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挥学会在科教兴市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武昭凡[1](2021)在《儿童友好视角下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突显了儿童的脆弱性与城市环境的紧密联系,同时街道空间作为儿童活动使用频繁的公共空间也面临进一步提升品质和重塑活力的需求。因此对如何发挥城市街道空间“交通通行—公共生活”的双重空间属性,将“儿童友好视角”抽象理论上升到可评估和可操作层面,从而建设一个适宜儿童成长的城市街道环境提出迫切要求和挑战。本研究以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作为实证研究对象,以7-14岁儿童为研究主体对象,以切实提升儿童友好性,建立可以破解现代儿童面临的驯养化、结构化、孤岛化问题,满足儿童心理行为特性的街道空间为目标。基于儿童的心理行为特性与街道空间特性之间交互作用关系,挖掘本土化的儿童友好视角,并试图将儿童友好抽象理论科学转译为城市街道空间要素,从而对以儿童友好空间为基点,步行距离400m为半径范围内的城市街道空间展开评估分析,以此为基提出包含规划布局、景观设计、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城市街道空间优化策略。基于上述的研究分析框架与研究步骤,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有以下三个方面:1)对“儿童友好视角”与“儿童友好街道空间”概念的重新界定和基于此的“儿童心理-儿童行为-街道环境”三者互动关系作用的机理分析;2)构建儿童友好视角下多层次的城市街道空间评估框架,并将具身视角下的儿童对于城市街道的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趣味性的空间需求,转译为21项涵盖街道空间各维度的指标清单,创建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工具;3)基于评估结果所归纳的五方面儿童友好现状问题,提出以现状问题和未来价值双重导向下“串联·游戏·成长·参与”的4维12点优化策略框架,以此作为儿童友好相关理论的深化,也为西安曲江新区开展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顾娇妮[2](2020)在《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英国,教育督导被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视为最优先考虑的事项,因为它是教育治理的重要手段,是教育改进的动力源头,也是衡量国家教育先进性的主要标杆。本研究聚焦于英国教育标准局(the 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Children’s Services and Skills,为了论述方便,下文中简称为Ofsted)的学校督导制度,并建立起学校督导制度的分析框架,对学校督导制度的发展轨迹、形态特征、功能作用展开了深入研究。本研究涉及到三个核心概念,分别是教育督导、学校督导和学校改进。对三个概念的界定和相互之间逻辑关系的解释,是本研究首先要阐释的基本问题。本研究的理论线索有两条,一条线索是宏观的理论思潮,另一条线索是微观的理论基础。宏观的理论思潮主要是指对督导实施的主体——Ofsted的组建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和社会的背景思潮,其中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教育监管改革浪潮是推动英国督导制度变革的最核心的两大因素。另一条微观的理论基础是影响Ofsted学校督导政策制定和体系建设的背景理念,以CIPP模式评价理论和发展性评价理论为核心,作用于督导的流程设计、指标框架和现场实施等环节,成为学校督导制度的灵魂。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是Ofsted的指向改进的学校督导制度,围绕这一内容研究者设计了两条研究主线:一是对Ofsted的研究,它是制定政策和实施督导的主体;二是对英国学校督导制度的研究,它的目标设定、内容发展和实施策略都会影响到学校改进的过程和结果。对Ofsted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它的发展历程和当代形态。Ofsted的当代形态包含了宏观职能与愿景、组织任务、内部构架和各类督学的管理等几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是保证一个非内阁组织有效运作的主要元件。研究者通过对Ofsted职能与愿景的解读,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更加深层次的分析了Ofsted存在的价值。研究者从系统论的角度阐释了Ofsted为学校改进服务的运作机制。督学的质量是保证督导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Ofsted十分注重对督学的遴选和培训。研究者对这六类督学的任职资格、职责内容、在职培训等方面做了较全面地分析,尤其是督学在新时期不断变换的角色定位,正是决定了指向学校改进的督导能顺利发挥作用的时代特征。研究者对Ofsted学校督导系统的剖析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分别是督导流程、框架指标和学校自评,三元素构成了学校督导的核心内容。在CIPP督导模式框架下,深入分析引领学校变革改进的督导流程,督导前、督导中和督导后几个阶段的任务与CIPP模式的背景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理念一一对应,充分说明了督导流程的合理性。在对Ofsted的框架指标分析中,研究者使用了因素分析法,深入探究指标框架的逻辑体系、指标内容、观测手段等。不仅阐明学校督导指标体系“是什么”的问题,更探究它之所以呈现出这种样态的背后机理,解释“为什么”的问题。学校自我评价作为Ofsted外部督导的补充形式,具有一套完整的自洽的运行机制。研究者从原则、要素和改进逻辑三个方面切入,阐释了它的自循环逻辑以及发挥的改进学校的作用和效果。最后,研究者深入分析了Ofsted学校督导经验与启示。这是对Ofsted学校督导的再次解剖和重构。在分析中,研究者反思了前文中所描述的督导涉及到的组织、人员、技能、财物、对象、方法等各个要素,这些要素通过合理的组织与科学的实践,达到了改进学校的效果,为中国的督导工作找到新的思路和方法,加强督导的实效性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价值。
方咏琪[3](2020)在《农村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许市样本”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1年我国正式启动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改革是针对基础教育进行的全面整体地改革,是推进我国素质教育进程的必然选择。这一背景下,许多学校把改革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上,向传统课堂发起挑战,用行动践行国家的课改理念。期间,许多优秀课改先锋学校摸索创新,在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针时,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出了有自身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许市中学就是课改学校的典范之一。2007年许市中学主动开展课改试点,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摸索出了符合自身特点的特色教学模式——“五环渐进”课堂教学模式。以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为切入点的改革,为这所学校带来了巨变:由一所落后的农村初级中学成功转型为名震全国的课改优秀示范校。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国内外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动态,从教育学与管理学的角度总结与分析许市中学成功推进课改的历程,并通过深度访谈、现场观察等研究方法深入了解许市中学课改之路,分别从课堂、教师、学生三方面呈现课改效果,深入分析课改的动力与压力机制,立体呈现许市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基于研究提炼出许市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深掘课改成功的原因:领导是关键,教师是根本,观念是核心,管理是基础,教研是捷径,科学的教师考评机制是内生动力。特别是,任何一种教育教学模式均有其适应环境、时机与范围,各校在实践课堂教学模式时,应因地、因时制宜,不可机械套用。同时,一种好的教学模式,还应在立足课堂,在核心素养时代不断实践与探索中与时俱进。许市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教育领域素质教育改革深化的一个样本,其成功经验给其他试图进行课改而难有突破的农村学校具有启示作用,更希望本研究为深化改革阶段的许市中学提供探索的思路,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一个来自一所基层农村学校的鲜活样本。
张小梨[4](2020)在《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追求与梦想,也是今天我们汲汲以求的奋斗目标和时代主题。职业教育现代化作为国家整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与作用十分重大。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现代化走了一条不寻常的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道路,中国教育现代化裹挟在社会整体现代化浪潮中瞄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书写出浓墨重彩的篇章。职业教育因在教育整体系统中与经济社会直接而又紧密的关系,其现代化历程更具丰富、多彩与艰难,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时代课题。研究职业教育现代化,有多种视角,多种核心议题,但是基于中国幅员广阔、发展模式与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无疑是透视现代化发展的的重要观察点。可以说,没有区域的率先职业教育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全国的职业教育现代化。我国区域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深圳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已然成为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辉煌成就的缩影和体现,对深圳这一研究对象的选择无疑最具典型性和可借鉴性。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肩负着时代的使命,深圳的教育现代化任重道远,一个原本典型的农村教育在深圳实现现代化伟大历程中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作为教育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又经历了怎样的一种变迁?本文在分析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城市特点,包括发展的动力、发展的速度、模式等发展道路、特色的基础上,以区域发展理论和现代化理论为分析的理论基础框架,综合运用历史的、调查的、比较的等研究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首先,“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从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中,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定位十分特殊。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历程置于中国社会背景下分析,本研究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历程和区域化发展,研究分析职业教育在政策规范治理下的应然状态,分析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发展阶段水平和我国职业现代化区域化建设路径,从而为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证研究提供支撑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重点对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回答了职业教育现代化与深圳经济社会的关系问题。即从与区域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到适度超前发展、科学发展、自主发展、跨越发展再到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其次,经过40多年的探索,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模式,本研究将之概括为: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第三,论文从人的现代化、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以及信息化、国际化等方面描绘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尤其重要的是揭示出这些目标实现的路径,如通过深圳城市精神的形成促进人的现代化;通过制度的创新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制度;通过产教深入融合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能力;通过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和国际化等。最后,论文在结语部分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李鑫[5](2020)在《晋商文化融入晋中市中职旅游专业课程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视察山西时,充分肯定了晋商文化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山西省应当坚定晋商文化自信。晋中是晋商文化的发祥地,有着丰富的晋商文化旅游资源。《山西省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确立了晋中市晋商文化旅游作为山西省六大旅游板块之一,以着名的平遥古城和日升昌票号、乔家大院、渠家大院、曹家大院、常家庄园等为代表性景点,通过观光旅游,可以深入地感受到晋商文化。晋商文化旅游业在带动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同时,也急需有力的专业人才支撑,晋中市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面向的工作领域是导游服务、旅行社工作、景区服务与管理。因此,晋商文化融入旅游专业课程是必要的。晋商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旅游教学资源,符合教师和学生的兴趣需求。因此,晋商文化融入旅游专业课程是可行的。分析了必要性和可行性之后,探索将晋商文化融入旅游专业课程的路径。首先,对中职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和访谈调研,并进行景点实地考察。其次,明确晋商文化依据教育性、职业性和适应性原则融入课程。再次,构想将晋商文化融入课程的方案,探索适合融入的课程、时间、方式、学时和内容,将其分别融入《旅游地理》、《导游基础知识》、《地方景点导游》等课程中。最后,将晋商文化旅游资源“课程化”,并分类梳理可融入课程的内容。以研究对象A学校为例,探索融入晋商文化的具体应用。首先,将晋商文化的精神内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通过感知诚实守信、勤奋敬业、团结协作等晋商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诚信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其次,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方面入手,融入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从教材内容入手,在原教材基本结构不变的前提下,找到适合融入的章节,补充或新增对应的学习内容;从教学目标入手,调整融入晋商文化内容后相应的教学目标,把握教学方向,按照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从教学方式入手,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不同的课程采用适合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提高学习兴趣。最后,通过合理安排专业实习实训、积极举办校内文化活动、大力开展校外实践活动,丰富体验情感。通过具体的应用研究,期望能够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内容,传承和创新晋商文化;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素养,为地方旅游业输送具有晋商文化底蕴的讲解和服务人才。
孙杨[6](2020)在《STEM教育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以来是中职学生培养的“老大难”问题,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注意力集中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态度等方面来找寻中职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如此归因未免太过于简单,其产生的结果也必然缺乏针对性,这也导致了“德育困惑”这一现象的产生。现在我们要真正以学生的兴趣需要为基点,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体验,结合团体心理辅导技术来引导学生的言行,用STEM教育理念下的教育手段来构建一个全新的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为中职学生的心理互助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更多的积极因素。STEM教育传入我国已有十余年时间,以其教育的跨学科、趣味性、体验性、情境性、协作性、设计性、艺术性、实证性和技术增强性备受我国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和喜爱。目前,各式各样的STEM教育应用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总体来看,其主要应用范围还是集中于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中职学生的技能培养等方面。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研究通过对当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调查进行追踪,对STEM教育的内涵特征、研究热题和应用模式进行梳理后,寻找出STEM教育指导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现实依据、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并以此作出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的假设,在课堂上采用STEM教育中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形式帮助中职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学生课堂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STEM教育的氛围中学会处理和面对在学习及人际交流上的问题,最终达到改善其心理健康的目的。本研究通过招募形式选取泰安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30名为实验组学生,实验组学生通过接受笔者在对该校硬件设施及师资力量进行分析后设计出的STEM教育理念下的《3D打印技术入门》课程,随机选取该校30名学生作为控制组学生进行对照试验。在为期三个月的课程结束后,记录实验过程,收集相关数据,通过量化与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上,STEM教育对于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学习及目标、适应性四个维度均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对学习及学习目标维度影响效果最为显着。STEM教育既能提升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又能够促进中职学生的社会心理发展。STEM教育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STEM教育对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明显优于未经辅导的学生。STEM教育作为突破传统的综合课堂教育模式,非常受到中职学生的喜爱,且参与程度较高。进一步探索STEM教育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机制,笔者提出了STEM教育在改善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三点建议:STEM教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当满足学生的需要。STEM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STEM教育在教学评价中应当注重评价的客观性和多元性。
孙成[7](2020)在《日本社会科课程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强调要不断加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大力推动教育对外开放。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是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深入研究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不断深化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交流,努力为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中日是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沿革、实践方法,向来是我国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围绕重塑国家主导价值观与国际形象,日本既面临如何巩固和维系国家政权、服务国家战略整体转向,又面临如何在后冷战时代的国际体系与时代坐标下重塑国家政治认同,还面临在全球化冲击下教育引导青少年如何持守文化传统、彰显民族特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日本探索形成了依托学校社会科课程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模式,在目标确立、内容转化、方法应用等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做法,值得我们辩证地加以观照审视。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按照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价值原则,对日本社会科课程中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理论、历史流变、现状特点、主要困境和发展趋势,展开深入系统地批判性考察,以期全面把握日本价值观教育的内在规律与主要特点,并通过同我国的比较性分析,提出若干有益启示和对策建议。全文共包括三个部分、五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主要解决本研究的基本理论与前提性问题;第二部分为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旨在从国家顶层设计、教科书与教学内容、教学实践与实施方法三个层面,全面把握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样态;第三部分为第五章,重在对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进行本质透视和批判反思。具体来说:第一章主要研究日本社会科课程与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通过厘定和辨析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价值观教育、日本价值观教育、日本公民教育、日本社会科课程等相关概念,解决了日本社会科课程中价值观教育的“名实之辩”问题,证明了价值观教育在日本社会科课程中虽无名但有实的基本事实,并基于这一认识前提系统考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历史变迁与发展历程,以期在纵向维度上宏观勾勒这一问题的历史图景。第二章主要研究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国家顶层设计。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日本社会科课程具有鲜明的国家主导性特征,在国家权力的支配下大力实施能够反映统治阶级价值取向的主导意识形态传播。身为日本中央政府行政机构之一的文部科学省精心地主导了社会科课程的顶层设计,围绕价值观教育构建了系统完备、层级分明的制度保障,具体包括三个层级:一是根本法和基本法层面的《日本国宪法》和《教育基本法》,发挥着根本性、持久性的价值理想性功能;二是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层面的“教育振兴基本计划”,发挥着时代性、灵活性的价值导向性功能;三是学校课程标准层面的《学习指导要领》,发挥着直接性、系统性的价值规范性功能,为社会科课程建构起了既崇尚民主、和平,又具备国家主义与民族主义色彩的总体价值取向。第三章主要研究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教学内容。重在从教科书维度把握日本社会科课程对教育目标的内容性转化及其意识形态取向。一是分析日本社会科课程教科书的审定制度与编写情况,选择样本并制定分析框架;二是总结归纳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结构及其内容形态。包括以民主、和平与爱国为主的政治价值观教育,以人权、公共精神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主的社会价值观教育,以创新、勤劳与契约精神为主的经济价值观教育,以持守传统与拥抱多元并重的文化价值观教育;三是基于意识形态取向的视角,发现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主要在自我与他者形象的对立性建构中宣传和倡导日本统治阶级的价值观,以确证自我意识形态的合法性。第四章主要研究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实施方法。一是探究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课堂实施方法,包括基于个体经验与主体探究的问题解决学习法、从“他者”向“当事人”进行价值视角转换的情境与模拟教学法、从理性认知到价值反思的讨论与辩论教学法;二是探究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课外协同方法,包括以地域教育场馆为中心的校外协同载体和以道德课程为中心的课程间协同载体;三是探究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效果评价方法,包括基于价值冲突选择与判断的标准化测验法和基于“量规”的观察与行动分析评价法。第五章主要研究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特点、批判与启示。一是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特点,包括突出以国家认同重构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诉求、侧重以国家顶层设计为牵引的制度保障、彰显以显隐相融为特征的内容形式、强调以实践化培育为导向的实施策略、注重以横纵衔接为目标的一体化建设;二是对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进行批判性审视,包括“自由史观”与历史教科书的右翼化困境、意识形态偏见与民粹主义困境、“过度综合化”与主导性缺失困境、青少年政治冷漠与实效性困境;三是思考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启示,本文认为应当更加注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引领作用;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体化建设;构建基于中国实践与国际比较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探索形成更具亲和力与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模式。
诸葛浩[8](2020)在《2012-2019年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命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唯一一次兼具毕业和选拔双重性质的重要考试。而中考试卷作为中考评价的功能性载体,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研究和探索的对象。2012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苏州市中考历史科在考查方式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上都呈现出较大的转变,既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也为中学历史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探索方向。本文选取了2012年以来近八年的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分别研究了试卷题型、知识点分布、内容呈现方式以及试卷的特点和变化趋势,以期探寻试卷的命题走向,为今后苏州市中考历史命题与历史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苏州市中考历史科的发展状况及其命题参照。苏州市历史试卷的发展经历了从积极探索到趋于稳定,逐渐改变应试教育的弊端,通过合理科学的试题命制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提高,不断与素质教育看齐,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第二部分运用表格统计深刻剖析了不同维度下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试卷在题型结构上稳定性较强,内容上注重考查中国史,体现了“厚中薄西”原则;不同维度下的知识点涵盖较好地达到了与课程标准的匹配度,基本遵循了考试说明对考查内容的要求,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第三部分通过分析典型例题彰显试卷的若干特色,进而归纳出苏州市历史试卷的变化趋势。运用对比研究发现苏州卷与江苏省其他地区中考历史试卷既有共通之处又有其独特魅力,是共性与个性的充分展现。第四部分基于中考试卷的研究提出对历史命题和教学实践的思考。完善历史试题的命制是推动试卷改革的重要一环,而试卷改革的灵魂在于服务于历史教材改革,从而进一步推进历史教学改革。通过对新课标颁布以来的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的研究,能够对考试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一些帮助,更重要的是能够为今后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命题和历史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昕颖[9](2020)在《多元文化视域下美国社会科课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普遍应用加剧了多元文化全球影响力的蔓延和深化,一方面文化创新、文化创造、文化交流的激增使得多元文化日趋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种社会现实,另一方面以尊重、理解不同文化为旨归的多元文化思潮蔚然成风。基于此,对于教育领域而言引导学生理性认识多元文化,继而学会如何在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就成为了一种必然要求。美国天然带有多种族和文化多样的属性,是典型的多元文化国家,而在学校教育中社会科的学科性质则决定了其在多元文化与教育的互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截至目前美国社会科在课程方面围绕多元文化已进行了大量教育探索,相较其他国家、学科而言其多元文化教育实践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先进性,故以多元文化为抓手透视美国社会科课程不仅可充实该领域现有研究成果,也可为我国同样肩负国民人格培养任务的德育课程更好地应对多元文化带来有益启发。鉴于此,本文试图从历时性的角度出发,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影响下的美国社会科课程进行系统的历史梳理,在阐述不同时期美国多元文化现状的基础上,揭露受多元文化影响美国社会科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三个维度中呈现出的阶段性实践表现,继而深入分析多元文化对美国社会科课程的影响有何特点,并尝试总结在多元文化这一视域下美国社会科课程所呈现的总体特征,以期为我国德育课程如何更好地回应现阶段多元文化诉求、推进德育课程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具体而言,本文共包含以下内容:第一章,从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视角出发探清何为多元文化,对美国社会科的发展历程及内涵加以考察,从多元文化和美国社会科二者逻辑关系的角度阐明以多元文化为视域透视美国社会科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三章,以美国民权运动的兴起为开端,美国社会科协会1991年颁布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指南》为分界点,将半个多世纪以来多元文化下美国社会科课程的发展分为20世纪60至80年代、20世纪90年代至今这两个阶段进行论述,揭示不同阶段美国多元文化的现实境况,基于课程实施这一层面阐明美国社会科课程为应对多元文化采取的相关举措,在此基础上尝试分析不同时期多元文化对美国社会科课程的影响有何特点。第四章,立足于课程的价值立场、实践探索、发展进程三个维度总结概括20世纪60年代至今多元文化影响下美国社会科课程的整体特征,通过借鉴美国社会科课程的经验教训为推进我国德育课程建设提供可行性建议,即:目标层面,注重学生多元文化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内容层面,适当引入争议性话题增进文化深度学习;方式层面,开展以探究为主线的文化敏感性教学。
黄英歌[10](2020)在《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研究》文中指出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三个更加”的政策愿景充分赋予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新格局。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2017年11月,为贯彻中央决策部署,重庆市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提出“八项战略行动计划和三大攻坚战”,其中人才强市战略行动计划充分表明了重庆市在新时代的人才工作总纲,如何将战略机遇和各项行动计划转换为新的经济增长优势,作为内生动力的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是其中的核心要素,因此,本文在人才强市的政策背景下,聚焦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科技人才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根据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展开政策优化。文章共分为7个章节,具体开展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背景下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研究。第1章是绪论,本章内容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点;第2章是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介绍,通过回顾和梳理文献,界定了本文的核心概念,并具体介绍了激励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行为决策理论,为政策生成机理奠定了理论基础;第3章是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总体概况和实施现状分析,在政策实施背景分析下,对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进行梳理,分析重庆市的科技人才政策发展概况,包括发展过程和发展特点,最后对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落地实施现状进行分析,有助于为构建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奠定基础;第4章是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确定,首先确定对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的设计思路,其次构建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指标选取原则、指标初步确定、指标筛选优化和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最后确定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方法,主要指综合评价方法的步骤;第5章是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的实证分析,本部分展开评价流程:评价数据获取与处理,确定各部分权重值、一级指标和最终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值,主要是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对存在问题和影响原因的分析;第6章是提高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的对策建议,主要是根据评价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对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提出对策建议,侧重于对应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第7章是总结与展望,对本文进行研究总结,指出研究不足的地方和未来的展望。
二、发挥学会在科教兴市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挥学会在科教兴市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友好视角下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国际背景与问题——儿童成长与城市环境 |
1.1.2 国内背景与问题——社会转型与国家战略 |
1.1.3 学科背景与问题——空间品质与儿童友好 |
1.1.4 本研究所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 |
1.2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2.1 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 |
1.2.2 西安曲江新区典型样本街道 |
1.2.3 西安曲江新区案例选取依据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现实意义 |
1.4.2 学科意义 |
1.5 研究综述 |
1.5.1 城市街道空间规划 |
1.5.2 儿童友好城市规划 |
1.5.3 儿童友好街道空间 |
1.5.4 相关主题研究评述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7.1 儿童友好视角混合研究方法 |
1.7.2 资料与数据收集方法 |
1.7.3 资料与数据分析方法 |
1.8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方法研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儿童”概念及年龄界定 |
2.1.2 “儿童友好视角”概念界定 |
2.1.3 “儿童友好空间”概念界定 |
2.1.4 “城市街道空间”概念界定 |
2.1.5 “儿童友好街道空间”概念界定 |
2.2 儿童心理行为学相关理论 |
2.2.1 儿童生理发展特性 |
2.2.2 儿童心理发展特性 |
2.2.3 儿童行为发展特性 |
2.2.4 相关研究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
2.3 儿童与环境互动关系相关理论 |
2.3.1 环境心理学 |
2.3.2 生态心理学 |
2.3.3 生态系统论 |
2.3.4 相关研究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
2.4 儿童友好视角相关研究方法 |
2.4.1 儿童的街道空间需求研究方法 |
2.4.2 街道儿童友好性评估研究方法 |
2.4.3 相关研究方法在本研究的应用 |
2.5 基于上述理论与方法的分析框架 |
2.5.1 本研究的理论假设 |
2.5.2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2.5.3 基于分析框架的研究步骤 |
2.6 本章小结 |
3 儿童友好视角下城市街道空间评估框架与工具研究 |
3.1 儿童友好视角下评估维度与评估对象研究 |
3.1.1 评估维度分析 |
3.1.2 评估对象分析——城市儿童主体 |
3.1.3 评估对象分析——城市街道空间 |
3.2 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工具研究 |
3.2.1 评估内容选取与体系性构建原则 |
3.2.2 评估内容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3.3 基于儿童街道空间需求的评估准则研究 |
3.3.1 具身视角下的评估准则框架研究 |
3.3.2 儿童生理特性与街道一米视角 |
3.3.3 儿童心理特性与街道空间认知 |
3.3.4 儿童行为特性与儿童独立活动 |
3.3.5 评估准则层因子以及内部逻辑 |
3.4 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指标研究 |
3.4.1 评估指标来源与筛选分析方法 |
3.4.2 街道空间安全性影响因子分析 |
3.4.3 街道空间舒适性影响因子分析 |
3.4.4 街道空间便捷性影响因子分析 |
3.4.5 街道空间趣味性影响因子分析 |
3.5 创建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工具 |
3.5.1 评估指标修正 |
3.5.2 指标测度方法 |
3.5.3 评估权重分析 |
3.6 儿童友好视角下城市街道空间评估框架 |
3.6.1 评估框架 |
3.6.2 评估过程 |
3.7 本章小结 |
4 儿童友好视角下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评估 |
4.1 曲江新区概况与儿童友好空间现状研究 |
4.1.1 曲江新区概况及相关规划解析 |
4.1.2 曲江新区居民及儿童概况解析 |
4.1.3 曲江新区儿童友好空间现状 |
4.1.4 曲江新区城市道路交通现状 |
4.2 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概况与样本街道选取 |
4.2.1 曲江新区城市街道分类 |
4.2.2 街道空间现状调研分析 |
4.2.3 基于调研的典型样本区域选取 |
4.3 曲江新区儿童城市街道空间需求研究 |
4.3.1 儿童街道概况调研与数据获取 |
4.3.2 曲江新区儿童的街道心理特性 |
4.3.3 曲江新区儿童的街道行为特性 |
4.3.4 儿童街道空间诉求与现状矛盾 |
4.4 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 |
4.4.1 样本街道调研与数据获取 |
4.4.2 样本街道分区评估结果 |
4.4.3 样本街道分项评估结果 |
4.5 儿童友好视角下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现状解析 |
4.5.1 儿童友好空间孤岛化,儿童缺失连续性空间体验 |
4.5.2 儿童街道互动被驱逐,社会困境下空间矛盾突显 |
4.5.3 非正式街道活动消逝,儿童缺失物理性空间交互 |
4.5.4 场所安全感供给不足,缺乏适宜儿童基础性设施 |
4.5.5 空间育智性诉求强烈,儿童缺失社会性学习空间 |
4.6 本章小结 |
5 儿童友好视角下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优化策略 |
5.1 优化策略框架研究 |
5.1.1 问题导向下的优化策略寻解 |
(1)理论寻解 |
(2)案例寻解 |
5.1.2 价值导向下的优化目标寻解 |
(1)国际背景回应·儿童友好价值 |
(2)国内背景回应·立德树人价值 |
(3)学科背景回应·城市精神价值 |
5.1.3 双导向下的优化策略框架 |
(1)双导向下的优化策略“关键”提取 |
(2)基于“关键”的优化策略框架 |
5.2 串联儿童生活空间,形成覆盖全域的童径网络 |
5.2.1 对抗空间孤岛,串联儿童生活空间 |
5.2.2 激发儿童活动,规划设计童径网络 |
5.3 提升街道品质,营造安全健康、舒适高效的街道空间 |
5.3.1 安全健康街道,全面改善学校区域 |
5.3.2 高效便捷街道,自由抵达儿童空间 |
5.3.3 舒适安闲街道,沉浸自然语汇场所 |
5.4 营建在游戏中成长的“儿童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
5.4.1 智育街道:实体空间学习,触摸知识来源 |
5.4.2 美育街道:文化遗产传承,激发艺术邂逅 |
5.4.3 德育街道:社会空间营造,增强全龄互动 |
5.4.4 游戏街道:儿童游戏设施,移动游戏盒子 |
5.5 构建全流程下的儿童友好城市街道空间规划与管理 |
5.5.1 协同机制,多方共建培育儿童友好城市文化 |
5.5.2 儿童参与,建立参与式规划途径与长效机制 |
5.5.3 评估管理,动态生成街道儿童社会生活场所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1.1 核心概念再界定和基于此的理论分析框架初建 |
6.1.2 构建儿童友好视角下的城市街道空间评估框架 |
6.1.3 创建多维度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工具 |
6.1.4 归纳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现状问题 |
6.1.5 优化目标与关键下建立4维12 点优化策略框架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1)研究样本数量受限使评估结果存在误差 |
(2)评估指标权重赋值分析主观性较强 |
6.2.2 研究展望 |
(1)进一步探讨儿童友好与建成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
(2)拓展儿童友好街道研究尺度加强宏观层面分析 |
(3)深化本土化儿童友好理论以指导街道空间研究 |
(4)挖掘全球数字时代之下儿童街道生活方式变迁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后记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2)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缘起 |
1.1.1 教育督导是教育治理的重要手段 |
1.1.2 教育督导是学校改进的动力源头 |
1.1.3 英国教育督导是保障教育质量与标准的标杆示范 |
1.1.4 指向学校改进的督导模式是我国学校督导改革的必然趋势 |
1.2 研究价值及意义 |
1.2.1 理论与实践价值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述评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教育督导 |
2.1.2 学校督导 |
2.1.3 学校改进 |
2.2 相关研究述评 |
2.2.1 国内对英国教育督导的研究 |
2.2.2 国外对英国教育督导的研究 |
2.2.3 国内外对英国Ofsted的研究 |
2.2.4 国内对英国学校改进的研究 |
2.2.5 国外对英国学校改进的研究 |
第3章 Ofsted督导改革的背景思潮及理论基础 |
3.1 教育督导制度变革的背景思潮 |
3.1.1 新公共管理运动 |
3.1.2 教育监管改革浪潮 |
3.2 教育督导模式发展的理论基础 |
3.2.1 CIPP模式 |
3.2.2 发展性评价模式 |
3.2.3 理论运用浅析 |
第4章 Ofsted发展历程审视与当代形态 |
4.1 Ofsted的成立 |
4.1.1 成立背景 |
4.1.2 改革举措 |
4.2 Ofsted的历史沿革 |
4.2.1 正规化与统一化:保守党政府时期的学校督导 |
4.2.2 精致化与完善化:工党政府时期的学校督导 |
4.2.3 多样化与简洁化:联合政府时期的学校督导 |
4.3 Ofsted的当代形态 |
4.3.1 宏观职能与愿景 |
4.3.2 具体任务及内容 |
4.3.3 内部组织与架构 |
4.3.4 督学遴选与职责 |
4.4 发展特征与流变规律 |
4.4.1 从权威走向合作:学校改进的合伙人 |
4.4.2 从问责走向改善:学校改进的协助者 |
4.4.3 从他评走向自评:学校改进的助推者 |
第5章 Ofsted学校督导系统剖析 |
5.1 督导系统和流程引领学校改进方向 |
5.1.1 督导前的准备——CIPP模式的背景评价 |
5.1.2 督导实施阶段——CIPP模式的过程评价 |
5.1.3 督导反馈阶段——CIPP模式的结果评价 |
5.1.4 对Ofsted督导流程的评价 |
5.2 督导框架和指标体系聚焦学校改进要件 |
5.2.1 贴近教育本质的指导思想 |
5.2.2 构建分级分类的指标体系 |
5.2.3 对框架和指标的深度反思 |
5.3 Ofsted指导下的自我评价开拓学校改进手段 |
5.3.1 自我评价的基本原则 |
5.3.2 自我评价的核心要素 |
5.3.3 自我评价的主要特点 |
第6章 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经验与启示 |
6.1 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经验分析 |
6.1.1 督导人员的专业性是助力学校改进的灵魂 |
6.1.2 督导设计的合理性是推动学校改进的支柱 |
6.1.3 督导实践的科学性是推动学校改进的航标 |
6.1.4 督导循证的有效性是推动学校改进的关键 |
6.1.5 督导研究的近地性是推动学校改进的保障 |
6.2 对我国学校督导的启示 |
6.2.1 强调循证原则,为教育研究建立督导的大数据库 |
6.2.2 注重服务功能,为社会和民众提供信息 |
6.2.3 加强改进职能,从以督政为主向督政与督学并重转变 |
6.2.4 增进指导功能,推动学校自评体制建设 |
6.2.5 加强公正客观,尝试第三方评估机构建设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农村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许市样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宏观背景:湖南省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 |
1.1.2 中观背景:许市中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
1.1.3 微观背景:个人现场参与许市中学课改的三年工作经历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概念界定 |
1.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3.3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4 简要评析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4.4 预计达到的研究结果 |
第2章 许市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
2.1 许市中学简介 |
2.2 许市中学课改之路 |
2.2.1 动员准备阶段 |
2.2.2 模仿试探阶段 |
2.2.3 构建模式阶段 |
2.2.4 改进配套措施与体系完善阶段 |
2.3 许市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力与压力分析 |
2.3.1 许市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压力 |
2.3.2 许市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力 |
2.4 许市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效果呈现 |
2.4.1 课堂呈现 |
2.4.2 教师表现 |
2.4.3 学生表现 |
2.5 许市中学新课改产生的影响 |
2.5.1 取得了明显的育人成效 |
2.5.2 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
2.5.3 带来了办学条件的实质改善 |
2.5.4 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
第3章 许市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的启示与思考 |
3.1 四点启示 |
3.1.1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学习名校经验 |
3.1.2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师生行动中 |
3.1.3 领导引领是农村中学课改成功的关键因素 |
3.1.4 挖潜增效的管理制度是课改成功的保障 |
3.2 三点思考 |
3.2.1 学校课改离不开外部环境支持 |
3.2.2 建立科学的教师考评机制是课改成功的内生动力 |
3.2.3 素质教育的深化需立足课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4)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解析 |
一、职业教育及其特征 |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及其特性 |
三、深圳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实施方案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实施方案 |
第二章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区域发展理论与职业教育 |
一、区域发展理论及深圳“国际性城市”的探索 |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
第二节 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理论 |
一、现代化的理论与深圳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
二、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
第三节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分析框架 |
一、宏观层面:体制机制的建设 |
二、中观层面:职教文化的建构 |
三、微观方面:产教融合的深化 |
第三章 国家整体视野中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
第一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阶段 |
一、调整结构扩张式发展阶段(1978 年至1990 年) |
二、调整规模稳健式发展阶段(1991 年至1999 年) |
三、转型改革内涵式发展阶段(2000 年至2009 年) |
四、创新驱动质量提升发展阶段(2010 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突出特点 |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要素逐步形成 |
二、职业教育规模和结构更加合理 |
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显着增强 |
四、职业教育法制机制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
第三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化发展 |
一、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为基础 |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信息化为推进手段 |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本土性为特色亮点 |
第四章 区域视野中的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
第一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 |
一、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适度超前 |
二、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协同发展 |
三、社会需求催生职业培训、技能培训 |
第二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体系构建 |
一、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结构体系 |
二、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质量体系 |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的特点 |
第三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品牌的打造 |
一、打造职业教育的“深圳质量” |
二、打造深圳高等职业教育品牌 |
三、打造面向市场的成人教育品牌 |
第四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形成 |
一、职业教育国际化在借鉴、创新、超越中实现 |
二、职业教育法治化建设在特区立法优势中体现 |
三、职业教育区域化发展在开放性发展中凸显 |
第五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分析 |
第一节 多层次推进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 |
一、产业发展情况 |
二、“宝安模式”内容 |
三、“宝安模式”成效 |
第二节 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 |
一、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
二、“中职电大直通车”内容 |
三、“中职电大直通车”成效 |
第三节 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 |
一、“职教集团”背景 |
二、“职教集团”特点 |
三、“职教集团”成效 |
第四节 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 |
一、“校企合作”现状 |
二、“校企合作”内容 |
三、“校企合作”成效 |
第六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及实现路径 |
第一节 以城市精神促进人的现代化 |
一、深圳城市精神的内涵 |
二、强化思想引领的价值 |
三、强化道德规范的作用 |
四、职业素养人才的培养 |
第二节 以制度创新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 |
一、完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 |
二、完善职业教育布局和专业结构 |
三、完善地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四、完善校地合作办学机制 |
第三节 以产教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
一、强化产教的深度融合力度 |
二、加大产教合作的制度建设 |
三、推动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 |
四、促进职教集团全面发展 |
第四节 以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 |
一、深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代化建设 |
二、加速推进职业教育的信息化 |
三、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建设 |
结语: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与问题 |
一、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 |
二、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经验 |
三、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存在的问题 |
四、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晋商文化融入晋中市中职旅游专业课程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国家层面 |
2.地方层面 |
3.中等职业教育层面 |
4.旅游专业人才层面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文化 |
2.晋商文化 |
3.晋商文化旅游 |
4.中职旅游专业 |
(二)理论基础 |
1.情境模式课程论 |
2.文化教育学理论 |
3.生活教育理论 |
4.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三、晋商文化融入晋中市中职旅游专业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一)必要性分析 |
1.传承创新晋商文化的时代需求 |
2.助推发展经济转型的地方需求 |
3.积极适应中职旅游的人才需求 |
(二)可行性分析 |
1.晋商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旅游教学资源 |
2.晋中市政府及社会高度重视并全力支持 |
3.满足中职旅游专业教师学生的兴趣需求 |
四、晋商文化融入晋中市中职旅游专业课程的路径探索 |
(一)前期调查与分析 |
1.中职教师学生的调查与分析 |
2.晋商文化旅游景点实地考察 |
(二)晋商文化融入晋中市中职旅游专业课程的应用原则 |
1.教育性原则 |
2.职业性原则 |
3.适应性原则 |
(三)晋商文化融入晋中市中职旅游专业课程的应用方案构想 |
1.晋中市中职旅游专业的教学计划分析 |
2.晋商文化融入旅游专业课程的应用方案构想 |
(四)晋商文化融入晋中市中职旅游专业课程的内容分类与梳理 |
1.晋商文化之晋商精神 |
2.晋商文化之大院建筑 |
3.晋商文化之民俗风情 |
4.晋商文化之名人名史 |
(五)晋商文化融入晋中市中职旅游专业课程的应用评价建议 |
1.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2.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
3.注重评价过程的动态性 |
五、晋商文化融入晋中市中职旅游专业课程的应用探索——以A学校为例 |
(一)贯穿人才培养,提升职业素养 |
1.A学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
2.晋商文化的精神内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
(二)融入课程教学,掌握专业知识 |
1.分析教材内容,融入晋商文化 |
2.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方向 |
3.丰富教学方式,提高学习兴趣 |
(三)开展专业活动,丰富体验情感 |
1.合理安排专业实习实训 |
2.积极举办校内文化活动 |
3.大力开展校外实践活动 |
(四)晋商文化融入晋中市中职旅游专业课程的实践案例——以A学校为例 |
1.晋商文化·主题教学案例 |
2.晋商文化·假期社会调查 |
3.晋商文化·知识竞赛活动 |
六、研究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6)STEM教育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 |
1.心理健康的概念 |
2.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
3.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
(二) STEM教育 |
1.STEM教育的概念及特征 |
2.当前STEM教育研究的热题表征 |
3.当前STEM教育的应用模式 |
4.STEM教育指导心理健康的依据 |
四、研究设计(探究型及创新型STEM教育)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假设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思路 |
1.预备研究 |
2.正式研究 |
五、研究结果(情绪、适应性、人际关系、学习及目标) |
(一) 量化研究结果分析 |
1.接受STEM教育前,控制组、实验组独立样本检验 |
2.接受STEM教育后,实验组前后测配对样本检验 |
3.接受STEM教育后,实验组、控制组的独立样本检验 |
4.控制组学生前后测配对样本T检验 |
(二) STEM教育结果的质性分析 |
1.STEM教育的过程分享 |
2.STEM教育过程的分析(团体受干预过程表现分析) |
3.STEM教育结束后学生反馈情况 |
4.个人感受评估(个案研究:访谈) |
(三) 一个月后团体活动跟踪反馈评估 |
六、讨论 |
(一) STEM教育对实验组与控制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
(二) STEM教育提高中职学生自我情绪的把握与掌控能力 |
(三) STEM教育有助于提高中职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
(四) STEM教育提高中职学生的适应性能力 |
(五) STEM教育有助于中职学生确定学习及目标 |
(六) STEM教育提高中职学生的自信心 |
(七) STEM教育提升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优势与重要意义 |
七、结论与建议 |
(一) 结论 |
(二) STEM教育指导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
1.教育内容满足学生需求 |
2.教育实践注重情感体验 |
3.教学评价客观完善 |
八、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1:STEM教育招募布告 |
附录2:团体活动承诺书 |
附录3: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自评表(朱佳) |
附录4:STEM教育团体状况评估表(樊富珉) |
附录5:团体活动效果评估表反馈评估 |
致谢 |
(7)日本社会科课程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深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
(二)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需要 |
(三)日本学校价值观教育的样本意义和独特价值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价值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日本社会科课程与价值观教育 |
一、价值观、价值观教育的内涵界定与学科阐释 |
(一)价值与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
(二)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涵 |
(三)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价值观教育的学科阐释 |
二、日本社会科课程及其与价值观教育的关系辨析 |
(一)日本价值观教育及相关概念辨析 |
(二)日本社会科课程的内涵界定、教学科目和学习领域 |
(三)社会科课程:日本学校价值观教育的主要载体 |
三、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历史流变 |
(一)战后民主化改革中的民主主义导向时期 |
(二)经济高速增长中的国家主义与能力主义结合时期 |
(三)政治保守化转向中的右倾异变时期 |
(四)国家正常化路线中的公共主义本位时期 |
第二章 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国家顶层设计 |
一、以根本法和基本法确立民族性价值理想 |
(一)《日本国宪法》与《教育基本法》中的三大价值理想 |
(二)社会科课程创生与价值理想的确立 |
(三)价值理想的挑战与困境 |
二、以教育中长期规划树立时代性价值导向 |
(一)日本时代性价值困境与《教育振兴基本计划》 |
(二)“公共”价值导向确立中的社会科课程改革 |
三、以学校课程标准制定指导性价值规范 |
(一)《学习指导要领》的内容结构与总体特征 |
(二)《学习指导要领》中的社会科课程价值体系 |
(三)《学习指导要领》的最新修订与价值观目标深化 |
第三章 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教学内容 |
一、日本社会科课程教科书及其内容分析方法 |
(一)日本社会科课程教科书审定与编写情况 |
(二)日本社会科课程教科书的样本选择与依据 |
(三)基于日本社会科课程教科书的内容分析框架 |
二、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结构 |
(一)以民主、和平与爱国为主的政治价值观教育 |
(二)以人权、公共精神与可持续发展为主的社会价值观教育 |
(三)以创新、勤劳与契约精神为主的经济价值观教育 |
(四)以持守传统与拥抱多元并重的文化价值观教育 |
三、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内容的意识形态取向 |
(一)意识形态取向:课程分析与教科书研究的重要视角 |
(二)他者形象建构:以偏见和失实性描述刻画价值对立面 |
(三)自我形象建构:以回避和美化凸显自我价值优越性 |
第四章 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实施方法 |
一、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课堂教学方法 |
(一)问题解决学习法:基于个体经验与主体探究的价值认同 |
(二)情境与模拟教学法:从“他者”向“当事人”的价值视角转换 |
(三)讨论与辩论教学法:从理性认知到价值反思 |
二、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课外协同方法 |
(一)校外协同:以地域教育场馆为中心 |
(二)校内协同:以课程间协同为主体 |
三、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效果评价方法 |
(一)标准化测验的评价方法——基于价值冲突的选择与判断 |
(二)基于量规的观察与行动分析评价法——以表现性评价为中心 |
第五章 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特点、批判与启示 |
一、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特点 |
(一)突出以国家认同重构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诉求 |
(二)侧重以国家顶层设计为牵引的制度保障 |
(三)彰显以显隐相融为特征的内容形式 |
(四)强调以实践化培育为导向的实施策略 |
(五)注重以横纵衔接为目标的一体化建设 |
二、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深层困境 |
(一)“自由史观”与历史教科书的右翼化困境 |
(二)意识形态偏见与民粹主义困境 |
(三)“极端综合化”与主导性减弱困境 |
(四)青少年政治冷漠与实效性困境 |
三、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
(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引领作用 |
(二)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体化建设 |
(三)构建基于中国实践与国际比较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
(四)探索形成更具亲和力和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2012-2019年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命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发展与命题参照概述 |
第一节 苏州市中考历史科的发展背景 |
第二节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的发展过程 |
第三节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的命题参照 |
第二章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
第一节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题型分析 |
第二节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内容分析 |
第三章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特点及变化趋势 |
第一节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的特点分析 |
第二节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的变化趋势 |
第四章 基于试卷研究对命题和历史教学的思考 |
第一节 对试卷命题改进的思考 |
第二节 对历史教学实践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多元文化视域下美国社会科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多元文化的教育问题亟需关注 |
(二)美国社会科对多元文化的回应具有典型性、先进性 |
(三)基于多元文化的美国社会科课程研究亟待丰富 |
二、研究综述 |
(一)美国社会科课程标准的多元文化取向 |
(二)美国社会科教材对多元文化的处理 |
(三)美国社会科多元文化教学实施 |
(四)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多元文化:透视美国社会科课程的重要视域 |
一、多元文化的基本涵义 |
(一)一种价值取向:多元文化主义 |
(二)一种实践范式:多元文化教育 |
(三)一种现实诉求:多元文化社会 |
二、何谓美国社会科 |
(一)美国社会科的概念界定 |
(二)美国社会科的历史沿革 |
三、借助多元文化探察美国社会科课程的合理性分析 |
(一)基于可行性角度,多元文化与美国社会科具有内在一致性 |
(二)基于必要性角度,多元文化直接作用于美国社会科课程 |
第二章 20 世纪60至80 年代:自下而上的被动调整阶段 |
一、美国多元文化的动荡发展 |
(一)同化主义统治地位式微 |
(二)边缘群体反抗运动兴起 |
(三)多元文化进入学校场域 |
二、美国社会科课程对多元文化的回应 |
(一)课程目标:由隐性渗透转为显性要求 |
(二)课程内容:由单一视角呈现到多元文化嵌入 |
(三)教学方式:由主流文化群体取向演变为多元文化群体取向 |
三、多元文化影响特点 |
(一)影响范围:有限性 |
(二)影响程度:浅层性 |
第三章 20 世纪90 年代至今:自上而下的主动变革阶段 |
一、多元文化的现实图景 |
(一)人口结构深刻调整 |
(二)多元观念的两极化 |
(三)教育的全球化趋向 |
二、美国社会科课程对多元文化的回应 |
(一)课程目标:教育要求的系统化、标准化 |
(二)课程内容:文化信息呈现注重开放性、客观性 |
(三)教学方式:教育实施强调现实性、反思性 |
三、多元文化影响特点 |
(一)影响范围:全面性 |
(二)影响程度:深层次 |
第四章 多元文化影响下美国社会科课程的总体特征与经验借鉴 |
一、美国社会科课程的总体特征:基于多元文化的角度 |
(一)价值立场:强调“多”与“一”的动态平衡 |
(二)实践探索: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 |
(三)发展进程:从正“名”到求“实”的趋向转变 |
二、对我国德育课程建设的几点启示 |
(一)目标上:注重学生多元文化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
(二)内容上:适当引入争议性话题增进文化深度学习 |
(三)方式上:开展以探究为主线的文化敏感性教学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科技人才 |
2.1.2 科技人才政策 |
2.1.3 政策效果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激励理论 |
2.2.2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2.2.3 行为决策理论 |
第3章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总体概况和实施现状分析 |
3.1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背景和政策梳理 |
3.1.1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的实施背景 |
3.1.2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梳理 |
3.2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概况 |
3.2.1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过程 |
3.2.2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特点 |
3.3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的实施现状 |
3.3.1 多措并举引进科技人才 |
3.3.2 项目引领培育科技人才 |
3.3.3 深化改革激活科技人才 |
3.3.4 优化环境服务科技人才 |
第4章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确定 |
4.1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设计思路 |
4.2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2.2 评价指标构建思路和初步确定 |
4.2.3 评价指标筛选优化和体系确定 |
4.3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确定 |
4.3.1 建立评价因素集 |
4.3.2 确定评价因素权重集 |
4.3.3 确定评价等级 |
4.3.4 确定评价矩阵 |
4.3.5 进行灰色模糊综合评价 |
第5章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实证分析 |
5.1 评价数据获取 |
5.1.1 问卷设计 |
5.1.2 问卷统计 |
5.1.3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5.2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结果与分析 |
5.2.1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结果 |
5.2.2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结果分析 |
5.3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原因分析 |
5.3.1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5.3.2 影响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的原因分析 |
第6章 提高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的对策建议 |
6.1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 |
6.1.1 持续优化人才工作建设的领导体制 |
6.1.2 加强党对人才工作宣传的全面领导 |
6.2 完善科技人才政策机制,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
6.2.1 优化科技人才引进政策 |
6.2.2 细化科技人才激励政策 |
6.3 创新科技人才评价机制,释放人才发展活力 |
6.3.1 转变科技人才评价理念 |
6.3.2 创新科技人才评价制度 |
6.4 融合人才与产业政策,加强产业紧缺人才培养力度 |
6.4.1 壮大产业急需紧缺人才队伍 |
6.4.2 强化人才“政、产、学、研”一体统筹 |
6.5 提高各类平台建设水平,完善科技创新政策载体 |
6.5.1 做强教育培训平台 |
6.5.2 打造创新创业平台 |
6.5.3 培育高端研发平台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发挥学会在科教兴市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友好视角下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D]. 武昭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研究[D]. 顾娇妮.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2)
- [3]农村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许市样本”研究[D]. 方咏琪.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4]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D]. 张小梨. 天津大学, 2020(01)
- [5]晋商文化融入晋中市中职旅游专业课程的应用研究[D]. 李鑫.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6]STEM教育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 孙杨.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7]日本社会科课程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D]. 孙成.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2012-2019年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命题研究[D]. 诸葛浩.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多元文化视域下美国社会科课程研究[D]. 李昕颖.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1)
- [10]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研究[D]. 黄英歌. 西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