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50高强混凝土负温强度发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永刚[1](2021)在《蒸汽养护对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抗渗性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各地天然砂的供应的减少,机制砂的使用必将覆盖更广阔的建筑施工领域,对各种工况下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研究有助于为机制砂的推广使用奠定基础。本文采用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的方法,完成了以下研究内容:(1)研究了蒸汽养护对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动弹性模量、孔结构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以及石粉对以上性能的调控作用;(2)建立了基于恒温时间和成熟度理论的蒸汽养护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模型和抗渗性回归模型;(3)给出了蒸汽养护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渗性影响的评价。本文的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1)不同石粉掺量的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2)蒸汽养护方案的设计和不同恒温温度下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随恒温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3)标准养护和蒸汽养护方式下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对比研究;(4)蒸汽养护和标准养护方式下机制砂混凝土和天然砂混凝土性能的对比研究;(5)石粉掺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6)建立了蒸汽养护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抗渗性回归模型。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在机制砂中掺入适量的石粉,可以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流动性;在相同水胶比的情况下,天然砂混凝土的流动性要明显优于机制砂混凝土,相同水泥(或胶凝材料)用量时,若要配置与天然砂混凝土相同流动性的机制砂混凝土,应适当增加拌合用水量或减水剂用量。(2)蒸汽养护恒温过程中,机制砂混凝土与天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均随恒温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增大,且恒温温度越高,其各个恒温时段的抗压强度越高,达到混凝土设计养护强度所需要的恒温时间越短。(3)蒸汽养护方式下混凝土28d的抗压强度与标准养护方式下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基本相同;但其动弹性模量、抗氯离子渗透性、孔隙率均劣于标准养护方式下的混凝土,且蒸汽养护阶段恒温温度越高,这种影响越明显。(4)蒸汽养护和标准养护两种方式下,配合比较合理的机制砂混凝土和天然砂混凝土各龄期的抗压强度、动弹性模量、孔结构以及抗氯离子渗透性均相差较小,即在合理配合比下,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与河砂混凝土相近。(5)机制砂中掺入适量的石粉,可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孔结构,提高其动弹性模量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中,四种机制砂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孔结构和抗渗性从优到劣依次是:A2机制砂混凝土(石粉掺量为5%)>A3机制砂混凝土(石粉掺量为10%)>A1机制砂混凝土(石粉掺量为0%)>A4机制砂混凝土(石粉掺量为15%),也即C50机制砂混凝土中,5%石粉掺量的混凝土各项性能最好。(6)基于恒温时间和成熟度理论建立的蒸汽养护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回归模型,能较好的反映蒸汽养护过程混凝土抗压强度与蒸汽养护时间的关系;同时考虑骨料和汽养护温度影响建立的蒸汽养护机制砂混凝土的抗渗性回归模型,也能很好的契合试验结果。
赵祺[2](2020)在《基于冲击弹性波法混凝土早期受冻损伤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混凝土是重要的土木工程材料,在实际生产施工过程中,常因为对其质量评估不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冲击弹性波技术由于其受混凝土骨料颗粒散射影响小、现场适用性强、操作方便等许多优点,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的质量评价中。混凝土早期强度较低,经历负温后内部容易受冻结冰,使混凝土微结构产生破坏,因此利用冲击弹性波技术评价混凝土早期受冻具有实际意义。为研究利用冲击弹性波技术来评价混凝土早期受冻损伤,本文开展了试验研究、理论分析以及数值仿真分析,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对正温混凝土进行了冲击回波、贯入以及抗压强度试验研究,建立了冲击弹性波P波速度、抗压强度、贯入深度随龄期的变化规律及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比较了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P波速度以及贯入深度发展的异同,并且与相关研究进行了对比,指出正温养护的混凝土在早龄期波速较小时抗压强度与弹性波波速二者符合线性关系,并分析讨论了P波速度、抗压强度和贯入深度三者用于评价现场混凝土性能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工程应用奠定基础。采用冲击回波法对普通和高强混凝土经历负温受冻后的波速变化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获得了负温混凝土中冲击弹性波P波速度发展的规律,采用冲击弹性波评价负温混凝土的受冻程度及抗压强度,提出了从观测混凝土内部冻害信号和结合成熟度两方面来共同对现场负温混凝土受冻损伤进行评价的方法。采用ANSYS中的瞬态动力学分析方法模拟计算了不同弹性模量的混凝土弹性波的传播问题,揭示了弹性波传播速度随着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增大的变化规律。
钱磊[3](2019)在《混凝土低温基本受力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社会快速的发展速度和庞大的人口基数导致能源需求量巨大,而且近年来酸雨、雾霾等环境污染问题也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何既满足能源需求又不污染环境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门领域。天然气热值高且燃烧产物无污染,成为近年来在国内推广的燃料。除了作为燃料,天然气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丙烷、氨气、氢气等一起在化工、医药和环保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上述气体原料的最大缺陷是常温为气体状态体积庞大导致其巨量运输和储存困难。混凝土由于其优异的低温性能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液化天然气等液化气体的储罐结构,而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尚不多且较为零散,故开展混凝土低温环境下的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是课题组混凝土超低温性能系列研究的一部分,共制作195个100x100x300mm的棱柱体试件和263个边长100mm的立方体试件,考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作用的低温、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含水率。通过浸泡和烘烤对C30、C40和C50等3种设计强度等级混凝土试件进行不改变其内部孔隙结构和分布的含水率预处理,然后对其进行低温下受压、劈裂抗拉以及温度变形试验获得不同强度等级、含水率(1.5%至5.5%)和低温(-40℃至-180℃)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的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和线膨胀系数的变化规律,并拟合出相应的表达式,同时也进行了相关机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低温下的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均有明显提升,且与含水率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越低、含水率越高以及作用的低温越低,它们的增幅越明显。但同等条件下,几种基本力学性能提升的幅度不同,且随温度降低发展规律不同。这主要是因为这几种性能提升的机理差异。混凝土低温热膨胀系数的变化规律较为复杂。温度高于-100℃时随含水率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低于-100℃时则呈明显的线性增加趋势;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随温度降低的变化规律也不同。C40混凝土随低温下降逐渐降低,而C50却先升后降。这主要源于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细观结构的差异。本文的试验结果及基于试验拟合的混凝土低温下受压强度、弹性模量、劈裂抗拉强度等计算公式可为相关规范的编制或修订以及液化气体储罐混凝土结构设计和安全性能评估提供依据。
郭浔[4](2018)在《负温混凝土早期强度现场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冬期施工中混凝土早龄期强度是决定拆模时间、后续采取的养护方案、判断混凝土是否受冻损伤以及推定混凝土受冻后对后期强度发展影响程度的重要指标。早龄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对施工期工程进度和结构安全性有制约性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对现场负温早龄期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文献较少,缺少负温条件下对早龄期混凝土强度发展快速监测与评价的系统研究和可靠技术手段。本文依据ASTMC900以及ASTMC803分别完成正温和负温条件下的混凝土进行预埋拔出试验和贯入试验,冬季施工现场混凝土位于负温条件下,必须进行局部加热使其检测区域温度升至正温,基于MATLAB建立骨料、水及砂浆随机分布的混凝土三维随机模型,利用有限元瞬态分析获得不同负温条件、不同配合比混凝土升至正温的温升曲线,通过红外加热试验验证其可靠性。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ASTMC900规范采用预埋拔出法得到C20C50四个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标准试块的拔出力,分析抗压强度和拔出力的相关关系,得到相应函数关系。(2)基于ASTMC803规范采用贯入法对C20C50四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块四周进行贯入试验,分析抗压强度和贯入深度的相关关系,得到相应函数关系。(3)利用预埋拔出法和贯入法测试在-20℃下受冻的混凝土,冻结状态下拉拔力和贯入深度与抗压强度之间呈现较大的离散性,结冰状态下不适用采用预埋拔出法和贯入法检测强度,融化后拉拔力和贯入深度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与未结冰时规律相似。(4)基于蒙特卡洛法将混凝土内部水简化为和骨料颗粒相似的球形颗粒,建立随机骨料模型,进行了外加热源状态下负温混凝土温升曲线模拟,经过试验验证,证明了随机骨料模型的适用性,为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加热时间计算提供了一种方法。
熊羽[5](2017)在《高原低温环境下桥梁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的战略大背景下,高原地区一直是发展的重点及难点。通过发展公路交通可以改善青藏高原地区的发展环境、提高区域可达性、促进西部经济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来推动西部经济快速发展。青藏高原地区独特的低温大温差环境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因此,本文通过试验研究高原环境下的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技术及混凝土性能提升技术,并依托于尕玛羊曲、唐乃亥黄河特大桥工程,制备了适用于高原环境的高性能混凝土,对青藏高原地区今后的桥梁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青海地区进行了环境、混凝土及其原材料与配合比设计、桥梁典型病害调研。青海高原地区具有低温多变、温差大、干燥多风、日照长的环境特点;青海地区砂子过粗、含泥量高、骨料质量不高、石子针片状含量高,混凝土水灰比及用水量偏高、水泥用量高、使用较少矿物掺合料、不注重引气;桥梁典型病害有上部结构出现裂缝,渗水、下部结构出现裂缝,且观感质量不佳等。针对高速公路桥梁的不同结构部位,配制了 C30和C50两个系列的抗冻高性能混凝土,研究水胶比、砂率、粉煤灰掺量等参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针对当地设计与施工要求和原材料情况,注重骨料级配设计、掺合料和高性能减水剂双掺技术,以及引气技术来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提出以耐久性为主的HPC配合比优化方法。研究了高性能混凝土在冻融环境下的抗冻性能及微结构损伤机理。结果表明,对抗冻高性能混凝土 C30含气量为4.5%~6.0%,C50为5.5%~6.0%。气孔的孔径范围为40~280μm,气泡间距系数为120~150μm,其抗冻性均大于300次冻融循环。适当增加含气量、减小孔径和气泡间距系数,可明显提升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研究了适用于低温环境下的桥梁下部结构有早强要求的C30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在负温及正负变温条件下养护,掺防冻剂的混凝土强度明显高于不掺防冻剂的混凝土强度,但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掺防冻剂的混凝土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增长率低。通过降低水胶比、控制粉煤灰掺量、浇筑前对原材料加热、浇筑后进行蓄热保温等方法均能有效提高低温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了变温条件下C50混凝土的圆环收缩开裂的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常温下,混凝土的应变曲线主要分应力集中阶段、应力缓冲及应力平衡阶段三个阶段。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与收缩性能有直接的关系,圆环约束对混凝土早期应变变化影响较大,限制条件下,混凝土容易开裂。变温条件加剧了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尤其是在正负变温的情况下,因此有必要对混凝土采取养生措施,同时优化配合比,减少混凝土出现开裂的可能性。
王二成[6](2014)在《西北地区冻结立井爆破对早期高强砼井壁损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我国西北部地区煤炭资源的储藏特点和采用冻结爆破建井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现场试验、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西部冻结立井中处于低温环境下的早龄期高强混凝土井壁在经受爆破荷载作用下的损伤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分析。结合现场情况配制了高强混凝土,通过抗压强度试验和超声波测试技术,得到了混凝土在标准养护和低温环境下的强度增长规律和超声波变化规律。通过快速循环加卸载试验,得到了混凝土在准动态荷载作用下的损伤情况和超声波波速变化情况及它们的相关性。对低温环境下养护且处于低温下的早龄期高强混凝土试件进行了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研究,得出了早龄期高强混凝土在低温情况下受单次和多次重复冲击作用下的动态力学性能。通过现场试验、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得出了爆破荷载作用下高强混凝土井壁的振动传播规律、井壁的变形和受力规律、损伤及变化规律。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对安全判据条件进行了分析。
杜森[7](2013)在《负温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及其与耐久性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冬季施工中,混凝土的早期受冻往往造成不可恢复性的损伤,当温度恢复到常温后,养护到一定龄期也不能达到其设计强度;同时,耐久性也有很大程度上的损失。负温混凝土能够抵抗早期冻害破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保证其在受冻之前可以达到抗冻临界强度,而以前关于负温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研究中,考虑的影响因素较少,并且很少考虑混凝土后期的耐久性能。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C30、C40、C50)在是否掺加防冻剂和不同受冻温度(-5℃、-10℃、-15℃)下的抗冻临界强度。另外还对达到抗冻临界强度的负温混凝土的后期抗冻性和抗渗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未掺加防冻剂的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不是一个定值,而是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有关。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也越大;受冻温度越低,需要的抗冻临界强度也越大。对于掺加防冻剂的混凝土而言,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受冻温度之间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掺加防冻剂不但可以缩短混凝土的预养护龄期,而且混凝土所需要的抗冻临界强度也减小。与直接标养的对比组混凝土相比,达到抗冻临界强度的负温混凝土后期抗压强度强度损失率在5%以内,但是后者的抗冻性损失率在5%以上,同时,抗渗性也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劣化。负温混凝土的后期耐久性表现不能令人满意,对于有耐久性要求的负温混凝土,需要根据工程施工情况适当延长预养护龄期。
陈志敏[8](2013)在《井壁混凝土在早期荷载与负温作用下的损伤劣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阶段,随着我国浅部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新建井筒穿越的冲积层也愈发深厚。因此,出现了很多关于井筒破裂渗水的复杂技术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仅华东地区就有近百个井筒井壁发生破裂现象,尤其是采用了冻结法施工的井壁就经常破裂渗水,严重危及到了矿井的正常生产及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为此,本文以冻结施工中的混凝土早龄期荷载与混凝土负温作用两大影响因素为主线,采用从理论研究出发、试验研究再现、工程实践检验的研究方法,着力在井壁施工早期的混凝土载荷特征、空间轴对称问题的力学解答、混凝土在早龄期荷载及负温作用下的损伤机理、仿钢纤维的加入对减轻混凝土损伤的积极作用以及针对现有施工条件下井壁施工方案的优化设计等方面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文章分析了井壁混凝土在施工早期的载荷特征,并根据空间轴对称问题的弹性力学解答及第四强度理论,给出了多轴受力状态下的单轴相当应力。研究表明,此应力可达井壁混凝土当时强度的20%40%,这个应力的得出不仅从理论上证明了井壁混凝土在施工早期所处的恶劣环境条件,而且为实验室中混凝土试块的加荷范围提供了依据。通过实验室研究再现了井壁混凝土施工期间的载荷特征,发现井壁混凝土无论在强度还是抗氯离子扩散系数上均有一定的变化,进一步揭示了混凝土在早期荷载及负温作用下的损伤机理。研究发现,井壁混凝土在早期荷载及负温条件作用下均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劣化。为寻求改进措施,发现在早期荷载及负温的复合作用下,仿钢纤维的加入对井壁混凝土性能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在同等条件下,加入仿钢纤维的混凝土试块,其强度损失不明显,氯离子扩散系数也从“高”变为“中”。仿钢纤维在井壁混凝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及推广价值。本文最后从实际工程出发,结合理论研究,通过对研究结果的汇总分析,针对井壁现浇混凝土施工工艺条件下,混凝土易受早龄期荷载及负温作用而缩短使用寿命的现状,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施工方案的优化设计,为指导施工提供参考。
刘晓波[9](2006)在《增钙粉煤灰混凝土抗冻临界强度及显微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冬季气温低、时间长,混凝土施工均处于负温的条件下,因此研究负温条件下的混凝土的性能极为必要。本文既着眼于绿色混凝土,又致力于混凝土的负温施工,研究了增钙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及其负温抗压强度发展规律;通过快冻试验和氯离子渗透试验,研究养护制度和增钙粉煤灰掺合料对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光学显微镜法、扫描电镜和XRD等现代分析方法,研究负温增钙粉煤灰混凝土的水化产物、孔结构和显微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课题研究范围内,当保持增钙粉煤灰混凝土的水胶比W/B不变时,负温增钙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增钙粉煤灰取代水泥量的增加而降低。自然变负温养护条件,由于变温条件增加了水泥石体系的自由能差,比恒负温养护在早期更能够促进混凝土的水化。相对于标准养护,负温养护7d会对混凝土形成损伤,转标养28d后,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均有所下降。相对于基准混凝土,增钙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均有所提升,这主要是由于增钙粉煤灰改善了混凝土的孔结构和界面结构,从而使其具有更为优异的耐久性。本文认为,负温混凝土存在抗冻临界结构,一个临界强度对应着一个临界结构,而一个临界结构未必仅仅对应一个临界强度。因为增钙粉煤灰具有形态效应、活性效应、微集料效应和自凝性、自硬性等优势,它改善了混凝土的微观结构,降低了负温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所以增钙粉煤灰可以作为负温混凝土的掺合料。
朱卫中,朱广祥,尹冬梅[10](2006)在《防冻剂在高强混凝土冬期施工中的应用问题》文中指出回顾与总结了近十年来防冻在我国高强混凝土冬期施工中的应用与研究的主要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涉及到掺防冻剂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冻结模式、强度发展规律、抗冻临界强度、损伤过程、可靠度、防冻剂作用机理等问题,阐明了防冻剂及负温高强混凝土技术在我国冬期施工在这一领域中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并提出了供讨论用的掺防冻剂负温高强混凝土今后的研究与应用方向。
二、C50高强混凝土负温强度发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50高强混凝土负温强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蒸汽养护对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抗渗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机制砂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3 混凝土蒸汽养护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原材料及试验方案 |
2.1 原材料 |
2.2 配合比设计 |
2.3 蒸汽养护方案设计 |
2.4 试验测试方法及结果评价指标 |
2.4.1 试验测试方法 |
2.4.2 试验结果评价指标 |
2.5 本章小结 |
3 蒸汽养护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1 蒸汽养护对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3.1.1 蒸汽养护温度对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3.1.2 蒸汽养护对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3.2 蒸汽养护对机制砂混凝土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
3.3 蒸汽养护对机制砂混凝土孔隙率的影响 |
3.4 蒸汽养护对机制砂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蒸汽养护对河砂与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4.1 蒸汽养护对河砂与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4.1.1 蒸汽养护温度对河砂与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4.1.2 蒸汽养护对河砂与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4.2 蒸汽养护对河砂与机制砂混凝土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
4.3 蒸汽养护对河砂与机制砂混凝土孔隙率的影响 |
4.4 蒸汽养护对河砂与机制砂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石粉掺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5.1 石粉掺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流动性的影响 |
5.2 石粉掺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5.2.1 石粉掺量对蒸汽养护下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5.2.2 石粉掺量对标准养护下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5.3 石粉掺量对机制砂混凝土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
5.3.1 石粉掺量对蒸汽养护下机制砂混凝土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
5.3.2 石粉掺量对标准养护下机制砂混凝土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
5.4 石粉掺量对机制砂混凝土孔隙率的影响 |
5.4.1 石粉掺量对蒸汽养护下机制砂混凝土孔隙率的影响 |
5.4.2 石粉掺量对标准养护下机制砂混凝土孔隙率的影响 |
5.5 石粉掺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 |
5.5.1 石粉掺量对蒸汽养护下机制砂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 |
5.5.2 石粉掺量对标准养护下机制砂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6 蒸汽养护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抗渗性回归模型 |
6.1 基于恒温时间的蒸汽养护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回归模型 |
6.2 基于成熟度的蒸汽养护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回归模型 |
6.3 蒸汽养护机制砂混凝土的抗渗性回归模型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基于冲击弹性波法混凝土早期受冻损伤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混凝土早期受冻损伤评价研究现状 |
1.2.1 负温早龄期混凝土 |
1.2.2 混凝土受冻破坏理论 |
1.2.3 混凝土冻害损伤的常用评价方法 |
1.3 冲击弹性波评价混凝土质量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冲击弹性波技术 |
2.1 试验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矿物掺合料 |
2.1.3 集料 |
2.1.4 外加剂 |
2.1.5 水 |
2.2 冲击弹性波技术 |
2.2.1 冲击弹性波的分类 |
2.2.2 冲击弹性波P波的传播速度 |
2.2.3 冲击回波法的基本原理 |
2.3 试验方法 |
2.3.1 冲击弹性波P波速度的测定 |
2.3.2 贯入深度的测定 |
2.3.3 温度的测定 |
2.3.4 抗压强度的测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冲击回波法评价正温混凝土性能 |
3.1 引言 |
3.2 试验方案 |
3.2.1 试验的配合比设计 |
3.2.2 试件的成型与养护 |
3.2.3 试验的内容与方法 |
3.3 正温混凝土冲击回波试验研究 |
3.3.1 不同龄期混凝土的弹性波波速 |
3.3.2 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弹性波波速差异 |
3.3.3 混凝土弹性波波速与抗压强度相关性 |
3.3.4 冲击回波法的相关研究 |
3.4 正温混凝土贯入试验研究 |
3.4.1 不同龄期混凝土的贯入深度 |
3.4.2 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贯入深度差异 |
3.4.3 混凝土贯入深度与抗压强度相关性 |
3.4.4 贯入试验的相关研究 |
3.5 正温混凝土冲击回波法和贯入法对比 |
3.5.1 混凝土冲击弹性波波速与贯入深度相关性 |
3.5.2 混凝土冲击回波与贯入法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冲击回波法评价负温混凝土性能 |
4.1 引言 |
4.2 冲击弹性波评价负温混凝土的可行性 |
4.2.1 试验配合比设计 |
4.2.2 养护制度对混凝土P波速度的影响 |
4.2.3 冰对混凝土P波速度影响的理论分析 |
4.3 P波速度评价负温混凝土抗压强度 |
4.4 冲击弹性波评价现场负温受冻混凝土的方法 |
4.4.1 冲击弹性波技术评价正温混凝土缺陷 |
4.4.2 冲击弹性波技术评价混凝土早期受冻的试验研究 |
4.4.3 冲击弹性波结合成熟度评价现场混凝土受冻结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弹性模量混凝土弹性波传播的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模型的建立 |
5.2.1 材料设置 |
5.2.2 混凝土的建模 |
5.2.3 模型网格划分 |
5.2.4 模型分析参数的设置 |
5.3 数值模拟结果 |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混凝土低温基本受力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天然气等气体的应用 |
1.2 液化气体的储罐选型 |
1.3 应用于低温储罐的混凝土与钢材间对比 |
1.4 混凝土低温性能研究意义 |
第2章 混凝土低温性能研究的文献综述 |
2.1 概述 |
2.2 抗压强度 |
2.2.1 低温作用的影响 |
2.2.2 含水率的影响 |
2.2.3 强度等级的影响 |
2.2.4 低温冻融作用的影响 |
2.3 抗拉强度 |
2.3.1 低温作用的影响 |
2.3.2 含水率的影响 |
2.3.3 低温冻融作用的影响 |
2.3.4 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关系 |
2.4 弹性模量 |
2.4.1 低温作用的影响 |
2.4.2 含水率的影响 |
2.4.3 低温冻融作用的影响 |
2.4.4 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间关系 |
2.5 应力-应变曲线 |
2.6 低温热膨胀系数 |
2.7 混凝土低温细观机理 |
2.7.1 低温性能相关的细观结构 |
2.7.2 冻融损伤相关的细观结构 |
2.8 研究现状小结 |
2.9 本文研究内容 |
第3章 试验方案 |
3.1 试验的目的和原理 |
3.1.1 确定关键影响因素 |
3.1.2 确定含水率控制范围 |
3.1.3 确定温度控制范围 |
3.1.4 确定强度等级控制范围 |
3.1.5 主要试验程序 |
3.2 试验内容及其试件编号 |
3.3 试件及其配合比 |
3.4 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3.4.1 试验装置 |
3.4.2 试验方法 |
第4章 混凝土低温受压强度及变形试验及其结果分析 |
4.1 试验宏观现象 |
4.1.1 经历低温作用试件的表观情况 |
4.1.2 低温作用试件加载过程及其破坏形态 |
4.1.3 试验宏观现象的机理分析 |
4.2 受压强度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
4.2.1 受压强度试验结果 |
4.2.2 含水率对混凝土低温受压强度的影响 |
4.2.3 作用的低温对混凝土低温受压强度的影响 |
4.2.4 强度等级对混凝土低温受压强度的影响 |
4.2.5 关键影响因素耦合作用的混凝土低温受压强度 |
4.3 弹性模量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1 弹性模量试验结果 |
4.3.2 含水率对混凝土低温弹性模量的影响 |
4.3.3 作用的低温对混凝土低温弹性模量的影响 |
4.3.4 强度等级对混凝土低温弹性模量的影响 |
4.3.5 关键影响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低温弹性模量 |
4.3.6 混凝土的低温受压强度与低温弹性模量间关系 |
4.4 峰值应变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1 峰值应变结果 |
4.4.2 含水率对混凝土低温峰值应变的影响 |
4.4.3 作用的低温对混凝土低温峰值应变的影响 |
4.4.4 强度等级对混凝土低温峰值应变的影响 |
第5章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
5.1 试验宏观现象 |
5.1.1 经历低温作用试件的表观情况 |
5.1.2 低温试件加载过程及其破坏形态 |
5.1.3 试验宏观现象机理分析 |
5.2 低温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5.2.1 低温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结果 |
5.2.2 含水率对混凝土低温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 |
5.2.3 作用的低温对混凝土低温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 |
5.2.4 强度等级对混凝土低温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 |
5.2.5 关键影响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低温劈裂抗拉强度 |
5.2.6 混凝土的低温劈裂抗拉强度和低温受压强度间关系 |
第6章 混凝土低温热变形试验及其结果分析 |
6.1 基本情况介绍 |
6.2 低温热变形量测试验结果 |
6.2.1 含水率对混凝土低温线膨胀系数的影响 |
6.2.2 温度对混凝土低温线膨胀系数的影响 |
6.2.3 强度等级对混凝土低温线膨胀系数的影响 |
第7章 与国内外已有的混凝土低温性能研究结果比较 |
7.1 受压强度 |
7.2 受拉强度 |
7.3 弹性模量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负温混凝土早期强度现场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负温早龄期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1 负温早龄期混凝土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混凝土早期冻害研究现状 |
1.3 无损检测研究现状 |
1.3.1 预埋拔出法 |
1.3.2 贯入法 |
1.4 有限元热分析 |
1.5 红外加热法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预埋拔出法测强曲线拟合 |
2.1 引言 |
2.2 试件设计与制作 |
2.2.1 试件设计 |
2.2.2 试验材料选取 |
2.3 试验仪器 |
2.3.1 预埋拔出法原理 |
2.3.2 微型拉拔仪 |
2.4 试件制作及试验方法 |
2.5 试验现象 |
2.6 预埋拔出法测强曲线试件拉拔力的取值 |
2.6.1 标准养护条件下预埋拔出力和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 |
2.6.2 负温养护条件下预埋拔出力和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贯入法测强曲线拟合 |
3.1 引言 |
3.2 试件设计与制作 |
3.3 试验仪器 |
3.3.1 贯入法原理 |
3.3.2 贯入仪器简介 |
3.4 试验方法 |
3.5 试验现象 |
3.6 贯入法测强曲线建立 |
3.6.1 标准养护条件下贯入深度和抗压强度的关系 |
3.6.2 负温养护条件下贯入深度和抗压强度的关系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外加热源条件下混凝土有限元热分析 |
4.1 引言 |
4.2 随机骨料生成 |
4.2.1 混凝土骨料级配理论 |
4.2.2 混凝土骨料和水的数量计算 |
4.3 随机骨料模型 |
4.4 试验验证 |
4.4.1 试件的设计与制作 |
4.4.2 试验温升曲线 |
4.5 外加热源混凝土温升有限元模拟 |
4.5.1 热工参数的选取 |
4.5.2 外加热源混凝土温度场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高原低温环境下桥梁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原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2.2 低温环境下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2.3 高原环境下混凝土的开裂性能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工程及其环境调研 |
1.3.2 高原环境下的混凝土制备与性能研究 |
1.3.3 高原环境下负(变)温混凝土研究 |
1.3.4 高原变温环境下的混凝土抗裂性能研究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高原环境下的混凝土工程现状调研 |
2.1 高原地区的气候环境 |
2.1.1 温度情况 |
2.1.2 温差情况 |
2.1.3 降水情况 |
2.1.4 大风情况 |
2.1.5 其他情况 |
2.1.6 环境条件分析 |
2.1.7 高原气候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 |
2.2 高原地区的原材料情况调研 |
2.3 高原地区部分工程桥用混凝土配合比调研 |
2.4 高原地区既有混凝土工程病害调研 |
2.4.1 桥梁结构 |
2.4.2 公路边沟 |
2.4.3 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3.1 原材料控制要求 |
3.1.1 水泥的关键技术指标 |
3.1.2 矿物掺合料的关键技术指标 |
3.1.3 骨料的关键指标 |
3.1.4 外加剂的关键指标 |
3.1.5 水质要求 |
3.2 试验原材料性能测试 |
3.2.1 水泥 |
3.2.2 粉煤灰 |
3.2.3 骨料 |
3.2.4 外加剂 |
3.3 试验方法 |
3.3.1 工作性能测试 |
3.3.2 力学性能测试 |
3.3.3 耐久性能测试 |
3.3.4 微观分析测试 |
第四章 高原环境下HPC配合比的设计优化及性能提升 |
4.1 混凝土配合比初步设计 |
4.1.1 高原地区C50混凝土的初步配制 |
4.1.2 高原地区C30混凝土的初步配制 |
4.1.3 结果分析 |
4.2 高原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
4.2.1 高原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试验配合比设计及计算 |
4.2.2 高原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选 |
4.2.3 高原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性能提升研究 |
4.2.4 高原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的微观分析 |
4.3 高原冻融环境下混凝土的抗冻性研究 |
4.3.1 强度等级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 |
4.3.2 引气剂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 |
4.3.3 掺合料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 |
4.3.4 冻融循环后的混凝土的外观形貌 |
4.3.5 混凝土冻融循环的微观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原低温环境下桥用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提升研究 |
5.1 高原低温环境下桥用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5.1.1 高原低温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要求 |
5.1.2 高原低温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技术 |
5.1.3 高原低温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原则 |
5.1.4 高原低温环境下的力学性能提升技术 |
5.2 负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提升 |
5.2.1 防冻剂掺量对负温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5.2.2 负温养护龄期对负温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5.2.3 不同温度养护制度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5.3 负温混凝土的水化过程及水化程度的表征 |
5.3.1 负温混凝土的水化产物分析 |
5.3.2 负温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分析 |
5.3.3 负温混凝土的水化程度表征 |
5.4 负温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
5.4.1 负温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
5.4.2 负温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原大温差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裂缝研究 |
6.1 高原大温差环境下混凝土开裂性能影响规律 |
6.1.1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6.1.2 常温下混凝土的圆环干燥收缩应变规律 |
6.1.3 正负变温下混凝土的圆环干燥收缩应变规律 |
6.1.4 正温变温下混凝土的圆环干燥收缩应变规律 |
6.1.5 不同温度制度下混凝土的圆环干燥收缩应变规律 |
6.2 现场预制箱梁构件的温度应力分析 |
6.2.1 有限元温度应力模拟理论 |
6.2.2 有限元温度应力模拟步骤 |
6.2.3 有限元温度应力模拟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6)西北地区冻结立井爆破对早期高强砼井壁损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冻结立井井壁 |
1.2.2 温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1.2.3 爆破对早龄期混凝土的影响分析 |
1.2.4 混凝土损伤评价 |
1.2.5 爆破数值模拟分析 |
1.2.6 爆破模型试验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西北立井井壁设计理论及冻结钻爆法施工特点 |
2.1 我国西北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特点 |
2.1.1 地质地层条件 |
2.1.2 气候和水文条件 |
2.2 西北地区矿区冻结立井的特点 |
2.2.1 冻结法简介 |
2.2.2 冻结立井井壁结构形式 |
2.2.3 井壁结构设计理论 |
2.3 冻结立井钻爆法施工工序 |
2.4 本章小结 |
3 冻结立井井壁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超声波特性研究 |
3.1 高强混凝土静态力学性能及声波特性 |
3.1.1 配合比 |
3.1.2 超声波测试原理和方法 |
3.1.3 不同养护环境下混凝土的单轴抗压强度 |
3.1.4 弹性模量 |
3.1.5 不同龄期混凝土的声波变化规律 |
3.2 早龄期高强混凝土准动态损伤试验分析 |
3.2.1 试验方案 |
3.2.2 1d 龄期的混凝土受力后强度与超声波波速关系 |
3.2.3 2d 和 3d 龄期混凝土受力后强度与超声波波速关系 |
3.3 早龄期高强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 |
3.3.1 霍普金森压杆试验基本原理 |
3.3.2 试件制作及试验方案 |
3.3.3 不同应变率作用下早龄期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能 |
3.3.4 连续冲击荷载作用下早龄期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冻结立井爆破模型试验 |
4.1 模型试验基本理论 |
4.1.1 相似三定理 |
4.1.2 相似准则的推导方法 |
4.2 相似模型试验设计 |
4.2.1 相似参数的选择 |
4.2.2 相似准则的推导 |
4.2.3 确定相似比 |
4.2.4 模型材料的选择 |
4.3 模型试验方案 |
4.3.1 应变测量系统 |
4.3.2 震动测试系统 |
4.3.3 超声波波速测试 |
4.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1 井壁应变实测数据 |
4.4.2 井壁应变数据分析 |
4.4.3 井壁的应力分析 |
4.4.4 井壁的振动结果分析 |
4.4.5 超声波测试损伤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冻结立井现场试验 |
5.1 工程概况 |
5.1.1 立井设计方案 |
5.1.2 地质条件 |
5.2 井壁混凝土力学性能 |
5.3 爆破方案 |
5.4 试验方案 |
5.4.1 井壁测振方案 |
5.4.2 超声与回弹测试方案 |
5.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1 测振数据 |
5.5.2 振动规律分析 |
5.5.3 井壁振动损伤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冻结立井数值模拟及安全判据分析 |
6.1 分析模型 |
6.1.1 物理模型 |
6.1.2 材料模型及参数 |
6.2 结果分析 |
6.2.1 井筒的振动规律分析 |
6.2.2 井筒应力分布规律 |
6.3 冻结立井安全判据分析 |
6.3.1 爆破安全规程要求 |
6.3.2 各种研究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性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7)负温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及其与耐久性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负温混凝土的概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准备与试验设计 |
2.1 原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
2.2.2 负温环境设备 |
2.2.3 冻融循环试验 |
2.2.4 渗透性试验 |
2.3 试验方案 |
2.3.1 试验配合比 |
2.3.2 试验方案 |
第3章 负温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研究 |
3.1 负温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 |
3.1.1 不同配合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
3.1.2 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 |
3.2 抗冻临界强度与强度等级的关系 |
3.2.1 未掺加防冻剂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 |
3.2.2 掺防冻剂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 |
3.3 抗冻临界强度与防冻剂的关系 |
3.4 抗冻临界强度与受冻温度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负温混凝土的耐久性 |
4.1 达到抗冻临界期强度混凝土的抗冻性 |
4.1.1 对照组混凝土的抗冻性 |
4.1.2 负温混凝土的抗冻性 |
4.1.3 达到抗冻临界强度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
4.2 达到抗冻临界期强度混凝土的抗渗性 |
4.2.1 对照组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 |
4.2.2 负温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 |
4.2.3 达到抗冻临界强度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井壁混凝土在早期荷载与负温作用下的损伤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现状概述 |
1.2.1 井壁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
1.2.2 早龄期混凝土性能研究 |
1.2.3 负温混凝土性能研究 |
1.2.4 混凝土损伤特征研究 |
1.3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的内容 |
1.3.1 课题的提出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试验原材料及方法 |
2.1 试验用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粉煤灰 |
2.1.3 矿渣粉 |
2.1.4 砂 |
2.1.5 碎石 |
2.1.6 紧密堆积试验 |
2.1.7 辅助外加材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设计 |
2.3.1 试验方案可行性探讨 |
2.3.2 配合比设计 |
2.3.3 应力加载装置设计 |
2.3.4 井壁施工期间受荷特征分析 |
2.3.5 冻结压力实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早龄期荷载对井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1 井壁混凝土在早期荷载作用下的应力理论解 |
3.1.1 空间轴对称问题的弹性力学解答 |
3.1.2 井壁混凝土在施工期间的应力理论解 |
3.1.3 第四强度理论 |
3.1.4 工程举例说明 |
3.2 试验方案的确定 |
3.2.1 非连续加压 |
3.2.2 连续加压 |
3.2.3 受压面强度测试 |
3.2.4 非受压面强度测试 |
3.2.5 混凝土渗透性试验方法 |
3.3 强度试验数据分析 |
3.3.1 非连续加压试验数据分析 |
3.3.2 连续加压试验数据分析 |
3.4 氯离子扩散试验数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负温作用对井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4.1 井壁施工期间的负温环境 |
4.2 负温作用下的强度试验 |
4.3 负温作用下的氯离子扩散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早龄期荷载及负温作用对井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5.1 复合作用下试验方案的确定 |
5.2 复合作用下的强度试验 |
5.3 复合作用下的氯离子扩散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仿钢纤维对井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6.1 试验方案的确定 |
6.1.1 仿钢纤维的掺量对强度的影响 |
6.1.2 仿钢纤维的掺量对氯离子渗透系数的影响 |
6.2 仿钢纤维的加入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6.3 仿钢纤维的加入对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复杂条件下的井壁施工方案优化设计 |
7.1 早龄期荷载条件下井壁施工方案优化设计 |
7.1.1 关于施工速度的相关问题 |
7.1.2 关于冻结压力的相关问题 |
7.1.3 关于井壁内外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问题 |
7.2 负温条件下井壁施工方案优化设计 |
7.2.1 负温混凝土的损伤劣化 |
7.2.2 负温混凝土施工的改进原理及优化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Ⅰ 主要结论 |
Ⅱ 创新点 |
Ⅲ 展望 |
Ⅳ 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增钙粉煤灰混凝土抗冻临界强度及显微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增钙粉煤灰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前景 |
1.1.2 负温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目的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原材料性能与试验方案 |
2.1 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粗集料 |
2.1.3 细集料 |
2.1.4 矿物掺合料 |
2.1.5 外加剂 |
2.1.6 水 |
2.2 试验方案 |
2.2.1 负温混凝土养护制度 |
2.2.2 负温增钙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2.3 试验方法与测试技术 |
第3章 负温增钙粉煤灰混凝土强度发展规律 |
3.1 增钙粉煤灰掺量对负温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3.2 自然变负温养护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
3.3 增钙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 |
3.3.1 基于成熟度法的混凝土抗冻临界强度 |
3.3.2 -5℃养护条件下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 |
3.3.3 -15℃养护条件下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负温增钙粉煤灰混凝土耐久性 |
4.1 负温增钙粉煤灰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 |
4.1.1 增钙粉煤灰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
4.1.2 养护制度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
4.2 负温增钙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冻性 |
4.2.1 增钙粉煤灰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 |
4.2.2 养护制度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负温增钙粉煤灰混凝土微观结构 |
5.1 混凝土孔结构测试及分析 |
5.1.1 光学显微镜测孔 |
5.1.2 结果及分析 |
5.2 增钙粉煤灰混凝土-7+28d水化过程X-ray分析 |
5.3 负温增钙粉煤灰混凝土SEM分析 |
5.3.1 负温增钙粉煤灰混凝土-7dSEM分析 |
5.3.2 负温增钙粉煤灰混凝土-7+7dSEM分析 |
5.3.3 负温增钙粉煤灰混凝土-7+28dSEM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 |
致谢 |
四、C50高强混凝土负温强度发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蒸汽养护对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抗渗性影响研究[D]. 马永刚.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2]基于冲击弹性波法混凝土早期受冻损伤评价研究[D]. 赵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3]混凝土低温基本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 钱磊. 清华大学, 2019(02)
- [4]负温混凝土早期强度现场评价研究[D]. 郭浔.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5]高原低温环境下桥梁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熊羽. 东南大学, 2017(04)
- [6]西北地区冻结立井爆破对早期高强砼井壁损伤研究[D]. 王二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4(12)
- [7]负温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及其与耐久性的关系研究[D]. 杜森.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3)
- [8]井壁混凝土在早期荷载与负温作用下的损伤劣化研究[D]. 陈志敏. 北京建筑大学, 2013(S2)
- [9]增钙粉煤灰混凝土抗冻临界强度及显微结构研究[D]. 刘晓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12)
- [10]防冻剂在高强混凝土冬期施工中的应用问题[A]. 朱卫中,朱广祥,尹冬梅. 纪念中国混凝土外加剂协会成立20周年——混凝土外加剂新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