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秀水风景林主要害虫种类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张琳[1](2020)在《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理念的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盂县香河景观规划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人口密度的增加,工农业迅速发展,全球资源过度被消耗,河流水质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用水匮乏、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结构污染突出、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层出不穷,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与生态问题,河流亦成为城市亟待解决的难题。作为城市历史文化孕育者的河流对城市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如何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的理念对已经不堪重负的城市河流进行设计,将人们从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到意识到河流生态重要性以及河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想转变,反馈并落实到滨水景观设计,激活场地活力并使其历史文化得以弘扬,进而达到人与河流共生的目的,已经成为一种现实需求。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视角对相关概念、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和国内外滨水空间的发展进行相关研究,对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任务、内容、原则、方法以及相关理论做归纳总结,对滨水景观的类型、尺度界定、构成要素、生态学解析以及价值取向做探讨研究,以生态修复为目的和手段,总结并借鉴国内外优秀实践案例,提出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理念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包括防洪蓄洪、提升自净能力、重建河流景观以及增加河流亲水性的规划设计目标,系统与区域原则、多目标兼顾原则、生态设计原则、文化保护原则的规划设计原则,水体生态修复、植物生态修复、动物栖息地恢复以及生态游憩的规划设计策略,并结合实际调研进一步应用于本文的实践对象——山西省阳泉市盂县香河滨水景观,对其进行生态修复性景观设计,以期为同类的滨水景观设计提供参考,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董新奇[2](2020)在《安徽省怀宁县海螺望春花保护与发展规划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螺望春花是怀宁县特有的珍稀树木资源,其古树更是大自然留下的珍贵遗产。它树姿端庄雄伟,先花后叶,开花时满树白花,香味浓馨,是重要的观赏树种;花蕾被称作“辛夷”是重要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保健价值,还可提取独具魅力的香精。通过对怀宁海螺望春花古树及后备资源的调查分析,结合当地产业和人文优势,坚持严格保护、合理开发、科学经营,全面推进海螺望春花的保护与发展规划,对促进地方增效、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本研究结合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理论和实践成果,系统的研究了怀宁县海螺望春花的发展历史及品质性状,海螺望春花古树及种质资源的保护措施,进一步开展了怀宁县海螺望春花的发展利用规划,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界定了海螺望春花、古树与古树后备资源、望春花种质资源的相关概念,明确海螺望春花古树的分级标准。2.综述了国内外古树的保护管理体系及复壮技术;分析了辛夷植物的品种概况,总结出辛夷的主要化学成分、挥发油成分以及抗过敏等相关药理作用;对海螺望春花蕾用林栽培模式、优良品种选育等试验研究进行梳理,为规范开展海螺望春花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3.明晰了海螺望春花的栽培历史和资源分布概况;摸清了海螺望春花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等生物学特性;总结出海螺望春花具有“丰产性好、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4.通过实地调研,从空间分布、数量特征、生长势及生长环境等多个角度对调查的171株海螺望春花古树及古树后备资源进行分析研究,全面掌握了怀宁县石镜社区及邓林村内海螺望春花的资源本底。5.剖析了影响海螺望春花古树现状安全的主要因素,从八个方面提出了海螺望春花古树及古树后备资源的保护措施,重点做到“一树一策”,实现跟踪管理和动态管理等;阐述了海螺望春花种质资源的保护措施,包括原生地保护、异地保护以及离体保存。6.以怀宁县石镜乡为主要基地,以“特色品牌”、“全域旅游”、“乡村振兴”、“产业融合”重点发展策略为支撑,通过优化功能分区和布局,开发旅游景点与线路,建设海螺望春花珍稀树种保护基地,聚力打造以海螺望春花观赏为特色的乡镇观光旅游,全面开展海螺望春花发展规划研究,旨在拉长海螺望春花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郭咏嘉[3](2020)在《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研究:过程、格局、机制》文中指出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发生,用乡村吸引物来满足城市旅游者休闲怀旧需要的旅游活动。现阶段正是我国乡村旅游行业转型与提升发展的关键时期,探究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变规律及布局形成机制,对于整合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完善乡村旅游设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发展乡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篇论文主要分为七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阐释问题提出的背景、解决问题的目的和意义,并介绍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论文总体框架。第二章侧重论文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界定、理论基础的产生背景、形成发展和研究内容等。第三章梳理归纳了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源远流长的历史、异彩纷呈的民族特色、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崭露头角的旅游产业等。基于三生理论对吉林省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然后确立指标对吉林省各市县域的乡村性指数进行测算,最后得出吉林省各市县域的乡村性指数情况及冷热点布局。第四章选取200个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样本点,对样本乡村旅游地时间尺度的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在确定样本点时间尺度、类型归属和空间尺度选择依据的基础上,对于吉林省的乡村旅游地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动态分析,总结出其数量历时性、类型历时性、空间重心特征和空间热点特征。最后引入空间尺度,用最临近距离、崔王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指数、核密度等指标将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的空间格局用地理学的视角表现出来;同时归纳总结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发展的空间演化特征。第五章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引入相关指标,分析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的5项基础影响因子和4项助力影响因子。第六章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切入点,将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过程嵌入其中,构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模型。利用网络舆情做参考,选取长春市奢爱良疏果蔬农场、红旗朝鲜族民俗村、缘山湖农业园三个实证案例,基于座谈、访谈和问卷调查资料进行检验,最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深入剖析各种尺度乡村旅游地布局优化路径。第七章简要梳理主要结论,展望新时期乡村旅游地发展研究的几个重要方向,以期对乡村旅游发展宏观政策制定和乡村旅游地理微观研究具有参考价值。通过研究,论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在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发展客观分析时利用三生理论将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类型分为3大类、11亚类、43小类。进一步测算出吉林省乡村性指数总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中部平庸的特征,区域总体差异显着,局部差异不大,乡村性水平最高的地区属于汪清县,最弱的地区是乾安县,总体乡村性水平不高,乡村性指数平均值为0.25。(2)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间尺度的演变规律。根据论文选取样本的分析,吉林省的乡村旅游地时间演化分为4个阶段:1990年之前为原始阶段;2000-2008年为启蒙阶段;2009-2013年为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为爆发阶段。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类型演变中1990年之前的原始阶段,涉及到的1个乡村旅游地属于乡村生态类;2000-2008年的启蒙阶段,属于乡村生产类的8个,乡村生活类的11个,乡村生态类的2个;2009-2013年的发展阶段,属于乡村生产类的有36个,乡村生活类的11个,乡村生态类的19个;2014年至今的爆发阶段,属于乡村生产类的25个,乡村生活类的20个,乡村生态类的67个。(3)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分析。(1)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呈带状集聚特征。(2)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集中程度。辽源市和松原市乡村旅游地的集聚程度呈高度集中的状态,地理集中指数在吉林省各地市州中居于首位和第二位;其他7个市州的乡村旅游地都是分散状态。(3)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均衡程度。利用基尼系数对吉林省及其下辖8市1州的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均衡程度进行测定,最终得出辽源市的基尼系数属于尚且均衡状态,其余市州基尼系数均属于极高等级。(4)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核密度进行测算发现,生产类乡村旅游地空间密度较大的区域位于通化市和白山市,生活类乡村旅游地空间密度较大的区域位于长春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生态类乡村旅游地空间密度较大的区域位于长春市和吉林市。(5)通过重心模型测算,得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重心演变轨迹经历了远离地理中心-靠近地理中心-远离地理中心的过程,且总体呈向南、向东趋势。(4)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布局影响因子分为基础影响因子和助力影响因子。基础影响因子按照单项指标得出乡村性指数较弱或者中等、低海拔、水系密度高、公路密度高、4A级以上旅游景区周边的条件更适合乡村旅游地的形成和发展,将影响因子进行排列组合后得出乡村指数低+地势海拔高+水系河流密度低+公路密度高+距离A级以上旅游景区距离近最适合乡村旅游地发展,乡村指数低+地势海拔高+水系河流密度高+公路密度高+距离A级以上旅游景区距离近最不适合乡村旅游地发展;助力影响因子中得出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乡村旅游的客观条件,当地旅游业情况调动起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的引导规划三者共同影响才形成了吉林省目前的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5)引入行动者网络理论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将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行动者确认为:人类行动者包括社区居民、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投资商、专家学者;非人类行动者包括地理环境、扶持政策、主体产品、规划开发等共8项。将200个示范点的网络舆情作为基础考量,将各类型乡村旅游地中平均评论数最多的作为实证样本点,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出长春奢爱良疏果蔬农场、万宝镇红旗村朝鲜族民俗村、吉林省缘山湖农业园的演化机制。最后得出三个层次的优化路径:宏观层面从吉林省政府监管出发,引导市场介入,通过正式制度创新和市州政策差异化等方面优化乡村旅游地的空间格局;中观层面以长春市为例,首先以传统旅游产业为基础对其进行转型升级,确定中观尺度地域的客源地核心,进而选择扇形辐射,由近及远进行圈层布局。微观层面以长春市双阳区为例,首先环绕初始旅游基础设施对乡村旅游地进行布局支撑,注重当地精英对引导乡村旅游者消费模式的作用,同时布局方式向类型集中化转型。
许磊[4](2020)在《基于生态修复理论的城市滨水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设计》文中指出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的健康问题,城市建设中生态环保的滨水绿地景观不仅改善了整体的生态系统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目前我国滨水绿地的现状存在生态萎缩和植被退化等现象,对城市的建设和居民优良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这些现象的日益增加给我们敲响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警钟。对于滨水绿地开发建设时要充分注重生态第一,探索出一条属于滨水绿地建设独有的生态环境保护且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通过资料收集研究、实地调查、相关案例分析、实际案例验证等方法,研究了基于生态修复理论的城市滨水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该如何科学合理设计。通过理论的研究再到得胜河滨水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设计对理论的验证,主要包括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对生态修复和植物群落景观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通过相关资料研究分析了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和植物群落景观设计的研究进展情况。(2)主要通过对资料的分析与归纳、相关案例分析、实地调查、实例验证的研究方法对全文进行深化,并指出研究的意义。(3)通过研究河流生态学、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湿地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群落演替理论等,再从探讨植物群落景观设计概述以及相关案例的分析研究,分析城市滨水景观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滨水绿地生态修复与植物群落景观设计的途径。(4)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得胜河滨水绿地生态修复与植物群落景观设计的实际案例进行理论验证。主要通过分析项目的建设条件,在尊重得胜河地理环境的优势下提出了生态修复与植物群落景观设计应该考虑的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总体设计、水环境的治理、河流岸线形态恢复、驳岸景观修复设计、植物群落景观专项设计。
卢巧彤[5](2020)在《隆安壮族排歌传承与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排歌属于民间歌谣的范畴,是壮族山歌的一种。隆安壮族排歌,当地称“潘”,分为高腔排歌和低腔排歌,包括“谈情歌”“风流歌”“婚嫁歌”“庆贺歌”“劳动歌”“悼念歌”“时政歌”等,内容丰富。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文化受到现代文化的严重冲击,隆安壮族排歌的传承环境发生改变,传承和保护面临着严峻考验。论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隆安壮族排歌的生存环境、传承保护状况进行调查,从中探寻适合排歌“潘”传承与保护的新路径。论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隆安壮族排歌的生存环境、传承场域、传承主体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并结合民俗学、人类学等学科理论知识,探寻当代文化背景之下,隆安壮族排歌传承与保护的新措施。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创新之处以及梳理到目前为止壮族山歌、排歌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从隆安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两方面着手,论述隆安壮族排歌的生存环境。第三部分,通过梳理已有的文献资料、调研资料分析排歌的类别、文本特征。第四部分,介绍隆安壮族排歌过去在日常生活、人生礼俗、岁时节日等传统场域的传承。第五部分,通过分析田野调查、问卷、访谈收集到的材料、数据描述隆安壮族排歌传承和保护现状,结合隆安的文化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研究发现,隆安壮族排歌充分反应出当地壮族民众生活的点点滴滴,具有极高的人文研究价值、文学价值、实用价值。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文化现代化趋势之下,隆安壮族排歌陷入了传承危机,因此,如何更好的传承和保护隆安壮族排歌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张晨玮[6](2019)在《杭州西湖风景区现当代植物景观变迁研究》文中认为西湖风景名胜区历经70年的建设,从建国初的山荒岭秃恢复到今天的湖光山色,植物景观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绿化先行,植物造景的发展模式,对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针对西湖风景名胜区1919年至2019年间植物景观的变迁过程展开具体研究,探索其在时间轴线上的传承与延续。首先,利用“历史照片定点重复摄影”的对比方法,分析建国前后植物景观的差异和变化对西湖景观风貌的影响。随后,通过对学术专着、统计年鉴、政府文件等多角度资料的梳理归纳,根据每个阶段的时代背景、政策导向、发展特征将建国后西湖植物景观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恢复(1949年-1957年)、开拓(1958年-1965年)、停滞(1966年-1976年)、创作(1977年-1998年)、振兴(1999年-2019年)五个阶段。最后,基于对各阶段园林建设成果和绿化发展导向的归纳梳理,总结出其发展过程中明显的变迁特征,具体有四:以绿化为先导的建设发展模式、因时代背景而变动的植物价值认知、以和谐为取向的植物配置艺术、以文化为索引的特色植物营建。在对其变迁机制的梳理研究中得出:①西湖山林植被因气候和地质的影响,于自然演进中形成了类型丰富的植物群落和差异化的镶嵌特点。而后,又在明显的人工干预下,表现出具有指向性的观赏特征。②西湖因自身固有的社会属性和开放性,极易受到政治和社会的影响。政治意志的变化以及公众对园林绿地使用诉求的变化均会改变西湖公共绿地的建设方向和绿化内容。西湖植物景观及其园林风貌在变迁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③在不同阶段,管理体制的变动和管理机构的改革均对西湖园林绿化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研究机构的设立及研究成果的产出也会使一段时期的园林绿化树种发生显着变化,进而影响到风景点的景观建设。④文化驱动力在西湖植物景观的变迁中有明显的体现,一方面是内在传统文化对其建设方向的指引,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西方风景园林影响下植物造景形式的创新。综上,研究者以时间为索引,纵向地对新时期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内容的保护提升进行讨论:强化文化内容的输出,保持文化景观的整体性,协调与湖山环境的关系。
冯玉婷[7](2019)在《山东省临沂地区云斑天牛对白蜡的危害与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Hope)在临沂市绿化树木中危害日趋严重,尤其是在白蜡上,其幼虫在树木根基部和主干的分叉处蛀食危害,造成木材根基部中空,并常引起“风折木”现象,致使树木折断或死亡,极大地影响了景观效果和经济作用。因此,调查临沂地区云斑天牛在白蜡树上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现状,进一步研究该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选择高效低毒的虫害防治技术,有利于在该地区的城市绿化工作中降低施药成本、提高防护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本研究以兰山区绿化带和罗庄区苗圃白蜡林为试验地点,分别通过随机抽样法和整片抽样法,调查兰山区城区绿化带白蜡树上的云斑天牛的排粪孔和羽化孔数量,监测该虫的始见期、高峰期和该虫发生的世代数。通过观察幼虫、成虫发育历期以及观察树干上是否有天牛虫孔及虫孔数量,计算被害株率,确定为害等级,明确临沂地区云斑天牛发生规律和危害情况。用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胶囊水悬剂200倍、400倍、800倍药液对白蜡树进行喷雾,采用罩网法、地面调查法调查羽化成虫时期毒杀的成虫数量,计算死亡率。研究表明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胶囊水悬剂对白蜡树上的云斑天牛成虫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使用400倍液防效可达到92.6%,防治效果较好。用15%吡虫啉·敌敌畏注干液剂、4%吡虫啉·阿维菌素注干液剂、4.5%吡虫啉注干液剂、10%啶虫脒注干液剂和30%敌敌畏·氧化乐果注干液剂、20%氯虫苯甲酰胺注干液剂共6种药剂进行了树干注射防治云斑天牛幼虫。6种注干药剂均对白蜡云斑天牛幼虫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15%吡虫啉·敌敌畏注干液剂防效最好,其次为30%敌敌畏·氧化乐果注干液剂,两种药剂防效差异不显着。通过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卡、花绒寄甲成虫等对云斑天牛寄生效果进行调查。发现释放卵卡的防效比释放成虫的好,且在室外实验环境下,释放花绒寄甲成虫时,成活率较放置花绒寄甲卵卡更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影响。人工繁育花绒寄甲成虫成本远高于生产花绒寄甲卵成本,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大面积进行云斑天牛防治时,采用放置花绒寄甲卵卡的方试较为经济实用,可行性更高。利用两种不同配比的糖醋液诱杀天牛成虫,发现糖醋液诱杀白蜡云斑天牛成虫有一定效果,且糖醋液配方Ⅰ诱杀效果好于糖醋液配方Ⅱ。但此种方式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干扰,在苗圃等人流量、车流量较小的地方有一定的应用可行性,不适用于以白蜡作为行道树的老城区大规模应用。通过最终研究分析,形成了适用于临沂地区的,以高效、安全的化学防治为主,以天敌防治和诱杀防控为辅的白蜡云斑天牛综合防治方法。对当地园林病虫害防治和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赫嵩[8](2019)在《沈阳市铁西区绿色廊道景观调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沈阳市铁西区绿色廊道为研究对象,以植物群落生态学、景观学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相关理论为依据,采用样地调查方法和景观生态分析方法等,研究了铁西区内绿色廊道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与结构特征、绿色廊道景观结构和格局。在此基础上,以完善城市生态功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出了铁西区绿色廊道生态规划方案的改建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铁西区绿色廊道调查结果显示,铁西区内道路断面形式变化多样,一板两带式和三板四带式道路断面形式出现的频率最高,为25.81%(8)和51.61%(16)。最宽的街道为南京南街32 m,最窄的街道为富工一街为6.5 m。调查区段内每条街道的曲度不同,最小曲度为1.0,最大曲度为1.64,且所有街道均表现出500 m左右出现一个断点。8条街道的线点率差异较大,最低为文水街,线点率为0.52,重工南街线点率最高,为2.65;75%的街道环通度大于0.35,γ指数均在0.66上下浮动。河流绿色廊道以乔+草的复合式形式存在,乔木主要为垂柳和金叶榆,草本主要为三叶草、早熟禾,植被的盖度均在75%以上。绿带廊道调查记录到70种人工植物分属36科54属。一环路和二环路绿地树种多为乡土树种和园林绿化常用树种,梓树、银杏、国槐和白杨等乔木应用比例最高,依次为56%、43%、42%和36%。铁西区绿色廊道植物配置调查结果显示,32条街道中共发现乔灌草应用种类85种,其中乔木种类36种,灌木种类25种,草本植物22种,藤本植物2种,常绿落叶比为1﹕5,乔、灌、草三者的比例为1.00:0.69:0.61,所占百分率分别为43.37%、30.12%和26.51%。季相植物的配置以变色树种银杏、色木槭等乔木为主,其次为花灌木榆叶梅、丁香、连翘等。绿色廊道内的植物配置方式兼具规则式配置和自然式配置。规则式配置方式如保工南街火炬树的列植和胜利南街毛白杨的对植等。自然式配置方式如东湖街的丛植等。铁西区绿色廊道养护管理现状调查结果显示,铁西区在水肥、修剪、防冻害和病虫害等方面管理水平较高。最为常见的防冻害管理办法如入冬前灌“冻水”、树干涂白或者缠绕草帘、搭设防风障等。路侧杂草的清除主要是人工拔除。突出性问题为植物配置形式单一、绿色道路廊道连接性缺乏、养护管理水平低。建议以乡土树种为主,合理科学的进行绿色廊道内植物的配置,与此同时,加强绿色廊道的建设与指导工作,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标准。针对本课题的调查结果,以建设大路和兴华北街为例,提出改建建议。基于绿色廊道的结构需求,网络交点处建议补加山杏、桃叶卫矛等乔木种类,补加灌木种类如风箱果和金叶榆,形成乔+灌的复合式植物配置结构。再者,基于铁西区绿带廊道的建设,以建设大路和兴华北街为例,针对长距离、无断点的路段进行绿带廊道的改建工作。建议补加灌木和地被植物,形成稳定的乔+灌+草或乔+灌复合式带状结构。植物的选择建议使用树种如法桐、臭椿、枫杨、合欢等,灌木树种建议选用鸡树条荚蒾、蓝叶忍冬和多季玫瑰,草本及地被植物建议选择早熟禾、酢浆草、白三叶草、萱草、玉簪等生长势强、抗性强的植物种类。
吴璨[9](2019)在《婺源古代园林调查研究》文中提出从中国古典园林体系的相关研究来看,历代研究较为深入,成果颇丰,已产生了多部专着,并形成了不同的园林体系。继而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以及园林相关的建筑、造园手法等方面的研究也形成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江西古典园林的研究则相对不足,人们对江西古代园林的认识和了解也较为浅薄。婺源从其历史、经济、自然、人文等方面都具备古代园林发展的条件,而对于婺源古代园林的研究则一直处于较为尴尬的局面。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等方法,对婺源境内古代园林相关历史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综合归纳、分析思考,对婺源古代园林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整理,分析、对比。对其造园特点和文化内涵加以理论总结,初步建立了婺源古代园林的总体理论框架。研究表明,婺源古代园林在类型上形成了:书院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衙署园林、公共园林五类传统园林类型,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宗祠园林和水口园林。在其发展阶段上可分为五个时期:1、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此时婺源尚处于蛮荒之地,园林鲜见;2、隋唐五代:战乱使得大批中原氏族迁入,促进了文化的融合与经济的发展,寺观园林率先兴起,私家园林、公共园林的建设开始萌芽;3、两宋时期:理学思想的兴起,重文兴教之风在婺源县内十分兴盛,书院园林因此而成,文人墨客交流频繁,受山水审美思想的影响公共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进一步发展;4、元朝时期:社会动荡,宋元之际以及元末的战乱使得婺源县内经济受到严重破坏。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的发展出现阻碍,这一时期境内园林的建设以书院园林和公共园林的建设为主;5、明清时期:社会较为稳定,徽商的发展带动婺源社会和经济的恢复,园林发展态势最胜。园林中风水文化突出,内容更为丰富,技法更加成熟。造园活动在这一时期达到顶峰。清末社会发生巨变,园林的发展随徽商的没落开始式微。婺源古代园林在其发展历程及园林形式上也具地方特色,寺观园林率先兴起,分布广泛;书院园林在两宋后异军突起;公共园林的营造始于唐朝并稳步发展逐渐兴盛;私家园林初为士人文人避乱隐居而建,至明清时期多为富商巨贾所建。婺源古代园林主要得益于境内优越的自然山水环境,选址注重与自然山水的关系,依山傍水。风水文化及理学思想在园林中占据重要地位,植物运用多以复原美好寓意的植物为主。体现出崇尚自然、文化浓厚、意境深远的造园特点。
汤艳娟[10](2019)在《论晓雪的诗歌》文中指出晓雪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白族诗人、散文家和文艺评论家,尤以诗歌见长。晓雪的诗歌创作生涯长达数十年,发表的诗歌数量颇丰并以其独特的风格特色自成一家。他的诗歌一方面反映他的行迹、情感、人生理想、文学理念等多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西南多个少数民族的生活风貌,尤其是聚居于苍山洱海地区的白族人民的生活。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全面阅读晓雪的诗歌,并搜集相关材料,结合晓雪的童年记忆、成长经验、工作经历、文人交游、文学渊源等情况,从诗歌内涵、艺术特色、民族元素等方面对晓雪诗歌进行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正文、结语、附录。绪论部分首先概括了选题的缘由,其次明确了本文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最后梳理了现有的有关晓雪作品的研究状况与成果,指出目前关于晓雪作品的研究尤其是诗歌研究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正文部分由三章构成。第一章分析了晓雪诗歌的内涵。在全面阅读晓雪诗歌之后,将他的诗歌进行分类,大致分为了五大类:歌颂伟大祖国、吟咏大好河山、述说民间故事、描绘民族风情、赞美真挚爱情。在分析各类诗歌的过程中简单总结了晓雪诗歌的创作阶段:1956到1966年、1979年至今。第二章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晓雪诗歌的3个艺术特色:质朴的语言、独特的意象、鲜明的主题。晓雪的诗歌创作时间特别久,长达数十年,但其语言的质朴清新、明白晓畅和爱与美主题的鲜明统一从未改变过。此外,本文首次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晓雪诗歌中的云南高原意象体系,并着重分析了其中的3个核心意象。第三章分析了晓雪诗歌中的民族元素。作为白族诗人的晓雪首先继承了白族文化的优秀成分,其次也汲取了汉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营养成分。这与晓雪个人的文学观念息息相关。此前学者们多着重分析晓雪诗歌中的白族元素,本章则既系统分析了晓雪的本民族元素,也分析了汉族元素与除白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的元素。
二、秀水风景林主要害虫种类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秀水风景林主要害虫种类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理念的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盂县香河景观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河流面临的生态威胁 |
1.1.2 城市滨水空间的开发热潮与困境 |
1.1.3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2.相关概念及研究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态修复 |
2.1.2 河流生态修复 |
2.1.3 滨水景观 |
2.2 .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研究概述 |
2.2.1 国外河流生态修复研究概述 |
2.2.2 国内河流生态修复研究概述 |
2.3 .国内外滨水空间研究概述 |
2.3.1 国外滨水空间研究概述 |
2.3.2 国内滨水空间研究概述 |
2.3.3 国际性滨水区会议研究概述 |
3.河流生态修复的相关理论研究 |
3.1 .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 |
3.2 .河流生态修复的任务 |
3.3 .河流生态修复的主要内容 |
3.3.1 河流水体的稳定与流量恢复 |
3.3.2 河道整治恢复 |
3.3.3 河漫滩与河岸带恢复 |
3.4 .河流生态修复的原则 |
3.4.1 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原则 |
3.4.2 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原则 |
3.4.3 河流功能的多样性与主导支配性原则 |
3.5 .河流生态修复的方法 |
3.5.1 缓冲区修复 |
3.5.2 植被恢复 |
3.5.3 恢复河漫滩或河流泄洪区的自然湿地和修建部分人工湿地 |
3.5.4 降低河道边坡 |
3.5.5 重塑弯曲河谷 |
3.5.6 修复浅滩和深塘 |
3.5.7 修复水边湿地和沼泽地森林 |
3.5.8 修复零星分散的池塘 |
3.6 .河流生态修复的主要理论 |
3.6.1 河流连续体理论 |
3.6.2 洪水脉冲理论 |
3.6.3 四维系统理论 |
3.6.4 河流不连续体理论 |
3.6.5 河流复式断面过流理论 |
4.滨水景观的相关理论研究 |
4.1 .城市滨水空间类型 |
4.2 .城市滨水空间尺度界定 |
4.3 .城市滨水空间的构成要素 |
4.3.1 滨水空间的空间构成 |
4.3.2 滨水空间的景观构成 |
4.4 .河流与滨水空间的生态学解析 |
4.4.1 空间结构生态学解析 |
4.4.2 作用过程的生态学解析 |
4.4.3 服务功能的生态学解析 |
4.5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价值取向 |
5.相关案例分析 |
5.1 .韩国首尔清溪川河道景观改造 |
5.1.1 项目概况 |
5.1.2 设计特色 |
5.1.3 借鉴要点 |
5.2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与加冷河修复 |
5.2.1 项目概况 |
5.2.2 设计特色 |
5.2.3 借鉴要点 |
5.3 .上海苏州河梦清园规划设计 |
5.3.1 项目概况 |
5.3.2 设计特色 |
5.3.3 借鉴要点 |
5.4 .洛阳伊滨公园 |
5.4.1 项目概况 |
5.4.2 设计特色 |
5.4.3 借鉴要点 |
5.5 .迁安三里河滨河景观 |
5.5.1 项目概况 |
5.5.2 设计特色 |
5.5.3 借鉴要点 |
6.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
6.1 .规划设计目标 |
6.1.1 防洪蓄洪 |
6.1.2 提升自净能力 |
6.1.3 重建河流景观 |
6.1.4 增加河流亲水性 |
6.2 .规划设计原则 |
6.2.1 系统与区域原则 |
6.2.2 多目标兼顾原则 |
6.2.3 生态设计原则 |
6.2.4 文化保护原则 |
6.3 .规划设计策略 |
6.3.1 水体生态修复 |
6.3.2 植物生态修复 |
6.3.3 动物栖息地恢复 |
6.3.4 生态游憩空间设计 |
7.项目实践—山西省阳泉市盂县香河滨水景观设计 |
7.1 .项目背景 |
7.1.1 区位概况 |
7.1.2 上位规划解读 |
7.1.3 周边交通 |
7.1.4 气候条件 |
7.1.5 水资源现状 |
7.1.6 旅游资源 |
7.2 .现状分析 |
7.2.1 现状用地分析 |
7.2.2 现状交通分析 |
7.2.3 现状建筑分析 |
7.2.4 竖向分析 |
7.2.5 水体分析 |
7.2.6 现状绿地分析 |
7.2.7 生态敏感性评价 |
7.2.8 服务人群分析 |
7.2.9 场地SWOT分析 |
7.3 .设计构思 |
7.3.1 设计目标 |
7.3.2 设计定位 |
7.3.3 设计依据 |
7.3.4 设计原则 |
7.3.5 设计策略 |
7.4 .总体设计 |
7.4.1 总平面图 |
7.4.2 景观结构布局 |
7.4.3 景观功能分区 |
7.5 .分区设计 |
7.5.1 都市休闲活动区 |
7.5.2 地域历史风貌区 |
7.5.3 文化娱乐展示区 |
7.5.4 湿地田园风光区 |
7.6 .生态修复专项 |
7.6.1 水生态修复专项 |
7.6.2 植物生态修复专项 |
7.6.3 动物生态修复专项 |
7.6.4 生态游憩规划专项 |
7.7 .专项设计 |
7.7.1 交通规划专项 |
7.7.2 竖向设计专项 |
7.7.3 公共服务设施专项 |
7.7.4 照明设施专项 |
7.7.5 标识系统专项 |
7.7.6 铺装专项 |
7.7.7 智慧专项 |
7.7.8 节事活动专项 |
7.7.9 建筑专项 |
7.8 .经济技术指标 |
8.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植物名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
(2)安徽省怀宁县海螺望春花保护与发展规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相关概念 |
1.1.1 海螺望春花 |
1.1.2 古树和古树后备资源 |
1.1.3 望春花种质资源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古树保护研究进展 |
1.2.2 中药辛夷研究进展 |
1.2.3 海螺望春花相关试验研究 |
2 引言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资料引证 |
2.3.2 实地调研分析 |
2.3.3 数据统计分析 |
2.3.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2.4 研究技术路线 |
3 海螺望春花资源概况及品质性状的研究 |
3.1 海螺望春花的资源现状 |
3.1.1 栽培历史 |
3.1.2 资源分布 |
3.2 海螺望春花生物学性状 |
3.2.1 形态特征 |
3.2.2 生态习性 |
3.3 海螺望春花的优良性状 |
3.3.1 丰产性好 |
3.3.2 品质优良 |
3.3.3 抗逆性强 |
4 海螺望春花古树及种质资源保护的研究 |
4.1 古树资源现状分析 |
4.1.1 现状调查 |
4.1.2 分布特征 |
4.1.3 生长状况分析 |
4.2 古树保护规划 |
4.2.1 调查古树保护现状 |
4.2.2 古树现状安全存在的问题 |
4.2.3 古树保护措施 |
4.3 种质资源保护 |
4.3.1 种质资源保护现状 |
4.3.2 种质资源保护措施 |
5 怀宁县海螺望春花发展利用规划的研究 |
5.1 基础分析 |
5.1.1 区位分析 |
5.1.2 资源分析 |
5.1.3 产业分析 |
5.2 规划总则 |
5.2.1 规划范围 |
5.2.2 规划分期 |
5.2.3 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
5.2.4 规划定位 |
5.2.5 规划重点策略 |
5.3 总体规划 |
5.3.1 功能分区 |
5.3.2 结构分析 |
5.3.3 产业形态选型 |
5.3.4 旅游景观规划 |
5.4 分区规划 |
5.4.1 海螺望春花观赏游憩区 |
5.4.2 药用海螺望春花生产区 |
5.4.3 芳香油类海螺望春花生产区 |
5.4.4 海螺望春花苗木生产区 |
5.5 环境容量估算及游客规模预测 |
5.5.1 环境容量估算 |
5.5.2 游人规模预测 |
5.6 特色旅游专项规划 |
5.6.1 道路交通规划 |
5.6.2 旅游组织管理规划 |
5.6.3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明确了相关概念 |
6.1.2 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 |
6.1.3 明晰了海螺望春花的发展历史及品质性状 |
6.1.4 掌握了怀宁县海螺望春花古树及后备资源的本底 |
6.1.5 提出了海螺望春花古树及后备资源的保护措施 |
6.1.6 阐述了海螺望春花种质资源的保护措施 |
6.1.7 开展了海螺望春花的发展规划 |
6.2 讨论 |
6.2.1 海螺望春花保护与开发利用关系的探讨 |
6.2.2 关于纯化海螺望春花种质资源的探讨 |
6.2.3 对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研究:过程、格局、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比较 |
四、国内乡村旅游地空间布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旅游 |
二、乡村旅游 |
三、乡村旅游地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核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体验经济理论 |
二、支撑理论——城乡统筹理论、三生空间与三生功能理论 |
三、布局理论——核心边缘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 |
第三章 基于三生视角的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与乡村性评价 |
第一节 基本概况 |
一、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 |
二、源远流长的历史沿革 |
三、异彩纷呈的民族特色 |
四、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 |
五、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 |
六、崭露头角的旅游产业 |
第二节 三生视角下乡村旅游资源分类 |
一、乡村生产类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应用 |
二、乡村生活类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应用 |
三、乡村生态类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应用 |
第三节 三生视角下市县域乡村性评价 |
一、研究方法 |
二、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与格局 |
第一节 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样本选择 |
二、计量方法与依据 |
第二节 乡村旅游地历时性演化过程 |
一、乡村旅游地演化基础数据 |
二、乡村旅游地时间演化 |
三、乡村旅游地类型演化 |
四、乡村旅游地距离城市中心点演化 |
第三节 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分析 |
一、乡村旅游地地理位置 |
二、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 |
三、乡村旅游地空间核密度及重心演变 |
四、乡村旅游地空间集聚与扩散 |
第四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
一、水平时序呈渐次上升态势且增长趋势分为四个阶段 |
二、空间分布呈东西分散中部集中格局且总体符合距离衰减规律 |
三、不同功能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异质性存在极差化分布 |
四、空间形态上各市州属于“团状”、“带状”和“点状”并存的格局 |
五、区域功能定位直接影响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地空间核密度 |
六、空间重心演变遵循先远离又靠近再远离地理中心的轨迹 |
第五章 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因子选取 |
一、乡村旅游地演化因子选取原则 |
二、乡村旅游地演化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
第二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基础影响因子 |
一、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乡村性指数的关系 |
二、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
三、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水系河流的关系 |
四、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公路密度的关系 |
五、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关系 |
六、基础影响因子组合定量评价 |
第三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助力影响因子 |
一、国家休假制度变革 |
二、区域旅游经济总体情况 |
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四、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与规划 |
第六章 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与优化路径 |
第一节 行动者网络理论引入 |
一、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渊源 |
二、关键概念 |
第二节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模型构建 |
一、行动者初选与发展目标确立 |
二、角色转换与利益联盟 |
三、网络构建 |
四、异议 |
第三节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实证检验 |
一、生产类乡村旅游地——长春奢爱良疏有机果蔬农场 |
二、生活类乡村旅游地——万宝镇红旗朝鲜族民俗村 |
三、生态类乡村旅游地——缘山湖农业园 |
第四节 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优化路径 |
一、优化原则与目标 |
二、优化路径选择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基本结论 |
二、研究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基于生态修复理论的城市滨水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相关概念 |
1.3.1 生态修复 |
1.3.2 滨水绿地 |
1.3.3 城市绿化 |
1.3.4 植物群落 |
1.3.5 植物群落景观设计 |
第二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意义 |
2.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研究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生态修复理论与植物群落景观设计研究 |
3.1 相关理论 |
3.1.1 河流生态学理论 |
3.1.2 恢复生态学理论 |
3.1.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1.4 植物生态学理论 |
3.1.5 群落演替理论 |
3.1.6 湿地生态学理论 |
3.2 滨水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设计的概述 |
3.2.1 滨水绿地植物的选择 |
3.2.2 滨水绿地植物群落景观的类型 |
3.2.3 滨水绿地植物群落景观的结构 |
3.2.4 滨水绿地植物群落景观的配置模式 |
3.3 生态修复理论下的滨水绿地植物群落景观的设计原则 |
3.3.1 人文体现原则 |
3.3.2 自然生态原则 |
3.3.3 生物多样性原则 |
3.3.4 可持续性原则 |
3.4 相关案例分析 |
3.4.1 浙江永宁江河道生态修复 |
3.4.2 韩国清溪川河道生态修复 |
3.5 滨水绿地生态修复与植物群落景观设计途径 |
3.5.1 水环境治理 |
3.5.2 驳岸景观修复设计 |
3.5.3 河流岸线形态设计 |
3.5.4 植物群落景观专项设计 |
第四章 得胜河生态修复与植物群落景观设计 |
4.1 项目概况 |
4.2 得胜河现状分析 |
4.2.1 河道形态现状 |
4.2.2 水环境现状 |
4.2.3 植物现状 |
4.2.4 驳岸现状 |
4.3 得胜河生态修复与植物群落景观设计的依据 |
4.3.1 设计背景 |
4.3.2 设计目标 |
4.3.3 设计原则 |
4.3.4 设计策略 |
4.4 总体设计 |
4.4.1 设计范围 |
4.4.2 设计总平图 |
4.4.3 功能分区设计 |
4.4.4 交通分析设计 |
4.5 得胜河生态修复与植物群落景观设计的途径 |
4.5.1 水环境治理 |
4.5.2 河流岸线形态设计 |
4.5.3 驳岸景观修复设计 |
4.5.4 植物群落景观专项设计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隆安壮族排歌传承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以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隆安壮族排歌的传承环境 |
第一节 隆安县的生态环境 |
一、自然环境 |
二、自然资源 |
第二节 隆安县的人文环境 |
一、历史沿革 |
二、民族与生计 |
三、民间风俗 |
小结 |
第二章 隆安壮族排歌的类别和文本特征 |
第一节 隆安壮族排歌的类别 |
一、按曲调划分 |
二、按题材内容划分 |
第二节 隆安壮族排歌的文本特征 |
一、古壮字记录歌本 |
二、严谨的韵律结构 |
三、雅俗共赏的语言 |
四、多样的表现手法 |
小结 |
第三章 隆安壮族排歌的传承场域 |
第一节 日常生活场域中的传承 |
一、生产劳作 |
二、日常生活场景 |
三、日常教育 |
小结 |
第二节 人生礼俗场域中的传承 |
一、满月酒 |
二、婚礼 |
三、葬礼 |
小结 |
第三节 岁时节日场域中的传承 |
一、更望湖歌圩 |
二、“那”文化节日 |
小结 |
第四章 隆安壮族排歌的传承与保护思考 |
第一节 隆安壮族排歌的传承现状 |
一、传承主体 |
二、传承空间 |
小结 |
第二节 隆安壮族排歌的保护现状 |
一、政府保护 |
(一)普查与申报 |
(二)整理编辑排歌书籍和音频资料 |
(三)举办培训班及各种文艺活动 |
二、民间保护 |
(一)对原生态排歌进行录音录像 |
(二)自发组建老年文艺队 |
三、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隆安壮族排歌的保护思考 |
一、加大对排歌本体的保护 |
二、重视排歌传承主体的保护与培养 |
三、拓宽排歌的传播路径 |
小结 |
结语 |
附录1:问卷调查 |
附录2:歌本 |
附录3:田野纪行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杭州西湖风景区现当代植物景观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西湖植物景观的建设趋于成熟稳定 |
1.1.2 理论背景——文化遗产价值为西湖植物景观发展带来新的视角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3.1 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 |
1.3.2 西湖风景园林当代建设与发展的相关研究 |
1.3.3 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配置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
1.3.4 西湖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
1.3.5 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历史文化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西湖风景名胜区相关背景概述 |
2.1 杭州西湖成因概述 |
2.2 杭州西湖景观特征 |
2.2.1 演替交融的城湖关系 |
2.2.2 疏密有致的景观格局 |
2.2.3 多元灿烂的人文环境 |
2.2.4 杰出卓越的园林艺术 |
2.3 古代西湖植物景观发展简史 |
2.3.1 方兴未艾:唐宋初创期 |
2.3.2 初具雏形:南宋成型期 |
2.3.3 日渐式微:元代维系期 |
2.3.4 兴废存亡:明代复兴期 |
2.3.5 井然昌盛:清代鼎盛期 |
2.3.6 破败萧条:近现代衰落期 |
3 西湖风景名胜区现当代植物风貌的差异对比 |
3.1 环湖山林的现当代风貌对比 |
3.1.1 西湖北线 |
3.1.2 西湖南线 |
3.2 环湖景区风景名胜点的现当代风貌对比 |
3.2.1 苏白二堤 |
3.2.2 平湖秋月 |
3.2.3 中山公园 |
3.2.4 曲院风荷 |
3.2.5 花港观鱼 |
3.2.6 三潭印月 |
3.2.7 柳浪闻莺 |
4 建国后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建设历程梳理 |
4.1 恢复阶段:探索与整治(1949年-1957年) |
4.1.1 大规模的山林绿化 |
4.1.2 公共绿地与生产绿地齐开拓 |
4.2 开拓阶段:调整与充实(1958年-1965年) |
4.2.1 西湖山区转向风景建设 |
4.2.2 植物景观的面貌显着提高 |
4.2.3 植物景观的养护管理得到重视 |
4.3 停滞阶段:盲目与混乱(1966年-1976年) |
4.3.1 绿化成果受到破坏 |
4.3.2 景区管理对植物风貌产生严重影响 |
4.3.3 文化价值逐渐迷失 |
4.4 创作阶段:传承与革新(1977年-1998年) |
4.4.1 山林风貌在重点改造中得到了全面提升 |
4.4.2 西湖植物景观艺术在继承中得到了新的发展 |
4.4.3 开创新时期植物展览的游赏形式 |
4.4.4 园林科研水平的全面提高 |
4.4.5 园林绿化的保护与管理日趋完善 |
4.5 振兴阶段:深化与传扬(1999年-2019年) |
4.5.1 全面塑造西湖植物景观的特色风貌 |
4.5.2 园林植物文化的传播更加开放化与多样化 |
4.5.3 植物的保护和管理更加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
5 西湖风景名胜区现当代植物景观变迁特征与机制 |
5.1 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的变迁特征 |
5.1.1 发展模式——以绿化为先导,从普遍绿化到重点提高 |
5.1.2 价值认知——因时代而变动,从直观收益到多元化功能 |
5.1.3 植物配置——以和谐为取向,形成多样与统一的对立平衡 |
5.1.4 特色植物——以文化为索引,植物配置艺术从传承到创作 |
5.2 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的变迁机制 |
5.2.1 气候和地貌的影响 |
5.2.2 社会和政策的影响 |
5.2.3 管理体制的影响 |
5.2.4 变迁中的文化驱动力 |
6 结语 |
6.1 研究的创新和局限性 |
6.1.1 研究的创新点 |
6.1.2 研究的局限性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山东省临沂地区云斑天牛对白蜡的危害与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云斑天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云斑天牛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
1.2.2 云斑天牛防治研究 |
1.2.2.1 化学防治 |
1.2.2.2 树干打孔注射技术研究 |
1.2.2.3 物理防治 |
1.2.2.4 生物防治 |
1.2.2.5 人工防治措施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3 临沂地区白蜡云斑天牛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程度调查 |
2.3.1 发生规律调查 |
2.3.2 危害程度调查 |
2.4 诱杀防控 |
2.4.1 试验时间 |
2.4.2 试验地点 |
2.4.3 试验药剂 |
2.4.4 试验方法 |
2.5 六种药剂对云斑天牛幼虫防治试验 |
2.5.1 试验时间 |
2.5.2 试验地点 |
2.5.3 试验药剂及仪器 |
2.5.4 施药方法 |
2.5.5 药效检查 |
2.6 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胶囊水悬剂对云斑天牛成虫防效研究 |
2.6.1 试验时间 |
2.6.2 试验地点 |
2.6.3 试验药剂 |
2.6.4 试验方法 |
2.7 释放花绒寄甲对云斑天牛防治效果的研究 |
2.7.1 试验时间 |
2.7.2 试验地点 |
2.7.3 试验天敌 |
2.7.4 试验方法 |
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云斑天牛发生危害规律 |
3.1.1 云斑天牛发生规律 |
3.1.2 云斑天牛危害情况的调查 |
3.2 诱杀防控 |
3.3 化学防治 |
3.4 天敌防治 |
3.4.1 天敌释放情况 |
3.4.2 寄生情况统计 |
4 讨论 |
4.1 防治效果分析 |
4.2 利用树干打孔注射技术防治云斑天牛幼虫 |
4.2.1 应用树干打孔注射技术的创新性 |
4.2.2 树干打孔注射技术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分析 |
4.2.3 存在的问题 |
4.3 低毒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防治云斑天牛幼虫 |
4.4 喷施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胶囊水悬剂防治云斑天牛成虫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沈阳市铁西区绿色廊道景观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绿色廊道的概念及分类 |
1.1.1 绿色廊道的概念 |
1.1.2 绿色廊道的分类 |
1.2 城市绿色廊道的功能 |
1.2.1 生态功能 |
1.2.2 景观休闲功能 |
1.3 国内外绿色廊道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城市绿色廊道研究 |
1.3.2 国内城市绿色廊道研究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沈阳市铁西区绿色廊道景观规划调查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铁西区交通概况 |
2.1.2 位置与研究范围 |
2.2 调查方法 |
2.2.1 绿色廊道结构调查 |
2.2.2 绿色廊道植物群落组成调查 |
2.2.3 绿色廊道养护管理模式调查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沈阳市铁西区绿色廊道结构调查分析 |
3.1.1 铁西区道路绿色廊道的断面形式及结构特征 |
3.1.2 铁西区河流绿色廊道的分布与功能 |
3.1.3 铁西区绿带廊道内植物的基本组成 |
3.2 沈阳市铁西区绿色廊道植物配置调查分析 |
3.2.1 铁西区绿色廊道乔灌木种类及配置比例 |
3.2.2 铁西区绿色廊道地被植物种类及草坪调查 |
3.2.3 铁西区绿色廊道季相植物选择及植物配置方式调查 |
3.3 沈阳市铁西区绿色廊道养护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3.1 铁西区绿色廊道的养护管理现状 |
3.3.2 铁西区绿色廊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3.4 沈阳市铁西区绿色廊道的改建设计 |
3.4.1 铁西区绿色廊道的改建设计 |
3.4.2 铁西区绿带廊道的改建设计 |
4 讨论 |
4.1 沈阳市铁西区绿色廊道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4.2 沈阳市铁西区绿色廊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婺源古代园林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畴 |
1.2.1 研究范围界定 |
1.2.2 概念的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概况 |
1.3.2 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概况 |
1.3.3 婺源古代园林研究现状简述 |
1.4 研究内容及预期结果 |
1.4.1 研究内容 |
1.4.2 预期结果 |
1.5 研究方法与手段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图 |
2 婺源县历史沿革与传统园林的发展环境 |
2.1 婺源县历史沿革 |
2.2 自然环境 |
2.2.1 地理位置——盘踞徽饶三百里,平分吴楚两源头 |
2.2.2 山水格局——四通八达的水路与田少山多的丘陵 |
2.2.3 气候条件——温暖湿润的季风季候 |
2.2.4 物产资源——林木为盛以茶为最 |
2.3 政治及人文环境 |
2.3.1 政治环境 |
2.3.2 经济环境 |
2.3.3 人文环境 |
3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历史及园林发展概述 |
3.1 历史概述 |
3.2 园林发展概述 |
4 隋唐五代时期——平乱立县,迅速发展 |
4.1 隋唐五代时期历史及园林发展概述 |
4.1.1 历史概述 |
4.1.2 园林发展概述 |
4.2 隋唐五代时期婺源古代园林 |
4.2.1 私家园林 |
4.2.2 寺观园林 |
4.2.3 衙署园林 |
4.2.4 公共园林 |
4.3 小结 |
5. 两宋时期——文公阙里,书香之地 |
5.1 两宋时期历史及园林发展概述 |
5.1.1 历史概述 |
5.1.2 园林发展概述 |
5.2 两宋时期婺源古代园林 |
5.2.1 书院园林 |
5.2.2 公共园林 |
5.2.3 私家园林 |
5.2.4 寺观园林 |
5.3 小结 |
6 元朝时期——战乱频发,士人秉节 |
6.1 元朝时期历史及园林发展概述 |
6.1.1 历史概述 |
6.1.2 园林发展概述 |
6.2 元朝时期婺源古代园林 |
6.2.1 书院园林 |
6.2.2 私家园林 |
6.2.3 寺观园林 |
6.2.4 公共园林 |
6.3 小结 |
7 明清朝时期——徽商崛起,村人共建 |
7.1 明朝时期历史及园林发展概述 |
7.1.1 历史概述 |
7.1.2 园林发展概述 |
7.2 明清时期婺源古代园林 |
7.2.1 书院园林 |
7.2.2 寺观园林 |
7.2.3 私家园林 |
7.2.4 公共园林 |
7.2.5 宗祠园林 |
7.3 小结 |
8. 婺源古代园林造园思想及要素分析 |
8.1 多元的造园思想 |
8.2 婺源古代园林构成要素分析 |
8.2.1 山石 |
8.2.2 理水 |
8.2.3 植物 |
8.2.4 建筑 |
8.3 小结 |
9 婺源古代园林特点分析 |
9.1 山水之间,因地制宜 |
9.1.1 层峦耸翠,依山就势 |
9.1.2 择山选水,建村为始 |
9.2 村人共建,集于水口 |
9.3 人文气息,八景成风 |
9.3.1 自然景象 |
9.3.2 自然现象 |
9.3.3 人文景观 |
9.4 朱熹理学,薪火相传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本文的结论 |
10.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婺源古代园林年表 |
附录二: 婺源历史沿革表 |
附录三 宋·权邦彦《永川形胜记》 |
附录四 清·江峰青《鳖溪桃谷记》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论晓雪的诗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晓雪诗歌的内涵 |
第一节 歌颂伟大祖国 |
第二节 吟咏大好河山 |
第三节 述说民间故事 |
第四节 描绘民族风情 |
第五节 赞美真挚爱情 |
第二章 晓雪诗歌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语言的质朴 |
第二节 意象的独特 |
第三节 主题的鲜明 |
第三章 晓雪诗歌的民族元素 |
第一节 晓雪诗歌的白族元素 |
第二节 晓雪诗歌的汉族元素 |
第三节 晓雪诗歌的其他少数民族元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 B:晓雪作品研究文章目录索引 |
四、秀水风景林主要害虫种类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理念的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盂县香河景观规划为例[D]. 张琳.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安徽省怀宁县海螺望春花保护与发展规划的研究[D]. 董新奇.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3]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研究:过程、格局、机制[D]. 郭咏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基于生态修复理论的城市滨水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设计[D]. 许磊.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5]隆安壮族排歌传承与保护研究[D]. 卢巧彤.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6]杭州西湖风景区现当代植物景观变迁研究[D]. 张晨玮.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7]山东省临沂地区云斑天牛对白蜡的危害与防治研究[D]. 冯玉婷.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3)
- [8]沈阳市铁西区绿色廊道景观调查分析[D]. 赫嵩.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9]婺源古代园林调查研究[D]. 吴璨.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10]论晓雪的诗歌[D]. 汤艳娟.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标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论文; 生态修复论文; 乡村规划论文; 风景论文; 景观生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