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苏4地区两种家栖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严慧[1](2021)在《基于PCR-RFLP技术的常见家栖鼠鼠种鉴定方法的建立及河北省HFRS宿主动物监测》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建立一种家栖鼠常见鼠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了解河北省2019年各地市鼠类动物的种类构成,结合鼠密度、携带汉坦病毒情况和基因型别等,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防控政策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选取河北省11个地市部分区县,于春秋两季分别在居民区和野外采用夹夜法捕鼠,现场解剖,取鼠肺低温运至实验室,匀浆处理后,提取总RNA。2.基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家栖鼠常见鼠种鉴定方法的建立:通过PCR扩增细胞色素氧化酶b(Cytochrome oxidase b,Cytb)基因并进行比对,找出三种常见家栖鼠(褐家鼠、小家鼠和黄胸鼠)的差异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利用限制性内切酶Bam HⅠ和Eco RⅠ,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酶切产物进行电泳,根据图谱鉴定鼠种。3.扩增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sⅠ,COⅠ)基因,并进行电泳和测序,将酶切结果与测序结果进行比对,评价方法的准确性。4.将上述实验在不同时间进行至少3次实验,评价方法的一致性。5.应用PCR-RFLP技术鉴定河北省HFRS宿主动物:Real-time PCR检测汉坦病毒(Hantavirus,HV),统计分析宿主动物的密度、种类构成、带毒情况和基因型别。6.比对分析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1.PCR-RFLP技术的初步建立:褐家鼠酶切后产生362 bp和880 bp的两个片段;黄胸鼠三个片段分别为216 bp、362 bp和664 bp;小家鼠为1242 bp。2.准确性分析:图谱鉴定结果与COⅠ基因和Cytb基因测序结果一致,准确性为100%。3.一致性分析:将上述实验在不同时间进行至少3次实验,结果一致。4.2019年河北省各地市共捕鼠956只,其中居民区捕获856只,居民区的鼠密度为2.48%,高于野外鼠密度0.65%(χ2=169.874,P<0.001);邯郸春季鼠密度高于秋季鼠密度(χ2=11.828,P=0.001),保定、沧州春季鼠密度低于秋季鼠密度(χ2=12.611和5.958,P<0.001和P=0.015)),其他地区春秋季鼠密度基本持平;居民区褐家鼠占比70.68%,其次为小家鼠和黄胸鼠;褐家鼠和小家鼠主要分布在河北省东北部,黄胸鼠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南部和中部部分地区。5.Real-time PCR检测HV阳性鼠肺24份,病毒型别为汉城病毒(Seoul virus,SEOV),鼠种均为褐家鼠。6.33条Cytb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各鼠种种间遗传距离显着大于种内遗传距离。Cytb基因和COⅠ基因系统发育树显示,河北省常见的3种家栖鼠各形成一个单系,节点支持率为100%。7.基于Cytb基因对褐家鼠和黄胸鼠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河北省褐家鼠进化形成2个分支,地理隔离对褐家鼠的进化有一定影响;黄胸鼠形成2个较大的分支,石家庄和邯郸的黄胸鼠与贵州桐梓地区种群亲缘关系较近。结论:1.成功建立了基于PCR-RFLP技术的家栖鼠常见鼠种鉴定方法,准确性为100%,一致性好。2.本方法可成功应用于河北省常见家栖鼠的鼠种鉴定,具有方便快捷准确的特点,无需对整条序列进行测序。3.河北省居民区鼠密度和鼠带毒率高于野外,宿主动物携带的HV型别是SEOV。河北省褐家鼠和小家鼠主要分布在东北部,黄胸鼠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中部部分地区。4.河北省褐家鼠种群进化分为2支,地理隔离对褐家鼠的进化有一定影响;石家庄和邯郸的黄胸鼠与贵州桐梓地区种群亲缘关系近。
马晓慧[2](2020)在《褐家鼠抗药靶基因多态性及诱导抗性在世代间传递特点》文中提出抗凝血灭鼠剂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一类化学灭鼠剂,但鼠类很容易对其产生抗性。抗药靶基因Vkorc1(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基因)上的突变是鼠类抗性产生的主要机制,也是鼠类抗性检测的主要分子标记。已有数据显示,我国在用药30多年后褐家鼠中已经出现抗性,2010年湛江种群的抗性率达21.6%。然而,目前关于我国褐家鼠的Vkorc1多态性的研究都还是空白。另外,虽然Vkorc1突变是鼠类产生杀鼠灵抗性的主要机制,但有研究发现个别抗性鼠并不携带Vkorc1抗性突变,表明还存在其他未知的抗性产生机制。基于以上问题和研究现状,本论文对我国褐家鼠的Vkorc1多态性进行了大范围多种群的调查,并利用实验室不携带Vkorc1抗性突变的敏感鼠探索其他的抗性机制,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1.重点分析了湛江和哈尔滨20082015年连续8年的641只褐家鼠Vkorc1多态性及其与抗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共存在3种新突变,包括1种氨基酸突变Ala140Thr(频率为04.0%)和2种同义突变His68His、Leu105Leu;哈尔滨和湛江种群生理抗性率分别为0%和517%,试验种群中检测到的突变His68His、Ile105Ile与抗性没有相关性。Vkorc1多态性和生理抗性检测的结果都支持两地褐家鼠种群抗性水平低。2.分析了来自我国24个省的491只褐家鼠Vkorc1多态性。结果显示,仅在广东湛江和河北保定发现可能与抗性相关的氨基酸突变Ala140Thr和Cys96Tyr,说明我国大多数地区褐家鼠种群的抗性率比较低。欧洲褐家鼠至少携带9种不同的抗性突变,基因流分析结果支持褐家鼠种群从我国北部扩散到东南亚,然后快速扩散到欧洲,说明这9种抗性突变不是随种群扩散的古老多态性,更像是种群扩散到欧洲后独立起源。3.为了探索抗性产生的其它可能机制,利用亚致死剂量的杀鼠灵逐代筛选实验室敏感褐家鼠(sF0代;不携带抗性Vkorc1突变)。经过连续6代(sF0sF5)筛选,存活率逐代提高,并且5.77.1%的sF3sF5代表现出明显的抗性表型,说明褐家鼠的抗性可以被诱导,并传递给后代成功建立了耐药褐家鼠模型。4.比较分析了敏感鼠(uF5)、耐药鼠(sF5)和杀鼠灵刺激后的强耐药鼠(sF5R)的肝脏转录组。结果显示,耐药鼠与敏感鼠相比,先天免疫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提高了其耐药本底;强耐药鼠与耐药鼠相比,在受到杀鼠灵刺激后,耐药雌鼠中药物代谢、解毒、凝血、创伤愈合等多个生理过程的基因表达会发生显着变化,耐药雄鼠则通过改变蛋白质和脂质等多个代谢途径的基因表达间接应对,初步阐明了可塑性耐药表型的分子调控机制。综上所述,本论文发现我国褐家鼠缺乏靶基因Vkorc1抗性突变,大多数地区褐家鼠种群的抗性水平较低,低毒的第一代抗凝血类灭鼠剂对我国的褐家鼠种群仍然有效。通过亚致死剂量杀鼠灵逐代诱导敏感褐家鼠建立了不依赖于Vkorc1突变的耐药种群,并发现这种耐药性的提高与先天免疫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有关,但具体发挥作用的方式仍需要进一步的实验进行功能验证。
陈燕[3](2020)在《鼠类抗药靶基因多态性及在黄胸鼠抗药性评估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啮齿目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哺乳类动物之一,其中的一些鼠类不仅危害农林牧业的生产,并且携带多种疾病,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抗凝血类灭鼠剂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灭鼠剂,但近年来鼠类的抗药性的问题愈发严重。鼠类产生抗性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多数鼠类抗性种群的产生是因为在抗凝血类灭鼠剂的选择作用下,导致种群中携带抗性突变的个体的频率逐渐升高;另外,一些生活在干旱地区的鼠类对抗凝血类灭鼠剂表现出天然的抗性。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物亚基1(Vitamin K epoxide reductase complex subunit 1,Vkorc1)是维生素K循环中的关键基因,也是抗凝血类灭鼠剂作用的靶基因,该基因上的突变可以导致鼠类的抗性。维生素K循环中的依赖还原型辅酶I(II)醌氧化还原酶(NAD(P)H Quinone Dehydrogenase 1,Nqo1)和与凝血因子活化相关的γ-谷氨酰羧化酶(Gamma-Glutamyl Carboxylase,Ggcx)也被认为与鼠类的抗药性相关。本文通过比较干旱地区和其它生境鼠类的Vkorc1、Ggcx、Nqo1基因多态性,结合系统进化分析和选择压分析,探讨3个基因在干旱区鼠类尤其是在天然抗性的鼠类中是否发生适应性进化及推测可能导致适应性进化的原因;同时以黄胸鼠为重点研究对象,利用Vkorc1基因多态性评估我国黄胸鼠种群的抗性水平,并以相对中性进化的线粒体基因D-loop为分子标记,分析我国抗性黄胸鼠抗性相关变异在种群间的基因流。主要结果如下:1.发现干旱区鼠类的Vkorc1基因进化速率(dN/dS值)要明显高于其它生境中的鼠类,并且在地中海小家鼠和嗜沙肥鼠的Vkorc1基因中检测到适应性进化的信号。然而,在干旱区鼠类的另外2个基因Ggcx和Nqo1均没有检测到选择信号。干旱区鼠类地中海小家鼠和嗜沙肥鼠Vkorc1基因的加速进化可能与适应缺乏维生素K的干旱环境相关。2.发现我国黄胸鼠种群的Vkorc1基因携带3个突变Ala26Thr、Ala41Ala和Tyr139Cys,其中Tyr139Cys已被证实可以导致不同鼠类对第一代和第二代抗凝血类灭鼠剂的抗性,在四川、广东、福建、湖南、西藏种群中都有发现,其中湖南突变频率最高可达66.7%。结合D-loop基因流分析发现,西藏地区黄胸鼠抗性突变可能是从四川输入的。我国多地区黄胸鼠Vkorc1出现Tyr139Cys抗性突变,该突变在种群中的频率可以用来监测种群的抗性水平。Ala26Thr突变可能会导致黄胸鼠的抗性,但仍需进行进一步的生理抗性检测。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鼠类Vkorc1基因的多态性,揭示了干旱区鼠类的Vkorc1与其它生境中鼠类相比更容易产生适应性进化,获得的Vkorc1突变数据也为后续开展不同鼠类抗药性机制研究提供了分子基础。同时通过对黄胸鼠种群内Vkorc1多态性分析,发现一个用于抗性检测的分子标记,有效评估了我国不同黄胸鼠种群的抗性水平,为抗凝血类灭鼠剂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指导。
王智泉,章士军,陈郁,袁建明,刘大鹏[4](2011)在《南通市褐家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南通市褐家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方法采用实验室无选择性摄食试验。结果南通市区14只褐家鼠在观察期内全部死亡,平均死亡天数6.2d,平均消耗杀鼠灵原药13.30mg/kg,雌、雄鼠平均死亡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9,P=0.218),但平均致死时间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2,P=0.013)。结论第一代凝血酶灭鼠剂可继续用于毒杀褐家鼠,但褐家鼠对药物的敏感程度有所下降,有出现个体抗性的趋势。
宋巧红[5](2011)在《新型茚满二酮类抗凝血杀鼠剂的合成与生效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抗凝血杀鼠剂由于适口性好,对非靶动物安全,目前已成为杀灭鼠类的主要药物,但其具有杀鼠速度较慢,且鼠不死于明处,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不足。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新型杀鼠剂一直是近几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的热点,而基于抗凝血杀鼠剂结构的改进、增加特异性官能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设计了三种以茚满二酮为母体,并引入含氟类急性杀鼠基团的新型杀鼠剂。首先以氟乙酰胺为原料分别合成了氟乙酸钠、氟乙酸、氟乙酰氯;以1,2-氟溴乙醇为原料合成了1,2-氟溴乙烷;以苯乙酰胺、乙酸酐、苯和茚满二酮为原料制备了苯乙酸、苯丙酮、1,1-二苯基丙酮和敌鼠钠盐;以碘甲烷、三氯乙醛、甲苯和茚满二酮为原料制备了中间体三氯异丙醇、1,1-二甲苯基丙酮和双甲敌鼠铵盐。利用上述中间体分别合成了2-(2,2-二苯基氟乙酰氧基)-1,3-茚满二酮(简称R1),2-(2,2-二甲苯基氟乙酰氧基)-1,3-茚满二酮(简称R2)和2-(2,2-二苯基氟乙氧基)-1,3-茚满二酮(简称R3)三种新型杀鼠剂,并且对各种中间体的合成路线进行了比较,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然后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分析(1H-NMR)及其它的理化检测手段对上述9种中间体和三种最终产物进行了表征。证明合成的最终产物为目的产物。最后,测定了目的产物的急性口服LD50以及摄食系数。试验表明所合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适口性和较强的杀鼠效果,含氟基团起到了急性杀鼠作用,加快了鼠类死亡的时间,是良好的抗凝血杀鼠剂。
李欢[6](2010)在《两种新型抗凝血杀鼠剂的合成与药效研究》文中认为抗凝血灭鼠剂是一类适口性好、高效、安全的灭鼠剂,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于我国农牧区和城市灭鼠。第二代抗凝血型杀鼠剂是目前主要使用的化学灭鼠剂,尽管与第一代杀鼠剂相比灭具有安全性高,用量少的特点,但其灭鼠速度还是很慢,死鼠高峰一般在第七天左右,,鼠不死在明处,容易产生尸臭污染环境。因此,对第二代抗凝血型杀鼠剂的改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4-羟基香豆素为母体,在其基础上引入急性杀鼠基团氟乙氧基的以增强其急性毒力,避免污染环境。首先,以2-氯乙醇为原料,合成了1,2-氟溴乙烷。以4-溴苯胺,肉桂酸等为原料,合成了4-溴联苯、肉桂酰氯、4-溴-4’-肉桂酰基联苯等中间体,并利用上述中间体,以不同的合成路线合成了急性毒力不同的两种抗凝血杀鼠剂A和B,并且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其次,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及其它的理化性质对肉桂酰氯,4-溴联苯,4-溴-4’-肉桂酰基联苯,3-[3-(4-溴联苯基)苯甲酰基-1-苯基乙基]-4-羟基-2H-1-苯并吡喃-2-酮,杀鼠剂A和B等进行了表征,并且对各中间体的合成路线进行比较,论证和实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通过红外光谱,熔点测定法及其它理化性质,对目标产物A和B进行了表征,证明合成了目标产物新型抗凝血杀鼠剂A和B。最后,测定了新型含氟4-羟基香豆素类抗凝血杀鼠剂A的急性口服毒性LD50=2.15mg/kg,摄食系数为0.87;新型含氟4-羟基香豆素类抗凝血杀鼠剂B的急性口服毒性LD50=5.33mg/kg,摄食系数为0.76,试验表明所合成两种化合物是良好的杀鼠剂,且含氟基团越多抗凝血杀鼠剂的急性毒性越强。
孙成杰[7](2008)在《长春市城区家栖鼠种群分布及抗药性调查》文中认为家栖鼠作为病媒生物的一类,能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多种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如何开展科学灭鼠,把鼠密度控制在无以为害的程度,是公共卫生方面需要解答的一个问题。掌握家栖鼠的种群分布(鼠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及不同鼠种对灭鼠药物的抗药性情况,对本地鼠害防制工作有重要意义。本次调查为进一步掌握长春市城区居民区、特殊行业、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家栖鼠种群构成及家栖鼠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褐家鼠对溴鼠灵的抗药性)情况,分析和充实长春市病媒生物资料,在日常的灭鼠工作中有针对性的选用灭鼠药物,提高城市灭鼠工作质量,预防和控制鼠传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以及合理制定病媒生物防制方案,开展科学灭鼠提供依据。以夹夜法进行家栖鼠的种群分布调查(居民区、特殊行业、城中村的鼠密度及鼠种调查);抗药性调查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检测褐家鼠对溴鼠灵的抗药性。本次家栖鼠种群分布调查共捕鼠129只,其中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112只占86.82%,小家鼠(Mus musculus)7只占5.43%,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10只占7.75%,褐家鼠为优势种。经对24只褐家鼠进行抗药性监测,摄食0.005%溴鼠灵毒饵6天,食毒期内全部死亡。经出血情况观察,符合抗凝血灭鼠剂毒杀症状。按褐家鼠抗药性检验(评价)标准,其对第二代抗凝血剂溴鼠灵,没有产生抗药性个体。调查结果表明长春市城区家栖鼠以褐家鼠为主,城中村和居民区的鼠密度比特殊行业高,是下一步鼠害防制的重点地区。长春市城区可继续使用溴鼠灵灭鼠剂防治鼠害,同时应采取综合防制措施,科学合理开展灭鼠活动。
黄倩[8](2008)在《甘肃草原鼠害区划及高原鼠兔的精确性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1)甘肃草原啮齿类动物区系由68种组成,占全省啮齿动物总种数的75.6%,其中,大多数种的种群密度不超过经济损害水平,有一定的生态学价值;约有18~26种的种群密度在多数地区几乎经常维持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上,是不同草原类型的优势种害鼠。(2)以草原分布的规律性、草原害鼠区系组成、草原害鼠对不同草原的适宜性及草原鼠害的普遍性、长期性和严重性为草原鼠害区划基础,坚持历史发展、生态适应和生产实践三项基本原则,先按草原啮齿动物区系组成、地带性生物气候和地带性植被等项标准将甘肃草原鼠害划分为5个草原鼠害区,再按具有一定优势的地带性草原类型,具有代表性鼠类分布型和优势种害鼠等标准,将甘肃草原鼠害划分为13个草原鼠害亚区。(3)经实地抽样调查,高原鼠兔种群数量与其危害所造成草原牧草减产量(地上植物)及经济损失量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 =0.9765;高原鼠兔的有效洞口数(X)与牧草减产量(M)的线性回归方程为:M = -16.9603 + 0.9180X ;在1330hm2范围内进行大面积防治,核算单位面积防治成本为25.05元/hm2;通过计算,确认在2008年4月份肃南县大岔乡的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上高原鼠兔的经济损害水平是130(个)有效洞口/hm2,对应的经济允许损失率为7.5%;提出了不同经济允许损失率对应的理论防治指标。(4)对杀鼠剂、杀鼠剂浓度、毒饵投放量和饵料种类的L9(34)试验结果表明:①前3个因子差异极显着,且各因子对灭洞率影响的主、次不同,表现为杀鼠剂﹥杀鼠剂浓度﹥毒饵投放量﹥饵料种类;②由于各水平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显着性,因而对灭洞率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D型肉毒梭菌生物毒素的平均灭洞率为82.6%,C型肉毒梭菌生物毒素灭洞率为75.0%,敌鼠钠盐为68.9%;3种用药浓度对应的平均灭洞率在69.0~82.4%之间;3种投饵量对应的平均灭洞率为69.4%、80.8%和76.2%;3种饵料对应的平均灭洞率是75.3%、72.7%和78.4%;③最优组合是A2B3C2D3,即,用0.15%的D型肉毒梭菌生物毒素,以小麦作饵料,每个有效洞口投25粒毒饵有最佳的防治效果。(5)对大隆的使用浓度、投饵量和饵料种类的L9(34)试验结果表明:①试验重复间、各因子间及不同因子各水平间的差异均不显着,所有处理组合的平均灭洞率差别也不大,在81.6%~86.8%之间;②从R值及各因子的不同水平与灭洞率关系示意图可直观看出最优组合是A2B1C1,也就是用0.01%的大隆,以青稞作饵料,每个有效洞口投5g毒饵应当有最佳灭效。这个组合同样在已经做过试验的9个组合中没有出现,但是它应该比从9个组合中直接找出的最好组合A1B1C1更好;(6)对溴敌隆的使用浓度、投饵量和饵料种类的L9(34)试验结果表明:①试验重复间、各因子间及不同因子各水平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显着性,因此,灭洞效果也不一样。3个用药浓度(0.005%、0.010%和0.015%)对应的灭洞率依次是:72.6%、85.3%和80.4%;3个投饵量(1g、2g和3g)对应的灭洞率是:80.6%、75.7%和82.1%;3个饵料种类(青稞、燕麦和小麦)对应的灭洞率依次是76.7%、80.6%和81.3%。②A2B3C3是最优组合,也就是用0.01%溴敌隆,以小麦作饵料,每个有效洞口投3g毒饵是最佳组合。
沈建忠,钱万红,郑剑[9](2008)在《40例不同场所灭鼠的做法与效果及经验》文中提出
易建荣,林立丰,段金花,吴军,蔡松武,邹钦,张贤昌,阴伟雄,卢文成,陈文胜[10](2006)在《广东省家栖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抗药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广东省家栖鼠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变化。方法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结果经对广东省5市所捕捉的769只褐家鼠、303只黄胸鼠进行抗药性监测,其抗性率分别为1.69%和12.21%,总平均摄药剂量分别为10.36和131.96mg/kg,按家栖鼠抗药性检验标准,黄胸鼠和褐家鼠均对第一代抗凝血剂杀鼠灵产生抗药性个体。结论以黄胸鼠为优势种的场所,要考虑使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而以褐家鼠为主的场所,则可继续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同时应加强对灭鼠药物的敏感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
二、江苏4地区两种家栖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4地区两种家栖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CR-RFLP技术的常见家栖鼠鼠种鉴定方法的建立及河北省HFRS宿主动物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黄胸鼠分布、种群进化、迁移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褐家鼠抗药靶基因多态性及诱导抗性在世代间传递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抗凝血灭鼠剂的抗性发展历史 |
1.2 鼠类产生抗药性的遗传机制 |
1.2.1 抗药靶基因Vkorc1介导的抗性机制 |
1.2.2 其它基因介导的抗性机制 |
1.3 抗药性检测方法 |
1.4 褐家鼠Vkorc1抗性突变及种群历史扩散 |
1.5 表型可塑性在鼠类抗药性进化中的作用 |
1.6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湛江和哈尔滨两地褐家鼠Vkorc1基因多态性及与抗性相关性 |
2.1 研究目的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样品 |
2.2.2 PCR扩增和Vkorc1 多态性分析 |
2.2.3 褐家鼠种群生理抗性水平检测 |
2.2.4 褐家鼠VKORC1蛋白二级和三级结构预测 |
2.3 结果 |
2.3.1 湛江和哈尔滨地区褐家鼠Vkorc1基因多态性 |
2.3.2 湛江和哈尔滨地区褐家鼠种群Vkorc1多态性与抗性的相关性分析 |
2.3.3 褐家鼠VKORC1蛋白二级和三级结构预测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褐家鼠Vkorc1基因多态性分布及与种群遗传结构的关系 |
3.1 研究目的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样本 |
3.2.2 PCR扩增和测序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褐家鼠Vkorc1多态性 |
3.3.2 褐家鼠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实验室耐药性褐家鼠模型的构建 |
4.1 研究目的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样品 |
4.2.2 确定适合逐代筛选实验室敏感褐家鼠的杀鼠灵亚致死剂量 |
4.2.3 试鼠Vkorc1多态性分析 |
4.2.4 对试鼠进行多代筛选 |
4.2.5 杀鼠灵抗性表型的测定 |
4.2.6 产仔数和杀鼠灵耐受性之间的性状补偿 |
4.3 结果 |
4.3.1 适合逐代筛选的杀鼠灵亚致死剂量 |
4.3.2 试鼠Vkorc1多态性 |
4.3.3 多代筛选 |
4.3.4 使用LFP法鉴定杀鼠灵抗性表型 |
4.3.5 产仔数和杀鼠灵耐受性之间的性状补偿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褐家鼠产生可塑性耐药表型的基因调控分析 |
5.1 研究目的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样品 |
5.2.2 转录组测序和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转录组原始数据质量 |
5.3.2 差异表达基因及重叠情况 |
5.3.3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富集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鼠类抗药靶基因多态性及在黄胸鼠抗药性评估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常用灭鼠剂的种类及毒性概述 |
1.2 鼠类抗药性的产生与发展现状 |
1.3 鼠类抗药性的形成机制 |
1.3.1 天然抗性 |
1.3.2 后天获得抗性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干旱区鼠类抗性基因的多态性及选择信号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样品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1.4 主要数据库和软件 |
2.2 实验方法 |
2.2.1 DNA的提取 |
2.2.2 引物设计和PCR扩增 |
2.2.3 序列的收集、拼接及比对 |
2.2.4 序列多态性及3D结构 |
2.2.5 系统发育分析 |
2.2.6 选择压分析 |
2.3 结果 |
2.3.1 序列特征 |
2.3.2 系统发育分析 |
2.3.3 维生素K循环相关基因的选择压分析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我国黄胸鼠Vkorc1基因多态性及抗药性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样品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1.4 主要数据库和软件 |
3.2 实验方法 |
3.2.1 PCR扩增黄胸鼠Vkorc1 基因 |
3.2.2 我国黄胸鼠种群遗传多态性及系统发育分析 |
3.3 结果 |
3.3.1 黄胸鼠Vkorc1基因多态性分析 |
3.3.2 我国黄胸鼠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南通市褐家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药物和配制 |
1.2 实验鼠 |
1.3 试验方法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抗药性发生率 |
2.2 死亡剂量和致死时间 |
2.3 敏感度和个体差异 |
2.4 地区差异 |
3 讨论 |
(5)新型茚满二酮类抗凝血杀鼠剂的合成与生效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灭鼠剂发展简史 |
1.2 灭鼠剂型的分类 |
1.3 有机氟类灭鼠剂 |
1.3.1 有机氟类灭鼠剂 |
1.3.2 有机磷类灭鼠剂 |
1.3.3 抗凝血类灭鼠剂 |
1.4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1.5 新型茚满二酮类抗凝血灭鼠剂的结构设计 |
1.5.1 新型茚满二酮类抗凝血杀鼠剂的结构设计思路 |
1.5.2 结构设计的可行性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化学试剂及理化性质 |
2.2 测试方法及仪器 |
2.3 合成路线 |
2.3.1 敌鼠钠盐的合成 |
2.3.2 双甲敌鼠铵盐的合成 |
2.3.3 氟乙酰氯的合成路线 |
2.3.4 1,2-氟溴乙烷的合成路线 |
2.3.5 新型茚满二酮类抗凝血杀鼠剂R_1的合成路线 |
2.3.6 新型茚满二酮类抗凝血杀鼠剂R_2的合成路线 |
2.3.7 新型茚满二酮类抗凝血杀鼠剂R_3的合成路线 |
2.4 实验步骤 |
2.4.1 1,1-二苯基异丙酮的合成 |
2.4.2 中间体敌鼠钠盐的合成 |
2.4.3. 中间体1,1-二甲苯基异丙酮的合成的合成 |
2.4.4. 中间体双甲敌鼠铵盐的合成 |
2.4.5 氟乙酰氯的合成 |
2.4.6 氟溴乙烷的合成 |
2.4.7 新型抗凝血杀鼠剂的合成 |
2.5 三种抗凝血杀鼠剂R_1、R_2和R_3的应用及生效实验 |
2.5.1 急性口服LD_(50)的测定 |
2.5.2 摄食系数的测定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氟乙酰氯的合成与表征 |
3.1.1 合成氟乙酰氯的路线选择 |
3.1.2 氟乙酰氯的表征 |
3.2 1,2-氟溴乙烷的合成与表征 |
3.2.1 合成2-氟乙醇的路线选择 |
3.2.2 1,2-氟溴乙烷的表征 |
3.3 药物中间体的合成与表征 |
3.3.1 苯乙酸的合成与表征 |
3.3.2 1,1-二苯基丙酮的合成与表征 |
3.3.3 敌鼠钠盐的合成与表征 |
3.3.4 1,1-二甲苯基异丙酮的合成与表征 |
3.3.5 双甲基敌鼠铵盐的合成与表征 |
3.4 新型抗凝血杀鼠剂的合成与表征 |
3.4.1 新型抗凝血杀鼠剂R_1的合成与表征 |
3.4.2 新型抗凝血杀鼠剂R_2的合成与表征 |
3.4.3 新型抗凝血杀鼠剂R_3的合成与表征 |
3.5 生效试验 |
3.5.1 新型抗凝血杀鼠剂R_1的生效实验 |
3.5.2 新型抗凝血杀鼠剂R_2的生效实验 |
3.5.3 新型抗凝血杀鼠剂R_3的生效实验 |
3.5.4 三种新型含氟抗凝血杀鼠剂R_1、R_2和R_3的药效比较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两种新型抗凝血杀鼠剂的合成与药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杀鼠剂的发展概述 |
1.2 急性杀鼠剂和抗凝血杀鼠剂 |
1.2.1 急性灭鼠剂 |
1.2.2 抗凝血杀鼠剂 |
1.3 课题意义 |
1.4 新型抗凝血杀鼠剂的结构设计 |
1.4.1 新型抗凝血杀鼠剂的结构设计思路 |
1.4.2 结构设计的可行性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化学试剂 |
2.1.2 主要化学试剂的化学性质 |
2.2 主要实验和测试用仪器 |
2.3 合成路线 |
2.3.1 1,2-氟溴乙烷的合成路线 |
2.3.2 4-溴联苯的合成路线 |
2.3.3 肉桂酰氯的合成路线 |
2.3.4 4-溴-4’-肉桂酰基联苯的合成路线 |
2.3.5 3-[3-(4-溴联苯基)苯甲酰基-1-苯基乙基]-4-羟基-2H-1-苯并吡喃-2-酮的合成路线 |
2.3.6 新型含氟4-羟基香豆素类抗凝血杀鼠剂A的合成路线 |
2.3.7 新型含氟4-羟基香豆素类抗凝血杀鼠剂B的合成路线 |
2.4 实验步骤 |
2.4.1 1,2-氟溴乙烷的合成 |
2.4.2 4-溴联苯的合成 |
2.4.3 肉桂酰氯的合成 |
2.4.4 4-溴-4’-肉桂酰基联苯的合成 |
2.4.5 3-[3-(4-溴联苯基)苯甲酰基-1-苯基乙基]-4-羟基-2H-1-苯并吡喃-2-酮的合成 |
2.4.6 3-(4-羟基-2H-1-苯并吡喃-2-酮基)-3-苯基-1-(对溴联苯基)-1-丙醇(M)的合成 |
2.4.7 新型抗凝血杀鼠剂3-[3-(4-溴联苯基)-3-氟乙氧基-1-苯基丙基]-4-氟乙氧基-2H-1-苯并吡喃-2-酮(A)的合成 |
2.4.8 3-[3-(4-溴联苯基)苯甲酰基-1-苯基乙基]-4-氟乙酰氧基-2H-1-苯并吡喃-2-酮(N)的合成 |
2.4.9 含氟4-羟基香豆素类抗凝血杀鼠剂化合物3-[3-(4-溴联苯)-3-氟乙氧基-1-苯基丙基]-4-羟基-2H-1-苯并吡喃-2-酮(B)的合成 |
2.5 两种抗凝血杀鼠剂的应用及生效实验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1,2-氟溴乙烷的合成与表征 |
3.1.1 合成2-氟乙醇的路线选择 |
3.1.2 1,2-氟溴乙烷的表征 |
3.2 4-溴联苯的合成与表征 |
3.2.1 4-溴联苯的合成路线 |
3.2.2 4-溴联苯的表征 |
3.3 肉桂酰氯的合成与表征 |
3.3.1 肉桂酰氯的合成中酰氯化试剂的选择 |
3.3.2 肉桂酸的红外光谱解析 |
3.3.3 肉桂酰氯的红外光谱解析 |
3.4 4-溴-4’-肉桂酰基联苯的合成与表征 |
3.4.1 4-溴-4’-肉桂酰基联苯合成路线的确定 |
3.4.2 4-溴-4’-肉桂酰基联苯的表征 |
3.5 3-[3-(4-溴联苯基)苯甲酰基-1-苯基乙基]-4-羟基-2H-1-苯并吡喃-2-酮的合成与表征- |
3.5.1 3-[3-(4-溴联苯基)苯甲酰基-1-苯基乙基]-4-羟基-2H-1-苯并吡喃-2-酮的合成路线的确定 |
3.5.2 3-[3-(4-溴联苯基)苯甲酰基-1-苯基乙基]-4-羟基-2H-1-苯并吡喃-2-酮的表征 |
3.6 3-(4-羟基-2H-1-苯并吡喃-2-酮基)-3-苯基-1-(对溴联苯基)-1-丙醇(M)的合成与表征 |
3.6.1 3-(4-羟基-2H-1-苯并吡喃-2-酮基)-3-苯基-1-(对溴联苯基)-1-丙醇(M)的合成路线的确定 |
3.6.2 3-(4-羟基-2h-1-苯并吡喃-2-酮基)-3-苯基-1-(对溴联苯基)-1-丙醇(M)的表征 |
3.7 新型抗凝血杀鼠剂3-[3-(4-溴联苯基)-3-氟乙氧基-1-苯基丙基]-4-氟乙氧基-2H-1-苯并吡喃-2-酮(A)的合成与表征 |
3.7.1 新型抗凝血杀鼠剂3-[3-(4-溴联苯基)-3-氟乙氧基-1-苯基丙基]-4-氟乙氧基-2H-1-苯并吡喃-2-酮(A)合成路线的确定 |
3.7.2 新型抗凝血杀鼠剂A的表征 |
3.8 3-[3-(4-溴联苯基)苯甲酰基-1-苯基乙基]-4-氟乙酰氧基-2H-1-苯并吡喃-2-酮(N)的合成与表征 |
3.8.1 3-[3-(4-溴联苯基)苯甲酰基-1-苯基乙基]-4-氟乙酰氧基-2H-1-苯并吡喃-2-酮(N)的合成路线的确定 |
3.8.2 3-[3-(4-溴联苯基)苯甲酰基-1-苯基乙基]-4-氟乙酰氧基-2H-1-苯并吡喃-2-酮(N)的表征 |
3.9 新型抗凝血杀鼠剂3-[3-(4-溴联苯)-3-氟乙氧基-1-苯基丙基]-4-羟基-2H-1-苯并吡喃-2-酮(B)的表征 |
3.9.1 新型抗凝血杀鼠剂3-[3-(4-溴联苯)-3-氟乙氧基-1-苯基丙基]-4-羟基-2H-1-苯并吡喃-2-酮(B)的结果讨论 |
3.9.2 新型抗凝血杀鼠剂(B)的表征 |
3.10 生效试验 |
3.10.1 新型抗凝血杀鼠剂A的生效实验 |
3.10.2 新型抗凝血杀鼠剂B的生效实验 |
3.10.3 两种新型抗凝血杀鼠剂的药效比较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长春市城区家栖鼠种群分布及抗药性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前言 |
1.1 家栖鼠种群分布 |
1.1.1 几种常见鼠种的生态习性 |
1.1.2 家栖鼠种群分布调查 |
1.2 灭鼠剂 |
1.3 鼠的抗药性 |
1.3.1 抗药性发生机制 |
1.3.2 抗药性发生情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鼠密度及鼠种构成调查 |
2.1.1 鼠密度调查方法 |
2.1.2 监测点选择 |
2.2 抗药性实验 |
2.2.1 药物及试鼠来源 |
2.2.2 抗药性试验方法 |
2.2.3 抗药性评价标准 |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鼠密度监测情况 |
3.1.1 鼠密度总体情况 |
3.2 鼠种构成情况 |
3.2.1 鼠种构成总体情况 |
3.2.2 不同生境鼠种构成情况 |
3.3 鼠抗药性情况 |
3.3.1 抗药性发生率 |
3.3.2 摄药剂量及个体敏感性 |
3.3.3 死亡时间及症状 |
第4章 讨论 |
4.1 鼠密度及鼠种构成分析 |
4.1.1 鼠密度分析 |
4.1.2 鼠种构成分析 |
4.2 鼠抗药性分析 |
4.2.1 家栖鼠对抗凝血灭鼠剂抗药性发展规律 |
4.2.2 家栖鼠抗药性检测方法及标准 |
4.2.3 家栖鼠抗药性的治理对策 |
4.3 鼠传疾病现状与分析 |
4.4 鼠害综合防制对策 |
4.4.1 目标管理、加大投入 |
4.4.2 做好专业队伍的培训 |
4.4.3 防制方法 |
4.4.4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
4.4.5 搞好宣传发动 |
4.4.6 打造精品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8)甘肃草原鼠害区划及高原鼠兔的精确性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1 文献综述 |
1.1 啮齿动物地理区划及区系研究 |
1.1.1 生物地理区划的诞生与发展 |
1.1.2 中国啮齿类动物区系研究的主要成果 |
1.1.3 甘肃啮齿类动物区系研究现状概述 |
1.2 经济损害水平及经济阈值研究 |
1.2.1 经济损害水平及经济阈值的历史回顾 |
1.2.2 经济损害水平及经济阈值的研究进展 |
1.3 杀鼠剂防治草原鼠害研究 |
1.3.1 杀鼠剂的诞生及发展 |
1.3.2 我国杀鼠剂的使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
1.4 高原鼠兔的研究进展 |
2 意义和目的 |
2.1 意义 |
2.2 目的 |
3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1 草原鼠害区划 |
4.1.1 核对鼠标本 |
4.1.2 实地调查及查阅文献 |
4.1.3 区划界限的确定 |
4.1.4 调查研究时间 |
4.2 高原鼠兔的经济损害水平及理论防治指标测定 |
4.2.1 原理 |
4.2.2 试验地选择 |
4.2.3 试验材料与步骤 |
4.3 几种杀鼠剂对高原鼠兔控制效果的对比试验 |
4.3.1 材料 |
4.3.2 试验设计 |
4.3.3 试验方法 |
5 结果与分析 |
5.1 甘肃草原鼠害区划 |
5.1.1 甘肃草原害鼠和鼠害 |
5.1.2 鼠害草原区划原则 |
5.1.3 草原鼠害区划命名方法和系统 |
5.1.4 草原鼠害分区概述 |
5.1.5 小结 |
5.2 高原鼠兔的经济损害水平及理论防治指标测定 |
5.2.1 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与经济损失的相关性分析 |
5.2.2 防治成本与效果分析 |
5.2.3 高原鼠兔的经济损害水平 |
5.2.4 高原鼠兔的理论防治指标 |
5.2.5 小结 |
5.3 几种杀鼠剂对高原鼠兔的控制效果对比试验 |
5.3.1 三种杀鼠剂防治效果分析(试验一) |
5.3.2 大隆防治效果分析(试验二) |
5.3.3 溴敌隆防治效果分析(试验三) |
5.3.4 小结 |
6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9)40例不同场所灭鼠的做法与效果及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做法与效果 |
1.1 城市、居民区、营区 |
1.2 农村、农田 |
1.3 船舶、舰艇、码头 |
1.4 列车、车站 |
1.5 宾馆、饭店、食堂 |
1.6 动物饲养场、养鸡场、动物园 |
1.7 仓库、下水道、坑道等 |
1.8 草原 |
2 经验 |
2.1 加强领导, 全面规划 |
2.2 深入宣传, 发动群众 |
2.3 查清鼠情, 综合防治 |
2.4 选好药物, 科学应用 |
2.5 健全制度, 确保安全 |
2.6 分片包干, 投毒灭鼠 |
2.7 标本兼治, 防灭并进 |
2.8 考核灭效, 监测鼠情 |
2.9 坚持不懈, 巩固成果 |
(10)广东省家栖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抗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药物来源及配制 |
1.2 试鼠来源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 |
2.1 综合抗药性发生率 |
2.2 各市抗药性发生率 |
2.3 发生抗药性的摄药剂量 |
2.4 个体敏感性 |
2.5 死亡时间及症状 |
3 讨论 |
四、江苏4地区两种家栖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CR-RFLP技术的常见家栖鼠鼠种鉴定方法的建立及河北省HFRS宿主动物监测[D]. 严慧. 河北医科大学, 2021
- [2]褐家鼠抗药靶基因多态性及诱导抗性在世代间传递特点[D]. 马晓慧.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3]鼠类抗药靶基因多态性及在黄胸鼠抗药性评估中的应用[D]. 陈燕.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4]南通市褐家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研究[J]. 王智泉,章士军,陈郁,袁建明,刘大鹏. 医学动物防制, 2011(12)
- [5]新型茚满二酮类抗凝血杀鼠剂的合成与生效实验研究[D]. 宋巧红. 东北大学, 2011(05)
- [6]两种新型抗凝血杀鼠剂的合成与药效研究[D]. 李欢. 东北大学, 2010(03)
- [7]长春市城区家栖鼠种群分布及抗药性调查[D]. 孙成杰. 吉林大学, 2008(07)
- [8]甘肃草原鼠害区划及高原鼠兔的精确性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D]. 黄倩. 甘肃农业大学, 2008(09)
- [9]40例不同场所灭鼠的做法与效果及经验[J]. 沈建忠,钱万红,郑剑.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8(02)
- [10]广东省家栖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抗药性研究[J]. 易建荣,林立丰,段金花,吴军,蔡松武,邹钦,张贤昌,阴伟雄,卢文成,陈文胜.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