态负载和线路阻抗的数学模型以元件模块的形式在Simulink环境下连接,在整个舰船环形供电系统的模型建立好后,加入故障模块和测量模块,并设置好各元件的参数,采用变步长ode23tb法对环形供电网络的三相短路进行数字仿真,得出的三相短路电流峰值与理论计算的短路电流峰值进行对比分析,以此验证算法的可行性,从而得到了一种准确简便计算舰船环形供电系统短路电流的方法。
关仲[7](2012)在《基于对称分量法的水电站短路计算程序编制》文中指出基于对称分量法和直线化特性法,应用Visual Basic编制了水电站短路计算程序。该程序主要包含超瞬变短路和稳态短路2个阶段的内容,可获得各种短路类型下每条支路的电流、电压对称分量(正序、负序和零序),将其表示为相量(复数),可满足继电保护和电气二次专业实际需要。同时,对短路计算算法进行了评述和局部优化,以适应计算机编程。
马新惠[8](2011)在《电力系统短路电流暂态解析法计算及其软件开发》文中研究指明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是发电厂、变电所等工程设计工作中重要的设计计算内容之一,短路电流计算结果的精确性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经济性和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由于电力系统结构复杂,国内外一直以来都在不断研究和改进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方法。随着大型发电厂的单机容量、总装机容量和互联电力系统的容量不断增大,短路电流水平越来越高,所需的高压开关电器开断能力越来越接近现有技术的极限制造能力,设计部门需要精确可靠的短路电流计算结果。现有以运算曲线为基础的手工短路电流计算和稳态短路电流计算机计算软件,已不能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为了满足实际工程设计对短路电流计算精度和简便性的要求,文章采用了短路电流暂态解析法计算,并设计开发了该算法软件。短路电流暂态解析法计算软件开发以电力网络节点导纳矩阵为数学模型,系统元件阻抗不仅计及了电抗,更计及了电阻,同时引入了等效电压源的电压系数c,确定了计算方法流程,设计了算法软件开发思路,研究了系统元件电阻电抗计算模块和短路电流计算模块等各种数据编程模块,给出了各数据编程模块子程序具体流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C#语言,编制了各数据功能模块子程序,实现了短路电流计算软件开发。选择国标三相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中的算例,测试了开发的软件在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中的科学可靠性和简便高效性。软件测试过程证明,开发的短路电流计算软件,能得到如计算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等短路电流结果,计算结果精确,能为电气设备选型等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而且能较好地适应工程实际的需要,只要把系统元件原始参数输入到界面中,即可自动转化为电阻电抗显示在节点编辑里,短路电流计算更加简便;计算软件不仅实现了短路电流的输出,同时实现了短路电流计算中间重要数据节点导纳矩阵、三角分解和短路点的短路自阻抗的输出,便于用户查看,发现问题,及时修改,提高工程设计工作效率。.
董飞[9](2011)在《舰船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及暂态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舰船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和暂态稳定分析是舰船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和运行计算的一个重要方面,计算结果正确与否关系到规划设计方案的制定和运行方式的安排。随着舰船电力系统的大型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舰船综合全电力系统越来越多地被提上了研究日程,这一方面促进了舰船电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也使得舰船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及暂态稳定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本文在陆用电力系统成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舰船自身的特点,针对舰船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和暂态分析做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本文首先针对舰船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搭建了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探讨了节点法和支路法在舰船电力系统中的适用性,并利用Matlab 7.0编制了舰船电力系统辐射网及环网的潮流算法程序,通过4节点、8节点辐射网以及33节点环网测试系统验证了算法程序的可行性。然后,针对舰船电力系统的特殊性,搭建了舰船电力系统暂态分析所需数学模型,重点探讨了舰船电力系统中励磁调节系统和调速系统的模型搭建及简化,并给出了利用改进欧拉法和迭代解法进行舰船电力系统的暂态分析过程及Matlab程序,通过4节点舰船电力系统的简化模型验证了该算法程序的可行性。最后参照舰船电力系统设计的相关基础理论,完成了基于VisualBasic 6、Access2003及Matlab 7.0的舰船配电网设计软件的编制,并且添加了离线潮流计算和暂态分析模块,以校验舰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本文对舰船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和暂态分析作了基础性的探讨和研究,并将之应用到舰船电力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去,有效地缩短了设计周期、优化了系统性能,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为以后的深入研究及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牟瑞[10](2009)在《智能交互式发电厂继电保护整定系统的开发与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发电厂规模和发电机容量也随之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由于继电保护设备的不断更新,使得原有的继电保护整定软件不能适应现在的保护装置,而给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人员带来的诸多不便。因此,开发一套通用性发电厂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系统,对于减轻发电厂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保护设备的不正确动作率,提高保护整定计算的工作效率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系统以Visual Basic 6.0为开发工具,结合Access数据库开发了智能交互式发电厂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系统。该系统主要利用交互式继电保护整定平台来实现其通用性,用户可利用本平台自行编写不同的整定过程,并且在编写过程中由辅助整定系统给予不断提示,降低用户的难度,最后利用VBA技术可将用户的详细整定过程输出到Word中,方便用户对定值单的核实。本系统在设计上采用面向对象技术、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在整体上分为图形建模、故障分析、保护整定、数据库管理、定值处理五大模块。文中对交互式整定平台的模型,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都给出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在辅助平台中所使用的模糊数学及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及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对该部分进行了评估。该系统具有通用性强、操作简单、界面友好等特点。本系统已在丰满发电厂投入使用,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二、应用Visual Basic语言实现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Visual Basic语言实现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发电系统电流互感器选择校验软件的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论文的工作与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分析 |
2.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软件开发理论 |
2.2 开发环境 |
2.2.1 NET Framework开发平台 |
2.2.2 Microsoft Visual Studio开发工具 |
2.3 编程语言 |
2.3.1 VS支持的编程语言及特点 |
2.3.2 编程语言的优缺点对比和选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件需求分析 |
3.1 系统可行性分析 |
3.2 软件功能分析 |
3.2.1 电流互感器的原理 |
3.2.2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相关参数 |
3.2.3 电力工程电流互感器饱和引起差动保护误动原因分析 |
3.2.4 电力工程电流互感器抗饱和的改进措施 |
3.2.5 低压厂用变压器及高低压电动机对电流互感器选择的需求 |
3.2.6 分析软件所需要设计的功能模块 |
3.3 非功能需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4.1 界面设计 |
4.2 系统逻辑结构 |
4.3 代码编写的原则 |
4.4 公共函数部分 |
4.4.1 向上取整函数 |
4.4.2 电压等级推荐值函数 |
4.4.3 CT变比一次推荐值函数 |
4.4.4 CT变比取值函数 |
4.4.5 CT内阻取值函数 |
4.4.6 VA取值函数 |
4.5 模块1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荷VA容量估算的设计 |
4.5.1 模块功能综述及界面 |
4.5.2 模块操作流程及核心代码 |
4.6 模块2发电机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选择校验的设计 |
4.6.1 模块功能综述及界面 |
4.6.2 模块操作流程及核心代码 |
4.7 模块3变压器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选择校验的设计 |
4.7.1 模块功能综述及界面 |
4.7.2 模块操作流程及核心代码 |
4.8 模块4低厂变电流速断保护电流互感器选择计算的设计 |
4.8.1 模块功能综述及界面 |
4.8.2 模块操作流程及核心代码 |
4.9 模块5电动机电流速断保护电流互感器选择计算的设计 |
4.9.1 模块功能综述及界面 |
4.9.2 模块操作流程 |
4.10 模块6P类电流互感器稳态性能校验的设计 |
4.10.1 模块功能综述及界面 |
4.10.2 模块操作流程及核心代码 |
4.11 模块7TP类电流互感器暂态性能校验的设计 |
4.11.1 模块功能综述及界面 |
4.11.2 模块操作流程及核心代码 |
4.1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件功能测试 |
5.1 常规功能测试 |
5.1.1 测试的目的 |
5.1.2 测试方法 |
5.1.3 检测结果 |
5.2 工程实际测试 |
5.2.1 测试目标 |
5.2.2 结果正确性测试 |
5.2.3 工程实例测试 |
5.3 企业评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软件工程应用 |
6.1 软件在国内工程中的应用 |
6.1.1 某公司年产50万吨乙二醇项目输煤岛工程 |
6.1.2 某市生活垃圾焚烧利用1X12MW项目 |
6.1.3 某热电有限公司燃气分布式能源项目 |
6.1.4 贵州二塘梅花山农业光伏电站工程 |
6.2 软件在国际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
6.2.1 孟加拉波拉225MW联合循环电站 |
6.2.2 印尼SULBAGUT-1(2x50MW)燃煤电站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发电厂电流互感器选择校验源程序清单 |
附录B: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计算机软件开发项目验收报告 |
(2)Excel VBA技术在船舶交流电力短路计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设计原理 |
( 1) 发电机馈送的短路电流 |
( 2) 电动机馈送的短路电流 |
( 3) 邻近主汇流排处短路时的短路电流 |
( 4) 主汇流排外馈电线处短路时的短路电流 |
( 5) 短路功率因数计算 |
2 设计目标及组成模型 |
3 应用实例 |
3. 1 数据表单 |
3. 2 阻抗计算 |
3. 3 发电机馈送的短路电流 |
3. 4 流经自动开关短路电流的计算 |
3. 5 计算结果及选用配电器汇总 |
4 结语 |
(3)电力系统短路计算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 系统设计原则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
2.1 系统概述 |
2.2 功能需求分析 |
2.2.1 用户权限与SG186整合 |
2.2.2 短路计算功能 |
2.2.3 数据流程需求 |
2.3 交互需求分析 |
2.3.1 分层交互 |
2.3.2 快捷访问 |
2.3.3 图形化计算流程 |
2.3.4 过程展示 |
2.4 系统运行环境需求 |
2.4.1 硬件环境 |
2.4.2 软件环境 |
2.5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详细设计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2 数据库设计 |
3.2.1 数据库设计过程 |
3.2.2 数据模型 |
3.2.3 数据库信息构成 |
3.3 软件设计编程模块 |
3.3.1 短路计算总体流程 |
3.3.2 元件电抗电阻计算 |
3.3.3 节点导纳矩阵模块 |
3.3.4 三相分解模块 |
3.3.5 短路电流计算模块 |
3.4 电力系统短路计算原理 |
3.4.1 对称分量法 |
3.4.2 短路电流计算原理 |
3.4.3 电力系统短路计算程序原始数据 |
3.5 电力网络矩阵与短路电流建模分析 |
3.5.1 电力网络方程 |
3.5.2 节点电压方程的高斯消去法 |
3.5.3 节点编号优化的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实现 |
4.1 用户登录 |
4.2 短路计算 |
4.2.1 输入输出 |
4.2.2 新建项目 |
4.2.3 短路计算 |
4.2.4 阻抗输入 |
4.2.5 客户端操作数据库实现 |
4.3 测试算例 |
4.3.1 原始数据 |
4.3.2 短路电流计算 |
4.3.3 软件计算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测试目的 |
5.1.1 测试用例 |
5.1.2 白盒检测及黑盒检测 |
5.2 测试环境 |
5.2.1 分层结构 |
5.2.2 数据库服务器 |
5.2.3 面向开发维护的系统结构 |
5.3 测试步骤 |
5.4 测试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企业配电网可视化保护整定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电力应用软件的可视化现状 |
1.4 继电保护整定方式发展现状 |
1.5 论文主要工作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软件设计 |
2.1 引言 |
2.2 系统设计目标 |
2.3 系统模式及架构 |
2.3.1 系统模式 |
2.3.2 系统架构 |
2.4 需求分析 |
2.4.1 系统功能分析 |
2.4.2 系统用例分析 |
2.5 初步设计 |
2.5.1 系统的顺序图 |
2.5.2 系统的行为图 |
2.6 详细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故障计算模型及短路计算模块设计 |
3.1 引言 |
3.2 故障计算方法概述 |
3.3 系统短路处理方式 |
3.4 规范化的计算机故障分析计算模型 |
3.4.1 算法原理 |
3.4.2 故障引起附加导纳 Yf的计算 |
3.4.3 算法步骤及流程 |
3.5 短路计算组件设计 |
3.5.1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实现 |
3.5.2 短路计算组件设计依据 |
3.6 短路计算程序编制及验证 |
3.6.1 测试算例 |
3.6.2 结果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保护整定模块设计 |
4.1 引言 |
4.2 保护整定计算原则 |
4.2.1 故障计算假设条件 |
4.2.2 继电保护配合原则 |
4.3 保护整定流程 |
4.4 保护定值的存储 |
4.5 保护整定组件设计 |
4.5.1 保护整定组件的静态模型 |
4.5.2 静态模型中类的属性和方法 |
4.5.3 保护整定接口类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客户端图元模块设计 |
5.1 引言 |
5.2 图形的存储格式 |
5.2.1 SVG 的特点 |
5.2.2 SVG 的应用现状 |
5.3 图元模库的构建 |
5.3.1 电力图元库的设计思想 |
5.3.2 图元模库文件设计 |
5.3.3 图元模对象的定义和引用 |
5.3.4 设备模库文件设计 |
5.3.5 设备模对象的定义和引用 |
5.4 图元与设备的关联 |
5.5 图形文件的存储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可视化保护整定软件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例介绍 |
6.3 系统登陆 |
6.4 新建工程 |
6.5 电网接线图绘制 |
6.6 短路计算 |
6.7 保护整定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详细摘要 |
(5)任意时刻短路电流计算研究及其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常用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2.1 运算曲线法 |
1.2.2 实用计算新方法 |
1.2.3 基于电机过渡过程理论计算方法 |
1.2.4 ANSI 标准和 IEC 标准 |
1.3 国内外常用计算软件研究现状 |
1.3.1 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软件 EMTP |
1.3.2 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软件 PSS/E |
1.4 国内外常用计算方法及软件比较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基于IEC60909标准的任意时刻短路电流计算 |
2.1 引言 |
2.2 任意时刻短路电流的构成及求解 |
2.2.1 周期分量初始值的求解 |
2.2.2 周期分量瞬时值的求解 |
2.2.3 非周期分量瞬时值的求解 |
2.3 短路电流灵敏度分析 |
2.4 短路电流热效应分析 |
2.4.1 周期分量热效应实用计算 |
2.4.2 非周期分量热效应的实用计算 |
2.5 小结 |
第三章 等值网络的建立与求解 |
3.1 引言 |
3.2 电力网络数学模型的选取 |
3.3 等值网络的建立 |
3.4 综合两类节点电压方程求解等值网络 |
3.5 不对称短路时算法的进一步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任意时刻短路电流计算软件开发 |
4.1 引言 |
4.2 Visual C#.NET 概述 |
4.2.1 .NET 平台 |
4.2.2 C#语言 |
4.3 程序设计及其实现 |
4.3.1 元件等效阻抗计算模块 |
4.3.2 节点导纳矩阵和三角分解模块 |
4.3.3 周期分量瞬时值计算模块 |
4.3.4 非周期分量瞬时值计算模块 |
4.3.5 不对称短路电流计算模块 |
4.4 软件使用简介及功能介绍 |
4.4.1 建立项目 |
4.4.2 项目结果输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算例分析 |
5.1 引言 |
5.2 算例验证 |
5.2.1 对称短路计算 |
5.2.2 不对称短路计算 |
5.3 算例分析 |
5.3.1 灵敏度计算与分析 |
5.3.2 热效应计算与分析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
附录 B IEC60909标准中关于阻抗修正的内容 |
附录 C 源程序 |
(6)基于环网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舰船电力系统概论 |
1.2.1 舰船电力系统的组成 |
1.2.2 舰船电力系统的特点 |
1.3 舰船环形电力系统概论 |
1.4 国内外舰船电力系统短路电流研究现状 |
1.5 课题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同步发电机状态方程的建立 |
2.1 同步发电机基本方程 |
2.2 感应系数分析 |
2.2.1 定子各相绕组的自感系数 |
2.2.2 定子各绕组间的互感系数 |
2.2.3 转子各绕组的自感系数 |
2.2.4 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间的互感系数 |
2.2.5 转子各绕组间的互感系数 |
2.3 dq0 坐标系统的变换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同步发电机与异步电动机三相短路电流计算 |
3.1 同步电机稳态电流 |
3.2 同步电机突然短路的电流分量初始值 |
3.3 同步发电机故障电流衰减时间常数 |
3.4 异步电动机短路故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舰船环形电网短路故障分析与计算 |
4.1 舰船环形电力系统短路分析 |
4.1.1 短路过程基本假设条件 |
4.1.2 短路过程分析 |
4.2 环形供电网络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
4.2.1 单台发电机短路电流计算 |
4.2.2 发电机与其串联阻抗的等效处理 |
4.2.3 两台发电机并联的等效 |
4.2.4 三角--星形变换 |
4.3 环形供电网络短路电流计算实例 |
4.4 环形供电网络短路电流计算软件设计 |
4.4.1 软件概述 |
4.4.2 总体设计思路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舰船环形供电网络短路故障仿真 |
5.1 Matlab 的概述 |
5.2 环形电网的仿真数学模型 |
5.2.1 同步发电机 |
5.2.2 励磁系统 |
5.2.3 负载及其线路 |
5.3 仿真模型的建立 |
5.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电力系统短路电流暂态解析法计算及其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计算方法和相关软件现状 |
1.2.1 运算曲线法 |
1.2.2 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 PSASP |
1.2.3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程序 PSD-BPA |
1.2.4 计算方法及软件分析比较 |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和文章结构 |
第二章 短路电流暂态解析法计算分析 |
2.1 暂态解析法计算 |
2.1.1 暂态解析法 |
2.1.2 计算原理 |
2.1.3 数学模型 |
2.2 算法分析 |
2.3 算法流程 |
2.3.1 系统电气设备电阻电抗 |
2.3.2 节点导纳矩阵 |
2.3.3 三角分解 |
2.3.4 短路电流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算法软件开发 |
3.1 面向对象的 C#语言简介 |
3.1.1 C#语言 |
3.1.2 面向对象 |
3.2 软件开发思路 |
3.2.1 总体设计 |
3.2.2 数据计算设计 |
3.3 软件数据编程模块 |
3.3.1 系统元件电阻电抗计算模块 |
3.3.2 节点导纳矩阵模块 |
3.3.3 三角分解模块 |
3.3.4 短路电流计算模块 |
3.4 软件简介 |
3.4.1 界面显示 |
3.4.2 软件功能 |
3.5 软件电力系统工程应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件测试 |
4.1 算例选择 |
4.2 算例验证 |
4.2.1 三相对称短路 |
4.2.2 单相接地短路 |
4.3 测试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
附录 B 软件数据编程模块源程序 |
B.1 系统元件电阻电抗计算模块源程序 |
B.2 节点导纳矩阵模块源程序 |
B.3 三角分解模块源程序 |
B.4 短路电流计算模块源程序 |
(9)舰船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及暂态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 舰船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舰船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概述 |
2.1 陆用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研究概况 |
2.2 舰船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研究概况 |
3 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概述 |
3.1 陆用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研究概况 |
3.2 舰船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研究概况 |
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舰船电网的潮流计算 |
1 舰船电网的结构特点 |
2 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 |
3 节点法 |
3.1 高斯-塞德尔法 |
3.1.1 高斯-塞德尔法的基础理论 |
3.1.2 高斯-塞德尔法的程序编制 |
3.1.3 算例分析 |
3.2 牛顿-拉夫逊法 |
3.2.1 牛顿-拉夫逊法的基础理论 |
3.2.2 牛顿-拉夫逊法的程序编制 |
3.2.3 算例分析 |
3.3 快速解耦法 |
3.3.1 快速解耦法的基础理论 |
3.3.2 快速解耦法的程序编制 |
3.3.3 算例分析 |
3.4 Ybus 法 |
3.4.1 Ybus 法的基础理论 |
3.4.2 Ybus 法的程序编制 |
3.4.3 算例分析 |
4 支路法 |
4.1 功率流前推回推法 |
4.1.1 功率流前推回推法的基础理论 |
4.1.2 功率流前推回推法的程序编制 |
4.1.3 算例分析 |
4.2 支路电流前推回推法 |
4.2.1 支路电流前推回推法的基础理论 |
4.2.2 支路电流前推回推法的程序编制 |
4.2.3 算例分析 |
4.3 回路阻抗法 |
4.3.1 回路阻抗法的基础理论 |
4.3.2 回路阻抗法的程序编制 |
4.3.3 算例分析 |
5 支路法处理环网问题 |
5.1 前推回推法处理环网 |
5.1.1 前推回推法处理环网的解决方法 |
5.1.2 前推回推法处理环网的程序编制 |
5.1.3 算例分析 |
5.2 回路阻抗法处理环网 |
5.2.1 回路阻抗法处理环网的方法 |
5.2.2 回路阻抗法处理环网的程序编制 |
5.2.3 算例分析 |
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舰船电网的暂态稳定分析 |
1 舰船电网的暂态稳定分析概述 |
1.1 舰船电力系统暂态过程的主要特征 |
1.2 舰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的基本假设 |
2 舰船电网暂态分析的数学模型 |
2.1 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
2.2 励磁调节系统的数学模型 |
2.2.1 励磁调节系统的分类 |
2.2.2 励磁调节系统的数学模型 |
2.3 原动机及调速器的数学模型 |
2.3.1 柴油机调速器的分类 |
2.3.2 柴油机调速器的数学模型 |
2.4 负荷数学模型 |
2.4.1 负荷的分类 |
2.4.2 负荷的数学模型 |
3 基于改进欧拉法和迭代解法的暂态稳定性分析 |
3.1 舰船电网时域仿真时的基本结构 |
3.2 发电机节点的处理和机网接口计算 |
3.3 负荷节点处理 |
3.4 基于改进欧拉法和迭代解法的暂态稳定分析 |
3.4.1 改进欧拉法求解微分方程 |
3.4.2 改进欧拉法暂态稳定分析的步骤 |
3.4.3 改进欧拉法暂态稳定分析的程序流程框图 |
3.4.4 Matlab 程序编制 |
3.4.5 算例分析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舰船电力系统设计的软件编制 |
1 舰船电力系统设计的基本知识 |
1.1 舰船电力系统的设计任务 |
1.2 舰船电力系统的设计步骤 |
1.3 舰船电力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 |
1.3.1 舰船电力系统的负载计算 |
1.3.2 舰船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计算 |
1.3.3 船用电缆的选择 |
1.3.4 舰船电力系统的离线测试与仿真 |
2 舰船电力系统设计的软件编制 |
2.1 库文件的建立 |
2.1.1 Access 数据库 |
2.1.2 Matlab 程序库 |
2.2 接口设计 |
2.2.1 Access 与VB 的接口设计 |
2.2.2 Matlab 与VB 的接口设计 |
2.3 VB 界面设计 |
2.3.1 数据调用及修正界面 |
2.3.2 电缆型号及开关型号选择界面 |
2.3.3 配电网络结构调整界面 |
2.3.4 离线潮流计算及暂态分析界面 |
2.4 VB 语言的程序编制 |
2.4.1 事件过程及方法的程序编制 |
2.4.2 配电设计的程序编制 |
2.5 软件的测试应用 |
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A 学术论文 |
B 科研成果 |
附录Ⅰ 程序源代码 |
(10)智能交互式发电厂继电保护整定系统的开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2章 系统总体结构及开发环境 |
2.1 系统目标及设计思想 |
2.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2.3 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 |
第3章 交互式继电保护整定平台的搭建 |
3.1 交互式设计技术 |
3.2 交互式设计技术在继电保护整定系统中的应用 |
3.2.1 角色设计 |
3.2.2 目标设计 |
3.2.3 任务设计 |
3.2.4 人性化设计 |
3.3 交互式继电保护整定平台的设计 |
3.3.1 数据定义及各组件功能介绍 |
3.3.2 Microsoft ScriptControl 控件 |
3.3.3 交互式继电保护平台的实现 |
第4章 智能辅助整定系统设计 |
4.1 分词系统设计 |
4.1.1 汉语分词算法分类 |
4.1.2 歧义的分类和抽取 |
4.1.3 词典模型设计 |
4.1.4 歧义的消解算法实现 |
4.1.5 基于词典和统计的分词算法实现 |
4.2 模糊技术 |
4.2.1 模糊数学基础理论 |
4.2.2 模糊条件查询模型设计 |
4.3 智能辅助整定系统的功能实现 |
第5章 智能交互式继电保护整定系统的实现 |
5.1 数据库管理模块 |
5.2 图形建模模块 |
5.3 故障分析模块 |
5.4 保护整定模块 |
5.4.1 保护整定模板的编写 |
5.4.2 保护的整定 |
5.5 定值处理模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A 12 号机变单元技术参数 |
附录B 12 号发电机差动保护整定过程 |
附录C 12 号机变DGT801 数字发变组保护定值单 |
致谢 |
四、应用Visual Basic语言实现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发电系统电流互感器选择校验软件的设计及应用[D]. 郭云飞.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2]Excel VBA技术在船舶交流电力短路计算中的应用[J]. 陶冶,杨文莲,吴俊峰,杨松,包琳,王化群.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5(01)
- [3]电力系统短路计算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D]. 覃伟. 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
- [4]企业配电网可视化保护整定方式研究[D]. 李养俊. 西安石油大学, 2013(07)
- [5]任意时刻短路电流计算研究及其软件开发[D]. 李昱. 长沙理工大学, 2013(S2)
- [6]基于环网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研究[D]. 陶建鑫. 江苏科技大学, 2013(08)
- [7]基于对称分量法的水电站短路计算程序编制[J]. 关仲. 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 2012(02)
- [8]电力系统短路电流暂态解析法计算及其软件开发[D]. 马新惠. 长沙理工大学, 2011(05)
- [9]舰船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及暂态稳定性研究[D]. 董飞. 中国舰船研究院, 2011(04)
- [10]智能交互式发电厂继电保护整定系统的开发与研究[D]. 牟瑞. 东北电力大学,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