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液透析患者Fas/FasL介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论文文献综述)
吕建芳[1](2021)在《肾精亏虚对SD雄性大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SD雄性大鼠肾精亏虚模型,以骨髓造血干细胞为切入点,观察其凋亡情况,研究肾精亏虚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观察龟鹿二仙胶对肾精亏虚骨髓抑制性贫血大鼠的治疗效果,通过其对大鼠的血象、骨髓象以及骨髓造血干细胞凋亡的影响,分析其“从肾论治”治疗肾精亏虚引起的骨髓抑制性贫血的作用机制。方法1、理论研究:系统回顾古今文献,阐述肾精、髓、血的中医理论研究及现代医学研究,立足肾精、髓以及血之间的关系,为肾精亏虚导致贫血提供中医理论依据。剖析龟鹿二仙胶的组方以及总结补肾填精法的现代医学临床应用。2、动物实验:SD雄性大鼠30只,SPF级,8周龄,体重270±20g,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肾组,每组10只。采用模拟地震振动、光电刺激复合应激恐吓以及长期小剂量苯皮下注射和短期大剂量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建立肾精亏虚大鼠模型。整个造模过程用时49天。前4周模型组和补肾组大鼠按体质量皮下隔天注射苯(lm L/kg),第25d开始用环磷酰胺(25mg/kg)腹腔注射,连续注射3d,同时每天用仿地震平台模拟地震振动(2次/日,共15-20分钟)以及光电刺激箱足底电击刺激(每日不定时1-3次)。空白组正常喂养。在第4周最后一天随机抽取模型组和补肾组各1只大鼠查外周血象及血清睾酮,检测模型是否成功。第29天开始,补肾组用龟鹿二仙胶灌胃,根据大鼠与人体表面积折算剂量比值,灌胃剂量为11g/Kg,分两次灌胃。给药期间每隔一天称重,根据体重调整给药剂量,连续21天。模型组和空白组大鼠给予等量去离子水灌胃,连续21天。造模过程中,每天观察各组大鼠的皮毛、进食量、活动状态等一般情况。造模结束后,每组大鼠通过眼内眦静脉取血法测外周静脉血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GB),观察其贫血程度;采用ELISA检测血清睾酮T以及用精子分析仪检测附睾精子质量,评价其生殖功能;取睾丸组织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其形态学的改变;分离胫骨,取新鲜骨髓,用PBS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血红细胞计数板计数单核细胞数;取新鲜骨髓,制成骨髓涂片,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骨髓细胞的形态学改变;股骨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骨髓增生情况;取新鲜骨髓包埋超薄切片,观察其超微病理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EPO的含量;用流式细胞仪以及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髓组织CD34+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B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髓Bcl-2、Bax、caspase-3、Fas和Fasl蛋白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髓Bcl-2、Bax、caspase-3、Fas和Faslm RNA的表达水平。3、统计学处理:各组组间进行比较,所得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sx?)表示,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出现毛发干枯、耸立不齐、进食量下降,活动度减少等现象。补肾组大鼠毛发恢复光泽、进食量增加、活动度增加,肾虚症状得到改善。(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红细胞(RBC)数量、血红蛋白(HGB)含量从14d开始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血红细胞(RBC)数量、血红蛋白(HGB)含量从42d开始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EPO含量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血清EPO含量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1)。(4)睾丸病理切片显示,空白组睾丸曲细精管被膜完整,支持细胞形态正常,曲细精管管腔内可见大量精子;模型组曲细精管生精上皮明显变薄,细胞层次杂乱,支持细胞形态断裂,曲细精管管腔内精子细胞、精子数量明显减少;补肾组曲细精管被膜完整,细胞排布紧密,生精细胞数略有减少,部分区域可见脱落的少量生精细胞,但结构清楚,层次较分明,管腔内有较多精子。(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附睾精子浓度及精子活力均下降(P<0.05);模型组血清T含量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附睾精子浓度及精子活力均明显升高(P<0.01),补肾组血清T含量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1)。(6)骨髓象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增加,有显着性差异(P<0.05)。骨髓涂片可见空白组骨髓造血结构完整,组织丰富;模型组骨髓增生降低,巨核细胞减少;补肾组造血网织红细胞虽增加,但仍没有恢复正常水平。骨髓病理切片显示:空白组造血细胞多且分布均匀,骨髓造血组织支架结构紧密,脂肪细胞数量少;模型组造血组织面积减少,巨核细胞少见,造血细胞数目减少,内皮细胞、脂肪细胞等非造血细胞数目增多;补肾组造血结构组织基本修复,巨核细胞增多,造血细胞增加,仍可见脂肪细胞等非造血细胞。(7)骨髓超微病理形态学检测示:空白组大鼠可见造血干细胞为圆形,单核,核大,细胞质少,可见线粒体,线粒体内膜折叠成较深的嵴。模型组大鼠造血干细胞可见线粒体数量减少,嵴变浅或消失,线粒体肿胀,可见凋亡小体。补肾组大鼠造血干细胞有核细胞增多,凋亡小体少见,线粒体的数量增多,线粒体嵴有所恢复。(8)与空白组比较,骨髓石蜡包埋切片TUNEL法检测发现模型组可见较多凋亡CD34+细胞的绿色荧光点,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CD34+细胞凋亡的数量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石蜡包埋切片TUNE L法检测骨髓组织绿色荧光点数量减少,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凋亡的数量降低(P<0.05)。(9)WB检测大鼠胫骨骨髓新鲜组织中Bcl-2、Bax、caspase-3、Fas和Fasl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cl-2蛋白含量表达降低(P<0.05),Bax、caspase-3、Fas和Fasl蛋白含量表达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Bcl-2蛋白含量表达升高(P<0.05),Bax、caspase-3、Fa s和Fasl蛋白含量表达均减少(P<0.05)。(10)RT-PCR检测大鼠胫骨骨髓新鲜组织Bcl-2、Bax、caspase-3、Fa s和Faslm RNA含量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cl-2m RNA含量降低(P<0.05),Baxm RNA、caspase-3m RNA、Fasm RNA和Faslm RNA含量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Bcl-2m RNA蛋白含量升高(P<0.05),Baxm RNA、caspa se-3m RNA、Fasm RNA和Faslm RNA含量均减少(P<0.05)。结论“肾藏精,生髓,化血”,肾藏先天之精,肾气促脾胃化生水谷精微而藏之,而“精血同源”,肾精是化生血液的重要物质基础。肾精亏虚则血液化生无源而导致血虚。肾主人体发育,也主骨髓生长发育,肾精充足,则骨髓充盈,反之肾精不足,骨髓空虚。骨髓具有化生血液的作用,髓化生血液主要取决于肾的功能,肾精亏虚则会导致骨髓功能低下,化生血液出现障碍而致血虚。本课题基于中医“肾藏精、精生髓,髓生血,精化血”理论,以肾精亏虚则会导致血虚为实验的病理依据,以造血干细胞作为切入点。研究肾精亏虚对造血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恐伤肾”传统病因造模结合药物干预病理造模,采用模拟地震平台复合光电刺激法结合长期小剂量的苯和短期大剂量的环磷酰胺药物干预,建立肾精亏虚大鼠模型。大鼠出现肾虚症状,血液检查可以看到血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血清EPO含量下降,血清睾酮含量降低。骨髓象可以见到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减少,骨髓造血组织结构疏松、造血面积减少、造血细胞减少。超微病理形态学可以观察到骨髓造血干细胞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变浅,出现凋亡小体的超微病理改变。龟鹿二仙胶灌胃治疗后,能够改善肾精亏虚的症状,促进血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增高,血清EPO含量升高,血清睾酮含量增加,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增加,骨髓造血组织得到修复。骨髓造血干细胞线粒体数量增加,凋亡小体减少,减少骨髓CD34+细胞的凋亡。本实验结论归纳如下:(1)利用“仿地震平台及光电刺激+苯+环磷酰胺”成功建立肾精亏虚雄性大鼠模型。(2)肾精亏虚大鼠血清EPO含量下降,骨髓组织抑凋亡蛋白Bcl-2蛋白、Bcl-2m RNA含量下降,促凋亡蛋白Bax蛋白及Baxm RNA表达增加,激活了线粒体/细胞色素c通路,发生级联效应,激活Caspase-3蛋白,诱导骨髓CD34+细胞的凋亡。骨髓Fas和Fasl蛋白及Fas和Faslm RNA含量升高,激活了死亡受体途径,激活Caspase-3蛋白,诱导CD34+细胞细胞的凋亡。CD34+细胞过度凋亡,骨髓造血干细胞活性降低,可能是肾精亏虚导致骨髓抑制影响骨髓造血功能的机制之一。(3)首次采用龟鹿二仙胶治疗肾精亏虚,改善骨髓造血功能。龟鹿二仙胶能有效缓解肾精亏虚大鼠的症状,治疗骨髓抑制性贫血有效。提高血清EPO含量,促进抑凋亡蛋白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促凋亡蛋白Bax蛋白、Fas和Fasl蛋白的表达,减少Caspase-3蛋白的表达,抑制CD34+细胞的凋亡,从而保护造血干细胞。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避免其发生过度凋亡,可能是龟鹿二仙胶发挥其疗效机制之一。(4)从生成来源和生物学功能来看,EPO可能是肾精的物质基础之一。(5)造血干细胞是肾精在细胞层次的表现形式,是“肾精化血”功能的执行者。
唐俊婷[2](2020)在《CCL17/CCR4轴介导药疹的免疫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药疹是一种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引起重型药疹,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备受关注。但药疹的机制尚不明确。CCL17/CCR4轴参与过敏性疾病的免疫机制,但在药疹中的作用未见报道。因此,我们将探讨CCL17/CCR4轴在药疹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我们利用表达谱芯片初步筛查HIV感染合并重型药疹患者(HIV+SDE+)、非HIV感染的重型药疹患者(HIV-SDE+)和艾滋病非药疹患者(HIV+SDE-)外周血血清的趋化因子蛋白表达差异,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着差异趋化因子富集情况,明确HIV感染者合并重型药疹和普通人群重型药疹的免疫机制差异,同时找到了两种人群中重型药疹的共同机制。因此,收集了HIV+SDE+HIV-SDE+HIV+SDE+、HIV-SDE+、HIV+SDE-患者和健康者(Healthy donors)外周血,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四组患者血清中差异表达的趋化因子水平。进一步从临床-细胞-动物模型三方面对CCL17/CCR4轴在药疹中的机制进行研究。1.在临床实验中,通过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检测四组患者外周血PBMC中CD4+T、Th1、Th2细胞亚群表达情况。ELISA试剂盒检测四组患者血清中IL-4和IL-13水平。最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CL17在CD4+T细胞表达情况,说明CCL17的来源。2.在体外实验中,购买D10.G4.1小鼠Th2细胞株,通过CRISPR/Cas9技术敲除CCR4基因;将不同处理的细胞分为四组:CCL17刺激CCR4+Th2细胞、无CCL17刺激CCR4+Th2细胞、CCL17刺激CCR4-Th2细胞和无CCL17刺激CCR4-Th2细胞。共聚焦显微技术(Confocalmicroscopy,CM)检测了四组细胞CCR4表达情况,明确CCL17刺激Th2细胞表面CCR4是否内化。流式细胞术以及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countingkit8,CCK8)分别检测四组不同处理过的细胞迁移以及增殖能力。进一步PCR-Array筛查CCL17刺激CCR4+Th2细胞和无CCL17刺激CCR4+Th2细胞之间下游转录组的表达差异。再通过ELISA检测不同处理的四组细胞下游分泌蛋白水平以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分析p-ERK、ERK、p-STAT3 和 STAT3 的表达;ERK抑制剂处理 CCL17刺激 CCR4+Th2细胞和无CCL17刺激CCR4+Th2细胞后,ELISA检测细胞下游分泌蛋白水平以及Western Blot分析蛋白表达情况。最后将四组不同处理的细胞分别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24小时,Annexin V-FITC/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析角质形成细胞凋亡情况。3.建立奈韦拉平(Nevirapine,NVP)诱导药疹大鼠模型,通过CCR4拮抗剂(Compound47)和地塞米松(DXM)分别干预药疹大鼠模型,并评估其疗效。分为对照组、未治疗组、治疗组(Compound47组和DXM组)四组。采用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以及Caspase-3染色评估四组大鼠皮肤病理表现、肥大细胞浸润以及角质形成细胞凋亡情况。通过ELISA检测和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四组大鼠外周血中细胞因子水平以及Th2细胞亚群表达情况。最后Western blot检测四组大鼠皮损 p-ERK、ERK、p-STAT6、STAT6、pro-Caspase3 表达情况。[结 果]1.在临床研究中发现CCL17水平在HIV+SDE+患者(n=15)外周血血清中高于HIV+SDE-患者(n=15),在HIV-SDE+患者中(n=10)高于健康者(n=20)(P=0.037,P=0.034)。进一步研究表明HIV+SDE+患者外周血中Th2细胞亚群高于HIV-SDE+患者和HIV+SDE-患者(P=0.002,P=0.010)。IL-4水平在HIV+SDE+患者高于HIV-SDE+患者和HIV+SDE-患者(P=0.034,P=0.023),IL-13水平在HIV-SDE+患者高于健康者(P<0.001)。在SDE患者外周血中分泌CCL17的CD4+T细胞高于健康者(P=0.016)。2.在体外试验中,首先发现CCL17(1000ng/ml)刺激Th2细胞后表面CCR4发生受体内化。进一步CCL17刺激CCR4+Th2细胞分别与无CCL17刺激的CCR4+Th2细胞和CCL17刺激的CCR4-Th2细胞比较,发现CCL17刺激CCR4+Th2细胞的趋化能力增强(P=0.003,P=0.011)。CCL17刺激CCR4+Th2细胞72h后,增殖能力增强(P=0.026,P<0.001)。CCL17刺激CCR4+Th2细胞分泌IL-4和IL-13的水平显着升高(P=0.002,P=0.032)(P=0.012,P=0.019)。CCL17 刺激的 CCR4+Th2 细胞表达蛋白 p-ERK/ERK 和 p-STAT3/STAT3 比值升高(P=0.030,P<0.001)(P=0.043,P<0.0001)。使用 ERK抑制剂的CCL17刺激的CCR4+Th2细胞表达蛋白p-ERK/ERK和p-STAT3/STAT3 比值较 CCL17 刺激的 CCR4+Th2 细胞降低(P<0.0001,P=0.011),IL-4和IL-13分泌降低(P<0.0001,P=0.006)。最后,与无CCL17刺激的CCR4+Th2细胞和CCL17刺激的CCR4-Th2细胞比较,CCL17刺激的CCR4+Th2细胞引起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率显着增加(P=0.003,P<0.001)。3.在奈韦拉平诱导药疹大鼠模型中,CCR4拮抗剂(Compound47)以及地塞米松(DXM)干预的药疹大鼠皮疹好转,耳红肿消退,体温降低。对比未治疗组,Compound47和DXM治疗均可降低大鼠外周血中Th2细胞亚群(P<0.001,P<0.001),以及降低大鼠皮损中肥大细胞数(P=0.001,P=0.001)。Compound47还可降低药疹大鼠外周血中IL-4、IL-5和IL-13水平(P=0.039,P=0.003,P=0.014)。Compound47和DXM治疗后大鼠皮损中蛋白p-STAT6/STAT6表达降低(P<0.001,P<0.0001)。[结论]CCL17由CD4+T细胞释放后,可能促进Th2细胞表面CCR4内化后通过磷酸化ERK/STAT3信号通路促进Th2细胞趋化、增殖和释放IL-4和IL-13,进一步引起角质形成细胞凋亡。CCR4拮抗剂阻断CCL17/CCR4轴后降低药疹大鼠Th2细胞亚群数、IL-4、IL-13水平及降低皮损肥大细胞浸润,以及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可能依赖磷酸化STAT6信号通路),从而减轻奈韦拉平诱导的药疹大鼠皮疹症状。
陈成顺[3](2020)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证候分型与T细胞免疫应答失调的相关性》文中指出目的T细胞免疫应答失调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关键病理机制,抑制T细胞异常激活是重要治疗措施。有研究显示中医脏腑病变会影响机体的免疫调节,脾虚与肾虚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常见证候要素,两者对于免疫功能的影响是否有异目前尚无相关研究。通过中医药健脾补肾治疗再障常有一定疗效,提示健脾补肾法可能有助于调控免疫功能。本课题以脾虚血亏和肾虚血亏证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医证候分型与T细胞免疫应答失调的相关性,明确脾虚及肾虚对T细胞亚群失调程度的不同影响,以健脾补肾中药为干预措施,初步探索依据脾虚血亏及肾虚血亏为主要分型应用中医药调控T细胞免疫应答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机制。方法1.回顾性研究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虚血亏证与肾虚血亏证患者T细胞免疫应答的差异,明确T细胞免疫应答失调与中医证型分布的相关性。收集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简称慢性再障)的住院患者,纳入标准:①确诊为慢性再障;②2011年1月至2018年5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住院治疗;③中医证候分型为脾虚血亏证或肾虚血亏证;④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⑤住院期间合并发热、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者除外。参照《中医虚证诊断标准》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结合行业专家组意见拟定脾虚血亏证及肾虚血亏证诊断标准,在住院病历中提取中医四诊信息进行证候再分型。与健康成年人对照,明确再障患者T淋巴亚群(CD4+、CD8+、Treg及CD4+/CD8+比值)失调情况;分析脾虚血亏证与肾虚血亏证患者细胞毒性T细胞异常激活程度的差异,通过单因素相关分析,探讨年龄、性别、病程、全血细胞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与中医证候分型的相关性,进一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独立影响因素。收集可评价临床疗效的病例,分析证候分型与T细胞免疫应答、临床疗效的相关性。2.进一步探索不同证型应用中医药调控T细胞免疫应答治疗再障的作用机制。拟于2018年8月至2019年11月纳入肾虚血亏证或脾虚血亏证的慢性再障20例,以健脾补肾中药为干预措施,酌情联合西医基础治疗,1疗程为3个月,连续应用2个疗程,共6个月。入组时、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时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入组时及治疗后每月检测1次全血细胞分析;入组时及治疗6个月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CD4+、CD8+、CD4+/CD8+,T 淋巴细胞激活状态:HLA-DR+T、CD4+HLA-DR+、CD8+HLA-DR+、CD4+HLA-DR+/CD4+、CD8+HLA-DR+/CD8+、活化 T 细胞,ELISA 法检测血浆 TNF-α、TGF-β 及 IL-10细胞因子在治疗前后的表达。监测安全性指标。主要疗效指标为再障临床疗效;次要疗效指标包括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率、单项中医症状改善率、全血细胞分析。与历史文献进行对照,分析应用健脾补肾法为主与单用西医免疫抑制治疗的疗效差异;通过疗效分层,探究中医证候分型与调控T细胞免疫应答、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根据安全性指标进行安全性评价。研究方案通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DZMEC-KY-2019-133)。初步探索依据脾虚血亏证及肾虚血亏证主要分型应用健脾补肾中药调控T细胞免疫应答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机制。结果1.慢性再障中医证候分型与T细胞亚群变化相关,脾虚血亏组免疫应答失调更为突出,CD8+T细胞及Treg细胞比例均高于肾虚血亏组,CD4+/CD8+比值较肾虚血亏组进一步减低。①共纳入慢性再障患者57例,其中脾虚血亏证31例、肾虚血亏证26例。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8例,平均年龄(54.38±17.58)岁。②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慢性再障组CD8+细胞比例显着升高(P<0.05),CD3+、CD4+、Treg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无明显差异(P>0.05)。③中医证候分型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CD8+、Treg细胞及CD4+/CD8+比值与中医证型相关(P=0.010,P=0.046,P=0.025),脾虚血亏组CD8+、Treg细胞明显高于肾虚血亏组,CD4+/CD8+比值明显低于肾虚血亏组。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显示,CD8+细胞比例(OR=0.920,95%CI:0.860~0.985,P=0.017)与中医证候分型相关,脾虚血亏组CD8+淋巴细胞较肾虚血亏组升高。④对治疗6月后检测T细胞亚群的32例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其中缓解6例、明显进步7例,无效19例。与治疗前相比,缓解组CD8+细胞比例显着降低(P<0.05),无效组显着增高(P<0.05),明显进步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CD4+/CD8+比值无效组进一步降低(P<0.01)。2.以脾虚血亏及肾虚血亏为主要分型,应用健脾补肾中药有助于调控T细胞免疫应答治疗慢性再障,治疗有效患者中,脾虚血亏者治疗后活化T细胞、CD3+HLA-DR+、CD8+HLA-DR+、CD4+HLA-DR+细胞比例、CD8+HLA-DR+/CD8+、CD4+HLA-DR+/CD4+比值较治疗前降低,肾虚血亏者各项T淋巴亚群及激活状态无明显变化。①共纳入慢性再障患者18例,全数据集(FAS)16例,符合方案集(PPS)14例。脾虚血亏组7例,肾虚血亏组9例,两组基线一致。②按照临床疗效判定标准,FAS、PPS总有效率分别为62.5%、71.4%,与国外文献报道有效率(35%-64%)基本一致。脾虚血亏组、肾虚血亏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55.6%,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按照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FAS、PPS证候改善率分别为87.5%、92.9%。脾虚血亏组、肾虚血亏组证候改善率分别为85.7%、88.9%,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④全血细胞分析:FAS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治疗后明显提升(P<0.05,P<0.01);脾虚血亏组和肾虚血亏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各访视点,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组内比较,脾虚血亏组在治疗后中性粒细胞明显提升(P<0.05),肾虚血亏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明显提升(P<0.05)。⑤中医证候总积分:与治疗前相比,FAS治疗3月时、6月时中医证候总积分明显降低(P<0.01)。脾虚血亏组和肾虚血亏组治疗前、治疗3月时、治疗6月时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脾虚血亏组与肾虚血亏组治疗3月时、6月时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⑥单项中医症状改善率:治疗6月后单项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各症状改善率为食欲不振(86.7%)、失眠(83.3%)、大便干结(80.0%)、腰膝酸软(78.6%)、形寒肢冷(77.8%)、盗汗(77.8%)、神疲乏力(73.3%)、头晕(69.2%)、心悸(66.7%)、手足心热(62.5%)、大便稀溏(50.0%)、出血(50.0%)、面色萎黄(46.7%)。⑦T淋巴细胞亚群及激活状态:与治疗前相比,FAS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激活状态无明显差异,脾虚血亏组、肾虚血亏组治疗后无明显差异(P>0.05)。按照再障疗效分层统计,有效患者10例,包括脾虚血亏者5例,肾虚血亏者5例。与治疗前比较,有效患者治疗后 CD3+HLA-DR+、CD8+HLA-DR+比例及 CD8+HLA-DR+/CD8+比值明显降低(P<0.05),脾虚血亏者治疗后活化T细胞、CD3+HLA-DR+、CD4+HLA-DR+、CD8+HLA-DR+比例及CD8+HLA-DR+/CD8+、CD4+HLA-DR+/CD4+比值显着降低(P<0.05),肾虚血亏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激活状态无明显变化(P>0.05)。⑧细胞因子TNF-α、TGF-β、IL-10:FAS、脾虚血亏组与肾虚血亏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亦无明显差异(P>0.05)。⑨所有病例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证候分型与部分T细胞免疫应答具有一定相关性,脾虚与肾虚免疫应答失调的程度不同,健脾补肾法可能通过调控T细胞免疫反应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王怡[4](2020)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伊文氏综合征患者CD5及CD5+B细胞的免疫调控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Evans综合征是一种由免疫系统对抗自身红细胞和/或血小板,导致红细胞和/或血小板寿命明显缩短、破坏增多的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B淋巴细胞在AIHA/Evans综合征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公认B细胞是异质性群体,除主要分泌抗体为主的B细胞群,还具有分泌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B细胞,这类B细胞被称为调节性B细胞(Bregs)[1]。B淋巴细胞据其细胞表面CD5的表达情况,可分为CD5+(B1)和CD5-(B2)B淋巴细胞两个亚群,CD5+B淋巴细胞亚群具有重要功能[2]。CD5+B细胞在许多研究中被认为具有调节性,因此被纳入Breg细胞家族。既往研究发现CD5+B淋巴细胞在AIHA/Evans综合征患者中数量增高,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3];主要分泌IL-10[4],推测其在AIHA/Evans综合征患者体内发挥免疫调节作用。CD5+B细胞是否通过CD5发挥免疫调控作用?是否还存在如Foxp3、PD-L1等调控细胞群?本论文拟检测AIHA/Evans综合征患者外周血B、T淋巴细胞表面CD5分子表达和血清CD5分子水平及临床意义,同时检测CD5+B淋巴细胞表面Foxp3、PD-L1、PD-L2及Fas L的表达,并分析以上检测指标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研究AIHA/Evans综合征患者CD5+B淋巴细胞发挥调控作用可能的环节。第一部分AIHA/Evans患者外周血CD5分子水平及临床意义目的:了解AIHA/Evans综合征患者外周血CD5分子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18例溶血发作AIHA/Evans综合征患者,12例缓解AIHA/Evans综合征患者外周B、T淋巴细胞CD5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MFI);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血清CD5浓度,以13名健康对照者为阴性对照,6例CLL患者为阳性对照,并分析上述指标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AIHA/Evans综合征患者溶血发作组CD19+B淋巴细胞CD5MFI[(41.67±14.44)%]高于缓解组[(20.50±9.75)%,P=0.0005]及健康对照组[(18.43±15.80)%,P=0.018]。AIHA/Evans综合征患者CD19+B淋巴细胞CD5 MFI与RBC(R=-0.624,P=0.002)、HB(R=-0.668,P=0.0005)呈负相关,与RET%(R=0.97,P<0.0001)呈正相关。2、AIHA/Evans综合征患者溶血发作组CD4+T淋巴细胞CD5平均荧光强度[(16029±4892)%]低于缓解组[(22895±4892)%,P<0.01]及健康对照组[(22967±5372)%,P<0.01],高于CLL组[(8834±6043)%,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AIHA/Evans综合征患者溶血发作组CD8+T淋巴细胞CD5 MFI[(10876±3765)%]低于缓解组[(14779±4165)%,P<0.05]及健康对照组[(5096±4271)%,P<0.05],高于CLL组[(5096±4271)%,P<0.05]。4、AIHA/Evans综合征患者血清CD5浓度[(4.08±5.80)ng/ml]高于健康对照组[(1.44±1.77)ng/ml,(P<0.05)]。AIHA/Evans综合征患者溶血发作组血清CD5浓度[(5.87±7.74)ng/ml]高于缓解组[(2.30±1.72)ng/ml,P=0.097]及健康对照组[(1.44±1.77)ng/ml,(P<0.01)],溶血发作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IHA/Evans综合征患者血清CD5浓度与Ret绝对计数(R=0.415,P=0.023),补体C4(R=0.430,P=0.036),CRP(R=0.896;P<0.0001)呈正相关。结论:CD5在AIHA/Evans综合征患者在不同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强度不同,B淋巴细胞上增强,T淋巴细胞表面下降;血清游离CD5浓度增高。第二部分AIHA/Evans患者CD5+B淋巴细胞调节功能研究目的:了解AIHA/Evans综合征患者外周血CD5+B淋巴细胞免疫调控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19例溶血AIHA/Evans综合征患者,12例缓解AIHA/Evans综合征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19+CD5+和CD19+CD5-B淋巴细胞Foxp3、PD-L1、PD-L2及Fas L的表达,RT-PCR方法测CD19+B淋巴细胞Foxp3、PD-L1、PD-L2及Fas L m RNA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AIHA/Evans综合征患者溶血发作组CD19+CD5+Foxp3+/CD19+CD5+B淋巴细胞比例[(62.57±21.77)%]高于缓解组[(28.97±24.31)%,P<0.01]及健康对照组[(23.04±16.40)%,P<0.0001]。溶血发作组CD19+CD5+Foxp3+/CD19+B淋巴细胞比例[(11.42+15.71)%]高于缓解组[(1.81±2.01)%,P<0.05]及健康对照组[(1.66±1.37)%,P<0.05]。AIHA/Evans综合征患者CD19+CD5+Foxp3+/CD19+CD5+B淋巴细胞比例与HB(R=0.57,P=0.007)呈负相关,与TBIL(R=0.467,P=0.033)、IBIL(R=0.438,P=0.047)呈正相关。2、AIHA/Evans综合征患者溶血发作组CD19+CD5-Foxp3+/CD19+CD5-B淋巴细胞比例[(36.04±27.65)%]高于缓解组[(14.37±13.84)%,P<0.05]及健康对照组[(13.71±16.76)%,P<0.05]。溶血发作组CD19+CD5-Foxp3+/CD19+B淋巴细胞比例[(30.37±23.07)%]高于缓解组[(12.63±8.69)%]及健康对照组[(10.74±12.67)%,P<0.01]。AIHA/Evans综合征患者CD19+CD5-Foxp3+/CD19+CD5-B淋巴细胞比例与TBIL(R=0.544,P=0.001)、IBIL(R=0.499,P=0.021)呈正相关;CD19+CD5-Foxp3+/CD19+B淋巴细胞比例与HB(R=-0.487,P=0.025)呈负相关,与TBIL(R=0.632,P=0.002)、IBIL(R=0.584,P=0.005)呈正相关。3、AIHA/Evans综合征患者溶血发作组CD19+CD5+Foxp3+/CD19+CD5+B淋巴细胞比例[(62.57±21.77)%]高于CD19+CD5-Foxp3+/CD19+CD5-B淋巴细胞比例[(36.04±27.65)%,P<0.05]。4、AIHA/Evans综合征患者CD19+Foxp3+/CD19+淋巴细胞比例[(29.77±27.61)%]高于健康对照组[(12.39±13.38)%,P<0.05]。AIHA/Evans综合征患者溶血发作组CD19+Foxp3+/CD19+B淋巴细胞比例[(41.27±31.40)%]高于缓解组[(14.44±9.31)%,P=0.09]及健康对照组[(12.39±13.38)%,P<0.05],溶血发作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IHA/Evans综合征患者CD19+Foxp3+/CD19+B淋巴细胞比例与TBIL(R=0.587,P=0.005)、DBIL(R=0.684,P=0.005)、IBIL(R=0.545,P=0.011)呈正相关,与HB(R=-0.539,P=0.011)呈负相关。5、AIHA/Evans综合征患者溶血发作组CD19+B淋巴细胞内Foxp3 m RNA表达(86.72±91.87)高于缓解(26.10±26.16)及健康对照组(8.53±1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AIHA/Evans综合征患者发作组CD19+CD5+PD-L1+/CD19+CD5+比例[(5.93±4.67)%]低于缓解组[(16.45±12.91)%,P<0.01]和健康对照组[(9.67±9.50)%]。AIHA/Evans综合征患者CD19+CD5+PD-L1+/CD19+CD5+比例与RBC(R=0.461,P=0.009)、HB(R=0.359,P=0.047)、C3(R=0.485,P=0.008)及C4(R=0.395,P=0.034)呈正相关;与Ret绝对计数(R=0.371,P=0.040)呈负相关。AIHA/Evans综合征患者CD19+CD5-PD-L1+/CD19+比例与Ig E(R=0.384,P=0.040)呈正相关。7、AIHA/Evans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溶血发作组CD19+B淋巴细胞PD-L1 m RNA的表达与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AIHA/Evans综合征患者溶血发作组、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CD5+B淋巴细胞PD-L2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AIHA/Evans综合征患者CD19+CD5-PD-L2+/CD19+比例与Ig E(R=0.496,P=0.040)呈正相关。各组CD19+B淋巴细胞PD-L2 m RNA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9、AIHA/Evans综合征患者溶血发作组CD19+CD5+Fas L+/CD19+CD5+B淋巴细胞比例[(6.64±6.70)%]高于CD19+CD5-Fas L+/CD19+CD5-B淋巴细胞比例[(1.68±1.54)%,P<0.05]。CD19+CD5+Fas L+/CD19+CD5+B淋巴细胞比例与C4(R=0.534,P=0.033)呈正相关,Ig G(R=0.551,P=0.027)呈负相关。AIHA/Evans综合征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内Fas L m RNA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IHA/Evans患者外周血CD5+B淋巴细胞可能通过Foxp3发挥免疫调控作用,不通过PD-L1、PD-L2和Fas L发挥调控作用。
唐大斌[5](2020)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一种病死率较高的血液系统疾病,临床死因主要为无法控制的出血及感染,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原发获得性再障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异常活化的自身T细胞攻击骨髓造血干细胞以及其他重要的骨髓细胞成分从而导致骨髓脂肪化和骨髓衰竭,以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联合环孢素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可以挽救大部分病人,这进一步证实再障发病的主要原因为免疫异常,然而病人长期服用环孢素导致的严重副作用以及环孢素停用后的复发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发新的治疗方法以弥补免疫抑制治疗方式的不足。全反式维甲酸(维甲酸)是体内维生素A的正常代谢产物,具有免疫调节和影响T细胞亚群分化的作用,因而可能纠正再障的T细胞比例失衡从而对再障治疗起作用。在我们的研究中,通过构建经典的T细胞介导的获得性再障小鼠模型,利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液相色谱-质谱、转录组测序、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等方法,探索维甲酸治疗再障的可能性及其机制。我们发现维甲酸可以减少再障小鼠骨髓中浸润的T细胞,增加骨髓有核细胞总数和造血干细胞数,改善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抑制骨髓炎症增生性新生血管和降低内皮细胞比例,保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巨核细胞等重要骨髓细胞成分,显着延长再障小鼠的生存时间;维甲酸可以抑制再障小鼠的T细胞体内增殖、激活、迁移以及效应功能,降低骨髓中T细胞的Ki67、LFA-1、CD44、CXCR4和Fasl的蛋白表达,减少骨髓中非-T细胞的Fas表达;维甲酸可以抑制T细胞的代谢过程:增加骨髓T细胞的甜菜碱从而清除细胞内活性氧和线粒体活性氧;维甲酸可以降低骨髓T细胞的棕榈酰胺,减少活化T细胞增殖和发挥效应功能的能量来源。维甲酸可以维持再障小鼠骨髓内调节性T细胞比例至正常水平,但是调节性T细胞移植治疗再障小鼠并不能改善再障小鼠的预后,说明维甲酸治疗再障的主要机制不是通过维持Treg细胞的比例;维甲酸可以降低骨髓中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Th)1和Th17细胞的比例,增加Th2细胞的比例,减少外周血中Th1和Th17细胞相关的促炎因子,增加Th2细胞相关的抗炎因子,从而纠正再障的免疫不平衡,部分恢复Th1/Th2比例;进一步的分析揭示维甲酸通过抑制NFAT1通路,直接抑制IFN-γ和Th1细胞的关键转录因子T-bet,以及上调Th2细胞的的正向调控因子-Jun B,从而促进Th1细胞向Th2细胞分化偏倚;此外,维甲酸除了下调Th17细胞的关键转录因子-RORγt,还可激活RARα通路,上调Irf8,显示出强大的抑制Th17细胞分化的能力。总之,我们证实ATRA治疗T细胞介导的获得性再障小鼠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初步阐明了其具体作用机制,并且由于其具有的经济性及安全性,为其进一步进入临床应用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赵浩然[6](2018)在《FasL对缺血性卒中后CD8+T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免疫炎症反应贯穿了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是卒中进展、卒中后脑损伤及脑功能修复的重要调控因素。CD8+T细胞可通过细胞毒性作用杀伤靶细胞,在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缺血性卒中后,CD8+T细胞可越过破坏的血脑屏障浸润至脑实质内并加重脑损伤,但其作用的具体机制仍不明确。FasL表达于CD8+T细胞表面,在外周,CD8+T细胞可通过FasL使靶细胞发生凋亡,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FasL同样具有促炎效应,抑制FasL能够明显减轻缺血性卒中后T细胞相关免疫炎症反应的发生。在本论文中,我们探讨了 FasL是否能够调控脑缺血后CD8+T细胞的功能,并明确了 FasL介导的CD8+T细胞对神经元的杀伤作用,及对促炎型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效应。此外,我们还进一步探索了 FasL调控CD8+T细胞功能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在体内实验部分,我们对野生型小鼠(WT小鼠)及FasL突变小鼠(gld小鼠)行一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于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评估小鼠脑梗死体积及神经行为学功能,同时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缺血侧半球CD8+T细胞的浸润数量及功能;磁珠分选法提取WT小鼠与gld小鼠CD8+T细胞并分别回输至缺乏成熟T细胞的Rag1-/小鼠体内,行MCAO并于术后3天评估小鼠脑梗死体积与神经行为学功能,采用q-PCR检测梗死侧半球促炎因子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评估梗死灶周围神经元存活及胶质细胞活化情况。体外实验部分,将WT小鼠及gld小鼠来源的CD8+T细胞与OGD后神经元体外共培养,MTT法及LDH释放法检测神经元死亡率;同时将不同基因型CD8+T细胞与小胶质细胞共培养,q-PCR比较两组小胶质细胞极化水平的差异;在部分实验中,利用FasL中和抗体及Fas中和抗体分别处理CD8+T细胞与小胶质细胞,共培后利用q-PCR及流式细胞术评估CD8+T细胞功能及小胶质细胞极化情况。最后,体外直接刺激CD8+T细胞FasL,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APK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磷酸化情况;同时使用PD98059、SB203580及SP600125抑制MAPK信号通路活化,采用流式细胞术、q-PCR及CBA法评估CD8+T细胞功能。结果:1)与WT小鼠相比,MCAO后不同时间点gld小鼠脑梗死体积明显降低,神经行为学功能明显改善。2)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WT小鼠相比,MCAO后不同时间点gld小鼠梗死侧半球CD8+T细胞数量并无明显差异,但活化分子及毒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显着降低。3)与WT组相比,回输gld小鼠来源的CD8+T细胞后,Rag1-/-小鼠MCAO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缺血侧半球促炎因子表达及小胶质细胞活化程度均明显降低,而梗死灶周围神经元的存活率显着增高。4)与WT组相比,gld小鼠来源的CD8+T细胞对OGD后神经元的杀伤作用明显减轻。5)与WT组相比,gld小鼠来源的CD8+T细胞显着减轻了小胶质细胞的M1型极化程度。阻断CD8+T细胞FasL或阻断小胶质细胞Fas后,CD8+T细胞毒性显着降低。6)直接刺激CD8+T细胞FasL后,p-ERK1/2、p-JNK及p-p38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且CD8+T细胞毒性显着增强;抑制MAPK信号通路可阻断FasL介导的CD8+T细胞促炎效应。结论:1)FasL突变可减少缺血性卒中后脑梗死体积,并有效缓解小鼠神经功能缺损;FasL突变可明显减轻缺血侧半球CD8+T细胞的毒性;同时,FasL突变可减轻梗死灶周围CD8+T细胞诱导的神经元死亡及小胶质细胞活化,进一步抑制脑内免疫炎症反应。2)缺血性卒中后,CD8+T细胞通过FasL杀伤神经元,并与小胶质细胞Fas结合,促进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及自身毒性增强,两种细胞共同作用进一步加重神经元死亡。3)FasL可通过活化MAPK信号转导通路诱导CD8+T细胞毒性增强。
陆明敏[7](2018)在《捻转血矛线虫排泄分泌蛋白T细胞、单核细胞结合蛋白的鉴定及其对相应细胞功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捻转血矛线虫是寄生于小反刍动物皱胃,以吸食宿主血液为生的寄生性胃肠道线虫。感染捻转血矛线虫可引起严重贫血、腹泻、脱水甚至是宿主的死亡。近期的研究表明寄生性胃肠道线虫可通过产生排泄分泌物(ESP)释放免疫抑制因子与宿主免疫细胞或免疫调节分子相互作用,抑制或逃避宿主的免疫应答从而保证其存活。T细胞和单核细胞均为参与宿主机体免疫应答的核心细胞,因此针对捻转血矛线虫ESP中一些对T细胞和单核细胞功能抑制分子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其调节宿主免疫反应及产生免疫逃避的具体机制。同时鉴定出的抑制分子可作为候选疫苗抗原,用于临床治疗与研究,为控制捻转血矛线虫病提供新的方法。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研究:1捻转血矛线虫半乳糖凝集素C端与N端糖结合域与山羊PBMC结合位点的鉴定及其功能研究在之前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捻转血矛线虫半乳糖凝集素(Hco-gal-m/f)的C端和N端糖结合域(CRD)具有不同的糖结合能力。然而,在宿主与寄生虫相互作用中,Hco-gal-m/f的不同CRD是否具有不同的免疫调节功能依然未知。在本章研究中,我们发现Hco-gal-m/f的N端CRD(MNh)和C端CRD(MCh)可通过不同的受体与山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结合:跨膜蛋白63A(TMEM63A)是MNh的结合受体,而跨膜蛋白147(TMEM147)是MCh的结合受体。此外,重组C端CRD(rMCh)具有更强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而重组N端CRD(rMNh)在抑制PBMC分泌一氧化氮方面具有更强的生物学效应。另外,rMNh可以抑制干扰素-γ(IFN-y)的转录,但rMCh不能。以上结果有助于增强我们对寄生性线虫半乳糖凝集素及半乳糖凝集素家族生物学多样性的了解,并有助于阐明寄生虫的免疫逃避机制。2捻转血矛线虫ESP中与山羊T细胞结合蛋白的鉴定及其对T细胞功能的影响通过免疫共沉淀及质谱分析,共筛选出114种捻转血矛线虫排泄分泌蛋白及15种T细胞受体蛋白。结合GO注释及KEGG分析,对ESP参与的T细胞的调节功能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体外ESP能显着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力与增殖,诱导了 FasL介导的、Caspase 8及Caspase 9参与的T细胞内源性以及外源性细胞凋亡,并且通过下调细胞周期蛋白E和D及细胞周期蛋白激酶CDK4/6和CDK2的转录阻滞T细胞G1期向S期的转化。此外,ELISA检测结果显示ESP能够抑制T细胞分泌IL-2、IL-4及IFN-y,促进T细胞分泌IL-10、IL-17以及TGF-β1。以上发现为我们寻找捻转血矛线虫ESP中T细胞功能抑制分子提供了线索,同时进一步揭示了捻转血矛线虫调节宿主T细胞免疫应答的机制。3捻转血矛线虫ESP中与山羊单核细胞结合蛋白的鉴定及其对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通过免疫共沉淀及质谱分析,共鉴定出108种能与单核细胞结合的捻转血矛线虫排泄分泌蛋白及33种单核细胞受体蛋白。为了进一步研究ESP对山羊单核细胞调节功能,在体外使用ESP刺激单核细胞,我们发现捻转血矛线虫ESP对单核细胞的凋亡及MHC-I类分子的表达没有显着影响,但是却能抑制单核细胞分泌一氧化氮,降低其吞噬能力,并减少其MHC-II分子的表达。此外,ELISA检测结果显示ESP能够抑制单核细胞分泌IL-1β、IL-6、IL-12及-TNF-a,促进其分泌IL-10,但对IL-8的分泌没有显着影响。以上发现为我们寻找捻转血矛线虫ESP中单核细胞功能抑制分子提供了线索,同时进一步阐明了捻转血矛线虫调节宿主单核细胞免疫应答的机制。4捻转血矛线虫Hc-ABHD、Hc-GHD及Hc-ADRM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对T细胞功能的影响我们选取了与T细胞结合的捻转血矛线虫排泄分泌蛋白:水解酶结构包含蛋白(Hc-ABHD)、糖苷水解酶蛋白(Hc-GHD)及粘附调节因子(Hc-ADRM)。分别对捻转血矛线虫Hc-ABHD基因、Hc-GHD基因及Hc-ADRM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并获取了重组蛋白rHc-ABHD、rHc-GHD及rHc-ADRM。Western Blot分析显示3个重组蛋白均能被感染捻转血矛线虫山羊的血清所识别。荧光定量检测显示Hc-ABHD、Hc-GHD及Hc-ADRM在捻转血矛线虫的不同发育时期均有表达,Hc-ABHD以及Hc-ADRM在雄虫中表达水平最高,而Hc-GHD在三期幼虫中表达水平最高。同时,免疫共定位结果显示天然Hc-ABHD蛋白、Hc-GHD蛋白及Hc-ADRM蛋白在捻转血矛线虫成虫内均有分布。间接免疫荧测定显示rHc-ABHD、rHc-GHD及rHc-ADRM均能在体外与山羊T淋巴细胞结合。通过细胞功能实验,我们发现重组蛋白rHc-ABHD及rHc-ADRM均能降低T淋巴细胞的活力,可通过提高Caspase 8、Caspase 9及Caspase 3的转录诱导T淋巴细胞内源性及外源性凋亡。与此同时,重组蛋白rHc-ABHD及rHc-ADRM均能抑制T细胞增殖,rHc-ABHD可通过下调CCNE1、CCND1及CDK4/6基因的转录阻滞T细胞G1期向S期转换,而rHc-ADRM可通过下调CCNE1和CDK2基因的转录引起T细胞G1期向S期转换的阻滞。此外,重组蛋白rHc-GHD可上调T细胞的活力,促进T细胞增殖,并可通过上调CDK4/6和CDK2基因的转录促进T细胞G1期向S期转换。ELISA测定结果显示,重组蛋白rHc-ABHD刺激可抑制T细胞分泌IL-4、TGF-β1及IFN-γ,并促进IL-10的分泌;重组蛋白rHc-GHD可促进细胞因子IL-2、IL-4以及IFN-γ的分泌;重组蛋白rHc-ADRM可抑制细胞因子IL-4、IL-10及IFN-γ的分泌。结果表明,三个捻转血矛线虫重组蛋白rHc-ABHD、rHc-GHD及rHc-ADRM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宿主T细胞的免疫调节,并且T细胞功能抑制分子Hc-ABHD和Hc-ADRM可作为候选疫苗抗原,用于进一步的临床研究。5捻转血矛线虫Hc-Rab33、Hc-Mak1及Hc-ATPD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对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我们选取了与单核细胞结合的捻转血矛线虫排泄分泌蛋白:Ras结构域包含蛋白(Hc-Rab33)、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结构域包含蛋白(Hc-Mak1)以及液泡ATP酶(Hc-ATPD)。分别对捻转血矛线虫Hc-Rab33基因、Hc-Mak1基因及Hc-ATPD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并获取了重组蛋白rHc-Rab33、rHc-Mak1及rHc-ATPD。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Hc-Rab33、rHc-Mak1及rHc-ATPD均能被感染捻转血矛线虫山羊的血清所识别。荧光定量分析显示Hc-Rab33、Hc-Mak1及Hc-ATPD在捻转血矛线虫的不同发育时期均有表达,Hc-Rab33和Hc-ATPD在雌性成虫中表达水平最高,而Hc-Mak1在虫卵中表达水平最高。另外,免疫共定位结果显示天然Hc-Rab33、Hc-Mak 1及Hc-ATPD蛋白在捻转血矛线虫成虫内均有分布。间接免疫荧测定显示rHc-Rab33、rHc-Mak1及rHc-ATPD均能在体外与山羊单核细胞结合。此外,我们发现rHc-Rab33能显着降低单核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的水平,抑制其吞噬能力,并减少其MHC-Ⅱ类分子的表达;重组蛋白rHc-Mak1能够诱导单核细胞的凋亡;而rHc-ATPD可抑制单核细胞内NO的产生。ELISA测定结果显示,重组蛋白rHc-Rab33可抑制单核细胞分泌IL-12和TNF-α,并促进IL-10和TGF-β1分泌;重组蛋白Hc-Mak1可抑制细胞因子IL-6、IL-10以及TGF-β1分泌;而重组蛋白rHc-ATPD可促进单核细胞分泌IL-6,并抑制IL-10的分泌。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三个捻转血矛线虫重组蛋白rHc-Rab33、rHc-Mak1及rHc-ATPD参与了宿主单核细胞的免疫调节,并且作为单核细胞功能抑制分子的Hc-Rab33可作为候选疫苗抗原,用于下一步研究。6捻转血矛线虫水解酶蛋白(Hc-ABHD)、粘附调节因子(Hc-ADRM)及Ras结构域包含蛋白(Hc-Rab33)抗血清免疫保护性研究我们制备了重组蛋白rHc-ABHD、rHc-ADRM及rHc-Rab33的高免山羊血清,进行免疫保护性研究。共设置5组试验组,每组5只山羊,分别为不感染并注射健康山羊血清的空白对照组、感染并注射健康山羊血清的攻虫对照组、感染并注射抗rHc-ABHD血清的实验A组、感染并注射抗rHc-ADRM血清的实验B组、感染并注射抗rHc-Rab33血清的实验C组。在攻虫前第6天和第3天分别对各试验组注射相应血清,于第0天时各攻虫试验组内山羊经口感染8000条捻转血矛线虫三期幼虫(L3)。于攻虫后的第22、24、26、28、30、32、34天采集粪便,虫卵计数。于攻虫后的第0、7、14、21、28、35天采集试验羊抗凝血与非抗凝血,抗凝血用于山羊血常规指标测定,非抗凝血用于分离血清,并检测血清中IgG1、IgA、IgE抗体及细胞因子IL-2、IL-4、IL-10、IL-17、TGF-β1、IFN-γ、TNF-α的含量。攻虫后第35天剖杀试验羊,挑取皱胃成虫,统计荷虫数。结果显示,与攻虫对照组相比,抗rHc-ABHD血清试验组虫卵排出量减少了 50.1%,荷虫数减少66.7%;抗rHc-ADRM血清试验组虫卵排出量减少了 3 7.2%,荷虫数减少44.4%;抗rHc-Rab33血清试验组虫卵排出量减少32.1%。同时,在攻虫第35天,注射抗rHc-ABHD血清试验组及抗rHc-ADRM血清试验组与攻虫对照组相比,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显着下降,更趋向空白对照组,嗜碱性粒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未见显着性变化。在攻虫第35天,与攻虫对照组相比,抗rHc-ABHD血清试验组、抗rHc-ADRM血清试验组及抗rHc-Rab33血清试验组血清内IgG1、IgA、IgE抗体含量未见显着性变化。此外,在攻虫第35天,抗rHc-ABHD血清试验组内IL-2、IL-4分泌水平显着高于攻虫对照组,抗rHc-ADRM血清试验组内IL-4分泌水平显着高于攻虫对照组,抗rHc-Rab33血清试验组与攻虫对照组相比未见显着性变化。以上结果显示注射抗rHc-ABHD山羊血清及抗rHc-ADRM山羊血清具有一定的抗捻转血矛线虫感染效果。
王玉玲[8](2018)在《Tregs、Fas/FasL系统在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免疫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探讨血常规检查值或血细胞比值与帕金森病(PD)风险或发展之间的关系;2)通过检测研新疆PD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CD19+%、CD56+%、Fas(%),Tregs细胞的变化,为神经免疫与PD发病机制关系的研究提供依据;3)研究死亡受体(Fas)和Tregs细胞在帕金森病(PD)动物模型的表达,探讨Fas和Tregs在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回顾性分析453例PD患者和436例对照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于2002年6月至2017年7月期间被诊断。帕金森氏症的发生由改良的Hoehn-Yahr量表进行量化。在患者和对照个体中,回顾血常规检查的值,并计算血细胞比值。调整后,将453名PD患者与436名合并症患者匹配的对照个体进行比较。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探讨血液价值或比值与PD风险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有序逻辑回归分析以探讨值或比率与PD之间的关系;2)应用荧光染色法测定83例维、汉两民族PD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CD19+%、CD56+%、Fas(%),Tregs细胞,并与10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分析不同民族间,不同用药,不同病程及HY评分与各细胞亚群变化的相关性;3)6-羟多巴胺(6-OHDA)造模,美多芭进行治疗,设立正常对照组(n=10)、假手术组(n=10)、PD模型组(n=20)和美多芭干预组(n=20)。观察各组大鼠旋转行为,并进行黑质组织提取。用免疫印迹检测Fas、FasL、FoxP3(Tregs)变化,免疫组化检测Fas、FasL、FoxP3(Tregs)、TH变化。结果:1)453例PD患者中,女性203例,平均年龄63岁;在436名对照组中,214名女性,平均年龄为61岁。淋巴细胞与血小板比值,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和血小板的平均水平下降,血小板与红细胞比值和血小板分布宽度的增加与PD。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升高,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比值下降与PD发生有关。2)与对照组相比,PD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表达明显下降,B淋巴细胞无明显变化,NK细胞、Fas及Tregs细胞表达上升。维、汉两民族间相比,各淋巴细胞数量均无明显变化。服用美多芭组Fas及Tregs细胞低于未服用组,CD3+T淋巴细胞亚群与PD患者年龄、B细胞亚群与PD患者病程相关,Fas及Tregs细胞与HY评分有一定相关性。3)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H表达减少,Fas、FasL和Tregs细胞在黑质区域的表达增高(P<0.01)。结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变化与PD相关。PD患者外周血的淋巴细胞、NK细胞及Fas表达水平改变。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和Fas可能有助于评估PD的病情进展。Fas和Tregs细胞在黑质纹状体中的异常表达可能在PD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王思羽[9](2016)在《虚实性体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Fas表达及凋亡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延反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与遗传、免疫紊乱、环境因素、性别因素等密切相关,至今尚未完全明确。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凋亡细胞清除缺陷和T、B淋巴细胞凋亡异常是SLE发病的重要原因,Fas作为介导淋巴细胞凋亡的主要膜受体,与SLE发病有关。中医认为体质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体质对于揭示疾病病因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把中医体质学观点和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相结合,有利于揭示SLE的发病原因,为SLE的中医药防治奠定更科学的理论基础。目的:本课题通过比较虚性体质和实性体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外周血T、B淋巴细胞Fas表达率及凋亡率,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中医本质及机理,为中医药有效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研究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门诊及住院部符合SLE分类标准的病人共46例,收集病人姓名、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情况资料;按照2009年4月9日实施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判定体质状况,把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气虚体质归为虚性体质,气郁体质、痰湿体质、瘀血体质、湿热体质归为实性体质,特禀质及平和质暂不纳入虚、实性体质研究范围;并结合患者病情进行狼疮疾病活动指数评分(SLEDAI评分);每一位患者抽取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Fas表达率、B淋巴细胞Fas表达率以及T、B淋巴细胞凋亡率;最后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将以上数据作统计学分析,比较虚性体质和实性体质SLE患者的T、B淋巴细胞Fas表达率及凋亡率,并对T、B淋巴细胞Fas表达率及凋亡率与抗ds-DNA水平、SLE疾病活动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虚性体质的SLE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凋亡率显着高于实性体质SLE患者。2.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Fas表达率与SLE疾病活动度、抗ds-DNA抗体水平正相关。3.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Fas表达率与B淋巴细胞凋亡率正相关。结论:1.本次研究发现虚性体质组的T淋巴细胞凋亡率较实性体质组显着升高。目前经大量研究证实SLE外周血T淋巴细胞凋亡率较健康人升高,反映了SLE患者存在凋亡物质清除缺陷,这与SLE发病密切相关。因而我们认为虚性体质人群较实性体质人群具有更明显的凋亡物质清除缺陷,因而更容易患SLE。这揭示了SLE患者以虚性体质常见的原因,也和中医认为SLE的病机是以先天禀赋不足,正气亏虚为本的这一认识相一致,因而我们可以认为“体虚”为SLE发病之本。2.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Fas表达率与SLE疾病活动度、抗ds-DNA水平正相关,因此外周血T淋巴细胞Fas表达率在评估SLE疾病活动度方面具有重要价值。3.Fas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可能是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凋亡的主要途径。
陈燕[10](2014)在《Fas及FasL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1.探讨T淋巴细胞在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2.探讨Fas及FasL在成人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3.探讨ITP患者T淋巴细胞及血小板表面Fas/FasL蛋白的表达率与IT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1.收集ITP组及健康对照组外周EDTA抗凝静脉血2ml。2.取200μl全血溶解红细胞后分离得到白细胞悬液。3.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初诊成年ITP患者及健康成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群中Th、Th1、Th2、Tc、 Tc1、Tc2细胞的百分比。4.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初诊成年ITP患者及健康成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群中Th、Th1、Th2、Tc、Tc1、Tc2细胞表面Fas及FasL蛋白的表达率。5.另取5μl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表面Fas及FasL的表达率。6.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研究ITP组T淋巴细胞及血小板表面Fas/FasL蛋白的表达率与血小板计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1.ITP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h、Th1、Th2、Tc、Tc1、Tc2细胞的比例(%,X±S)分别为40.28±5.54、38.06±5.33、2.22±0.5825.95±4.38、24.71±4.07、1.24±0.44,健康对照组为30.89±4.72、28.70±4.28、2.20±0.86、22.82±4.07、21.78±3.85、1.05±0.39,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TP组Th.Th1、Tc、Tcl细胞的比例有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h2、Tc2细胞的比例也有升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ITP组Th/Tc、Th1/Th2、Tcl/Tc2的比值分别为:1.59±0.33、18.41±5.38、22.33±8.31,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38±0.23、14.88±5.43、23.60±9.0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TP组Th1/Th2的比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Tc1/Tc2细胞比值无明显变化;3.ITP组Th1、Th2、Tc1、Tc2细胞表面Fas的表达率(%,X±S)分别为29.24±5.04、21.79±4.29、2.50±0.74、1.44±0.78,健康对照组为15.41±3.50、7.32±1.92、0.78±0.28、0.52±0.27,两组Th1、Th2、Tc1、Tc2细胞表面Fas的表达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ITP组Fas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4.ITP组Th1、Th2、Tc1、Tc2细胞表面FasL的表达率(%,X±S)分别为23.39±3.21、13.54±4.72、19.06±5.12、16.72±4.51,健康对照组为12.36±3.23、3.08±1.70、10.80±2.79、7.73±3.65,两组Th1、Th2、Tc1、Tc2细胞表面FasL的表达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ITP组表达均明显升高;5.ITP组T淋巴细胞及Th1、Tc细胞表面Fas的表达率(%,X±S)分别为54.97±6.47、51.03±6.46、3.94±1.22,健康对照组为24.03±4.55、22.73±4.47、1.30±0.32;而ITP组T淋巴细胞及Th、Tc细胞表面FasL蛋白的表达率(%,X±S)分别为72.70±8.00、36.92±5.04、35.78±7.70,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3.98±6.29、15.44±3.56、18.53±5.25,ITP组T淋巴细胞、Th细胞及Tc细胞表面Fas及FasL蛋白的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T淋巴细胞及Tc细胞FasL增高水平较Fas增高的水平更为明显,而Th细胞则以Fas增高水平更为明显。6.ITP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表面Fas及FasL蛋白的表达率(%,X±S)分别为6.94±1.43、6.07±1.44,正常对照组为0.52±0.22、5.33±1.8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TP组血小板表面Fas蛋白的表达率是明显升高的,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血小板表面FasL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变化。7.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血小板表面Fas/FasL表达率与其血小板计数之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血小板并非随着T淋巴细胞或血小板表面Fas/FasL蛋白的升高而减少,或随其减少而增加。研究结论:1.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极化状态异常,Th1/Th2细胞比值增高,呈Th1细胞优势表达,表明ITP患者可能存在细胞免疫异常现象;2.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表面Fas、FasL蛋白的表达均是明显升高的,表明其外周血可能存在激活的T淋巴细胞增多;3.ITP患者血小板表面Fas蛋白的表达是显着升高的,其可能与激活化的T淋巴细胞共同参与了血小板的破坏;4.ITP组T淋巴细胞及血小板表面Fas/FasL蛋白的表达率与血小板计数之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其对ITP患者的病情预测、预后评估及疗效检测,可能无相关性。
二、血液透析患者Fas/FasL介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液透析患者Fas/FasL介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论文提纲范文)
(1)肾精亏虚对SD雄性大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肾藏精理论研究 |
1.1 肾精的生成来源 |
1.2 肾精的功能 |
1.3 肾精的现代医学研究 |
2 “髓”的理论研究 |
2.1 “髓”的含义及生理功能 |
2.2 “髓”的生成与肾精 |
2.3 “骨髓”的现代医学研究 |
3 “血”的研究理论 |
3.1 血的涵义及生理功能 |
3.2 血的生成与肾精 |
3.3 贫血的现代医学研究 |
4 补肾方龟鹿二仙胶 |
5 结语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1 肾精亏虚对SD雄性大鼠造血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1.4 主要仪器及耗材 |
1.5 造模方法及分组、给药 |
1.6 检测指标及方法 |
1.7 统计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红细胞数量(RBC)、血红蛋白(HGB)含量比较 |
2.3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睾酮(T)含量比较 |
2.4 附睾精子质量比较 |
2.5 睾丸组织病理学比较 |
2.6 骨髓象比较 |
3 讨论 |
3.1 肾精亏虚大鼠模型的建立 |
3.2 肾精亏虚大鼠造血组织形态学的改变 |
3.3 肾精亏虚对血清EPO含量的影响 |
实验2 肾精亏虚对SD雄性大鼠骨髓造血细胞及CD34+细胞凋亡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动物及分组 |
1.2 造模方法 |
1.3 药物及灌胃 |
1.4 仪器设备及试剂 |
1.5 检测指标 |
1.6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各组大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的超微病理形态学观察 |
2.2 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CD34+细胞凋亡的结果 |
2.3 骨髓石蜡包埋切片TUNEL法检测CD34+细胞凋亡结果 |
3 讨论 |
实验3 肾精亏虚对SD雄性大鼠导致骨髓造血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动物及分组 |
1.2 造模方法 |
1.3 药物及灌胃 |
1.4 仪器、试剂及耗材 |
1.5 检测指标 |
1.6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骨髓Bcl-2、Bax、caspase-3、Fas和 Fasl蛋白表达结果 |
2.2 骨髓 Bcl-2、Bax、caspase-3、Fas 和 FaslmRNA RT-PCR 结果 |
3 讨论 |
3.1 肾精亏虚对大鼠骨髓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 |
3.2 肾精亏虚对大鼠骨髓Bcl-2、Bax蛋白及Bcl-2m RNA、Baxm RNA表达的影响 |
3.3 肾精亏虚对大鼠骨髓Caspase-3 表达的影响 |
讨论 |
1.肾精亏虚与贫血的关系 |
2.肾精亏虚大鼠模型建立评估 |
3.肾精亏虚对骨髓造血功能影响的可能机制 |
4.龟鹿二仙胶改善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机制 |
结论 |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综述 肾虚与贫血关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2 发表论文 |
致谢 |
(2)CCL17/CCR4轴介导药疹的免疫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艾滋病合并重型药疹的免疫机制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CCL17/CCR4轴介导TH2细胞分泌IL-4/IL-13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CCL17/CCR4轴在药疹大鼠模型中的机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局限性 |
综述 重型药疹的免疫机制研究以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证候分型与T细胞免疫应答失调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1 免疫功能失调 |
2 骨髓微环境异常 |
3 端粒酶功能缺陷 |
4 克隆性造血与体细胞突变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药辨治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
1 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
2 中医治则治法 |
3 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基础研究进展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慢性再障中医证候分型与T细胞免疫应答失调的相关性 |
1 研究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研究结论 |
5 讨论 |
试验二 健脾补肾中药干预慢性再障T细胞免疫应答 |
1 研究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研究结论 |
5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伊文氏综合征患者CD5及CD5+B细胞的免疫调控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AIHA/Evans 患者外周血 CD5 分子水平及临床意义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1.3 实验方法 |
1.1.4 统计学处理 |
1.2 结果 |
1.2.1 AIHA/Evans综合征患者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CD5 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1.2.2 AIHA/Evans综合征患者外周血CD4~+及CD8~+T淋巴细胞CD5 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1.2.3 AIHA/Evans综合征患者外周血血清CD5 浓度及临床意义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AIHA/Evans患者CD5~+B淋巴细胞调节功能研究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1.3 实验方法 |
2.1.4 统计学处理 |
2.2 结果 |
2.2.1 AIHA/Evans综合征患者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Foxp3 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2.2 AIHA/Evans综合征患者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Foxp3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2.3 AIHA/Evans综合征患者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PD-L1 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2.4 AIHA/Evans综合征患者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PD-L1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2.5 AIHA/Evans综合征患者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PD-L2 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2.6 AIHA/Evans综合征患者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PD-L2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2.7 AIHA/Evans综合征患者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Fas L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2.8 AIHA/Evans综合征患者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Fas L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3 讨论 |
2.4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发病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全文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ATR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研究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主要技术路线 |
1.5 主要实验材料 |
1.5.1 主要药品与试剂 |
1.5.2 主要实验仪器与耗材 |
1.5.3 抗体列表 |
1.6 实验方法 |
1.7 实验结果 |
1.7.1 ATRA 可以增加骨髓内有核细胞数量和外周血细胞数量 |
1.7.2 ATRA可以保存骨髓内重要成分以及延长再障小鼠生存时间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ATR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机制研究 |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2.3 主要研究内容 |
2.4 主要技术路线 |
2.5 主要实验材料 |
2.5.1 主要药品与试剂 |
2.5.2 主要实验仪器与耗材 |
2.5.3 抗体列表 |
2.6 实验方法 |
2.7 实验结果 |
2.7.1 ATRA可以抑制T细胞体内增殖、激活、迁移和效应功能 |
2.7.2 ATRA可以有效抑制T细胞的代谢 |
2.7.3 Treg细胞移植不能改善再障小鼠的预后 |
2.7.4 ATRA可以维持T细胞亚群在较高的水平保持平衡 |
2.7.5 ATRA通过上调Jun B转录因子从而促进Th2 细胞分化 |
2.7.6 ATRA通过抑制NFAT1 通路从而促进Th1向Th2 细胞分化 |
2.8 本章小结 |
全文讨论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6)FasL对缺血性卒中后CD8+T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缺血性脑卒中概论 |
1.2 免疫炎症与缺血性脑卒中 |
1.2.1 脑内免疫炎症反应 |
1.2.2 外周免疫炎症反应 |
1.2.3 靶向免疫炎症治疗缺血性卒中 |
1.3 T细胞与缺血性脑卒中 |
1.3.1 T细胞简介 |
1.3.2 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与缺血性卒中 |
1.3.3 调节性T细胞与缺血性卒中 |
1.3.4 γδT细胞与缺血性卒中 |
1.4 CD8~+T细胞 |
1.4.1 杀伤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Tc) |
1.4.2 抑制性T细胞(suppressive T cell,Ts) |
1.5 FasL与缺血性脑卒中 |
1.5.1 FasL简介 |
1.5.2 FasL诱导的凋亡反应 |
1.5.3 FasL与免疫炎症反应 |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7 本论文使用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
1.8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FasL加重缺血性卒中后CD8~+T细胞毒性作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小鼠急性脑缺血模型 |
2.2.3 磁珠分选法提取CD8~+T细胞 |
2.2.4 神经功能行为学评价 |
2.2.5 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 |
2.2.6 流式细胞术 |
2.2.7 脑组织RNA提取、cDNA合成及实时定量PCR |
2.2.8 小鼠脑片免疫荧光染色 |
2.2.9 统计学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FasL突变显着减少MCAO后的梗死体积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
2.3.2 FasL突变并不影响MCAO后脑内CD8~+T细胞的浸润数量 |
2.3.3 FasL突变减轻MCAO后脑内CD8~+T细胞的毒性 |
2.3.4 FasL突变抑制缺血性卒中后CD8~+T细胞介导的脑损伤作用 |
2.4 讨论 |
2.5 结论 |
2.6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CD8~+T细胞通过FasL促进神经元损伤及M1型小胶质细胞极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小鼠急性脑缺血模型 |
3.2.3 CD8~+T细胞的分离培养 |
3.2.4 原代皮层神经元培养 |
3.2.5 原代小胶质细胞培养 |
3.2.6 氧糖剥夺(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OGD) |
3.2.7 CD8~+T细胞-小胶质细胞共培养体系建立 |
3.2.8 细胞RNA提取、cDNA合成及实时定量PCR |
3.2.9 流式细胞术 |
3.2.10 流式微球分析技术(cytometric beads array,CBA) |
3.2.11 神经元细胞活性检测 |
3.2.12 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释放实验 |
3.2.13 统计学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FasL突变减轻CD8~+T细胞对神经元的杀伤作用 |
3.3.2 CD8~+T细胞通过Fas/FasL诱导小胶质细胞促炎效应的发生 |
3.3.3 小胶质细胞通过Fas/FasL介导CD8~+T细胞毒性增强 |
3.3.4 Fas/FasL介导的CD8~+T细胞与小胶质细胞相互作用加重神经元损伤 |
3.4 讨论 |
3.5 结论 |
3.6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FasL通过活化MAPK信号转导通路诱导CD8~+T细胞毒性增强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磁珠分选法提取CD8~+T细胞 |
4.2.3 CD8~+T细胞体外处理 |
4.2.4 流式细胞术 |
4.2.5 流式微球分析技术(cytometric beads array,CBA) |
4.2.6 细胞RNA提取、cDNA合成及实时定量PCR |
4.2.7 统计学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3.1 刺激FasL后CD8~+T细胞MAPK通路明显激活 |
4.3.2 抑制MAPK信号通路可逆转FasL诱导的CD8~+T细胞毒性增强 |
4.4 讨论 |
4.5 结论 |
4.6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7)捻转血矛线虫排泄分泌蛋白T细胞、单核细胞结合蛋白的鉴定及其对相应细胞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捻转血矛线虫及捻转血矛线虫病 |
1 捻转血矛线虫病概述 |
1.1 病原学 |
1.2 生活史 |
2 流行病学 |
2.1 致病作用、病理变化及临床症状 |
2.2 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 |
2.3 捻转血矛线虫病的防治 |
2.4 捻转血矛线虫的抗药性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寄生性胃肠道线虫感染与免疫研究 |
1 寄生性胃肠道线虫病概述 |
2 寄生性胃肠道线虫感染与宿主免疫应答 |
2.1 机体检测 |
2.2 信号转导 |
2.3 机体免疫诱导 |
2.4 免疫排斥 |
2.5 机体修复 |
3 捻转血矛线虫感染与宿主免疫应答 |
3.1 三期幼虫、四期幼虫与宿主免疫应答 |
3.2 捻转血矛线虫成虫与宿主免疫应答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反刍动物胃肠道线虫免疫调节分子研究进展 |
1 反刍动物胃肠道线虫概述 |
2 胃肠道线虫调节分子 |
2.1 半乳糖凝集素 |
2.2 蛋白酶抑制剂 |
2.3 补体系统抑制分子 |
2.4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 |
2.5 其他免疫调节性分子 |
3 免疫调节分子用于疫苗研究 |
3.1 捻转血矛线虫 |
3.2 背带线虫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实验研究 |
第四章 捻转血矛线虫半乳糖凝集素C端与N端糖结合域与山羊PBMC结合位点的鉴定及功能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重组表达质粒pET-32a-MNh及pET-32a-MCh双酶切鉴定 |
2.2 重组蛋白rMNh及rMCh的纯化 |
2.3 rMNh及rMCh与山羊PBMC结合 |
2.4 MNh及MCh在山羊PBMC上受体鉴定 |
2.5 rMCh与rMNh对细胞增殖的作用 |
2.6 rMCh与rMNh对山羊PBMC一氧化氮分泌的影响 |
2.7 rMCh与rMNh对山羊PBMC凋亡作用 |
2.8 rMCh与rMNh对山羊PBMC细胞因子转录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捻转血矛线虫ESP中与山羊T细胞结合蛋白的鉴定及其对T细胞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捻转血矛线虫ESP的获取与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2.2 山羊T细胞的磁珠分选 |
2.3 捻转血矛线虫ESP与山羊T细胞的结合 |
2.4 捻转血矛线虫ESP与山羊T细胞体外免疫共沉淀的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 |
2.5 LC-MS/MS鉴定与分析 |
2.6 GO注释与KEGG分析 |
2.7 ESP对T细胞活力影响 |
2.8 ESP对T细胞凋亡的影响 |
2.9 ESP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 |
2.10 ESP对T细胞周期的影响 |
2.11 ESP对T细胞主要分型的影响 |
2.12 ESP对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捻转血矛线虫ESP中与山羊单核细胞结合蛋白的鉴定及其对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山羊单核细胞磁珠分选 |
2.2 捻转血矛线虫ESP与山羊单核细胞的结合 |
2.3 捻转血矛线虫ESP与山羊单核细胞体外免疫共沉淀的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 |
2.4 LC-MS/MS鉴定与分析 |
2.5 GO注释与KEGG分析 |
2.6 ESP对单核细胞分泌一氧化氮水平影响 |
2.7 ESP对单核细胞吞噬能力影响 |
2.8 ESP对单核细胞MHC分子表达影响 |
2.9 ESP对单核细胞凋亡影响 |
2.10 ESP对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捻转血矛线虫Hc-ABHD、Hc-GHD及Hc-ADRM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对T细胞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Hc-ABHD、Hc-GHD及Hc-ADRM的PCR扩增 |
2.2 重组质粒pET28a-HcABHD、pET-32a-HcGHD及pET-32a-HcADRM的双酶切鉴定 |
2.3 重组蛋白rHc-ABHD、rHc-GHD及rHc-ADRM的纯化 |
2.4 重组蛋白rHc-ABHD、rHc-GHD及rHc-ADRM的Western blot分析 |
2.5 捻转血矛线虫不同发育阶段Hc-ABHD、Hc-GHD及Hc-ADRM转录水平的变化 |
2.6 Hc-ABHD、Hc-GHD及Hc-ADRM的组织定位 |
2.7 重组蛋白Hc-ABHD、Hc-GHD及Hc-ADRM与山羊T细胞结合 |
2.8 重组蛋白rHc-ABHD、rHc-GHD及rHc-ADRM对T细胞活力影响 |
2.9 重组蛋白rHc-ABHD、rHc-GHD及rHc-ADRM对T细胞凋亡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
2.10 重组蛋白rHc-ABHD、rHc-GHD及rHc-ADRM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 |
2.11 重组蛋白rHc-ABHD、rHc-GHD及rHc-ADRM对T细胞周期及相关通路的影响 |
2.12 重组蛋白rHc-ABHD、rHc-GHD及rHc-ADRM对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捻转血矛线虫Hc-Rab33、Hc-Mak1及Hc-ATPD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对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Hc-Rab33、Hc-Mak1及Hc-ATPD的PCR扩增 |
2.2 重组质粒pET28a-HcRab33、pET28a-HcMak1及pET28a-HcATPD的双酶切鉴定 |
2.3 重组蛋白rHc-Rb33、rHc-Mak1及rHc-ATPD的纯化 |
2.4 重组蛋白rHc-Rab33、rHc-Mak1及rHc-ATPD的Western blot分析 |
2.5 捻转血矛线虫不同发育阶段Hc-Rb33、Hc-Mak1及Hc-ATPD转录水平的变化 |
2.6 Hc-Rab33、Hc-Mak1及Hc-ATPD的组织定位 |
2.7 重组蛋白rHc-Rab33、rHc-Mak1及rHc-ATPD与山羊单核细胞结合 |
2.8 重组蛋白rHc-Rab33、rHc-Mak1及rHc-ATPD对单核细胞NO分泌水平的影响 |
2.9 重组蛋白rHc-Rab33、rHc-Mak1及rHc-ATPD对单核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
2.10 重组蛋白rHc-Rab33、rHc-Mak1及rHc-ATPD对单核细胞内MHC-11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
2.11 重组蛋白rHc-Rab33、rHc-Mak1及rHc-ATPD对单核细胞凋亡的影响 |
2.12 重组蛋白rHc-Rab33、rHc-Mak1及rHc-ATPD对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捻转血矛线虫水解酶包含蛋白(Hc-ABHD)、粘附调节因子(Hc-ADRM)和Ras结构域包含蛋白(Hc-Rab33)抗血清免疫保护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虫卵排出情况 |
2.2 成虫减少率 |
2.3 血常规检测 |
2.4 血清抗体检测 |
2.5 细胞因子检测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8)Tregs、Fas/FasL系统在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免疫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血常规检查值及血细胞比值与帕金森病的相关分析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入选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新疆地区维汉民族淋巴细胞亚群、FAS/FASL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入选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PD模型鼠黑质FAS/FASL及 TREGS检测及分析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与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实验步骤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9)虚实性体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Fas表达及凋亡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阴阳毒的认识 |
一、病名及临床表现 |
二、关于病因病机的探讨 |
三、中医药治疗及进展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的认识 |
一、SLE与凋亡细胞清除缺陷 |
二、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 |
三、Fas/FasL系统与T、B淋巴细胞凋亡 |
四、SLE与Fas/FasL介导的淋巴细胞凋亡 |
第三节 中医体质学说研究进展 |
一、中医体质学说的起源和发展 |
二、体质的生理特点 |
三、体质与证的关系 |
四、体质与基因的关系 |
五、中医体质与疾病相关性 |
六、虚性体质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体质类型 |
七、现代中医体质的分型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内容 |
第一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案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样本基本信息 |
二、虚性体质组、实性体质组外周血T、B淋巴细胞Fas表达率 |
三、虚性体质组、实性体质组外周血T、B淋巴细胞凋亡率的比较 |
四、外周血T、B淋巴细胞Fas表达率与SLE疾病活动度相关性分析 |
五、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Fas表达率与凋亡率的相关性分析 |
六、外周血T、B淋巴细胞Fas表达率与抗ds-DNA抗体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七、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第一节 体虚为SLE发病之本 |
一、虚性体质为SLE的主要体质类型 |
二、凋亡物质清除缺陷与SLE |
三、体虚为SLE发病之本 |
第二节 淋巴细胞Fas表达率与SLE |
一、T淋巴细胞Fas表达率是反映SLE疾病活动的重要指标 |
二、Fas介导的B淋巴细胞凋亡 |
三、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Fas及FasL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血液透析患者Fas/FasL介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论文参考文献)
- [1]肾精亏虚对SD雄性大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吕建芳.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CCL17/CCR4轴介导药疹的免疫机制研究[D]. 唐俊婷. 昆明医科大学, 2020
- [3]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证候分型与T细胞免疫应答失调的相关性[D]. 陈成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伊文氏综合征患者CD5及CD5+B细胞的免疫调控功能研究[D]. 王怡.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5]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唐大斌.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6]FasL对缺血性卒中后CD8+T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探讨[D]. 赵浩然. 南京大学, 2018(01)
- [7]捻转血矛线虫排泄分泌蛋白T细胞、单核细胞结合蛋白的鉴定及其对相应细胞功能的影响[D]. 陆明敏.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8]Tregs、Fas/FasL系统在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免疫机制研究[D]. 王玉玲. 新疆医科大学, 2018(07)
- [9]虚实性体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Fas表达及凋亡的初步研究[D]. 王思羽.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2)
- [10]Fas及FasL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 陈燕. 泸州医学院, 2014(03)