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院药学的新模式——药学监护(论文文献综述)
盛永琴,张莹[1](2021)在《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文中指出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探讨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以提升药房服务质量。方法:以医院门诊药房为研究对象,建设自动化发药系统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比较自动化发药系统实施前后门诊药房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门诊药房的取药等候时间、单方配药时间、药师工作强度评分等均少于实施前,实施后人均日配药量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加强对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提升药房工作效率与药房服务质量。
张楠,夏文斌,闫阔,蔡泓敏,杨慧鹃,陈思音,尤秀梅,皮林[2](2021)在《分级诊疗模式下医联体药师参与高血压患者长期药学监护工作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医联体药师参与高血压患者长期药学监护工作的探索实践,为分级诊疗模式下实现医联体连续性药学服务提供经验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5月16日至6月30日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就诊且符合入选标准的135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由我院临床药师带动指导社区药师共同参与,综合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和工作规范,对患者进行住院期间、出院后转诊至社区诊疗及居家康复期间的长期连续性药学监护,进行药物整合、用药风险评估、用药合理性评估、用药教育与长期随访等,并实施用药风险分级管理,制定高血压患者长期药学监护技术手册,建立长期药学监护管理数据库。结果:该工作模式运行6个月,与干预前对照,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患者安全用药认知能力评分、用药依从性评分、患者血压达标率均有显着提高,药师对不合理处方的有效辨识率和干预率显着提高,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联体药师参与高血压患者长期药学监护工作对于提升患者用药认知能力及用药依从性、提高患者血压达标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提升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辨识和干预能力。
张欣,王渝,符佩姝,靳乃诗,唐敏[3](2021)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药学教学查房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文中指出目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探索临床药师培训中的药学教学查房新模式,以提高临床药师培训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方法通过将建构主义理论与临床药师培训中药学教学查房有机结合,创建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药师学员为主体,以临床药师带教老师为主导的药学教学查房新模式。药学查房实践过程中临床药师学员为主要执行者,通过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一次完整的药学查房实践,临床药师带教老师转变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者以及教学过程中学员的引导者和帮助者。结果药学教学查房新模式的建立与实施有助于培养学员主动观察、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员临床思维的培养,同时还能锻炼学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结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药学教学查房模式能较好适应新形势下临床药学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助于提高临床药师培训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刘盼望[4](2021)在《血液透析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及高磷酸血症的药学监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研究目的:侧重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加强其营养的合理干预,改善此类患者住院期间临床结局的转归。研究方法:以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在该院肾内科住院的MHD患者为研究对象,由营养支持药师(Nutritional support pharmacist,NSP)使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utrition risk screening2002,NRS2002)对新入院的MHD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在入院三天内收集患者相应的血生化检查指标。对未发生营养风险的MHD患者,由NSP间隔7天后重复筛查至其出院。研究结果:102例筛查患者中,发生营养风险的占比26.47%(27例),发生高磷血症的占比为43.13%(44例)。单因素分析提示患者的营养风险与白蛋白、血磷、血红蛋白、年龄均有相关性(均P<0.05);而高磷血症发生风险与年龄、营养风险呈负相关(P<0.05),与血红蛋白、血钾、血尿素氮呈正相关(P<0.05)。研究结论:NRS2002量表适用于MHD患者,但MHD患者伴发高磷血症的风险较大,NSP应配合临床做好MHD患者住院期间的营养风险筛查,应重视伴发高磷血症的患者,并指导临床营养制剂及药物的使用。第二部分探究氮质血症对MHD患者高磷血症发生的影响研究目的:回顾性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发生高磷血症的风险,分析氮质血症对高磷血症发生的影响。研究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该院血液净化中心的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临床疾病诊断从医生his系统获取,相关医技检查报告从实验室系统收集,在净化中心以问答交流和客观记录的方式获取患者基本情况。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两种统计学分析方法探索高磷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肾病相关的医技化验结果提示高磷血症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值均偏高于非高磷血症组患者。其中两组患者的年龄、血尿素氮、血肌酐、血钾、尿酸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磷血症的发生与年龄、血尿素氮、血肌酐、血钾、尿酸水平均有相关性(P<0.05),且血肌酐、血尿素氮是高磷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结论:氮质血症可增加高磷血症发生的风险,临床应重视高氮质血症的MHD患者以期预防高磷血症的发生。第三部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发高磷血症的药学监护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开展临床药师在临床对患者的个体化用药、跟踪和服务为前提。探究临床药师干预慢病患者的新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治疗的优势,给临床医生提供患者日常用药、日常居家自我管理等信息作为治疗依据。研究方法:以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在肾内科定点诊疗的MHD患者为筛查对象,将伴发高磷血症的MH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和药学监护治疗。两组患者用药均为碳酸镧咀嚼片并使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 8,MAAS-8)进行用药依从性评估。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率分别是47.36%、89.47%。统计学分析提示治疗效果有差异(P<0.05);医技生化指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磷水平、血尿素氮、钙磷乘积均有变化;分析结果提示患者血磷水平、钙磷乘积具有差异(P<0.05),血钙水平、血尿素氮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Morisky用药依从性比较:仅实验组在药学监护治疗后Morisky用药依从性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药学监护在高磷血症的治疗中能够使患者获益,能有效的降低患者血磷、钙磷乘积的水平,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戚晨冬[5](2020)在《临床药师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的药学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药物合理使用为切入点,通过观察临床药师药学服务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进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辅助药物的合理使用评价及干预,以及药学监护实践,讨论临床药学服务的研究,探索临床药师在泌尿前列腺科的药学服务模式及工作重点,并根据泌尿外科疾病诊疗的特点,建立泌尿前列腺科专属药学服务。方法:本研究首先回顾性分析260例泌尿前列腺外科病房住院的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和辅助用保肝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制定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和辅助治疗使用保肝药物的评价标准,初步评估使用合理性。然后临床药师通过回顾性干预、阶段性专项干预及药学支持下的行政考核等形式,干预泌尿前列腺外科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和辅助用保肝药物使用的管理后,回顾性分析399例经药学服务干预后在泌尿前列腺外科病房住院的患者围手术期两种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及辅助用保肝药物关于用药适应症、药物选择等合理使用情况。进一步调研泌尿前列腺外科1 12例患者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使用情况,采用药物利用评估方法建立“泌尿外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使用DUE标准”,制定对应的干预措施进行干预验证,干预时间为半年。通过回顾性分析药学干预后的24例泌尿前列腺外科因结石住院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干预结果验证。最后,结合临床药师参与1例围手术期使用奥氮平引起谷草转氨酶升高的严重不良反应,展开适合本医疗机构实际情况的个体化药学服务实践。结果:(1)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均无差异(P>0.05),在手术后均为甲级愈合,均未出现继发医院感染病例,均无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可以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相关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对比。(2)干预前、后组两组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症中、给药途径的指标合理性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符合泌尿系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药物种类占比要求,从干预前33.8%上升至干预后87.5%,其中第二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占比分别由干预前的0%、21.5%、2.7%上升至干预后的35.1%、26.1%、21.5%。干预前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的选择的合理比例较低,为33.8%;但在临床药师进行干预后该指标的合理比率显着提升,达到87.5%。干预前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的选择合理的比例为14.6%,干预后合理比例升高至85.0%。(3)药学干预前泌尿前列腺外科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药物适应证符合率为57%,使用后72h肝功能监测符合率为58%,给药频次符合率为57%,使用前72h内进行细菌培养符合率为90%;药学干预后泌尿前列腺外科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药物适应证符合率为75%,使用后72h肝功能监测符合率为100%,给药频次符合率为96%,使用前72h内进行细菌培养符合率为100%。(4)在围手术期辅助治疗保肝药使用的禁忌症的指标中,干预前与干预后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准。干预前组在肝功能正常病例数占比达到94.2%的情况下,有83.1%的患者在围手术期辅助治疗使用了保肝药物;干预后组在临床药师进行宣教后,肝功能正常病例数占比达到93.0%,同时辅助治疗保肝药物辅助治疗使用保肝药比例降至16.5%。在泌尿前列腺外科干预前组中,围手术期使用的保肝药物主要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病例数达到175例,占比67.3%。在经过临床药师的药学干预后,在干预后组中还原性谷胱甘肽的使用数量为0例,而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的使用病例数也大幅降至66例,占比为16.5%;同时,干预前围手术期辅助治疗保肝药的使用合理数及合理比例较低,为22.3%;但在临床药师进行干预后该指标的合理比率达到90.5%。(5)临床药师协助发现分析1例少见的奥氮平引起的谷丙转氨酶升高的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医生采纳了临床药师建议,患者谷草转氨酶升高的严重不良反应得以纠正,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泌尿前列腺外科手术患者用药,可提供规范化的药学监护和药学服务,明显提高了泌尿前列腺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围手术期辅助药物及前列腺疾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药物用药合理性,降低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优化药物治疗方案,保障前列腺疾病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DUE模式运用于泌尿外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临床使用管理,较为规范地促进了医院泌尿前列腺外科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合理使用,效果显着,为建立专科药学服务模式提供借鉴。
卢进,霍炎,张东梅,徐嵘,李星霞,杨黎,张剑萍[6](2020)在《新医改形势下我院药学门诊服务新模式的持续改进》文中认为目的介绍第六人民医院基于新医改形势转型背景,开展相应的药学门诊服务新模式并持续改进的经验。方法介绍该院已开展的药学门诊服务过程中具体的药师的工作内容、职责、流程改进及成效。结果与结论该院已开展线下药学咨询门诊和线上基于微信平台的药学咨询服务,包括医师-药师联合专病门诊(阿尔茨海默病专病门诊、抗凝专病门诊)、药师独立门诊(肿瘤药学门诊),及"六院药师"微信咨询门诊。通过开设多样化药学门诊服务并履行持续改进措施,优化了患者治疗用药规范,保障了患者药物治疗的疗效、安全性、经济性及依从性,提供患者个体化用药的药学服务,大大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节约了治疗成本。该院所创立的多形式的药学门诊服务模式的改进取得了一定成效,可为医联体及全国医院药学门诊服务借鉴与推广。
王司允[7](2020)在《儿科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与个体化给药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我院儿科诊疗中心患儿万古霉素血清药物浓度的方法;总结并分析我院儿科诊疗中心患儿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布与达标情况,分析与讨论万古霉素临床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探讨我院儿科诊疗中心万古霉素目标血药浓度的合理性;对我院儿科诊疗中心应用万古霉素的患儿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与药学监护,保障患儿应用万古霉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开辟适合我院儿科诊疗中心实际工作情况的万古霉素TDM与个体化给药工作新模式,保证我院儿科诊疗中心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我院儿科诊疗中心患者万古霉素血清药物谷浓度;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进行万古霉素TDM的儿科诊疗中心患者信息,统计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布与达标情况,对纳入研究的患儿全部实施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与监护,分析并讨论我院儿科诊疗中心万古霉素目标血药浓度的合理性;选取适宜的我国儿科患者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模型,结合基于Bayesian反馈法的药动学预测软件“JPKD”,对患儿进行个体化给药设计与血药浓度预测,并对以此方法建立的我院儿科诊疗中心万古霉素TDM与个体化给药工作新模式进行方法学评价和临床实例验证。结果:儿科诊疗中心患儿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在5-10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回归方程为:y=3991.321x-7333.622,R=0.999,检出限为1.5μg·ml-1,定量下限5μg·ml-1,保留时间25.2min,峰型完整,无杂峰干扰,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RSD均<10%,回收率在100%-105%之间,浓度>10μg·ml-1的样品在24h内室温稳定性良好,RSD<20%,所有样品经长期4次冻融循环,测定结果RSD<6%,方法学考察符合要求。本研究共纳入35例患儿(PNA 68.74±177.86 weeks),共测定71份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人均测定2.03次,所有患儿首次测定谷浓度均值为14.72±8.54μg·ml-1,首次测定浓度达标(10-20μg·ml-1)率为62.86%,首次测定谷浓度达标患儿中,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7.27%。35例患儿中仅2例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研究共观察到13例肝损患儿:首次测定万古霉素谷浓度时出现肝损伤的患儿有7例,其余6例为非首次测定时出现,所有肝损伤患儿经剂万古霉素剂量调整与保肝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本研究未观测到患儿听力损伤。本研究纳入16例患儿,对源于文献的万古霉素PPK模型和JPKD软件构建的谷浓度预测模型进行预测精度与拟合度验证,MAE=1.76,RMSE=1.66,MAE<2.5 mg·L-1,RMSE<4 mg·L-1,模型预测性能良好。Deming回归方程为:y=-1.6402+1.0815 x,总体截距a的95%置信区为(-5.9168,2.6363);总体回归系数b的95%置信区间为(0.7938,1.3692),模型拟合度较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HPLC法测定我院儿科诊疗中心患儿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我院儿科诊疗中心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测定。我院儿科诊疗中心采用10-20μg·ml-1作为目标谷浓度范围,此谷浓度范围下,患儿抗感染治疗有效性高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该浓度范围作为目标浓度范围是合理的。在说明书及临床指南推荐的给药方案下,儿科诊疗中心的患儿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达标率低且谷浓度个体化差异大,建议常规进行万古霉素TDM并实施个体化用药调整。在应用万古霉素的患儿中,肝损伤比肾损伤更易观测到,建议临床医师和药师加强对患儿肝功能的关注,除常规监测肾功能外,还应常规监测肝功能。万古霉素TDM结合给予Bayesian反馈法的JPKD软件能较好预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并精确计算出调整给药剂量,适用于我院儿科诊疗中心患儿个体化给药设计与浓度预测。本研究设计的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及个体化给药工作新模式运行良好,该模式适用于我院儿科诊疗中心万古霉素药学监护工作,是我院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药学服务的重要手段,充分体现临床药师在抗感染药学服务中的职业价值。
于晓红,倪瑞雪,史东旭[8](2020)在《建立终末期肿瘤营养不良患者肠外营养治疗的药学监护新模式》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终末期肿瘤营养不良患者肠外营养液药学监护新模式。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7月—12月实施肠外营养液药学监护新模式后的终末期肿瘤营养不良患者60例为观察组,并选取2018年1月—6月新模式实施前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gA、IgM、IgG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CD3+、CD3+/CD4+、CD4+/CD8+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TP、Hb、ALB、TSF、BMI等营养指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营养液中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发生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外营养液药学监护新模式的应用可有效提升终末期肿瘤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其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卢志军,杨瑾,阮焕庭,陈裕华[9](2020)在《某院结核病患者门诊药学服务的开展及其成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结核病患者门诊药学服务(简称"药学门诊")的开展对合理用药的影响,探究结核病患者临床治疗个体化药学服务新模式。方法:通过开展结核病门诊半日制药学服务,提供患者药物咨询、健康及用药教育、药学监护等内容后;抽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间门诊就诊的结核病患者940例次数据,分析其门诊药学服务的开展对合理用药的影响及其工作成效。结果:940例次患者中,其中药物咨询473例、用药教育253例和药学监护214例,有效解答了患者用药的相关问题,提高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及时干预了用药期间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改善了预后,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论:结核病门诊药学服务新模式的开展,有效提高了结核病患者用药的合理性、有效性及依从性,发挥了临床药师的专业特长。
黄心恺[10](2019)在《社会药房MTM模式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通过分析国内社会药房管理模式现状,借鉴国外社会药房MTM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探索我国社会药房开展MTM管理模式的可能性,并对社会药房MTM管理模式的构建提出对策及建议。拟系统的构建我国社会药房MTM模式,推进公共卫生制度改革,提升药房及药师专业地位,维护公民健康权益。研究方法: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以及模型分析法。通过文献分析对国内外有关药学监护、MTM管理模式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归纳和梳理,总结国内外现阶段MTM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PEST模型,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层面分析国内社会药房MTM模式的开展环境及困境;进行描述性统计研究,结合专家访谈,总结可供参考的经验借鉴。结果及结论:药物治疗管理(MTM)服务是基层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面向全科患者,又是多种执业者共同提供医疗服务,强调健康和疾病的预防,起到全面整合和协调各种医疗资源的作用。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患者逐渐下沉到基层,面对不合理用药及老年患者慢病管理问题突出,药物治疗管理能很好的满足目前患者及药房的社会需求。我国医药分开等政策大趋势有利于社会药房MTM模式的落地,药品零售行业也有一定条件支持MTM模式的推广。然而将其定义成商业模式,仍存在诸多难点,药房急需从现有的传统药品销售模式中转型参与医疗服务,主动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注册与社会药房的执业药师,也需转变角色从单一的药品销售和质量管理转变到提供MTM服务上,让更多的患者受益。在模式构建过程中需注重药学监护理念内涵的传播,MTM标准化服务规范、软硬件的配置等环节,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为我国社会药房开展MTM模式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
二、医院药学的新模式——药学监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院药学的新模式——药学监护(论文提纲范文)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 |
1.1 患者取药流程 |
1.2 发药机工作流程 |
2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管理 |
3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管理模式的优化 |
4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实践效果 |
5 讨论 |
(2)分级诊疗模式下医联体药师参与高血压患者长期药学监护工作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来源 |
2 研究方法 |
2.1 组建医联体药师团队 |
2.2 长期药学监护模式的建立 |
2.2.1 住院期间药学监护 |
2.2.2 社区诊疗及居家康复期间药学监护 |
2.2.3 数据库建立与管理 |
2.3 评价标准 |
2.3.1 患者安全用药行为评估及用药依从性评估 |
2.3.2 血压控制状况与达标评估 |
2.3.3 用药风险评估 |
2.3.4 处方用药合理性评估 |
2.3.5 药物重整服务 |
2.3.6 出院患者药学服务 |
2.4 效果评价 |
2.5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纳入长期药学监护患者及药师工作实践基本情况 |
3.2 新模式运行前后患者安全用药认知能力及用药依从性变化 |
3.3 工作模式干预前、后患者血压达标情况评估 |
3.4 工作模式运行前后药师慢病管理能力的对比 |
4 讨论 |
4.1 探索长期连续性药学服务,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4.2 长期药学监护工作模式需要建立技术规范 |
4.3 长期药学监护工作模式有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4.4 新模式加强药师与医生协作,使患者受益 |
4.5 医联体药师协作新模式促整体服务技能提升 |
5 结语 |
(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药学教学查房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建立药学教学查房新模式 |
1.1 紧扣培训大纲创设主题情境 |
1.2 建立以临床药师学员为主体的协作学习组 |
1.3 药学教学查房的具体实施过程 |
2 建构主义应用于药学教学查房的难点与要求 |
2.1 建构主义应用于药学教学查房的难点 |
2.2 建构主义应用于药学教学查房对学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2.3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药学查房带教老师的要求 |
3 小结 |
(4)血液透析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及高磷酸血症的药学监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
3 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一部分 某三甲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高磷血症状况分析 |
引言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及客观评价指标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患者营养风险筛查 |
2.2 营养风险与临床指标的关系 |
2.3 高磷血症与临床指标的关系 |
2.4 营养风险、高磷血症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2.5 出院后随访情况 |
3 讨论 |
3.1 营养风险筛查的临床意义 |
3.2 营养风险的及时干预 |
3.3 重视高磷血症风险的发生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初探氮质血症对 MHD 患者高磷血症发生的影响 |
引言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患者基本资料 |
2.2 高磷血症发生率与尿素氮的关系 |
2.3 高磷血症的相关及回归分析 |
3 讨论 |
3.1 高磷血症的发生及危害 |
3.2 高磷血症与氮质血症的联系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发高磷血症的药学监护研究 |
引言 |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及观察指标 |
1.3 药学监护记录、低磷饮食参考简表及用药依从性评估 |
1.4 药品信息及用法用量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参考指标的比较 |
2.4 两组患者Morisky用药依从性比较 |
3 讨论 |
3.1 药学监护的临床意义 |
3.2 高磷血症的危害及临床治疗 |
4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伦理批件 |
致谢 |
综述 磷酸盐代谢对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5)临床药师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的药学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临床药学与临床药师 |
1.2 泌尿前列腺疾病概述 |
1.3 泌尿前列腺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现状 |
1.4 泌尿前列腺外科围手术期辅助治疗药物应用的现状 |
1.5 药物利用评价体系 |
1.6 课题立项依据 |
第二章 临床药师干预泌尿前列腺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资料与方法 |
2.2.1 资料来源 |
2.2.2 入选条件及排除标准 |
2.2.3 建立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标准 |
2.2.4 药学服务干预措施 |
2.2.5 统计学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围手术期患者基本情况 |
2.3.2 泌尿前列腺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
2.3.3 围手术期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术后情况 |
2.3.4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性应用评价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临床药师运用DUE方法对泌尿前列腺外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使用管理实践 |
3.1 引言 |
3.2 资料与方法 |
3.2.1 资料来源 |
3.2.2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泌尿外科临床使用DUE标准建立 |
3.2.3 基于DUE标准的药学干预措施 |
3.2.4 基于DUE标准的干预结果评价 |
3.2.5 统计学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患者基本信息情况 |
3.3.2 建立泌尿外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使用DUE标准表 |
3.3.3 干预前药物利用评价情况 |
3.3.4 药学干预结果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临床药师干预泌尿前列腺外科围手术期辅助用保肝药物使用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资料与方法 |
4.2.1 资料来源 |
4.2.2 入选条件和排除标准 |
4.2.3 建立辅助用保肝药合理性评价标准 |
4.2.4 药学服务干预措施 |
4.2.5 统计学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围手术期患者基本情况 |
4.3.2 泌尿前列腺外科围手术期辅助用保肝药物应用情况 |
4.3.3 围手术期患者使用保肝药物的术后情况 |
4.3.4 围手术期辅助用保肝药物合理性应用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临床药师参与1例围手术期用药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的案例分析 |
5.1 引言 |
5.2 病例资料 |
5.3 病例分析 |
5.4 病例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7)儿科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与个体化给药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万古霉素在儿科抗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
1.2 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概述 |
1.3 儿科万古霉素TDM存在的问题 |
1.4 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进展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儿科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方法学研究 |
2.1 仪器与试剂 |
2.1.1 仪器 |
2.1.2 试剂 |
2.2 方法 |
2.2.1 溶液制备 |
2.2.2 色谱条件 |
2.2.3 样品处理方法 |
2.2.4 定量限与标准曲线绘制 |
2.2.5 方法学考察 |
2.3 结果 |
2.3.1 最佳色谱条件 |
2.3.2 样品收集与处理方法 |
2.3.3 定量限与标准曲线 |
2.3.4 方法学考察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我院儿科诊疗中心患儿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结果报告与分析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资料收集 |
3.1.2 研究方法 |
3.2 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
3.2.1 患儿一般资料 |
3.2.2 谷浓度测定报告 |
3.3 血药浓度测定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给药方案与有效性讨论 |
3.3.2 安全性分析与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儿科诊疗中心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工作模式的构建、评价与应用 |
4.1 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模式构建 |
4.1.1 群体药动学模型的选择 |
4.1.2 JPKD软件自定义模块设置 |
4.1.3 个体化给药工作流程 |
4.2 JPKD软件自定义模块预测性能评价 |
4.2.1 预测性能评价方法的选择 |
4.2.2 预测性能评价结果 |
4.3 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工作模式应用案例 |
(一)案例一 |
(二)案例二 |
(三)案例三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与个体化用药调整监护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建立终末期肿瘤营养不良患者肠外营养治疗的药学监护新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2.1 肠外营养液药学监护新模式 |
1.2.2 观察指标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血清IgA、IgM、IgG水平比较 |
2.2 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
2.3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比较 |
2.4 两组患者营养液中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不合理应用情况比较 |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9)某院结核病患者门诊药学服务的开展及其成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核病药学门诊工作模式 |
1.1 一般情况 |
1.2 接诊流程 |
1.3 药学服务内容 |
1.3.1 药物咨询 |
1.3.2 用药教育 |
2 工作成效 |
2.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就诊人次与患者来源 |
2.2.2 药物咨询内容 |
2.2.3 药学监护情况 |
2.2.4 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
3 讨论 |
(10)社会药房MTM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医改背景下的药房定位 |
1.1.2 社会药房开展MTM的必要性 |
1.1.3 社会药房开展MTM的潜在优势 |
1.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社会药房MTM相关理论基础 |
2.1 药学监护 |
2.1.1 药学监护起源 |
2.1.2 执业理念 |
2.1.3 以患者为中心的内涵 |
2.2 药物治疗管理服务(MTM)模式 |
2.2.1 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概念 |
2.2.2 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模式框架 |
第三章 美国社会药房MTM模式分析及启示 |
3.1 美国社会药房基本概况 |
3.1.1 行业情况 |
3.1.2 药房定位 |
3.1.3 药房药剂师 |
3.2 美国MTM模式基本概况 |
3.2.1 Medicare D药品福利计划 |
3.2.2 美国医疗保险资助服务中心 |
3.2.3 MTM受益者资格标准 |
3.2.4 必需的MTM服务 |
3.2.5 MTM提供者 |
3.3 启示 |
第四章 国内MTM模式开展环境与困境分析 |
4.1 基于PEST模型的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困境分析 |
4.2.1 缺少政策支持 |
4.2.2 缺乏战略的支持 |
4.2.3 缺乏专业人才 |
4.2.4 公众意识淡薄 |
4.2.5 服务费用问题 |
第五章 社会药房开展MTM的模式构建对策 |
5.1 社会药房MTM模式构建宏观建议 |
5.1.1 政府层面 |
5.1.2 行业层面 |
5.2 社会药房MTM模式构建的微观建议 |
5.2.1 药房布局与设计 |
5.2.2 药房工作流程管理 |
5.2.3 MTM服务前准备 |
5.2.4 药物治疗评估 |
5.2.5 计划的实施 |
5.2.6 随访与文档记录 |
5.2.7 计价收费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MTM常用药品可获得性数据采集表 |
附录2:药物治疗管理服务(MTM)调查问卷 |
附录3:《社会药房MTM模式构建研究》专家访谈摘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药学专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医院药学的新模式——药学监护(论文参考文献)
-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J]. 盛永琴,张莹.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24)
- [2]分级诊疗模式下医联体药师参与高血压患者长期药学监护工作实践[J]. 张楠,夏文斌,闫阔,蔡泓敏,杨慧鹃,陈思音,尤秀梅,皮林. 中国药事, 2021(12)
- [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药学教学查房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张欣,王渝,符佩姝,靳乃诗,唐敏. 中南药学, 2021(11)
- [4]血液透析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及高磷酸血症的药学监护研究[D]. 刘盼望.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5]临床药师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的药学服务研究[D]. 戚晨冬.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6]新医改形势下我院药学门诊服务新模式的持续改进[J]. 卢进,霍炎,张东梅,徐嵘,李星霞,杨黎,张剑萍. 药学实践杂志, 2020(05)
- [7]儿科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与个体化给药临床应用研究[D]. 王司允. 吉林大学, 2020(08)
- [8]建立终末期肿瘤营养不良患者肠外营养治疗的药学监护新模式[J]. 于晓红,倪瑞雪,史东旭. 肿瘤药学, 2020(02)
- [9]某院结核病患者门诊药学服务的开展及其成效分析[J]. 卢志军,杨瑾,阮焕庭,陈裕华. 抗感染药学, 2020(01)
- [10]社会药房MTM模式构建研究[D]. 黄心恺.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